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
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ppt课件
内容
解剖
疾病
手术步骤
.
2
解剖
形态 • 正常肺呈浅红色 • 质柔软呈海绵状 • 富有弹性
分叶 • 圆锥形 • 右肺三叶 • 左肺两叶
上叶
水平裂 斜裂
中叶 下叶
上叶 斜裂
下叶
.
3
解剖
肺段
右肺
尖段(SI)
上叶
后段(S II ) 前段(S III )
左肺 尖后段 (S I +S II )
式尚属临床研究阶段,鼓励参与临床研究,不能作为标准术式推广。
规范(2015年版)
×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
.
12
手术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
.
13
.
14
后底段(SX)
后底段(S X )
.
4
解剖
肺段
• 肺段内有段支气管、肺段动脉和 支气管血管伴行。肺段间借肺胸 膜与胸膜下的小静脉、少量结缔 组织(肺胸膜的延续)和段间静 脉相连,是肺段切除的标志。
• 肺段在形态和功能上有一定的独 立性。
临床意义: 可根据病变范围,按肺段为单位施行肺段切除。
.
5
解剖
经验判断。
PET-CT:敏感性、 特异性和准确性分 别为96%、88%、
93%。
.
10
疾病
孤立性肺结节的处理
孤立性肺结节良 的处理
随访 病理诊断 电视胸腔镜手术
SuperDimension 导航支气管镜活
检 经皮肺穿刺
气管镜活检
电视胸腔镜活检
.
11
疾病
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或肺楔形切除术的指征
1.患者高龄或低肺功能,或有行肺叶切除术的主要风险;
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用于老年肺癌患者的效果及对呼吸功能、应激指标的影响
- 34 -①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南大学附属中心医院) 江苏 无锡 214000通信作者:陈斌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用于老年肺癌患者的效果及对呼吸功能、应激指标的影响吴玮① 陈斌①【摘要】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用于老年肺癌的效果及对呼吸功能、应激指标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老年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n =51)采用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对照组(n =51)采用胸腔镜下常规肺叶切除术,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引流管留置时间、引流量、住院时间)、呼吸功能指标如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一秒率[FEV 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量(PEF)、应激指标[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Ⅱ(AT-Ⅱ)、淀粉样蛋白A(SAA)]、并发症(切口感染、肺漏气、乳糜胸)。
结果:研究组胸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引流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个月,两组FEV 1、FEV 1/FVC%、PEF 较术前均降低,但研究组FEV 1、FEV 1/FVC%、PEF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即刻,两组Cor、NE、AT-Ⅱ、SAA 水平均升高,但研究组Cor、NE、AT-Ⅱ、SAA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在老年肺癌患者中行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能够获得较好的疗效,且对应激水平的影响较小,减少术后肺功能损伤程度,术后并发症少。
【关键词】 老年肺癌 胸腔镜 肺楔形切除术 呼吸功能 应激水平 doi:10.14033/ki.cfmr.2024.04.00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24)04-0034-05 Effect of Lung Wedge Resection under Thoracoscopy in Elderly Lung Cancer Patients and Its Influence on Respiratory Function and Stress Indicators/WU Wei, CHEN Bin.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2024, 22(4): 34-38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lung wedge resection under thoracoscopy in elderly lung cancer patients and its influence on respiratory function and stress indicators. Method: A total of 102 elderly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admitted to Wuxi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0 to January 2023 were selecte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study group (n =51) was treated with lung wedge resection under thoracoscopy, and the control group (n =51)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lobectomy under thoracoscopy, The perioperative indicators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chest drainage tube indwelling time, drainage flow, hospital stay), respiratory function indicators such as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 1), one second rate [FEV 1/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 peak expiratory flow (PEF), stress indicators [cortisol (Cor), norepinephrine (NE), angiotensin Ⅱ (AT-Ⅱ), serum amyloid A (SAA)], complications (incision infection, lung leakage, chylothorax)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 The placement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the thoracic drainage tub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 