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用地预审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是指对拟建项目所需用地进行审查、评估和预测的一项工作。
它是建设项目规划前的一项重要环节,旨在保证项目的用地合理、有序、科学地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项目整体效益。
本文将重点从项目用地预审的目的、内容和流程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项目用地预审的目的项目用地预审的目的在于确定拟建项目的用地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划要求,是否具备可行性,以及对用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的评估。
通过项目用地预审,可以避免不合理的用地规划和低效的项目投资,确保项目用地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以及提高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二、项目用地预审的内容1.用地规划条件的分析:对项目用地的规划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包括土地的地理位置、区位优势、交通条件、用地范围、用地性质等因素的评估。
2.土地资源的评估:对项目用地的土壤质量、水源、地质条件、环境影响等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适合开展项目建设。
3.土地利用的可行性研究:对项目用地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包括土地利用方式是否符合规划和政策法规要求,以及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可行性。
4.用地规划的合规性审查:对用地规划的合规性进行审查,包括用地规划的一致性、符合性、合理性等方面,以评估用地规划是否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三、项目用地预审的流程1.申请阶段:项目建设单位向相关部门提交用地预审申请,包括项目基本信息、用地规划设计方案等。
2.初步评估阶段:相关部门对申请资料进行初步评估,包括用地规划条件的分析,土地资源的评估等。
3.现场调研阶段:相关部门对项目用地进行实地调研,进行土壤取样、水源监测、地质勘察等工作,获取准确的用地数据。
4.专家评审阶段:相关部门组织专家评审委员会,对项目用地进行评审,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解决。
5.预审报告编制阶段:相关部门完成用地预审报告的编制,包括对用地条件的评估和预测,提出评审意见和建议。
6.审批阶段:相关部门根据用地预审报告的内容和建议,决定是否批准项目用地。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保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控制建设用地总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是指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阶段,依法对建设项目涉及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用地标准和总规模、补充耕地初步方案、征地补偿费用和矿山项目土地复垦资金的拟安排情况等进行的审查。
第三条预审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二)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三)合理和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四)符合国家供地政策。
第四条建设项目用地实行分级预审。
需人民政府或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等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由该人民政府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预审。
需核准和备案的建设项目,由与核准、备案机关同级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预审。
第二章预审的内容第五条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应当审查以下内容:(一)建设项目用地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否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二)建设项目选址是否符合国家供地政策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是否符合国家土地供应计划;(三)建设项目用地标准和总规模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四)补充耕地初步方案是否可行;(五)征地补偿费用和矿山项目土地复垦资金的拟安排情况。
第三章预审的程序第六条由国家、省、市、县人民政府批准的建设项目,分别由该项目所在地的县、市、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预审。
需报国务院批准的建设项目,由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预审。
第七条建设单位在向项目审批、核准机关报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时,应当同时向项目审批、核准机关的同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出预审申请。
申请用地预审的项目建设单位,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表;(二)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报告,内容包括拟建项目的基本情况、拟选址占地情况、拟用地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拟用地面积是否符合土地使用标准、拟用地是否符合供地政策等;(三)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或者项目备案批准文件;(四)单独选址建设项目拟选址位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外的,还应当提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方案(编制建设项目用地规划选址论证报告)。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

建设项⽬⽤地预审管理办法第⼀条为保证⼟地利⽤总体规划的实施,充分发挥⼟地供应的宏观调控作⽤,控制建设⽤地总量,根据《中华⼈民共和国⼟地管理法》、《中华⼈民共和国⼟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严格⼟地管理的决定》,制定本办法。
第⼆条本办法所称建设项⽬⽤地预审,是指国⼟资源管理部门在建设项⽬审批、核准、备案阶段,依法对建设项⽬涉及的⼟地利⽤事项进⾏的审查。
第三条预审应当遵循下列原则:(⼀)符合⼟地利⽤总体规划;(⼆)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三)合理和集约节约利⽤⼟地;(四)符合国家供地政策。
第四条建设项⽬⽤地实⾏分级预审。
需⼈民政府或有批准权的⼈民政府发展和改⾰等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由该⼈民政府的国⼟资源管理部门预审。
需核准和备案的建设项⽬,由与核准、备案机关同级的国⼟资源管理部门预审。
第五条需审批的建设项⽬在可⾏性研究阶段,由建设⽤地单位提出预审申请。
需核准的建设项⽬在项⽬申请报告核准前,由建设单位提出⽤地预审申请。
需备案的建设项⽬在办理备案⼿续后,由建设单位提出⽤地预审申请。
