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第四章 元前期杂剧其他作家和作品
第四章 元代其他杂剧作家
《赵氏孤儿》题材来源及改编
《赵氏孤儿》杂剧是一部历史剧。故事见于 《左传》,但较简略。到《史记· 赵世家》和 刘向《新序》、《说苑》才有详细记载。
杂剧基本上依据史实,但情节上有较 多改动:
把故事发生的背景,由晋景公改为晋灵公; 把孤儿在宫中藏过,改为由草泽医人程婴藏在药箱中 带出; 把隐居山中的孤儿,改为被屠岸贾收为义子,在屠府 长大后杀屠报仇; 把在孤儿长大后为他请封的韩厥,改成为放孤儿出宫 而自杀; 把本为赵盾门客的公孙杵臼、程婴,一个改为原与赵 盾同殿为臣的老宰辅;一个改为与赵家有交情的草泽 医生。
第四章 元代其他杂剧作家
刘红娟
讲授
讲授要点
一、白朴与《墙头马上》 二、马致远与《汉宫秋》
三、纪君祥与《赵氏孤儿》
四、郑光祖与《倩女离魂》
一、白朴与《墙头马上》
王实甫与白仁甫虽一样藻彩焕发,但 其间风趣自异,……王的曲辞于艳丽中饱含俊 秀清纯,白仁甫的曲辞于艳丽之中寓豪放磊落 之气。 ——青木正儿《元人杂剧概说》
艺术特色
结构紧凑和简练。一开始的楔子,交代了赵、屠两家 的仇怨和屠岸贾的不义,第一折戏正式开始时,屠岸 贾就己守在宫门,要杀孤儿,情节已经进入了高潮, 并通过韩厥义释程婴,谴责了屠岸贾的奸佞。第二、 三折写公孙杵臼与程婴定计,公孙壮烈牺牲,同时也 是在揭露屠岸贾。这三折都不是正面写屠岸贾的凶狠, 却处处揭露了屠岸贾的阴险与凶恶,为第四五折的大 报仇创造了气氛。
再回到主题
通过汉元帝与王昭君的爱情故事,歌颂王昭君的爱国 精神,鞭挞毛延寿叛国分裂的罪行,表现要求民族融 合和好的愿望。
民族和好: 刻画了叛国分裂的毛延寿形象; 刻画了要求和好的藩王形象; 犒赏来使的和好结局; 爱国精神: 刻画了一个为“得息刀兵”而舍弃君王之爱、舍弃生命的王昭君形象; 为了强化爱国精神,把汉元帝的爱写得深入无比。
元杂剧体制及主要作家作品
元杂剧体制及主要作家作品
元杂剧,又称北杂剧,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传统戏曲形式。
形成于宋代,繁盛于元大德年间(13世纪后半期-14世纪)。
其内容主要以揭露社会黑暗,反映人民疾苦为主,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主线明确,人物鲜明。
其结构上最显著的特色是,四折一楔子和“一人主唱”。
作家: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
代表作:
1、关汉卿:《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鲁斋郎》《单刀会》
2、郑光祖:《周公摄政》《王粲登楼》《翰林风月》《倩女离魂》
3、马致远:《江州司马青衫泪》《半夜雷轰荐福碑》《西华山陈抟高卧》《吕洞宾三醉岳阳楼》《邯郸道省悟黄粱梦》
4、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简称《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简称《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
1。
元杂剧的主要作家作品
元杂剧的主要作家作品
元杂剧是中国古代戏曲之一,主要出现于元代(公元1271年-1368年),是汉族戏曲中最早带有民族特色的剧种之一。
元杂剧的主要作家包括:
1.关汉卿:《汉宫秋》、《窦娥冤》、《牡丹亭》、《西厢记》等。
2.白朴:《南柯记》。
3.郑光祖:《珠帘寨》、《玉堂春》。
4.马致远:《汉宫秋》、《汉宫春》、《汉钟离》等。
5.郑之培:《琵琶记》。
6.郑光庐:《相和歌》。
7.徐再思:《忠臣神武》。
这些作家的作品内容丰富,包括历史故事、传奇故事、爱情故事等,表现了元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和人民的生活。
其中,《窦娥冤》、《牡丹亭》、《南柯记》等被誉为中国戏曲史上的经典之作。
4.元杂剧其他作家
在清末的戊戌变法失败后,面对即将举起的屠刀,谭嗣同 从容地对梁启超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 无以召后起……”遂相与一抱而别。 • • • • • • •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舍生取义。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蝼蚁尚且贪生,何况人呢?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置之死地而后生。 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
《汉宫秋》的艺术特点 • • 全剧结构紧凑,主题突出,并以浓烈的抒情见长。
《汉宫秋》以“琵琶”和“雁”的意象为线索贯穿 全剧,更增加了此剧的悲凉气氛,汉元帝与昭君的初见, 即以琵琶为契机,以后的每次幸事都以琵琶为号,最后 惨别,也以琵琶作结;而雁的意象“雁口”、“雁叫”、 “雁声”等意象贯穿全剧,结尾以呀呀的雁叫声,使全 剧笼罩了灰暗荒漠的气氛,更显示出北方之地特有的苍 凉。这种表现方式既使全剧结构紧凑,也使全剧具有浓 厚的抒情气氛,为南、北观众所乐于接受。
悲剧总结:
