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足三里”

合集下载

足三里功效与作用

足三里功效与作用

足三里功效与作用足三里(ST36)被认为是人体上的一个重要穴位,被广泛应用于中医理疗和推拿按摩中。

足三里位于胫骨外侧凹陷处,距膝盖下缘三寸,称为“足三里”,也叫做“天地灵隐”,是人体上唯一一个四经交会的穴位。

足三里在中医理论中具有很多功效和作用,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益气养血足三里有益气养血的作用,能够调和气血,提升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按摩足三里,能够刺激脾胃功能,增加消化吸收,从而提高能量的供给。

同时,按摩足三里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红蛋白的合成,改善贫血状况。

因此,经常按摩足三里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二、强肾健脾足三里还有益肾气、健脾胃的功效,对一些肾虚脾胃不调的人来说尤为适用。

足三里按摩能够激活肾经,促进肾脏功能的恢复和维护。

同时,足三里还可以调节脾胃功能,增加胃液分泌,改善消化功能,从而提高食物的吸收和利用。

因此,适当按摩足三里能够改善肾虚脾胃不好的情况,有助于健康。

三、缓解疼痛经常按摩足三里还可以缓解身体的疼痛症状。

足三里是远距离作用相对集中的穴位,能够刺激神经末梢,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和关节的疼痛。

同时,足三里还可以通过调节气血,平衡人体阴阳,缓解疼痛引起的心理压力,使身心得到放松。

因此,按摩足三里对于缓解各种疼痛症状都有一定的效果。

四、调理胃肠足三里还具有调理胃肠功能的作用,对于胃肠功能不佳、腹泻、便秘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足三里按摩可以刺激脾胃功能,增加胃液分泌,改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问题。

同时,足三里还可以促进肠道蠕动,缓解腹泻和便秘。

因此,经常按摩足三里能够调理胃肠功能,改善消化问题。

五、保护心脏足三里还有保护心脏的作用。

足三里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心脏供血,从而改善心脏的功能。

足三里还具有降压的作用,可以调节血管张力,降低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因此,经常按摩足三里对于心脏健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六、强身健体足三里按摩还有强身健体的作用。

按摩足三里能够激活全身经络,增强人体的气血运行,提高身体的代谢水平,增加免疫力和体力。

足三里的穴位定位及功能主治

足三里的穴位定位及功能主治

足三里的穴位定位及功能主治穴位定位•足三里是人体一处重要的穴位,位于小腿前外侧,膝盖外侧髌骨下方,胫骨前缘有髌腱凹陷处。

•可通过手指按压寻找到足三里的位置,一般感觉有一块软硬度适中的组织,按压时会有一定的酸胀感。

功能主治足三里的穴位在中医学中被誉为“百会之宗”,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功能主治:1.益气补阳:足三里是补益气血、温补阳气的重要穴位,刺激此穴能够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2.和胃健脾:足三里是胃经、脾经的重要穴位,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加食欲,改善消化不良和脾胃虚弱症状。

3.疏肝解郁:足三里也是肝经的重要穴位,刺激此穴可以缓解情绪压力,舒缓焦虑和抑郁情绪。

4.温经散寒:足三里是阳明胃经的重要穴位,可以促进阳气运行,温经散寒,改善寒凉体质和寒性痛症。

5.强身健体:足三里的刺激可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提高体力水平,适合运动员和需要长时间站立或行走的人群。

使用方法使用足三里穴位可以选择按摩、针灸等方法,下面是常用的按摩方法:1.用拇指和食指合并在足三里穴位的位置,适度用力按压,感觉到酸胀痛为度,每次按压5-10分钟。

2.以旋转按摩的方式进行刺激,顺时针和逆时针各转动10次,然后放松,可以反复进行多次。

3.可以借助按摩器进行按摩,选择有适度按压力度和震动速度的按摩器,按摩时间建议不少于10分钟。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足三里穴位进行按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注意力度:按压穴位时力度要适中,不要用力过猛以免造成损伤。

•注意时间:按摩时间一般不宜过长,一般每次5-10分钟即可。

•注意频率:按摩的频率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一般每日1次或每周3-4次。

注意事项虽然足三里穴位有很多好处,但是有一些人群需要特别注意,以下是需要注意的情况:1.孕妇:孕妇应避免按摩足三里穴位,因为该穴位与子宫有关,过度刺激可能增加子宫收缩的风险。

2.月经期女性:在月经期过程中,刺激足三里穴位可能导致月经过多或出现腹痛等不适症状,应避免按摩该穴位。

足三里的作用功能主治

足三里的作用功能主治

足三里的作用功能主治1. 简介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上的一个穴位,位于小腿外侧,当膝盖弯曲时,在腓骨头前方突起的地方。

它具有广泛的作用和功能,在中医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2. 作用和功能足三里穴具有以下作用和功能:•调节气血循环:按摩足三里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有助于改善各个器官的功能,并提高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

•增强免疫力:足三里穴是一个免疫调节点,按摩该穴位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缓解疼痛:足三里穴位具有止痛作用,按摩该穴位可以缓解各种疼痛,如头痛、腹痛、肌肉痛等。

•调节消化系统:足三里穴位是胃经的重要穴位,在中医中被广泛用于调节消化系统功能,促进食物消化吸收,缓解胃部不适,帮助消化系统恢复正常功能。

•舒缓压力和焦虑:按摩足三里穴可以帮助放松身心,减轻压力和焦虑,促进睡眠质量的提高。

3. 主治疾病足三里穴在中医中被广泛应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痛、胃酸过多、消化不良、腹胀、食欲不振等。

•呼吸系统疾病:如咳嗽、哮喘、感冒、鼻塞等。

•泌尿系统疾病:如尿频、尿急、尿痛、膀胱炎等。

•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

•神经系统疾病:如头痛、失眠、焦虑、抑郁等。

•肌肉骨骼疾病:如颈椎病、肩周炎、腰痛等。

4. 如何按摩足三里穴按摩足三里穴可以使用以下方法:1.找准穴位: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当膝盖弯曲时,在腓骨头前方突起的地方。

2.准备:用温水清洁双手和足三里穴位,并准备按摩油或香精油。

3.按摩:用手指或拇指轻轻按压足三里穴位,可以选择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按摩。

