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公开课《用数学用6、7的加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用6、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教学案例
《用6、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使用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2. 学生能够利用6和7进行加减法计算;3.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准备:1. 手写板或黑板;2. 背景知识介绍PPT;3. 练习题和答案。
教学步骤:步骤1:导入背景知识教师通过展示背景知识介绍PPT,简要介绍加法和减法的定义和基本运算方法。
例子如下:加法:6 + 7 = 13减法:7 - 6 = 1步骤2: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向学生介绍解决问题的策略。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解决问题:- 通过回忆已经掌握的数学事实,如2 + 2 = 4,来解决相似的问题;- 通过数线上的计数,来解决加法和减法问题;- 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如使用计算器或手写计算等。
步骤3:示范解决问题教师通过实际的示例向学生展示如何用6、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例如:示范问题1:玛丽有6本书,她买了7本书,现在一共有多少本书?解题思路:通过6 + 7 = 13,得知玛丽现在一共有13本书。
示范问题2:小明有7块糖果,他吃了6块,现在还剩下多少块糖果?解题思路:通过7 - 6 = 1,得知小明现在还剩下1块糖果。
步骤4:学生练习教师设计一系列练习题,让学生灵活运用6、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学生完成后,教师给予反馈,并讲解正确答案。
示例练习题:1. 6 + 7 =2. 7 - 6 =3. 小明有6只苹果,他又买了7只苹果,现在一共有多少只苹果?4. 爸爸给小明7元钱,小明又自己赚了6元钱,他一共有多少钱?步骤5:总结和拓展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并提出相关拓展问题。
例如:1. 用6、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时,我们可以运用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2. 你还能想到哪些用6、7的加减法解决的实际问题?拓展问题可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分享,进一步拓展他们的思维和应用能力。
步骤6: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鼓励学生继续练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6和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6和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6和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6和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2. 运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6和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运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法的概念,熟练进行6和7的加减法计算。
四、教学准备:1. 教具:计算器、数字卡片、加减法题目卡片。
2. 学具:学生自备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数字卡片,引导学生复习6和7的数数,以及6和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2. 探究新知:(1)6和7的加法:通过计算器,让学生计算6 1、6 2、6 3、6 4、6 5、6 6、6 7,引导学生发现加法的规律。
(2)6和7的减法:通过计算器,让学生计算7-1、7-2、7-3、7-4、7-5、7-6、7-7,引导学生发现减法的规律。
(3)总结6和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总结6和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如加法:先数数,再计算;减法:先数数,再计算。
3. 实践应用:(1)运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给学生发放加减法题目卡片,让学生运用6和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互评:让学生相互评价解答过程和答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4. 总结与拓展:(1)引导学生总结6和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以及运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6和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解决课后作业中的实际问题。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究6和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以及运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教案
《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及作用本节内容是一种用情境图反映的数学问题,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并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观察图画,理解图画内容,知道图上大括号和问号的用意,能从图中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创设亲身经历用6、7的加法解决问题的游戏,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3)引领学生体验数学的魅力,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3、教学重点、难点:(1)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知道大括号、小问号的意义。
(2)理解画面内容表达的意思,根据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选择适当的方法算出要求的问题。
【学情分析】对于一年级的数学学习,新生无论在数学知识上还是数学能力上都有所备。
一年级的学生对二十以内的数数非常流利和连贯,可以正数倒数,学生在这方面具有良好的知识准备的。
但一年级学生在对数的意义理解有一定困难。
学生根据图形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很难作出提问,并正确的回答。
