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佛教造像艺术表现手法溯源

合集下载

中国佛像艺术

中国佛像艺术

中国佛像艺术佛教作为中国的一种主要宗教信仰,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和艺术。

佛像艺术作为佛教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不仅在佛教寺庙中起到崇拜的作用,同时也是中国传统美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具有宗教意义,更是一种精湛的艺术创作。

本文将介绍中国佛像艺术的历史、特点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佛像艺术历史中国佛教艺术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的汉朝。

当时,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带来了宗教信仰和艺术创作。

早期的佛像主要以印度风格为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佛像艺术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唐代是中国佛像艺术的鼎盛时期。

在唐朝,佛教得到了国家的支持和官方的认可,佛教寺庙兴建迅速,佛像制作也达到了巅峰。

唐代佛像以邃密庄严、华丽细腻为特点,尤以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和佛像最为著名。

这些佛像在造型、服饰和表情上具有强烈的审美意义,展现了大唐盛世的繁荣和佛教信仰的深远影响。

宋代是中国佛像艺术的又一个重要时期。

宋代佛像注重内心的宁静和自我修行,注重表达佛教教义和思想。

佛像的特点是纤细秀美、青铜铸造和微笑的面容。

其中,南宋的释迦牟尼像和千手观音像被誉为中国佛像艺术的巅峰之作。

明代以后,中国佛像艺术继续发展,并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元素。

清代佛像更加注重细腻的雕刻和精湛的工艺技术,展现出雄奇壮观的气势。

二、佛像艺术特点中国佛像艺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深刻的宗教意义:佛教作为一种传播智慧和慈悲的宗教,佛像在艺术创作中起到崇拜和教育的作用。

佛像以庄严、慈悲和智慧的形象来传达佛教的教义和观念。

2. 独特的造型风格:中国佛像的造型风格独具一格,不同于其他地区的佛像,展现出中国文化和审美理念的特点。

佛像的形象通常是肥胖和腾云驾雾的形象,寓意着世界的虚幻和超自然的力量。

3. 精湛的工艺技术:中国的佛像工艺技术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从雕刻到铸造,从绘画到糊金,每一步都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和精湛的技艺。

细腻的雕刻和华丽的饰品使佛像充满了艺术的价值和观赏性。

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展

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展

《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展》是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竣工重新开馆后举办的重要专题展之一,旨在通过不同时期、地域、质地的佛造像文物精品,展示佛造像艺术的发展历程。

公元1世纪,在古希腊雕塑艺术影响下,佛教造像最早出现于印度西北部犍陀罗地区。

中国的佛造像艺术是在公元1世纪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将佛教高深的哲理转化为艺术形象,不断吸收、融入中国之文化艺术,逐步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艺术内涵、鲜明时代风格与不同地区特色的中国佛造像艺术体系。

佛造像,是带着宗教情感的艺术创作活动,其工艺手法多样。

本展览汇集的佛造像艺术精品,既有简洁质朴的古印度造像,又有华丽庄严的藏传佛像;既有中亚遗风的彩塑泥像,又有中土气韵的木雕造像;既有窖藏出土的石刻精品,也有海外回归的石窟瑰宝。

其中早年被日本山中商会盗凿流失海外刚刚回归国家的山西太原天龙山唐代石刻菩萨坐像,姿态生动,衣纹流畅,是盛唐石窟雕塑的杰出代表;特别是高达两米的宋代木雕观音菩萨像,是国内博物馆首屈一指的藏品,其雕刻之精、造型之美、体型之大,实为罕见,可称是精美绝伦。

明代永乐、宣德时期宫廷造办处制作的藏传佛像,造型优美、工艺精湛,实乃汉藏交融的艺术杰作。

本展览的多数展品属首次展出,这些展品中有利用“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抢救的流失海外的重要佛造像,有国家文物局2010年2月划拨给国家博物馆的金铜佛像精品,有商借青州博物馆的石雕佛像,还有国家博物馆馆藏及近年新征集的佛像精品。

这些展品充分展示了佛造像产生与发展的历程,体现了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的文化内涵、地方特色和时代特点。

观者既可领略到佛造像的艺术风采,还可从心灵深处感受到佛造像艺术所蕴涵的深邃的佛教哲理。

前言公元前6世纪,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地区。

在古希腊雕塑艺术的影响下,古印度西北部的犍陀罗地区出现了最早的佛教造像。

公元1世纪左右,佛教传入中国后,佛造像不断吸收、融合中国古代艺术精华,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佛造像艺术体系。

浅述南北朝佛造像

浅述南北朝佛造像

220作者简介:秦欣欣(1988— ),女,汉族,河南新乡人,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文博研究。

东汉末年,佛教从遥远的印度传入中国大地,佛造像亦随着佛教的传入而出现,开始了其在中国雕塑艺术史上的灿烂历史。

佛造像在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受不同历史阶段政治背景、宗教发展、文化艺术以及社会风俗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不同朝代体现出了各自的艺术特色。

魏晋南北朝时期处于民族大融合的重要阶段,亦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长期混乱和充满变革的时期,更是佛教文化深入传播发展的时期。

长期动荡的社会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社会安定的向往,对普度众生的期盼,佛教在这一时期进入兴盛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佛教基本遍布中原。

北魏《洛阳伽蓝记》记载洛阳城中寺庙鼎盛时达到1367所,而北方的长安僧尼过万。

佛教文化的发展促使了佛造像雕塑艺术在这一时期日益繁荣,大量的佛造像出现,开窟造像,斫石刻像,成为一时的风气。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造像从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逐渐向中原地区风格演变。

从北魏时期的粗犷古朴、安静内敛的风格逐渐过渡到后来俊秀瘦长、飘逸洒脱的“秀骨清像”风格,发展至东西魏和北周北齐时期,又逐渐向风格多变向敦厚朴实过渡,为隋唐佛造像艺术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一、南北朝佛造像的典型形式这一时期的佛教造像由于在时间上跨度过大,经历了王朝数度更替,统治阶级重视的程度不一,以及所受民族文化的不同影响,前后有着明显的区别。