• 悲剧,就其经典意义上说,并不仅仅是悲惨情节的表演,除 了鲁迅指出的“悲剧就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悲 剧还要求表现一种“自觉意志”。当程婴、韩厥、公孙杵臼奉献 他们自己或孩子的生命时,不是出于无知,不是出于偶然事故, 而是自觉地牺牲,清醒地走上死亡或其他悲惨的道路。《赵氏孤 儿》中这种“自觉意志”的升华,产生了悲壮、崇高的悲剧美, 产生了陶冶净化人们感情的效果。
创新进步意义:
• 表现在昭君自杀后,番邦对汉的和好,再现出民族和睦的愿 望。《汉宫秋》所表现出来的反抗民族压迫,歌颂民族气节的主 题,在元代那个特定历史时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 局限性:
• 作家没有真正理解历史上汉朝和亲的意义,所以对汉元帝过 于同情和美化。剧作中把两人处理成为一对一见倾心的爱侣,同 时又显示出作者的灰颓:在昭君,才得恩宠,而骤成死别,见红 颜之薄命;在元帝,尊为天子,而难保身家,知富贵之无常。作 者流露出了极浓的感伤情调,代表了元代知识分子普遍的思想倾 向,也是值得注意的。
元代杂剧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元代杂剧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代杂剧四大作家。
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但历史上还有部分人认为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和白朴。
一、关汉卿关汉卿,号已斋,亦作一斋,汉卿是他的字,是元代著名的戏剧大师。
大约生于金代末年(约公元1229年—1241年),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公元1300年)前后,元代杂剧作家。
关于关汉卿的籍贯,元大都(今北京市)(《录鬼簿》)、解州(在今山西运城)(《元史类编》卷三十六)、祁州(在今河北)(《祁州志》卷八)等不同说法。
约生于金末或元太宗时,贾仲明《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
关汉卿曾写有(南吕一枝花)赠给女演员珠帘秀,说明他与演员关系密切。
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
个别作品是否出自关汉卿手笔,学术界尚有分歧。
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
关汉卿生平事迹不详,根据零碎的资料来看,他是金末元初人,活跃于约1210年至约1300年(元成宗大德)间。
主要在大都(今北京)附近活动,也曾到过汴梁、临安(今杭州)等地。
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
关汉卿塑造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的形象也广为人称。
水星上有一座环形山以他的名字命名。
关汉卿从小生活在一个医生的家庭,由于金代的山西南部地区戏曲活动一直很盛,即使在金代末年也未减弱,故关汉卿从小即受到戏剧的熏染,渐而参加戏曲班社的活动,因此在金王朝灭亡之前,他已经成为一个较成熟的戏剧作家了。
元灭金后,定都大都(今北京市),关汉卿来到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并在这里专事戏剧活动。
由于他写了一个名叫《伊尹扶汤》的剧本,经过认真排演后,拿到宫廷献演,得到了皇帝和官员们的称赞,关汉卿由此声名大振。
宋元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3)·宋元文学第四章元代其他杂剧作家及作品创作第46讲元代其他杂剧作家及作品(上)教学目的:了解元代其他杂剧作家及作品的情况知识点:1、元代水浒戏的代表作《李逵负荆》2、公案剧的代表作《陈州粜米》3、历史剧代表作《赵氏孤儿》、《汉宫秋》与《梧桐雨》关键词:李逵负荆陈州粜米赵氏孤儿汉宫秋梧桐雨重点提示:《李逵负荆》冲突的构成《赵氏孤儿》的悲剧美《汉宫秋》语言的诗化色彩第一节《李逵负荆》和水浒戏元杂剧中有许多水浒戏(22种),现存的有高文秀的《双献功》(一作《双献头》),李文蔚的《燕青搏鱼》,康进之《李逵负荆》,李致远的《还牢末》。
无名氏《三虎下山》,《黄花山谷》,其中高文秀、康进之的《双献功》与《李逵负荆》写得最有特色,堪称元代“黑旋风杂剧”中的双璧,康进之还写过《黑旋风老收心》,已失传。
康进之《李逵负荆》。
(全剧名《梁山泊李逵负荆》)(插入序号12“李逵负荆”)康进之,生平事迹不详。
只知道他是棣州(今山东惠民县)人。
元代前期杂剧作家,写有《梁山泊李逵负荆》和《黑旋风老收心》两个《水浒》戏,后者已佚。
在施耐庵的《水浒戏》产生之前,舞台上已经出现了许多水浒戏。
这些水浒戏的思想倾向和艺术成就很不一样。
人物形象和《水浒传》也有差异。
本剧中的宋江和后来小说中的宋江的形象就迥然有异。
他更多地具备了农民领袖的一些优秀品质。
《李逵负荆》是成功地运用误会构成戏剧冲突的一个范例。
贯穿全剧的冲突,是李逵与宋江为维护起义队伍的宗旨和纯洁性而发生的纠葛,冲突的性质是严肃的,双方的行为都是正义的,态度也十分郑重。
然而这种冲突完全是由误会造成的,由于王林的误会,引起了李逵的误会,由于李逵的误会,造成了他与宋江的矛盾,使人物都卷入到冲突之中,产生了闹山、对质的行动,把戏剧推到高潮。
又由误会的发现,引出了李逵负荆请罪的行动。
直至惩办了真正的坏人,误会彻底清除,才带来了冲突的和解。
