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教案》课件

《西方经济学教案》课件

《西方经济学教案》PPT课件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1.2 课程内容概述1.3 学习方法指导1.4 经济学家简介1.5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与讨论第二章:供需分析2.1 市场与竞争2.2 供给与需求的概念2.3 市场均衡与失衡2.4 价格弹性2.5 互动环节:案例分析第三章:消费者行为3.1 边际效用与需求3.2 预算约束与选择3.3 需求曲线与无差异曲线3.4 价格与消费量3.5 互动环节:小组讨论第四章:生产者行为4.1 生产要素与生产成本4.2 短期与长期成本分析4.3 生产者剩余与利润最大化4.4 生产要素的定价4.5 互动环节:角色扮演第五章:市场结构与竞争策略5.1 完全竞争市场5.2 垄断市场5.3 寡头垄断市场5.4 竞争策略与市场效率5.5 互动环节:商业模拟游戏第六章:宏观经济学基础6.1 国民收入的测量6.2 国民收入的构成6.3 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6.4 失业与通货膨胀6.5 互动环节:数据解读练习第七章:财政与货币政策7.1 财政政策的工具与效果7.2 税收与政府支出7.3 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7.4 利率与信贷市场7.5 互动环节:政策模拟游戏第八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8.1 经济增长的衡量8.2 经济增长理论8.3 经济发展的挑战与战略8.4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策8.5 互动环节:小组研究项目第九章:国际经济学基础9.1 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9.2 贸易制度与国际经济组织9.3 贸易政策:保护主义与自由化9.4 国际金融市场9.5 互动环节:模拟国际贸易谈判第十章:经济学的应用与局限性10.1 经济学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10.2 经济学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应用10.3 经济学的局限性与批评10.4 行为经济学简介10.5 互动环节: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学应用案例分析第十一章:劳动市场与工资11.1 劳动市场的供需分析11.2 工资的决定与变动11.3 劳动力迁移与国际贸易11.4 劳动法律与政策11.5 互动环节:角色扮演劳动力谈判第十二章:金融市场与机构12.1 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12.2 股票市场与资本市场12.3 银行与货币市场12.4 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12.5 互动环节:模拟股票交易第十三章:公共经济学13.1 公共商品与市场失灵13.2 外部性与环境政策13.3 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13.4 公共支出与效率13.5 互动环节:政策辩论公共预算分配第十四章:发展经济学14.1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14.2 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14.3 贫困与不平等问题14.4 全球化与新兴市场14.5 互动环节:案例研究某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第十五章:经济学研究方法15.1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15.2 经济模型与假设15.3 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15.4 经济学论文写作技巧15.5 互动环节:研究提案设计与评审这些后续章节的内容旨在进一步拓展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的理解,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西方经济学教案

西方经济学教案

西方经济学教案第一节课主题:西方经济学概述时间:45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西方经济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掌握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学派和代表人物。

3. 理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教学步骤和内容:1. 引入(5分钟)- 通过引述亚当·斯密的名言“个人寻求自己的利益,从而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利益”来引发学生对经济学的思考。

- 提问:你觉得经济学是关于什么的?为什么经济学对我们很重要?2. 西方经济学的起源和发展(15分钟)- 讲解西方经济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包括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经济思想、重商主义、亚当·斯密等经济学家的贡献。

- 引导学生思考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对当代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3. 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学派和代表人物(15分钟)- 介绍凯恩斯主义、新古典主义、奥地利学派等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学派,并讲解各学派的核心理论和代表人物。

- 引导学生思考各学派对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的不同观点和影响。

4. 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10分钟)- 解释西方经济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如供求关系、效用、边际成本等,并讲解这些概念在经济学分析中的应用。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这些概念和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经济问题。

5. 总结和小结(5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概括,强调学习经济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 提问:你在本节课中有何收获?你觉得经济学对你有什么帮助?教学方法:- 讲授法:通过讲解和解释经济学的起源、发展、学派、概念和方法来达到教学目标。

- 提问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和分析能力。

教学资源:- PowerPoint课件或黑板- 经济学教科书- 互动讨论活动评估方法:- 参与讨论: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对经济学的概念和理论有清晰的理解。

-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阅读和思考题,要求学生回答问题并写下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拓展延伸:- 提供一些经济学相关的实例和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西方经济学教案》

《西方经济学教案》

《西方经济学教案》word版教案章节:一、引言1.1 课程介绍1.2 学习目标1.3 教学方法1.4 教材与参考书二、供需分析2.1 市场与竞争2.2 供给与需求的基本概念2.3 市场均衡与失衡2.4 价格弹性三、微观经济学3.1 消费者行为3.2 生产者行为3.3 完全竞争市场3.4 不完全竞争市场四、宏观经济学4.1 国民经济总量与增长4.2 通货膨胀与失业4.3 宏观经济政策4.4 国际经济学五、案例分析与应用5.1 经典案例分析5.2 实际问题应用5.3 小组讨论与报告5.4 课程总结与展望六、市场结构与竞争策略6.1 完全竞争市场6.2 垄断市场6.3 寡头垄断市场6.4 竞争策略与市场表现七、生产要素与成本分析7.1 生产要素7.2 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7.3 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7.4 生产效率与生产可能性八、福利经济学与市场失灵8.1 外部性8.2 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8.3 不平等与社会保障8.4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九、货币政策与金融市场9.1 货币政策的工具与目标9.2 利率与信贷市场9.3 货币政策的影响与效应9.4 金融市场的功能与风险十、经济增长与发展10.1 经济增长的概念与测量10.2 经济增长理论10.3 经济发展与结构变化10.4 发展经济学的主要问题与政策十一、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11.1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与理论11.2 贸易制度与国际贸易组织11.3 贸易政策工具与贸易壁垒11.4 我国的国际贸易政策与发展战略十二、劳动力市场与就业政策12.1 劳动力市场的结构与功能12.2 工资决定与劳动力需求12.3 失业与就业政策12.4 人力资源开发与社会保险制度十三、财政政策与税收制度13.1 财政政策的目标与工具13.2 税收的基本理论及其制度13.3 财政政策与宏观经济稳定13.4 我国的财政政策与税收制度改革十四、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14.1 发展经济学的起源与主要理论14.2 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14.3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改革与转型14.4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十五、课程总结与拓展阅读15.1 课程主要概念与理论的总结15.2 经济学研究方法与学科应用15.3 拓展阅读推荐15.4 课程考核与评价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为您提供了一份关于《西方经济学教案》的全面概述,涵盖了供需分析、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市场结构与竞争策略、生产要素与成本分析、福利经济学与市场失灵、货币政策与金融市场、经济增长与发展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西方经济学教案

