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新人教版 (26)
《世说新语》二则 教师备课资料(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 教师备课资料(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https://img.taocdn.com/s3/m/1b9512ede518964bce847c12.png)
《世说新语》二则教师备课资料1.易错字谢太傅.(fù)雪骤.(zhòu)柳絮.(xù)无奕.女(yì)哉(zāi)2.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用在句尾,表示疑问)3.古今异义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家中的子侄辈;今义:子女)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文章的义理;今义:文章的意思)未若柳絮因.风起(古义:凭借;今义:因为)太丘舍去.( 古义:离开;今义:到……去)4.文言句式(1)省略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寒雪日”之前省略了介词“于”)(2)倒装句撒盐空中差可拟(正常语序为“空中撒盐差可拟”)(3)判断句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用“也”表判断)刘义庆(403-444),南朝宋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刘宋宗室,刘裕之侄,袭临川王。
任官各地清正有绩,后因疾病还京师,卒年四十一。
义庆为人恬淡寡欲,爱好文史,不少文人雅士集其门下。
著有《徐州先贤传》,编有《幽明录》《宣验记》等,但皆多散佚,存《世说新语》一书,大传于世。
【创作背景】《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编著,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全书共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夙慧等36门。
《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方正”一门。
这部书不仅保留了许多珍贵的史料,也因为其语言凝练、人物形象鲜明成为古典小说的源头之一。
《咏雪》一文通过寒日“咏雪”的故事,写出了谢道韫的聪慧、机智。
同时,谢道韫的对答使谢太傅“大笑乐”,体现了当时尊重女子、以才德服人的社会风气。
营造了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气氛。
《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写“友人”不守约定、不讲信用的故事,说明了人要守约、讲信、懂礼,才能受到别人尊重的道理。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咏雪》勾画出家庭浓重的亲情氛围,两代人在富有文化气息的交流中透露出一种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陈太丘与友期行》刻画了一个聪明机智、据理力争的儿童形象。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原文和译文(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原文和译文(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https://img.taocdn.com/s3/m/4943293948d7c1c708a14583.png)
《世说新语》二则原文和译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与儿女讲论文义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俄而雪骤不久,雪下得紧了公欣然曰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何所似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呢兄子胡儿曰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撒盐空中差可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兄女曰: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柳絮被风吹得满天飞舞公大笑乐太傅高兴得大笑了起来即公大兄无奕女(道韫)是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过中不至过了中午朋友没有到太丘舍去陈太丘不再等候友人离开了去后乃至他离开以后,他的朋友才来到元方时年七岁陈元方那年七岁门外戏在家门外嬉戏客问元方客人问他尊君在不你的父亲在吗答曰:陈元方回答说待君久不至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没有到已去已经离开了友人便怒曰客人便发怒说道非人哉不是人啊!与人期行和人家相约同行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元方曰陈元方说君与家君期日中您与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中午日中不至中午了您却没有到则是无信就是没有信用对子骂父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则是无礼就是没有礼貌友人惭客人很惭愧下车引之下了车拉元方(表示好感)元方入门不顾元方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解释】相委:丢下别人。
委:丢下,舍弃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乃至:(友人)才到元方:陈纪,字元方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否”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引:拉。
(这里表示友好)顾:回头看。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课件(共23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课件(共23页)](https://img.taocdn.com/s3/m/8390b2a3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49.png)
重点研讨 6.小元方批驳友人的言辞是否得当?
