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的《呐喊》与《彷徨》
浅谈鲁迅《呐喊》、《彷徨》的艺术特色
浅谈鲁迅《呐喊》、《彷徨》的艺术特色《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共收集了《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等十四篇短篇小说,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彷徨》写于“五·四”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分化的时期,收录了《离婚》、《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等作品.其艺术技巧在《呐喊》的基础上更加“圆熟”.《彷徨》更多的描写了知识分子的题材.指出那些处于中间状态的知识分子是正直的,却又是软弱的;他们充满理想,却又缺乏毅力。
他们曾经和封建势力战斗过,可是没有几个回合就败下阵来,所以他们处于苦闷之中,这是鲁迅在"五四”退潮后对知识分子出路和寻求新的思想武器等问题的思考。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在《呐喊》、《彷徨》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作品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人物形象更加典型,作品的语言也在向冷峻方向发展。
精彩的细节描写进一步增强了小说的表现力。
鲜明的感情倾向鲁迅的小说作品数量不多,但却包含鲜明的感情倾向.通过揭示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塑造了一个反封建战士--“狂人”的形象.作者通过狂人的叙述,揭露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实质上是一部吃人的历史;披着“仁义道德"外衣的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礼教,其本质是吃人。
同时,作者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呼吁人民觉悟起来,推翻封建制度。
本篇以鲜明的反封建思想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思想界,文化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从而为整个中国新文学运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孔乙己》塑造了一个封建社会中没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在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摧残下终被封建社会所吞噬。
从《呐喊》到《彷徨》:鲁迅小说中的国民痛史
从《呐喊》到《彷徨》:鲁迅小说中的国民痛史【摘要】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他的小说作品深刻揭示了中国国民的痛苦与困境。
本文从《呐喊》到《彷徨》探讨了鲁迅小说中的国民痛史。
首先分析了《呐喊》中所呈现的社会现实与国民痛苦的呐喊,接着探讨了《阿Q正传》中国民的自卑与虚伪,再进一步探讨了《狂人日记》中个体心灵的彷徨与痛苦,最后深入剖析了《彷徨》中国民的失落与精神困顿。
文章指出,鲁迅小说中对国民痛史的深刻揭示呼吁人们对此进行关注与反思。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分析,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中国国民的困境,促使人们关注并反思国民痛史,以期改变现状。
【关键词】鲁迅、小说、呐喊、彷徨、国民痛史、社会现实、国民自卑、狂人日记、国民失落、精神困顿、反思、困境、呼吁。
1. 引言1.1 介绍鲁迅及其小说创作背景鲁迅(1881-1936)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作家,也是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的杰出人物。
他的小说以其激烈的思想性和深刻的社会批判著称,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
鲁迅的小说创作始于20世纪初期,正值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不堪的时期,他深受当时社会现实的煎熬和国民痛苦的呐喊所感染,以鲜明的个人特色和独立的思想立场,塑造了一幅现实主义描绘的中国社会画卷。
鲁迅的小说创作背景主要包括中国晚清时期的政治动荡、社会变革和思想启蒙运动。
晚清时期,中国遭受列强侵略、国家衰落,社会富裕阶层的腐朽和无能逐渐暴露无遗,人民的疾苦和贫困更加深重。
这种社会现实的种种弊端和黑暗,深深触动了鲁迅的心灵,激发了他对国民痛苦的关注和揭露。
鲁迅以其独特的创作手法和犀利的文笔,将中国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毫不留情地暴露在读者面前,从而引发了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转型。
他的小说作品不仅是对中国社会现实的无情揭露,更是对国民痛苦的深刻呐喊和控诉。
鲁迅在小说创作中体现出了对中国国民的深切关怀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担忧,他的作品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座璀璨的文学丰碑。