西方经济学教案

西方经济学教案教案:西方经济学一、引言西方经济学作为经济学领域的重要分支,对于理解和分析现代市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旨在介绍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和应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西方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二、西方经济学概述1. 西方经济学的起源和发展- 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经济思想- 重商主义和古典经济学派的兴起-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和凯恩斯主义的影响2. 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供给和需求- 边际效用和边际成本- 机会成本和无形资产三、西方经济学的主要理论1. 古典经济学派- 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和自由放任- 大卫·里卡多的比较优势理论- 约翰·斯图亚特·密尔的效用边际理论2. 新古典经济学派- 尚·巴蒂斯·塞伊和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供求曲线模型- 约瑟夫·熊彼特的机会成本和福利经济学-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总需求和总供给3. 新古典合成派(新凯恩斯主义)- 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理论- 约翰·邓肯的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四、西方经济学的应用1. 价格理论和市场失败- 市场失灵的类型和原因- 垄断与竞争- 外部性和公共物品2. 宏观经济学- 经济增长和发展- 通货膨胀和货币政策- 失业和劳动力市场3. 国际经济学- 贸易理论和关税政策- 汇率和汇兑制度- 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五、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结合经典案例和图表,详细解释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 实证研究:引导学生进行实证研究,探索西方经济学在实际经济问题中的应用。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特定经济问题展开辩论和思考。

4. 课外阅读:推荐学生阅读相关著作和期刊文章,拓宽对西方经济学的理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测试:通过课堂测试,检验学生对于西方经济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掌握情况。

《西方经济学》教案

《西方经济学》教案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现实经济 问题,具备初步的经济分析和决 策能力。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方式和创新 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 会适应能力。
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范里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宏观经济学》 (曼昆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等。建议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 参考书目进行辅助学习。
总需求曲线
分析总需求曲线的形状、特点以及影响总需求的因素(如消费、投 资、政府购买、净出口等)。
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
探讨总供给与总需求达到均衡的条件以及失衡时的调整过程,分析 政府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现总供求平衡。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
讲解经济增长的含义、衡量指标以及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如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制度创新等),介绍新古典增长理论、 内生增长理论等经济增长模型。
国际投资案例分析
选取典型案例,分析跨国公司在全球 范围内的投资布局、经营策略及成败 得失。
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经济关系
经济全球化趋势
国际经济组织
阐述经济全球化的内涵、表现及发展趋势, 分析全球化对各国经济的影响和挑战。
介绍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 界银行等国际经济组织的职能和作用,分析 其在推动全球化进程中的角色。
当代西方经济学前沿问题探讨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探讨经济增长的源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如何实现可持 续发展等问题。
全球经济失衡与再平衡
分析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后果以及如何通过国际政策协调实现全球 经济再平衡等问题。
人工智能与劳动力市场

《西方经济学教案》

《西方经济学教案》

《西方经济学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本章旨在使学生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方法及其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

1.2 教学内容1.2.1 西方经济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1.2.2 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方法1.2.3 西方经济学的历史与发展1.2.4 西方经济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1.4 教学重点与难点1.4.1 西方经济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1.4.2 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方法1.4.3 西方经济学的历史发展1.5 教学准备教案、PPT、相关案例材料1.6 教学过程1.6.1 导入:介绍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1.6.2 讲解:详细阐述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历史发展与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

1.6.3 案例分析:选取相关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1.6.4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观点,增强课堂互动。

第二章:供需分析2.1 课程目标本章旨在使学生了解市场需求、供给及其影响因素,掌握供需分析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供需分析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2.2 教学内容2.2.1 市场需求及其影响因素2.2.2 市场供给及其影响因素2.2.3 供需均衡与价格形成2.2.4 供需分析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图表、实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供需分析的基本方法。

2.4 教学重点与难点2.4.1 市场需求、供给及其影响因素2.4.2 供需均衡与价格形成2.4.3 供需分析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2.5 教学准备教案、PPT、相关图表、实例材料2.6 教学过程2.6.1 导入:通过实例引出供需分析的重要性。

2.6.2 讲解:详细阐述市场需求、供给及其影响因素,供需均衡与价格形成。

2.6.3 图表分析:通过图表展示供需关系及其变化。

2.6.4 实例分析:选取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供需分析的方法。

西方经济学电子教案

西方经济学电子教案

西方经济学电子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与内容简介介绍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分析方法。

