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

合集下载

《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案(精选9篇)

《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案(精选9篇)

《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案(精选9篇)《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案篇1教学内容:第五册 P43例题和试一试想想做做1---4教学目标:1、经过探究与沟通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学习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学会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2、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进一步增加对数学爱好和信念,初步形成独立思索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教学重点:学习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学会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画线图表示和分析数量问题,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变式题教学步骤老师活动过程同学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班上谁平常最讲究卫生,衣着最干净吗?(不提美丽,避开同学盲目攀比),的确,衣着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件重要事情。

那么,××同学你知道吗,你的衣服是谁给你买的呢?你知道它们的价格吗?今日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一个有关衣服的问题。

(板书:实际问题)从同学的日常生活中引出数学问题,既自然又能吸引同学的留意力,为新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内容老师活动过程同学活动过程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题(1)课件出示妈妈带芳芳买衣服的情景衣服标价28元,营业员阿姨说:“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

问:从上面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想想芳芳的妈妈对营业员会说什么?(出示问题)”一套衣服“的意思是什么?(2)在我们解决数学问题时,有很多能干的小助手,它们的作用可大呢。

今日,老师就请来了一位,它的名字叫线段图,我们可以先用一条线段(长短依据详细状况确定)表示裤子的28元(师边说边画)那么表示上衣的价钱的线段该画多长呢?(同桌争论)为什么?请一名同学板演,其余在书上画。

要求一套衣服要多少钱,也就是求裤子和上衣的价钱一共是多少元,那么该怎样表示这个问题呢?可以这样表示(师生边说边板演)(3)现在线段图画完了,你能指着线段图说说每一部分的意思吗?(1)同学依据教学情境,说说了解到的有关信息,加深对题意的理解。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苏教版(2023秋)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苏教版(2023秋)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学习了如何分步骤解决问题,并讨论了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两步计算加减法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首先,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导入新课,我发现学生们对此非常感兴趣,他们积极参与,提出了不少实际问题。这让我意识到,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注重理论与案例的结合,让学生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具体案例来掌握两步计算的运算顺序和规则。我发现,大多数学生在案例分析环节能够跟上教学节奏,但仍有部分学生在运算顺序上存在困惑。针对这一情况,我进行了个别辅导,并鼓励他们多加练习,以提高计算准确性。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探索两步计算方法的过程中,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培养学生养成数学学习的好习惯,如认真审题、仔细计算、检查验算等,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掌握如何解决包含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例如连续加减和间隔加减问题。
在实践活动环节,我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操作实验,旨在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从成果展示来看,学生们在讨论和操作过程中,对两步计算的加减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存在依赖个别学生的情况,其他成员参与度不高。为此,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小组讨论的引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育教学设计

《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育教学设计
教师追问:
①他这种方法是先用了哪2个条件求出了什么,再求什么?
②为什么“用原来的34人先加上上车的人数18人”用加法?算出的得数减下车的15人用减法呢 ?
方法3:还可以用上车的18人减去下车的15人,再加上原来的34人,最后也能求出离站时车上有多少人。
教师追问:
①他这种方法是先用了哪2个条件求出了什么,再求什么?
(1) 出示主题图问: 从图中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和问题?
(2)根据学生回答把条件和问题摘录在黑板上,并向学生说明:我们把数学信息也叫解决这道问题的条件。
(3)问题中的“离站”是什么意思?
2.确定解题思路
(1)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你的想法。
(2)小组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②“上车的18人减去下车的15人”算出来是什么?算出的得数为什么要加上原来的34人?
3.列式计算
(1)同学们想了很多的方法,现在请按自己的想法选一种方法在学习单上列出计算。
(2)同桌交流:说说你的算式每一步算的是什么?
(3)全班交流: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汇报时,师板书并规范书写格式,追问学生:你第一步先算的什么?第二步呢?
3.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倾听、表达、思考、检验的学习习惯,为后续的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教材简析:
“两步计算的加减法的实际问题”是在学生掌握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学生熟悉的“乘坐公交车”这一生活情境,根据条件解决“离站时车上有多少人?”的问题,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行有序的观察、有条理的思考,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解释每一步的含义:为什么用加法,为什么用减法,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同时关注学生出现的不同解题思路。让学生初步了解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结构,感受解决两步加减法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即“整理条件和问题—确定解题思路—列式计算—检验”。在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过程中,让学生逐步养成按规范的步骤解题的好习惯,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知道检验的方法并养成检验的学习习惯,