and drainage volume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urgical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 Three months after surgery, FEV 1, FEV 1/FVC% and PEF in both groups were lower, but FEV 1, FEV 1/FVC% and PEF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Immediately after surgery, the levels of Cor, NE, AT-Ⅱ, and SAA in both groups increased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ut the levels of Cor, NE, AT-Ⅱ, and SAA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Lung wedge resection under thoracosco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can obtain better curative effect, and has less impact on stress level, reduce the degree of postoperative lung function injury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Key words] Senile lung cancer Thoracoscopy Lung wedge resection Respiratory function Stress level First-author's address: Wuxi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Wuxi 214000, China 肺癌是起源于气管、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较高,随着临床检验学、诊断学的发展,肺癌的早期诊断逐渐提升,对于早期肺癌的治疗多采取手术切除肿瘤组织,预后较好[1-2]。
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的切线选择62例临床分析
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的切线选择62例临床分析(1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胸外科山东青岛264000;2烟台市劳动教养管理所医院山东烟台 264000)【摘要】目的:总结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中切线选择的临床经验,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方法: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对62例周围型肺占位,肺列带去内采用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治疗,其中男42例,女20例;年龄32~83岁,术中均应用美国泰科公司肺切割缝合器进行肺楔形切除,其中错构瘤8例,炎性假瘤13例,结核球11例,硬化性血管瘤1例,肺癌29例。
术后观察出血、漏气、肺不张情况。
结果,术后出血二次手术2例,漏气延迟愈合(超过7天)8例,心率失常2例,刀口感染渗液4例,无肺不张病例。
结论:周围型肺占位(肺外带吉内)行肺楔形切除,切线应选择组织较薄,弹度好处,各种切线不会造成肺坏死,肺不张情况。
【关键词】胸腔镜;肺楔形切除;切线选择【中图分类号】r28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167-02随着胸外科微创技术的发展,胸腔镜肺叶楔形切除术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肺占位的性质确定,良性肿瘤治疗,以及高龄肺癌患者,以及心肺功能差的肺急性肿瘤患者的手术治疗中占据重要位置。
[1]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对62例周围型肺占位(肺1/3外带内)行胸腔镜或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楔形切除术,现总结手术中切线选择的临床经验,以提高对手术的治疗效果。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62例,男42例,女20例;年龄32~83岁,平均68岁。
临床表现主要为查体发现、胸痛、发热、胸闷、咳嗽等;肺听诊正常,双肺哮鸣音2例。
胸部ct示肺占位小于4cm,位于肺1/3分别外带内,其中右肺上叶10例,右肺中叶2例,右肺下叶16例,左肺上叶13例,左肺下叶21例。
1.2 手术方法:所以患者均全麻双腔气管插管单肺通气,侧卧位,经胸腔中线第7肋或8肋间切口置入胸腔镜。
手术讲解模板:胸腔镜下肺叶楔形切除术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肺叶楔形切除术
手术步骤:
是否确实,如果无活动出血,支气管残端无漏气,置闭式引流管,结束手 术。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肺叶楔形切除术
手术步骤: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肺叶楔形切除术
手术步骤:
10.4 4.肺标本的取出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肺叶楔形切除术
手术步骤: 将标本放人标本袋或无菌手套内经小切E1 取出。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肺叶楔形切除术
适应证: 肺叶切除术适用于病变局限于肺叶内但已 超过一个肺段。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肺叶楔形切除术
适应证:
1.结核性空洞经规范化疗12~18个月,空 洞病变无明显吸收或增大者。痰菌阳性者, 特别是耐药的结核病例。合并咯血,反复 发作,继发感染者。不能排除癌性空洞者。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肺叶楔形切除术
适应证: 2.结核球 直径大于3cm,规则化疗无变 化或增大者,不能除外肿瘤者。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肺叶楔形切除术
适应证: 3.大块干酪病灶经规则化疗12个月,痰菌 仍阳性、咯血。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肺叶楔形切除术
适应证: 4.叶支气管结核性狭窄,造成肺不张,肺 实变。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肺叶楔形切除术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肺叶楔形切除术
手术步骤:
管动脉,将支气管完全游离,选择好切断 面,插入内镜支气管残端闭合器,压扎闭 锁支气管,检查钉仓确切完整后,切断支 气管(图5.10.3.2-4),将病肺装入标本 袋内,经小切口取出。电凝或氩气止血, 冲洗胸腔,改双肺通气,膨胀肺检查支气 管残端有无漏气,置放引流管后结束手术。
适应证: 5.双侧病变,但主要病变集中于一叶,可 分期分次切除。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肺叶楔形切除术
胸腔镜下肺段与肺楔形切除术治疗肺磨玻璃结节的短期预后比较