每次按摩约5-10分钟。

4.注意事项:按摩时力度要适中,不宜过重。

如果有不适感,可适当调整力度或停止按摩。

5. 注意事项在按摩足三里穴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孕妇:孕妇按摩足三里穴前应咨询医生,确保不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出血倾向:出血倾向的人应避免按摩足三里穴,以免加重出血情况。

足三里:强身延年之要穴

足三里:强身延年之要穴

足三里:强身延年之要穴作者:王启才来源:《祝您健康》2003年第01期足三里穴能够治疗多种胃肠道疾病,这已为古今大量的医疗实践所证实。

“肚腹三里留”的口诀也几乎妇孺皆知。

其实对于人体来说,足三里的作用远不止如此,它还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强身祛病、延年益寿的要穴。

古人以足三里穴强身壮体、防病保健,可以追溯到近两千年前的东汉末年。

当时的名医华佗就以足三里穴治疗“五劳赢瘦、七伤虚乏”(即身体虚弱及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

刺灸足三里既能强身防病,又能消除疲劳,所以在日本也有“不灸足三里,勿为远行人”、“旅行灸三里,健步快如飞”等说法。

日本还曾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三里灸健康运动”,足三里强身壮体、防病保健的威力由此可见一斑。

足三里擅长治疗慢性虚弱性疾病。

例如由于后天之本亏虚、气血生化无源而引起的贫缸、眩晕、肢软无力、神经衰弱、产妇乳汁减少,以及由于中气不足、脾虚下陷而引起的久泄、久痢、遗尿、脱肛、子宫脱垂、内脏下垂等,通过灸刺足三里都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这就为人们探索足三里的神奇功用打开了思路。

早在宋代的《针灸资生经》一书中,就记载了前人刺灸足三里等穴预防中风的经验:“但未中风时,二月前或三四月前,不时胫上发酸、麻、重,良久方解,此将中风之候也,宜急灸足三里。

”因为足三里可以使人推迟衰老、延年益寿,故被后人誉为“长寿穴”、“长生穴”。

对于足三里穴进行深入的研究,是老年医学中的一个极有价值的项目。

足三里为何具有如此显著的强壮保健作用呢?根据中医理论,足三里是胃经的穴位。

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刺灸足三里,可以旺盛后天之本,调节和振奋脏腑机能,使气血生化有源。

增强卫外功能,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刺灸足三里对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血液成分、体温调节、防卫免疫反应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

在消化系统方面,可以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性,增强食欲,促进消化吸收;在神经系统方面,可使脑细胞机能恢复,提高大脑皮质的工作能力;在循环系统方面,可以改善心功能,调节心律;在血液成分方面,可以提高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糖含量;在内分泌系统方面,可以对垂体一肾上腺皮质系统进行双向良性调节,从而提高机体防卫和应激能力。

浅谈足三里

浅谈足三里

浅谈足三里足三里,里通理,治理之义,因能治理腹部疾病而得名,是防病保健,延年益寿的常用穴位.下面简单做一介绍.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的古人在长期社会实践中,无意间发现触碰敲打膝下某个部位,能祛除别处的病痛。

这便是足三里穴的起源。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前缘外侧一横指凹陷处。

刺激此穴的常用手段有:点按,敲打,艾灸,针刺,自体血或药物注射.拇指,空拳,借助小木棍垂直用力向下,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产生酸、麻、胀、等感觉,持续数秒后,渐渐放松,如此反复操作数次即可。

将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2~3cm 熏烤,以局部有温热而无烧着感为宜,每穴10~15min。

抽取自身静脉血或药物,直刺此穴,回抽无血方可注射,每穴1ml。

根据不同的需要,选用不同的手段。

足三里临床应用十分广泛。

1.呃逆呃逆俗称打嗝,轻者不治自愈,重者迁延不愈,严重影响吃饭,说话。

常见原因有受寒,食积,郁怒,便秘,虚弱多病。

本穴有和胃降逆止呃的作用.2.主治一切消化系统疾病胃疼,胃瘫,便溏,便秘,腹胀,频繁矢气,胃下垂,疳积。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针灸刺激足三里穴,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并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3.瘫痪俗语“久坐伤肉,久卧伤气”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身体机能下降,容易出现并发症,保证足够的营养至关重要。

所以应健脾养胃,补中益气,促进营养的吸收和利用。

4.失眠夜晚各个脏器处于低代谢状态,如果饮食过多,势必加重胃肠负担,长此以往,影响睡眠质量。

故有“胃不和则卧不安”之说.当以消食化滞。

5.全身强壮穴之一脾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强可以奉养五脏六腑及全身组织器官,所以具有补益气血扶正固本之功效.唐。

药王孙思邈“无病长寿法,每月必有十日灸其三里,寿至二百余岁.”日本把单灸足三里成为长生灸法,《养生一言草》灸治确为养生诀,年逾四十灸三里,施术不谓寒暑限。

增强人体防御能力,修复能力。

足三里穴由来已久,主治病症众多,临床应用广泛,疗效显著,方便实用,易于接受能为广大患者解除病痛。

足三里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足三里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足三里的作用和功能主治什么是足三里?足三里是身体上一个重要的穴位,它位于人体的小腿肚子上,距离膝盖下方四指的位置。

在中医学中,足三里被认为是经络穴位之一,也是十二经脉中的胃经穴位。

足三里的作用和功能足三里的作用和功能被广泛应用于中医理论和实践中,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作用:1.补充体能:足三里是一种重要的补充体力的穴位。

通过刺激足三里,可以增加人体的能量,提升体力,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2.促进消化:足三里是胃经的穴位,经过刺激足三里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分泌,改善消化功能,从而帮助人体更好地吸收和消化食物。

3.调节内分泌:足三里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调节点,它可以通过刺激足三里来调整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平衡,改善激素分泌,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