第六条依照本办法第四条规定应当由国⼟资源部预审的建设项⽬,国⼟资源部委托项⽬所在地的省级国⼟资源管理部门受理,但建设项⽬占⽤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地范围内⼟地的,委托市级国⼟资源管理部门受理。
受理后,提出初审意见,转报国⼟资源部。
涉密军事项⽬和国务院批准的特殊建设项⽬⽤地,建设⽤地单位可直接向国⼟资源部提出预审申请。
应当由国⼟资源部负责预审的输电线塔基、钻探井位、通讯基站等⼩⾯积零星分散建设项⽬⽤地,由省级国⼟资源管理部门预审,并报国⼟资源部备案。
第七条已批准项⽬建议书的审批类建设项⽬与需备案的建设项⽬申请⽤地预审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建设项⽬⽤地预审申请表;(⼆)建设项⽬⽤地预审申请报告,内容包括拟建项⽬的基本情况、拟选址占地情况、拟⽤地⾯积确定的依据和适⽤建设⽤地指标情况、补充耕地初步⽅案、征地补偿费⽤和矿⼭项⽬⼟地复垦资⾦的拟安排情况等;(三)项⽬建议书批复⽂件或者项⽬备案批准⽂件;(四)单独选址建设项⽬拟选址位于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确定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提交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五)单独选址建设项⽬所在区域的国⼟资源管理部门出具是否压覆重要矿产资源的证明材料。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的作用是什么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的作用是什么?主要有哪些规定和要求?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是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有关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建设项目涉及土地利用的事项进行的审查。
它是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审批建设项目用地的第一环节,是审批或核准建设项目的先决条件。
当前,建设项目预审按照“依法依规、从严从紧、有保有压、节约集约”的原则,强化建设项目用地的前期论证,在引导建设项目科学选址、统筹规划,促进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实行分级预审,需人民政府或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等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由该人民政府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预审。
需核准和备案的建设项目,由与核准备案机关同级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预审;涉及军事项目和国务院批准的特殊建设项目用地,建设用地单位可直接向国土资源部提出预审申请。
2、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文件可在有效期内使用。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文件有效期为两年,自批准之日起计算。
已经预审的项目,如需对土地用途、建设项目选址等进行重大调整的,应当重新申请预审。
3、未经预审或者预审未通过的,不得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核准项目申请报告;不得批准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不得办理供地手续。
预审审查的相关内容在建设项目用地报批时,未发生重大变化的,不再重复审查。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加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
凡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没有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的建设项目,不得通过项目用地预审。
发展改革等部门要通过适当方式告知项目单位开展前期工作,项目单位提出用地预审申请后,国土资源部门要依法对建设项目用地进行审查。
项目建设单位向发展改革等部门申报核准或审批建设项目时,必须附国土资源部门预审意见;没有预审意见或预审未通过的,不得核准或批准建设项目。
国土部第27号令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2004]第27号令2001年6月28日国土资源部第5次部务会议通过;2004年10月29日国土资源部第9次部务会议修;2004年11月1国土资源部第27令公布;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保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充分发挥土地供应的宏观调控作用,控制建设用地总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是指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阶段,依法对建设项目涉及的土地利用事项进行的审查。
第三条预审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二)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三)合理和集约利用土地;(四)符合国家供地政策。
第四条建设项目用地实行分级预审。
需人民政府或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等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由该人民政府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预审。
需核准和备案的建设项目,由与核准、备案机关同级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预审。
第五条需审批的建设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由建设用地单位提出预审申请。
需核准、备案的建设项目在申请核准、备案前,由建设用地单位提出预审申请。
第六条依照本办法第四条规定应当由国土资源部预审的建设项目,国土资源部委托项目所在地的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受理,但建设项目占用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土地的,委托市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受理。
受理后,提出初审意见,转报国土资源部。
涉密军事项目和国务院批准的特殊建设项目用地,建设用地单位可直接向国土资源部提出预审申请。
应当由国土资源部负责预审的输电线塔基、钻探井位、通讯基站等小面积零星分散建设项目用地,由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预审,并报国土资源部备案。
第七条建设用地单位申请预审,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表;(二)预审的申请报告,内容包括拟建设项目基本情况、拟选址情况、拟用地总规模和拟用地类型、补充耕地初步方案;(三)需审批的建设项目还应提供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是指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阶段,依法对建设项目涉及的土地利用事项进行的审查,建设项目用地实行分级预审。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应当遵循的原则:(一)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二)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三)合理和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四)符合国家供地政策。