解释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

1.2 经济学的基本概念解释经济、资源、需求、供给等基本经济概念。

讨论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简化模型。

1.3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分析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分析方法。

探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二章:市场与竞争2.1 市场与市场结构解释市场的概念和特征。

讨论不同市场结构的特点和竞争程度。

2.2 供需分析分析需求曲线的移动和供给曲线的移动对市场均衡的影响。

探讨价格控制、价格上限和价格下限的后果。

2.3 竞争与市场效率讨论竞争的定义和好处。

分析完全竞争市场的效率和资源分配。

第三章:生产与成本3.1 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讨论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的作用和分类。

分析生产技术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3.2 短期与长期成本分析解释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和总成本的概念。

探讨短期和长期成本曲线的特点和变化。

3.3 生产效率与成本最小化分析生产效率的定义和衡量方法。

讨论成本最小化的条件和途径。

第四章:消费者行为与市场需求4.1 消费者偏好与需求曲线解释消费者偏好和无差异曲线的概念。

分析需求曲线的斜率和弹性。

4.2 价格与消费量的关系探讨需求定律和需求曲线的移动。

讨论价格与消费量的关系和市场需求的弹性。

4.3 市场需求与供给的相互作用分析市场需求的总体特征和市场供给的总体特征。

探讨市场需求与供给的相互作用和市场均衡的形成。

第五章:生产者行为与市场供给5.1 生产者利润与供给曲线解释生产者利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分析供给曲线的斜率和弹性。

5.2 生产成本与供给决策探讨生产成本对供给决策的影响。

讨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对供给曲线的变动。

5.3 市场供给与需求的相互作用分析市场供给的总体特征和市场需求的总体特征。

探讨市场供给与需求的相互作用和市场均衡的形成。

《西方经济学》讲义教案完整版

《西方经济学》讲义教案完整版

《西方经济学》讲义教案完整版西方经济学讲义教案完整版第一章: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1 经济学的定义和范畴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财富的社会科学。

其范畴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层面。

1.2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1) 稀缺性原理:资源有限而需求无限,经济学就是解决资源配置问题的学问。

2) 选择成本原理:做出选择时必然会放弃其他可行的选择,选择的成本即为放弃的机会成本。

3) 边际分析原理:人们在做决策时会考虑边际效益与边际成本。

4) 市场均衡原理: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供求达到均衡时实现最优资源配置。

5) 激励原理:人们行为往往受到期望收益的激励。

6) 隐性成本原理:除了明显的成本外,还存在着隐性成本,如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

第二章:西方经济学流派及其代表人物2.1 古典经济学派2.1.1 亚当·斯密(Adam Smith)亚当·斯密是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主张自由放任的市场体系能够自动调节资源分配,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概念。

2.1.2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李嘉图提出了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理论,主张国际贸易的互惠互利。

2.2 边际主义经济学派2.2.1 马歇尔(Alfred Marshall)马歇尔是现代经济学奠基人之一,主张通过边际分析来解释经济现象。

2.2.2 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米塞斯是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自由市场和个人主义。

2.3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2.3.1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凯恩斯主张通过政府干预来稳定经济,提高总需求以解决失业和经济危机。

2.4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派2.4.1 弗里德里希·哈耶克(Friedrich Hayek)哈耶克是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自由市场和个人主义,强调市场的信息传递功能。

2.4.2 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弗里德曼主张市场自由和货币供应稳定,并提出了著名的“通货膨胀是追求充分就业的必然代价”。

《西方经济学教案》课件

《西方经济学教案》课件

《西方经济学教案》PPT课件第一章:引言1.1 课程概述介绍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解释为什么学习西方经济学的重要性1.2 经济学的定义和分支解释经济学的定义和基本特征介绍西方经济学的四个主要分支: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和金融经济学1.3 经济学的应用和意义解释经济学在个人、企业和政府决策中的应用探讨经济学在解决社会问题和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第二章:供需分析2.1 市场和竞争解释市场的定义和特征介绍竞争的不同形式和市场结构2.2 供给和需求的基本概念解释供给和需求的概念及其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探讨供给和需求曲线的形成及其弹性2.3 市场均衡和价格形成解释市场均衡的概念和条件探讨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控制对市场均衡的影响第三章:消费者行为和需求理论3.1 消费者行为的假设和原理介绍消费者行为的假设和基本原理解释边际效用和需求之间的关系3.2 需求曲线和需求定理解释需求曲线的形状和需求定理的含义探讨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和需求弹性的概念3.3 消费者剩余和需求预测解释消费者剩余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探讨需求预测的方法和应用第四章:生产者行为和供给理论4.1 生产者行为的假设和原理介绍生产者行为的假设和基本原理解释生产要素和生产成本的概念4.2 供给曲线和供给定理解释供给曲线的形状和供给定理的含义探讨价格变动对供给量的影响和供给弹性的概念4.3 生产者剩余和供给预测解释生产者剩余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探讨供给预测的方法和应用第五章:市场结构和经济效率5.1 完全竞争市场解释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和条件探讨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率和资源分配5.2 垄断市场解释垄断市场的特征和条件探讨垄断市场的价格设定和市场效率5.3 竞争和垄断的政府干预介绍政府对竞争和垄断市场的干预措施探讨反垄断政策和市场监管的重要性第六章:价格歧视和市场策略6.1 价格歧视的基本概念解释价格歧视的定义和形式探讨价格歧视的经济学原理和目的6.2 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解释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的特点和实施方式探讨价格歧视对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的影响6.3 价格歧视的市场策略和道德考量分析企业实施价格歧视的市场策略和好处探讨价格歧视的道德问题和公平性考量第七章:外部性和市场失灵7.1 外部性的概念和分类解释外部性的定义和分类: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探讨外部性对市场效率的影响和市场失灵的原因7.2 外部性的纠正政策和市场机制介绍外部性的纠正政策和手段:税收、补贴、企业合并等探讨市场机制在外部性问题中的作用和局限性7.3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解释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的特征和供给问题探讨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的经济学分析和政策选择第八章: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8.1 国民收入的测量解释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探讨GDP在衡量国家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和局限性8.2 通货膨胀和失业解释通货膨胀和失业的概念和度量方法探讨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原因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8.3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和发展介绍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稳定增长、价格稳定、充分就业等探讨宏观经济政策的发展和挑战第九章: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9.1 货币政策的工具和目标解释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探讨货币政策的目标:控制通货膨胀、稳定货币、促进经济增长等9.2 利率和信贷市场解释利率的概念和作用探讨利率对信贷市场和投资的影响9.3 金融市场的功能和参与者介绍金融市场的类型和功能探讨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企业、政府、金融机构等第十章:国际贸易和经济一体化10.1 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框架解释国际贸易的定义和原因探讨国际贸易理论和框架:比较优势、绝对优势、贸易政策等10.2 贸易政策和关税同盟介绍贸易政策的类型和影响探讨关税同盟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和效应10.3 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挑战和机遇分析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推动因素和影响探讨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挑战和机遇以及应对策略重点解析第一章至第五章重点解析: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供需分析、消费者行为和需求理论、生产者行为和供给理论、市场结构和经济效率。

