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殿》《桃花扇》剖析共65页文档
长生殿桃花扇异同

长生殿桃花扇异同长生殿桃花扇的异同比较中文摘要在清初剧坛上,有两部不朽的历史传奇大剧——《长生殿》和《桃花扇》,这两部剧本产生于同一时代,都为清朝初年,面对基本相同的历史环境和社会背景,两者在许多方面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都是采用了历史题材的悲剧,都将政治主题与爱情主题有机的结合起来,都描绘了一段经典的男女爱情故事,两者表达思想感情内涵都有思明辅清的思想,线索结构上都是复线结构,并且两剧都表现了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民族意识等等。
尽管如此,两者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别的,如两者具有不同的悲剧结局,爱情与政治主题所占比重也各有不同,在思想感情上也略有不同,《长生殿》是垂戒来世之情,而《桃花扇》是易代兴亡之感,在性爱和义理在情感中的表现也各有侧重,《长生殿》是政中侧重于情,而《桃花扇》情中突显政。
关键词《长生殿》《桃花扇》《长生殿》《桃花扇》异同AbstractIn the early plays, there are two monumental historical legendary drama, "Palace" and "Peach Blossom Fan", the two plays produced at the same time, for the early years of the Qing Dynasty, with basically the same historical environment and social background, both are inextricably linked in many aspects: both the historical themes of the tragedy, the political theme and the theme of love organically, portray a classic story of love between men and women, both the expression of thoughts and feelings connotation have clear idea of Siming auxiliary structure is complex, clues and structure, and the two drama show deep nostalgia and th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Nevertheless, there are still certain differences, such as they have different political themes of love and tragedy, the proportion is also different, inthe thoughts and feelings is also slightly different, "Palace" is the afterlife vertical ring of love, and the "Peach Blossom Fan" is the easy generation of a sense of the rise and fall in love. And the meaning of emotional in the performance also have different emphases, "Palace" is focused on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and the "Peach Blossom Fan" emotion in political prominence.Keywords Palace of Eternal Life The Peach Blossom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目录一、《长生殿》与《桃花扇》语言比较 (2)(一)曲词:崇雅之旨与新警之求 (2)二、《长生殿》与《桃花扇》结构艺术比较 (3)(一)、两剧对历史材料剪裁之比较 (3)(二) 、两剧结构线索之比较 (3)(三) 、两剧结构布局之比较 (3)三、《长生殿》和《桃花扇》内容比较 (4)(一)同是借古讽今的悲剧,却有不同的结局 (4)(二)同是爱情与政治主题结合,两者比重各不同 (4)(三)同是政事与情事交错发展,性爱与义理的表现各有侧重 (4)四、《长生殿》与《桃花扇》艺术作品中的兴亡之感 (5)结论 (6)致谢 (6)参考文献 (7)一、《长生殿》与《桃花扇》语言比较《长生殿》与《桃花扇》是中国戏曲史上语言成就卓著的“双璧”。
开题长生殿桃花扇异同

《桃花扇》所写的是明代末年南京的故事。全剧以侯方域、李香君的悲欢离合为主线,展现了明末时南京的社会现实。《桃花扇》是一部十分接近历史真实的历史剧,重大事件均属真实,只是在一些细节上进行了艺术加工。看似写男女情事,实为写写国家兴亡,是此剧的一大特色。同时此剧也揭露了弘光政权衰亡的原因,歌颂了对国家忠贞不渝的民族英雄和底层百姓,展现了明朝遗民的亡国之痛。
4
指导教师意见:
(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等)
通过□ 完善后通过□ 未通过□
指导教师签字:
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日
教研室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5
2
三、论文写作将采用的手段和方法
1.文献分析法:多渠道收集、参考和研究现今国内外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和文献,有效的借鉴微博、广告学理论知识,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书籍,了解相关问题的理论基础。
2.通过图书馆和网络收集资料,了解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
3.对已获取的资料和信息进行分析研究;
4.根据老师意见修改完善论文。通过查找相关文献和书籍,全面、系统的了解掌握研究问题的理论基础,研究进展和发展现状。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实际案例,多角度、宽领域、系统性的透视分析具体问题
长生殿桃花扇的异同比较
1
二、题目主要内容及预期达到的目标
(一)题目主要内容
《桃花扇》和《长生殿》都是是清初戏剧中的力作。两部戏剧同中有异,都是借儿女之情,抒兴亡之感。虽然同写爱情又有所区别,《长生殿》是爱情的净化与升华,而《桃花扇》却是爱情的维护与捍卫;两者表达思想感情内涵都各自有思明辅清的思想,但也所不同,《长生殿》是垂戒来世之情,而《桃花扇》是易代兴亡之感;在线索结构上都是复线结构,但《长生殿》是政中侧重于情,而《桃花扇》情中突显政。可见两戏虽有千丝万缕的相似,又有很多不同之处。
【戏曲专题复习】——清初戏曲与《长生殿》、《桃花扇》

