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灯塔去》的多重选择性的全知视角
评弗_伍尔夫_到灯塔去_的意识流技巧
二十世纪文学评弗・伍尔夫 《到灯塔去》的意识流技巧李 森内容提要 作为英国伟大的现代派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对于什么是生活和真实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她和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家彻底决裂,把写作的重点转到对人物精神世界的描写上。
本文以《到灯塔去》为文本,探讨她如何娴熟地使用间接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象征手法、时间蒙太奇、多视角叙述方式等意识流技巧来揭示人物变化多端的内心世界,从而达到她真正表现生活的目的。
关键词 意识流 内心独白 联想 象征 蒙太奇 多视角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是西方意识流小说的杰出代表之一,也是英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女作家。
《到灯塔去》(To the Li ghthouse ,1927)是伍尔夫的代表作之一,许多评论家甚至认为,这是伍尔夫最好的一部小说。
伍尔夫对什么是生活和真实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在《论现代小说》(Modern Fic 2tion )一文中,她对生活的真实含义作出过精辟论断:“往深处看,生活好像远非‘如此’。
把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物在普普通通的一天中的内心活动考察一下吧。
心灵接纳了成千上万个印象———琐屑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的钢刀深深地铭刻在心头的。
它们来自四面八方,就像不计其数的原子在不停地簇射;当这些原子坠落下来,构成了星期一或星期二的生活,其侧重点就和以往有所不同;重要的瞬间不在于此而在于彼。
”①在伍尔夫看来,生活是积累在内心深处的各种印象,好的小说“不会有约定俗成的那种情节、喜剧、悲剧、爱情的欢乐或灾难”。
②如果说《到灯塔去》有故事情节的话,这个情节也是非常简单的。
题目“到灯塔去”即是对故事的最好概括,讲的是拉姆齐一家及客人计划去灯塔,但因各种原因未能成行。
经过十年的沧桑变幻,他们又重返别墅,实现了去灯塔的宿愿。
在《一间自己的屋子》这部专论中,伍尔夫认为,“真实就是把一天的日子剥去外皮后剩下的东西,就是往昔的岁月和我们的爱憎所留下的东・26・西”。
从《到灯塔去》看伍尔芙的文体风格文献综述五稿
从《到灯塔去》看伍尔芙的文体风格文献综述学号:102012010099 文学院2010级汉本三班张晓丽弗吉尼·亚伍尔芙是二十世纪英国杰出的意识流小说家,《到灯塔去》是一篇能典型代表其文体风格的小说,本文重点着眼于这一文本,并简要概述伍尔芙的其他文本,进而对伍尔芙文体风格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综述。
一、《到灯塔去》伍尔芙在每一部小说的创作中都求新求变,但总而言之,她的小说在叙述手法上始终坚持两个显著的特点:多叙述视角与内心独白。
以《到灯塔去》《达洛维夫人》《海浪》为例。
视角变化时小说也在变化,法国后印象派画家塞尚采用了革命性的多焦点透视法,给伍尔芙的创作带来很大启发。
《达洛维夫人》中从彼得的沮丧开始,接着伍尔芙切换视角将赛普提姆这一悲情人物引入我们的视线。
郝琳也重点阐述了伍尔芙作品中频繁使用的多角度叙述手法构成的蛛网式叙事结构与套盒式叙事结构。
郝琳认为,多角度叙述的提法主要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采用严格意义上的“第三人称有限人物叙述视角叙事手段”进行叙事,也就是多个次要人物的观察眼光和叙述角度辐辏式地聚焦在主要人物上,以此构成横向的蜘蛛网式的叙事结构,如《到灯塔去》主要人物拉姆齐夫人。
第二种情况是指采用宽泛意义上的“第三人称有限人物叙述视角”进行叙事,也就是三位一体的人物-艺术家-作者,此外还通过人物化的大自然分别从各自的高度层层相扣式地思考人生,以此构筑成一种纵向的套盒式的叙事结构。
叙述视角由叙述角度、叙述声音、叙述焦点和叙述指向这四个要素构成,即文本从谁的观察角度,以谁的口吻,在向谁,讲述谁的故事。
N.Friedman把小说的视角分成了八类,他认为伍尔芙的《到灯塔去》属于第五类,即“多重选择性的全知”类型。
他认为,“在这一类中,人物的言行、外表、背景等故事成分只能通过某一出场人物的头脑传递给读者。
”蔡文辉和吴雷也对伍尔芙多重叙事视角的文体风格作了进一步阐发,指出小说中通过多个不同人物的意识流动,自我感觉以及沉思遐想的重合叠加,打破了传统小说单一的叙事格局,同时又消解了大多数意识流小说中普遍存在的晦涩难懂的遗憾。
以《到灯塔去》为例探讨伍尔夫意识流小说的叙事
以《到灯塔去》为例探讨伍尔夫意识流小说的叙事作者:陈静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36期摘要:《到灯塔去》是弗吉尼亚·伍尔夫于1927年发表的意识流小说,迄今为止《到灯塔去》都被外界公认为上世纪中最优秀的小说之一。
该小说以伍尔夫的家庭为原型,从伍尔夫童年时期叙述起,讲述了拉姆齐一家人与朋友的度假生活。
本文从《到灯塔去》的叙事特点出发,更深层次的分析和挖掘伍尔夫在其创作过程中运用的叙事技巧。
关键词: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意识流小说;叙事[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6-0-01弗吉尼亚·伍尔夫英国著名的意识流小说家,也是20世纪英国的代表性女作家。
《到灯塔去》是伍尔夫于1927年发表的一部著作,是至今为止世界公认的优秀意识流小说之一。
伍尔夫在其文学写作成熟阶段完成了这篇著作,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传性质。
从叙事风格上看,伍尔夫并没有采用平铺直叙的创作手法,而是不断的创新意识流小说的写作风格,在以往的写作技巧上探索出更符合小说内容的叙事技巧。
一、象征手法《到灯塔去》是西方现代主义环境下的产物,是一篇意识流风格的著作。
该小说围绕拉姆齐一家与灯塔的事件展开,主要内容为拉姆齐家庭与朋友一直想去灯塔度假,但却因为种种因素没有实现。
该小时故事内容较为简单,并没有过多的渲染故事内容,而是重点刻画小说人物的思想意识、生活真谛以及人生价值等相关现实问题。
现实问题是各个文学流派老生常谈的话题,在《到灯塔去》这部作品中,伍尔夫并没有采用传统的叙事方法,而是运用了象征手法来大力刻画和渲染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象征手法是一种具有延伸含义的创作方式,具有蕴含丰富的特点,其象征对象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人们共知的历史性文化,是受到全世界人们共知和认可的一种象征内涵;二是创作者通过其作品为受众呈现的某种特定象征内涵,该象征内涵的呈现是通过特定情境的描写来实现的。
论《到灯塔去》的叙述视角(一)
论《到灯塔去》的叙述视角(一)摘要:《到灯塔去》(TotheLighthouse)是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向现代主义小说转型的代表作品之一。
在小说中,作者伍尔夫极大地降低全知全能型叙述者的叙述比例,大量采用有限视角,从人物的主观角度进行叙述,并将叙述视角频繁转换,多视角叙述,从而凸现她所倡导的文学创作理念——主观真实。
关键词:小说《到灯塔去》叙述视角有限视角视角转换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Woolf,1882-1941)是现代主义小说的先锋代表,她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为现代主义小说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伍尔夫倡导主观真实论,在小说创作中,她摒弃了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常规,不再着重摹写外部世界的现实,而转向对人的主观精神世界的探索。
《到灯塔去》(TotheLighthouse)发表于1927年,是伍尔夫继《雅各的房间》和《达洛卫夫人》之后推出的又一部现代主义小说。
伍尔夫以新颖的创作理念与独特的艺术手法,将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较为完美地统一起来,小说整体上是由一系列感觉、印象、思绪、回忆等心理活动构成,情节已经被淡化到无足轻重的地步。
小说较为完美地体现了伍尔夫的小说理论及写作技巧,是研究伍尔夫小说艺术的一个较好的切入点。
本文试从叙述视角方面来分析探讨小说的艺术特色。
一、有限视角(LimitedPointofView)叙述视角,简单地说,是指由谁来叙述故事以及如何叙述故事。
传统小说中,往往采用全知视角,叙述者是全知全能的“上帝”,可谓无所不知,无所不见。
这种叙述者的采用,降低了作品的真实度,让小说常带有主观说教和人为创作的痕迹。
作为现代主义小说的先锋代表,伍尔夫采用了新的叙述视角,使其作品能够更自由、更微妙地展现人物丰富而细腻的精神生活。
弗里德曼(Friedman)在《小说中的视角》将《到灯塔去》的叙述视角划分为“多重选择性的全知”(Multi-pleSelectiveOmniscience)类型。
《到灯塔去》中的双性同体
《到灯塔去》中的双性同体摘要:双性同体观是英国著名女作家伍尔夫提出的重要思想。
它是一种人格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理念,以性别的可换性来否定永恒不变的性别角色模式。
在《到灯塔去》中,伍尔夫认为:最美好的人性应该是理性与情感的完美融合,女气质和男性气质最终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双性同体观伍尔夫《到灯塔去》和谐统一前言:在伍尔夫的小说中,许多主人公和大多数艺术家都同时具有传统的男女个性特征和双性同体的意识,甚至在一些人物身上还体现了男性到女性的身体上的转变。
很多人将《到灯塔去》认定为伍尔夫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大概是出于对这部小说在主题和技巧上的整体性的欣赏。
在主题方面,《到灯塔去》直接地陈述了双性同体的艺术视野的重要性:那种既不是纯粹女性也不是纯粹男性的两者兼有的理想状态。
