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口设计PPT课件
合集下载
腹壁切口详解PPT课件

➢探查腹腔:探查子宫后递 盐水纱垫,以推开肠管和 防止羊水及血液进入腹腔, 并递腹腔拉钩暴露子宫。
CHENLI
20
➢切开子宫:递刀在已暴露 的子宫下段正中做切口。
➢用血管钳刺破羊膜,递血 管钳刺破羊膜。
图:充分暴露子宫 下段
2021/3/7
CHENLI
21
胎儿娩出后协助医生断 脐,递中弯血管钳2把夹 住脐带,组织剪剪断, 新生儿交助手处理。 ➢断脐后递20U缩宫素, 宫体注射。
❖ 疝切口:腹股沟疝修补、股疝修补
❖横切口:腹中区及腰区手术(胰、下腔静
脉、肾)剖宫产等。 2021/3/7
CHENLI
11
各类切口细解
• 正中切口层次 1、皮肤 2、筋膜 3、腹膜外脂肪 4、腹膜壁层
2021/3/7
CHENLI
12
(腹直肌)旁正中切口
• 不分 裂腹直肌而直接将腹直肌牵向外侧的切口。 经过皮肤、脂肪层、前鞘、游离腹直肌内侧缘后 拉向外侧,不切开该肌、腹直肌鞘后层、(腹外 斜肌筋膜、腹横筋膜)腹膜外筋膜、壁腹 膜。
❖ 肌层(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
❖腹横筋膜 (与膈下筋膜 、髂腰筋膜 盆筋膜 相连)
❖腹膜外脂肪 (手术在腹膜外进行)
2021/3/7
CHENLI
3
2021/3/7
CHENLI
4
2021/3/7
CHENLI
5
2021/3/7
CHENLI
6
切口分类
➢典型切口:
直(纵)、横、斜切口
2021/3/7
CHENLI
18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递 刀切开,干纱布拭血, 直血管钳、中弯血管钳 止血,铺皮肤巾,巾钳 固定。 ➢切开腹直肌前鞘:递刀 切开,剪刀扩大,皮肤 拉钩拉开皮下组织。
CHENLI
20
➢切开子宫:递刀在已暴露 的子宫下段正中做切口。
➢用血管钳刺破羊膜,递血 管钳刺破羊膜。
图:充分暴露子宫 下段
2021/3/7
CHENLI
21
胎儿娩出后协助医生断 脐,递中弯血管钳2把夹 住脐带,组织剪剪断, 新生儿交助手处理。 ➢断脐后递20U缩宫素, 宫体注射。
❖ 疝切口:腹股沟疝修补、股疝修补
❖横切口:腹中区及腰区手术(胰、下腔静
脉、肾)剖宫产等。 2021/3/7
CHENLI
11
各类切口细解
• 正中切口层次 1、皮肤 2、筋膜 3、腹膜外脂肪 4、腹膜壁层
2021/3/7
CHENLI
12
(腹直肌)旁正中切口
• 不分 裂腹直肌而直接将腹直肌牵向外侧的切口。 经过皮肤、脂肪层、前鞘、游离腹直肌内侧缘后 拉向外侧,不切开该肌、腹直肌鞘后层、(腹外 斜肌筋膜、腹横筋膜)腹膜外筋膜、壁腹 膜。
❖ 肌层(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
❖腹横筋膜 (与膈下筋膜 、髂腰筋膜 盆筋膜 相连)
❖腹膜外脂肪 (手术在腹膜外进行)
2021/3/7
CHENLI
3
2021/3/7
CHENLI
4
2021/3/7
CHENLI
5
2021/3/7
CHENLI
6
切口分类
➢典型切口:
直(纵)、横、斜切口
2021/3/7
CHENLI
18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递 刀切开,干纱布拭血, 直血管钳、中弯血管钳 止血,铺皮肤巾,巾钳 固定。 ➢切开腹直肌前鞘:递刀 切开,剪刀扩大,皮肤 拉钩拉开皮下组织。
切口设计

(5)骨膜periosteum:较薄,紧贴于颅骨表 面,因而此区很少发生骨膜下血肿。骨膜与 颞肌之间,含有大量脂肪组织,称颞筋膜下 疏松结缔组织,并经颧弓深面与颞下间隙相 通,再向前则与面的颊脂体相连续。因此, 颞筋膜下疏松结缔组织中有出血或炎症时, 可向下蔓延至面部,形成面深部的血肿或脓 肿,而面部炎症,如牙源性感染也可蔓延到 颞筋膜下疏松结缔组织中。
颅脑手术切口设计
王江飞
切口设计原则:
1 距离病变最近,尽量避开功能区 2 对脑组织的牵拉最小 3 能尽早阻断病变的血供 4 皮瓣基底不得小于5cm
颅部重要骨性标志
头部以眶上缘、颧弓上缘、外耳门上 缘至乳突的连线为界,分为后上方的 颅部和前下方的面部。
颅部的骨性标志对了解相对应的颅内 结构,尤其脑组织的重要功能部位, 以便在进行颅脑手术时尽量避免或减 少损伤,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浅筋膜:所含脂肪组织和纤维小隔较少。 耳廓前有颞浅血管和耳颞神经,耳廓后有耳 后血管和枕小神经,沿颞区自下而上呈放射 状向额顶枕区走行。经此区进行开颅术时, 皮瓣的基部应在下方,既包括上述的血管和 神经,以保证皮瓣的存活和感觉。
(3)颞筋膜temporal fascia: 1)颞浅筋膜:为帽状腱膜的延续,较薄弱, 向下渐与颞深筋膜相延续。耳前肌和耳上肌 起于膜状腱膜,耳后肌起自乳突根上方,三 肌均止于耳根。 2)颞深筋膜:上方附着于上颞线,向下分为 深、浅两层附着于颧弓的内、外侧面,两层 之间夹有脂肪和血管,颞中动脉(发自上领动 脉)及颞中静脉由此经过。由于此筋膜非常致 密,检查伤口时手指可摸到坚硬的筋膜边缘, 可能被误认为是颅骨的损伤。
9. 上项线superior nuchal line:是由枕外隆 凸向两侧延伸的弓形骨峰,其深面为横窦。
i类切口 ppt课件

➢主要针对清洁手术即Ⅰ类切口手术。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用药指征
➢ 清洁手术: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 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 器官。
