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教案(一)

合集下载

《抗日战争》教案

《抗日战争》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时间、地点、参与国家和主要战役。

2. 使学生理解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和人民的影响。

3. 培养学生对国家历史的认识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抗日战争的背景: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华野心。

2. 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役: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百团大战等。

3. 抗日战争的转折点:珍珠港事件、美国对日宣战。

4. 抗日战争的胜利:日本投降、抗日战争结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抗日战争相关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兴趣,引入课题。

2. 新课导入:介绍抗日战争的背景,讲解九一八事变和日本侵华野心。

3. 案例分析:分析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等主要战役的过程和影响。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抗日战争的转折点和胜利原因。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抗日战争的背景、战役和胜利。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战役,让学生深入理解战争过程。

3. 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合作能力。

4. 图片视频展示法:直观展示抗日战争的历史场景,增强学生感官体验。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抗日战争知识的掌握。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深度。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巩固学生对抗日战争的理解。

4. 期中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抗日战争知识的全面掌握。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抗日战争相关的历史教材或教辅资料。

2. 图片: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图片和地图。

3. 视频:抗日战争相关的纪录片和电影片段。

4. 网络资源:抗日战争相关的历史网站和文章。

七、教学环境:1. 教室:宽敞明亮的教室,配备多媒体设备。

2. 座位安排:学生座位整齐,方便讨论和互动。

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多媒体设备。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或纪念碑,加深对历史的了解。

2. 开展抗日战争主题的班会或征文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 观看抗日战争相关的纪录片或电影,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战争的历史。

初中 抗日战争教案

初中 抗日战争教案

初中抗日战争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基本情况,包括时间、过程和主要战役。

2. 让学生理解抗日战争对中国和世界的意义。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的情感。

教学重点:抗日战争的基本情况、主要战役和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

教学难点:抗日战争对中国和世界的意义。

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抗日战争的背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抗日战争会发生。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抗日战争的了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抗日战争的基本情况,包括时间、过程和主要战役。

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如卢沟桥事变、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

三、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抗日战争对中国和世界的意义。

2. 每个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抗日战争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人物案例,如杨靖宇、赵一曼等。

2. 学生分析英雄人物的特点,如勇敢、坚定、无私等。

3. 教师引导学生从英雄人物身上汲取正能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抗日战争的历史记忆,提醒学生珍惜和平。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珍惜。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加深对抗日战争的了解。

2. 开展抗日战争主题的征文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抗日战争的基本情况、主要战役和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让学生了解历史的记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珍惜和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伟大的抗日战争(教案)

伟大的抗日战争(教案)

伟大的抗日战争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抗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重要事件。

分析抗日战争中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1.2 过程与方法:运用历史资料和文献,引导学生进行历史分析。

通过小组讨论和报告,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弘扬民族精神。

培养学生的和平意识,反对战争和侵略。

二、教学内容2.1 抗日战争的背景介绍日本侵华的原因和动机。

分析中国当时的国情和军事实力。

2.2 抗日战争的过程讲述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役和战斗。

介绍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和事迹。

2.3 抗日战争的胜利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讲述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影响和变化。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抗日战争的重要事件和战役。

抗日战争中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3.2 教学难点:抗日战争的背景和过程的深入理解。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的深入分析。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抗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胜利。

互动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讨论和报告。

4.2 教学手段:投影仪:展示相关的历史图片和视频。

历史资料和文献:提供给学生进行研究和分析。

五、教学评价5.1 评价方法:平时成绩: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表现。

报告评价:学生的小组报告和成果。

5.2 评价内容:学生对抗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胜利的理解程度。

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以及合作和沟通能力。

六、教学步骤6.1 引入抗日战争主题通过展示抗日战争相关的历史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引导学生思考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性。

6.2 讲解抗日战争的背景介绍日本侵华的原因和动机,如满洲事变和卢沟桥事变等。

分析中国当时的国情和军事实力,以及面临的困境。

6.3 讲述抗日战争的过程讲述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役和战斗,如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等。

介绍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和事迹,如杨靖宇、赵一曼、八路军等。

七、课堂互动7.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事件和战役。

(完整版)初中历史《抗日战争》教案

(完整版)初中历史《抗日战争》教案

(完整版)初中历史《抗日战争》教案初中历史《抗日战争》教案 (完整版)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抗日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掌握相关事件和人物的基本信息。

-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批判精神。

-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发对英雄和先烈的尊敬之情。

二、教学内容1. 抗日战争的背景和起因- 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动荡局势和列强侵略。

- 掌握九一八事变、淞沪抗战等抗日战争起始事件。

2. 抗日战争的主要阶段和战场- 分析抗日战争的主要阶段,如一二九运动、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等。