预审意见应当包括结论性意见和对建设用地单位的具体要求。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文件有效期为2年,自批准之日起计算。
已经预审的项目,如需对土地用途、建设项目选址等进行重大调整的,应当重新申请预审。
未经预审或者预审未通过的,不得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核准项目申请报告;不得批准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不得办理供地手续。
预审审查的相关内容在建设用地报批时,未发生重大变化的,不再重复审查。
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用地预审。
凡不按规定要求进行预审的建设项目用地,不得办理先行用地,不予受理建设用地报件。
审批、核准、备案三类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的申请1.在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阶段,建设单位应当向建设项目批准机关的同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
受理预审申请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使用标准和国家土地供应政策,对建设项目的有关事项进行预审,出具《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该预审意见是有关部门审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核准项目申请报告的必备文件。
2.需人民政府或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等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由该人民政府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预审。
应当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由建设用地单位提出预审申请。
3.需核准的建设项目,由与核准、备案机关同级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预审。
应当在项目申请报告核准前,由建设单位提出用地预审申请。
4.需备案的建设项目,由与核准、备案机关同级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预审。
应当在办理备案手续后,由建设单位提出用地预审申请。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应当审查的主要内容1.建设项目选址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否符合国家供地政策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2.建设项目用地规模是否符合有关建设用地指标的规定;3.建设项目占用耕地的,补充耕地初步方案是否可行;4.征地补偿费用和矿山项目土地复垦资金的拟安排情况;5.属《土地管理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情形,建设项目用地需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的修改方案、规划修改对规划实施影响评估报告等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关于建设项目土地预审方面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要求建设项目必须符合城乡规划,并明确了规划部门在土地预审中的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强调了环境保护在建设项目土地预审中的重要性,要求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估。
技术标准与规范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
01
规定了土地利用现状的分类原则和方法,是进行土地预审的重
案例二:某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土地预审案例
总结词
跨区域协调,生态保护
详细描述
某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土地预审涉及多个地区 ,需要跨区域协调。在审查中,重点考虑了 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生 态保护措施。同时,还就土地利用、征地拆 迁等问题与相关地区进行了充分沟通和协调
,以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案例三
目的
通过土地预审,对建设项目用地的合 理性、合规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估,为 项目后续的土地获取、规划审批和建 设实施提供依据。
土地预审的重要性和意义
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土地预审有助于确保建设项目用地符 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促 进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避免土 地浪费和不合理开发。
提高项目前期工作质量
是否符合合理用地规模控制标准,是否存在超规模用地的现 象。
用地标准和布局审查
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用地标准和布局要求,如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 等。
是否符合土地使用功能分区和空间布局的要求,是否存在违规占用生态保护红线 等现象。
用地节约集约程度审查
是否采取了节约集约用地的措施,如立体开发、综合利用 等。
监管措施与要求
监管措施
加强对建设项目土地预审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确保土地预审意见的落实和合规使用。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什么是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是针对用地规划及建设工程的整个过程进行预审的一项工作,通过对地块整体规划评估、用地用途分析、项目建设方案审定等环节的审核,确保用地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从而确保项目建设的合法性、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的意义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建设项目用地资源紧缺,因此规划用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对于现代城市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不仅能够促进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还可以从根源上避免违法建设,减少环保问题和安全隐患,促进城市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的内容和程序内容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包含以下内容:1.地块整体规划评估:对建设项目用地进行初步评估,包括自然条件、土地利用现状等多方面评估,明确用地的局限性和优劣性。
2.用地用途分析:对建设用地的使用性质、功能以及占地范围等方面进行分析,核对与国家规划及法律法规要求的一致性。
3.建设方案审定:对建设方案进行审定,包括项目的建设可行性、建设模式、施工技术、环境影响等方面的评估,确保项目的合法性。
程序1.提交申请: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开始前,项目申请方需向相关部门提交用地申请,包括用地规划方案、用地计划申请书、土地权属证明、土地使用证等材料。
2.部门审核:相关部门在接收到申请后,将对申请内容进行审核。