【教学策略】自主学习和问题探究的策略【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同学们,第一次有这么多的老师来听我们上课,你们高兴吗?那我们回答问题的声音就要更加的响亮,对吗?表现棒的同学会获得奖励,有信心拿到奖品吗?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位数字朋友6和7,今天我们接着和它们一起去数学王国中探索奥秘。
板书;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师:今天的课上老师又给同学们带来了几位新朋友,你们想认识他们吗?同学们想认识他们,那得先闯过老师这关。
看大屏幕(课件)。
第一关:看图会意,第二关:想一想,填一填。
师:好,同学们都已经掌握了学过的知识,你们都是认真听讲的好学生。
二、探究新知(一)引导学生学习加法图文应用题。
《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 公开课教学设计
《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教学准备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内容“解决问题”的安排中,教材结合学生实际,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提供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即:理解现实的问题情境,发现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教材用“图里有什么”或“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提示)——分析问题从而找到解决的方案并解决问题(教材用“怎样解答”提示)——对解答的结果和解决的方法进行检验、回顾与反思(教材用“解答正确吗”提示),引导学生体会到要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所要经历的步骤,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同时,教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情境,从而逐步帮助一年级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工具本课是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对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阶段,对于6和7的数概念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了,而6和7的加减法,能利用记忆数的组成进行计算,能通过学具拼摆的动手操作计算,还能通过实物、图形的观察去计算,但还是要老师逐步帮助学生从利用实物、学具等这些直观素材再过渡到抽象的利用数的组成进行计算,因此,大部分学生6和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已经非常熟练,少部分学生的计算能力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可是,一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对于色彩鲜艳的图画,生动有趣的游戏,喜闻乐见的故事,那是一定会调动起他们的学习求知欲,点燃起学习的热情,他们还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团结协作和乐于助人的精神。
教学资源同步练习1图片1.png图片2.png图片3.png图片4.png图片5.png沈娟娟《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认识并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含义,渗透问题意识,能借助形象、直观的情境图正确理解和分析题意。
2、会用6、7的加法解答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借助情境图,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表达、合作探究等获取信息和问题,思考方法、解答检查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和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6和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我打算从教材的第三单元《加法和减法》中的第43页开始,详细讲解6和7的加减法运算,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6和7的加减法运算,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孩子们掌握6和7的加减法运算,难点则是如何引导他们理解并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黑板、粉笔、练习本以及一些有关6和7的加减法的教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简单的日常生活场景,让孩子们理解6和7的加减法。
例如,小明有6个苹果,妈妈又给他7个苹果,请问小明一共有多少个苹果?2. 讲解与示范:我会用教具在黑板上展示6和7的加减法运算,让孩子们直观地理解。
例如,我会展示6+7=13,76=1。
3. 随堂练习:我会让孩子们在练习本上完成一些有关6和7的加减法的题目,以巩固所学知识。
4.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孩子们运用6和7的加减法来解决。
例如,小明有6个糖果,他给了小红3个糖果,请问小明还剩几个糖果?5. 小组讨论:我会让孩子们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心得体会,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列出6和7的加减法运算,以及一些实际问题的例子。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孩子们完成练习本上第43页的15题。
2. 答案:我会提供详细的答案,以便孩子们自主检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孩子们是否掌握了6和7的加减法运算,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会思考如何拓展延伸,让孩子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更广泛的生活中。
这就是我设计的《6和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的教案。
我相信,只要我用心去教,孩子们一定能够学好这节课。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情景引入情景引入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的重要环节。
在引入6和7的加减法时,我选择了小明和苹果的场景。