魏晋南北朝的佛教造像艺术不断进步,形式上更是丰富多彩。

这一时期的佛教艺术水平远胜于之前,甚至某种程度上讲不逊于唐、宋,不同地区、不同时代造像艺术风格精彩纷呈,各有千秋,“秀骨清像”“面短而艳”“曹衣出水”交替占据着那时的艺坛。

石刻造像是随着石窟的流行而出现的,开始以大型造像为主,之后开始流行小型可移动的石造像,其风格、特征与同期石窟造像基本一致。

北朝时期盛行小型造像、造像碑等,北魏早期佛像头部出现水波纹发譬,多身着广袖通肩大衣,年代较早的纹摺稀疏,线条较硬;稍晚的则纹摺密而柔软。

中国传统佛像雕塑造型研究

中国传统佛像雕塑造型研究

一、中国传统佛像雕塑发展中国文化中传统的佛教雕塑等方面的艺术创造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影响,在各大佛教圣地、寺院等地方都能看到栩栩如生的佛像雕塑,让人不禁赞叹中国古代石匠技艺的高超,塑造的这些佛像是为弘扬佛法,为佛教修行而为。

中国的传统佛像雕塑源于深厚的文化氛围中,在文字产生之前就已存在,历史悠久,随着民族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艺术体系,这从传统佛像雕塑的作品中都能体现出来,这是雕塑艺术的精髓所在,融汇着雕塑独有的特色,这些雕塑记载着中国文化的演变,凝聚着民族文化的传承。

1、传统佛像雕塑产生最早的佛像产生源自于古希腊文化,其雕塑技艺的传入对中国传统佛像的出现有着深远的意义,这让中国的传教艺术家和民间石匠都为之震撼,吸取希腊的人体艺术表现形式,以人物形象来表现佛。

当公元一世纪左右大乘佛教思想的形成让中国的艺术家们认识到制造和供奉佛像能积累功德,是高超的修行,因此建造制作佛像的热潮由此开始。

2、传统佛像雕塑流传佛像艺术传人中国后,最先在新疆地区出现佛像,最早的风格以粗放线条为主,色彩单调,风格粗糙。

随着佛像雕塑的流传,受到中国民间工匠的再创造,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点的佛像雕塑,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佛像艺术成为划时代的成就,这些在《历代名画记》中有所体现,那时所创造的佛像真实体现人们生活理想、审美情趣,成为南北朝时代的典型特征。

到了北魏时期受政府的保护和提倡,佛教发展迅速,此阶段佛像造型在中国艺术发展史上成为里程碑,有着鲜明时代特征。

隋唐时期的佛教艺术明显转变,让中国佛像雕塑发展上一个新台阶。

五代宋之后,在佛像中还出现许多罗汉雕塑,此时的佛像已吸收了浓厚的中国色彩,融合中华民族特有的风格,已成为代表中国文化和艺术的产物。

二、各朝代佛像雕塑造型1、北魏时期雕像特征北魏时期雕塑的佛像最著名的莫过于山西大同云冈,河南洛阳龙门两大石窟,其规模巨大,气势宏伟,是北魏时期佛像雕塑的代表作。

北魏时期受南北战乱的影响,人们都把解脱苦难的希望寄托在佛教上,因此那个时代的佛像雕塑都有尊贵无极珍的地位,让佛像艺术得到长足的发展,无论官民都造佛像保平安。

佛教造像风格在中国的演变

佛教造像风格在中国的演变

佛教造像风格在中国的演变佛教于公元前五、六世纪兴起于印度。

并于东汉时期传入中国。

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佛教最初表现了它的独立性,然而随着时间的更迭,环境的改变,它开始不断的与中国文化相互磨合,进而融合,并最终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深刻影响着中国的文学、艺术、思想等各个方面。

我们单从佛教造像风格在中国的演变历程就可窥见一斑。

一、初传期汉代时佛教传入中国,当时中国的固有文化是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除此以外,道家的黄老学说,神异道术也大为盛行。

因此佛教被作为一种外来神仙方术进行传播,佛陀被视为神通广大的神仙,将黄老浮屠混而为一,国人普遍以中国式的思维与方式接受它。

因此,此时的佛教并未引起重视。

十六国时期多数统治者崇信和提倡佛教,印度佛教造像也随即传入,中国的佛教造像采用印度佛教造像的底本,通肩大衣,波发,薄唇的犍陀罗样式流行。

云冈石窟佛像二、磨合期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汉代儒学丧失权威,以老庄为核心的玄学大为流行,玄学所讨论的问题为“有无”问题,与佛教般若学的中心问题“空有”较接近。

佛教的因果报应切合了统治阶级和大众的需求,作为统治压迫人民的麻醉剂,成为安定社会的主要力量。

在北朝的五个朝代中北魏存在的时间最长,佛教也以北魏最为盛行。

北魏早期佛教造像依然保持了它初传时期的特点,然而北魏孝文帝时“太和改制”,实行汉化政策,佛教造像呈现出了不同的造像风格,南方受魏晋文化熏陶,将佛与升仙思想结合,形成了一种以南士为本的“秀骨清像”风格。

后期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和发展,佛教发展过于强盛,北魏太武帝时实行灭佛政策,直到文成帝即位才复兴佛教。

据说文成帝时高僧县曜建议他在京城西部武周山下开凿洞窟,雕造佛像。

这即为云冈石窟中开凿最早的“昙曜五窟”。

青州隋代观音石像三、融合期隋唐时期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达到鼎盛,这不仅仅表现在对佛教的利用和译经事业的发达几方面,而且佛教造像也完成了它的汉化。

中国是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因此当时皇帝对于佛教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对佛教的传播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僧伽变相的内容演变及形成:以安岳简阳两铺摩崖造像为中心

僧伽变相的内容演变及形成:以安岳简阳两铺摩崖造像为中心

僧伽变相的内容演变及形成:以安岳简阳两铺摩崖造像为中心僧伽变相是中国佛教传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佛教中的神通变相,即佛、菩萨、罗汉等化身成不同形象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中国的佛教艺术中,僧伽变相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安岳简阳两铺摩崖造像是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珍贵遗产,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也是研究僧伽变相内容演变及形成的重要范本。