他抓住了对方错误的实质,把是非对错辨得非常清楚;同时从 一个晚辈的角度批评大人,注意了辈份,很委婉。
重点研讨 7.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 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懂礼识仪,机智聪明,刚正不阿的性格特 征。
整体阅读
同“否”
“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你父亲在吗?”元方答道:“等了你好久你不来,他已经离开了。”
舍弃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那人便生气的说:“(你父亲)真不是人,和别人约好一起走,却 把人丢下自己走了。”
整体阅读
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
整体阅读
2.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课文。
相约同行 正午时分
丢下(他)而离开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好同行,约好正午(见面),正午过了那个朋友 还没有到,陈太丘就不再等候离开了,
才
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陈太丘走后那人才到达。元方当时才七岁,方说:“你跟我父亲约好正午一同出发。你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 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就是没有礼貌。”
拉,牵引
回头看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那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想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重点研讨 1.补出课文中的省略部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友)不至,太丘舍去,去后 (友)乃至。元方时年七岁,(于)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 不?”(元方)答曰:“(家君)待君久(君)不至,(家君)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人)而去。”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君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君)对子骂父, 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97a3e7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0b.png)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世说新语》的基本概念、文言文阅读技巧和人物形象分析。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古代文化和礼仪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6.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观。
7.通过阅读和写作实践,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教学重点
-文言文阅读:理解《世说新语二则》中的文言文表达,掌握基本的文言文阅读技巧。
-生字词学习:熟练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并能正确运用。
-人物形象分析:通过课文细节描绘,分析两则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其性格特点。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世说新语》的基本概念。它是一部记录魏晋时期名士言行的著作,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它是研究古代文化、礼仪和人物形象的重要资料。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咏雪》和《陈元方候袁公》这两个具体的案例。它们分别展示了如何通过诗歌和对话来描绘人物形象,以及在交往中体现出的礼仪和智慧。
举例:
-在《咏雪》中,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柳絮因风起”和“撒盐空中差可拟”的意象比喻,需要教师通过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
-在《陈元方候袁公》中,学生可能对“公”字的用法感到困惑,需要教师详细解释其在古代的称谓含义。
-对于古代礼仪的细节,如“揖让”等,需要教师结合具体情景进行讲解,帮助学生跨越文化差异的障碍。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https://img.taocdn.com/s3/m/064bf984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db.png)
疏通文意
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行疏通文意,体会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用词上的不同,然后把“陈太丘与友期行”的故事讲给素材征集老师听。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时分。过了中午朋友没有到,陈太丘丢下他而离开,他离开以后,他的朋友才到。
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次子,曾任左将军
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被风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大笑了起来。(谢道韫)是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来到谢府的你,看到了哪些人?他们又在做些什么?
咏 雪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寒雪日
谢府
谢太傅、儿女
内集、讲论文义、咏雪
品读理解·析人物
相约同行。期,约定
正午时分
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到来
舍弃
离开
才
当时,那时
嬉戏
陈元方这年七岁,在家门外嬉戏。客人问元方:“令尊在不在?”
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同“否”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等待
语气词。表示感叹,相当于“啊”
对对方的尊称
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放弃
陈元方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客人便发怒说道:“不是人啊!和人家相约同行,丢下我走了。”
家风的形成大致是这样的:某一个人物因为出类拔萃而为家族其他成员所追慕,其懿行嘉言便成为家风之源,子孙代代接力恪守,终于形成了一个家族鲜明的道德风貌和审美风范。陈元方家的家风是守信、知礼。我们再阅读两则材料,深入理解陈家家风的传承。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课件 8.《世说新语》二则(人教版) (共43张PPT)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课件 8.《世说新语》二则(人教版) (共4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53f5b4f76c66137ef061909.png)
形似
撒盐
咏雪
意蕴
柳絮
4、“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 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两种理解: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 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 絮”一喻而“笑乐”。文章没有具体的 交代,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 看出,作者分明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 谢道韫的才气。
5、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 份,有什么用意?
拓展延伸 咏雪名句欣赏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沁园春 雪》毛泽东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行路难》 李白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吴判官归京》岑参
初疑天女下散花,复恐麻姑行掷米。 陆游《夜大雪歌》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是古代笔记小说集,分德 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 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年到晋代间士大夫清高 放诞的言谈逸事,也记载有一些古人的正 道直言,善行美德的故事。《世说新语》 的语言简练含蓄而又隽永传神,对后世小 品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被鲁迅评为“一 部名士的教科书”。
咏雪
拓展延伸 (古人称呼)
称呼
(亲属)
别人的
自己的
父母:
尊君,令尊 令堂,令母
儿女:令郎,令爱
妻子: 尊夫人,贤内助
父母: 家父,家母 儿女: 犬子,小女
妻子: 拙荆,内人
拓展延伸
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难。(途中)有 一个人想要搭船。华歆对这件事感到很为难, 王朗说:“船上恰巧还宽敞,为什么不可以 呢?”
