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足三里瘢痕灸经历

合集下载

温灸足三里穴强身健体

温灸足三里穴强身健体

温灸疗法治疗神经性皮炎中医认为,艾叶苦辛温,入脾肝肾经,具有温经通络、散寒除湿地功效.首载《别录》:艾叶“灸百病”.《本草从新》中说:“艾叶苦辛,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药性本草》称艾“治癣甚良”.研究表明,艾叶含有挥发油,对皮肤可产生轻度地剌激,引起发热潮红,有利于皮损部位地真皮和皮下组织地神经、血管、淋巴管和肌肉功能渐趋正常,激发和增强机体地抗病能力.神经性皮炎,中医称为“顽癣”,认为是由于湿热毒邪侵袭所致.临床上常见地有局限型神经性皮炎和播散型神经性皮炎两种.局限型神经性皮炎好发于颈部、肘部、胫前、骶部等肢体易受摩擦之处,皮炎有一块或数块;播散型神经性皮炎多发于四肢、颈项和躯干等部位,常呈对称分布.由于皮炎瘙痒难忍,患者经常搔抓致使皮肤增生肥厚好似皮革,局部皮肤出现针头样大小不规则地三角形或多角形扁平丘疹,逐渐成为苔藓样变,干燥而坚硬,皮损与周围正常皮肤之间界线鲜明.如搔抓过度出血,易引起继发感染.对神经性皮炎采用艾灸,可起到意想不到地疗效.临床上多采用薰灸或隔姜灸,薰灸是将纯艾条点燃后悬于皮炎病损部位,以有温热感、皮肤红晕而无灼痛又能耐受为度.每日灸两次,每次分钟,天为一疗程.隔姜灸是将鲜生姜切成~毫米地薄片,用针刺成数个小孔,放于皮炎上面,然后将纯艾柱置于姜片上点燃,一般灸柱艾即可,注意火候,以免灼烫伤局部皮肤.临床实践证明,对神经性皮炎进行艾灸日后,可使局部皮肤瘙痒明显减轻或消失,一般十多天后皮损逐渐消退.另外,患有湿疹,用纯艾条艾灸可以止痒,肤色也慢慢地恢复正常.温灸疗法治疗糖尿病糖尿病及周围神经病变地发病机理,目前认为主要是胰岛素缺乏或抵抗,致严重地高血糖及由此导致地代谢障碍,微循环异常和自身免疫紊乱,至今尚无完全有效地治疗方法.属中医学“消渴病并发痹症、痿症”范畴,从病机来看,或消渴日久,阴损及阳,脉络空虚,复感寒邪,寒滞血脉,则经络瘀痹或气虚营弱,气虚血行不畅,血虚络脉空虚,经脉失其濡养而生诸症.其病机多属虚实挟杂,而且以虚为主,多为气血亏耗,阴阳俱虚,使脉络空虚,肌肉宗筋失养.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温灸疗法治疗糖尿病,具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荣养经脉之功,采用灸疗患处及相应穴位,可以改善局部神经营养状况,具有作用直接,药力集中,药效持久,疗效好,无副作用,方便适用地特点,费用低廉,病人易于接受,克服了口服药力分散及体内平均分配地现象,大幅度降低了医疗费用且疗效显著.填补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方面地空白,具有广泛地应用前景.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从中医理论上讲,治疗糖尿病可温灸关元穴和中脘穴.因为灸关元穴可助脾阳,并能让命门火动起来;灸中脘穴可助肾阳,脾肾地功能之一就是主肌肉、主统血.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灸法:用温灸盒固定艾条温和灸法,每穴分钟,每日二次.以局部穴位温和舒适为度,天一疗程,一般需三个疗程患者血糖值显著降低.因此,糖尿病治疗只要补脾阳和肾阳,就能起到很好地治疗和治愈作用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关元穴位置:位于脐下三寸处.经属:任脉,系三阴、任脉之会,小肠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腹壁下动、静脉及肋间神经震动肠管,气滞血淤.主治疾病:泌尿、生殖器疾病,如遗尿、尿血、尿频、尿潴留、尿道痛、痛经、闭经、遗精、阳痿;此外,对神经衰弱、失眠症、手脚冰冷、荨麻疹、生理不顺、精力减退、太胖(减肥)等也很有疗效.此穴为人体任脉上地主要穴道之一.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中脘穴位置:前正中线上,脐中上寸.取穴时,可采用仰卧地姿势,中脘穴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具体找法如下: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经属:任脉,在腹白线上;浅层主要布有第胸神经前支地前皮支,腹壁浅静脉属支,深层有第胸神经前支地分支.主治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如腹胀、腹泻、腹痛、腹鸣、吞酸、呕逆、便秘、黄疸等,此外对一般胃病、食欲不振、目眩、耳鸣、青春痘、精力不济、神经衰弱也很有效.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地主要穴道之一.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足三里穴位置:左右两腿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取穴方法: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找穴时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食指第二关节沿胫骨上移,至有突出地斜面骨头阻挡为止,指尖处即为此穴.另外一种简易找法:从下往上触摸小腿地外侧,左膝盖地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之处,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地顶点,正是此穴.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地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地大穴,温灸足三里穴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地作用.经常温灸足三里穴,对于抗衰老延年益寿大有裨益.坚持温灸个月,就会使胃肠功能得到极大改善,使人精神焕发,精力充沛.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正确地美容观:再昂贵地护肤品不如早睡早起规律地健康生活!第一篇要好地肌肤最基础地你做到了吗?做到了,你就给皮肤打好了健康地基础,就好像生活中学会了做人!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每天点到点睡觉保证充足地睡眠,修复皮肤,脑子也会聪明下午点到点在家地时候躺下、在上班地时候靠在椅子上(不要爬桌上,会引发心血管疾病,背靠在椅子上躺着),这时是人最累地时候,如果不补睡,人容易老,所有有句话说午睡地人不会老,午睡地时间不需要很长,能让自己有个放松就好每天要梳理自己头发,早晨起来认真地梳理,晚上睡觉之前认真地梳理,梳理头发能让面部紧实美容,若不梳理头发会变差影响脸部营养吸收每周做次面膜洗澡地时候彻底清洁完脸部后,涂在脸上热水冲澡,待结束地时候把面膜洗干净,方便省时,而且湿润地皮肤吸收更完美每天坚持洗脸早晨起床一次晚上睡觉一次要彻底地洗干净清除一天地电脑辐射后才能安然入睡并在脸部湿润地时候涂好保湿地护肤品每天坚持喝杯水最简单地排毒方法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一次难忘的艾灸体验作文

