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渔舟唱晚_教案
渔舟唱晚 教案
渔舟唱晚教案
渔舟唱晚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能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能正确朗读课文。
3. 能正确理解并运用关键词语。
4. 能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
《渔舟唱晚》一课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一段渔舟唱晚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渔舟唱晚的课文背景。
2. 预测课文内容:通过观察插图,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讨论。
3. 首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渔舟唱晚》一课,并大声朗读。
4. 理解课文:通过提问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重要句子。
5. 配对练习:将生词与词义进行匹配,帮助学生牢记生词。
6. 小组合作: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讨论,并选择一个角色扮演,表演课文内容。
7. 朗读课文:学生按照小组分配的角色,进行朗读,并互相矫正发音和语调。
8. 课文填空: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检查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程度。
9. 创作诗歌:要求学生根据渔舟唱晚的内容,创作一首诗歌,并与同学们分享。
10. 课文背诵:要求学生背诵《渔舟唱晚》一课,培养学生的
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反思
这节课通过各种活动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了课文的内容。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能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展示了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通过创作诗歌,学生不仅培养了自己的创作能力,也增强了对课文的情感共鸣。
此外,通过朗读和课文背诵,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整节课的教学过程基本顺利,唯一的不足是一些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深度还不够,需要进一步分析和引导。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渔舟唱晚》教案 (3)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渔舟唱晚》教案 (3)一. 教材分析《渔舟唱晚》是一首颇具代表性的古筝曲,描绘了夕阳西下,渔民驾驶着小舟在湖面上捕鱼,并用动听的歌声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曲旋律优美,富有诗意,展示了我国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本册教材中,这首歌曲旨在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方面有一定的认识。
但民族音乐对他们来说可能较为陌生,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培养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此外,学生可能对渔舟唱晚这一场景较为陌生,需要在教学中帮助他们建立起对这首歌曲的初步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欣赏民族音乐《渔舟唱晚》,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感受歌曲的美感,培养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3.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情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感受并理解《渔舟唱晚》的旋律特点及节奏韵律。
2.学会歌曲,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这首歌曲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教学法:通过反复播放歌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感。
2.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音乐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音频、视频及图片等。
2.教学乐器:古筝或其他民族乐器。
3.教学用具:乐谱、歌词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a.播放《渔舟唱晚》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感。
b.展示歌曲相关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歌曲描绘的场景。
2.呈现(5分钟)a.介绍歌曲的背景及作者。
b.展示乐谱,让学生对歌曲的旋律、节奏有所了解。
3.操练(10分钟)a.教师弹奏古筝,学生跟随演唱歌曲。
b.分组进行歌曲演唱,互相交流学习。
4.巩固(5分钟)a.播放歌曲,学生边听边跟唱。
b.教师挑选学生进行演唱,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评价。
渔舟唱晚的教案设计及反思
渔舟唱晚的教案设计及反思一、教案设计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欣赏《渔舟唱晚》这首古典名曲。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提高学生对音乐欣赏和音乐表达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渔舟唱晚》的背景和创作。
分析《渔舟唱晚》的旋律、节奏和音乐特点。
