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_1几何图形4_1_2点线面体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4.1 几何图形 4.1.2点、线、面、体》精品课教案_20
教学设计课题:4.1.2 点、线、面、体(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认识体、面、线、点的概念.(2)理解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点、线、面、体的认识,使学生经历用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用它们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联系现实世界中各种常见的几何体及情景,让学生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形象思维的能力。
(2)在各种数学活动中发展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
重点: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难点: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活动。
教法:在教师指导下给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交流的空间,在探索中形成自己的观点。
让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通过探究式教学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法: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学习相结合。
教具:教师准备:学生课堂达标试卷、三角板、教学课件、自制彩旗。
学生准备:几何体模型或实物、硬币。
课型:新授课一、创设情景,谜语导入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中看不见。
----谜底:雨点师引言:为什么雨点要说成线,这里隐含着怎样的数学原理,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今天的数学课堂开启今天的数学之旅吧------出示课题4.1.2点、线、面、体二、探究新知(一)出示学习目标1.认识点、线、面、体1).问题(观察多媒体)图片中有哪些你熟悉的几何图形?学生活动:生观察图片后口答新知生成:对于一个物体,当只研究它的形状、大小而不考虑其他性质时,我们就称之为几何体,简称为体。
学生活动:展示学生手中的几何体2)探究新知①你知道这些体是由什么围成的吗?②观察面与面相交的地方、线与线相交的地方,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答题要求: 先独立思考、在组内交流、后汇集组内成果一人展示 (学生活动:学生上台展示)3)跟踪训练:下图是一个长方体的模型,它有几个面?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几条线?线和线相交成几个点?1)探究新知②:圆柱有几个面?分几类?学生活动:动手摸一摸新知生成:面:分为平的面和曲的面图片欣赏------区分曲的面和平的面跟踪训练:围成下面这些立体图形的各个面中,哪些面是平的?哪些面是曲的?长方体中各面相交成什么样的线?圆柱圆锥各面相交成什么样的线?新知生成:线:分为直的线和曲的线 多媒体展示实物图片3)探究新知④.:为什么在地图①上,北京只是一个点,而在地图②上北京几乎占了整个版面?(多媒体演示)学生活动:观察后总结新知生成:点:点无大小4).归纳:体是由面围成的;面有两种,平面和曲面;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线;线有直线和曲线;线与线相交的地方是点;点无大小。
福泉市二中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1几何图形4.1.2点线面体教案新版新人教版4
【知识与技能】通过丰富的实例,学生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的几何特征,感受它们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操作、观察、分析、猜测和概括等能力,同时渗透转化、化归、变换的思想.【情感态度】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自主学习的方式.【教学重点】认识点、线、面、体的几何特征,感受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在实际背景中体会点的含义.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多媒体演示西湖风光,垂柳、波澜不起的湖面、音乐喷泉、雨天、亭子……随着镜头的切换,学生在欣赏美丽风景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垂柳像什么?平静的湖面像什么?湖中的小船像什么?随着音乐起伏的喷泉又像什么?在岸边的亭子中我们寻找到了哪些几何图形?从中感受生活中的点、线、面、体.【教学说明】从西湖风光引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妙画面,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对点、线、面、体有了初步的形象认识,感知知识来源于生活.如“点”是没有大小的,学生难以真正理解,可以借助湖中的小船、地图上用点表示这些生活实例在城市的位置,让学生体会到“点”的含义.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课件演示:灿烂的星空,有流星划过天际;汽车雨刷;长方形绕它的一边快速转动;问:这些图形给我们什么样的印象?观察、讨论,让学生共同体会“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让学生举出更多的“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例子.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利用学具完成教材第120页练习第2题.(动手转一转)【教学说明】教师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观察感受,经历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通过合作学习,感悟知识的生成、变化、发展,激发学生的联想与再创造能力.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印象,化解难度.教师展示图片(建筑或生活的实物等),让学生找找生活中的平面、曲面、直线、点等.让学生找出生活中更多的包含平面、曲面、直线、曲线、点的例子.1.教材119页思考,并回答它的问题.【教学说明】引导学生观察后得出结论:面与面相交得到线,线与线相交得到点.2.教材120页练习第1题(提供实物,议一议,动手摸一摸),对于第1题,思考以下问题:这些立体图形是由几个面围成的,它们都是平的吗?圆锥的侧面与底面相交成几条线,是直线还是曲线?正方体有几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几条边?【教学说明】让学生自己体会并小组讨论得出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 1 直观地认识形形色色的平面图形,特别是对简单的多边形——三角形有更多的感觉,认识多边形可由三角形组合而成.如:有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卡片若干张,使用这些三角形卡片拼出边长分别是2,3,4,……的等边三角形,这些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n,所用卡片总数为S:试求当n=12时,S=_______.【分析】据图可以看出,当n=2时,S=4;当n=3时,S=9;当n=4时S=16,由此可推出:卡片总数S与边长n之间的关系式S=n2,故所求答案为144.例2 利用点、线、面、体的几何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进行图形分割与变化.如:苏学美同学为班级“学生专栏”设计了报头图案,并用文字说明图案的含义,如图(1).请你用最基本的几何图形(如直线、射线、线段、角、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圆、圆弧等)中若干个,为“环保专栏”在图(2)方框中设计一个报头图案,并简要说明图案的含义.【教学说明】本题由学生自主完成,互相交流.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1)柱体的两个底面一样大;(2)圆柱的面与面的交线都是圆;(3)棱柱的底面是四边形;(4)棱柱的侧面一定是长方形;(5)长方体一定是柱体;(6)长方体的面不可能是正方形.A.(1)(2)(4)B.(1)(2)(5)C.(2)(3)(5)D.(2)(4)(5)2.一个几何体只有一个顶点、一个侧面、一个底面,则这个几何体是()A.棱柱B.棱锥C.圆锥D.圆柱3.飞机飞行表演在空中留下漂亮的“彩带”用数学知识解释为_______;在朱自清的《春》中有描写春雨“像牛毛,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的语句,这里把雨看成了_______,这说明_______;把一张纸对折,形成一条折痕,用数学知识解释为_______;用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绕它的一边旋转,形成一个_______,这说明_______.4.如图是在一个正方体的一个角挖去一个小正方体后得到的几何体,这个几何体的顶点个数是_______.5.请你从数学的角度描述下列现象.(1)国庆之夜,炸响的礼花在天空中(瞬间)留下美丽的弧线;(2)用一条拉直的细线切一块豆腐;(3)将2012张十六开的白纸摞成长方体.【教学说明】教师先让学生自主完成上述几题,然后让学生回答并予以点评.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请学生谈:我知道了什么?我学会了什么?我发现了什么?要求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从实际生活中感受理解几何知识.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4.1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3.“当你远远地去观察霓虹灯组成的图案时,图案中的每个霓虹灯就是一个点;在交通图上,点用来表示每个地方;电视屏幕上的画面也是由一个个小点组成;运用点可以组成数字和字母,这正是点阵式打印机的原理.”说说你对上述这段叙述的理解和体会.本节教学重在指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实物,抽象出几何图形的形成过程,把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提炼的素质放在首位.学生之间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在合作中交流,使知识的认识变为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命题一、七彩题:1.(一题多解)把命题“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改为“如果……那么……”的形式,并指出这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2.(多变题)用“如果……那么……”的形式,•改写命题“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可改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一变: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是假命题的举出反例.①负数与负数的差是负数;•②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2)二变:如图,给出下列论断:①AB∥CD;②AD∥BC;③∠B=∠D.•以其中两个作为题设,另一个作为结论,用“如果……那么……”的形式,写出一个你认为正确的命题.D AC B二、知识交叉题:3.(当堂交叉题)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任何数的平方都是正数 B.相等的角是对顶角C.内错角相等 D.直角都相等4.(科内交叉题)命题“当n是整数时,两个连续整数的平方差(n+1)2-n2等于这两个连续整数的和”正确吗?试着用你学过的知识说明理由.三、实际应用题:5.甲、乙、丙三位老师,分别来自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在中学教不同的课程:语文、数学、外语,已知:(1)甲不是北京人,乙不是上海人;(2)北京人不教外语,上海人教语文;(3)乙不教数学.试问:这三位教师各自的籍贯和所教的课程.四、经典中考题:6.(厦门,3分)有下列两个命题:①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②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有一个内角是60°,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是()A.只有命题①正确 B.只有命题②正确C.命题①,②都正确 D.命题①,②都不正确7.(南通,4分)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B.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C.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D.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8.(广州,3分)命题“圆的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是______命题.(•填“真”或“假”)五、探究学习:1.(条件开放题)如图所示,点E在AB上,AC=AD,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图中存在全等三角形,并给予证明.所以添条件为_________.你得到的一对全等三角形△____≌△______.2.(条件开放题)举出一个真命题的例子,使它的条件和结论交换位置,所得命题仍是真命题.EACB3.(新定义型题)我们用“”,“”定义一种新运算,对于任意实数a,b都有a b=a和a b=b,例如53=5,53=3,求(20062007)(20052004)的值.4.有A,B,C,D,E,F六人坐在一张圆桌周围打牌,已知B和A相隔一人,并在A•的右面,D坐在E的对面;C和F相隔一人并坐在F的右面,F与E不相邻,你能从A开始按顺时针方向排出六人的位置吗?参考答案一、七彩题1.解法一:如果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那么这个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条件是: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结论是:这个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解法二:如果两条线段是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那么这两条线段互相平分.条件是:两条线段是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结论是:这两条线段互相平分.2.解:如果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那么能且只能作出一条(1)①假命题.反例:-1-(-5)=4;②真命题.(2)如果AB∥CD,且AD∥BC,那么∠B=∠D.点拨:本题利用一题多变,考查了命题的概念,分类,组成等知识.(2)题还有如下答案:如果AB∥CD,∠B=∠D.那么AD∥BC;如果AD∥BC,∠B=∠D,那么AB∥CD.二、知识交叉题3.D 点拨:要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即可,所以对于命题A,当这个数是0时,02=0,但0不是正数,所以A是假命题;对于命题B,当两个角是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时,满足两角相等,但不是对顶角,故B也是假命题;对于命题C,如果两条直线不平行,则内错角不相等,故C也是假命题,正确的命题只有D.4.解:正确,因为(n+1)2-n2=n2+2n+1-n2=2n+1=(n+1)+n.点拨:要想说明一个命题正确,是真命题,必须经过推理证明,要想说明一个命题不正确,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三、实际应用题5.解:甲是上海人,教语文;乙是广州人,教外语;丙是北京人,教数学.