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殿与桃花扇》
《长生殿》与《桃花扇》爱情意蕴异同论
《长生殿》与《桃花扇》爱情意蕴异同论《长生殿》与《桃花扇》是中国戏曲史上语言成就卓著的“双璧”。
它们在问世之初就受到了时人的追捧,一时之间,大江南北人人争唱孔洪词。
这两部作品都产生于清朝初年,面对的社会背景和历史环境大致相同,都以爱情为主题而且都结合了政治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在贯穿全文的重要线索都是男女主人公之间的定情信物,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两者关于爱情意蕴相同之间的不同。
一,都以爱情为主题,但爱情的出发点和归宿却不同。
《长生殿》和《桃花扇》都是围绕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来铺陈叙事的,《长生殿》围绕李隆基和杨玉环之间的帝妃之爱,生死不渝,《桃花扇》则是围绕侯方域和李香君之间的乱世情缘,看破红尘。
总体上说来,两部作品都以爱情为主题,围绕儿女情长铺叙,但是在爱情基础上也透露着不小的差异。
首先,出发点不同,洪昇在《长生殿,传概》中写到“今古情场,问谁个真心到底?但果有精诚不散,终成连理。
万里何愁南共北,两心那论生和死。
笑人间儿女怅缘,无情耳。
感金石,回天地。
昭白日,垂青史。
看臣忠子孝,总由情至。
先圣不曾删郑、卫,吾侪取义翻宫、徵。
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可见,洪昇所要表达的思想只为“真情”二字,儿女情长,无处不在,即使是深宫之中,万千宠爱的天之骄子也一样难以摆脱爱情的枷锁,洪昇赞美的是爱情的真挚和永恒,这时他写《长生殿》的出发点。
《桃花扇》是孔尚任最著名的作品,以侯方域、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写南王朝兴亡的历史剧,作者在《桃花扇小引》中说“桃花扇一剧,皆南朝新事,父老犹有存者。
场上歌舞,局外指点,知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不独令观者感慨涕零,亦可惩创人心,为末世之一救矣”,我们可以看出孔尚任是在借儿女情长来写国家兴亡之由,他更侧重的国家的沉重基调而不是爱情的卿卿我我,是对历史的思考《1》。
所以说,两部作品的出发点不同,同样它们的归宿也不一样,我们以两部作品的女主人公的经历为线索来叙述,《长生殿》中杨妃的情感变化为: 受宠的春风得意→被冷落的凄凉伤感→献发重新获宠的欣喜欢畅→与梅妃争宠的暂时失意→马嵬坡被迫自缢的悲壮凄绝→最后月宫团圆的丝丝甜蜜,同样李隆基的情感也随着起伏,但是最终他们两个还是能够团圆,有一个美好的结局。
清代戏曲《长生殿》与《桃花扇》教学课件
李玉与苏州派作家
• 李玉;朱素臣;朱佐朝;叶稚斐;毕魏;邱园;张彝宣。 • 苏州派的传奇创作在内容上具有三大特色,即讥切时弊、 关注现实的现实精神,事关风化、劝善惩恶的教化目的, 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平民色彩。 • 在艺术上,总是紧密联系舞台实际,剧本形式短小精悍, 故事性强,情节变幻多端,排场生动活泼,采用双线并进 的结构,角色设置也颇为均匀得体。在宫调配置、曲牌联 套、四声韵脚上,大都十分工巧,和谐悦耳,文词也都通 俗自然,雅俗共赏。 • 代表作如 《清忠谱》(李玉等)、 《一捧雪》(李玉)、 《十五贯》(朱素臣)、《渔家乐》(朱佐朝)、《琥珀 匙》(叶稚斐)、《三报恩》(毕魏)、《党人碑》(邱 园)、《如是观》(张彝宣)等。
二、《长生殿》题材渊源与创作过程
李、杨爱情故事,新旧《唐书》、野史杂记均 有载。唐白居易《长恨歌》、陈鸿《长恨歌传》开 启此题材创作的先河,宋乐史《杨太真外传》,元 王伯成《天宝遗事诸宫调》、白朴《梧桐雨》,明 屠隆《彩毫记》、吴世美《惊鸿记》等对《长生殿》 均有影响。 《长生殿》历时十余年,“三易其稿而始成”。 始为《沉香亭》,通过李白遭遇表现作者怀才不遇; 后改为《舞霓裳》,增加李泌辅助肃宗中兴,表现 对国运兴衰的思考;终成《长生殿》,表现“情缘 总归虚幻”的主题。
《清忠谱》
• 思想特征。 忠臣义士和权奸邪佞的斗争,伦理道德和黑 暗政治的抗衡。作者对恢复符合道德理想的社会秩序充满 了信心。 • 主人公周顺昌。 • 别开生面的艺术构思:第一,避实就虚,不去正面展现魏 忠贤乱政的史实,而是集中笔墨刻画五义士的光辉形象, 事件为人物形象服务。第二,把东林党人的斗争置于广大 人民群众群起呼应的背景之中,让正直的士大夫和广大人 民在反权奸、反暴政的共同目标下结成精神联盟。第三, 在坚持“事俱按实”(吴伟业《清忠谱序》)的写实精神 的同时,充分发挥了艺术想象与艺术虚构。
长生殿与桃花扇
《桃花扇》的创作主旨
• Q:受到皇帝青睐的“圣裔”,为何选择叙 写南明小王朝的“弘光遗事” ? ——响应清初“经世致用”的文学思潮。 “场上歌舞,局外指点,知三百年之基业 ,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 何地?不独令观者感慨零涕,亦可惩创人 心,为末世之一救。” • 借爱情写乱世,表达对朝代更迭之际的动 荡历史的深刻反思与沉痛忧虑。
《长生殿》的思想主题
• 继承“至 情论”: 借李、杨的爱情遭遇,阐述他心目中理想化 的“至 情”演进的过程,将白居易对爱情 的歌颂进一步提升到人性的高度。 • 蕴含道德理性精神: “但果有精诚不散,终成连理”——夫妻伦 理 “看臣忠子孝,总由情至” ——伦理观念
戏剧冲突
• 情感冲突: “念情之所钟,在帝王家罕有 ” 夫妻伦理的基础——爱情专一 特殊的现实环境——六宫粉黛 • 社会冲突: “占了情场,驰了朝纲” 儿女情长VS社稷江山
• 特殊爱情对象——君王 杨玉环固宠希恩必然伴随着严重的政治后果: 姻亲——杨国忠奸臣误国