《解决问题(6、7的加法)》说课稿(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解决问题(6、7的加法)》说课稿(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6、7的加法运算,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6、7的加法运算2. 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6、7的加法运算2.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小黑板3. 练习题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小黑板出示一道简单的加法题目,如:3 4 = 7,让学生回顾一下之前学过的加法知识。
然后引出本节课的内容:6、7的加法运算。
2. 讲解新课(1)6的加法运算利用课件展示6的加法运算,如:6 1 = 7,6 2 = 8,……,让学生观察并总结规律。
引导学生发现,当6加上一个数时,结果比原来的数多1。
(2)7的加法运算利用课件展示7的加法运算,如:7 1 = 8,7 2 = 9,……,让学生观察并总结规律。
引导学生发现,当7加上一个数时,结果比原来的数多1。
3. 实践应用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如:小明的铅笔有6支,妈妈又给他买了3支,小明现在有多少支铅笔?让学生运用6、7的加法运算解决这些问题。
4. 巩固练习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5. 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6、7的加法运算的规律。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强调重点知识。
6. 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七、板书设计利用小黑板,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板书,如:6 1 = 7,7 1 = 8,……。
八、教学评价通过课后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同时,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
以上便是本节课的说课稿,希望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用67的加法解决问题优秀教案
解决问题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并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能借助图画正确分析题意。
2.会用6和7的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与用数学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用6和7的加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提出适宜的数学问题。
其中,正确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是关键所在。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6、7的加减法,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请同学们看到下面的口算题,我们一起来算一算。
2+5=7 0+7=7 2+4=64+3=7 3+3=6 4+2=6〔二〕探究新知那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内容,如何利用6、7的加法解决问题。
师:〔出示主题图〕请同学们观察下面这幅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师:对,蜗牛。
那请同学们仔细数一数图中左右两边各有几只蜗牛。
生:左边有2只,右边有4只。
师:同学们可以根据这幅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一共有几只蜗牛?师:那要表示一共,老师来给大家介绍一个新的数学朋友〔出示大括号〕。
它叫做大括号,表示把两局部合起来。
大家再看〔出示?只〕这个红色的符号你们认识吗?它叫做问号,表示要解决的问题。
当?只在下面是,表示求一共有几只,也就是我们刚提出的问题。
这个问题我们该如何列式呢?生:2+4通过计算,等于6。
师:大家注意到算式后面多了一个字,它读作“只〞,“只〞在这里是单位名称,列式时,单位名称要加上括号。
〔三〕知识运用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一幅图并列式。
生:左边有3条鱼,右边有3条鱼,要算一共有几条鱼,用3+3计算。
师:同学们看在这个算式中出现了两个3,这两个3表示的意思一样吗?对,虽然两个都是3,但是它们表示的意思不同。
一个3表示的是左边的3条黑色的金鱼,另一个3表示右边3条红色的金鱼。
师:同学们再看这一幅图,说一说它下面的算式列正确了吗?生:这道题问的是一共有几颗草莓,应该用加法计算,所以这个算式不对。
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在小朋友们的学习旅程中,加法就像是一场精彩的冒险,尤其是6和7的加法问题,真是个不错的切入点!想象一下,6就像一个开朗的小朋友,七则是个活泼的小伙伴,他们俩一见面,简直是天生一对。
每次他们在一起,都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和惊喜。
说到这里,大家有没有想过,6加7究竟会变成多少呢?没错,答案就是13!这个数字像是个小秘密,藏在他们的游戏中,等着我们去发现。
要教小朋友们这个加法,得先让他们明白数字的含义。
我们可以用一些简单的道具,比如玩具或者水果。
想象一下,桌子上有6个苹果,旁边又放了7个橙子。
看着这些小家伙儿,你能想象到它们在一起时的热闹吗?我们可以用手指一根一根地数,也可以让小朋友们自己动手,把苹果和橙子都放在一起。
哎呀,数一数,哦!原来总共有13个水果,真是好丰盛啊!这时候,小朋友们的眼睛肯定亮了起来,像是发现了宝藏一样。
可以用故事的形式来引入。
想象一个小村庄,村里有6只小羊,还有7只小兔子。
它们在草地上玩耍,突然发现有一个美丽的花园,大家一起跑去,看看有多少小动物。
先数数小羊,再数数小兔子,嘿,数一数,竟然是13只可爱的小动物!是不是感觉更生动呢?孩子们听着故事,心里会想着,哇,这就是加法的魔力,能把不同的东西组合在一起,变成更多的乐趣。
在教学过程中,互动也是非常重要的哦!可以问问小朋友们,6和7加在一起,他们心里有什么想法。
是不是觉得这两个数字像好朋友一样,携手并进?或者让他们想象一下,如果6个小狗和7个小猫聚在一起,场面会有多热闹?小朋友们的想象力真是无穷无尽,听他们的分享,能让课堂变得活泼有趣。
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小游戏,让小朋友们在玩耍中学习加法。
比如说,分成小组,每组可以代表一个数字,6组代表6,7组代表7。
大家可以一起做游戏,比如追逐赛,看看谁能更快把他们的“数字”组合起来。
这个过程中,大家会欢声笑语,彼此合作,加深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教案】《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看懂图意。
知道图上大括号和向号的魚思,能从图里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并会正确地口述题意及列式计算用加法计算的题目。
2,会用6,7的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间題,进一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用6,7的加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能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正确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谁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田里的庄稼丰收了,果园里的果子成热了,小朋友通过两个多月的学习也有了很多收获吧!先来展示一下学到的本领。