欣赏《渔舟唱晚》的演奏版本和演绎风格。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渔舟唱晚》的背景和创作。
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渔舟唱晚》的旋律、节奏和音乐特点。
欣赏法:组织学生欣赏《渔舟唱晚》的演奏版本和演绎风格。
1.4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渔舟唱晚》的背景和创作,激发学生对名曲的兴趣。
第二步:分析《渔舟唱晚》的旋律、节奏和音乐特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第三步:欣赏《渔舟唱晚》的演奏版本和演绎风格,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二、教学资源《渔舟唱晚》乐谱和录音资料。
投影仪和音响设备。
音乐欣赏笔记本和笔。
三、教学评价学生对《渔舟唱晚》的背景和创作的了解程度。
学生对《渔舟唱晚》的旋律、节奏和音乐特点的分析能力。
学生对《渔舟唱晚》的演奏版本和演绎风格的欣赏能力。
四、教学反思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
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和反思。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评价进行分析和反思。
五、教学拓展组织学生进行《渔舟唱晚》的音乐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引导学生进行《渔舟唱晚》的音乐表演,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推荐学生欣赏其他古典名曲,扩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六、教学准备6.1 物质准备准备《渔舟唱晚》的乐谱和录音资料,确保其质量和可获取性。
检查投影仪和音响设备是否正常工作,确保教学过程中能顺利展示和播放音乐。
准备音乐欣赏笔记本和笔,以便学生能够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6.2 精神准备自己要先熟悉《渔舟唱晚》的背景、旋律、节奏和音乐特点,以便能够准确地传达给学生。
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过程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
七、教学难点7.1 音乐理论知识《渔舟唱晚》的旋律和节奏较为复杂,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渔舟唱晚(教案)
-诗人情感的传达:体会诗人通过诗句传达的情感,尤其是对于较为抽象的情感,如“孤鹜”所象征的孤独感。
-诗歌的个性化解读: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对诗歌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和创作。
举例:在理解“落霞与孤鹜齐飞”一句时,学生可能难以领悟到“孤鹜”不仅仅是一只鸟,还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追求。教师需要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这样的联系,并引导学生体会这种情感。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渔舟唱晚》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曾经被美丽的自然景色所打动?”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王勃是如何通过诗歌来描绘自然美景的。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渔舟唱晚》的基本内容。这是一首描绘夕阳下渔人归舟的诗歌,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它是王勃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诗中的具体描写。例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展示了诗人如何运用意象和修辞手法来表现自然之美。
三、教正确把握诗句的节奏、韵律,以传达出诗的意境和情感。
-词语理解:掌握诗中的生僻字词,如“渔歌子”、“櫂”、“舸”等,并理解其在句中的意义。
-诗句解析:分析诗句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落霞与孤鹜齐飞”中的意象对比和“秋水共长天一色”中的修辞效果。
-诗人背景:了解王勃的历史地位和文学成就,以及《渔舟唱晚》的创作背景。
渔舟唱晚(教案)
大班音乐活动渔舟唱晚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音乐活动渔舟唱晚教案【含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够通过渔舟唱晚曲目了解渔民生活和文化背景。
•知道如何正确使用乐器,并能够感受音乐节奏与分解节拍。
•能够唱出渔舟唱晚这首歌曲,从而培养大班幼儿的音乐欣赏力。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加强团队协作能力。
•善于观察,发现乐器的不同之处,借以培养幼儿的细致认真的品质。
情感目标•通过传统音乐曲目的学习,培养孩子尊重传统文化的意识。
•通过唱歌和合作,增加幼儿们的自信心和归属感。
2. 教学内容教学材料渔舟唱晚原版歌曲,各类简单乐器。
教学步骤第一步:介绍渔舟唱晚的背景•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意义,向幼儿们展示音乐家演奏时使用的乐器。
•引导幼儿们一起回忆不同节日,歌曲和节日之间的联系。
第二步:认识乐器•带领幼儿们学习如何使用每种乐器。
•介绍不同乐器的外观,材质,颜色和音调,通过观察和听觉感受,帮助幼儿们熟悉乐器。
•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发掘乐器不同的声音特点。
第三步:合作制作乐器•鼓励幼儿们在家制作乐器,比如使用空贴纸卷制作唢呐,或使用瓶子、硬纸板和木棍制作铃铛。
•在班级里通过游戏和活动,让幼儿们合作制作他们自己的乐器,慢慢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互相协作意识。
第四步:合奏•帮助幼儿们熟悉歌曲的旋律,并在合奏中贡献自己的声音。
•在合奏过程中,鼓励幼儿们不断学习,发掘音乐不同的美妙之处,并在不断尝试中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力。
第五步:反思•反思这次活动的收获和不足,让幼儿们表达自己的心得体会和意见。
