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曹冲称象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曹冲称象》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曹冲称象》课文原文及教案

欢迎下载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曹冲称象》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一】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曹冲称象》课文原文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
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成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也有的说:“办法倒有一个,就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曹操听了直摇头。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

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曹操微笑着点点头。

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根据《三国志·魏书·武文世王公传》改写。

【篇二】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曹冲称象》教案精选文档感谢下载使用双击可编辑删除11。

4曹冲称象课件(共51张PPT)

4曹冲称象课件(共51张PPT)

排一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 1 )先赶象上船
( 3 )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 4 )称石头的重量 ( 2 )在船舷上做记号
大家看,这里的四个句子讲了曹冲称象的过 程。老师在第一步的前面加上“先”。你能根据 句子提示,用上“先……再……然后……”来说 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1 )先赶象上船 (2 )在船舷上做记号 (3 )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4 )称石头的重量
(2)我买了这个铅笔盒用了两元钱。
最后,谁的办法成功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课文哪一段告诉了我们?
曹操微笑着点了点头。他叫人照曹冲 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曹“冲果说操然的微”没这错笑个,词他着体的点现方了法了曹真点
的可以称出大象的重量。
头。他叫人照曹冲说的
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
大象的重量。
人们想砍大树造大秤来称象
一杆秤
秤杆
秤杆
chèng
结构:左右结构 音序:C 部首:禾 组词:秤砣 秤杆 造句: 这是一把老师的杆秤。
秤砣
结构:左右结构 音序:C 部首:禾 组词:称重 称东西 造句: 爷爷正在称药材。
chēng
一头大象 一根柱子 一堵墙 一棵大树 一杆大秤 一艘大船
dǔ 一堵墙
司马光砸缸
柱岁 底称然 船做站
课文小结
本文通过描写一个7岁的孩子——曹冲,想出了 比官员更好的称象方法,从而称出大象重量的故事, 可见曹冲是一个 爱动脑筋 ,善于观察 ,聪明又自 信的孩子。
课外拓展
你还有什么好办法能称出大象的重量 吗?课后,把“曹冲称象”的故事讲给爸 爸妈妈听。
当我们遇见一件奇特的事情时,就想刨根 问底弄个明白,这就是“到底”的意思,大活,用“到底“来说一句话。

课文4 曹冲称象

课文4 曹冲称象

本义指长木棍
ɡān (旗杆)(栏杆)(电线杆) 名词
ɡǎn (一杆枪)(一杆秤) 量词
栏杆
ɡān
ɡǎn
栏杆上放了一杆秤。 电
线
旗杆

官员的办法:
曹操听了直摇头。
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曹冲的办法:
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 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 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
造句。
大家很想知道大象的重量。
才:_这__到_底__是_怎__么__回_事__呢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觉得官员的办法和曹冲的 办法哪个好?好在哪里?
曹冲想到用石头的重量代替大象的重量,解决 了没有大秤的问题,还让大象丝毫无损。我们也要 学习曹冲遇到事情善于思考、勤于动脑的好品质。
两点


zhǐ
(底部) (底下)
(低头) (高低)
(白纸) (纸巾)
做作座坐
1.我安静地( 坐 )在( 座 )位上,认认真真地把 ( 作 )业( 做 )完了。
低底
1.他做错了事,羞愧地( 低 )下了头,恨不得钻到桌子 ( 底 )下去。
果然 虽然 依然 当然 突然
1.今天早上,我看到蚂蚁搬家,猜想天要下雨了,(果然)
曹操微笑着点了点头。他叫人照曹冲说的 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佩服曹冲
称象的结果跟曹冲想的一样。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造句。
曹冲年龄小。
才:_现__在_才__六_点__钟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选】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曹冲称象》基础知识+课文讲解

【精选】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曹冲称象》基础知识+课文讲解

【精选】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曹冲称象》基础知识+课文讲解一、我会写称chēng(称象、称一称、自称)柱zhù(柱子、石柱、支柱)底dǐ(底层、到底、底下)杆gǎn(笔杆、枪杆、杆子)秤chèng(秤杆、大秤、称秤)做zuò(做工、做事、做衣服)岁suì(岁月、几岁、周岁)站zhàn(站起、站立、站队)船chuán(轮船、大船、船只)然rán(然后、忽然、当然)二、我会认曹cáo(曹操、曹冲)员yuán(员外、队员、人员)根gēn(树根、根本、根治)议yì(议论、商议、提议)论lùn(言论、论文、论述)重zhòng(重量、重力、举重)砍kǎn(砍伐、砍柴、砍树)线xiàn(画线、线条、直线)止zhǐ(停止、阻止、截止)量liàng(力量、重量、数量)三、多音字杆gǎn (一杆秤)gān(旗杆)称chēng(称呼)chèn(称心)四、近义词高兴——开心议论——讨论办法——方法微笑——浅笑果然——果真五、反义词高兴——难过下沉——上浮六、理解词语官员:经过任命的、担任一定职务的政府工作人员。