➢ 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仅在下列情况时 可考虑预防用药: (1)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 (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 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等; (3)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博 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 (4)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其它措施
➢ 在符合国家规定的手术室进行。 ➢ 使病人处于最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态,如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改善营
养不良状况、积极治疗原有感染等。 ➢ 严格遵守术中无菌原则,细致操作,爱护组织,彻底止血。 ➢ 手术备皮:毛发稀疏部位无需剪毛;毛发稠密区可以剪毛
或用电动剃刀去毛。必须用剃刀剃毛时,应在进入手术室 前即刻剃毛。 ➢ 尽可能使用单股不吸收缝线缝闭切口皮肤,使用可吸收缝 线缝闭切口皮肤以下各层组织。
5%GS+阿洛西林针4.0g ivgtt术前35分钟给药一剂
5%GS+阿洛西林针4.0g ivgtt bid术后12.15-12.22共8日
我院使用情况
分析
• 抗菌药物选用原则上相对广谱、效果肯定、安全及价 格相对低廉的抗菌药物。
• 阿洛西林针是青霉素类二线抗菌药物,用于敏感的革 兰阳性菌及阴性菌所致的各种感染以及铜绿假单胞菌 感染,包括败血症,脑膜炎,心内膜炎,化脓性胸膜 炎,腹膜炎及下呼吸道,胃肠道,胆道,泌尿道,骨 及软组织和生殖器官等感染,妇科,产科感染,恶性 外耳炎,烧伤,皮肤及手术感染等。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用药指征
➢ 清洁手术: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 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 器官。
➢ 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仅在下列情况时 可考虑预防用药: (1)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 (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 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等; (3)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博 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 (4)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其它措施
➢ 在符合国家规定的手术室进行。 ➢ 使病人处于最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态,如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改善营
养不良状况、积极治疗原有感染等。 ➢ 严格遵守术中无菌原则,细致操作,爱护组织,彻底止血。 ➢ 手术备皮:毛发稀疏部位无需剪毛;毛发稠密区可以剪毛
或用电动剃刀去毛。必须用剃刀剃毛时,应在进入手术室 前即刻剃毛。 ➢ 尽可能使用单股不吸收缝线缝闭切口皮肤,使用可吸收缝 线缝闭切口皮肤以下各层组织。
5%GS+阿洛西林针4.0g ivgtt术前35分钟给药一剂
5%GS+阿洛西林针4.0g ivgtt bid术后12.15-12.22共8日
我院使用情况
分析
• 抗菌药物选用原则上相对广谱、效果肯定、安全及价 格相对低廉的抗菌药物。
• 阿洛西林针是青霉素类二线抗菌药物,用于敏感的革 兰阳性菌及阴性菌所致的各种感染以及铜绿假单胞菌 感染,包括败血症,脑膜炎,心内膜炎,化脓性胸膜 炎,腹膜炎及下呼吸道,胃肠道,胆道,泌尿道,骨 及软组织和生殖器官等感染,妇科,产科感染,恶性 外耳炎,烧伤,皮肤及手术感染等。
开颅手术切口设计ppt课件

改良Yasargil切口
后正中线切口
后旁中线直切口 侧室三角部入 路
乙状窦前入路 改良垂体4瘤7 切口
三、锁孔入路:
右眶上锁孔入路 颞下锁孔入路 半球间锁孔入路 经皮质-脑室锁孔入路 乳突后枕下锁孔入路
右眶上锁孔入路 颞下锁孔入路
48
半球间锁孔入路 经皮质-脑室锁孔入路 乳突后枕下锁孔入路
手术切口所辖病灶范围:
上海华山医院病理报告毛细 胞型星形胶质瘤(WHO1级)
63
64
8
9
中央沟呈70度向前
10
11
12
13
学习要认真, 理念要清楚
14
手术前一定划好颅表解剖线-----线的前后左右上
下内外告诉了脑功能区解剖部位(做了没有?)
15
16
17
病灶部位一定要认清楚(正确), 才能使切口设计好。(是开好刀前提)
囊外岀血
囊内岀血
脑室岀血
18
囊内岀血
囊外岀血
3.从简单---复杂, 再从复杂---简单。 ---技术不断向前进.
4.作为一名外科医师: 一方面要学辨证法, 诊治疾病。 一方面不断阅读文献, 学习新技术, 跟上新时代。
35
开始讲解----开颅手术切口设计---供参考
你做好术前一切准备了吗?