2、看图,说图意,列式计算。
在这金色的秋天里,小朋友们的收获真不少。
同样有收获的还有小兔子们。
二、自主探究、决向1.(出示46页情境图)师:你们看,免子一家人也到田野里感受秋天收获的喜悦了,免爸爸和兔妈妈带着小兔子们来采蘑菇了请你仔细看图。
这图中有什么?(有两组兔。
左边有4只,右边有2只认真思考,在这幅图中还着许多学问题呢。
分小组,同桌之间说一说。
指名讲给大家听。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初步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的意识。
】能根据上面小用友的回答,用三句话完経的说说你从图中都看到了什么?让我们求什么?生:草地上左边有4只小子,右边有2只小兔子,一共有几只兔子?师:要求一共有儿只兔子?我们在图上用一个新的符号来表示:它的名字叫大括号。
大括号表示什么意思?(就是把两边的兔子合起来,一共、总共总数的意思。
井用手势表示)。
还有一个新朋友:“?",“?”表示什么意思?就是提出问题,表示是多少,是几。
接着出示几种开口方向不同的大括号,引导学生理解大括号和间号合在一起表示把两边的兔子合起来一共、总共有多少只兔子。
就像刚才小朋友说到的那样。
谁能再来看图用三句话完整地说一说你从图中都看到了什么?让我们求什么呢?2、怎样解答呢?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指名汇报:要求先说图意,再说算式,板书出:4+2=6师问:(1)为什么用加法呢(2)怎样计算??3)4、2、6分别表示什么?师讲解:像这样的题,计算出得数后要写上单位名称,所以在后面写上单位名称“只",并用括号括起来。
小学数学教学课例《用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单的数学问题。教材结合 6、7 的加减法,设计了简单
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体验,初步了解解决问题的一
般步骤。
1、通过学习,知道大括号和问号的意思,会正确
口述应用题的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知道简单应用题的
结构,会正确列式计算。 教学目标
2、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会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探索学习新知识。
小学数学教学课例《用 6 和 7 的加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及 总结反思
学科
小学数学
教学课例名
《用 6 和 7 的加法解决问题》
称
本节课是用情境图反映数学问题,让学生将所学知
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情境图配以大括号和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号,呈现了一个简单求和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初步明确:
教材分析 知道两个相关的信息和一个相关的问题,就构成一个简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总结今
天所学的知识点,强化对知识的认知。
(五)布置作业
使全体学生在掌握本节知识的基础上,针对性的分层次
布置作业,使基础差的学生得到训练和进步,并使学有
余力的学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解决问题一直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尤其
是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解决问题,对题目的题型、格式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学生是在学习了 6-7 的认识和加减法基础上进行
学生学习能 本节课学习的,对于教材提供的情境学生理解起来不会
力分析 感到困难,因为教材中出现的的大括号和问号,学生还
是第一次接触,将语言描述的情境和数学符号结合起来
理解,会造成学生的思维障碍,把这里作为一个教学突 破口。
述
么意思?大括号加上问号表示提出什么样的问题?通
小学数学公开课《用数学用6、7的加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公开课《用数学用6、7的加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21年版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主题:《6-7的认识和加减法》课时:第五课时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设计者:郑州市二七区外国语小学朱臻臻【学习目标的设置】:(一)设置学习目标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陈述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7的加减法》中的一节解决问题课。
学生已有6、7的加减运算和一图四式的知识基础,本节课则要紧通过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看事物、摸索问题,同时将运算学习和意义明白得、思维训练相结合;加强学生的生活体会的积存和对学习对象的直截了当感知,让学生在现实情形中把握数的意义和运算的意义,进展数感和符号感;并通过观看、接触(摆一摆、画一画等)等各种手段将生活材料数学化,在具体、半抽象、抽象之间建立一座桥梁,进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差不多熟练把握6、7的加减法和一图四式的解法,但他们性格比较活跃,认知水平仍旧处于启蒙时期,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他们的有意注意力占要紧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数感方面的进展是不平稳等。
结合这些我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定位在“明白得”层面。
(二)学习目标依据对目标的定位,对学生现实的深入摸索,和学习过程的对应设计。
制定学习目标如下:1、通过对主题情境的观看摸索、讨论交流,认识并明白得“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
2、通过说、摆、画等方式,能够借助图画正确分析题意,解决问题。
3、在借助情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初步感知生活体会的积存与对学习对象的直截了当联系,将生活材料数学化。
(三)评判任务任务1:交流式评判,通过学习过程中对情形图的描述:“(1)图里有什么?(找出图里的数学信息和问题)(2)如何样解答?列出算式解答(3)解答正确吗?让我们认真检查,最后不要不记得口答。
6和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教案
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材46~47页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知道大括号和问号在图中表示的意义,正确理解题意和图中表示的数量关系,并能列式计算。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认真倾听、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识图,知道括号和问号所表示的意义。
