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逊研究性实验报告
迈克尔逊干涉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原理和结构。
2. 观察并分析等倾干涉、等厚干涉和非定域干涉现象。
3. 测量氦氖激光的波长。
4. 学习使用迈克尔逊干涉仪进行长度和折射率的测量。
二、实验原理迈克尔逊干涉仪是一种基于分振幅法产生双光束的干涉仪。
它主要由分束板、反射镜、补偿板和观察屏组成。
当一束光入射到分束板上时,光束被分成两束互相垂直的光。
其中一束光经过反射镜M1后,再次经过分束板;另一束光经过反射镜M2后,也经过分束板。
这两束光在观察屏上发生干涉,形成干涉条纹。
1. 等倾干涉:当两束光的光程差为mλ(m为整数,λ为光的波长)时,干涉条纹呈现为一系列明暗相间的直线。
2. 等厚干涉:当两束光的光程差为mλ/2(m为整数)时,干涉条纹呈现为一系列等间距的明暗相间的圆环。
3. 非定域干涉:当两束光的光程差不是mλ或mλ/2时,干涉条纹呈现为一系列明暗相间的曲线。
三、实验仪器1. 氦氖激光器2. 迈克尔逊干涉仪3. 毛玻璃屏4. 精密导轨5. 读数显微镜四、实验步骤1. 将迈克尔逊干涉仪安装在精密导轨上,并调整好位置。
2. 打开氦氖激光器,将激光束入射到分束板上。
3. 调整反射镜M1和M2的位置,使干涉条纹清晰可见。
4. 观察并分析干涉条纹的特点,记录数据。
5. 改变反射镜M1和M2的位置,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
6. 测量氦氖激光的波长。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观察干涉条纹,我们发现干涉条纹呈现为一系列明暗相间的圆环,符合等厚干涉现象。
2. 通过改变反射镜M1和M2的位置,我们发现干涉条纹的间距随光程差的变化而变化,符合等厚干涉的特点。
3. 通过测量干涉条纹的间距,我们计算出氦氖激光的波长为633.9nm。
六、实验结论1. 迈克尔逊干涉仪是一种基于分振幅法产生双光束的干涉仪,可以观察到等倾干涉、等厚干涉和非定域干涉现象。
2. 通过观察干涉条纹的特点,可以分析光程差和波长之间的关系。
3. 迈克尔逊干涉仪可以用于测量长度和折射率。
迈克尔逊研究性实验报告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报告摘要:迈克尔逊干涉仪是迈克尔逊根据光分振幅干涉原理制成的1 / 13精密测量仪器,迈克尔逊仪可以精密测量查长度及长度的微小变化,迈克尔逊和他的合作者利用这种干涉仪用它进行了许多著名实验,后人又根据这种干涉仪的基本原理研制出许多具有实用价值的干涉仪,迈克尔逊干涉仪在近代物理和近代计量技术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干涉仪分振幅精密测量目录1实验原理 (4)1.1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光路 (4)1.2单色电光源的非定域干涉条纹 (4)1.3迈克尔逊干涉仪的机械结构 (6)2实验仪器 (7)3实验主要步骤 (7)3.1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 (7)3.2点光源非定域干涉条纹的观察和测量 (8)4 实验数据处理 (8)4.1实验数据记录 (8)4.2用逐差法处理数据 (8)4.3计算不确定度 (9)5 误差分析 (10)6 实验操作总结 (11)6.1调整实验仪器 (11)6.2判断及调整条纹 (11)6.3计数及记录 (11)7 实验改进建议 (11)7.1对计数器的改进 (11)7.2对实验仪器的改进 (12)7.3对激光器的改进 (12)8实验感想 (12)图片 (12)3 / 13图1正文1实验原理1.1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光路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光路如图1所示,从光源S 发出的一束光射在分束板G1上,将光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从G1的半反射膜处反射,射向平面镜M2;另一部分从G1透射,射向平面镜M1。
因G1和全反射平面镜M1、M2均成45°角,所以两束光均垂直射到M1、M2上。
从M2反射回来的光,透过半反射膜;从M1反射回来的光,为半反射膜反射。
二者汇集成一束光,在E 处即可观察到干涉条纹。
光路中另一平行平板G2与G1平行,其材料及厚度与G1完全相同,以补偿两束光的光程差,称为补偿板。
反射镜M1是固定的,M2可以在精密导轨上前后移动,以改变两束光之间的光程差。
M1,M2的背面各有3个螺钉用来调节平面镜的方位。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报告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报告
1、实验简介
“迈克尔逊干涉仪”(Michaelson Interferometer)是一种便携式、利用干涉测量法测量平面镜和实物形状及尺寸的精密仪器。
它是一种无源距离测量方法,它通过分析干涉图像返回的距离信息来获得目标曲面和表面的精度参数,可以方便的测量玻璃、金属、涂层等表面的特性参数。
本实验拟采用迈克尔逊干涉仪,研究多次反射平面波的干涉斑图,用以了解平面镜形状和尺寸的变化对反射波的影响。
2、实验仪器设备
实验所用仪器设备主要包括迈克尔逊干涉仪、两只不同直径0.8NM 和 1.4NM 钨丝、测量单元、以及一个可调节电压的电源等。
3、实验原理
迈克尔逊干涉仪运用了光干涉原理,它弥补了简单显微镜无法获得距离的缺陷。
它的原理首先用照相机对光斑进行测量,然后根据各种参数来计算出测量结果,拟采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多次反射的平面波的位置、距离等数据,根据测量结果分析干涉斑图形状及尺寸变化,从而获知平面镜形状和尺寸的变化情况。
4、实验步骤与程序
(1)将0.8NM 和 1.4NM钨丝分别装入迈克尔逊干涉仪,连接测量单元,使电源与仪器相连;
(2)微调光源、参考物表面和探测物体等参数,使光束垂直射入参考物表面;
(3)拍摄干涉图,用记录仪将数据采样储储;
(4)改变参考物表面的粗糙度及尺寸,重复步骤2和3;
(5)通过分析干涉斑图形状及尺寸变化,研究多次反射平面波的干涉斑图。
5、实验结果及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参考物表面粗糙度和尺寸会导致干涉斑图形状及尺寸变化,反射波数量及位置也有相应变化,从而揭示了平面镜形状和尺寸的变化对反射波的影响。
迈克尔逊干涉实验报告
迈克尔逊干涉实验报告篇一:物理实验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误差分析及结果讨论实验总结:1.在实际测量中,出现了一下情况:随测量次数的增多,圆心位置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是与理论相悖的,原因是由于M1与M2’未达到完全平行或调整仪器时未调整好,而且圆心偏移速度越快越说明M1与M2’平行度越差。
2.在测量完第一组数据后,反向旋转时会在旋转相当多圈后才会出现中心圆环的由吞吐变吐,这个转变不是立即就完成的,这是因为仪器右侧的旋钮为微调旋钮,使用它对干涉仪的性质改变影响较小,故有吞变吐需要旋转相当一段时间,此时应旋转中部大旋钮,再使用微调,但不要忘记刻度盘调零。