论《呐喊》《彷徨》中的对比手法
论《呐喊》《彷徨》中的对比手法
《呐喊》《彷徨》是著名作家鲁迅先生留给我们的经典篇章,它
们所采用的对比手法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双重意义的世界。
《呐喊》故事发生在一个村庄,其中有一家姓吴的家庭,老父亲
受到宋江和卢俊义集结民众讨伐英雄山的号召,离开家乡进行反抗。
离开后,鲁迅用肃穆的叙述方式让孩子们看到了刻骨铭心的一幕,那
就是妻子的哭泣声和孩子们的悲叹。
而这里面最突出的对比就是老吴
对于家国热爱的感情和妻子和孩子们的痛苦。
作者通过对比手法表达
了不幸的学者与抗争之间发生的冲突。
而《彷徨》则是作者在反思和批判政治局势时所渗透出的表达方式。
主人公迷失在一片沧海中,无暇起伏,只能彷徨于此,一时无智,被政治的困境所束缚。
然而在这种沉寂的氛围中,作者还是让读者看
到了另外一种对比手法——那就是大海的宽阔与主人公的狭隘的心态
相照的对比。
作者在这种表达方式下向读者展示了当物欲忘却其情义时,努力捍卫自己理想、信仰和希望的可贵精神。
从上述论述中可以看出,《呐喊》《彷徨》两篇文章都采取了对
比手法以展现他们所批评的社会现实。
一方面,鲁迅先生通过对比来
表达对民众反抗的赞美;另一方面,通过对比来表达对物欲忘却其情
义的愤怒。
这就是鲁迅先生的精神,他并不是把眼泪流下来,而是带
着勇气走进改变的世界,把自由和希望带给人民。
从《呐喊》到《彷徨》:鲁迅小说中的国民痛史
从《呐喊》到《彷徨》:鲁迅小说中的国民痛史【摘要】鲁迅的小说从《呐喊》到《彷徨》述说着中国国民的痛苦历史。
《呐喊》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不公与压迫,通过呐喊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狂人日记》探讨了个体与社会的矛盾,反映了现代社会中的人性困境。
《阿Q正传》展现了中国人的自卑心态与自嘲心理,反映了国民困境下的自我否定。
《孔乙己》则描绘了底层人物无法融入社会的困境。
《彷徨》呈现了民族挣扎和迷茫的状况,反映了中国国民在困境中的挣扎。
从《呐喊》到《彷徨》,鲁迅小说中承载着国民的痛苦历史,不仅是对封建社会的控诉,也是对当代困境的反思和抗争。
【关键词】鲁迅,小说,国民痛史,呐喊,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彷徨,封建社会,个体与社会,自卑心理,底层人物,民族困境,迷茫。
1. 引言1.1 从《呐喊》到《彷徨》:鲁迅小说中的国民痛史鲁迅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备受尊重的作家,他的作品描绘了中国当时社会的残酷现实和民众的苦难生活,其中尤以小说《呐喊》、《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和《彷徨》最为著名。
这些作品反映了鲁迅对封建社会、个体与社会矛盾、中国人自我嘲讽与自卑心理、底层人物形象以及民族困境下的挣扎与迷茫等议题的深刻关注和思考。
从《呐喊》到《彷徨》,鲁迅小说中的国民痛史得到了生动地展现。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充满悲愁和痛苦,他们在封建社会的重压下挣扎求存,却常常陷入绝望和无助之中。
鲁迅通过小说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病和问题,呼吁人们觉醒自我,向封建思想做斗争,追求民族的解放和独立。
通过对《呐喊》、《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和《彷徨》等鲁迅小说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鲁迅所描绘的国民痛史,以及中国社会在近现代的风云变幻和人民的疾苦挣扎。
鲁迅的作品不仅是文学的艺术表现,更是对时代的深刻探讨和对国民精神的抒发,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2. 正文2.1 《呐喊》:对封建社会的控诉与呐喊《呐喊》是鲁迅先生的成名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论鲁迅的《呐喊》和《彷徨》
论鲁迅的《呐喊》和《彷徨》——基于女性形象的视角探讨鲁迅的妇女观XX(XXXXX大学名学院专业)摘要: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鲁迅先生在《呐喊》《彷徨》中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创造了那个时代中一个相对完整的女性世界,这深刻反映了鲁迅先生对女性问题的关注。
他以小说寄予了对中国妇女的同情,深入挖掘她们被扭曲、被践踏的封建根源,客观批判了她们的历史弱点,并为中国女性的解放探索出路。
本文以小说中不同的女性形象为出发点,剖析鲁迅先生的妇女观,对鲁迅小说表现出来的女性意识以及文化批判和经济审视进行再解读。
关键词:鲁迅;女性形象;妇女观;妇女解放1 引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鲁迅先生于1918至1925年期间,创作了《呐喊》与《彷徨》,这位中国现代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以这两部作品将中国现代小说带入了成熟阶段。
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的手中开始,又在鲁迅的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是并不多见的[1]。
因此,如若探讨20世纪的中国文学,中国文化乃至中国思想,鲁迅及其作品断然不可以被忽视,鲁迅先生是20世纪中国不可回避的文化思想和文化遗产[2]。
