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呐喊》《彷徨》论鲁迅小说的叙述模式.

合集下载

论鲁迅小说的叙述形态

论鲁迅小说的叙述形态

述 者 叉 深 刻 地 怀 疑 毁 掉 既 存 逻 辑 秩 序 的 可能 性 。 在 《 人 日记 》 文 言 序 中 , 人 病 愈 候 补 去 了 , 狂 的 狂 只 留 下 “ 杂 无 伦 次 ” 日记 , 疑 和 反 叛 无 果 而 终 , 错 的 质 生 活 恢 复 了 常 态 。 是 对 自我 质 疑 和 反 叛 的 怀 疑 , 这 导 致 了绝 望 , 第 二重 怀 疑 。 而 , 个叙 述 者对 是 然 这 自己 的 绝 望 又 总 是 怀 疑 着 , 守 着 一 种 朦 胧 的 希 持 望 以 对 抗 绝 望 。 《 乡 》 , “ ” 到 “ 在 我 在 故 中 当 我 想 现 所 谓 希 望 , 也 是 我 亲 手 制 的 偶 像 ” , 然 义 在 不 时 忽 朦 胧 中想 到 了 “ 望 是 无所 谓 有 , 所 谓无 的 。 希 无 这 正 如 地上 的路 ; 实地 上 本没 有 路 , 的人多 了 , 其 走 也 便 成 了 路 ” 这 正 如 作 者 在 《 呐 喊 >自序 》I 所 。 < } J 言 ,我虽 然 有我 的确信 , 而说 到 希 望却 是 不能 “ 然 抹 煞 的 。 这 是 对 绝 望 的 怀 疑 , 第 三 重 怀 疑 。 ” 是 这 j 重 怀 疑 表 明 了叙 述 者 思 想 的 复 杂 性 和 深 刻 性 。 鲁 迅 小 说 的 叙 述 对 象 多 是 社 会 生 活 中 罪 恶 和
序 的 合 理 性 , 从 来 如 此 , 对 吗 ? “ 们 可 以 改 “ 便 ”你
r , 真 心 改 起 ! 晓 得 将 来 容 不 得 吃人 的 人 , 在 从 要 活
世 f ” 是 《 人 日记 》 对 历 史 逻 辑 的 怀 疑 和 I。 这 狂 中
对社 会 变 革 的 预示 , 第 一重 怀 疑 。 是 , 个叙 是 但 这

论鲁迅《呐喊》《彷徨》的艺术形式与创作方法

论鲁迅《呐喊》《彷徨》的艺术形式与创作方法
综上所述鲁迅的呐喊彷徨不仅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而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参见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而且从叙述视角结构体式美学精神文体风格以及创作方法等诸多层面将中国小说艺术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赋予小说以现代的艺术张力从而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基础
维普资讯
但 《 风波》的题 目与实际故事的差异构成 了一种反讽 同样 《 》也以题 目与爱姑行为的矛盾构成 了一种反 离婚
讽 因而在他们的叙述语调中便渗透进 了一丝淡淡的嘲讽。
收稿 日期:2 0— 0 0 11 - 1 2 作者简介:王晓初 ( 9 6 ,男,重庶奉节人 ,重庆三峡学院科研 处副教授 1 ~) 5
( 一)多样化的叙述视角和结构体式
现代小说理论家卢伯克说: 小说技巧的全部复杂问题,取决于视点问题一 “ 即叙述者与故事的关系问题 ” 闭
这里的 “ 视点” ,实际上就是视角,即设置一个怎样的叙事人,这个叙事人又采取一种怎样的叙述立场和角度来 叙述 例如可以选取第三人称叙事,即叙述人叙述主人公 “ ”的故事 不过这时叙述人可 以是充满感情和倾 他
出场的,有 自己独特的情感与个性 ,并且与主人公构成某种现实关系,从而更具真 实感 。此外作家还可以选取
第二人称 “ 你”的角度叙事 、即叙述人叙述主人公 “ ”的故事。由于小说实际上是一种作者与读者交流的文 你 学形式 , 因而 也就 构成 了一种 作家 “ 我 与读 者 “ ”的对 话关 系 ,读 者会 自觉地 居于 对 话接 受者 “ ”的位 你 你

人称 的叙事话语 及其结构 形式 是鲁 迅的独特创 造 。 由于鲁迅 小说的 重点是 揭示下 层 民众 的精神病 。
和展示 启蒙知 识分予 的 内心情 怀 .因而他 的小说就 弱 化 了传 统小说 的情节 因素 ,而开创 了现代性 珞小 说和

论鲁迅的《呐喊》和《彷徨》(可编辑)

论鲁迅的《呐喊》和《彷徨》(可编辑)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论鲁迅的《呐喊》和《彷徨》姓名:张静丽学号: 0903专业: 汉语言文学教学站点: 山西省电大朔州分校入学时间: _______200903____________指导教师:王卯根兰州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2011年3月16日提纲一序论1.中心论题;论鲁迅的《呐喊》和《彷徨》2,写作意图:《呐喊》与《彷徨》在艺术特色和思想内容上,与以往传统小说对比,鲁迅的作品“多采自病态社会中的不幸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思想的深刻,眼光的独到:重在揭示中国人病态的灵魂。

二、本论对鲁迅作品的简要概述:对呐喊彷徨的剖析1 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强烈的概括性及战斗性;2 对辛亥革命进行了深刻的总结。

3 对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4 表现了农民的苦难生活和精神上遭受的迫害;5 对知识分子道路的探索;6 对妇女命运的关注;(四)鲁迅的呐喊,彷徨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为中国小说的现代化作出宝贵的贡献。

1 更新小说的观念,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理论基础。

2 选取新题材,塑造新人物。

三、结论《呐喊》与《彷徨》,继承中国古代文学精华,借鉴外国文学艺术形式、致力于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革新。