点拨:由(1)(2)知乙不教语文,又由(3)知乙不教数学,故乙教外语;由(1)(2)•知乙不是北京人,故乙是广州人;由(1)知甲是上海人,教语文;•由以上可知丙是北京人,教数学.四、经典中考题6.C 7.C 8.真五、探究学习1.解:可选择CE=DE,∠CAB=∠DAB,BC=BD等条件中的一个可得到△ACE≌△ADE或△ACB≌△ADB,证明过程略.点拨:此题为条件开放题,所添加的条件灵活多样,•主要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2.解:a,b,c均为实数,若a>b,则a-c>b-c.3.解:(20062007((20052004)=20072004=2007.点拨:此类题目是近几年中考题目考查的一个重点,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弄清新运算的运算法则.4.解:从A开始,六人位置按顺时针排列为A,C,D,F,B,E.点拨:可以用图来表示(如答图6-2-1所示),已知B与A相隔一人并坐在A的右面,便可定出A,B间的位置.D坐在E的对面,则D或E必须夹在A,B两人之间.如果D夹在A,•B之间,E坐在D的对面,而F的位置只能在E的左边或右边,即F与E相邻,与题设矛盾,•所以D不能夹在A,B之间.如果E夹在A,B之间,D坐在对面,C与F相隔一人并在F的右边,那么C在A,D之间,F在B的右边.数学活动——构建一元一次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一、新课导入1.活动导入:本节课通过以下两个数学活动,学会关注实际生活中隐含的数学问题,并经历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2.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确定等量关系,构建一元一次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经历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并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通过动手实验与动脑分析相结合发现规律,增强创新精神和应用数学的意识.3.活动重、难点: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4.活动材料:一根质地均匀的木杆,一段细绳,一些质量相等的砝码、刻度尺.二、活动过程活动1探究增长率问题1.活动指导:(1)活动内容:教材第109页活动1.(2)活动时间:6分钟.(3)活动方法:弄清楚资料中相关数据的含义,思考如何建立出一元一次方程.(4)活动参考提纲:①去年相较于前年的人均收入增长率是如何计算得来的?其数学表达式是:增长率=(去年人均收入-前年人均收入)÷前年人均收入,变形为:去年人均收入=前年人均收入×(1+增长率)②设山水市前年人均收入为x元,依据上面①中关系式和已知条件可列出方程:x(1+8%)=11664.③由已知条件可知去年价格上涨率为1.5%,那么,如何设未知数列出方程求得去年售价为1000元的商品在前年的售价是多少呢?设去年售价为1000的商品在前年的售价是x元.则x·(1+1.5%)=1000.解得x≈985.22.④解方程求得原问题答案.2.自学:同学们可结合自学指导自主学习.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教师巡视课堂,关注学生是否弄清相关数据的含义,尤其是增长率的表达式.②差异指导: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结合生活实际从他们熟悉的事例中启发诱导他们弄清楚相关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而设未知数列出方程.(2)生助生:小组内相互交流研讨,互帮互学.4.强化:(1)小组选派代表展示活动成果.(2)教师强调:增长率=变化量/原有量×100%,变化量=现有量-原有量.活动2探究杠杆平衡问题1.活动指导:(1)活动内容:教材第109页活动2.(2)活动时间:10分钟.(3)活动方法:按要求动手实验,动脑思考,总结规律.(4)活动参考提纲:①按要求动手实验,测量并记录下相关数据:②分析上表记录下的实验数据,你能发现什么规律?支点左端悬挂重物数×平衡时左端重物到支点的距离=支点右端悬挂重物数×平衡时右端重物到支点的距离.③按照你所发现的规律,列出本活动中最后面问题中的一元一次方程,并求出它的解.2.自学:同学们可结合自学指导,小组内相互合作,交流解决相关问题.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实验时是否态度端正、严谨,能否从实验数据中发现蕴藏的规律.②差异指导:根据学情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2)生助生:小组内相互合作、交流、探讨,共同解决问题.4.强化:(1)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2)如何解字母系数的方程.三、评价1.学生的自我评价:反思活动过程,自评活动中的表现,自查问题,总结取得的收获.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根据活动表现,学习态度和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点评.(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本课时为数学活动课,教学时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引导为辅,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活动中并能有所收获.对于活动一,部分学生在对两个增长率的认识上有一定困难,可通过同学间的交流研讨或教师提醒予以帮助.活动二如果放在物理学中,很容易解决,但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杠杆平衡问题涉及的一元一次方程模型还是有一定难度,两个活动的核心都体现在了模型建立上,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不要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要以从活动中建立数学模型并掌握建立模型的思考方法为目的,这样活动课才有意义.一、基础巩固1.(20分)某书店把一本新书按标价的九折出售,仍可获利20%,若该书的进价为21元,则标价为(C)A.26元B.27元C.28元D.29元2.(20分)为了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卫生部门决定大幅度降低药品价格,某种常用药品降价40%后的价格为a元,则降价前此药品的价格为(B)A.25a元 B.53a元C.40%·a元D.60%·a元3.(20分)某学校在对口援助边远山区学校活动中,原计划赠书3000册,由于学生的积极响应,实际赠书3780册,其中初中部比原计划多赠了20%,高中部比原计划多赠了30%,问该校初、高中部原计划各赠书多少册?解:设初中计划赠书x册,则高中部计划赠书(3000-x)册.由题意列出方程:x(1+20%)+(3000-x)(1+30%)=3780解得x=1200 ,3000-x=1800(册).答:初中部原计划赠书1200册,高中部原计划赠书1800册.二、综合应用4.(20分)用一根长60 cm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1)若长方形的宽是长的23,此时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2)若长方形的宽比长少4 cm,此时长方形面积是多少?(3)若围成的是一个正方形,此时正方形面积是多少?(4)比较(1)、(2)、(3)中的面积关系,你能归纳出什么规律?解:(1)设长为x cm,则宽为23x cm.由题意(x+23x)×2=60.解得x=18, 23x=12.长方形的面积为18×12=216(cm2).(2)设长为y cm,则宽为(y-4) cm.由题意(y+y-4)×2=60.解得y=17,y-4=13.长方形的面积为17×13=221(cm2).(3)设正方形边长为z cm.由题意4z=60.解得z=15.正方形的面积为15×15=225(cm2).(4)周长一定时,长方形的长与宽相差越小,面积越大,当长与宽相等即为正方形时,面积最大.三、拓展延伸5.(20分)“丰收1号”油菜籽平均每公顷产量为2400 kg,含油率为40%,“丰收2号”油菜籽比“丰收1号”平均每公顷产量提高了300 kg,含油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某村去年种植“丰收1号”油菜,今年改种“丰收2号”油菜,虽然种植面积比去年减少3公顷,但是所产油菜籽的总产油量比去年提高3750 kg,这个村去年和今年种植油菜的面积各是多少公顷?解:设这个村今年种植油菜的面积是x hm2,去年种植油菜的面积是(x+3) hm2,则去年种植“丰收1号”油菜的产油量为2400×40%×(x+3).今年种植“丰收2号”油菜的产油量为(2400+300)×(40%+10%)x.根据题意得2400×40%×(x+3)=(2400+300)×(40%+10%)x-3750.化简得960(x+3)=2700×0.5x-3750.去括号得960x+2880=1350x-3750.移项、合并同类项,得-390x=-6630.系数化为1,得x=17.x+3=17+3=20.答:这个村去年种植油菜的面积是20 hm2,今年种植油菜的面积是17 hm2.。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教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几何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空间观念的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不足,对几何图形的空间位置关系理解困难。
举例:在讲解几何证明时,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理解如何运用已知性质定理进行推理。同时,针对面积计算的难点,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最后,我觉得自己在教学难点和重点的把握上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注重对学生难点的突破,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策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提高他们的几何素养。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反馈,不断调整教学节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课程进度,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举例:在讲解点、线、面时,教师要强调它们是构成几何图形的基础元素,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
-理解几何图形的抽象概念: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理解往往停留在具体形象明的逻辑推理过程掌握不足,难以运用性质定理进行证明。
-面积计算方法的应用: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难以灵活运用所学面积计算方法。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4.1点、线、面
4.1.1了解点的概念,掌握点的基本性质
4.1.2学习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4.1几何图形4.1.2点线面体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1 几何图形4.1.2 点、线、面、体【知识与技能】(1)了解几何体、平面和曲面的意义,能正确判断围成几何体的面是平面还是曲面.(2)了解构成几何图形的基本元素是点、线、面,理解点、线、面经过运动变化形成的几何图形.【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点、线、面、体的关系的数学活动,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本节课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养成主动探索、求知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中小组合作的重要性.正确判断围成的立体图形的面是平面还是曲面,探索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理解点、线、面经过运动变化后形成的图形.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模型、圆柱模型情境:多媒体演示西湖风光,垂柳、波澜不惊的湖面、音乐喷泉、雨天、亭子……随着镜头的切换,学生在欣赏美丽风景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垂柳像什么?平静的湖面像什么?湖中的小船像什么?随着音乐起伏的喷泉又像什么?在岸边的亭子中我们寻找到了哪些几何图形?从中感受生活中的点、线、面、体.一、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探究:教师出示一个长方体模型,请同学们认真观察.1.学生首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得出结论.2.各小组公布讨论后的结论.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巡视,及时给予指导,对小组公布的结论,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3.教师总结:几何体的概念.长方体是一个几何体,还有我们学过的正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棱锥等都是几何体.几何体也简称体.教师提问:观察长方体和圆柱,说出围成这两个几何体的面有哪些?这些面有什么区别?4.教师给出面的分类.通过对上面问题的解决,给出面的分类:平面和曲面.5.教师用多媒体放映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例子,让学生观察.(1)通过观察,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小组讨论得出结论.(3)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教材内容.师生互动,学生得出结论: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教师对学生的结论进行正面评价,并把学生的结论板书.二、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1(1)人在雪地上行走,他的脚印形成一条 ,这说明了的数学原理.(2)体是由围成的,面和面相交成 ,线和线相交成 .(3)点动成 ,线动成 ,面动成 .【解】(1)线点动成线(2)面线点(3)线面体本节课通过丰富的实例,认识点、线、面、体,并感受它们之间的关系: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教材P122习题4.1第5题。