4.缓解疼痛:足三里的刺激还可以产生镇痛作用,通过刺激足三里可以缓解身体的各种疼痛,例如头痛、腹痛、肌肉疼痛等。

足三里的主治足三里的刺激可以对多种疾病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治疗作用,常见的足三里的主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消化系统疾病:足三里的刺激可以缓解胃痛、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对于慢性胃炎、胃溃疡、胃肠功能紊乱等消化系统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2.心血管系统疾病:足三里的刺激可以降低血压、改善血液循环,对于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血管系统疾病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3.神经系统疾病:足三里的刺激可以缓解头痛、偏头痛、神经痛等症状,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治疗有一定的效果。

4.免疫系统疾病:足三里的刺激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增加抵抗力,对于免疫系统疾病的辅助治疗有一定的作用。

注意事项在刺激足三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1.刺激力度:刺激足三里时需要注意力度适中,不要过度刺激,避免引发其他问题。

2.时间和频率:刺激足三里的时间和频率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和具体疾病而定,最好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3.禁忌症:对于一些特定疾病和情况,如怀孕期间、重大手术后、心血管疾病严重等,应避免刺激足三里。

深度解读人体重要穴位——足三里

深度解读人体重要穴位——足三里

【深度解读人体重要穴位】——足三里足三里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身健体的重要穴位。

足三里是抗衰老的有效穴位,经常按摩该穴,对于抗衰老延年益寿大有裨益。

"三里"是指理上、理中、理下。

胃处在肚腹的上部,胃胀、胃脘疼痛的时候就要"理上",按足三里的时候要同时往上方使劲;腹部正中出现不适,就需要"理中",只用往内按就行了;小腹在肚腹的下部,小腹上的病痛,得在按住足三里的同时往下方使劲,这叫"理下"。

位置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

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左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

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之处,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

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

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

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即是。

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疳积、癫狂、中风、脚气、水肿、下肢不遂、心悸、气短、虚劳赢瘦。

此穴主治甚广,为全身强壮要穴之一,能调节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有防病保健作用。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针灸刺激足三里穴,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并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在神经系统方面,可促进脑细胞机能的恢复,提高大脑皮层细胞的工作能力;在循环系统、血液系统方面,可以改善心功能,调节心律,增加红细胞、白细胞、血色素和血糖量;在内分泌系统方面,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有双向性良性调节作用,提高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

针法:1 直刺法:稍偏向胫骨方法,直刺1—2寸。

针刺感觉:有麻电感向足背反射。

2 斜刺法:向下刺法:向下刺入,进针2-3寸。

每日一穴——足三里穴

每日一穴——足三里穴

每日一穴——足三里穴《四总穴歌》云:“肚腹三里留”。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是五俞穴之一,其性属土经土穴,“合治内腑”凡六腑之病皆可用之。

取穴位置: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的1横指。

1.正坐在椅子上,屈膝,足掌放平,自然平铺地面,用本人之手虎口围住膝盖,食指放于膝下胫骨前缘,四指并拢,当中指尖着处是穴位,在外膝眼之下方3寸,胫骨外缘,胫骨前肌与伸趾长肌之间。

2.伸足取之,在膝下胫骨粗隆最高点下1寸,外开1寸,它和阳陵泉的关系是斜上下各差1寸。

即足三里比阳陵泉低1寸,再外开1寸处,阳陵泉在胫骨粗隆与腓骨小头之间,向下呈三角形,下角即是穴位,此穴压之酸困,可用之证实足三里的位置。

治疗功效1.常灸足三里可以养生保健:增强体力、解除疲劳、强壮神经、预防衰老,对高血压、伤风感冒、结核病、低血压、动脉硬化、脑溢血、都有防治的作用。

三里之灸能却病延年,所以古来把三里灸叫做长寿灸。

2.防治胃肠病:足三里是胃经的穴位,主消化系统。

有“肚腹收于三里”之说。

对于腹部疾病,如肠胃虚弱、食欲不振、腹泻、便秘、消化吸收不良、胃痉挛、急慢性胃炎、口腔及消化道溃疡、急慢性肠炎、胃下垂等灸足三里相当有效。

3.灸足三里有健步作用:可以增强下肢力量,防治四肢肿满、软弱无力、股膝酸痛。

对胫骨神经痛、脚气、小儿麻痹、末梢神经炎等均有防治作用。

4.补益肾气:对耳鸣、眩晕、腰痛、尿频、小便不通、阳痿、早泄、哮喘等有效。

5.一些疑难杂症:头痛、失眠、贫血、神经衰弱、半身不遂等均可灸足三里。

6.慢性疾病:如眼疾、视力减退、鼻病、耳病、过敏性疾病等均可取用此穴。

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肠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阑尾炎、肝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支气管炎、阳痿、遗精、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等。

日常保健用足三里穴防病健身的方法简便易行:1.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一次,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注意每次按压要使足三里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的感觉。

足三里:被日本人用来救国的穴位

足三里:被日本人用来救国的穴位

足三里:被日本人用来救国的穴位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口面合谷收这是中医里面流传了千年的四总穴歌因言简意赅,好记易读,实用性强而脍炙人口为针灸医生及养生爱好者所熟悉。

今天本老中医单讲开篇首句中“肚腹三里留”的穴位——足三里。

足三里别名下陵、三里、鬼邪等,位于足阳明胃经外膝眼膝盖外侧凹陷处(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嵴一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屈膝取之即得此穴。

此穴是为足胃经合穴,胃经属土,合穴属土,是土生土长的穴位,故而能燥化脾湿,生发胃气,对胃痛、胃胀、消化不良、呕吐、泄泻、肠胃疾病等具有神奇疗效。

此外,古今大量临床实践证明,足三里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身健体的重要穴位,同时也是一个抗衰老的特效穴位,经常艾灸该穴,对于抗衰老延年益寿大有裨益。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肋,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取之三里也。

”《灵枢·四时气》:“着痹不去,久寒不已,卒取其三里。

肠中不便,取三里,盛泻之,虚补之。

”《外台秘要》:“人年三十已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冲目。

”足三里穴位图作为人身体上最为重要的穴位之一,足三里能够补中益气、健脾养胃,同时也能疏堵的经络、调和虚弱的气血,对临床上的各种病症,尤其是各种虚寒衰弱的症状、慢性病体征等,具有极大的适用范围。

艾灸足三里,有几个有趣的小故事值得一提:孙思邈的“若要安,三里常不干”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一生致力于医学研究,精通针、灸、药三法,临床上常常兼而施之。

