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三里穴

合集下载

中医穴位详解:足三里穴

中医穴位详解:足三里穴

中医穴位详解:足三里穴
操作:
、肺心病. 脑出血等都有防治作用。对 体质虚弱者,尤其是肠胃功能不好,抵抗 力减低的人宜用此法增强体质。对足三里 施灸时,取清艾条一根。将其点燃后,靠 近足三里熏 烤,艾条距穴位约3厘米,如 局部有温热舒适感觉,就固定不动,每次 灸10-15 分钟,以灸至局部稍有红晕为度, 隔日施灸1 次,每月灸10 次即可。
中医穴位详解:足三里穴
解析:
报道:针刺人及家兔的该穴,发现裂解素 (主要是裂解含有大量多糖体的革兰氏阴 性杆菌,也能灭活某些病毒)都有增加, 人增加17.85单位,兔增加62.1单位,两 者均在针后12小时增加最显。D.据报道: 针刺家兔的“足三里’、“大推”可使其 调理素明显增加,从而促进白细胞吞噬指 数的上升,增强其免疫能力。
主治: 胃痛噎膈,腹胀,泄泻痢疾,便秘,乳痈, 肠痈,下肢痹痛,水肿,癫狂,脚气,虚 劳赢瘦。
中医穴位详解:足三里穴
主治:
消化器官疾病、头痛牙痛、神经痛、鼻部 疾病、心脏病、呼吸器官疾病、胃下垂、 食欲不振、便痢、腹部胀满、呕吐等一切 胃肠、腹部不适之主穴。此外,对更年期 障碍、腰腿疲劳、皮肤粗糙也很有效。足 三里穴是人体最重要的治病穴位之一。
中医穴位详解:足三里穴
解析: (3)胃管。胃,土也。管,管道也。胃管 名意指本穴为脾土微粒运送的通道。
中医穴位详解:足三里穴
解析:
(4)鬼邪。鬼,与神相对,指地部的经水。 邪,水也。鬼邪名意指本穴气血中地部经 水偏多则为胃之害。本穴物质为犊鼻穴传 来的地部经水,而本穴功用为气化水湿上 补天部胃经之气,维持胃经湿热之性,若 受以寒、经水偏多,则本穴气化之气少, 胃经湿热之性无存,故名鬼邪。
中医穴位详解:足三里穴
操作:

足三里正确操作方法

足三里正确操作方法

足三里正确操作方法足三里是中医学中的一个穴位,也被称为足三里穴,位于人体腿部外侧、膝盖下方外侧凹陷处。

足三里是一个重要的穴位,拥有诸多功效,如促进血液循环、调节消化系统、增强免疫力等。

正确的操作方法对于发挥足三里穴位的作用至关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正确的足三里穴位操作方法。

1.准备工作:在进行足三里穴位操作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一把消毒的针具,可以选择细针或者针头较小的针具,这样能减少疼痛感。

同时,还需要准备好消毒酒精和棉球,以确保操作时的卫生与安全。

2.找准穴位:足三里穴位位于小腿前肌肉肚向外侧一横指在胫骨下突的凹陷处,也就是膝盖下方外侧凹陷处。

在找准穴位时,可以将手放在膝盖外侧凹陷处,用手指尖触摸到的点就是足三里穴位,一般会有明显的酸胀感。

3.消毒穴位:将棉球蘸上适量的消毒酒精,然后在穴位周围进行消毒。

消毒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能有效预防感染的风险。

4.按压穴位:使用消毒后的针具,将针头垂直刺入足三里穴位中,深度约为1-3毫米。

一般使用左手按住足三里穴位,右手拿着针具进行穴位操作。

刺入后,要轻轻旋转或上下抖动针具,以刺激穴位。

5.调理时间:操作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或者根据个人情况而定。

一旦刺激后有明显酸、胀感,说明操作效果较好。

调理时间可以根据个人感受适当延长。

6.操作频次:一周做2-3次操作,每次操作间隔时间最好是24小时以上。

刚开始操作时可能会有些许疼痛感,但随着操作次数的增加,疼痛感会逐渐减轻。

7.操作注意事项:足三里穴位不适合怀孕妇女进行。

如果操作过程中有出血、肿胀、疼痛感等明显症状,应停止操作并咨询医生。

足三里穴位操作属于刺激疗法,适应症较广,但并不适合所有人。

在操作之前最好事先咨询医生。

总结:足三里穴位是一种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正确的操作方法能够发挥其良好的效果。

在操作过程中要保持卫生,尽量避免感染。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及身体状况不同,操作前最好咨询医生。

通过正确的足三里穴位操作方法,能够有效改善血液循环、消化系统功能和免疫力,对于个人的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