这是元人杂剧中一个著名的《水浒》戏,又是用喜剧情节塑造梁山泊英雄形象的成功剧目。
28第六编 辽西夏金元文学 第四章 元代前期杂剧 《中国古代文学史》 马工程
五、李潜夫的《灰阑记》
▪ 《灰阑记》是一出“包公 戏”,但主要戏份围绕出身 妓女的张海棠的人生遭际展 开。剧作家关注一夫多妻制 度下的家庭伦理问题,戏剧 矛盾集中呈现为“妻”与 “妾”之间的利益冲突。
思考题:
▪ 1. 试分析《梧桐雨》的悲剧意蕴。 ▪ 2. 试分析马致远杂剧创作的特色。 ▪ 3. 如何理解尚仲贤《柳毅传书》杂剧的编剧思路? ▪
▪ 随着剧情的推进,在场面描写上白朴更多的是从“人”的角 度而并非从“君王”的角度来剖析李隆基的性格侧面。他尊 重自己所爱的对象,可以为之发出“密誓”,表达专爱一人 的决心,这在“帝王家”是少有的。
▪ 马嵬坡杨妃殒命,是全剧的重场戏。整个场面交织着怨怒与悲戚 之音。
▪ 作品以丰富的艺术手段渲染了李隆基回到宫中之后的悲情气氛, 与马嵬坡上的悲戚之音遥相呼应。尤其是,雨打梧桐,声声凄厉; 想当年,自己正是和杨玉环在长生殿密誓时“对梧桐并肩斜靠”, 因此,“梧桐”成了当时密誓的见证者,而如今这无数的雨点打 在梧桐上,这忽紧忽慢、接连不断的雨声似是上天的谴责、杨妃 的哭诉,真是“助恨添愁,彻夜连宵”。
第二节 白朴与马致远
一、白朴生平
▪ 白朴(1226—1306后),原名 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号兰谷。 祖籍河曲隩州(今山西曲沃)。 父亲白华、伯父白贲均有诗名, 与元好问关系密切,有通家之好。
▪ 金灭亡,跟随元好问流寓山东聊 城等地多年,从之读书受教。
▪ 元统一后,晚年定居健康。
二、《梧桐雨》的悲剧意蕴
▪ 诸宫调的曲牌联套机制为杂剧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借鉴。诸宫调艺人以 “叙述体”为主,为杂剧积累了叙事经验,杂剧作家在融合歌曲、舞蹈、 故事为一体的同时,创造性地将“叙述体”转化为“代言体”的叙事方 式。
元代文学第四章精讲
第三折,有这样一段对白: 尚书云:……你比无盐败坏风俗,做的
是男游九郡,女嫁三夫。 正旦云:我则是裴少俊一个。 尚书怒云:可不道“女慕贞洁,男效才
良”;“聘则为妻,奔则为妾”。你还不归 家去。 正旦云:这姻缘也是天赐的。
李千金说她只钟情于一人,说姻缘天赐,无非是 反驳裴尚书的污蔑,强调自己行为的合理和人格 的纯洁。在第四折,她拒绝裴家父子,拒绝一贯 梦寐以求的婚配,正是受损害者作出的抗争。她 对少俊并非没有感情,但为了维护尊严,她甚至 准备割舍。在戏里,作者让人们看到,渴望爱情 的李千金,所看重的又非仅仅是爱情。由于李千 金注重维护自己的理想和人格,因此,她敢于把 封建道德 和封建伦理,统统扔到脑后,理直气壮 地掌握自己的命运,表现出坚毅倔强的个性。
典型意象的突出。
中心意象为“孤雁”的叫声,汉元帝夜间梦 见昭君而惊醒,又听到孤雁哀鸣,伤感不已。 孤雁之哀鸣,不仅成为烘托汉元帝感伤的典型 环境,而且也是汉元帝感伤之情的寄托物。 4、马致远的神仙道化剧:《黄粱梦》、《陈 抟高卧》。
原因:全真教的盛行;马致远崇尚隐逸; 马致远的文人情怀。(立功——归虽为大家闺秀,但却富有民间市井女 子特征。主动追求爱情;看重人格尊严;性格豪爽、 率真、泼辣 。
李千金的形象十分突出。她不仅希望得到爱情, 而且把婚姻自主看成是人生的权益,认为像卓文君 那样私奔是合情合理的事。因此,当她爱上了裴少 俊,便义无反顾地离家出走。不过,这仅仅是李千 金追求的一个方面。和一般怀春少女不同的是,她 更加看重人格的尊严。
2、《梧桐雨》讲解
a、情节:主要根据白居易《长恨歌》与陈鸿 《长恨歌传》等作品,描写唐明皇与杨玉环的爱情 故事。前三折写唐明皇自以为天下太平,终日宠幸 杨贵妃,导致“安史之乱”。迫于“六军不发无奈 何”的形式,终致马嵬兵变,杨玉环被缢死。第四 折,根据“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诗 意,写“安史之乱”平定后,唐明皇从西蜀回到京 城,退居西宫,梦见杨贵妃在长生殿设宴,请他赴 宴,梨园子弟正准备演出,刚与杨贵妃说上一两句 话时,却被窗外一阵阵梧桐叶上的雨声所惊醒,产 生无限惆怅之情 。
元代有哪些重要的杂剧作家及作品
元代有哪些重要的杂剧作家及作品元杂剧不同于京剧,最初是在北方火起来的(从语言方面也能看出),元代后期,移到了长江以南。
当时流传在南方的还有南戏,也叫“永嘉杂剧”。
如果你要追昆曲的源头会追溯到南戏。
一、元杂剧的特点是什么?元杂剧不同于我们都熟知的国粹京剧,是一人主唱的。
比如你这本戏正末当主角,那就是正未这个角色从头唱到尾,如果是正旦为主角,就是正旦一人独唱全部。
其他角色只白不唱(如《望江亭》里杨衙内等三人合唱了一支《马鞍儿》)。
其次就是剧本,元杂剧的结构大多是四折一楔子(小过场),偶有加两个楔子的,都不会太长。
《西厢记》五本二十折是个例外。
最后是唱词,杂剧的唱词是按曲牌填的长短剧,唱腔由一支接一支的曲牌连接起来,你听昆曲也是曲牌联套。
而京剧是板腔体,不用按曲牌填词,都是比较整齐的七字句或者十字句。
不必受曲牌所限,只要你想,唱一个通宵也没人拦你。
二、元杂剧有哪些主要的代表人物?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郑光祖等。
其中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主要代表作品有《窦娥冤》、《汉宫秋》、《西厢记》等。
1.关汉卿“元杂剧的鼻祖” 、有“东方的莎士比亚”之美誉。
他的作品大多描写下层妇女的生存斗争,突出表现她们的勇敢和机智,倡导女性婚姻自主。