【戏曲专题复习】——清初戏曲与《长生殿》、《桃花扇》清初戏曲与《长生殿》、《桃花扇》清初戏曲:一.明末已活跃的以李玉为代表的苏州剧作家;二.吴伟业、尤侗等具才学的文化名流以戏曲抒心意;三.李渔等风情喜剧的创作。
第一节清初戏曲李玉等苏州剧作家的新编历史剧李渔的风情喜剧一.吴伟业和尤侗寄托心曲的抒情剧。
(一)吴伟业《秣陵春》传奇和《通天台》、《临春阁》杂剧。
1.为李玉《北词广正谱》作的序:“今之传奇,即古者歌舞之变也。
然其感动人心,较昔之歌舞更显而畅矣。
盖士之不遇者,郁积其无聊不平之慨于胸中,无所发抒,因借古人之歌哭笑骂,以陶写我之抑郁牢骚;而我之性情,爰借古人之性情,而盘旋于纸上,宛转于当场。
”其3部戏曲都是借历史人物而随意生发,抒其胸中之抑郁牢骚。
2.《临春阁》牵合南朝冼夫人和陈后主、张贵妃故事,其中对女色亡国论不满,借冼夫人之口指出“文武无人效忠”,“把江山坏了”。
(《清人杂剧初集》)3.《通天台》演梁沈炯故事,表示气节。
4.《秣陵春》传奇情节奇幻,演南唐亡国后,徐适和黄展娘爱情故事。
5.尤侗《梅村词序》:“所谱《通天台》、《临春阁》、《秣陵春》诸曲,亦于兴亡盛衰之感三致意焉,盖先生之遇为之也。
”(《西堂杂俎三集》)“遇”,即吴伟业眷恋明皇帝的情结,抒发亡国之悲;剧中写徐适受宋皇帝赏识,联系吴伟业被迫应荐出仕清朝事情;隐寓着徘徊于旧恩与新遇、名节与功名之间困惑和无奈的矛盾心理。
6.剧中曲词学元曲明传奇清丽一格,清新自然;而作剧却不当行,杂剧情节平板,传奇失于冗杂,表现出案头化倾向。
(二)尤侗,字展成,号悔庵,晚号西堂老人,有《西堂全集》。
1.有5部杂剧和1部传奇。
2.杂剧:《读离骚》演屈原遭谗放逐故事;《桃花源》演陶渊明辞官归田隐居成仙故事;《清平调》演李白奉诏赋诗中状元故事;《吊琵琶》演王昭君和番、蔡文姬祭青冢故事;《黑白卫》演聂隐娘故事;前四种借历史才人故事抒个人怀才不遇的悲愤、期望。
3.《钧天乐》传奇.(1)基本虚构,演书生沈白(字五虚)杨云(字墨卿)故事。
比较《长生殿》和《桃花扇》艺术结构上的特点

