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病人术前护理.
围手术期护理指导制度和流程
围手术期护理指导制度和流程介绍围手术期护理是指在患者进行手术前、手术过程中和手术后的一系列护理工作。
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并促进患者的康复。
本指导制度旨在规范围手术期护理的流程,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流程术前1. 预手术评估:医护人员需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基本生命体征、疾病史、过敏史、用药史等。
评估结果将指导接下来的护理措施。
2. 术前准备:患者需要遵循医嘱进行术前禁食、洗净身体,并穿戴手术衣物。
同时,护士需做好手术室的准备工作,包括准备手术器械、消毒手术台等。
3. 心理护理:护士需向患者提供积极心理支持,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和焦虑感。
手术中1. 严密观察:护士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2. 协助手术:护士应根据医生要求协助手术操作,包括递刀、吸引、固定等。
同时,护士需保持手术室的整洁和无菌环境。
3. 术后记录:护士需记录手术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包括手术时间、用药情况、手术操作等,以备后续参考。
术后1. 恢复监护:患者出手术室后需要进入恢复室,由护士进行监护和观察,确保患者恢复情况良好。
2. 术后护理:护士需对患者进行伤口护理、给药、疼痛评估等,并关注患者的饮食、排尿等生理活动。
3. 家庭指导:护士需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术后护理指导,包括伤口护理、饮食禁忌、活动限制等,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以上即为围手术期护理指导制度和流程的基本内容,通过严格遵守这一流程,可以提升围手术期护理的质量和效果,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与技术规范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与技术规范围手术期:又称手术全期(术前、术中、术后),指从迎接患者进入病房到患者术后痊愈回家这段时期,根据时间的不同分为:手术前期、手术中期和手术后期。
围手术期护理旨在为患者提供身心整体护理,增加患者的手术耐受性,使患者以最佳状态顺利度过围手术期,预防或减少术后并发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一)术前护理1、需手术治疗的患者,遵医嘱行术前准备。
2、护理核查:严格核对患者手术名称和部位,检查术前准备完成情况。
3、手术前准备:做好患者心理指导,告知手术相关知识,做好皮肤、肠道、尿道、会阴等准备,协助医生完成手术部位的标记。
4、与手术室联系,做好患者手术安排。
5、手术当日准备:再次核对腕带,更换病员服,取下活动性义齿,准备床单元等。
6、入手术室前查对:与手术室工作人员认真核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床号、诊断、手术部位、药品等,并依照《患者交接记录单》内容核对无误后双签名。
(二)术中护理1、患者入手术间后依照病历资料、手术通知单、患者腕带等再次核查手术相关信息,建立静脉通道。
2、妥善安置患者于手术床上,并固定约束带,防止坠床等意外发生,再次核对患者相关信息。
3、器械护士根据手术方式和手术需求做好器械、物品等准备,并与巡回护士共同检查无菌物品有效期。
4、麻醉实施前巡回护士与麻醉医生、手术医生核对手术患者信息,确保患者、手术方式、手术部位正确无误。
在手术医生的指导下合理摆置手术体位,防止体位损伤。
5、手术实施,巡回护士与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再次核对手术患者信息无误后开始手术,开始手术前、关体腔前、关体腔后,严格执行手术物品清点制度,准确记录签名。
6、巡回护士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出入量、术中出血情况,做好患者的保暖措施,观察受压部位及静脉通道情况,做好记录并签名。
7、妥善保管手术标本,术后及时送检。
8、手术结束,巡回护士与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再次共同核对患者信息无误后送患者至相关科室。
9、全麻患者术后由巡回护士与手术医生、麻醉师共同送患者到麻醉恢复室,详细交接患者术中情况,用药、输液、输血、引流管、受压部位皮肤完整性以及随身携带的物品等并在《患者交接记录单》上签名。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手术期护理是指在患者手术期间对其进行的全面护理,旨在保障患者的手术安全和顺利恢复。
下面将介绍围手术期护理的一般常规,包括术前准备、手术室护理和术后恢复护理等方面。
一、术前准备:1.患者评估:护士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身体状况、病史、手术情况等。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2.术前洗浴:患者术前需要进行彻底洗浴,清洁身体和皮肤,以降低手术感染的风险。
3.饮食禁食:根据手术种类和麻醉方式的要求,护士应告知患者禁食时间,并监测患者是否严格遵守禁食规定。
4.状态标记:护士应在患者手术部位进行标记,避免手术错误或混淆。
5.镇静安抚:术前可以给予镇静药物,以减少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
二、手术室护理:1.标识确认:护士应核对患者身份、手术部位和手术名称,确保手术操作的准确性。
2.环境准备:护士应检查手术室设备和药品,确保正常运转和齐全。
同时,保持手术室的清洁和无菌环境。
3.麻醉监测:护士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氧饱和度等,以及麻醉深度。