作品有《救风尘》、《望江亭》、《金线池》、《调风月》、《拜月亭》等。
其中以《救风尘》为最有代表性。
《救风尘》写妓女宋引章与穷秀才安秀实相恋,后贪图财物嫁给富商周舍,结果被朝打暮骂,受尽苦楚。
赵盼儿假意要嫁给周舍,设计救出了宋引章,最后宋引章嫁给安秀实。
作品都是同情社会底层女性,表现女性的伟大和智慧。
还有惊天地泣鬼神的窦娥,窦娥是杂剧《窦娥冤》的主人公,是封建社会被压迫妇女的典型。
她性格善良刚强,有强烈的反抗精神。
最初,窦娥只是一个信守孝顺、贞节等封建伦理纲常的妇女,但残酷的现实把她推向深渊。
先是流氓恶棍张驴儿对她进行逼婚,后遭官府的酷刑,在同邪恶势力的斗争中,她的反抗性格急剧发展,由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到毫不犹豫地坚决斗争。
第五节其他杂剧作家
• 马致远
• 马致远故居(传晚年隐居北京门头沟王平镇韭园西落坡村)
• 修缮前的马致远故居
• 修缮后的马致远故居
• 马致远故居陈列馆
• 王昭君是一个具有民族气节的光辉形象,她深明 大义,美丽、正直,富有高尚节操,宁愿投江自 杀,决不受辱于胡人,结成千古青冢之恨。反映 了当时人民反抗民族压迫,要求民族和睦的思想 感情,富有现实意义。 • 艺术上《汉宫秋》不以激烈的冲突、曲折的情节 取胜,而以感人的抒情、优美的曲文见长,是一 部典型的诗剧。 • 明臧晋叔把《汉宫秋》列为《元曲选》的首篇, 明孟称舜说:“读《汉宫秋》剧,真若孤雁横空, 林风肃肃,远近相和。前此惟白香山浔阳江上 《琵琶行》可相伯仲也。”
• 白朴
• 河曲白朴公园
• 《墙头马上》是白朴的代表作,与关汉卿的《拜 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郑光祖的《倩女 离魂》,合称为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 • 《墙头马上》是一部歌颂婚姻自由,具有浓厚喜 剧色彩的爱情戏。取材于白居易《新乐府· 井底 引银瓶》,由原诗句“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 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而得名。第四折末的下场诗,可以看作是全剧的 主旨:“从来女大不中留,马上墙头亦好逑。只 要姻缘天配合,何必区区结彩楼。”剧本否定了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传统,把青年男 女双方互相爱悦而成就婚姻看成是天作地合,闪 烁着民主性的光辉。
• 《倩女离魂》剧照
• 《倩女离魂》插图
• 艺术上,《倩女离魂》最突出的特点是构思奇特, 想象丰富,创作手法大胆。
• [水仙子] • “生恐怕千里关山劳梦烦,没揣的灵犀上点潜泪行。便 一似生个身外身。一般般两个佳人,那一个跟他取应, 这一个淹煎病括和作者艺术追求的 披露。作者立足于“情”,写情的深沉,情的炽 热。把“情”用浪漫主义超现实的手法外化为 “魂”的形象。这个“魂” ,是情的升华和结 晶,是痴情的化身。此外,剧作的曲词典雅流畅, 婉婉动人。《倩女离魂》在艺术风格上接近《西 厢记》,对后来的《牡丹亭》有明显的影响。
元朝作家及作品(杂剧)
《玉箫女两世姻缘》、《杜牧之诗酒扬州梦》、《李太白匹配金钱记》
马致远
《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吕洞宾三醉岳阳楼》、《马丹阳三度任风子》、《泰华山陈抟高卧》、《半夜雷轰荐福碑》、《江洲司马青衫泪》、《开坛阐教黄梁梦》、《刘阮误入桃源洞》(残)
宫天庭
《死生交范张鸡黍》、《严子陵垂钓七里滩》
白朴
《裴少俊墙头马上》、《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天籁集》(词)
纪君祥
《冤报冤赵氏孤儿》
王晔
《桃花女破法嫁周公》
石君宝
《鲁大夫秋胡戏妻》、《李亚仙花酒曲江池》、《诸宫调风月紫云亭》
朱凯
《昊天塔孟良盗骨》(?)、《刘玄德醉走黄鹤楼》(?)
杨显之
《临江驿潇湘秋夜雨》、《郑孔目风雪酷寒亭》
范康
《陈季卿误上竹叶舟》
尚仲贤
《洞庭湖柳毅传书》、《尉迟恭三夺槊》、《汉高祖濯足气英布》、《武成庙诸葛论功》、《海神庙王魁负桂英》(残)、《陶渊明归去来兮》(残)、《凤凰坡越娘背灯》(残)
罗贯中
《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郑廷玉
《看钱奴买冤家债主》、《布袋和尚忍字记》、《包待制智勘后庭花》、《宋上皇御断金凤钗》、《楚昭王疏者下船》、《崔府君断冤家债主》
佚名
《随河赚风魔蒯通》、《锦云堂美女连环计》、《诸葛亮博望烧屯》、《金水桥陈琳抱妆盒》、《包待制陈州粜米》、《风雨像生货郎旦》、《玉清庵错送鸳鸯被》
元朝作家及作品(杂剧)
元(公元1271-1368年)
前期(1271-1307)
后期(1308-1368)
金世宗(源头)*至元(开端)元贞(金末)----??--来自-元世祖忽必烈----元成宗铁穆耳
(1161-1189)(1271-1294)(1295-1297)
五-3、元前期其他杂剧作家作品
一、生平与创作: 生平与创作: 1、生平: 、生平: 马致远,以字行,名不详,晚号东篱, 马致远,以字行,名不详,晚号东篱,以示效陶 渊明之志。 渊明之志。大都人 2、创作: 、创作: 创作的时间很长,名气大, 曲状元” 创作的时间很长,名气大,有“曲状元”之誉 作品见于著录的有十五种, 作品见于著录的有十五种,今存六种 3、作品分类: 、作品分类: 历史剧-《汉宫秋》 历史剧 《汉宫秋》 知识分子-《荐福碑》《青衫泪》 》《青衫泪 知识分子 《荐福碑》《青衫泪》 神仙道化-《岳阳楼》《任风子》《黄粱梦》 》《任风子》《黄粱梦 神仙道化 《岳阳楼》《任风子》《黄粱梦》