比较《长生殿》和《桃花扇》艺术结构上的特点《长生殿》与《桃花扇》是清代传奇的代表之作,皆是以涵咏古情事来表达作者的历史观。
《长生殿》是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来表达“乐极哀来,垂戒来世”的主旨;《桃花扇》则是通过写晚明士子侯方域和“秦淮八艳”之一李香君的爱情的“离合之情”来写国破家亡的“兴亡之感”。
(1)两剧对历史材料剪裁之比较①由于创作主旨不同,《长生殿》借“安史之乱”、“国倾而复平”来写李、杨生死不渝的“钗盒情缘”,因而“凡史家秽语,概削不书”。
对生、旦都进行了“美化”。
而且,下本多属虚构,以浪漫主义的手法,采用美丽的神话传说,“借月宫足成之”。
②而《桃花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故侯、李的活动多与政治斗争紧密相关。
同时,对生、旦都进行了“拔高”。
上下本都多属实,以现实主义的手法,稍加提炼,让生、旦相会栖霞山,双双断除花月缘而遁入空门。
两剧相同处写政多属实,写情多点染。
(2)两剧结构线索之比较《长生殿》和《桃花扇》两剧结构线索的特点都是双线结构,两线交错,形成对比,互为因果,有主有从。
但不同之处在于:①《长生殿》描写爱情戏一线重于反映政治戏一线;《桃花扇》反映政治戏一线重于描写爱情戏一线。
因此,两剧结构线索,谁主谁从,也就恰好相反。
②《长生殿》和《桃花扇》两剧都应用了“钗盒”、“扇子”这种具有象征性的事物分别作为关合两条线索的枢纽。
但两者仍有区别,《长生殿》中的“钗盒”主要是李、杨爱情的象征和见证,而《桃花扇》中的那柄血染的“扇子”,不仅是侯、李坚贞爱情的象征,而且是南明王朝兴亡的见证。
③人物的设计安排上也各有差异。
《长生殿》生、旦两人贯穿全剧,忠奸仅是穿插其中,因而人物关系较为单纯。
而《桃花扇》贯穿全剧的人物除生、旦外,还有老赞礼、张瑶星等重要人物,因此,其人物关系较为复杂。
(3)两剧结构布局之比较就《长生殿》和《桃花扇》结构布局看,两剧都分上下两部,但结构布局艺术却有区别:①就《长生殿》整体结构布局看,上本布局严谨有致,下本布局松缓失度。
《长生殿》与《桃花扇》的艺术对比-文档资料

《长生殿》与《桃花扇》的艺术对比-文档资料《长生殿》与《桃花扇》的艺术对比在清朝年间,我国的戏剧艺术正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其中最为著名的作品便是被称为“南洪北孔”的戏剧,其中,尤其是以《长生殿》和《桃花扇》两部戏剧为主,在对于历史题材的选择和结构艺术等方面,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
为此,本文笔者便以《长生殿》与《桃花扇》两部的结构艺术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才能更好地帮助人们了解两部作品的艺术特点。
一、《长生殿》与《桃花扇》的主题特色分析在戏剧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不同的戏剧有着不同的主题创作背景。
其中,戏剧的主题也可能有所不同,在这两部作品创作中,虽然说两部的戏剧作品都是采用《浣纱记》的艺术特色,并且在戏剧故事中的表现方法上,采用传统的历史剧形式。
同时,在描写男女爱情的基础上,进一步展现出对山河破碎的悲痛。
但是,不同的便是这两部作品,一般来说,《长生殿》主要是以爱情离合为明线,将政治兴衰为暗线,在这部作品中,主要讲述了唐玄宗与杨玉环两人之间的爱情故事,同时介绍了因为安史之乱所引发的社会动乱现状。
同时《桃花扇》也是以爱情离合为表象,从而更好地探讨南明兴亡的历史原因。
在两部戏剧作品中,所产生的重点是不同的,《长生殿》所表现的是唐明皇以自己的情感来荒废自身所担任的职责。
在戏剧结构中,不同的戏剧作品主题结局暗示着不同的含义。
但是,在《桃花扇》的作品中,主要展现了政治上的主题,利用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中,进一步展现了社会政治斗争中主要是以政治信仰为线索进行开展,从某种程度上看,李香君的矢志守节,利用爱情来维护自身的政治节操,使得他们两人的爱情与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或许正是由于有共同的政治见识,使得两人有着不同的情缘。
二、两部作品的结构创作从某种程度上看,《长生殿》与《桃花扇》两部作品中,戏剧所展现出来的故事内容非常曲折,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戏剧也传达出深刻的思想意蕴,使得能够让观众为之动容。
1.选题题材的结构艺术在两部的作品中,都非常灵活地处理好历史和现实之间的关系,题材主要是来源于历史故事,在创作过程中,都是非常注重尊重历史的真实性,从而能够更好地提升戏剧作品的艺术魅力,使得戏剧结构艺术更加凸显。
《长生殿》与《桃花扇》