【精】《加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精品教案

【精】《加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精品教案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出示幻灯16、17)
1、我学会了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解决问题可以有多种算法
3、我还学会了脱式计算的方法
4、脱式计算就是把等于的结果写在等式的下面,注意等号要位于算式的外面,然后把后面的运算符号和数字照抄,再进行下一步计算,最后横式上不在写得数。
完成练习六的4、5、6题。
师:这个结果37就不用再写的横式上了。这样我就完成了这个题的两步计算。
师:还有谁有不同的算法?(出示幻灯7)
师:伴随学生回答,出示答案:从总人数里先减去下车人数再加上上车人数,就是离站时车上有的人数。34-15+18
师:你的想法也很棒,同学们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竖式计算或者脱式计算来完成这个题的答案吧?(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正确完成两步计算)
读题,计算,稍后回答问题。
复习旧课导出新课。利用旧知识的思维,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讲授新课
师:同学们,请看这张图,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出示幻灯4)
师:伴随学生回答出示问题:离站时车上有多少人?
师:你想怎样解答?(出示幻灯5)
师:伴随学生回答,出示答案:用原来的人数先加上车人数再减下车人数。34+18-15
师:我们做的对吗?你怎么来验算?(出示幻灯9)
师:动画出事学生的验算方法:换一种算法来验算就可以了
看图思考说出所得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
回答问题
讨论并回答问题。
回答自己的算法
在练习本上计算
回答问题
回答验算方法。
先设疑,让同学们分析问题,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不断的启发,让学生寻求不同的解题方法,完成了每一种解题方法的同时,老师给予充分的肯定,让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图和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但是对于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还不太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和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

同时,学生对于图形的认识和操作也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可以借助图形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

2.理解和应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图和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理解和解决问题。

2.动手操作法:通过图形拼组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

3.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辅资料。

2.情境图和实际问题。

3.图形拼组材料。

4.教学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情境图或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引出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出示一幅情境图,图中有一只小鸟和一只蝴蝶,问学生小鸟和蝴蝶一共有几只。

让学生尝试用加法计算。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系列的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出示一个问题:小明有3个苹果,妈妈又给了他2个苹果,小明一共有几个苹果?让学生用加法计算。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一系列的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

《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页(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理解加减法两步运算知识,理解小括号的作用。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过程方法目标:感受运用加减法两步运算知识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过程,掌握运用加减法两步运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4.情感目标:形成热爱生活、关注社会、欣赏他人、尊重他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激趣:让学生观看春天的景色(出示配有音乐及讲解的美丽画面)2.谈话导入:你们看到这么美的画面,一定也想亲自到大自然中看一看这些美景吧?周六我们一起去春游好吗?春游前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呢?同学们都要准备许多吃的、喝的东西,那我们一起去商店买一些吧。

[该环节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和活动出发,自然而然地导入本课的教学,起到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效果;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探求新知,展开思维1.出示,引入课题(1)出示根据课本第5页中的画面内容设计的,创设问题情境。

(2)教师提问:现在“小精灵”聪聪想请同学们帮个忙,请大家帮他算一算面包房现在还剩下多少个面包,同学们一定非常乐意帮这个忙吧。

2.小组讨论,探究新知。

(1)4个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共同讨论刚才教师提出的问题:怎样计算“现在还剩多少个面包”?(2)各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的结果。

[该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呈现新知识,使学生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

