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艺术发展论
(完整版)《艺术概论》课后题答案整理
![(完整版)《艺术概论》课后题答案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5cd721fb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53.png)
(完整版)《艺术概论》课后题答案整理第⼀章艺术本质论1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关系如何?P23答:艺术是⼀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在⼀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于经济基础。
P232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P30、31、32 P33、34P34答:政治对于艺术是在上层建筑领域⾥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也不是平⾏的关系。
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影响艺术,艺术也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反作⽤于经济基础。
道德是⼈们根据⾃⼰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形成的关于社会⽣活的规范,能指导⼈们⼀般的⾔论和⾏动,也能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对于社会⽣活的反映。
艺术反过来⼜可以影响和改造⼈们的道德观念,起到移风易俗的作⽤,进步的艺术总是努⼒反对旧道德、建⽴新道德,⽬的在于破坏旧的经济基础建⽴新的经济基础。
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是在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的关系。
它们⼀⽅⾯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另⼀⽅⾯,艺术与经济基础的联系必须通过"中间环节",因此,影响不可避免。
3.艺术同宗教、哲学等特殊意识形态的关系?P36、37 P38答:艺术与它们之间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相互渗透的关系。
艺术与宗教:⾸先,宗教对艺术的影响,从根本说是对艺术的否定,宗教与艺术的关系是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相互渗透的关系,他们都反映反映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所决定。
哲学作为⼀定的世界观,必然要对艺术创作互动发⽣影响,艺术不但要反映⼀定的哲学观念,⽽且给⼀定的世界观的形成以积极的影响。
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如同与政治、道德、宗教的关系⼀样,是上层建筑各种因素的交互作⽤关系,相互影响关系。
4.为什么说艺术是社会⽣活的反映?艺术反映什么样的社会⽣活?艺术以什么样的⽅式反映社会⽣活?答:艺术来源于社会⽣活,是社会⽣活的反映。
王宏建艺术概论第三章和第四章总结
![王宏建艺术概论第三章和第四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e13b218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75.png)
第三章艺术发展论思考题1、为什么说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劳动?①生产劳动实践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前提(劳动创造了手,推动了语言的产生,推动了工具的制造。
人的产生为艺术的发生提供了前提。
“啊,人类,只有你才有艺术”—席勒)②生产劳动实践推动着思想与感情的产生,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第一个必要的条件(当劳动的结果与预想的不一致时:劳动失败是精灵对人的惩罚,产生了图腾和巫术。
图腾崇拜是对主管万物的神及其所管辖的精灵的信仰,巫术是对图腾的信仰在实践中转变为仪式上的崇拜。
灵魂不死—万物有灵—图腾—巫术,种种因素的综合促成了原始艺术的发生。
当劳动的结果与预想的一致时:必然导致人的征服欲、改造欲、创造欲的发生。
征服自然的欲望满足,就引起了喜悦的情感,反转产生对自然界更强力的征服欲。
随着征服欲的发展,人们就产生了创作欲,利用艺术征服自然。
如阿尔塔米拉洞穴的壁画)③生产劳动推动着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为艺术的发生创作了第二个必要的条件(审美是人类在生产劳动实践中产生的。
劳动先于审美,实用的观点先于审美的观点。
审美经历了三个阶段:仅实用性而无审美性—实用兼审美—仅审美性。
生产劳动实践是发展、变动的,被生产劳动所决定的观念也是发展变动的,因此人们的审美对象也是发展变动的,狩猎以动物为美,农耕以植物为美。
美感最终是人们摆脱了对象的实用价值和功利内容,仅将对象的形式视为审美对象。