为后人尊称“药王孙真人”。

他早年对艾灸的效果曾表示怀疑,到了晚年方信,说道:“火灸,大有奇功!”。

在其早年著作的《千金要方》当中记载针灸处方千余条,其中灸方占三分之一,约4百条。

而在其晚年著作的《千金翼方》当中载针灸方6百余条,其中灸方占十分之九,约5百余条。

足见晚年的孙思邈对艾灸越发重视。

而他自己也是艾灸的实践者,常年“艾火遍身烧”。

他尤为重视对足三里的艾灸,提倡当时的医务人员,每一次去瘟疫传染病发生的村子做医疗工作时,应提前对自己的足三里穴做一次化脓灸,防止被传染病传染,这在当时没有任何疫苗等防御措施的年代,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细说“足三里”:从命名到配伍全解析

细说“足三里”:从命名到配伍全解析

细说“足三里”:从命名到配伍全解析一般来说,历代各家所选取的最常用穴皆属临床精华穴、高效穴。

从历代针灸歌赋来分析,足三里的使用频度排在第一。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足三里。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下合穴,五腧穴中的合穴。

胃属土,故足三里为土经土穴,是胃经的最主要穴位,也是养生保健要穴,为历代医家所推崇。

一、足三里的命名分析足三里命名之义,“里”与“理”通。

人以肚脐为界,上为天,下为地,中为人,分为三部,万物由之,理在其中。

故足三里穴能调和天地人,能治人身上中下诸病。

足有三里,手亦有三里,二穴同名而异位,其治可互通。

一般而言,足三里可补身半以下诸虚,而手三里能补身半以上诸虚。

二、足三里的功效1、补气血五行之中,土为中轴。

人以土为母,土足则气血旺,土虚则气血弱。

补虚,当先补土。

补土,可用足三里穴。

《内经》有言:足阳明胃经多气多血,足三里穴是土经土穴,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故针刺或艾灸足三里穴能加强气血的生化,达到补气补血的效果。

民间有“常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的说法,其理亦在此。

且人身土气一旺,则能伏火,火不散溢,亦有助于阳气归根,阳气归根,即是藏精。

2、调脾胃《内经》言:胃者,水谷之海,其腧上在气街,下至三里。

海者,经气汇聚之深处,百川汇聚为海。

故足三里能调节全身水谷精微的输布。

足三里是胃经合穴,能治胃病及胃经诸病,尤能调畅胃气。

《内经》云:“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

”故足三里能治饮食不节诸病。

且“合主逆气而泄”,又擅治胃气上逆诸病。

古人有“肚腹三里留”的经验,凡肚腹诸病,皆可取足三里穴。

食欲好,是胃的受纳功能健旺;若人偏瘦,是脾的运化功能减弱。

调理脾胃,当取胃之合穴足三里,脾之原穴太白,二穴皆属土经土穴,最能安土,调补脾胃。

3、抗衰老足三里还是抗衰老的名穴,经常按摩或艾灸足三里,对于延年益寿大有裨益。

被后人尊称“药王”的孙思邈重视“保健灸法”,在《千金要方》中提出“若要安,三里常不干”的名言。

足三里的定位及功能主治

足三里的定位及功能主治

足三里的定位及功能主治定位足三里是人体上的一个穴位,位于腓肠肌肚之前,胫骨外侧缘下方,即脚背外侧距胫骨前缘3寸的部位。

根据中医学的理论,足三里穴位是从足太阴经的第三个穴位,是人体上重要的经络穴位之一。

功能主治足三里穴位在中医学中有着丰富的功能主治效果,它经常被用来治疗各种疾病和改善人体健康状态。

以下是足三里的常见功能主治:1.健脾益胃:足三里穴位有着益气化痰、健脾胃的作用。

经常按摩足三里穴位可以促进消化功能,缓解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

2.健脾养血:足三里穴位还能够活血化瘀,增加血液循环,对脾气血虚导致的面色苍白、气短乏力等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

经常按摩足三里穴位可以帮助补充血液,提高体力和抵抗力。

3.调节气血:足三里穴位是一个重要的气血调节点,通过按摩足三里穴位可以促进气血的流通,增强免疫力,并能有效缓解经期不调、月经量少等妇女常见问题。

4.缓解疼痛:足三里穴位是一个重要的疼痛缓解点,按摩足三里穴位可以缓解各种疼痛,尤其是腹痛、胃痛、头痛、腰痛等。

此外,足三里穴位还被广泛用于缓解肠胃功能紊乱引起的腹泻和消化不良等问题。

5.调节免疫:足三里穴位不仅可以调节气血,还能调节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按摩足三里穴位可以改善体质,预防感冒和其他呼吸道疾病。

6.改善睡眠:足三里穴位的按摩还能帮助缓解精神紧张、焦虑、失眠等问题,促进放松和良好的睡眠。

7.促进肠蠕动:足三里穴位的按摩可以刺激肠蠕动,促进大肠蠕动,对便秘问题有疗效。

使用方法按摩足三里穴位是一种简单且有效的自我调理方法,下面是按摩足三里穴位的步骤:1.根据定位,在脚背外侧距胫骨前缘3寸的位置找到足三里穴位。

2.使用拇指或食指按压足三里穴位,适度施加力度,不可过猛或过轻。

3.按压时可绕圈按摩或来回揉搓,时间持续3-5分钟为宜,频率可根据需要每天进行。

4.按摩时要保持均匀呼吸,心情愉快,放松身体。

需要注意的是,按摩足三里穴位时应避免在饭后或疲劳时进行,以免影响消化和休息。

中医秘方 每天按“足三里穴”可长寿

中医秘方 每天按“足三里穴”可长寿

中医秘方每天按“足三里穴”可长寿中医认为,我们人体是由若干个经络组成的,人体中还有很多的穴位,每个穴位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比如,足三里穴,我们经常按摩这个穴位的话,就能够起到长寿的作用。

那么很多人想问这个穴位到底在哪呢?不同人按有什么不同的作用呢?下面就由小编给大家讲解下吧。

每天按“足三里穴”可长寿足三里其实就是足阳明胃经的代表穴位,也是非常重要的长寿穴位,有句话说:“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这里说的就是足三里穴,意思就是身体不好的人,平时可以通过艾灸足三里进行保健。