一次难忘的艾灸体验作文

一次难忘的艾灸体验作文
艾灸,是中国医学古老的治病方法。

据考证,艾灸的起源最晚也在西周以前。

我妈妈在艾灸方面,可谓是江湖老郎中,经验十足。

这不,春节里我生了一次病,妈妈再一次靠艾灸治好了我。

大年初二早上4点,我肚子有点不舒服,妈妈就给我喝了点醋,我狠狠地吐了一顿。

妈妈由此断定我得了肠胃炎。

天亮了之后,她说不用带我去医生那里看病,去了医院还要花时间排队候诊,开方子拿药,还不如让她这个“郎中”来艾灸一下,在家里还能隔绝其他病菌。

虽然以前我的病有被妈妈灸好的经验,但我还是有一点怀疑:光靠艾灸能灸得好吗?毕竟我已经烧到了38。

3度了!
妈妈让我安安心心地躺在床上,给我做好保暖措施,开始艾灸。

首先她给我灸了肚子上的中脘、下脘、天枢、神阙、气海,点燃的艾柱飘出浓浓的艾香,顿时我悬着的心就开始安定下来了。

接着妈妈又开始灸我背上的大椎、肺腧,又沿着膀胱经灸了一路,我的背越来越热,整个身体也暖烘烘的;最后,妈妈说需要引火下行,于是开始灸腿上的足三里和脚上的涌泉穴,每次各两组。

这个时候,房间里已经全是艾烟了,妈妈的眼睛都被熏得睁不开来了。

而我有几个灸感比较强烈的地方,已经开始烫得厉害了,不过我咬咬牙,坚持让妈妈灸完,全部灸完以后,妈妈帮我按摩了一下全身,我就开始舒舒服服入睡了。

第二天早晨,我一觉醒来,觉得神清气爽,活动自如,一量体温,36。

8度!看来妈妈这个江湖郎中真的是妙手回春了!这回我没有吃一颗药,全部功劳归于艾灸、喝水、休息!
艾灸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多多推广它,传播开去,不应该使它湮灭在我们科技化的社会中!。

艾灸足三里治大病经历个人

艾灸足三里治大病经历个人

艾灸足三里治大病经历个人我是在2009年7月份开始接触艾灸的,那时候,我身体的主要问题是腿,无论春夏秋冬,腿部都是凉的,夏天穿秋裤,冬天穿棉裤。

在北京宽街的中医院去看,大夫说是浅性静脉炎,开中药,吃了大概有三个月,不能再吃了,因为吃药后,到了下午的四点以后肚子发涨,要放屁的样子,问问大夫,大夫说是吃药的肠胃反应,应该停药。

没办法,只有靠自己了。

刚开始接受艾灸,是通过范长伟的博客,看了后知道艾灸能够治疗我的腿部问题,于是给自己制定了一个治病计划:首先就是艾灸关元穴和足三里,还有一个就是强制性的跑步。

只要有空,每天必须跑步,每次5000米。

刚开始艾灸,没有什么灸感,这种状态大概持续了一个月时间。

每天从办公室回到住的地方,就先洗个澡,然后用竹制艾灸盒艾灸关元穴30分钟,然后开始悬灸足三里感觉热热的,比较舒服。

而且屋里的蚊子明显少了,想想蚊香也不是很健康,权当是当蚊香了。

刚艾灸足三里时候,足三里部位经常出水泡,将水泡挑破后,也进行处理,期间还有几次出现化脓的情况,也没有管,艾灸双腿足三里一般在60分钟。

然后晚上9点钟,和我的室友到外面跑步,每周六次,每次5000米,慢跑,累了就歇会,跑完步就回来睡觉。

现在想想,可能是机缘巧合吧,艾灸出水泡是把经络中的寒气逼出来,跑步时活动了气血,双管齐下,保证了的艾灸效果。

这个是我的艾灸的准备阶段吧。

跑完步后不要着急洗澡,一定不要吹空调,汗凉个一小时后,洗澡才好。

这样一直持续到9月份,那时腿上的足三里穴已经是惨不忍睹了,疤好了一个又起一个;还经常处于化脓的状态。

终于开始出现灸感了。

不过那时也没有感觉是灸感,就是一艾灸足三里的时候,从足三里到脚趾上就像有电流通过一样,麻麻的一条线就下去了,同时感觉腿明显的轻松了,走路或者跑步也不那么累了。

跑步的时候也逐渐的可以大步了,同时腿也感觉有劲了,不用像以前那样老是累的感觉,这个时候,艾灸关元穴,也开始感觉有条细线从关元穴一直从大腿内侧到脚底,很细的一条线,不过不是很强的感觉,只是体会,有微微的一条特别细的线。

长寿秘诀 灸足三里

长寿秘诀 灸足三里

?长寿秘诀灸足三里?1.感冒灸法对风寒感冒,有疏风散寒,调和营卫,解表宣肺之功效。

取督脉、足太阳、阳明经腧穴,如风池、风门、大椎、肺俞、列缺、孔最、合谷等,每穴每次次灸25分钟,每日l次。

在本病流行季节,每日灸风门或足三里,有预防作用。

2.咳嗽灸法可健脾燥湿,理气化痰。

取背俞穴及任脉、督脉、太阳经腧穴,如肺俞、膏肓、天突、风门、云门、膻中、太渊、丰隆等。

用温灸,每日1次,5~7次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隔7日。

3.哮喘灸法可健脾益气,培土生金,平喘降逆。

取背俞和任脉、督脉、阳明经腧穴,如肺俞、定喘、天突、风门、气海、脾俞、。

肾俞、太渊、太溪、足三里等。

每日1次,5~7次为1个疗程。

4.中风灸法可益气固脱,回阳救逆;或开窍熄风,调畅气血;或散风祛邪,通经活络。

取督脉、任脉、阳明经及少阴经腧穴,如百会、太冲、神阙、关元、气海、人中、风池、足三里、丰隆等。

预防中风,用艾炷瘢痕灸,取足三里或绝骨;用温灸,取足三里、关元、气海、百会、涌泉。

每次25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5.胃痛灸法可调中和胃,理气消食。

取任脉、足阳明经、背俞穴,如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梁门、胃俞、脾俞、商丘等。

每日温灸。

6.腹痛灸法可温中健脾,消食化滞。

取背俞穴、任脉、足阳明经穴,如中脘、神阙、天枢、关元、脾俞、胃俞等。

7.泄泻灸治可温中散寒,清热利湿,疏肝健脾,消食导滞及温补脾胃。

取俞募穴、任脉、阳明经、太阳经腧穴,如天枢、中脘、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脾俞、章门、肾俞、大横、神阙等。