语言艺术
• 《长生殿》的曲文揉合了唐诗、元曲,形成一种 清丽流畅的风格,叙事简洁,写景如画,在基本 格调的范围里又随人物之身份、性情、情感的不 同而有所变化,兼顾了曲文的“抒情”与“当行 ”。 • [雁儿舞](副净扮宫女上)担阁青春,后宫怨女 ,漫跌脚捶胸,有谁知苦。拚着一世没有丈夫, 做一只孤飞雁儿舞。 • [羽调近词· 四季花]别殿景幽奇:看雕梁畔,珠帘 外,雨卷云飞。逶迤,朱阑几曲环画溪,修廊数 层接翠微。绕红墙,通玉扉。
《桃花扇》对“忠”的理解
• 传统儒家观念: 忠君——以朝廷、皇帝为本 • 《桃花扇》中的“忠”: 忠国——以国家根本利益为本 • 观照南明兴亡的基本点:不是回归到以君 臣之义为首要的封建伦理中,而是把国家 放在人伦之最上,以国家为君、臣、民赖 以立身的根本。
《长生殿》与《桃花扇》中“政治”与“爱情”的比较.doc
《长生殿》与《桃花扇》中“政治”与“爱情”的比较
2020年4月
《长生殿》与《桃花扇》中“政治”与“爱情”的比较本文关键词:政治,爱情,桃花扇,长生殿
《长生殿》与《桃花扇》中“政治”与“爱情”的比较本文简介: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传奇从明末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开始,经过以李玉为代表的苏州作家群的大批时政之作,直到清初一直保持着旺盛势头。
此时的戏曲创作艺术更加成熟,迎来了康熙朝的两大传奇力作———《长生殿》与《桃花扇》的
《长生殿》与《桃花扇》中“政治”与“爱情”的比较本文内容:
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传奇从明末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开始,经过以李玉为代表的苏州作家群的大批时政之作,直到清初一直保持着旺盛势头。
此时的戏曲创作艺术更加成熟,迎来了康熙朝的两大传奇力作———《长生殿》与《桃花扇》的问世。
初读两部剧本,不难发现,它们都是改编自历史真事,同时又加以艺术虚构,都是以政治和爱情这两条线索来贯穿始终,都是以爱情和政治的悲剧作为结局。
二人的作
1。
《长生殿》与《桃花扇》
调,两个主题结合的不好。
• 《长生殿》的结构特色:
• 以唐明皇、杨贵妃的宫廷生活为主线,以社会政治生活为 副线,两条线索并行发展。 • 在开展情节时,作者有意识的让两类场次互相交替,两者 之间就形成了因果关系。 • 宫廷生活这一线索是因,社会政治这条线索是果。作者以 此说明统治者的沉湎酒色,导致了朝政日非。这样的互相
• 《桃花扇》的艺术成就
• 独具匠心的结构:既是以事为线索,又是以物为线索。
• 以事为线索——以侯、李的悲欢离合作为贯串南明兴亡事 迹的线索 • 以物为线索——以一把诗扇作为绾结全剧之物。 • 同时一把诗扇在剧情发展的关键时刻多次出现,如“赠 扇”、“溅扇”、“画扇” 、 “寄扇”、“撕扇”,使 一把诗扇成为全剧的核心,把复杂的内容联系的更紧密。
《长生殿》与《桃花扇》
《长生殿》的双主题:爱情主题和政治主题
• 政治主题:作品描写了皇帝的奢侈荒淫、政治腐败、不理 国事、重用权奸,因此酿成了内乱。作者借批评唐朝来总 结明亡的教训,达到“垂诫来世”的目的。剧本也表达了
爱国的思想和民族的意识,斥骂了投降派。
• 爱情主题:唐明皇与杨贵妃忠贞不渝的爱情 • 《长生殿》着重表现爱情主题,政治主题起配合、陪衬作 用。但我们看到了剧本中男女主人公,既是祸国殃民的统 治者,又是美好爱情的体现者,因此两方面的内容不够谐
英雄史可法,痛斥投降的民族败类。 • 3、《桃花扇》的结尾思想消极。
• 4、《长生殿》笔下的主角既是帝王妃子,又是在传说基础上创造出的
理想人物,有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桃花扇》涉及的大事和人物基 本上都是真人真事,但作者又“稍有点染”,进行艺术加工,做到历
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完美统一。
• 《长生殿》与《桃花扇》都采取了以男女离合之情写国家 兴亡之感的结构模式,但两部作品在思想蕴含上有不同:
《长生殿》与《桃花扇》爱情观之异同
《长生殿》与《桃花扇》爱情观之异同《长生殿》与《桃花扇》爱情观之异同《长生殿》与《桃花扇》是中国戏曲史上语言成就卓著的“双璧”。
它们在问世之初就受到了时人的追捧,一时之间,大江南北人人争唱孔洪词。
这两部作品都产生于清朝初年,面对的社会背景和历史环境大致相同,都以爱情为主题而且都结合了政治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在贯穿全文的重要线索都是男女主人公之间的定情信物,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两者关于爱情意蕴相同之间的不同。
一、都以爱情为主题,但爱情的出发点和归宿却不同。
《长生殿》和《桃花扇》都是围绕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来铺陈叙事的,《长生殿》围绕李隆基和杨玉环之间的帝妃之爱,生死不渝,《桃花扇》则是围绕侯方域和李香君之间的乱世情缘,看破红尘。
总体上说来,两部作品都以爱情为主题,围绕儿女情长铺叙,但是在爱情基础上也透露着不小的差异。
首先,出发点不同,洪昇在《长生殿,传概》中写到“今古情场,问谁个真心到底?但果有精诚不散,终成连理。
万里何愁南共北,两心那论生和死。
笑人间儿女怅缘,无情耳。
感金石,回天地。
昭白日,垂青史。
看臣忠子孝,总由情至。
先圣不曾删郑、卫,吾侪取义翻宫、徵。
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可见,洪昇所要表达的思想只为“真情”二字,儿女情长,无处不在,即使是深宫之中,万千宠爱的天之骄子也一样难以摆脱爱情的枷锁,洪昇赞美的是爱情的真挚和永恒,这时他写《长生殿》的出发点。
