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上方山记》阅读练习与答案

合集下载

《小石潭记》阅读试题及答案

《小石潭记》阅读试题及答案

《小石潭记》阅读试题及答案《小石潭记》阅读试题及答案从学校、学校、高中到高校乃至工作,我们需要用到试题的状况特别的多,试题是参考者回顾所学学问和技能的重要参考资料。

什么类型的试题才能有效帮忙到我们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小石潭记》阅读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石潭记》阅读试题及答案篇1《石渠记》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

民桥其上。

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

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

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

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鲜环周。

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

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

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

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②,可列坐而庥③焉。

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辍,参差披拂。

……乃记之而去。

【解释】①渴:指袁家渴,一泉水名。

②箭:小竹。

③庥:同“休”,休息。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

(4分)(1) 民桥其上() (2 )逾石而往有石泓()(3)北堕小谭()(4)心乐之()【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 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2分)(2) 青树翠蔓,蒙络摇辍,参差披拂。

(2分)【小题3】甲乙两段文字所描写的水,各有什么特点?请分别简要概括。

(4分)【小题4】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是一篇借景抒情的山水游记,试说说观鱼和巡游结束时的心情分别是怎样的?为何有这样的变化?(4分)答案【小题1】(1)桥:建桥、架桥。

(2)逾:过、越过。

(3)堕:落入。

(4)乐:以……为乐【小题1】(1)风吹动着山顶,像漂亮悦耳的音乐,在山崖和山谷间回荡。

(2分)(2)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掩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漂浮。

(2分)【小题1】甲文:清亮幽深,鸣声多变;乙文:清亮透亮,水声动听。

《小石潭记》《石钟山记》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题)

《小石潭记》《石钟山记》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题)

《小石潭记》《石钟山记》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题)二、古诗文阅读。

(31分)(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8—11题。

(17分)【甲】小石潭记唐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石钟山记宋苏轼《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是说也,人常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自以为得之矣。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余固笑而不信也。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舟人大恐。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螳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螳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

《小石潭记》阅读及答案参考(推荐8篇)

《小石潭记》阅读及答案参考(推荐8篇)

《小石潭记》阅读及答案参考(推荐8篇)篇1:小石潭记阅读以及答案小石潭记阅读以及答案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行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意思。

①水尤清冽()②为坻,为屿,为峪()③遂至承天寺()④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2、请选出下列各组句中加粗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A、(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2)相与步于中庭C、(1)近岸。

卷石底以出(2)以其境过清B、(1)心乐之(2)念无与为乐者D、(1)闻水声,如呜佩环(2)庭下如积水空明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①全石以为底。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甲乙两文都是作者被贬谪时所写,都借助自然山水抒发了内心的情感,但在思想感情方面还有明显的不同。

请结合文句作简要的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①格外、特别②小岛③于是④轻快敏捷2、D3、①(潭)用整块石头作为底。

②只是缺少像我们二人这样的清闲的`人罢了。

(意对即可)4、甲乙两文都抒发了孤寂悲凉的情感,只是甲文更浓重一些,文中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不可久留等还寄寓作者被贬后的忧伤、愤懑之情;乙文从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既反映出作者自嘲、自解的心态,又透露出作者旷达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情怀。

《小石潭记》阅读训练及答案

《小石潭记》阅读训练及答案

《小石潭记》阅读训练及答案《小石潭记》阅读训练及答案阅读《小石潭记》,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⑴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________⑵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⑶俶尔远逝__________________⑷乃记之而去________________⑸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________⑹以其境过清________________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理解填空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①点面结合。

如写石:“____________”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

②远近交错。

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

③动静结合。

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____________”是动。

④虚实相生。

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____________,实为写____________,以实写虚,虚实相映成趣。

4、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作者把地处幽僻的小石潭作为描写对象,意在借荒远之景,寓贬谪之怨,倾抑郁之情。