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
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拉
回头看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02f61a99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26.png)
2.教学难点
-古文阅读理解:由于古文语言的特殊性,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文意,特别是古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和词义。
-古文词汇的准确运用:学生需学会如何将学到的古文词汇运用到实际的语境中,这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是一大挑战。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本节课主要包含以下两个篇章:
1.《世说新语·言语》之《顾悦与简文》
-文章主旨:通过顾悦与简文的对话,展现聪明才智和机智应对。
-生字词:悦、简、机、智、对、应等。
-语法点:并列句、省略句。
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各小组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但我也发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偏离了主题,需要我在旁边及时引导,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
学生小组讨论中,大家围绕《世说新语》二则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部分学生能够提出有见地的观点,但仍有少数学生显得比较拘谨,可能是因为对自己的想法不够自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并列句、省略句等语法点和古代人物的品德修养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世说新语》二则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生活中运用古人的智慧。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学生模拟古代人物的对话,体验古人的智慧和应对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掌握《世说新语》二则的生字词,如“悦、简、机、智、对、应、戎、道、旁、李、德、行”等,并理解其词义。
人教版七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92bab9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3b.png)
最后,总结回顾环节,我尽量让学生自己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以提高他们的自我反思能力。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他们对于某些知识点的掌握仍不够扎实。因此,我考虑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七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世说新语》的背景知识,了解魏晋时期的文人风貌。
(2)阅读理解两则故事,掌握文章主旨和寓意。
(3)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量和阅读水平。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活动。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古人的智慧与品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举例:《咏雪》通过描写雪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
2.教学难点
(1)古汉语词汇、句式的运用:对于古汉语词汇和句式的运用,学生往往难以掌握。教师应采取有效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举例:通过对比现代汉语与古汉语的句子结构,使学生理解宾语前置、省略句等句式特点。
(2)人物形象、性格特点的深入分析:学生往往难以把握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的深入分析,需要教师引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世说新语》的基本概念。它是一部记录魏晋时期文人言行的著作,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它对于了解古代文化和提升文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知识点(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知识点(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https://img.taocdn.com/s3/m/ddff6305be23482fb4da4c83.png)
《世说新语》两则知识点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1、俄而:片刻。
骤:急速。
欣然:高兴的样子
2、撒盐空中差可拟2、拟:比,比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3、未若:比不上
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4去:离开。
乃:才
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5、期:约定。
委:舍弃
6、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6、引:拉。
顾:回头看
7、尊君在不?7、“不”通“否”
8、谢太傅寒雪日内集8、集:集会
二、写出《陈太丘与友期》一文的中心思想本文主要阐述的是为人处事一定要忠信,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三、阅读《世说新语》回答问题答案
1、《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家庭气氛?你对此有何感受?营造了一种温暖、和谐、愉快的家庭气氛。
和谐、平等、宽松的家庭气氛对于开发孩子智力有很大的好处。
2、为什么样“公大笑乐”?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公大笑乐”是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
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的想像力。
3、你认为陈纪这个孩子怎么样?他有哪些特点?你受到什么启发?陈元方是一个聪颖机智,有礼有节的儿童。
待人接物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
第08课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08课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d1bac00d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fd.png)
l为iyon真gqia切ng 地描绘出当时之景。
李永强
墨剑飘雨
品读课文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谢太l傅iyong对qiang两人的答案未做评论,只是“大笑 李永强
乐”而已,你能看出他的态度吗?作者也没有表
态,却在最后补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谢太傅的态度表明了他对晚辈的赞赏,也说 明他看重的是家庭氛围和生活情趣。作者的暗示, 表明他赞赏谢道韫的才华。
李永强
墨剑飘雨
品读课文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友l人iyong便qian怒g 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 李永强
去。’”从神态、语言描写品析这句话。
一个“怒”字,使“友人”不守信用而且无理 的神态毕现。“非人哉”更表现了“友人”粗野、 毫无羞耻之心的特点。这也为陈元方的反驳提供了 依据。
李永强
板书设计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撒盐(差可拟)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和睦
咏 雪
何所似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比喻 比较 欣然, 轻松 亲情 大笑乐
柳絮(未若)
融洽
知识盘点 墨剑飘雨
◆古今异义 liyongqiang 与儿女讲李论永文强义 古义: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今义:儿子和女儿
liyongqiang 李永强
8 《世说新语》二则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学习目标
01
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初步感受古今 汉语差别,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 。
02 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 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和方正。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考点精讲课件(2024秋)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考点精讲课件(2024秋)](https://img.taocdn.com/s3/m/0cf95869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7c.png)
在他离去以后,他的朋友才来。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年仅七
岁,正在家门外玩耍。迟到的友人问他:“你的父亲在不在家?”