《桃花扇》是孔尚任最著名的作品,以侯方域、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写南王朝兴亡的历史剧,作者在《桃花扇小引》中说“桃花扇一剧,皆南朝新事,父老犹有存者。
场上歌舞,局外指点,知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不独令观者感慨涕零,亦可惩创人心,为末世之一救矣”,我们可以看出孔尚任是在借儿女情长来写国家兴亡之由,他更侧重的国家的沉重基调而不是爱情的卿卿我我,是对历史的思考。
所以说,两部作品的出发点不同,同样它们的归宿也不一样,我们以两部作品的女主人公的经历为线索来叙述,《长生殿》中杨妃的情感变化为: 受宠的春风得意→被冷落的凄凉伤感→献发重新获宠的欣喜欢畅→与梅妃争宠的暂时失意→马嵬坡被迫自缢的悲壮凄绝→最后月宫团圆的丝丝甜蜜,同样李隆基的情感也随着起伏,但是最终他们两个还是能够团圆,有一个美好的结局。
4第三章 《长生殿》和《桃花扇》
二、《长生殿》题材渊源与创作过程
李、杨爱情故事,新旧《唐书》、野史杂记均有载。 唐杜甫《哀江头》、《丽人行》等诗开其端,但它们并不 是故事。白居易《长恨歌》、陈鸿《长恨歌传》开启此题材故 事创作的先河,宋代乐史《杨太真外传》,《明皇杂录》、 《安禄山事迹》、《酉阳杂俎》、《国史补》。 《宦门子弟错立身》中有《马践杨妃》,陶宗仪《辍耕录》 中提到《梅妃》院本,这两个具体年代不能确定,王国维在 《曲录》中将其列为金代之作,如是,则可以说明至迟在宋金 时期,李、杨故事就搬上了舞台。 元关汉卿《唐明皇哭香囊》、《杨太真华清宫》、王伯 成《天宝遗事诸宫调》、白朴《梧桐雨》、《唐明皇游月宫》 岳伯川《罗光远梦断杨贵妃》、庾天赐《杨太真霓裳怨》、 《杨太真华清宫》等。 明屠隆《彩毫记》、吴世美《惊鸿记》、尤侗《清平 调》、张韬《清平调》杂剧。 《长生殿》历时十余年,“三易其稿而始成”。始为《沉 香亭》,通过李白遭遇表现作者怀才不遇;后改为《舞霓裳》, 增加李泌辅助肃宗中兴,表现对国运兴衰的思考;终成《长生 殿》,表现“情缘总归虚幻”的主题。
康熙三十年(1691),孔尚任购得唐代宫廷著名乐器 小忽雷。三十三年(1694),与顾彩合作完成了他的 第一部传奇《小忽雷》。作品以梁厚本购小忽雷、
郑盈盈弹小忽雷,二人终于结成夫妇的遭遇为线索, 表现了一代文人的沉郁不平,歌颂了郑盈盈不慕富 贵,不畏强暴,坚贞不屈的反抗精神;作品着重描写 了帝王的昏庸、藩镇的跋扈,权臣、宦官的专横与 倾轧,反映了唐代元和至开成之间朝政的腐败情况。 在史料的取舍上,剧本充分重视重大历史事件的真 实性,很多人物、事件"斑斑可考";但在具体的人 物(如梁厚本、郑盈盈)关系、情节发展上,又进 行着大胆的虚构。这部剧本是孔尚任在创作《桃花 扇》之前的探索性成果。它为《桃花扇》的创作提 供了艺术经验。
桃花扇和长生殿
《桃花扇》和《长生殿》的比较《桃花扇》是中国清代著名的传奇剧本,作者孔尚任,是一部表现亡国之痛的历史剧。
作者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悲剧的结局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团圆的传统模式,男女之情与兴亡之感都得到哲理性的升华。
《长生殿》昆曲经典剧目,后亦为京剧传统剧目,是清初剧作家洪昇所作的剧本,取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和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剧作《梧桐雨》,讲的是唐玄宗和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但他在原来题材上发挥,演绎出两个重要的主题:一是极大地增加了当时的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内容;二是改造和充实了爱情故事。
重点描写了唐朝天宝年间皇帝昏庸、政治腐败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灾难,导致王朝几乎覆灭;剧本虽然谴责了唐玄宗的穷奢极侈,但同时又表现了对唐玄宗和杨玉环之间的爱情的同情,间接表达了对唐朝统治的同情,还寄托了对美好爱情的理想。
相同点:洪昇的《长生殿》与孔尚任的《桃花扇》几乎是同时出现在清代康熙剧坛上的两朵粲然夺目的奇葩。
它们的出现成就了剧作者“南洪北孔”的美誉,同时,也代表了传奇戏文发展的最后的辉煌成绩。
《长生殿》和《桃花扇》创作的年代背景大致是相同的,两部戏所写的都是真人真事,在剧情的组织安排上也的很多类似的地方,皆为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它们都是在一个宏大的背景下展开的,所描绘的社会生活事件十分广阔,但就其中心主题而言,都只有一个,那就是“爱情与政治”。
《长生殿》和《桃花扇》两剧结构线索的特点都是双线结构。
两线交错,形成对比,互为因果,有主有从。
比如《桃花扇》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其中“离合之情”是为“兴亡之感”服务的,前者是从,后者是主。
侯、李的结合是因复社文人与阉党余孽的斗争促成,而李的离别也是由于统治阶级的内讧引起。
当时,左兵东下,朝中无策,侯生修书,敬亭投辕,本有抚兵之大功,却反遭阮、马之流诬陷,侯生被迫“辞院”。
《长生殿》与《桃花扇》
03 《长生殿》与《桃花扇》 的艺术特色
《长生殿》的艺术特色
01
02
03
04
情节安排
情节紧凑,结构完整,通过唐 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展现 了宫廷生活的繁华与衰败。
人物塑造
人物形象鲜明,情感丰富,尤 其是杨贵妃的形象被塑造得既
美丽又深情。
音乐与舞蹈