突破中国传统小说的格局,建立中国现代小说新形式。

融个、散文、戏剧、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手法于一炉,进行小说文体实验。

以出色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心理,表现时代特征。

摘要分析鲁迅作品的部分背景对《呐喊》、《彷徨》的剖析,鲁迅的《呐喊》,《彷徨》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为中国小说的现代化作出宝贵的贡献。

更新小说的观念,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理论基础。

选取新题材,塑造新人物。

关键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封建思想麻木愚昧封建伦理冷漠剥削阶级论鲁迅的《呐喊》和《《彷徨》对鲁迅作品的简要概述:鲁迅在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论鲁迅小说中的色彩意象——以《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为例

论鲁迅小说中的色彩意象——以《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为例

ANHUIWENXUE 安徽文学安徽文学2018年6期总第419期论鲁迅小说中的色彩意象———以《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为例张童浙江音乐学院公共基础部摘要:鲁迅的小说具有丰富的色彩意象,三部小说集《呐喊》《仿徨》《故事新编》中的色彩意象丰富。

黑白对比分明,清冷硬朗,带着浓郁的木刻版画的神韵,又明显具有自我形象和主体精神的投射;而色彩的运用热烈绚烂,极具梦幻气质。

色彩的巧设给整个作品系统笼罩上了一层古拙原始的情味,内蕴着刚烈的力量,从中亦可窥见鲁迅独异的审美观、精神气质和文化反思向度。

关键词:鲁迅小说色彩意象审美观作者简介:张童,女,文学博士,浙江音乐学院公共基础部讲师。

鲁迅作品中存在很多意蕴繁蕤的单位意象,譬如具有压抑感和冲击力的“铁屋子”、孤独的“狼”、暗夜里的“猫头鹰”等,乃至“游子归乡”、“看与被看”等具有鲜明原型特征意味的场景,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意象。

因其凝聚着鲁迅独特之生命体悟,既具哲理内核又显艺术灵光。

三部短篇小说集《呐喊》《仿徨》《故事新编》,五百多次出现描述性的色彩词语①。

小说中的黑白对比分明,具有自我形象和主体精神的投射;而部分彩色的运用热烈绚烂,极具梦幻气质。

作为一位偏于主观的作家,他注重主观思想和个体心灵体验,化繁就简着墨于自己意念中的单纯色,构成自己艺术世界中独特的色彩意象,从中亦可窥见鲁迅独异的审美观和精神气质。

一、黑、白单纯色的运用与主体精神的投射鲁迅小说中的黑色蕴涵独特的个体精神体验,是进入鲁迅思想世界的症侯之一。

他作品中常弥漫一种“黑”的氛围。

这种“黑”有时表现为实体的“黑”色,也有借助“夜”的意象,渲染出“黑”的心理氛围。

鲁迅自身的外貌,非常接近笔下的“黑色人”。

他“身材不高,皮肤带浅黑色,目光明亮而温煦”,“漆黑的髭须。

”②画家陶元庆画的鲁迅像,还有曹白所作的木刻《鲁迅像》,那黑色的色彩、线条,尤其那黑色的短发和髭须形象逼真。

身形瘦削,须眉浓黑,怒发冲冠,双眼炯炯有光,鲁迅自身的形象与小说《孤独者》的主人公魏连殳颇为相似,二者的生活经历同样颇多吻合处。

从《呐喊》《彷徨》论鲁迅小说的叙述模式

从《呐喊》《彷徨》论鲁迅小说的叙述模式

从《呐喊》《彷徨》论鲁迅小说的叙述模式摘要: 鲁迅,无疑是20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他是文学界无法跨越的高山。

他的眼光独到又深邃,他的思想先进,他的语言尖锐又发人深省。

追寻鲁迅的脚步,学习鲁迅的精神,使我们对20世纪初期的中国,又更加广阔,更加深远的认识。

从鲁迅的小说《呐喊》《彷徨》,探寻鲁迅小说的写作模式,诸如看客模式,吃人模式,还乡模式,从叙述模式,观鲁迅笔下国民的思想,以观20世纪初期整个国民的精神面貌。

关键词:《呐喊》;《彷徨》;看客模式;吃人模式;还乡模式iOn the Narration Style in Luxun's Novel ofNahan and PanghuangAbstract: Luxun, expected to be one of the greatest literati in the 20th. Nobody can reach the same height in literature but him, just because he has special and deep feeling, developed mind and his sharp words. By following his steps and learning his spirit, we can get a wider and further understanding about China in the beginning of 20th. By exploring the writing style of the his novels in Panghuang and Nahan, such as the style of lookers, eating people and returning to hometown, from those all styles we can see people’s mind in the literature, so we can see the whole Chinese’s appearance in the 20 centry.Key words: Nahan;Panghuang;mode of tourist;mode of killing and being killed;mode of returning致谢首先,我要对我的指导老师某某和某某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呐喊》,《彷徨》的生活视角和结构模式

《呐喊》,《彷徨》的生活视角和结构模式

《呐喊》,《彷徨》的生活视角和结构模

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标志着新文化运
动的发端,也是现代文学的开始。

现代小说开端与成熟的标志是鲁迅小说《呐喊》、《彷徨》的出现。

鲁迅是现代小说的奠基人,他发表了近现代史上第一篇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

1918年5月,《新青年》第四
卷第五号发表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这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其内容和形式上的现代化特征,成为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开辟了我国文学发展的新时代。

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

一、“表现的深切”----独特的题材、眼光与小说模式
二、“格式的特别”----“创造新形式的先锋”
1、借鉴西方小说形式,通过自己的转化、发挥以及个人
的独立创造,以建立起现代小说的新形式。

