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国家开始广泛出现的具有重大影响的社会文化思潮,它涉及文学、艺术(包括建筑的风格等)、语言、历史、哲学等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诸多领域。虽然这一思潮至今仍处于一种纷繁复杂、多元化的发展状态,但从总体上看,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目的性是非常明确的,就是要对现代文明发展的根基、传统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批判性反思。因此,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可以说为观照现代性提供了一面新的镜子,既折射出现代性与传统的矛盾,又折射出现代性自身矛盾的方方面面。
后现代主义的哲学评价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指20世纪60年代以来整个西方以反传统哲学为特征的社会思潮和文化思潮,也是对现代文化哲学和精神价值取向进行批判和解构(deconstruct)的一种哲学思维方式和态度。这一反现代性思潮虽然孕育于30年代现代主义的母胎,但主要是后现代社会(又称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晚期资本主义)适应科学技术革命发展需要的产物,也是美国社会危机和精神异化的反映。在欧洲,以德里达、福柯、马尔特等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者企图由批判早期结构主义的一些基本观念出发来消解和否定整个传统西方体系哲学的基本观念;在美国,奎因、罗蒂等哲学家企图通过重新构建实用主义来批判、超越近现代西方哲学。他们既否定笛卡耳以来的西方哲学,又否定尼采以来的现代哲学。正是60年代兴起的后结构主义和新实用主义标志着后现代主义的建构。后现代主义者反对把历史看成是一个连续的、进步的过程。哈桑在《后现代转折》中对后现代主义的总体特征进行了一些概述,认为零乱性或片断性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后现代主义者只是割断联系,他们自称要持存的全部就是断片”。
后现代主义的核心主张就是反理性主义。反理性主义思潮的产生有其思想文化背景和社会历史背景。从思想文化背景上看,当代科学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特点。尤其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哥德尔的不完全定理等新的科学理论的提出,使传统理性主义对理性的绝对性、先验性的信念受到巨大冲击。这些新的科学理论为强调“不确定性”、“非中心性”、“非整体性”、“非连续性”等为核心内容的后现代主义所吸取和利用。从社会历史背景上看,传统理性主义者深信人类理性的力量,深信历史进步的必然,但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各种弊端也充分暴露出来,经过理性启蒙的世界并没有实现理性的许诺,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空前深重的灾难,正如霍克海默与阿尔多诺在1947年写就的《启蒙辩证法》中所指出的那样:“从进步思想最广泛的意义来看,历来启蒙的目的都是使人们摆脱恐惧,成为主人。但是完全受到启蒙的世界却充满着巨大的不幸”。后现代作为一种西方思潮,带有许多消极因素,如否定主义、虚无主义等,这些思想对于中国的文化建设是极为有害的,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挑衅。我们不仅要看到后现代思潮对我们的冲击,还要看到后现代主义给我们带来的严重的负面影响。
导致这种教育冲击的成因
1、思想的迷茫
这些所谓的“新新人类”,其实是迷茫的一类,也可以称之为另类群体,因为他们在学习性格等方面的先天不足,导致他们对前途的缺乏信心,在人生的交叉点上不知所措,最终败下阵来,选择了“飘浮人生”,与后现代主义不谋而合。
2、享乐的追求
由于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富裕土壤下的衍生物,它不考虑历史,只重现实。没有过去也没有将来。这种思潮反映在人的行为上就是把放纵与享乐始终放在第一位。后现代思潮过去了半个世纪,中国在市场经济的沃土上开始显现出富裕的天空,人们从一开始的单一的物欲追求,向享乐的天堂迈进,票子、房子、车子魔一样的影响着每一个人,每一代人。在沉重的物欲横流的现实中,必然导致精神分裂。于是,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幼儿园的小朋友便开始盘算商品的利润,小学生开始有模有样的打麻将,初中生已经有四五年的烟龄,高中生正享受如漆似胶的热恋。后现代主义便找到了生存的土壤。
3、环境的压力
现代的青少年,以独生子女为家庭的结构特征,他们从小到大,其狭义的生存环境是狭小的、孤僻的、单调的、封闭的。这样,在其人生的成长阶段,其性格在寻求定型的时候发生了膻变,在寻求减轻环境压力的时候,他们选择了用来解脱的无规则的行为方式。
4、家庭的变故