西方经济学教案

西方经济学教案

西方经济学教案一、课程概述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现象、经济运行规律和政策措施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和决策能力。

本课程将介绍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主要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分析方法和政策应用,为进一步深入学习经济学及相关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了解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

2、能够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问题,提高决策能力。

3、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原理和政策措施,了解经济政策的影响和效果。

4、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提高综合素质。

三、课程内容微观经济学部分:1、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假设2、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3、价格歧视与垄断市场4、竞争与垄断市场的效率比较5、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6、微观经济政策与实践7、博弈论与策略行为8、风险与不确定性9、信息经济学与市场失效10、公共品与外部性11、收入分配与社会福利12、微观经济学前沿问题与争议宏观经济学部分:1、宏观经济学的目标与假设2、国民收入的计算与决定因素3、失业、通货膨胀与货币增长的关系4、货币供应与货币政策5、财政政策与财政赤字6、经济周期与稳定政策7、开放经济中的国际收支平衡8、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9、宏观经济学前沿问题与争议10、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策略11、宏观经济学在实践中的应用案例分析12、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与效果评估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在线互动等。

通过这些方法,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经济学原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小组讨论、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

通过这些评估方法,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六、教学进度表本课程的教学进度将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和内容进行安排。

西方经济学教学设计(精选)

西方经济学教学设计(精选)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稀缺资源的配置和利用问题。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现代经济学等阶段。
4
教学目标与要求
2024/1/25
知识目标
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析方法。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西方经济学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
课程安排与考核方式
2024/1/25
课程安排
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合理安排教 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确保教学质 量。
考核方式
采用平时成绩、期中考试和期末 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全面评 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6
02
微观经济学基础
2024/1/25
7
需求与供给理论
2024/1/25
国际投资实务
投资环境分析、投资决策方法、 风险管理
跨国公司与跨国经营
跨国公司概述、跨国经营战略、 跨国并购与重组
20
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
经济全球化概述:含义、历程、 特点
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促进经 济发展的机制、经济全球化对发 展中国家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2024/1/25
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因素:科技革 命、跨国公司、国际经济组织
16
04
国际经济学基础
2024/1/25
17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2024/1/25
01
古典贸易理论
重商主义、绝对优
势理论、比较优势
02
理论
新古典贸易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里 昂惕夫之谜及其解

《西方经济学教案》

《西方经济学教案》

《西方经济学教案》教案章节:一、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基本方法。

2. 让学生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学派。

教学内容:1. 西方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 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方法3. 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学派教学活动:1. 教师简要介绍西方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基本方法。

2.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学派。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加深对西方经济学的理解。

教学评估:1. 检查学生对西方经济学定义、研究对象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

2. 检查学生对西方经济学发展历程和主要学派的了解情况。

教案章节:二、微观经济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2. 让学生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教学内容:1.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2. 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3.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教学活动:1. 教师简要介绍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2. 学生阅读教材,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运用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评估:1. 检查学生对微观经济学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的掌握情况。

2. 检查学生对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运用情况。

教案章节:三、宏观经济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2. 让学生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教学内容:1.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2.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3.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教学活动:1. 教师简要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2. 学生阅读教材,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运用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评估:1. 检查学生对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的掌握情况。

2. 检查学生对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运用情况。

教案章节:四、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西方经济学教案》课件

《西方经济学教案》课件

《西方经济学教案》PPT课件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使学生掌握供需分析、市场均衡等基本原理。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2 课程内容西方经济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经济学的三大原理:边际效用、机会成本和市场机制。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利用图形和数据辅助讲解,提高学生的直观理解能力。

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1.4 教学资源PPT课件:包含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案例。

参考书籍:提供深入学习的资料和案例分析。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的研究论文和新闻报道,拓宽学生的视野。

第二章:供需分析2.1 课程目标让学生掌握供需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图形表示方法。

使学生了解市场均衡的原理和应用。

培养学生分析市场变化和价格形成的能力。

2.2 课程内容供给和需求的基本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供给和需求的图形表示方法。