简析僧伽变相的来源。

僧伽变相起源于印度佛教传统,早期的佛教艺术中主要表现为佛陀的化身像。

这些像以佛陀的形象为基础,通过神秘的变相手法,展现出佛陀在不同时空和情境下的不同姿态和形象,从而体现佛陀的神通力量和慈悲智慧。

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僧伽变相成为了中国佛教艺术中的重要内容,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演变。

探讨安岳简阳两铺摩崖造像的僧伽变相特点。

安岳简阳两铺摩崖造像位于四川安岳市简阳县两铺镇,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是中国乃至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的摩崖造像之一。

简阳造像聚天宫山南麓群两平台,位于简城沱江南岸的市北河东岸,它不仅保存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还展示了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独特魅力。

在简阳两铺摩崖造像中,僧伽变相的形象十分丰富多样,包括佛陀、菩萨、罗汉、神祇等不同身份和形象的化身,这些造像以神秘而唯美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佛教教义和信仰内涵,也传递了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

挖掘安岳简阳两铺摩崖造像的僧伽变相内容演变。

通过对安岳简阳两铺摩崖造像的研究发现,造像中的僧伽变相内容演变十分丰富多样。

简阳造像的建造始于东晋,到隋、唐以来,才增具化佛,朝西面井,简阳造像所具图经多类,方、秘、童、大乘并具,不保留同一地方的唐代佛经,同佛坐的华丽椅子,连用雕扼石窟。

简阳两铺摩崖造像中的佛教造像除了记录佛教故事、菩薩法身之外,亦绘制了大量的佛教经咒,这些经咒在唐代佛画中占有重要地位。

简阳造像的经咒图同绘诸天、金刚、摩利支天等图像,并销金刚部(早唐作分别是冥帝部与起子部),例示佛教的整个教义系统。

从敦煌莫高窟看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发展演变

从敦煌莫高窟看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发展演变

从敦煌莫高窟看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发展演变敦煌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是世界上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也是中国古代佛教艺术发展演变的重要见证。

莫高窟以其雄伟壮丽的佛像和绚丽多彩的壁画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从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等方面,来探讨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发展演变。

一、历史背景敦煌莫高窟的建造可追溯到4世纪末,当时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随着佛教的传播,莫高窟也逐渐兴起。

初期的莫高窟主要以石窟为主,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石窟和壁画相结合的形式。

不论是石窟还是壁画,都反映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融合过程。

二、艺术风格1.雕塑艺术敦煌莫高窟的佛像雕塑以壁龛中的主尊佛为主,主尊佛通常占据整个龛位,并且多半为弥勒佛。

这些佛像造型庄严肃穆,线条流畅,面部表情慈祥,给人以一种内心的安宁感。

此外,莫高窟中还出现了许多辅佛、菩萨和护法神的雕像,各个形态各异,独具特色。

2.壁画艺术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以壁龛和走廊为主,绘画内容丰富多样,包括佛教故事、佛教经典、神话传说等。

莫高窟的壁画风格多样,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

前期的壁画风格受到印度佛教艺术的影响,线条简练,色彩鲜艳。

中期的壁画主题更加广泛,绘画技法更加成熟,兼具写实和艺术创作的特点。

后期的壁画则更加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感表达,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

三、文化内涵敦煌莫高窟的佛教艺术不仅仅是艺术本身,更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首先,莫高窟中大量的佛教故事、经典和神话传说反映了佛教信仰的内容,象征着人们对幸福和解脱的追求。

其次,莫高窟中的艺术作品还蕴含着佛教哲学的思想,如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等。

此外,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作品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通过对各个时期的壁画进行研究,可以了解到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为历史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总结:通过对敦煌莫高窟的探讨,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发展演变。

中国各朝代佛教发展传播的特点

中国各朝代佛教发展传播的特点

中国各朝代佛教和佛教艺术发展传播的特点】佛教于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2年)传入我国,佛教艺术亦随之传来。

东汉中晚期我国便正式开始造像活动,揭开了中国佛像艺术发展的序幕。

从那以后,历朝造像不辍。

在约两千年的发展史上。

我国佛像艺术本着大乘佛教既出世又入世的精神,一方面执著追求佛教深渊、博大的胸怀气魄,悲智双全的理想主义精神,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人们审美观念的影响而改变着面貌,呈现出不同的时代风格:南北朝造像清羸飘逸,隋唐典雅端庄,宋代朴实自然,明清浅显媚俗。

佛像艺术这重外来艺术形式,经过我国千百年社会的不断熔炼和改造,逐渐脱离印度的色彩。

而向着中国民族化发展,最终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初期传入时期——东汉、三国、西晋。

东汉、三国、西晋是我国佛教的初传时期。

这一时期佛教传播的范围不广,信仰也不普及,而且受到传统鬼神信仰的影响,人们对佛教的认识也不清晰,佛神不分,信仰水平较为低下。

从考古发现看,佛像艺术是这一时期佛教发展的重要的传播形式和表现形式,它从内容到形式上也表现出与佛教发展水平一致的情形,造像普遍形象模糊,比例失准,而且依附于传统的鬼神题材之上,没有成为单独的崇拜对象。

东汉时佛像开始传入我国,不久我国便出现了造像和崇佛之活动。

这一时期的佛史料都与佛像的塑造和信奉有关。

《后汉书》卷十八记载:“世传明帝梦见金人,其行长丈六尺而黄金色。

帝于是遣使天竺问佛道法,遂于中国图画佛像焉。

”另外《佛祖统记》等史料对此也有记载。

东汉桓灵之时,佛教造像活动开始有可靠的记载,如《释氏稽古略》、《后汉书·陶谦传》。

由这些记载可以看出,当时造像和崇佛活动虽然主要限于社会上层人士,但已具有一定规模。

1940年载四川麻浩柿子湾崖墓发现的释迦牟尼石像。

在崖墓后室门眉上方,为浮雕形式,结跏趺端坐,右手结施无畏印,衣纹线条粗犷有力,躯体浑厚,气势雄健,形象生动写实,是一尊既具有佛像形象特征,有体现出较高艺术水平的早期佛像作品。