3.两组数据所测得的结果相差较大,这可能是由于测量过程的误差或操作失误所引起的,应尽量避免。
4.实验中还观察到许多现象,如M1上出现很多光斑,其中有亮有暗,同心圆的粗细和疏密变化等等。
但由于理论知识的缺乏,我们尚无法给出上述问题的完美解释,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学习与探索。
一进行分析讨论。
从数据表格可以看到,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测量波长与理论波长一致,验证了这种测试方法的可行性。
误差分析:①实验中空程没能完全消除;②实验对每一百条条纹的开始计数点和计数结束点的判定存在误差;③实验中读数时存在随机误差;④实验器材受环境中的振动等因素的干扰产生偏差。
3)实验结果:经分析,当顺时针转动旋钮时,“吐”出圆环,此时测得一波长,当逆时针转动旋钮时,“吞”出圆环,此时亦测得一波长。
将二者取平均值得测得光的波长:,P=0.95。
5.一个迈克尔逊实验,不但让我领悟到迈克尔逊设计干涉仪的巧妙和智慧,也更让我知道了做实验要有耐心和恒心,哪怕实验再麻烦,也必须坚持不懈,注重细节,这样才能真正地把实验做2.1、为什么白光干涉不易观察到?答:两光束能产生干涉现象除满足同频、同向、相位差恒定三个条件外,其光程差还必须小于其相干长度。
而白光的相干长度只有微米量级,所以只能在零光程附近才能观察到白光干涉。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报告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报告迈克尔逊干涉仪,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就是一种用来测量光波性质的仪器。
它的设计精巧得很,主要用来研究干涉现象。
说起干涉,简单来说,就是两束光波相遇时,可能会互相增强或抵消。
这样的现象在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
一、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结构与原理1.1 结构迈克尔逊干涉仪由几个主要部分构成。
首先,有个光源。
然后是分光镜,把光分成两束。
接着,有两个反射镜,光线在这儿反射后,再次汇聚。
最后,合光的地方就是观察屏。
想象一下,光线就像两条小路,互相交叉。
这个设计让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干涉条纹,神奇吧?1.2 原理干涉的原理其实很简单。
当两束光波相遇时,如果它们的波峰和波峰重合,就会加强;如果波峰和波谷重合,就会相互抵消。
这就是干涉现象的根本。
通过这种方式,迈克尔逊干涉仪能够测量光的波长,甚至是微小的变化。
二、实验步骤与过程2.1 准备工作在开始实验之前,首先要确保仪器各部分安装牢固。
光源要亮,分光镜要摆正。
这样的准备工作虽然麻烦,但非常关键。
小细节决定成败,大家懂的。
2.2 调整仪器调整仪器是个技术活。
反射镜的角度要调得刚刚好。
要是角度偏了,干涉条纹就模糊不清。
像个画家,认真地调整每一个细节,才能呈现出最美的画面。
2.3 观察干涉条纹一切准备就绪后,打开光源。
光线经过分光镜,形成两束光。
这时,观察屏上会出现一系列明暗相间的条纹。
哇,那感觉就像在看一幅动人的画卷!每一条条纹都在告诉我们光的奥秘,真是让人惊叹不已。
三、数据记录与分析3.1 数据记录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记录每一次观察到的干涉条纹数量和相应的光源波长。
这些数据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分析干涉现象。
科学实验就是这样,数据就是我们的金钥匙。
3.2 数据分析分析数据时,要认真对比干涉条纹与光波长的关系。
每次计算都要小心翼翼,不能出错。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能了解光的性质,还能探索更多未知的领域。
科学的魅力就在于此,永远有新的发现等着我们。
四、总结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实验不仅让我领略了光的奇妙,也让我体会到科学探索的乐趣。
迈克尔逊干涉_研究性实验报告
基础物理实验研究性报告迈克尔逊干涉Michelson interferometer第一作者:学号:院系:摘要:迈克尔逊干涉仪是一种典型的用分振幅法产生双光束以实现干涉的精密光学仪器,利用该仪器可以精确地测量单色光的波长。
实验书上所显示的调节方法仅至于仔细调节的两个微调拉簧,直至眼睛上下,左右晃动时,干涉条纹中心无吞吐。
但至此仅仅局限于两反射镜垂直,而笔者试图调整干涉仪至使移动反射镜与移动方向垂直,并且比较有无此调整后实验的不确定度差异。
关键词:分振幅法;迈克尔逊干涉;波长;自准直原理;对比误差分析;一、实验目的1.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结构和调整方法;2.观察等倾干涉现象;3.测量氦氖激光波长。
4、探究干涉仪与反射镜移动方向不垂直带来的影响二、实验原理1、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原理G1.和G2.是两块平行放置的平行玻璃板,它们的折射率和厚度完全相同。
G1.的背面镀有半反射膜,称作.分光板。
G2.称作补偿板。
M1.和M2.是两块平面反射镜,它们装在与G1.成45º角的彼此互相垂直的两臂上。
M2固定不动,M1可沿臂轴方向平移。
由扩展光源S发出的光束,经分光板分成两部分,它们分别近于垂直地入射在平面反射镜M1和M2上。
经M1反射的光回到分光板后一部分透过分光板沿E的方向传播,而经M2反射的光回到分光板后则是一部分被反射在E方向。
由于两者是相干的,在E处可观察到相干条纹。
光束自M1和M2上的反射相当于自距离为d的M1和M2ˊ上的反射,其中M2ˊ是平面镜M2为分光板所成的虚像。
因此,迈克尔逊干涉仪所产生的干涉与厚度为d、没有多次反射的空气平行平面板所产生的干涉完全一样。
经M1反射的光三次穿过分光板,而经M2反射的光只通过分光板一次,补偿板就是为消除这种不对称性而设置的。
双光束在观察平面处的光程差由下式给定:Δ=2dcosi式中:d是M1和M2ˊ之间的距离,i是光源S在M1上的入射角。
但书本中的上述描述并没有考虑到M1与导轨是否垂直的问题,而这实际上是会带来测量误差的。
迈克尔逊实验报告
迈克尔逊实验报告迈克尔逊实验报告迈克尔逊实验是19世纪末由美国物理学家阿尔伯特·迈克尔逊进行的一项重要实验,它对光的性质和光速的测量具有重大意义。
这个实验的结果为后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奠定了基础,并对光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实验原理迈克尔逊实验基于干涉现象,利用光的干涉来测量光速。
实验装置由一个光源、一个分束器、两个反射镜和一个干涉仪构成。
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分束器分成两束,分别经过两个反射镜反射后再次汇聚在干涉仪中。
当两束光的光程差等于光的波长的整数倍时,它们会相干叠加,形成明暗交替的干涉条纹。