教学难点:结合图意正确地选择算法。
教学准备:课件、贴纸。
教学设计:一、雅趣——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师:同学们,请完成你们手中的口算卡(分组比一比)师:我们已经掌握了6、7的加减法,也学了用加减法解决问题,你们还记得什么时候用加法什么时候用减法吗?生:合起来用加法,还剩多少用减法。
板书课题:6、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师:正值秋高气爽,郊外的风景可美了,上周末老师去郊外玩的时候看到了很多小动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寻小动物们的数学乐园。
二、雅思——学法引航,研讨探究(1)蓝蓝的天空,绿油油的草地,小树林里有几只小兔子在采蘑菇呢。
树林左边小兔子们采了很多蘑菇,篮子都快装不下了,正在小兔们不知怎么办的时候,它们看到兔爸爸兔妈妈从树林的右边走了过来,兔妈妈的手里拿着一个空篮子,小兔们开心极了。
(2)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用三句完整的话说说图中表示的意思。
(引导学生边看边说。
)左边有4只小兔,右边有2只,现在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兔?(3)认识大括号和问号。
师:教你们认识一个符号。
(在两群小兔下面画一个大括号再在括号下面写“?”)这叫大括号,表示把两群小兔合起来,(做手势)这叫问号,表示多少或几。
括号和问号的意思是把两群小兔合起来求一共有多少只?提问:括号表示什么?合起来用手势表示。
问号表示什么?(4)引导用三句完整的话说说图中先告诉了什么?又告诉了什么?求什么?(5)教写算式。
左边有4只小兔,把“4”写在里,在算式中先写上“4”,右边有2只,把“2”写在里,在算式中先写上“2”,把4只和2只合起来,求一共有几只?用加法计算,把“4”和“2”用“+”连接起来.数一数4只加2只是几只?(6只)把6写在后面的“”里,4加2等于6,写上“=”,“4+2=6”。
5.1用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5.1 用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当我站在讲台上,面对着一群充满好奇和期待的一年级学生,我感到无比的激动和责任。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题是“用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这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一个知识点。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今天我们将学习第5章的第1节,主要内容是利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包括利用6和7进行加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数量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6和7的加法运算,能够利用加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6和7的加法运算,难点是让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用加法进行解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同时让学生每人准备了一本金色的练习本,以便于他们随时进行练习。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比如“小猫有6条鱼,小狗有7条鱼,他们一共有多少条鱼?”来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2. 讲解知识点:我利用PPT和黑板,详细讲解6和7的加法运算,让学生明白加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则。
3. 例题讲解:我通过具体的例题,比如“如果有6个苹果,又来了3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来引导学生如何用加法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我在课堂上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用加法进行解决,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5. 作业布置: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课后进行巩固。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会写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6和7的加法运算和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2. 找一些实际问题,用加法进行解决,并写在作业本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6和7的加法运算和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5.1 用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标题:5.1 用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6和7的加法运算,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加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6和7的加法运算。
2. 运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6和7的加法运算。
2. 运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6和7的加法运算的熟练程度。
2. 运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6和7的加法运算的教具。
2. 教师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学生练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复习6和7的数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6和7的加法运算。
2. 教师展示一些6和7的加法运算的例子,让学生初步感受加法的运算过程。
二、探究(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6和7的加法运算的例子,让学生总结出6和7的加法运算的规律。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共同总结出6和7的加法运算的规律。
三、讲解(10分钟)1.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讲解6和7的加法运算的规律。