新知识和新问题是通过具体的情境呈现的,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发现问题,在相互协作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这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与交往能力都有一定的作用。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两步计算的加减法来求解。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两步计算的加减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但是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不够,需要通过实例的引导,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难点:对于复杂一些的实际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分析,逐步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和“分组合作学习法”,通过生动的情境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和操练。

2.准备分组合作学习的材料,让学生在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和掌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张图片或者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展示一张水果摊的图片,问学生:“如果你有2元钱,你想买哪些水果?还剩多少钱?”2.呈现(10分钟)通过呈现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尝试用两步计算的加减法来解决问题。

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给了小明2个苹果,现在小明有多少个苹果?”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的操作,巩固对两步计算的加减法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实际问题,并用两步计算的加减法来解决。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两步计算的加减法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用两步计算的加减法来解决。

二年级数学下册《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优秀教学案例

二年级数学下册《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优秀教学案例
二年级数学下册《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二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运算,并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然而,当他们面临需要两步计算的问题时,往往会感到困惑和挑战。《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这一教学案例旨在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关,培养他们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本案例以生活情境为背景,结合课本中的知识点,设计了一系列实用性强的教学活动。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加减法知识,逐步展开两步计算,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更加自信和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人性化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确保教学活动既符合学科知识深度,又贴近教育实际。
(二)问题导向
问题导向是本章节教学策略的核心。我将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和交流。这些问题将围绕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展开,难度适中,既能巩固学生已学知识,又能激发他们探索新知的兴趣。在提问过程中,我会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三)小组合作
5.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敢于尝试,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我将运用情景创设法,将学生引入熟悉的生活场景,让他们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的魅力。通过设计富有生活气息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例如,我可能会创设一个购物场景,让学生帮助小明计算购买玩具和图书的总费用,以及找回的零钱。这样的情境既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际应用,又能促使他们运用两步计算的加减法知识解决问题。
接着,我会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如:“小熊怎样才能知道它捡了多少个果子?”“如果你是小熊,你会怎么计算苹果和橙子的数量?”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年级下册数学《3、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9) 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3、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9) 苏教版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两步计Fra bibliotek的加减法 实际问题
复习挑战
1. 23 + 35 58
56 - 24 32
27 + 36 63
35 -16 19
27 + 18 45
53 - 37 16
复习挑战
2.
40 元
15 元
27 元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离站时车上有多少人?
车上原来有34人
已知条件 到站后有15人下车 又有18人上车
共读了34本书,小新和小明一共读了45本书, 小红和小明一共读了43本书。
小兰和小新一共读了多少本书?
答:离站时车上有31人。
智力闯关


= 35
37+13=50(张) 50-15=35(张)
答:小华现在有35张画片。
智力闯关
上午运来45袋水泥
下午运来54袋水泥
用去88袋
用去88袋。还剩多少袋?
?袋
45+54 = 99(袋) 99-88 = 11(袋)
答:还剩11袋。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探索新知
车上原来有34人
已知条件
到站后有15人下车 又有18人上车
问题:离站时车上有多少人?
12什12....选和么想 小择同?一 组一桌想 里种说, 说方说可一法你在的以说学算怎自习式样己单每解的上一答想列步?法式算计的算是。
整理条件和问题 确定解题思路 列式解答 检查
离站时车上有多少人?
34-18=16(人) 18-15=3(人) 16+15=31(人) 34-3=31(人)
智力闯关
1.任选2题认真 完成在学习单上。
2.每一小组交2 人到前面批改。

两步计算的加减实际问题图解法

两步计算的加减实际问题图解法
两步计算的加减法 实际问题
1、一辆汽车上有乘客35人,到卫星广场 下车15人,上车11人。离开卫星广场时车 上有乘客多少人?
原有35人 下车 留下 (35-15)人 15人
上车 ? 11人
2、小英看一本72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 26页,第二天看了28页,在看多少天才能 看完?
26页
28页?72页一年级 Nhomakorabea?人
二年级
54人
25人
19人
三年级 ?人
问题:妈妈银行卡上现在有多少元? 现在?元
支出700元
原有800元
存入500元
45只