鲁迅先生的一生都在不断追求人的意识觉醒与思想解放,这其中自然也包含了女性意识的觉醒与解放。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直至生命的结束,鲁迅先生始终在其小说和杂文的创作中不停地注入着关于女性问题的思考。
他对妇女身份、地位、生命价值、生存意义的思考与辛亥革命时期出现的男女平等意识,及五四反封建的启蒙精神是相一致的,而他的论述却更为现实与深刻。
2《呐喊》、《彷徨》与女性形象在小说《呐喊》与《彷徨》中,鲁迅先生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女性形象,这不但深刻反映出了他对于女性问题的关注,同时也表达了鲁迅先生的妇女观。
他站在广大被压迫妇女的立场上,感同身受地体察到了她们的悲惨处境,批判了造成妇女悲剧命运的封建制度和伦理道德,反对男尊女卑,主张男女平。
同时,鲁迅也表达了自己怒其不争的态度,针砭了女性的麻木和愚昧,并希望她们能够自醒自爱,走向彻底的解放。
理解《呐喊》《彷徨》的文学史意义
理解《呐喊》《彷徨》的文学史意义
把《呐喊》、《彷徨》理解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强调的是其不同于传统小说作品的思想发掘和艺术创新;而“成熟标志”,则强调这种思想发掘和艺术创新的深刻性与独到性,及其对于现代小说发展的典范意义。
这可从鲁迅小说“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两方面加以把握。
所谓“表现的深切”,首先应该注意从鲁迅的启蒙主义文学观念这一背景入手,来认识他独特的表现视角,即对农民与知识分子“精神病苦”的深入挖掘,对现代中国人灵魂的“拷问”;注意鲁迅小说中“看/被看”、“离去—归来—再离去”两种情节结构模式。
所谓“格式的特别”,着重分析鲁迅小说在“新形式”方面的探索,比如其别具视野的小说叙述者、反讽式结构、主体性的渗入以及独具个性魅力的语言风格等。
对这一方面的理解,最好结合对具体文本的解读。
《呐喊》《彷徨》表现生活的视角与小说的结构模式:
1.无论是农民题材还是知识分子题材,鲁迅的表现视角都是“内向性”的,即对于精神创伤与灵魂病苦层层深入的揭示与拷问,并最终指向“绝望的反抗”:这正是其小说现代性的重要体现。
2.“看/被看”的结构模式常常是多层次的,或者说,这种“看客文化”是无处不在、深入中国文化内部肌理的,既有“鉴赏”与“表演”的“看/被看”,也有“启蒙者”与“被启蒙者”(或“独异个人”与“庸众”)的“被看/看”,甚至还有“隐含作者”与“看客”
间的“看/被看”。
3.“归乡”模式是一种复调小说模式,叙述人的故事(常表现为“我的故事”)与被叙述人的故事(他/她的故事)互相渗透、影响、质疑,实现小说层层深入的灵魂“拷问”,也内蕴着鲁迅的“反抗绝望”。
论《呐喊》和《彷徨》中的视角转换
论《呐喊》和《彷徨》中的视角转换内容摘要:一般来说,悲剧作品采用平视视角,喜剧作品则采用俯视。
正是通过视角的转换,《呐喊》《彷徨》中的大多数小说达到了悲喜杂糅的艺术效果,本文分析了视角转换的三种方式:独特叙事情境的设置、情节和内容的悖反及隐喻功能的运用、从旁观到自省。
关键词:呐喊彷徨悲喜杂糅视角转换五四时代是大变革大转型的时代,传统文化崩溃瓦解,中西文化碰撞融合,各种社会思潮并存。
作为思想先驱和文学先锋的鲁迅,用现代的、启蒙的、人本的思想来看待社会,发现了封建伦理道德、底层群众、知识分子身上的悲剧性与喜剧性,并运用成熟的现代小说技巧把内心悲喜杂糅的情感表现出来,创造了伟大杰作《呐喊》《彷徨》。
一.视角与《呐喊》《彷徨》的悲喜杂糅风格《现代汉语词典》对“视角”的解释是“观察问题的角度”,本文讨论的视角,有特定的含义,指叙述者或读者观察故事中人物的角度,包括从上方俯视、平视和从下方仰视。
多数情况下,读者的视角是在叙述者引导下产生的,他们二者是一致的。
悲剧是正义一方由于主观无法克服的缺陷导致毁灭,但却展示了人的力量和价值,产生令人生畏而又鼓舞的力量的作品。
它使人们认识到自己与主人公所具有的共同弱点,通过有价值事物的毁灭来引起悲痛、怜悯的情绪。
因此,悲剧的作者与读者必须与人物认同并平视人物,因为“作者若不能够在发生悲剧的地方与悲剧主人公失去任何距离感,他便创作不出悲剧;读者若不在悲剧发生的地方设身处地地为悲剧主人公着想,他便感不到悲哀。
”[1]喜剧是以夸张手法展示丑恶落后与美好进步之间的矛盾,并对被否定的事物加以辛辣讽刺的作品。
它的内核是“对人的特殊方面的轻蔑和否定,作者必须把自己立于智者的立场对异己者进行以笑的形式的否定。
”[2]所以,喜剧是作者俯视表象对象的结果。
以底层群众和知识分子为主角的《呐喊》《彷徨》“最突出的特征是悲剧因素与喜剧因素的完美融合”[3]。
对于底层民众和封建知识分子,他们的思想观念和启蒙观念与自身的利益及社会地位发生着严重的冲突,这使他们在进步的叙述者眼中表现出喜剧性。
论鲁迅的《呐喊》和《彷徨》(可编辑)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论鲁迅的《呐喊》和《彷徨》姓名:张静丽学号: 0903专业: 汉语言文学教学站点: 山西省电大朔州分校入学时间: _______200903____________指导教师:王卯根兰州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2011年3月16日提纲一序论1.中心论题;论鲁迅的《呐喊》和《彷徨》2,写作意图:《呐喊》与《彷徨》在艺术特色和思想内容上,与以往传统小说对比,鲁迅的作品“多采自病态社会中的不幸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思想的深刻,眼光的独到:重在揭示中国人病态的灵魂。
二、本论对鲁迅作品的简要概述:对呐喊彷徨的剖析1 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强烈的概括性及战斗性;2 对辛亥革命进行了深刻的总结。
3 对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4 表现了农民的苦难生活和精神上遭受的迫害;5 对知识分子道路的探索;6 对妇女命运的关注;(四)鲁迅的呐喊,彷徨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为中国小说的现代化作出宝贵的贡献。