17
郑光祖的杂剧
三、《梅香》、《王粲登楼》 梅香》 王粲登楼》 1、《梅香》 、 梅香》 郑光祖的《 梅香》是一部模仿《西厢记》 郑光祖的《梅香》是一部模仿《西厢记》的爱 情剧, 情剧,虚构裴度之女裴小蛮与白居易之弟白敏中 的恋爱故事。 的恋爱故事。 2、《王粲登楼》 、 王粲登楼》 根据王粲《登楼赋》而作。 根据王粲《登楼赋》而作。 四、评价 郑光祖杂剧在曲词方面显示了功力不凡。 郑光祖杂剧在曲词方面显示了功力不凡。将他置 于关、 马之上,虽然不合理, 于关、白、马之上,虽然不合理,但说明他在元 曲中的地位确实很重要。 曲中的地位确实很重要。
3
白朴的杂剧
一、生平: 生平: 金朝遗民 创作成就: 二、创作成就: 著录的有十六种,完整留存的有《墙头马上》 著录的有十六种,完整留存的有《墙头马上》 梧桐雨》两种。 与《梧桐雨》两种。大半是写男女情事 墙头马上》 (一)《墙头马上》 1、《墙头马上》的取材 、 墙头马上》 爱情喜剧,取材于白居易新乐府诗《 爱情喜剧,取材于白居易新乐府诗《井底引 银瓶》 银瓶》
12
元杂剧其他作家作品教材
2、剧情梗概:
• • • • • 楔子: 谋叛。 第一折:盟誓。 第二折:逃蜀。 第三折:兵变。 第四折:梦妃。
(旦云)……近日,边庭送一蕃将来,名安禄山。此人 猾黠,能奉承人意,又能胡旋舞,圣人赐与妾为义子 ,出入宫掖。不期我哥哥杨国忠看出破绽,奏准天子 ,封他为渔阳节度使,送上边庭。妾心中怀想,不能 再见,好是烦恼人也。 七月七日,贵妃与明皇在长生殿欢宴。明皇将金钗 盒赐给贵妃,酒酣之际,二人深感牛郎织女的坚贞, 对星盟誓,愿生生世世为夫妇。 (旦云)陛下,怎受的途路之苦? (正末云)妃子,不济事了,六军心变,寡人自不能保。 (唱 )
1、怜其远嫁、哀其不幸; 2、借昭君来发泄自己的际遇 与悲愤; 3、借昭君表达自己对君主的 感情的; 4、将和亲作为国家衰弱不能 抵御侵略 的标志而抒发自 己对国家兴亡的忧虑。
(二)故事梗概
题材:帝妃爱情 元帝和昭君 结构:四折一楔子 末本戏 元帝主唱 剧情: • 楔子: 选美。汉元帝后宫寂寞 刷选天下 按图临幸 • 第一折:纳妃。昭君色冠后宫 不贿画师 点破图画 • 发配冷宫 元帝夜游 一见倾情 • 第二折:索妃。毛延寿挟图夜奔 匈奴单于按图索要 • 第三折:送别。霸桥别妃 依依不舍 番汉交界 投江而 亡 • 第四折:祭妃。绵绵长恨 无限凄凉
• 歌剧《赵氏孤儿》剧照
• 电影《赵氏孤儿》剧照
葛优 饰 程婴
张丰毅 饰 公孙杵臼
• 王学圻 饰 屠岸贾
黄晓明 饰 韩厥
• 范冰冰 饰 赵朔妻
海清 饰 程婴妻
(三)《赵氏孤儿》的思想内容
1、在表现屠岸贾的残暴与奸诈的同时,突出了 程婴、公孙杵臼等人冒死历险、慷慨赴义的自 我牺牲精神。 2、表现了强烈的家族复仇意识。 3、强调了弱者对于残暴势力压迫的反抗。
元代杂剧
由于出身汉人读书人 家庭,她内心的儒家 思想占据了她的心灵, 支配她的思想。她不 愿意改嫁张驴儿,也 看不惯她的婆婆和张 驴儿的父亲关系亲密,
“如今六旬左右,可不道到 中年 万事休!旧恩爱一笔勾,新夫妻 两意投,枉教人笑破口。”[卜 儿云]我的性 命都是他爷儿两个 救的,事到如今,也顾不得别人 笑话了。 [正旦唱]「青哥儿」 你虽然是得他得他营救,须不是 笋条笋条年幼,(戋 刂)的便巧 画蛾眉成配偶。想当初你夫主遗 留,替你图谋,置下田畴,早晚 羹粥, 寒暑衣裘,满望你鳏寡孤 独,无捱无靠,母子每到白头。 公公也,则落得干生受。 [正旦 云]婆婆,你要招你自招,我并 然不要女婿。”
在金元之际,马致远选择了汉室受到凌辱 的历史题材,不能说他不曾寄寓着对现实 生活的感受。 环绕着汉元帝、王昭君的形象,他向人们 揭示的,主要是对历史、对人生的体悟。 他通过戏剧冲突,抒发自己无法主宰命运、 只能任由播弄的悲哀。 加上《汉宫秋》以“秋天”的意境作为结 撰全剧的背景,突出秋的萧瑟悲凉,更使 整个戏笼罩着灰暗荒漠的气氛,这又表达 出作者对时代的体验和认识。
按照历史形势,汉强胡弱,《汉宫秋》却改变了胡 汉之间的力量对比,把汉朝写成软弱无力、任由异族欺 压的政权。作者虽然写到君臣、民族之间的矛盾,但着 重抒写的,却是家国衰败之痛,是在乱世中失去美好生 活而生发的那种困惑、悲凉的人生感受。就这点而言, 《汉宫秋》与白朴的《梧桐雨》,有异曲同工之妙。
内容简介:
窦娥是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礼仪下陶冶出来的被压迫妇 女的典型。她到这个世界上总共才生活了 20多个年头, 却经历了残酷的现实强加于妇女头上的几乎一切苦难。 她 3 岁丧母,7 岁便离开父亲,典与人做童养媳,以偿 永远也无法还清的高利贷,17 岁刚完婚丈夫就死了。她 对婆婆尽孝,为亡夫守节 3年后,更大的苦难接踵而至。 泼皮无赖张驴儿父子早已对窦娥垂涎三尺,他们想尽各 种诡计要窦娥嫁与张驴儿,但窦娥坚决不从。被张驴儿 诬告上公堂。断案的太守只认金银不认人,结果窦娥反 而被屈打成招,处以极刑。窦娥终于认识到官府并不是 公正的仲裁者,而是暗无天日的地狱。因此,窦娥在离 开人世的最后时刻,叱天骂地,许下的三桩誓言,即热 血倒流、六月飞雪、大旱三年,都得以验证。这就从根 本上肯定了被压迫者的反抗力量,有力地控诉了是非混 淆、人妖颠倒的万恶的封建社会。另一方面,这三桩誓 言的实现鼓舞了被压迫的胜利信心,坚强了他们的斗志。
元杂剧主要作家作品
元杂剧主要作家作品
元曲四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