30只 30只

15 只 ?只
答:现在是鸡多,多15只。
400 厘米
400 厘米
400 厘米
700米
小军家 学校 大生家
500米
400米

小玲家
小玲家离学校多少米? 小军家离学校400米,
500个 鸭蛋 鸡蛋 ?个
300个
(500+300)个
鸭蛋和鸡蛋一共有多少个? 500+300+500=1300(个) 答:鸭蛋和鸡蛋一共有1300个?
学校艺术节上,二年级有54人表演节目,三年级 表演节目的比二年级多19人,一年级表演节目的 比二年级少25 25人。三年级和一年级 人。三年级和一年级各有多少人? 比二年级少 各有多少人?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区级公开课《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区级公开课《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案

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第63~64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充分经历用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的探索过程,进一步积累对数量关系的认识,能用加减法两步计算正确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3.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对获取的信息作出正确的分析,能按时间顺序理清信息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和分析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复习一步计算。

1.师:同学们,认识他吗?(巧虎)有一天,巧虎和它的好朋友正在森林里玩,突然……播放视频。

师:哎呀他们一不小心掉进了一个数学迷宫,这个迷宫有四道门,每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就可以打开一道门,巧虎想请大家帮他们走出这座迷宫,你们愿意吗?(愿意)这是第一道门,解决什么问题呢?读一读。

课件:1路公交车车来了,读一读这两个条件。

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上车后车上有多少人)谁来算一算?生:40+6=46人师:为什么用加法呢?(把上车的人数和原来的人数合起来就是现在的人数)师:2路车开来了,你会提个问题吗?(下车后车上还剩多少人?)师:谁来解答?46-10=36人,为什么要用减法?(从原来的人数中去掉下车的人数就是剩下的人数)二、自主整理信息,探究解决问题。

1.整理信息师:同学们真棒,这次开来了一辆5路车,仔细观察,你能说说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吗?生:(条件车上原有34人,上车18人,下车15人,问题离站时车上有多少人?)师:说的真有条理,还有谁也来完整的说一说条件和问题是什么?师:老师把你们说的整理出来,贴条件和问题你知道“离站时”是什么意思吗?(离开站台的时候)师:那你们先估一估,离站时车上的人数比原来多了还是少了?生:比原来多了,因为上车的人数比下车的多。

2.解决问题离站时到底有多少人呢?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拿出作业纸,完成第一题。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案(南京公开课)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案(南京公开课)

《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充分经历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的探索过程,加强对已知条件和问题的整理能力,能独立地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正确解决含有加、减法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初步感知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解题步骤。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学情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孩子掌握了两位数加减法口算和两个连续一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密切联系孩子们的生活实际、经历探索两步计算加减法实际问题的过程,找准数量关系,感知策略和方法,正确进行解答,能用倒推的方法进行检查,梳理出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步骤,运用其步骤解答生活中此类型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探索数量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灵活理解、表述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一、情境复习谈话:明德实验学校的停车场里有数学问题。

小汽车原有63辆,开走了18辆,请问停车场还剩多少辆小汽车?师:谁来列式口答。

过了一会儿,又开来了16辆,现在有多少辆?师:谁来列式?追问:这里的45辆是什么意思?(小朋友们表现得真棒!)〖设计意图:言简意赅地再现情境,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看似小小地追问,为下文探究数量之间的关系打下基础、埋下伏笔,有力地体现出教师的引导作用〗二、探究新知1、导入新课师:随着一声汽笛声,5路公交车到站了,汽车站里也有数学问题呢?师:看,(播放)车上原有34人,15人下车、18人上车。

离站时车上有多少人?师:这类实际问题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内容。

板书课题: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2、研究例3(1)师:我们一起小声地读一读这道题,感觉情境图中的条件有点多,你能结合生活实际按一定的顺序说一说这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吗?生汇报,师课件出示。