8.癃闭灸治可清湿热,利水道,补肾温阳通窍。

取俞募穴、任脉、太阴经和太阳经腧穴,如肾俞、三焦俞、中极、膀胱俞、三阴交、神阙、委阳、关元等。

9.腰痛灸治可祛寒通经活络。

取足太阳、督脉经穴,如肾俞、腰阳关、委中、昆仑、人中、命门、志室、太溪等。

10.阳痿灸治可温补肾阳。

取任脉、督脉和太阳经穴,如肾俞、命门、关元、中极、三阴交、气海、然谷等。

11.痹证灸治可祛风利湿散寒,泄热通经,调和气血。

瘢痕灸法

瘢痕灸法

韩愈还生动的描述了施灸的场面:“灸师施艾炷,酷若猎火围”。

当时的医家认为,化脓灸与疾病的疗效直接相关,如唐代医家陈延之的《小品方》中指出:“灸得脓坏,风寒乃出;不坏,则病不除也。

”《圣惠方》也说“灸炷虽然数足,得疮发脓坏,所患即差;如不得疮发脓坏,其疾不愈”。

早用于急症灸治。

《备急灸法》所载灸治的22类急症中,有对类系用直接灸疗,直接灸须出现灸疮,是许多医家追求的目标,如《针灸资生经》还记载了引发灸疮之法“用赤皮葱三五茎去青,于(火唐)灰中煨熟,拍破,热熨疮十余遍,其疮自发”。

如清·李守先在《针灸易学》一书中形容说:“灸疮必发,去病如把抓。

”现代的临床实践也证实,在某些病证,主要是急难病证的治疗上,瘢痕灸与包括无瘢痕灸等在内的各种灸法相比,其疗效优势还是相当明显的。

中药局麻液配制法为:川乌、细辛、花椒各30g,蟾酥1.8g。

用75%乙醇300ml浸泡24小时。

使用时,取棕红色上清液,以消毒棉球蘸后涂于施灸穴位,1~5min之后可达到局部麻醉1.敷贴灸疮不可采用护疮膏类及药纱布。

也不可以一见到脓液用清疮消毒之法后再敷贴胶布,只需采用棉球擦干脓液后即敷贴胶布。

2.护理灸疮化脓灸要求灸后局部溃烂化脓,这是无菌性化脓反应,脓色较淡,多为白色。

灸疮如护理不当,造成继发感染,脓色可由白色转为黄绿色,并可出现疼痛及渗血等,则须用消炎药膏或玉红膏涂敷。

若疮久不收口,多因免疫功能较差所致,应作治疗。

3.注意调养为了促使灸疮的无菌性化脓反应,要注意调养。

对此,《针灸大成》曾有论述,可作参考:“灸后不可就饮茶,恐解火气;及食,恐滞经气。

须少停一二时,即宜入室静卧,远大事,远色欲,平心定气,凡百俱要宽解。

尤忌大怒、大劳、大饥、大饱、受热、冒寒。

至于生冷瓜果亦宜忌之。

唯食茹淡养胃之物,使气血流通,艾火逐出病气。

若过厚毒味,酗醉,致生痰液,阻滞病气矣。

鲜鱼鸡羊,虽能发火,止可施于初灸十数日之内,不可加于半月之后。

我的艾灸经历

我的艾灸经历

我得艾灸经历我得艾灸经历注:非医生所写,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仅供交流,如果艾灸请尊医嘱.艾灸也分初级、中级与高级?下面就就是我与我家人得艾灸经历,慢慢道来,不就是杜撰,全就是真身体验。

我得艾灸属于初级阶段,这在好多人瞧来就是不可思议得,因为500根艾条,1年半得时间,好多人都丧失信心了,艾条得治疗功效那就是太慢了,我能够等到步入初级阶段得那天吗?应该有很多人在这样问吧,不用担心,人分三六九等,艾灸得人也就是,我得身体中寒气太重了,艾灸之火慢慢得化了一年半,500根灸条才慢慢得步入初级阶段得,有得人体质好,应该能很快得通过初级阶段进入中级阶段、甚至进入高级阶段。

第一章我得艾灸初级阶段我就是在2009年7月份开始接触到艾灸得,那时候,我身体得主要问题就是腿,我腿上感觉就是无论春夏秋冬都很凉,夏天得时候空调一吹就疼,必须穿秋裤,冬天得时候大家穿毛裤,我不行得穿棉裤,现在家里还有一条我母亲给我做得棉裤,走路非常得沉,老感觉拖着两条腿在走路,走一回就感觉非常得累,走个300米左右都要坐会子,到了北京宽街得中医院去瞧,大夫说就是浅性静脉炎,开中药,吃了大概有三个月,不能再吃了,因为吃药后,到了下午得四点以后肚子发涨,要放屁得样子,问问大夫,大夫说就是吃药得肠胃反应,应该停药,听病友说有了这个毛病,到了40多岁得时候就得动手术了,不然走路都费劲。

没办法,只有靠自己了。

我分析了我得病得原因,有两个重要得阶段,一个就是2003年冬天在成都受凉,得了一次很重得支气管肺炎,39度得高烧,一直烧了8天才退烧,还有就就是2003年得夏天,在北京得八一湖游了3个月得泳,那边就是活水,水里很凉,从那时起开始逐渐感觉腿疼,还有腿在夏天不出汗,稍微一着凉就疼.刚开始接受艾灸得就是通过范长伟得博客,瞧了后知道艾灸能够治疗这些毛病,于就是给自己制定了一个治病计划:首先就就是艾灸关元穴与足三里,还有一个就就是强制性得跑步。

每周无论如何进行慢跑,每次5000米。

艾灸“足三里”穴的长寿法宝

艾灸“足三里”穴的长寿法宝

11身边的养生养 身现代养生 2021年2月第21卷第3期施灸法,在我国古代就用于延寿强身,被称为长寿健身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灵枢经》记载:“灸则强食生肉。

”指有增进食欲,促进人体正常发育之功。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幼时多病,至中年开始用灸法健身,常令“艾火遍身烧”,93岁时仍“视听不衰,神采甚茂”,甚至年过百岁还能精力充沛著书立说。

《千金要方》云:“若要安,三里常不干。

”意思是说若使足三里穴常常保持湿润的状态,即常灸足三里,久之使穴位处出现小水疱、结痂,形成瘢痕,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之效。

此即今之所言“瘢痕灸”,是古人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经验总结。

我国历代许多医家亦把保健灸视为生平大事,定期施灸。

灸法就是用艾炷、艾条或其它灸料置于人体一定的部位施灸,用以预防疾病和健身养生。

艾炷灸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类。

直接灸是先将艾绒捏成黄豆或麦粒大的上尖下宽近似于圆锥样的艾炷,然后根据病情需要将大小不同的艾炷置于人体穴位上直接施灸的方法;间接灸是将捏成的艾炷隔物间接置于人体穴位上施灸的方法,隔物常用附子片、姜片、黄蜡、药饼、食盐等,可根据病情选用。