调,两个主题结合的不好。
• 《长生殿》的结构特色:
• 以唐明皇、杨贵妃的宫廷生活为主线,以社会政治生活为 副线,两条线索并行发展。 • 在开展情节时,作者有意识的让两类场次互相交替,两者 之间就形成了因果关系。 • 宫廷生活这一线索是因,社会政治这条线索是果。作者以 此说明统治者的沉湎酒色,导致了朝政日非。这样的互相
• 《桃花扇》的艺术成就
• 独具匠心的结构:既是以事为线索,又是以物为线索。
• 以事为线索——以侯、李的悲欢离合作为贯串南明兴亡事 迹的线索 • 以物为线索——以一把诗扇作为绾结全剧之物。 • 同时一把诗扇在剧情发展的关键时刻多次出现,如“赠 扇”、“溅扇”、“画扇” 、 “寄扇”、“撕扇”,使 一把诗扇成为全剧的核心,把复杂的内容联系的更紧密。
《长生殿》与《桃花扇》
《长生殿》的双主题:爱情主题和政治主题
• 政治主题:作品描写了皇帝的奢侈荒淫、政治腐败、不理 国事、重用权奸,因此酿成了内乱。作者借批评唐朝来总 结明亡的教训,达到“垂诫来世”的目的。剧本也表达了
爱国的思想和民族的意识,斥骂了投降派。
• 爱情主题:唐明皇与杨贵妃忠贞不渝的爱情 • 《长生殿》着重表现爱情主题,政治主题起配合、陪衬作 用。但我们看到了剧本中男女主人公,既是祸国殃民的统 治者,又是美好爱情的体现者,因此两方面的内容不够谐
英雄史可法,痛斥投降的民族败类。 • 3、《桃花扇》的结尾思想消极。
• 4、《长生殿》笔下的主角既是帝王妃子,又是在传说基础上创造出的
理想人物,有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桃花扇》涉及的大事和人物基 本上都是真人真事,但作者又“稍有点染”,进行艺术加工,做到历
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完美统一。
• 《长生殿》与《桃花扇》都采取了以男女离合之情写国家 兴亡之感的结构模式,但两部作品在思想蕴含上有不同:
论《长生殿》与《桃花扇》的爱情理想

论《长生殿》与《桃花扇》的爱情理想摘要: 清代的爱情婚姻剧成就最高者首推洪界的《长生殿》与孔尚任的《桃花扇》, 二剧分别表达了情重于责、为情弃责的爱情理想和责重于情、为责弃情的爱情理想。
为情弃责, 是对明中叶以来倡情之风的进一步高扬, 是时晚明以来情欲泛滥的世风的警示, 是对明末清初情理合一创作思想的反拨。
为责弃情是《桃花扇》所标举的爱情新特征。
为责弃情, 与明清之际经世思潮的广为倡导有关, 又是明末清初社会动荡的产物。
关健词:爱情婚姻剧; 《长生殿》; 《桃花扇》; 为情弃责; 为责弃情清代的爱情婚姻剧最有新意、成就最高者当属洪异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
对二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清人陈栋在《北径草堂诗话》中盛称:“国初人才蔚生, 即词曲名家, 亦林林焉指不胜屈, 必欲于与中求出类拔萃,则高莫若东塘,大莫若稗畦,靡族靡垒, 殊难为鼎足之人。
”洪异与孔尚任的天才创作在文坛引起了巨大轰动,一时大江南北, 人人争唱孔洪词。
两剧的共同特点是在爱情题材上突破了才子佳人的案臼,将爱情放到广阔的现实社会背景中, 且将男女爱情与政治斗争、国家兴衰紧密联系起来。
二剧虽均写男女离合之情,历史兴亡之感, 但二剧的思想意蕴却并不相同: 《长生殿》以男女离情为主线,以历史兴亡为副线,表达了情重于责、为情弃责的思想; 《桃花扇》则以历史兴亡为主旨,以男女离情为依托, 表达了责重于情、为责弃情的思想。
一、为情弃责侧一攫长生殿》的爱情理想对于《长生殿》的创作思想, 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有人从阶级的观点出发评价李杨爱情为统治阶级的虚假爱情, 二人一为色,一为权, 毫无真情可言。
有人则从人性论的观点出发, 将李杨爱情看得纯洁无暇。
笔者认为,任何肆意贬损或拔高《长生殿》思想性的评论都是不科学的。
洪异的《长生殿》,既真实地描写了李杨二人的爱情缺陷, 又描写了李杨二人爱情的发展, 表达了作家的爱情理想。
1. “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 ( 长生殿)表达了崇高的爱情理想洪异笔下发生在帝王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 有其作为最高统治者这一独特的身份地位所无法克服的缺陷,李隆基以帝王的特权, 朝三暮四,一度对杨玉环用情不专; 后者在追求爱情时也有邀宠固宠的目的。
《长生殿》与《桃花扇》之比较