师:下面我们就可以结合整理的条件和问题来解决这道题。

解决之前,老师有个活动小提示。

请看大屏幕。

一人读,其它同学注意听。

〖设计意图:低年级孩子习惯地养成,方法地渗透都是很有必要的〗小提示:(1).想一想:独立思考,先怎么做,再怎么做。

三年级公开课《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三年级公开课《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三年级公开课《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苏教版) 数学第五册第43页例题和“试一试”,第43-44页“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学习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学会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2、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解答乘法、加减法相结合的两步计算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加减法相结合的两步计算的问题的不同解法。

教学准备:准备上衣、裤子的图片(裤子图片上标有28元的标签)。

教学过程: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星期天,郭老师去商场为孩子买衣服,了解到了以下信息,(依次贴出图片):裤子:28元上衣:价钱是裤子的3倍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或问:你能解决哪些问题?或是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一件上衣多少钱?2、买一套衣服多少钱?3、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钱?(或:一条裤子比一件上衣便宜多少钱?)……二、探索新知,感知方法。

谈话:我们学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有时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可以利用“数学画”来“画数学”,让“数学画”来帮助我们发现数量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想了解吗?师生讨论“画数学”的方法:一条裤子28元可以用一条线段来表示:————,线段可长可短,根据实际情况来画。

上衣的价钱不知道,鼓励学生尝试画。

通过讨论要明确上衣的价钱是3个28元那么长的线段。

师生共同完成线段图:裤子————上衣————————————1、“一件上衣多少钱?”提问:这个问题的问号该标在哪儿?怎样标?你会解决吗?(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书:28×3=84(元)师:你能给同学们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2、“买一套衣服多少钱?”提问:谁来讲讲“一套衣服”指的是什么?那么“买一套衣服多少钱?”这个问题的问号该标在哪儿?为什么?(学生讨论,并标出问号)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组织交流。

新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课时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

新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课时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课时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1.兔妈妈摘了35个苹果,兔宝宝运走16个,兔爸爸又摘了42个苹果,现在一共有多少个苹果?2.(1)红红带了100元,她买哪两样东西剩下的钱最少?买完这两样东西后还剩多少元?(2)丽丽刚好带了可以买两个书包的钱,用这些钱去买一双鞋还剩多少元?答案:1.35-16+42=61(个)答:现在一共有61个苹果。

2.(1)书包和鞋子36+62=98(元) 100-98=2(元)答:买书包和鞋子剩下的钱最少,还剩2元。

(2)36+36=72(元) 72-62=10(元)答:还剩10元。

一、培优题易错题1.在下面图形的“?"处,应该是哪一个图形?【答案】,剩下的图形是②号。

答:在下面图形的“?"处,应该是②号图形。

【解析】【分析】观察图可知,上面一行的图形分别顺时针旋转45°得到下面一行的图形,据此判断。

2.猜一猜,画一画。

(1)(2)【答案】(1)(2)【解析】【分析】(1)观察图可知,此题是按“”两个图形为一组循环排列的,据此规律解答;(2)观察图可知,此题是按“”三个图形为一组循环排列的,据此规律解答。

3.你能给下面的钟面画上时针吗?【答案】解:【解析】4.造三位数、找三位数【答案】【解析】【分析】要求用三个不同的数字组成三位数,每个数字放在百位上,十位和个位数字可以调换,有两种组合方法,一共有2×3=6种不同的三位数,据此列举。

5.给下面的钟面画上时针或分针.【答案】解:【解析】6.有一袋大米,第一次用去这袋大米的一半,第二次用去剩下的一半,余下的大米刚好是4千克。

这袋大米原来是多少千克?【答案】解:4×2=8(千克)8×2=16(千克)答:这袋大米原来是16千克。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逆推问题,根据余下的大米是4千克,用4×2=第一次用去后剩下的大米质量,根据条件“ 第一次用去这袋大米的一半”可知,用第一次用去后剩下的大米质量×2=这袋大米原来的质量,据此列式解答。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并掌握两步计算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运算,但对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两步计算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两步计算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两步计算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两步计算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