议论: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等表示意见。

船舷:船两侧的边儿。

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七、句子解析1.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也有的说:“办法倒有一个,就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有的……有的……,说明官员们想出了很多的办法。

2.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这句话中的“才”强调了曹冲的年纪小。

他小小年纪却能想到称出大象重量的办法,说明曹冲不仅聪明,而且善于思考。

3.曹操点头微笑。

他叫人照曹冲说的方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事实证明曹冲提出的果然是个好办法。

八、问题归纳1.曹操和大臣们看到的大象什么样?官员们提出了什么问题?这头象又高又大,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4 曹冲称象

4 曹冲称象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 说:“我有个办法。”
“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 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 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 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 象就有多重。”
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 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 船舷上画一条线。
曹冲称象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 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 一称?”有的说:“得造杆大秤,砍一棵 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 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 呢?” 曹操听了直摇头。
ɡǎn chènɡ
一杆秤
秤杆
秤杆

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 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 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称出每块石头的重量
称出每块石头的重量
=
称出每块石头的重量
称出每块石头的重量
=
曹操微笑着点了点头。他叫人照 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 的重量。
曹操微笑着点了点头。他叫人照 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 的重量。

4《曹冲称象》(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4《曹冲称象》(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4《曹冲称象》(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教学方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曹冲称象》章节。

详细内容讲述的是曹操的小儿子曹冲运用智慧,巧妙地解决了称量大象体重这一难题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曹冲的聪明才智。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育学生善于观察、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曹冲的聪明才智。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理解曹冲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字词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引发学生思考如何称量大象体重这一问题,从而引入本节课。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找出新学的生字词,并尝试理解课文内容。

3. 课堂讲解:a) 逐段讲解课文,分析曹冲称象的过程和方法。

b)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体会曹冲的聪明才智。

4.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相关例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堂讲解和例题,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运用曹冲称象的方法解决其他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曹冲称象》2. 主要内容:a) 生字词b) 课文段落大意c) 曹冲称象的过程和方法d) 小组讨论成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b)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曹冲称象的过程。

c) 设计一道运用曹冲称象方法的实际问题,并给出解答。

2. 答案:a) 略b) 略c) 示例:如果有一堆苹果,不知道重量,我们可以先称出一个苹果的重量,然后数出苹果的总数,相乘得到总重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曹冲称象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智慧的重要性。

4、曹冲称象

4、曹冲称象
1、这是一头什么样的大象?
2、官员们看到后,是怎么 议论的?
3、如果你看到这头大象, 会有什么想法呢?
③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
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 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曹操听了直摇头。 1、官员们想出了哪些称象的方法? 2、曹操对这些方法满意吗?为什么? 不满意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 家、军事家、文学家、 书法家。曹魏文化的 代表人物。他开启并 繁荣了建安文学,给 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 神财富,史称建安风 骨。
曹操 字孟德
子,从小善于观 察,聪明仁爱, 有神童之称,十 三岁时因病去世。
曹冲曹操之
大象
存世界上最大 的哺乳动物。 象头很大,耳 大如扇,四肢 粗大如圆柱, 象鼻非常灵活。 最高4米,最 重8吨,大致 相当于150个 成年人的体重。
整体感知: 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曹冲 )小时候想办 课文讲了( 法(称象)的故事。
①古时候有个叫曹操的人。别人送 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带着儿子和 官员们一同去看。
1、曹操的大象是怎么得来的? 2、得到大象后他的心情怎么样? 3、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②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
四根柱子。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 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条 艘
一(艘)船




一( 堵)墙
一(根)柱子 一(头)大象
一(杆 )秤 一( 条)线
三、妙语连珠。 议论 重量 哟!
4、曹冲称象
曹冲称象
古时候有个叫曹操的人。别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 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官员们 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 “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 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曹操 听了直摇头。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 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 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等到船 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 重,大象就有多重。” 曹操微笑着点一点头。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 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二年级上4《曹冲称象》