运用了丰富的音乐和舞蹈元素 ,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
《桃花扇》的主题内容
爱情与政治
《桃花扇》以明末清初的历史事 件为背景,通过李香君和侯方域 的爱情故事,展现了那个动荡时
代的政治斗争和社会矛盾。
忠义与节操
作品中的角色在面对国家危亡和民 族大义时,展现出了高尚的忠义精 神和节操,体现了儒家伦理道德的 价值观。
命运与选择
作品中的角色面临着历史的巨变和 命运的捉弄,他们的选择和行动深 刻地影响了个人和国家的命运。
文化传承
《长生殿》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 经典之作,传承了中国戏曲文化 和艺术精髓,对于弘扬民族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具有积极意义。
《桃花扇》的影响与意义
思想深度
《桃花扇》以明末清初的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男女主角 的爱情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动荡和民族矛盾,具 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艺术特色
《桃花扇》在艺术表现上采用了独特的叙事方式和表现手 法,使得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对于推动中国戏曲艺 术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长生殿》与《桃花扇》
目 录
பைடு நூலகம்
• 《长生殿》与《桃花扇》的背景介绍 • 《长生殿》与《桃花扇》的主题内容 • 《长生殿》与《桃花扇》的艺术特色 • 《长生殿》与《桃花扇》的影响与意义
01 《长生殿》与《桃花扇》 的背景介绍
《桃花扇》与《长生殿》之比较
《桃花扇》与《长生殿》之比较摘要:《桃花扇》和《长生殿》是清初戏剧中的力作。
两部戏剧同中有异,都是借儿女之情,抒兴亡之感。
但同写爱情又有所区别,《长生殿》是净化与升华,而《桃花扇》是维护与捍卫;两者表达思想感情内涵都有思明辅清的思想,但也所不同,《长生殿》是垂戒来世之情,而《桃花扇》是易代兴亡之感;在线索结构上都是复线结构,但《长生殿》是政中侧重于情,而《桃花扇》情中突显政。
关键词:《桃花扇》《长生殿》比较《桃花扇》和《长生殿》是清初剧坛的双璧,两部戏一经问世,出现了“两家乐府盛康熙,勾栏争唱孔洪词”的盛况,在这样的盛况下,当时也出现了“南洪北孔”的说法。
两部戏虽给作者带来盛名,也带来不幸,洪昇国子监被革,而孔尚任也因戏而罢官。
同时两部戏都写“儿女之情”,来抒写“写兴亡之感”的主题,并且两剧都表现了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民族意识。
《长生殿》借用唐代以来脍炙人口的唐明皇、杨贵妃的故事,将前半部历史剧的规模,为后来《桃花扇》开拓了一条新路。
可见两戏有千丝万缕的相似,又有所不同。
本文从以下内容、结构、艺术三个方面,对两部戏进行分析比较。
一、《桃花扇》与《长生殿》中的爱情之比较《桃花扇》和《长生殿》中贯穿爱情这一线索,但对爱情的定位不同。
在《长生殿》中首先对李、杨爱情进行定位。
作为帝王的唐明皇,已不是盛世明君的形象,在剧中却是“愿此生终老温柔,白云不羡仙乡”的风流情种,同时在自序中删去了史家及野史中杨玉环与寿王婚事、禄山秽事,重新界定她为一个纯情女主人公形象。
处在社会最高层李、杨不顾身份而追求至真至纯的爱情。
在《桃花扇》中,侯、李之爱的定位。
侯方域是个风流倜傥,“书剑飘零”、客居金陵,却也是“春情难按”,物色名姝的文人;而作为“妙龄绝色,平康第一”的李香君则是借名士梳拢品题,以抬高身价的歌妓,却因为李香君的不畏强权,而使爱变得惊心动魄。
两部戏表现的爱情表现的形式是不同。
在《长生殿》中爱情是一个净化,逐渐升华的过程,而《桃花扇》中爱情是遭遇强权,不断维护与捍卫的过程。
《长生殿》与《桃花扇》之比较
《长生殿》与《桃花扇》之比较清初民族矛盾尖锐,民族反抗激烈,同时经历了一场社会大变动之后,知识分子痛定思痛,他们要探索明亡的原因,吸取历史教训,正是在这样时代背景、思想背景上,反映社会重大问题,就成为这一时期戏曲创作的主导倾向。
在这一创作中,历史剧一马当先,作者借历史剧抒发亡国之痛,寄予故国之思,描写动乱带给人民的不幸。
总之,作家是借历史剧来总结历史教训,表达民族的意识。
在这些戏曲作品中,《长生殿》、《桃花扇》的影响最大。
《长生殿》作者洪升,他的文学修养非常深,对现实多有不满。
他的戏曲作品除《长生殿》外,还有《四婵娟》,是由四个单折短剧组成,分别写谢道韫、卫茂漪、李清照、管仲姬四位才女的故事。
《长生殿》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直接受白居易的《长恨歌》、白朴的《梧桐雨》的影响。
剧本以表现爱情为主,同时也以天宝由盛而衰的历史“垂诫来世”。
因此我们说《长生殿》有双主题,即爱情主题、政治主题。
在政治主题方面,作品描写了皇帝的昏庸、政治腐败、不理国事、重用权奸,因此酿成了内乱。
剧本中还描写了皇帝贵族非常奢侈,荒淫无耻。
作者借批评唐朝来总结明亡的教训,达到“垂诫来世”的目的。
剧本也表达了爱国的思想和民族的意识,斥骂了投降派。
总之,剧本的政治主题是很明确的。
在剧本的双主题中,是以表现爱情主题为主的。
唐明皇、杨贵妃的爱情是全剧的中心线索和主要的内容。
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有一个由浅而深的发展过程,中间曾经克服了各种缺陷,经受了严峻的考验,最后达到成熟,表现了他们的爱情忠贞不逾。
但我们说这种纯洁、高尚的爱情,是不可能产生在历史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的,这不符合统治阶级的爱情特点,只是表现了作者的一种理想。