市场均衡的形成和变动原因。

价格弹性及其应用。

2.3 教学方法通过图形和案例讲解供需分析的基本原理。

利用实际市场数据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市场均衡的形成过程。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价格弹性的不同情况。

2.4 教学资源PPT课件:包含供需分析的图形和案例。

参考书籍:提供供需分析的理论和应用。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市场的数据和新闻报道。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3.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消费者行为的基本原理和模型。

使学生掌握需求曲线的形成和变动原因。

培养学生分析消费者行为和市场需求的能力。

3.2 课程内容消费者行为的基本原理和模型。

需求曲线的形成和变动原因。

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概念及其对需求曲线的影响。

消费者剩余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3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和图形讲解消费者行为的基本原理。

利用实际市场数据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需求曲线的形成过程。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不同情况。

2024年西方经济学教案

2024年西方经济学教案

西方经济学教案一、引言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体系下资源配置、生产、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它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经过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等经济学家的不断发展,形成了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本教案旨在通过介绍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帮助学生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和运作机制,培养经济思维和分析能力。

二、微观经济学1.供求理论:介绍商品市场的供求关系,分析价格形成机制和市场均衡条件。

通过供求曲线的运用,解释价格变动对市场供求的影响。

2.消费者行为理论:研究消费者如何根据自身偏好和预算约束做出消费决策。

介绍无差异曲线、预算线等概念,分析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条件。

3.生产者行为理论:探讨企业如何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进行投入选择,以实现成本最小化或利润最大化。

介绍生产函数、成本函数等概念,分析企业的生产决策和成本控制策略。

4.市场结构理论:分析不同市场结构(如完全竞争、垄断、寡头垄断等)下的企业行为和市场绩效。

探讨市场竞争、价格歧视、广告宣传等策略对企业决策的影响。

5.要素市场理论:研究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在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和价格决定。

分析要素收入分配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三、宏观经济学1.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介绍国民收入的概念和核算方法,分析总需求、总供给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探讨凯恩斯主义、古典主义等不同学派对国民收入决定的理论观点。

2.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研究通货膨胀和失业的产生原因、影响及其相互关系。

分析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对通货膨胀和失业的调控作用。

3.经济增长理论:探讨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影响因素,分析技术进步、人口增长、资本积累等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介绍新古典增长模型、内生增长模型等经济增长理论。

4.开放经济理论:研究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分析汇率制度、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资本流动等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及其政策调整。

《西方经济学教案》

《西方经济学教案》

《西方经济学教案》word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介绍解释西方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强调西方经济学在理解市场运作和政策制定中的重要性1.2 经济学的分支介绍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简要介绍其他经济学分支,如国际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等1.3 经济学的应用讨论经济学在个人决策、企业经营、政策制定等方面的应用强调经济学原理在解决实际经济问题中的作用第二章:供需分析2.1 市场和竞争解释市场的概念和竞争的作用讨论市场类型和市场效率2.2 供给和需求介绍供给和需求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供给和需求曲线的基本形状和变动2.3 市场均衡和价格决定解释市场均衡的概念和条件探讨价格决定机制和价格变动的影响第三章:消费者行为3.1 边际效用和需求介绍边际效用理论及其对需求的影响分析需求曲线的形成和变动3.2 预算约束和消费者选择解释预算约束的概念及其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探讨收入变动和价格变动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3.3 需求弹性介绍需求弹性的概念和分类分析需求弹性对企业和政策制定者的意义第四章: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市场4.1 生产要素和生产成本介绍生产要素的概念和分类分析生产成本的构成和变动4.2 短期和长期成本曲线解释短期和长期成本曲线的区别和联系探讨成本曲线对生产决策的影响4.3 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介绍不同市场结构的特点和企业的市场行为分析市场结构对企业决策和市场效率的影响第五章:宏观经济学基础5.1 国民收入的测量介绍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分析国民收入统计的意义和应用5.2 通货膨胀和失业解释通货膨胀和失业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探讨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原因和影响5.3 宏观经济政策介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定义和目标分析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稳定和发展的作用第六章:国际贸易6.1 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介绍国际贸易的概念和原因分析国际贸易的收益和成本6.2 贸易政策和关税解释贸易政策的类型和目的探讨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6.3 国际组织和贸易规则介绍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其他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分析国际贸易规则和协议对全球贸易的影响第七章:金融市场7.1 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解释金融市场的定义和功能介绍金融市场的主要类型和参与者7.2 利率和货币市场分析利率的决定和变动因素探讨货币市场的作用和利率对经济的影响7.3 资本市场和投资介绍资本市场的功能和主要金融工具分析投资决策和资本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第八章: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8.1 经济周期的基本概念解释经济周期的定义和类型分析经济周期的原因和影响8.2 经济增长理论介绍经济增长的测量方法和指标探讨经济增长的原因和可持续性8.3 发展经济学和贫困问题分析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政策探讨贫困的原因和解决办法第九章:环境和资源经济学9.1 环境问题的经济分析解释环境问题的性质和影响分析环境问题的经济原因和解决方案9.2 外部性和市场失灵介绍外部性的概念和分类探讨市场失灵的原因和解决办法9.3 环境和资源政策分析环境和资源政策的目标和工具讨论政策和法规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影响第十章:行为经济学10.1 行为经济学的概念介绍行为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强调行为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差异10.2 心理偏差和决策分析常见的心理偏差及其对决策的影响探讨行为经济学在理解和改进决策过程中的应用10.3 行为经济学在政策和商业中的应用讨论行为经济学在政策制定和商业策略中的应用强调行为经济学对促进公平和效率的意义重点解析第一章至第五章主要介绍了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供需分析、消费者行为、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等基础知识。