《长生殿》与《桃花扇》之比较《长生殿》与《桃花扇》之比较清初民族矛盾尖锐,民族反抗激烈,同时经历了一场社会大变动之后,知识分子痛定思痛,他们要探索明亡的原因,吸取历史教训,正是在这样时代背景、思想背景上,反映社会重大问题,就成为这一时期戏曲创作的主导倾向。
在这一创作中,历史剧一马当先,作者借历史剧抒发亡国之痛,寄予故国之思,描写动乱带给人民的不幸。
总之,作家是借历史剧来总结历史教训,表达民族的意识。
在这些戏曲作品中,《长生殿》、《桃花扇》的影响最大。
《长生殿》作者洪升,他的文学修养非常深,对现实多有不满。
他的戏曲作品除《长生殿》外,还有《四婵娟》,是由四个单折短剧组成,分别写谢道韫、卫茂漪、李清照、管仲姬四位才女的故事。
《长生殿》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直接受白居易的《长恨歌》、白朴的《梧桐雨》的影响。
剧本以表现爱情为主,同时也以天宝由盛而衰的历史“垂诫来世”。
因此我们说《长生殿》有双主题,即爱情主题、政治主题。
在政治主题方面,作品描写了皇帝的昏庸、政治腐败、不理国事、重用权奸,因此酿成了内乱。
剧本中还描写了皇帝贵族非常奢侈,荒淫无耻。
作者借批评唐朝来总结明亡的教训,达到“垂诫来世”的目的。
剧本也表达了爱国的思想和民族的意识,斥骂了投降派。
总之,剧本的政治主题是很明确的。
在剧本的双主题中,是以表现爱情主题为主的。
唐明皇、杨贵妃的爱情是全剧的中心线索和主要的内容。
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有一个由浅而深的发展过程,中间曾经克服了各种缺陷,经受了严峻的考验,最后达到成熟,表现了他们的爱情忠贞不逾。
但我们说这种纯洁、高尚的爱情,是不可能产生在历史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的,这不符合统治阶级的爱情特点,只是表现了作者的一种理想。
按照作者的设计,《长生殿》着重表现爱情主题,政治主题起配合、陪衬作用。
但我们看到了剧本中男女主人公,既是祸国殃民的统治者,又是美好爱情的体现者,因此两方面的内容不够谐调,两个主题结合的不好。
桃花扇和长生殿

《桃花扇》和《长生殿》的比较《桃花扇》是中国清代著名的传奇剧本,作者孔尚任,是一部表现亡国之痛的历史剧。
作者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悲剧的结局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团圆的传统模式,男女之情与兴亡之感都得到哲理性的升华。
《长生殿》昆曲经典剧目,后亦为京剧传统剧目,是清初剧作家洪昇所作的剧本,取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和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剧作《梧桐雨》,讲的是唐玄宗和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但他在原来题材上发挥,演绎出两个重要的主题:一是极大地增加了当时的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内容;二是改造和充实了爱情故事。
重点描写了唐朝天宝年间皇帝昏庸、政治腐败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灾难,导致王朝几乎覆灭;剧本虽然谴责了唐玄宗的穷奢极侈,但同时又表现了对唐玄宗和杨玉环之间的爱情的同情,间接表达了对唐朝统治的同情,还寄托了对美好爱情的理想。
相同点:洪昇的《长生殿》与孔尚任的《桃花扇》几乎是同时出现在清代康熙剧坛上的两朵粲然夺目的奇葩。
它们的出现成就了剧作者“南洪北孔”的美誉,同时,也代表了传奇戏文发展的最后的辉煌成绩。
《长生殿》和《桃花扇》创作的年代背景大致是相同的,两部戏所写的都是真人真事,在剧情的组织安排上也的很多类似的地方,皆为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它们都是在一个宏大的背景下展开的,所描绘的社会生活事件十分广阔,但就其中心主题而言,都只有一个,那就是“爱情与政治”。
《长生殿》和《桃花扇》两剧结构线索的特点都是双线结构。
两线交错,形成对比,互为因果,有主有从。
比如《桃花扇》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其中“离合之情”是为“兴亡之感”服务的,前者是从,后者是主。
侯、李的结合是因复社文人与阉党余孽的斗争促成,而李的离别也是由于统治阶级的内讧引起。
当时,左兵东下,朝中无策,侯生修书,敬亭投辕,本有抚兵之大功,却反遭阮、马之流诬陷,侯生被迫“辞院”。
《长生殿》与《桃花扇》