通过调节一个反射镜的位置,可以改变光程差,从而观察到干涉条纹的变化。
二、实验过程迈克尔逊实验的过程相对简单,但需要精确的操作和仪器校准。
首先,将干涉仪中的一个反射镜固定在一个平台上,另一个反射镜通过调节螺丝可以微调位置。
然后,将光源接入实验装置,并调整分束器使得光线平分。
接下来,调整反射镜的位置,使得干涉条纹清晰可见。
最后,通过改变反射镜的位置,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记录数据。
三、实验结果迈克尔逊实验的结果令人惊讶。
迈克尔逊发现,无论地球在宇宙中的运动如何变化,光速始终保持不变。
这与当时流行的以太理论相悖,以太理论认为光在传播时需要依赖一种介质,即以太。
然而,迈克尔逊实验的结果表明,光速与观察者的运动状态无关,排除了以太的存在。
四、实验意义迈克尔逊实验的结果对物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爱因斯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对论,认为光速是宇宙中的最高速度,而不是相对于以太的速度。
相对论改变了人们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解,揭示了相对性原理和质能等价原理,为现代物理学奠定了基础。
迈克尔逊实验的成功也推动了光学领域的发展。
它揭示了光的波动性质和干涉现象,为后来的光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迈克尔逊实验的原理也被应用于其他领域,如激光干涉仪、光纤通信等。
总结迈克尔逊实验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实验,它通过干涉现象测量了光速,并排除了以太的存在。
迈克尔逊研究性实验报告
对迈克尔逊实验误差的分析以及一些问题的总结摘要:迈克尔逊干涉仪是一种典型的用分振幅法产生双光束以实现干涉的精密光学仪器,利用该仪器可以精确地测量单色光的波长,但是往往由于对误差的产生和来源考虑不周, 或操作以及测量区间选择不当等原因, 导致测量结果的误差过大, 有时波长测量的误差甚至达到5-10%,针对于此,我们做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对误差的进一步分析,了解各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但是由于数学水平的限制,我们对一些误差的分析只是定性的,并不能达到定量,不过我们我们在以后会慢慢弥补这一缺憾的。
通过对误差的研究,我们还对实验的一些步骤提出了改进,这样对我们做实验有很大的方便。
实验原理实验原理如图所示。
G1 和G2 是两块平行放置的平行平面玻璃板, 它们的折射率度都完全相同。
G1 的背面镀有半反射膜, 称作分光板;G2 称作补偿板。
M1 和M2 是两块平面反射镜,它们装在与G1 成45°角的彼此互相垂直的两臂上。
M2固定不动, M1 可沿臂轴方向前后平移。
激光从光源处射出, 进入G1 分光板, 经过G1 分光板半反射膜分束, 光线分为两束; 第一束光反射后垂直射向M1反射镜, 然后反射进入G1 板的半反射膜; 第二束光透射G1 分光板后, 穿过补偿板G2, 然后垂直射入M2 反射, 反射光也进入G1 板的半反射膜。
实际上,自M1 和M2 上的反射相当于自距离为d 的M1 和M2 上的反射, 其中M2 是反射镜M2 所成的虚像。
M1 与M2 之间形成的是一个空气薄膜。
调M2后面的螺丝, 使两组光斑最亮的亮点对齐于视场中心,形成等倾干涉。
两束光形成一系列同心圆干涉条纹如图1( b)。
转动迈克尔逊干涉仪粗手轮, 找出条纹由!吞∀变!吐∀的区域, 让读数窗口基准线对准某一刻度, 使读数窗中的刻度轮与微调手轮的刻度轮相互配合, 读出初始位置d1。
转动微调手轮直到N条干涉条纹涌出或陷入时记下位置数据d2。
迈克尔逊干涉实验报告资料
迈克尔逊干涉实验报告资料迈克尔逊干涉实验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和莫雷进行的实验。
这个实验被认为是探索光速以及光的本质等方面的重要实验之一。
本文将介绍迈克尔逊干涉实验的原理、实验流程和结果。
1. 实验原理:迈克尔逊干涉实验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来探测光速的变化。
光线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恒定的,因此光线在固体和液体等介质中传播速度会有所变化。
利用这个原理,迈克尔逊发明了一种精密的干涉仪,用来检测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变化,并通过这个速度变化间接测量出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2. 实验流程:迈克尔逊干涉仪由两个向同方向移动的平行壳体构成。
其中一个稳定的光源照射一束光线,经过分束镜分为两束光线,分别通过壳体的两个表面反射后,重新汇聚在分束镜上。
当壳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两束光线的相对路程差会发生变化,会在分束镜的两侧产生干涉条纹。
通过测量干涉条纹的位移,可以精确测量出光的速度。
3. 实验结果:迈克尔逊干涉实验的实验结果表明,在真空中,光的速度是不变的。
实验中发现,在干涉条纹上发生位移时,就意味着两束光线的相对路程差发生了变化。
在实验过程中,迈克尔逊使用银镜取代了空气中常用的玻璃材料,以避免垂直于银镜的光线在反射时出现相位差的情况。
通过精确地测量干涉条纹的位移,迈克尔逊精确测定了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并为今后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总之,迈克尔逊干涉实验在光学和物理领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了现代科学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它不仅向我们展示了光速恒定的特性,还为传感器、光纤通信技术等现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迈克尔逊干涉仪研究性实验报告
迈克尔逊干涉仪研究性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方法,观察等倾干涉和等厚干涉条纹。
3、测量激光的波长。
二、实验仪器迈克尔逊干涉仪、HeNe 激光器、扩束镜、毛玻璃屏。
三、实验原理迈克尔逊干涉仪是一种分振幅双光束干涉仪,其光路图如图1 所示。
!迈克尔逊干涉仪光路图(从光源 S 发出的一束光,经分光板 G1 分成两束光,反射光 1 射向平面反射镜 M1,透射光 2 射向平面反射镜 M2。
两束光分别被 M1 和M2 反射后,又回到分光板 G1。
反射光 1 从 G1 透射,与反射光 2 从G1 反射后在 E 处相遇,产生干涉。
若 M1 和 M2 严格垂直,且 M1 和 M2' 平行,则观察到的是等倾干涉条纹。
此时,干涉条纹是一组同心圆环,圆心处干涉级次最高。
干涉条纹的光程差为:\\Delta = 2d\cos\theta\其中,d 为 M1 和 M2' 之间的距离,θ 为入射角。