西方经济学教案抬头范例

西方经济学教案抬头范例

西方经济学教案抬头范例一、教案概述1. 课程名称:西方经济学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3. 适用对象:本科经济学专业一年级学生4.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西方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教学内容:经济学的历史与发展,经济学的分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2. 第二章:供需分析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基本原理,学会运用供需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需求与需求曲线,供给与供给曲线,市场均衡与失衡。

3.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与生产者行为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消费者与生产者的决策过程,掌握边际分析与需求、供给分析的方法。

教学内容:边际效用与需求,生产要素的投入与产出,短期与长期成本分析。

4. 第四章:市场结构与竞争策略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不同市场结构的特点,学会运用竞争策略分析企业行为。

教学内容: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竞争策略与市场绩效。

5. 第五章: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与政策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与手段。

教学内容:国民收入的测量,通货膨胀与失业,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三、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原理与方法。

2. 案例分析: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4. 考试: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程度。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权威、适合学生的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清晰的课件。

3. 案例资料: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现实案例。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视野。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与小测验成绩。

2. 期末考试:全面检验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与运用程度。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设计方案一、引言西方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基石,对于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和分析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西方经济学课程设计一个全面、系统的教学方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西方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并能够运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1. 引导学生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2. 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和分析能力;3. 启发学生对经济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5. 培养学生对经济学的持续学习兴趣和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西方经济学的起源与发展- 西方经济学的历史背景与重要学派- 经济学方法论的演进和反思- 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对全球经济的影响2. 第二单元:西方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 边际分析与供求关系- 机会成本和效用理论- 市场均衡与价格决定- 宏观经济学的关键概念3. 第三单元: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前沿领域- 新古典主义与行为经济学的对比- 环境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 西方经济学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授课方式- 混合式教学: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以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思考。

- 实践操作:通过经济学实验、模拟市场交易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经济学原理和市场机制。

2. 学生评价- 课堂参与度: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演练活动的情况。

- 作业和小组项目:对学生完成的作业和小组项目的思路和深度进行评价。

- 期末考核:包括笔试、论文或综合评价等形式,对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进行综合考察。

五、教学资源1. 教材- Mankiw, N.G. (2018).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Cengage Learning.- Stiglitz, J.E., & Walsh, C.E. (2018).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W.W. Norton & Company.2. 辅助教材- Wessler, J., Griggs, C., Mankiw, N.G., & Papadimitriou, D.B. (2019). Study Guide for Mankiw's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Cengage Learning.- Hubbard, R.G., & O'Brien, A.P. (2018). Economics. Pearson.3. 网络资源- 经济学学术期刊和论文数据库- 经济学学会和研究中心的官方网站和在线资源六、作业和评价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多样化的作业和评价方式,包括但不限于:1. 课后作业:针对课堂内容和案例进行思考和分析。

《西方经济学教案》

《西方经济学教案》

《西方经济学教案》一、课程简介章节名称:导论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2. 使学生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3. 使学生了解经济学的历史发展。

教学内容:1. 西方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3. 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4. 经济学的历史发展。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西方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3. 讨论法:讨论经济学的历史发展。

教学资源:1. 教材:《西方经济学导论》;2. 课件:相关图片和案例。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经济学知识点的掌握。

二、供需分析章节名称:供需分析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市场需求和供给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2. 使学生掌握供需平衡和价格的决定机制;3. 使学生能够运用供需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市场需求和供给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2. 供需平衡和价格的决定机制;3. 供需分析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市场需求和供给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2. 案例分析法:分析供需平衡和价格的决定机制;3. 实践教学法:让学生运用供需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1. 教材:《西方经济学供需分析》;2. 课件:相关图片和案例;3. 实践项目:提供实际问题供学生分析。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供需分析的理解;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供需分析知识的掌握;3. 实践项目:评估学生运用供需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章节名称:消费者行为分析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消费者行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使学生掌握消费者需求曲线的形成和变动原因;3. 使学生能够运用消费者行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消费者行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消费者需求曲线的形成和变动原因;3. 消费者行为分析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西方经济学》教案

《西方经济学》教案

《西方经济学》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核心内容:1.了解西方经济学的起源与发展,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2.了解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学派及其代表人物,理解各学派的核心观点和影响;3.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经济学与社会实践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1.课程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一个经济学问题或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发对西方经济学的思考。

2.西方经济学的起源与发展(20分钟)介绍西方经济学的源流,从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到现代经济学的形成,以及重要的历史事件对经济学发展的影响。

3.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30分钟)介绍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如稀缺性、效用、边际分析等,并讲解西方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如经验研究、理论模型等。

4.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学派及代表人物(45分钟)分析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学派,包括古典经济学、边际革命、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经济学等,并介绍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核心观点。

5.学派比较与综合分析(30分钟)对比各个学派的观点,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综合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学派对经济问题的解释与处理方式。

6.课堂讨论及总结(2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就所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交流,并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介绍西方经济学的起源、发展、学派及核心观点;2.案例分析法:通过引入实际案例,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3.讨论与互动:通过讨论、答疑与互动,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批判性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4.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投影仪展示相关图片、表格和图表,直观呈现经济学理论。

四、教学手段与资源1.教材:选用《西方经济学导论》等相关教材;2.多媒体设备:使用投影仪、电脑等设备;3.案例材料:挑选一些经典案例,如《工厂少年儿童》等;4.教学PPT:撰写具有逻辑性的教学PPT,用于辅助教学。