•回顾活动中合作沟通的成果,强化幼儿的群体归属感和自信心。
3. 教学反思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主要为培养幼儿们的音乐欣赏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细致认真的品质。
通过教学实践,我得到了以下几点反思:•活动设计要更加合理:初始活动设计比较单一,需要设计更多丰富的元素,这样可以更好地吸引幼儿们的注意力和兴趣。
•导入环节的作用非常重要:在活动开始前,首先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意义,可以大大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渔舟唱晚的教案设计及反思
渔舟唱晚的教案设计及反思一、教案设计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体验《渔舟唱晚》这首古琴曲的音乐魅力。
帮助学生理解乐曲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1.2 教学内容:欣赏《渔舟唱晚》古琴曲。
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和演奏技巧。
探讨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和情感。
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播放古琴曲。
对比分析法,引导学生体验乐曲的差异。
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享感受和观点。
1.4 教学步骤:第一步:播放《渔舟唱晚》古琴曲,引导学生静心欣赏。
第二步: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和演奏技巧。
第三步:对比分析其他古琴曲,引导学生体验《渔舟唱晚》的独特之处。
第四步: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感受和观点。
二、教学资源: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古琴曲。
古琴曲相关资料,包括创作背景和演奏技巧的介绍。
其他古琴曲,用于对比分析。
三、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包括聆听、讨论和分享。
收集学生的观点和感受,了解他们对《渔舟唱晚》的理解和欣赏。
评估学生对乐曲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的了解程度。
四、教案实施注意事项:确保音响设备正常,播放古琴曲时音量适中,避免影响学生聆听。
在介绍乐曲背景和演奏技巧时,语言要简洁明了,易于学生理解。
在小组讨论环节,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
五、教学反思: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考虑在未来的教学中,引入更多相关的古琴曲,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
六、教案设计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体验《渔舟唱晚》这首古琴曲的音乐魅力。
帮助学生理解乐曲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6.2 教学内容:欣赏《渔舟唱晚》古琴曲。
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和演奏技巧。
探讨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和情感。
6.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播放古琴曲。
对比分析法,引导学生体验乐曲的差异。
小学音乐渔舟唱晚教案 五年级音乐渔舟唱晚教案
小学音乐渔舟唱晚教案五年级音乐渔舟唱晚教案学校音乐渔舟唱晚教案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作品《渔舟唱晚》,感受古筝独特的音色与魅力,感受作品中描绘的美丽景色。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渔舟唱晚》的欣赏,并配以听辨、争辩、分析、联想等方法,同学能够综合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培育良好的欣赏习惯,提高想象力和创新力气。
【学问与技能】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娴生疏记常见的表情术语,并能够了解民族乐器古筝及其音色特点,体会乐曲表达的心情和意境。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了解民族乐器古筝及其音色特点,体会乐曲表达的心情和意境。
【难点】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娴生疏记常见的表情术语。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老师播放电影《笑傲江湖》中的古筝演奏的《沧海一声笑》片段并提问:这首音乐的心情是怎样的?同学自由回答。
老师总结:这首音乐全曲给人一种潇洒豪迈、大气磅礴、逍遥拘束的感觉。
闭上眼,乐曲开头的几个动听的音符呈波纹形式漂移开来,这起始的一段音乐就像是一朵平缓升起又慢慢落下的浪花。
这是“古筝“特有的音色,给人一种灵动、清安的感觉。
今日我们一起走近“古筝”这个传统乐器,来学习另外一首古筝曲《渔舟唱晚》,感受古筝的不同魅力。
(二)初步感知1.老师配乐朗诵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并提问:听了老师的朗诵,你的脑海中消失出怎样的画面?同学自由回答。
老师总结:夕阳西下的落日美景图。
落日余晖映照在清亮的湖面上,远处青山朦朦、白帆点点,随风飘来阵阵渔歌声2.老师呈现古筝的图片,并补充讲解:古筝,是一弦一柱,多弦多柱乐器,目前最常用的规格为二十一弦。
是中华民族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传统乐器之一,属于弹拨乐器。
它的音色漂亮,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因此它深受宽阔人民的宠爱。
(三)分段欣赏1老师完整播放《渔舟唱晚》音频,并提问:乐曲可以分成几段?同学依据已有的学问储备能够回答出:3段。
2.老师引导同学倾听第一段,并哼唱歌曲,ppt呈现常用的表情术语,并提问同学:第一段乐曲的速度和心情有什么特点?请做出连线。