所以人是艺术发生的前提,审美性、情感性是艺术发生的必要条件)④生产劳动实践是原始艺术发生的直接原因(以造型艺术为例:它是人类所创造的最古老的艺术,原始造型艺术的主要特点,其题材是动物而非植物,是由狩猎生活所决定的。
以音乐、舞蹈、诗歌为例:音乐最初的特征是节奏而非旋律,因为任何民族最初的乐器都是打击乐器,再者原始人的音乐多为舞蹈伴奏。
原始舞蹈中的模仿式舞蹈室对动物和人类动作的节奏的模仿,根源于狩猎生活,操练式舞蹈室祈祷、巫术的仪式,原始人依靠巫术舞蹈征服自然。
艺术概论第三章艺术发展论
![艺术概论第三章艺术发展论](https://img.taocdn.com/s3/m/da618145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89.png)
80%
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特色鲜明,对当地艺术 创作风格和内容产生重要影响。
科技发展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艺术创作工具
科技进步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更 先进的工具和技术,如数字绘 画、3D打印等。
艺术传播方式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现代科技 手段改变了艺术的传播方式, 使艺术更加普及和易于获取。
艺术表现形式
科技手段丰富了艺术的表现形 式,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 技术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艺术 体验。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艺术发展也需要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如何在艺术创作和展示 中贯彻环保理念,推动可持续发展是艺术面临的新挑战。
推动艺术发展的策略与建议
加强艺术教育
通过加强艺术教育,提高公众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培 养更多的艺术人才,为艺术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艺术发展的创新性特征
创新是艺术发展的动力
01
艺术家们通过不断创新,打破传统束缚,为艺术发展注入新的
活力。
创新体现在艺术内容与形式上
02
艺术家们不仅在艺术形式上进行创新,还在艺术内容方面进行
深入挖掘和探索。
创新需要勇气与智慧
03
创新往往意味着对传统观念的挑战和突破,需要艺术家们具备
勇气与智慧。
艺术发展的跨界融合趋势
04
艺术发展的特征与趋势
艺术发展的多元化特征
艺术形式的多样性
艺术发展呈现出多种形式 的表达,包括绘画、雕塑、 音乐、舞蹈、戏剧、电影 等。
艺术风格的多样性
不同地域、民族、文化背 景下的艺术风格各异,形 成丰富多彩的艺术景观。
艺术观念的多样性
艺术家们的创作观念不断 更新,推动艺术发展向更 高层次、更宽领域迈进。
第三章 艺术发展论
![第三章 艺术发展论](https://img.taocdn.com/s3/m/457d96cc482fb4daa48d4b13.png)
(2)、观点二:“政治与艺术无关”
①这种观点的错误是:无论艺术家本人的主观意愿如何, “为艺术而艺术”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艺术作品 不可能与政治割裂的清清楚楚。
②哲学中提到,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是整个上层建筑 的核心,政治要求艺术为自己服务。这是不可否认的客 观事实。因此,政治和艺术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2、政治对艺术的影响是直接的。艺术就像晴雨表一样灵 敏地对政治做出反映;政治对艺术的影响是重大的,可 以促进艺术的繁荣,也可以成为巨大的阻力导致艺术的 衰败。
米勒 《拾穗者》
表现的是一个收 获场面使富饶美 丽的农村自然景 色与农民的辛酸 劳动形成了对比。 接近米勒的几位 社会活动家看到 了这幅画中可贵 的真实。
(三)宗教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宗教与艺术像携手并进的孪生兄弟。”
宗教对艺术的发展只起到影响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 (在本书第一章中已经明确)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宗教阻碍艺术的发展。两者是不同的,相互对立的。
①宗教是对生活的歪曲反映,艺术则是对生活的真实反映
②宗教要求对彼岸世界的心灵感悟,艺术则是对现实世界和世俗 感情的形象表现
宗教推动艺术的发展表现在: 第一,宗教促使艺术突破教义的局限从而得到发展。 第二,宗教为艺术提供题材。 第三,宗教往往是艺术生产的组织者
纪》
(四)道德给艺术的发展以巨大的影响
道德与艺术是相互区别、相互影响。 道德是艺术发展的动力或阻力。
①艺术作品表现进步的道德准则和高尚的理想情操,往往能 产生持久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促进艺术的发展。 ②艺术作品表现落后、腐朽、丑恶的道德准则,对艺术的发 展起到阻碍作用。
(一)艺术发生的上限——人所创造的第一件工具