足三里位于小腿上,当腿弯曲时,可以看到在膝关节外侧有一块高出皮肤的小骨头,这就是外膝眼,从外膝眼直下四横指处便是足三里了。

足三里的保健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老人按延缓衰老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全身经脉流注会合的穴位),全身气血不和或阳气虚衰引起的病症都可以通过敲打足三里来调整。

具体方法是:用大拇指或中指做按压,每次5~10分钟,感觉该处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感。

持之以恒,可防病健身,抗衰延年。

女性按缓解痛经女性平时按摩足三里穴能够有效的缓解痛经,起到补益气血、暖宫调经、止痛的作用。

具体的方法就是,用我们的拇指的指腹稍微有点力气的进行按揉这个穴位,感觉到有点酸胀的时候就好了,容易女性宫寒的话还可以用艾灸的方法。

男性按缓解胃痛工作压力大常导致胃病频发。

可采取坐位,操作者站在患者左侧,先点按足三里,再将拇指尖端与穴位处皮肤成45度角向上方按摩,由轻到重,逐渐加压,持续按摩2~3分钟,多数胃痛可缓解。

孩子用可集中注意力研究表明,一些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脾气差,是由于体内微量元素(锌、钙等)缺乏,或铅元素过高导致的。

这时可通过刺激足三里来健脾,脾胃好有助于调节微量元素水平,纠正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现象。

按摩时间3~5分钟,力度不要过大。

坚持按足三里解秋乏要解除秋乏,中医按摩也可以发挥作用。

中医按摩以经络穴位按摩为主,其手法渗透力强,可放松肌肉、解除疲劳,调节人体机能,增强人体血液循环,具有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疏通经络、平衡阴阳之功效。

足三里 原理

足三里 原理

足三里原理
足三里是一种中医穴位,也称为足三里穴。

其位置位于小腿前外侧,距膝盖下方约三寸的地方,是胃经的重要穴位之一。

足三里的按摩与刺激可以调节胃脾功能,促进消化,缓解胃肠道问题。

其理论基础是通过刺激足三里穴,可以促进经络气血流通,调节五脏六腑的功能,从而达到平衡人体阴阳,维持健康的作用。

刺激足三里可以使用手指轻力按摩,或者利用针灸、艾灸等方式进行刺激。

按摩时,首先用手指轻轻揉搓足三里穴位,然后适当加大力度按压穴位,每次按摩大约5-10分钟,可以每天
进行2-3次。

足三里的按摩不仅可以缓解一些胃肠道问题,还可以改善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

但需要注意的是,足三里是一个重要的穴位,按摩时需要遵循中医理论和医生的指导,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健康问题。

总之,足三里的原理是通过刺激穴位,调节胃脾功能,促进消化,从而达到平衡和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维持身体健康。

通过正确的按摩和刺激足三里,可以预防和改善一些胃肠道问题。

现代医学对足三里穴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现代医学对足三里穴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2)下陵。下,下部。陵,土丘也。下陵名意指本穴为胃经气血物质中的脾土微粒沉积之处。
本穴物质为犊鼻穴传来的地部经水,经水中夹带大量的脾土微粒,至本穴后,因经水散行于本穴的开阔之地,经水被较多气化,脾土微粒也因之停驻,形成了本穴大范围的脾土堆积之状,故名下陵。
(3)胃管。胃,土也。管,管道也。胃管名意指本穴为脾土微粒运送的通道。
〖别名〗三里穴,下陵穴,胃管穴,鬼邪穴,下三里穴。
〖穴义〗胃经气血在此形成较大的气血常
〖名解〗
(1)足三里。足,指穴所在部位为足部,别于手三里穴之名也。三里,指穴内物质作用的范围也。该穴名意指胃经气血物质在此形成较大的范围常本穴物质为犊鼻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散于本穴的开阔之地,经水大量气化上行于天,形成位处足之下部,别于手三里穴所在之部。
补充内容:(国家针灸穴位取穴标准)
足三里穴Zúsān lǐ(ST36)
〖取穴方法〗人体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解剖〗在胫骨前肌,趾长伸肌之间;有胫前动、静脉;为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皮支分布处,深层当腓深神经。
〖主治疾病〗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泄泻,痢疾,便秘,乳痈,肠痈,下肢痹痛,水肿,癫狂,脚气,虚劳赢瘦。
(4)鬼邪。鬼,与神相对,指地部的经水。邪,水也。鬼邪名意指本穴气血中地部经水偏多则为胃之害。本穴物质为犊鼻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而本穴功用为气化水湿上补天部胃经之气,维持胃经湿热之性,若受以寒、经水偏多,则本穴气化之气少,胃经湿热之性无存,故名鬼邪。
(5)胃经合。因胃经自厉兑穴起,足三里以下各穴的上行之气皆汇合于此,故为胃经合穴。
足三里穴位于髌骨下缘3寸(可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宽度即为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拇指指关节横度)处。

足三里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足三里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足三里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足三里穴功效与作用足三里归属足阳明胃经,为本经之合穴,胃腑的下合穴,“四总穴”之一,“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之一,“回阳九针穴”之一,肚腹疾病之主穴,强壮保健要穴。

本穴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临床以补法或平补平泻法为常用,可灸,是临床常用灸穴之一。

本穴最早见于《灵枢·五邪》。

“足”,指下肢;“三里”,指犊鼻穴下三寸。

《素问·针解》中说:“三里即三寸,与手三里意同。

所谓足三里也,下膝三寸也。

”別名“下陵”“鬼邪”。

《灵枢》:“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

阴阳倶有余,若倶不足,则有寒有热。

皆调于足三里。

”早晨正准备出门,突然感到胃部抽搐,或者遇到胃腹闷胀、吐酸、呕吐、腹泻、便秘等症状。

只要经常按摩足三里穴,就能够达到治疗保健效果。

(1)足三里是治疗消化系统疾患之要穴。

本穴是足阳明胃经之合穴,又为胃腑的下合穴,因“合治内腑”,故是治疗胃病的常用穴。

该穴具有健脾益胃、和中补气、温中散寒、行气消胀、降逆止呕、消食化积、调肠止泻等作用。

故临床可用于胃痛,呕吐,噎隔,腹胀,腹痛,肠鸣,纳呆,食积,便秘,腹挥,痢疾,肝炎,胆囊炎等各种消化系统疾病,因此,有《四总穴歌》中的“肚腹三里留”之用,这是对足三里治疗腹部疾病最言简意赅的概括。