大班音乐教案渔舟唱晚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音乐教案:渔舟唱晚教案及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渔舟唱晚》这首诗词,学生能够掌握以下知识:1.了解唐代诗人张志和及其作品《渔家傲》和《渔舟唱晚》;2.掌握《渔舟唱晚》词牌、填词、曲调等基本知识;3.熟悉唐朝文化,领会山水之美、人文之雅。
(2)能力目标通过唱、背、说、做、听、写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音乐感知和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感恩、欣赏山水田园之美,领会大自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2、教学重点(1)掌握《渔舟唱晚》基本知识,理解文化内涵。
(2)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音乐表达和合作意识。
3、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教学过程(1)热身环节(5分钟)1.唱儿歌《小兔崽子乖乖》活跃气氛,放松学生身心。
(2)导入环节(5分钟)1.讲解唐代文化《渔家傲》和《渔舟唱晚》。
2.大声朗读《渔舟唱晚》全诗。
(3)学习环节(1)选手演唱(5分钟)1.选手进行独唱或二重唱。
(2)合唱(10分钟)1.全体合唱,配合手势,感受音乐的美妙。
(3)分组练唱(15分钟)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8人,并由其中一名学生担任组长。
2.分配唱部,由组长带领组员练习。
3.各小组演唱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交流。
(4)自编舞蹈(15分钟)1.按照乐曲编制舞蹈。
2.排练,并演示给其他小组观看。
(5)展示活动(10分钟)1.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上台表演。
(6)总结(5分钟)1.总结本堂课内容。
2.收集学生反馈,汇报效果。
5、教学反思本次音乐课教学,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选手演唱、合唱、分组练唱、自编舞蹈、展示活动等方法,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了表达,总结了课程内容,提高了综合素质,受到了好评。
其中难点是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我通过分组训练、自编舞蹈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音乐美的魅力,以及合作、协调的重要性。
《渔舟唱晚》教案范文(通用8篇)
《渔舟唱晚》教案范文(通用8篇)《渔舟唱晚》教案篇1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听辨、讨论、联想,综合介绍民族乐器——古筝,欣赏《渔舟唱晚》,让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能力目标:通过欣赏《渔舟唱晚》,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现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
情感目标:介绍民族乐器——古筝,欣赏《渔舟唱晚》,让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验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并体验音乐中细小之处的美。
教学准备:古筝、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用古筝伴奏复习歌曲,导入古筝欣赏曲目《渔舟唱晚》,板书课题。
二.认识古筝,听赏乐曲1.这是什么乐器?(古筝)你一定对它充满了好奇,你想认识它吗?谁来说说,你所认识的古筝,知道那些关于古筝的知识,能分享给同学们。
2教师补充介绍:古筝的历史,型质,特色,演奏形式等3教师弹奏《渔舟唱晚》: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欣赏,你结合题目,说说自己脑海里想象出了什么样的画面。
4教师总结学生所说的,讲述《渔舟唱晚》的内容,5分段欣赏,细节分析。
第一乐段悠闲自得,满载而归1)体会古筝技巧:滑音、颤音、刮奏,分别让你想到了什么?2)教师弹奏,出示投影片,边听乐曲边分辨技巧并体会技巧的意境。
速度力度旋律线体现情景第二乐段从第一乐段发展而来,渔船破浪疾驰,活跃欢快3)讨论速度、力度、旋律4)出示三幅画,你觉得哪幅画能表现这部分意境?第三乐段高潮部分,百舟竞归,欢畅热烈,在高潮处切住,速度徐缓,在宁静的气氛中结束,耐人寻味。
1)选画。
2)听录音,全班用身体语言模仿“百舟竞归”,并体会喜悦情绪。
并思考:速度力度旋律线体现情景高潮部分3)讨论3.尾声1)听老师弹奏,思考:速度力度旋律线体现情景尾声部分2)讨论3)选画示三个乐段的图片请学生选择。
《渔舟唱晚》(教案)
在本次《渔舟唱晚》的教学过程中,我意识到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首先,学生对古筝这种传统乐器的了解程度不一,这导致在讲解古筝基本知识时,有的学生感到吃力。为此,我尽量用生动的语言和实物演示,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古筝的构造和演奏技巧。
其次,在欣赏《渔舟唱晚》时,我发现学生们对音乐意境的理解存在差异。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感受曲目所传达的美好意境,我通过引导、提问和对比等方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体验音乐,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四、教学流程
《渔舟唱晚》(教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渔舟唱晚》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是否曾经感受到过音乐带来的宁静和美好?”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古筝曲《渔舟唱晚》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筝音乐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古筝的基本构造和《渔舟唱晚》的创作背景。古筝是中国传统乐器,以优美的音色和独特的韵味著称。《渔舟唱晚》则是古筝曲目中的经典之作,它描绘了渔舟在夕阳下缓缓归航的宁静画面。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聆听《渔舟唱晚》来感受其音乐特点,分析曲目的节奏、旋律、音色等方面,理解它如何传达出渔民收获的喜悦和晚霞的宁静。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注意到学生们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程度较好,但仍有个别学生对古筝演奏技巧掌握不够熟练。针对这个问题,我打算在课后布置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渔舟唱晚》(教案)