从工具的生产到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纯粹的实用品; 第二阶段,准艺术,艺术发生的开始; 第三阶段,纯粹的艺术品,文明社会的艺术。 (06年,填空,13)
艺术概论重点总结
![艺术概论重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4692242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de.png)
艺术概论第一章艺术本质论艺术的本质:指艺术这种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艺术这一事物同其他事物如政治、经济、道德、哲学、宗教的内部联系。
换句话说,就是艺术这种事物内部的一种规定性,这种规定性规定着艺术之所以是艺术,而不是其他的什么事物。
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
艺术和经济基础的关系: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艺术这种社会事物是一种相对于物质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
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艺术,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它的发生和发展,归根到底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艺术的发生和发展上,是经济基础最终决定了各个历史阶段的艺术的主要内容和形态。
艺术和政治的关系:从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来看,政治对于艺术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1)既承认政治对艺术的影响关系,同是又承认艺术最终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2)政治与艺术虽然是相互影响的关系,但他们又不是一种平行的关系,他们在上层建筑所处的地位是不一样的。
(3)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影响艺术,而艺术也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艺术与宗教的关系:从社会历史的发展来看,许多艺术现象都同宗教联系在一起。
艺术是两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
(1)在一定历史时期里,它们是相互影响的(2)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当宗教成为支配的社会意识形态时,宗教对艺术的影响是巨大的,而艺术也反映出一定的宗教观念,给宗教以影响。
艺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1)艺术是一种思想关系,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思想关系是反映物质关系的,意识形态是反映经济基础的。
(2)作为特殊的意识形态的艺术不同于作为“中间环节”的其他意识形态。
(3)艺术与宗教、哲学等其他更高的、更远离经济基础的特殊意识形态之间有着共性,但它们究竟是不同的社会事物,在上层建筑里分属于不同的部门,彼此不能混为一谈,不能相互替代。
艺术起源的五种学说
![艺术起源的五种学说](https://img.taocdn.com/s3/m/3677cba7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cd.png)
艺术起源的五种学说第三章艺术发展论关于美术的本质,历代的美学家、艺术理论家和美术家已经从不同的角度做出过许多不同的解释和回答。
他们的解答不乏真知灼见,但由于谈论问题的角度不同,层面不同,思想方法和观点不同,又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局限和缺点,不能令人满意。
一、游戏说又称“席勒—斯宾塞理论”,由18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风靡一时。
席勒认为,艺术发生的真正原因是以外观为目的的游戏冲动,游戏就是过剩经历的发泄。
斯宾塞进一步发挥了席勒的理论,认为游戏与审美的共同特征是人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实际效用、没有功利目的的活动中去。
游戏与艺术虽然有共同的特征,但是艺术起源于“游戏”的说法,仅仅从生物学或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未能科学、全面地揭示出艺术产生的最终原因,其把“游戏”看做人和动物共有的本能是错误的论断,因为艺术活动与审美活动仅仅属于人类社会所专有。
动物的“游戏”可以归结为过剩精力的发泄,而人的“游戏”则是为了精神需要的满足,二者之间有着严格的区别。
因此艺术起源于“游戏”的说法脱离了人类的社会实践,未能揭示艺术诞生的真正奥秘。
游戏说:艺术活动或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天生的游戏本能。
理论内容:肯定了游戏的艺术活动和审美活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艺术的部分特殊性,但不够全面。