2. 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6和7的加法运算的本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练习(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6和7的加法运算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6和7的加法运算。
2. 教师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加法解决,提高学生运用加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6和7的加法运算的规律。
2. 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6和7的加法运算的练习,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讲解、练习,让学生掌握了6和7的加法运算,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取得进步。
《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 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认识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能读懂图画情境中的数学信息,正确理解题意。
2.能正确列式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读懂图画情境中的数学信息,正确理解题意并分析解答;正确用加法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师:我们先来复习一下6和7的计算(课堂活动----计算)平板操作1+6 2+5 6+0 5+13+4 4+2 3+3 0+7二、探究新知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草地上有好几只小兔子在采蘑菇,它们在采蘑菇时遇到了一个问题,你们能帮帮它们吗?下面我们就去帮兔子们解决问题吧!(板书课题:解决问题)1.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读懂图意。
出示教材第46页小兔子采蘑菇图,图里有什么?你们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学情预设:生1:图中有小兔子在采蘑菇。
生2:有兔妈妈,还有兔宝宝。
生3:左边有4只兔子,右边有2只兔子。
师:你们能用左边和右边这样的语言来说一说吗?(板书:左边有4只,右边有2只。
)师:你们能试着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合起来有多少只?生:一共有多少只?师:那你们知道一共是什么意思吗?生:就是合起来师:我们还可以用一个符号来表示合起来,它就是大括号。
(2)教学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
①认识大括号。
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见过它了,那么大括号表示什么意思呢?生:大括号就是“合起来”的意思。
教师示范把两部分合起来的手势,带领学生一起做。
师:在这里,大括号表示把什么和什么合起来呢?生:把左边的兔子和右边的兔子合起来。
师:对,我们把左边的兔子看成一部分,右边的兔子看成一部分,大括号表示的是把这两部分合起来。
②认识问号。
师:出示问号,你们知道问号表示什么意思吗?引导学生理解“?”是表示要求的问题。
用6、7的加法解决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教案标题:用6、7的加法解决问题(教案)教材版本: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6、7的加法运算,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6、7的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6、7的加法运算及运用。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的意义,能够灵活运用6、7的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教具(小棒、图片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一些6、7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数量。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要学习6、7的加法运算。
二、探究新知(10分钟)1.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6、7的加法算式,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算式的意义。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加法是将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3. 教师引导学生用小棒进行6、7的加法运算,让学生亲身体验加法的意义。
4. 学生操作后,教师总结:6、7的加法运算就是将6、7个小棒合并在一起,数一数总共有多少个小棒。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一些6、7的加法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完成后,教师出示答案,让学生自我检查。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6、7的加法运算规律。
四、实际应用(10分钟)1.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6、7的加法解决。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6、7的加法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我们要学会运用。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6、7的加法运算及运用。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6、7的加法运算,知道了加法的意义,能够运用6、7的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六、课后作业(布置作业)1. 教师布置一些6、7的加法题目,让学生回家练习。
2. 教师提醒学生要注意运算的准确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总结,让学生掌握了6、7的加法运算,并能够运用6、7的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用数学——用6、7的加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doc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内容来《用数学——用6、7的加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材来源:义务教冇教科书,人民教冇出版社2012年版 教学主题:《6-7的认识和加减法》 课时:第五课时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设计者:目标确定的依据1.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屮的简单问题。
