《在桥边》教案及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桥边》教案

教学目标

1.梳理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情节,用乱数、不数、漏数来概括情节内容。

2.领会作品的内容和主旨,理解小说语言除了简练和不断妙用反讽之外,还有一种内在优美。

3.理解小说情节中的细节、情节的摇摆、出乎意料与情理之中等技巧对情节运行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如何理解我对姑娘的爱,为什么要把她漏数。

2.如何让学生理解本文主旨。

3.本文情节是如何摇摆的,对其中细节的赏析。

思想情感教育

对人的关爱不能仅仅体现在物质上,对人精神的关爱才是最大的关爱。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诗歌最大的魅力在于情感,散文最大的魅力在于语言,而小说最大的魅力则是情节。其中短篇小说尤以短小的篇幅,紧张激烈的情节,深深吸引着读者。今天我们来欣赏另一篇短篇小说《在桥边》,看看它的情节又会以何种方式吸引我们。

二、解题

1题目《在桥边》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补齐其他内容

明确:故事发生的地点,“我”在桥边数人数

三、研习课文,品味情节

(一)乱数

1、“我”为什么要数人数?“我”是怎么数的?

明确:这是我的工作

见课文第三段,可见“我”是乱数的

2、“我”为什么要乱数呢?

明确:这个工作对“我”,枯燥、无聊、单调、乏味,

3、从哪些语言里我们能读到这种感觉?从“我”的叙述里你还读到了一种怎样的语气?

明确:见课文第一段,充满反讽和揶揄的语气。

4、的确,“我”每天坐在那里数过桥的人数,一个、两个、三个、四个……这样的工作枯燥、无聊、乏味。乱数实际上表现出我对这份工作的?

明确:不满。但为了生存,“我”又无力抗争。我唯一能做的反抗就是故意制作不准确,乱数意味着对乏味生活的不满和反抗。周国平曾说:渴望意义的人面对无意义的世界, 会表现出厌倦。厌倦是一种既不肯接受又不想反抗的心态。

(二)、不数

1、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什么打破了“我”枯燥乏味的生活?

明确:一个姑娘从桥边走过

2、姑娘的到来带给我怎样的变化?

明确:A:乱数——不数

B:情绪发生变化

“我那不知疲倦的心跳简直就停止了突突的声音”

“所有在这个时间走过的人,我一个也没数。这两分钟是属于我的,完全属于我一个人的,我不让他们侵占去。”

“我的心又停止了跳动”“所有一切有幸在这几分钟内在我朦胧的眼睛前面一列列走过的人,都不会进入到统计中去而永垂不朽了”

“这很清楚,我爱她。但是她什么也不知道,我也不愿意让她知道”

“我在爱她。这是很清楚的,我在爱她。”

(我们请一位同学来朗读下这段文字,注意语气)

小结:作者一改前面反讽的语调,写得如散文诗般,调子也变得欢快。随着情节的发展,我爱上了这个姑娘。姑娘的出现,让我原本枯燥、单调、乏味的生活忽然有了亮色,我的情绪不再灰暗而变得愉悦。

(三)、漏数

1、可是主人公生活中唯一的那点幸福也并不一帆风顺。我们来看,作者接下来为“我”设计了怎样的情节?“我”的情绪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安排了主任统计员来对我的工作进行检查,我的情绪由愉悦跌回谷底,并且伴随紧张、矛盾?

2、“我”为什么而感到矛盾?

明确:数还是不数?怎么数?实际是生计与爱情之间的一种矛盾

3、面对这样两难的处境,“我”最终做出了怎样的选择?最终是爱情战胜了饭碗还是饭碗战胜了爱情?(前两次的乱数和不数进行比较,开放性题目)

明确:非常认真的数,因为这关系的生计。当那位姑娘再次出现时,“我的心都碎了,因为我必须数,不能再目送她过去”。

事实是我比主任统计员少了一个人,“我”漏数了那姑娘。“我一辈子也不会把这样漂亮的女孩子转换到未来完成式中去;我这个心爱的小姑娘不应该被乘、被除、变成空洞

的百分比。”——在内心深处,仍然是真挚的爱情和精神世界的真正寄托压倒了空洞无意义的职业。

5、姑娘是我的什么?假如换一个姑娘,我会把她漏数吗?

明确:毫无疑问,她是我追求的爱情,同时,她又不单单是爱情。那个“可爱的姑娘”代表“我”

心中美好的事物,是我的精神寄托,并不代表我的现实追求,所以不具有特殊的固定性。换另一个可爱的人,甚至动物,“我”也会这么做。

6、漏数有意义吗?作者想通过的漏数表达什么?

明确:“漏数”并不能改变现实什么,但它表现着对美好事物的维护、坚守,表现着一种精神追求。

对姑娘的爱与其说是爱情,还不如说是主人公的一种精神寄托,是他在这样的社会氛围、这样的个人境遇中,依然坚持的对美好希望、美好事物的一种守望。

7、漏数的结果是什么?

明确:结果是我被调去数马车,反而获得了与姑娘进一步接触的机会。这结果虽有点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因为小说的主色调还是比较明快的。

总结:从整个故事我们不难发现,对于他们而言,重要的是数据,他们重视的也是数据。通过这个故事,作者到底要表达什么呢?

四、探讨问题,分析主旨

1、这个故事里我们还有哪些重要信息需要知道?“我”是谁?“他们”是谁?

明确:“我”:在二战中受伤的人

“他们”:他们与我的关系:给我安排工作的是他们,给我带来生存压力的是他们,最后给我一份所谓“美差”的还是他们。他们醉心于数字上的增多,醉心于物质上的满足,却从始至终没有给过主人公真正的精神关怀。尽管主人公由数人换成了数马车,但改变的仅仅是工种,他的处境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改变。他的精神需求也许永远也不可能实现了,他作为人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意义,也许同样被永远地忽略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课文这样的一句话“坐在马路那一边数汽车的矿工”,说明像主人公这样的遭遇并非特例。这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德国战后重建中,偏重物质而缺乏精神关怀的社会现实。

2、作者简介:

明确:我们同时来了解一下作者,伯尔,就是海因里希伯尔,如果大家有印象应该记得我们曾经学过他的另一篇小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海因里希·伯尔的写作处在两难中:一边是战争的废墟,另一边则是战后重建狂潮;一边是可见的残垣断壁的废墟,一边是深深隐藏在数字化效率社会的经济繁荣表象下的废墟。所谓“废墟文学”绝非仅仅意味着“战争废墟”或“战后废墟”的文学,而是首先意味着人类在现代性处境中所遭遇的本质处境。

3、主题:

明确:揭示德国战后重建中,偏重物质而缺乏精神关怀的社会现实。揭示的同时,其实也是一种倡导。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深沉的思考在审视着战后的种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