2022年秋七年级数学上册 4.1 几何图形 4.1.2 点、线、面、体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4.1 几何图形点、线、面、体学习目标:1. 知道点、线、面、体是构成几何图形的元素. 进一步认识点、线、面、 体的几何特征.2. 知道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重点:认识点、线、面、体,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难点:进一步培养空间想象能力,能够想象出点、线、面运动后所形成的几何图形.一、知识链接1. 观察下面的长方体,它有几个面?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几条棱?棱和棱相交成几个顶点?2. 把笔尖看作一个点,移动笔尖,笔尖划过的痕迹是什么图形?在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吗?3. 把笔当作一条线,动手移动这条线,观察它扫过的痕迹,都能看到什么图形?你能举出生活中这样的实例吗?4. 准备一个长方形纸片,把它看作一个面,移动这个面,观察它扫过的空间形成什么图形?二、新知预习1.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棱锥等都是几何体,几何体也简称体.包 围着体的是面,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 ,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 .2. 笔尖可以看作一个点,这个点在纸上运动时,就形成 ,这可以说成点动成线. 类似地,线动成 ,面动成 .三、我的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学习教学备注学生在课前完成自主学习局部一、要点探究探究点1:图形构成的元素 合作探究:问题:1. 你知道这些几何体是由什么围成的吗?2. 以下图中的图形分别有哪些面?这些面有什么不同吗?针对训练如以下图,围成这些立体图形的各个面中,哪些面是平的?哪些面是曲的?观察与思考:观察长方体、圆柱、棱锥等熟悉的几何体模型,结合以下问题小组合作探究: (1) 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2) 线和线相交处又形成了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吗?要点归纳:体由面围成,面有平面和曲面;面与面相交成线,线有直线和曲线;线与线相交成点.探究点2:由点、线、面运动而形成的图形问题:笔尖可以看作是一个点,这个点在纸上运动时,形成了什么?你能举出其他实例吗?课堂探究教学备注 配套PPT 讲授1.情境引入 〔见幻灯片3〕2.探究点1新知讲授〔见幻灯片4-11〕3.探究点2新知讲授〔见幻灯片12-19〕思考:汽车雨刷可以看作什么几何图形?它在挡风玻璃上运动时的路线形成什么几何图形?思考:长方形纸片绕它的一边旋转一周,会形成什么图形?针对训练 如以下图,上面的平面图形绕轴旋转一周,可以得到下面的立体图形,把有对应关系的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连接起来.二、课堂小结当堂检测教学备注配套PPT 讲授4.课堂小结〔见幻灯片24〕教学备注 配套PPT 讲授5.当堂检测〔见幻灯片20-23〕1.围成圆柱体的面有 ( )A. 1个B. 2个C. 3个D. 多于3个2.以下说法:①平面上的线都是直线;②曲面上的线都是曲线;③两条线相交只能得到一个交点;④两个面相交只能得到一条直线,不正确的有 (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3. 笔尖在纸上快速滑动写出了一个又一个字这说明了__________;自行车车轮旋转时,看起来像一个整体的圆面,这说明了_________;直角三角形绕它的直角边旋转一周,形成了一圆锥体,这说明了 _________.4. 如图:三棱锥有个面,它们相交形成了条棱,这些棱相交形成了个点.5. 请把以下图中的平面图形与其绕轴旋转一周后得到的立体图形连接起来.6. 长为4cm,宽为2cm的长方形,绕其一边进行旋转得到一几何体.(1) 这个几何体是什么?(2) 这个几何体的外表积是多少?(3) 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多少?。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1.2点、线、面、体 导学案d2
课题 4.1.2点、线、面、体主备人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 1 总课时数 3 上课日期学习目标1.知道点、线、面、体是构成几何图形的元素,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的几何特;2.知道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重点:认识点、线、面、体,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难点:进一步培养空间想象能力,能够想象出点、线、面运动后所形成的几何图形.教·学过程札记一.导图中有哪些你熟悉的立体图形?二.思(阅读课本P119—120,思考以下问题)1.图形构成的元素合作探究:问题:1.你知道这些几何体是由什么围成的吗?2.下图中的图形分别有哪些面?这些面有什么不同吗?如下图,围成这些立体图形的各个面中,哪些面是平的?哪些面是曲的?观察与思考:观察长方体、圆柱、棱锥等熟悉的几何体模型,结合下列问题小组合作探究:(1) 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吗?(2) 线和线相交处又形成了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吗?要点归纳:体由面围成,面有平面和曲面;面与面相交成线,线有直线和曲线;线与线相交成点.2.由点、线、面运动而形成的图形问题:笔尖可以看作是一个点,这个点在纸上运动时,形成了什么?你能举出其他实例吗?思考:汽车雨刷可以看作什么几何图形?它在挡风玻璃上运动时的路线形成什么几何图形?思考:长方形纸片绕它的一边旋转一周,会形成什么图形?如下图,上面的平面图形绕轴旋转一周,可以得到下面的立体图形,把有对应关系的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连接起来.三.检测1.围成圆柱体的面有 ( )A.1个B.2个C.3个D.多于3个2.下列说法:①平面上的线都是直线;②曲面上的线都是曲线;③两条线相交只能得到一个交点;④两个面相交只能得到一条直线,不正确的有( )A.4个B.3个C.2个D.1个3.笔尖在纸上快速滑动写出了一个又一个字这说明了__________;自行车车轮旋转时,看起来像一个整体的圆面,这说明了_________;直角三角形绕它的直角边旋转一周,形成了一圆锥体,这说明了 _________.4.如图:三棱锥有个面,它们相交形成了条棱,这些棱相交形成了个点.5. 请把下图中的平面图形与其绕轴旋转一周后得到的立体图形连接起来.归纳总结:几何图形无大小直线曲面物体的图形体点线面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无无成交成交成围动成动成动成6. 长为4cm,宽为2cm的长方形,绕其一边进行旋转得到一几何体.(1) 这个几何体是什么?(2) 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是多少?(3) 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多少?四、课堂小结、形成网络(一)小结(二)延伸与反思。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1 几何图形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第1课时认识几何图形【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图片或实物,体验、感受、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性,能识别这些几何体.【过程与方法】能由实物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感性认识.【情感态度】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识别简单几何体.【教学难点】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播放北京奥运会的比赛场馆宣传片.导语:2008年奥运会在我国首都北京举行,尽管已成为历史的记忆,但它永远铭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北京奥运会国家体育场(鸟巢)图.(出示章前图)你能从中找到一些熟悉的图形吗?学生看书小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从周围的事物(如建筑物、地板、围墙、公园等)找到一些美丽图形的图片或实物,互相交流,并思考在这些图片或实物中有我们熟悉的图形吗?【教学说明】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向全世界展现了我们祖国的综合国力,选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家体育场(鸟巢)图作为引例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丰富的图形世界,给学生带来直观感受,让学生体会图形世界的多姿多彩;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从中找出一些熟悉或不熟悉的几何图形,并结合生活中具体例子(如建筑设计、艺术设计等),说明研究几何图形的应用价值,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的兴趣.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找一找探索教材第115页思考题并出示实物(如地球仪、字典及魔方等)及多媒体演示(如谷堆、铅笔、帐篷、卢浮宫、金字塔等),它们与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相类似?【教学说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都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图形,棱柱、棱锥也是学生很熟悉的图形,通过找一找,结合具体实例引入.从熟悉的生活中识别立体图形,不仅帮助学生理解,而且让他们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议一议出示已准备好的教具棱柱、圆柱、棱锥、圆锥模型,让学生看一看,比较观察后说说它们的异同.(教师巡视指导,提倡学生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互相补充.)看一看再动手摸一摸,观察、感觉几何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为了更好地识别几何体.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类似于这些立体图形呢?小组讨论后回答.教师提醒学生体会几何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赛一赛小组长组织组员完成教材第116页思考题,并进行学习汇报.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自主完成平面图形学习,交流各自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1 如图,将下列两个图形沿AB剪开,再展开,实际动手做一做,再对照实物画出展开后的图形.【解析】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底面是一个圆.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两底面是两个等圆.由此我们可以了解组成圆锥和圆柱的基本图形.解:圆锥、圆柱的展开图如下:【教学说明】认识一个图形的组成,实际动手操作是最有效的途径.解完这道题,你应得到这样的启示:实践是认识生活、认识世界的必经之路.例2 请说出下列几何体的名称,再根据你的感受简要说说它们的一些特征.【分析】(1)—(6)的名称比较容易识别,要善于发现其中所体现的独特特征.解:(1)圆柱.特征:两个底面是圆的几何体;(2)圆锥.特征:像锥体,且底面是圆;(3)正方体(也叫立方体).特征:所有面都是正方形;(4)长方体.特征:其侧面均为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面为正方形);(5)棱柱.特征:底面为多边形,侧面为长方形;(6)球.特征:圆圆的实体.【教学说明】几何体的识别以直观为主,其几何特征也以形象感觉说明即可.当然,你还可以尽可能地从其他角度去感受这些几何体的特征,因为观察角度的变化,发现的特征就可能不一样.试试看.例3 先观察下列图形,再动手填写下表.【分析】从上图可以看出四边形被一条对角线分成两个三角形,从五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引2条对角线,六边形被对角线分成4个三角形,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引出的对角线条数恰为其边数与3之差即(n-3)条.所以构成的三角形为边数与2之差,即(n-2)个.解:2,4,n-3;2,4,n-2.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2.教材第116页练习.【教学说明】这两道题较为简单,教师可让学生口答,如学生回答不全教师可补充.【答案】略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请学生谈:我知道了什么?我学会了什么?我发现了什么?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4.1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3.选做题:(1)收集一些常见的几何体的实物;(2)设计一张由简单的平面图形(如圆、三角形、直线等)组合成的优美图案,并写上一两句贴切、诙谐的解说词.本节教学应通过实际问题启发、做、想、试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索来认识知识,在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发现并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这样的教学,可使学生得到探索发现的成功感,自然获取知识并形成应用能力.第2课时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知识与技能】1.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一样的结果,了解为什么要从不同方向看.2.通过实际操作,能认识和判断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过程与方法】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几何意识.【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识别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教学难点】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看正方体及简单组合体的平面图.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多媒体演示庐山景观,请学生背诵苏东坡《题西林壁》并说说诗中意境.跨越学科界限,以苏东坡的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营造一个崭新的数学学习氛围,并从中挖掘蕴含的数学道理.比一比讲台上依次放置粉笔盒、乒乓球、热水瓶.请四位学生上来后按照不同的方位站好,然后向同学们汇报各自看到的情形.从身边的事物入手,采用游戏的形式,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感受新知.自己从中发现从不同的方向看,确实看到的可能不一样.如何进行楼房的图纸设计?出示楼房模型.多媒体展示神舟八号无人飞船.问:如何进行飞船的图纸设计?(出示三张设计平面图),并问每张图分别从什么方向看?看起来,楼房、航天飞船等均是立体图形,但是设计图都是平面图形,建筑单位、工厂均按照平面设计图加工,其中一个小零件如课本第117页图4.1-6,先需要看的图是图(2),所以,我们要研究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看它得到的平面图.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探究 1 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乒乓球、粉笔盒、茶叶盒,各能得到什么平面图形?(出示实物)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体验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的过程.长方体、圆锥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各能得到什么图形?试着画一画.(出示实物)这样,我们将立体图形转化成了平面图形,以四人小组为学习单位进行小组创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新能力.教科书第117页图4.1-7,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得到的平面图形你能画出来吗?适当变动正方体的摆放位置,你还能解决吗?【教学说明】小组合作学习,你摆我答,动手画一画,展示此活动设计既能引发学生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在你摆我答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又给学生创造了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学会合作,突破创新,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探究2 (1)出示教材第118页图4.1-9的平面展开图,让学生说一说这是什么立体图形?【教学说明】教师让学生回答,若学生对此有困难,可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剪一剪,仔细体会.(2)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墨水盒或其他正方体方盒,动手剪一剪,看能得到几种正方体的展开图.【教学说明】正方体的展开图是教学重点,教师必须对此重视,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和剪切,争取尽可能地多剪出几种展开图,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予以板书和归纳.