B、作者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

如鸣佩环的水声、参差披拂的枝头蔓、空游无依的鱼儿、斗折蛇行的小溪、竹树环合的四周,把小石潭绘就成一幅美妙的图画。

C、首段文字,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

D、本文语言凝练。

《小石潭记》阅读附答案

《小石潭记》阅读附答案

《小石潭记》阅读附答案《小石潭记》阅读附答案《小石潭记》阅读附答案1文言文。

(11分)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字词。

(2分)(1)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堪:(2)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⑴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2分)⑵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2分)【小题3】阅读全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5分)(1)、本文第2段表现了潭水的什么特点?(请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2)、作者通过写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案:【小题1】⑴不平的岩石⑵像狗牙那样【小题2】⑴、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小溪)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⑵、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相互遮盖缠绕,摇动下垂【小题3】⑴水尤清冽⑵意在表现作者空有满腔才华却不得志的孤凄悲凉(或忧伤悲凉、凄苦孤寂)的思想感情。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堪”课文注释中有,如果记忆清楚就直接解释,如果记忆不清,就概括语境解释字词。

“犬牙”按字面义理解即可。

考点:古文字词解释点评:本题不难,皆常用字词。

学习古文,要注意积累词汇,尤其是对多义词,学习时要注意举一反三,学一知三,归纳识记,判断时可从自己归纳的多种义项中考虑选择。

【小题2】试题分析:第一句翻译要注意“斗”和“蛇”的用法是名词作状语,译为“像……”;“见”不是能看见,是“现”,“明灭”意为“隐隐约约”。

小石潭记阅读训练题及参考答案【10篇】

小石潭记阅读训练题及参考答案【10篇】

小石潭记阅读训练题及参考答案【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总结计划、心得体会、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ummary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小石潭记阅读训练题及参考答案【10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都经常看到阅读答案的身影,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的领会题意和知识点,有助于个人提升。

《小石潭记》阅读训练题附答案

《小石潭记》阅读训练题附答案

《小石潭记》阅读训练题附答案《小石潭记》阅读训练题附答案「篇一」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水尤清冽(2)潭中鱼可百许头(3)斗折蛇行(4)以其境过清【小题2】与“佁然不动”的“然”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父利其然也(《伤仲永》)B.屋舍俨然(《桃花源记》)C.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D.然胡不已乎(《公输》)【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小题4】为什么柳宗元“闻水声”时“心乐之”,“坐潭上”时却“凄神寒骨”?答案:【小题1】(1)格外(2)大约(3)像北斗星那样(4)凄清【小题2】B【小题3】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小题4】柳宗元听到小石潭悦耳的水声,看到小石潭的美景,于是“心乐之”;但坐在小石潭上,经凄清环境的触发,他又想到自己被贬的遭遇,于是感到“凄神寒骨”。

解析:【小题1】文言文中的词语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现象。

“可”,应解释为“大约”;“斗”,名次作状语,应解释为“像北斗七星那样”;“清”,是“凄清”之意。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佁然不动” 的“然”意思是“的样子”, “父利其然也”中的“然”就是“这样”的意思,相当于指示代词,指代上文提到的情况。

“屋舍俨然”中的“然”意思是“的样子”。

“吴广以为然”中的“然”是“对、正确”的意思.。

《小石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小石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小石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阅读下文,完成7—9题(5分)
小石潭记(节选)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
去。

7.本文作者为唐代的(人名)(1分)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
居。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够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第一段中作者因听到悦耳动听的水声而“乐”。

B.第二段中作者因见到潭中水清鱼可爱而“乐”。

C.第四段中作者因感受潭边清新的环境而“怆”。

D.整体来看作者的快乐是表面的,忧伤是深层的。

答案:
7.柳宗元(1分)
8.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不能够长时间停留。

(关键词:以、居,错一处扣一分)(2分)
9.C(2分)。

小石潭记阅读训练题及参考答案

小石潭记阅读训练题及参考答案

小石潭记阅读训练题及参考答案小石潭记阅读训练题及参考答案「篇一」①从小丘西行进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从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①隔篁竹()②参差披拂()③佁然不动()④俶尔远逝()⑤往来翕忽()2.解释下列加粗词。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②犬牙差互()③隶而从者()3.下列句中的“以”字含义是“因为”的有()A.全石以为底B.卷石底以出C.以其境过清D.因以为号焉4.把下列句子译成白话文。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上文第①—④段依次写了发现小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潭中气氛。