2.练习题。

3.小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两步计算的加减法运算。

例如:小华买了一支铅笔5元,一块橡皮3元,他一共花了多少钱?让学生尝试解答,引导学生发现这是一个两步计算的加减法问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几个典型的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如:妈妈买了2个苹果3元,又买了1个香蕉2元,她一共花了多少钱?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找出需要计算的两个数。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解决几个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例如:小猫有5条鱼,小狗有3条鱼,它们一共有多少条鱼?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解决一些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并及时给予反馈。

例如:小明有2个橙子,妈妈给了他3个苹果,他一共有多少个水果?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稍微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如:小华买了4支铅笔和2块橡皮,一共花了15元,每支铅笔和每块橡皮各多少元?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强调找出需要计算的两个数的重要性。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3、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优秀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3、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优秀

加减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内容:二年级下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3课时《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主动探索、经历“整理条件和问题—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检验”这四个步骤,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

2、使学生经历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感受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多样性,优化按时间发展顺序解决问题的方法。

进一步发展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3、帮助学生逐步养成按规范的步骤解题的良好习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分析和解决加减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掌握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和分析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坐过公交车吗星期天,小华选择了坐公交车去游泳馆游泳,瞧!乘车的时他遇到问题了。

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新授(一)教学例11、出示情境图2、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学生答,教师贴出条件),要求什么问题3、这个问题可以怎么解决请你试着在自备本是列出算式,再和的同桌说说你是怎么想的4、交流:谁来汇报你是怎么列算式的(学生说,教师板书三种算法)你是怎么想的呢,请你选择一种说说你的想法(用原来的人数先减去下车的人数,再加上上车的人数就是离站时的人数)第一步先算的什么(15人下车后车上剩下的人数)你是根据哪两个条件来算的(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把两个条件连一连,并说:根据条件之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真棒!)再看第二(重点讲第三种方法)问:这种方法比较特别,这3人表示什么为什么第二步要用加法(让生说)师(配合动画讲解):因为上车的人数更多了,所以实际车上的人数比原来多了还是少了所以用加法。

假如下车人数更多,那实际的人数比原来——,所以用减法。

【预设】倒过来推算解决了这个问题,怎么知道做的对不对,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你有什么好方法介绍给大家。

(根据学生的回答来介绍)师(配合动画)讲解:下车的让他们回到车上去,上车的让他们下来,所以可以用倒过来推算的方法进行检验(出示:检验),减去上车的,加上下车的,看是不是车上原有人数(动画演示),并结合算式计算一遍。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步计算的加减法运算。

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对于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也已经有一定的经验。

但是,对于两步计算的加减法问题,他们可能还不太熟悉,需要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进一步巩固。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两步计算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两步计算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两步计算的加减法运算解决。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案例讲解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两步计算的加减法运算;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通过案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两步计算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3.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两步计算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技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两步计算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步骤。

可以设计成流程图或者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情况和小组合作情况进行评价。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苏教版教案: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第48页至50页的内容。

这部分主要讲述了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孩子们将能够理解并解决实际生活中涉及两步计算的加减法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的意义。

2. 学会分析问题,运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3. 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孩子们理解并掌握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

2. 教学重点:让孩子们能够独立分析问题,运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卡片、小礼物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老师拿出一些苹果和香蕉,让孩子们数一数苹果和香蕉的总数。

2. 讲解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老师通过示例,讲解如何解决涉及两步计算的加减法问题。

例如:如果有3个苹果和2个香蕉,一共是多少个水果?答案是5个水果。

如果有5个苹果,现在又增加了2个香蕉,一共有多少个水果?答案是7个水果。

3. 随堂练习:老师给出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孩子们运用两步计算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例如:小明有3个糖果,他又得到了2个糖果,一共有多少个糖果?答案是5个糖果。