汉唐时期的佛教艺术与信仰文化

汉唐时期的佛教艺术与信仰文化

汉唐时期的佛教艺术与信仰文化汉唐时期是中国佛教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的时代。

佛教艺术在这个时期达到了巅峰,成为中国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汉唐时期的佛教信仰文化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的社会和文化。

一、汉唐佛教艺术1、佛教雕塑汉唐时期的佛教雕塑技艺达到了独具特色的高度,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在佛教雕塑方面,汉唐时期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造像”,即按照佛陀原貌来塑造佛像。

这种造像风格始于汉代,发扬于唐代。

汉代的佛像还比较朴素,唐代的佛像在基础上更具装饰性,呈现出美的风格。

二是“变相”,即将佛陀的故事、寓言或典故通过造型和比喻手法转化为佛像。

这种雕塑形式主要出现在唐代。

其特点是色彩绚丽鲜明,线条优美流畅,以及完美地表现了佛教思想的表情和动作。

2、佛教绘画汉唐时期的佛教绘画也非常发达。

其中出现最为著名的是“洛阳画派”,以及“敦煌壁画”。

洛阳画派主要表现为彩绘陶器,当时被广泛传播于中原地区和东亚地区。

这些彩绘陶器主要以佛教图案和人物绘制而成。

在绘画技法上,洛阳画派注重色彩鲜艳,线条深邃,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敦煌壁画主要出现在敦煌莫高窟。

它们以描绘佛教题材世俗生活为主要内容,像是传说、经文、佛陀的生平故事以及众多的佛教造像,以及各色人物等。

敦煌壁画的风格多彩,具有独特的文化特点,是中国最为著名的佛教艺术形式之一。

3、佛教建筑佛教建筑也是汉唐时期的佛教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汉代的佛教建筑主要是寺庙的建筑,而唐代则是以佛塔为主。

唐代佛塔具有非常精致的雕刻和浮雕,在日本和韩国等亚洲国家也有很多相似的建筑形式。

二、汉唐佛教信仰文化佛教在汉唐时期传播迅速,不仅扩大了中国文化的影响,还影响了汉族的信仰文化。

汉唐时期的佛教信仰文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佛教思想与哲学的融入汉族宗教文化汉唐时期,佛教成为了中国最受欢迎的宗教之一。

佛教的思想和哲学对汉族宗教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佛教对于社会教化、道德建立和人文主义等方面的思想,深刻启发和影响了中国的文化思想。

唐朝的佛像艺术

唐朝的佛像艺术

唐朝的佛像艺术是中国佛教艺术史上一段重要的历史时期。

唐朝被誉为是中国佛教艺术的最高峰之一,其佛像艺术不仅在艺术形式上达到了历史最高点,而且在思想意义上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佛像风格唐朝时期的佛教雕刻以线条简练、造型简约、神态虚幻、气韵深远的特点为主。

唐朝佛像既有继承南北朝佛像艺术特点的作品,也有迎合时代需要的新风格作品。

唐代的石造佛像,尤其是大型的石雕中,往往表现出一种峻宏、庄严的气势。

从胸腹到两胁展开的壮丽衣褶,不仅透露出其深沉丰腴,也表现出了一种"虚实相生、浑厚深邃"的艺术效果。

这与统治者推崇气势磅礴的汉家山水意蕴不谋而合。

在质地细腻的石雕中,唐代佛像常常以少雕出多、虚实并济、形象空灵的精髓,为后世所津津乐道。

二、佛像特色唐代的佛像不仅在艺术形式上达到了极致,也体现了独特的思想价值。

唐代佛教对佛像特别重视,佛像是供奉佛教寺院的主要物品。

唐代佛教信仰中,弘扬慈悲和智慧,推崇默默无言的修行,这种信念经常通过佛像形象的设计和刻画表现出来。

唐代佛像中最为著名的是释迦摩尼佛像。

唐代的佛像造型多以存在感强、脸部线条简练、不作过多修饰,尤其是释迦摩尼佛像的脸部线条简练,眼睛平静且目光深邃,旋转让人无从捉摸,同时也表现了佛教的慈悲与哲学。

唐代佛像的另一个特色是“轻盈”。

唐代佛像通常比例长,身材修长,线条流畅,不厚重,如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等典型佛像,给人以柔美与浪漫的感觉。

这体现了佛家的虚空教义和身心的身心和谐,也表达出了中国古代文化重视“中和”思想的特点。

佛像的创作,除了装饰寺庙以外,更是反映出了时代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情况,历史变迁与文化转换对唐朝佛像造像风格产生了一定影响。

三、佛像的继承和创新唐代佛教沿袭了魏晋南北朝佛教的艺术特色,如释迦牟尼坐像和立像的制作风格颇为类似。

这些古代佛像造型简朴,线条流畅,风格古朴,充分体现出了佛教生活和修行的质朴之处。

然而,唐代佛像在这个基础上又进行了创新和改进,深化了佛教表现形式。

浅析唐、宋两代佛造像的风格之异同

浅析唐、宋两代佛造像的风格之异同

浅析唐、宋两代佛造像的风格之异同作者:王凤霞来源:《艺术科技》2015年第01期摘要:本文以安岳石刻为例,分析了唐、宋两代的线条、造型、整体构成。

唐宋两代的佛造像风格有相同之处,但更多表现的是不同之处。

这些不同之处展现了唐宋两代不同的社会背景、文化差异。

关键词:安岳石刻;线条;造型;整体构成0 引言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大约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

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本土艺术风格的佛像艺术。

在我国历史上佛造像的发展有三个高峰:第一个高峰发生在北魏时期称“犍陀罗时代”以“云冈石窟”为代表,佛像造型上大多为直角转折,呈现出粗犷、厚重、雄健有力的风格特征;唐代出现了佛造像发展的第二个高峰,以“龙门石窟”为代表。

由于其皇家寺庙的特殊地位使其造像风格区别于“犍陀罗时代”的雄健、厚重,展现更多的是雍容大度、气宇非凡的皇家风范;第三个高峰以宋代四川地区的安岳、大足石刻为代表,呈现出本土化、民间化、世俗化的造像风格特征。