36
颅内分多少区域 ?---34个区
一、大脑半球:10个区域
39
四、其它:4个区域
矢状窦旁或大脑镰旁(又分 前1/3、中1/3、后1/3) 颅鼻沟通区 颅眶沟通区 颅中-颞下沟通区
很难记,慢慢来,大区不能错,上下左右不能错
40
这就是切口设计目的
桥小脑角
鞍区
小脑幕缘
皮肤切口设计课件PPT

皮肤切口设计是手术过程中的重要环 节,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暴露手术区 域、满足手术操作的需求,同时也要 考虑到术后愈合和美观的问题。
皮肤切口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满足手术操作的需求
皮肤切口设计能够使手术医生更好地 暴露手术区域,满足手术操作的需求, 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效率。
提高术后愈合质量
提升美观度
皮肤切口设计也可以考虑到术后美观 的问题,通过选择合适的切口位置和 设计,减少术后瘢痕的形成,提升患 者术后的美观度。
皮肤切口设计的未来展望
创新材料的应用
随着新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将有更 多具有优良性能的材料应用于皮肤切口设
计,提高手术效果和安全性。
基因编辑技术
基因编辑技术有望在皮肤切口设计中发挥 重要作用,为遗传性皮肤病患者提供更好
的治疗方案。
3D打印技术
3D打印技术将在皮肤切口设计中发挥更大 的作用,实现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手术设 计。
切口的缝合
选择合适的缝合材料和方法, 确保切口对合良好,减少术后
并发症的发生。
皮肤切口设计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感染
感染是皮肤切口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处理方法包括及时使用抗生素、定期 换药、保持切口清洁等。
出血
切口出血可能是由于手术操作不当或 止血不彻底所致。处理方法包括压迫 止血、使用止血药物等。
智能化 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如人工智 能和大数据分析,皮肤切口设计 正逐步实现智能化,提高手术的 精准度和安全性。
微创化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皮肤切口 设计越来越趋向于微创化,以减 轻患者的痛苦和术后恢复时间。
自然化 皮肤切口设计越来越追求自然化, 使术后疤痕尽可能地与周围皮肤 融合,减少明显的手术痕迹。
适用于不规则的形状或 需要灵活变化的手术部
皮肤切口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满足手术操作的需求
皮肤切口设计能够使手术医生更好地 暴露手术区域,满足手术操作的需求, 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效率。
提高术后愈合质量
提升美观度
皮肤切口设计也可以考虑到术后美观 的问题,通过选择合适的切口位置和 设计,减少术后瘢痕的形成,提升患 者术后的美观度。
皮肤切口设计的未来展望
创新材料的应用
随着新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将有更 多具有优良性能的材料应用于皮肤切口设
计,提高手术效果和安全性。
基因编辑技术
基因编辑技术有望在皮肤切口设计中发挥 重要作用,为遗传性皮肤病患者提供更好
的治疗方案。
3D打印技术
3D打印技术将在皮肤切口设计中发挥更大 的作用,实现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手术设 计。
切口的缝合
选择合适的缝合材料和方法, 确保切口对合良好,减少术后
并发症的发生。
皮肤切口设计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感染
感染是皮肤切口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处理方法包括及时使用抗生素、定期 换药、保持切口清洁等。
出血
切口出血可能是由于手术操作不当或 止血不彻底所致。处理方法包括压迫 止血、使用止血药物等。
智能化 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如人工智 能和大数据分析,皮肤切口设计 正逐步实现智能化,提高手术的 精准度和安全性。
微创化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皮肤切口 设计越来越趋向于微创化,以减 轻患者的痛苦和术后恢复时间。
自然化 皮肤切口设计越来越追求自然化, 使术后疤痕尽可能地与周围皮肤 融合,减少明显的手术痕迹。
适用于不规则的形状或 需要灵活变化的手术部
神经外科切口设计PPT课件

②MRI:可测量病变至正中矢状线的垂 直距离、病变距鼻额点及枕外粗隆的距 离来定位病变。
3、注意皮瓣血运:
长度不应超过基底宽度的1.5 倍至2倍;
皮瓣基底部有一定宽度 且朝向供血动脉处
皮瓣应包括一组动静脉
4、避开主要功能区:
尽量减少对运动、感觉、语言等 重要功能区的损伤
5、切口损伤少:
尽量减少切口线的长度,减 少对病人的创伤
翼点入路经典切口标记
额颞部切口或扩大、改良翼点入路
(三)颞部入路:
1、适应证:
1)颞叶病变,尤其是颞叶中、后 部病变;
2)海马病变及侧脑室颞角病变; 3)颞部硬膜外、下及脑内血肿、 脑挫裂伤;基底节区血肿等。 2、切口:颞部n形切口,皮瓣基底部 在下方,皮瓣翻向颞部。
颞部马蹄形皮瓣及骨窗
(四)颞下入路