当 M1 和 M2 有一定夹角时,观察到的是等厚干涉条纹。
此时,干涉条纹是一组平行的直线。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仪器调节调节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底座水平,使干涉仪大致水平。
调节激光束与分光板 G1 大致垂直,使反射光点回到激光发射孔附近。
调节 M1 和 M2 背后的三个螺丝,使干涉条纹出现。
2、观察等倾干涉条纹缓慢转动微调手轮,观察条纹的变化,记录条纹的形状、疏密和中心条纹的变化。
3、测量激光波长转动微调手轮,使条纹中心每冒出或缩进 50 个条纹,记录一次M1 的位置 d1、d2、d3……。
用逐差法计算相邻两次测量的差值Δd,根据公式λ =2Δd / N (N 为冒出或缩进的条纹数)计算激光波长。
五、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次数| M1 位置(mm)||||| 1 |______ || 2 |______ || 3 |______ || 4 |______ || 5 |______ || 6 |______ |用逐差法计算得:\\Delta d =\frac{(d_6 d_1) +(d_5 d_2) +(d_4 d_3)}{3}\计算出Δd 后,代入公式λ =2Δd / N,可得激光波长。
迈克尔逊干涉实验报告
迈克尔逊干涉实验报告迈克尔逊干涉实验报告迈克尔逊干涉实验是19世纪末由美国物理学家阿尔伯特·迈克尔逊发明的一种实验方法,通过光的干涉现象,揭示了光的波动性质。
这个实验对于理解光的本质和光的传播速度的测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迈克尔逊干涉实验的原理、实验过程以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一、迈克尔逊干涉实验的原理迈克尔逊干涉实验基于光的干涉原理,即当两束光波相遇时,它们会产生干涉现象。
实验中使用的是一束激光光源,通过半透镜将光分成两束,分别射向两个反射镜。
其中一个反射镜固定不动,而另一个反射镜可以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当两束光波经过反射后再次相遇时,它们会以不同的路径回到光源处。
如果两束光波的光程差是整数倍的波长,那么它们会相长干涉,产生明亮的干涉条纹。
反之,如果光程差是半个波长或其他非整数倍的波长,那么它们会相消干涉,产生暗亮交替的干涉条纹。
二、迈克尔逊干涉实验的过程在进行迈克尔逊干涉实验时,需要准备一些实验器材,如激光光源、分束器、反射镜、干涉条纹观测装置等。
首先,将激光光源对准分束器,使光线分成两束。
然后,将两束光线分别射向两个反射镜,其中一个反射镜固定不动,而另一个反射镜可以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调整反射镜的位置,使得两束光线再次相遇时产生干涉现象。
观察干涉条纹的出现,可以通过调整反射镜的位置来改变光程差,进而改变干涉条纹的明暗程度。
通过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可以测量光的传播速度以及其他光学性质。
三、迈克尔逊干涉实验的应用迈克尔逊干涉实验在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被用于测量光的传播速度。
通过测量光程差的变化,结合光的频率,可以准确地计算出光的速度。
这对于验证光的传播速度是否恒定以及研究光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迈克尔逊干涉实验还可以用于测量物体的长度或折射率。
通过调整反射镜的位置,使得干涉条纹的明暗程度发生变化,可以推导出物体的长度或折射率。
这在科学研究和工程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测量光学元件的尺寸和材料的折射率。
北航迈克尔逊干涉仪研究性实验报告
北航迈克尔逊干涉仪研究性实验报告北航迈克尔逊干涉仪研究性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通过建立迈克尔逊干涉仪研究传输相位差,通过光学设备和计算机的配合得到了有关干涉仪元件及多种干涉仪操作时的实验数据,分析了干涉环的变化及其在光学研究中的应用。
1. 研究背景迈克尔逊干涉仪是用来研究光波干涉现象的一种仪器,在科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
该干涉仪主要利用光的干涉特性,通过分束器分离入射的光线,然后再在反射镜上反射,再次通过分束器,组合成本质上是一条单一光源,但是其相位差在传输中发生变化的光束。
通过控制干涉环传输的相位差,可以得到有关多种光学现象的实验数据。
2.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建立迈克尔逊干涉仪,研究传输相位差对干涉环变化的影响,得到有关干涉环及其变化的数据,并分析其在光学研究中的应用。
3. 实验原理3.1 干涉仪的基本原理迈克尔逊干涉仪是由分束器、反射镜和检光器组成的。
该干涉仪利用的是光波的干涉原理,将一束光分成两条光路,经过反射后再合在一起。
当两条光路中的光走过的路程相等时,两条光路会发生相长干涉,也就是干涉条纹会出现亮度最大的区域,若其中一条光路多走了半个波长,则两条光路会发生相消干涉,干涉条纹会出现亮度最小的区域。
3.2 干涉仪的构造该实验使用的迈克尔逊干涉仪包含光源、反射镜、半反射镜、补垫、投影屏等组成部分。
光线从光源处发射,经过半反射镜分成两路,分别被反射镜反射后,在半反射镜处再次叠加在一起,并投射到屏幕上。
两路光在反射镜处发生相遇后,相遇的位置距离分束器逐渐增加,导致两路光相遇时的相位差逐渐变化,形成干涉环。
3.3 干涉环的建立在迈克尔逊干涉仪中,两路光经过分离后经过不同的光程再次叠加,产生干涉条纹时,需要满足两路光线的相位具有一定的相位差。
若干涉环符合相对相对相位差为π,即两路光线的光程差为半个波长,则会形成干涉环。
4. 实验过程4.1 干涉环调整首先,我们需要调整干涉环的大小和位置,以方便后续的数据测量。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报告)-迈克尔逊的实验原理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方法并观察各种干涉图样。
2、区别等倾干涉、等厚干涉和非定域干涉,测定He-Ne 激光波长二、实验仪器迈克尔逊干涉仪、He-Ne 激光器及光源、小孔光阑、扩束镜(短焦距会聚镜)、毛玻璃屏等。
(图一)(图二)三、实验原理①用He-Ne 激光器做光源,使激光通过扩束镜会聚后发散,此时就得到了一个相关性很好的点光源,射到分光板P1和P2上后就将光分成了两束分别射到M1 和M2 上,反射后通过P1 、P2 就可以得到两束相关光,此时就会产生干涉条纹。
②产生干涉条纹的条件,如图 2 所示, B 、 C 是两个相干点光源,则到A 点的光程差δ=AB-AC=BCcosi , 若在A 点出产生了亮条纹,则δ =2dcosi=k λ (k 为亮条纹的级数) ,因为i 和k 均为不可测的量,所以取其差值,即λ =2 Δ d/ Δ k。
四、实验步骤1、打开激光电源,先不要放扩束镜,让激光照到分光镜P1 上,并调节激光的反射光照射到激光筒上。
2、调节M2 的位置使屏上两排光中最亮的两个光点重回,并调至其闪烁。