按照作者的设计,《长生殿》着重表现爱情主题,政治主题起配合、陪衬作用。
但我们看到了剧本中男女主人公,既是祸国殃民的统治者,又是美好爱情的体现者,因此两方面的内容不够谐调,两个主题结合的不好。
《长生殿》的曲词与音律俱佳,文情和声情并茂。
《桃花扇》与《长生殿》主题比较
《桃花扇》与《长生殿》主题比较摘要:《桃花扇》与《长生殿》是清初戏剧里的两部力作,两部戏剧同中有异,都是借儿女之情,抒兴亡之感。
但同写爱情又有所区别,《长生殿》是净化与升华,而《桃花扇》是维护与捍卫;两者表达思想感情内涵都有思明辅清的思想,但也所不同,《长生殿》是垂戒来世之情,而《桃花扇》是易代兴亡之感。
关键字:桃花扇长生殿主题比较《桃花扇》和《长生殿》是清初剧坛的双璧,两部戏一经问世,出现了“两家乐府盛康熙,勾栏争唱孔洪词”的盛况,在这样的盛况下,当时也出现了“南洪北孔”的说法。
两部戏虽给作者带来盛名,也带来不幸,洪昇国子监被革,而孔尚任也因戏而罢官。
同时两部戏都写“儿女之情”,来抒写“写兴亡之感”的主题,并且两剧都表现了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民族意识。
《长生殿》借用唐代以来脍炙人口的唐明皇、杨贵妃的故事,将前半部历史剧的规模,为后来《桃花扇》开拓了一条新路。
可见两戏有千丝万缕的相似,又有所不同。
《长生殿》是清初剧作家洪升所作的剧本,取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和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剧作《梧桐雨》,讲的是唐玄宗和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但他在原来题材上发挥,演绎出两个重要的主题,一是极大地增加了当时的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内容;二是改造和充实了爱情故事。
一、《桃花扇》与《长生殿》中的爱情之比较《桃花扇》和《长生殿》中贯穿爱情这一线索,但对爱情的定位不同。
在《长生殿》中首先对李、杨爱情进行定位。
作为帝王的唐明皇,已不是盛世明君的形象,在剧中却是“愿此生终老温柔,白云不羡仙乡”的风流情种,同时在自序中删去了史家及野史中杨玉环与寿王婚事、禄山秽事,重新界定她为一个纯情女主人公形象。
处在社会最高层李、杨不顾身份而追求至真至纯的爱情。
在《桃花扇》中,侯、李之爱的定位。
侯方域是个风流倜傥,“书剑飘零”、客居金陵,却也是“春情难按”,物色名姝的文人;而作为“妙龄绝色,平康第一”的李香君则是借名士梳拢品题,以抬高身价的歌妓,却因为李香君的不畏强权,而使爱变得惊心动魄。
第三章《长生殿》与《桃花扇》第一节《长生殿》康熙剧坛上最成功、最有
第三章《长生殿》与《桃花扇》第一节《长生殿》康熙剧坛上最成功、最有影响的作品是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
两剧的作者都以其剧作肇祸,一个革除了监生资格,一个罢了官,而当时许多人还是对这两部剧作表示了极大的兴趣,给予了很高的赞赏。
洪昇(1645~1704),字昉思,号稗畦,钱塘(今杭州市)人。
他作有《四蝉娟》杂剧,四折分别写晋代谢道韫、卫夫人、宋代李清照、元代管仲姬四才女的故事,寄托着他婚姻美满的情怀。
康熙二十七年(1688),《长生殿》三易稿而成,京城盛演,次年八月,与赵执信,查慎行等人宴饮观剧,因其时佟皇后丧服未除,被人告发,赵执信被罢官,洪昇被革除国子监籍。
这就是有名的“演《长生殿》之祸”。
《长生殿》演的是唐明皇与杨贵妇的历史故事,习称天宝遗事。
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离合生死之情是与安史之乱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其深邃的历史内蕴,自发生之时便有诗人咏叹。
洪昇重新演绎唐明皇杨贵妃的故事,基本上是继承了白居易诗和白朴剧的内容和意蕴,而有所改变。
他深为两篇作品所感动,又不满意作品写得过于感伤。
他作《长生殿》,是写唐明皇杨贵妃之情事,而命意在于显示“乐极哀来”的道理,以“垂戒来世”。
就这一点说,与白居易诗、白朴剧的意蕴是一致的,但他要改变故事的悲剧结局,让唐明皇杨贵妃“败而能悔”,“死生仙鬼都经遍,直做天宫幷蒂莲”。
这种创作思想,也就决定了《长生殿》上下两卷作法和风格的不尽一致。
洪昇作《长生殿》融合进唐以来叙述、咏叹天宝遗事的文史、传说等许多材料,剧中出现的许多人物、情节大都是有根据的。
上半部表现出尊史重真的精神。
他“念情之所钟,在帝王家罕有”,剧作重在唐明皇杨贵妃的“钗合情缘”,但却做了如实的描写,写出了封建宫廷中帝王与妃子的真实关系、真实情况。
皇帝有无上权力,也拥有众多的嫔妃。
唐明皇钟情于杨贵妃,也就意味着许多女人的被冷落。
唐明皇可以随心所欲召幸别的嫔妃,乃至密召杨贵妃的姐姐幽会。
杨贵妃本能地表现点妒意,便被谪出宫,只好自悔骄纵,借献发传情感动君心。
《长生殿》和《桃花扇》
➢有层次地揭示人 物性格的发展 , 细腻描摹人物心 理变化。
《长生殿》和《桃花扇》
杨玉环
➢是一个外貌美丽 而情操美好的女 性,而不是一个 淫邪的妖妇。作 者不仅赋予这个 艺术形象以端庄 的品格,而且赋 予她耀目的才华 和浓烈的感情。 《长生殿》和《桃花扇》
唐明皇
➢居功骄傲,追 求享乐,种种 倒行逆施一步 步把国家推向 深渊 。
《长生殿》和《桃花扇》
四《长生殿》与前代同题材作品的 不同
➢ 其一,剧中对“情”这一全剧的核心作了充分的描 写和反复的渲染,并把故事的结局,写成李杨二 人感动天地鬼神,得以共升仙宫,永久团圆。
➢ 其二,在写“情”的同时,用了相当大的篇幅写安 史之乱及有关的社会政治情况,因此这既是一部 浪漫的爱情剧,又具有历史剧的特色。
《长生殿》和《桃花扇》
2、人物有血有肉,个性鲜明。