2、体位:可采用坐位、侧俯卧位、 侧卧位。无论选哪一种体位,都要用 Mayfield头架固定头部。侧俯卧位、 侧卧位头顶部稍向下屈曲,同侧肩部 下拉,使肩与头距离加大。
3、切口:皮肤切口呈弧形、“C”形 或“S”形。
乙状窦后入路切 口
5)、可保留乙状窦、Labbe静脉和基 底静脉;
6)、手术早期可阻断肿瘤的血液供 应;
7、抛物线切口: 8、“T”形切口: 9、三角形切口:
三、经典入路切口:
(一)、额部冠状开颅切口: 1、用于经额叶入路、额下入路、
经终板入路、经胼胝体间入路等。 2、适于额叶病变、鞍区及鞍上病 变(鞍结节脑膜瘤、垂体瘤、颅咽 管瘤等)、前颅底病变等。
3、体位:患者取仰卧位,Mayfield头架或 头托固定,头顶部向地面后伸10°~15°. 4、切口:双侧额部冠状切口,从一侧耳屏前 方到另一侧耳屏前方。 注意: 1)切口不要低于颧弓或太远离耳屏,以免损 伤面神经浅部的分支 ; 2)眶下神经出现时,注意保护; 3)皮瓣可翻向眶上缘,直至鼻额缝;
腹部切口选择课件

3、任何皮肤切口应以下刀后一次切完为佳,如此可减少组 织损伤。下刀时刀片平面应与皮肤垂直。
4、切开皮肤后,宜另换手术刀,以免将皮肤残存的细菌带 到手术野深处。
5、切开皮下组织、止血妥善后,用治疗巾覆盖切口创缘四 周。以避免深部组织受污染。
6、防止损伤深部组织器官,如切开胸膜或腹膜时,要防止 器官损伤,再次手术时,胸腔或腹腔有粘连,更应注意。
• 胰腺手术采用上腹部横切口较为合适; • 阑尾手术多用麦氏切口或横切口; • 中下腹手术,如结、直肠等多采用纵行切口。
•腹部切口选择
急诊手术的切口选择
急诊病人大多病情急重、变化快, 难以等到术前确诊即需 手术探查, 常出现切口选择失误。不但难以顺利完成手术, 还会导致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 急腹症手术切口选择原则:根据病变部位选用就近切口进 腹,如胃穿孔可用腹正中切口,胆道疾病可采用右上腹经腹 直肌或腹直肌旁切口;如疑为右下腹病变,可作右下腹经腹 直肌或腹直肌旁切口。 • 如术前诊断不明,采用右侧经腹直肌切口最为简便适当,以 脐部水平为中心,切开上下腹壁各半,进入腹腔,根据探查结 果再进行延长。 • 急诊手术行剖腹探查应避免选用横切口或斜切口,也不能 用针对某种疾病的特定切口。如麦氏切口,一旦发现不是 阑尾炎而是结肠肿瘤,需作右半结肠切除术,难以恰当延长, 另作切口也很困难。
•腹部切口选择
关闭切口
• 按解剖结构逐层对合。 • 根据情况可应用合适的缝合方法,如间断缝合和连续缝合。 • 切口张力大或腹壁肌肉薄弱时可用腹膜外减张缝合。 • 注意避免将脂肪或肌肉夹扎于缝线中,影响愈合。 • 尽量选用合成的可吸收缝线连续缝闭切口。 • 过去曾要求严密缝合,闭合后不能残留死腔,事实上,过度严
密缝合后组织缺血坏死反而会形成死腔,只要将皮下组织 用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平整对合,组织便会很好地愈合,不 会有血液或体液积聚其中。 • 皮肤缝合时边缘要对合整齐,结扎线松紧合适,以免妨碍组 织血供。
4、切开皮肤后,宜另换手术刀,以免将皮肤残存的细菌带 到手术野深处。
5、切开皮下组织、止血妥善后,用治疗巾覆盖切口创缘四 周。以避免深部组织受污染。
6、防止损伤深部组织器官,如切开胸膜或腹膜时,要防止 器官损伤,再次手术时,胸腔或腹腔有粘连,更应注意。
• 胰腺手术采用上腹部横切口较为合适; • 阑尾手术多用麦氏切口或横切口; • 中下腹手术,如结、直肠等多采用纵行切口。
•腹部切口选择
急诊手术的切口选择
急诊病人大多病情急重、变化快, 难以等到术前确诊即需 手术探查, 常出现切口选择失误。不但难以顺利完成手术, 还会导致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 急腹症手术切口选择原则:根据病变部位选用就近切口进 腹,如胃穿孔可用腹正中切口,胆道疾病可采用右上腹经腹 直肌或腹直肌旁切口;如疑为右下腹病变,可作右下腹经腹 直肌或腹直肌旁切口。 • 如术前诊断不明,采用右侧经腹直肌切口最为简便适当,以 脐部水平为中心,切开上下腹壁各半,进入腹腔,根据探查结 果再进行延长。 • 急诊手术行剖腹探查应避免选用横切口或斜切口,也不能 用针对某种疾病的特定切口。如麦氏切口,一旦发现不是 阑尾炎而是结肠肿瘤,需作右半结肠切除术,难以恰当延长, 另作切口也很困难。
•腹部切口选择
关闭切口
• 按解剖结构逐层对合。 • 根据情况可应用合适的缝合方法,如间断缝合和连续缝合。 • 切口张力大或腹壁肌肉薄弱时可用腹膜外减张缝合。 • 注意避免将脂肪或肌肉夹扎于缝线中,影响愈合。 • 尽量选用合成的可吸收缝线连续缝闭切口。 • 过去曾要求严密缝合,闭合后不能残留死腔,事实上,过度严
密缝合后组织缺血坏死反而会形成死腔,只要将皮下组织 用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平整对合,组织便会很好地愈合,不 会有血液或体液积聚其中。 • 皮肤缝合时边缘要对合整齐,结扎线松紧合适,以免妨碍组 织血供。
种植手术的软组织切口设计种植体II期暴露术课件

3. 于种植体覆盖螺丝所在的牙槽嵴顶粘膜处行粘膜下浸 润麻醉。
种植手术的软组织切口设计种植体 II期暴露术
切口的选择
一字形、弧形切口 环形切口 H形、T形切口 微创切口
种植手术的软组织切口设计种植体 II期暴露术
一字形切口
种植手术的软组织切口设计种植体 II期暴露术
环形切口
种植手术的软组织切口设计种植体 II期暴露术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种植手术的软组织切口设计种植体II期暴露术
种植手术的软组织切口设计种植体 II期暴露术
潜入式种植体优缺点
潜入式种植的优点: 1.种植体愈合的内环境与口腔外环境隔离,基本上消除了细
菌等微生物的侵袭,降低了潜在的感染危险。 2.种植体愈合不受咬合力的影响,可以保证愈合的初期稳定,