3、将扩束镜放于激光前,调节扩束镜的高度和偏角,使光能照在P1分光镜上,看显示屏上有没有产生同心圆的干涉条纹图案。
没有的话重复2 、3 步骤,直到产生同心圆的干涉条纹图案。
4、微调M2是干涉图案处于显示屏的中间。
5、转动微量读数鼓轮,使M1 移动,可以看到中心条纹冒出或缩进,若看不到此现象,先转动可度轮,再转动微量读数鼓轮。
记下当前位置的读数d0 ,转动微量读数鼓轮,看到中心条纹冒出或缩进30 次则记一次数据,共记录10 次数据即d0、d1 (9)6、关闭激光电源,整理仪器,处理数据。
五、实验数据处理数据记录:数据处理:Δd0=d5-d0=0.05202mm Δd1=d6-d1=0.05225mmΔd2=d7-d2=0.04077mm Δd3=d8-d3=0.04077mmΔd4=d9-d4=0.05071mmΔd(平均)=(Δd0+Δd1+Δd2+Δd3+Δd4)/5 =0.047304mmA类不确定度σ=5.99355*10-6mΔk=150所以λ(平均)=2Δd(平均)/Δk =630.72 nmB类不确定度:UΔB=0.5*10-7 m总不确定度:UΔd =6.01437*10-6 mUλ =2UΔd/Δk =80.1916 nm所以λ=λ(平均)+Uλ=630.72 + 80.1916 nmEλ=(632.8-630.72)/632.8 *100% =0.329%遇到失意伤心事,多想有一个懂你的人来指点迷津,因他懂你,会以我心,换你心,站在你的位置上思虑,为你排优解难。
迈克尔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原理及结构;2. 掌握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方法;3. 观察等倾干涉、等厚干涉现象;4. 测量氦氖激光的波长。
二、实验原理迈克尔逊干涉仪是一种利用分振幅法产生双光束以实现干涉的光学仪器。
其基本原理是:从光源发出的一束光,在分束镜上被分成互相垂直的两束光,一束光经过反射镜反射后,再次通过分束镜,另一束光经过补偿板后,同样经过反射镜反射,两束光在分束镜处相遇,产生干涉现象。
等倾干涉:当入射光束与反射镜的夹角相等时,两束光在分束镜处相遇,形成等倾干涉条纹。
等厚干涉:当入射光束与反射镜的夹角不相等时,两束光在分束镜处相遇,形成等厚干涉条纹。
三、实验仪器1. 迈克尔逊干涉仪2. 氦氖激光器3. 毛玻璃屏4. 刻度尺四、实验步骤1. 将迈克尔逊干涉仪安装在实验台上,调整其水平。
2. 打开氦氖激光器,调整其输出光束,使其与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光路对齐。
3. 观察等倾干涉现象,记录干涉条纹的位置。
4. 观察等厚干涉现象,记录干涉条纹的位置。
5. 利用干涉条纹的位置,测量氦氖激光的波长。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1. 等倾干涉条纹:观察到的干涉条纹为明暗相间的等倾干涉条纹,条纹间距为d。
2. 等厚干涉条纹:观察到的干涉条纹为明暗相间的等厚干涉条纹,条纹间距为D。
根据干涉条纹间距,可以计算出氦氖激光的波长:λ = (m + 1/2)d / n其中,m为干涉条纹的级数,d为等倾干涉条纹间距,n为光在空气中的折射率。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观察等倾干涉现象,可以了解到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 通过观察等厚干涉现象,可以了解到干涉条纹的形成条件和特点。
3. 通过测量氦氖激光的波长,可以验证迈克尔逊干涉仪的测量精度。
七、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我们成功观察到了等倾干涉和等厚干涉现象,并测量了氦氖激光的波长。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原理、结构和调整方法,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迈克尔逊专题实验报告
迈克尔逊干涉仪专题实验报告前言:本篇报告主要讨论的是迈克尔逊干涉仪专题实验的测量过程,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实验中测量到的数据,总结了该实验的相关经验和误差分析。
迈克尔逊专题实验内容:1.测量纳光光线的波长差2.白光干涉测量平板玻璃折射率3.法布里-珀罗干涉仪测纳光双线波长差迈克尔逊干涉仪介绍:迈克尔逊干涉仪,是1883年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和莫雷合作,为研究“以太”漂移而设计制造出来的精密光学仪器。
它是利用分振幅法产生双光束以实现干涉。
通过调整该干涉仪,可以产生等厚干涉条纹,也可以产生等倾干涉条纹。
主要用于长度和折射率的测量,若观察到干涉条纹移动一条,便是M2的动臂移动量为λ/2,等效于M1与M2之间的空气膜厚度改变λ/2。
在近代物理和近代计量技术中,如在光谱线精细结构的研究和用光波标定标准米尺等实验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利用该仪器的原理,研制出多种专用干涉仪。
实验原理介绍:迈克尔逊干涉仪专题实验中的三个实验中都不可或缺的就是右图所示的装置,三个实验均是通过调整从同一光源发出的两条相干光线到视野的光程差,找到光源发生干涉现象的距离。
之后,通过精密的仪器测量和理论推导的公式求出波长、双线波长差或测量玻璃的折射率等。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测前调整:首先要使用激光来微调M1和M2使其相互垂直,用眼睛观察M1中的两排激光点依次对应(亮度最强的相互对应,亮度弱的相互对应),使其两排激光合成一排激光(注意:这一排激光是无论你从哪个方向看它都是成一排状的)。
使用激光的目的是因为激光的强度高且不易发生色散。
调整的过程中要注意M1和M2后的6个旋钮要同时地进行微调,不能仅适用一面镜子后的旋钮。
注意:此步的精准程度直接影响到后面干涉现象是否能出现。
三个实验的剖析:一..测量纳光光线的波长差步骤:首先换上钠光灯,按照我上面说的测前调整完毕后,(注意直到显示屏上出现等倾圆纹后才算)。
然后换上白光照射,通过对微调旋钮的调整来移动M1(注意激光调整时和现在的调整M1一直朝着你这边移动),细心移动你的正前方视野中会出现明暗相间的等倾圆纹。
迈克尔逊干涉实验报告
迈克尔逊干涉实验报告迈克尔逊干涉实验报告迈克尔逊干涉实验是19世纪末由美国物理学家阿尔伯特·迈克尔逊提出并完成的一项经典实验。
该实验以光的干涉现象为基础,通过利用干涉仪探索光的波动性质,为光的本质提供了重要的实验证据。
本文将对迈克尔逊干涉实验的原理、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探讨。
一、实验原理迈克尔逊干涉实验基于光的波动理论,利用光的干涉现象来研究光的性质。
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光波相遇时产生叠加的现象。
迈克尔逊干涉实验利用干涉仪,通过光的分波、反射和重合,观察干涉条纹的形成与变化,从而揭示光的波动本质。
二、实验装置迈克尔逊干涉实验主要由一束光源、一块半透半反射镜、两块平行玻璃板和一块反射镜组成。
光源发出的光经半透半反射镜分成两束,一束直接射向反射镜,另一束射向平行玻璃板后再反射到反射镜上。
两束光再次汇聚在半透半反射镜上,形成干涉条纹。