一、教学内容
《渔舟唱晚》(教案)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民乐欣赏》,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欣赏古筝曲《渔舟唱晚》,感受其旋律美和意境;
渔舟唱晚教案
渔舟唱晚教课方案【篇一:音乐赏识课渔舟唱晚教课方案】《渔舟唱晚》教课方案教课目的:指引学生听辨、议论、联想,综合介绍民族乐器——古筝,赏识《渔舟唱晚》,让学生认识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忱和民族骄傲感。
感觉乐曲的音乐形象,培育优秀的赏识习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想。
能力目标:经过赏识《渔舟唱晚》,认识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表现乐曲表达的情绪和境界,进而提高学生的赏识能力、审美能力。
感情目标:介绍民族乐器——古筝,赏识《渔舟唱晚》,让学生认识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忱和民族骄傲感。
教课要点:认识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验乐曲表达的情绪和境界。
教课难点:指引学生发现并体验音乐中渺小之处的美。
教课准备:古筝、多媒体教课过程:一.师生问好,用古筝伴奏复习歌曲,导入古筝赏识曲目《渔舟唱晚》,板书课题。
二.认识古筝,听赏乐曲1.这是什么乐器?(古筝)你必定对它充满了好奇,你想认识它吗?谁来谈谈,你所认识的古筝,知道那些对于古筝的知识,能分享给同学们。
2 教师增补介绍:古筝的历史,型质,特点,演奏形式等3教师弹奏《渔舟唱晚》: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赏识,你联合题目,谈谈自己脑海里想象出了什么样的画面。
4教师总结学生所说的,叙述《渔舟唱晚》的内容,5分段赏识,细节剖析。
第一乐段安闲自得,满载而回1)领会古筝技巧:滑音、颤音、刮奏,分别让你想到了什么?2)教师弹奏,出示投电影,边听乐曲边分辨技巧并领会技巧的境界。
速度力度旋律线表现情形第二乐段从第一乐段发展而来,渔船破浪奔驰,活跃高兴3)议论速度、力度、旋律4)出示三幅画,你感觉哪幅画能表现这部分境界?第三乐段热潮部分,百舟竞归,高兴热忱,在热潮处切住,速度徐缓,在寂静的氛围中结束,回味无穷。
1)选画。
速度力度旋律线表现情形热潮部分3)议论3.结尾1)听老师弹奏,思虑:速度力度旋律线表现情形结尾部分2)议论3)选画示三个乐段的图片请学生选择。
渔舟唱晚的教案设计及反思
渔舟唱晚的教案设计及反思一、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渔舟唱晚”这首古诗的基本内容,理解其意境和寓意。
(2)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3)通过分析古诗,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 教学内容:(1)古诗《渔舟唱晚》的原文及译文。
(2)古诗的作者背景和创作背景。
(3)古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掌握古诗《渔舟唱晚》的内容、作者背景和创作背景。
(2)难点:分析古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4.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古诗《渔舟唱晚》的原文、译文、作者背景和创作背景。
(2)引导法:引导学生分析古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5. 教学步骤:(1)导入:简要介绍古诗《渔舟唱晚》的作者王之涣及其创作背景。
(2)朗读:让学生朗读古诗,感受其韵律美。
(3)讲解:讲解古诗的原文、译文,解析其意境和寓意。
(4)分析:分析古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5)练习: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6)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二、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1)学生是否能熟练掌握《渔舟唱晚》的内容、作者背景和创作背景。
(2)学生是否能理解并分析古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是否有提高。
2. 教学改进:(1)在讲解古诗时,是否能够更生动、形象地表达其意境和寓意。
(2)在分析古诗时,是否能够更深入、透彻地阐述其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学生反馈:(1)学生对《渔舟唱晚》的学习效果是否满意。
(2)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接受程度如何。
(3)学生对课后作业的难度和量是否合适。
三、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渔舟唱晚》这首古诗的基本内容,理解其意境和寓意。
(2)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渔舟唱晚教案
渔舟唱晚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唐代诗人张继的《渔舟唱晚》这首诗,了解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表达情感的方式。
2.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他们的语感和节奏感。
3. 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感受其中的美与意境。
教学重点:1. 理解诗歌的意义和意境,感受其中的美和情感表达。
2. 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准确把握诗意,增强语感和节奏感。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张继的《渔舟唱晚》诗的复制稿件。