西方经济学教案(优秀范文五篇)

西方经济学教案(优秀范文五篇)

西方经济学教案(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西方经济学教案下编宏观经济学第十三章西方国民收入核算第十五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般均衡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第—节经济政策目标西方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有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为达到这些目标,各种政策手段必须相互配合,协调—致。

第二节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指政府根据经济运行情况而变动政府收入和支出,进而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所作出的决策。

一、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有:变动政府购买支出、改变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税收和发行公债。

二、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作用主要通过下述三项制度得到发挥: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及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指政府要审时度势,灵活机动地采取一些积极的财政政策措施,即变动支出水平或税率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

削减税收、扩大支出或双管齐下以刺激总需求的政策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税收、削减开支以抑制总需求的政策是紧缩性财政政策。

三、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功能财政含义。

功能财政思想是对财政平衡预算思想的否定。

平衡预算有年度平衡预算和周期平衡预算两种。

功能财政思想主张预算目标不应是追求政府收支平衡,而应是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

四、充分就业预算盈余要使预算盈余或赤字成为衡量财政政策是扩张的还是紧缩的标准,必须消除经济周期波动本身的影响,为此,有了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概念。

就业预算盈余是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所产生的政府盈余,它不同于以实际的国民收入上产生的实际预算盈余。

二者差额为BS*-BS=T(y*-y)。

五、公债是政府借的债,包括内债和外债。

对公债的利弊分析,西方经济学家有不同看法。

六、西方财政分级管理体制下,税收分为中央税、地力税和中央与地力共享税,支出也同样划分为中央政府支出和地方政府支出并有各自的支出范围,而中央政府支出对地方政府的调节,则主要依靠税收返还制度和中央政府支出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补助形式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经济学》教案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和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依据与方法、手段;帮助学生利用所学到的经济学知识解决真实世界中所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并作出正确选择;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知识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和难点:微观部分: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中若干基本假定;市场均衡,供求理论与政府政策;弹性,*蛛网理论;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消费者选择;长期生产函数,最优投入组合,规模经济;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完全信息博弈;分配理论;公共产品,公共选择;*福利经济理论。

宏观部分:国民经济循环体系与循环流量图;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两部门模型;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乘数原理;两部门的IS曲线;LM曲线的定义及其推导;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失业的经济学解释;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类型。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法及实践:密切关注经济学前沿及最新发展动态并引入到教学过程之中。

教学方法上通过制作课件、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平台拓展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主要是课堂教授,启发式教学;安排二次社会实践活动;二次总结、复习课采用多媒体教学。

考核方法一般以闭卷考试方式进行。

微观部分第一章导论学习目标:通过讲授要求学生了解经济学的含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及对西方经济学的总体认识。

讲授难点:机会成本和生产的可能性边界讲授重点: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1、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什么是西方经济学Economy------“经济”一词,起源于古希腊的家政管理(亚里士多德(Aristotes,前384—前322年),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和科学家,他的经济思想主要见之于《政治学》和《伦理学》。

他认为,经济一词应包括两个内容:一是研究家庭关系,除夫妻关系外,主要是研究奴隶主与奴隶的关系;二是研究致富技术。

经济:1、产出/投入的最优化,致富之路;2、经帮济世;3、生产关系(1)经济学的含义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的社会科学,内容博大庞杂,分支众多,研究者阵营强大,因而难以有标准的定义。

这里给出若干定义,以见其内涵。

定义一、经济学是对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

定义二、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的科学(萨谬尔森)。

书P3页其他含义:“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对某一经济部门或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

”二、西方经济学基本概念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利用稀缺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的学科)—萨谬尔森。

或者,研究如何用尽可能少的支出,以取得所期望的目的的原理或方法的科学。

经济学的定义后隐含了经济学的两大核心思想,即物品是稀缺的,社会必须有效率地利用他们的资源。

1.稀缺性:资源稀缺与无穷欲望的基本经济矛盾稀缺性指相对于人们无限的需要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不够的,稀缺的。

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的,相对与人们无限的需要,资源总是稀缺的。

但这并不否认人类的无穷欲望。

没有无穷的欲望人类社会和文明就不会进步,但是也造成了很多问题,如污染,过度开发等,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威胁。

“人心不足蛇吞象”,“存天理,灭人欲。

”2.资源配置:经济学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资源的稀缺性和欲望的无限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就是经济学要研究的主要问题,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资源配置问题。

资源配置:研究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出最多的产品,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需要。

这个定义与经济学的定义比较类似,因为经济学研究的就是资源配置问题。

3、资源配置的四个基本经济问题资源配置是如何把资源分配于各种用途。

一种资源有很多用途,如钢铁,可以制造飞机、轮船、大炮等等。

到底生产什么?怎样进行选择?选择包括三个方面的问题。

(1).生产什么,生产多少(What?)一吨钢铁生产什么,汽车还是飞机?若生产飞机,生产多少最好?(2).如何生产(How?)用什么方法生产。

如蔬菜,用大棚生产还是传统的生产?是资本密集型生产,还是资金、技术密集型生产?也要做出选择。

(3).为谁生产(for whom?)是分配问题。

生产出的产品分配给谁?以上是由资源配置而产生的三个基本经济问题。

这三个问题如何解决,在不同的经济制度下,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4).何时生产(When?)4、基本经济问题的三种不同解决方式:三种经济制度(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区别: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对此有明确的区分,经济制度指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占主要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也称社会经济结构。

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经济体制在一定的经济制度下,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以及组织管理和调节国民经济的制度、方式、方法的总和。