三、实验过程1. 调整装置:首先,需要将反射镜和半透半反射镜调整到合适的角度,使得两束光在半透半反射镜上重合。
同时,保证光源发出的光为单色光,以减小干涉条纹的扩散。
2. 观察干涉条纹:当光线通过半透半反射镜后,一部分光线直接射向反射镜,另一部分光线经过平行玻璃板后再反射到反射镜上。
两束光线再次汇聚在半透半反射镜上,形成干涉条纹。
通过调整反射镜和半透半反射镜的位置,可以观察到不同的干涉条纹。
四、实验结果迈克尔逊干涉实验的结果是通过观察干涉条纹的形态和变化来推测光的性质。
实验结果表明,干涉条纹的出现与光的波动性质密切相关。
当两束光的光程差为整数倍的波长时,干涉条纹明亮;当光程差为半波长时,干涉条纹暗淡。
这一现象表明光具有波动性,支持了光的波动理论。
五、实验意义迈克尔逊干涉实验为光的波动理论提供了有力的实验证据。
它揭示了光的波动性质,证明了光是一种波动的电磁现象。
这一实验成果对后来的光学理论和实验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为光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六、实验应用迈克尔逊干涉实验不仅在理论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实际应用中也有广泛的用途。
迈克尔逊干涉实验报告
迈克尔逊干涉实验报告迈克尔逊干涉实验是一种经典的光学实验,通过干涉现象来研究光的性质和波动理论。
本实验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观察和分析光的干涉现象,从而深入了解光的波动特性和干涉原理。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迈克尔逊干涉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分析。
实验原理。
迈克尔逊干涉实验是利用干涉仪观察光的干涉现象。
干涉仪由半透镜、反射镜、分束镜等光学元件组成。
当一束光通过分束镜后被分成两束光线,分别经过不同路径反射后再次汇聚在一起,产生干涉现象。
当两束光相遇时,它们的相位差决定了干涉条纹的亮暗程度。
通过调节反射镜的位置,可以改变光的光程差,从而观察到不同的干涉条纹。
实验步骤。
1. 调整干涉仪,使得光线能够正常通过并产生干涉现象。
2. 观察干涉条纹的形态,记录下不同位置的干涉条纹图样。
3. 调节反射镜的位置,改变光的光程差,再次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
4. 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
实验结果和分析。
通过观察和记录不同位置的干涉条纹图样,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干涉条纹的亮暗变化。
当光的光程差为整数倍波长时,出现明条纹;当光的光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出现暗条纹。
这与光的波动理论相符,进一步验证了光的波动特性。
调节反射镜的位置,改变光的光程差,我们可以观察到干涉条纹的位置和亮暗程度发生变化。
这进一步证明了光的波动特性和干涉原理。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光的波动特性和干涉原理的定量关系,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光的本质。
结论。
通过本次迈克尔逊干涉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光的波动特性和干涉原理。
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相符,进一步验证了光的波动性质。
通过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我们得出了光的波动特性和干涉原理的定量关系,为光学理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总结。
迈克尔逊干涉实验是一种经典的光学实验,通过观察和分析光的干涉现象,深入了解了光的波动特性和干涉原理。
本次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相符,为光学理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迈克尔逊研究性实验报告.docx
迈克尔逊研究性实验报告.docx
1. 引言
迈克尔逊干涉仪是一种精密的光学仪器,用于测量光的波长、速度和干涉现象等。
本实验旨在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对一束光线进行分析,验证干涉现象的存在,并测量光的波长。
2. 实验步骤
(1)检查仪器
检查设备是否齐全,观察反射镜、半反射镜、透镜和眼镜,确保完整、无损坏。
(2)调整仪器
调整反射镜和半反射镜的位置和角度,使得干涉光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明显的条纹。
调整波长调节器的位置,使得光源发出单色光。
(3)测量波长
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特性,测量光的波长。
调节干涉仪中间间隔板的位置,使得干涉光的干涉条纹位于中央。
测量出间隔板与反射镜的距离,再根据式子计算出波长。
3. 实验结果
经过调整,干涉光出现了明显的条纹现象。
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得到了红光的波长。
实验结果如下:
波长测量值:650 nm
4. 结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验证了光的干涉现象的存在,并通过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出光的波长。
实验结果与理论相符,说明本实验有效。
5. 实验意义
迈克尔逊干涉仪广泛应用于物理学和光学学科中,如干涉测量、光学仪器设计、精密测量等。
通过本实验,我们能够更深刻地了解干涉现象和光学仪器的特点,增强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6. 参考文献
[1] 刘畅,李明. 《光学实验》(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迈克尔逊实验报告总结与反思
迈克尔逊实验报告总结与反思迈克尔逊实验是一个著名的物理实验,由美国物理学家阿尔伯特·迈克尔逊设计和进行。
这个实验的目的是测量光速,因为迈克尔逊认为光速是最重要的基本物理常数之一。
通过这个实验,迈克尔逊计算出了光速的近似值,并且还确认了以太的不存在。
这个实验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两个垂直相交的光路,使一个光源发出的光分为两束,经过不同的镜面反射后,再次合成一束光。
如果光速是有限的,那么两束光会有一个相对位移,这个相对位移可以通过观察干涉图来测量。
实际上,迈克尔逊使用了一种精密的干涉仪来观察干涉图。