2. 提前准备好相关的图片,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幅与渔舟、夕阳等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并思考,然后提问:- 你们见过这样美丽的景色吗?- 这样的景色给你们什么样的感受?步骤二:理解诗歌(15分钟)1. 教师将诗歌分配给学生,让他们自行阅读。
然后让学生按照句子的顺序,将自己的理解写在纸上。
2.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参考彼此的理解,让他们互相交流和补充。
3. 教师开展全班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并帮助他们更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意义和意境。
步骤三:朗读诗歌(15分钟)1. 教师示范朗读诗歌,注重语调和节奏,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准备,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朗读。
3. 教师在小组朗读结束后,选择几个学生进行整体朗读,让整个课堂陷入诗意的氛围中。
步骤四:欣赏诗歌(10分钟)1. 教师播放背景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倾听。
2. 让学生用心感受音乐中的美和情感,然后再次阅读诗歌,看看自己是否有新的体会和感受。
3. 鼓励学生绘制与诗歌意境相关的画作,表达自己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
步骤五: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课堂学习的内容,总结诗歌《渔舟唱晚》所表达的意象、情感和意境,并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并欣赏更多的美。
教学反馈:教师观察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朗读情况,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可以通过听学生的朗读和观察画作等方式,对学生的理解和感受进行评价和反馈。
渔舟唱晚(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渔舟唱晚》的基本内容、诗人的情感表达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诗歌美的理解和感受。我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点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学会欣赏和创作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渔舟唱晚》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策略,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修辞手法。通过这节课,我发现了一些值得肯定的地方,同时也意识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
首先,学生在朗诵诗歌时,能够较好地把握节奏和韵律,这说明他们对诗歌的音乐美有了初步的感受。在讲授诗歌内容时,我注意到学生对于生僻字词的理解存在一定困难,通过举例和语境分析,他们逐渐掌握了这些字词的含义。这一点让我感到欣慰,也证明了我的教学方法是有效的。
然而,在诗意理解和修辞手法分析方面,部分学生仍然感到困惑。我意识到,对于这些抽象的知识点,仅凭讲授和举例可能还不够,今后我需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诗歌创作练习,让学生们有了亲身体验的机会。他们通过创作,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这有助于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但在小组讨论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主题不够感兴趣或讨论方式不够吸引人。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调整讨论主题和方式,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2.培养思维能力: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对文本的解读能力。
3.增强文化理解:了解诗人王维及其创作背景,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4.发展语言运用能力:通过诗歌朗诵、讨论和创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词汇量,培养准确、得体的语言运用习惯。
渔舟唱晚-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渔舟唱晚 -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教学目标:
1.了解民歌《渔舟唱晚》的背景和意义。
2.能够正确演唱《渔舟唱晚》这首民歌。
3.训练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
教学材料: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P25-27。
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
让学生听一段《渔舟唱晚》的音频,让学生听出曲目的名称。
并让学生讨论一下这首歌曲人们为什么会选择在晚上演唱。
2.展示环节
教师播放这首歌的视频,让学生注意观察和听取歌曲的整体效果。
3.分析环节
让学生看教材P25,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歌曲的背景介绍和简介。
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歌曲的情感和歌词中的一些词汇。
4.演唱环节
让学生分成小组彼此演唱,教师通过积极引导,让学生能够在演唱时注意整体效果和和声的合理组合。
5.再现环节
在学生演唱完毕后,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这首歌曲主要讲了什么?
•这首歌曲让你想到什么?
•这首歌曲中有哪些值得学习的东西?
教学总结:
本节课主要通过让学生感性理解和演唱歌曲《渔舟唱晚》,加深学生对民歌创作和表演的认知。