许多青少年几乎无法把握自己的人生,其原因主要是家庭的变故,其父母的马拉松式的人格论战或闪电式的离异,使这些孩子变得性格焦虑和心灵缺氧,当他们渴求家长的关爱时,得到的是冷漠的反应,因此在孩子的幼小的心灵种下了被遗弃的种子。于是他们失望、厌学、内心孤独与苦闷、成绩一落千丈,又有了新的压力,在寻求解脱的时候,在缺乏人指引的时候,自然的选择了放纵自我。
5、黑色喜剧的影响
从90年开始,周星驰作为后现代文化的代表,拍出了一系列喜剧电影,这些电影全部说粤语对白──尤其是近年流行的俚语,迅速在社会上(尤其在青年中)形成一股风潮,电影界也因为周星驰独特的演绎风格和个人魅力涌出一股潮流,社会上就称此类影片为无厘头影片,亦即黑色喜剧。
黑色喜剧对传统文化的调侃与批判表现得尤为突出。它应属于后现代文化之一脉,是后现代的一种文本,自然蕴涵着后现代思潮的特质。后现代主义深藏的悲观厌世、及时行乐,无深度表现、肆意狂欢、破坏秩序、离析正统等等,无不在无厘头电影中读出。青少年往往对此津津乐道。进而加以模仿,言行受到强烈的感染。港澳台成了后现代主义从西方通向中国的桥梁。黑色喜剧成了后现代主义的最有效的载体和传播者。
6、对教育的厌恶
一部分青少年,因其固有的心态和性格的原因,从来对传统的教育有一种逆反情绪,他们反对家长和老师的说教,反对循规蹈矩的程式教育,厌恶枯燥乏味的书本知识,喜欢动画、喜欢暴力、喜欢色情、喜欢卡通、喜欢生活在刺激的情景中。于是,
他们或上课放肆的讲话,或顶撞老师,或破坏教学秩序,或行为散漫,或沉湎于卡通、武侠、游戏、网上聊天,或“行侠仗义”,结集打架。完全跟着感觉走。构成了对教育的反叛。
四、如何看待后现代主义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专讲“摧毁”和“否定”。它的功用就是消解现成的理论和摧毁现代文明套在人身上的枷锁。在生活中,他们反对男权主义,反对种族主义,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反对父权制,反对经济主义等现代文明的“毒瘤”;在理论上,他们贬低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企图消除人们对现代理论的依靠。从这一点看,有其积极的一面。
后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出现,使中国的传统在继承与发展的问题上产生了裂变,就这些消极因素而言,它直接冲击中国当代的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直接影响教育的对象健康成长。其影响力势必蔓延到每一个经济发达的地方,其顽固性必将影响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因此学校教育不能等闲视之,否则,它将改变整个民族的品质和性格。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必须高度重视,因势利导。
后现代主义在青少年中的具体表现
后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影响最直接的是青少年,从年龄的分布看,主要集中在从初中到大学的青少年中的学习落后者、性格偏激者、心理残疾者等弱视群体。从区域上看,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其具体表象,从观念上看,主要表现为反传统、反权威、破坏规矩、反理性、反教育、公德差。从心理上看,主要表现为追求舒适,寻找感觉,内心焦虑,好发泄。从行为上看,追赶时髦,玩世不恭,好表现,强调自由,不愿拘束,甚至触犯刑律。更具体的则表现为“无厘头”式的特征: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不承诺,没有年龄感,不为健康牺牲嗜好,对喜欢的东西不计较价钱,特别喜欢“追新”,无法停止幻想,思维具有跳跃性,时不时人间蒸发,老找不着东西,夏天找麻辣烫,冬天寻冰淇凌,还嫌不过瘾,懒得存钱,认为晚上比白天好,喜养宠物,喜欢自由自在,天马行空,勇于藐视权威,看淡功利,不愿思考、追求享受、讲派头、打扮怪异、言谈失礼、故作幽默、盲目模仿、追星、沉湎于卡通、游戏和网上聊天、互叫绰号、纹身等。所有这些,对当前的学校教育构成了强烈的冲击,这种冲击已经使学校正统教育陷入困境,使部分青少年在信念、意识、伦理、品行等方面出现了严重的混乱。
后现代主义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是西方理性主义文化传统的反动,它孕育于西方现代文化的母胎中,是秉有西方传统文化基因又在后工业化语境中变异而产生的“文化幽灵”对当代文化、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潮本身并没有整齐清晰的模式和思想体系,在后现代主义的大旗下汇集着形形色色的流派、理论和假说。可以说,它是西方后工业社会中全面反叛性的思潮,它一反传统文化的一元性、整体性、中心性、纵深性、必然性、明晰性、稳定性、超越性,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标举多元性、碎片性、边缘性、平面性、随机性、模糊性、差异性和世俗性,彻底否认了传统文艺的美学追求、文化信念和叙事规则,典型的后现代主义作品呈现出构理性、消解中小躲避崇高、零度叙事、表象拼贴、与大众文化和流的鲜明特点。后现代主义虽然其风行的范围主要是在文学界、艺术界、文艺理论界,但影响很大。按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