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比赛用的课件)

合集下载

2024年度《拿来主义》赛课一等奖课件整理版

2024年度《拿来主义》赛课一等奖课件整理版
12
03
文本分析与理解
2024/2/2
13
文章结构梳理与段落大意总结
文章结构
开篇点题,提出“拿来主义”;接着批判“送去主义”和“送来主义”;最后 阐明“拿来主义”的含义,并以具体事例说明如何实行“拿来主义”。
段落大意
第一段,提出“拿来主义”的概念;第二至四段,批判“送去主义”和“送来 主义”;第五至十段,具体阐述“拿来主义”的含义和实行方法。
学生反馈收集不够及时
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导致部分问题未能得到及时解决。未来可以通过课堂小测验 、课后问卷调查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
30
对未来教学工作的启示
加强教学理念更新
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 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和实践能力。
2024/2/2
注重团队合作与分享
22
05
实际应用与效果评估
2024/2/2
23
课堂教学实施过程记录
教学目标设定
明确《拿来主义》的教学目标, 包括理解拿来主义的含义、掌握 文章主旨和写作手法、培养学生
的思辨能力等。
2024/2/2
教学内容与方法
梳理《拿来主义》的主要内容和教 学难点,采用讲解、讨论、案例分 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 理解文本。
反对盲目照搬外来文 化,主张在借鉴的基 础上进行本土化改造 。
2024/2/2
强调在借鉴外来文化 时,要保持本民族文 化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
10
反对盲目排外和全盘西化立场
批判了盲目排外的思想,认为这 种思想会阻碍民族文化的进步。
反对全盘西化的立场,主张在吸 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保持本民族
文化的特色。

《拿来主义》--优秀PPT课件

《拿来主义》--优秀PPT课件
-
指哪类人?
盲目排斥的虚 无主义者
7
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第三种错误态度
欣欣然蹩进卧室 大吸鸦片
废物
指哪类人?
崇洋媚外全盘西 化的投降主义者
-
8
思考? “大宅子”实指什么?对待文化遗产,文章
一共列举了几种态度?文中是怎样说理的?
大宅子
文化遗产
逃避害怕 全盘否定
接受一切
全盘肯定
形象的比喻论证:继承“大- 宅子”即继承“文化9遗
来”? (5).“拿来”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创新
-
11
闭关主义 (排外)
有 破
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有 立
送去主义 (媚外)



拿来主义

先破后立

-
12
拿来主义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孱头 (消极逃避)
昏蛋 (完全否定) 废物 (全盘接受)
反对三种态度
(破)
新人 (占有 挑选 创新) 使用 (鱼翅)
存放 (鸦片)
篇杂文,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
的原理和方法,旗帜鲜明地提倡“拿来主义”,反对
“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主张从文化遗产中吸
取精华、剔除糟粕。这与毛泽东同志后来提倡的“古
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
3
掌握下列生字的读音:
guān miǎn
冠冕堂皇
sè xuán
吝啬 玄虚
bié
• 诙谐中见讥
• “能够只是送去,也不算坏 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 见得大度。”
讽,憎恶溢 于言表
讽刺:
• 几位“大师”,“捧着几张

《拿来主义》ppt课件22张

《拿来主义》ppt课件22张
•5.最后一段写了什么内容?
•总结全文,阐述实行“拿来主义”的要求和重大意义。
•6. 研讨第9段,想想“大宅子”“鱼翅”“鸦
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分别指什么?本段
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
分;“鸦片”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与糟粕互见部分;“烟枪 和烟灯”指文化遗产的旧形式,“姨太太”指只供剥削阶级欣 赏享用的腐朽的东西,是纯粹的糟粕。
代表作品
•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 散文诗:《野草》 • 杂文集:《热风》《南腔北调集》《且
介亭杂文》等
• 书信集:《两地书》 • 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
史纲要》
创作背景——社会背景
• 此文写于1934年6月4日,最初发表在6月7日《中华时报》副刊《动向》上,
署名霍冲,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
•课文前半部分主要批判“闭关主义”“送去主义”。 •为后文正面提出“拿来主义”作铺垫。
文本段落深度研读
——1--7段
文本再读——深度探究
•1. 文章前半部分(1-6段)重在批判“送去主
义”,为什么要从“闭关主义”谈起?
•国民党的“送去主义”与清王朝的“闭关主义”有着内
在的历史的联系,而且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内容的所谓“新生活运动”。于 是文化界的反动文人随之叫嚷“发扬国光”,掀起一股复古主义的逆流, 以此来对抗革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 由此可见,“媚外”与“复古”二者紧密配合是国民党反动政权和一些反
动文人的基本特点。而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作“洋奴”和“西崽”, 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