迈克尔逊实验的结果非常重要,因为它对当时的物理理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迈克尔逊的实验之前,人们普遍认为光是媒介介质(以太),它通过介质中的振动来传输。
但实验结果表明,观测到的光速是相同的,即使在不同的方向和时刻。
这表明光速并不依赖于一个特定的介质,因为光在真空中也具有这样的特性。
这个结果导致了以太存在的矛盾,最终导致了爱因斯坦的特殊相对论理论的发展。
迈克尔逊实验对于我们的科学研究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它启示我们可以通过运用科学方法,精确地测量物理常数和物理现象,从而深入理解自然界的本质。
此外,迈克尔逊实验还提醒我们在科学研究中要根据实验结果来调整我们的理论和猜测,而不是死守旧有的观点。
不过,值得反思的是,迈克尔逊实验的成功也离不开迈克尔逊团队的技术和方法。
他们设计和制造的干涉仪具有极高的精度,可以探测到微小的光路位移。
这需要他们对物理、光学、机械和电子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深入掌握。
因此,迈克尔逊实验的成功不仅仅是一个人或一个理论的绩效,而是一个团队和一些新兴技术的共同努力。
另外,我们也需要意识到,迈克尔逊实验并没有解决所有问题。
迈克尔逊既然认为以太不存在,那么光的传播方式是怎样的呢?这个问题也激起了一系列关于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讨论和研究。
此外,我们也需要认识到,目前我们测量光速和探索自然界的能力仍有局限。
迈克尔逊干涉仪研究性实验报告
迈克尔逊干涉仪研究性实验报告摘要迈克尔逊干涉仪是1883年迈克尔逊和莫雷为了研究以太漂移所设计的精密光学仪器,它是利用分振幅法产生双光束以实现干涉,通过调整该干涉仪,可以产生等厚干涉条纹,也可以产生等倾干涉条纹。
迈克尔逊干涉仪利用光的波长为参照,首次把人类的测量精度精确到纳米级,在近代物理学和近代计量科学中,具有重大的影响,更是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激光出现以后,各种应用就更为广泛。
一、实验原理1.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光路如图1所示,从光源发出的遗嘱光射在分束板P1上,将光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从P1的半反射膜处反射,射向平面镜M2;另一部分从P1透射,射向平面镜M1。
因P1和全反射镜M1、M2均成45°角,所以两束光均垂直射到M1、M2上。
从M2反射回来的光透过半反射膜;从M1反射回来的光被半反射膜反射。
二者汇聚成一束光,在E处即可观测到干涉条纹。
光路中另一平行平板P2与P1平行,其材料及厚度与P1完全相同,以补偿两束光的光程差,成为补偿板。
反射镜M1是固定的,M2在精密导轨上前后移动,以改变两束光之间的光程差。
M1,、M2后面各有三个螺钉来调节平面镜的方位,M1的下方还附有两个方向互相垂直的弹簧,松紧他们,能使M1支架产生微小变形,以便精确地调节M1。
在图1所示的光路中,M1’是M1被P1半反射膜反射所形成的虚像。
对观察者而言,两相干光束等价于从M1’和M2反射而来,迈克尔逊干涉仪所产生的干涉花纹就如同M1’与M2之间的空气膜所产生的干涉花纹一样。
若M1’、M2平行,则可视作折射率相同、夹角恒定的楔形薄膜。
2.单色电光源的非定域干涉条纹图2 1如图2所示,M2’平行M1且相距为d。
点光源S发出的一束光,对M2’来说,正如S’处发出的光一样,即SG=S’ G;而对于在E处的观察者来说,由于M2的镜面反射,S’点光源如同处在位置S2处一样,即S’M2=M2S2。
又由于半反射膜G的作用,M1的位置如处于M1’的位置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迈克尔逊实验误差的分析以及一些问题的总结摘要:迈克尔逊干涉仪是一种典型的用分振幅法产生双光束以实现干涉的精密光学仪器,利用该仪器可以精确地测量单色光的波长,但是往往由于对误差的产生和来源考虑不周, 或操作以及测量区间选择不当等原因, 导致测量结果的误差过大, 有时波长测量的误差甚至达到5-10%,针对于此,我们做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对误差的进一步分析,了解各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但是由于数学水平的限制,我们对一些误差的分析只是定性的,并不能达到定量,不过我们我们在以后会慢慢弥补这一缺憾的。
通过对误差的研究,我们还对实验的一些步骤提出了改进,这样对我们做实验有很大的方便。
实验原理实验原理如图所示。
G1 和G2 是两块平行放置的平行平面玻璃板, 它们的折射率度都完全相同。
G1 的背面镀有半反射膜, 称作分光板;G2 称作补偿板。
M1 和M2 是两块平面反射镜,它们装在与G1 成45°角的彼此互相垂直的两臂上。
M2固定不动, M1 可沿臂轴方向前后平移。
激光从光源处射出, 进入G1 分光板, 经过G1 分光板半反射膜分束, 光线分为两束; 第一束光反射后垂直射向M1反射镜, 然后反射进入G1 板的半反射膜; 第二束光透射G1 分光板后, 穿过补偿板G2, 然后垂直射入M2 反射, 反射光也进入G1 板的半反射膜。
实际上,自M1 和M2 上的反射相当于自距离为d 的M1 和M2 上的反射, 其中M2 是反射镜M2 所成的虚像。
M1 与M2 之间形成的是一个空气薄膜。
调M2后面的螺丝, 使两组光斑最亮的亮点对齐于视场中心,形成等倾干涉。
两束光形成一系列同心圆干涉条纹如图1( b)。
转动迈克尔逊干涉仪粗手轮, 找出条纹由!吞∀变!吐∀的区域, 让读数窗口基准线对准某一刻度, 使读数窗中的刻度轮与微调手轮的刻度轮相互配合, 读出初始位置d1。
转动微调手轮直到N条干涉条纹涌出或陷入时记下位置数据d2。
根据公式: λ= 2∆d /N 就。
可以计算出波长; 其中∆d = d2 - d1实验仪器:迈克尔逊干涉仪、氦氖激光器、小孔、扩束镜、毛玻璃.实验步骤:(1)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1、调节激光器,是激光水平的入射到M1和M2反射镜中部并基本垂直于仪器导轨。
方法:首先将M1和M2背面的3个螺丝钉及M1的两个微调拉簧均拧成半紧半松,然后呢上下移动左右旋转激光器并调节激光俯仰管,使激光束入射到M1和M2反射镜的中心,并使M1M2反射回来的光点会到激光器光束输出镜面的中点附近。
2、调节M1和M2互相垂直方法:在光源前放置一小孔,让激光器通过一小孔入射到M1M2上,根据反射光点的位置,对激光器进行进一步微调,在此基础上调整M1M2背面的3个方位螺丝钉,使两镜的反射光斑均与小孔重合,这时M1和M2基本垂直。
(2)、电光源非定域干涉条纹的观察和测量1、将激光器用扩束镜扩束,以获得点光源.这时毛玻璃上应该出现条纹。
2、调节M1镜下方的微调拉簧,使产生圆环非定域干涉条纹。
3、将另一块毛玻璃放在扩束镜与干涉仪之间,以获得面光源,放下毛玻璃观察屏,用眼睛直接观察干涉环,同时仔细调节M1的两个微调拉簧,直至眼睛上下左右晃动时,各个干涉环大小不变,与之随着眼睛一起平动。
4、移走小块毛玻璃,将毛玻璃观察屏放回原处,任然观察等倾干涉条纹,改变d 值,使条纹外吐或内缩,测量相应的d 值,计算出波长。