代表人物:席勒:艺术是一种游戏的冲动。
斯宾塞:艺术和游戏就是人的过剩精力的发泄。
二、模仿说模仿说是一种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最古老的理论,始于古希腊哲学家。
这种学说认为:模仿是人类固有的天性和本能,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模仿冲动。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是“模仿说”的重要代表。
亚里士多德首先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存在,因此模仿现实世界的艺术也是真实的,而且是更高的真实。
与此同时,亚里士多德肯定艺术的模仿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艺术表现的事物比生活中原来的事物更理想、更美。
这对后来西方传统美学思想特别是艺术实践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深远的。
艺术概论 第四章
![艺术概论 第四章](https://img.taocdn.com/s3/m/2a0b071ce009581b6ad9eb46.png)
第三章艺术发展论1.为什么说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劳动?P198—206答:(1)生产劳动实践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前提;(2)生产劳动实践推动着思想与感情的产生,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第一个必要的条件;(3)生产劳动推动着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第二个必要的条件;(4)生产劳动实践是原始艺术发生的直接动因。
2.简述艺术发生的历史过程。
P212—218答:从工具的产生,到艺术的发生,大约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纯粹的实用品。
第二阶段:即是实用品,又是艺术品。
叫"准艺术”、”史前艺术"。
发生在狩猎经济做基础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发生的标志是人体装饰、雕刻和岩画的出现.大约在七千年到五千年之间,社会由狩猎经济向原始农耕经济转变,生活方式由游牧渐趋稳定。
是“准艺术”的繁荣时期.约四、五千年前,社会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石器工具衰落了,金属工具的使用,深刻地影响了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准艺术”的衰落.第三阶段:纯粹的艺术品,就是文明社会的艺术。
3.什么是艺术发展的他律性?P224-240答:艺术发展的他律性就是指在艺术发展过程中,艺术与其他事物如经济、政治、道德、宗教、哲学等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也就是揭示艺术的外因是怎样制约和推动着艺术的发展。
主要有以下几条:(1)经济是艺术发展的决定力量和终极原因:①经济决定艺术的发生;②经济决定艺术的性质第三经济决定艺术的发展第四艺术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2)政治对艺术的发展具有直接的、重大的、深刻的影响。
因为政治集中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它拥有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和强大的物质力量。
因此,政治即可以成为强大的动力促进艺术的繁荣,也可以成为巨大的阻力导致艺术的衰败。
(3)宗教对艺术发展的影响:①宗教阻碍艺术的发展,即宗教对艺术否定;②宗教促进艺术的发展。
③宗教推动艺术的发展。
(4)道德给艺术的发展以巨大的影响。
当艺术作品表现进步的道德准则和高尚的理想情操时,往往产生持久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促进艺术的发展。
第三章艺术发展论第二节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三章艺术发展论第二节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b796a09de2bd960591c6772e.png)
哲学通过创作方法的中介影响艺术 的发展。
哲学思想决定艺术创作方法的选择 与改变。
哲学思想的矛盾决定艺术创作方法 的矛盾。
三、艺术发展的自律性
(一)历史继承性是艺术发展的普 遍规律
1、艺术作品思想内容的继承。 2、艺术作品形式的继承。 3、艺术种类和艺术创作方法的继承。
(二)艺术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的 原因
1、艺术发展的历史继承性是社会物质生 活发展的连续性所决定的。
2、艺术发展的历史继承性是由艺术本身 的性质所决定的。
3、艺术发展的历史继承性是由艺术表现 生活的任务决定的
(三)继承艺术遗产的原则
❖ 继承艺术遗产的原则是批判的原则。批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 从革新的程度来说,革新可以区分为 同一艺术风格延续中的革新与不同艺 术风格转变中的革新。