对伍尔夫来说,“双性的心灵是易于共鸣而有渗透性的;它毫不阻碍地传达情感;它天生有创造力、光彩夺目、浑然一体”。
[1]一、男性和女性的二元对立、相互区别《到灯塔去》明确地表明,纯粹的男性人格(拉姆齐先生)和纯粹的女性人格(拉姆齐夫人)都是有缺陷的。
拉姆齐先生作为哲学家关注的是对真理的发现,他的大脑以纯粹的逻辑和理性的方式活动,像他所说的一样,一步一步,按部就班地从A过渡到Z。
他感到沮丧的是他现在才到Q。
拉姆齐夫人所关心的则是生活的细节、人的情感以及她与丈夫、孩子的关系。
她的头脑是跳跃式的,能将不同的思想进行关联―她可以从A跳到Z. 拉姆齐先生缺乏对妻子和孩子们的注意、对重要的经济开支的关注以及对社会和国际形势的意识。
他的思维方式被莉丽讥讽为只见整体现实,只会哲理思考。
拉姆齐夫人也有缺点:她经常试图指导和设计别人的生活;她不让自己的孩子长大;她不懂数学和历史;她太依赖男人和他们的男性智慧。
然而,她从不让自己的大脑空闲,从一件小事考虑到另一件小事。
在小说的前半部分,她用爱、宽容和理解把所有的人联系起来。
但到后来,局限于狭窄的视野,她已无力担负起这种作用了。
伍尔夫《到灯塔去》意识流手法的运用
伍尔夫《到灯塔去》意识流手法的运用摘要:间接内心独白, 自由联想和空间蒙太奇, 象征手法,叙述视角的转换时间倒叙等意识流叙事手法的娴熟运用, 使得《到灯塔去》这部伍尔夫意识流的文学作品成为了令人注目的范本。
通过这些叙事手法, 意识流的思维在跳跃中达到了和谐, 在和谐中构建了跳跃, 达到时间、空间、文本、内涵的完美统一。
关键词:蒙太奇叙事手法意识流一、关于伍尔夫的《到灯塔去》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 - 1941) 出生于英国伦敦富裕的知识分子家中。
她的父亲莱斯利·斯蒂芬不仅藏书量丰富得惊人,而且经常邀请当时的一些知名人士来家中举办文艺沙龙。
这些人富有朝气,思想激进,充满着要为自由和艺术献身的精神。
受这种环境的影响,伍尔夫养成了敢于表达思想、勇于探索和实践、并不断超越自我的性格。
在创作上,她与爱尔兰的乔伊斯、法国的普鲁斯特齐名。
她被称作意识流小说的杰出代表,世界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她一生中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篇,其中《到灯塔去》是一部炉火纯青的意识流小说。
在叙事方式上与传统的现实主义的作家彻底的决裂,把叙事的重点从对客观世界的记录转移到对人物心理的抽象刻画上。
二、关于意识流意识流是心理学家们使用的一个短语。
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创造的,指人的意识活动持续流动的性质。
詹姆斯认为:人类的思维活动并不是由一个一个分离的、孤立的部分组成,而是一条连续不断的、包含各种复杂的感觉和思想“流”。
小说中的意识流,是指小说叙事过程对于人物持续流动的意识过程的模仿。
具体说来,也就是以人物的意识活动为结构中心,表面看来似乎是随机产生,且逻辑松散的意识中心,但实际上它是将人物的观察、回忆、联想的全部场景与人物的感觉、思想、情绪、愿望等交织叠合在一起加以展示,以“原样”准确地描幕人物的意识流动过程。
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和法国直觉主义哲学家亨利·柏格森的两点理论对意识流文学作品的影响也很大。
女性的呼声_到灯塔去_的女性主义解读
大 众 文 艺125弗吉尼亚•伍尔夫作为女性主义的代表作家,凭借自身敏锐的性别意识,努力探索女性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密切关系。
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通过探索意识流小说《到灯塔去》的思想内容和审美旨趣,尝试理解作者的女性写作观。
一、男女二元对立模式的颠覆传统的文学作品总是建立在父权中心文化的大背景下,两性关系呈现二元对立等级模式,女性往往被排除在中心之外,是用以证明男性价值的“他者”。
《到灯塔去》以女性视角揭示了父权制社会男女二元等级对立的现状,并提出颠覆这一模式的可能途径。
1.二元等级对立现状的揭示小说中的拉姆齐夫妇代表了当时现实社会的两种生活原则,是男女二元等级对立模式的集中体现。
拉姆齐先生性格孤僻、讲求实际、待人严肃,其代表着文明、理性和逻辑的男性原则。
与之相反,拉姆齐太太则美丽贤惠、喜欢幻想、对人宽容,体现了理想、直觉和情感的女性原则。
拉姆齐先生希望在理性王国里寻求真理和秩序,在知识领域中德高望重的他想成为天才而不得,这种折磨导致了其精神上的以自我为中心,同时不断要求妻子的抚慰和崇拜,是典型的父权制家庭文化的化身。
而拉姆齐夫人扮演着男性社会为他制定的角色,他表面脆弱而内心坚强,是家庭里的贤妻良母、社交场合的优雅主妇。
拉姆齐夫人成为了波伏娃笔下的“第二性”,她的生存要在丈夫的庇护下展开,“他(丈夫)是价值的监护者、真理的创造者和夫妻伦理的维护者。
”在小说中,男性融入社会,居于文化中心,谈论学术、社会和政治;女性则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力,留守家庭。
在对待事物的态度上男性注重实际,女性则注重情感,如小说开端拉姆齐夫妇对天气的争论:拉姆齐夫人安慰孩子,明天将是晴天,可以前往灯塔;他的丈夫则认为这是愚蠢女人无视事实的想法。
在思维模式上,男性逻辑严密和抽象,女性则直观零乱。
小说中拉姆齐夫人的常常思考生活琐事,且思路零乱,笔者认为这是性别的二元对立造成的社会对女性的偏见。
这种二元对立的模式夸大了两性之间的差异,从而使矛盾不可避免。
《到灯塔去》读书有感
《到灯塔去》读书有感《到灯塔去》是一部准自传体的意识流小说,以一场“到灯塔去”的旅行为主线,展现了拉姆齐一家及其几位客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生活画卷。
这部作品结构宏大,情节复杂,然而,在伍尔芙的笔下,一切都变得清晰而有条理。
她革新了英语语言,摆脱了传统小说结构的束缚,运用意识流的手法,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开篇,伍尔芙对拉姆齐夫人的描写就令人印象深刻。
“母亲让她们望而生畏——她们只能沉默地玩味自己离经叛道的念头,她们为自己酝酿的念头,是她们要过一种与母亲全然不同的人生;或许去巴黎,过一种更洒脱不羁的人生;不用总得照顾这个或那个男人;因为她们每个人都在心里无声地质疑这种敬重顺从的骑士精神,质疑英格兰银行和印度帝国,质疑戴戒指的手指和蕾丝花边,虽然对于她们所有人来说,这一切蕴含几许美的本质,唤起了这些少女内心中的男子气概,让她们坐在桌边面对母亲的视线时,对她不可思议的严肃和异乎寻常的礼貌肃然起敬。
”这段文字将母女之间复杂的情感关系描绘得细腻入微,让人心生感慨。
母亲的权威令女儿们感到畏惧,她们渴望挣脱传统的束缚,追求自己的人生。
这种对女性气质与内心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性别意识的敏锐洞察,使得伍尔芙的作品充满了力量。
她的创作视角独特,心理描写精准,意识流手法运用得炉火纯青,让读者能够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到她们的痛苦与挣扎。
阅读伍尔芙的作品,就像是进行一次心灵的探索之旅。
她善于用看似平淡无奇的文字,构建出一个充满张力和情感的世界。
在她的笔下,人物形象鲜明,情感真挚动人。
她对生活的观察细致入微,能够捕捉到那些微妙的情感变化,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共鸣。
然而,这样一位杰出的作家,却在生活中经历了诸多苦难。
据说,伍尔芙每完成一部作品都会出现病兆,最终,她不堪忍受精神分裂的折磨,选择了自杀。
在给丈夫伦纳德的遗言中,她写道:“我不能再毁掉你的生活了。
我想,两个人不可能比我们一向更开心了。
”或许,在她的内心深处,一直渴望着能够找到那束指引她的光。
从伍尔夫《到灯塔去》看意识流主题的构建
从伍尔夫《到灯塔去》看意识流主题的构建作者:朱江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14年第06期摘要:本文以《到灯塔去》为文本,探讨时间蒙太奇、多视角叙述方式、诗化的象征手法等写作技巧来揭示书中人物变化多端的内心世界,把写作的重点转到对人物精神世界的描写上。
作者意识流的思维在和谐中构建了时间、空间、诗意与内涵的完美统一。
关键词:《到灯塔去》意识流小说诗意象征引言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是西方意识流小说的杰出代表之一,也是英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女作家。
她的好友福斯特先生对她作出了恰当、生动的评价:“弗吉尼亚·伍尔夫写了大量的作品,她用新的方法给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乐趣,面对着黑暗,她把英国语言的光芒向前推进了一小步。
”《到灯塔去》是伍尔夫的代表作之一,许多评论家甚至认为,这是伍尔夫最好的一部小说。
一、小说中时间蒙太奇的叙事手法时间蒙太奇是指在特定的空间内,人物的意识突破传统的时间概念,自由穿梭于过去、现在和未来。
时间蒙太奇是反映人物意识变化和心理感受的有效手段。
它不仅可以使人生经历的各个阶段在一个有限的、特定的空间内得到最充分的表现,而且还能使人物在某一时间的经历同其另一时间内的经历交错重叠,显示出人物意识的多元化与立体感。
莉丽是《到灯塔去》中的一个主要人物,她在揭示拉姆齐夫人的内心世界及贯穿整个故事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呈现她的意识活动时,就运用了时间蒙太奇技巧,整个第三部分第五章全部是莉丽的意识活动。
莉丽的思绪如同大海的波涛,在现在和过去之间有规律地来回穿梭,眼前的客观景象和过去的回忆交织在一起,最后停留在共同点拉姆齐夫人身上。
过去的一切象征性地再现,给予她启示,使得她解决了困惑已久的难题。
实际上,整个第三部分都是第一部分的再现。
尽管拉姆齐夫人已经去世,但读者能时刻感到她的存在。
因为她仍然活在拉姆齐先生、孩子及莉丽的心中,她的品格如同灯塔的光芒,永远照耀着人们。
课题研究论文:论《到灯塔去》的叙事艺术
67192 艺术理论论文论《到灯塔去》的叙事艺术弗吉尼亚?伍尔夫出生于19世纪80年代的英国伦敦,是意识流文学的杰出作家,她被世人赞誉为20世纪女性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先锋人物。
伍尔夫在文学创作方面更加注重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她认为作家的主要任务便是记录下奇异的、琐屑的、稍纵即逝的等各种刻在心头的印象,描述人物变化多端的、难以解说、不可名状的内在精神,从而揭示出人物内心活动的本质特征。
她的这种文学创作理念由此便决定了海洋这一意象,其经典之作《到灯塔去》正是小说人物在人生各个阶段对生存的现实世界的内心反映和情感感受。