二年级上4《曹冲称象》

二年级上4《曹冲称象》《二年级上 4《曹冲称象》》在二年级的语文课本里,有一篇非常有趣的故事,叫做《曹冲称象》。

这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巧妙思维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

有一天,曹操得到了一头大象。

这头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曹操非常高兴,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这头大象。

大家围着大象看呀看,都在纷纷议论:这头大象到底有多重呢?有人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可是,到哪里去找这么大的秤杆呢?而且,就算能造出这样的大秤,谁又有那么大的力气能把大象抬起来称重呢?大臣们都束手无策。

就在这个时候,曹操的儿子曹冲站了出来,说:“我有个办法。

”曹冲先叫人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等船身稳定了,在船舷上齐水面的地方,刻了一条线。

然后,他让人把大象牵上岸。

接下来,曹冲又让人把石头装到船上,一直装到船下沉到刻线的地方。

这时候,曹冲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接下来,大家把石头一块一块地称出来,最后把石头的重量加起来,果然算出了大象的重量。

曹冲的这个办法真是太妙啦!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去纠结如何制造巨大的秤,而是巧妙地利用了船和石头,通过等量替换的方法,轻松地解决了称大象的难题。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首先,曹冲非常聪明,他能够在面对难题的时候,不被常规的思维所束缚,而是另辟蹊径,想出独特而有效的解决办法。

这告诉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不能一味地按照老方法去做,要敢于创新,敢于尝试新的思路。

其次,曹冲还很细心。

他在称象的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注意到了很多细节。

比如,他让船身稳定后再刻线,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这提醒我们,做事情要认真仔细,注重细节,只有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再者,曹冲能够勇敢地站出来,提出自己的想法,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很多时候,我们可能心里有想法,但是因为害怕出错或者不敢表达,而错过了机会。

曹冲的勇敢让我们明白,要相信自己,勇敢地去展示自己的才能。

课文4《曹冲称象》

课文4《曹冲称象》
议论: 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表示意见。 造句:大家怎么还对对这件事议论纷纷呢?
理解词语
称: 测定物体重量的器具,有杆秤、台称、弹簧秤等 多种,本文特制杆称。 造句:现在超市里一般用台称来称重。
船舷:船两边的边。 造句:这艘大船的船舷上写着“中国制造”。
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造句:果然像她说的一样,菊花有绿色的。
zuò
做 音序:Z 部首:亻 结构:左右
组词:做人 做事
造句:做人做事都要问心
无愧。
书写指导:左中右写紧凑。末 笔捺舒展。
suì
岁 音序:S 部首:山 结构:上下
组词:七岁 几岁
造句:我今年七岁了。
书写指导:第一笔竖短,在竖 中线上,第五笔横撇起笔在横 中线上,舒展。
zhàn

音序:Z 部首:立 结构:左右
书写指导:上部左右紧凑, “灬”略宽托上。
课堂作业: 抄写课文5《曹冲称象》生字词语。 (332格式)
回家作业: 1.语补课文4《曹冲称象》; 2.预习课文5《玲玲的画》。
43
课文4《曹冲称象》默写内容:
chēng xiàng
称象
chèng gǎn
秤杆
zhàn lì
站立
zhù zi
柱子
zuò rén
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成啊,谁有 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
曹操听了直摇头。
曹冲是用什么方法称出大象的体重的呢? 用“——”划出
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 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 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 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 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 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 象就有多重。”

4 曹冲称象 课件(共25张PPT).ppt

4 曹冲称象 课件(共25张PPT).ppt

二年级
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
1、用“——”画出课文中要求会认的 字。 2、用“○”圈出课文中要求会写的字。 3、边读边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二年级
《曹冲称象》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二单元的 课文,课文记述了曹冲动脑筋想办法称出大象体重的故 事。全文围绕“称象”这一中心,运用渲染烘托、映衬 对比的方法记叙了称象的全过程,表现了曹冲的聪明才 智,给人以深刻启迪。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 语言通俗易懂。
称象第一步:
称出每块石头的重量
曹冲为什么能想出这么好的称象方法呀?
因为曹冲聪明 、善于观察事物、爱动脑筋。
归纳学习
官员:造大秤 宰大象 称大象
曹冲:以称石头的重 量代替称大象
曹操直摇头
曹操微笑 着点头
训练学习
给下面内容排序(填序号)。 ( )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 )赶象上船 ( )称石头的重量 ( )在船舷上做记号
生字认一认
cáo chēng yuán
gēn
zhù

lùn
曹称员 根 柱 议 论
zhòng gǎn chèng
kǎn
xiàn
zhǐ
liàng
重杆秤 砍 线 止 量
二年级
官员:经过任命的、担任一定职务的政府工作人员。 议论: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等表示意见。 船舷:船两侧的边儿。 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二年级
曹操听后态度怎么样? 直摇头
为什么直摇头? 因为曹操对官员们提出的办法不满意。 “直摇头”——不停的摇头,说明曹 操的态度是坚决反对的。
二年级
我有一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 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 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 赶上岸,在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 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 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就知 道大象有多重了。

