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管理的案例分析18页PPT

合集下载

财务管理盈余管理课件

财务管理盈余管理课件

VS
投资者保护机制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和审计制度, 保护投资者的利益,防止盈余管理行为的 发生。
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优化资源配置
适当的盈余管理有助于企业更好地配置资源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资源错配
过度的盈余管理可能导致企业资源配置不合 理,从而降低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
对信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露质量的影响
有助于提升企业价值
有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通 过盈余管理向投资者传递真实、公允 的信息,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通过盈余管理,企业可以向投资者传 递出积极的信号,增强投资者对企业 的信心,从而提升企业的市场价值。
盈余管理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盈余管理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受到广泛关注,随着会计准则和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盈余管理的手段和方式也在 不断演变。
资产重组
资产重组是企业通过调整资产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等方式来提高盈利能力,进而 影响盈余。
资产重组包括剥离不良资产、注入优质资产、债务重组等,企业可以通过资产重 组改善财务状况、提高经营效率、降低财务风险等,从而影响盈余。
股权转让
股权转让是企业股东将其持有的股权转让给他人,从而影响 企业的股权结构和盈余。
市场反应
管理层可能为了获得更好的市场反应,通过盈余管理来调整财务报表。
其他动机与影响因素
企业战略需求
企业为了实现特定的战略目标,如进入新市场或扩大市场份额,可能会采用盈余管理手 段来调整财务报表。
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为了提高社会形象和声誉,可能会采用盈余管理手段来调整财务报表,以符合社会 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04
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与市场反应

第八章 盈余管理 《资本市场会计研究》PPT课件

第八章  盈余管理  《资本市场会计研究》PPT课件

盈余管理动机
一、资本市场诱因 为提高公司的短期股价而操控盈余。 1.首次公开发行(IPO)或现金增资 借提高盈余,以提高发行价格 公开说明书中自愿或强制盈余预测越高,发行价格愈大。 在IPO前一年或现金增资前一年,将应计盈余调高,以提高承销价格。
一、资本市场诱因
2.迎合预期盈余 公司盈余若迎合(meet)或击败(beat)标竿,市场会给予津贴;否则会给予处罚。 未迎合预期的处罚 > 迎合预期的津贴 3.迎合机构投资者持股风格 短视类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重愈高 =>研究发展支出↓,当期盈余↑ 持长期观点的机构投资者比重愈高 =>研究发展支出↑,未来盈余↓
一、操弄盈余
2.流动负债的变化(△CL) 流动负债 ↓ =>应计盈余 ↑ =>盈余 ↑ 例如:故意低估未来的售后服务成本与或有事项(或有费用) 问题:售后服务保证成本愈高愈好还是愈差? 正面:经济学的信息传递观点 负面:会计学的盈余操控观点 3.固定资产与折旧(DEP) 盈余管理方法: 处分资产时机的选择 固定资产减损金额决定或价值回升时机 提早适用资产减损公报 折旧方法的选择或变更
6. Francis, LaFond, Olsson and Schipper(2005) 修正Dechow & Dichev model2002,应计分正常与异常 比照Jones Model,使用△REC与PPE控制外在营业环境 估计式的残差,即人为操控部分 7. Dechow et al.(2012) 考虑当期应计会在未来回转,在模式中加入回转的虚拟变量 提高检定力与改善遗漏变数问题
二、操弄流通在外股数
1.库藏股交易 Hirbar et al. (2006): 购回库藏股前,盈余略小于分析师预期的样本比率,呈现相当多现象 盈余略小于分析师预期的公司透过股票购回向上操控盈余,使得EPS略大于分析师预期 市场反应:股价折减

盈余管理案例

盈余管理案例

盈餘管理案例分析[編輯]案例一:上市公司的盈餘管理分析[4]上市公司的盈餘管理是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都普遍存在的現象,近年來,我國上市公司的盈餘管理行為也已成為人所矚目的焦點。

過度的盈餘管理,一旦超越會計準則及制度的規定,則被稱之為利潤操縱,它會導致會計信息不能真實反映企業的經濟實力和發展前景,誤導投資者,危害證券市場優化資源配置功能的發揮。

一、上市公司盈餘管理的目的(一)為獲得股票發行資格企業上市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從證券市場上籌集到大量資金,所以企業上市的願望十分強烈。

根據《公司法》等相關證券法規的規定,企業必須在近三年內連續盈利,且經營業績突出才能申請上市。

為達到上市目的,一些企業通過盈餘管理行為,粉飾財務報表,合法地“騙”得上市資格。

(二)保住配股資格能否獲得配股資格對上市公司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它將影響到上市公司後續資金的註入。

但政策規定,上市公司最近三年平均凈資產收益率不得低於10%,以及單個年份凈資產收益率不得低於6%才能獲得配股資格,於是上市公司便會想方設法採取盈餘管理措施,調整凈資產收益率以達到配股目的。

(三)避免股票被摘牌根據有關規定,上市公司如果連續兩年虧損,或者每股凈資產低於面值,或財務狀況異常時,將進行特別處理,這樣不僅使公司的形象大大受損,更重要的是意味著公司將面臨被摘牌的危險,為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上市公司存在著強烈的盈餘管理動機。