《到灯塔去》的故事情节极其简单,将到灯塔去这一行为作为贯穿整篇小说的中心线索,描述了拉姆塞一家与几位客人于一战前后的一段度假生活经历。
拉姆塞夫人的儿子詹姆斯想到灯塔去,然而由于天气作祟,这段计划中的平凡旅游并未能顺利如愿。
之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拉姆塞一家人饱经沧桑。
拉姆塞夫人去世,而拉姆塞先生也终于携带自己的子女及友人乘舟出海,到达灯塔。
整篇小说并无华丽的故事情节,简单来看是由一系列印象、回忆、感觉等内心活动组成,情节一再被淡化。
在这片小说中,伍尔夫大胆地摒弃了传统小说中的全能型全知型的叙述模式,借助大量限知视角,以人物的主观视角加以叙述,给读者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视野,使得读者进行阅览小说的过程中能够随着人物的意识变动,清晰地感受到人物的内心感受和情感变化。
除此之外,伍尔夫还一再地转换叙述视角,从各个角度出发重新整个人物的种种意识,从而呈现出全新的艺术效果。
一内心独白内心独白是指小说中的角色假设在没有任何听众的环境下所直接表现出来的意识活动与心理状态,主要是用文字加以表述的一种毫无声息的意识流。
可以说,内心独白是创作意识流作品的最主要最基本的方法。
它主要折射人物内心的活动与思考,其中,包括对以往的回忆,对当前的思考、分析与探究,以及对将来的猜想与预测。
既能够反映故事角色浅层的、清晰的、明确的意识流活动,同时也能够反映故事角色深层的、模糊的、朦胧的意识流活动。
现代小说《到灯塔去》的解读:从时间蒙太奇和多视角叙述角度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论《瓦尔登湖》的生态伦理意蕴2 从餐桌礼仪看中美饮食文化差异3 原版英语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使用研究4 论汉英诗歌翻译中对“真”和“美”的追求5 网络英语对汉语词汇的影响研究6 《乱世佳人》主人公斯嘉丽形象浅析7 化妆品品牌名称翻译审美与选词8 《莫比迪克》中不同的人物特点9 从《瓦尔登湖》看梭罗的自然观10 中国和英国传统婚俗差异研究11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
原创Q 799 75 79 3812 从文化视角考察中英语言的称谓语差异13 《蝴蝶梦》中的女性成长主题研究14 A Study of Narrative Strategies in Beloved15 论《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丁的女性意识16 目的论下的修辞手法翻译:以《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两个汉语译本为例17 论《隐形人》中的象征主义18 浅析儿童自然英语教学法的心理学优势19 自然观的演变——《自然》与《走出去思考》之对比分析20 王尔德童话《夜莺与玫瑰》中的唯美主义21 The Racial Stereotypes in American TV Media22 A Study of Intertextuality in Advertising Text23 从原型批评理论角度分析威利•洛曼的悲剧24 论修辞在英语广告中的应用25 从哲学角度看中西餐具文化的差异26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科技英语与科普英语的汉译27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28 中西民间鬼神形象中体现的宗教世俗化的研究29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玛姬的性格30 A Study on the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in the Sino-American Joint-Venture Enterprise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hangan & Ford Motor Company31 论跨文化因素对广告汉英翻译的影响32 A Research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Chinese Dish Names33 英语介词的翻译34 笛福《鲁宾逊漂流记》中鲁宾逊形象解析35 Landscape Poems in Seven-character Quatrains and Sonnets36 从关联理论看科技英语的翻译37 从《红字》看十七世纪新英格兰清教主义风尚38 如何增强小学生英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39 The Interpretation to Captain Ahab in Moby Dick through Abnormal Psychology40 An Analysis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in Teaching Spoken English in China41 应对写作逻辑乱象的对策42 中美广告语言文化异同研究43 The Study of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Native Language on Junior School English Teaching44 从“绯闻女孩”与“我的青春谁做主”中浅析中美青年婚姻爱情观的异同45 探究斯蒂芬•克莱恩诗集中的三类意象——以《黑骑者》为例46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时间观念47 论《红字》中的清教主义思想48 从民族文化心理差异角度看功能对等论在商标翻译中的运用49 试析《飘》中女主人公斯佳丽的传统意识50 小说《飘》中瑞德巴特勒的人物性格分析51 The Weakness of Human Nature in Gulliver’s Travels52 On Nabokov’s “Lolita” and Its Adaptation into the Movie by Stanley Kubrick53 从《穿靴子的猫》看美国动画电影中的英雄主义54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55 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角度分析外贸函电中否定信息的传递56 关于战争对英语习语的影响的研究57 广告英语中双关语的语用功能及其翻译58 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59 《德伯家的苔丝》悲剧成因探析60 探究马克吐温的反奴隶制观—对《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吉姆的分析61 分析《傲慢与偏见》与《简爱》中觉醒的女性意识62 双重文化下的文化选择——解析电影《刮痧》中中国移民的文化身份危机63 An Application of Schema Theory in Interpreting64 霍桑的《胎记》中乔治亚娜的死的深层原因探究65 翻译呼啸山庄的感想(英译中)66 情感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67 论《毒日头》中的生命价值观68 高中英语听前活动设计探究69 简•奥斯汀《诺桑觉寺》中人物对爱情和婚姻的不同态度70 法国大革命对《西风颂》创作的影响71 An Analysis of Jane Eyre’s Contradictory Character72 探讨英语翻译教学中的问题及改进73 从电影《姐姐的守护者》分析人的自私性74 英语幽默语的语用研究75 特洛伊战争电影改编的语境探析76 哈珀•李《杀死一只知更鸟》中斯科特的性格77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艺术魅力78 激励小学生积极说英语的教学法79 《傲慢与偏见》中话语标记语的语用推理研究80 从《简爱》看电影对名著的改编81 论奥斯卡•王尔德的艺术道德观82 解读《飘》中斯佳丽的形象83 从女性意识的角度解读《荆棘鸟》中的女性形象84 谈目的论视角下的商标翻译85 A Superficial Analysis of Religious Consciousness of Jane Eyre86 论《教授的房子》中圣彼得教授对自我的追求87 论人文主义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体现88 语言艺术与目的性操纵的杂合——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89 从苔丝和曼桢的角色分析中西文化下女性的抗争90 海丝特白兰—清教时代的新女性91 论《红字》中海斯特的女性主义92 《时时刻刻》中女性自我构建的研究93 从语用学视角初步分析英语骂詈语94 从语言角度分析《功夫熊猫》中中西文化的交融95 礼貌原则框架下化妆品广告语篇研究96 反译法在英译汉中的应用97 翻译“忠实”新解——兼评《傲慢与偏见》译本98 莎士比亚的悲剧对当代女性的影响99 简与林黛玉性格及命运对比100 中西礼仪对比101 论《最后的莫西干人》中的印第安情结102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中普通而独特的女性形象103 浅析霍桑罪恶观在《拉帕西尼的女儿》中的体现104 英汉颜色词隐喻的认知比较与研究105 跨文化视角下中西方选秀文化对比研究——以达人秀为例106 影响英语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因素分析及其对策107 民族文化差异与广告语言创意108 从习语看中西方文化差异109 浅谈古希腊罗马神话对《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前四部)的影响110 三星公司营销策略研究111 英汉语言中颜色隐喻的认知差异研究112 英语课堂提问的策略研究113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红楼梦》颜色词的英译114 从女性主义视角看幽默翻译115 国际商务谈判技巧与策略初探116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Table Manners and Culture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117 