首先,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核实,确保申请材料的真实可靠。
然后,对地块整体规划评估、用地用途分析、建设方案审定等内容进行评估,根据审核结果做出预审意见。
3.决策机关审议:将审核结果及预审意见报送决策机关审议,据此决定是否对建设项目用地进行预审。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的意见和结果意见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将根据申请材料及审核结果出具预审意见书,包括:1.地块是否符合整体规划要求。
2.用地用途是否符合规划要求和国家政策。
3.建设方案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划要求。
结果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的结果包括:1.通过预审:预审机关出具预审合格意见书,项目申请方可以按照审核结果继续推进建设工程。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概述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是指对建设项目用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初步核实和评估的活动,旨在确认是否具备用地条件,为后续土地使用权出让、用地审批和工程建设打下基础。
本文将介绍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的相关内容。
目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促进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科学化、合理化,避免建设中出现用地难题或项目违法违规等问题,保证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
预审程序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的程序主要分为三步:第一步:资料审核在项目申请材料到齐后,经评审机构组织专业鉴定、审核人员对资料进行审核。
主要目的是确定提交的申请材料是否完整、真实、准确。
如果资料齐全、无误,则继续进行第二步。
第二步:实地考察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用地进行实地勘测和了解,确认用地现状、自然地形、地貌、土壤、植被、地质和环境等情况,同时对建设方案作出初步评估,确定用地是否符合法律、规划和技术标准规范,评估用地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以及方案的可行性等。
实地考察是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的关键步骤。
第三步:评审意见根据实地考察结果,评审机构对该项目提出预审意见,包括项目的用地是否合理,建设规模是否符合城市规划,环保等问题是否得到妥善解决。
评审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预审合格或不合格意见,或提出建议修改意见。
同时,评审意见应在规定时间内送达建设单位并抄送有关部门和单位。
预审内容用地位置与现状用地位置与现状是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的重点,主要包括用地地址、用地总面积、用地的用途、现有建筑的数量、规模和状态等。
此外,还需考虑用地的地段位置、周边环境、交通状况、公用设施等问题,对是否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进行初步判断。
用地是否能满足规划要求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对用地是否满足城市规划要求进行判断,如用地性质、用途、建筑高度、绿化配比等方面是否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以及用地是否需要变更、调整或改进等。
用地环境与土地状况对用地的环境与土地状况进行评估,主要包括用地地形、地貌、土质情况、水文地质条件、植被、盐碱状况、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等方面,以确定用地的适宜性和可行性。
建设用地项目用地预审、征地报批工作流程

二、征地报批
缴纳相关费用
〉 完成征地补偿工作,缴纳征地补偿费用及被征地农民社 保费用。
〉 征地补偿费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 物和青苗的补偿费。
〉 征收城市郊区的菜地,用地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缴纳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
〉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后,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公告, 并听取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
用地预审含义 〉 用地预审是指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建设项目 审批、核准、备案阶段,依法对建设项目涉及的 土地利用事项进行的审查。 〉 建设项目用地实行分级审批。
一、用地预审
三级职能部门职责任务与资料准备
〉县级部门: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预审红线、预审申请报告、
预审申请表、项目立项文件,出具项目现状图、规划图以及用地
1 含义及审核要点 2 三级职能部门职责任务与资料准备 3 确定审批级别 4 确定审批级别并搜集资料 5 勘测定界、范围对比 6 编制规划布局调整方案 7 编制永久基本农田占用和补划方案
8 编制临时用地复垦方案 9 对接、回正 10 缴纳相关费用 11 编制相关报告 12 组件报批 13 项目用地的征收与供应
一、用地预审
编制规划布局调整方案
〉 将用地红线套合所在区域的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判断是 否符合规划,对于不符合规划的需要编制规划布局调整方案 ; 〉 规划布局调整方案包括以下内容:
规划调整审 核表,规划 布局调整
方案
听证公告、 听证纪要、 听证人员
签到表
规划布局调 整图(调整 前、调整
后)
立项文件 (单独选址
一、用地预审
确定预审级别
〉 级别
省级 预审
关于建设项目土地预审方面的内容

建设项目用地规模和布局审查
审查建设项目的用地规模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国家有关用地 标准的规定。
审查建设项目的用地布局是否科学、合理,是否有利于提高 土地利用效率。
建设项目用地节约集约程度审查
评估建设项目的用地节约集约程度,是否充分利用土地资 源,避免浪费。
关于建设项目土地预审方面 的内容
汇报人: 2023-12-28源自目录• 建设项目土地预审概述 • 建设项目土地预审的审查内容 • 建设项目土地预审的审批权限
和程序 • 建设项目土地预审的监管和法
律责任 • 建设项目土地预审的未来发展
趋势和展望
01
建设项目土地预审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建设项目土地预审是指对建设项目用 地进行预先审查,确保项目符合土地 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使用标准,并核 定用地面积的一项工作。
鼓励采用节地技术和模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土地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建设项目用地地质灾害影响评估
对建设项目的用地进行地质灾害影响 评估,确保建设项目不会引发或加剧 地质灾害。
对可能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区域进行 监测和预警,保障建设项目的安全和 可持续发展。
03
建设项目土地预审的审批权限 和程序
审批权限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根据审查和踏勘结果,作出是否通过用地预 审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如需修改或完善申请材料,申请人应当按照要求进行修改或完善,并 重新提交申请。