二、上市公司盈餘管理的手段(一)巧用會計政策。

會計政策是指企業在會計核算時所遵循的原則及所採納的具體會計處理方法。

由於會計政策的選擇具有靈活性,所以企業可根據自身需要調整會計政策。

但會計政策的頻繁調整一方面削弱了企業財務報表的真實性,增加了投資者瞭解企業情況的難度,另一方面也給企業管理層打開了“利潤操縱”的空間。

1.變更會計核算方法根據《企業會計準則》要求,企業採用的會計程式和會計處理方法前後各期必須一致。

然而,一些上市公司根據自身需要來決定是否改變或採用什麼樣的會計核算方法。

财务分析与盈余管理(ppt 18页)

财务分析与盈余管理(ppt 18页)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1. 1320.1 1.1311:07:2811 :07:28 November 13, 2020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 0年11 月13日 上午11 时7分20 .11.132 0.11.13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 020年1 1月13 日星期 五上午1 1时7分 28秒11 :07:282 0.11.13
减:销售成本(不含折旧)
销售及管理费用
税金
( 应收款+存货—应付款)的变动额
经营现金净流入小计
B:投资净现金流入:
加:出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它长期资产
收回到期投资
取得投资收益
减:购建固定、无形和其它长期资产 投资支出的现金
投资现金净流入小计 C:筹资净现金流入: 加:长期借款增加
短期借款增加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 减:偿还到期债务 支付筹资费用 支付利息 支付股利 筹资现金净流入小计 D:总净现金流入(A+B+C)
关注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 关注报表附注(或有负债、担保责任、期后事项、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资产质量、关联交易 ) 关注现金流量指标的运用 关注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关注公司连续年度的比较报表 关注会计报表合并范围发生的变动
“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把那报表看个明 白,弄个清楚!”
加强做责任心,责任到人,责任到位 才是长 久的发 展。20. 11.1320 .11.13Friday , November 13, 2020
股东权益报酬率 权益乘数 资产报酬率 销售净利率 资产周转率
A公司 20% 2 10% 5% 2
B公司 20% 2 10% 4% 2、5

盈余管理案例分析

盈余管理案例分析


三 盈余管理特点分析:
• 上述两个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案例均符合盈余管理的基本特 征: • 1.从一个足够长的时段( 最长也就是企业的整个生命期) 来看, 盈余管理并不增加或减少企业实际的盈利, 但会改 变企业实际盈利在不同的会计期间的反映和分布。例如科 龙电器被并购,安然公司的破产。 • 2.盈余管理必然会同时涉及经济收益和会计数据的信号作 用问题。 • 3.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 • 4.盈余管理的客体主要是公认会计原则、会计方法和会计 估计。 • 5.盈余管理的目的既明确又非常复杂。
案例分析——美国安然公司
• 安然公司简介
• 总部设在得克萨斯州休斯敦的美国第七大公司安然公 司曾被《财富》杂志评为美国最有创新精神的公司,该公 司2001年的股价最高达每股90美元左右,市值约700亿美 元。但在2001年下半年,安然披露,它将招致至少10亿美 元的损失并且将重新报告它在1997、1998、1999、2000以 及2001年前两个季度的财务状况,以此改正以前报告中的 错误,这些错误将安然的总体收入扩大了5.91亿美元。这 次重新报告的影响十分骇人,它使得安然股票价格下跌了 91%。不久以后,蒂纳基公司对安然的收购以失败告终。 安然债券落入垃圾债券的地位而其股票价格也猛降至每股 26美分。2001年12月2日,安然公司被迫根据美国破产法 第十一章的规定,向纽约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以资产 总额498亿美元创下了美国历史上最大宗的公司破产案记 录。
3.管理层变更动机:几经易主的“亏盈变换”

科龙电器自 2001 年以来,两度出现第一大 股东转让股权,相应地也两度出现公司董事长和 总裁的变更。2001 年底,顺德市格林柯尔企业发 展有限公司开始受让广东科龙(容声)集团有限 公司持有的科龙电器股权,2002 年顺德市格林柯 尔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成为科龙电器第一大股东, 顾雏军登上科龙电器董事长宝座,刘从梦任总裁。 2005 年底,青岛海信空调有限公司开始受让广东 格林柯尔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所持科龙电器股权, 青岛海信空调有限公司董事长汤业国先生担任科 龙电器总裁。2006 年中期,汤业国先生开始任广 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案例八盈余管理案例

案例八盈余管理案例

案例八盈余管理案例案例八:盈余管理案例一、案例背景某公司是一家中小型企业,主要经营电子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公司在过去几年中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为了实现盈余管理,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公司决定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盈余管理。

二、问题分析1. 盈余亏损情况:公司过去几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亟需采取措施提高盈余水平。

2. 盈余管理意义:盈余是企业经营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生存能力。

3. 盈余管理目标:通过盈余管理,实现企业的盈余增长,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三、解决方案1. 成本控制:通过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废品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盈余水平。