4《曹冲称象》二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4《曹冲称象》二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课后练习:
学认字:
“称”和“秤”
这两个学认字:
称东西
一杆秤
学认字:
小练习
称秤 1.妈妈拿来一杆( )来( )苹果。 像象 2.别人送给曹操一头大( )。
闪闪的星星好( )无数的宝石。
学认字:
读一读
曹冲 称象 官员 四根柱子 议论 一杆秤 砍树 一条线
重量 为止 到底 果然
4.曹冲称象
猜一猜
谜面:一根长管子,两把大扇子,四根粗柱子,加条细绳 子。(打一动物)
分析:一根长管子,(大象的鼻子);两把大扇子(大象 的耳朵);四根粗柱子,(大象的粗腿);加条细绳子 (大象的尾巴)。
谜底:大象
据史料记载,大象很早就成了人类的朋友,并能为人类提供帮助。 大象非常聪明,能开辟场地,还能把死去的同伴安埋在落叶枯枝之 中。大象寿命很长,一般能活到70岁左右,它在10岁到15岁性成熟, 怀孕期长达22个月。 大象分布极广,大约在四千万年以前,除了大洋洲和南极洲以外, 各洲都有它的足迹,然而现在主要有亚洲象和非洲象两大类。
前言
我们都知道,大象是大自然中很庞大 的动物,那么如果我们想知道大象的 重量,到底应该用什么办法呢? 下面,就让我们学习本文,找出称象 的最好办法吧!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结合课文内容,借助课文图片,说说为什么曹冲的 称象办法好。 3.完成课后练习。
初读课文:
1.借助课文拼音,自由读课文。 2.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圈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词。 3.文中说了几种称象办法?分别是谁说的?请在文中 标注出来。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4 曹冲称象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4 曹冲称象

曹冲
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本段主要写了什么?
1 古时候有个叫曹操的人。别人送 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带着儿子和官 员们一同去看。
写曹操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 同去看大象。
第2自然段是如何描写大象的?找一找相关语句。
2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 腿像四根柱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 “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大象 庞大
曹冲称象:赶—看—画—赶—装—称。
石头的重量=大象的重量
等量 置换
称象结果:
儿子称象的方法 深得曹操的赞同。
5 曹操微笑地点了点头。他叫人照曹 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称象成功
文中有两处描写了曹操对称象方法作出的不同 反应,找出来读一读。
曹操听了直摇头。
“摇头”说明官员们的称象方法不好。
曹操微笑着点了点头。
“微笑、点头”说明曹操非常认同儿子的称象方法。
对比鲜明,说明曹冲称象方法更好。
➢ 你觉得曹冲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聪明
善于动 脑筋。
层次梳理
官员们 造大秤 直摇头
曹冲称ຫໍສະໝຸດ 象曹冲赶象上船——画线 赶象上岸——装石到线
称石头——知象重
曹操 点了点头
勤善 于于 思观 考察
主旨归纳
本文讲的是曹操的儿子曹冲小时候动 脑筋想出了称大象的办法的故事,体现了 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好 品质,告诉我们平时多观察,遇事多动脑 筋,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形象地写出了大象体 积庞大的样子。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我会写
弯弯的月亮像 小 船

火红的枫叶像 手 掌

细细的雨丝像 银 线

4 曹冲称象一等奖创新教案(2课时)

4 曹冲称象一等奖创新教案(2课时)