例如:《狂人日记》(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等。

2、追求表达的含蓄、节制以及
简约、凝练的语言风格。

例如:《故乡》里那幅“神奇的图画”、祥林嫂最后的“肖像”等。

总上,鲁迅的《呐喊》、《彷徨》通过独特的取材,视角和模式,向人们展示了其“反抗绝望”的鲁迅哲学内蕴;所建立的现代小说新形式,既是自觉地借鉴外国小说形式的结果,也是由不自觉到自觉地借鉴传统文学艺术经验的结果。

因此,不愧为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

从《呐喊》到《彷徨》:鲁迅小说中的国民痛史

从《呐喊》到《彷徨》:鲁迅小说中的国民痛史

从《呐喊》到《彷徨》:鲁迅小说中的国民痛史《呐喊》与《彷徨》是鲁迅先生的两部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两部小说以其深刻揭露了中国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心的扭曲,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标志性作品。

本文将结合《呐喊》与《彷徨》,探讨鲁迅小说中的国民痛史,探索其中所包含的国民痛与历史痛。

一、《呐喊》中的国民痛史《呐喊》是鲁迅创作于1918年的一部小说集,其中包括了《狂人日记》、《孔乙己》、《风筝》、《药》、《明天》等篇章。

这些篇章均以其对中国旧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性的剖析而著称,成为鲁迅文学的代表作品。

在《呐喊》中,鲁迅通过对中国旧社会的揭露和对人性的观察,表现了一代人的心灵困境和国民的痛苦。

《狂人日记》中的主人公孔乙己,是一个失意之人,因为自己的贫困和失败而抑郁不已,最终走向了自我毁灭的道路。

而《风筝》中的主人公孙少安,则是一个被家族教化和社会压迫得失去了自我,最终沦为了一个庸俗的商人。

这些形象的塑造,反映了鲁迅对中国旧社会的深刻理解和对国民痛苦的同情,同时也揭示了那个时代中国人民的心理和精神状态。

在《呐喊》中,鲁迅以其犀利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力,描绘了一幅幅悲惨的画面,展示了国民的痛与历史的痛。

这部小说集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也成为了中国文学进入现代主义的标志,揭示了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心的扭曲,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标志性作品。

《呐喊》之后,鲁迅在1933年创作了长篇小说《彷徨》。

这部小说以其对中国当时社会的深刻刻画和对于人性的深入探讨而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

在《彷徨》中,鲁迅以其独特的叙述方式和细腻的笔触,揭示了那个时代中国人的困惑和迷茫,表现了国民的痛与历史的痛。

小说中的主人公苏小姐和柳维深,一个被家庭和社会束缚,一个被爱情和生活挟制,都表现了一个个普通人的心灵困境和国民的苦难。

小说中还刻画了一系列的社会人物,他们或是个体的悲剧,或是集体的悲剧,共同组成了那个时代中国社会的一副画卷。

《呐喊》、《彷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精品名师资料

《呐喊》、《彷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精品名师资料

《呐喊》与《彷徨》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摘要】鲁迅小说反映了时代本质和精神特征,其创作生涯中写下了近三十篇小说,后来集结成为《呐喊》、《仿徨》两部作品集,《呐喊》和《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和成熟的标志,开辟了中国小说发展的一个新的时代,其取材主要是描写农村生活和农民、知识分子形象。

同时,鲁迅也以革命的批判态度,在继承和借鉴中外古今的优秀文学传统的基础上,作了大胆的艺术创新,形成了鲜明的风格。

【关键字】鲁迅小说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正文】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在他的创作生涯中写下了近三十篇小说,后来集结成为《呐喊》、《仿徨》两部作品集。

《呐喊》与《彷徨》主要反映19l1年辛亥革命前夕到l925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前这一历史时期旧中国的社会生活现实。

这两部小说创作的年代,正是我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跨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

这时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在辛亥革命以后已经充分暴露出它的无力。

从“五四”开始,历史已经进入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期,但革命的风暴还在前面,无产阶级暂时还没有和农民结合起来,广大人民还过着落后、痛苦的生活,这是一个痛苦的时代,一个希望和失望交织的时代。

《呐喊》和《彷徨》真实地反映了旧中国各阶层人民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反映了当时剧烈的阶级斗争和新旧思想的斗争,表现了作者对旧社会和统治阶级的强烈憎恨,对新社会的热情向往,对人民大众的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可以说《呐喊》与《彷徨》是旧中国的一面镜子。

暴露旧社会的黑暗现实,探索社会的光明道路,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出路等重大事件,便是《呐喊》和《彷徨》的基本主题。