马致远:一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名不详,字致远,晚号东篱,元大都人,原籍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著名戏曲家作家、散曲家、杂剧家,被后人誉为“马神仙”,其作品《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
关汉卿:”汉卿“是字,号已斋,汉族,解州人,另有籍贯大都和祁州等说。
元杂剧奠基人,“元曲四大家”之首,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白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
汉族,祖籍隩州,在河曲县为他修有白朴塔。
后徙居真定,晚岁寓居金陵,终身未仕。
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天净沙秋》等。
郑光祖:生于元世祖至元初年,字德辉,汉族,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平阳襄陵人。
005第四章 元前期杂剧其他作家和作品
第四章元前期杂剧其他作家和作品元前期除关汉卿、王实甫外,还出现了康进之、高文秀、纪君祥、石君宝、白朴、马致远等著名杂剧作家,创作了《李逵负荆》、《赵氏孤儿》、《秋胡戏妻》、《墙头马上》、《汉宫秋》等优秀作品,共同形成了元前期剧坛的繁荣景象。
第一节康进之高文秀在农民起义不断发生的元代,北宋宋江等起义的故事传说成为杂剧的重要题材之一。
元代水浒戏存目有二十余种,现传有《李逵负荆》、《双献功》等六、七种。
康进之和高文秀是这方面有代表性的作家。
康进之,棣州(山东惠民)人。
他的《李逵负荆》是现传元人水浒戏里最优秀的作品。
《李逵负荆》写在梁山附近杏花庄开酒店的老王林,被冒称宋江、鲁智深的恶棍抢去了女儿满堂娇。
正逢李逵来店饮酒,王林向他哭诉。
李逵听了大怒,回山斥责宋江。
宋江为辨明事实,同他下山质对。
李逵在认识了错误之后,回山向宋江负荆请罪。
恰好两个恶棍又送满堂娇回门,王林上山报信,宋江即指派李逵下山捉拿,“将功折罪”。
最后,全剧在庆功声中结束。
李逵是元代水浒戏中最重要的脚色,半数以上的水浒戏是以他为主人公的。
《李逵负荆》充分表现了李逵对受迫害人民的同情和勇于改过的精神。
当他听到王林说女儿被宋江、鲁智深抢走,并拿出红绢褡膊为见证时,便怒气冲天地回山追查,对宋江、鲁智深进行了辛辣的嘲弄。
但当真相大白后,又马上负荆请罪。
作者对这一英雄人物的刻划又极为细致、生动,如第二折李逵与宋江、鲁智深下山质对时的一段曲白:(正末唱)非铁牛,敢无礼,既赌赛,怎翻悔?莫说这三十六英雄一个个都是弟兄辈……(云)众兄弟每(们)都来听着!(宋江云)你着他听什么?(正末云)俺如今和宋江鲁智深同到那杏花庄上,只等那老王林道出个是字儿,你那做媒的花和尚休要怪,我一斧分开两个瓢,谁着你拐了一十八岁满堂娇?单把宋江一个留将下,待我亲手伏侍哥哥这一遭。
(宋江云)你怎生伏侍我?(正末云)我伏侍你,我伏侍你:一只手揪住衣领,一只手掐住腰带,滴溜扑摔个一字,阔脚板踏住胸脯,举起我那板斧来,觑着脖子上,可叉!(唱)便跳出你那七代先灵,也将我来劝不得!这段曲白既表现李逵火暴的性格,切合他和宋江、鲁智深及梁山泊众兄弟之间的人物关系,又声口逼真,情态如见,包含着许多戏剧动作,适合于舞台演出的要求。
元前期杂剧作家
元前期杂剧作家元前期是杂剧创作最兴盛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作家都是北方人,杂剧活动的中心在大都。
(一)马致远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人。
其生年不可考,卒年一般认为在公元1321年至1324年间。
早年生活在大都,成宗元贞年间曾参加“元贞书会”,后到南方,任江浙省务提举,中年以后,归隐林泉。
他在散曲[南吕·四块玉]《恬退》中写道:两鬓皤,中年过,图甚区区苦张罗。
人间宠辱都参破。
种春风二亩田,远红尘千丈波,倒大来闲快活。
归隐后的马致远,思想感情是复杂的,有时还表现出对“九重天,二十年,龙楼凤阁都曾见”的留恋和追怀;但其主要倾向无疑是日趋消极。
这种消极,既包涵了对现实生活的幻灭感,又有对现实社会的否定。
马致远是“元曲四大家”之一,他的杂剧以文采见长,在中国文学史、戏剧史上都有很大的影响。
贾仲名为马致远写的吊曲《凌波仙》说:万花丛里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四方海内皆谈羡。
战文场,曲状元。
姓名香,贯满梨园。
《汉宫秋》、《青衫泪》、《戚夫人》、《孟浩然》,共庾白关老齐肩。
马致远与同时代的杂剧作家交往密切,他与王伯成是“忘年交”,与李时中、花李郎、红字李二等,曾共同进行杂剧创作,同是“元贞书会”的成员。
马致远一生创作了15种杂剧,今存7种:《汉宫秋》、《岳阳楼》、《陈抟高卧》、《青衫泪》、《荐福碑》、《任风子》、《黄粱梦》。
《误入桃园》残存佚文,其余皆不存。
《汉宫秋》是马致远的代表作,臧晋叔《元曲选》列于卷首。
马致远还是元代著名散曲作家。
《东篱乐府》收小令104首,套曲17套,附录残缺套曲5套。
在这些作品中,《汉宫秋》、《岳阳楼》为早年之作;《荐福碑》的写作年代也可能较早;《青衫泪》可能是失意时所作;其它大多为归隐后的作品。
从内容上来看,《荐福碑》、《青衫泪》二剧,主要是写文人官场沉浮的故事,从作者生活的时代来说,“得官”、“复职”,只能是当时文人的一种向往,而现实生活本身,是难以实现的。