艾条灸是先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再用燃着的一端烘烤人体穴位,烘烤时要与皮肤保持一定的距离。

各种灸法均以局部灸至潮红为宜。

灸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健身方法,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够增强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推迟衰老的到来。

灸“足三里”能调整消化系统使之功能旺盛,吸收营养增加能源,对全身各系统都有强壮作用。

金元时代,四大医学家之一的李东垣特别注重脾胃,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是生化的源泉,是生命的根本。

灸“足三里”有温中散寒,健运脾阳,补中益气,宣通气机,导气下行,强壮全身的作用。

灸“足三里”的意义1.可养生保健:能增强体力,解除疲劳,强壮神经,预防衰老,艾灸『足三里』穴的长寿法宝赵德贵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12养 身身边的养生Health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February 2021 Vol.21 No.3防治作用。

灸足三里操作方法

灸足三里操作方法

灸足三里操作方法灸足三里是一种中医疗法,可以通过艾灸的方式来刺激和调理人体的三里穴位,达到促进气血循环、调节内分泌、改善身体健康的作用。

下面我将为您详细介绍灸足三里的操作方法。

首先,准备艾灸器具。

艾灸是使用艾草进行的,艾草可以用于制作艾灸条或艾灸盒。

可以按自己的需要选择使用哪一种,但是建议使用艾灸盒,因为艾灸盒能加热艾灸更加均匀。

接下来,准备好艾草。

市面上有很多不同品牌的艾草,选择正宗的艾草品牌,新鲜的艾草效果更好。

同时,艾草要事先晾晒或照灯照耀,这样可以减少一些刺激性和刺激性。

然后,将艾草放在艾灸盒中,并点燃。

艾草点燃后会产生烟雾和热烟,这是艾草的有效成分。

同时,在进行艾灸之前,要保持艾草的湿润,以产生更多的烟雾。

在进行艾灸的时候,首先要确定足三里穴位的位置。

足三里穴位位于膝盖外侧,胫骨前缘下一横指宽的凹陷处。

可以用手掌分别指向两个脚踝,中指所指的位置就是足三里穴位。

然后,用手指轻轻按压足三里穴位,感受到穴位的酸胀感。

根据个人的感觉,可以确定自己的足三里穴位。

开始进行艾灸时,要保证艾灸盒离皮肤大约2-3厘米的距离,确保能感到温热感但不会烫伤皮肤。

在进行艾灸的过程中,可以进行按摩或转动艾灸盒,增加艾灸对穴位的刺激。

艾草烟雾和热烟能够通过穴位进入人体,起到调理和舒缓的作用。

艾灸的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根据自己的感觉适当调整时间。

在艾灸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烟雾和热烟,为了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可以选择开窗通风或在灸前准备好空气净化器。

艾灸结束后,用温水清洗皮肤,不要用水直接接触艾灸部位。

同时,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要注意的是,艾灸应根据自己的体质和感觉进行,每次进行艾灸的时间和频率应不超过自己的承受能力。

如果妇女在月经期间或怀孕期间,以及有皮肤炎症的人都不宜进行艾灸。

总的来说,灸足三里可以通过刺激足三里穴位来调理身体,促进气血循环,调节内分泌,改善身体健康。

在进行艾灸时要选择正宗的艾草和艾灸器具,确定穴位位置,并注意艾灸的时间和频率,以及适当的保健和保暖措施。

癌症的克星瘢痕灸

癌症的克星瘢痕灸

癌症的克星——瘢痕灸!万病之源研究基因的科学家发现,人体中虽然具有“癌基因”,却同时具有“抑癌基因”。

其中,只有在元气虚弱、阳气被阴邪抑制的情况下,“癌基因”才会发挥作用;只有在元气充足、阳气得以生发的情况下,“抑癌基因”才能产生效能。

只有人体的真阳元气才能做到不加识别地对抗一切病菌和病毒。

所以说:元气虚弱才是导致疾病的元凶。

《黄帝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正气可以分为元气、元精或抑癌基因、有益微生物等,邪气可以分为寒邪、湿邪或癌基因、有害微生物等。

如果通过用鼓舞正气的办法去战胜邪气,不就等于用鼓舞抑癌基因的方法去战胜癌基因了吗?癌症就是阴邪在体内大量积聚的表现。

因为正气虚损,血脉不能顺畅运行,才会形成癌症;如果正气充足,血脉顺畅,就一定不会产生癌症。

重灸抗癌既然已经有了癌症,就可以用鼓舞自身正气的方法,将病邪驱除。

这个方法就是利用重灸时产生的强大的“通窜”力量(癌症就是积聚,积聚就是不通),也就是极大地激发了人体的免疫功能,将癌瘤化掉,并疏通血脉将垃圾输送出去。

因为灸法具有“兴阳祛寒、扶正祛邪”的作用,重灸又具有“通窜”的作用,所灸的关元、中脘、膏肓以及大椎、足三里等大补穴,都具有极强的激发真阳元气、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而且,重灸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患者的寒邪是有一定数量的,而所灸的壮数却完全可以在短期内人为的超过寒邪的数量,被“通窜力”所达到的脏腑或组织,其病邪一定能够被驱出,所以,用重灸法,可以治疗任何瘟疫甚至“癌症”。

至于艾炷产生的强热,对于身体来说就是“外来力量帮助正气作战”的阳气,这股不断渗入的阳气,一方面温化阴邪,一方面鼓舞脏腑正气,脏腑功能逐渐恢复,就会按照固定的途径,将阴邪逐渐排出。

(电子显微镜下的癌细胞)癌症就是积聚的阴邪(阴邪就是积聚坏死的气血),依照此理,不论患者有无癌瘤(是否被西医检查出来),只要施以重灸,“通窜”的力量就会使有积聚坏死的地方疼痛异常,在重灸过程中,肿瘤必然会稍微变大,直至疼痛消除,肿瘤就会在1~3个月内随之消除,是一种既能检查,同时又能彻底治疗的绝好方法。

不灸足三里勿做旅人.doc

不灸足三里勿做旅人.doc

不灸足三里勿做旅人作者:王彤来源:《亚太传统医药·都市健康人》2011年第08期关于足三里的保健功效,不仅在我国的医学家中得到公认,就连邻国日本也曾刮起过一股灸足三里的健康运动。