其实早在《灵枢·九针十二原》中对此也有精辟的概括,“阴有阳疾者,取之下陵三里”。

这句话是说六腑有病均可取用足三里。

也就是说,足三里不仅对肠胃病有很好的功效,就是对所有的六腑病都可选用本穴治疗。

对其具体的运用,《灵枢》篇中也有非常完整的记载,摘录其相关内容供参悟。

治胃腑病:《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第四》:“胃病者……取之三里也。

”治大肠小肠病:《灵枢·四时气第十九》肠中不便,取三里,盛泻之,虚补之。

”治肠胃病:《灵枢·五乱第三十四》:“气在于肠胃者,取之足太阴、阳明;不下者,取之三里。

中医经穴之——“足三里”

中医经穴之——“足三里”

中医经穴之——“足三里”足三里穴,属胃经经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穴与解溪穴连线上,犊鼻穴下3寸,是人体一个重要的穴位之一,经常按摩此穴可以促进全省血液循环、通畅经络、缓解疲劳。

古语云:“肚腹三里留”,指的就是几乎所有的胃肠道疾病都可以通过针灸、按摩此穴得以改善。

据统计,通过按摩此穴治疗的疾病超过30余种,涵盖了内科、妇科、儿科等,还有安眠、之痛等作用。

此穴临床应用非常广泛,是治疗胃肠及下肢膝胫疼痛的首选要穴。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指出“足三里能通心腹胀,善治胃中寒,肠鸣并腹泻,腿胫膝肿胀酸,伤寒瘦损,气蛊诸股。

”所以此穴有诸病皆治的说法。

下面从三个方面论述:1),足三里能健脾、消除腹胀、助消化肚子痛——“大夏天的,出了一身汗,打开冰箱喝一瓶冰汽水,然后吃一根雪糕。

相信不一会就会肚子痛了;这是因为脾胃突然受到寒邪的侵袭,寒凝经脉阻滞了脾胃功能的正常发挥,所以表现在人体就是肚子疼。

这时候按按此穴就马上可以见效哈。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本来就有胃肠实质性的病变,那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此穴,避免掩盖病情。

肚腹三里留———又谈到这句话了,其实这正显示出此穴在治疗脾胃系疾病中的作用。

从现代的科研角度发现,常按此穴能够促进胃酸的分泌;如果胃酸过多着建议选取阳陵泉穴,阳陵泉穴有抑制胃酸分泌的效果。

此穴是以治疗胃肠疾病为主,故有肚腹三里留之说,胃脘痛可配合内关、合谷、中脘、阳陵泉,腹胀配合脾俞、胃俞。

脾胃互为表里,为后天之本。

以此穴为主穴,可配合诸多穴位治疗疾病。

配中脘治疗肝气郁滞,食停胃脘或因中焦虚寒所致的胃脘疼痛,起到疏肝理气,温中散寒的作用,配中脘、内关、合谷有温胃散寒、调中降逆之效,配脾俞、公孙可调补脾气、健中和肠以消除泄泻。

以此穴为主穴,可治疗消化系统的疾病,举不胜举。

2),足三里能调气血、活络止痛针刺此穴能使气血流通,舒经通络,祛风散寒。

足阳明经,起于鼻两旁……下至髌骨,沿着胫骨前嵴外侧下行足跗,另一支脉从膝下3寸处分出进入中趾外侧端。

足三里的位置与作用和功效

足三里的位置与作用和功效

足三里的位置与作用和功效足三里是中医学里的一个关键穴位,位于腿部前外侧,距离膝盖窝约四指宽的位置。

足三里又被称为“百会”,是因为它可以调节全身的气血运行,并具有许多对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和功效。

足三里的位置足三里位于胫骨前髌骨的外侧端,胫骨前缘上凹至小腿前外侧时的凹陷处。

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来准确定位足三里。

一种方法是采用解剖学的方式来描绘它的位置,具体而言,从膝盖的盖面向下推移,直到感觉到胫骨突出并最细的位置即为足三里。

另一种方法是采用按压的方式来搜寻足三里的位置,具体而言,可以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小腿,向下以拇指腹按压小腿前外侧的位置,当感觉到一处酸胀感时,那就是足三里了。

足三里的作用足三里是十二经络中的胃经气穴,与人体胃脾等脏腑有着密切的关系。

足三里的主要作用是调节和平衡胃脾功能,促进体内的气血流通。

具体而言,足三里的主要作用包括:1. 健脾益胃:足三里的按摩能够刺激胃脾经络,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吸收,提高肠胃功能,改善脾胃虚弱的症状,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等。

2. 补益气血:足三里的按摩可以刺激脾经、胃经和冲脉等主要经络,促进气血运行,增强人体免疫力,改善体虚乏力、贫血、失眠等症状。

3. 制胃下降:足三里的按摩可以刺激胃脾经络和脾胃的功能,控制胃的下降,避免食物倒流,预防胃食管逆流病等胃肠道疾病。

4. 解热抗炎:足三里的按摩可以促进气血流通,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从而发挥解热、抗炎的作用,对于感冒、发热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5. 调节心情:足三里的按摩可以刺激脾经和足阳明胃经,改善情绪焦虑,缓解压力和抑郁,提高人体心理健康水平。

足三里的功效足三里的按摩具有许多对身体健康的重要功效,下面将介绍足三里的主要功效。

1. 强化免疫系统:足三里的按摩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预防感冒、流感等疾病的发生。

2. 缓解疲劳和压力:足三里的按摩可以刺激身体的能量点,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疲劳,舒缓压力,使人体恢复活力。