《拿来主义》优秀PPT课件

《拿来主义》优秀PPT课件

4、大中取小,小中见大。
掌握下列词语:
变 故:
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ຫໍສະໝຸດ 施舍。意外发生的情况、灾难。
对待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怎么办?
自 诩: 4、大中取小,小中见大。


自己夸耀。诩,夸耀。
孱 头: 懦弱无能的人。 (要正视历史逻辑)
”作者认为,文化遗产可分为三种:有益无害(即“鱼翅”)的要“拿来”,而且“使用”;
主要作品有:
小说集:《呐喊》、《彷徨》
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 《且介亭杂文》 、《南腔北 调集》、《坟》、《热风》等十五部
本文写于1934年。“九·一八”事变之后,蒋介 石反动集团越来越依附英美帝国主义,从政治、 经济、文化艺术方面奉行卖国投降路线,主张 “全盘西化”,中国面临着“殖民地化”的严重 危机。
其创作方面最杰出的是杂文创作.
“拿来主义”者是怎样“挑选”文化遗产的?文中是怎样说理的?
议论文的“破”与“立”
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
送来的实质 经济、军事、文化侵略、掠夺 “抛来”是随意的,把无用的东西送人,或无代价的送人或施舍,是中性词,一般不怀有不良动机。
“拿来主义”者是怎样“挑选”文化遗产的?文中是怎样说理的?
一“捧”一“挂”,既写出了他们的媚外求荣的丑态,
又写出了他们的寒伧。
3、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讽刺了某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和可笑的自诩。
4、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与送去主义类比,进行揶揄与嘲讽
再见!
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建设民族新文化
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5).“拿来”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拿来主义》PPT精品课件

《拿来主义》PPT精品课件

背景介绍
梳理文本
文本细读
篇章结构
文本探究
课后作业
1.大宅子指什么? 大宅子
文化遗产
2.对待“大宅子”,文章一共列举了几种态度?其本质分别是什么?
不敢进门 放火烧光 接受一切
孱头 昏蛋 废物
不敢接触 全盘否定 全盘接受
“拿来主 义”者是 全不这样
的。
背景介绍
梳理文本
文本细读
篇章结构
文本探究
课后作业
④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 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背景介绍
梳理文本
文本细读
篇章结构
文本探究
课后作业
1.第一段已经写到了“送去主义”,第三段又写“送去主义”,这样矛盾 吗?为什么?
不矛盾。 第一段主要描写“送去主义”的具体表现,揭露丑恶嘴脸。第三段主要 揭示“送去主义”的危害。
①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 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 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 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 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 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 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 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背景介绍
梳理文本
文本细读
篇章结构
文本探究
课后作业
⑤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 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 来主义”。

《拿来主义》ppt课件

《拿来主义》ppt课件

“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总之,我们要拿来。 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予,不想 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语句背后深层含义剖析
“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
鲁迅并非真的主张吝啬,而是 强调在对待文化遗产和外来文 化时,要有选择的拿取,不能 一味送出,也不能全盘接受, 而是要根据自身需要进行批判 性吸收。
注重创新与发展
鲁迅强调,在全面吸收的基础上,必须注重创新与发展。只有不断创新和发展,才能保持文化的活力和竞争力,推动 文化的不断进步。
提倡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 鲁迅提倡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认为只有具备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和运用拿来主义的 思想精髓。他鼓励人们要勇于挑战权威和传统观念,不断探索和发现新的真理和价值。
04
创新思维及个性化表达培养
独立思考
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拘泥于传统观念和固定模式。
跨界融合
尝试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观点进行跨界融合,产生新的灵感和思考。
勇于尝试
鼓励大胆尝试新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展现个性化风采。
反思总结
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总结,不断优化自己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
中西文化对比下拿来主义思考
03
文化适应与融合
在跨文化交流中,应努力适应不同文 化的环境和习惯,促进文化的相互理 解和融合。同时,要注重本土文化的 保护和传承,避免文化同质化。
未来文化发展趋势预测
文化多元化与包容 性
文化科技融合创新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 多元化和包容性将成为未来文 化发展的重要趋势。不同文化 之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将更 加频繁和深入。
语句启示和反思
“拿来主义”的启示