6.作者初见小石潭的'心情是“_____________”,游览到最后,作者的心情起了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条横线可填入原文句子),这种心情的变化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huánɡ ②cēn cī ③yǐ ④chù ⑤xī2.①大概,大约②互相交错③随从3.C4.①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

②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5.潭中景物、小溪源流6.心乐之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忧伤凄苦)说明了作者志向难酬,觉得触景生情。

《小石潭记》阅读理解练习题与答案

《小石潭记》阅读理解练习题与答案

《小石潭记》阅读理解练习题与答案《小石潭记》阅读理解练习题五阅读课文理解回答。

1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2小石潭的四奇:3第一段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4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其作用是什么?5第一段写景,用的是先闻其声,后见其形,“移步换景”的写法,有什么好处?6“篁竹”指什么?“如鸣珮环”是指什么?7作者从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到小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8初见小石潭作者心情如何?写了潭边的那些实景?9“全石以为底”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10第二段生动而又传神地表现了游鱼怎样的情态?“似与游者相乐”展示了怎样的境界?11第二段描写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镜头?12第二段中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13作者对潭中游鱼自由快乐的状态进行描写,其中有何深意?14你是怎样理解文中小溪的“明灭可见”的?15本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流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起到了什么作用?16“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这一句写了潭水之源的神秘莫测,结合作者当时受贬谪的处境来理解,作者可能有何寓意?17“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18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来描写事物的声音和形态,请从文中把比喻句找出来,并分别指明什么是本体和喻体?19本文是作者被贬到永州时所作,文中寄托了他忧伤凄苦的心情,请摘出文中暗示他当时心境的语句。

20作者在本文中是怎样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21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了“悄怆幽邃”,一乐一忧是否矛盾?为什么?22作者在写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3联系背景谈一谈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问什么有“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感觉?24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概括小石潭的独特之处,试分析作者为它作记的原因。

25文章抓住了小石潭的哪些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26作者以高超的手法,精细、准确而又生动地描绘出四幅令人惊叹的奇特画面,都是什么?六拓展开放题。

小石潭记和上方山记对比阅读

小石潭记和上方山记对比阅读

小石潭记和上方山记对比阅读很高兴上了台阶但费劲了九折,但还有300多几台阶,最后终于登上XXX顶上有一件寺庙里这还有200多级,上面丹壁错落,像嵌在岩石缝隙中,寺庙精美绝伦,种有花和竹子,像江南人家的别墅,当时牡丹正在开放,院子里都是红色,香味沾满衣裙。

寺庙里的僧人们都争着共设,野菜佳肴,新鲜的摘了就煮,味道芳香脆美。

独饮点茶,放几点黄苓芽。

气韵甘甜。

夜晚露宿寺庙中,与黄XX一起睡,XX鼾声如雷让我一夜不能眠一、从乌山口起,两边凌乱的山峰约束成一条窄窄的山涧,游人行于其中如同在胡同中一般,一路上陆续有村庄、麦田、林间小屋连绵不断。

往地里送饭的妇女和牧童隔着篱笆惊诧地偷看,村子里的狗吠叫着迎接游人。

到了接待的寺庙,寺庙两边的山壁高耸入天,中间一条缝隙,起初我怀疑这缝隙是猿猴的洞穴或是蛇进出的通道,或许有别的路径能到达山顶,不知到身体要从这中间过去。

在前引路的僧人进入缝隙,我们赶紧跟着进去。

到了这里有人仿佛在盒子中行走,三步一弯五步一折,抬头看太阳,一会在东边一会在西边。

脚跟一会高一会低,才感叹这座山峰的奇异,另一座又跳了出来。

走一会歇一会,到达了欢喜台。

回头看看,好像螃蟹在谭底爬行,从井中汲水,以课文描写上方山的景物,表达了作者喜爱和游历山水的闲适恬淡之情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宁静幽美的寺院生活的向往和喜爱之情。