足三里的作用与好处

足三里的作用与好处

足三里的作用与好处
足三里是一个特殊的穴位,也被称为胃脾经的俞穴。

在中医理论中,足三里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一些好处。

1. 健脾胃:足三里是胃脾经的俞穴,按摩或刺激足三里能够增强脾胃的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和排泄。

这对于消化不良、胃痛、食欲不振等问题非常有益。

2. 健身减肥:按摩足三里还可以调节体内的新陈代谢,加速脂肪的燃烧,有助于减肥。

人们经常按摩足三里,可以帮助瘦身、塑造身材。

3. 提高免疫力:足三里是一个重要的免疫调节穴位,按摩足三里能够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预防感冒、感染和其他疾病。

4. 缓解疼痛:足三里也是一个有助于缓解疼痛的穴位。

按摩足三里可以刺激脑中枢产生镇痛物质,缓解头痛、腹痛、关节痛等不适。

5. 改善睡眠:通过按摩足三里,可以调节人体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促进身体放松进入深度睡眠,改善失眠问题。

6. 舒缓情绪:足三里也是一个有助于舒缓情绪的穴位。

按摩足三里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压力和焦虑,提升心情,促进身心健康。

综上所述,足三里具有健脾胃、健身减肥、增强免疫力、缓解疼痛、改善睡眠和舒缓情绪等好处。

人们可以通过按摩足三里来享受这些好处,但在使用之前,最好咨询专业人士以确保正确的方法和适应症。

足三里的功效与作用

足三里的功效与作用

足三里的功效与作用足三里是人体中的一个重要穴位,位于胫骨前缘的下1/3与胫骨外侧缘之间。

它是经络学中的一个要穴,也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穴位之一。

足三里的功效与作用非常广泛,它在中医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下面将详细介绍足三里的功效与作用。

足三里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调节脾胃功能足三里是脾胃经的募穴,通过刺激足三里可以调节脾胃的功能,增加脾胃的运化能力,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脾胃是人体的中枢,消化吸收的功能好坏与身体的健康密切相关,所以足三里的调节作用对于维持身体的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2. 健脾养胃、补益气血足三里可以通过调节脾胃功能,改善消化吸收能力,从而起到健脾养胃的作用。

脾胃功能好,食物能够充分消化吸收,身体的营养物质才能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保证气血的充足供应。

因此,刺激足三里可以起到补益气血的作用,改善贫血和气血两虚等问题。

3. 增强免疫功能足三里是中医学中的一个养生穴位,刺激足三里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

通过刺激足三里,可以增加人体的抗病能力,预防感冒、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并可以提高机体的抗肿瘤能力,对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有一定作用。

4. 调节内分泌系统功能足三里的刺激对内分泌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内分泌系统是人体调节生理功能的重要系统,它通过分泌激素来调节体内的各种生理活动。

刺激足三里可以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从而起到平衡体内激素水平的作用,对于调节月经、改善更年期综合征等问题有一定疗效。

5. 缓解消化系统疾病足三里具有调节脾胃功能的作用,可以治疗各种消化系统疾病。

比如,对于胃肠胀气、胃痛、胃酸过多、便秘等问题,通过刺激足三里可以起到缓解症状、调节脾胃功能的作用,从而改善消化系统疾病。

总之,足三里的功效与作用非常广泛,不仅可以调节脾胃功能,健脾养胃,补益气血,还可以增强免疫功能,调节内分泌系统功能,缓解消化系统疾病等。

对于维持身体的健康、预防疾病和促进康复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足三里的故事

足三里的故事

足三里的故事摘要:1.足三里的起源与传说2.足三里的地理位置与作用3.足三里在中医中的应用4.足三里穴位的自我按摩方法5.足三里对现代生活的启示正文:足三里,一个在中国流传千年的穴位,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寻足三里的故事。

1.足三里的起源与传说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处。

关于足三里的起源,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名叫足三里的医生,他擅长针灸,为百姓治病救人。

足三里医生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针灸,便将自己名字作为针灸穴位的名称,传授给后人。

2.足三里的地理位置与作用足三里穴位是人体上的一个重要穴位,具有调节脾胃、疏通经络、祛风化湿等功效。

在中医治疗中,足三里穴位常被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运动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

3.足三里在中医中的应用足三里在中医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针灸足三里可以缓解胃痛、消化不良等脾胃虚弱的症状;按摩足三里可以缓解肌肉紧张、消除疲劳等。

此外,足三里还被用于治疗高血压、失眠、半身不遂等疾病。

4.足三里穴位的自我按摩方法足三里穴位的自我按摩非常简单。

首先,找到穴位的位置,然后用手指按压,力度适中,感到酸胀为宜。

按摩时,可以用拇指或食指进行按揉,每次按摩10-15 分钟,每天按摩1-2 次。

5.足三里对现代生活的启示在现代生活中,足三里给我们的启示是关注身体健康,重视预防保健。

我们可以通过按摩足三里穴位来调理身体,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

同时,足三里也提醒我们要传承和发扬中医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并受益于中医。

通过了解足三里的故事,我们不仅能更深入地了解中医文化,还能为自己的健康增添一份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说“足三里”
一般来说,历代各家所选取的最常用穴皆属临床精华穴、高效穴。

从历代针灸歌赋来分析,足三里的使用频度排在第一。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足三里。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下合穴,五腧穴中的合穴。

胃属土,故足三里为土经土穴,是胃经的最主要穴位,也是养生保健要穴,为历代医家所推崇。

一、足三里的命名
分析足三里命名之义,“里”与“理”通。

人以肚脐为界,
上为天,下为地,中为人,分为三部,万物由之,理在其中。

故足三里穴能调和天地人,能治人身上中下诸病。

足有三里,手亦有三里,二穴同名而异位,其治可互通。

一般而言,足三里可补身半以下诸虚,而手三里能补身半以上诸虚。

二、足三里的功效
1、补气血
五行之中,土为中轴。

人以土为母,土足则气血旺,土虚则气血弱。

补虚,当先补土。

补土,可用足三里穴。

《内经》有言:足阳明胃经多气多血,足三里穴是土经土穴,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故针刺或艾灸足三里穴能加强气血的生化,达到补气补血的效果。