(七)艺术发展过程中继承与革 新的关系
❖ 革新是继承的目的。
❖ 继承是革新的基础。
(三)道德给艺术的发展以巨大的影响 关于道德在艺术发展中的作用,有两种观点:
1、认为道德与艺术是绝对对立的,道德与艺术无关。 2、道德与艺术是完全同一的,一切艺术都是道德教育的手段。
(三)宗教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 首先,宗教阻碍艺术的发展。 ❖ 其次,宗教促进艺术的发展。
(五)哲学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艺术发展论
第二节 艺术发展的客观 规律
一、历史上对艺术发展规律的研究
❖ 大多数艺术理论家都认为应当从两个方面探 讨艺术发展的规律: 第一,揭示艺术发展的客观过程,阐释艺术 发展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之间的联系,这就 是艺术发展的模式。 第二,探究艺术发展的原因,阐释艺术作品 与社会发展原因的关系,这就是艺术发展的 动力。
第三章、论艺术发展的规律
![第三章、论艺术发展的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b3ea32081a37f111f0855b32.png)
艺术发展的规律艺术发展规律的研究由浅入深分三个层次:第一、对艺术发展过程的客观描述,某个时代有什么艺术作品和艺术家,这是一个在人主观意识之外的客观过程。
第二、艺术史家对艺术发展过程的主观描述。
第三、对艺术发展深层次的哲理思考。
历史上有很多艺术史家对艺术进行过深层次的探讨,他们的精神是可贵的,然而由于条件的限制,他们所作的理论并不准确或者说不全面。
有以下几种不完善的理论:《1》艺术发展的模式论第一、认为“草创——繁荣——衰亡”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
然而这种模式必然要首先设立一个明确的价值标准作为艺术发展阶段的根据,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
其次任何时代的艺术风格都是多种多样的,而这种模式只反映了占主导地位的艺术风格,因而又不可避免的带有片面性。
第二、认为“否定之否定”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
在黑格尔看来艺术发展过程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既象征性艺术(物质与精神失调)——古典型艺术(物质与精神一致)——浪漫性艺术(在更高的基础上物质与精神失调)。
他把艺术发展的动力归之于神秘的绝对观念,又把错综复杂、丰富多彩的艺术归之于三种类型,按这种模式浪漫性艺术也要被否定,从而导致艺术灭亡,这种唯心主义假想显然是错误的。
第三、认为“两极之间的变化”带有主观色彩。
《2》艺术发展的动力论这种“人性论”认为艺术发展的终极原因是人的本性。
如果这样的说法那为什么文艺复兴时期人的本性没变,而文艺复兴不能提前或者延后了,显然这种唯心的说法也是错误的正确的应该是:说了这么多那么艺术的规律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了?依然从以下两个方便来讨论它的规律:《1》艺术发展的他律性。
他律性是指在艺术的发展过程中艺术与其他事物如经济、政治、宗教、道德、等等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也就是揭示艺术的外因是怎样推动和制约艺术发展的。
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经济是艺术发展的决定力量和终极原因:1、经济决定艺术的发生。
经济经济创造了艺术发生的条件,创造了艺术发生的动因,甚至决定了艺术艺术的内容和形式。
艺术概论复习资料
![艺术概论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8747abbfd0a79563c1e72bd.png)
艺术概论的复习资料绪论一.{艺术概论}是高等艺术院校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二.究对象。
三.艺术概论全书共有六章,它们是:1克罗齐柏格森科林伍德柏拉图黑格尔赫拉克利特亚里士多德达芬奇荷加斯哈奇生五.方法论的原则:1.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1.艺术研究上彻底的唯物史观:实践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2.艺术研究上完全的辩证法官:具体,个别与普遍,一般的对立统一,精神与物质,意识与存在的对立统一,运动,发展,变化的辩证运动规律。
1.人们的精神交往是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2.艺术和人的一切创造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3.艺术生产是按美得规律来创造的精神生产活动4.劳动创造了每,艺术是人从创造的对象世界中“直观自身”的自我享受1.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2.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之间存在着不平衡性3.艺术是诸多因素动态交织,对立统一的审美创造成果第一章艺术本质论123456.78.形象性是文学艺术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