《拿来主义》ppt课件29张

《拿来主义》ppt课件29张
3、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讽刺了某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和可笑的自诩。 4、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与送去主义类比,进行揶揄与嘲讽
送来主义
表现 英国鸦片,德国废枪炮,法国香粉 美国电影,日本小东西
实质 帝国主义向中国倾销剩余物 资进行文化经济侵略的政策 (毒害、侵略)
后果 大受其害,对外国文化一概排斥
意 义
对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我们该采用什 么样的态度?。
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可谓丰富多彩,思
拿 来
想导向也是五花八门,面对外界的诱惑, 我们该如何选择呢?拿来主义是否已给 了我们一些启发?
主 义
在交朋友的过程中,对于朋友提出的建 议我们是否也应该实行拿来主义,择其
的 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现 还有对网络、小说、游戏等等,也都可 实 以实行拿来主义,批判地吸收。
新主人,新宅子 新人,新文艺
最后一句的“新人”、“新文艺”指什么?
新人指无产阶级文艺工作者,新文化指无产阶级文艺。
本段总结了全文,指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 当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创造民族 文化的重要意义。
闭关主义——排外
为什么 送去主义——媚外
因果论证

送来主义——被侵略
是什么 拿来主义—— 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拿来主义》
鲁迅
(1881—1936)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 豫才,鲁迅是笔名。1898年离家到南京学习,1902年留学日本,1909年 回国,1918年5月发表《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础。
主要作品:
小说集:《呐喊》、《彷徨》;
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拿来主义》ppt课件

《拿来主义》ppt课件

第一部分
( 1--6)
实质
闭关锁国 排外 盲目自大
只送不拿(送 古董、送古画 新画,送梅兰 芳)
卑躬屈膝 媚外 卖主求荣
后果
列强入侵;
? 丧权辱国不平
等条约;
导致送去主义。
送来主义
主动送来
强加侵略
被动接受 丧失意识 恐惧洋货
第三段提到“送去主义”的危害,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尼采:自诩为太阳
中国:地大物博

姨太太
走散
方法总结
先破后立的方法:
①列现象。 对现实中不合道德、有碍社会健康发展的现象进行列举。
②示弊瑞。 揭示丑陋的现象对人们和社会造成的危害和损失。
③探根源。 从理论的高度挖掘敌对观点的思想根源。
④指出路。 提出正确的论点,并充分论证。
2016高考作文题:阅读漫画,结合材料的内容和语义,选好角度, 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第四段“抛来”和“抛给”有何区别?
抛来表趋向,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者无代价地送人或施舍,一般 不怀有什么不良的动机或目的。
抛给指有目的的、带恶意的输出。
送来主义: “抛给”了什么?有何危害?
英国的鸦片
德国的废枪炮
法国的香粉 美国的电影
日本的小东西
经济损失,精神颓靡
每一次的“送来”都给中华民族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 19日),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思
日 本 时
想家、革命家。20世纪中国重要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

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

《拿来主义》ppt课件19张

《拿来主义》ppt课件19张
拿 来 主义
宁乡五中 文学锋
学习情境:
作为一家刚刚成立

的杂志社,五四杂

志社共有52名充满

热情怀抱梦想的青
志 社
年员工,这些员工 们个个呕心沥血,
致力于为杂志社创
造辉煌……
工作背景:
1934年,日本帝国主义步步入侵,国民党政府却对外卖国,对 内实行军事和文化围剿,受政治大方向的影响,在对待外来文 化的态度上,文化界存在两种思潮:有的人主张“排外复古”, 有的人主张“全盘西化”……
吸收
取其精华,取 其糟粕 反面教材
完全抛弃
比喻论证:
用生动形象,浅显易懂的事物论 述复杂、浅显的道理,深入浅出, 让论证更有力度。
《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 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 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 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 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会议总结:
工作内容:
针对“要不要发表《拿来主义》”员工们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有哪些主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概况特点
可取吗?
闭关主义
不送不拿