小红有5个玩具,她又将一些玩具送给了朋友,现在还剩下多少个玩具?答案是3个玩具。

4. 例题讲解:老师通过例题,讲解如何运用两步计算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他又买了一些苹果,现在一共有7个苹果。

请问小明买了几個苹果?答案是4个苹果。

5. 课堂互动:孩子们分组讨论,互相交换解题方法,分享解题心得。

六、板书设计1. 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2. 示例:3个苹果 + 2个香蕉 = 5个水果3. 示例:5个苹果 + 2个香蕉 = 7个水果4. 示例:3个糖果 + 2个糖果 = 5个糖果5. 示例:5个玩具 2个玩具 = 3个玩具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华有4个橘子,他又得到了2个橘子,一共有多少个橘子?答案是6个橘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的方法,也算出了还剩35张。用不同方法解决得到相同的答案也是一种检验的办法。
2.解决“时间”图(想想做做第2题)
①引导看图,理解题意。根据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图片。
出示信息,用箭头表示。
②独立解决,自主检验。
③交流反馈,领悟策略。
方法一:根据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解答,怎样检验?
方法二:读读这两个信息,想想可以先求出什么?再算什么?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了解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口述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
会分析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会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活解题经验
谈话:小朋友们坐过公交车吗?看,1路车来了,点击(下车7人),发现到站后比原来少了7人。
2路车也来了,点击(上车5人),比原来还少7人吗?现在车上的人数比原来只少了2人?怎么想的?
②独立思考,自主解决。
③交流解法,自主检验。
方法一:直接顺着箭头的指示,先加上买来的13张,再减去送给小芳的15张。
会检验吗?谁能从结果出发,倒过来进行检验。
方法二:刚才发现有同学关注到了,这两个信息,想想可以先求出什么?先用送给小芳的15张减去买来的13张得到减少的2张,再用原来的张数减去减少的2张。
提问:再来看看5路车,有18人上车,15人下车,现在车上的人比原来变多了还是变少了?你说?怎么想的?如果告诉你车上原来有34人,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也就是“离站时车上有多少人?”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来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新知,寻求解题方法
1.整理信息,解决问题
启发:要解决问题,我们先来整理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些什么?根据回答依次板书。
指名说一说用算出的结果减去上车的人数,再加上下车的人数,看是否等于车上原有的人数,这种检验的过程。
同桌互说。
小结:今后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要养成自觉检查的好习惯。
三、巩固拓展提高,形成解题技能
1.解决“箭头”图(想想做做第1题)
①出示题目,小声读题。追问:这里直接用箭头图表示了题目的意思,你知道箭头什么意思吗?表示出了事情发生的顺序、过程。按照箭头的指示,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3.解决“直条”图(想想做做第3题)
①引导看图,理解题意。
②独立解决,自主检验。
③交流反馈,领悟策略。
4.解决“表格”图(想想做做第5题)
①分析信息,明确问题。
②选择信息,解决问题。
③对比解法,明晰思路。
四、全课总结回顾,深化解题策略。
今天我们学习解决了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时,我们要认真理解题意,找准解题方法,解答之后还要进行检验。
提问:那结果对不对呢?可以怎样检查?
启发:
①不同的解法得出相同的结果,是一种检验的方法。
②再算一遍。
③从结果出发,现在是37人,想想,上车的18人原来在不在车上,不在,就把它去掉,37-18=19人,那下车的15人,原来在车上吗?在,就加回来。19+15=34人,正好是车上原来的人数,说明我们做对了。
提问:根据整理的信息,你能想出办法吗?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自己先想一想,和同桌小声地说一车的15人,再加上上车的18人。
②先加上上车的18人,再减去下车的15人。
③先求出上车比下车多的3人,再用原来的人数加上多出的3人。
2.回顾反思,学会检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能联系加减法的含义理解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和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
———————————————————————————————— 作者:
———————————————————————————————— 日期:

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扬州市甘泉小学刘付珍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63-64也例3和“想想做做”1-5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