再读这个词,“一杆秤”中“杆”的读音是第三声,“秤”是第四声,来,自己读一读。这就是一杆秤。 大家想一想,如果物体很重,提不起来怎么办? 生一:造更粗更大的秤 生二:几个人抬 这都是好方法,不过前提是能有这么牢固的秤,能有这么有力气的人啊。 .读准字音 课件出示词语: 官员四根柱子议论细线砍断 到底做法岁月站立船只 读一读这些词语,注意“根”前鼻音,个字在词语里面可以读轻声。做法,岁月, 再读词语 下面我们来玩个游戏“一起数大象”,和电脑来比赛,预备,开始—— 2.读句子 课件出示:
4 曹冲称象一等奖创新教案(2课时)
4曹冲称象一等奖创新教案(2课时)
4曹冲称象
教学目标
1.认识“曹、称”等14个生字,会写“称、柱”等10个字,会写“一同、柱子”等11个词语。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学习第4自然段,借助课后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通过对比,体会“ 才、到底”等词语表达的意思。
这个“直”,能换个词吗?不住地摇头,不停地摇头,看来曹操很不满意。你可以一边读一边做动作,让人感受 到曹操的不满。
(4)我们分角色来读一读他们的对话。
官员的办法曹操不满意,现在他们没有好办法了,真着急啊。
.那么曹冲是用什么方法称出大象的体重的呢?读一读课文第4自然段。
课件出示: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 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三、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又到写字时间啦,看一一课件出示“底、做、岁''等6个生字。观察一下,这些生字的特点。底一一半包围结构 ,注意半藏半露,然——四点底,注意四个点的大小和摆放。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 4 曹冲称象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 4 曹冲称象

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
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
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了。”
四句话
4 曹冲称象
曹操有个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 来,说:“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 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 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4 曹冲称象
你有什么感受?
4 曹冲称象
这头大象长得又高又大!这句 话写得非常生动形象,我们读过之 后,大象仿佛就在眼前一样。
4 曹冲称象
这个词的意思和什么 有关?
官到员底们有一多边重看呢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
这个词在这句话中是 什么意思呢?
4 曹冲称象
◇大象有多重呢?
这两个句子的意思有 什么不同?
曹冲称象
4 曹冲称象
观察“称”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写一写。

在“禾”的横 下收笔
在“禾”的点 下收笔
学写字
4 曹冲称象
学认字
cáo chēng yuán gēn zhù yì lùn
曹 称 员 根 柱 议论
zhòng gǎn chèng kǎn xiàn zhǐ liàng
重杆秤砍线止量
4 曹冲称象
曹冲想到用石头的重量代替大象的重量,解决 了没有大秤的问题,还让大象丝毫无损。我们也要 学习曹冲遇到事情善于思考、勤于动脑的好品质。
4 曹冲称象
观察下面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学写字
做 岁站船 然
4 曹冲称象
指导书写
学写字
不要忘记这一 点哟
四点拉开适当的距离, 首尾两点稍大些
4 曹冲称象
指导书写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4 曹冲称象》-省级优质课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4 曹冲称象》-省级优质课教案

4、《曹冲称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知道这个方法好在哪儿。

能读出人物对话所表达的意思。

2. 思考还可以用什么办法来称象;明白平时要多观察事物,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的道理。

3.通过学习曹冲称象的故事,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的道理。

教学重点:感悟曹冲称象的巧妙思维。

教学难点: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知道这个方法好在哪儿。

教学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2.预习字词,朗读课文。

(学生)教学课时:2课时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耳朵像扇子,鼻子像钩子,双腿像柱子,尾巴像辫子。

(打一动物)二、温故互查曹操称象官员一根柱子议论重量秤杆砍树画线别人一同一边到底力气出来船身石头地方果然三、设问导读,探究新知(一)、默读第一自然段:1、故事发生的时间?2、人物有哪些?学生自己回答问题,时间:古时候,人物有曹操,曹操的儿子,官员们。

(二)、齐读第2自然段:1.说说大象的样子。

大象的样子: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用“像……”说一句话。

学生们答出带“像”字的句子是比喻句,孩子们自己说出一个比喻句:弯弯的月亮像镰刀孔雀的尾巴像扇子。

2.官员们在议论什么?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三)、自由读第3自然段,官员们想出了什么方法称象?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1、方法: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来称大象。

2、你觉得这个方法好吗?为什么?3、办法不可行的原因:谁也没有那么大的力气4、曹操的态度:直摇头(四)、读第4自然段,说一说这一段讲的是什么? 曹冲提出称象的办法默读课文,把曹冲称象的办法用“——”画出来。

曹冲称象可以分为几步?分为三步第一步: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第二步: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第三步:称一称船上的石头。