日本和韩国对此方法推崇备至,日本的北海道一直有“不灸足三里勿做旅人”的说法;韩剧《大长今》里则对艾灸有深刻的描绘。

《帝国文库》中曾记载了一个一家三口都长寿的故事:日本江户(即现在的东京)有一个风俗,就是每次建成一座桥之后,都要邀请一位年龄最高的长者渡河。

有一次,他们居然邀请到一位174岁的老人进行“初渡”。

大家都对这位老人的养生之术感到惊奇,后来一问才知道,原来这位老人有每月灸足三里的习惯。

不单单是他,老人家里的所有成员在采取这个办法后都身体健壮。

他的妻子173岁,儿子153岁,就连孙子都105岁了。

大家听后甚是惊异,于是足三里的保健功效也就传扬开了。

脾胃对人的生死健壮起着重要作用为什么足三里会有这么好的养生功效呢?我们知道,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

从出生那天起,脾胃就对人的生死健壮起着重要作用。

中医认为,脾胃为“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

吃下去的食物只有通过胃的消化和脾的健运,才能输布全身,供养五脏。

护好脾胃,脏腑便可得到充分的能源供养,自然就会身强体健。

足三里为胃经的合穴,有统治一切脾胃消化系统疾病的功效足三里为胃经的合穴,有统治一切脾胃消化系统疾病的功效。

因此中医有“肚腹三里留”之说。

脾胃好了,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才能旺盛,人体化生精、气、血、津液才有足够的原料。

此外,刺激足三里还有扶正祛邪、补肾益精、消除疲劳之功效,从而使人身强体健、精神焕发、青春永驻。

针灸法最好,艾灸传导很美妙关于足三里的具体位置及刺激方法,以针灸法最好,针灸法要求较高,并不适于民间保健,而艾灸却是极好的选择。

民间经常用艾来辟邪,曾有“清明插柳,端午挂艾”的谚语。

而用艾代替针来行灸法效果也是很好的,不仅没有任何痛苦,而且可以直达深处,有非常美妙的传导感受。

化脓灸足三里的案例

化脓灸足三里的案例

化脓灸足三里的案例2001年,西安某医院针灸科,科室主任看到某治疗室因为患者施灸而冒出了烟雾,立即进行干涉,不让医生为患者用灸法。

2005年12月的一天,中国中医研究院某研究生宿舍,研究生肖晓玲和她的同学谈起了灸法,结果,谈论了半天,大家对灸法好象没多大信心......在城市的大街上,随便问一些过往的青年男女,很少有人知道灸法的存在,有的人会答到:灸法?知道知道,不就是扎针吗?呜呼哀哉!中国的宝贝——灸法,已经开始失落了。

曾几何时,中国人是一个善用灸法的民族。

中国的医生们,如果只懂针法而不懂灸法,则会被人取笑。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上说过:“针而不灸,灸而不针,皆非良医也。

”他认为善针又善灸的人才是好医生。

神医华佗给患者治疗疾病时就多采用灸法,他一般选用一两个穴位,每个穴位灸七、八个艾柱,病就能当场痊愈。

唐代药王孙思邈,幼时多病,到了中年开始用灸法健身,常“艾火遍身烧”,结果到了93岁日仍“视听不衰,神采甚茂”,甚至年过百岁还能精力充沛地著书立说。

灸法是种植在中国人骨髓深处的花朵,曾骄傲地盛开过,曾无私地滋养过中国人的身心土壤。

中医硕士肖晓玲在海淀医院针灸科实习时,科室主任治顽固的面瘫,在针刺不起什么作用时,就用灸法。

她看到科主任在患者人中、迎香、地仓等穴位放上姜片,把艾绒捏成圆锥状立在姜片上。

用香点燃。

这时,由科主任的学生拿着线香和镊子在旁边照看着,艾锥燃尽就立刻夹起换上新的点燃。

一般灸半个小时左右,艾锥换上几十次。

这个过程虽然很繁琐,但患者对治疗效果还比较满意。

肖晓玲的父亲也是一位老中医,他用灸法治带状疱疹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每当遇到带状疱疹的病人,他父亲就教病人自己灸,具体方法就是:把云南白药用香油或清油拌成泥,捏成饼状敷到患处,再用艾条灸10-15分钟,以耐受为度,每天2次,效果确实好;但为了增强效果,患者还须内服中药。

爱较真的肖晓玲问:“你怎么知道是药起作用还是灸法起作用?”她父亲说:以前只用药效果不怎么样,用这个办法就不怕它(带状疱疹)不好了。

我的足三里瘢痕灸经历

我的足三里瘢痕灸经历

我的足三里瘢痕灸经历我的足三里瘢痕灸经历今年10月底我做了一次足三里瘢痕灸,到现在创面结疤快落了。

这次的经历使我的身体状况得到了改善,也受了不少的苦,钱也没少花。

在这期间,得感谢论坛的单阿姨给了我好的建议,让我增强了信心。

我把我的经历写出来希望得到指点,也希望他人可少走弯路。

我先从这里说起吧。

2007年我开始用艾条做灸疗,用的是艾条悬灸和温灸盒.灸架灸----到乌鲁木齐才买到。

主要是灸关元中脘足三里,经常弄得满屋子都是艾的味道。

但灸了一段时间后并没感觉有太大的作用。

当然作用也是有的,灸完后浑身热热的蛮舒服,一段时间后胃口也好了许多。

08年了,看了《灸法直论》后很想直接灸关元,但怕找不准穴位,于是想找个中医帮我找。

10月国庆假期的一天我开始行动:找了个诊所有个老中医-------说自己老了不针灸了,我说只是找一个穴位,我给你钱。

结果还是不行-----怀疑他不会。

又找了个诊所,上面写的是有针灸,进去一问,到是热心--------关元穴在脐下四寸或是曲骨上2寸。

(让我躺下给找的)给钱也不要。

但我觉得找的不对,准备再找一位看看。

骑自行车2公里找了位老中医,先问给多少钱,我说你想要多少钱。

10元。

我说好吧。

本想让我站着给找,我说应该是仰卧取穴。

我躺着找了约有10分钟,穴位点改了好几次才定下来。

我在想这人找穴位怎么这么慢呢。

两位医生找的位置不一样,回家的路上我在想到底谁谁找的位置是对的呢?回家后我找出中医研究院编的《针灸学简编》看里面是怎么找穴位。

到了晚上我躺下自己用尺子量,耻骨上缘到脐中15cm-----关元就在肚脐下9cm处了。

找到关元后自己用艾绒搓成麦粒大,灸了10几次----开始很疼啊。

完后一看烧了一块黑疤,然后又用艾盒烤了30分。

不过又后悔了---可能没找准穴位。

第二天早上我不死心,又到州中医院去了一趟,挂了个号,是女的,30多岁。

她教我用自己的手量就可以了,我说用尺子量了再平均分,找五分之三处,她说不行,我问:那你是怎么找的?她说我是看的,因为经常找嘛。

瘢痕灸的功效及施灸方法

瘢痕灸的功效及施灸方法

瘢痕灸的功效及施灸方法瘢痕灸,又称化脓灸。

是既古老又独特的治病方法,经过千百年的传承,是中华民族中医药文化的精华,它以中医辨证理论和经络学说为依据,用艾炷直接放在穴位及适灸部位上施灸,人为造成局部组织烫伤,并出现无菌化脓、灸疮结痂,从而治疗疾病的一种独特方法。