安岳石刻位于四川省安岳县,主要由卧佛院、圆觉洞、毗卢洞、华严洞、茗山寺、玄妙观等处,其造物的盛期主要集中在盛唐至北宋的近400年间。

唐、宋时期不同思想、文化的交织使得这里既有“雄浑浓丽、自信旷达、活泼圆润”的唐代佛造像,也有“典雅清丽、宁静秀美、精微俊逸”的宋代石刻,有着“上承龙门、云冈,下启大足”的美誉。

由于其佛造像有鲜明的唐、宋过渡性特征,使其成为研究唐、宋两代佛造像的风格异同的典范。

1 线条的艺术唐代经济强盛、文化发达,是我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自信、开放的社会风气使得唐代的佛造像线条带上了雍容华贵、磅礴大气的特征,表现了繁荣发达的盛唐风韵。

安岳石刻中,凿于唐代的卧佛沟的《释迦牟尼涅槃图》中的卧佛面庞圆润、五官集中,衣纹线条自然,繁而不乱,其雕刻技法娴熟,刀法洗练明快。

整体线条处理简洁粗犷流畅。

卧佛前的力士体态健美、威武严肃符合当时对于典型形象加以夸张加强艺术表达力和感染力的特点,用粗犷有力的线条勾勒出力士的护卫之态,加强其护法守职的形象。

浅析云冈石窟中佛教造像艺术风格的演变

浅析云冈石窟中佛教造像艺术风格的演变
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淳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石窟大部分都是小龛小窟。这些佛教造像生动反映了佛教传入中国后,其造像艺术逐渐由印度艺术形态演化为中国化艺术形态的过程,石窟艺术的中国化在云冈石窟加快了步伐。云冈石窟从它早期的巨型造像到晚期的中小型造像,可以看出佛教造像的艺术转型,这种转型是与两种文化的融合紧密相连的。
浅析云冈石窟中佛教造像艺术风格的演变
摘要: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佛教石窟的建造同样有着久远的历史。宗教与艺术紧密相连,宗教为艺术提供了理论依据,艺术代替着宗教以另一种形式流传至今,二者相辅相成。石窟作为佛教的载体,不仅体现了当时人们的精神信仰、价值观念,它的兴建更是显示出了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云冈石窟今天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是因为人们可以从这批造型艺术中,见出当时社会各阶级的风俗习惯,为研究北魏时期的社会形态提供了文献上所没有的可视证实。同时云冈石窟承载着北方游牧民族的民间艺术样式,风格和文化内涵也十分突出。今天,云冈石窟不仅为我们研究传统的石刻艺术提供了学习借鉴的可能,而且对当代艺术创作形式与思维的启迪也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以云冈石窟为主要研究对象,简要分析佛教造像艺术风格的演变历程。
云冈石窟佛造像的中期是最为兴盛的时期,石窟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而著称,显示出富丽堂皇的艺术风格。佛像不仅数量多、规模大,而且石窟结构更加复杂、严密。这一时期的佛造像逐步摆脱犍陀罗艺术风格的影响,趋向现实,出现了流行于中原的“褒衣博带”式服装,简化的直平阶梯式衣纹。佛像比例小于早期佛像,面相丰圆适中,较清秀,更富于人间气息,装饰纹样中更多的夹杂了中国传统固有的内容。这表明雕刻手法摆脱了宗教观念的束缚,更为自由的进行创造,充分体现出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发生碰撞的痕迹。可见,雕刻家们已经不是在雕凿佛经所显示的佛的形象,也不是简单按照已被规范好的形象来塑造,而是按照他们所理解的佛的精神去描绘理想的情境。

北朝青州地区佛教造像特征演变概述

北朝青州地区佛教造像特征演变概述

北朝青州地区佛教造像特征演变概述佛教造像是佛教信仰的具体表现,也是佛教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朝青州地区作为古代中国重要的佛教活动中心之一,其佛教造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特征演变,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本文将对北朝青州地区佛教造像特征演变进行概述,以便更好地理解和鉴赏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

第一阶段:北朝初期(公元386年-534年)北朝初期,佛教在北方地区逐渐壮大,并且密切联系着北方民众的生产和生活。

这一时期的佛教造像保留了一定的汉传佛教艺术传统,但在形态和风格上也开始融合了一些北方民族的特点。

在青州地区的佛教造像中,可以看到佛陀雕像比例匀称,神态庄严,衣纹丰富,整体呈现出一种端庄和华丽的风格。

此时期所雕塑的佛像多采用浅浮雕技法,层次感强烈,神采飘逸,生动传神。

随着佛教在北方地区的传播,佛教造像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北魏时期,佛教造像呈现出了更加严谨和雄壮的特点,整体风格更加高古和朴实。

北朝青州地区的佛教造像在这一时期尤其突出,雕塑的佛像更加笔力雄健,身姿庄重,细节处理更加精细,雕工更加熟练,立体感更强,形成了独特的北魏风格。

第三阶段:北齐至隋唐时期(公元550年-907年)北齐至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造像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也是青州地区佛教造像风格演变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一时期,佛教造像呈现出了更加丰富和多样的特点,不仅有雄伟壮丽的大型佛像,还有精巧细腻的小型佛像,形成了一种多样化和多元化的风貌。

在青州地区的佛教造像中,可以看到佛像形象更加丰富多彩,神态更加丰润厚重,而且绘制的装饰图案更加繁复和富丽堂皇。

这一时期的佛教造像不仅在形态和风格上呈现出新的特点,而且在意义和内涵上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体现。

北朝青州地区佛教造像特征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经历了不同阶段的演变,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从北朝初期、北魏时期、北齐至隋唐时期到五代至宋元时期,青州地区的佛教造像呈现出了丰富多彩、多样化和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佛造像方法