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1 你能画出如图所示的正方体和圆柱体的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吗?试试看!【分析】正方体的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都是正方形,圆柱体从正面、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都是长方形,从上往下看是圆.解:正方体看到的结果分别如图所示:圆柱体看到的结果如下所示:例2 (1)前面所讲的苏东坡的《题西林壁》中有一句传诵千古的名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请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画出这句话所表达的意境.(2)同伴交流一下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特别谈谈对我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启迪.【分析】从诗句的意思中应看出这句话是以群山为背景的.诗句中所蕴含的哲理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互相交流十分必要.解:(1)如图(2)以下启示供参考:“变换思考角度,获得的结论就不同”.“从不同角度看同一问题,可能获得不同的解决途径”等.例 3 如图,需要再补画一个面,折叠后才能围成一个正方体,下面是四位同学补画另一个面的情况(图中阴影部分),其中正确的是().【分析】A、C、D三项中的展开图都不能围成正方体,只有B项符合要求.【答案】B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3.教材第118~119页练习.【教学说明】这几道题是考查立体图形的视图和展开图的.题目较为简单,教师可让学生举手回答.【答案】1.(1)是从上面看到的;(2)是从正面看到的;(3)是从左面看到的.2.圆柱体—(4),圆锥体—(6),三棱柱—(3).3.C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请学生谈:我知道了什么?我学会了什么?我发现了什么?提醒学生注意:多看,多动手,多想象,是学好几何知识的基本途径之一.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4.1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本节教学应通过引导观察和实际动手操作,让学生主动探索来认识知识,在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发现从不同角度看物体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在实践中体验认识生活与客观世界,并逐步养成勤于动手,善于观察,勇于思考的学习习惯.4.1.2 点、线、面、体【知识与技能】通过丰富的实例,学生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的几何特征,感受它们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操作、观察、分析、猜测和概括等能力,同时渗透转化、化归、变换的思想.【情感态度】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自主学习的方式.【教学重点】认识点、线、面、体的几何特征,感受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在实际背景中体会点的含义.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多媒体演示西湖风光,垂柳、波澜不起的湖面、音乐喷泉、雨天、亭子……随着镜头的切换,学生在欣赏美丽风景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垂柳像什么?平静的湖面像什么?湖中的小船像什么?随着音乐起伏的喷泉又像什么?在岸边的亭子中我们寻找到了哪些几何图形?从中感受生活中的点、线、面、体.【教学说明】从西湖风光引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妙画面,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对点、线、面、体有了初步的形象认识,感知知识来源于生活.如“点”是没有大小的,学生难以真正理解,可以借助湖中的小船、地图上用点表示这些生活实例在城市的位置,让学生体会到“点”的含义.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课件演示:灿烂的星空,有流星划过天际;汽车雨刷;长方形绕它的一边快速转动;问:这些图形给我们什么样的印象?观察、讨论,让学生共同体会“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让学生举出更多的“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例子.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利用学具完成教材第120页练习第2题.(动手转一转)【教学说明】教师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观察感受,经历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通过合作学习,感悟知识的生成、变化、发展,激发学生的联想与再创造能力.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印象,化解难度.教师展示图片(建筑或生活的实物等),让学生找找生活中的平面、曲面、直线、点等.让学生找出生活中更多的包含平面、曲面、直线、曲线、点的例子.1.教材119页思考,并回答它的问题.【教学说明】引导学生观察后得出结论:面与面相交得到线,线与线相交得到点.2.教材120页练习第1题(提供实物,议一议,动手摸一摸),对于第1题,思考以下问题:这些立体图形是由几个面围成的,它们都是平的吗?圆锥的侧面与底面相交成几条线,是直线还是曲线?正方体有几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几条边?【教学说明】让学生自己体会并小组讨论得出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 1 直观地认识形形色色的平面图形,特别是对简单的多边形——三角形有更多的感觉,认识多边形可由三角形组合而成.如:有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卡片若干张,使用这些三角形卡片拼出边长分别是2,3,4,……的等边三角形,这些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n,所用卡片总数为S:试求当n=12时,S=_______.【分析】据图可以看出,当n=2时,S=4;当n=3时,S=9;当n=4时S=16,由此可推出:卡片总数S与边长n之间的关系式S=n2,故所求答案为144.例 2 利用点、线、面、体的几何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进行图形分割与变化.如:苏学美同学为班级“学生专栏”设计了报头图案,并用文字说明图案的含义,如图(1).请你用最基本的几何图形(如直线、射线、线段、角、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圆、圆弧等)中若干个,为“环保专栏”在图(2)方框中设计一个报头图案,并简要说明图案的含义.【教学说明】本题由学生自主完成,互相交流.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1)柱体的两个底面一样大;(2)圆柱的面与面的交线都是圆;(3)棱柱的底面是四边形;(4)棱柱的侧面一定是长方形;(5)长方体一定是柱体;(6)长方体的面不可能是正方形.A.(1)(2)(4)B.(1)(2)(5)C.(2)(3)(5)D.(2)(4)(5)2.一个几何体只有一个顶点、一个侧面、一个底面,则这个几何体是()A.棱柱B.棱锥C.圆锥D.圆柱3.飞机飞行表演在空中留下漂亮的“彩带”用数学知识解释为_______;在朱自清的《春》中有描写春雨“像牛毛,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的语句,这里把雨看成了_______,这说明_______;把一张纸对折,形成一条折痕,用数学知识解释为_______;用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绕它的一边旋转,形成一个_______,这说明_______.4.如图是在一个正方体的一个角挖去一个小正方体后得到的几何体,这个几何体的顶点个数是_______.5.请你从数学的角度描述下列现象.(1)国庆之夜,炸响的礼花在天空中(瞬间)留下美丽的弧线;(2)用一条拉直的细线切一块豆腐;(3)将2012张十六开的白纸摞成长方体.【教学说明】教师先让学生自主完成上述几题,然后让学生回答并予以点评.【答案】1.B 2.C 3.点动成线线线动成面面与面相交成线圆柱体面动成体4.145.(1)点动成线(2)线动成面(3)面动成体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请学生谈:我知道了什么?我学会了什么?我发现了什么?要求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从实际生活中感受理解几何知识.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4.1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3.“当你远远地去观察霓虹灯组成的图案时,图案中的每个霓虹灯就是一个点;在交通图上,点用来表示每个地方;电视屏幕上的画面也是由一个个小点组成;运用点可以组成数字和字母,这正是点阵式打印机的原理.”说说你对上述这段叙述的理解和体会.本节教学重在指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实物,抽象出几何图形的形成过程,把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提炼的素质放在首位.学生之间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在合作中交流,使知识的认识变为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4.2 直线、射线、线段第1课时直线、射线、线段【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和区别,逐步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2.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性质,并能初步应用.3.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过程与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在图形的基础上发展数学语言.【情感态度】初步体验图形是有效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并能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教学重点】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学会正确表示直线、射线、线段,逐步使学生懂得几何语句的意义并能建立几何语句与图形之间的联系.【教学难点】能够把几何图形与语句表示、符号书写很好地联系起来.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1.观察教材第125页图4.2-1.2.学校总务处为解决下雨天学生雨伞的存放问题,决定在每个班级教室外钉一根2米长的装有挂钩的木条.本校三个年级,每个年级八个班,问至少需要买几颗钉子?你能帮总务处的师傅算一算吗?【教学说明】创设实际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学生按照学习小组,利用打好的小洞,10cm长,1cm宽的硬纸条和撒扣进行实践活动,小组之间交流实践成果,相互补充完善,并解决问题1和2得到直线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画一画要求学生分别画一条直线、射线、线段,教师给出规范表示方法.【教学说明】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观察分析,猜想,合作交流,体验并感悟到直线的性质.让学生自己归纳性质,在小组交流中完善表述.(教学中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性质,语言可能不够准确简练、完整细致,面对这种情况,不必操之过急,要允许学生有一个发展的时间与空间.)结合自己所画图形寻找直线、射线、线段的特征,说说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交流.思考:怎样由一条线段得到一条射线或一条直线?举出生活中一些可以看成直线、射线、线段的例子.设计意图:在自己动手画好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说出它们的区别与联系,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射线、直线.完成教科书126页练习,使学生逐步懂得几何语句的意义并能建立几何语句与图形之间的联系.数学活动独立探究: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a,说说你的想法.小组交流补充.教师边说边示范尺规作图并要求学生写好结论.【教学说明】慢慢让学生读清楚题意并学会按照要求正确画出图形.并让学生自己说出想法,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自主探索的数学实验学习能力.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1 动手画一画,邀同伴讨论下列问题:(1)过一个已知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2)过两个已知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3)过三个已知点一定可以画出直线吗?(4)经过平面上三点A,B,C中的每两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5)借鉴(4)的结论,猜想经过平面上四点A,B,C,D中的任意两点画直线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如果不能画,请简要说明理由,如能画,画出图来.【分析】解答本题时,要仔细读题,注意体会不同问题间的细微区别,以便求得正确的答案.解:(1)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2)过两个点可以画唯一的一条直线.(3)过三个已知点不一定能画出直线,当三点不共线时,不能作出直线;当三点共线时,能画一条直线.(4)当A,B,C三点不共线时,过其中的每两点可以画一条直线,所以共有三条直线;当A,B,C三点共线时,上面画的三条直线重合了,只能画一条直线,如图(一):(5)经过平面内四点中的任意两点画直线有三种结果,如图(二):①当A,B,C,D四个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只可以画出一条直线.②当A,B,C,D四个点有三个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可画出4条直线.③当A,B,C,D四个点中任意三个点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可画出6条直线.【教学说明】题(3)和题(4)中分别没有明确平面上三点,四点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解答时要分各种可能情况解答,这种解答方法叫分类讨论.运用分类方法时,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形,不能丢掉任何一种,否则就不完整,不全面.例 2 如图(1)(2)(3)中给出的直线,射线,线段,根据它们各自性质,判断其能否相交?【分析】这是用几何图形语言给出的已知条件的例题,读懂图形语言是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结合直线、射线、线段的几何性质作出判断.解:图(1)中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图(2)中射线CD与直线AB不相交,因为射线CD是以C为端点C向D所在方向延伸的;图(3)中射线CD与线段AB不相交,因为线段AB不能延伸,而射线CD延伸方向为C向D所在方向,故它们不相交;图(4)中线段AB与线段CD不相交,因为线段AB与线段CD都不能延伸.【教学说明】本题解答关键在理解三种基本图形的延伸性质.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请学生互相交流我知道了哪些概念?我学会了什么解题方法?我发现了什么新知识?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4.2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本课时主要介绍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表示方法,以及它们的区别与联系,是典型的概念教学课.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充分探寻直线的基本知识,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的素材和动手动脑、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在活动观察时感受概念的形成过程,获得数学体验.提醒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留心周围事物,借助实物来认识图形.。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_1几何图形4_1_2点线面体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4.1.2 点、线、面、体德育目标:养成主动探讨求知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求知欲,体验数学活动中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一、了解几何体、平面和曲面的意义,•能正确判定围成几何体的面是平面仍是曲面。