足三里穴位位置图和作用

足三里穴位位置图和作用

⾜三⾥⽳位位置图和作⽤
操作⽅法
01
⾜三⾥⽳位顾名思义是在腿上,位于腿膝盖⾻外侧下⽅凹陷往下约4指宽处。

那么我们来看⼀看这个⽳位具体在那⾥。

02
⾜三⾥⽳有⼀个作⽤是调节⾝体免疫⼒,增强抵抗⼒。

我们可以通过长按⽳位来实现这⼀养⽣保健的效果。

03
⾜三⾥⽳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经常按压⾜三⾥⽳有助于开胃,帮助消化,增强⾷欲。

同时对治疗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泻、便秘有很好的效果。

04
⾜三⾥⽳是⼀个阴阳调和的部位,惊颤按压有助于抗衰⽼、强⾝健体,对各种⽼年疾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如⾼⾎压、⾼脂⾎症、冠⼼病、⼼绞痛、风湿热、⽀⽓管炎、⽀⽓管哮喘等疾病。

05
⾜三⾥⽳对泌尿系统功能也有很好的效果,长期按压对男性膀胱炎、阳痿、遗精,⼥性功能性⼦宫出⾎、盆腔炎等有很好的疗效。

06
此外,经常按摩⾜三⾥⽳可以促进代谢、调和⽓⾎、美化肌肤,对美容养颜也有⼀定的功效。

足三里的穴位定位及功能主治

足三里的穴位定位及功能主治

足三里的穴位定位及功能主治穴位定位•足三里是人体一处重要的穴位,位于小腿前外侧,膝盖外侧髌骨下方,胫骨前缘有髌腱凹陷处。

•可通过手指按压寻找到足三里的位置,一般感觉有一块软硬度适中的组织,按压时会有一定的酸胀感。

功能主治足三里的穴位在中医学中被誉为“百会之宗”,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功能主治:1.益气补阳:足三里是补益气血、温补阳气的重要穴位,刺激此穴能够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2.和胃健脾:足三里是胃经、脾经的重要穴位,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加食欲,改善消化不良和脾胃虚弱症状。

3.疏肝解郁:足三里也是肝经的重要穴位,刺激此穴可以缓解情绪压力,舒缓焦虑和抑郁情绪。

4.温经散寒:足三里是阳明胃经的重要穴位,可以促进阳气运行,温经散寒,改善寒凉体质和寒性痛症。

5.强身健体:足三里的刺激可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提高体力水平,适合运动员和需要长时间站立或行走的人群。

使用方法使用足三里穴位可以选择按摩、针灸等方法,下面是常用的按摩方法:1.用拇指和食指合并在足三里穴位的位置,适度用力按压,感觉到酸胀痛为度,每次按压5-10分钟。

2.以旋转按摩的方式进行刺激,顺时针和逆时针各转动10次,然后放松,可以反复进行多次。

3.可以借助按摩器进行按摩,选择有适度按压力度和震动速度的按摩器,按摩时间建议不少于10分钟。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足三里穴位进行按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注意力度:按压穴位时力度要适中,不要用力过猛以免造成损伤。

•注意时间:按摩时间一般不宜过长,一般每次5-10分钟即可。

•注意频率:按摩的频率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一般每日1次或每周3-4次。

注意事项虽然足三里穴位有很多好处,但是有一些人群需要特别注意,以下是需要注意的情况:1.孕妇:孕妇应避免按摩足三里穴位,因为该穴位与子宫有关,过度刺激可能增加子宫收缩的风险。

2.月经期女性:在月经期过程中,刺激足三里穴位可能导致月经过多或出现腹痛等不适症状,应避免按摩该穴位。

足三里的作用功能主治

足三里的作用功能主治

足三里的作用功能主治1. 简介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上的一个穴位,位于小腿外侧,当膝盖弯曲时,在腓骨头前方突起的地方。

它具有广泛的作用和功能,在中医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2. 作用和功能足三里穴具有以下作用和功能:•调节气血循环:按摩足三里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有助于改善各个器官的功能,并提高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

•增强免疫力:足三里穴是一个免疫调节点,按摩该穴位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缓解疼痛:足三里穴位具有止痛作用,按摩该穴位可以缓解各种疼痛,如头痛、腹痛、肌肉痛等。

•调节消化系统:足三里穴位是胃经的重要穴位,在中医中被广泛用于调节消化系统功能,促进食物消化吸收,缓解胃部不适,帮助消化系统恢复正常功能。

•舒缓压力和焦虑:按摩足三里穴可以帮助放松身心,减轻压力和焦虑,促进睡眠质量的提高。

3. 主治疾病足三里穴在中医中被广泛应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痛、胃酸过多、消化不良、腹胀、食欲不振等。

•呼吸系统疾病:如咳嗽、哮喘、感冒、鼻塞等。

•泌尿系统疾病:如尿频、尿急、尿痛、膀胱炎等。

•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

•神经系统疾病:如头痛、失眠、焦虑、抑郁等。

•肌肉骨骼疾病:如颈椎病、肩周炎、腰痛等。

4. 如何按摩足三里穴按摩足三里穴可以使用以下方法:1.找准穴位: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当膝盖弯曲时,在腓骨头前方突起的地方。