- 了解中国和盟国的主要战场,如淞沪、武汉、长沙、平型关等。

3. 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役和事件- 介绍抗日战争中的一些重要战役和事件,如百团大战、台儿庄战役、黄桥战役等。

4. 抗日战争的结果和影响- 分析抗日战争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变化。

- 了解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以及国际影响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通过寻找历史资料、讨论和研究案例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研究的能力。

- 合作研究: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进行合作研究和合作探讨,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 多媒体辅助:使用幻灯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讲解,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抗日战争的背景和起因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近代中国的动荡局势和列强侵略,引起学生思考。

2. 了解九一八事变:介绍事变的经过和影响,让学生意识到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3. 探究活动:学生小组分析抗日战争起因及国内外的反应,提出自己的观点。

4. 小结:总结抗日战争背景和起因,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认知。

第二课时:抗日战争的主要阶段和战场1. 导入:回顾九一八事变,让学生复抗日战争的背景。

2. 探究活动:学生小组分析抗日战争的主要阶段和战场,进行讨论和展示。

3. 多媒体讲解:通过幻灯片和视频介绍一二九运动、战略防御、战略相持等阶段和淞沪、武汉、长沙等战场。

《抗日战争》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抗日战争》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抗日战争》教案一、教案背景分析《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国现代史上一颗夺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璀璨明珠。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重要的一段历史,对于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旨在通过对抗日战争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背景、战争进程、战争影响等内容,培养爱国精神和民族自尊心,增进学生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认知。

二、教学目标1.了解抗日战争的起因和背景;2.掌握抗日战争的整体进程;3.分析抗日战争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4.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传承抗战精神。

三、教学重点1.了解抗日战争的起因和背景;2.掌握抗日战争的整体进程。

四、教学难点1.分析抗日战争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传承抗战精神。

五、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模拟抗日战争中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战争的严峻与残酷,增强学生的体验和理解能力;2.案例研究法:以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事件、人物为案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分析战争的发展过程;3.小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交流观点,促进互动和思考。

六、教学内容一、抗日战争的起因和背景1.列强侵略和国家危机2.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3.全面抗战的爆发二、抗日战争的整体进程1.长城抗战2.淞沪会战和武汉会战3.西安事变和国共合作4.八年抗战的艰苦斗争5.抗战胜利和抗战精神的传承三、抗日战争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1.中国民族意识觉醒2.丧失的人口和物质损失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推动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传承抗战精神1.参观纪念馆和遗址2.组织祭奠活动3.开展主题班会或讲座七、教学评估1.课堂回答问题;2.小组讨论;3.写一篇感受抗日战争的心得体会。

八、教学参考资源1.教材:《中国近代史》2.资料、图片等:《抗日战争百科知识》、《抗日战争实时资讯》等参考资料。

九、教学延伸1.利用影视剧、纪录片等多媒体资源加深学生对抗日战争的了解;2.邀请老兵等亲历者为学生讲述抗日战争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3.组织学生进行抗战文化传播活动,传承抗战精神。

大学抗日战争教学教案

大学抗日战争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主要战役、重要人物及影响。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忠诚与热爱。

教学重点:1. 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2. 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和重要人物。

3. 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教学难点:1. 抗日战争的历史复杂性。

2. 抗日战争中的民族精神。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历史资料、图片、视频等。

2. 学生提前预习抗日战争相关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抗日战争的了解。

二、课堂讲解1. 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演示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等历史事件。

- 分析日本侵华的原因,如日本军国主义、经济危机等。

2. 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和重要人物- 讲解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战役。

- 介绍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如张自忠、杨靖宇、左权等。

3. 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分析抗日战争对中国的历史影响,如民族觉醒、民族凝聚力等。

- 讨论抗日战争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如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等。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抗日战争中的民族精神有哪些?2.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四、课堂总结1. 教师总结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主要战役、重要人物及影响。

2. 学生谈谈自己对抗日战争的认识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抗日战争的短文。

2. 收集抗日战争的相关资料,制作一份手抄报。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主要战役、重要人物及影响,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全貌。

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对抗日战争的认识和感悟。

课后作业的设计旨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202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抗日战争教案

202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抗日战争教案

202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抗日
战争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学会描述抗日战争的发展和进程;
3. 学会评价抗日战争在国家和人民中心的重要地位;
4. 掌握历史分析和思考的能力及方法。

教学准备
1. 课本《历史》第一课;
2. 多媒体课件;
3. 教师准备课堂小测验,手写黑板报等。

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抗日战争的图片及其他相关资料,引出学生对于抗日战争的认知和兴趣。

研究(30分钟)
1. 学生分组,自学第一课课文,运用“八字法”描述抗日战争发展概述,并让学生表达观点,课堂互动。

2. 教师带领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检测(10分钟)
教师出题目,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测试学生对于抗日战争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总结(5分钟)
教师带领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内容,并引导学生关注抗日战争在国家和人民心中的重要地位。