审批时限和告知承诺制
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建设项目用 地预审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工作。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操作标准

三、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操作标准一、行政审批项目名称、性质(一)名称: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二)性质:行政许可二、设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治理法》第52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能够依照土地利用整体计划、土地利用年度打算和建设用地标准,对建设用地有关事项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治理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务院令第256号)第22条第1款第(一)项:具体建设项目需要占用土地利用整体计划确信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国有建设用地的,依照以下规定办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时,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用地有关事项进行审查,提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时,必需附具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治理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务院令第256号)第23条第1款第(一)项:具体建设项目需要利用土地的,必需依法申请利用土地利用整体计划确信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国有建设用地。
能源、交通、水利、矿山、军事设施等建设项目确需利用土地利用整体计划确信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外的土地,涉及农用地的,依照以下规定办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时,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用地有关事项进行审查,提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时,必需附具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告。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治理方法》(国土资源部令第42号)第四条:建设项目用地实行分级预审。
需人民政府或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进展和改革等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由该人民政府的国土资源治理部门预审。
需核准和备案的建设项目,由与核准、备案机关同级的国土资源治理部门预审。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治理方法》(国土资源部令第42号)第五条:需审批的建设项目在可行性研究时期,由建设用地单位提出预审申请。
需核准的建设项目在项目申请报告核准前,由建设单位提出用地预审申请。
需备案的建设项目在办理备案手续后,由建设单位提出用地预审申请。
简述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批的基本流程

简述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批的基本流程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批是指在进行实际建设项目前,需要经过预审和报批的程序,以确保该项目在合法、安全、环保等方面符合相关规定,并得到行政许可。
预审报批的基本流程可以大致分为需求申请、资料准备、审查评估、意见反馈、审批决策、许可办理等环节。
首先,在需求申请阶段,项目申请方需要向相关主管部门提出建设项目用地需要预审报批,并提供项目的基本信息、设计方案、规划等相关材料。
其次,在资料准备阶段,项目申请方需要按照相关要求准备和提交各类审批所需的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土地规划利用证明、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安全评估报告、施工方案等文件。
然后,进入审查评估阶段,相关主管部门将对提交的申请资料进行审核和评估,确保项目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相关规范标准和环保要求,并进行项目可行性评估和风险评估。
接着,在意见反馈阶段,主管部门会向项目申请方提出审查意见和修改要求,申请方需要根据意见进行调整和修改,直至满足预审要求。
随后,进行审批决策阶段,相关主管部门将结合预审的结果和意见,对该项目是否通过进行决策,并签发预审报批意见书。
最后,完成许可办理阶段,项目申请方根据审批意见书办理相应的建设用地许可证,取得合法的建设用地权益,方可开始实际的建设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建设项目,在预审报批的具体流程和要求上可能会有所不同,申请方在进行申请前应详细了解所在地区的相关政策和流程,以确保申请的顺利进行。
在预审报批过程中,项目申请方还应积极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合作,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预审报批的正常进行将有利于建设项目的规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围绕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批的基本流程展开,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
在引言部分中,我们将首先概述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批的背景和重要性,介绍该流程在建设项目中的作用和意义。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流程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流程1.用地需求评估首先,项目申请方需要明确自己的用地需求,并进行详细的评估分析。
评估内容包括用地面积、用地类型、用地位置等。
这样可以确保项目申请方对于用地需求的充分了解,并为接下来的审批过程提供准确的信息。
2.提交预审申请申请方需要根据相关法规和政策要求,准备必要的文件和资料,包括用地申请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土地权属证明等。
然后,将这些文件和资料提交给相关审批部门,申请进行用地预审。
3.受理和初审审批部门收到申请后,将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受理和初审。
主要的目标是确认申请文件是否齐全和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如果发现不合格的情况,申请方将被要求补充文件或资料。
只有符合要求的申请才能进入正式审批程序。
4.审查和评估审批部门将对申请文件进行详细的审查和评估。
主要内容包括用地的合规性、环保性和可行性。
审查内容包括土地的权属、用途、规划条件等方面的合规性,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等。
评估结果将用于后续的决策过程。
5.专家评审为了确保审查和评估的客观性和专业性,审批部门将组织相关的专家进行评审。
专家将根据项目的特点和审批的要求,对申请进行评分和意见反馈。
专家的意见将成为最后决策的重要依据。
6.决策和公示审批部门将根据审核、评估和专家意见,做出是否批准项目用地的决策。