剧中人物包括李香君,上至皇 帝朝臣,下至歌妓艺人,三教九 流,各色人等,有姓名可考者39 人。人虽众多,却人各一面。
《长生殿》和《桃花扇》
3、曲词、宾白刻意求工,安排合 度。
① “说白详备,不容再添一字” (《凡例》)。 宾白交代故事情 节,推动戏剧进程,展现人物性格。
(二)穿插朝政事件,寄寓垂戒之意。
《自序》:“古今来逞侈心而穷人欲,祸败随之。”“乐极 哀来,垂戒来世,意即寓焉。” 围绕李杨爱情的一系列军国朝政事件,生动反映了皇 帝昏庸腐败、不理朝政,杨家挟势弄权、酿成祸乱的社 会现实,表现出乐极哀来、荒淫误国等“垂戒”之意,寓 有深沉的民族意识和兴亡之感。
明皇宠爱贵妃,“占了情场,驰了朝纲”,酿成大乱。 《弹词》出李龟年“唱不尽兴亡梦幻,弹不尽悲伤感叹”, 同时寄寓了作者心声。
《长生殿》与《桃花扇》的艺术对比
《长生殿》与《桃花扇》的艺术对比摘要:在清初,是我国各类民族矛盾集中爆发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一直在寻找新的发展道路,这对于当时的戏曲创作也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在这一时期,历史剧是主导,很多作家借用历史剧来寄托对故国的思念之情,而《长生殿》与《桃花扇》则是其中的佼佼者,本文主要对《长生殿》与《桃花扇》的艺术表达进行对比。
关键词:《长生殿》;《桃花扇》;艺术对比在清朝年间,我国的戏剧艺术正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其中最为著名的作品便是被称为“南洪北孔”的戏剧,其中,尤其是以《长生殿》和《桃花扇》两部戏剧为主,在对于历史题材的选择和结构艺术等方面,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
为此,本文笔者便以《长生殿》与《桃花扇》两部的结构艺术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才能更好地帮助人们了解两部作品的艺术特点。
一、《长生殿》与《桃花扇》的主题特色分析在戏剧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不同的戏剧有着不同的主题创作背景。
其中,戏剧的主题也可能有所不同,在这两部作品创作中,虽然说两部的戏剧作品都是采用《浣纱记》的艺术特色,并且在戏剧故事中的表现方法上,采用传统的历史剧形式。
同时,在描写男女爱情的基础上,进一步展现出对山河破碎的悲痛。
但是,不同的便是这两部作品,一般来说,《长生殿》主要是以爱情离合为明线,将政治兴衰为暗线,在这部作品中,主要讲述了唐玄宗与杨玉环两人之间的爱情故事,同时介绍了因为安史之乱所引发的社会动乱现状。
同时《桃花扇》也是以爱情离合为表象,从而更好地探讨南明兴亡的历史原因。
在两部戏剧作品中,所产生的重点是不同的,《长生殿》所表现的是唐明皇以自己的情感来荒废自身所担任的职责。
在戏剧结构中,不同的戏剧作品主题结局暗示着不同的含义。
但是,在《桃花扇》的作品中,主要展现了政治上的主题,利用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中,进一步展现了社会政治斗争中主要是以政治信仰为线索进行开展,从某种程度上看,李香君的矢志守节,利用爱情来维护自身的政治节操,使得他们两人的爱情与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或许正是由于有共同的政治见识,使得两人有着不同的情缘。
比较《长生殿》和《桃花扇》艺术结构上的特点
比较《长生殿》和《桃花扇》艺术结构上的特点《长生殿》与《桃花扇》是清代传奇的代表之作,皆是以涵咏古情事来表达作者的历史观。
《长生殿》是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来表达“乐极哀来,垂戒来世”的主旨;《桃花扇》则是通过写晚明士子侯方域和“秦淮八艳”之一李香君的爱情的“离合之情”来写国破家亡的“兴亡之感”。
(1)两剧对历史材料剪裁之比较①由于创作主旨不同,《长生殿》借“安史之乱”、“国倾而复平”来写李、杨生死不渝的“钗盒情缘”,因而“凡史家秽语,概削不书”。
对生、旦都进行了“美化”。
而且,下本多属虚构,以浪漫主义的手法,采用美丽的神话传说,“借月宫足成之”。
②而《桃花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故侯、李的活动多与政治斗争紧密相关。
同时,对生、旦都进行了“拔高”。
上下本都多属实,以现实主义的手法,稍加提炼,让生、旦相会栖霞山,双双断除花月缘而遁入空门。
两剧相同处写政多属实,写情多点染。
(2)两剧结构线索之比较《长生殿》和《桃花扇》两剧结构线索的特点都是双线结构,两线交错,形成对比,互为因果,有主有从。
但不同之处在于:①《长生殿》描写爱情戏一线重于反映政治戏一线;《桃花扇》反映政治戏一线重于描写爱情戏一线。
因此,两剧结构线索,谁主谁从,也就恰好相反。
②《长生殿》和《桃花扇》两剧都应用了“钗盒”、“扇子”这种具有象征性的事物分别作为关合两条线索的枢纽。
但两者仍有区别,《长生殿》中的“钗盒”主要是李、杨爱情的象征和见证,而《桃花扇》中的那柄血染的“扇子”,不仅是侯、李坚贞爱情的象征,而且是南明王朝兴亡的见证。
③人物的设计安排上也各有差异。
《长生殿》生、旦两人贯穿全剧,忠奸仅是穿插其中,因而人物关系较为单纯。
而《桃花扇》贯穿全剧的人物除生、旦外,还有老赞礼、张瑶星等重要人物,因此,其人物关系较为复杂。
(3)两剧结构布局之比较就《长生殿》和《桃花扇》结构布局看,两剧都分上下两部,但结构布局艺术却有区别:①就《长生殿》整体结构布局看,上本布局严谨有致,下本布局松缓失度。
高中语文 第56章 《长生殿》与《桃花扇》 人教版普通版
“长安(指北京)之演《桃花扇》者,岁 无虚日”,甚至康熙皇帝也索稿阅读(《桃花扇 本末》)次年孔尚任被罢官,显与创作《桃花 扇》有关。