陈元方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却没有到,已经离开
了。”友人便发怒说:“简直不是人啊!和我约好一起出行,却
丢下我走了。”陈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正午,到
了正午您却没有到,这是不讲信用;当着我的面骂我的父亲,这
约定
陈太丘与友期行
故事的起因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陈太丘与友期行
qī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 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
fǒu
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 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 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 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文章的义理。
译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小辈
文 谈论文章的义理。
不久, 一会儿。 急。
高兴的样子。
哥哥的儿子,即侄子。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
即谢朗,字长度,小名胡儿, 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
像什么。
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
——华幼武《次韵曲林春雪》
——张元《雪》
课前预习
◎ 本课选取了古代有关儿童的两则著名故事。预习课文时, 注意感受文中反映的古代儿童的聪慧机敏和良好的家庭 教养。
◎ 借助注释,把握课文大意。画出你不懂的语句,与同学 交流,尝试解决问题。
歌咏,赞美 “咏”的对象
咏雪
歌咏白雪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咏雪》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咏雪》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cb0a8f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16.png)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世说新语》两则-咏雪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冬天பைடு நூலகம்时候,有没有仔细观察过下雪的场景?”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人是如何描绘雪的美丽和意境的。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把握仍然有一定难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文言文阅读方法的指导,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对于文章中的重点难点,我要进一步优化讲解方式,力求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但我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讨论和写作过程中仍然显得有些拘谨。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鼓励和指导,让他们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总体来说进行得较为顺利。但在讨论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过于依赖教材,缺乏独立思考。针对这一问题,我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他们从多角度分析问题。
最后,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了较为全面的掌握。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巩固和应用,确保他们能够将所学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素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咏雪》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咏雪。本节课主要学习《世说新语》中的两则故事:“咏雪”和“陈元方候袁公”,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古代文人墨客的文学风采,感受古人对雪的赞美和对友情、礼仪的重视。具体内容包括: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世说新语》中的文学价值和咏雪的意义。咏雪是古人通过对雪的描绘来表达情感和审美的一种文学形式。它是古代文人墨客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的体现。
人教版语文(2016部编版)七上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人教版语文(2016部编版)七上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1fc887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32.png)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世说新语》两则故事的基本情节、人物形象和价值观。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故事中人物品质和价值观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难点解释:价值观的抽象性使得学生难以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需要教师通过具体实例进行引导。
b.古文阅读能力:学生需克服古文阅读的障碍,理解古人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
-难点解释:古文中的词句用法与现代汉语存在差异,学生需要掌握古文的基本阅读技巧。
c.人物形象对比分析:学生需要学会对故事中的人物进行对比分析,提高思辨能力。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世说新语》两则故事。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与人因价值观不同而产生分歧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人是如何处理这类问题的。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故事中的成语、典故及人物形象分析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故事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学生们扮演故事中的人物,通过表演来体会古人的品质和精神。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在分析人物形象和价值观时,存在一定的难度。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我采用了举例和比较的方法进行讲解。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方法效果不错,但仍需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优化,以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精美课件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精美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5b07cc3186bceb19e8bbbc.png)
译文: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
人谈论文章的义理。不久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白雪
纷纷扬扬的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把盐撒在空
中差不多可以相比。”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 絮被风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大笑了起来。(谢道韫)是 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结构梳理
交代咏雪背景:人物、事件、环境 咏雪 叙述咏雪事件:一问、两答 补述“兄女”身份
赞赏谢道韫 的聪明才智
陈太丘与友期行
课文解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丢下(他)而离开。 约定。 正午时分。 去,离开。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 也称令尊,对别 (友人)才到。 人父亲的尊称。 这年。 乃,才。 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陈纪,字元方, 通“否”。 陈寔的长子。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尺幅短书为主要形式;三是善于运用典型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