江水从黄牛滩向东流入西陵界到峡口有一百多里,山势和水的流向都很曲折纡回。

两岸高山重重地遮挡着江面,要不是中午或半夜,是看不到太阳和月亮的;林木高而茂密由冬到春四季都如此。

猿猴鸣叫的声音非常清厉凄婉,在山谷间回响着,清越不绝。

袁山松说:“常常听说峡中的水流很快,书本记载以及口头传说都用登临此境令人恐惧相劝告,还没有人称赞山水美丽。

到我来实地登临这地方,一到那里,感到特别欣喜,才相信耳闻不如亲眼所见。

那层叠的山崖、秀丽的山峰,确实很难用言辞来叙说。

抬头欣赏高山远树,俯身观看江中倒影,愈熟悉这风光愈感到美好。

《小石潭记》阅读试题及答案

《小石潭记》阅读试题及答案

《小石潭记》阅读试题及答案《小石潭记》阅读试题及答案「篇一」两段文言文(节选),完成题。

(12分)【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

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ī)嵌盘屈,不可名状。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元结《右溪记》【小题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

(2分)① 以其境过清()② 不可名状()【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小题3】两文各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4分)甲文:乙文:【小题4】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

(2分)答案【小题1】① 因为② 说出。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

意思对即可。

【小题2】① 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② 美好的树木与奇异的山竹投下的阴影,互相遮映。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

意思对即可。

【小题3】甲文:清澈透明,侧面(间接)描写乙文:水流湍急,正面(直接)描写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

意思对即可。

【小题4】借景抒情例如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

评分:共2分。

意思对即可。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以是重点的虚词,意义很多。

此句中应译为因为。

名与现代汉语的意思一致。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

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

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

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

《小石潭记》阅读真题与答案

《小石潭记》阅读真题与答案

《小石潭记》阅读真题与答案一、阅读《小石谭记》后答题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怡然不动,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付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悄怆幽邃 ( ) (2)斗折蛇行( )(3)乃记之而去 ( ) (4)潭中鱼可百许头 ( )(5)以其境过清 ( ) (6)不可名状 ( )(7)伐竹取道( ) (8)佁然不动(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的意思。

(14分)(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3)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4)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5)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6)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7)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C. 以其境过清不能以游堕事D. 潭中鱼可百许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4、与“以其境过清”中的“以”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全石以为底B.卷石底以出C.属予作文以记之D.不以物喜5、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其岸势犬牙差互: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

B.下见小潭,水尤清洌:下去见到一个小潭,水特别清澈透明。

C.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D.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使人心神凄楚,寒透骨节,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6、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本文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作者悲凉凄怆的心绪。

B.第一段作者围绕着“石”来写,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不同的景致。

《小石潭记》《上方山记》阅读练习与答案

《小石潭记》《上方山记》阅读练习与答案

WORD 格式Z 专业资料整理 《小石潭记》《上方山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

(12分)【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 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 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节选自柳 宗元《小石潭记》)【乙】三步一回,五步一折,仰视白日,跳而东西。

踵屡高屡低,方叹峰之奇,而他峰又复① 跃出。

屡跋屡歇,抵欢喜台。

返观此身,有如蟹螯郭索潭底,自汲井中腾纵,不能出栏。

其峰峦变幻,有若敌楼者,睥睨栏楯 ③俱备;又有若白莲花,下承以黄趺,余不能悉记也。

(节选自《上方山记》)【注释】①跋:行步。

②自汲井中:自己在井中取水。

③睥睨:城上短墙。

栏楯:栏杆。

11.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D)A .潭西南而望B .隶而从者C .跳而东西D .而他峰又复跃出1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B)A .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B .斗折蛇行(北斗星)C .方叹峰之奇(正当)D .余不能悉记也(全部)1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D)A .佁然/不动B .乃/记之而去C .仰视/白日D .其/峰峦变幻14.对比分析【甲】【乙】两文,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D)A .【甲】文描写小石潭的周围事物,表达了被贬后的无法排遣的孤凄悲凉之情。

B .【乙】文描写上方山的景物,表达了作者喜爱和游历山水的闲适恬淡之情。

C .【甲】文用“斗折蛇行”和“其岸势犬牙差互”比喻溪水的蜿蜒曲折;【乙】文用“如蟹 螯郭索潭底”比喻上方山山谷的狭促。

D .【甲】【乙】两文都是山水游记,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让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美景。