女性主义解读《威尼斯商人》中的女主角118 中外教师教学体态语的意义差异研究119 从《纯真年代》中的女性角色看伊迪斯•华顿的女性意识120 《蝴蝶梦》中的女权主义121 中美新闻价值观的差异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的体现122 《宠儿》的黑人女性主义解读(开题报告+论)123 浅谈涉外英语合同的特征及翻译技巧124 英语体育新闻中模糊语言的词汇特点及其翻译对策125 中美家庭价值观差异浅析126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产品说明书的翻译127 解读《爱玛》中的女性主体意识128 A Comparison of English V 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y Use in Learners of Different Ages129 从消费社会学探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美国梦的幻灭130 解析《红字》中清教主义对人物性格的塑造131 商务合同英语的语言特征132 英汉礼貌用语对比研究133 比较分析《喜福会》与《日用家当》中两代人之间的文化冲突134 中西方婚礼文化对比135 英汉诗歌中“月”意象的认知解读136 英汉委婉语对比研究137 《红楼梦》英译中双关语文化成分的翻译策略研究138 A Pragmatic Analysis of Puns in English Advertisements under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139 试析《傲慢与偏见》中的书信140 丁尼生《鹰》与休斯《鹰之栖息》的对比分析141 华盛顿•欧文与陶渊明逃遁思想对比研究142 卡克斯顿印刷业对英语传播的贡献143 中学英语教师素质提高的途径探索144 浅谈圣经对经典英美文学作品的影响145 归化与异化在翻译策略中的研究146 谈品牌广告文体特点及其翻译147 Where Should Gone With the Wind Go?——Study on The Disputes Among Critics of Gone With the Wind148 Business English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149 The Comparison of Diet Culture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150 分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女主人公的爱情观151 文化杂糅背景下的身份诉求——解读奈保尔的《半生》152 Cultural Conflicts in Daisy Miller—An Analysis on Henry James’ International Theme153 《红楼梦》两个译本中称呼语翻译的对比研究154 《红字》中丁梅斯代尔的灵魂救赎155 灵魂救赎者—《七个尖角阁的老宅》中菲比的人物分析156 从《小王子》看成人世界的身份危机157 从高中生生理和心理的角度探讨PPT使用的利弊158 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看英语人名的翻译159 The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English Teaching160 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及在广告中的应用161 中美饮食文化的差异162 归化翻译在电影字幕中的运用--以《米尔克》为个案分析163 对《魂断蓝桥》女主角悲惨性命运原因的分析164 论戏剧《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悲剧形象165 海明威“冰山原理”在《永别了,武器》中的应用及对写作的指导意义166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中西方商务谈判167 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嘉莉妹妹》中嘉莉的新女性形象168 澳大利亚传记文学中的土著文化:以《我的位置》为例169 论修辞在广告语中的运用和翻译170 海明威《印第安人营地》新解171 浅析莱辛在《屋顶丽人》中的女权主义思想172 对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几种中译本比较研究173 庞德《诗经》英译研究174 《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性格分析175 中国英语在中国文化输出中的作用176 浅析《红字》中丁梅斯代尔的挣扎177 浅析《老人与海》和《海上扁舟》中人与自然的关系178 悲剧英雄—赫尔曼•梅尔维尔笔下的比利•巴德形象分析179 英语交际中害羞心理产生的根源及其克服方法180 The Essence of Democracy and Freedom: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Animal Farm 181 浅析《雾都孤儿》中的现实主义182 “三美论”观照下的《再别康桥》英译本比较研究183 英汉谚语特征对比分析184 试析《旅游巴士》中的犹太文化内涵185 中美人际关系比较186 探讨武侠和骑士形象的异同187 The Important Role of Body Language in American Daily Life188 接受理论视角下英文商标名汉译研究189 《最蓝的眼睛》和《宠儿》中黑人女性的悲剧根源190 论罗伯特•佩恩•沃伦《国王的人马》中对真理与自我认知的追求191 浅论创造性叛逆—以《一朵红红的玫瑰》三个译本为例192 浅谈外贸英语的翻译标准193 肢体语言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与作用194 中美拒绝策略研究195 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比较196 《呼啸山庄》的悲剧分析197 美国拓荒运动中的新女性形象--读威拉凯瑟《我的安东妮娅》198 中式菜肴名称英译的功能观199 宗教枷锁下的人性挣扎——《红字》中丁梅斯代尔形象解读200 《红字》中霍桑的女性观。
解读《到灯塔去》的叙述策略
解读《到灯塔去》的叙述策略作者:郭文娟张连飘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24期摘要:《到灯塔去》是伍尔芙代表作之一,本文重在解析该部散文式小说的叙述策略,使读者能够更加准确地体会这部小说的魅力与作者的创作意义。
关键词:多视角叙述;象征;时间作者简介:郭文娟(1989-),女,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张连飘(1988-),女,河北省保定市,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 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3--01绪论弗吉尼亚·伍尔芙是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锋代表。
《到灯塔去》是伍尔芙比较成熟圆润的作品之一,作者运用飘逸灵动的笔触细腻地描绘出主要人物的内心世界,运用娴熟独特的叙事手法引领读者去感受与领悟书中人物丰富缤纷的思想情绪与主观体验,成功地实践了她的小说理论和创作目的。
本文从伍尔芙创作《到灯塔去》的叙事策略入手深入分析,带领读者驰骋于伍尔芙所构筑的想象空间,跟随书中人物意识的流动去感悟该小说的浓郁哲思韵味和超凡的艺术情趣与高雅的审美意识领略经典的魅力。
一、多视角的叙述方式在《到灯塔去》中,吴尔芙采用多视角的叙事方式来频繁切换叙事视角来全方位地塑造描摹自己小说中的人物。
拉姆齐夫人是该小说中中最为核心的人物,但在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时,作者既没有直接现身文段对这一人物品头论足,也没有单单借用故事中的某一人物形象来引导读者对拉姆齐夫人的认知判断,而是把她置于众人的意识焦点之内去观察。
在他丈夫眼中她是位温柔贤惠的好妻子;在她小儿子眼中,她是位比他父亲强一万倍的好母亲;在客人斯坦利等人眼中,她是位端庄美丽而又乐于助人的女主人。
读者在观察到拉姆齐夫人美好一面的同时,也在其他人物视角下对拉姆齐夫人有了新的认识。
比如在莉莉眼中,拉姆齐夫人是位骄纵丈夫儿女、专断固执并有着强烈控制欲的女性。
论_到灯塔去_的艺术形式
第28卷第1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1月 Vol. 28 No.1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Jan. 2006──────────收稿日期:2005-06-23 作者简介:梁超(1981-),女,河北唐山人,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 32 -梁 超(河北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摘 要:伍尔夫在小说的艺术形式方面表现出非常独特的创造性和开拓性,她创造了新的人物塑造模式,在叙事方式上放弃了传统的“全知全能的叙述”,由作家的个人叙述转变为多视角叙述方式;她还运用人物自由联想、象征主义等艺术形式,给读者提供了清新的视野。
这些艺术形式在她的意识流小说《到灯塔去》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
关键词:自由联想;象征主义;多视角叙述中图分类号:I5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6)01-0032-03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西方意识流小说的杰出代表之一,也是英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女作家。
伍尔夫在实验和完善小说艺术形式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她摒弃了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常规,不再着重摹写外部世界的现实,而转向对人的主观精神世界的探索。