如果决策为批准,审批部门将发布正式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批复文件,并通知申请方。
同时,审批部门还将在政府官方网站或其他适当的渠道上公示审批结果。
7.补充审批在审批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需要申请方提供进一步资料或解释的情况。
审批部门将告知申请方还需提交哪些补充材料,并要求申请方在规定时间内提供。
只有补充材料齐全并符合要求,项目的用地预审才能算作通过。
8.办理用地手续用地预审通过后,申请方需要办理相关的用地手续。
这包括与土地主管部门签订土地租赁合同、申请土地使用证等。
完成这些手续后,项目申请方方可正式得到用地并开始项目建设。
总之,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流程是确保项目用地合规性和可行性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的准备和严格的审查,可以有效提高项目顺利进行的可能性,并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实务课件

2.根据法律规定及国家投资审批体制改革要 求,预审管理办法明确了建设项目用地预 审的含义,即:指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建 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阶段,依法对建 设项目涉及的土地利用事项进行的审查。
注意事项:
一是用地预审意 地;
二是未经预审或者预审未通过的,不得批 复可行性研究报告、核准项目申请报告; 不得批准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不得办 理供地手续。
预审时应注意: 一是,凡列入《限制用地项目目录》的建设项目或者采用
目录所列工艺技术、装备的建设项目,必须符合目录规定 条件,方可办理预审手续。 二是,凡列入《禁止用地项目目录》的建设项目或者采用 所列工艺技术、装备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得办理用地预审 手续。 三是,违反规定办理用地预审手续的,要承担相关责任。
列入《禁止用地项目目录》的项目,不能 通过用地预审。如:实心粘土砖生产项目 已列入禁止用地项目目录,审查时不能通 过用地预审。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凡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 目,不能通过用地预审审查。
如2010年7月,国家发改委和经信委印发《关于 进一步加强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固定资 产投资项目管理坚决制止违规建设行为的通知》 (发改产业〔2010〕1635号),要求加强钢铁、 水泥、平板玻璃、造船、维C等产能过剩行业管 理,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办理上述项目用地预审 时,应严格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没有投资主 管部门路条的,不予办理用地预审。
主要内容
一、粤国土资规划发〔2012〕 110号文解读
二、用地预审含义及审查原则 三、审批程序及审查要点 四、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110号文解读
(一)关于规划 1.何谓列入规划? 凡列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点建设项目
表”的水利项目,按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 划办理建设用地预审及用地报批手续。
建设用地预审、报批所需资料

建设用地预审、报批所需资料建设用地预审、报批所需资料(一)、征用土地审批程序一、由使用土地单位向规划国土资源局提出建设用地及建设项目可行性预审申请。
二、规划国土资源局对建设项目可行性进行审查,向用地单位核发《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告书》。
三、使用土地单位凭《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告书》向项目管理部门和规划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立项审批和规划许可手续。
四、用地单位持《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告书》立项批准文件以及规划、环保等有关部门的意见和有关图件等材料向规划国土资源局提出用地申请。
五、属于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外的建设项目用地,由规划国土资源局审查后拟订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用土地方案、编制建设项目用地呈报说明书;属于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建设项目用地,由规划国土资源局审查后拟订供地方案。
属林地的要有林业部门的批准资料。
六、经廉江市政府审核后报湛江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审查,并报湛江市政府审核。
七、报省国土资源厅审查,并报省政府批准(涉及占用基本农田的,或占用耕地35公顷,其他土地70公顷的,报国务院批准)。
八、省批准后,由市政府对征用土地方案予以公告。
九、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到规划国土资源局办理征地补偿登记。
十、规划国土资源局拟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报市政府批准后予以公告。
十一、自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三个月内付清征用土地的各项费用。
十二、规划国土资源局向用地单位颁发建设用地批准书。
十三、由规划国土资源局与土地使用者签订出让合同或核发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
(有合同样本)。
十四、土地使用者申请土地登记,领取建设用地批准书。
(二)、建设项目用地预审须提交的材料:1、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书;2、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表;3、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或项目建议书;4、建设项目用地现状图。
(三)、申请用地须提交的材料:1、申请用地报告书二份;2、规划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核发的《用地规划许可证》复印件二份,(但须提供原件核对)和选址蓝线座标图;3、廉江市建设银行存款的资信证明书二份;4、廉江市政府以上计划部门批准项目的立项批准文件二份(一份原件、一份复印件);5、廉江市工商管理部门批准颁发的营业执照复印件二份(但须提供原件核对);6、法人代表证明书、法人代表授权委托书各二份;7、被委托人身份证复印件二份(但须提供原件核对);8、1:500或1:1000的蓝色地形图二份;9、重点项目、污染项目还必须提交可行性研究、环保部门评估意见书和消防部门的意见书;(原件)‘10、外资独资项目还须提交外商的身份证;(收复印件但须提供原件核对)11、超越我市审批权限必须上报省政府审批用地,要提交工程规划设计平面图、规划部门核发的《用地规划许可证》(原件)(四)、办理划拨用地手续须提交的资料:1、申请办理划拨用地手续书面内容,内容包括:用地起始时间、权属来源和演变情况以及四邻交界情况等;2、上级主管部门据的证明或其他有关证明文件;3、有关用地的历史资料(包括各类协议、交款单据、法院判决书、征拨地批文、建筑许可证、工税报建书等);4、法人代表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和代理人身份证复印件(须提交原件核对)5、1:500或1:1000地形图或二份;6、地上有建筑物的,须提供房地产证复印件二份(但须提供原件核对).(五)、办理出让手续须提交的资料:1、办理出让手续的书面报告;2、用地规划许可证复印件二份(须提供原料核对);3、市政府同意批准出让意见或建设用地许可证,收复印件二份(须提供原件核对);4、法人代表证明书、法人代表授权委托书二份;5、营业执照副本、收复印件二份(须提供原件核对);6、被委托人身份证、收复印件二份(须提供原件核对);7、地上有建筑物,则须提供房产证收复印件二份(须提供原件核对)。