9.艺术真实性是一种假定的真实,审美化的真实,虚构的真实,创造的真实。
10.审美是艺术区别于其他社会事物的根本性质11.艺术是一种审美的社会意识形态12.从社会生产实践的角度看待和考察人类及人类的一切活动时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创见。
13.所谓审美关系是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发生审美上的关系14.艺术特征1.审美特征艺术形象是艺术对象化的重要审美形式2.形象特征3.形式美的特征4.创造性特征5.情感特征6.交流特征判断1.决定艺术作为艺术生产本质的,却并不是它的物质生产的一般性质而是他的精神生产的性质2.分析:以可感的形象形态表现深层的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3.纯客观或纯主观的艺术形象,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分析:任何艺术作品的形象都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统一四.名词解释艺术是人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
运用一定得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物质与精神,审美对象与主体心灵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的特定成果。
艺术概论(三章)
![艺术概论(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ab3c8b276bd97f192279e977.png)
第三章艺术发展论教学目的:了解艺术发生的历史过程、历史上对艺术发展规律的研究及世界各民族艺术的多元存在,理解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劳动实践,洞悉各民族艺术的相互影响与融合,掌握艺术发生的几种主要理论、艺术发展的他律性和自律性、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辨证关系。
重点难点:艺术发生的几种主要理论,特别是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劳动实践论。
正确理解艺术发展的他律性和自律性、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辨证关系;艺术发展的他律性和自律性教学时数:2学时课外作业:论艺术发展的动因,举例说明字数:800以上内容步骤:第一节艺术的发生一、历史上关于艺术发生的几种主要理论1、游戏说游戏说由十八世纪德国思想家席勒和十九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艺术史家曾把这种学说称之为“席勒――斯宾塞理论”。
席勒认为,艺术发生的真正原因是以外观为目的的游戏冲动。
为什么会游戏呢?精力过剩。
游戏就是过剩精力的发泄。
当人摆脱了实用的功利目的,才能产生自由的游戏,正是这种无功利的、无目的的自由游戏,推动了艺术的发生。
喜悦的无规则的跳跃逐渐成为舞蹈,发之于情的声音逐渐成为歌曲。
斯宾塞近一步发挥了席勒的理论。
他认为,游戏与审美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两者都不能直接有助于维持生命,都于功利无关。
游戏虽然没有实际的功利价值,游戏对个人和整个民族都具有生物学上的价值。
2、巫术说代表著作:弗雷泽:《金枝》艺术起源于巫术,是二十世纪以来西方艺术发生学中影响最大的一种理论。
巫术说最早由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原始艺术起源于原始巫术,而原始巫术根植于原始人万物有灵的世界观,他说:“野蛮人的世界观就是给一切现象凭空加上无所不在的人格化的神灵的任性作用……古代的野蛮人让这些幻象来塞满自己的住宅、周围的环境、广大的地面和天空。
”3、劳动说沃拉斯切克、毕歇尔、希尔恩都强调音乐、舞蹈的特征是节奏,而音乐、舞蹈的节奏又来源于劳动的节奏,因而劳动是艺术发生的直接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加索 《亚维农少女》
过去的画家都是从 一个角度去看待人或 事物,所画的只是立 体的一面。立体主义 则 毕加索是以全新的 方式展现事物,他们 从几个角度去观察, 从正面不可能看到的 几个角度去观察,把 正面不可能看到的几 个侧面都用并列或重 叠的方式表现出来。 在《亚威农少女》中, 五个裸女的色调以蓝 色背景来映衬,背景 也作了任意分割,没 有远近的感觉,人物 是由几何形体组合而 成的。
第三章 艺术发展论
占分比例10%,以名词解释和简答 题的题型来考察。
第一节 艺术的发生
一、历史上关于艺术发生的几种主要理论
(一)游戏说 (07年,名解,25) ①艺术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
②一方面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同时由于人类可以 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功利性的活动中,于是 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正是这种自由的游戏推动着 艺术的发生。 ③代表人物德国的席勒、英国的斯宾塞。