送去主义
只送不拿

送来主义
被迫接受

拿来主义
主动去拿
破立结合:
“破”:是对片面的、错误的观点进行批驳。 “立”是证明自己的观点 “破立结合”:是反对错误观点的同时确立正确的观点。 可以边破边立,先破后立。
《拿来主义》采用的是先破后 立的写法,首先否定三种错误的 对待文化的态度,然后提出正确 的做法——“拿来主义”,再用比喻 论证的手法,先指出了“拿来主义” 的三种错误行径,然后点明“拿来 主义”应当要占有,挑选,最后总 结“拿来主义”使人成为新人,文 艺成为新文艺。

《拿来主义》赛课一等奖课件

《拿来主义》赛课一等奖课件
《拿来主义》赛课一等奖课件
目录
• 课程背景与目标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知识拓展:相关文化现象探讨 • 案例分析:成功运用拿来主义的案例 • 学生互动环节 • 课程总结与延伸思考
01课程背景与目标Chaper《拿来主义》背景介绍
鲁迅创作背景
探讨鲁迅在20世纪初期的社会背景下 ,如何提出“拿来主义”思想。
加强国际科技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共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推动全 球科技进步。
培养创新人才
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方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 才,为科技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05
学生互动环节
Chapter
分组讨论:如何在自己的领域中运用拿来主义
分组
将学生按照专业领域或兴趣爱 好进行分组,每组4-6人。
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
鲁迅强调要以开放、包容、创新的态度对待文化遗产,既要继承优 秀传统,又要吸收外来文化,推动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文本风格与作者其他作品比较
与《狂人日记》的比较
《狂人日记》采用日记体的形式,通过狂人的视角 揭露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而《拿来主义》则通过 议论的方式阐述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两者都 体现了鲁迅独特的讽刺和幽默风格,以及对社会问 题的深刻思考。
创新艺术表现形式
通过学习和借鉴其他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法,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创作 中,创造出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传承与发扬传统艺术
在传承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借鉴现代审美观念和技术手段进行创新和 发展,使传统艺术焕发新的生命力。
科技发展中拿来主义的推动作用
借鉴先进科技成果
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本国 科技水平不断提升。
在工作方面,可以运用拿来主义的思 想,借鉴行业内外的优秀经验和做法 ,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提高工作效 率和质量。

《拿来主义》ppt课件36张

《拿来主义》ppt课件36张
(1).读第8段,思考:“大宅子”比喻什么?文 中的“孱头”、“昏蛋”、“废物”分别指的 是哪类人?
我们吃东西,吃就吃,若是左思右想,
吃牛肉怕不消化,喝茶时又要怀疑,那
就不行了---老年不人敢才进如此门。的有力量, 有于自知信识力阶的级人》是) 不孱至于头此的”(《关
面对各类文化缺少自信、 逃避害怕者。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 《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 《花边文学》《伪自由书》《附集》《准风月谈》 《集外集》《且介亭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二集》 《且介亭杂文末编》(16部)
《且介亭杂文》缘起
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 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 之称。鲁迅先生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 半,成“且介”,以表愤懑。“且介亭”暗示 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 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半封建的黑暗 现实。
中国民族歌曲中的“洋为 中用”
辽宁歌剧院大型歌剧《沧 海》,成功地用西洋的音 乐技法演绎了康熙皇帝收 复台湾这一民族题材的故 事。新颖的中西合璧式表 演既让中国观众感受到了 西洋歌剧的魅力,更让观 众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精 神洗礼。
在有所鉴别地吸 收外来文化的同 时,也需进行文 化输出。
美籍华人建筑师贝律铭,
拿来主义
——鲁迅
教学目标
1.了解杂文的特点,体会鲁迅杂文犀利、辛辣、 幽默的语言特点。 2.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论证把抽象深奥的道理讲得 深入浅出的方法,体会生动形象的论证艺术对表 现思想内容的好处。 3.学习本文,树立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并 能运用正确的观点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关于杂文
杂文诞生 于“五四”, 是一种带有浓 郁的文艺色彩 的议论文章。

《拿来主义》ppt课件32张

《拿来主义》ppt课件32张

段落研读——8-9段
六、课文8、9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第8段
第9段
批判对待外国文化的错误 态度。
阐明正确对待外国文化的 态度和方法。
段落研读——第10段
10
思考:

① 我们究竟应当怎样对待文化遗产呢?

② 拿来之后我们具体应当怎样区别对待呢?
③ 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有什么积极作用?
④ 怎样才能做到正确对待文化遗产?