作业
1. 布置课外阅读任务,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抗日战争的背景和意义;
2. 让学生分组,制作抗日战争海报,展示在学校公共区域。

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课堂小测验等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不仅了解到抗日战争的发展概述,
而且还掌握了历史分析和思考的方法。

同时,教师也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了及时的疏导和解答,提高了课堂效率。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最全版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最全版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中共“七大”的中心任务,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2)分析日本无条件投降原因以提高辨别能力;(3)探讨抗战胜利的意义以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中共七大的中心任务、主要内容,师生共同讨论分析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

(2)学生自行分析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因素,结合前面所学近代史知识分析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中国共产党“七大”的召开是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大会,是一次团结胜利的大会,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进一步表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给中华民族的解放带来了光明。

(2)抗日战争的胜利,扭转了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3)应认识到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国际援助,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和抗战胜利的意义。

难点: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意义(三)课型:综合课(四)课时一课时(五)教学方法教法:讲授法和问题教学法相结合学法:阅读、讨论、探讨(六)教学媒体(七)板书设计第3课抗日战争的胜利一、中共七大(1945年4月,陕西延安)1、背景:2、内容:3、意义:二、日本无条件投降原因:日本无条件投降时间:1945年8月15日意义:三、台湾光复1945年10月25日(八)、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媒体展示: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师:大家知道我国的国歌诞生于什么时期?生:抗日战争时期师:对,它创作于1935年,诞生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

1949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它象征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的坚强斗志和不屈精神永远不会被磨灭。

正面战场的抗战历史教案

正面战场的抗战历史教案

正面战场的抗战历史教案第一章:抗日战争的爆发1.1 学习目标:了解抗日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原因。

掌握正面战场抗战的起点和重要事件。

1.2 教学内容:抗日战争的背景:日本侵华政策的形成和实施。

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的爆发和中国军队的应对。

淞沪会战: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的首次大规模抵抗。

1.3 教学活动:观看相关历史资料视频,了解抗日战争的爆发。

分组讨论,分析七七事变的经过和影响。

实地考察淞沪会战遗址,了解中国军队的抗战表现。

1.4 作业与评估:进行小组讨论,评价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中的表现和影响。

第二章:台儿庄战役2.1 学习目标:了解台儿庄战役的背景和经过。

掌握中国军队在战役中的英勇表现和战果。

2.2 教学内容:台儿庄战役的背景:日军的侵略计划和中国军队的部署。

战役的经过:中国军队的英勇抵抗和日军的失败。

战役的影响:提升中国军队士气和民众抵抗意识。

2.3 教学活动:观看台儿庄战役的相关历史资料视频。

分组讨论,分析中国军队在战役中的战术和战斗精神。

实地考察台儿庄战役纪念馆,了解战役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2.4 作业与评估:学生制作关于台儿庄战役的PPT,并进行展示。

进行小组讨论,评价台儿庄战役对中国抗战的影响和意义。

第三章:武汉会战3.1 学习目标:了解武汉会战的背景和重要事件。

掌握中国军队在会战中的抵抗和战术。

3.2 教学内容:武汉会战的背景:日军的侵略计划和中国军队的部署。

会战的经过:中国军队的抵抗和日军的攻城战。

会战的结果:中国军队的撤退和日军的占领。

3.3 教学活动:观看武汉会战的相关历史资料视频。

分组讨论,分析中国军队在会战中的战术和战斗精神。

实地考察武汉会战遗址,了解会战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3.4 作业与评估:进行小组讨论,评价中国军队在武汉会战中的表现和影响。

第四章:四行仓库保卫战4.1 学习目标:了解四行仓库保卫战的背景和经过。

掌握中国军队在保卫战中的英勇表现和牺牲精神。

4.2 教学内容:四行仓库保卫战的背景:日军的侵略计划和中国军队的部署。

初中抗日战争教案

初中抗日战争教案

初中抗日战争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时间、背景和基本情况。

2. 使学生认识到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正义战争。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的情感。

教学重点:1. 抗日战争的时间、背景和基本情况。

2. 抗日战争中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

教学难点:1. 抗日战争中的一些具体战役和战斗。

2. 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

教学准备:1. 教材或历史资料。

2. 投影仪或白板。

3. 教学卡片或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投影仪或白板,展示抗日战争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听说过抗日战争吗?它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二、讲解抗日战争的背景和基本情况(15分钟)1. 利用教材或历史资料,向学生讲解抗日战争的背景和基本情况。

2. 强调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正义战争。

三、讲解抗日战争中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20分钟)1. 利用教学卡片或黑板,向学生讲解抗日战争中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