围绕这一主题,作者集中地揭露了封建主义的罪恶,反映处于经济剥削和精神奴役双重压力下的农民生活的面貌,描写在激烈的社会矛盾中挣扎着的知识分子的命运。

《呐喊》是“五四”初期至“五四”高潮时期的作品,而《彷徨》则是“五四”后期即低潮时期的作品。

这两个集子的思想内容和战斗情绪,还是有差别的。

以《呐喊》《彷徨》为例浅析鲁迅小说中的人物类型.doc

以《呐喊》《彷徨》为例浅析鲁迅小说中的人物类型.doc

以《呐喊》《彷徨》为例浅析鲁迅小说中的人物类型1917--1949年的中国动荡不安,战争频繁,国民处于水生火热中。

民国的建立并没有给国民带来希望,封建因子仍然主宰着一切。

浙江绍兴人周树人以"鲁迅"为笔名,弃医从文,用笔作斗争,他要通过文字的力量,以唤醒国民,拯救国家。

1923年8月出版的《呐喊》和1926年8月出版的《彷徨》是鲁迅最著名的小说集,两本集子合起来共有25篇小说,细细品读,会发现篇篇都是精彩的白话文小说。

概括来讲,鲁迅小说的人物主要分为四种类型:施暴者、受害者、旁观者和反抗者。

一、持强凌弱的施暴者持强凌弱的施暴者在小说中屡见不鲜,暂且不谈所谓的最大施暴者--封建制度,就谈谈实实在在的人。

如果说《药》中华小栓的死是因为他的痨病,那么夏瑜就是让施暴者活活整死的。

刽子手康大叔和管牢的阿义等人对他进行搜刮和拷打,店里的人议论、笑话、诅咒他。

当时革命者的困境显而易见,施暴者的残忍也让我们不寒而栗。

康大叔、阿义等人肯定不是最高层的施暴者,可恶的是低层的施暴者却越来越猖狂。

四铭是个虚伪的知识分子,也是无形的施暴者。

被人骂作"恶毒妇"的他因为"咯吱咯吱"这一句流氓话也买了一块肥皂,倒是四铭太太揭穿了他的不良居心。

他和流氓无异,只是道德的约束让他不能肆无忌惮地表达淫念,有千千万万这样道貌岸然的施暴者生存着,杀伤力更严重。

一向严肃的鲁迅在《肥皂》中用了黑色幽默,"咯吱咯吱",不禁让人发笑。

《长明灯》的施暴者越来越多,手段越来越残忍,稍微进步一点的人便会给他们无情地"除去",就像想要灭掉长明灯的"疯子"。

鲁迅对于施暴者是带着憎恨的感情,这种人活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面,为所欲为,根本不本会想着拯救中国,甚至只记挂着别人对自己的臣服。

他们就像毒瘤,留着贻害无穷,救中国必须把他们剜去。

二、恨铁不成钢的受害者对于施暴者,永远是憎恨的;对于受害者,却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呐喊》、《彷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

《呐喊》、《彷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

《呐喊》与《彷徨》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摘要】鲁迅小说反映了时代本质和精神特征,其创作生涯中写下了近三十篇小说,后来集结成为《呐喊》、《仿徨》两部作品集,《呐喊》和《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和成熟的标志,开辟了中国小说发展的一个新的时代,其取材主要是描写农村生活和农民、知识分子形象。

同时,鲁迅也以革命的批判态度,在继承和借鉴中外古今的优秀文学传统的基础上,作了大胆的艺术创新,形成了鲜明的风格。

【关键字】鲁迅小说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正文】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在他的创作生涯中写下了近三十篇小说,后来集结成为《呐喊》、《仿徨》两部作品集。

《呐喊》与《彷徨》主要反映19l1年辛亥革命前夕到l925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前这一历史时期旧中国的社会生活现实。

这两部小说创作的年代,正是我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跨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

这时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在辛亥革命以后已经充分暴露出它的无力。

从“五四”开始,历史已经进入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期,但革命的风暴还在前面,无产阶级暂时还没有和农民结合起来,广大人民还过着落后、痛苦的生活,这是一个痛苦的时代,一个希望和失望交织的时代。

《呐喊》和《彷徨》真实地反映了旧中国各阶层人民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反映了当时剧烈的阶级斗争和新旧思想的斗争,表现了作者对旧社会和统治阶级的强烈憎恨,对新社会的热情向往,对人民大众的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可以说《呐喊》与《彷徨》是旧中国的一面镜子。

暴露旧社会的黑暗现实,探索社会的光明道路,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出路等重大事件,便是《呐喊》和《彷徨》的基本主题。

围绕这一主题,作者集中地揭露了封建主义的罪恶,反映处于经济剥削和精神奴役双重压力下的农民生活的面貌,描写在激烈的社会矛盾中挣扎着的知识分子的命运。

《呐喊》是“五四”初期至“五四”高潮时期的作品,而《彷徨》则是“五四”后期即低潮时期的作品。

这两个集子的思想内容和战斗情绪,还是有差别的。

浅析《呐喊》《彷徨》的生活视角与小说的结构模式

浅析《呐喊》《彷徨》的生活视角与小说的结构模式

浅析《呐喊》《彷徨》的生活视角与小说的结构模式作者:麻宇航来源:《现代教育实践与研究》2012年第07期【摘要】鲁迅的小说《呐喊》与《彷徨》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和成熟的标志。

这些作品以独特的题材、眼光与小说模式展示了“表现的深切”的生活视角;以“创造新形势的先锋”展示了小说结构模式的特别。

【关键词】鲁迅;现代小说;生活视角;结构模式鲁迅的小说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著称,在新文学起步之时就表现出了超时代的成熟。

他所建立的中国现代小说新形式,既是自觉地借鉴外国小说形式的结果,也是由不自觉到自觉地借鉴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经验的结果。

小说《呐喊》与《彷徨》作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和成熟的标志,以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更加充分的阐述了其作品的生活视角与结构模式。

一、生活视角——“表现的深切”鲁迅曾指出:“古之小说,主角是勇将策士,侠盗赃官,妖怪神仙,佳人才子,后来则有妓女嫖客,无赖奴才之流。

‘五四’以后的短篇里却大抵是新的智识者登了场。

”[1]他抱着“启蒙主义”,深恶先前的称小说为“闲书”,看作不过是“消闲”的新式的别号。

所以他的取材,多采用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露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也更为现实和深刻。

“鲁迅把各种不同的趋势和倾向结合在一起……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一种更为完美的现实主义。

”——思维塔o卡基奇一。

[2]从先前提到的“启蒙主义”的文学观念出发,鲁迅开创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

所以,他在观察和表现其作品中的主人公时,始终关注着“病态社会”里人的精神,而小说情节也始终围绕着“看∕被看”。

“看∕被看”的二元对立发生在先驱者和群众之间。

也就是说,“启蒙者”与“被启蒙者”、“医生”与“病人”、“牺牲者”与“受益者”的关系。

结合作品,我们可以更深入的看到鲁迅一种不同的,苦痛现实社会深切的生活视角。

关于现实题材的深切,在《故乡》里,我们读罢之后,最触动心灵的,是多年以后最后见面的怯懦和一声“老爷”显示出的内心的枯萎与麻木……这,便是现实。

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中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中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中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一、封建传统吃人的总主题:《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小说中,有赵贵翁这样一些封建传统的自觉维护者,也有那些为封建传统蒙蔽的一般群众,他们自己是被吃者,但同时也参与吃人。