1 更新小说的观念,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理论基础。
2 选取新题材,塑造新人物。
三、结论《呐喊》与《彷徨》,继承中国古代文学精华,借鉴外国文学艺术形式、致力于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革新。
突破中国传统小说的格局,建立中国现代小说新形式。
融个、散文、戏剧、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手法于一炉,进行小说文体实验。
以出色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心理,表现时代特征。
摘要分析鲁迅作品的部分背景对《呐喊》、《彷徨》的剖析,鲁迅的《呐喊》,《彷徨》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为中国小说的现代化作出宝贵的贡献。
更新小说的观念,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理论基础。
选取新题材,塑造新人物。
关键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封建思想麻木愚昧封建伦理冷漠剥削阶级论鲁迅的《呐喊》和《《彷徨》对鲁迅作品的简要概述:鲁迅在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论《呐喊》与《彷徨》的情感表达
论《呐喊》与《彷徨》的情感表达论《呐喊》与《彷徨》的情感表达-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引言《呐喊》和《彷徨》是鲁迅的代表作,其情感表达的思想鲜明突出。
作品中饱含了强烈的爱恨情仇,对于下层民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感表达尤为深刻。
《呐喊》和《彷徨》是鲁迅先生内心的“呐喊”,他希望通过这种“呐喊”唤醒人民被封建思想束缚的灵魂,从而不断地激励人民走上革命的道路。
在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专制背景下,鲁迅的文章也被赋予了革命的色彩,通过小说的思想表达与情感宣泄从而不断地改变人民“吃人”与“被吃”的命运,为当时的革命斗争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另一方面鲁迅先生爱憎的情感表达也引起众多爱国志士的共鸣,从而不断地促进着中国的思想文化的发展。
从文章题材的选择上表达情感1.从文章题材的选择上表现出的悲愤情绪。
不同的题材往往反映着不同的思想内容和社会背景,鲁迅的文章从现实的社会背景出发,描述了当时人民生活的状况,选用的悲剧性题材更加引人深思。
首先反映的就是一个“人吃人”的社会现状。
这一悲剧在文章《狂人日记》中表现为封建礼教“吃人”的惨状。
文章中描绘的赵贵翁的眼色,小孩子们的窃窃私语,说“咬你几口”的女人,围着一哄而出的“青面獠牙”的人,他们用嘲笑和谩骂来对待一个疯子,连基本的人性都没有,这种世俗的眼光和封建等级制度正是戕害人们的主要罪魁。
作者让一个疯子来说出文章的主旨正是作品意义的深刻所在,更让读者深思。
其次是对于劳动妇女的悲剧性体现。
在《祝福》中由于受到传统的封建思想的影响,祥林嫂的丈夫死了,儿子阿毛也死了,但是因为受到贞操观的影响只能守寡而不能改嫁,还被夫家当作私有财产卖掉赚钱,这是封建礼教对于妇女的残害。
另外,鲁迅还从她们自身的思想对自己的约束寻找病根,发现她们受害的同时不断地建立起奴性的思想,仿佛只有不断地做工才能获得生存的机会。
当祥林嫂第一次在鲁镇做工的时候,因为她是一个寡妇,所以只有用更多的劳动才能换取别人对她的认可,但是随着一次又一次的在祭祀当中被“祥林嫂,你放着吧!”这样的拒绝伤害,也证明了她终究在别人眼中是个不洁的人。
简述《呐喊》、《彷徨》的主题
简述《呐喊》、《彷徨》的主题
解析:
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的主题为:揭示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从革命民主主义出发,抱着启蒙主义目的和人道主义精神,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旧时中国的制度及部分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希望。
扩展:
一、《呐喊》
小说集《呐喊》收录了《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阿Q正传》《故乡》等14篇小说,反映从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时期中国古老农村和市镇的面貌。
它描绘了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时期的中国社会现实,总结了辛亥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和虚伪,痛苦地解剖了中国沉默的国民灵魂,批判了国民的劣根性。
二、《彷徨》
小说集《彷徨》中共收了《祝福》、《在酒楼上》、《伤逝》等11篇小说。
作品表达了作者彻底的不妥协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精神,是中国革命思想的镜子。
作品主要包括农民和知识分子两类题材。
前者以《祝福》和《示众》为代表;后者以《在酒楼上》和《孤独者》为代表。
论鲁迅的呐喊与彷徨
论鲁迅的《呐喊》与《彷徨》摘要: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著有多篇小说、杂文、散文及散文诗。
《呐喊》《彷徨》是他的两本著名的小说集,收录多篇脍炙人口的小说,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故乡》《祝福》等,以彻底的反封建思想和卓越的小说艺术,奠定了现代中国小说的基础。