《小石潭记》阅读理解及答案

《小石潭记》阅读理解及答案

《小石潭记》阅读理解及答案《小石潭记》阅读理解及答案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4分)(1)伐竹取道( )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 (4)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题2】选出下列划线词义相同的一项()。

(3分)A.可:潭中鱼可百许头不可知其源B.清:水尤清冽以其境过清C.乃:乃记之而去董宣廉洁,死乃知之D.以:以其境过清不以游堕事【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6分)(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小题4】理解填空。

(4分)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①点面结合。

如写石: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

②远近交错。

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

⑧动静结合。

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是动。

④虚实相生。

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实为写,以实写虚,虚实相映成趣。

【小题5】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这三段是按空间顺序写下来的。

B.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两句从正面描写水的清澈。

C.选文第三段主要运用比喻的手法写景。

D.选文第四段流露出作者被贬后的抑郁忧伤之情。

【小题6】永州旅游部门拟加大小石潭景点开发和宣传力度。

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7分)(1)利用本文资料为该景点写一则导游词。

(不少于50字)(4分)(2)为小石潭景点写一句简洁的广告语。

(20字以内)(3分)答案【小题1】(4分) (1) 砍伐 (2)像北斗星一样 (3)深 (4)离开【小题2】D【小题3】(1)青翠的树木,碧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晃、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小石潭记》语文阅读和答案(共10篇)

《小石潭记》语文阅读和答案(共10篇)

《小石潭记》语文阅读和答案〔共10篇〕篇1:小石潭记阅读答案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假设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上文选自《》,作者,著名的文学家,曾被贬为永州司马,写下了有连续性的山水游记8篇,合称为《》。

(3分)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4分)水尤清冽皆假设空游无所依斗折蛇行佁然不动3、第二段主要写潭中游鱼的静态和动态,其目的是什么?(1分)答:4、翻译以下句子(4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假设空游无所依。

译:(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

译:5、作者在游小石潭时,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你对作者的了讲解说是什么原因导致他的心情变化的?(4分) 答:答案:1、柳河东全集柳宗元永州八记2、寒冷依托像北斗星那样愣住的样子3、目的:衬托水的清冽,说明环境幽清4、(1)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头,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托似的。

(2)溪岸的地势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互相交织,不知道小溪的头。

5、作者刚开场是无忧无虑的,欣然而往的,但在环境的刺激下,作者感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忧伤、苦闷。

作者因为当时谪居永州,满腹宏图大志不得施展,因此怀着一种愤懑不平的苦闷心情。

篇2:《小石潭记》阅读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甲】自渴。

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

民桥其上。

有采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

渠之广,或咫尺,或掊足,其长可十许步。

其流抵走石,伏出其下。

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

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小石潭记》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小石潭记》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小石潭记》含答案阅读《小石潭记》,完成下面小题。

小石潭记柳宗元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0.✬“隶而从者”中的“从”与下列词语中加点的“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从头至尾B.择善而从C.从长计议D.从天而降11.对“其境过清”中“境”的理解,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A.溪水时隐时现,溪岸交错不齐,渺远不见源头。

B.竹子树木丛生,枝叶茂密繁多,环绕小潭四周。

C.地处荒僻之野,平时没有人来,环境寂静寥落。

D.小潭清幽深邃,风光明媚可爱,空气清爽宜人。

12.根据《小石潭记》及下面的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二十五,游里湖,登放鹤亭,旋泊西泠桥。

登岸步入西村,隔岸望孤山后。

朱阑傍水,翠幕垂窗,古楼覆屋,小艇系门。

余乃悦其幽寂,呼舟对渡,果佳境也。

(取材于浦访君《游明圣湖日记》)“隔”,产生距离,引发好奇。

柳宗元隔竹听声,小石潭水声“如鸣佩环”,他“心乐之”,于是“①”,探看小潭全貌;浦枋君隔岸观景,孤山后景色秀丽,色彩斑斓,他“悦其幽寂”,于是“②”,得以欣赏“佳境”。

