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共成长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新课程共成长
(哈尔滨市师范附属小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中图分类号】g623.23
语文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学科之一,而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质起着重要作用。
那么,如何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才能的学生呢?以下是我在教育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1、激发兴趣,擦出创新火花。
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教学中一旦触及学习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成分,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的灵感。
如何才能激发学习兴趣呢?首先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来进行教学。
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强,因此可用形象生动的画面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多让学生动手摆一摆,画一画,从儿童独特的视角出发,去感知世界,探索新知,在满足好奇心的过程中激发求知欲;高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较强,且已具有一定知识储备,因此可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历史小故事,有趣的实验,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观。
其次,要有艺术性的导入。
我们要针对学生实际,从教学内容入手,设计新颖的导入,调动他们良好的学习情绪,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状态。
如在学习《精彩的马戏》一课时,我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入手,创设出一个情境:我先让学生说说“你看过哪些
马戏节目?”当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讲述起自己有趣的见闻后,我又说“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一起去看一场精彩的马戏,你们想不想去啊?”同学们的兴致都非常高,所以这节课高潮迭起,上的很成功。
可见好的开始是已经是成功的一半。
2、质疑问难,促进创新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好奇是学生探索心理的推动力,质疑则构成学生从一般性思维发展到创新思维的关键点。
高质量的质疑问难是学生阅读能力强的表现,可以推动整个课堂的教学进程,而且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往往在质疑问难中被点燃。
如在学习《小壁虎借尾巴》一课前,我让同学们说说“看到这个课题你想提出哪些问题?”于是学生就纷纷议论,提出“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它是怎么借尾巴的?”“它向谁借尾巴?”“最后它有没有借到尾巴?”等问题,我把这些问题一一进行板书,接着我又说“同学们真聪明,提出这么多问题,那你想不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些问题弄清楚呢?”这样既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得到了满足感,同时又把这篇课文的脉络搞清楚了。
3、讨论学习,培养合作精神。
教师要设法创设学生参与学习的条件,以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落实。
课堂上常用的三种教学组织形式是集体授课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和学生自学。
教师要从教学内容入手,灵活运用这三种组织形式,使其发挥各自的作用,达到最佳效果.在小组学习中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怎么学,通过讨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
问题。
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的设计一些有深度,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辩析讨论,表达各自的意见。
如在学习《诚实的孩子》第3自然段时,我让组长带领小组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讨论这样两个问题:“你认为谁说的是实话?为什么?”同学们集思广益,从动作,表情,语气等各个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得出列宁说谎的结果。
不仅读懂了课文内容,而且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展开讨论,这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讨论的过程实质是相互竞争,相互诱导,相互激活的过程,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会在讨论中一触即发。
同学们在互相探讨,互相补充,逐渐完善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还形成了团结协作的良好风气,这将对他们的创新人格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
4、主体地位,确保学生创新环境。
当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
”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创新学习的重要因素。
为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新的见解,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师作为学生的参与者,合作者,不要越俎代庖,而是和学生平等对话,沟通交流。
评价学生的重点放在是否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上,坚持以积极评价为主,培养学生独特个性。
如在小组讨论后汇报时,教师要肯定同学们积极参与所得出的结论,若有遗漏可让其他小组补充,若有错误可进行讨论订正,不能简单的以答案是否准确作为
衡量的唯一标准。
“以学为本,为学服务”这一原则反映了新的教育理念。
5、知识拓展,搭建创新舞台。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给他们更大发挥的空间。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更多的营造机会,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学。
教师在上课时决不能为了教而教,仅仅拘泥于课本,会阻碍孩子的成长,扼杀他们创造的才华。
我在教学时总是抓住各种机会让学生试着去想,试着去说,试着去做。
如在教学《捞月亮》一课时,当学生读到“小猴子的手刚一碰到水,月亮就不见了。
”一段时,我就让学生说说此时此刻,你想对猴子说什么?又如在《诚实的孩子》一课学习完之后,我让学生以列宁的身份给姑妈写封信,并念给全班同学听。
又如在学习《狐狸和乌鸦》一课后我让学生续写故事,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让我大开眼界。
可见,不是没有千里马,而是没有给马儿自由驰骋的场地。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古人云:“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天才需要的是适当的培养与点拨,决不是包办代替。
要使“高分低能”的现象彻底消失,首先要更改的就是教育者的思想。
“题海战术”培养不出爱迪生,只有充分自由的空间才能最大限度的展示学生的才能。
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还要有大量的阅读实践活动。
因此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双边活动,让学生紧扣重点,难点进行深入的思考与讨论,实实在在的感悟语言,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还要想方设法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尽量多的为学生提供可以参
考,判断的信息和广博的知识,使学生在充分的阅读训练中使语文素质得以提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心中一定要时刻想着学生应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既要使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
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使其具有勇于创新的欲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给予创新想象的空间,合作的机会,想方设法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动心,动情,将“研究式创新教学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更加充分的实施。
总之,我们广大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走入情感丰富的语文课堂,注重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学生共同发展,与新课程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