应注意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麻醉并发症。
4.手术器械准备:护士应确保手术器械的准备和运送,保证手术流程的顺利进行。
5.协助手术:护士应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操作,并及时传递所需物品和提供必要的协助。
在需要时,还需进行术中护理,如吸痰、皮肤消毒等。
三、术后恢复护理:1.观察患者: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
特别关注呼吸、心率、血压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2.伤口处理:根据手术类型,护士需及时处理术后伤口,包括更换敷料、清洁伤口、观察伤口情况等。
3.疼痛管理:护士应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合理用药,并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和疼痛宣教,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4.应对并发症:护士需及早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如出血、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5.安全警示:护士需对患者进行安全宣教,如注意伤口卫生、预防感染、避免剧烈活动等,确保手术部位的安全。
围手术期护理工作流程
围手术期护理工作流程手术期护理是指在病人接受手术治疗期间,提供相关护理服务的过程。
围手术期护理的目的是确保病人安全,减轻病人的不适,促进康复。
本文将详细介绍围手术期护理的工作流程,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
术前准备是围手术期护理工作的首要任务。
在病人即将进行手术前,护士需要核对病人的个人信息、手术内容以及手术部位,并确认病人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
同时,护士还需要与病人沟通并提供相关的术前指导,包括手术前禁食禁水的时间、术前洗浴要求以及术前服用或停用药物的指导等。
术前准备还包括确定病人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手术,例如测量血压、体温、心率等生命体征,进行必要的血样检查,并评估病人的整体健康状况。
术中护理是指在病人接受手术治疗期间,护士需要全程监护并提供必要的护理服务。
在手术室内,护士需要与其他医疗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护士还需要协助医生进行手术准备工作,包括消毒手术器械、安置手术器械和导管等。
术中护理还包括维持病人的生命体征稳定,监测血压、心率、呼吸等重要指标,并及时记录。
护士需要随时提供所需的护理用品和器械,保持手术室的清洁和安静,确保病人的舒适。
术中护理还包括处理手术中出现的意外情况和并发症,例如出血、休克等,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术后护理是指在病人手术结束后,护士需要对病人进行全面的护理和观察,以促进病人的康复和术后恢复。
护士需要监测病人的呼吸、意识、伤口状态等,并及时记录。
术后护理还包括处理病人的疼痛,根据病人的疼痛评估结果,及时给予相应的止痛措施。
护士还需要指导病人进行康复训练,例如呼吸锻炼、活动和康复饮食的指导等。
术后护理还包括与病人的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提供必要的护理教育和出院指导,帮助病人顺利康复和回归社会。
围手术期护理工作流程的实施需要护士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护士需要熟练掌握手术护理的原理和操作技巧,并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如感染控制、急救技术等。
围手术期病人护理常规
围手术期病人护理常规围手术期病人护理是指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全程的护理工作。
它是病人手术安全的重要环节,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减少手术的风险,提高病人的手术效果,同时也能够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下面是一份示例,介绍围手术期病人护理的常规。
1.术前准备在手术前,护士需要与病人进行沟通,了解病情、手术方式、手术相关的风险以及术后的护理措施等。
同时还要对病人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和检查,包括生命体征、皮肤情况、面色等,并记录在病历上。
2.准备手术室护士需要确保手术室的清洁和卫生,准备好相应的手术器械、药物和消毒物品。
同时还需要检查手术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一切正常。
3.导尿和灌肠手术前一般需要进行导尿和灌肠,以保持病人腹部的清洁和固定。
护士需要注意灌肠时的温度和速度,避免引起病人的不适和腹部压力增加。
4.手术入室和安全检查在手术开始前,护士需要核对病人的身份和手术部位,确保手术的准确性,同时还要检查病人是否有过敏史、感染史等,并记录在手术清单上。
护士还需要检查手术器械是否齐全和无损坏,并记录在手术器械清单上。
5.术中监测和维护在手术中,护士需要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并记录在监测表上。
同时还要观察病人的手术过程和手术区域,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6.术后护理和观察手术结束后,护士需要帮助病人恢复意识和呼吸,同时观察病人的恢复情况,包括意识状态、呼吸状态、伤口渗液等,并记录在护理记录中。