《到灯塔去》完美地体现了伍尔夫的小说理论及艺术风格,作者综合运用自由联想、象征主义和多视角叙述等艺术形式,与意识流的手法完美结合,使她的作品具有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表现力。
一、运用自由联想描述人物内心活动在意识流作品中,自由联想是描述人物内心活动的主要手段。
人物的意识流既无一定的顺序又无固定的模式,他们往往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由一人或一件事情联想到其他的人和事,由现在联想到过去和将来。
“海”是伍尔夫小说中自由联想的一个重要来源。
海在文中更多的是充满比喻的描写,或是通过人物的自由联想,而不仅仅是叙述者的描述或是人物亲身的切实感觉。
没有任何想像、比喻而关于大海的纯粹描述微乎其微。
谈《到灯塔去》的叙述视角
谈《到灯塔去》的叙述视角谈《到灯塔去》的叙述视角弗吉尼亚伍尔夫是现代主义小说的先锋代表,她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为现代主义小说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伍尔夫倡导主观真实论,在小说创作中,她摒弃了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常规,不再着重摹写外部世界的现实,而转向对人的主观精神世界的探索。
《到灯塔去》发表于1927年,是伍尔夫继《雅各的房间》和《达洛卫夫人》之后推出的又一部现代主义小说。
伍尔夫以新颖的创作理念与独特的艺术手法,将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较为完美地统一起来,小说整体上是由一系列感觉、印象、思绪、回忆等心理活动构成,情节已经被淡化到无足轻重的地步。
小说较为完美地体现了伍尔夫的小说理论及写作技巧,是研究伍尔夫小说艺术的一个较好的切入点。
本文试从叙述视角方面来分析探讨小说的艺术特色。
一、有限视角叙述视角,简单地说,是指由谁来叙述故事以及如何叙述故事。
传统小说中,往往采用全知视角,叙述者是全知全能的上帝,可谓无所不知,无所不见。
这种叙述者的采用,降低了作品的真实度,让小说常带有主观说教和人为创作的痕迹。
作为现代主义小说的先锋代表,伍尔夫采用了新的叙述视角,使其作品能够更自由、更微妙地展现人物丰富而细腻的精神生活。
弗里德曼在《小说中的视角》将《到灯塔去》的叙述视角划分为多重选择性的全知类型。
他认为在此类型中,人物的言行、外表、背景等故事成分只能通过某一在场人物的头脑传递给读者。
在《到灯塔去》中,伍尔夫大量采用有限视角,使用第三人称作为叙述人称的主线,从人物的主观角度进行叙述。
读者在阅读小说时,不再置身事外,而是随着作品人物的意识流动,直接感受到人物的思想情绪与主观体验。
然而,弗里德曼定义中的全知一词,容易让人联想到传统的全知视角,而小说中主要是采用人物的眼光来观察故事世界,因此用多重选择性的全知来定义《到灯塔去》的叙述视角未免欠妥,如将《到灯塔去》的叙述视角定义为转换性有限视角也许更为恰当。
《到灯塔去》中的叙述者再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全知全能型的叙述者,因为小说绝大部分是通过作品人物的意识直接呈现给读者的。
对意识流小说《到灯塔去》的解说
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申丹
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申丹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申丹第一章故事与话语1、故事:在最一般的意义上,故事指“叙事文的内容即事件与存在”,包括了具体的事件、人物、背景,以及对它们的安排话(西摩.查特曼《故事与话语》)。
或者依热拉尔·热奈特的说法,“它指的是真实或虚构的、作为话语对象的接连发生的事件,以及事件之间连贯、反衬、重复等等不同的关系”,他建议“把‘所指’或叙述内容称作故事”(《叙事话语》);更简单地说,故事即“被讲述的全部事件”。
(《新叙事话语》)詹姆斯·费伦也说,故事即“叙述的内容:人物、事件和背景都是故事的组成部分;以编年顺序排列的事件构成了从话语中抽取出来的故事”。
(《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2、话语:在叙事学中,话语指叙事作品的形式规律,例如茨维坦·托多洛夫《叙事作为话语》对叙事时间、叙事体态、叙事语式的研究,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对叙事作品的时序、时长、频率、语式、语态所作的系统阐述。
因此詹姆斯·费伦说,话语是“用来讲故事的一套手法,包括视觉(谁在看),声音(谁在说话),持续时间(讲述某事所需的时间),频率(惟只一次讲述还是重复讲述)和速度(一段话语涵盖多少故事时间)。
在结构主义叙事学中,话语被视为叙事的方法,以区别于内容——人物、事件和背景。
”(《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话语也可指叙述者与人物语言之间的各种模式。
如由叙述者承担的讲述式引语和间接引语,由人物承担的直接引语以及叙述者与人物语言融合的自由间接引语。
话语的五个方面,三个范畴:时态范畴(顺序、时距、频率);语式范畴(通过控制距离或选择视角等来调节叙事信息:距离/详略和视点);语态范畴(叙述层次和叙述类型:语态是“说话者的风格、语气和价值的综合”。
《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谁在说?”,意图何为?)3、叙述行为(从叙述话语中分裂出来):热拉尔·热奈特在《叙事话语》中指出:“叙述表示生产叙事文的行为以及从广义上讲这个行为发生的真实或虚构的整个情境。
及物性系统下《到灯塔去》的叙述视角分析
叙 事 学是 应 用 语 言 学 模 式 来 分 析 文 学 作 品 的一 《 语 言功 能 与文 学文 体》 一 文 中提 出 “ 语 言 功 能理 论 ” 门交叉 学 科 。叙 述 视 角 一 直 是 叙 事 研 究 领 域 的一 个 是进 行 文体 研究 的有 效 工具 , 即主 张 以应 用 功 能 语 言 热点 问 题 。“ 叙 述 视 角 指 叙 述 时 观 察 故 事 的 角 学 理论来 分 析文 学 作 品 , 从 而 总 结 其 文 体 特 征 。H a l — 度” 。 _ 】 叙 述 视 角对 于 人 物刻 画 、 主题 表 达都 十 分 重 l i d a y明确 指 出 文 体 存 在 于 语 言 的 任 何 领 域 之 中。 要 。采用 不 同 的观察 角度 对 故 事进 行 叙 述 , 可 以从 不 Ha l l i d a y对 小说 《 继承 人 》 的及 物性 系统特 征 与小 说主 同角 度对 小说 的人物 及事 物 做 出评 价 、 表 达 隐 含 作者 题 发展 的关 系 所 进 行 的探 讨 说 明 了从 功 能 文 体 研 究 _ 6 我 国古 代 学 者 刘 勰 在 《 文 或叙 述者 的 观点 , 其传 递故 事 主 题 和表 达 写 作 意 图 的 小说 及 物性 模 式 的 价 值 。 效果 大不 相 同 。 申丹 和 王 丽 亚 教 授 在 《 西方叙事学 : 心雕 龙 》 中就 已从 功 能 文 体 的角 度 深 入 、 系 统 地 探 讨 经典 与后 经典 》 一 书 中对 不 同视 角 模 式 进 行 了分 类 。 了不 同语篇 的语 域 要 素 问题 。 l 所 以 , 从 功 能语 言 学 视角 模式 可 分 为 内视 角 和 外 视 角 。 内视 角 又可 分 为 的角度 分 析 文 学 文 本 具 有 可 行 性 。 功 能 语 言 学 主 张
论《到灯塔去》的全知视角
论《到灯塔去》的全知视角作者:陈健来源:《价值工程》2010年第22期摘要: 伍尔夫在小说艺术表现形式方面有着独特的创造性与开拓性,她在摒弃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常规的同时,又借鉴了传统小说的某些创作手法,最终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现代主义小说创作风格。
作为现代派小说家,伍尔夫在小说中虽极大地降低全知全能型叙述者的叙述比例,但传统小说中常常使用的全知视角依然出现在《到灯塔去》这部现代主义经典之作中。
Abstract: Virginia Woolf is an innovator who attempts to free the novel from the traditional forms prescribed by 19th century writers. She investigates the artistic techniques of traditional fictions and absorbs them with her own innovation. Although she has given a new form and a new spiritual awareness to the modern novel, artistic techniques of traditional fictions are also employed in her works. The omniscient point of view in To the Lighthouse will be discussed in detail in this paper.