2. 注意引导学生了解抗日战争中的一些具体战役和战斗。

四、总结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10分钟)1. 强调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正义战争。

2. 使学生认识到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的情感。

五、布置作业(5分钟)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抗日战争的短文。

2. 让学生画一幅关于抗日战争的画。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背景和基本情况,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正义战争。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教案最全版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教案最全版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案最全版第一部分:背景介绍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指中国人民在二战期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残暴侵略与压迫,进行的一次艰苦卓越的抗争。

这场战争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本教案旨在全面介绍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这段历史,并思考其意义和影响。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1. 了解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背景和起因;2. 了解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的艰苦斗争和英勇抗争精神;3. 掌握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重要事件和关键人物;4. 思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对中国国家的意义和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1. 抗日战争背景介绍:- 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发生;- 1937年七七事变与全面抗战的爆发。

2. 抗日战争的阶段划分:- 早期抵抗与抗战初期;- 长期战争与残酷斗争;- 最后胜利与战争结束。

3. 抗战中的重要事件和关键人物:- 淞沪会战;- 南京保卫战;- 西安事变;- 四行仓库保卫战;- 达沃斯演讲。

4. 中华民族的战斗精神:- 中国人民的团结和抗争意志;- 抗日英雄的故事和榜样。

5. 抗日战争的意义和影响:- 提高了中国人民的国家意识与民族自豪感;- 促进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在世界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第四部分:教学方法1. 多媒体讲授:通过图片、短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向学生介绍抗日战争的背景和历史事件,以及抗战期间的各个阶段。

2. 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让学生就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如为什么日本入侵中国?抗日战争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等。

3. 角色扮演:给学生分发角色卡片,让他们扮演不同的历史人物,在班内进行抗日战争的情境模拟。

第五部分:教学评估1. 课堂测验:设计一套选择题和简答题,测试学生对抗日战争的了解程度。

2. 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的论文。

3. 课堂表现评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讨论质量等。

第六部分:教学资源1. 图书、报纸等纸质资源;2. 互联网资源;3. 电视纪录片等视听资料;4.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教学方案】正面战场的抗战教案

【教学方案】正面战场的抗战教案

【教学方案】正面战场的抗战精品教案教案章节一:抗日战争的爆发与正面战场的形成1. 学习目标:了解抗日战争的背景,掌握正面战场的概念及其形成过程。

2. 教学内容:抗日战争的背景、正面战场的定义、正面战场的形成原因。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4. 教学活动:a. 讲述抗日战争爆发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中日矛盾的激化。

b. 讲解正面战场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抗日战争中国军队的抵抗策略。

c. 分析正面战场的形成原因,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军队为何选择正面战场。

教案章节二:正面战场的战略战术1. 学习目标:掌握正面战场的战略战术,了解其特点。

2. 教学内容:正面战场的战略战术、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区别。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比较法。

4. 教学活动:a. 讲解正面战场的战略战术,重点介绍“持久战”和“消耗战”。

b. 比较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区别,让学生理解两种战场的作用和意义。

c. 分析正面战场战略战术的实际运用,以典型战役为例。

教案章节三:正面战场的重要战役1. 学习目标:了解正面战场的重要战役,认识到其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

2. 教学内容:正面战场的重要战役、战役的影响及历史意义。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4. 教学活动:a. 讲述正面战场的重要战役,如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等。

b. 分析战役的影响及历史意义,引导学生认识战役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c. 讨论战役中的英雄人物及其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案章节四:正面战场的胜利与挫折1. 学习目标:了解正面战场的胜利与挫折,认识到抗日战争的艰苦性。

2. 教学内容:正面战场的胜利与挫折、抗日战争的艰苦性。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情感教育法。

4. 教学活动:a. 讲述正面战场的胜利,如百团大战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b. 分析正面战场的挫折,如长沙会战等,让学生理解抗日战争的艰苦性。

c. 讨论抗日战争对民族精神的影响,引导学生珍惜和平、奋发向前。

教案章节五:抗日战争的胜利与正面战场的贡献1. 学习目标:了解抗日战争的胜利,认识到正面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案5篇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案5篇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案5篇抗日战争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正义战争。

抗日战争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开始,卢沟桥事件后全面爆发,共历时14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案1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日本帝国主义先侵占东北,又侵略华北,使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

中国共产党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全国掀起抗日救亡高潮。

2.使学生知道张学良、杨虎城为联共抗日发动西安事变,扣留蒋介石。

中国共产党以全民族利益出发,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使学生知道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我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教学重点: 西安事变的原因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教学难点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吗在离我们学校不远的卢沟桥有一座抗日战争纪念馆,在那里陈列展出着许多的日军侵华的罪证,马么我们今天就以起来学习第六课抗日战争的爆发。