封建礼教影响的普遍性决定了人吃人的普遍性。

而封建礼教又是以家族制度为核心的。

小说中“大哥”的意象,就是家族制度的象征,他并非有意戕害“狂人”,但他所遵奉的礼教观念决定了他要遵照社会传统的意志消灭“狂人”的叛逆意识;“医生”这个意向则集中体现了在传统封建社会里,那些以“治病救人”面目出现的道德说客一类人的实质,他们实际上起着帮助统治者吃人的作用。

就这样,鲁迅实际上揭示了整个封建社会人吃人的本质。

这里的“吃人”,绝不仅仅是指肉体的“吃人”,而更是精神上的“吃人”,是传统的封建道德扼杀了中国人民的生命活力。

封建传统吃人不仅是《狂人日记》的主题,也是《呐喊》、《彷徨》的总主题。

鲁迅曾说,“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

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

”如果说《狂人日记》是这场人肉筵宴的象征性的总体描绘,其余各篇则是它的各个细部的真实、具体的描绘。

二、《呐喊》、《彷徨》中的人物形象:1、权势者的形象:《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等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都属于这一类。

他们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阔人”,与传统伦理道理在本质上是合二为一的,他们的精神特征也正体现了封建传统的本质。

首先,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是漠视人、压抑个性,只把人当作封建统治者的工具看待的;体现在这些人物形象身上,就是他们内心深处对人的冷酷无情。

其次,他们的冷酷无情又总是为封建伦理道德的面纱所笼罩着,其虚伪性也便表现出来了;他们道貌岸然的外表下就是其自私、狭隘、冷酷的本性。

第三,鲁迅站在时代的高度揭露了这类人物的腐朽性。

2、卫道士的形象:《肥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中的高老夫子等封建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都属于这一类。

【课外阅读】鲁迅小说的叙事时间模式

【课外阅读】鲁迅小说的叙事时间模式

【课外阅读】鲁迅小说的叙事时间模式早在20世纪20年代茅盾就颇具慧眼地指出“在中国新文坛上,鲁迅常常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呐喊》里的十多篇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新形式”。

那么,鲁迅小说的新形式表现在那里?本文依据叙事学的叙事时态,来探讨鲁迅小说不同于传统小说之处。

一尽管现代小说有了与传统小说的种种变化,但根本一点是不能变的,即作为小说总得有故事,故事是小说的核心因素。

就此来讲,小说也可称为讲故事的艺术。

小说的故事是作者从生活捕捉的,或是心里有的。

从文学创作来讲,故事是小说的创作素材,有的理论家又叫故事为“底本”。

素材-底本不动,照录故事原样,是不能成为小说的。

要想成为小说,就要在“怎么讲”故事上下功夫。

“怎么讲”即是对素材的加工。

小说是人类叙事艺术之一。

因此这种对素材的加工,也就被称为叙事艺术。

对小说素材的加工包括:对素材的删节、调位、重组,形成结构;叙事角度的选择;作者介入态度的确定;叙述时间的变形;叙述语言方式确立等。

这其中叙述时间的变形是对小说素材加工的重要方面,是现代小说和传统小说区别的重要方面。

伊丽莎白·鲍温说得好,“时间是小说的一个重要部分。

我认为时间同故事和人物有同等重要的价值,凡是我能想到的真正懂得或者本能地懂得小说技巧的作家,很少有人不对时间因素加以戏剧性地利用。

”可见,时间也是作家小说叙事艺术风格的重要标志。

怎样认识小说中的叙事时间?时间的概念有两种,一种是物理时间,一种是心理时间。

物理时间是指自然存在的时间。

它是不受人的意识影响的客观存在,永向一个方向流逝,不停止,不重复,不逆流。

心理时间是人的心理感觉的时间。

它是人的一种主观存在,可以随意将自然时间延长、紧缩、停滞、省略,以至交叉、倒流。

物理时间是纯客观的,心理时间是纯主观的。

小说的叙事时间既不是纯客观的又不是纯主观的,而是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

这种两重性要求叙事时间是在自然规律所规定的不可违背的客观性前提下人们对时间的感受和把握。

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

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

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一、本文概述鲁迅,原名周树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小说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鲁迅的小说以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独特的叙事艺术,展示了旧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病,激发了人们对社会改革的渴望。

本文旨在探讨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分析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叙事视角和叙事结构,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鲁迅小说的魅力。

鲁迅的小说作品包括《呐喊》《彷徨》等多部经典之作,这些作品以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社会主题,揭示了旧中国社会的残酷现实。

鲁迅的叙事艺术不仅体现在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揭示上,还体现在他独特的叙事视角和叙事结构上。

他善于运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叙事视角,通过不同角色的视角来展现社会现实,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作品的主题。

鲁迅还善于运用倒叙、插叙等叙事结构,使作品更具张力和深度。

本文将从叙事手法、叙事视角和叙事结构三个方面,对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细致解读,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鲁迅小说的主题和内涵,还能够从中学习到独特的叙事技巧,对于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鲁迅小说叙事艺术的主要特点鲁迅的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艺术,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矛盾和人性的复杂。

他的叙事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鲁迅善于运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交替叙事,通过内外视角的灵活转换,既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又揭示了社会的冷酷无情。

这种叙事方式使得读者既能深入人物的内心,理解他们的痛苦和挣扎,又能从外部视角看到社会的冷漠和无情,从而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人物的悲剧性。

鲁迅的叙事节奏富有张力,他善于通过情节的紧张和松弛,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节奏感。

他的小说往往以平淡开头,然后逐渐推向高潮,最后再以出人意料的结局收尾。

这种叙事节奏使得故事充满了悬念和吸引力,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的关注。

再次,鲁迅的小说语言质朴自然,却又富有深刻的内涵。

他善于运用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通过具体的物象和事件来暗示社会的矛盾和人性的复杂。