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2004年修订)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2004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土资源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4.11.01•【文号】国土资源部令第27号•【施行日期】2004.12.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修正,新法规名称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发布日期:2008年11月29日实施日期:200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27号)《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已经2004年10月29日国土资源部第9次部务会议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公布,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部长孙文盛二00四年十一月一日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2001年6月28日国土资源部第5次部务会议通过2004年10月29日国土资源部第9次部务会议修订)第一条为保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充分发挥土地供应的宏观调控作用,控制建设用地总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是指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阶段,依法对建设项目涉及的土地利用事项进行的审查。
第三条预审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二)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三)合理和集约利用土地;(四)符合国家供地政策。
第四条建设项目用地实行分级预审。
需人民政府或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等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由该人民政府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预审。
需核准和备案的建设项目,由与核准、备案机关同级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预审。
第五条需审批的建设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由建设用地单位提出预审申请。
需核准、备案的建设项目在申请核准、备案前,由建设用地单位提出预审申请。
第六条依照本办法第四条规定应当由国土资源部预审的建设项目,国土资源部委托项目所在地的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受理,但建设项目占用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土地的,委托市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受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办事指南一、受理范围.本行政许可事项适用于符合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条件的法人或其他组织。
.申请人满足以下全部条件的,可提出本行政许可申请:)建设项目用地选址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经批准的国家、省、市有关发展规划,应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建设项目应符合国家、省及市供地政策;)建设项目用地选址要合理,包括核查清楚占用农用地、占用非农用地等情况;)建设项目用地标准、投资强度和总规模要符合有关规定;对因工艺流程、生产安全、环境保护、地质条件、地形地貌等有特殊要求的建设项目,确需突破建设用地控制标准的,需补充提供有关材料。
确属合理的,方可通过用地预审。
)建设项目占用耕地的,补充耕地初步方案或资金安排落实方案要可行,所需资金要按法律法规规定的标准计列入投资概预算中并有保障;)建设项目占用农用地的,建设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后要落实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属《土地管理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情形,建设项目用地需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改方案、建设项目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影响评估报告等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二、设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五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第二十八条.《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第二条、第四条、第六条.《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条例》第二十五条三、实施机关开平市国土资源局权责:负责上报材料齐全程度以及有效性的审核。
四、审批条件设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五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第二十八条《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第二条、第四条、第六条《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条例》第二十五条必要条件.予以批准的条件 : 全部符合以下五种内容予以批准预审应当审查以下内容:)建设项目选址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符合国家供地政策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建设项目用地规模要符合有关建设用地指标的规定;)建设项目占用耕地的,补充耕地初步方案要可行;)征地补偿费用和矿山项目土地复垦资金的拟安排情况要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属《土地管理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情形,建设项目用地需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的修改方案、规划修改对规划实施影响评估报告等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不予批准的情形 : 不符合上述任意一项内容的情形,均不予批准。