二、讲授新课(一) “全国抗日救亡高潮”。

1.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你从哪里看出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怀有野心日本侵略军是什么时间向中国东北军发动进攻板书:九一八事变2、想一想:日本侵略军为什么能占领东北三省并侵占华北大片土地3.看“读一读”内容,体会东北同胞家乡沦亡的悲愤心情。

沦陷后的东北人民已经到了什么地步“日本继续侵略下去,中华民族到了什么关头”在中华民族生死危亡的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主张活动:比较国民党和共产党的两种不同的主张在全国人民要求抗日的高潮中,蒋介石在干什么讨论:“蒋介石的做法错不错为什么”张学良、杨虎城为什么要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发生在什么时间板书: 西安事变讨论:为什么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教师小结:因此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同意联共抗日的条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初中历史上抗日战争教案

初中历史上抗日战争教案

初中历史上抗日战争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抗日战争的起因和经过2. 了解抗日战争的重要性和影响3.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1. 抗日战争的起因和经过2. 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3. 抗日战争的胜利意义教学难点:1. 抗日战争各阶段的关键事件2. 抗日战争对中国现代历史的影响教学准备:1. 地图、图片、文献资料等教学辅助材料2. PPT或其他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抗日战争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二、学习内容呈现(15分钟)1. 介绍抗日战争的起因和经过,包括日本侵略中国的原因、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等关键事件。

2. 讲解抗日战争的各个阶段,如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和平津战役等。

三、讨论与互动(20分钟)1. 让学生分组讨论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并进行汇报。

2. 引导学生思考抗日战争对中国人民的影响和启示。

四、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抗日战争的重要性和胜利意义。

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抗日战争的读后感或写一篇关于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人物。

六、课堂延伸(10分钟)展示相关视频或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

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历史意识,通过讲解抗日战争的起因和经过,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抗日战争的意义和影响。

同时,通过讨论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在布置作业和课堂延伸环节,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抗日战争的了解和认识。

《抗日战争》教案

《抗日战争》教案

2 抗日战争一、教学目标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1.知识结构2.教材分析本课引言包含两层意思:第一,抗日战争结束了,日本为“无条件投降”的结果震惊,中国为抗战胜利而欢呼雀跃。

中日两国对于战争结果的反映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第二,引导学生思考战争“究竟给中日两国带来了什么”,一个问题把历史与现实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使学生有意识地从历史、现实两个时期,中国、日本两个国家,经济、政治、文化、民族心理等多个角度分析战争的影响,以史为鉴,立足现实,展望未来。

本课共三个子目,其中第一个子目“全民族的抗战”是本课的中心问题。

中国的抗战,是在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础上的全民族的抗战,这是抗战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卢沟桥事变”是由日本寻衅挑起的,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

“卢沟桥事变”也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是一个历史时期的开端。

中国守军第29军官兵在卢沟桥的浴血抵抗,揭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

从社会主要矛盾看,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重要矛盾。

从政治局面看,这一时期的特征是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完成了历史使命。

从战争态势看,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并存,国内战场和国外战场并存是其显著的特点。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全民族的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在对日作战中是相互配合的。

如太原会战中的平型关大捷,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典型地说明了国共两党军队的合作抗战。

人民军队的壮大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成长,抗击和牵制了大量日伪军,与国民政府的正面战场的作战相呼应,使日军在占领武汉、广州后不能继续扩大进攻规模,其速战灭亡中国的计划破产了。

由此可见,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的关系一直贯穿整个抗战时期。

它所取得的主要成果是在政治上保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不致破裂,在军事上保证了抗日战争成为一场全民族抗击日寇的持久战。

【教学方案】正面战场的抗战教案

【教学方案】正面战场的抗战教案

【教学方案】正面战场的抗战精品教案第一章:正面战场的抗战概述1.1 教学目标1. 了解正面战场的抗战背景和历史意义;2. 掌握正面战场的主要战役和战斗;3. 认识正面战场抗战的重要性和贡献。

1.2 教学内容1. 正面战场的抗战背景:九一八事变、国共合作等;2. 正面战场的抗战历程: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等;3. 正面战场的抗战贡献:抗日战争的转折点、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等。

1.3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播放抗日战争相关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正面战场的兴趣;2. 讲解内容:教师详细讲解正面战场的抗战背景、历程和贡献;3. 互动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正面战场的重要性和影响,分享自己的看法。

第二章:淞沪会战2.1 教学目标1. 了解淞沪会战的背景和经过;2. 掌握淞沪会战的战略意义和影响;3. 认识淞沪会战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2.2 教学内容1. 淞沪会战的背景: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2. 淞沪会战的经过:中国军队的抵抗和战斗;3. 淞沪会战的战略意义:抗日战争的转折点,打破了日本“不可战胜”的神话。