03 《长生殿》与《桃花扇》 的艺术特色
《长生殿》的艺术特色
01
02
03
04
情节安排
情节紧凑,结构完整,通过唐 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展现 了宫廷生活的繁华与衰败。
人物塑造
人物形象鲜明,情感丰富,尤 其是杨贵妃的形象被塑造得既
美丽又深情。
音乐与舞蹈
运用了丰富的音乐和舞蹈元素 ,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
《桃花扇》的主题内容
爱情与政治
《桃花扇》以明末清初的历史事 件为背景,通过李香君和侯方域 的爱情故事,展现了那个动荡时
代的政治斗争和社会矛盾。
忠义与节操
作品中的角色在面对国家危亡和民 族大义时,展现出了高尚的忠义精 神和节操,体现了儒家伦理道德的 价值观。
命运与选择
作品中的角色面临着历史的巨变和 命运的捉弄,他们的选择和行动深 刻地影响了个人和国家的命运。
文化传承
《长生殿》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 经典之作,传承了中国戏曲文化 和艺术精髓,对于弘扬民族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具有积极意义。
《桃花扇》的影响与意义
思想深度
《桃花扇》以明末清初的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男女主角 的爱情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动荡和民族矛盾,具 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艺术特色
《桃花扇》在艺术表现上采用了独特的叙事方式和表现手 法,使得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对于推动中国戏曲艺 术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长生殿》与《桃花扇》
目 录
பைடு நூலகம்
• 《长生殿》与《桃花扇》的背景介绍 • 《长生殿》与《桃花扇》的主题内容 • 《长生殿》与《桃花扇》的艺术特色 • 《长生殿》与《桃花扇》的影响与意义
01 《长生殿》与《桃花扇》 的背景介绍
《桃花扇》与《长生殿》之比较

《桃花扇》与《长生殿》之比较摘要:《桃花扇》和《长生殿》是清初戏剧中的力作。
两部戏剧同中有异,都是借儿女之情,抒兴亡之感。
但同写爱情又有所区别,《长生殿》是净化与升华,而《桃花扇》是维护与捍卫;两者表达思想感情内涵都有思明辅清的思想,但也所不同,《长生殿》是垂戒来世之情,而《桃花扇》是易代兴亡之感;在线索结构上都是复线结构,但《长生殿》是政中侧重于情,而《桃花扇》情中突显政。
关键词:《桃花扇》《长生殿》比较《桃花扇》和《长生殿》是清初剧坛的双璧,两部戏一经问世,出现了“两家乐府盛康熙,勾栏争唱孔洪词”的盛况,在这样的盛况下,当时也出现了“南洪北孔”的说法。
两部戏虽给作者带来盛名,也带来不幸,洪昇国子监被革,而孔尚任也因戏而罢官。
同时两部戏都写“儿女之情”,来抒写“写兴亡之感”的主题,并且两剧都表现了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民族意识。
《长生殿》借用唐代以来脍炙人口的唐明皇、杨贵妃的故事,将前半部历史剧的规模,为后来《桃花扇》开拓了一条新路。
可见两戏有千丝万缕的相似,又有所不同。
本文从以下内容、结构、艺术三个方面,对两部戏进行分析比较。
一、《桃花扇》与《长生殿》中的爱情之比较《桃花扇》和《长生殿》中贯穿爱情这一线索,但对爱情的定位不同。
在《长生殿》中首先对李、杨爱情进行定位。
作为帝王的唐明皇,已不是盛世明君的形象,在剧中却是“愿此生终老温柔,白云不羡仙乡”的风流情种,同时在自序中删去了史家及野史中杨玉环与寿王婚事、禄山秽事,重新界定她为一个纯情女主人公形象。
处在社会最高层李、杨不顾身份而追求至真至纯的爱情。
在《桃花扇》中,侯、李之爱的定位。
侯方域是个风流倜傥,“书剑飘零”、客居金陵,却也是“春情难按”,物色名姝的文人;而作为“妙龄绝色,平康第一”的李香君则是借名士梳拢品题,以抬高身价的歌妓,却因为李香君的不畏强权,而使爱变得惊心动魄。
两部戏表现的爱情表现的形式是不同。
在《长生殿》中爱情是一个净化,逐渐升华的过程,而《桃花扇》中爱情是遭遇强权,不断维护与捍卫的过程。
《长生殿》和《桃花扇》