关键词: 全知视角;叙述者;《到灯塔去》Key words: omniscient point of view;narrator;To the Lighthouse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2-0226-021IntroductionAnyone who studies the fiction will encounter such terms as point of view and narrator. One can’t analyze the narr ative techniques of a novel without these terms. Simply speaking, point of view is the position from which the story is told. The term was used as early as July 1866 in criticism, but “it was not until Henry James wrote the prefaces for the New York editio n of his novels (1907-9) that it came into its own as a technical term”. [1].In order to achieve subjectivity, Woolf adopted limited point of view for rendering characters’ interior life. In To the Lighthouse, “almost everything stated appears by way of reflection in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dramatis personae.” [2](P534) In this way, the focal character tells the story in the third person, and he (she) stays inside the confines of what is perceived, felt and thought by himself (herself). “Reality” is presented to the reader through the particular perceptions of the focal character. Meanwhile, Woolf frequently shifted the limited point of view held by different characters throughout the novel. Through the minds of constantly changing focal characters, the reader gains access to the reality and to the persons experiencing that reality. However, To the Lighthouse is not narrated by the characters alone; omniscient point of view is still employed in this novel.2Omniscient Point of View in Traditional NovelsIn the traditional novels (the novel of Henry Fielding, Jane Austen, Walter Scott, Charles Dickens, William Thackeray, etc.), the authors usually adopt the omniscient point of view. This point of view is completely unlimited and the story can be seen from any or all angles. Thus, the narrator is standing beyond the world of story and knows all. He sometimes accompanies the reader as commentator and inserts authorial comments. Within this mode, the narrator can not only report but also comment on the actions as well as motives of the characters. In some traditional novels, for instance, in Fielding’s Tom Jones, the intrusive narrator goes so far that he even interpolates commentary which consists of several paragraphs on the subject matter or characters of the novel.Although the omniscient point of view confers great flexibility on the novelist to achieve varied effects, it has its faults and limitations. The intrusive commentary often breaks the fluidity of the whole wor k. Sometimes the narrator’s moral preachment makes the novel dull. Furthermore, the method of revealing characters’ inner life in the traditional novels keeps the reader away from the world of story. In most traditional novels, the omniscient narrator only makes general observations of the characters’ inner life.The omniscient narrator merely interprets and analyzes the character’s consciousness instead of “showing” it to the reader. The narrator “stands at the borders of feeling as he describes Do bbin with ironic and knowing distance.” [3] Therefore, the reader is only acquainted with the character’s feelings indirectly, and he can not obtain access to the continual activity of the characters’ minds.As a representative of modernism, Woolf attempted to free the novel from the conventional forms prescribed by the traditional novelists. In To the Lighthouse, she developed the technique of point of view. Woolf minimized the authoritative external narrator and employed the limited point of view. She gave the reader insight into the inner world of her characters by presenting their feelings, thoughts, memories, etc. Meanwhile, Woolf constantly shifted the viewpoints of different characters.3Omniscient Point of View in To the Lighthouse3.1 ProportionIn to the Lighthouse, Woolf’s ability to depict characters’ interior life has led many critics to assert that the omniscient point of view and narrator’s comments have been refined out of existence. For example, Shahnaz Hashmi states th at “ To [to] see life with the eyes of those who live it was the first desire that drove Virginia Woolf to discard narration and comment altogether…”[4](P112) Likewise, in his penetrating examination of To the Lighthouse, Mitchell Leaska implies that Woolf has discarded single, unifying narrative voice. Although he “recognizes the existence of an omniscient narrator, he sees her as fulfilling a function similar to that performed by each character.” [5]In To the Lighthouse, the single point of view of the traditional narrator is replaced by the multiple viewpoints of different characters, but omniscient point of view is never obliterated. In the fifth section of Part I:Knitting her reddish-brown hairy stocking, with her head outlined absurdly by the gilt frame, the green shawl with she had tossed over the edge of the frame, and the authenticated masterpiece byMichael Angelo, Mrs. Ramsay smoothed out what had been harsh in her manner a moment before, raised his head, and kiss her little boy on the forehead.[6]Who is looking at Mrs. Ramsay? There is no one in the room but Mrs. Ramsay and her little son. It can’t be Mrs. Ramsay herself. Since her son James is sitting on the floor busily cutting pictures, it can’t be James, either. Obvio usly, this passage is described by the omniscient narrator, and she is looking at Mrs. Ramsay. The reader can meet more like this throughout the novel.The role of the omniscient narrator becomes predominant in the second part, Time Passes. In this part, emphasis is put on “generalized, philosophical concerns, such as the meaning of life, death, and the transience of human experience.”