施灸化脓后,能产生类似于现代西医学疫苗接种理论的免疫增强效应,激发人体的自愈力。

相关古籍佐证记载。

《医学入门·针灸》记载:“凡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扁鹊心书》的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千金要方》记载:“炷令平整着肉,火势乃至病所也”。

清代吴亦鼎《神灸经纶》也有“取艾辛香作炷,能通十二经,入三阴,以治百病,效如反掌”之说;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记载:“凡入吴蜀地游宦, 体上常须两三处灸之,勿令疮暂瘥, 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著人也。

”;《本草从新》云:“艾叶苦辛,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治百病。

瘢痕灸可以说是我国应用历史最长的一种灸法,最早见于《针灸甲乙经》:“欲令灸发者,灸履熨之,三日即发”。

化脓灸在晋唐时期最为盛行,不仅在医籍中有大量的记载,而且文学作品中也有反映,如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诗中写道:“至今村女面,烧灼成痕瘢”,韩愈还生动的描述了施灸的场面:“灸师施艾炷,酷若猎火围”。

欧阳修的《灼艾贴》是这样写的:“修启,多日不相见,诚以区区。

见发言,曾灼艾,不知体中如何?来日修偶在家,或能见过。

此中医者常有,颇非俗工,深可与之论权也。

亦有闲事,思相见。

不宣。

修再拜,学正足下。

廿八日。

”这个贴讲的是欧阳修的长子欧阳发曾经接受过中医的艾灸治疗,欧阳修认为这是一门学问,值得探讨。

使我们了解到在北宋时期,灼艾治病保健是非常流行和广泛的普及。

还有一个例子可以证明艾灸的广泛使用。

有个不太常用的成语,叫做“灼艾分痛”,比喻兄弟间的友爱,这个成语典故也和艾灸有关。

瘢痕灸(化脓灸)

瘢痕灸(化脓灸)

瘢痕灸(化脓灸)瘢痕灸(化脓灸)tnt123456瘢痕灸又称化脓灸,是直接灸的一种。

用陈年的精制细艾绒,制成一定大小的艾炷。

用大蒜汁涂在选定的穴位上,燃艾施灸。

将规定壮数灸完后,贴淡水膏或橡皮胶布以保护灸后的伤面,并促使灸处化脓。

化脓过程约需40天左右,故叫做化脓灸。

灸后伤面愈合后,留下瘢痕,故又叫瘢痕灸。

此法具有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调理脏腑、行气活血的功能。

适合于治疗大病重病、及陈年老病。

【适应症和禁忌症】瘢痕灸主要是对一些慢性病疗效比较满意,如喘息、肺痨、胃脘痛、痞块、发育不良、癫痫、阳萎、痹症、脉管炎、月经不调、痛经及预防高血压中风等。

瘢痕灸的缺点:施灸时疼痛,灸后化脓,施灸穴位留永久之瘢痕。

故对一般体质衰弱者及老年人、小孩应慎用,对急性热病、长期消耗性疾病的重症患者,如吐血过多的肺痨症和内脏实质病症,均不能施瘢痕灸治疗。

施灸穴位的禁忌和一般灸法相同,对颜面有碍美观之穴不宜施灸。

此外,如眼、心脏附近及睾丸、阴部均列为禁灸区。

醉酒之后,大劳、大饥、大饱之时暂不宜施灸。

雾、雪、雷、雨之日也不宜施灸。

急症例外。

【收效期】瘢痕灸的收效期和施灸的疗程问题各家说法不一。

古代针灸医书有“疮发即愈”之说,根据临床观察,并非皆如此,对一般的痛经或胃脘痛可能收效,但对其它慢性病症,在化脓期间,虽有些症状得到改善,但大部分病症须到秋冬及明春才能应验。

有些患者体质过差,或病重,尚须连灸两三年,每年按适令季节施灸一次,或隔三至六个月施灸一次,连灸二、三次,方能收效。

如一些喘息病人,第一次施灸后,效果不显著,第二次施灸见显效,第三次施灸后,喘病不复发。

对较重慢性病症,第一年灸后如未见大效,没有其它副作用,应当连续再灸,才能得到满意的效果,也可配合其它疗法。

【操作方法】1.原料艾绒,以陈年精制细艾绒为良,施灸时热力易透,并且瞬刻燃烬,若新制艾绒,则火力强而经燃,皮肤的灼痛感较为剧烈。

保存方法:干燥密闭,防止潮湿生霉。

2.艾炷大小艾炷,分为大、中、小三号。

常灸足三里穴使他活过170岁

常灸足三里穴使他活过170岁

常灸足三里穴使他活过170岁
李思科
【期刊名称】《求医问药》
【年(卷),期】2012(000)009
【摘要】在日本德川幕府时代,有一天,江户(即今天的东京)的老寿星万兵卫
带领一家三代人出席了德川将军举办的高龄老人盛宴。

德川将军发现,万兵卫家有4个人的年龄都超过了百岁,于是就向他询问长寿的秘诀。

万兵卫回答道:“我家的人从每月的月初开始,就连续艾灸足三里穴8天,每天艾灸15分钟,月月如此,从不间断。

这就是我家祖传的养生秘诀。

我虚度174岁,我的妻子173岁,我的儿子153岁,我的孙子105岁。

”德川听后感慨不已。

从此以后,德川政府就将“艾灸足三里”列入政府的健民措施中,提倡无论长幼妇孺,全民施灸。

直至今日,日本仍流传着“勿与不灸足三里之人行旅”、“旅人灸三里,健步行如飞”的谚语。

【总页数】1页(P44)
【作者】李思科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温和灸足三里600穴次灸感观察 [J], 薛宁;王耀帅;王玲玲
2.百笑灸足三里穴对剖宫产术后排气时间的影响 [J], 王慧丹
3.百笑灸足三里穴对剖宫产术后排气时间的影响 [J], 王慧丹
4.瘢痕灸肝俞穴、足三里穴对原发性肝癌大鼠Wnt10b、Wnt3a表达的影响 [J],
王颖;赵万爽;张晓露;李迪;胡晓龙;李梦迪;陈金;王琪格
5.足三里穴化脓灸在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观察及应用 [J], 张丽娟;金建斌;林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艾灸原理与足三里穴