•16 •中国实用医刊 2021 年 3 月第 48 卷第 6 期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M edidne,Mar. 2021,Vol. 48,No. 6胸腔镜下肺段与肺楔形切除术治疗肺磨玻璃结节的短期预后比较查明元周之寅赵奔英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215500通信作者:赵奔英,Email: zxzl9820804@【摘要】目的比较胸腔镜下肺段与肺楔形切除术治疗肺磨玻璃结节的短期预后。
方法抽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收治的肺磨玻璃结节患者99例,依据手术方案将其分为两组。
对照组50例行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观察组49例行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
回顾性对照分析两组短期预后、围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
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均无复发、转移及死亡病例。
观察组出血量、手术时间、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i=8. 982、5. 730、6.702、14. 421,尸< 0. 05)。
对照组、观察组术后3 d视觉模拟量表评分低于术后1=5. 523、10. 740,P< 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〇 =5. 662,P< 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 12%,3/49)低于对照组(16.00%,8/50),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x2 =2.445,尸=0. 118)。
结论胸腔镜下肺段与肺楔形切除术治疗肺磨玻璃结节短期预后良好,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手术损伤较小,有利于缓解术后疼痛。
【关键词】肺;胸腔镜;磨玻璃结节D O T:10. 3760/l15689 - 20201128 - 05842Comparison of short-term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ground glass pulmonary nodules after thoracoscopic segmentectomy versus wedge resectionZha M ingyuan ^Zhou Z hiyin, Zhao BenyingDepartment o f Thoracic Surgery,Changshu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oochow University, Changshu FirstPeople’s Hospital,Changshu 215500,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Zhao Benying, E m a il:zxzl9820804@ 163. com【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hort-term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ground glasspulmonary nodules after thoracoscopic segmental and wedge rese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99 patientswith ground glass pulmonary nodules admitted to Changshu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oochow Universityfrom June 2017 to December 2019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surgicalplan. Fifty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thoracoscopic segmentectomy, and 49 patients in theobservation group underwent thoracoscopic wedge resection. The short-term prognosis, perioperativeindicators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 After 6 months of follow-up, there were no cases of recurrence, metastasis or death in the twogroups. The amount of bleeding, operation time, chest tube indwelling time, and hospital stay in theobservation group were less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 S.982, 5. 730, 6. 702 , 14. 421 , P <0. 05 ) •The visual analogue scale scores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3 days of operation (t= 5.523 , 10. 740,P < 0. 05 ) , and the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 t = 5.662, P <0. 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6. 12%,3/49 )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16.00%, 8/50) , 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 ( X2= 2.445,P= 0. 118 ). Conclusions The short-term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GGO treated by thoracoscopic pulmonary wedgeresection and segmental resection is good, but the injury of thoracoscopic wedge resection is less, it ismore conducive to reduce postoperative pain.中国实用医刊2021 年 3 )j第 48 卷第 6 期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Mar. 2021, Vol. 48, No. 6.17 .【Keywords】Lung; Thoracoscopy;Ground glass nodulesDOI : 10. 3760/cma. j. cnl 15689 -20201128 -05842肺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opacity,GGO)泛指在 高分辨率C T上,表现为密度轻度增加形似云雾状的 阴影,且其内部血管以及支气管纹理较为清晰,可见于 肺部炎症、肿瘤、局部纤维化等疾病。
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 ppt课件
长证据,若无特别禁忌,建议考虑非手术活检和(或)手术切除