[5](P642)Some passages in this part consist of the narrator’s comments, and some also summarize actions. Although the narrator is most obviously present as commentator here, her comments are only covert.However, Woolf greatly reduced the omniscient point of view in To the Lighthouse. Mitchell Leaska reveals it in a statistical study: in the first part, the omniscient point of view accounts for 17%; and in the third part, it accounts for 10%. Although the omniscient point of view is predominant in the second part, this part only covers less than one tenth of the whole novel.3.2 Function Although Woolf makes her omniscient narrator available and present to the readerin this modernist novel, the function of her narrator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narrator. The “submission of the narrator’s ego”[7] is one of the typical features of To the Lighthouse. Woolf’s narrator is no longer “God” who controls, orders and unifies the various material and interprets it for the reader. She comes down from the role of “God” and becomes a guide.Disappearing as stealthily as stags from the dinner-table directly the meal was over, the eight sons and daughters of Mr. and Mrs. Ramsay sought their bedrooms, their fastness in a house where there was no other privacy to debate anything, everything; Tansley's tie; the passing of the Reform Bill; sea birds and butterflies; people…Strife, divisions, difference of opinion, prejudices twisted into the very fibre of being, oh that they should begin so early, Mrs. Ramsay deplored (6)The first paragraph describes Mrs. Ramsay’s children, whi le the second one describes Mrs. Ramsay’s feelings and thoughts. Since there is no transitional sentence between these two paragraphs, the reader may feel confused. However, “Mrs. Ramsay deplored” is narrated through the narrator’s perspective, and it implies the transition between different consciousnesses.Sometimes Woolf’s technique is so unobtrusive that the reader reads the novel almost without noticing the narrator’s guide. It is difficult for the reader to tell where the voice of narrator lea ves off and where the voices of the characters begin. The following paragraph is about Mrs. Ramsay and Charles Tansley when they walk to town in the first section of Part I:It flattered him; snubbed as he had been, it soothed him that Mrs. Ramsay should tell him this. Charles Tansley revived. Insinuating, too, as she did the greatness of man's intellect, even in its decay, the subjection of all wives--not that she blamed the girl, and the marriage had been happy enough, she believed--to their husband's labours, she made him feel better pleased with himself than he had done yet, and he would have liked, had they taken a cab, for example, to have paid the fare. As for her little bag, might he not carry that? No, no, she said, she always carried that herself. She did too. Yes, he felt that in her. He felt many things, something in particular that excited him and disturbed him for reasons which he could not give. He would like her to see him, gowned and hooded, walking in a procession.A fellowship, a professorship, ——he felt capable of anything (6)In the above quotation, Woolf depicted every variation in Tansley’s emotion. At first, he wasself-abased. Later, a bit of flattery restored him, and sent him off into a daydream. The first few sentences seem an objective statement about Tansley: “It flattered him; snubbed as he had been, it soothed him that Mrs. Ramsay should tell him this.” These lines are narrated by the narrator, because “It [it] seems unlikely that he [Tansley] would be c apable of such self-detachment.” [7] However, the narrator seems to imitate the rhythm of Tansley’s thoughts so that the narrator’s brief guide is glued to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character.Other lines in this paragraph seem “ambiguous”: “Yes, he felt that in her. He felt many things, something in particular that excited him and disturbed him for reasons which he could not give.” The first sentence is probably Tansley’s consciousness, but what about the second? The reader can’t be completely sure whether it is the narrator’s comment or it is character’s feeling. It is the typical characteristic of Woolf’s rendition of narrator’s role.4ConclusionDemonstrating more interest in mental and sentient experience, Woolf employed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to depict subjective and internal reality. In To the Lighthouse, Woolf created new styles and methods to accommodate the tendency towards subjectivity, and away from what might be called objective realism. Her flexible and impressionistic style is highlighted through individualized and experimental narrative techniques.Woolf’s narrator in To the Lighthouse is no longer “God” who controls, orders and unifies the various material and interprets it for the reader. She comes down from th e role of “God” and becomes a guide. The techniques employed help Woolf to achieve subjectivity, the core of her literary theory.References:[1]Erwin R. Steinberg. ed. The Stream-of-consciousness Technique in the Modern Novel [M]. New York: Kennikat Press Corp., 1979.