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二篇 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旨归纳
本文以清峻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 山川景色,并通过借古证今,强调了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的观点,表 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 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结构梳理
总领全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仰视:高峰入云
谢 具体 俯视:清流见底
愉沉 悦醉
中 描绘 平视:两岸石壁 青林翠竹
得山

晓雾歇,猿鸟鸣 夕日颓,沉鳞跃 意 水
3.怎样理解作者的连发两问? 作者连发两问,寥寥九字,意味隽永:贬谪
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等种种难言之情尽在其中。
主旨归纳
本文通过对庭院月光的描写,创造了一个清幽 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贬 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都包含在其中。
结构梳理
官衔上还加了“本州安置”字样,不得签署公事,不 得擅离安置所,实际上跟流放差不多。《记承天寺夜 游》是苏轼在被贬于黄州的困苦境遇中写的。元丰六 年,是作者被贬谪到黄州的第四年。
课文解读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
高兴的样子
考虑, 行乐,
想到
寻乐
副词,就
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背景链接 《答谢中书书》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
文·全梁文》卷四十六(中华书局1958年版)。文章 写于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 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 脱。陶弘景就是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而隐居山林。 这些文人在他们的书信中,常常描山画水,以示志趣, 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此文正是如此。

月色入户 叙事——赏月缘由 怀民相与
来自百度文库
贬居寂寞

天 寺
写景——庭下月景
积水空明 藻荇交横 景色宜人
夜 游
抒情——触景生情
处处皆景 闲人得赏
闲情雅致
豁悲 达凉 乐苦 观闷
◆古今异义
四时俱备( 古义:季节 今义:某个时候 ) 晓雾将歇( 古义:消散 今义:停止、休息 ) 夕日欲颓(古义:坠落 今义:衰败,萎靡 )

感慨收束:欲界之仙都,未复有
能与其奇者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作者名片
苏轼(1037—1101),北宋著名文学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市) 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 擅长诗词、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有文集《东坡全集》传世。代表作品有《赤 壁赋》《石钟山记》《题西林壁》《赠刘景 文》《饮湖上初晴后雨》等。
1.开头第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首句总领全文,奠定了写景抒情的基调。
2.“晓雾将歇……沉鳞竞跃”一句有什么妙处? 这一句通过描写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
的活动,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
3.最后两句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绮丽,
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 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文言句式
判断句: 盖竹柏影也(“……也”表判断)
省略句: 解衣欲睡(省略主语“余”)
倒装句: 相与步于中庭(状语后置,应为“相与于中庭步”)
深入探究
1.《答谢中书书》写景是如何体现动静相衬之美的? 一是形体的动与静,高峰为静,流水为动。二是
也一致。见明月而未寝,体现出被贬官之人的抑郁 寡欢之情。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 也”,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月色怎 样的特点?
运用比喻。“积水空明”写月光的清澈透明, “藻、荇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作者以高 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 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10 短文二篇
R ·八年级上册
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周围的一切美吗?也许 你忙碌于繁重的学业中,无暇欣赏,但当你抬头远 望的一刹那,你会感到窗外的一切是那样的美好。 天的晴明,地的广袤,山的挺拔,树的健壮……无 不让你心动神摇。今天我们学习的两篇短文就是一 幅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轴,让我们一同去欣赏。
和,跟 ……的人

院子里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
共同,一起
形容水的澄澈
均为水生植物
大概是
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
交错纵横
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 清闲的人
语气词,相当于 “罢了”
1.“怀民亦未寝”中的“亦”说明了什么? “亦”说明张怀民与作者的处境相同,情怀自然
唐宋八大家 韩愈(768-824) 欧阳修(1007-1072) 苏轼(1037-1101) 王安石(1021-1086)
柳宗元(773-819) 苏洵(1009—1066) 苏辙(1039-1112) 曾巩(1019-1083)
背景链接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苏轼文集》卷七十一( 中华书局1986年版)。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对 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这就是 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他被贬为黄州 团练副使(地方军事助理官)。
古义:大概是 盖竹柏影也( 今义:器物上部有遮盖作用的东西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清闲的人 今义:指与 事无关的人,多含贬义 ) 念无与为乐者( 古义:考虑,想到 今义:想念 ) 月色入户(古义:单扇的门 今义:主要指人家 )
◆一词多义
夕日欲颓( 副词,将要 ) 欲
欲穷其林( 动词,想要 )
字词测评
•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夕日欲颓( tuí )
沉鳞竞跃( yuè )
与其奇者( yù )
未寝( qǐn )
相与( yǔ )
遂( suì )
藻( zǎo )
荇( xìnɡ )
竹柏( bǎi )
猿( yuán )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作者名片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
号华阳隐居,人称“山中宰相”, 南朝齐梁时思想家,丹阳秣陵(今 江苏南京)人。著有《陶隐居集》 《本草经集注》《二牛图》等。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动词,参与,文中指) 置身其中
念无与为乐者( 动词,和 )
猿鸟乱鸣( 形容词,没有秩序,没有条理) 乱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名词,战乱 )
遂 遂至承天寺( 于是,就 ) 遂迷,不复得路( 终于 )
◆词类活用
五色交辉( 名词做动词,辉映 ) 夕日欲颓( 形容词做动词,坠落 ) 相与步于中庭(名词做动词,散步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