(单个1C不级明)原。因结节直径>8mm者,建议在下列情况下行手 术诊断(2C级)(1)临床恶性 肿瘤概率高
(>65%);(2)PET/CT显示结节强烈高代谢或另一种功能
成像检测为明显阳性时;(3)非手术活检为可疑恶性肿瘤; (单4个)不患明者原在因被结充节分直告径知>后8m,m愿者意:接选受择一外个科明诊确断的时诊,断建方议法。 考虑胸腔镜诊断性亚肺叶切除术(1C级)。需注意的是对
解 剖
肺段
• 肺段内有段支气管、肺段 动脉和支气管血管伴行。 肺段间借肺胸膜与胸膜下 的小静脉、少量结缔组织 (肺胸膜的延续)和段间 静脉相连,是肺段切除的 标志。
• 肺段在形态和功能上有一 定的独立性。 临床意义: 可根据病变范围,按肺段为单位施行肺段切除。
5
解 剖
肺动脉
尖段
A
前段
A
后段
上叶A A
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
内容
解剖
疾病
手术步 骤
产品介 绍
2
2
解 剖
形态
• 正常肺呈浅 红色
• 质柔软呈海 分绵状 ••叶富圆有 锥弹 形性 • 右肺三
叶 • 左肺两
叶
上叶
水平裂
斜裂
中叶
下叶
上叶 斜裂
下叶
3
解 剖
肺段
右肺 尖段(SI)
左肺
尖后段 (S I +S
II )
后段(S II ) 上叶
上 叶
前段(S III )
×
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年版)
12
手 术
胸腔镜肺段切 除术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最新进展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最新进展肺癌是呼吸系统最为多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在我国的发病率出现逐年升高的趋势。
对于临床治疗肺癌,主要进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传统的手术方法为肺叶切除联合纵隔淋巴结清扫,但是随着生理学、生物学、麻醉学等多学科的不断发展,以及肺癌外科理论及技术的不断更新,发现该术式在治疗肺癌时存在较多的不足。
因此,采用肺段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报道逐渐增多。
另外,随着胸腔镜技术在胸外科应用的增加,临床进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患者越来越多。
本研究就近年来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肺癌的疗效进行了综述。
标签:胸腔镜;肺段切除术;肺癌;进展随着影像学技术的提高以及新的肺癌分期方法的出现,使得临床医生能够选择较好的解剖性肺切除。
对于肺段切除术而言,该术式主要应用于肿瘤直径小于2cm且肺功能较差的患者[1]。
随着该术式在临床广泛的应用,发现肺段切除术可以有效减少胸管的引流量,降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2-3]。
随着胸腔镜技术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采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进行手术的报道越来越多。
研究认为,胸腔镜下肺段切除能够达到开胸手术相同的效果[4-5]。
但是,目前胸腔镜肺段切除仍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6]:①无论是进行肺段切除术还是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影像学诊断显得十分重要;②腹腔镜肺叶切除与肺段切除术比较,哪种术式在治疗肺癌时更具有优势。
1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与开胸肺段切除术的比较近年来,关于胸腔鏡肺段切除术与开胸肺段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的文献报道较多。
大多数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手术方式在治疗肺癌时取得的效果是相同的[7]。
但是,采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患者住院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更少[8]。
另外,有研究发现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后患者的全身感染及肺部感染情况发生较少,而术后胸腔引流管的留置时间较短,引流量较少[9]。
Leshnower等人研究显示,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后30d患者的死亡率为0%,而开胸肺段切除术后则为5.6%。
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在周围型肺癌手术中的应用
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在周围型肺癌手术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5-06-12T13:23:54.890Z 来源:医师在线》2014年第12期(上)供稿作者:张霖[导读] 探讨在周围型肺癌治疗过程中利用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所取得的临床效果以及临床价值。
张霖(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154101)【摘要】目的:探讨在周围型肺癌治疗过程中利用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所取得的临床效果以及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该院在2011年1月一2014年1 月收治的周围型肺癌患者84例,根据随机分配方法,将这此患者分为两组,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以常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胸腔镜下行肺楔形切除术治疗,在完成治疗之后,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
结果:在完成治疗之后,对所有患者的手术成功率进行观察,观察组中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为100%,对照组中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为76.2%;手术过程中以及手术之后,观察组中患者与对照组中患者均未发现1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无1例患者病死。
结论:对于周围型肺癌患者,应用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对其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手术成功率较高,但是对于其长期疗效还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周围型肺癌;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2-0141-011 方法分析1.1 手术方法对照组中患者以常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以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进行治疗,其主要步骤及方法为在手术进行之前,对所有患者均行气管双腔管插管,并且对患者行全身麻醉,使其取侧卧位,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行单肺通气,若患者为中叶或者是上叶病变,则于患者患侧腋中线的第7 肋间处对其行1.5cm 切口,将胸腔镜置入,对肿瘤部位以及是否存在胸膜粘连以及胸水进行观察,于腋后线第8 肋间行1.5cm切口,对于中叶或者上叶患者,在其腋前线的第3 肋间对患者行3-4cm切口,若患者为下叶病变,于其第4 肋间行3-4cm切口,对胸膜粘连患者进行游离,行电灼束状牯连;若患者为下叶肿瘤,则对其下肺韧带进行游离,对于近肺裂肿瘤患者,则对其肺裂进行游离。