【答案】10.B 11.D 12.伐竹取道呼舟对渡【解析】10.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隶而从者”的句意是:跟随着去的人,“从”意思是跟从;A.从头至尾:意思是从开头至结尾,指某件事物的全过程或全部内容。

从:指拿……作起点,起于……;B.择善而从:(同行者中)选择好的(人),跟从(向他学习),后指采纳正确的意见或选择好的方法加以实行,从:跟从;C.从长计议:①慢慢儿地多加商量②从长远的角度考虑,从:指拿……作起点;D.从天而降:从天上突然降下来。

《小石潭记》《百丈山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小石潭记》《百丈山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12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 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恬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①垂崖;叠石为磴②十余级乃得度。

山之胜盖自此始。

循③磴而东, 即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

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水皆清澈,自高淙④下,其声溅溅然。

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⑤,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

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

(节选自朱熹《百丈山记》) ③循:顺着、沿着。

④淙:形容水流动的声音。

⑤山门:寺院。

)B.潭中鱼可百许头D.怡然不动 ) ‘( ) 【甲】文语言凝练,用“蒙” “络” “摇” “缀”四个字就描画了树木、茎蔓的种种姿态。

【乙】文详写了百丈山上的石磴和小涧,而略写了山门处的景致,这样的安排详略得当。

【甲】【乙】两文都属于山水游记,都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来描写景物,寓情于景。

【甲】文描写潭水的清澈,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描写; 【乙】文则从正面描写的角度来突出涧水的清澈。

13•请把第1卷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2)皆苍滕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

答案:10、 B11、 A12、 B13、 ( 1)译文:(鱼儿)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跟游览的人逗乐。

(得分点:“傲尔” “翕忽”各1分,语意通顺1分。

)(2)译文:(涧边)都长满苍翠的藤蔓和参天的古木,且口使在盛夏正午最炎热的时候,也感觉不到逼人的 暑气。

(得分点:“虽”“亭午”各 1分,语意通顺1分。

) 【注释】①控:连接。

②磴(de ng ):山道的石阶。

10.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下见小潭自高淙下 C.心乐之 山之胜盖自此始 11.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不能容十许人 然前瞰涧水 A.卷石/底以出 B.皆若空游/无所依 C.登百丈山/三里许D.其声/溅溅然 12.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I A.B.C.D. 6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石潭记》《上方山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 一)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

(12 分)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
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
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 节选自柳
宗元《小石潭记》)
【乙】三步一回,五步一折,仰视白日,跳而东西。

踵屡高屡低,方叹峰之奇,而他峰又复

跃出。

屡跋屡歇,抵欢喜台。

返观此身,有如蟹螯郭索潭底,自汲井中②,以身为瓮,
虽复
腾纵,不能出栏。

其峰峦变幻,有若敌楼者,睥睨栏楯③
俱备;又有若白莲花,下承以黄趺,
余不能悉记也。

( 节选自《上方山记》)
【注释】①跋:行步。

②自汲井中:自己在井中取水。

③睥睨:城上短墙。

栏楯:栏杆。

11.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 分)( D )
A.潭西南而望 B .隶而从者
C.跳而东西 D .而他峰又复跃出
1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 分)( B )
A.潭中鱼可百许头( 大约) B .斗折蛇行( 北斗星)
C.方叹峰之奇( 正当) D .余不能悉记也( 全部)
1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D )
A.佁然/ 不动 B .乃/ 记之而去
C.仰视/ 白日 D .其/ 峰峦变幻
14.对比分析【甲】【乙】两文,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 分)( D )
A.【甲】文描写小石潭的周围事物,表达了被贬后的无法排遣的孤凄悲凉之情。

B.【乙】文描写上方山的景物,表达了作者喜爱和游历山水的闲适恬淡之情。

C.【甲】文用“斗折蛇行”和“其岸势犬牙差互”比喻溪水的蜿蜒曲折;【乙】文用“如蟹螯郭索潭底”比喻上方山山谷的狭促。

D.【甲】【乙】两文都是山水游记,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让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美景。

1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1)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 分)
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2) 以身为瓮,虽复腾纵,不能出栏。

(2 分 )
用身体做坛子,即使再怎么腾跃,也跳不出井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