2.准备:用温水清洁双手和足三里穴位,并准备按摩油或香精油。

3.按摩:用手指或拇指轻轻按压足三里穴位,可以选择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按摩。

每次按摩约5-10分钟。

4.注意事项:按摩时力度要适中,不宜过重。

如果有不适感,可适当调整力度或停止按摩。

5. 注意事项在按摩足三里穴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孕妇:孕妇按摩足三里穴前应咨询医生,确保不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出血倾向:出血倾向的人应避免按摩足三里穴,以免加重出血情况。

足三里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足三里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足三里的作用和功能主治什么是足三里?足三里是身体上一个重要的穴位,它位于人体的小腿肚子上,距离膝盖下方四指的位置。

在中医学中,足三里被认为是经络穴位之一,也是十二经脉中的胃经穴位。

足三里的作用和功能足三里的作用和功能被广泛应用于中医理论和实践中,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作用:1.补充体能:足三里是一种重要的补充体力的穴位。

通过刺激足三里,可以增加人体的能量,提升体力,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2.促进消化:足三里是胃经的穴位,经过刺激足三里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分泌,改善消化功能,从而帮助人体更好地吸收和消化食物。

3.调节内分泌:足三里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调节点,它可以通过刺激足三里来调整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平衡,改善激素分泌,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

4.缓解疼痛:足三里的刺激还可以产生镇痛作用,通过刺激足三里可以缓解身体的各种疼痛,例如头痛、腹痛、肌肉疼痛等。

足三里的主治足三里的刺激可以对多种疾病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治疗作用,常见的足三里的主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消化系统疾病:足三里的刺激可以缓解胃痛、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对于慢性胃炎、胃溃疡、胃肠功能紊乱等消化系统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2.心血管系统疾病:足三里的刺激可以降低血压、改善血液循环,对于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血管系统疾病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3.神经系统疾病:足三里的刺激可以缓解头痛、偏头痛、神经痛等症状,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治疗有一定的效果。

4.免疫系统疾病:足三里的刺激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增加抵抗力,对于免疫系统疾病的辅助治疗有一定的作用。

注意事项在刺激足三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1.刺激力度:刺激足三里时需要注意力度适中,不要过度刺激,避免引发其他问题。

2.时间和频率:刺激足三里的时间和频率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和具体疾病而定,最好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3.禁忌症:对于一些特定疾病和情况,如怀孕期间、重大手术后、心血管疾病严重等,应避免刺激足三里。

足三里的作用

足三里的作用

足三里穴的作用和功效都有哪些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的人喜欢穴位按摩,大家需要注意穴位按摩的方法,经常的进行修炼按摩,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足三里穴,是大家比较关注的一个穴位,大家需要注意足三里穴的一些功效,那么足三里穴的作用和功效都有哪些?足三里穴的作用与功效1、作用与功效一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针灸刺激足三里穴,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并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在神经系统方面,可促进脑细胞机能的恢复,提高大脑皮层细胞的工作能力;在循环系统、血液系统方面,可以改善心功能,调节心律,增加红细胞、白细胞、血色素和血糖量;在内分泌系统方面,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有双向性良性调节作用,提高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

2、作用与功效二用足三里穴防病健身的方法简便易行,一是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一次,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注意每次按压要使足三里穴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的感觉。

二是可用艾条做艾灸,每周艾灸足三里穴1-2次,每次灸15-20分钟,艾灸时应让艾条的温度稍高一点,使局部皮肤发红,艾条缓慢沿足三里穴上下移动,以不烧伤局部皮肤为度。

以上两法只要使用其一,坚持2-3个月,就会使胃肠功能得到改善,使人精神焕发,精力充沛。

3、作用与功效三针刺或按摩足三里穴能治疗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如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胃炎、胃下垂等,解除急性胃痛的效果尤其明显,对于呕吐、呃逆、嗳气、肠炎、痢疾、便秘、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肾结石绞痛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等,也有辅助治疗作用。

4、其他4.1、按摩足三里能抗衰老,强身健体,对各种老年疾病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4.2、按摩足三里能美容,按摩此穴可以调和气血、美化肌肤。

足三里属胃经,是治疗脾胃的穴位,脾胃好身体才能健康;4.3、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是强壮身体的大穴,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4.4、长按足三里,能调节身体免疫力,增强抵抗力,起到养生保健的效果;4.5、按摩足三里,能通经活络、疏风化湿,上午7—9点,胃经最旺时,按摩能促进胃肠蠕动,加速身体脂肪消耗,达到减肥的目的。

每日一穴——足三里穴

每日一穴——足三里穴

每日一穴——足三里穴《四总穴歌》云:“肚腹三里留”。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是五俞穴之一,其性属土经土穴,“合治内腑”凡六腑之病皆可用之。

取穴位置: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的1横指。

1.正坐在椅子上,屈膝,足掌放平,自然平铺地面,用本人之手虎口围住膝盖,食指放于膝下胫骨前缘,四指并拢,当中指尖着处是穴位,在外膝眼之下方3寸,胫骨外缘,胫骨前肌与伸趾长肌之间。