➢有层次地揭示人 物性格的发展 , 细腻描摹人物心 理变化。
《长生殿》和《桃花扇》
杨玉环
➢是一个外貌美丽 而情操美好的女 性,而不是一个 淫邪的妖妇。作 者不仅赋予这个 艺术形象以端庄 的品格,而且赋 予她耀目的才华 和浓烈的感情。 《长生殿》和《桃花扇》
唐明皇
➢居功骄傲,追 求享乐,种种 倒行逆施一步 步把国家推向 深渊 。
《长生殿》和《桃花扇》
四《长生殿》与前代同题材作品的 不同
➢ 其一,剧中对“情”这一全剧的核心作了充分的描 写和反复的渲染,并把故事的结局,写成李杨二 人感动天地鬼神,得以共升仙宫,永久团圆。
➢ 其二,在写“情”的同时,用了相当大的篇幅写安 史之乱及有关的社会政治情况,因此这既是一部 浪漫的爱情剧,又具有历史剧的特色。
《长生殿》和《桃花扇》
2、人物有血有肉,个性鲜明。
剧中人物包括李香君,上至皇 帝朝臣,下至歌妓艺人,三教九 流,各色人等,有姓名可考者39 人。人虽众多,却人各一面。
《长生殿》和《桃花扇》
3、曲词、宾白刻意求工,安排合 度。
① “说白详备,不容再添一字” (《凡例》)。 宾白交代故事情 节,推动戏剧进程,展现人物性格。
(二)穿插朝政事件,寄寓垂戒之意。
《自序》:“古今来逞侈心而穷人欲,祸败随之。”“乐极 哀来,垂戒来世,意即寓焉。” 围绕李杨爱情的一系列军国朝政事件,生动反映了皇 帝昏庸腐败、不理朝政,杨家挟势弄权、酿成祸乱的社 会现实,表现出乐极哀来、荒淫误国等“垂戒”之意,寓 有深沉的民族意识和兴亡之感。
明皇宠爱贵妃,“占了情场,驰了朝纲”,酿成大乱。 《弹词》出李龟年“唱不尽兴亡梦幻,弹不尽悲伤感叹”, 同时寄寓了作者心声。
_长生殿_与_桃花扇_结构艺术比较

《长生殿》与《桃花扇》结构艺术比较蒋德均(宜宾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四川宜宾 644003)摘要:本文就清朝康熙年间被人们誉为“南洪北孔”的洪升和孔尚任的《长生殿》和《桃花扇》两部昆腔传奇在对历史材料的剪裁、结构线索、结构布局等结构艺术方面的特点和异同进行了比较分析和概括,并提出了思考。
关键词:《长生殿》;《桃花扇》;结构艺术;比较中图分类号:I20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5831(2003)0320087204Comparison on the Structural Art of Longlife Palace and Peach Blossom FanJ I ANG De2jun(Yibin College,Yibin644003,China)Abstract:H ongshengπs Longlife Palace and K ongshangrenπs Peach Blossom Fan are tw o fam ous w orks of K unqu Opera in K angxi years of Qing Dynasty1This article is to analyze thei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from choosing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setting the structural clue and lay out and then proposes s ome opinions1K ey w ords:Longlife Palace;Peach Blossom Fan;structural art;com paris on 清朝康熙年间,诞生了两位杰出的戏剧家,这就是被人们誉为“南洪北孔”的洪升和孔尚任。
他们根据一定的历史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经历,按照自己的审美观点,苦心孤诣,披阅十余载,几易其稿,创作出了轰动全国,震惊剧坛,至今仍上演不衰的《长生殿》和《桃花扇》两部昆腔传奇。
《长生殿》与《桃花扇》爱情观之异同