二、了解几何图形组成的大体元素是点、线、面、体,由点、线、面、体通过运动转变形成简单的几何图形学习重点:正确判定围成立体图形的面是平面仍是曲面,探讨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学习难点:探讨点、线、面、体运动转变后形成的图形。
学习进程:一、课堂引入:(知识温习)几何图形包括和。
有些几何图形(、等)的各部份,它们是平面图形。
有些几何图形(、等)的各部份,它们是立体图形。
二、自学教材学生自学讲义 P199探讨3一、出示一个长方体模型,请同窗们认真观看.二、提出问题:那个长方体有几个面?面和面相交成了几条线?•线和线相交成几个点?三、例题分析几何体的概念。
(1)长方体是一个几何体,咱们学过的正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棱锥等都是几何体。
(2)提出问题:观看长方体和圆柱体,说出围成这两个几何体的面有哪些?•这些面有什么区别?4、给出面的分类。
通过对上面问题的解决,给出面的分类:平面和曲面。
师生互动:请学生给出观看结论: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出正面评判。
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想像能力,鼓舞学生进行深切探讨。
五、点、线、面、体与几何图形关系。
学生阅读讲义P119内容,总结出点、线、面、体与几何图形的关系。
四、当堂练习3、写出符合要求的图形名称分类。
圆、正方形、长方形、正方体、长方体、球体、三棱柱、圆台、圆锥、线段、射线、角、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柱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小结归纳:板书设计: 4.1.2 点、线、面、体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五、学习反思:。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1几何图形4.1.2点、线、面、体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点、线、面、体教学目标1.通过丰富的实例能正确判定围成几何体的面是平面还是曲面.2.通过对点、线、面、体几何特征的认识,能正确判定由点、线、面、体经过运动变化形成的简单的几何图形.教学重点正确判定围成立体图形的面是平面还是曲面,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在实际背景中体会点的含义.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感受新知观察下面的长方体,思考问题:它有几个面?面和面相交形成了几条线?线和线相交形成了几个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组成几何体的几个基本元素——点、线、面、体及其相互关系.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自主探究】阅读教材P119,完成下面的内容:长方体是一个几何体,我们还学过哪些几何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棱锥等等.【合作探究】观察长方体和圆柱体,说出围成这两个几何体的面有哪些?这些面有什么区别?解:围成长方体的是6个平面;围成圆柱体的是1个曲面和2个平面.围成长方体的各个面都是平的,围成圆柱的是1个曲的、2个平的.归纳:1.体是由面围成;面有两种:__平面和曲面__;2.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__线__;__线__有__直__的也有__曲__的;3.线与线相交的地方是__点__;点__没有__大小.(选填“有”或“没有”)即:体由__面__围成,面与面相交成__线__,线与线相交成__点__.练习:围成下面立体图形的各个面中,哪些面是平的?哪些面是曲的?解:球的表面、圆锥和圆柱的侧面是曲的,其余的面都是平的.师生活动:①明了学情:教师深入课堂了解学生在看书、动手、交流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②差异指导:教师对概念理解不清楚的学生进行点拨引导.③生生互助:学生相互帮助解决疑难问题.三、典例剖析、运用新知【自主探究】阅读教材P120,完成下面的填空:1.笔尖可以看作一个点,这个点在纸上运动时,形成了__线__.2.汽车雨刷可以看作__线__,在挡风玻璃上运动时的路线形成__面__.3.长方形纸片绕它的一边旋转,形成了什么图形?__圆柱__.归纳:点动成__线__,线动成__面__,面动成__体__.【合作探究】例:如图,把上面的平面图形绕轴旋转一周,便能形成下面的某个立体图形,请用虚线把有对应关系的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连接起来.师生活动:①明了学情:教师深入课堂了解学生通过动手能否领会点、线、面的运动所形成的几何体是什么.②差异指导:指导学困生正确认识和理解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③生生互助:学生相互交流帮助解疑难.四、课堂小结、回顾新知1.学生交流自己在本节课学习中的体验,成功之处有哪些?不足之处在哪里?2.教师对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的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进行点评,不足之处给予指正.五、检测反馈、落实新知1.如图,观察图形,填空:包围着体的是__面__;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__线__;线与线相交的地方形成__点__.2.笔尖在纸上快速滑动写出了一个又一个字,这说明了__点动成线__;车轮旋转时,看起来像一个整体的圆面,这说明了__线动成面__;直角三角形绕它的直角边旋转一周,形成了一个圆锥体,这说明了__面动成体__.3.如图,三棱锥有__4__个面,它们相交形成了__6__条棱,这些棱相交形成了__4__个点.4.如图,各图中的阴影图形绕着直线l旋转360°,各能形成怎样的立体图形?六、课后作业、巩固新知(见学生用书)。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1.2点、线、面、体》教案
4.1.2 点、线、面、体教学目标1.(1)了解几何体、平面和曲面的意义,能正确判定围成几何体的面是平面还是曲面.(2)了解几何图形构成的基本元素是点、线、面、体,了解它们的关系,能正确判断由点、线、面、体经过运动变化形成的简单的几何图形.2.经历探索点、线、面、体的关系的数学活动过程,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运动变化的观念.3.经历本节课的数学活动过程,养成主动探索、求知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数学活动中小组合作的重要性.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正确判断围成立体图形的面是平面还是曲面,探索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是重点. 难点:探索点、线、面、体运动变化后形成的图形是难点.课前准备长方体、圆柱体模型,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一:多媒体演示垂柳、平静的湖面、音乐喷泉、亭子……随着镜头的切换,学生在欣赏美丽风景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垂柳像什么?平静的湖面像什么?随着音乐起伏的喷泉又像什么?在岸边的亭子中我们寻找到了哪些几何图形?从生活中感受点、线、面、体.导入二:1.出示一个长方体模型,请同学们认真观察.2.提出问题:这个长方体有几个面?面和面相交成了几条线?线和线相交成几个点?探究新知问题1 一个长方体模型,它有几个面?面和面相交形成几条线?线和线相交形成几个点?师生活动学生观察思考,讨论交流.答案:6个面、12条线、8个点.师生活动学生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师生共同归纳:图形的构成元素包括点、线、面、体.问题2 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体”.请同学们观察包装盒、圆罐和篮球,想一想从它们的外形中分别可以抽象出什么立体图形?再举出一些你所熟悉的立体图形.师生活动学生举例并相互交流;教师展示一些立体图形的模型或图片.结合这些实例,教师明确几何体的概念: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棱锥等都是几何体,几何体简称体.教师:(1)观察这些几何体,再联想上一节课“展开图”的知识,想一想:包围着体的是面?是线?还是点?容易得出结论:包围着体的是面.(2)观察我们的教室和周围的环境,举出一些实际生活中“面”的例子,并指出哪些面是平的,哪些面是曲的.师生活动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教师用电脑演示一些“面”的例子. 问题3 看一看:四棱锥、圆柱、圆锥分别有哪些面?这些面有区别吗?图1师生活动学生充分利用学具进行观察,并开展组内讨论,教师参与其中.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面有平的面、曲的面.教师归纳:数学中的面可以分成平的面和曲的面,而在数学中“平面”一词具有特定含意,它是无限延展的.围成体的面只是平面或曲面的一部分.问题4 利用长方体、圆柱、棱柱、棱锥等熟悉的几何体模型,结合下列问题开展小组合作探究:(1)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2)线与线相交又得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吗?师生活动教师参与学生探究;得出结论后,每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教师点评纠正,师生共同归纳: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线,线分直线和曲线;线与线相交的地方是点,点只代表位置,没有大小,点与点之间没有区别.(3)看一看,想一想,举出我们身边符合线、点形象的例子.师生活动教师鼓励学生联想身边熟悉的情景,尽可能多地举出例子,并用电脑展示出来与学生交流. 问题5 我们知道物体运动时会留下运动轨迹.如图2,如果把笔尖看成一个点,这个点在纸上运动时,形成的图形是线还是面?图2师生活动学生画图并相互交流.追问1:通过上述现象,你得到了什么结论?请用精练的语言加以概括.师生活动学生充分思考、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点动成线.追问2:还能举出生活中的实例说明这一结论吗?师生活动学生讨论,举出更多实例;教师用电脑再演示一些例子.问题6 如果把汽车雨刷看成一条线,从几何的角度来观察它在挡风玻璃上摆动时的现象,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还能举出生活中的实例说明这一结论吗?做一做,想一想.师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用直尺当雨刷在纸上演示,启发学生类比联想,得出“线动成面”的结论. 学生讨论交流,举出更多实例.问题7 既然“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当面运动时又会形成什么图形?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达成共识,然后选择适当的学具,操作演示.师生共同归纳:面动成体.问题8 观察电视屏幕上的画面、大型团体操的背景图案:图3从几何的角度观察它们有何共同特点?你能发现构成几何图形的基本元素是什么吗?师生活动指导学生结合问题阅读教材.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是点;图形是由满足某种条件的点组成的.教师提出问题:你还能举出一些符合这一观点的例子吗?学生讨论交流,举出更多例子:庆祝节日时不同颜色的鲜花组成美丽图案;显示器的像素;一块块小瓷砖镶嵌成的图案;十字绣图案等.新知应用例1 围成下面这些立体图形的各个面中,哪些面是平的?哪些面是曲的?图4例2 如图5,第一行的平面图形绕轴旋转一周,可以得出第二行的立体图形,请把有对应关系的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连接起来.图5课堂练习(见导学案“当堂达标”)参考答案1.A2.A3.线面面 (1)点动成线 (2)线动成面 (3)面动成体4.图65.186.解:(1)它有6个面,2个底面,底面是梯形,侧面是长方形.(2)侧面的个数与底面多边形的边数相等,都为4.(3)它的侧面积为.7.解:(1)长和宽分别为6 cm,4 cm的长方形,通过旋转可得到四种不同的圆柱体.①以长方形的一条边AD(或BC)所在直线为旋转轴,旋转360°,可得到底面半径为4 cm,高为6 cm 的圆柱体;②以长方形的一条边AB(或CD)所在直线为旋转轴,旋转360°,可得到底面半径为6 cm,高为4 cm的圆柱体;③以长方形的长AD,BC的中点连线所在直线为旋转轴,旋转180°,可得到底面半径为3 cm,高为4 cm的圆柱体;④以长方形的宽AB,DC的中点连线所在直线为旋转轴,旋转180°,可得到底面半径为2 cm,高为6 cm的圆柱体. (2)把一个平面图形旋转成几何体,需要说明旋转轴和旋转角这两个条件.8.24课堂小结1.本节课我们主要探究了几何体的形成:由平面和曲成围成一个几何体.2.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3.体验了数学活动过程中小组合作的重要性.布置作业教材第121页习题4.1 第5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将以往注重知识的直接传授,转化为注重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应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了生动的学习活动情境,对点、线、面、体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在学习中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观察、感受,并亲身经历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感悟知识的产生、变化、发展,激发学生的联想与再创造能力.。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4.1 几何图形 4.1.2 点、线、面、体导学案 (新版)新