拿来主义。

对待外国文化和我国传统文化的 错误态度。

先破后立。
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1—7段)批判“送去主义”,树立自己的 观点。
(1—2段)揭露“送去主义”媚外求宠,自欺欺人的可耻行径,提 出“拿来”的主张。 (3—5段)指出“送去主义”的危害,进一步提出“拿来主义”的主 张。 (6—7段)指出“送去主义”产生的另一危害,明确提出本文论点。
目 录


人 论

落 研





体 感

证 探



第一章
知人论世
鲁迅
鲁迅
鲁迅
作品
创作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6月4日,主要是针对当时对待外来文化的某些错误态度而写 的。这一时期,在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上,社会上存在一些错误认识。一方面,有人 采取全盘否定、一概排斥的态度,并急于盲目输出本国的传统文化,以彰显信心,掀 起一股文化复古主义的逆流;另一方面,由于帝国主义长期的军事侵略、经济侵侵略和 文化侵略,一些人特别是青年人对外来的东西产生了恐惧,甚至有一种盲目排外的情 绪。
论证探究
2.举例论证:

《拿来主义》ppt课件

《拿来主义》ppt课件

写作背景
当时上海《文学》月刊正在讨论如何对待“文学遗产”问题,在讨 论中存在着“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两种错误倾向。鲁迅感到,由 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反动政府的媚外,造成了民族文化的严重危机。针 对这些情况,鲁迅写了两篇文章。一篇是《论“旧形式的采用”》,阐 明正确对待古代文化遗产的态度;一篇是《拿来主义》,着重阐明了如
2.阅读课文1—6段思考:作者在论述“拿来主义”之前,还论述了什么问 题?这几种主张有什么表现?实质是什么呢?有什么危害?
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送来主义
表现
实质
危害
任务一:理清行文思路,分析论证逻辑
分析“闭关主义” 的实质、做法和后果
• 实质——明清以来奉行的闭关自守的政策 • 做法——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 后果——大门被枪炮打破(鸦片战争) • 作者的态度 :否定了闭关主义。
通过与尼采的类比,作者指出“送去主义”的危害——“当佳 作节者大采典用之什么际论”,证我方法们论的证子“孙送“去拿不出东尼西采来,只好磕头中贺国喜,
主讨义一”点的残危害羹?冷炙做奖赏”,也就是必沦为乞丐。
自诩是太阳
自诩地大物博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
光热无穷
煤矿丰富
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 得大度。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一九三四年六月四日。 “九·一八”事变之后,蒋介石反 动政府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面奉行一条彻头彻尾的卖国投降路线。 英美帝国主义除了践踏我国领土主权,疯狂掠夺我国经济资源,还用腐 朽没落的西方文化腐蚀我国人民,进行军事、经济、文化侵略,使清醒 的青年们对于外来的东西产生“盲目排外思想”。
何正确对待外国文化的问题。(题旨)
学习 目标
1、了解作者与创作背景;熟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观点、思路和结 构,明确“拿来主义”的含意。 2、掌握先破后立的论证方式及类比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常见的论证方法。 3、揣摩文中的重点词句,领会当中的讽刺意味,感受本文犀利、 幽默的语言风格。 4、思考“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正确、客观地看待传统文化和外 来文化。

《拿来主义 》上课课件(26张PPT)

《拿来主义 》上课课件(26张PPT)
度而写的。当时在对待古代文化和外国文化
问题上,实际存在着两种错误态度:一种是
全盘肯定,全盘吸收;一种是全盘否定,盲 目排斥。 同时,国民党政府奉行卖国主义政
策,实行反革命文化围剿,主张“全盘西化” 。鲁迅先生就如何面对中西文化遗产的问题 写下了这篇杂文,批驳了错误思潮,提倡“ 拿来主义”。
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
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 来证明论点。 作用:使说理更形象。
请用《拿来主义》一文中的观点阐释下面两段文字。
恰如吃用牛羊,弃去蹄毛,留其精粹,以滋
养及发达新的生体,决不因此就会“类乎”牛羊
的。
——鲁迅《论“旧形式的采用”》
日本能有今日,因为旧物很少,执着也就不
深,时势一疑,蜕变极易,在任何时候,都能适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 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入您的文 本。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 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 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 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我从此总怕听到我的父母愁穷,怕看见我的白发的 祖母,总觉得她是和我不两立,至少,也是一个和我的 生命有些妨碍的人。
——鲁迅《二十四孝图》
鲁迅自己的“拿来主义”
“这是窃得别国的火来, 煮自己的肉。”
——鲁迅
借鉴俄国文学的表现 手法,反映了中国的社 会现实。
鲁迅自己的“拿来主义”
总结
鲁迅先生自己就是一位“拿来主义者”。 面对传统文化遗产,他取其精华,去其 糟粕。 面对外来文化,他勇敢的借鉴,并在此 基础上有自己的创新。