民间有“常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的说法,其理亦在此。

且人身土气一旺,则能伏火,火不散溢,亦有助于阳气归根,阳气归根,即是藏精。

2、调脾胃
《内经》言:胃者,水谷之海,其腧上在气街,下至三里。

海者,经气汇聚之深处,百川汇聚为海。

故足三里能调节全
身水谷精微的输布。

足三里是胃经合穴,能治胃病及胃经诸病,尤能调畅胃气。

《内经》云:“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

”故足三里能治饮食不节诸病。

且“合主逆气而泄”,又擅治胃气上逆诸病。

古人有“肚腹三里留”的经验,凡肚腹诸病,皆可取足三里穴。

食欲好,是胃的受纳功能健旺;若人偏瘦,是脾的运化功能减弱。

调理脾胃,当取胃之合穴足三里,脾之原穴太白,二穴皆属土经土穴,最能安土,调补脾胃。

3、抗衰老
足三里还是抗衰老的名穴,经常按摩或艾灸足三里,对于延年益寿大有裨益。

被后人尊称“药王”的孙思邈重视“保健灸法”,在《千金要方》中提出“若要安,三里常不干”的名言。

土为后天之本,土能承载并化生万物,常灸足三里可健脾益气,增补后天气血生化之源,使气血化生源源不断,四肢百骸及脏腑均得以滋养,故能延缓衰老。

灸足三里能延年益寿。

日本民间流行的做法是:取足三里穴连续灸,从农历初一灸至初八,每天灸若干壮。

当代名医彭静山提供了另一种灸足三里法:每农历月初一灸一壮,初二灸两灸,递加到初七灸七壮,停止。

然后十五再开始灸七壮,每日递减一壮,至21日灸一壮,即止。

每月坚持。

此法尤其适合于老年人。

4、养生保健
足三里还能牵引全身,是防病保健的第一大穴,正如孙思邈所言:“一切病皆灸足三里三壮。

”唐代时即在民间流行去南方瘴疠泛滥之地前先灸足三里的养生方法,且古人有不与足三里穴没有灸疮的人一起远游的观念,概因未灸足三里则人体抗病能力不强,容易患病。

灸取于火,火性热而属阳,其性走而不守,善入脏腑。

过去有“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的名言,意思是要想保持身体健康,就要经常灸足三里穴,使该处常有灸疮才好。

5、治肾病
土能克水,足三里为土经土穴,善治水湿泛滥诸病。

且戊癸合化,戊胃与癸肾相通,故取足三里能治肾病。

推之,足三里既能调理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又可兼治肾病,肾为先天之本,是能顾护先天与后天,其功之大,不可胜数。

6、治肺、大肠、肝病
土能生金,故足三里能治疗虚劳(久病及肺)。

且胃与肺经、大肠经、小肠经和肝经相联系,故足三里能治疗肺、大小肠与肝诸病。

7、治辰时诸病
胃经对应于辰时(上午七点至九点),故凡辰时所发作的病症,皆可取胃经本穴足三里。

8、治全息对应病
足三里在膝下,膝与肘左右上下相对,故能治疗肘病。

且足三里在腓骨小头前下方,以腓骨全息正象来看,足三里对应头部,能治头面诸病;也可看成全息倒象,足三里对应下肢或下腹,故能治下肢及下腹诸病。

9、治局部病
足三里在膝周,能治膝关节诸病。

三、足三里的定位
针灸教材描述足三里的取穴法为“犊鼻下三寸,离胫骨外缘一横指处”,而民间取足三里,多用自身的食、中、无名、小指四指并排来量取。

以上两法皆有不足之余。

《循经考穴编》言:足三里“穴在膝眼下三寸,胻骨外大筋
内,宛宛中。

”此言既有简明的骨度分寸定位,又有清晰的解剖学标识。

《灵枢》明言,“取之三里者,低跗”,即用手指按压在足三里穴上,令患者向下伸展踝关节,其穴位处的凹陷与酸胀感会立现——这才应该是足三里穴更为标准的定位!
四、小儿不可滥灸足三里
古今大量的实践都证实,足三里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身健体的重要穴位。

它是调脾胃补气血的大穴,是扶正的强壮穴,也是延年益寿的长寿穴。

常灸此穴,女人可气色红润,男人可身强体健,老人可延年益寿。

有人问,小儿能灸足三里吗?一般来说,年过三十之后阳明脉衰,此时方可灸足三里,能使胃肠功能不减,元气不衰。

小儿稚阴稚阳,阳气本来不衰,若滥灸足三里,反易动火,致中焦积热而患病。

小儿健康无病,正气健旺,千万不要滥灸足三里。

但若小儿体弱多病,面色萎黄,易感冒,手足冰冷,纳差,能不能灸足三里呢?当然可以。

灸足三里可以健运脾阳,升提中气,最有助于虚寒改善体质。

俗话说:“有病则病当之,无病则人当之”,即是此理。

五、足三里的配伍应用
足三里配合其他穴位治病,效果更佳。

1、足三里与关元:关元能温阳补肾,可固先天之根;足三里健运中焦,为后天气血之本。

此二穴有固根本而升清阳,扶后天以降浊阴之功。

虚人及久病体弱之人可艾灸此组穴位,能扶阳抑阴,有助康复。

2、足三里与阳陵泉:足三里属胃经合穴,为土经土穴,能补土降浊;阳陵泉属胆经合穴,为木经土穴,能疏木养土。

二穴左右合用,左则升,右则降,功同小柴胡汤。

临床上治疗左右升降失常诸病及虚损病症效果明显。

3、足三里与上、下巨墟:三穴皆属胃经,胃经多气多血,
且上巨墟和下巨墟又联系冲脉。

董老师把左右足三里与上、下巨墟,共六穴称为“六君”,以其有六君子汤之功。

4、足三里与太白、公孙:太白、公孙温升脾阳,足三里清降胃阴。

诸穴合用,有温和中气,调理中焦升降之功,可治土气不和,中焦升降失司所致的吐逆、腹泻和便血。

前贤有谓,足三里“治病万端,有白术之强,有桂附之热,有参茸之功,有硝黄之力”,极言足三里之功。

综而言之,足三里能治的病症极多,夸张一点说,不管什么病都可取足三里。

董注:此文为我的学生花彩园整理并撰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