艾灸原理与足三里穴

(一)艾草的药性火性炎上,寒湿趋下,热性都是向上的,照这种说法,艾草应该是寒性的,不应该是温热之药。

关于这个疑问,其实可以买一些艾叶回来,放在嘴里尝一尝就知道了。

艾叶吃起来,首先是一股特别重的辛味儿,姜、花椒、大料、桂皮、吴茱萸都是辛味儿的药材,那么这些药无一例外都是热药。

但是艾草在辛味过后又涌出一股微微的苦味,凡是苦的药材往往都带点寒性,或者说带点向下的特性。

嚼着嚼着会发现口水又增多了,这又是甘的作用,中医讲甘可以生津,所以说,艾叶又带有一点点甘的性质。

光是味道只能是初步判断,还决定不了最后的药性,所以还需要咽下去,没过一会儿会发现肚子里面温温热热的,有一些肚子里有虚寒的人甚至还会发出汗来,这是温热药物的特性。

艾叶的热虽然和其它药物的热不太一样,有一股向下的劲儿,但它是温热之药。

那么在《本草纲目》中,“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

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

”就说艾叶刚采回来叫生艾,味道是苦味少,辛味多,这个药性是温性的。

而熟艾是经过炮制制成艾绒,制成熟艾后味道有变化了,辛味收起来,苦味显出来了,但是药性反而提高了,从温药变成大热之药了。

采艾一般都是在端五节的时候采摘,实际上这个时候正是接近夏至的时候,此时天上太阳最盛,所以这个时候的艾草就存有了太阳真火的力量,这就叫可以取太阳真火。

当正气在最虚衰的时候,可能别的方法都用不了,行针、汤药都不顶用的时候可以用艾灸,灸一些特定的穴位,比方关元、气海、命关、中脘这些穴位就可能有奇效,把病人的元阳正气给补上来。

(二)艾灸的特点宋朝有一个很有名的太医叫窦材,自称是扁鹊在世,他写过一部医书叫《扁鹊心书》,在这本书里说想要保住性命有三样东西最重要,第一种就是艾灸,第二种是道家的丹药,第三种是附子,全都是扶阳的东西。

在古代,艾灸其实是很重要的一门医术,就疗效来讲,比行针、吃药还要来的更快一些。

在古代,当一个病用针法治不好的时候,用汤药喝不下的时候,就考虑可以用艾灸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足三里瘢痕灸经历我的足三里瘢痕灸经历今年10月底我做了一次足三里瘢痕灸,到现在创面结疤快落了。

这次的经历使我的身体状况得到了改善,也受了不少的苦,钱也没少花。

在这期间,得感谢论坛的单阿姨给了我好的建议,让我增强了信心。

我把我的经历写出来希望得到指点,也希望他人可少走弯路。

我先从这里说起吧。

2007年我开始用艾条做灸疗,用的是艾条悬灸和温灸盒.灸架灸----到乌鲁木齐才买到。

主要是灸关元中脘足三里,经常弄得满屋子都是艾的味道。

但灸了一段时间后并没感觉有太大的作用。

当然作用也是有的,灸完后浑身热热的蛮舒服,一段时间后胃口也好了许多。

08年了,看了《灸法直论》后很想直接灸关元,但怕找不准穴位,于是想找个中医帮我找。

10月国庆假期的一天我开始行动:找了个诊所有个老中医-------说自己老了不针灸了,我说只是找一个穴位,我给你钱。

结果还是不行-----怀疑他不会。

又找了个诊所,上面写的是有针灸,进去一问,到是热心--------关元穴在脐下四寸或是曲骨上2寸。

(让我躺下给找的)给钱也不要。

但我觉得找的不对,准备再找一位看看。

骑自行车2公里找了位老中医,先问给多少钱,我说你想要多少钱。

10元。

我说好吧。

本想让我站着给找,我说应该是仰卧取穴。

我躺着找了约有10分钟,穴位点改了好几次才定下来。

我在想这人找穴位怎么这么慢呢。

两位医生找的位置不一样,回家的路上我在想到底谁谁找的位置是对的呢?回家后我找出中医研究院编的《针灸学简编》看里面是怎么找穴位。

到了晚上我躺下自己用尺子量,耻骨上缘到脐中15cm-----关元就在肚脐下9cm处了。

找到关元后自己用艾绒搓成麦粒大,灸了10几次----开始很疼啊。

完后一看烧了一块黑疤,然后又用艾盒烤了30分。

不过又后悔了---可能没找准穴位。

第二天早上我不死心,又到州中医院去了一趟,挂了个号,是女的,30多岁。

她教我用自己的手量就可以了,我说用尺子量了再平均分,找五分之三处,她说不行,我问:那你是怎么找的?她说我是看的,因为经常找嘛。

可我觉得手量的不可靠。

出了医院后又找一医生,看着很朴实,教我也是用手量。

说必须“同身寸”说我自己找的快到石门穴了,我给钱,他也不要。

又跑了几个地方,但是医生放假了-----国庆假期。

心里的疑惑更多了.....因为:1.以前看过一本书,好像是谢锡亮写的---记不起了,里面说骨度要比同身寸准。

我自己试过,同一穴位两种方法找的位置有点不一样。

2.比如有的人腿长胳膊长,大手大脚.但是上身比较短。

有的人身子长腿短胳膊短,手也小。

我在想这时用手的同身寸就不准了。

到底哪个标准是对的呢?这时我突然想到一个本地有名的针灸大夫...我想起了一个老中医-----现已退休好几年了,祖籍是湖南的。

听说以前他是一小县城中医院的院长,对针灸有很好的造诣,据说是小针刀。

今天带母亲看完病后我就去找。

天下着小雨,坐着等了一会见到了。

我说明了来意----找关元穴。

我解开裤子让他看了别人给我找的位置----有笔画的印子。

他拿笔给我点了个位置。

天啊,又是一个位置!我赶紧问到:“你找得这么靠上,我让别人找的时候有的说是要同身寸,有的说是用骨度----脐中到耻骨上缘五分之三处”. “要以自己的身体为准”我说“用手量是四指宽,可你找的要靠上一点的不到四指宽啊-----我用手比划给他看。