佛造像方法

佛造像方法原文地址:佛造像方法作者:大河艺术love王诗文自古以来造像的方法很多,制作材料亦多不胜数。

最常见的可分为锤鍱、铸造、雕刻、塑造、干漆夹纻、陶瓷烧制等各种工艺技术。

质地则可分为锤鍱像、铸像、雕像、塑像等八大类;另外还有刺绣佛像、缂丝佛像等等以丝织品制作的佛像,统称为织绣像。

缂丝佛像在东晋时就已出现,经过隋唐五代的发展,到宋代时己相当繁荣。

这些工艺技术在不同时代和地区也各有特色,了解个中奥妙之处,才能更深入地鉴赏每尊佛像,以及分辨佛像的真伪。

可以说任何工艺美术技艺都可以用来表现佛教各种题材,艺匠们凭着精湛的手艺,运用各式各样的材料,制造出不同种类的佛像作品,丰富了中国的佛像艺术。

锤鍱像锤鍱像是以薄金属(铜、金、银)片覆于钢或铜模上,然后以锤敲击而成的佛像。

铜皮还要鎏金,所以也往往被称为金薄像、金箔像、金鏄像。

此种技法源于古代地中海沿岸。

公元3至4世纪,中国西行求法的僧人从西域带回了锤鍱像,此种技法也很快得到应用。

最早记载中国制作锤鍱像是南朝时期,如《高僧传》卷五记载晋太和六年(公元371年),琅岈(今江苏省)郡守王荟于会稽建嘉祥寺,请道一居僧首,道一乃抽六物遗于寺,造锤鍱千像。

计算起来此种技艺传入中国的时期应更早。

锤鍱像是用模具敲击而成,故很适合制作连续排列的千佛图,看来僧史的记载是可靠的。

锤鍱佛像的实物遗存,可见于德国探险队于20世纪初,在新疆吐鲁番高昌古城发现的数件佛坐像(现藏柏林国立印度美术馆),呈圆薄片形,四周有孔,应是嵌于器物之上。

当中一件一佛二菩萨像(直径6.2厘米),佛陀着通肩大衣,衣纹隆起成圆棱状,大衣襟部呈U形,与十六国时的造像样式接近,从样式分析时代当在公元6至7世纪左右的北朝晚期到初唐时期。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佛像都带有浓浓的西域佛像风格。

汉风的锤鍱像最早实例有佛说法坐像(青铜镀金,正方形,边长15.3厘米,现藏日本白鹤美术馆),释迦佛着袒右肩大衣,两侧为二菩萨、二弟子,下方是二供养菩萨,上方有二飞天,与隋代的石雕和铜佛像的艺术风格一致。

细说各朝代佛像的特征

细说各朝代佛像的特征

细说各朝代佛像的特征佛教自东汉传入我国,从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兴盛,按不同历史时期的划分,佛像的造像有不同的的特征,今天我们就来细说一下,各朝代的佛像特征。

【十六国】(西晋末年到北魏同一北方期间)十六国是西晋末年,北方少数民族一时间纷立的小朝廷,共有匈奴、羯、羌、鲜卑等族建的成汉、二赵前、后、三秦前、后、西、四燕前、后、南、北、五凉前、后、南、北、西和夏共十六国,史称十六国时期。

这一时期遗留至今的多为金铜佛像,且大多是青铜佛像。

由于绝大多数佛像没有铭文,故到底是十六国时代哪个朝廷铸造,很难确指,但他们的造型规律还是一致的。

其特点有四: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匈奴赫连夏胜光二年佛像佛像头部为束发式高肉髻,小型佛像以磨光式肉髻居多,并且无发纹;大型佛像多为分绺式,且有分组状发纹。

背光一般为同心圆形。

眼大,横长呈杏仁状,目光平视,鼻梁高挺,容貌端庄秀气,神情平静温雅。

佛像台座一般为造型简单的四方台,或者是四足束腰须弥座。

【北魏】西安博物院藏北魏背屏式弥勒菩萨造像这一时期造像发型、眼睛与十六国佛造像相同,变化在于面相方圆,略瘦,额头较宽;衣着多为身着通肩式或袒右肩式大衣,呈U型或V型对称分布,衣纹深刻,线条隆起。

尤其是其背光不再是同心圆,而是多呈莲瓣形;头光多为圆形,外面有一圈莲花瓣。

【北齐】北魏后期,两大权臣把持朝政,高欢立元善迁都邺,称东魏;宇文泰立元宝炬定都长安,称西魏。

后高欢之子高洋废东魏为齐,称北齐,享国二十八年。

新郑市博物馆藏北齐刘陆造石佛像这一时期的佛造像越来越“胖”了,五官线条日渐柔和,头部肉髻出现了浅雕式的螺型发纹。

固然脸部越来越胖,但是佛像身材还是非常修长的,肩宽腰细,但绝不是现代人喜欢的“倒三角”体型,而是整体看起来呈圆筒型,由于造像上身敷搭双间式外衣,下身着裙,衣服轻薄贴肉,衣纹线条简洁。