关键词:鲁迅小说反封建思想艺术特色知识分子形象鲁迅,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
作为五四文化文学的先驱,他向封建主义发动猛烈的攻击,先后发表《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故乡》、《阿Q正传》等多篇小说,后收录进《呐喊》、《彷徨》两部小说集,以彻底的反封建思想和卓越的小说艺术,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奠定了现代中国小说的基础。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拨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弦,使青少年一代受到感染和教育,永远不能忘怀。
一、《呐喊》与《彷徨》中的反封建思想《狂人日记》是鲁迅第一篇,也是现代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现代中国小说伟大奠基工程的第一块基石。
同时,《狂人日记》还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早以文艺形式出现的彻底反对封建主义的战斗檄文。
《狂人日记》描写的是一个迫害狂症患者的心理过程,狂人出身于封建士大夫家庭,深受封建礼教的压迫,造成了对社会的恐惧心理,他认定现实是个吃人的世界,而他自己正处于即将被吃掉的危险之中,半夜起来查看历史,却看见满纸都写着吃人。
小说通过对狂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揭露了封建礼教在仁义道德掩盖下的“吃人”本质,抨击了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对人的迫害。
《狂人日记》深切的思想主要表现为它对封建主义“吃人”的实质性内容的彻底揭露。
小说将“吃人”与“仁义道德”并提,有其深刻的含义:“吃人”是指对人肉体的蚕食和精神的虐杀,体现着封建专制主义的凶残;“仁义道德”则是对封建专制及其礼教道德的美化,体现着封建蒙昧主义的虚伪。
而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的交相使用,就构成了封建主义“吃人”的实质性内容。
因此,《狂人日记》对封建主义的揭露,并非局部或枝节性的,而是具有总体的或根本的性质。
鲁迅的呐喊与彷徨
描写革命者夏瑜的牺牲和民众的冷漠,表达对革 命者的同情和对革命失败的悲哀。
社会现实反思
反映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民众的麻木不仁,引发对 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03
《彷徨》:探索知识分子 的道路与命运
《祝福》
揭示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残害
通过祥林嫂的悲惨遭遇,鲁迅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压迫和残害,批判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 朽。
01
02
03
科举制度批判
通过孔乙己的悲惨遭遇, 揭示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 人的毒害和摧残。
社会冷漠与嘲笑
描绘社会对孔乙己的冷漠 和嘲笑,反映人性的麻木 和冷酷。
悲剧人生
展现孔乙己在贫困潦倒中 挣扎求生的悲剧命运,表 达对封建社会的控诉和批 判。
《药》:反映民众愚昧与革命者的悲哀
民众愚昧批判
通过老栓一家买人血馒头的情节,揭示民众的愚 昧无知和对生命的漠视。
倡导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鲁迅呼吁人们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个 性解放和思想自由,勇敢地追求真理和进步
。
Hale Waihona Puke 对知识分子道路的探索与启示
知识分子的责任和使命
鲁迅认为知识分子应该承担起引领社 会进步的责任和使命,通过自身的努 力和奋斗,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知识分子的困境和出路
鲁迅在作品中描绘了知识分子的困境 和迷茫,同时也为他们指出了出路, 即坚持真理、勇于斗争、与人民群众 相结合。
03
对人性的深刻剖析
鲁迅的作品通过对人性的深刻剖析, 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人 性的弱点和劣根性进行了无情的揭露 和批判。
《呐喊》与《彷徨》的文学价值与社会意义
《呐喊》的文学价值
《彷徨》的文学价值
《呐喊》《彷徨》的现实主义思想内容
简答1.《呐喊》《彷徨》的现实主义思想内容:(一)鲁迅从启蒙主义者的立场和角度观察中国的社会现实,他首先注意的是人的精神状态,非常敏锐地观察到了存在于广大民众中的思想弱点,即“愚弱的国民性”。
(二)鲁迅的小说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他的小说十分真实地描绘了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后中国的社会现实的某些重要方面。
(三)鲁迅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还特别表现在注重揭示社会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上。
(四)鲁迅小说在题材上有重大开拓,他把现代中国社会生活中有重要作用的农民和知识分子引进现代文学创作领域。