《长生殿》与《桃花扇》爱情观之异同《长生殿》与《桃花扇》爱情观之异同《长生殿》与《桃花扇》是中国戏曲史上语言成就卓著的“双璧”。
它们在问世之初就受到了时人的追捧,一时之间,大江南北人人争唱孔洪词。
这两部作品都产生于清朝初年,面对的社会背景和历史环境大致相同,都以爱情为主题而且都结合了政治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在贯穿全文的重要线索都是男女主人公之间的定情信物,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两者关于爱情意蕴相同之间的不同。
一、都以爱情为主题,但爱情的出发点和归宿却不同。
《长生殿》和《桃花扇》都是围绕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来铺陈叙事的,《长生殿》围绕李隆基和杨玉环之间的帝妃之爱,生死不渝,《桃花扇》则是围绕侯方域和李香君之间的乱世情缘,看破红尘。
总体上说来,两部作品都以爱情为主题,围绕儿女情长铺叙,但是在爱情基础上也透露着不小的差异。
首先,出发点不同,洪昇在《长生殿,传概》中写到“今古情场,问谁个真心到底?但果有精诚不散,终成连理。
万里何愁南共北,两心那论生和死。
笑人间儿女怅缘,无情耳。
感金石,回天地。
昭白日,垂青史。
看臣忠子孝,总由情至。
先圣不曾删郑、卫,吾侪取义翻宫、徵。
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可见,洪昇所要表达的思想只为“真情”二字,儿女情长,无处不在,即使是深宫之中,万千宠爱的天之骄子也一样难以摆脱爱情的枷锁,洪昇赞美的是爱情的真挚和永恒,这时他写《长生殿》的出发点。
《桃花扇》是孔尚任最著名的作品,以侯方域、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写南王朝兴亡的历史剧,作者在《桃花扇小引》中说“桃花扇一剧,皆南朝新事,父老犹有存者。
场上歌舞,局外指点,知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不独令观者感慨涕零,亦可惩创人心,为末世之一救矣”,我们可以看出孔尚任是在借儿女情长来写国家兴亡之由,他更侧重的国家的沉重基调而不是爱情的卿卿我我,是对历史的思考。
所以说,两部作品的出发点不同,同样它们的归宿也不一样,我们以两部作品的女主人公的经历为线索来叙述,《长生殿》中杨妃的情感变化为: 受宠的春风得意→被冷落的凄凉伤感→献发重新获宠的欣喜欢畅→与梅妃争宠的暂时失意→马嵬坡被迫自缢的悲壮凄绝→最后月宫团圆的丝丝甜蜜,同样李隆基的情感也随着起伏,但是最终他们两个还是能够团圆,有一个美好的结局。
论清初戏剧中的乐人形象——以《长生殿》《桃花扇》为例

论清初戏剧中的乐人形象——以《长生殿》《桃花扇》为例清代戏剧是中国戏剧发展的一个高峰期,其中《长生殿》《桃花扇》是两部代表作品。
乐人是戏剧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之一,伴奏着演员的表演,同时也承载着音乐文化的传承。
本文将以《长生殿》和《桃花扇》中的乐人形象为例,探讨清初戏剧中乐人的角色和作用。
一、乐人在戏剧中的概述二、《长生殿》中乐人形象的分析1. 乐人的身份和职责2. 乐人与主人公的关系3. 乐人的影响力和地位三、《桃花扇》中乐人形象的分析1. 乐人的角色与职责2. 乐人与主人公的互动关系3. 乐人与时代背景的关系四、清初戏剧中乐人的平面样式1. 乐人服饰的特点2. 乐人动作的形态3. 乐器的选择和演奏方式五、清初戏剧中乐人的表演技巧1. 声音的运用2. 节奏的掌握3. 灯光和舞台效果的运用六、清初戏剧中乐人的文化背景1. 乐器文化的传承2. 戏曲音乐的演变3. 乐人在宫廷文化中的地位七、乐人形象对清初戏剧的影响1. 乐人的表现方式对戏剧的整体效果有何影响2. 乐人在戏剧中所传递的价值观念3. 乐人在戏剧中的文化意义八、现代戏剧中乐人形象的转化1. 乐人形象的表现形式和样式的变化2. 乐人的角色和功能的变化3. 现代社会中乐人所承担的文化传承的角色九、结语通过对《长生殿》和《桃花扇》中乐人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清初戏剧中乐人在戏剧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和他们对整个戏剧文化的影响。
并且,乐人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于当代戏剧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1. 乐人在戏剧中的概述这一部分应当简要介绍乐人在中国传统戏曲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乐人的历史背景、职责和地位。
2. 《长生殿》中乐人形象的分析针对《长生殿》中乐人的角色和作用,分析乐人的身份、职责、与主人公的关系,以及乐人的影响力和地位,举例说明乐人在该剧中的表现方式和意义。
这部分应当具体分析剧中乐人扮演了什么角色,以及乐人通过音乐为情感和故事情节传达了什么信息。
《长生殿》《桃花扇》剖析PPT共65页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