避免微动可能导致的骨结合失败和纤维骨性固位。 3.避免了上皮细胞向骨——种植体界面生长导致的上皮化生
种植手术的软组织切口设计种植体II期 暴露术
种植手术的软组织切口设计种植体 II期暴露术
潜入式种植和非潜入式种植
在愈合期,种植体被埋置在软组织内还是暴露于口腔 内是潜入式种植(submerged implant)和非潜入式种植 (non-submerged implant)的根本区别。
潜入式种植和非潜入式种植的另一个重要区别是种植 体的植入深度不同。潜入式种植,种植体顶部低于或 平齐于牙槽峭平面;而非潜入式种植,种植体顶部和 领口往往位于骨平面之上。
种植手术的软组织切口设计种植体 II期暴露术
潜入式种植
潜入式种植,种植体在愈合期完全埋置于软组 织内,与口腔环境相隔离,需要两次手术来完 成种植体的植入和安装愈合基台。I期手术将 种植体和覆盖螺丝植入牙槽骨内,严密关闭软 组织创口。种植体愈合后再进行II期手术,安 装愈合基台以替代覆盖螺丝,术后愈合基台暴 露于口腔内。2-4周后进行种植修复体的制作。
种植手术的软组织切口设计种植体 II期暴露术
切口的选择
一字形、弧形切口 环形切口 H形、T形切口 微创切口
种植手术的软组织切口设计种植体 II期暴露术
一字形切口
种植手术的软组织切口设计种植体 II期暴露术
环形切口
种植手术的软组织切口设计种植体 II期暴露术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种植手术的软组织切口设计种植体II期暴露术
种植手术的软组织切口设计种植体 II期暴露术
潜入式种植体优缺点
潜入式种植的优点: 1.种植体愈合的内环境与口腔外环境隔离,基本上消除了细
菌等微生物的侵袭,降低了潜在的感染危险。 2.种植体愈合不受咬合力的影响,可以保证愈合的初期稳定,
避免微动可能导致的骨结合失败和纤维骨性固位。 3.避免了上皮细胞向骨——种植体界面生长导致的上皮化生
种植手术的软组织切口设计种植体II期 暴露术
种植手术的软组织切口设计种植体 II期暴露术
潜入式种植和非潜入式种植
在愈合期,种植体被埋置在软组织内还是暴露于口腔 内是潜入式种植(submerged implant)和非潜入式种植 (non-submerged implant)的根本区别。
潜入式种植和非潜入式种植的另一个重要区别是种植 体的植入深度不同。潜入式种植,种植体顶部低于或 平齐于牙槽峭平面;而非潜入式种植,种植体顶部和 领口往往位于骨平面之上。
种植手术的软组织切口设计种植体 II期暴露术
潜入式种植
潜入式种植,种植体在愈合期完全埋置于软组 织内,与口腔环境相隔离,需要两次手术来完 成种植体的植入和安装愈合基台。I期手术将 种植体和覆盖螺丝植入牙槽骨内,严密关闭软 组织创口。种植体愈合后再进行II期手术,安 装愈合基台以替代覆盖螺丝,术后愈合基台暴 露于口腔内。2-4周后进行种植修复体的制作。
腹部切口缝合术PPT课件

腹部切口缝合术
黔西南州人民 妇科 陈燕 2017.3
1
第一节 下腹纵切口腹壁缝合术
• 手术造终后,重新检查各结扎处有无出血迹象 (血肿形成)。清点纱清点纱布、器械及腹垫证 实无误准备关腹。清理腹腔及清点纱布、器械、 腹垫这个步骤很重要,避免器械、纱布、腹垫遗 留在腹腔内。此外建立认真的清点制度也是避免 异物遗留的重要措施,尤其手术时间较长,手术 出血多,剥离面广,中间加用纱布(垫)者。如 在清点器械(包括缝针)、纱布中发现缺少,则 务必认真仔细查找,直至彻底查清为止。
3
二、手术步骤
(一)缝合腹膜 清理完腹、盆腔后,即可将肠管、大网膜放回原处。 用鼠齿钳夹持腹膜切口两侧及两端,以4号丝线或0号 可吸收缝线从切口中端开始缝合 。 缝针穿透腹膜及腹直肌后鞘,每侧不少于0.5cm,打 第一个结后,助手剪去短线头,拉紧丝线。当第二针 穿过腹膜后,手术者以持针器夹近腹膜处的线而助手 拉紧缝线,如此继续连续缝合(图5-25)。缝合 4~5cm后应介手指入腹腔缝合处触摸有无肠管和大网 膜缝夹于缝线中,这一点很重要。否则,如缝合肠管 可致肠梗阴或肠瘘而致腹膜炎甚至休克。如切口较长 或患者咳嗽,可于切口中部打结再继续缝合。
16
谢谢!
17
6
7
(二)清洗伤口
• 对手术时间较长,或为盆腔感染性手术者, 如乙状结肠代人工阴道手术,或直肠切除 低位吻合术等,缝丝腹膜后,应常规用清 洁无菌外用盐水冲洗伤口,以纱布蘸净或 吸净,去除血块及纱布线头等以防止感染。
8
(三)缝合筋膜
• 用三角针、7号丝线(有感染者用1-10可吸 收线)间断缝合腹直肌前鞘筋膜(图527)。
4
5
缝合腹膜
• 缝合最后一针时,将游离线头端拉长以便 打结(图5-26)。注意切口创缘留在腹膜 外及避免缝针捎挂膀胱壁。 • 如盆腔有脓液时,腹膜可改用0或1号铬制 肠线或可吸收缝线间断缝合。盆腔宜放导 管行闭式负压或正压引流,其引流导管应 在切口外侧另辟通道并固定。如为恶性肿 瘤术后需腹腔化疗者,其化疗导管也应按 此放置。
黔西南州人民 妇科 陈燕 2017.3
1
第一节 下腹纵切口腹壁缝合术
• 手术造终后,重新检查各结扎处有无出血迹象 (血肿形成)。清点纱清点纱布、器械及腹垫证 实无误准备关腹。清理腹腔及清点纱布、器械、 腹垫这个步骤很重要,避免器械、纱布、腹垫遗 留在腹腔内。此外建立认真的清点制度也是避免 异物遗留的重要措施,尤其手术时间较长,手术 出血多,剥离面广,中间加用纱布(垫)者。如 在清点器械(包括缝针)、纱布中发现缺少,则 务必认真仔细查找,直至彻底查清为止。
3
二、手术步骤
(一)缝合腹膜 清理完腹、盆腔后,即可将肠管、大网膜放回原处。 用鼠齿钳夹持腹膜切口两侧及两端,以4号丝线或0号 可吸收缝线从切口中端开始缝合 。 缝针穿透腹膜及腹直肌后鞘,每侧不少于0.5cm,打 第一个结后,助手剪去短线头,拉紧丝线。当第二针 穿过腹膜后,手术者以持针器夹近腹膜处的线而助手 拉紧缝线,如此继续连续缝合(图5-25)。缝合 4~5cm后应介手指入腹腔缝合处触摸有无肠管和大网 膜缝夹于缝线中,这一点很重要。否则,如缝合肠管 可致肠梗阴或肠瘘而致腹膜炎甚至休克。如切口较长 或患者咳嗽,可于切口中部打结再继续缝合。
16
谢谢!