手法,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四是语言简练朴实、
生动优美、言约旨丰。
整体感知
让我们熟悉下课文内容
字词学习
太傅( fù )
差( chā ) 尊君在不( fǒu )
俄而( é )
可拟( nǐ ) 撒( sǎ )
雪骤(zhòu)
无奕( yì ) 柳絮( xù )
这种清谈的名士,当时在社会上仍旧很有势力,若不能玄谈的, 好似不够名士的资格;而《世说》这部书,差不多就可看作一部 名士的教科书。”
文体知识 志人小说
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时期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人物传 闻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逸事小说。志人小 说是在品藻(即品评)人物的社会风气影响之下形成的。它有 以下特点:一是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二是以“丛残小语”、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e32dbe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44.png)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一. 教材分析《世说新语》是中国古代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收录了南朝时期文学家刘义庆等人创作的短篇小说。
《世说新语二则》选取了其中两篇较为有趣的故事,分别是《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行》。
这两篇文章语言精炼,形象生动,充满了智慧和幽默,能够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物性格。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但面对《世说新语》这样的古代文学作品,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培养他们准确理解文言文内容的能力。
同时,通过深入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让学生体会到古代文学的魅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准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理解课文大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内容的把握,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2.难点:人物形象的分析,文章深层次意义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学生情况,设计教学方案。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课文背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文言文,分享学习心得。
然后,简要介绍《世说新语》的背景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课文《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行》,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特殊句式,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3.操练(15分钟)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优秀PPT教学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优秀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4d3b3892b160b4e777fcf55.png)
2.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文章结构
陈 对话背景:客人无信
太
丘
客人:无信、无礼
聪慧明理
与 对话内容
友 期
元方:据理反驳
个性率真
行 对话结果:客认错,元方入门不顾
课堂小结
《陈太丘与友期行》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继承 发扬这一光荣传统,为人真诚守信。让我们以天 地为心,真诚为骨,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诚实 守信的人。我们要相信:诚信相伴,一生无悔!
2.反复诵读,整体感知,深层次理解课文。
3.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学习课文摹景状物以及 运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4.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感受古人智慧、诚实 守信和尊重他人的美德。
作家作品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袭封临川王。 他秉性简素,爱好文史,喜欢招聚文学 之士。所著除《世说新语》以外,还有 志怪小说《幽明录》。
我没有听说过孔雀是先生家的鸟。
6.下列句子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B.为设果果/有杨梅 C.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D.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解析】A.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B.为设果/果有杨 梅;D.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7.请你结合“兄子”“兄女”“杨氏之子”的回答,分析他们语言的 精妙之处。(4分)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 (共28张)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 (共28张)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ad7264ee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c3.png)
背诵全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 太 丘 与 友 期 行
了解人物——陈元方
要说陈元方,得先说他的父亲陈太丘。"太丘"本是河南一个地
语法积累——省略句
补充句中省略的人物: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友 )过中 不至,太丘舍( 友 )去,(陈太丘)去后 ( 友 )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元方)答曰:
“(家君)待君久不至,已去。”
文化常识——敬辞与谦辞
君敬: 辞,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相当于“您”。 家君谦: 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尊君:敬辞,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敬词: “褒” 谦词:“贬”
精读探究
友人是怎样的一个人?
•言而无信 •不讲礼节 •粗野无理 •知错就改
元方是怎样的孩子?
元方·聪颖机智
·尊敬父亲 ·很有教养 ·知书达礼 ·正直方正
精读探究
《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 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 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
名,陈元方的父亲陈寔(shí)曾经是那里的行政长官,所以后人称他为 "陈太丘"。这人为官清廉,家里简陋到连拉车的仆役都没有。
在《世说新语》里,直接介绍陈元方言行的至少有八条,分布在
《德行》《言语》《政事》《方正》《规箴》《夙慧》六门。这八条记 录,除了《德行》之10的内容为空泛评价的话以外,其余的七条,都是 七个精彩的瞬间,记载了陈元方和他的家人们的生活。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26)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26)](https://img.taocdn.com/s3/m/cf64cfd86137ee06eff9188c.png)
回头 看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 朋友感到惭愧,便下车想拉元方。元方径直走进家门, 门不顾。。
连头也没回。
1.“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 怎样的人?
是个不守信用,没有时间观念的人。
2.元方指出了父亲友人的哪两个错误?(用原 文句子回答 )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
无礼。”
5.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
方却“入门不顾”,这是否失礼?