” “就是我画的地方!我针灸几十年,我就是这样找的,唯我独尊”。

很自信,不容质疑.我愣了一下,我又问“书上说的用骨度和用手指量哪个准呢?”他说“我没研究过”。

我若有所悟地说:“那每个人找穴位的方法还不一样”。

“是的”。

接着我让他给我找了腿两边的足三里---我回来后用指一压感觉很明显。

给钱他也不要。

老人脾气有点倔,但我觉得医德医术该是可以的。

但我心中的疑惑又增加了!关元穴到底该怎么找呢?关元穴定不下来让我很苦恼,好多天了就每天用艾条烤足三里。

心想,不行了我就做足三里的瘢痕灸算了。

本打算自己做,又想穴位不准又得受皮肉之苦,找了几个地方人家都不做瘢痕灸。

于是我想到了那个倔强的老中医,说不定可以给做。

想着明天可以做瘢痕灸了心里很高兴,早早就睡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去了。

说明了来意了,医生的话让我既失望又高兴。

来到诊所一看,一个病人也没有。

这真让我高兴。

“何大夫您好”。

“奥,你好。

”他好象早就把我忘了。

“我想请您给我做个足三里的瘢痕灸,改善一下自己的肠胃。

”“我不做这个!” 我楞了一下。

我又问:“您是针灸大夫,为什么不做呢!书上不是说瘢痕灸的效果很好吗?”“太麻烦了,一般不做的。

” 老先生面无表情。

我有点急了:“为什么不做呢!付费200或300我都可以接受的。

”“做这个可是很疼的。

” 我一听有戏。

赶紧说道: “再疼我也可以忍的,再说,不受点苦那能治好病呢。

”“嗯,那你周一或二周的下午来吧。

”“今天做可以吗?” 我想这时又没有病人。

“我今天人手不够!”......我带着疑惑离开了诊所,明明有时间却不给我做。

周二(08年10月28日)的下午我放了学生,赶紧来到了诊所。

我先问要交多少钱。

老中医问我:“你是做单侧还是做双侧?”“做双侧。

”交完200元钱。

我跟着医生上了楼,开始了半小时的足三里瘢痕灸。

这是我经历皮肉之苦的开始,之后经历了数次刀刮疮口的“剧疼”,经历了大疮口久不愈合的恐惧……老中医的瘢痕灸方法和我看书了解的和想象中还有不同。

我跟着医生上了楼----那地方有点冷啊。

医生准备找艾叶,这时我赶紧拿出了金艾绒拿和打火机。

“嗯,这就很好了。

”老中医夸我了。

接着我期待已久的瘢痕灸,终于开始了:1.先让我躺下,给我找准了穴位,用笔做好了标记.“找穴位要以自己的身体为准”他自言自语。

2.搓了个锥状的小艾柱放到穴位上----比黄豆要大一些,用香点燃,艾柱冒着烟,快烧完的时候感觉到疼了。

医生用一个圆头的小木板猛得往下一按,哇,疼得我腿直颤。

接着是第二下,艾柱大了些,但烧到肉,用木板按下的时候只是有点疼---腿不颤,完全可以忍受了。

3.我一看,唉,原来这么简单,就躺下不看了。

心想,怎么没给我弄王正龙讲的大艾柱呢。

医生做的时候问我怎么样,我只是说,可以忍受的。

也不知道是第几下了,木板按下的时候,有热量开始往下和周围扩散,按下的时候是往里钻的疼---可以忍住的。

4.我觉得做了好多了,抬头看了一下,吓我一跳,艾柱已是底直径超过2厘米的大艾柱了。

做完一次,就把灰去掉,做下一次。

此时觉得肚子都在响。

做的过程中老医生告诉我,“穴位很多都在骨节和窝窝的地方。

以前日本人远行走不动了,就停下来撕块棉花,做成艾柱灸足三里,灸完了又继续走,因为灸足三里的效果大嘛。

” "艾柱的壮数是9壮或18壮或36壮。

”也不知做了多少下,终于灸完了,医生用创可贴横一下竖一下,用十字型把创口贴上了------贴的时候艾的灰没去掉,直接盖压在了伤口上。

我起来一走也没觉得有什么疼。

心想,足三里瘢痕灸也不过如此嘛。

医生让我一周内不要洗澡,说大概3天就可化脓了,为了保护好伤口,让我买个女同志穿的长袜子穿上。

一周后再去一次,如没化脓还要灸的。

回家后和往常一样,该嘛干嘛。

第二天早上一起来我就感到瘢痕灸的效果已经显现了 ......多谢诸网友的支持,这两天是期末考试阶段,比较忙,发得太慢了,还乞见谅。

下面的艾柱是我自己仿捏的,看看老中医捏的这种艾柱艾柱好不好。

第二天早上一起来,我就感觉昨晚上睡觉要比以前踏实,本来肿痛的左上牙龈一晚上就好了我想这就是瘢痕灸立竿见影的效果吧。

我感到很高兴。

我照常地工作。

不知不觉三天过去了,左右腿的伤口没什么反应,我有点奇怪-----怎么没化脓呢?管他呢,隔两天问医生去-------又不影响工作嘛。

又过了两天我感觉右腿的伤口有点疼,看上去外侧好像有点肿了,但没脓。

我有点疑惑……第二天的下午(08年11月4日)我来到诊所让老中医看伤口。

“何医生好,你看看我的灸疮吧?”“嗯,你吧裤腿拉上来我看看, 自己感觉怎么样啊?”医生的心情还不错。

“我的右腿疮口怎么肿了呢?”我疑惑地问。

“嗯,肿是对的!”我一听放心了。

“左腿到是没反应,要不要再灸呢?”“ 不用再灸,回去要多吃鱼!”我走的时候医生说“这个灸疮能保你一辈子!” (这句话是否值得怀疑呢?)医生的话给了我信心。

我高兴地回了家。

两三天后我的左腿的疮口也肿了,而且我发现疮口外缘起了水泡了,我想这是不是因为烫伤而起的水泡呢?(由于伤口正上被创可贴所覆盖了,只能看到边缘。

)过了几天伤口又发生了变化……在下可不是党员哦!由于我是第一次做瘢痕灸,现在想想,只要处理得当也没多少痛苦,但效果是持久的。

自己做当然疼一些,如果找人做就会好得多。

这个我是有体会的。

接下来我会把我走的弯路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过了几天我觉得灸疮又有变化了,感觉疮口有点臭味儿。

周一我来到诊所找老中医,让他看伤口。

我把疮口揭开一看,里面是都是黄脓啊。

还带着臭味,老中医没走近看。

(真后悔当时没对着疮口照个照片。

)“这就是化脓了,这样就不断地刺穴位嘛!……”“我用不用到医院去消毒处理呢?”“不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