17
6
7
(二)清洗伤口
• 对手术时间较长,或为盆腔感染性手术者, 如乙状结肠代人工阴道手术,或直肠切除 低位吻合术等,缝丝腹膜后,应常规用清 洁无菌外用盐水冲洗伤口,以纱布蘸净或 吸净,去除血块及纱布线头等以防止感染。
8
(三)缝合筋膜
• 用三角针、7号丝线(有感染者用1-10可吸 收线)间断缝合腹直肌前鞘筋膜(图527)。
4
5
缝合腹膜
• 缝合最后一针时,将游离线头端拉长以便 打结(图5-26)。注意切口创缘留在腹膜 外及避免缝针捎挂膀胱壁。 • 如盆腔有脓液时,腹膜可改用0或1号铬制 肠线或可吸收缝线间断缝合。盆腔宜放导 管行闭式负压或正压引流,其引流导管应 在切口外侧另辟通道并固定。如为恶性肿 瘤术后需腹腔化疗者,其化疗导管也应按 此放置。
I类切口讲课 PPT课件

精选ppt2021最新
2
管理目标
▪ 管理指标: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 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
精选ppt2021最新
3
I类切口定义
▪ Ⅰ类(清洁)切口手术的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 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 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 通的器官。主要包括:颈部外科(含甲状 腺)手术、乳腺手术、血管外科手术、腹 外疝手术、门体静脉分流术或断流术、脾 切除术等。经皮肤内窥镜的胃造瘘口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 影术等预防用药纳入Ⅰ类(清洁)切口手术管 理。
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手术、
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颅骨肿物切除手术和
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这些一般不用抗
菌药物。
精选ppt2021最新
5
I类切口用药指征
▪ 一般情况下,Ⅰ类(清洁)切口手术不需预防用药, 仅在下列情况时考虑预防用药:
▪ (1)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 ▪ (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
精选ppt2021最新
8
Ⅰ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推荐表
手术名称 颈部外科(含甲状腺)手术
乳腺手术 血管外科手术
门体静脉分流术或断流术
腹外疝手术 脾切除术
经皮肤内窥镜的胃造瘘口术(高 危者)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高危者)
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高危 者)
其它部位(皮肤、腋下等)手 术
药物选择/单次使用剂量
颅脑手术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颈部外科(含甲状腺)手术
第一代头孢菌素
经口咽部粘膜切口的大手术
第一代头孢菌素,可加用甲硝唑
乳腺手术
第一代头孢菌素
头部开颅手术切口设计课件

头部开颅手术切口设计课件
演讲人
目录
01. 切口设计的重要性 02. 切口设计的原则 03. 切口设计的方法 04. 切口设计的注意事项
切口设计的重要性
影响手术效果
04
切口方向:影响手术 操作和术后功能恢复
03
切口形状:影响手术 操作和术后美观
02
切口大小:影响手术 难度和术后恢复
01
切口位置:影响手术 视野和操作空间
降低手术风险
切口设计合理, 降低手术难度
01
减少手术创伤, 降低术后并发 症风险
02
04
降低术后感染 风险,提高患 者康复速度
03
提高手术成功 率,降低手术 失败风险
提高患者满意度
切口设计合理, 降低术后并发症
风险
切口美观,提 高患者自信心
切口位置隐蔽, 保护患者隐私
切口设计符合患 者需求,提高患
者满意度
切口设计的原则
安全性
01
避免损伤重要神 经和血管
03
降低术后感染风 险
02
确保手术视野清 晰,便于操作
04
减少术后并发症 和后遗症
功能性
保证手术 操作的顺
利进行
减少对周 围组织的
损伤
便于术后 引流和缝
合
降低术后 并发症的
发生率
美观性
01
切口位置:选择隐 状:尽量选 择直线或曲线,避
分布
设计切口时, 尽量避开重 要神经血管
手术过程中, 密切观察神 经血管反应, 及时调整手
术方案
术后,密切 观察患者神 经功能,及 时发现和处 理神经血管
损伤问题
保持切口清洁
01
手术前彻底清洁皮肤, 去除油脂和污垢
演讲人
目录
01. 切口设计的重要性 02. 切口设计的原则 03. 切口设计的方法 04. 切口设计的注意事项
切口设计的重要性
影响手术效果
04
切口方向:影响手术 操作和术后功能恢复
03
切口形状:影响手术 操作和术后美观
02
切口大小:影响手术 难度和术后恢复
01
切口位置:影响手术 视野和操作空间
降低手术风险
切口设计合理, 降低手术难度
01
减少手术创伤, 降低术后并发 症风险
02
04
降低术后感染 风险,提高患 者康复速度
03
提高手术成功 率,降低手术 失败风险
提高患者满意度
切口设计合理, 降低术后并发症
风险
切口美观,提 高患者自信心
切口位置隐蔽, 保护患者隐私
切口设计符合患 者需求,提高患
者满意度
切口设计的原则
安全性
01
避免损伤重要神 经和血管
03
降低术后感染风 险
02
确保手术视野清 晰,便于操作
04
减少术后并发症 和后遗症
功能性
保证手术 操作的顺
利进行
减少对周 围组织的
损伤
便于术后 引流和缝
合
降低术后 并发症的
发生率
美观性
01
切口位置:选择隐 状:尽量选 择直线或曲线,避
分布
设计切口时, 尽量避开重 要神经血管
手术过程中, 密切观察神 经血管反应, 及时调整手
术方案
术后,密切 观察患者神 经功能,及 时发现和处 理神经血管
损伤问题
保持切口清洁
01
手术前彻底清洁皮肤, 去除油脂和污垢
头部开颅手术切口设计PPT课件

入路设计原则
以最小的损伤达到目标区域 以最短的路径到达目标区域 充分考虑到重要的结构对入路的影响 为扩大暴露留有余地
切口和入路的关系
同一切口可有不同的入路
冠状切口经纵裂,经额下
相同的入路可采取不同的手术切口
额下入路中的冠状切口,额颞切口 颞下入路中的颞部切口,扩大额颞切口
切口
冠状切口 额部马蹄形切口
一、大脑半球:10个区域
额叶(又分内、外,前、中、后) 颞叶(又分内、外,前、中、后) 顶叶 枕叶 中央区(指额后,中央前、后回) 额颞交界(指大脑外侧裂区) 顶枕交界区 囊外(苍白球等…) 囊内(丘脑) 脑岛(额、颞、顶交界区)
二、幕上中线及前中颅底:11个区域
鞍区(包括蝶骨平台) 嗅沟区 胼胝体区(又分 前部、体部、压部) 松果体区(5个方向生长) 小脑幕缘(上区 ) 前颅凹底 中颅凹底区, 蝶骨嵴外1/3、内1/3(海绵窦区) 侧脑室 (包括三角部---枕角) 三脑室
额颞切口 额颞顶切口
入路
右(左)额开颅额下入路 额部经纵裂入路 双额开颅额下入路 扩大经额入路
经额叶皮质-侧脑室(室间孔)入路 经胼胝体-室间孔入路 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
(标准)翼点入路 改良或扩大翼点入路
经翼点-颞前入路 经翼点-胼胝体联合入路 眶颧入路 颧弓翼点人路
外伤大骨瓣开颅
切口
颞顶枕切口
改良翼点入路切口
额颞顶切口(外伤大骨瓣开颅)
切口开始于颧弓上耳屏前1cm ,于耳廓上方向后上方延伸至顶 骨正中线,然后沿正中线向前至前额部发际 骨瓣采用游离骨瓣或带颞肌骨瓣,顶部骨瓣必须旁开正中线矢 状窦2~ 3cm
3.颞叶切口
适应证
颞叶病变 岩斜区肿瘤 小脑幕切迹肿瘤
外科手术切口分类PPT课件

外科手术切口分类 与愈合等级
.