2.《呐喊》《彷徨》的艺术成就答:(一)鲁迅的小说贡献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批典型人物形象,这些人物都达到共性而个性统一,能从他们的性格中看出某种负责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1)鲁迅总把人物置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和具体生活环境中来表现。
(2)鲁迅非常重视向人物心灵世界的深入挖掘,能够用最简练的笔墨,把潜藏着的人物心理深层的东西挖出来。
(二)鲁迅的小说把客观地描写生活画面,非常重视细节的真实性,这方面采取的是十分严谨的态度。
(三)鲁迅的小说把清醒,冷静的客观描写和烈火般的激情结合着,在表面的冷峻之下,包藏着也时时流露着作家内心的激情。
3.阿Q的形象:1)阿Q首先是一个被剥夺的一无所有的贫苦农民。
2)阿Q是一个深受封建观念侵蚀和毒害,带有小生产者狭隘保守特点的落后不觉悟的农民。
3)阿Q的基本特征就是自我意识的严重缺失。
4)“精神胜利法”则是他思想性格最突出的特点。
4.叶圣陶小说的主要思想内容1)由于叶圣陶长期从事小学教育工作,他写的最多的也最成功的还是学校里的教员学生,以及教育界的种种弊端。
2)叶圣陶是以描写小市民和知识分子的权色生活著称的,他笔下的小市民的无聊庸俗的习气得到淋漓尽致的再现和尖锐的抨击讽刺。
3)反应农村劳苦大众的贫苦生活和他们无力反抗压迫的现实的苦难命运。
4)1925年五卅运动后,叶圣陶开始有意识地反映当时社会上的重大事件,塑造了一些觉醒了的投入现实革命斗争的人物形象。
论《呐喊》和《彷徨》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
论《呐喊》和《彷徨》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作者:宋梅来源:《文学教育》2008年第05期《呐喊》是鲁迅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社出版,收14篇小说;《彷徨》是他的第二部小说集,1926年出版,收11篇小说。
鲁迅说过,他是抱着启蒙主义的目的来写小说的,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
”(《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1]鲁迅这两部小说集在艺术上,吸收和借鉴外国小说的创作方法与表现手法,把外国小说的经验与中国古代小说的传统结合在一起,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民族化的基础,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揭开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纪元。
《呐喊》、《彷徨》的艺术特点之一、就是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的充分运用。
法国文学史家爱弥尔·法盖说:“现实主义是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再明确地冷静地将它描写出来的艺术主张。
”现实主义不能脱离社会现实而存在,《呐喊》与《彷徨》主要反映的是中国从1911年辛亥革命前后到1925—1927年之前这个历史时期。
在这个时期里,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在辛亥革命以后已经充分暴露出它的无力,而从“五四”开始的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由于无产阶级暂时还没有和农民结合起来,广大的人民还过着极其痛苦的生活,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呐喊》与《彷徨》正深刻地反映了这个时期的历史特点。
鲁迅在《自序》里着重提到了自己人生经历中的一次重大转折,那就是弃医从文。
他原本抱着救治苍生的思想来到日本学习医学,准备回国以后能够救治无数像他父亲一样不幸患病的中国人,而就是在日本的医学课堂上一个偶然事件促使他改变了初衷,起因是一次从图片上他看到久违了的中国人:一个是给俄国作侦探被日本人绑了要砍头,周围是“显出麻木神情”的一群中国人,充当着看客,就从那一时刻他便强烈地意识到“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作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从“呐喊”到“彷徨”的心灵历险——《呐喊》和《彷徨》差异性的思考
知识文库 第19期140从“呐喊”到“彷徨”的心灵历险——《呐喊》和《彷徨》差异性的思考宋佳程前言:鲁迅作为那个时代最为著名的人物之一,一直是现代学者进行学习和研究的中心。
在鲁迅的两个代表作《呐喊》和《彷徨》中对作者的心理变化进行分析,探索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内心世界和心理感悟,通过比对二者的差异性来对两个作品的本身进行思考,为作者在其中所经历的心灵历险进行合理的阐述,从而实现对作者更加深刻的研究。
1 《呐喊》到《彷徨》的心理发展历程 1923年,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由北京新潮社出版,其内容描述的时间段从辛亥革命开始,五四运动结束,在融入作者心理感悟的基础上对现实社会进行深刻的剖析,通过小说内容我们可以看出那时候鲁迅内心的渴望。
结合鲁迅那些年梦想的变化轨迹,无论是学医还是从文,最后的重点都落在唤醒国民沉睡的灵魂上。
少却了年轻时的一腔热血,经历了人世间的种种沧桑,《呐喊》反映出来的心理是复杂的,借由时代的种种因素,并不能完全展现作者真实的自己,对于一些社会弊端的暴露还处于压抑的阶段,怀疑、失望和寂寞成为了心灵上的主旋律。
几年后,《彷徨》的出版已经可以清晰的看出作者心理有所变化,结合当时作者在生活中遭遇的种种变故,可以看出《彷徨》时期的鲁迅从激烈的呐喊中退了出来,更加注重自我的展现。