[2]Erich Auerbach. Mimesis: The Representation of Reality in Western Literature [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3:534.[3]Patricia O. Laurence. The Reading of Slience: Virginia Woolf in the English Tradition [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29.[4]Hashmi, Shahnaz. “Indirect Style in To the Lighthouse” in Indian Journal of English Studies [J].Vol. 2 (1961), 109-113,112.[5]Eleanor McNees. ed. Virginia Woolf Critical Assessments Vol.III [M]. Mountfield: Helm Information Ltd., 1994:639.[6]Virginia Woolf. To the Lighthouse[M].London: The Hogarth Press,1927:51,18-19.[7]James Naremore. The World Without a Self: Virginia Woolf and the Novel [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3:27,120.。
伍尔夫《到灯塔去》的叙事策略
Woolf's Narrative Strategies in To the Lighthouse 作者: 刘静
作者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出版物刊名: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88-90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6期
主题词:�到灯塔去》;时间艺术;多视角转换;间接内心独白
摘要:英国现代主义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对传统的全知全能型叙事模式进行大胆革新,并创造一系列叙事技巧来构建其小说世界。
其作品《到灯塔去》表现出非常独特的创造性和开拓性。
从叙事的时间艺术、多视角转换和间接内心独白3个层面来分析探讨《到灯塔去》的叙事策略及其产生的艺术效果,可以看出作品堪称意识流叙事的经典之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到灯塔去》的多重选择性的全知视角
摘要:《到灯塔去》(To the Lighthouse)是一部在创作技巧上别具一格的意识流小说。
伍尔夫在传统小说全知叙述视角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创造性地运用了多重选择性全知叙述视角,不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而且使得《到灯塔去》被视为伍尔夫不断探索创新写作手法的一部成熟作品。
关键词:《到灯塔去》意识流多重选择性全知视角
意识流小说的创始人是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
弗吉尼亚伍尔夫和詹姆斯乔伊斯共同将意识流小说推到了发展的顶峰。
意识流这种创作技巧“所追求的是将潜在于人们头脑里的思绪和意识(尤其是不合理性的意识),将纷乱复杂、恍惚迷离的内心世界直接地,原原本本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意识流叙述有很大的跳跃性,它将过去、现在和将来相互交叉穿插,颠来倒去……”。
正是由于意识流小说的这一特点,使得意识流小说普遍给读者的印象是朦胧晦涩。
弗吉尼亚伍尔夫作为现代英国文学中的一位意识流大师,致力于描摹英国上层中产阶级的精神世界,一生创作了多部作品,其中,《到灯塔去》以其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而著称。
《到灯塔去》由三部分组成,情节十分简单。
第一部“窗”叙述九月的一个黄昏拉姆齐夫妇携儿女及朋友在海滨别墅度假的情景。
拉姆齐夫人的意识流是这个部分的主线索,作者使拉姆齐夫人的意识围绕着子女、丈夫和朋友展开,与此同时,其他人物的意识围绕拉姆齐夫人流动。
尽管是多个人物的意识交织在一起,该部分却主次分明,并不散漫。
第二部分“岁月流逝”将十年的人世沧桑高度概括到一夜之间。
这部分写了海边旧屋的仆人对拉姆齐夫人的回忆和怀念。
第三部分“灯塔”发生于十年后,拉姆齐夫人已经去世,拉姆齐先生率全家乘船驶往灯塔。
他仰望灯塔,思潮起伏,深切怀念拉姆齐夫人。
女画家莉丽伫立岸边,思绪万千,努力完成多年未完成的拉姆齐夫人的肖像。
这三个部分没有情节的连续性,完全是通过作者独特的意识流技巧,形成和谐的统一体。
本文着重探讨作者通过多重选择性全知视角的创造性运用,使得该部作品既打破了传统单一的叙事格局,又摆脱了大多数意识流小说普遍存在的朦胧晦涩。
叙述视角,指由谁来叙述故事以及如何叙述故事。
传统小说中,往往采用全知视角——即叙述者是全知全能的“上帝”,可谓无所不知,无所不见。
该叙述者不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而是作者的“代言人”,他处于“全知”的地位,不受小说情节发展的时间和地点限制,可以根据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自由地进行叙述或描写、甚至可以叙述某个人物在想什么,还可以就人物的言行代表作家发表评论。
采用这种叙述视角的优点是作者洞察一切,叙述明白通畅;缺点是作者夹在读者和书中人物中间,指手画脚,使人感到失真而肤浅。
作为现代主义小说的先锋代表,伍尔夫扬长避短。
在全知视角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叙述视角——多重选择性
全知视角。
所谓“多重”视角,指的是视角的不断转换。
德国学者奥尔巴赫说:“伍尔夫写作的基本特点是——我们得到的不只是一个人的意识表现,而是很多人意识的表现,并且从一个人的意识到另一个人的意识不断地转换着。
”所谓“选择性”指的是“叙述者”把他的“所知”只局限于某一人物,并从该人物的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事物。
弗里德曼(Friedman)在《小说中的视角》将叙事视角划分为八种类型。
根据他的划分方式,《到灯塔去》的叙述视角可归于他所列举的第五类,即“多重选择性的全知”(Multiple Selective Omniscience)类型。
弗里德曼认为“在此类型中,人物的言行、外表、背景等故事成分只能通过某一在场人物的头脑传递给读者。
”
下面通过《到灯塔去》的段落章节对该视角进行举例说明。
《到灯塔去》的同一段落中,多重选择性全知视角的范例不胜枚举。
第一部第十七节中有这样一段叙述:(1)“这是大大的成功,”班克斯先生暂时放下手中的刀叉说道。
(2)他细细地品尝了一番。
(3)它美味可口、酥嫩无比,烹调得十全十美。
(4)她怎么能够在这穷乡僻壤搞出这样的佳肴?他问她。
(5)她是位了不起的女人。
(6)他对她的全部爱慕敬仰之情,又重新恢复了。
(7)她意识到这一点。
第一句是直接引语和全知视角;第二句仍是全知视角;第三句转换为班克斯先生的视角。
第四句是意识流创作手法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自由间接引语:第五句是班克斯先生的直接内心独白;第六句转换为拉姆齐夫人的意识;第七句又转换为全知视角。
此处短短的七句话,视角转换多达四次。
再比如说:当拉姆齐先生正在手舞足蹈、大声吟诗时被莉丽和班克斯撞见,他顿时怒形于色。
(1)他确信布里斯库小姐心里明白:“什么人又闯祸啦。
”(2)拉姆齐先生凝视着他们。
他目光盯着他们,却好像没见到他们。
(3)那使他们俩觉得有点尴尬。
他们俩无意之中看到了他们没想到会看见的事情。
他们侵犯了别人的隐私。
(4)因此,莉丽想到,班克斯先生可能是想找个借口躲开,走到听不见拉姆齐先生吟诗的地方去,(5)所以他几乎马上就说,有点儿凉飕飕的,建议去散散步。
因这之前刚刚叙述了班克斯先生对莉丽的欣赏及二者之间的默契,据此对该段作出如下分析:(1)为班克斯先生心中所想,即班克斯视角;(2)是作者的叙述,为全知视角;(3)是班克斯先生和莉丽的共同感受,是他们二人的视角;(4)是莉丽的内心活动,即莉丽视角;(5)作者的叙述。
这段话视角转换多达五次。
这部小说的第一部第五章中涵盖了拉姆齐夫人,她的儿子詹姆斯,班克斯先生,瑞士姑娘玛丽的意识,从一个人的意识到另一个人的意识不断地转换着,也就是说,这一章同样体现了多重选择性全知叙述视角的特征。
运用多重选择性全知视角,伍尔夫自如地穿梭于各个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不同人物的意识流动、自我感觉和沉思遐想重合叠加,既凸显连绵不绝的意识流,又能够更自由、更微妙地展现人物丰富而细腻的精神生活,使得整部作品的叙述更加自由流畅,从而不仅达到了小说的叙述效果,而且增添了小说的艺术价值,使得《到灯塔去》这部作品成为意识流叙事的经典之作。
参考文献:
[1]侯维瑞,英国文学通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瞿世镜,伍尔夫研究[G],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3]瞿世镜。
到灯塔去[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4]Friedman.N.Point of View in Friction[M].New York P.Stevick,1967:118.
吴雷(1982-),女,汉族,硕士,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地质大学外语学系教师,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