论鲁迅的《呐喊》和《彷徨》

论鲁迅的《呐喊》和《彷徨》

论鲁迅的《呐喊》和《彷徨》——基于女性形象的视角探讨鲁迅的妇女观XX(XXXXX大学名学院专业)摘要: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鲁迅先生在《呐喊》《彷徨》中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创造了那个时代中一个相对完整的女性世界,这深刻反映了鲁迅先生对女性问题的关注。

他以小说寄予了对中国妇女的同情,深入挖掘她们被扭曲、被践踏的封建根源,客观批判了她们的历史弱点,并为中国女性的解放探索出路。

本文以小说中不同的女性形象为出发点,剖析鲁迅先生的妇女观,对鲁迅小说表现出来的女性意识以及文化批判和经济审视进行再解读。

关键词:鲁迅;女性形象;妇女观;妇女解放1 引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鲁迅先生于1918至1925年期间,创作了《呐喊》与《彷徨》,这位中国现代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以这两部作品将中国现代小说带入了成熟阶段。

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的手中开始,又在鲁迅的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是并不多见的[1]。

因此,如若探讨20世纪的中国文学,中国文化乃至中国思想,鲁迅及其作品断然不可以被忽视,鲁迅先生是20世纪中国不可回避的文化思想和文化遗产[2]。

鲁迅先生的一生都在不断追求人的意识觉醒与思想解放,这其中自然也包含了女性意识的觉醒与解放。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直至生命的结束,鲁迅先生始终在其小说和杂文的创作中不停地注入着关于女性问题的思考。

他对妇女身份、地位、生命价值、生存意义的思考与辛亥革命时期出现的男女平等意识,及五四反封建的启蒙精神是相一致的,而他的论述却更为现实与深刻。

2《呐喊》、《彷徨》与女性形象在小说《呐喊》与《彷徨》中,鲁迅先生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女性形象,这不但深刻反映出了他对于女性问题的关注,同时也表达了鲁迅先生的妇女观。

他站在广大被压迫妇女的立场上,感同身受地体察到了她们的悲惨处境,批判了造成妇女悲剧命运的封建制度和伦理道德,反对男尊女卑,主张男女平。

同时,鲁迅也表达了自己怒其不争的态度,针砭了女性的麻木和愚昧,并希望她们能够自醒自爱,走向彻底的解放。

分析鲁迅小说两种模式

分析鲁迅小说两种模式

分析鲁迅小说两种模式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他的精神深刻地影响着他的速者、研究者,以至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现代作家、现代知识分子。

鲁迅极富创造力与想象力的文学创作,则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开拓了广阔天地。

几乎所有的中国现代作家都是在鲁迅开创的基础上,发展了不同方面的文学风格体式,这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独特现象。

而鲁迅小说的独特性体现在《呐喊》、《彷徨》里:就演化为“看/被看”与“离去一归来一再离去”两大小说情节结构模式。

一面“看别人”,一面“被别人看”,由此构成了“看/被看”的二元对立。

初中语文课上《孔乙己》,一句“窃书不能算偷”总觉得孔乙己可笑稍加些可怜,看了视频后才觉得孔乙己可悲,而看客们则更是无情与麻木不仁。

许多人在看《孔乙己》时只会把目光锁定在孔乙己这一个身上,把孔乙己当做一个饭后闲谈的笑料或冷嘲热讽的对象——实际上就已经在现实中重演看客了。

正如钱理群在赏析《孔乙己》时说:“看戏(看别人)和演戏(被别人看)成了中国人的基本生存方式。

”看与被看成了基本的生存方式时就不止是在戏楼里喝着大碗茶看“失空斩”那么简单了,而转变为杀人与被杀人。

老师机械地讲解《祝福》时都会问:“祥林嫂是被谁杀死的呀?”答案也机械地说“黑暗的社会”云云,诚然如此,可这么说不觉得很抽象吗?祥林嫂一个农村妇女又是如何惨遭社会的毒手呢?丈夫和阿毛的死给了祥林嫂心灵上的致命一击,当祥林嫂反复向鲁镇的人们诉说着自己的故事时,一开始人们还会“淌下眼泪来,声音也呜咽了”,可看客们“叹息一番”过后却“满足的去了”。

可知看客们一开始并不是出于安慰、同情和理解的目的去听祥林嫂的故事,而是抱着一种猎奇的心理,出于满足自己的好奇感的目的,这也以至于祥林嫂再到后来向人们倾诉时,“一听到就厌的头痛”,这也就是祥林嫂死因的具体体现——是鲁镇的看客们“集体”杀死了祥林嫂。

“离去——归来——再离去”的模式,也称为“归乡”模式。

《祝福》里其实也有一个“我的故事”,或者说,小说存在着三个视点,即“我”、“祥林嫂”与“鲁镇”,从而构成了三重关系:“祥林嫂与鲁镇”的关系是读者普遍关注的,它所展开的是“儒、释、道传统吃人”的主题;读者往往忽略了“我”与“鲁镇”的关系,其中正蕴含着“离去——归来——再离去”的模式。

鲁迅的《呐喊》《彷徨》在小说艺术上的异同

鲁迅的《呐喊》《彷徨》在小说艺术上的异同

鲁迅的《呐喊》《彷徨》在小说艺术上的异同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是一种并不多见的现象。

《呐喊》《彷徨》是鲁迅的两部小说集,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把握鲁迅小说的高度成绩及现代性,可以用两句鲁迅自己的话:一是“表现的深切”,二是“格式的特别”。

(一)“表现的深切”——独特的题材、眼光(视角)与小说模式《呐喊》《彷徨》开创和发展了现代小说的两大题材:农村题材和知识分子题材。

鲁迅观察与表现的视角也是独特的,即重在表现病态社会里的人的精神冰窟,以及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拷问”。