胸外科常见手术名称
胸外科常见手术名称胸外科是一门涉及胸部和肺部疾病的外科学科,其手术种类繁多,涵盖了许多不同的疾病和治疗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按照手术的类别来介绍胸外科常见手术名称。
一、肺部手术1. 肺叶切除术肺叶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肺部手术,用于治疗肺癌、肺结核、肺脓肿等疾病。
在手术中,医生会切除患者肺部的一个或多个叶子,以去除病变组织。
2. 肺楔形切除术肺楔形切除术是一种较小的肺部手术,用于治疗肺部小肿瘤或结节。
在手术中,医生会切除患者肺部的一个楔形部分,以去除病变组织。
3. 肺叶切除加支气管成形术肺叶切除加支气管成形术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肺部手术,用于治疗支气管肺癌或其他支气管疾病。
在手术中,医生会切除患者肺部的一个或多个叶子,并重建支气管。
二、胸腔手术1. 胸腔镜手术胸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用于治疗胸腔内的疾病,如胸膜炎、胸腔积液等。
在手术中,医生会通过小孔镜头进入胸腔,进行手术操作。
2. 胸腔闭式引流术胸腔闭式引流术是一种治疗胸腔积液的手术,通过在胸腔内放置引流管,将积液排出体外。
这种手术可以减轻患者的呼吸困难和胸痛等症状。
三、心脏手术1.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是一种治疗冠心病的手术,通过取患者其他部位的血管,搭建到冠状动脉上,以改善心脏供血不足的情况。
2.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是一种治疗心脏瓣膜疾病的手术,通过取出患者病变的瓣膜,植入人工瓣膜,以恢复心脏正常的功能。
以上是胸外科常见手术名称的介绍,这些手术都需要经过专业的医生和团队进行操作,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性。
如果您需要进行这些手术,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院和医生,以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胸腔镜肺楔形切除与肺段切除在肺小结节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对比
616・Mod Diagn Treat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Feb32(4)胸腔镜肺楔形切除与肺段切除在肺小结节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对比赵龙书,厉建波,王华,林辉(五莲县人民医院,山东五莲262300)摘要:目的探究比较胸腔镜肺楔形切除与肺段切除在肺小结节患者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试验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9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肺小结节患者90例,根据患者手术切除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
两组均在胸腔镜下进行手术,对照组行肺段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肺楔形切除术治疗。
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情况及随访1年的生存率和复发率。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岀血量、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率为22.22%,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胸腔镜肺楔形切除与肺段切除均有较高的安全性,而胸腔镜肺楔形切除可有效缩短患者手术及住院时间,肺段切除可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两种方法各有利弊,临床应结合患者具体耐受情况及病灶大小选择相应术式。
关键词:肺小结节;肺段切除;肺楔形切除;胸腔镜中图分类号:R65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11-8174(2021)04-0616-02胸腔镜手术是治疗肺小结节常用的一种微创手术方式,该术在胸腔镜下进行,术中视野更加清晰,更利于术中处理肺小结节,手术切口小,且手术通常以超声刀操作为主,手术切口先凝后断,利于减少患者术中出血,促进患者术后恢复[1月。
肺楔形切除与肺段切除胸腔镜下肺叶切除常用两种方法,其中肺段切除直接切除病变部分肺段,能有效避免淋巴结转移;肺楔形切除通过切除肿瘤及其周围正常组织边缘达到治疗目的[3]o但目前针对上述两种方式的应用效果尚无统一定论,基于此,本研究对比分析胸腔镜肺楔形切除与肺段切除用于肺小结节患者治疗中的效果,以为临床治疗手术方案制定提供指导。
胸腔镜下肺叶楔形切除术治疗高龄周围型肺癌28例
20 0 2年 3月 ~20 0 6年 1 , 们应 用机 械通 气 ( 0月 我 MV) 助 辅
治疗 A P O P致呼 吸衰 竭患者 3 , 2例 效果 满意。现报告 如下 。 临床资 料 : 本组 3 2例 A P O P致呼 吸衰竭患者 , 1 , 男 3例 女 1 9例 ; 年龄 1 2岁 。均为 口服农 药 中毒 , 2~6 服毒 量 3 0~
注意事项 : 患者 自主 呼吸恢 复后 , MV必须 与 自主呼 吸同步 ; AP O P患者处 于负氮平衡 , 应加强 营养 支持治疗 , 及时纠正水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 积极应 用抗 生素 , 意吸痰等无 菌操作 , 注 加强 口腔护理 , 防肺部感 染等并发症 。 预 我们认为 , O P患者一旦 出现呼吸节律和频率 变化 , AP 如 呼吸深浅 、 快慢 不规则 , 紫绀 、 意识 障碍时 , 立 即气管 插管 应 行 MV治疗 , 避免严重缺 氧致 心跳停止及 脑损害的发生 。
型主要是 由于有机磷农药直接或 间接 抑制 呼吸 中枢 , 进而使
呼吸 中枢所支配的膈 肌 和肋 间肌受 到 抑制 。外周型 呼吸 衰 竭病 因有两方面 , 一是呼吸 中枢抑制影 响呼 吸肌 的兴奋致 呼
m n 节律异 常 , i, 自主 呼吸微 弱或 消失 ; 血气 分析提示 严重 ④
通气和氧和 障碍 , P O 5 H ( 如 a :< 0mm g 尤其是充 分氧疗 后仍
( 收稿 日期 :0 7 —3 2 0  ̄5 1 )
机 械通 气 用 于急 性 有 机磷 农 药 中毒 致 呼 吸衰 竭 3 2例分 析
张跃辉 ( 平顶 山 市第一人 民 医院 , 南平 顶 山 4 70 ) 河 6 00
有机磷农 药中毒 ( O P 的死亡 原 因主 要 为呼 吸衰竭 。 AP) 结果 : 组 2 本 9例于 MV后 3—8d自主呼吸恢复正常 , 血 气分析及 C E正常 , H 生命 体征 稳 定 , 功脱 机 , 成 痊愈 出院; 1
手术讲解模板:肺叶楔形切除术
手术资料:肺叶楔形切除术
概述:
手术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某些肺实质病变, 可以通过胸腔镜肺楔形切除、肺叶切除和 全肺切除来完成,近几年胸腔镜辅助下肺 气肿肺减容手术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手术资料:肺叶楔形切除术
适应证:
1.肺楔形切除术常用于周边性肺结核球, 有时可用于切取局限性肺组织以明确诊断。 结核球由于病灶较大,周围有纤维包膜, 坏死组织内无血管,药物不能渗入病灶, 故直径大于2cm者,应该手术切除。
手术资料:肺叶楔形切除术
适应证: 2.周围型肺良性肿瘤。
手术资料:肺叶楔形切除术
适应证: 3.性质未定的肺结节病变或难以明确诊断 的肺间质病变。
手术资料:肺叶楔形切除术
适应证: 4.孤立的肺转移瘤。
手术资料:肺叶楔形切除术
适应证: 5.心肺功能储备差不能耐受开胸手术的 T1N0M0周围型肺癌。
手术资料:肺叶楔形切除术
手术禁忌: 除结核球外的非表浅或周边病灶,不宜选 用楔形切除。
手术资料:肺叶楔形切除术
术前准备: 1.通过X线检查,确定病变部位,了解健 肺情况。
手术资料:肺叶楔形切除术
术前准备: 2.合并感染、分泌物较多者,给予抗感染 治疗及控制痰量。
手术资料:肺叶楔形切除术
术前准备: 3.吸烟者应忌烟2周以上。
手术资料:肺叶楔形切除术
手术步骤:
切缘。必要时,可再在缝线外缘行连续内 翻平行褥式缝合,能起完善止血及防止漏 气的作用。如切除肺组织很少,也可行贯 穿缝合结扎。如用缝合器处理肺断面,止 血更完善,效果更好。
手术资料:肺叶楔形切除术
手术步骤:
局限于肺脏表浅部位的良性较小病变,可 以不考虑肺段分布,直接用两把大止血钳 作楔形钳夹后切除[图9-1]。切面分别作 双重连续细丝线缝合,第1层绕过止血钳 缝合,取出止血钳后收紧缝线[图9-2], 然后再用原线返回缝合到头,将两个线头 互相结扎[图9-3]。
电视胸腔镜下肺叶楔形切除手术的护理配合
电视胸腔镜下肺叶楔形切除手术的护理配合发表时间:2010-12-15T11:58:56.717Z 来源:《中国美容医学》(综合)10年第3期供稿作者:沈丹萍张欣欣张艳[导读] 电视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对美容影响较小沈丹萍张欣欣张艳(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麻醉科江苏南京210002)作者简介:沈丹萍(1985-),女,护师,本科,主要从事手术护理工作。
通信作者:张艳(1969-),女,副主任护师,本科,主要从事手术护理管理工作。
【摘要】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用于肺叶楔形切除术的护理要点。
方法:对50例电视胸腔镜肺叶楔形切除术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患者住院时间短,恢复快。
结论:高质量的护理配合对于安全和有效地开展胸腔镜手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胸腔镜;肺叶楔形切除;护理配合【中图分类号】R65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9-0311-01电视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对美容影响较小,基本上达到了安全、美容、微创的效果[1]。
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在电视胸腔镜下肺良性肿瘤楔形切除术50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配合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肺部良性肿瘤50例,年龄34-63岁,均无胸腔粘连,凝血障碍,心肺功能、肝肾功能良好,均在全麻下行VATS手术,手术时间为65-185分钟,平均为124分钟,手术顺利,术中未见并发症,术前2小时应用抗生素,术后7-8天出院。
2麻醉与体位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健侧单肺通气,静气复合全身麻醉。
病人取健侧90°卧位,不需要抬高腰桥[2]。
3手术护理配合3.1术前护理3.1.1术前心理护理:术前1天最好由巡回护士到病房查阅患者的病历资料,了解其术前准备情况,向患者自我介绍,介绍手术大体步骤以及其安全性、优点,以及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认真解释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消除其不安情绪以取得患者的信任。
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与肺楔形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效果对比
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与肺楔形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效果对比作者:***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24年第12期【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与肺楔形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效果对比。
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早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
研究組行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对照组行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
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肺功能指标、复发率和并发症。
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胸管引流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胸腔引流量、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6个月,研究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最大自主通气量(MVV)水平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期肺癌患者采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能够改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和肺功能指标,且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早期肺癌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疼痛程度肺功能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ect of Thoracoscopic Lung Segmental Resection and Lung Wedge Res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Early Lung Cancer/ZHOU Jian.