在无所适从中陷入了彷徨的情绪中,对生命意义的感触更加深刻,从启蒙的寂寞转变为对启蒙本身的怀疑和绝望,表明了作者的心理发展历程。
2 《呐喊》和《彷徨》差异性的思考 2.1 封面设计的差异《呐喊》与《彷徨》封面设计的差异性对作者的内心世界有一定的折射,也是属于两本小说集的不同,通过对封面设计的思考和探究,来对二者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和了解。
《呐喊》的封面大范围的使用了红色,这种红色是热烈的红,代表了一种振奋的心态,对隶书书写的呐喊二字起到衬托的作用,烘托了紧张、饱满和激昂的气氛,也与《呐喊》所想表现的激烈情绪相互照应。
黑色代表着黑暗,在封面的设计中使用少量的黑色可以显示出那个时代的压抑,充分反映了现实社会的黑暗。
鲁迅的《呐喊》《彷徨》在小说艺术上的异同
鲁迅的《呐喊》《彷徨》在小说艺术上的异同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是一种并不多见的现象。
《呐喊》《彷徨》是鲁迅的两部小说集,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把握鲁迅小说的高度成绩及现代性,可以用两句鲁迅自己的话:一是“表现的深切”,二是“格式的特别”。
(一)“表现的深切”——独特的题材、眼光(视角)与小说模式《呐喊》《彷徨》开创和发展了现代小说的两大题材:农村题材和知识分子题材。
鲁迅观察与表现的视角也是独特的,即重在表现病态社会里的人的精神冰窟,以及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拷问”。
A、题材方面:鲁迅开创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主要题材。
①农民题材小说的思想内容及意义:在《呐喊》、《彷徨》中,农民题材的小说占有重要的位置。
鲁迅对中国农民的命运是深切同情的,他看到农民们所遭遇的苦难,也洞察他们的弱点与病态,当然也更理解造成他们精神上病弱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
在创作中,鲁迅一方面把中国农民放在中国农村社会各种现实关系(经济、政治,尤其是文化心理和意识结构等)中加以再现,真实地反映了农民在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从而展现了一个未经彻底革命、变革和社会震荡的封建、半封建农村的落后和闭塞的典型环境;另一方面,鲁迅着力塑造在这一典型环境中生存、挣扎的中国农民的典型性格,把解剖中国农民灵魂和改造"国民性"问题联系起来,从而通过对农民性格中的愚弱、麻木和落后的批判,导向对造成这种性格的社会根源的揭露和批判。
在这方面,《阿Q正传》堪称代表,其他如《药》、《风波》、《故乡》等也是如此。
②妇女题材小说的思想内容及意义:在鲁迅的农民题材的小说中,同样值得重视的是他的一组以反映农村妇女命运为内容的作品,如《明天》、《祝福》、《离婚》等。
在这些作品中,鲁迅在感受着农民及其他下层人民的精神苦痛,把批判锋芒指向毒害人民灵魂的封建宗法制度与封建思想的同时,更集中地对农民及其他小生产者自身的弱点进行了清醒的批判。
浅谈鲁迅《呐喊》、《彷徨》的艺术特色
浅谈鲁迅《呐喊》、《彷徨》的艺术特色
鲁迅是中国近现代文学界伟大的文学家,其代表作中,《呐喊》和《彷徨》受到许多
读者的喜欢与追捧。
这两部作品的最大的艺术特色是以"嘲讽式的思考"自觉抵抗于极其严
重的"意识形态局限",表达了大量的反抗精神与时代气息。
首先,在《呐喊》中,鲁迅以另类的视角表达了反抗精神。
这种反抗精神是以"嘲讽"
的思考方式背弃传统价值观念,追求另一种价值世界的内心表达。
姚立夏实验了许多较为
封建的经典框架,但是得不到期望的满足,反而只会让他感到空虚和收获一片悲壮。
可以说,《呐喊》展示出了一种叛逆及其精神勇气,旨在表达鲁迅自身反抗意识形态局限的感受。
其次,《彷徨》也通过"嘲讽式思考",强调了其反抗精神。
小说的主人公窦娥,在小
说的前两章就已经清晰地表现了其强烈的反抗意识,即对传统价值观念和社会模式的抗拒。
尤其是窦娥与老荆的戏剧式冲突,以及涉及到的社会现象,表现了鲁迅对时代的批判与反思,也是片中重要的反抗比例。
最后,这两部作品都通过"嘲讽式思考",体现了反抗精神,来反映当时许多现实社会
现象。
鲁迅在这两部作品中,采用不同的手法,对传统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局限的情况进
行了深入的探讨,既给新的思想带来了激励,也为改变社会状况提供了参考。
鲁迅的《呐喊》和《彷徨》对知识分子命运的思考毕业论文
鲁迅的《呐喊》和《彷徨》对知识分子命运的思考文章摘要:鲁迅先生在他的小说中塑造了许多知识分子形象,有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旧式知识分子,有在新文化运动中觉醒了的新一代知识分子,还有觉醒了的女性知识分子,表现了他对这些知识分子前途命运的关注与思考。
关键词:鲁迅、《呐喊》、《彷徨》、《孤独者》、孔乙己、高老夫子、魏连殳、近代知识分子、命运在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多是命途多舛,穷愁潦倒。
命运固然说明了封建礼教对他们的压迫和毒害,反映了社会的黑暗。
但主要是显示了知识分子自身的弱点和缺点,鲁迅对他们的态度虽有同情,但也有批评。
着重通过表现知识分子的不幸,来解剖他们生活的环境——“病态社会”,使人们对这个罪恶的渊源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本文下面将要论述的则是鲁迅先生笔下动荡年代中的三名知识分子,对他们的命运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思考。
也对近代知识分子的命运进行的研究和讨论。
一、《呐喊》中的孔乙己《呐喊》成书于1923年9月,以《狂人日记》始、以《社戏》终,共收录小说15篇(后抽出一部历史小说《不周山》改名《铸剑》收于《故事新编》)。