从侧面看,造像的腹部略向前突出。

【隋】到了隋代,佛造像已经相当“胖”了:面相饱满圆润,眉毛纤细,鼻梁挺直,唇线分明,神情平和。

佛像历史的溯源

佛像历史的溯源
颜色偏黄、偏冷
飘带一般比较直
衣饰一般不刻花
康熙时代的台座
乾 隆 时 代 的 台 座
康熙佛像的面部
乾隆时期的面部
明清佛像的区别
清佛像 生产地方 北京或
内蒙 村料 黄铜(剁底) 颜色 柠檬黄 手感 沉重
明佛像 拉萨 红铜(包底、卷底) 桔黄 较轻
二 佛像的神格和造型规律
5、比丘相(祖师像) 大凡是剃发着僧服的出家人形象都可归入比丘相,比
丘相的造型首推罗汉。罗汉是佛教修行中的果位, 是闻如来说教而通达,是侍佛承宣佛法的人物,有 十八罗汉,二十四罗汉、五百罗汉等说法 比较特殊的是地藏菩萨,虽然是菩萨级别,但也是光 着头的比丘相,可能是认为地藏菩萨的缘故。 此外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志公和尚、寒山、拾得等等 也属于一类造像。
早期莲瓣满布台座一周,时 代愈后,台座背面莲瓣越简 略,变成一块如意云头开光
颜色偏暖
菩萨像有二条飘带从双肩优 美地向两侧甩出
衣饰刻花
乾隆
面相饱满,五官刻划程式化, 鼻子较生硬,眼睛不是写实 性的,上眼睑向下垂,弯度 很大,呈俯视状
台座背后莲瓣省略不做,素 莲瓣莲座最下像一律制成圆 隆形
三身佛 卢舍那佛(报身) 毗卢遮那佛(法身) 释迦佛(应身)
二 佛像的神格和造型规律
2、菩萨相:菩萨是指天国中低于佛的阶级的神。
【特征:袒上身,下着大裙,饰有项链、耳环、手镯、脚镯等。】
(1)观音菩萨:其冠中饰有化佛,手中提有净瓶。 观音的化身度母有二十一位,据说是从观音的眼泪 变化来的,最受尊敬的是白度母和绿度母。还有水 月观音(南海观音),自在观音等。
法的姿势。 与愿印:左手垂,右手屈臂向上伸,下垂叫“与愿印”,表

北魏文化的典范——佛教雕塑艺术

北魏文化的典范——佛教雕塑艺术

北魏文化的典范——佛教雕塑艺术在中国古代的文化史上,北魏时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时期。

这个时期,政治、军事和文化上都有着重大的进展。

尤其是文化方面,北魏时期产生了很多的典范,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佛教雕塑艺术。

在这个时期,佛教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众多的佛教艺术家也将佛教的精神融入到了自己的艺术作品中,创造出了许多珍贵的艺术品。

北魏时期的佛教雕塑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

首先,它与印度等地的佛教艺术相比,表现出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表达方式。

其次,它吸收了汉文化的传统,将佛教与中国文化相融合,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态。

最后,它体现了当时社会的信仰和美学追求,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北魏时期的佛教雕塑艺术,主要有石刻和泥塑两种形式。

其中,石刻是以石为材料,以凿刻的方式雕刻而成的,而泥塑则是以黏土或泥为材料,手工制作而成的。

这两种形式各具特点,但都是北魏佛教艺术的代表。

在石刻艺术方面,由于北魏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地质条件较为优越,因此这里的石材质地坚硬,适合于雕刻。

据史书记载,北魏时期的佛教石刻雕塑非常丰富,数量之多、规格之大、技术之高都是无与伦比的。

这些石刻佛像,具有形体工整、特点突出、表情传神的特点,不仅表现出佛陀的精神和意境,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审美观念。

以龙门石窟为例,这座世界文化遗产是北魏时期佛教石刻艺术的代表之一。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南部的伊阙山南麓,始建于公元384年,历经南北朝、隋唐、明清等时期的修缮和扩建,共有窟龛2345个,石刻佛像超过100000尊。

其中以北魏时期的佛教雕塑为最具特色,其数量和质量在全国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

在泥塑艺术方面,北魏时期的佛教泥塑以洛阳为中心,分布在河南、山西、陕西、河北等地。

这些泥塑佛像,色彩绚丽,造型逼真,栩栩如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有些泥塑佛像甚至在生动表现佛陀的形象和神态方面,超越了当时的石刻艺术。

可以说,北魏时期的佛教雕塑艺术,是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的巅峰之作。

六朝时期的佛教艺术

六朝时期的佛教艺术

六朝时期的佛教艺术六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艺术成为了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时期,佛教影响了中国社会,形成了独特的佛教艺术风格。

佛教雕塑佛教雕塑是六朝时期佛教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雕塑多数是用石头、青铜、木头和泥土等材料制成的,形式多样。

早期的佛教雕塑重视表达“佛教教义”,尤其是“涅槃”和“菩提”等概念。

而晚期的佛教雕塑强调意境和创新,表现更多的是“佛性”和“圣贤”的形象。

佛教雕塑的典型代表是唐代的“大佛”。

唐代的大佛是当时最具代表性的佛教雕塑,尤其是大唐禅寺的大雕塑,被誉为东方的东方。

这种雕塑不但具有精湛的技艺和雄伟的气势,更重要的是表达出了佛教教义的核心和几百年来佛教文化的精髓。

佛教绘画佛教绘画是六朝时期佛教艺术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绘画在内容上主要是描绘佛教的故事、传说和禅宗的境界。

在六朝时期,佛教绘画的主要形式是壁画和轴画。

在这些绘画中,表现了佛教一些重要的概念,如轮回、涅槃和菩提等。

佛教绘画的样式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最为代表性的样式是“泥塑色绘”和“匠刻人化”的样式。

在唐代,佛教绘画也逐渐变得更加写实和注重色彩的表现,尤其注重画面的整体感和良好的构图。

佛教文化艺术佛教文化艺术是六朝时期佛教文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佛教文化艺术主要是包括佛教音乐、佛教舞蹈、佛教诗歌和佛教笔记等。

在这些艺术中,最为流传的是佛教诗歌和佛教笔记。

佛教诗歌主要是通过诗歌来传达佛教的教义和哲学思想。

唐代的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也开创了很多佛教主题的诗歌。

佛教笔记则是通过文章来讲述佛教的历史和传播,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金刚经》和《森林法师传》等。

总结六朝时期佛教艺术是中国佛教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佛教艺术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巅峰,成为了中国文化和佛教文化交融的代表。