A、题材方面:鲁迅开创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主要题材。

①农民题材小说的思想内容及意义:在《呐喊》、《彷徨》中,农民题材的小说占有重要的位置。

鲁迅对中国农民的命运是深切同情的,他看到农民们所遭遇的苦难,也洞察他们的弱点与病态,当然也更理解造成他们精神上病弱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

在创作中,鲁迅一方面把中国农民放在中国农村社会各种现实关系(经济、政治,尤其是文化心理和意识结构等)中加以再现,真实地反映了农民在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从而展现了一个未经彻底革命、变革和社会震荡的封建、半封建农村的落后和闭塞的典型环境;另一方面,鲁迅着力塑造在这一典型环境中生存、挣扎的中国农民的典型性格,把解剖中国农民灵魂和改造"国民性"问题联系起来,从而通过对农民性格中的愚弱、麻木和落后的批判,导向对造成这种性格的社会根源的揭露和批判。

在这方面,《阿Q正传》堪称代表,其他如《药》、《风波》、《故乡》等也是如此。

②妇女题材小说的思想内容及意义:在鲁迅的农民题材的小说中,同样值得重视的是他的一组以反映农村妇女命运为内容的作品,如《明天》、《祝福》、《离婚》等。

在这些作品中,鲁迅在感受着农民及其他下层人民的精神苦痛,把批判锋芒指向毒害人民灵魂的封建宗法制度与封建思想的同时,更集中地对农民及其他小生产者自身的弱点进行了清醒的批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呐喊》《彷徨》论鲁迅小说的叙述模式摘要: 鲁迅,无疑是20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他是文学界无法跨越的高山。

他的眼光独到又深邃,他的思想先进,他的语言尖锐又发人深省。

追寻鲁迅的脚步,学习鲁迅的精神,使我们对20世纪初期的中国,又更加广阔,更加深远的认识。

从鲁迅的小说《呐喊》《彷徨》,探寻鲁迅小说的写作模式,诸如看客模式,吃人模式,还乡模式,从叙述模式,观鲁迅笔下国民的思想,以观20世纪初期整个国民的精神面貌。

关键词:《呐喊》;《彷徨》;看客模式;吃人模式;还乡模式iOn the Narration Style in Luxun's Novel ofNahan and PanghuangAbstract: Luxun, expected to be one of the greatest literati in the 20th. Nobody can reach the same height in literature but him, just because he has special and deep feeling, developed mind and his sharp words. By following his steps and learning his spirit, we can get a wider and further understanding about China in the beginning of 20th. By exploring the writing style of the his novels in Panghuang and Nahan, such as the style of lookers, eating people and returning to hometown, from those all styles we can see people’s mind in the literature, so we can see the whole Chinese’s appearance in the 20 centry.Key words: Nahan;Panghuang;mode of tourist;mode of killing and being killed;mode of returning首先,我要对我的指导老师某某和某某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他们给与我学术上的指导以及一直以来热情的鼓励。

他们耐心谨慎的看完我的论文稿并指出其错误。

所以,这篇论文的全部长处都是得益于我的指导老师。

当然,我深知此篇论文不免疏漏之处,对此,我有责任。

真诚的感谢某某学院的全体老师们,在大学里的那些有趣而又增进知识的课程让我受益颇丰。

从他们的渊博的知识,突出的技能及学术的造诣中,我所学到的对我未来事业与生活具有持续的重要性。

同样,也感谢我的同学们,是他们在我大学期间和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了我莫大的帮助与信心。

最后,对我的家人表示衷心的感谢,是他们分担了我的焦虑,沮丧以及共同期待我在最后完成论文时的幸福与快乐。

作者:某某2011年4月30日导论 (1)1 看客模式 (1)1.1 看客的呈现方式与爱好 (1)1.1.1 看客的呈现方式 (1)1.1.2 看客的爱好 (1)1.2 鲁迅描写看客的原因 (2)1.3 分析鲁迅作品《示众》,剖析看客形象 (3)2 “吃”与“被吃”的模式 (5)2.1 看客和“吃”与“被吃”的关系 (5)2.2 环境吃人 (5)2.2..1 封建礼教吃人《狂人日记》 (5)2.2.2 儒释道吃人《祝福》 (7)2.3 学问吃人《孔乙己》 (11)3 还乡模式 (14)3.1 归乡的过客“我”... .... (14)3.2 理想与现实的割裂之二重故乡 (15)3.3 儿时美好的记忆《社戏》 (16)结语 (18)1 看客模式1.1 看客的呈现方式与爱好1.1.1呈现方式“看客”无疑是鲁迅小说中经典的人物,他们偶尔以个人方式呈现,但是更多的时候,他们时常以集体的方式呈现,他们是一群人。

有时候他们是纯粹的观众,他们喜欢冷眼旁观,喜欢喝彩喜欢鼓掌。

有时候他们又像是群众演员,但他们永远只是配角,而主角,往往是作者心中的勇士,看客眼中的“逆反者”。

他们一边看,一边听,还一边说。

1.1.2 看客的爱好在鲁迅笔下的中国人,人们最喜欢看的是什么?毫无疑问,是犯人,游街,示众,杀头。

每每有斩首的片段,人们总是忘不了从十里之外赶过来,就怕错过这些“好戏”。

阿Q曾经也是一个爱看热闹的人,他进城看革命者被杀头,也跟着喝彩,回到未庄还得意的问那些乡下人,“你们看过杀头吗?”十分的自豪的语气,看过杀头,似乎是他人生颇具色彩,颇具意义的经历。