2.伸足取之,在膝下胫骨粗隆最高点下1寸,外开1寸,它和阳陵泉的关系是斜上下各差1寸。

即足三里比阳陵泉低1寸,再外开1寸处,阳陵泉在胫骨粗隆与腓骨小头之间,向下呈三角形,下角即是穴位,此穴压之酸困,可用之证实足三里的位置。

治疗功效1.常灸足三里可以养生保健:增强体力、解除疲劳、强壮神经、预防衰老,对高血压、伤风感冒、结核病、低血压、动脉硬化、脑溢血、都有防治的作用。

三里之灸能却病延年,所以古来把三里灸叫做长寿灸。

2.防治胃肠病:足三里是胃经的穴位,主消化系统。

有“肚腹收于三里”之说。

对于腹部疾病,如肠胃虚弱、食欲不振、腹泻、便秘、消化吸收不良、胃痉挛、急慢性胃炎、口腔及消化道溃疡、急慢性肠炎、胃下垂等灸足三里相当有效。

3.灸足三里有健步作用:可以增强下肢力量,防治四肢肿满、软弱无力、股膝酸痛。

对胫骨神经痛、脚气、小儿麻痹、末梢神经炎等均有防治作用。

4.补益肾气:对耳鸣、眩晕、腰痛、尿频、小便不通、阳痿、早泄、哮喘等有效。

5.一些疑难杂症:头痛、失眠、贫血、神经衰弱、半身不遂等均可灸足三里。

6.慢性疾病:如眼疾、视力减退、鼻病、耳病、过敏性疾病等均可取用此穴。

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肠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阑尾炎、肝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支气管炎、阳痿、遗精、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等。

日常保健用足三里穴防病健身的方法简便易行:1.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一次,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注意每次按压要使足三里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的感觉。

足三里的定位及功能主治

足三里的定位及功能主治

足三里的定位及功能主治定位足三里是人体上的一个穴位,位于腓肠肌肚之前,胫骨外侧缘下方,即脚背外侧距胫骨前缘3寸的部位。

根据中医学的理论,足三里穴位是从足太阴经的第三个穴位,是人体上重要的经络穴位之一。

功能主治足三里穴位在中医学中有着丰富的功能主治效果,它经常被用来治疗各种疾病和改善人体健康状态。

以下是足三里的常见功能主治:1.健脾益胃:足三里穴位有着益气化痰、健脾胃的作用。

经常按摩足三里穴位可以促进消化功能,缓解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

2.健脾养血:足三里穴位还能够活血化瘀,增加血液循环,对脾气血虚导致的面色苍白、气短乏力等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

经常按摩足三里穴位可以帮助补充血液,提高体力和抵抗力。

3.调节气血:足三里穴位是一个重要的气血调节点,通过按摩足三里穴位可以促进气血的流通,增强免疫力,并能有效缓解经期不调、月经量少等妇女常见问题。

4.缓解疼痛:足三里穴位是一个重要的疼痛缓解点,按摩足三里穴位可以缓解各种疼痛,尤其是腹痛、胃痛、头痛、腰痛等。

此外,足三里穴位还被广泛用于缓解肠胃功能紊乱引起的腹泻和消化不良等问题。

5.调节免疫:足三里穴位不仅可以调节气血,还能调节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按摩足三里穴位可以改善体质,预防感冒和其他呼吸道疾病。

6.改善睡眠:足三里穴位的按摩还能帮助缓解精神紧张、焦虑、失眠等问题,促进放松和良好的睡眠。

7.促进肠蠕动:足三里穴位的按摩可以刺激肠蠕动,促进大肠蠕动,对便秘问题有疗效。

使用方法按摩足三里穴位是一种简单且有效的自我调理方法,下面是按摩足三里穴位的步骤:1.根据定位,在脚背外侧距胫骨前缘3寸的位置找到足三里穴位。

2.使用拇指或食指按压足三里穴位,适度施加力度,不可过猛或过轻。

3.按压时可绕圈按摩或来回揉搓,时间持续3-5分钟为宜,频率可根据需要每天进行。

4.按摩时要保持均匀呼吸,心情愉快,放松身体。

需要注意的是,按摩足三里穴位时应避免在饭后或疲劳时进行,以免影响消化和休息。

足三里 原理

足三里 原理

足三里原理
足三里是一种中医穴位,也称为足三里穴。

其位置位于小腿前外侧,距膝盖下方约三寸的地方,是胃经的重要穴位之一。

足三里的按摩与刺激可以调节胃脾功能,促进消化,缓解胃肠道问题。

其理论基础是通过刺激足三里穴,可以促进经络气血流通,调节五脏六腑的功能,从而达到平衡人体阴阳,维持健康的作用。

刺激足三里可以使用手指轻力按摩,或者利用针灸、艾灸等方式进行刺激。

按摩时,首先用手指轻轻揉搓足三里穴位,然后适当加大力度按压穴位,每次按摩大约5-10分钟,可以每天
进行2-3次。

足三里的按摩不仅可以缓解一些胃肠道问题,还可以改善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

但需要注意的是,足三里是一个重要的穴位,按摩时需要遵循中医理论和医生的指导,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健康问题。