把石头的重量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默读课文,画出官员们提议称象的方法,他们的办法能称出大象的重量吗?全班交流归纳。
分角色朗读曹操和官员们的对话,读出曹操的不满意,读出他们无计可施的无奈。
三.总结全文,指导写字。
1.出示“底、做、岁”等6个生字,观察生字的特点。
2.教师范写,强调“半包围结构的字”和“四点底的字”的书写规律。
3.拓展:你还有什么好办法能称出大象的重量吗?课后,把“曹冲称象”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柞水县城区第一小学教学设计方案
年(班)级
一()班
时间
主备人
李梅
学科
语文
课题
4曹冲称象
第一课时
学习目

1.认识本课“曹、称”等14个生字,会写“称、柱”等10个生字,会写“一同、柱子”等11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学习第四自然段,借助课后习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教学重点:借助课后习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1)指名读描写曹冲称象的语句,想一想他是怎样做的。(课件演示曹冲称象的步骤)
(2)师生合作读,了解曹冲称象的具体办法。读后讨论交流:曹冲的办法能称出大象的体重吗?
(3)教师现场模拟演示曹冲称象的步骤。
课件出示:
4.细读、思考、讨论:曹冲称象的方法好在哪里?
(1)分小组讨论:曹冲称象的方法和官员们的方法相比,好在哪里?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课后习题,给内容排序,借助提示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3.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于观察、勤于动脑、大胆表达的品质。
二.品读课文。
课件出示:
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
教学难点: 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
教学过程与方法
自律预习
制作字词卡片,自学字词,熟读课文。
导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知道大象有多重吗?人们是怎样称出大象的重量的呢?
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信息。
3.引出课题:(板书:曹冲称象)
4.读课题,认识生字“曹、称”,理解词语“称象、重量”。
(2)归纳展示:
(3)你觉得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
1.自由地朗读第3~5自然段,想一想:官员们提议用什么方法称象?
2.默读课文,画出官员们提议称象的方法,他们的办法能称出大象的重量吗?全班交流归纳。
分角色朗读曹操和官员们的对话,读出曹操的不满意,读出他们无计可施的无奈。
1.自由地朗读第3~5自然段,想一想:官员们提议用什么方法称象?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自由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曹冲为什么要去称象呢?他称的大象是什么样的?
2.官员们见到“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又大”的大象时的表现是什么样的呢?
(1)指名读官员们说的话。
(2)思考:官员们见到大象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一边……一边……”“到底”体会官员们内心的想法。
(3)学生交流:联系上下文理解“议论”的意思。
(1)小组合作交流识字的方法,并全班汇报。
(2)开火车检查学生认读生字词情况。
4.指名读课文,评价读书情况。
预设:为什么要称象?用什么方法称象?……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学习生字,掌握读音。
3、组词,区分“做”的形近字。做( ) 作( ) 故( )
(1)交流讨论:这种方法可行吗?指导读对话。(课外拓展:官员们提议的第二种办法)
(2)学生交流讨论:曹操同意这两种方法吗?
(3)通过“换词”的方法理解“直”的意思。(直:不住地,不停地)“直摇头”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边说边做动作,读出曹操的不满。
3.再读,思考:官员们的办法并不可行,那么曹冲是用什么方法称出大象的体重的呢?
3.全班展评,修改。
4.课外熟读课文。
自育发展
板书设计:
柞水县城区第一小学教学设计方案
年(班)级
一()班
时间
主备人
学科
语文
课题
4曹冲称象
第二课时
学习
目标
1.复习本课14个生字,会写“做、然”等6个生字,会写“到底、然后”等词语。培养识字、写字的能力。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课后习题,给内容排序,借助提示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学生书写,展示评价。
自育发展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围绕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二. 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二、初读感知,总体把握。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1)看图识字。
(2)指名读。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如“一杆秤”中“杆”的读音是第三声。
(3)齐读词语。
(4)指导书写“称”“秤”。
3.交流汇报预习所得,读好长句子。
3.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于观察、勤于动脑、大胆表达的品质。
教学重点: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
教学过程与方法
自律预习
复习巩固所学的生字、新词。
自主学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1.复习本课14个生字,会写“做、然”等6个生字,会写“到底、然后”等词语。培养识字、写字的能力。
(4)模仿“一边看一边议论”的样子,学生一边做动作一边读,从中感受官员们想知道大象体重的迫切心情。
(5)小结:看着大象,大家纷纷惊叹,都想知道大象的体重,这才有了“曹冲称象”这个故事。
四、指导生字书写。
1.学习“柱、杆”这两个生字,认清生字的形,相互提醒易错的部件。
2.描红、临写生字,教师个别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