2.3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淞沪会战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该战役的兴趣;2. 讲解内容:教师详细讲解淞沪会战的背景、经过和战略意义;3. 互动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淞沪会战的影响和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意义,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三章:台儿庄战役3.1 教学目标1. 了解台儿庄战役的背景和经过;2. 掌握台儿庄战役的战斗过程和结果;3. 认识台儿庄战役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3.2 教学内容1. 台儿庄战役的背景:日军进攻山东;2. 台儿庄战役的经过:中国军队的抵抗和战斗;3. 台儿庄战役的战斗过程和结果:中国军队取得胜利,打击了日军的士气。

3.3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台儿庄战役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该战役的兴趣;2. 讲解内容:教师详细讲解台儿庄战役的背景、经过和战斗过程;3. 互动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台儿庄战役的影响和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意义,分享自己的观点。

高中历史教案抗日战争模板

高中历史教案抗日战争模板

高中历史教案抗日战争模板抗日战争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

一起看看高中历史教案抗日战争!欢迎查阅!高中历史教案抗日战争1“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七七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日军侵华的滔天罪行、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事实。

(2)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及过程;比较分析抗战初期两个战场的抗战;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尤其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3)运用:结合当前时事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思考战争给中日两国带来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播放有关录像和历史图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抗日战争的特定背景中,去探究日军侵华和中国军民抗战这两方面的问题;通过提供材料让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和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学习本课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树立强国之志。

(2)中国人民的抗战是“全民族抗战”,以此培养和发扬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贡献。

【教学准备】搜集与抗战相关的图片、影视资料和相关文字材料等信息,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情分析】由于初中生对抗日战争史的学习比较充分,学生对抗日战争的主要史实比较熟悉,但是主要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高中教学要在引导学生回顾抗日战争的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加强对抗日战争胜利原因和历史地位及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理性思考。

【教学方法】本课采用“回顾—讨论—探究—反思”的互动教学模式,以史实为基础,以问题为载体,以情境为主线,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以活动为实现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经过全体课堂参与者的阅读、思考、讨论,使每个学习者都经历一个主动的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完善情感、升华人格的自主学习过程。

抗日战争教案(一)

抗日战争教案(一)

抗日战争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日军侵华的滔天罪行、百团大战、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及抗战的胜利。

(2)比较分析抗战初期两个战场的不同特点及特点成因;(3)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尤其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作用及其形成的原因、过程;(4)分析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及地位和抗战胜利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作用;(5)结合时事客观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思考战争给中日两国带来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1)运用情景教学法,创设问题情景,通过探究学习,启发引导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2)开展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学生自己探究的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

国难当头之时,中华民族的儿女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为维护民族独立进行卓绝的斗争。

(2)使学生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中国人民的抗战是“民族抗战”。

(3)通过本课学习,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激发民族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树立强国之志、人文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全民族的抗战难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教材分析:“抗日战争”原旧人教分四课时,现人教则浓缩为一课时。

与旧人教相比,新课程:(1)对日军的暴行除原有的南京大屠杀、“七三一”部队外,还增加了“潘家峪惨案”;(2)中国的抗日还增加了“中国远征军”赴缅抗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还增加了“武汉会战”;(3)略去了中共根据地建设和中共“七大”相关内容。

★主干知识认识和学习点睛本节课主要讲述了中国抗日战争(1937-1945)的情况,主要围绕三个内容展开:日军不断扩大对华侵略并在中国制造灭绝人性的屠杀、中华民族在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推动下开展全民族的抗日救亡活动和抗战胜利。

抗日战争教案

抗日战争教案

抗日战争教案教案标题:抗日战争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抗日战争的起因、经过和意义;2. 掌握抗日战争期间的重要事件和人物;3.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爱国情感。

教学内容:1. 抗日战争的起因和背景;2. 抗日战争的重要事件和战役;3. 抗日战争的主要人物和英雄事迹。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抗日战争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激发他们对抗日战争的了解和兴趣。

二、知识讲解(25分钟)1. 介绍抗日战争的起因和背景,包括日本侵略中国的原因和中国人民的抵抗;2. 讲解抗日战争期间的重要事件和战役,如淞沪会战、平型关大捷等;3. 介绍抗日战争中的主要人物和英雄事迹,如孙中山、蒋介石、刘备等。

三、讨论与互动(15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就抗日战争的意义展开讨论,并汇报各自的观点;2. 互动问答:教师提问学生关于抗日战争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并互相交流。

四、学习活动(20分钟)1. 观看抗日战争相关的纪录片或影片,学生观后感并进行讨论;2. 分组小研究: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个抗日战争中的事件或人物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小组报告。

五、总结与评价(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抗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和意义。

六、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以抗日战争为主题,撰写一篇短文或制作一份海报,表达对抗日战争的认识和敬意。