可编辑ppt
11
第二节《桃花扇》的内容和意义
一、作者创作意图:
《先声》:“借离合之情, 写兴亡之感” 《小引》: “场上歌舞,剧外指点, 知三百年之基业,隳于 何人?败于何事?消于 何年?歇于何地?不独 令观者感慨涕零,亦可 惩创人心,为末世之一 救矣”。
“情缘总归虚幻”的主旨除开头《自序》开宗 明义之外,终场“永团圆”曲更是卒章显志。
可编辑ppt
6
四、《长生殿》的艺术成就
(一)在创作方法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有机结合,很好表现了创作意图。
上半部偏于写实,下半部主要写幻。采用 真幻结合手法写李杨爱情,既有生动的现实生 活,又有浓厚的理想色彩。
(二)在剧本结构上,以李、杨故事为主线, 以朝政大事为副线,表现“占了情场”与“驰 了朝纲”的必然联系;爱情主线又以金钗和钿 盒贯穿始终,金钗、钿盒、情节、人物,由合 而分,由分而合。
第一出《传概》说:“今古情场,问谁个真心 到底?但果有精诚不散,终成连理。万里何愁南 共北,两心哪论生和死。笑人间儿女怅缘悭,无 情耳。……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
可编辑ppt
4
(二)穿插朝政事件,寄寓垂戒之意。
《自序》:“古今来逞侈心而穷人欲,祸败 随之。”“乐极哀来,垂戒来世,意即寓焉。”
可编辑ppt
15
(二)人物有血有肉,个性鲜明。
剧中人物包括李香君,上至皇帝朝臣,下 至歌妓艺人,三教九流,各色人等,有姓名可 考者39人。人虽众多,却人各一面:
《长生殿》与《桃花扇》
(三)曲词清丽,诗意洋溢,曲词奔放,具有浓 厚的抒情色彩。
化用唐诗、元曲名句,如《惊变》《雨梦》 等出曲文,基本由《梧桐雨》脱化而来,却 又融化极妙,如同己出。其浓厚的抒情性, 尤其能把人物的内心情感表现的声情兼备, 淋漓尽致。
第三十八出:弹词
〔末白须,旧衣帽抱琵琶上〕一从鼙鼓起渔阳,宫禁俄看 蔓草荒。留得白头遗老在,谱将残恨说兴亡。老汉李龟年, 昔为内苑伶工,供奉梨园。蒙万岁爷十分恩宠。自从朝元 阁教演“霓裳”,曲成奏上,龙颜大悦。与贵妃娘娘,各 赐缠头,不下数万。谁想禄山造反,破了长安。圣驾西巡, 万民逃窜。俺每梨园部中,也都七零八落,各自奔逃。老 汉来到江南地方,盘缠都使尽了。只得抱着这面琵琶,唱 个曲儿糊口。今日乃青溪鹫峰寺大会。游人甚多,不免到 彼卖唱。〔叹科〕哎,想起当日天上清歌,今日沿门鼓板, 好不颓气人也。〔行科〕
〔净倒科〕哎呀,好快活,听的咱似雪狮子向火哩。〔丑扶科〕怎么说?〔净〕化了。〔众笑科〕 〔小生〕当日宫中有‘霓裳羽衣’一曲,闻说出自御制,又说是贵妃娘娘所作,老丈可知其详?请 唱与小生听咱。〔末弹唱科〕
【五转】当日呵,那娘娘在荷庭把宫商细按,谱新声将霓裳调翻。昼 长时亲自教双环。舒素手,拍香檀,一字字都吐自朱唇皓齿间。恰便 似一串骊珠声和韵闲,恰便似莺与燕弄关关,恰便似鸣泉花底流溪涧, 恰便似明月下泠泠清梵,恰便似缑岭上鹤唳高寒,恰便似步虚仙珮夜 珊珊。传集了梨园部、教坊班,向翠盘中高簇拥着个娘娘,引得那君 王带笑看。
【七转】破不剌马嵬驿舍,冷清清佛堂倒斜。一代红颜为君绝,千秋遗 恨滴罗巾血。半棵树是薄命碑碣,一抔土是断肠墓穴。再无人过荒凉野, 莽天涯谁吊梨花谢!可怜那抱幽怨的孤魂,只伴着呜咽咽的望帝悲声啼 夜月。
【南吕一枝花】不堤防余年值乱离,逼拶得岐路遭穷败。 受奔波风尘颜面黑,叹衰残霜雪鬓须白。今日个流落天涯, 只留得琵琶在。揣羞脸上长街,又过短街。那里是高渐离 击筑悲歌,倒做了伍子胥吹箫也那乞丐。
长生殿与桃花扇之比较一
《长生殿》与《桃花扇》之比较(一)清初民族矛盾尖锐,民族反抗激烈,同时经历了一场社会大变动之后,知识分子痛定思痛,他们要探索明亡的原因,吸取历史教训,正是在这样时代背景、思想背景上,反映社会重大问题,就成为这一时期戏曲创作的主导倾向。
在这一创作中,历史剧一马当先,作者借历史剧抒发亡国之痛,寄予故国之思,描写动乱带给人民的不幸。
总之,作家是借历史剧来总结历史教训,表达民族的意识。
在这些戏曲作品中,《长生殿》、《桃花扇》的影响最大。
《长生殿》作者洪升,他的文学修养非常深,对现实多有不满。
他的戏曲作品除《长生殿》外,还有《四婵娟》,是由四个单折短剧组成,分别写谢道韫、卫茂漪、李清照、管仲姬四位才女的故事。
《长生殿》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直接受白居易的《长恨歌》、白朴的《梧桐雨》的影响。
剧本以表现爱情为主,同时也以天宝由盛而衰的历史“垂诫来世”。
因此我们说《长生殿》有双主题,即爱情主题、政治主题。
在政治主题方面,作品描写了皇帝的昏庸、政治腐败、不理国事、重用权奸,因此酿成了内乱。
剧本中还描写了皇帝贵族非常奢侈,荒淫无耻。
作者借批评唐朝来总结明亡的教训,达到“垂诫来世的目的。
剧本也表达了爱国的思想和民族的意识,斥骂了投降派。
总之,剧本的政治主题是很明确的。
在剧本的双主题中,是以表现爱情主题为主的。
唐明皇、杨贵妃的爱情是全剧的中心线索和主要的内容。
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有一个由浅而深的发展过程,中间曾经克服了各种缺陷,经受了严峻的考验,最后达到成熟,表现了他们的爱情忠贞不逾。
但我们说这种纯洁、高尚的爱情,是不可能产生在历史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的,这不符合统治阶级的爱情特点,只是表现了作者的一种理想。
按照作者的设计,《长生殿》着重表现爱情主题,政治主题起配合、陪衬作用。
但我们看到了剧本中男女主人公,既是祸国殃民的统治者,又是美好爱情的体现者,因此两方面的内容不够谐调,两个主题结合的不好。
《长生殿》的曲词与音律俱佳,文情和声情并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怒介)呵呸!两个痴虫,你看国在那 里,家在那里,君在那里,父在那里,偏 是这点花月情根,割他不断么?