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24, 21(12): 0-073[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oracoscopic lung segmental resection and lung wedge res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early lung cancer. Method: A total of 60 patients with early lung cancer treated in Jiujiang NO.1 People's Hospital from June 2021 to December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study group underwent thoracoscopic lung segmental resec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thoracoscopic lung wedge resection. Perioperative related indexes, pulmonary function indexes, recurrence and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 The operation tim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long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chest tube drainage time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thoracic drainage volume and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were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number of lymph node dissection was more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Six months after operation, the levels of 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 (FEV1) and 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 (MVV)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grea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recurrence rate and complication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In patients with early lung cancer, thoracoscopic lung segmental resection can improve perioperative relevant indexes and pulmonary function indexes, and it is safe.[Key words] Early lung cancer Thoracoscopic lung segmental resection Thoracoscopic lung wedge resection Pain degree Lung functionFirst-author's address: Cardiothoracic Surgery Department, Jiujiang NO.1 People's Hospital, Jiujiang 332000, China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4.12.017肺癌是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肺癌早期并无明显特征,导致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发展为中晚期,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健康体检越来越重视,使得早期肺癌的诊出率明显上升[1-2]。
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在肺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t 象方 对与法
1 1 临床 资料 . 本组共 3 3例 病 人 , 2 男 3例 , 1 女 0例 , 龄 1 年 7
~
摹
兰
质 内肿 瘤定位很 困 难 , 常用 卵 圆钳 推挤 或抓 持 进 通 行 探查 , 必要 时手 指探 查肿块 以确定 部位 , 手 指仍 着 不 能定 位 , 可将 腋前线 小 切 口向后延 长 , 人单手 进 置 行 广 泛 触 诊 定 位 , 后 以 E d I 4 然 n o G A 5或 E d n o GI 0在 距肿块 1 c 按 “ 香 蕉 法 形 切 除 , A3 ~2 m 剥 楔 较小 的肿 瘤经 操作 孔 取 出 , 大 的 肿 瘤经 置 与胸 腔 较
胸 腔镜 手术 自 1 1 9 0年 Jcb es 德 国首次介 ao au 在 绍至今 已有 9 1年历 史 … 。近 年 来 胸 腔镜 技 术 发 展
为转移癌 ) 不 能确定 的 1 , 9例 。 1 2 手 术方 法 . ’
迅速 , 手术 日趋成熟 , 范 围 已涉及胸 外 科各个 领 应用 域, 由于其创 伤少 , 复快 , 恢 为患 者 普遍 接 受 。胸 腔
tea yo n u r M eh d rm a u r 9 6 t u e2 0 we sce ̄ut e fr d attl 3t oa o h rp fl gt mo to sF o J n ay1 9 oJ n 0 1, u esfl p rome o 3 h r ̄ - u y a o f
全 组均 采用 双腔 气 管插 管全 身 麻醉 , 侧 健肺 单 通气 , 健侧 卧 位 。手 术 床 呈 “ 刀 位” 0, 侧 上 肢 折 3。术
悬 吊在麻 醉头 架 上 , 者 于 病 人侧 面操作 。根 据 病 术 变 部位 , 胸腔镜 套 管通 常 放 在腋 中线 第 6 ~8肋 间 , 首先 探查 胸腔 , 于第 4 ~5肋 问 腋 前 线 和 4 ~6肋 问 腋后 线作 两操作 孔 , 作 孔 的 位 置 应尽 可 能 远 离病 操
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ppt课件
上舌段(S IV ) 下舌段 (S V )
外侧段(S IV ) 中叶 内侧段(S V )
下叶
背(上)段 (S VI ) 内侧底段(S VII )
前底段(S VIII ) 外侧底段(S IX )
下叶
背(上)段(S VI ) 内前底段 (S VII +S VIII ) 外侧底段(S IX )
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
内容
解剖 疾病
手术步骤
2
解剖
形态 • 正常肺呈浅红色 • 质柔软呈海绵状 • 富有弹性
分叶 • 圆锥形 • 右肺三叶 • 左肺两叶
上叶
水平裂 斜裂
中叶 下叶
上叶
斜裂 下叶
3
解剖
肺段
右肺
尖段(SI)
上叶
后段(S II ) 前段(S III )
左肺 尖后段 (S I +S II )
随访 病理诊断 电视胸腔镜手术
SuperDimension 导航支气管镜活
检 经皮肺穿刺
气管镜活检
电视胸腔镜活检
11
疾病
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或肺楔形切除术的指征
1.患者高龄或低肺功能,或有行肺叶切除术的主要风险;
2.CT提示肺内周围型病变(指位于肺实质外侧1/3),且病变直径<=2cm,并具备以下一个特征:
疗规范(2015年版)
×中国原发性肺癌诊
12
手术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
13
14
×2015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9
疾病
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病史:年龄 吸烟 史