总之,足三里的原理是通过刺激穴位,调节胃脾功能,促进消化,从而达到平衡和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维持身体健康。

通过正确的按摩和刺激足三里,可以预防和改善一些胃肠道问题。

足三里穴的作用及功能主治

足三里穴的作用及功能主治

足三里穴的作用及功能主治1. 足三里穴的位置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膝盖外侧凹陷处的一横指距下方。

2. 足三里穴的作用足三里穴是中医经络学中非常重要的穴位之一,具有以下作用:•收敛作用:足三里穴是肝经、胆经的入口穴位,可以收敛体内风、湿、寒的侵入,减少不稳定因素对身体的伤害。

•涌泉作用: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起始穴位,具有涌泉作用,可以激活气血运行,调整和平衡胃肠功能。

•疏风散寒作用:足三里穴可以疏风散寒,改善周身寒凉感,对于感冒、头痛、肩颈痛等症状有一定缓解作用。

•消肿利水作用:足三里穴还具有消肿利水的作用,可对水肿、尿频、尿痛等症状起到缓解作用。

•强健脾胃作用:足三里穴与脾胃有密切关联,可以强健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

3. 足三里穴的功能主治足三里穴通过对经络的调理,可以起到以下主治作用:•调节消化系统:足三里穴可以增强消化系统的功能,改善胃肠道问题,如胃痛、消化不良、腹泻等。

•缓解呼吸道疾病:足三里穴可以改善呼吸道疾病,如感冒、鼻炎、咳嗽、哮喘等。

•舒缓精神压力:足三里穴对于情绪不稳定、焦虑、失眠等症状有一定舒缓效果,有助于放松身心,提高睡眠质量。

•改善血液循环:足三里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问题,如疼痛、肌肉疲劳等。

•辅助调节内分泌系统:足三里穴对于内分泌系统失衡引起的问题,如月经不调、经痛、更年期综合症等有一定辅助调节效果。

4. 如何刺激足三里穴•使用指压:用拇指或中指按揉足三里穴位,力度适中,有酸胀感即可,每次持续5-10分钟。

•使用按摩仪:选用适合的按摩仪器,按摩足三里穴位,根据自身感受调整按摩力度和时间。

•使用艾灸:选择艾灸条或艾灸盒,将艾条点燃,靠近足三里穴位进行艾灸,注意安全。

•使用针刺:由专业的中医师进行穴位针刺治疗。

总之,足三里穴是一个重要的穴位,具有多种作用和功能主治。

合理刺激足三里穴可以调理身体,缓解疾病。

但需要提醒的是,在刺激穴位时要注意方法正确、力度适中,最好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足三里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足三里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足三里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足三里穴功效与作用足三里归属足阳明胃经,为本经之合穴,胃腑的下合穴,“四总穴”之一,“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之一,“回阳九针穴”之一,肚腹疾病之主穴,强壮保健要穴。

本穴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临床以补法或平补平泻法为常用,可灸,是临床常用灸穴之一。

本穴最早见于《灵枢·五邪》。

“足”,指下肢;“三里”,指犊鼻穴下三寸。

《素问·针解》中说:“三里即三寸,与手三里意同。

所谓足三里也,下膝三寸也。

”別名“下陵”“鬼邪”。

《灵枢》:“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

阴阳倶有余,若倶不足,则有寒有热。

皆调于足三里。

”早晨正准备出门,突然感到胃部抽搐,或者遇到胃腹闷胀、吐酸、呕吐、腹泻、便秘等症状。

只要经常按摩足三里穴,就能够达到治疗保健效果。

(1)足三里是治疗消化系统疾患之要穴。

本穴是足阳明胃经之合穴,又为胃腑的下合穴,因“合治内腑”,故是治疗胃病的常用穴。

该穴具有健脾益胃、和中补气、温中散寒、行气消胀、降逆止呕、消食化积、调肠止泻等作用。

故临床可用于胃痛,呕吐,噎隔,腹胀,腹痛,肠鸣,纳呆,食积,便秘,腹挥,痢疾,肝炎,胆囊炎等各种消化系统疾病,因此,有《四总穴歌》中的“肚腹三里留”之用,这是对足三里治疗腹部疾病最言简意赅的概括。

其实早在《灵枢·九针十二原》中对此也有精辟的概括,“阴有阳疾者,取之下陵三里”。

这句话是说六腑有病均可取用足三里。

也就是说,足三里不仅对肠胃病有很好的功效,就是对所有的六腑病都可选用本穴治疗。

对其具体的运用,《灵枢》篇中也有非常完整的记载,摘录其相关内容供参悟。

治胃腑病:《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第四》:“胃病者……取之三里也。

”治大肠小肠病:《灵枢·四时气第十九》肠中不便,取三里,盛泻之,虚补之。

”治肠胃病:《灵枢·五乱第三十四》:“气在于肠胃者,取之足太阴、阳明;不下者,取之三里。

中医经穴之——“足三里”