只是想不到自己也稀里糊涂的被杀头了,待到他走向刑场的时候,他醒悟了,这是绕倒法场的路,这一定是‘嚓’的去杀头。

他惘惘的向左向右看,全跟着蚂蚁似的人,而在无意之中,却在路旁的人群中发现了一个吴妈。

看的人,不仅最后被看,还被杀了头。

稀里糊涂的阿Q,稀里糊涂的中国人。

1.2 鲁迅描写看客的原因为什么在鲁迅笔下会有那么多看客,鲁迅对这些看客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在鲁迅的回忆散文有一段写到: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片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

但偏右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少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生却特别听得刺耳。

刺激回到中国看,我看见那些先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是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日本学医无意中看的那一段视频,被杀头的有中国人,看杀头的也有中国人,大声叫好的还是有中国人,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中国人?被杀头的中国人,鲁迅感到惋惜,大声叫好的中国人们,鲁迅感到痛惜,医治了身体又怎么样呢?神经不是一样还是麻木不仁吗?这也是鲁迅弃文从医的原因之一吧。

他要从精神的高度去拯救这群中国人。

那怎么才能从精神的高度呢?鲁迅正是通过他笔下的看客来治疗广大的中国看客。

1.3 分析鲁迅作品《示众》,剖析看客形象《示众》是鲁迅经典的小说之一。

鲁迅有两篇小说是代表20世纪中国短篇小说的艺术最高水平的,其一就是《示众》。

《示众》也鲁迅描写看客形象的众多作品中最有代表性,最为含蓄的一篇。

“长子弯了腰,要从垂下去的草帽檐下去赏识白背心的脸,但不知道为什么忽又站直了。

于是他背后的人们又须竭力伸长了脖子;有一个瘦子竟至于连嘴都张得很大,像一条死去的鲈鱼”。

这些看客夸张扭曲的表情,好像就在我们眼前。

《示众》采取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叙事,最大限度地淡化了传统小说中用时间流程和因果逻辑所编制的情节。

而填充这些空间的,正是一层一层的看客。

作者一开始着力描写环境,火焰焰的太阳,酷热满和的空气,到处充满盛夏的威力。

许多狗都热得伸出舌头,老乌鸦也张着嘴喘气。

即使在这么炎热的环境下,人们依然可以很镇定的站在烈日下,熙熙攘攘的人群,比肩接踵,还不断地想往前面挤。

应该说,每一篇小说都应该又一个思想明确的中心人物,可是,在这篇小说中,没有第一人物,只有无数看客,就连他们都不关注自己的思想,因此作者也没有必要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所以他们变成了一群没有思想的躯壳。

这群人,有不同的职业,车夫,小商贩,巡警,无论何时都不忘研究文字的迂腐的八股文人,老妈子,工人,农民,小学生。

作者没有细致着笔去刻画每一个人,只是对他们中的某些人进行粗鲁的形象描写,他们只有男女老少的大致区别,和高矮胖瘦的大体类别。

可是,他们都固守一个动作,那就是看,当然,他们在看的时候,也免不了被别人看。

例如,秃头研究白背心的文字,白背心研究发亮的秃头,胖孩子也跟着研究起秃头来。

小说的整篇叙述也是在这群人的看与被看的二元结构中发展起来的,中国人的看客心态正是通过这种二元结构得到艺术的显现。

但是对于这一群看客,作者却没有任何明显的情感流露。

只是在外貌上,动作上,写尽了他们的丑态。

似乎在鲁迅笔下,最典型的中国人是看客,看客最典型的形象是无知,爱热闹,缺乏理性,没有人格观念,没有同情心,甚至可以抛弃民族意识,他们不关心国家的命运,他们只是愚昧的好奇。

2“吃”和“被吃”模式2.1看客与“吃”和“被吃”的关系“吃”与“被吃”,无疑是鲁迅小说最深刻的思想主题。

鲁迅想要改造中国的国民性,改变国民麻木不仁的情深状态。

一方面,他们又是弱者,可是无知的他们只知道欺负更弱者或者谄媚他们眼中的强者。

他们被时代的大毒瘤蚕食,最后成为那个时代的陪葬品。

另一方面,他们又常常扮演看客的角色,要么看更勇敢的人,要么就是看更懦弱的人,对于勇敢的人,他们不会仰望,看客只会不屑一顾,更不会理解他们的行为。

对于懦弱者,看客又是高高在上,俯看懦弱者被戏谑刁难后的丑态,只是他们不知,此刻,拍掌叫好的看客,他们的丑态淋漓尽致的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不得不说,看客既是配角,也是帮凶,很多时候,主人公正是在他们的“帮助”下,才被慢慢的吃掉。

2.2 环境吃人2.2.1 封建礼教吃人——《狂人日记》最早提出礼教吃人的不是鲁迅,而是被胡适称为是吴虞。

1919年11月1日,吴虞在《新青年》第6卷第六号上发表了《吃人与礼教》一文,对鲁迅小说《狂人日记》的主题做出了精辟的揭示。

他说:“我们如今应该明白了!吃人的就是讲礼教的!讲礼教的就是吃人的呀!”[1]他直接把礼教和吃人画上了等号。

到底是什么样的礼教才能造就吃人的局面呢?我苦思不得其解。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

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

可是不甚清楚。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为什么是仔细找了半天,狂人才在字缝里面才找出“吃人”这两个字呢?鲁迅在《华盖集.忽然想到了之四》中提到,中国正史“涂饰太厚,废话太多,所以很不容易查小底细来。

正如透过密叶投射在霉苔上面的月光,只看见点点的碎影。

但如看野史和杂记,可更容易了然了,因为他们究竟不必太摆史官的架子”。

[2]礼教就是吃人,仁义道德就是礼教虚伪的面具。

这是鲁迅对封建思想的定义,也是他对中国社会多年思考得出的结论。

作品借狂人的眼睛,观察他周围的人:“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

可他们那个时候的脸上,全没有昨天这么怕,也没有这么凶。

”【3】他们不但没有反抗吃人的人,反而也要吃人。

我诅咒吃人的人,先从他(狂人的哥哥)起头;要劝吃人的人,也先从他下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