实验数据:(单位:mm) 记录次数 1 2 3 4 5 记录数据 35.50303 35.53465 35.56570 35.59615 35.6252 记录次数 6 7 8 9 10 记录数据35.6587435.6892535.7201635.7531935.78380计算△d(单位:mm) △d 1 △d 2 △d 3 △d 4 △d 5 △d 6 △d 7 △d 8 △d 9 0.036120.031050.030450.031370.031220.030510.030900.033040.03061该组数据都均匀的分布在0.03100左右,故都是有效数据,不需要剔除。
∑==∆=∆9103120.091i i mmd dA 类不确定度Ua=421064.289)(-⨯=⨯∆-∆∑d d immB 类不确定度为△b=5410-⨯mmU b =3b ∆=2.88410-⨯mm所以U=22b a U U +=3.9410-⨯mm 又因为N d ∆=2λ 故U (λ)=mm d U N41008.0)(2-⨯=∆ mm Nd41024.62-⨯=∆=λ 对其进行数据修约,得最终结果为:mm u 410)08.024.6()(-⨯±=±λλ以上是我们做实验得到的结果,经过查阅资料我们得知氦氖激光的标准波长是mm 410328.6-⨯,我们的计算结果与标准值相比误差还是比较大,下面我们对误差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总结:能引起本实验波长测量值误差的各种可能因素很多,通过分析, 比较可知, 在实际实验条件下无法做到镜面M1和镜面M2严格平行是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
尽管调得M1 M2, 但M1 的移动方向与M1镜子法线方向并不保证一致, 这样使得接收屏上干涉同心圆纹表现为“生出”或“消失” 一个个圆环的同时中心位置移动, 实际从刻度读出的移动距离不等于M1、M2 之间空气膜的厚度变化, 而是偏大, 这就使运用公式2λN d =∆计算所得的光波长λ偏大。
1、M 1和M 2不严格垂直当我们用毛玻璃得到面光源的定域等倾干涉条纹时,我们认为两平面镜严格垂直。
但实际上可能存在一极小偏转角α。
下面我们考虑一种情况,即2M 角度正确但1M 与标准位置有一小偏角α。
此时像点'1s 和'2s 分别如图所示。
'1s 和'2s 水平方向距离为x ∆=(++d )2α(+)2α,竖直方向距离仍为y ∆=2d 。
下面我们计算由此带来的误差。
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将OXYZ 坐标系如上图图建立。
其中实线矩形表示观察屏,E 为1M 2M 严格垂直时干涉条纹环心的位置。
由于α的存在,干涉环心偏移至O 点。
在此图中E 点位置如图所示。
此时观察屏与OXY 平面成β夹角,()12dl l αβ+=。
()222212e d l l α=++为研究此时观察屏上的干涉图像,我们在观察屏上取一矢径r ,对于矢径r ,其三个分量分别为x=r, y=r, z= r. 即r = 而'1s =,'2s = 故1L =2L =1L =2L =故L ∆=2L —1L=—=()12dl l αβ+=其中显然,当两平面镜1M 2M 不严格相互垂直时屏上所显示的干涉条纹并不是圆形,但由于β很小(我们在调节实验仪器时都尽量将环心调在屏中心),故实际上我们所看到的干涉图像还是很接近圆形的。
而()222212e d l l α=++,故L ∆=()222212dl l α++0r →故: L ∆=()222212d l l α++e ==k λ故此时:e N λ∆=()()()22222211212N d d l l dl l αα⎛⎫=+-+⎪⎝⎭+∆++'λ=2d N∆,()22'212dd l l λαλ+=+即我们计算所得的的波长大于真实波长。
而()12OE ==l l dl l αβ+故()12OE= d ll l α+故()22212=dd l l λλα++()2112= 1+2l l d λα⎡⎤⎢⎥⎢⎥⎢⎥⎣⎦+⎡⎤⎢⎥⎣⎦21= 1+2OE l λ⎡⎤⎢⎥⎢⎥⎢⎥⎣⎦⎛⎫ ⎪⎝⎭ ()222212d dNdl l α∆≈++即2''11=*2800120λλλ∆=⎛⎫ ⎪⎝⎭212OE lλ=⎛⎫ ⎪⎝⎭2'12OE lλ≈⎛⎫ ⎪⎝⎭假设20l cm =,1OE cm ==λ∆2''11=*2800120λλλ∆=⎛⎫⎪⎝⎭可见,虽然偏转角α会产生一定误差,但这个误差值非常小。
上所讨论的是2M 角度正确但1M 与标准位置有一偏转角α。
其余情况与此相类似,在此不再敷述。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结论当1M 2M 与不严格垂直时最终实验结果λ与真实值存在误差,误差较小。
2、由于温度和空气湿度不同而引起空气折射率的变化,从而导致误差。
经查阅资料我们得知空气的折射率随着温度成指数衰减,但是我们没有找到一个定量的关系,最后查到了在20℃时的空气折射率是1.000276,由公式Nd∆=2λ可知,这样应该造成的误差就是∆λ=2∆d ⨯0.000276 / N,其误差不超过3 /10000. 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因素也会对实验造成一定的影响,由于水平的限制,只做定性的分析,1、螺杆顶块与移动镜接触定位块之间的松动或磨损仪器长期使用, 仪器原件接触点会产生松动或磨损, 使得正反空程误差超过允许值。
学生在测量时就会发现转动微调手轮时, 干涉环变化缓慢, 从而使其读数与干涉环数不相符2、干涉条纹过细, 直接影响读数的精确性,由于迈克尔逊干涉仪中, 平面镜M1和M2之间形成的空气薄膜厚度d过大, 形成的干涉条纹过密。
这样给测量带来不便。
3、没有消除空程误差,我们在做双棱镜等光学实验时都要进行正转和反转测量,而在本实验中只进行单方向的转动测量,这样由于器械的不精密会带来一定的误差。
4、经查阅资料我们得知,任何光源都不是由单一波长的光组成,是由波长相近的一些光组成,也就是说我们得到的波长只是一个平均值。
一些由于测量和读数,以及人为因素带来的误差是最基本的,我们再次不做过多的叙述,另外针对实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总结了一些在经验,这样会对以后做实验带来方便:1、对d的值得选取问题如果发现干涉条纹过于密集,应该适当的减小d的值,若发现干涉条纹不是环形而接近于直线,那就是d的值过于小而造成的,应当适量增大。
一般M1 镜在轨道上的读数为35mm左右得到的干涉条纹大小最适合测量。
2、起始位置的选取调出干涉条纹后, 通过旋转微调鼓轮可观察到条纹“冒出”和“陷入”的情况。
在测量时, 两种情况都是可取的。
本实验需要长时间盯着屏上的干涉图样观察, 学生在实验中需要测量的干涉条纹较多, 容易因眼睛疲劳视野模糊出现误差, 为了有效减轻眼睛的负担, 从保护眼睛的角度出发, 一般建议选中心为暗斑时作为起始位置开始测量。
3、调节技巧有时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转动微调鼓轮时, 干涉环变化缓慢, 甚至出现图样变化突然中断的现象, 从而使其读数与干涉环数不相符。
此时应当将移动镜拖板重新调节固定, 减少空隙; 旋紧传动螺母上的紧固螺纹, 使螺杆挡板与导轨间隙达到正常范围。
4、有时我们会发现得到的条纹不是圆形而是椭圆或者双曲线,那就是由于光程差太大造成的,可能的原因是补偿版和分光板不平行造成的,当分光板与补偿板不平行时, 两路干涉光的光程差发生改变, 这时为:= 2ecosθi∆ + ∆i其中, ∆i为因分光板和补偿板不严格平行所产生的附加光程差; θi 为光到M1 M 2形成的空气膜的入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