中医经穴之——“足三里”

中医经穴之——“足三里”足三里穴,属胃经经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穴与解溪穴连线上,犊鼻穴下3寸,是人体一个重要的穴位之一,经常按摩此穴可以促进全省血液循环、通畅经络、缓解疲劳。

古语云:“肚腹三里留”,指的就是几乎所有的胃肠道疾病都可以通过针灸、按摩此穴得以改善。

据统计,通过按摩此穴治疗的疾病超过30余种,涵盖了内科、妇科、儿科等,还有安眠、之痛等作用。

此穴临床应用非常广泛,是治疗胃肠及下肢膝胫疼痛的首选要穴。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指出“足三里能通心腹胀,善治胃中寒,肠鸣并腹泻,腿胫膝肿胀酸,伤寒瘦损,气蛊诸股。

”所以此穴有诸病皆治的说法。

下面从三个方面论述:1),足三里能健脾、消除腹胀、助消化肚子痛——“大夏天的,出了一身汗,打开冰箱喝一瓶冰汽水,然后吃一根雪糕。

相信不一会就会肚子痛了;这是因为脾胃突然受到寒邪的侵袭,寒凝经脉阻滞了脾胃功能的正常发挥,所以表现在人体就是肚子疼。

这时候按按此穴就马上可以见效哈。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本来就有胃肠实质性的病变,那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此穴,避免掩盖病情。

肚腹三里留———又谈到这句话了,其实这正显示出此穴在治疗脾胃系疾病中的作用。

从现代的科研角度发现,常按此穴能够促进胃酸的分泌;如果胃酸过多着建议选取阳陵泉穴,阳陵泉穴有抑制胃酸分泌的效果。

此穴是以治疗胃肠疾病为主,故有肚腹三里留之说,胃脘痛可配合内关、合谷、中脘、阳陵泉,腹胀配合脾俞、胃俞。

脾胃互为表里,为后天之本。

以此穴为主穴,可配合诸多穴位治疗疾病。

配中脘治疗肝气郁滞,食停胃脘或因中焦虚寒所致的胃脘疼痛,起到疏肝理气,温中散寒的作用,配中脘、内关、合谷有温胃散寒、调中降逆之效,配脾俞、公孙可调补脾气、健中和肠以消除泄泻。

以此穴为主穴,可治疗消化系统的疾病,举不胜举。

2),足三里能调气血、活络止痛针刺此穴能使气血流通,舒经通络,祛风散寒。

足阳明经,起于鼻两旁……下至髌骨,沿着胫骨前嵴外侧下行足跗,另一支脉从膝下3寸处分出进入中趾外侧端。

足三里的位置与作用和功效

足三里的位置与作用和功效

足三里的位置与作用和功效足三里是中医学里的一个关键穴位,位于腿部前外侧,距离膝盖窝约四指宽的位置。

足三里又被称为“百会”,是因为它可以调节全身的气血运行,并具有许多对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和功效。

足三里的位置足三里位于胫骨前髌骨的外侧端,胫骨前缘上凹至小腿前外侧时的凹陷处。

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来准确定位足三里。

一种方法是采用解剖学的方式来描绘它的位置,具体而言,从膝盖的盖面向下推移,直到感觉到胫骨突出并最细的位置即为足三里。

另一种方法是采用按压的方式来搜寻足三里的位置,具体而言,可以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小腿,向下以拇指腹按压小腿前外侧的位置,当感觉到一处酸胀感时,那就是足三里了。

足三里的作用足三里是十二经络中的胃经气穴,与人体胃脾等脏腑有着密切的关系。

足三里的主要作用是调节和平衡胃脾功能,促进体内的气血流通。

具体而言,足三里的主要作用包括:1. 健脾益胃:足三里的按摩能够刺激胃脾经络,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吸收,提高肠胃功能,改善脾胃虚弱的症状,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等。

2. 补益气血:足三里的按摩可以刺激脾经、胃经和冲脉等主要经络,促进气血运行,增强人体免疫力,改善体虚乏力、贫血、失眠等症状。

3. 制胃下降:足三里的按摩可以刺激胃脾经络和脾胃的功能,控制胃的下降,避免食物倒流,预防胃食管逆流病等胃肠道疾病。

4. 解热抗炎:足三里的按摩可以促进气血流通,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从而发挥解热、抗炎的作用,对于感冒、发热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5. 调节心情:足三里的按摩可以刺激脾经和足阳明胃经,改善情绪焦虑,缓解压力和抑郁,提高人体心理健康水平。

足三里的功效足三里的按摩具有许多对身体健康的重要功效,下面将介绍足三里的主要功效。

1. 强化免疫系统:足三里的按摩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预防感冒、流感等疾病的发生。