《拿来主义》ppt课件26张

《拿来主义》ppt课件26张
实行拿来主义的意义:“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 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拿来主义是创 新的前提和基础。
实行拿来主义的条件:“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 有辨别,不自私”。
阅读文章,思考问题
本文重点是论证“拿来主义”, 前一部分却批判“闭关主 义”“送去主义”,这样写有什 么作用?
致__主__权__丧__失____(子孙沦为乞丐)
闭关 主义
送去 主义
表现 实质 危害
阅读文章,思考问题
1.“送去主义”是怎样产生的? 2.“送去主义”有哪些具体表现? 3.“送去主义”的实质是什么?
Q1. “送去主义”是怎样产生的?
清政府实行“闭关主义”的政策,导致国 力衰弱,在抵挡不住帝国主义的枪炮之后, 开始奉行卖国投降的路线。
“拿”? “送来”不等于“拿来”。
“送来”是被动接受,而“拿来”是主动获取;
“送来”的是帝国主义剩余的东西,而“拿来”的是经过 挑选的有用的东西.
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有思考 --有鉴别 --有选择
问题(2)
★“大宅子”比喻什么?对待文化遗产,文章一共
列举了几种态度?是怎样说理的?
自诩(xǔ) 残羹(gēng) 冷炙(zhì) 冠冕(guān miǎn)堂皇 骨髓(suǐ) 吝啬(lìn sè) 蹩(bié) 孱头(càn) 礼尚往来:礼节上重在有来有往。尚:崇尚,重视。 自诩:自我夸耀。 譬如(pì):比如。
整体把握
回 第一部分(第1--7段):揭露批判“送去主义”
顾 全
指哪类人?