点、线、面、体1.了解几何体、平面和曲面的意义,能正确判定围成几何体的面是平面还是曲面;2.了解几何图形构成的基本元素是点、线、面、体,能正确判定由点、线、面经过运动变化形成的简单的几何图形.重点:正确判定围成立体图形的面是平面还是曲面,探索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难点:探索点、线、面、体运动变化后形成的图形.一、温故知新1.出示一个长方体模型,请同学们认真观察.2.回答问题:这个长方体有几个面?面与面相交成了几条线?线与线相交成几个点?二、自主学习1.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在小组讨论中,评价并修正自己的结论.(教师进行巡视,及时给予指导,教师对学生公布的答案作鼓励性评价) 2.几何体的概念(1)长方体是一个几何体,我们还学过哪些几何体?(2)观察长方体和圆柱体,说出围成这两个几何体的面有哪些?这些面有什么区别?3.面的分类通过对上面问题的解决,得出面的分类:__平__面和__曲__面.面与面相交成线,线有__直__线和__曲__线;线与线相交成__点__.4.点、线、面、体教师指导学生看课本P119~P120内容,观察图片能发现什么结论?点、线、面、体的关系:点动成__线__,线动成__面__,面动成__体__.请你再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实例:5.点、线、面、体与几何图形关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20内容,总结出点、线、面、体与几何图形的关系几何图形都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__点__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课本P120练习1,2.1.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2.本节课我们有哪些收获?4.2 直线、射线、线段(一)1.能在现实情境中,经历画图的过程,理解并掌握直线的性质,能用几何语言描述直线性质;2.会用字母表示直线、射线、线段,会根据语言描述画出图形.重点:理解并掌握直线性质;难点:会用字母表示图形和根据语言描述画出图形.一、温故知新1.在小学已经学过了直线、射线、线段.请你画出一条直线、一条射线、一条线段?直线射线线段2.填写下列表格:端点个数延伸方向能否度量线段 2 不能延伸能射线 1 向一方延伸不能直线无两端延伸不能二、自主学习1.直线的性质(1)如果你想将一根细木条固定在墙上,至少需要几个钉子?操作一下,试试看.答:至少需2个钉子.(2)经过一个已知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请画图说明.O·答:无数条.(3)经过两个已知点画直线,可以画多少条直线?请画图试试.··AB答:有且只有一条.猜想:如果将细木条抽象成直线,将钉子抽象为点,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直线的基本性质:经过两点有__一__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简述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举例说明直线的性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在挂窗帘时,只要在两边钉两颗钉子扯上线即可,这是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2)建筑工人在砌墙时拉参照线,木工师傅锯木板时,用墨盒弹墨线,都是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3)你还能从生活中举出应用直线的基本性质的例子吗?试试看:如:栽树时先把两端栽好,再拉上线沿着线栽.2.直线有两种表示方法:①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②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平面上一个点与一条直线的位置有什么关系?①点在直线上;②点在直线外.当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交,这个公共点叫做它们的交点.3.射线和线段的表示方法,如图:显然,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图①中的线段记作线段AB或线段a;图②中的射线记作射线OA或射线m.注意: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射线时,表示端点的字母一定要写在前面.思考: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1.下列表示线段正确的是( B )A.线段M B.线段mC.线段Mm D.线段mn2.如图,若射线AB上有一点C,下列与射线AB是同一条射线的是( B )A.射线BA B.射线ACC.射线BC D.射线CB3.下列语句中正确的个数有( C )①直线MN与直线NM是同一条直线;②射线AB与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③线段PQ与线段QP是同一条线段;④直线上一点把这条直线分成的两部分都是射线.A.1个B.2个C.3个D.4个4.课本P126练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4.1.2 点、线、面、体教学设计
4.1.2 点、线、面、体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1.2 点、线、面、体二、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了解了我们身边的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基础上,从很多实例出发,引出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这一事实,从运动的观点揭示了点、线、面、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借助直观的图片与实例让学生从中感受点、线、面、体的含义,体验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几何图形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点线面体的学习不仅是学生认识与理解图形,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基础,还是以后学好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内容的必要基础知识.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通过丰富的实例认识几何图形的基本元素:点、线、面;(2)认识到点线面的静态关系和动态关系,发展学生生初步建立几何直觉(3)能正确判断运动变化形成的简单的几何图形过程与方法:2.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点、线、面、体的认识,使学生经历用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用它们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三、重点与难点重点: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难点: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活动.四、教学方法及教学思路:通过观察各类熟悉的几何体,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的概念并从静态角度认识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即“体由面组成,面与面相交成线,线与线相交成点”。
通过具体事例从动态角度进一步探究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即“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通过观察图片了解几何图形都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实例导入⒈出示建筑物的图片引发思考,把具体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
设计意图:借助直观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既是对旧知的复习,又为介绍体的概念做出铺垫,让学生感知知识来源于生活2.引出常见的立体图形。
(教师给出体的概念)二、探究新知1.让学生观察这些体是什么围成的吗?它们有什么不同吗?(学生认识面包含平面和曲面)2.举例生活中见过的平面和曲面围成的图形练一练:围成下面这些立体图形的各个面中,哪些面是平的?哪些面是曲的?3.出示图片,学生感受线、点的例子引发思考:线有两种,直的和曲的4.想一想:生活中线的形象例子5.出示地图城市图片让学生感受点,并体会物体的的构成往往包含多种元素,而几何图形是有体、面、线、点的元素构成.实物展示给学生以直观形象,自然得到体、面、线、点的静态关系,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让学生通过实物可见和可触摸的方式感受什么是点、线、面、体.6下图是一个长方体的模型,它有几个面?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几条线?线和线相交成几个点?学生先独立观察、思考,然后再分组讨论、交流得出以下结论:Ⅰ.体是由围成的;面有两种,和。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全章导学案——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全章导学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全章导学案——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全章导学案4.1 几何图形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第1课时认识立体图形和几何图形学习目标:1.观察生活中的实物或图片,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的基本特性,能识别这些简单几何体.2.能由实物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初步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学习重点:识别简单几何体.学习难点: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使用要求:1.阅读课本P115-P118;2.尝试完成教材P118的两组思考的问题;3.限时25分钟完成本导学案(合作或独立完成均可);4.课前在小组内交流展示.一、自主学习:1.观察P115本章的章前图:(1)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你对它了解多少?(可上网查找)(2)你能从中找到我们熟悉的图形吗?找找看.2.多姿多彩的图形美化了我们的生活,找一找我们生活中的你熟悉的图形.3.你能不能设计一个装墨水的墨水盒?你能不能画出一个五角星?如果能,你就试一试,如果不能,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多姿多彩的图形世界,共同学习.二、合作探究:1.观察P116的9张多姿多彩的图片,你能从中看出哪些熟悉的几何图形,与同学交流你观察到的图形.【老师提示】:对于一个物体,如果我们考虑它的颜色、材料和重量等,而只考虑它的形状(如方的、圆的)、大小(如长度、面积、体积)和位置(如平行、垂直、相交),所得到的图形就称为几何图形.如:我们学习过的长(正)方体、圆柱(锥)体、长(正)方形、圆、三角形、四边形等都是几何图形.2.立体图形: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图形,叫做立体图形.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等都是立体图形,棱柱、棱锥也是常见的立体图形.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类似于这些立体图形?(小组交流)②观察P117图4.1-3,你能由实物想到几何图形及其形状吗?③完成P118思考的问题(上),并与你的同学交流.【老师提示】:常见..的立体图形大致分为:柱体(圆柱、棱柱)、锥体(圆锥、棱锥)、球体三类.3.平面图形: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图形,叫做平面图形.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四边形、圆等都是平面图形.找一找生活中的平面图形,与同学交流.②完成P118思考的问题(下)4.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是两类不同的几何图形,但他们是互相联系的.任何一个立体图形图形是由一个或几个平面图形围成的.看看下面的几个立体图形是由怎样的平面图形围成的?5.下面都是生活中的物体:粉笔盒、茶杯、文具盒、砖、铅垂仪、乒乓球、黑板面.你能说出类似于这些物体的几何图形吗?三、知识应用:1.P119练习题.2.用两条线段、两个三角形、两个圆拼成图案.试着画几个,并取一个恰当的名字.机器人两盏电灯稻草人四、学习小结:五、作业:P123习题4.1第1、2、3、7、8题.(有条件的同学可准备10个正方体形状的积木,下课时备用)附:① 2008年北京奥运会即第二十九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08年8月8日20时开幕,于2008年8月24日闭幕.②本届奥运会口号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主办城市是中国北京.③参赛国家及地区204个,参赛运动员11438人,设302项(28种运动)比赛项目④中国51金,21银,28铜.金牌数第一,奖牌总数第二.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导学案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1 几何图形4.1.1 几何图形与平面图形第2课时从不同的方向看立体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学习目标:1.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物体,体会其观察结果的不一样性.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或其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3.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学习重点:识别并会画出从不同方向看简单几何体所得到的平面图形.学习难点:识别并会画出从不同方向看简单组合体所得到的平面图形.使用要求:1.阅读课本P1192.尝试完成教材P120练习第1题;3.限时15分钟完成本导学案(合作或独立完成均可);4.课前在小组内交流展示.一、自主学习:1.观察你身边的一个物体,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它,你看到的形状是一样的吗?2.下面这几个几何体,试着从不同角度去看看,你得到了怎样的几何图形?【老师提示】:我们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时,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为了能完整确切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必须从多方面观察物体.在几何中,我们通常选择从正面、从左面、从上面三个方向来观察物体.通过这样的观察,就能把一个立体图形用几个平面图形来描述.3.分别正面、左面、上面再来观察上面的三个几何体,把观察的结果与同学交流.二、合作探究:1.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三个方向观察下面的几何体,把观察到的图形画出来.(1)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2)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3)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2.先阅读P119的教材再完成P119的探究.(1)小组合作,可用正立体积木摆出书上的立体图形,再观察.(2)改变正立体积木的摆放位置,你摆我答,合作学习.(3)观察身边的几何体,如文具盒、同学的水杯等物品,与同学交流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所看到的几何图形.【老师提示】对于一些立体图形的问题,常把它们转化为平面图形来研究和处理. 3.P120练习第1题.3.苏东坡有一首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什么横看成岭侧成峰?这有怎样的数学道理?三、学习小结:四、作业:P123习题4.1第4、9、10、13题.(准备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盒至少一个)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导学案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1 几何图形4.1.1 几何图形与平面图形第2课时从不同的方向看立体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学习目标:1.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物体,体会其观察结果的不一样性.