2. 销售策略:制定合理的销售策略,开拓新的市场,提高产品销售额,增加盈余收入。

3. 资金管理:合理规划资金使用,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减少财务费用,增加盈余。

4. 员工激励: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加盈余收入。

5. 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增加盈余收入。

6. 市场调研:定期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销售策略,提高盈余水平。

四、实施步骤1. 制定盈余管理计划: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和盈余管理目标,制定详细的盈余管理计划,明确各项措施和实施时间表。

2. 资源配置: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确保盈余管理计划的顺利实施。

3. 实施措施:按照盈余管理计划,逐步实施各项措施,包括成本控制、销售策略、资金管理、员工激励、技术创新和市场调研等。

4. 监控和评估:建立盈余管理的监控和评估机制,及时跟踪盈余水平和各项措施的实施效果,及时调整和优化盈余管理计划。

5. 持续改进:根据实际情况和市场变化,不断改进盈余管理措施,提高盈余水平和企业竞争力。

五、预期效果1. 盈余增长:通过盈余管理措施的实施,公司预计盈余将逐年增长,实现从亏损到盈利的转变。

盈余管理之相关案例分析ppt

盈余管理之相关案例分析ppt

有关资产减值会计的规定及现状
《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对八项减值准备的 企业会计制度》 计提仅作了原则上的规定, 计提仅作了原则上的规定,对具体情况界定不明 在具体计提时没有明确的计算程序, 晰,在具体计提时没有明确的计算程序,主观随 意性较大,留给企业很大的选择空间, 意性较大,留给企业很大的选择空间,计提标准 及比例的确定都可以由企业自行确定。 及比例的确定都可以由企业自行确定。
由以上分析, 由以上分析,我们的结论是邯பைடு நூலகம்钢铁的做法是 正确的。 正确的。
问题2、 问题 、上海汽车和首创股份作为南方证 券投资比例相同的两大股东, 券投资比例相同的两大股东,2003年计 年计 提减值准备的比例却差异较大。 提减值准备的比例却差异较大。试根据 上述资料,结合盈余管理的内容, 上述资料,结合盈余管理的内容,分析 计提差异的深层次原因。 计提差异的深层次原因。
从背景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 从背景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两个公司非常明确的知 道南方证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 道南方证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尽管两个公司的参 股比例相同,但首创股份却只计提了15%的减值准备, 的减值准备, 股比例相同,但首创股份却只计提了 的减值准备 上海汽车全额计提。 上海汽车全额计提。那我们也知道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会增加企业当期费用、 减少资产、 减少利润; 会增加企业当期费用、 减少资产、 减少利润 不计提或 者少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则会虚减企业当期费用、 者少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则会虚减企业当期费用、 虚增资 虚增利润。 产、 虚增利润。 如果我们假设首创股份也全额计提减值准备,那么我们会 如果我们假设首创股份也全额计提减值准备, 发现首创股份2003年净利润为 年净利润为-26968万,盈利就会转变为 发现首创股份 年净利润为 万 严重亏损。 严重亏损。 2006年2月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 年 月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 月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第8号) 资产减值( 资产减值 号 中的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 中的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 得转回 。

盈余管理多案例分析

盈余管理多案例分析

盈余管理多案例分析盈余管理是大型公司中常见的现象,主要是为了控制并管理公司的利润,提升公司的股价、市值和竞争力等。

在实践中,许多公司通过各种手段进行盈余管理,有些合法,有些则涉及违法行为,以下是几个盈余管理的案例。

案例一:麦当劳公司2012年初,麦当劳公司公布其2011年四季度财报,利润出现了大幅度增长。

实际上,这只是麦当劳公司为实现财务目标而采取的一种盈余管理手段。

麦当劳公司实行的盈余管理策略是通过利用税务规定,将其在海外的盈利转移至国外的子公司,从而避免了高额的税收。

通过这种方式,麦当劳在财务报表中实现了高额的利润增长,但却违反了税收法规和道德标准,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案例二:安然公司安然公司是美国能源公司,2001年公司因为盈余管理问题破产倒闭。

据统计,安然公司通过采用虚假的会计处理方法,将许多利润记录在未实现的交易中,从而在公布的财务报表中实现了高额的利润增长。

然而,这种盈余管理策略让公司面临了巨大的财务压力,最终导致公司倒闭。

这一事件不仅严重破坏了公司的声誉,也对整个能源行业产生了负面影响。

耐克公司是全球知名的体育用品公司,该公司在盈余管理方面采用了一种创新的策略。

耐克公司通过全球化战略和品牌推广策略,提高了其品牌价值和市场份额,从而实现了高额的销售收入。

与此同时,该公司还采取了一些积极的社会责任行动,如支持体育学校、环保活动等,赢得了社会公众的信任和好评。

这种盈余管理策略不仅推动了公司的发展,还为整个行业树立了榜样。

综上所述,盈余管理是大型公司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其中一些方式是合法的,而另一些则涉及违法行为。

公司应该根据社会公众和投资者的利益,采用合适的盈余管理策略,避免涉及到违法行为,从而推动公司的发展和受益范围的拓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