比喻割断历史,

盲目排斥的虚
无主义者
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第三种错误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用: 作用:
揭示全篇的 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 深刻提出 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 的必要性及 重要性。 重要性。
语言品味
鲁迅处在黑暗势力统治下面, 鲁迅处在黑暗势力统治下面,没有言 论自由,所以用冷嘲热讽 冷嘲热讽的杂文形式作 论自由,所以用冷嘲热讽的杂文形式作 ——毛泽东 战。 毛泽东 请从文中找出例句加以赏析。 请从文中找出例句加以赏析。
杂文
杂文指现代散文中以议论和批评为主而又具 杂文指现代散文中以议论和批评为主而又具 议论和批评 有文学意味的一种文体 文体。 有文学意味的一种文体。 杂文是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 杂文是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它既是说理 文艺性社会评论 又具有文学的因素。 短小精悍, 幽默、 的,又具有文学的因素。它短小精悍,以幽默、 讽刺的文笔 鞭挞丑恶,针砭时弊,求索真理, 的文笔, 讽刺的文笔,鞭挞丑恶,针砭时弊,求索真理, 剖析人生。 剖析人生。 好的杂文,被誉为“匕首” 投枪” 好的杂文,被誉为“匕首”或“投枪”。
怎样“拿来” 怎样“拿来”?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取其精华, 取其精华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1. 文章结尾共有五个句子组成,如果这五句话
是五个问题的答案,应提哪五个问题? 2.结尾最后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问 题 设 计
(1)对待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怎么办? (1)对待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怎么办? 对待文化遗产 (2)怎样“拿来” (2)怎样“拿来”? 怎样 (3)“拿来”的效果如何? ) 拿来”的效果如何? (4)怎样才能“拿来” (4)怎样才能“拿来”? 怎样才能 (5)“拿来 有何意义? 拿来” (5)“拿来”有何意义?
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 ——中外文化遗产 中外文化遗产
初步探究: 初步探究:
本文核心写“拿来主义” 本文核心写“拿来主义”,作者 为什么花将近一半的篇幅写其它 主义” “主义” ?
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自己不去, 自己不去, 别人也不许来 送古董 送画 送活人 英国鸦片, 英国鸦片, 德国废枪炮, 德国废枪炮, 法国香粉, 法国香粉, 美国电影, 美国电影, 日本小东西…… 日本小东西
中国的宣纸制造工艺失密。 1、 中国的宣纸制造工艺失密。 来自日本的访问学者庄严舜哉说, 2、 来自日本的访问学者庄严舜哉说, 中国目前流行的日本动漫作品, 中国目前流行的日本动漫作品,很多在日本 市场都是不出版、不播放的, 市场都是不出版、不播放的,因为其中充满 了暴力、色情的成分; 了暴力、色情的成分;而真正好的作品在中 国却看不到。 国却看不到。 摩托罗拉在中国设厂,但几年下来, 3、 摩托罗拉在中国设厂,但几年下来, 中国所掌握的仅是该公司硬件生产技术, 中国所掌握的仅是该公司硬件生产技术,核 心技术却得不到。 心技术却得不到。 4.东芝笔记本电脑存在严重的安全漏洞 东芝笔记本电脑存在严重的安全漏洞, 4.东芝笔记本电脑存在严重的安全漏洞, 在美国及西欧,该产品被招回,而在中国, 在美国及西欧,该产品被招回,而在中国, 仅提供了一两个补丁软件。 仅提供了一两个补丁软件。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 体会文章主旨。 理清文章思路, 1.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文章主旨。 2.学习本文先破后立的思路和比喻论证的 2.学习本文先破后立的思路和比喻论证的 方法。 方法。 3.学习作者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 学习作者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 3.学习作者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
• 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示一点 进步了。 • 能够只是送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 二者见得大度。 • 几位“大师”,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一 路地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 太不“摩登”了。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作为一个青年人, 作为一个青年人,我们该如何实行 拿来主义?看到下面材料, 拿来主义?看到下面材料,你有何感 想?
小结: 小结:
我们要运用脑髓, 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 自己来拿! 光,自己来拿!
闭关主义:自己不去, 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破 送去主义:送古董、送画、 为什么 送去主义:送古董、送画、送活人 送来主义:鸦片、废枪炮、香粉、 送来主义:鸦片、废枪炮、香粉、电影 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 自己来拿! 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是什么 我们要运用脑髓 放出眼光 自己来拿 立 不敢进门 逃避害怕 全盘否定 错误态度 放火烧光 破 接受一切 全盘肯定 怎么样 鱼翅 吃掉 正确态度 鸦片 送药房 立 占有、挑选) (占有、挑选)烟枪烟灯 展览, 展览,毁掉 姨太太 走散
不敢面对 懦弱无能
全盘否定 盲目偏激
全盘接受 愚蠢无知
拿来主义者:要占有、挑选 拿来主义者:要占有、
比喻论证
喻 体 鱼翅 鸦片 本 体 应采取的态度 完全吸收 批判地吸收 保存一点+ 保存一点 销毁大部分 坚决抛弃 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 文化遗产中精华和 糟粕共存的部分
烟灯和 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 烟枪 姨太太 文化遗产中纯粹的糟粕
1.字音、字形 字音、 字音 2.议论文的要素 议论文的要素 3.什么是拿来主义 什么是拿来主义
本文写于1934年 本文写于1934年。“九·一八”事变之后,蒋介石 1934 一八”事变之后, 反动集团越来越依附英美帝国主义,从政治、经济、 反动集团越来越依附英美帝国主义,从政治、经济、 卖国投降路线, 文化艺术方面奉行卖国投降路线 主张“ 文化艺术方面奉行卖国投降路线,主张“全盘西 中国面临着“殖民地化”的严重危机。 化”,中国面临着“殖民地化”的严重危机。 当时上海《文学》月刊正在讨论如何对待中外“ 当时上海《文学》月刊正在讨论如何对待中外“文 中外 化遗产”问题,在讨论中存在着“全盘肯定”和 化遗产”问题,在讨论中存在着“全盘肯定” 全盘否定”两种错误倾向。为了澄清认识, “全盘否定”两种错误倾向。为了澄清认识,鲁迅 先生写下了这篇杂文,批驳错误思潮,提倡“ 先生写下了这篇杂文,批驳错误思潮,提倡“拿来 主义” 主义”。
丧权辱国 媚外卖国
送来主义
各种侵略
拿来主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义 放出待中外文化遗产的呢 拿来主义” 大 宅 子
中外文化遗产
孱头
怕被染污 徘徊不敢走进门
昏蛋
勃然大怒 放一把火烧光
废物
欣欣然蹩进卧 室,大吸鸦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