阑尾炎属于什么切口?
主要内容
手术的分类 手术切口愈合评级 手术切口分类 抗生素应用原则
手术分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病情缓急分类
急诊手术、限期手术、择期手术
按手术目的分类
诊断性手术、根治性手术、姑息性手术
愈合等级分为三级:甲级为愈合优良,乙级为愈 合欠佳,丙级为切口化脓。对于个别分类确有 困难的切口一般定为下一类:即不能确定为 “Ⅰ”者以“Ⅱ”计,不能确定为“Ⅱ”者以 “Ⅲ”计。
止。
总结
• 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是评价手术质量 的重要
指标,对评定医院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术后并 发症发生率等有重要的统计学意义。护理人员可 根据切口分类与愈合等级对患者进行术前切口感 染风险评估,对术后患者进行伤口护理以及抗生 素的使用,按切口分类进行手术室划分、手术排 序、手术室的清洁管理。
污染切口
• 用“Ⅲ”代表,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的区
域;胃肠道、尿路、胆道内容物及体液有大量溢 出污染;术中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者。
Ⅳ类(污秽-感染)切口
• 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
器穿孔的手术。
按上述方法分类,不同切口的感染率有显著不同: 据统计清洁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清洁-污染切 口为7%,污染切口为20%,污秽-感染切口为 40%。因此,切口分类是决定是否需进行抗生素
.
清洁切口
用“Ⅰ”代表,是指非外伤性的、未感染的伤口; 手术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 部位。即缝合的是无菌切口,如甲状腺切除术等。
• 可能污染的切口,用“Ⅱ”代表,是指手术时可
能带有污染的缝合切口,如胃大部切除术等。皮
肤不容易彻底灭菌的部位、6小时内伤口经过清创 术缝合、新缝合的切口又再度切开者,都属此类。
.
阑尾炎属于什么切口?
主要内容
手术的分类 手术切口愈合评级 手术切口分类 抗生素应用原则
手术分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病情缓急分类
急诊手术、限期手术、择期手术
按手术目的分类
诊断性手术、根治性手术、姑息性手术
愈合等级分为三级:甲级为愈合优良,乙级为愈 合欠佳,丙级为切口化脓。对于个别分类确有 困难的切口一般定为下一类:即不能确定为 “Ⅰ”者以“Ⅱ”计,不能确定为“Ⅱ”者以 “Ⅲ”计。
止。
总结
• 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是评价手术质量 的重要
指标,对评定医院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术后并 发症发生率等有重要的统计学意义。护理人员可 根据切口分类与愈合等级对患者进行术前切口感 染风险评估,对术后患者进行伤口护理以及抗生 素的使用,按切口分类进行手术室划分、手术排 序、手术室的清洁管理。
污染切口
• 用“Ⅲ”代表,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的区
域;胃肠道、尿路、胆道内容物及体液有大量溢 出污染;术中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者。
Ⅳ类(污秽-感染)切口
• 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
器穿孔的手术。
按上述方法分类,不同切口的感染率有显著不同: 据统计清洁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清洁-污染切 口为7%,污染切口为20%,污秽-感染切口为 40%。因此,切口分类是决定是否需进行抗生素
.
清洁切口
用“Ⅰ”代表,是指非外伤性的、未感染的伤口; 手术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 部位。即缝合的是无菌切口,如甲状腺切除术等。
• 可能污染的切口,用“Ⅱ”代表,是指手术时可
能带有污染的缝合切口,如胃大部切除术等。皮
肤不容易彻底灭菌的部位、6小时内伤口经过清创 术缝合、新缝合的切口又再度切开者,都属此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镰旁脑膜瘤
3.注意皮瓣血运:
长度不应超过基底宽度的1.5倍至2倍. 皮瓣基底部有一定宽度且朝向供血动脉处. 皮瓣应包括一组动静脉.
4.避开主要功能区:
尽量减少对运动、感觉、语言等重要功能区的损伤.
5.切口损伤少:
尽量减少切口线的长度,减少对病人的创伤. 避免切口损伤容貌,尽量位于发际内.
额颞部切口 扩大、改良翼点入路
(三)颞部入路:
1.适应证: 1)颞叶病变:尤其--颞叶中、后部病变. 2)海马病变、侧脑室颞角病变 3)颞部硬膜外、下及脑内血肿、脑挫裂伤;基底节区血肿. 2.切口: 颞部n形切口:皮瓣基底部在下方,皮瓣翻向颞部。
颞部马蹄形皮瓣及骨窗
例 颞部脓肿
(四)颞下入路
6.注意体位:
设计切口前,摆好病人体位,总的原则:利于脑保护,便于术者操作. 注意: (1)避免过度扭曲颈部--避免静脉瘀血. (2)最大限度发挥重力作用--减少脑的人为牵拉. (3)考虑体位对脑灌注压和脑血液的影响. 头位抬高20-30度时--降低颅内压--不影响脑灌注压和脑血流量.