2. 缓解疲劳和压力:足三里的按摩可以刺激身体的能量点,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疲劳,舒缓压力,使人体恢复活力。

足三里穴妙用

足三里穴妙用

足三里足三里是人体保健穴位之一,古人称之为“长寿穴”。

有关足三里的经络理论已被大量现代研究所证实,足三里对大脑皮层功能有调节作用,对心血管功能、胃肠蠕动功能和内分明功能以及免疫系统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中医经络学认为,足三里所在的足阳明胃经是多气多血之脉,循行从头到足,纵贯全身,主要分布于头面、胸腹及下肢外侧的前缘。

所以足三里不仅可以调节消化系统的功能,还可以治疗胃经循行所经过部位的病变,以及多种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胃肠病、糖尿病等。

经常在足三里穴拔罐,就可起到保健作用。

二)、涌泉涌泉穴是足少阴经第一个穴位,位于人体最下部足掌心处,体内湿毒之邪容易蕴集于此,不易排出,日积月累,阻塞经气,或随经气传至体内其它部位,造成许多疾病。

涌泉穴拔罐可以排出体内的湿毒浊气,疏通足少阴肾经之经气。

肾气旺盛,人体精力充沛,则齿固发黑,耳聪目明,延缓衰老。

三)、三阴交三阴交为肝、肾、脾三条阴经交会之穴。

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血同源。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之精有赖于后天的滋养,后天之精有赖于先天的促动。

经常进行三阴交拔罐可调理肝、脾、肾三阴经之穴气,使先天之精旺盛,后天之精充足,从而达到健康长寿。

四)、神阙神阙即是人体肚脐,它是人体保健及治疗的重要穴位之一。

胎儿通过脐带从母体中获取营养,所以被称之为“生命之根蒂”。

它是人体神气出入之门户,归属于任脉,为经气之海,五脏六腑之本。

经常在神阙穴按摩、激光针灸可起到健脾强肾,和胃理气,行气利水,散结通滞,活血调经的作用五)、背俞穴人体五脏六腑之背俞穴均分布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在此条线上按摩、激光针灸,可畅通五脏六腑之经气,调理五脏六腑生理功能,促进全身气血运行,是按摩、针灸、艾灸疗法的常用穴位。

医学发现在背俞穴上针灸、按摩,可通过对脊神经根的治疗,反射性地刺激中枢神经,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六)、百会百会别名三阳五会,头为诸阳之会,拔此穴或常按摩对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有明显功效。

足三里针灸的操作方法

足三里针灸的操作方法

足三里针灸的操作方法足三里是一种常用的针灸穴位,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治疗中。

足三里位于膝盖外侧,当人站立时,位于膝盖下方腓骨外侧,距膝盖外侧凹陷部3寸。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足三里针灸的操作方法。

1. 准备工作首先,要确保病人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将病人安置在舒适的位置上,如平躺或坐位。

确定针灸手法和针灸器具是完好的,以确保操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进行好个人的卫生消毒工作,避免交叉感染。

2. 穴位定位找到足三里穴的准确位置非常关键。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找到穴位:首先,确认膝盖外侧的凹陷部,这是足三里穴的大致位置。

然后,按照寻找位置的标准—“在坐位时,膝外侧凹陷下3寸”的方法,用手指测量病人的步长,并从膝盖外侧凹陷部往下3寸的位置找到足三里穴。

3. 消毒穴位在操作针灸前,必须对穴位进行消毒处理,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卫生性。

可以使用75%的酒精棉球进行消毒,先轻轻擦拭穴位上的肌肤,再用棉球旋转擦拭穴位,确保彻底消毒。

4. 刺入针灸针选择适当的针灸器具,如银针或不锈钢针,应根据不同的病症和个体差异进行选择。

将针头朝下,以适度的角度刺入足三里穴位。

进针时需要注意力度适中,过深或刺伤穴位周围组织会引起不适或疼痛。

一旦针灸针穿透皮肤进入穴位,需要调整角度和深度,以达到适度的刺激效果。

5. 自感刺激法一般在刺入足三里穴时,针插入后会出现自感刺激反应。

这是一种得到正确穴位刺激的标志。

针灸师可以通过旋转或轻扭针灸针,或适量上下提拉针灸针,来增加或减少对穴位的刺激,以适应病人的反应。

6. 留针时间和拔针根据具体情况,一般保持针灸针在穴位上的时间为15分钟到30分钟不等。

在留针过程中,针灸师需要全程监测病人的舒适度和不适感,及时与病人交流并根据病人的反应调整针刺力度和刺激方式。

拔针时要小心谨慎,迅速而平稳地将针灸针拔出,避免刺激穴位周围的组织。

7. 后处理针灸后立即清洗并消毒所用的针灸器具,以保持卫生;将病人的感受和治疗效果记录下来,以便于后续针灸治疗的参考。

足三里穴 Zú sān lǐ

足三里穴 Zú sān lǐ

足三里穴Zúsān lǐ(三里穴,下陵穴,胃管穴,鬼邪穴,下三里穴)解析:(1)足三里。

足,指穴所在部位为足部,别于手三里穴之名也。

三里,指穴内物质作用的范围也。

此穴名意指胃经气血物质在此形成较大的范围,常本穴物质为犊鼻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足三里穴后,散于本穴的开阔之地,经水大量气化上行于天,形成一个较大气血场范围,如三里方圆之地,故名。