3、原则——批判原则,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反对“肯定一切”的复古主义 反对“否定一切”的虚无主义
4、条件——艺术风格的相似性。
只有风格相似的艺术,才具有继承的可能性。
5、类型
①同一艺术风格渐进延续中的继承 ②不同艺术风格飞跃断裂的继承
乔托 《哀悼基督》
达 芬 奇 《 岩 间 圣 母 》
乔托选取了耶稣刚被人 从十字架上卸下来的一 个场面。他的母亲马利 亚、他的门徒和亲友相 继赶来哀悼。
(2)、观点二:“政治与艺术无关”
①这种观点的错误是:无论艺术家本人的主观意愿如何, “为艺术而艺术”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艺术作品 不可能与政治割裂的清清楚楚。
②哲学中提到,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是整个上层建筑 的核心,政治要求艺术为自己服务。这是不可否认的客 观事实。因此,政治和艺术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2、政治对艺术的影响是直接的。艺术就像晴雨表一样灵 敏地对政治做出反映;政治对艺术的影响是重大的,可 以促进艺术的繁荣,也可以成为巨大的阻力导致艺术的 衰败。
二、艺术发展的他律性
他律性——其他事物如经济、政治、道德、宗教、哲学等 这些艺术的外因是如何制约艺术的发展。 (一)经济是艺术发展的决定力量和终极原因 ①经济决定艺术的发生 ②经济决定艺术的性质 ③经济决定艺术的发展 ④艺术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06年,简答,30)
不平衡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对历史发展不同时代做纵向比较 ②对同一时代不同地区、国家做横向比较 ③ 对艺术内部不同艺术种类做比较
(2006年,简答题26。)
1、历史继承性的定义 前代艺术对后代艺术的巨大影响以及后代艺术对前代艺术的积极 成果的继承保留。它揭示了艺术发展历史之间的必然的、本质的、稳 定的联系。 历史继承性的主要表现,三个方面 ①艺术作品思想内容的继承 ②艺术作品形式的继承 ③艺术种类和艺术创造方法的继承 2、原因 ①由社会物质生活发展的连续性决定的。 ②由艺术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 ③ 由艺术表现生活的任务决定。
从工具的生产到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纯粹的实用品; 第二阶段,准艺术,艺术发生的开始; 第三阶段,纯粹的艺术品,文明社会的艺术。 (06年,填空,13)
(二)准艺术的发生
1、距今四万年至三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处于原始狩 猎经济时期。。 2、标志:人体装饰(用来夸耀自我或吸引异性)、雕刻 (《持牛角杯的维纳斯》用于崇拜女性生育能力)、岩画 (法国和西班牙的洞穴壁画)的出现。
《最后的审判》 西 斯 廷 圣 母 拉 斐 尔
《创世纪》
(四)道德给艺术的发展以巨大的影响
道德与艺术是相互区别、相互影响。 道德是艺术发展的动力或阻力。 ①艺术作品表现进步的道德准则和高尚的理想情操,往往能 产生持久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促进艺术的发展。 ②艺术作品表现落后、腐朽、丑恶的道德准则,对艺术的发 展起到阻碍作用。
补充——论述题
艺术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原理,是不是否定了经济决定艺 术的原理呢? 1、回答艺术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三个表现; 2、从三个方面分析,不平衡性没有否定经济的决定作用。 ①任何艺术仍然以一定的经济发展为前提; ②平衡与不平衡是辩证统一的。平衡中有不平衡,不平衡中 有平衡。 ③艺术对于经济而言,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 艺术的发展,不仅有经济的决定作用,同时还有先驱者 传递下来的艺术创作理论、方法、风格、流派、技法等作 为发展和繁荣的前提,所以能出现在经济上落后的国家, 在艺术上可以出现繁荣。
德国黑格尔,认为“艺术的发展遵循着肯定——否定— —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具体表现形式是象征性艺术(物 质与精神失调)——古典型艺术(物质与精神一致)— —浪漫型艺术(在更高的基础上物质与精神的失调)”。
评价—— 积极性:黑格尔把艺术看成是一个运动、发展、变化的 过程; 局限性:他把艺术发展的动力归结为神秘的绝对观念, 结果浪漫型艺术也被他归结到否定的行列,按照他的观 点,浪漫型艺术最终也会消亡。
(五)哲学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1、哲学通过美学的中介影响艺术的发展
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追求比例和谐,模仿自然 中世纪——宗教统治一切——追求鲜明,体现宗教精神 文艺复兴——恢复唯物主义——追求比例和谐,观察自然, 研究透视、对称 当代西方——主观唯心主义——艺术与美是“人的直觉”
2、哲学通过创作方法的中介影响艺术的发展
3、“两极之间的变化”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