2. 教材分析针对木节课,已有6、7的加减运算和一图四式的知识基础上,我在以下方面进行加强 渗透:1 •计算学习和意义理解、思维训练相结合。
新知识学习屮渗透算理,同时计算教学过程屮要渗透思维训练。
(具体体现:学习活动的第二环节)2. 加强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对学习对象的直接感知。
很多学生都是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因此,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应该加强 学生的实际感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把握数的意义和运算的意义, 发展数感和符号感。
给学生机会在实际情呆屮感知、操作、认识数学知识,理解数学,学习 数学。
(具体体现:贯彻桀个学习活动)3•紧密和动手操作相联系,通过观察、接触(摆一摆、画一画等)等齐种手段将生活 材料数学化,在具体、半抽象、抽象之间建立一座桥梁,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具体体现:学习活动的第3环节说、摆、3.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具有特定的年龄特点,性格比较活跃,但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 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他们的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数感方面的发展是 不平衡等。
结合这些我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定位在“理解”层面。
学习目标依据对目标的定位,对学生现实的深入思考,和学习过稈的对应设计。
制定学习目标如下:1、 通过观察思考、讨论交流,认识并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
2、 通过说、摆、画等方式,能够借助图画正确分析题意,解决问题。
3、在借助情境解决问题的过程屮,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初步感受数学与 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评价任务任务1:通过学习过稈屮对情景图的描述:“(1)图里有什么?(找出图里的数学信息和问题)(2) 怎样解答?列出算式解答(3) 解答正确吗?让我们认真检杳,最后不要忘记口答。
6、7的加法(解决问题)
6、7的加法(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会看图意,知道图中大括号和问号的用意。
2、掌握此类问题的解答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重难点:
1、掌握此类题的解答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手指游戏(6、7的组成)。
要求:
1、学生伸的手指个数和老师的个数合起来组成6、7。
2、师生伸出的手要相对(左—右、右—左)
生活中还有很多的地方要用到我们学习的数学,今天我们来学习(板书课题):解决问题(加法)
(二)复习提问
夏季到了,河里面有很多的鱼、虾、螃蟹,螃蟹时而在水里游,时而爬上岸边,你看它们来了!(出示课件:复习提问)。
让学生认真观察,说出图意。
(三)探究新知
夏季,不但河里的螃蟹它们很高兴,森林里也很热闹,让我们一起去瞧瞧吧!(出示课件:探究新知)
1、认识大括号和问好,及它们的位置。
2、认真观察,说出图意。
3、掌握做题方法。
4、小结:大括号表示:一共有
问号表示:有几个
列加法算式
(四)知识运用
1、前两道题师生共同完成。
2、第三道题由学生自己完成
(五)课堂小结
让学生谈收获。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加法)
个
个
一共有几个?
个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公开课《用数学——用6、7的加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
教学主题:《6-7的认识和加减法》
课时:第五课时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设计者:郑州市二七区外国语小学朱臻臻
【学习目标的设置】:
(一)设置学习目标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陈述
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7的加减法》中的一节解决问题课。
学生已有6、7的加减运算和一图四式的知识基础,本节课则主要通过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同时将计算学习和意义理解、思维训练相结合;加强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对学习对象的直接感知,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把握数的意义和运算的意义,发展数感和符号感;并通过观察、接触(摆一摆、画一画等)等各种手段将生活材料数学化,在
具体、半抽象、抽象之间建立一座桥梁,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已经熟练掌握6、7的加减法和一图四式的解法,但他们性格比较活跃,认知水平仍旧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他们的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数感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等。
结合这些我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定位在“理解”层面。
(二)学习目标
依据对目标的定位,对学生现实的深入思考,和学习过程的对应设计。
制定学习目标如下:
1、通过对主题情境的观察思考、讨论交流,认识并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
2、通过说、摆、画等方式,能够借助图画正确分析题意,解决问题。
3、在借助情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初步感知生活经验的积累与对学习对象的直接联系,将生活材料数学化。
(三)评价任务
任务1:交流式评价,通过学习过程中对情景图的描述:“(1)图里有什么?(找出图里的数学信息和问题)
(2)怎样解答?列出算式解答
(3)解答正确吗?让我们认真检查,最后不要忘记口答。
”【评价学习目标1包含目标3达到观察情境图提取、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计算出结果。
体会步骤的同时,进一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意识】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任务2:纸笔评价,完成教材第46页做一做,及判断对错,提出一道问题并解答等练习。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
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评价目标2、3,达到给定题目,我会做——我能从生活中自己发现问题、独立解决——我能给别人出题,并判断】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