如市场经济体制。

但在西方经济学著作中,没有非常明确的划分,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经常通用,如萨缪尔森《经济学》中称市场经济为经济制度。

在我国强调二者的不同是为了说明市场经济是一种体制,社会主义制度中可以有这种体制而不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1).计划经济生产资料国家所有,靠计划当局的指令性计划解决基本经济问题。

(分别说明三种情况)计划当局象管理一个大公司那样管理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

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计划经济有其必然性和优越性,可以集中有限的资源实现既定的经济发展目标。

但在生产力越来越发达以后,管理就会出现困难,漏洞也越来越多,计划经济就无法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了。

(2).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一种主要由个人和私人企业决定生产和消费的经济制度。

(摘自萨缪尔森《经济学》)市场经济体制下三个经济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厂商生产什么产品?取决于消费者的货币选票,也就是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

如消费者喜欢史泰龙的动作片,好来坞就要不停地的拍摄类似的动作片。

如何生产?取决于不同生产者之间的竞争。

在市场竞争中,生产成本低,效率高的生产方法必然取代成本高的生产方法。

如日本的纺织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在10美圆以上,中国的纺织工人每月只有几百上千元人民币,在日本,纺织业应少雇工人,实行资本技术密集型的生产方式。

而中国则适宜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

这样才能实现成本最低。

为谁生产,是分配问题,市场经济中,分配的原则是按要素分配。

(与按劳分配不同)。

市场经济的运转是靠市场价格机制的调节实现的。

与计划经济不同。

但市场经济也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也存在着缺陷,也存在“市场失灵”的现象,在最后一章我们会专门学习这个问题。

纯粹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各有其利弊,所以现实中的经济制度大都是一种混合的经济制度。

(3)混合经济既带有市场成分又有指令成分的经济制度。

经济问题的解决既依赖于市场价格机制,又有政府的调控和管制。

如对于垄断行为,政府就要干预。

如美国和中国都是混合经济制度,只不过美国的市场成分多一些,中国的计划成分多一些。

5、经济思维方式(经济活动准则):机会成本和生产可能性边界(1)机会成本:(广义)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放弃的东西称为机会成本书例P3页实现机会成本最小,是经济活动行为方式的基本准则之一。

(2)生产可能性边界: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把既定资源用于生产两种产品的最大产量组合点的曲线。

书P4页6、资源利用资源利用,就是人类社会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稀缺资源,使之生产出更多的物品。

(1)为什么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充分就业”(F u l l E m p l o y m e n t)问题。

(2)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为什么产量有时高有时低?“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问题。

(3)商品社会货币购买力的变动对“大炮与黄油的矛盾”所引起的各种问题的解决都影响很大。

“通货膨胀(紧缩)”(I n f l a t i o n,D e f l a t i o n)问题。

7、效率与最优化要想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出最多的产品,在生产时必须做到有效率:在不使其他人的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一项经济活动如果不再有可能增进任何人的经济福利,那么这项经济活动就是有效率的,称帕累托效率。

§2、西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分为4个主要阶段:1.重商主义:经济学的早期阶段15世纪—17世纪中期2.古典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经济学的形成时期17世纪中期—19世纪70年代(亚当·斯密:古典经济学集大成者当·斯密(Smith Adam,1723-1790)英国伦理学家,经济学家,集重农学派和重商主义理论之大成而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创立者,主要著作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又名《国富论》。

斯密研究经济问题的出发点是“经济人”,即人的利已本性。

继承了英法古典经济学家把研究的重点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的传统,同时批判了重商主义认为对外贸易是致富源泉的错误观点,也摆脱了“只有农业才创造财富”的重农主义的片面看法。

他系统地阐述了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并据此提出了利润和地租是劳动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

他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主张自由放任,其“看不见的手”的著名论断至今仍是经济学家们热烈争论的话题之一。

)(美国的唐斯博士列举了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16部巨著中,其中有3部经济学著作:《国富论》,亚当·斯密,1776年发表。

他通常被认为是微观经济学的创始人。

回忆1776年还发生了什么大事?美国《独立宣言》发表的那一年。

二者在同一年并非巧合,西方经济学是为当时新兴的资产阶级服务的,是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诞生而诞生的。

我国当时是清朝兴旺时期,斯密在《国富论》中谈到过中国,他当时认为,中国的封建制度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已经不可能再往高处走了。

后来的事实证明了他的预计是非常准确的。

《人口论》,马尔萨斯,1798年发表,只有短短的5万多字,在这部书中,马尔萨斯认为地球人口的增长是几何增长,即以指数方式增长,而生产和生活资料则是代数增长,若干年后,地球将人满为患,此书一发表,立即引起恐慌,引起了人们对此书的痛斥,但一旦出现人口危机,人们又大加赞赏。

中国也有个“马尔萨斯”叫马寅初,文革时任北大校长,他回浙江老家考察后,怀着焦虑的心情提出了他的《新人口论》,希望提高人口质量,控制人口数量,否则,中国的人口问题将遗患子孙。

当时中国向苏联学习,鼓励生育,人多力量大,人定胜天等一些唯心主义思想的指导,使中国失去了控制人口数量的最佳时期。

当时康生说马寅初是中国的马尔萨斯,就被打倒了。

现在我们都是受害者。

《资本论》,大家都很熟悉,不再多讲。

以前我们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奉若神明,实际上,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只是一种普通的经济理论,也有它的时代局限性。

所以不管是什么理论或是什么人,都不能神话,否则就有愚民的嫌疑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