①19世纪奥地利学者里格尔,认为艺术发展的规律是 “两极对立之间的变化” 。这两极就是“视觉的”与 “触觉的”。 ②20世纪初瑞士学者沃尔夫林提出对立的两极有五对范 畴:一是线性的与绘画的;二是平面的与纵深的;三是 闭合的与开放的;四是多元的与统一的;五是明确的与 模糊的。关键是第一对,正对应于黑格尔说的“视觉的 与触觉的”,其他四对则是它的派生物。
(二)政治对艺术的发展具有直接的、重大的、深
刻的影响 1、关于政治在艺术发展中的作用,两种错误观点 (1)、错误观点一:“政治决定艺术。” (08年,简答,31)
①从理论上分析,它把艺术发展的根源归结为思想关系, 否定了“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经济”的历史唯物主义 观点,从而陷入了唯心主义。 ②从实践经验来看,政治不能决定艺术。被政治贬斥的艺 术作品的生命力未必短暂,而被政治推崇的艺术作品的 生命力未必永恒。
2、宗教促进艺术的发展。两者又有许多共同点。 ①都是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 ②都蕴含了感情与幻想的成分。 ③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全面反映。 ④都使人的精神得到抚慰,产生愉悦与希望。 宗教推动艺术的发展表现在: 第一,宗教促使艺术突破教义的局限从而得到发展。 第二,宗教为艺术提供题材。 第三,宗教往往是艺术生产的组织者
米勒 《拾穗者》
表现的是一个收 获场面使富饶美 丽的农村自然景 色与农民的辛酸 劳动形成了对比。 接近米勒的几位 社会活动家看到 了这幅画中可贵 的真实。
(三)宗教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宗教与艺术像携手并进的孪生兄弟。” 宗教对艺术的发展只起到影响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 (在本书第一章中已经明确)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宗教阻碍艺术的发展。两者是不同的,相互对立的。
(四)准艺术的衰落与艺术的发生
1、距今五千年至四千年前,社会经济继续发展,金属工具逐渐代替石器的 作用。 2、社会生活在以下几个方面发生变化: 1)首先,随着阶级的产生,在社会和家庭中出现等级分化。(父系、母 系氏族) 2)其次,生产发展,剩余产品出现,私有观念加强,引发了掠夺战争。 (奴隶社会时期) 3)再次,在阶级统治下,人们恐惧于外部异己的力量,产生了宗教。 3、“艺术”发生的标志——玉器、青铜器艺术的繁荣、狞厉恐怖艺术风格 的产生。
波 提 切 利 《 维 纳 斯 的 诞 生 》
(二)革新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
1、革新在艺术发展中的必然性
①由艺术的任务(反映生活)决的。
②由艺术的本性(在于创新)决定的。
③由欣赏者的审美需求(求新、求异、求变)决定的。 ④由艺术家的个性和思想情感的独特性所决定的。
2、革新的表现
①从艺术作品来说,表现为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革新。 ②从艺术家的角度来说,表现为对他人的超越和对自我的 超越。 ③从革新的程度来说,革新可以区分为同一艺术风格延续 中的革新与不同艺术风格转变中的革新。
①宗教是对生活的歪曲反映,艺术则是对生活的真实反映
②宗教要求对彼岸世界的心灵感悟,艺术则是对现实世界和世俗 感情的形象表现
③宗教对象是神,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异化,艺术的对象是人,是 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④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艺术是生活的教科书 ⑤宗教相信神灵的真实存在,艺术不相信自己创造的对象真实存 在。
二、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力
(一)生产劳动实践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前提 (二)生产劳动实践推动着思想与感情的产生,为 艺术的发生创造了第一个必要的条件 (三)生产劳动推动者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为 艺术的发生创造了第二个必要的条件 (四)生产劳动实践是原始艺术发生的直接动因
三、艺术发生的历史过程
(一)艺术发生的上限——人所创造的第一件工具
(三)准艺术的繁荣
1、距今七千至五千年之间,原始社会已经转变成农耕经济。 2、主要标志:陶器制品的出现和发展。 这些陶器制品的实用价值不断下降,而审美价值在不断增强。
3、陶器制品按照陶器器形和纹样装饰,有两种分类。
持牛角杯的维纳斯
洞穴壁画
原始社会陶器制品的繁荣
半坡遗址——人面鱼 纹盆
半坡遗址——生活器 皿
(二)巫术说 (08年,名解,26)(09年,选择,3) ①艺术起源于原始民族的巫术仪式活动。 ②这是近代西方学术界最具有影响的一种理论。 ③代表人物是英国的爱德华•泰勒,英国的弗雷泽。
(三)劳动说 (06年,名解,21) ①艺术产生的根本动力是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②这是对艺术产生根本原因最具有影响的揭示。 ③代表人物是俄国的普列汉诺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