大小:ACCP认为 当结节大于8mm, 应警惕恶性病变
的可能
医患共同管理:一名麻醉医师的胸腔镜下左下肺楔形切除手术经历与感受
医患共同管理:一名麻醉医师的胸腔镜下左下肺楔形切除手术经历与感受费建平【摘要】From an anesthesiologist's perspective and based on long-term experiences and feelings of perioperative operation and anesthesia,the author gave a positive answer to the preoperative general concerned problems in patients prepare for thoracoscopic lower left lung wedge resection,in order to relieve the preoperative unnecessary anxiety and worry;meanwhile pointed out some details which need to be improved in the perioperation of thoracoscopic lower left lung wedge resection and analyzed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good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and doctor-patient co-management.%笔者结合长期围术期手术、麻醉经验、感受,从麻醉医师的角度正面回答了胸腔镜下左下肺楔形切除手术患者术前普遍关注的问题,旨在消除患者术前不必要的焦虑和担忧;同时指出了胸腔镜下左下肺楔形切除手术围术期有待提高、完善的地方,剖析了医患良好沟通、医患共同管理在临床实践中的意义.【期刊名称】《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7(025)011【总页数】3页(P118-120)【关键词】病人医护管理;麻醉,全身;术中知晓;遗忘,顺行性;医患共同管理【作者】费建平【作者单位】215300江苏省昆山市,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昆山医院昆山市中医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7.323费建平医师长期从事临床麻醉与疼痛管理工作,致力于麻醉新技术的临床应用与改进,主持完成的“喉罩通气道的临床综合应用”获苏州市(地市)医学新技术二等奖和昆山市(省单列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细针微创腰麻技术在剖宫产术中应用”获昆山市技术攻关奖;曾获多项昆山市医学新技术引进一、二等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疗规范(2015年版)
×中国原发性肺癌诊
精品PPT
手术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
精品PPT
精品PPT
前段(S III ) 上叶
上舌段(S IV ) 下舌段 (S V )
外侧段(S IV ) 中叶 内侧段(S V )
下叶
背(上)段 (S VI ) 内侧底段(S VII )
前底段(S VIII ) 外侧底段(S IX )
下叶
背(上)段(S VI ) 内前底段 (S VII +S VIII ) 外侧底段(S IX )
×2015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精品PPT
疾病
评估直径>8mm的实性结节
单个不明原因结节:在定期的影像学随访中有明确倾向的恶性肿瘤增 长证据,若无特别禁忌,建议考虑非手术活检和(或)手术切除 (1C级)。 单个不明原因结节直径>8mm者,建议在下列情况下行手术诊断(2C级) (1)临床恶性 肿瘤概率高(>65%);(2)PET/CT显示结节强烈高代谢或 另一种功能成像检测为明显阳性时;(3)非手术活检为可疑恶性肿瘤; (4)患者在被充分告知后,愿意接受一个明确的诊断方法。 单个不明原因结节直径>8mm者:选择外科诊断时,建议考虑胸腔镜诊 断性亚肺叶切除术(1C级)。需注意的是对深部和难以准确定位的小 结节,可考虑应用先进的定位技术或开胸手术。
后底段(SX)
后底段(S X )
精品PPT
解剖
肺段
• 肺段内有段支气管、肺段动脉和 支气管血管伴行。肺段间借肺胸 膜与胸膜下的小静脉、少量结缔 组织(肺胸膜的延续)和段间静 脉相连,是肺段切除的标志。
• 肺段在形态和功能上有一定的独 立性。
临床意义: 可根据病变范围,按肺段为单位施行肺段切除。
精品PPT
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
内容
解剖 疾病
手术步骤
精品PPT
解剖
形态 • 正常肺呈浅红色 • 质柔软呈海绵状 • 富有弹性
分叶 • 圆锥形 • 右肺三叶 • 左肺两叶
上叶
水精品PPT
解剖
肺段
右肺
尖段(SI)
上叶
后段(S II ) 前段(S III )
左肺 尖后段 (S I +S II )
解剖
肺动脉
尖段A 前段A 后段A
外侧段A 上叶A 内侧段A
下叶A 中叶A
上段A 内侧底段A
下叶A
前底段A
外侧底段A
后底段A
前段A 尖后段A 上舌段A 下舌段A
上叶A
右肺A
舌段(上叶)A 基底干A
精品PPT
解剖
淋巴
1. 最上纵隔组 2. 上气管旁组 3. 血管前气管后组 4. 下气管旁组 5. 主动脉弓下组 6. 主动脉旁组 7. 隆突下组 8. 食管旁组 9. 肺韧带组 10. 肺门组 11. 肺叶间组 12. 肺叶内组 13. 肺段内组 14. 肺亚段组
病理证实为腺癌;CT随诊1年以上高度可疑癌;CT提示磨玻璃样影中实性成分<=50%。
3.切除肺组织切缘>=2cm或切缘>=病变直径,术中快速病理为切缘阴性;
4.在决定亚肺叶切除术之前,应对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进行系统采样。目前,早期肺癌亚肺叶切除术
式尚属临床研究阶段,鼓励参与临床研究,不能作为标准术式推广。
形态:恶性结节 常表现为边界不 规则或有毛刺、 分叶状或伴有胸 膜凹陷,良性结 节边界较光滑。
恶性概率数学模 型:基于回顾性 研究,模型不够 简化,使用较复 杂,目前无法完 全取代医师的经
验判断。
PET-CT:敏感性、 特异性和准确性
分别为96%、88%、 93%。
精品PPT
疾病
孤立性肺结节的处理
孤立性肺结节良 的处理
随访 病理诊断 电视胸腔镜手术
SuperDimension 导航支气管镜活
检 经皮肺穿刺
气管镜活检
电视胸腔镜活检
精品PPT
疾病
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或肺楔形切除术的指征
1.患者高龄或低肺功能,或有行肺叶切除术的主要风险;
2.CT提示肺内周围型病变(指位于肺实质外侧1/3),且病变直径<=2cm,并具备以下一个特征:
上纵隔淋巴结 主动脉淋巴结 下纵隔淋巴结
N1淋巴结
精品PPT
疾病
肺结节定义
肺部结节为影像学表现为小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高 的阴影,可单发或多发,不伴肺不张、肺门肿大和胸腔积液。 孤立性肺结节: 无典型症状,单个、边界清楚、密度增高、直径<=3cm且周 围被含气肺组织包绕的软组织影。 共识不考虑直径>3cm者的肺肿块及弥漫性或多发性结节,但 包括单一主要结节伴有一个多个附带小结节的情况。
×2015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精品PPT
疾病
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病史:年龄 吸烟 史
大小:ACCP认为 当结节大于8mm, 应警惕恶性病变
的可能
生长速度:恶性 结节倍增时间约
为1~18个月
位置:多数恶性 结节位于肺上叶, 右肺上叶较多见, 大约三分之二的 转移瘤位于肺下 叶,约60%的孤 立性肺结节位于 肺的周围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