Mayfield头架固定脚放置遵循原则:
前颅底病变. 3.体位:仰卧位,Mayfield头架或头托固定,头顶向地面后伸10-15度. 4.切口:双侧额部冠状切口,从一侧耳屏前方到另一侧耳屏前方.
注意: 1)切口不要低于颧弓或太远离耳屏,以免损伤面神经浅部分支. 2)眶下神经出现时,注意保护. 3)皮瓣可翻向眶上缘,直至鼻额缝. 4)第1个颅孔位置:双侧的McCarty关键孔区,再在冠状缝前方骑跨中线钻孔. 5)不要损伤中线下方的上矢状窦. 6)病变--前颅窝底或鞍区--骨瓣下缘尽量靠近颅前窝底. 7)额骨瓣:可分成两块或整块骨瓣. 8)注意额窦。若额窦开放,需将额窦密封.
切口设计
一、切口设计原则
1.最佳途径:
将病变包括在内 离病变距离最近 利用自然解剖间隙 尽量减少对神经、血管和脑组织的损伤
2.病变精确定位:
(1)颅底病变或靠近颅底病变: 可利用CT、MRI显示的解剖标志做到较精确定位.
左侧蝶骨嵴脑膜瘤
(2)颅底以上部位的颅内病变可通过:
利用解剖标志:做到较精确定位. 测量:
患者外伤,右额颞顶急性硬膜下血肿
2.弧形: 翼点入路切口 枕下乙状窦后弧形切口
前交通动脉瘤 翼点入路
3.直切口: 枕下后正中入路切口 颞肌下减压术切口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切口
4.拐杖或倒拐杖切口: 小脑半球肿瘤、血肿手术
左侧听神经瘤
术前切口标记线
5.“S”状切口及梭形切口: 颅骨肿瘤切除、头皮肿瘤切除.
① CT: 病变上下界距扫描基线的层面数:
确定病变上下界距基线的距离--确定病变的上下界. 测量病变最大层面前后界距正中矢状线的弯曲长度:
软尺标出头皮相应点. 测量病变前后界距正中矢状线的垂直距离:
在头表面标出相应点--确定病变的前后界--病变头皮表面的投影.
② MRI: 测量病变至正中矢状线的垂直距离. 测量病变距鼻额点、枕外粗隆的距离.
枕下S形切口
6.问号形切口: 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切口、改良翼点入路切口 7.抛物线切口: 8.T形切口: 9.三角形切口:
额颞部切口或扩大翼点入路
三、经典入路切口
(一)、额部冠状开颅切口:
1.用于:经额叶入路、额下入路、经终板入路、经胼胝体间入路. 2.适于:额叶病变、鞍区及鞍上病变(鞍结节脑膜瘤、垂体瘤、颅咽管瘤)、
1.适应证: 1)鞍旁、颅中窝底的病变 2)上斜坡的病变 3)通过小脑幕裂孔向上生长的肿瘤,幕上部分较大 4)岩尖部病变 2.切口:同颞部入路切口
切口可用颞部马蹄形切口,亦可用扩大的翼点入路切口
颞下入路所暴露的结构
颞下入路前方所见结构
颞下入路后方所见结构
(五)枕下乙状窦后入路:
1.适应症:
额下入路所显示的结构
垂体瘤,经额入路
(二)翼点入路:
1.适应证: 1)前循环动脉瘤Fra bibliotek 2)基底动脉分叉部较高的基底动脉瘤、小脑上动脉瘤 3)额叶、前颞叶--动静脉畸形; 4)额颞叶病变 5)鞍区、鞍上病变
2、体位: 仰卧位,Mayfield头架固定,头部向对侧旋转20-30度, 前部病变旋转角度可加大,后部病变旋转角度可减少 头顶部向后倾10-15度,颧突--视野最高点
3、切口: 在发际内行弧形切口,切口始于:耳屏前方 不超过颧弓根部:以免损伤面神经分支 尽量靠近耳屏:不要损伤颞浅动脉 终于:眉弓中点或上矢状线
注意:
(1)在颞区前下角的弧形区域内: 颞浅筋膜与颞深筋膜浅层存在纤维脂肪层,面神经 额颞支,采用筋膜间入路,避免损伤. (2)第1个钻孔位置:关键孔,即额颧缝,避免
Mayfield头 架
7.神经外科立体定向术的应用:
利用同心圆原理. 定位精确,误差小. 但需安装定向仪定位头架,且安装后需行颅脑CT或MRI再次扫描.
8.神经导航的应用:
定位精确. 皮瓣小. 损伤小. 但费时、费力、费钱.
二、颅脑手术的切口形状
1.马蹄形、“n”或“u” 形切口:最为常用. 颞下入路切口、枕部经小脑幕入路切口 颞顶部切口、远外侧入路、冠状切口
1)避免放置在:覆盖于气房的骨质和菲薄的骨质--如颞骨鳞部. 2)避免放置在:颞肌或枕下区肌群内--不能良好受力-无法提供的稳定性. 3)固定脚不应放于横窦和矢状窦上、已有分流设备、以往颅骨缺损处. 4)固定脚应离头皮切口至少2-3cm。充分暴露术野. 5)3个固定脚:应放在不同的三维平面上. 6)固定脚:压力应适中,避免过紧穿透内板. 7)尽量考虑美容,在发际内固定.
钻孔进入眶内. (3)咬除蝶骨嵴: 尽可能到平齐:脑膜-眶动脉水平,需骨凿或磨钻 的辅助. (4)改良翼点入路或额颞入路、扩大翼点入路.
翼点入路切口标志线
翼点入路钻孔位置及骨瓣范围
术中骨膜瓣及颞筋膜瓣
翼点入路所见结构
翼点入路所显示的颅内结构
翼点入路通过第2间隙所见结构
1.视神经 2.颈内动脉 3.垂体柄 4.垂体上动脉 5.大脑前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