(1)不失礼。友人失信又失礼,行事
不端,态度恶劣;元方必须用“入门不顾”
的态度维护自己和父亲的尊严,这是坚持 原则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给“友人”一 个难忘的教训。 (2)失礼。元方批评友人无礼,自己 更应该做到有礼。友人已经认错,又是父亲
2.“撒盐空中” “柳絮因风起” 两个比 喻,哪一个更好? ①“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
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 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 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 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②“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 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 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
体可以相比。”
不如, 不及
趁、 乘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 风起。”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吹柳
絮满天飞。”
公大笑乐。
太傅高兴地笑了起来。
即公大兄无弈女,左将军王 凝之妻也。 (道韫)就是太傅大哥谢无弈的女儿,左将军王
凝之的妻子。
1.课文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课文中“寒雪”“内集” “欣然” “大笑乐” 等词营造了一种温馨、融洽、欢 快、热闹的家庭氛围。屋外冰天雪地,屋内 谈笑风生,展现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场景。 “公欣然”和“大笑乐”,可看出太傅与子 侄辈亲密无间的感情和把玩诗句的雅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设计:
一、导人大家应该知道司马光的故事吧。
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等。
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
二、介绍作者及作品。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
《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三、诵读课文:教师教读;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要求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
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
四、复述并疏通文意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如重点词语:“俄而”、“欣然”、“拟”、“未若”、“乃至”、“期行”等。
教师精讲点拨。
五、问题讨论:(1)文中的这一家人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氛围下聚会的?(轻松,温馨)从哪里看出来?(内集,欣然,大笑)
⑵联系上下文,“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⑶“公大笑”一句中省略了谢安的话,如果你是谢安,你会说出什么话来?把雪比作“柳絮因风起”和“撒盐空中”哪一个更好?(前者较有韵味)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
⑷文末为什么要强调谢道韫是王凝之的妻子?(表示一种赞扬与敬佩)
(5)重点分析两个比喻哪个更好?
有两种相反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据此可知,前一喻好,后一喻不好。
另一种意见认为“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西风颂》),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撒盐空中”,干什么呢?谁也不
知道。
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
“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所以说不好。
又:对文中“公大笑乐”一句也有不同解释:①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②“笑”前喻,“乐”后喻;③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六、练习:请闭上眼睛,想像眼前就是纷纷扬扬、飘飘洒洒的雪花,雪花飘起来了。
假设你也参与了当时的讨论,请用以下文言句式再写出一两句,对纷纷扬扬的白雪作生动的描述。
曰:“差可拟”或者曰:“未若”
⑴“撒糖空中差可拟。
”⑵:“未若槐花迎风飘。
”⑶“未若鹅毛当空舞。
”⑷“棉絮纷飞差可拟。
”
⑸“未若梨花漫天飞。
”⑥“未若天仙散百荷。
”⑺“樱花飘落差可拟。
”⑻“未若玉屑静静落。
”
⑼“未若白蝶翩跹舞。
”
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教师给予鼓励。
对于咏雪的名句,让学生拓展思维。
小结:以上的学习,同学们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得很好。
运用以上的学习方式学习下一篇,希望同学们的收获更大。
七、复述《陈太丘与友期》并讨论:
⑴从文中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陈太丘的朋友是个什么样的人?(暴躁、易怒)
⑵“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
⑶文中“君”、“
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⑷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
⑸结尾处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
(6)让学生表演这篇的情景。
(7)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这一则记陈纪七岁时的故事,也表现了他的聪敏,但主要是写他懂得为人的道理,“无信”“无礼”二语为全篇核心,可见作者的意图是借陈纪的责客语,从反面来说明“信”和“礼”的重要性。
故事的结尾有争议。
有人认为客人既已认错,陈纪就应当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
这是否也应算作“无礼”?我们不赞同这个说法,对一个七岁的孩子不应如此求全责备。
八、总结:全文以寥寥数笔,就将当时的环境和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
作者能做到这一点,关键是使用一些非常形象的比喻,凝炼生动的语言,点出了人物与环境的特点,使之跃然纸上。
九、作业:①完成课后练习②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再查阅《世说新语》,讲给其他同学听。
补充资料:
一、背景材料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彭城(现在江苏徐州)人,文学家。
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
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原有集,已佚。
《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本文选自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
《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