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或其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3.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学习重点:识别并会画出从不同方向看简单几何体所得到的平面图形.学习难点:识别并会画出从不同方向看简单组合体所得到的平面图形.使用要求:1.阅读课本P1192.尝试完成教材P120练习第1题;3.限时15分钟完成本导学案(合作或独立完成均可);4.课前在小组内交流展示.一、自主学习:1.观察你身边的一个物体,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它,你看到的形状是一样的吗?2.下面这几个几何体,试着从不同角度去看看,你得到了怎样的几何图形?【老师提示】:我们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时,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为了能完整确切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必须从多方面观察物体.在几何中,我们通常选择从正面、从左面、从上面三个方向来观察物体.通过这样的观察,就能把一个立体图形用几个平面图形来描述.3.分别正面、左面、上面再来观察上面的三个几何体,把观察的结果与同学交流.二、合作探究:1.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三个方向观察下面的几何体,把观察到的图形画出来.(1)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2)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3)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2.先阅读P119的教材再完成P119的探究.(1)小组合作,可用正立体积木摆出书上的立体图形,再观察.(2)改变正立体积木的摆放位置,你摆我答,合作学习.(3)观察身边的几何体,如文具盒、同学的水杯等物品,与同学交流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所看到的几何图形.【老师提示】对于一些立体图形的问题,常把它们转化为平面图形来研究和处理. 3.P120练习第1题.3.苏东坡有一首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什么横看成岭侧成峰?这有怎样的数学道理?三、学习小结:四、作业:P123习题4.1第4、9、10、13题.(准备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盒至少一个)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导学案几何图形初步4.2 直线、射线、线段第1课时直线、射线、线段学习目标:1.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2.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性质,并能初步应用.3.会用几何语句描述几何图形,能根据几何语句画出相应的几何图形.学习重点:1.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2.建立几何语句与几何图形之间的联系.学习难点:建立几何语句与几何图形之间的联系.使用要求:1.阅读课本P128-P129;2.尝试完成教材P129练习题;3.限时15分钟完成本导学案(合作或独立完成均可);4.课前在小组内交流展示.一、自主学习:1.学校总务处为解决下雨天学生雨伞的存放问题,决定在每个班级教室外钉一根2米长的装有挂钩的木条.本校三个年级,每个年级10个班,问至少需要买几颗钉子?你能帮总务处的老师算一算吗?2.P128的探究.(1)在墙上固定一根木条,至少要几个钉子?动手试一试.(2)动手作图试试:①过一点O可以作________直线.②过A、B两点________(能或不能)作直线,能作_________直线.再过下面的C、D以及E、F两点作直线试试看注意:直线没有端点,是向两方无限延伸的,画直线时要画出向两方无限延伸的部分.3.直线公理:直线公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你能举出几个例子吗?二、合作探究:1.直线有几种表示方法?(1)如图的直线可记作直线______或记作直线_______.(2)用几何语言描述右面的图形,我们可以说:点P在直线AB______,点A、B都在直线AB_____.(3)如图,点O既在直线m上,又在直线n上,我们称直线m、n 相交,交点为O.想一想,如果两条直线相交,会有几个交点,作图试试.mma (4)读下面的几何语句,画出图形.① 点A 在直线a 外 ② 直线AB 、CD 相交于点B ,点E 在直线CD 上.2.在直线上取点O ,把直线分成两个部分,去掉一边的一个部分,保留点0和另一部分 就得到一条射线,如图就是一条射线,记作射线OM 或记作射线a . 注意:射线有一个端点,向一方无限延伸.在下面的图中画射线AB 、射线EFE3.在直线上取两个点A 、B ,把直线分成三个部分,去掉两边的部分,保留点A 、B 和中 间的一部分就得到一条线段. 如图就是一条线段,记作线段AB 或记作线段a .注意:线段有两个端点.4.能不能把一条线段变成一条射线?能不能把一条线段变成一条直线?作图试试.三、知识应用 1.P129练习.2.如图,分别有几条线段.2.已知A 、B 、C 三点,过其中的每两个点画直线,可画几条?四、学习小结:五、作业:P132习题4.2第1、2、3、4、11题.a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导学案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2 直线、射线、线段第2课时线段长短的比较与运算学习目标:1.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会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2.通过实例体会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并能初步应用.3.了解两点间的距离、线段的中点以及线段的三等分点的意义.学习重点:线段比较大小以及线段的性质.学习难点:线段的中点、三等分点及其应用.使用要求:1.阅读课本P129-P132;2.尝试完成教材P131的练习题;3.限时20分钟完成本导学案(合作或独立完成均可);4.课前在小组内交流展示.一、自主学习:1.画直线AB、画射线CD、画线段EF.2.任意画线段a.你能不能再画一条线段AB正好等于你先前所画的线段a.你是怎样画的?你想到了几种方法?二、合作探究:1.如何比较两位同学的身高?①如果已知身高,我们如何比较?②如果不知身高,我们又如何比较?2.如何比较两根木条的长短?3.如何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①任意画两条线段AB, CD.我们如何比较AB、CD的大小?动手试试.②任意两条线段比较大小,其结果有几种可能性?【老师提示】比较线段的常用方法有两种:①度量法②圆规截取法4.试试身手:P131练习第1题.【老师提示】先估计大小关系看看我们的观察能力,再动手检验.5.①线段的中点:如图点M是线段AB上一点,并且AM=BM我们称点M是线段AB的中点.②怎样找出一条线段AB的中点M?③线段的三等分点、线段的四等分点.(观察P131图4.2-12)6.(1)P131思考.(2)有些人要过马路到对面,为什么不愿走人行横道呢?(3)从A 地架设输电线路到B地,怎样架设可以使输电线路最短?7.(1)线段的性质:(2)两点间的距离:8.画线段的和与差:a如图,已知两条线段a、b(a>b)(1)画线段a+b画法:①画射线AM;②在射线AN上顺次截取线段AB=a,BC=b.线段AC就是所要求作的线段a+b.记作AC=a+b.(2)画线段a-b三、学习小结:四、作业:1.P132练习第2题.2.P126习题3.2第5、6、7、8、9、10题.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导学案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4.3 角 4.3.1 角学习目标:1.认识角,掌握角的两种定义形式及四种表示方法. 2.认识角度的单位;会初步进行角度的度、分互化运算. 学习重点:1.角的概念与角的表示方法. 2.角度的计算. 学习难点:对角的概念的理解.使用要求:1.阅读课本P136-P137; 2.尝试完成教材P138的练习题;3.限时25分钟完成本导学案(合作或独立完成均可); 4.课前在小组内交流展示.一、自主学习:1.下面的图形,你有怎样的认识?2.角是一种基本的几何图形,画出一个角试试.3.生活中有形如“∠”这种形状的图形吗?试举出一个例子.4.角的概念.(1)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两条边.如图,角的顶点是O ,两边分别是射线OA 、OB .(2)角有以下的表示方法: ① 用三个大写字母及符号“∠”表示.三个大写字母分别是顶点和两边上的任意点,顶点的字母必须写在中间. 如上图的角,可以记作∠AOB 或∠BOA .② 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这个字母就是顶点.如上图的角可记作∠O .注意: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是同一个顶点时,不能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 ③ 用一个数字或一个希腊字母表示.在角的内部靠近角的顶点处画一弧线,写上希腊字母或数字. 如图的两个角,分别记作∠α、∠1 5.想一想P136“小贴示”中的问题.图中有几个角?(3)P136思考.(这是角的另一种定义方式)用你的圆规为工具,体会角的这种定义方式. 二、合作探究:1.角度的单位:度、分、秒及其表示方法.把圆周角等分成360等分,每一份就是什么是1度的角,记作1°. 把1度的角等分成60等分,每一份就是什么是1分的角,记作1′.O B Aα1把1分的角等分成60等分,每一份就是什么是1秒的角,记作1″.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① 1°=60′,1′=60″② 1周角=360°,1平角=180°若∠α是51度26分37秒,则记作∠α=____________(用符号表示) 【老师提示】:以度、分、秒为单位的角的度量制叫做角度制.另外还有以弧度为单位的弧度制,军事上常用密位制.1弧度=π180=57°17′44″,1密位=)503(60001=周角 2.用量角器画角与角的度量(1)用量角器画50°、90°、140°的角.26【老师提示】用量角器度量角分三步:对中、重合、读数.(2)估计画一个70°的角,然后度量比较判断,看看你的判断能力.(2)用三角尺画特殊30°、45°、60°等特殊角.三、当堂检测:1.上午7时整,时针与分针成几度角?上午7时15分呢?2.35.40°与35°40′相等吗?为什么?3.如图,有几个角?分别表示这几个角.四、学习小结:五、作业:1.P138练习题第1、2、3题.2.P143习题4.3第1、2、14题.AB OCD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导学案 几何图形初步4.3 角4.3.2 角的比较与运算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与操作,体会角的大小,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 2.在图形中认识角的和、差关系,在操作中认识角的平分线. 3. 会进行度、分、秒的互化及角度的简单运算. 4.会进行角度的“加、减、乘、除”运算.. 学习难点:1. 角度的“除法”运算.2. 度、分、秒的互化及角度的计算 使用要求:1.阅读课本P138-P140;2.尝试完成教材P140的练习第1题;3.限时20分钟完成本导学案(合作或独立完成均可); 4.课前在小组内交流展示.一、自主学习:1.已知线段AB 和线段CD (如图),你如何比较这两条线段的大小?ABCD2.如图,图中共有几个角?如何表示这些角?这些角之间有什么关系?3.什么是1°的角?什么是1′的角?什么是1″的角?还记得吗?如果不记得了,没关系,先看看书再完成下面的问题. (1)35°15′与35.15°相等吗?为什么?)4135(与35°15′相等吗?为什么?(2)32平角=________度, 51周角=_______度. (3)3.32°=______度_______分_______秒. 12°9′36″=_______度. (完成上面的问题如果有困难,不妨与同学交流)二、合作探究:1.下面的三组图形,每组中都有两个角,你能判断它们的大小吗?说说你的方法.ABCOABCDEFBAC D EFABC DE F(1)(2)(3)【老师提示】如果你不会,可以参考我们前面对两条线段是如何比较大小的.2.P140练习第1题.3.P138思考:4.计算:(1)46°55′+23°35′ (2)46°55′-23°35′(3)68°21′-32°48′ (4)23°35′×3 (5)15°23′18″×44.想一想,你还能用三角尺可以画30°、45°、60°、90°这些特殊角吗?(1)我们能不能用三角尺画出15°的角呢?怎样画?试试看.(2)能用三角尺能画75°的角吗?(3)你还能用三角尺画哪些度数的角?试着画画看.5.角的平分线.(1)任意画一个角,取名叫∠AOB .你能否从角的顶点作出一条射线,把∠AOB 分成两个相等的角? 如果能,试说出你的方法.(2)角的平分线:如图,射线OP 是∠AOB 的角平分线,那么图这几个角有怎样的大小关系?POB A6.我们知道线段有三等分点、四等分点,那么一个角会不会有三等分线或四等分线呢?如图,给你一个角,你能作出它的三等分线吗?试试看.三、当堂检测1. 如图,已知OB、OC是∠AOB的三等分线,试说出几个你能得到的正确结论:2.P140练习第2、3题.3.计算:122°48′÷3三、学习小结:四、作业:P143习题4.3第4、6题P143习题4.3第3、5、10、11题.ABCDO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导学案 几何图形初步4.3 角4.3.2 角的比较与运算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与操作,体会角的大小,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 2.在图形中认识角的和、差关系,在操作中认识角的平分线. 3. 会进行度、分、秒的互化及角度的简单运算. 4.会进行角度的“加、减、乘、除”运算.. 学习难点:1. 角度的“除法”运算.2. 度、分、秒的互化及角度的计算 使用要求:1.阅读课本P138-P140;2.尝试完成教材P140的练习第1题;3.限时20分钟完成本导学案(合作或独立完成均可); 4.课前在小组内交流展示.一、自主学习:1.已知线段AB 和线段CD (如图),你如何比较这两条线段的大小?ABCD2.如图,图中共有几个角?如何表示这些角?这些角之间有什么关系?3.什么是1°的角?什么是1′的角?什么是1″的角?还记得吗?如果不记得了,没关系,先看看书再完成下面的问题. (1)35°15′与35.15°相等吗?为什么?)4135(与35°15′相等吗?为什么?(2)32平角=________度, 51周角=_______度. (3)3.32°=______度_______分_______秒. 12°9′36″=_______度. (完成上面的问题如果有困难,不妨与同学交流)二、合作探究:1.下面的三组图形,每组中都有两个角,你能判断它们的大小吗?说说你的方法.ABCOABCDEFBAC D EFABC DE F(1)(2)(3)【老师提示】如果你不会,可以参考我们前面对两条线段是如何比较大小的.2.P140练习第1题.3.P138思考:4.计算:(1)46°55′+23°35′ (2)46°55′-23°35′(3)68°21′-32°48′ (4)23°35′×3 (5)15°23′18″×44.想一想,你还能用三角尺可以画30°、45°、60°、90°这些特殊角吗?(1)我们能不能用三角尺画出15°的角呢?怎样画?试试看.(2)能用三角尺能画75°的角吗?(3)你还能用三角尺画哪些度数的角?试着画画看.5.角的平分线.(1)任意画一个角,取名叫∠AOB .你能否从角的顶点作出一条射线,把∠AOB 分成两个相等的角? 如果能,试说出你的方法.(2)角的平分线:如图,射线OP 是∠AOB 的角平分线,那么图这几个角有怎样的大小关系? POB A6.我们知道线段有三等分点、四等分点,那么一个角会不会有三等分线或四等分线呢?如图,给你一个角,你能作出它的三等分线吗?试试看.三、当堂检测1. 如图,已知OB、OC是∠AOB的三等分线,试说出几个你能得到的正确结论:2.P140练习第2、3题.3.计算:122°48′÷3三、学习小结:五、作业:P143习题4.3第4、6题P143习题4.3第3、5、10、11题.ABCDO。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1几何图形4.1.2点线面体作业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4.1.2 点、线、面、体
1.下面几何体中,全是由曲面围成的是( C )
A.圆柱 B.圆锥 C.球 D.正方体
2.下列几何体中,不完全是由平面围成的是( D )
3.对如图所示的几何体认识正确的是( D )
A.该几何体是四棱柱 B.该几何体的侧面是三角形 C.该几何体的底面是四边形 D.该几何体的底面是三角形
4.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有_9__个面,_1_6__条棱,__9_个顶点,它是由简单的 几何体_四__棱__锥___和_四__棱__柱____组成的.