应该说《呐喊》成集之时,先生所抱的是一颗为先驱呐喊助威、为世人呐喊觉醒之心,而其中志在唤醒激励知识分子的,当数《孔乙己》一文。
《孔乙己》一文透过在鲁镇咸亨酒店里当伙计的“我”的眼睛,观察了孔乙己一生中的一段生活,把最能显示孔乙己生活、性格、命运的情节浓缩在几个场面。
本文对孔乙己命运的描写则实为全文最发人深省之处。
“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淡淡地点出孔乙己也是有一些学识的,实是下了些工夫,耗费了许多时光的,然而由于他“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
”这里一方面指明了孔乙己现在的处境,为其以后的悲惨埋下伏笔;另一方面点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一部分读书人的毒害是由内至外、根深蒂固的。
而孔乙己至死也不愿放弃的读书人尊严,则是这制度带给他仅有的荣耀。
接下来介绍了孔乙己在酒馆中的几件小事,描写了孔乙己对自己命运的无力与无奈,他不仅无力甚至无心向当权者要求改善自己的状况,而且无力向身边的人抗争和倾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鲁迅的《呐喊》和《彷徨》
《呐喊》和《彷徨》是在两种不同的观念下所产生的作品,有人从字面上作品相之谈,以为《彷徨》显示了作者的更浓重一些的"悲观思想",或者另外有人从《彷徨》的卷头所引《离骚》的句子,认为这表示了作者思想"转变"的起点,故“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我看来,这两个见解,都成问题,我以为《呐喊》和《彷徨》里所表见的作者宇宙观并无一致,但是作者观察现实时所取的角度却显然有殊。
《呐喊》是作者在一方面虽然觉得那时"新文化运动"的主张未能"彻底",但另一方面又认定在反封建这点上应给予赞助,——是在这样的立点上他发出了他的"呐喊"的,所以《呐喊》主要地表现了那些长起受封建势力压迫与麻醉的人们,在怎样痛苦地而又麻痹地生活着,他们有急怒,而又如何愚昧,他们不明白生活痛苦的来源,他们有起见,固执,然而他们能哭能笑,敢哭敢笑,而且敢于咒诅;象一条红线似的贯穿于他们的痛苦而又麻痹的生活之中的,是他们对于生活之执著,他们的生命力之旺盛和坚强!他们是"大地的儿女"从泥土里出来,被缚札于泥土,终身不能离开泥土的人。
在这样的人们身上,作者看见了革命的力量,然而还没有看见革命的人物;这一股革命的力量,需要去唤醒,但唤醒了以后,需要给他们以斗争的"武器",作者在当时的"新文化运动者"那里,没有看见那种武器,所以他曾说,唤醒了以后而仍旧被禁在黑屋子里是加倍的痛苦。
然而作者终于发出了雄壮的"呐喊"。
《彷徨》呢,则是在于作者目击了"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的"分化",一方面毕露了妥协性,又一方面正在"转变",社会的力量需要有人领导!然而曾被"新文化运动"所唤醒的青年知识分子则又如何呢?——在这样的追问下,产生了《彷徨》。
在这方面,主要地表现了那些从黑暗中觉醒,满肚子不平,憎愤,然而脑子里空空洞洞,成日价只以不平与牢骚喂哺自己的灵魂,但同时肩上又负荷着旧时代的重担,偏见,愚昧,固执,虚无思想,冒险主义,短视,卑怯,——这样的人们。
这样的人们,也是革命的力量?当然是!而且他们将是革命的工作者和组织者。
《彷徨》中间不少热情的向光明的人物,但是这些人物也不少缺陷;梦想着深山大泽丛林伏莽的"涓生",还有一个带有旧时代的深重缺陷的人,而由热极转化为冷极的"孤独者"的主人公亦然。
但这位主人公于愤激而以冷酷自我娱乐的当儿,他仍然有"热",——即对于天真的孩
子的爱惜,现代的人不能没有缺陷,因为现代的人是前代人的后代,而且是长期被压迫的人们的后代,又是被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所包围,被种种偏见与愚昧包围的。
但作者并不以为这种缺陷是"命定"的,是天老地荒终日如斯的;正因为他不信永远会如此,所以他要无情地剥露这些缺陷的所以然与根源;也正因为他不信,所以他借"无有"写他的渴望,而《离骚》的句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正是他的渴望的暗示。
如果我们觉得上面的解释,还有些道理的话,那么《彷徨》应该看作是《呐喊》的发展,是更积极的探索;说这是作者的"悲观思想"到了顶点,因而预兆着一个"转变",——这样的论断,似乎是表面而皮相的。
那么,所谓"悲观思想的色彩",在《彷徨》与《呐喊》中完全没有吗?如果认为没有,那么,作者自己在《呐喊》序中所说,作者在别处对于《药》的注释,都完全是反面话吗?回答是:此又不然。
盖不是对于中国人民终于能得到解放表示悲观。
这是通读了鲁迅作品以后显然可见的,如果我们不把他的作品和那时代的一切割断了来看。
但也不要以为《呐喊》与《彷徨》的思想内容就象用刀子来裁过那样整齐分为两面,河水不搀井水似的各归各的,两者之间,还有错综的地方,甚至于在一篇之中也有错综着的。
不过主要的调子,我以为不外如上所述。
艺术家的杰作之特点是内容决不单纯,所以严格分类是不可能的,而且是一件蠢事,一个人的思想发展,决不是象翻阅书本子那样一页一页过去,井然有序,前后决不重复的,而艺术家的形象思索为尤然,拘泥执著地来论谈,所以常有危险,即如"阿Q"这典型,究竟是属于那一个阶层呢?或谓为农民,或谓为流氓无产阶级。
然而我以为不能那样单纯。
阿Q这典型,带有浓厚的"破落户"的意识,说他是农民典型,自然欠妥,但“破落户"也不就等于所谓流氓无产阶级,"破落户"的有些性格,阿Q也没有。
阿Q不势利,但他也并非"义侠"之流。
阿Q也常常反抗,然而又"善忘",事过境迁,他的反抗意识又消散了。
所谓"精神胜利"这法宝,从一方面看,固可作为被压迫者反抗失败后精神上不屈服的表征,然而亦未始不是麻痹了斗争意识的"奴隶哲学";在《阿Q正传》中,这所谓"精神胜利",是作为"奴隶哲学"被讽刺着的,鲁迅在别的地方,也屡次反对过这种所谓"精神胜利",阿Q之所以成为不朽的典型,就因为它不单纯,它是那样的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