此外,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歌曲中的词汇,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语言表达能力。
渔舟唱晚的教案设计及反思
《渔舟唱晚》教案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渔舟唱晚》这首古琴曲的美妙之处。
2. 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古琴演奏技巧,如指法、节奏等。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简介《渔舟唱晚》这首古琴曲的背景及作者。
2. 分析《渔舟唱晚》的曲式结构,讲解其中的关键音符和节奏。
3. 教授并练习基本的古琴演奏技巧。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通过图片和简短的语言,引导学生了解《渔舟唱晚》的背景及作者。
2. 曲式分析:讲解《渔舟唱晚》的曲式结构,重点讲解关键音符和节奏。
3. 演奏技巧讲解与示范:教授基本的古琴演奏技巧,并进行示范。
4. 学生练习: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古琴演奏练习。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演奏《渔舟唱晚》这首古琴曲。
2. 学生能理解并描述《渔舟唱晚》的曲式结构。
3. 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有更深的了解和热爱。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古琴的认识还比较陌生,在课堂导入环节,我需要更加详细地介绍古琴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在教授演奏技巧时,我应注重个性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演奏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以便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六、教学策略1. 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逐步掌握《渔舟唱晚》的演奏技巧。
2. 运用对比分析法,使学生更加明确《渔舟唱晚》的曲式特点。
3. 注重个别辅导,针对学生的不同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4. 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
七、教学资源1. 古琴曲《渔舟唱晚》乐谱。
2. 古琴演奏视频或音频资料。
3. 古琴演奏技巧教程。
4. 课堂用的古琴乐器。
八、教学步骤1. 课堂导入:引导学生了解《渔舟唱晚》的背景及作者。
2. 曲式分析:讲解《渔舟唱晚》的曲式结构,重点讲解关键音符和节奏。
3. 演奏技巧讲解与示范:教授基本的古琴演奏技巧,并进行示范。
4. 学生练习: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古琴演奏练习。
渔舟唱晚的教案设计及反思
渔舟唱晚的教案设计及反思一、教案设计1.1 教学目标了解《渔舟唱晚》的背景知识,理解古诗词的意境。
学会正确朗读和背诵《渔舟唱晚》。
分析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1.2 教学内容分析《渔舟唱晚》的历史背景和诗人的生平。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背诵来感受诗词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分析诗词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艺术风格。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运用情景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等方式营造氛围。
运用比较分析法,让学生了解《渔舟唱晚》与其他作品的异同。
二、教学过程2.1 导入通过展示《渔舟唱晚》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意境。
播放《渔舟唱晚》的音乐版本,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音乐性。
2.2 背景介绍讲解《渔舟唱晚》的历史背景和诗人的生平。
引导学生思考诗人的生活背景对其创作的影响。
2.3 朗读和背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渔舟唱晚》,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感。
组织学生进行背诵练习,加深对诗词的记忆和理解。
2.4 内容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诗词艺术特色的看法。
三、教学评价3.1 评价方法采用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问答、讨论和背诵等方式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2 评价内容学生对《渔舟唱晚》的背景知识的掌握程度。
学生朗读和背诵的能力。
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反思4.1 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分析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高程度。
4.2 教学改进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寻找更多的教学资源,如相关音乐、视频等,以丰富教学手段。
五、教学延伸5.1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诗词创作,以培养其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举办诗词朗诵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读和背诵能力。