剧中人物包括李香君,上至皇帝朝臣,下 至歌妓艺人,三教九流,各色人等,有姓 名可考者39人。人虽众多,却人各一面: ①善于写出同类人物的不同性格。同为 阉党余孽,马士英、阮大铖不同。同为江 湖艺人,柳敬亭、苏昆生有别。 ②善于写出人物性格的多面性。比如 “作好作恶者”杨龙友 。
(三)在曲词艺术上,清丽流畅,充满诗意, 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多处化用唐史、元曲名句,如《惊变》 《雨梦》等出曲文,基本由《梧桐雨》脱 化而来,却又融化极妙,如同己出。其浓 厚的抒情性,尤其能把人物的内心情感表 现的声情兼备,淋漓尽致。
曲阜人。孔子第64代孙。曾隐居曲阜石门 山,捐资纳为国子监生。1686年康熙南巡北 归曲阜祭孔,任御前讲经和导游,受康熙 赏识,拔为国子博士。
《自序》:“双星合作,生忉[dāo]利天,情缘 总归虚幻;清夜闻钟,夫亦可以遽然梦觉矣”。 《长生殿》既宣扬帝妃罕有之情,又寄寓垂 戒来世之意。 忘我爱情与社会角色的矛盾,使李、杨历 尽悲欢离合,终于大彻大悟,跳出爱河情海, 在仙境以精神“长生”消解现实“长恨”。 “情缘总归虚幻”的主旨除开头《自序》开 宗明义之外,终场“永团圆”曲更是卒章显志。
元王伯成《天宝遗事诸宫调》、白朴《梧 桐雨》,明屠隆《彩毫记》、吴世美《惊 鸿记》等对《长生殿》均有影响。
《长生殿》历时十余年,“三易其稿而始 成”。始为《沉香亭》,通过李白遭遇表 现作者怀才不遇;后改为《舞霓裳》,增 加李泌辅助肃宗中兴,表现对国运兴衰的 思考;终成《长生殿》,表现“情缘总归 虚幻”的主题。
(一)展现帝、妃情缘,宣扬李、杨挚爱。 作者《例言》说:“念情之所钟,在帝 王家罕有,马嵬之变,已违夙誓,而唐人 有玉妃归蓬莱仙院,明皇游月宫之说,因 合而用之,专写钗盒情缘。” 第一出《传概》:“今古情场,问谁个 真心到底?但果有精诚不散,终成连理。 万里何愁南共北,两心哪论生和死。笑人 间儿女怅缘悭,无情耳。……借太真外传谱 新词,情而已。”
南洪北孔
清代戏剧双璧 金埴题诗:“两家乐府盛康熙,进御均叨 天子知。纵使元人多院本,勾栏争唱孔洪 词。”(《题桃花扇传奇》)
(645-1704)字防思,号稗畦,浙江钱塘人。出 身名门望族,遭难家境败落。科场失志,做二十 佘年国子监生。名剧《长生殿》轰动北京,在佟 皇后丧期上演,洪昇被削职还乡。 诗有《稗畦集》《啸月楼集》等。作传奇九种, 杂剧一种。 今存杂剧《四婵娟》: 《谢道韫咏絮擅诗才》、《卫茂漪簪花传笔阵》 《李易安斗茗话幽情》、《管仲姬画竹留清韵》
孔尚任淮扬治河时结识许多明末遗民。在扬 州登梅花岭,参拜史可法衣冠冢;在南京登燕 子矶,游秦淮河,过明故宫,谒明孝陵;在栖 霞山访过道士张瑶星,对创作《桃》剧都很重 要。 《桃花扇》三易其稿而问世,轰动京畿, “王公荐绅,莫不借钞,时有纸贵之誉”。 “长安(指北京)之演《桃花扇》者,岁 无虚日”,甚至康熙皇帝也索稿阅读(《桃花 扇本末》)次年孔尚任被罢官,显与创作《桃 花扇》有关。
(一)结构精巧缜密,匠心独运 ①整体构思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桃花扇· 先声》)。“一生一旦为全本纲 领,而南明治乱系焉”(《媚座》原批)。 ②一柄诗扇贯穿全剧。诗扇既是侯、李定 情信物,又是二人离合象征。赠扇、溅扇、画 扇、寄扇、撕扇。 《桃花扇凡例》:“剧名《桃花扇》,则 桃花扇譬则珠也,作《桃花扇》之笔譬则龙也。 穿云入雾,或正或侧,而龙睛龙爪,总不离乎 珠;观者当用巨眼”。
/yinyue /2786961/ 【锦缠道】望平康,凤城 东、千门绿杨。一路紫丝 韁,引游郎,谁家乳燕双 双。隔春波,碧烟染窗; 倚晴天,红杏窥墙。一带 板桥长,闲指点茶寮酒舫。 听声声卖花忙,穿过了条 条深巷。 (丑指介)这一条巷里, 都是有名姊妹家。(生) 果然不同,你看黑漆双门 之上,插一枝带露柳娇黄。
③以中介人物为正邪双方纽带 一方是正直重节的复社文人,一方是卑 鄙无耻的阉党余孽;一边是侯、李爱情, 一边是弘光王朝闹剧。巧妙利用杨龙友的 双重身份和双重性格联系起来。 ④结局不落生旦团圆俗套 40出原批:“离合之情,兴亡之感,融 合一处,细细归结,最散、最整,最幻、 最实,最曲迂、最直截,此灵山一会是人 天大道场,而观者必使生旦同堂拜舞乃为 团圆,何其小家子样也!
明清易代,引起了人们的心灵震撼,忧愤 成思,在清初形成了追忆历史的普遍心理, 写史书的人之多, 稗史之富,在中国历史 上是罕有的。这种心理也反映在文学方面, 诗歌中尚史意识的抬头,吴伟业歌行诗的 辉煌,散文中传记文和忆旧小品的发达, 时事小说的出 现,都是这种社会心理的表 现,其中也就寄寓着兴亡之感。
康熙二十七年(1688),《长生殿》三易稿 而成,京城盛演,次年八月,与赵执信, 查慎行等人宴饮观剧,因其时佟皇后丧服 未除,被人告发,赵执信被罢官,洪昇被 革除国子监籍。
李、杨爱情故事。 新旧《唐书》、野史杂记均有载。
唐白居易《长恨歌》、陈鸿《长恨歌传》 开启此题材文学创作的先河。 宋乐史《杨太真外传》。
《先声》:“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小引》:“场上歌舞,剧外指点,知三百 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 歇于何地?不独令观者感慨涕零,亦可惩创 人心,为末世之一救矣”。
一 反阉党余孽。既是造成侯、李悲剧的罪 魁,又是导致南明覆亡的祸首。 二 对下层人物形象的着力塑造,李香君, 柳敬亭,苏昆生等。表现出对等级贵贱观 念的思索和突破。 三 剧末马、阮败亡和侯、李入道,既蕴含 民族的沦落、失意之悲,又表现出国家至 上的思想。
(一)在创作方法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 机结合,很好表现了创作意图。 上半部偏于写实,下半部主要写幻。采用 真幻结合手法写李杨爱情,既有生动的现实生 活,又有浓厚的理想色彩。 (二)在剧本结构上,以李、杨故事为主线, 以朝政大事为副线,表现“占了情场”与“驰 了朝纲”的必然联系;爱情主线又以金钗和钿 盒贯穿始终,金钗、钿盒、情节、人物,由合 而分,由分而合。
① “说白详备,不容再添一字” (《凡 例》)。 宾白交代故事情节,推动戏剧进 程,展现人物性格。 “凡胸中情不可说,眼前景不能见者, 则借词曲以咏之”(同上)。 ②曲词以工整典雅见长。每出以八曲为 限,很适合舞台演唱。 ③缺陷:典雅有余而当行不足,严谨有 余而生动不足的。
《自序》:“古今来逞侈心而穷人欲,祸败随 之。”“乐极哀来,垂戒来世,意即寓焉。” 围绕李杨爱情的一系列军国朝政事件,生 动反映了皇帝昏庸腐败、不理朝政,杨家挟势 弄权、酿成祸乱的社会现实,表现出乐极哀来、 荒淫误国等“垂戒”之意,寓有深沉的民族意 识和兴亡之感。 明皇宠爱贵妃,“占了情场,驰了朝纲”, 酿成大乱。《弹词》李龟年“唱不尽兴亡梦幻, 弹不尽悲伤感叹”,同时寄寓了作者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