《岳阳楼》、《任风子》、《黄粱梦》,主要写神仙度脱故事;《陈抟高卧》是写隐居乐道,甘老山林的情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元前期杂剧其他作家和作品元前期除关汉卿、王实甫外,还出现了康进之、高文秀、纪君祥、石君宝、白朴、马致远等著名杂剧作家,创作了《李逵负荆》、《赵氏孤儿》、《秋胡戏妻》、《墙头马上》、《汉宫秋》等优秀作品,共同形成了元前期剧坛的繁荣景象。
第一节康进之高文秀在农民起义不断发生的元代,北宋宋江等起义的故事传说成为杂剧的重要题材之一。
元代水浒戏存目有二十余种,现传有《李逵负荆》、《双献功》等六、七种。
康进之和高文秀是这方面有代表性的作家。
康进之,棣州(山东惠民)人。
他的《李逵负荆》是现传元人水浒戏里最优秀的作品。
《李逵负荆》写在梁山附近杏花庄开酒店的老王林,被冒称宋江、鲁智深的恶棍抢去了女儿满堂娇。
正逢李逵来店饮酒,王林向他哭诉。
李逵听了大怒,回山斥责宋江。
宋江为辨明事实,同他下山质对。
李逵在认识了错误之后,回山向宋江负荆请罪。
恰好两个恶棍又送满堂娇回门,王林上山报信,宋江即指派李逵下山捉拿,“将功折罪”。
最后,全剧在庆功声中结束。
李逵是元代水浒戏中最重要的脚色,半数以上的水浒戏是以他为主人公的。
《李逵负荆》充分表现了李逵对受迫害人民的同情和勇于改过的精神。
当他听到王林说女儿被宋江、鲁智深抢走,并拿出红绢褡膊为见证时,便怒气冲天地回山追查,对宋江、鲁智深进行了辛辣的嘲弄。
但当真相大白后,又马上负荆请罪。
作者对这一英雄人物的刻划又极为细致、生动,如第二折李逵与宋江、鲁智深下山质对时的一段曲白:(正末唱)非铁牛,敢无礼,既赌赛,怎翻悔?莫说这三十六英雄一个个都是弟兄辈……(云)众兄弟每(们)都来听着!(宋江云)你着他听什么?(正末云)俺如今和宋江鲁智深同到那杏花庄上,只等那老王林道出个是字儿,你那做媒的花和尚休要怪,我一斧分开两个瓢,谁着你拐了一十八岁满堂娇?单把宋江一个留将下,待我亲手伏侍哥哥这一遭。
(宋江云)你怎生伏侍我?(正末云)我伏侍你,我伏侍你:一只手揪住衣领,一只手掐住腰带,滴溜扑摔个一字,阔脚板踏住胸脯,举起我那板斧来,觑着脖子上,可叉!(唱)便跳出你那七代先灵,也将我来劝不得!这段曲白既表现李逵火暴的性格,切合他和宋江、鲁智深及梁山泊众兄弟之间的人物关系,又声口逼真,情态如见,包含着许多戏剧动作,适合于舞台演出的要求。
作者写梁山环境与人物性格,既按照生活本身的逻辑,概括了现实的素材;同时赋予环境与人物以理想的色彩。
作品又是一个有典型意义的幽默性的喜剧。
作者通过喜剧冲突巧妙地突出了李逵性格的两个方面:他对梁山事业的爱护、对受压迫人民的同情和他轻信人言、易于激动的缺点。
他的轻信人言、易于激动,使我们感到好笑;而他的热爱人民,忠于梁山事业,又使我们觉得可爱,这就使它可以和《看钱奴》、《风光好》等讽刺性喜剧明显地区别开来。
此外,如第一折写王林边哭边为李逵打酒,第二折写李逵摹仿王林的样子在宋江面前哭诉满堂娇的被抢,第三折写王林打开门把李逵当做满堂娇抱着哭,也都表现了作者善于掌握喜剧的关目处理。
高文秀,东平(山东东平)人,是一个多产的青年作家,有小汉卿之称。
他编的水浒戏最多,其中有八种是“黑旋风”的戏,现仅存《双献功》一种。
《双献功》中的权豪势要白衙内竟随意借个大衙门坐堂,等被他拐了妻子的孙孔目来告状,就轻易把他打下死囚牢里,突出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后来幸得李逵化妆成庄稼汉去探监,才瞒过了牢子,救出了孙孔目。
这不只表现了李逵只身深入敌人营垒的勇敢和机智,同时通过粗人用细这一喜剧性的安排,取得了一定的艺术效果。
高文秀的另一杂剧《渑池会》通过蔺相如的公而忘私,廉颇的勇于改过,表现了团结御侮的主题思想。
是同《李逵负荆》性质相似的喜剧。
体现在蔺相如身上的关心人民疾苦的思想,赋予了这个历史题材以新的思想内容。
同上述作家作品风格相近的,有无名氏杂剧《陈州粜米》。
《陈州粜米》写“陈州亢旱三年,六料不收,黎民苦楚,几至相食”。
刘衙内保举自己的儿子小衙内和女婿杨金吾去陈州粜米,把五两银子一石的米改作十两银子,米里掺上些泥土糠比。
还要用八升小斗量米,加三大秤进银。
刚直的张敝古同他们辩理,小衙内用皇帝赐予的紫金锤打死了他。
后来小敝古到包公处告状,包公运用智谋先斩了杨金吾,再让小敝古用紫金锤打死了小衙内,又利用刘衙内请来的“只赦活的,不赦死的”的赦书,赦免了小敝古,收到了大快人心的喜剧效果。
《陈州粜米》的突出成就是塑造了一个敢于向黑暗政治作斗争的张敝古的形象。
张敝古对“穷民百补破衣裳,污吏春衫拂地长”的现实深感不平,他知道“一合米关着八、九个人的命”,因而在斗争中那么理直气壮。
后来他发现了仓官的营私舞弊,就骂他们是“吃仓廒的鼠耗,咂脓血的苍蝇”,是“饿狼口里夺脆骨,乞儿碗底觅残羹”。
直到他被紫金锤打得快死了,仍不忘惩办这些害民贼。
他说:“我便死在幽冥,决不忘情。
”张敝古这个具有强烈反抗性的劳动人民形象的塑造,是元人杂剧的新成就。
剧中的清官包公不象其他剧本那样把他神化,而写出了他在奸邪当道时的内心苦闷。
他的“及早归山去”的思想是当时黑暗政治在作品中的投影。
但作品所着力描写的仍是他铁面无私、为民除害的精神,在他所进行的一连串斗争里,表现了他的机智沉着,寄托了人民的理想。
第二节纪君祥尚仲贤元人杂剧里有不少以历代军事、政治斗争为题材的剧目,大都是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写成的,如《赵氏孤儿》、《昊天塔》、《单鞭夺槊》、《赚蒯通》等。
这些剧目在舞台上有深远的影响,和历史演义小说有密切的关系。
纪君祥和尚仲贤都在这方面留下了比较成功的作品。
纪君祥,大都人。
他的《赵氏孤儿》演述春秋晋灵公时赵盾与屠岸贾两个家族的矛盾斗争。