预审应当审查以下内容:)建设项目选址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符合国家供地政策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建设项目用地规模不符合有关建设用地指标的规定;)建设项目占用耕地的,补充耕地初步方案不可行;)征地补偿费用和矿山项目土地复垦资金的拟安排情况不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属《土地管理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情形,建设项目用地需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的修改方案、规划修改对规划实施影响评估报告等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五、申请材料以下材料如果能从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下载表格的必须使用网站下载表格或样式;若是文本材料,就必须使用或者纸打印,图纸材料可按需求用任一尺寸纸张打印,光盘可用或者光盘刻录,复印件的材料需加盖公章,所有材料需装订成册。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材料目序号材料名称要求原件份数(份套)复印件份数(份套)纸质电子版报开平建设项目用地预审项目报江门建设项目用地预审项目报省建设项目用地预审项目报国家建设项目用地预审项目报开平建设项目用地预审项目报江门建设项目用地预审项目报省建设项目用地预审项目报国家建设项目用地预审项目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表表格电子档可在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下载纸质及电子版项目用地单位申请预审的报告示例可在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下载纸质及电子版项目立项文件审批类项目:需提供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直接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类建设项目,需提供所报发展改革部门有关同意项目直接组织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函件和可行性研究报告。
核准类项目:需提供拟报发展改革等部门核准的项目申请报告(可用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初步设计方案替代)(注:能源项目还需提供发展改革部门(或能源局)同意建设项目开展前期工作告知函,其他项目不需提供;交通、水利项目需提供相关行业规划)。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原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原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原件)纸质及电子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需提供标注项目用地范围的镇级以上的:的规划图。
纸质及电子版土地利用现状图需提供标注项目用地范围最新的镇级以上的:的土地利用现状图。
纸质及电子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专家评估意见和备案证明已批准项目建议书的审批类建设项目与需备案的建设项目,拟选址位于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确定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需提供;直接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类建设项目和核准类项目不需提供。
纸质及电子版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出具是否压覆重要矿产资源的证明材已批准项目建议书的审批类建设项目与需备案的建设项目需提供;直接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类建设项目和核准类项目不需提供。
纸质及电子版电子光盘(刻录建设项目的用地红线坐标数据及所有上报文件资料的电子文档,扫描件为格式).用地红线坐标数据采用国家大地坐标、高斯克吕格投影方式、度分带(中央经线分别为°、°、°),坐标文件名称为“建设项目在用地预审文件中的名称(项目所属的县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名称)”,坐标文件存储在光盘的根目录下。
.光盘背面需写明项目名称。
电子版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情形,建设项目用地需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还应提供以下材料: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方案、规划修改实施影响评估报告及专家论证意见专家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方案、规划修改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影响评估报告的论证意见;论证意见后需附专家签名表。
纸质及电子版占用补划基本农田方案及专家论证意见涉及占用基本农田的项目需提供,论证意见后需附专家签名表。
纸质及电子版利用总体规划修改的听证会纪要纸质及电子版土地利用和耕地保护专项报告及用地预审专家实地踏勘论证意见拟占用基本农田面积达到公顷以上的线性工程(公路、铁路、管道等)和拟占用基本农田面积达到公顷以上的面状工程(能源、矿山、水利设施等)的项目需提供,论证意见后需附专家签名表。
纸质及电子版相关部门意见项目所在地市和县(市、区)发展改革、建设(城乡规划)、农业、环保、林业等相关部门的书面审查意见。
技改项目,还需提供经贸部门意见。
纸质及电子版六、办理时限申请时限无受理时限个工作日受理时限说明接收申请之日起当场即时(或个工作日内)作出受理决定。
法定办理时限个工作日法定办理时限说明法定办理时限为个工作日承诺办理时限个工作日承诺办理时限说明承诺办理时限为个工作日七、审批收费不收费。
八、审批流程. 本事项窗口办理流程如下:)预约。
无)申请人可通过窗口提出申请,根据“五、申请材料”的要求提交申请材料。
)窗口申请的可直接到现场办理。
)申请编号和收件凭证。
窗口提交申请后,当场受理的,申请人可即时取得申请编号;没有被当场受理的,申请人可获得《行政许可申请材料接收回执》。
)受理)在申请人提交申请材料后,实施机关依据“申请材料”的要求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
)受理或不予受理凭证。
对于申请属于受理范围且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实施机关受理其申请;对于申请事项依法不需审批的或不属于本实施机关职权范围的,不予受理。
)审查资料不符合要求的个工作日内向申请人传真一次性补正通知书,申请人收到补正通知后个工作日内不能补正材料的向申请人传真发出退件通知书)审查配合本行政许可事项的审查方式为书面审查。
申请人应根据实施机关审查要求做好配合工作。
受理后,审查人员对材料进行审查,在个工作日作出审查决定。
符合审批条件的,出具《关于×××××的项目用地的预审意见》;不予通过的,出具《不予许可决定书》。
审查过程,发现材料需补正的个工作日内向申请人提出补正要求,出具《申请材料补正告知书》,申请人按要求补正后重新受理审查。
)办理进程查询申请人可通过电话、窗口等方式查询本行政许可事项的办理进程,查询方式与申请方式一致。
)领取结果经实施机关审查通过并予以许可的,对申请人发出《建设项目用地的预审意见》的函。
实施机关自作出审批决定之日起个工作日内在网上公开办理结果,并告知申请人。
申请人可选择自取或者邮寄送达的方式取得办理结果。
本事项的窗口办理流程见图《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窗口办理流程图》。
九、办理地址.办理地址窗口:开平市国土资源局楼土地规划与耕地保护股。
地址:开平市新海东路号。
电话:。
办公时间:工作日上午:;下午。
交通指引:可乘坐、号等公交车,在百汇市场站下车。
十、咨询、投诉、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申请人可通过电话、窗口进行咨询和审批进程查询。
咨询和查询相关信息:或窗口查询。
.申请人可通过电话、网上进行投诉。
相关信息见网址:电话投诉:;网上投诉:。
.申请人对本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办理结果有异议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复议:()开平市人民政府,开平市光华路号楼法制局,;()江门市国土资源局,江门市蓬江区建业街号,;行政诉讼:江门市江海区人民法院,江门市农林西路号,;图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窗口办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