教学资源:1. 抗日战争相关的图片、视频和纪录片;2. 抗日战争相关的图书和资料。

教学评估:1. 学生的小组讨论和报告表现;2. 学生的观后感和讨论质量;3. 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质量。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或相关历史遗址;2. 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撰写研究报告或参加相关竞赛。

希望以上教案建议和指导能对你的教案撰写有所帮助。

如有需要,还请随时与我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和讨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日战争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日军侵华的滔天罪行、百团大战、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及抗战的胜利。

比较分析抗战初期两个战场的不同特点及特点成因;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尤其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作用及其形成的原因、过程;分析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及地位和抗战胜利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作用;结合时事客观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思考战争给中日两国带来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运用情景教学法,创设问题情景,通过探究学习,启发引导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开展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学生自己探究的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

国难当头之时,中华民族的儿女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为维护民族独立进行卓绝的斗争。

使学生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中国人民的抗战是“民族抗战”。

通过本课学习,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激发民族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树立强国之志、人文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全民族的抗战难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教材分析:“抗日战争”原旧人教分四课时,现人教则浓缩为一课时。

与旧人教相比,新课程:对日军的暴行除原有的南京大屠杀、“七三一”部队外,还增加了“潘家峪惨案”;中国的抗日还增加了“中国远征军”赴缅抗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还增加了“武汉会战”;略去了中共根据地建设和中共“七大”相关内容。

★主干知识认识和学习点睛本节课主要讲述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情况,主要围绕三个内容展开:日军不断扩大对华侵略并在中国制造灭绝人性的屠杀、中华民族在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推动下开展全民族的抗日救亡活动和抗战胜利。

全方位介绍了中国抗战艰辛历程。

要充分认识中共在面对复杂形势之下,抓住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时调整策略推动着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并在抗战中不断壮大和发展自己,成为民族抗战的脊梁,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人民的抗战走的是一条民族之路世界之路,这也符合当代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流,立足本民族放眼全世界。

学习本课还要深刻对历史进行反思,近代中国为何从泱泱大国最后沦落为被人任意欺凌的局面?日本军国主义为何一步步走上一条与世界人民为敌的不归路?学习本课时要中国抗战放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去认识,要适当了解与此同时世界反法西斯活动的进程。

★教学过程及要点:⊙新课导入:在学习今天的内容前,我们先通过3幅历史图片复习一下上节的内容。

图片1:中英《南京条约》签字仪式图片2:中日《马关条约》签字仪式图片3:《辛丑条约》签字仪式这3幅图片分别反映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中国近代史上的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三次战争都以中国战败告终,清政府被迫和列强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中国近代史是屡遭列强侵略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为反对外来侵略英勇抗争的历史。

然而,由于清王朝的腐朽、中国的落后,以及种种内外因素,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正义战争都没能取得胜利。

以上3幅历史图片正是这段屈辱史的历史见证。

然而,在强敌面前,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前仆后继,顽强抗争。

反抗、失败、再反抗,再失败,终于,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播放纪录片片段:日本无条件投降这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战争次取得的完全胜利。

中国人民为什么能够赢得这场战争?中华民族是这样战胜敌人的?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中有怎样的历史地位?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学习本节内容:抗日战争。

一、全民族的抗战:日本大举侵华:31年9月,制造“九·一八事变”,东三省沦亡;32年1月,制造“一·二八事变”,袭占上海;32年3月,扶植溥仪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35年,制造“华北事变”,华北地区日趋殖民化;37年7月,发动“七七”卢沟桥事变,中华民族抗战开始;37年8月,发动“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38年10月,攻占广州、武汉,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影响: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下降为此要矛盾,促使中华民族团结一致,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固的长城,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侵略。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标志: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作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长期坚持抗战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必要条件。

中国共产党不仅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积极的倡导者,也是坚定的维护者,对团结中国人民抗战到底并取得最后胜利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合作探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提示:①1935年华北事变时,中国共产党于8月1日发表著名的《八一宣言》,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②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会议,正式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瓦窑堡会议后,毛泽东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作了进一步阐述。

它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性文献,对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有重要的意义。

③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④1937年八一三事变发生后经过国共两党谈判,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

⑤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国共两党成功地实现了第二合作。

两个战场的抗战:国民党:正面战场①路线:片面抗战路线即单纯依靠政府军,不发动人民群众的抗战路线;②战役: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备课资料1】淞沪会战淞沪会战,是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又称作“‘八·一三’淞沪战役”。

37年7月7日夜间,驻北平丰台日军,在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时,藉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中国驻军拒绝了日军的要求。