佛教雕塑、佛教绘画和佛教文化艺术的发展和变化,不仅代表了佛教文化的某种趋势和风格,更是表现了当时中国文化的繁荣和高峰。

中国佛像演变

中国佛像演变

中国佛像演变虽然我们还无法说清西天印度的佛像艺术传入中土的确切时间,但传说中的东汉明帝刘庄夜梦金人,遣使取经,携回佛像,则成为佛像流入中土的重要依据。

史籍记载,明帝永平三年(公元60年)某夜,梦见一金人,不知何方神人,遂召群臣,以占所梦。

当时有一位叫傅毅的大臣说:西天竺(古印度)有此圣人,称为佛陀,全身呈金黄色,陛下梦见即是佛陀无疑。

明帝率配使臣蔡愔,遂千乘万骑出使天竺,寻访佛法。

永平10年(公元67年),蔡愔等人不仅携回经文和佛像,还请回释迦摩腾和竺法兰二位高僧抵京城讲经说法,中土之第一名刹白马寺也由此而建。

但这毕竟是一种传说,没有人知道这种外来的佛像是何样。

佛像初入中土,人们很少理解它,因而把它视为神仙。

今存最早的一些东汉时期石刻和陶塑佛像,或混杂于道教的画像之中,或塑刻在原来佛像的位置上。

如江苏连云港市孔摩山发现的汉末佛像摩崖造像,佛的基本形象与东汉画像石山的人物相似,而且杂置于道教佛像之中:四川彭山崖墓出土的“摇钱树”座上塑造的佛像(图一),则完全取代了传统神仙的位置。

其姿态,衣纹的处理也于西王母像类同。

摇钱树被汉人视为神树,常见的西王母形象,是当时人对传说中掌管不死之药的西王母崇拜心理和渴求长生不老、对天成仙的幻想意绪的表露。

而佛像取代神像,说明这时的佛祖形象仅仅是一种神仙被人崇拜的供奉。

实物资料表明,中国式的佛像在五胡16国时期初见端倪。

从目前所见的这一时期佛像造像来看,已不再是依附于其它物体上的浮雕或浅刻形象。

而是人体结构完整、圆雕式的佛像。

中国的佛像艺术也由此进入初创史。

现藏美国哈佛大学福格美术馆的释迦牟尼佛鎏金铜像(图二)是早期佛像的典型例子。

其头作高肉鬓,眉间有白毫像,脸庞稍长,颊部颇丰腴,双目下视,大耳小嘴,有八字胡,整个形象宛如中亚人。

其座于双狮高坐上,手作禅定印象,代表了当时佛坐相的规范化形式。

其背出肩有火焰纹,这种形式在我国尚属罕见,当出自《佛本行经》释迦牟尼降伏外道时“身上出火身下出水”之神变传说,或可谓后来佛像火焰纹背光的先兆。

中国古代佛教艺术

中国古代佛教艺术

中国古代佛教艺术(整理…)佛教艺术史中国古典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艺术包括:雕塑、绘画、建筑一、雕塑:1.传入:2.北魏(386~557年)佛教汉化初始阶段,原因是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改革。

北魏佛像的形态和衣饰依据当时文人士大夫,显现出“秀骨清像”的艺术特点。

3.北齐(公元550年—577年)处于南北朝后期,佛像雕塑造型出现圆润的特点。

4.唐代(唐朝(618—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

唐代佛雕塑也达到极高的艺术境界。

唐代佛雕塑个性化与真实性统一,佛像造型圆润丰满,神态端庄典雅。

1.面相饱满,头部为螺型或水波式发型,肉髻相对于隋代较为高耸,大耳下垂,神采稳重而又不失慈祥。

2.身体比例匀称,结构合理,体态丰腴,丰满,袒露的胸肌起伏变化,写实性较强。

3.体态天然舒展,具有很强的动态感。

4.衣饰有通肩式,袒右肩式和褒衣博带式,更多的是方领下垂式,衣料质感柔和轻薄。

5.台座多为束腰式,有六角,八角,圆形或花口形底边。

6.衣纹流利,下身衣褶悬搭于座前若台布,具时期特征。

7.鎏金泛红,具时期特点。

5.五代时期,基本上沿袭了唐代风格,略有些清秀。

6.到了宋代,受宗教艺术日益世俗化的影响,佛像已经完全人间化合世俗化,比唐代具有实数化倾向的佛像更写实,更具有人情味。

7.元代的佛像造像有其特定的仪轨,从外表形象到内在的精神状态,从面型、体型、姿态、服饰、执物、背光、连座乃至龛形都显露着不同德样式与特点,显示着自己所独有的风格。

8.到明代,中国佛教造像就越来越世俗化了。

不仅注意到佛像造型的生动,而且注意个性的刻画,成功地表现着现实生活中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身世、不同性格的人物活动。

明清(藏传佛像),直接以西藏佛像为范,风格清晰,浮雕珠宝,注重神情刻画,面部略有汉人特征。

9.清(汉传佛像),颊丰颐满,眉细弯,鼻高直,肩宽腰束,衣服极具质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中国古代佛教造像艺术表现手法溯源
作者:肖媛, Xiao Yuan
作者单位:赤峰学院,美术系,内蒙古,赤峰,02400
刊名: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AOWUDA MONGOLIAN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2011,32(1)
1.温玉成公元1至3世纪中国的仙佛模式 1999(01)
2.米根孝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的特色 2001
3.胡同庆;胡朝阳佛教石窟造像的视觉心理艺术效果[期刊论文]-敦煌研究 2005(03)
4.范瑞华中国佛教美术渊源 1996
5.阎文儒中国石窟艺术总论 2003
6.李翎佛教造像量度与仪轨 1995
1.何志国.He Zhiguo印度佛像初传中国的阶段性与各阶段的传承性[期刊论文]-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
2.侯亚红关注新疆克孜尔石窟[期刊论文]-大众文艺2011(3)
3.徐玲犍陀罗佛教美术综述[期刊论文]-黑龙江史志2009(18)
4.彭景荣.PENG Jing-rong论我国的佛教美术及其传播[期刊论文]-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6,8(4)
5.马学仁犍陀罗艺术与佛像的产生[期刊论文]-西北民族研究2001(4)
6.陈晓露.Chen Xiaolu从八面体佛塔看犍陀罗艺术之东传[期刊论文]-西域研究2006(4)
7.王蕴锦晚期犍陀罗佛教艺术研究[学位论文]2010
8.耿剑.Geng Jian克孜尔佛传遗迹与犍陀罗关系探讨[期刊论文]-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8(5)
9.何志国.HE Zhiguo佛教偶像起源及其在贵霜朝的交流[期刊论文]-敦煌研究2010(1)
10.朱军论贵霜艺术中神像的设计风格[期刊论文]-美与时代(下半月)2005(4)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wdmzszxb201101074.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