5.“节日的焰火”可以说是( B )
A.面与面交于线 B.点动成线
C.面动成体
D.线动成面
6.如图,将下面的平面图形绕轴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是( A )
15.我们知道将一个长方形绕它的一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得到的几 何体是圆柱.现在有一个长为4 cm,宽为3 cm的长方形,分别绕它的长、 宽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得到不同的圆柱,它们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解:绕长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得到的圆柱的体积为π×32×4=36π(cm3);绕 宽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得到的圆柱的体积为π×42×3=48π(cm3).
13.下列平面图形中,将编号为 ② (只需填写编号)的平面图形绕轴旋转 一周,可得到图中所示的立体图形.
14.观察下图中的圆柱和棱柱,回答下列问题: (1)圆柱和棱柱各由几个面组成?它们是平面吗? (2)圆柱的侧面与底面相交成几条线?它们都是直线吗? (3)这个棱柱有几条棱,几个顶点,是平面,侧面是曲面;棱柱 由8个面组成,都是平面.(2)两条,不是直线.(3)这个棱柱有18条棱,12个 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3条棱.
11.如图所示的立体图形可以看作三角形ABC( B )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教案 点、线、面、体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1 几何图形4.1.2 点、线、面、体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体、面、线、点的概念,从静态角度认识体、面、线、点之间的关系,即“体由面围成,面面相交成线,线线相交成点”.2.从动态角度认识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即“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3.通过观察图形,了解图形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点、线、面、体的认识,使我们经历用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用它们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联系现实世界中的各种常见的几何体及情景,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各种数学活动中发展学生与他人相互交流、合作的意识.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1课时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基本几何体与其展开图之间的关系.2.认识点、线、面、体的几何特征【教学难点】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能否可以折叠为立体图形.五、课前准备教师:课件、三角尺、长方体、圆柱、圆锥、球模型等。
学生:三角尺、长方体、圆柱、圆锥、球模型、小刀。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进入今天的课程之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出示课件2)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看不见.(打一物)教师引导学生回答:答案是雨滴。
思考:将雨滴看成一条线,蕴含了怎样的数学道理?(二)探索新知1.师生互动,探究点、线、面、体的概念教师问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图形,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图形分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观察图中有哪些你熟悉的立体图形?(出示课件4)学生回答:有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柱。
教师问2:任何复杂的图形都是由点、线、面、体组成.什么是体?(出示课件5)师生共同解答如下:有体积的东西都是体。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棱锥都是体.总结点拨:以上立体图形都是几何体,简称体.教师问3:你知道这些几何体是由什么围成的吗?学生回答:由不同形状的面围成的。
教师问4:下图中的图形分别有哪些面?这些面有什么不同吗?学生回答:第一个图形有四个三角形;第二个图形有上下两个圆和一个弯曲的面;第三个图形有底下一个圆和一个弯曲的面。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4.1.2点、线、面、体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4.1.2 点、线、面、体导教案【学习目标】:(1)认识几何体、平面和曲面的意义,能正确判断围成几何体的面是平面仍是曲面;(2)认识几何图形构成的基本元素是点、线、面、体及其关系,能正确判断由点、面、体经过运动变化形成的简单的几何图形。
【学习要点】:正确判断围建立体图形的面是平面仍是曲面,探究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学习难点】探究点、线、面、体运动变化后形成的图形。
【课前预习】1、( 1)生活中有各种各种的立体图形,常有的几何体有、、、、、、球等。
(2)包围着体的是。
面有和两种。
(3)任何一个几何体都由、、构成,平面是无穷延长的,面有平面和曲面,面面订交得,线线订交得。
点动成,线动成,面动成。
点、线、面、体都是几何图形。
2、( 1)笔尖在纸上划过就能写出汉字,这说了然______;汽车的雨刮器摇动就能刮去挡风玻璃上的雨滴,这说了然 ______;长方形纸片绕它的一边旋转形成了一个圆柱体,这说了然______.(2)在以下几何体中,不可以睁开成平面图形的是()A 、棱柱B、圆柱C、圆锥D、球3. 按构成面的侧面“平”与“曲”区分,与圆柱为同一类的几何体是()A 、圆锥 B、长方体C、正方体D、棱柱4.圆锥的侧面睁开图不行能是()A 、小半个圆B、半个圆C、大部分圆D、圆5.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长方体、正方体都是棱柱B、棱柱的侧棱长都相等C、棱柱的侧面都是三角形 D 、假如棱柱的底面各边长相等,那么它的各个侧面的面积必定相等6.设长方体的极点数为v,棱数为e,面数为 f ,则 v+e+f 等于()A、26B、2C、14D、10【自主学习】1.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虑,而后在小组中进行沟通,在小组议论中,评论并修正自己的结论。
(教师进行巡视,实时赐予指导,教师对学生散布的答案作鼓舞性评论)。
2.几何体的观点(1)长方体是一个几何体,我们还学过哪些几何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察看长方体和圆柱体,说出围成这两个几何体的面有哪些?这些面有什么差别?3.面的分类经过对上边问题的解决,得出头的分类:____面和 ___面。
文库上传2016年秋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4.1.2 点、线、面、体导学案 (新版)
点、线、面、体【学习目标】1.通过丰富的实例能正确判定围成几何体的面是平面还是曲面.2.通过对点、线、面、体几何特征的认识,能正确判定由点、线、面、体经过运动变化形成的简单的几何图形.【学习重点】正确判定围成立体图形的面是平面还是曲面,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学习难点】在实际背景中体会点的含义.行为提示: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新知.行为提示:认真阅读课本,独立完成“自学互研”中的题目.在探究练习的指导下,自主的完成有关的练习,并在练习中发现规律,从猜测到探索到理解知识.提示:球的表面、圆锥、圆柱的侧面都是曲面.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如图,是一个长方体,它有6个面,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12条棱,棱和棱相交成8个顶点.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点、线、面、体【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19,完成下面的内容:长方体是一个几何体,我们还学过哪些几何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棱锥等等.【合作探究】观察长方体和圆柱体,说出围成这两个几何体的面有哪些?这些面有什么区别?解:围成长方体的是6个平面;围成圆柱体的是1个曲面和2个平面.围成长方体的各个面都是平的,围成圆柱的是1个曲的、2个平的.归纳:1.体是由面围成;面有两种:平面和曲面;2.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线;线有直的也有曲的;3.线与线相交的地方是点;点没有大小.(选填“有”或“没有”)即:体由面围成,面与面相交成线,线与线相交成点.练习:围成下面立体图形的各个面中,哪些面是平的?哪些面是曲的?解:球的表面、圆锥和圆柱的侧面是曲的,其余的面都是平的.知识模块二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20,完成下面的填空:1.笔尖可以看作一个点,这个点在纸上运动时,形成了线.2.汽车雨刷可以看作线,在挡风玻璃上运动时的路线形成面.3.长方形纸片绕它的一边旋转,形成了什么图形?圆柱.归纳: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行为提示:找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先对学,再群学.充分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对照答案,提出疑惑,小组内讨论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各小组展示的黑板上,在小组展示的时候解决.积极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和解法,大胆质疑,认真倾听.做每一步运算时都要自觉地注意有理有据.练习:把下面的平面图形和该图形经过旋转后得到的几何体用线连接起来.交流展示生成新知【交流预展】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展示提升】知识模块一点、线、面、体知识模块二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检测反馈达成目标【当堂检测】1.围成下列这些立体图形的各个面中,都是平面的为( B)2.如图,其绕虚线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是( B)3.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如果截面是三角形,那么这个几何体不可能是( B)A.长方体B.圆柱C.圆锥D.三棱柱4.一只蚂蚁从如图所示的正方体的顶点A沿着棱爬向B,只能经过3条棱,共有几种走法( C)A.8种B.7种C.6种D.5种【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2 点、线、面、体
德育目标:养成主动探索求知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求知欲,体验数学活动中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1、了解几何体、平面和曲面的意义,•能正确判定围成几何体的面是平面还是曲面。
2、了解几何图形构成的基本元素是点、线、面、体,由点、线、面、体经过运动变化形成简单
的几何图形
学习重点:正确判定围成立体图形的面是平面还是曲面,探索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学习难点:探索点、线、面、体运动变化后形成的图形。
学习过程:一、课堂引入:(知识复习)
几何图形包括和。
有些几何图形(、等)的各部分,它们是平面图形。
有些几何图形(、等)的各部分,它们是立体图形。
二、自学教材学生自学课本 P199探究3
1、出示一个长方体模型,请同学们认真观察.
2、提出问题:这个长方体有几个面?面和面相交成了几条线?•线和线相交成几个点?
三、例题分析
几何体的概念。
(1)长方体是一个几何体,我们学过的正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棱锥等都是几何体。
(2)提出问题:观察长方体和圆柱体,说出围成这两个几何体的面有哪些?•这些面有什么区别?
4、给出面的分类。
通过对上面问题的解决,给出面的分类:平面和曲面。
师生互动:请学生给出观察结论: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出正面评价。
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想像能力,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探究。
5、点、线、面、体与几何图形关系。
学生阅读课本P119内容,总结出点、线、面、体与几何图形的关系。
四、当堂练习
3、写出符合要求的图形名称分类。
圆、正方形、长方形、正方体、长方体、球体、三棱柱、圆台、圆锥、线段、射线、角、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柱
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
小结归纳:
板书设计: 4.1.2 点、线、面、体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五、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