《史记·赵世家》以及刘向的《新序》、《说苑》都有关于这一史实的记载。
作品写权奸屠岸贾将忠良赵盾满门杀绝,并诈传灵公之命害死驸马赵朔,囚禁公主。
公主在禁中生了赵氏孤儿,然后围绕孤儿命运展开一系列的斗争。
通过屠岸贾的“搜孤”与程婴、韩厥、公孙杵臼等的“救孤”,既揭露了屠岸贾的凶残,又突出了程婴等的义烈,构成一部表现忠臣义士和权奸斗争的壮烈悲剧。
程婴面对屠岸贾“有盗出孤儿者,全家处斩,九族不留”的榜文,从严密监守的公主府里把赵氏孤儿偷带了出来;韩厥不愿意将孤儿“献出去图荣进”,“利自己损别人”,放走程婴与孤儿,并自刎而死以取信于程婴。
在屠岸贾又要“把晋国内凡半岁之下一月之上新添的小厮”全部杀害以灭绝赵氏孤儿时,程婴为报赵朔平日优待之恩和救晋国小儿之命,又和公孙杵臼商量,一个牺牲了自己的孩子,一个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终于救出了赵氏孤儿。
剧本在表现屠岸贾的残暴与奸诈的同时,突出了程婴等自我牺牲的高贵品质,收到了很好的舞台效果,几百年来上演不息。
但作品过多渲染程婴的报恩思想,以及他对韩厥、公孙杵臼的不信任,也有损于这个人物形象的光辉。
尚仲贤,真定(河北正定)人,曾任江浙行省务官。
他的《单鞭夺槊》写尉迟恭榆科园单鞭跃马救秦王的故事,和《旧唐书》、《新唐书》等的记载相近。
作品突出了尉迟恭的英武形象,有力地揭露了李元吉公报私仇、嫉贤害能的丑行,情节较紧凑,语言也朴素,在写唐代故事的杂剧中影响比较深远。
另外,他的《柳毅传书》是在唐代传奇小说《柳毅传》的基础上写成的。
它在保持柳毅富有正义感、乐于助人等品质的同时,加强了柳毅与龙女三娘的爱情描绘,和李好古根据民间传说写成的《张生煮海》成为元杂剧中两个较好的人神结合的爱情戏。
它们以浪漫主义手法批判了家长制的婚姻,同时表现了青年男女对爱情幸福的大胆追求。
《昊天塔》和《赚蒯通》都是无名氏的作品。
《昊天塔》是描写民间传说的杨家将戏。
作品谴责了奸臣的卖国罪行,歌颂了杨令公的壮烈殉国,并在杨六郎等盗取杨令公骨殖的过程中塑造了孟良、杨五郎等民族英雄的形象。
孟良有着“喝一喝,骨碌碌的海沸山崩;瞅一瞅,赤力力的天摧地塌”的神勇,当他们潜入敌境盗取骨殖,敌人发兵追赶时,他自请一人截后。
杨五郎出家多年,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佛门弟子”,当杨六郎被敌将韩延寿追赶到五台山兴国寺时,兄弟各不相识,曾引起一场误会;后来弄清情况,弟兄协力,把韩延寿诱进兴国寺内处死,表现了团结御侮的精神。
在艺术方面,根据剧情的需要,杨令公、孟良、杨五郎三人在不同场次分别担当主角,更多地刻划了几位正面英雄人物,是打破元杂剧一人独唱限制的一种变通办法。
《赚蒯通》通过蒯通过萧何的辩论,塑造了蒯通的策士形象。
根据《史记》、《汉书》的记载,蒯通在韩信被斩之后对汉高祖说的一番话,虽然也替韩信辩护,却更多地为自己开脱。
而《赚蒯通》则把秦汉之际一些策士的辩才和功臣被陷害的事实融化在蒯通同萧何的辩论中,成功地表现了这场政治斗争,揭露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是元杂剧中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结合得较好的作品之一。
第三节杨显之石君宝杨显之、石君宝是擅长描写受压迫妇女的反抗斗争的杂剧作家,作风同关汉卿相近。
杨显之,大都人。
《录鬼簿》说他是关汉卿的“莫逆之交”,并说关汉卿的创作是经常跟他商量的。
贾仲名吊他的〈凌波仙〉词说:“么末中补缺加新令,皆号为杨补丁。
”么末就是杂剧,可见他是当时修改杂剧的能手。
今存杂剧《潇湘雨》、《酷寒亭》两种。
《潇湘雨》的舞台生命更长久,影响也更大。
《潇湘雨》通过书生崔通的富贵弃妻,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趋炎附势,负心忘本。
崔通和张翠鸾结婚时,曾许下誓愿:“小生若负了你呵,天不盖,地不载,日月不照临。
”但当他中了状元,试官愿意招他为婿时,他便“宁可瞒昧神纸,不可坐失良机”,竟说“实未娶妻”,和试官的女儿结婚了。
当翠鸾孤苦伶仃地找上门来,他竟诬蔑她是偷了东西逃跑的奴婢,判罪解往沙门岛,并阴谋在路上害死她。
这就把崔通阴险毒辣的嘴脸和卑污的灵魂充分地展现出来,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作品对张翠鸾被遗弃、被迫害的冤苦也描写的极为动人,但是出于作家“女不二嫁”的封建观念,张翠鸾终于和崔通妥协,损害了人物形象的光辉,也削弱了作品的战斗性。
作品的语言本色而流畅。
第三折通过张翠鸾带枷走雨,写出她悲苦的心情,相当动人。
则见他努眼撑睛大叫呼,不邓邓气夯胸脯。
我湿淋淋只待要巴前路。
哎!行不动我这打损的身躯。
我捱一步又一步何曾停住,这壁厢那壁厢有似江湖。
则见那恶风波他将我紧当处,问行人踪迹消疏。
似这等白茫茫野水连天暮,你着女孩儿怎过去?——〈刮地风〉他、他、他,忒狠毒;敢、敢、敢,昧己瞒心将我图。
你、你、你,恶狠狠公隶监束;我、我、我,软揣揣罪人的苦楚。
痛、痛、痛,嫩皮肤上棍棒数;冷、冷、冷,铁锁在项上拴住。
可、可、可,干支剌送的人活地狱;屈、屈、屈,这烦恼待向谁行诉?……——〈古水仙子〉第四折临江驿父女相逢一场,将翠鸾父亲对女儿的思念,翠鸾的哭诉,驿丞和解子的吵闹,父女的会面等情节交织起来,组成了全剧的高潮,表现了作家在关目处理上的才能。
石君宝,平阳(山西临汾)人。
现传有杂剧《秋胡戏妻》、《曲江池》和《紫云亭》三种,都是描写下层妇女的痛苦遭遇和斗争精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