日军就将宛平县城包围,多次开枪向宛平城内射击,并以迫击炮攻城。

当日军进行军事演习挑起事端之时,当地驻军第二十九军三十七师111旅旅长何其沣,一面向三十七师师长冯治安报告,一方面指挥城内守军第19团团长吉星文,率部还击。

第29军司令部发出命令:“命令全线官兵坚决抵抗。

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中国军队抗日的枪声在卢沟桥打响了,这就是七七卢沟桥事变。

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了一篇关于准备抗战的谈话。

他表示:“万一真到了无可避免的最后关头,我们当然只有牺牲,只有抗战,但我们的态度只是应战,而不是求战,战是应付最后关头必不得已的办法。

”同时又说:“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月13日上午9时15分起,日海军陆战队在铁甲车的掩护下,由宝山路商务印书馆旧厂址出发,于横浜桥过淞沪铁路,向宝山路我军阵地进发,并开枪射击。

我方保安队为自卫起见,用机枪扫射,打退了敌军,日方士兵死5人,伤10余人。

下午3时50分,日军开始大规模进攻,并以大炮轰击,我军奋勇抵抗,这就是“八一三”事变。

事变发生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增兵上海,成立第三战区。

冯玉祥任司令长官,顾祝同任副司令长官,陈诚任前敌总指挥。

9月,蒋介石兼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组织大规模的“淞沪会战”。

淞沪抗战历时3个多月,日军以松井石根大将为总司令,共投入12个师团及侮空军、特种兵部队30余万人的兵力。

中国军队先以冯玉祥为总司令,后由蒋介石兼任,共投入70余个师70余万人的兵力,伤亡高达25万人,日军在此役中共伤亡40672人。

淞沪守军浴血奋战,使日军被迫转移战略主攻方向,打破其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为中国沿海工业的内迁赢得了时间,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战热忱。

【备课资料2】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出师华北抗日战场后首战大捷,同时也是全国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的个大胜利。

平型关位于山西省东北部,是晋东北的一个咽喉要道,两侧峰峦迭起,陡峭险峻,左侧有东跑池、老爷庙等制高点,右侧是白崖台等山岭。

在关前,是一条由西南向东北延伸的狭窄沟道,是伏击歼敌的理想地。

1937年9月2日,日军第五师团第21旅团一部,由灵丘向平型关进犯,并占领东跑池地区。

八路军115师决心抓住日军骄横、疏于戒备的弱点,利用平型关东北的有利地形打一场伏击战。

24日深夜,115师利用暗夜和暴雨,秘密进入白崖台等预置好的战斗阵地。

25日拂晓,日军第五师团第21旅后续部队乘汽车100余辆,附辎重大车200余辆,沿灵丘——平型关公路由东向西开进。

7时许,该部全部进入第115师预伏阵地。

第115师抓住战机,立即命令全线开火,并乘敌陷于混乱之际,适时发起冲击,全歼被围日军,大获全胜。

此战,取得重大战果。

八路军115师共击毙日军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马车200余辆,缴获步枪1000余支,机枪20余挺,火炮一门,以及大批军用物资,取得了全国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的个大胜利。

平型关大捷在日军长驱直入、国民党军队节节后退的形势下,有力打击了日军的疯狂气焰,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的民心、士气,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备课资料3】台儿庄战役台儿庄是山东省峰县的一个小镇,是徐州的门户,它位于徐州东北30公里的大运河北岸,临城至赵墩的铁路支线上,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扼守运河的咽喉,是日军夹击徐州的首争之地。

38年初,日本侵略者为实现夺取徐州,占领我国抗战的中心城市——武汉的战略目标,调集所谓“铁军”的矶谷、坂垣师团,分别由津浦线南段、北段向中国军队发起进攻。

3月22日,为保卫徐州,李宗仁命令孙连仲部进驻台儿庄与日军决战。

随着形势的发展,台儿庄之战愈演愈烈。

4月3日,国民党军队第5战区指挥汤恩伯的第20集团军由东向西、第2集团军、孙桐萱第3集团军由北向南,大举反攻。

至6日,汤军与孙集团军会师,形成对台儿庄内外夹攻之势,并发起全线进攻。

1938年4月7日,台儿庄守军从庄内杀出,与外围部队齐头并进,向北追击,一路打得敌人抱头鼠窜。

在方圆不足50公里的地域内,日军先后投入第10、第5师团的大部分兵力,共3万余人。

中国军队直接投入这一地区的有孙连仲的第2集团军和汤恩伯第20军团支部队近10个师,约10万人。

此役,历经月余,我军毙伤日军11984人,俘虏719人,缴获大炮31门,装甲汽车11辆,大小战车8辆,轻重机枪1000余挺,步枪10000余支。

中国军队取得了抗战初期最大的一次胜利。

【备课资料4】抗战中战线最长规模最大的武汉会战38年6月至10月,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大规模会战。

战场在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展开,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