5.2 学习资源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古诗词作品,以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如诗词网站、论坛等,进行进一步学习和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这个主题出现了三遍,每遍的力度有什么不一样? 请同学们再听一次。 (教师播放乐队演奏) 生:回答。 师:第一遍中强的力度,歌唱性的旋律好像一首优美的 渔歌。第二遍乐队的加入,力度渐强使人心情更加激动。第 三遍力度渐弱、音色清脆,好像渔歌声在向远方飘荡。这是 小提琴特有的一种演奏方法,叫泛音奏法(教师演奏) 生:聆听。 师: 虽然这个主题反复了三遍, 但每遍既相同又有不同, 你们发现这三遍旋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吗? 生:回答。 4、第三乐段 师:第三乐段和第二乐段的音乐在旋律、节奏和速度发 生了很大的变化。情绪和表现也相应发生变化,你能听出是 什么变化吗?(出示乐谱,教师演奏第三乐段)
乐曲表现了这样一幅图画:夕阳西下、落日的余辉映照 在湖面上,泛起一片金光。远处依稀可见朦胧的远山和点点 白帆,随风飘来阵阵渔歌声。渐渐的歌声越来越近,似乎还 听到了摇橹声、船桨拍打水面声、渔船乘风破浪溅起的浪花 声,交织成一首欢快的交响曲。渔夫们满怀着丰收的喜悦, 驾着一叶扁舟,渐渐的飘远了。当最后的一朵涟漪也消失的 时候,湖边只留下了一片寂静。 (教师再次演奏尾声) (五)完整欣赏 师:下面我们就完整的欣赏一遍音乐,结合对诗、画的 体会,进一步感受《渔舟唱晚》带给我们的优美意境。 (教 师出示课件,播放音乐学生安静欣赏音乐。 ) 生:欣赏。 师:大家一起再来唱一唱。注意结尾时要渐慢、渐弱, 表现出渔船远去,湖边一片寂静的意境。 生:演唱。 (教师指挥、学生演唱。注意结尾渐慢、渐 弱的表现。 ) 师: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好,真是曲尽意犹在。让《渔舟 唱晚》那优美的旋律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2、第一乐段 师:引子之后是乐曲的第一乐段。你们听听它的旋律、 节奏速度是什么样的?表现了怎样的情绪和情景?(教师演 奏第一乐段)
旋律 高低回旋起伏 节奏 舒缓 速度 中速稍快 情绪 优美 联想 波浪
生:旋律由高向低旋转。 师:旋律由高向低回旋起伏,好像湖面波光粼粼、微波 荡漾的景色。我们来唱一唱这段旋律。 (教师画旋律线及简 笔画图) 生:演唱。 3、第二乐段 师:第二乐段是乐曲的中心乐段,其旋律优美。也是用 作“天气预报”的那段旋律(教师演奏第二主题) 师:哪位同学能看着乐谱唱一唱。 生:视唱主题。
旋律 流动、跳跃 节奏 自由、舒展 速度 中速 情绪 舒畅 联想 流水
【教学重、难点】
分辨三个乐段的情绪及联想并记忆第二乐段主题;感受 音乐悠远的意境之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先请同学们听一段音乐,你们知道这段音乐是中央 电视台哪个节目的背景音乐吗?(教师播放《天气预报》音 乐) 生:是天气预报的音乐。 师:这是我国传统古曲《渔舟唱晚》的主题,1988 年 被用作“天气预报”的背景音乐。你们听出是什么乐器演奏 的吗?(教师播放筝独奏《渔舟唱晚》主题) 生:古筝。 师:古筝属于我国民族乐器中的弹拨乐器,音色清脆。 它的“刮奏”演奏法特别适合表现流水的形象。我们再来熟 悉一下它的音色。 (教师出示乐器图或实物示范) (二)初听 教师:这是一首著名的古曲,还被改编成钢琴独奏、管
旋律 跳跃 节奏 紧凑 速度 中速稍快 情绪 欢快 联想 渔船前进
生:回答。 教师:同学们的感受非常正确。速度快、节奏紧凑、情 绪更加激动,好像是渔船乘风破浪的前进。 5、尾声 师:你们听听音乐到这儿可以结束了吗? 生:可以。 师:音乐到这儿可以结束了。最后一个音也结束在“1” 上,已经有了终止感。但音乐并没有结束,还有一个尾声, 这是这首乐曲最有魅力的地方。你们听它重复了哪一段的旋 律,听起来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教师演奏尾声) 生:重复了第二乐段的旋律。 师:准确的说是再现了第二乐段中第 3 遍的旋律,速度 渐慢、力度渐弱,好像渔船渐渐远去,湖边只留下了一片寂 静。 (四)结合诗、画,深化感受 师:我发现同学们听得非常认真,都沉浸在优美的音乐 意境之中了。这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特点之一:不论是古曲、 古诗和绘画都表现出一种平稳清淡、空旷悠远的 “意境” , “此时无声胜有声” 。虽然声音消失了,但留给人们的感受却 是非常深刻的。 这首乐曲 《渔舟唱晚》 取名就很有诗意, 让人浮想联翩。 它是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里的诗句: “渔舟唱晚,
2009. 9
25
教案选登(人教版)
旋律 歌唱性
节奏 舒缓
速度 中速
情绪 优美
联想 渔歌
响穹彭蠡之滨” 。我们从一些古诗和绘画中都能感受到相同 的意境。哪位同学能说一说哪些古诗与《渔舟唱晚》的意境 是相似的? 生:回答。 师:同学们选读古诗的意境与音乐的意境都很相似。特 别是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你可以 ” 想象那朦胧的远山、一叶扁舟渐渐远去,最后,只留下天边 那一望无际的湖水的悠远意境。 师:有没有绘画呢? 生: (可能回答不出来) 师:同学们对绘画可能知道的不多,我来给同学们介绍 一幅明代樊晖的《溪山远眺图》 (教师出示图画)你们看, 。 遥远的水尽头隐约看见座座远山,空空的水面上几艘小船像 落叶一样在江面上飘荡,表现了一种山高水远、空旷悠远的 “意境” 。同《渔舟唱晚》尾声表现的那种悠远的意境如出一 辙,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遐想。这首乐曲是由引子、三个乐 段和尾声组成的。如果我把引子起名叫“微波荡漾” 、尾声 叫“湖边夜色” ,结合诗、画的意境你能为其他三个乐段音 乐起个名字吗?请大家想一想。 (教师分别演奏三乐段片段, 学生分段命名。 ) 生:湖景、渔歌、欢腾。 师:老师也想了几个名字你们看怎么样?(出示课件)
教案选登(人教版)
《渔舟唱晚》 教案
北京市西城区 魏 巍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音乐中表现湖光山色的优美意境。 2、能够积极参与、聆听、探究和表现音乐。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聆听、分析、联想感受音乐。 2、综合诗、乐、画等艺术形式,加深对音乐的感悟。 (三)知识技能 1、分辨乐曲引子、三个乐段和尾声的音乐结构。 2、 能记住乐曲第二乐段主题, 并准确的填词演唱歌曲。 3、了解歌唱性的旋律、流动性的旋律等音乐术语。
26 200. 9
弦乐合奏、小提琴独奏等其他的演奏形式。现在来听一种改 编版,听一听它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想象一下乐曲表现了 什么样的情景?为什么?(教师播放乐队演奏) 生:小提琴。 师:这是由小提琴演奏家黎国荃改编的小提琴曲《渔舟 唱晚》 ,是由乐队和小提琴合奏的。 (三)分段欣赏 1、引子一首由引子、三个乐段和尾声组成的多乐段乐 曲。在长笛的前奏后,小提琴奏出了引子的旋律。你们听听 它的旋律、节奏和速度是什么样的?表现了怎样的情绪和情 景?(教师演奏引子,学生选择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