三里、下三里名意与该穴同,下,指本穴位处足之下部,别于手三里穴所在之部。

(2)下陵。

下,下部。

陵,土丘也。

下陵名意指本穴为胃经气血物质中的脾土微粒沉积之处。

本穴物质为犊鼻穴传来的地部经水,经水中夹带大量的脾土微粒,至本穴后,因经水散行于本穴的开阔之地,经水被较多气化,脾土微粒也因之停驻,形成了本穴大范围的脾土堆积之状,故名下陵。

(3)胃管。

胃,土也。

管,管道也。

胃管名意指本穴为脾土微粒运送的通道。

(4)鬼邪。

鬼,与神相对,指地部的经水。

邪,水也。

鬼邪名意指本穴气血中地部经水偏多则为胃之害。

本穴物质为犊鼻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而本穴功用为气化水湿上补天部胃经之气,维持胃经湿热之性,若受以寒、经水偏多,则本穴气化之气少,胃经湿热之性无存,故名鬼邪。

(5)胃经合穴。

因胃经自厉兑穴起,足三里以下各穴的上行之气皆汇合于此,故为胃经合穴。

(6)本穴属土。

属土,指本穴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

本穴气血的主要变化是地部经水气化于天,变为天部经气,物质的运动无风木的横行、火的炎上、水的润下等特征,只有土的长养特性,故本穴属土。

附注:(l)足阳明经所人为“合”。

(2)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

(3)参考资料:a.据报道,针刺健康人和胃病患者的足三里和手三里,观察发现胃弛缓时针刺使收缩加强,胃紧张时变为弛缓,并可解除幽门穴痉挛。

b.据报道,针刺单纯性消化不良和中毒性消化不良患儿的足三里、合谷、三阴交,可使原来低下的胃游离酸、总酸度、胃蛋白酶和胃脂肪酶活性迅速升高。

c.据报道:针刺人及家兔的该穴,发现裂解素(主要是裂解含有大量多糖体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也能灭活某些病毒)都有增加,人增加17.85单位,兔增加62.1单位,两者均在针后12小时增加最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足三里穴
文章目录*一、足三里穴的概述*二、足三里穴的取穴方法*三、足三里穴的解剖位置*四、足三里穴的疗法*五、足三里穴的配伍*六、足三里穴的功效与作用*七、文献摘要
足三里穴的概述
1、定义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

深层有胫前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

主治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泄泻,痢疾,便秘,乳痈,肠痈,下肢痹痛,水肿,癫狂,脚气,虚劳赢瘦。

2、别名三里穴,下陵穴,胃管穴,鬼邪穴,下三里穴。

3、出处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4、主治疾病主治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泄泻,痢疾,便秘,乳痈,肠痈,下肢痹痛,水肿,癫狂,脚气,虚劳赢瘦等症。

5、穴位解析足三里又名下陵,为胃的下合穴,胃经的合穴,之所以称它足三里,一是因为此穴位于膝下3寸;二是因为此穴
统治腹部上、中、下三部诸症。

“里”字含宽广之意,古代“井田制”九百亩为一方里,故以足三里寓其治病范围广泛。

其定位:仰卧伸下肢,或正坐屈膝,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足三里穴的取穴方法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

找穴时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食指第二关节沿胫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指尖处即为此穴。

另外一种简易找法: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左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

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之处,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

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

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此穴。

足三里穴的解剖位置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

深层有胫前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足三里穴的疗法艾炷灸或温针灸5~10壮,艾条灸10~20分钟。

强身保健可采用化脓灸,每年1次,或累计灸数百壮或温灸至皮肤稍见红晕为度,每日1次,每月20次,有时亦可采用药物天灸。

足三里穴的配伍配冲阳、仆参、飞扬、复溜、完骨,有补益肝肾、濡润宗筋的作用,主治足痿失履不收。

配天枢、三阴交、肾俞、行间,有调理肝脾,补益气血的作用,
主治月经过多,心悸。

配曲池、丰隆、三阴交,有健脾化痰的作用,主治头晕目眩。

配梁丘、期门、内关、肩井,有清泻血热,疏肝理气,宽胸利气的作用,主治乳痈。

配上巨虚、三阴交、切口两旁俞穴,有良好的镇痛作用,用于胃次全切除术。

配阳陵泉、行间,有理脾胃,化湿浊、疏肝胆,清湿热的作用,主治急性中毒性肝炎。

配中脘、内关,有和胃降逆,宽中利气的作用,主治胃脘痛。

配脾俞、气海、肾俞,有温阳散寒,调理脾胃的作用,主治脾虚慢性腹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