护士还需要根据病人的情况,提供相应的护理和援助,包括放置引流管、更换敷料、拔除导尿管等。
7.术后康复护理和宣教病人在术后需要进行康复护理和宣教,护士需要帮助病人进行术后自理能力的恢复,包括饮食、活动、卫生等,并逐步恢复到正常生活中。
同时护士还要向病人解释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和自我管理的方法,以提高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
围手术期病人护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医护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以确保病人的安全和舒适。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术前准备:术前准备是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确保病人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手术风险。
1.详细了解病史:包括过敏史、家族病史、既往疾病及手术史等。
了解病情和手术内容,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
2.实施必要的检查:根据手术类型的不同,进行必要的检查,例如血常规、肝功能、心电图、胸部X光等。
3.患者准备:患者应按照医嘱进行禁食禁饮,以免术中发生误吸等危险。
鼓励患者进行心理准备,解除紧张和焦虑。
4.安全标识:为了防止手术误操作,需要在患者身上做好正确的安全标识,如标注手术部位、手术类型、患者姓名等。
术中护理:术中护理是指手术进行期间,护士需要做好的各项护理工作。
1.建立静脉通道:术中需要给予输液、输血、抗生素等需要通过静脉给药的治疗,因此需要建立静脉通道。
2.监测生命体征:护士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
3.维持患者安全:术中是患者最需要安全保障的时候,护士要注意维持手术室内的清洁和安全,防止交叉感染和手术事故的发生。
4.协助手术操作:护士需要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操作,如递刀、采集标本、持夹等。
5.术中配药:根据医生的嘱托,护士需要配制药物,如稀释药液、准备注射用药等。
术后护理:术后护理是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环节,对手术的成功与否、患者康复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
1.观察术后病情:术后护理的重点是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例如术后意识状态、呼吸情况、体温、手术切口出血等。
2.维持通畅呼吸道:术后患者可能出现分泌物增多、吞咽困难等症状,护士需要给予适当的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
3.疼痛管理:术后常常伴随着疼痛,护士需要及时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并给予适当的疼痛缓解措施。
4.伤口护理:术后伤口护理是术后护理的重要环节,护士需要根据医嘱进行伤口护理,如更换敷料、清洁伤口等。
5.康复护理:术后患者需要进行一系列康复护理,如早期活动、康复体操、呼吸锻炼等,护士需要协助患者进行相关活动。
围手术期护理-术前评估及准备的要点
PaCO2 (mmHg) PaO2 (mmHg ) ➢ MVV%预计值
➢ FEV1/FVC% FEV1 (L)
• VC (L)
低
45~50 60~70 50~75 >70 1.0~1.5 1.5~2.0
中
50~55 50~60 33~50 50~70 0.5~1.0 1.0~1.5
高
>55 <50 <33 <50 <0.5 <1.0
• 如果ALT>正常3倍以上,或AST/ALT<1, 有可 能是急性病毒性肝炎。
• 如果ALT高于正常3倍以上,延期手术和重复相关 检查。择期手术应取消。
• 急性无黄疸肝炎,手术死亡率高,除非急症,不 宜手术。
显性肝病病人围术期风险评估很难十分精确。 • 肝汁淤积性肝病病人,围术期可能发生严
重循环不稳定。 • 慢性活动性肝炎或肝炎肝硬化,围术期在
3. 应使用备皮器进行备皮,备皮器可以是一次性使用 的电动/电池备皮器,也可以是重复使用的备皮器,前 提是备皮器的可重复使用的备皮器头应消毒后才可以 在下一位病人身上使用。
实用护理杂志《术前不同时间备皮对切 口感染有无差异的临床观察》被引用47 次。
结论:术前2h 内备皮者切口感染率远低 于术前1天 备皮者。
3. Lee’s 心脏风险指数, 1999: 修改Goldman 并认为 最全面
4. ASA 分级, 1974: 较常用
5. ACC/AHA 指南, 1996, 2002, 2007, 2009
Goldman心脏风险指数(Goldman's index of cardiac risk)是由 Goldman等人于1977年提出的,用于评估40岁以上患者的围手术 期心脏并发症发生风险,包括9项指标:
围手术期病人护理管理流程
围手术期病人护理管理流程(一)手术前1.协助医生准确、及时地做好患者的全面检查,如手术前需要做血、尿、大小便常规、出凝血时间及肝、肾、心肺功能检查。
2.心理:评估患者的身心状况,减轻术前害怕、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增加患者参与治疗和护理的意识,建立面对现实、乐观稳定的心理状态,利于机体的恢复。
3.皮肤准备:彻底清洁皮肤,防止切口感染。
患者应剪指(趾)甲、洗澡,术前一日,手术区域按常规范围剃去毛发,清洁皮肤。
4.胃肠道准备:术前一日服用泻药或灌肠,以排出粪便:术前12h禁食,4-6h禁水。
5.配血及药物过敏试验。
6.保证休息:术前保证良好的睡眠。
7.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请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8.术晨准备:按要求为患者放置胃管、导尿,患者应取下假牙、眼镜、手表、发卡、耳环、项链等饰物。
术前半小时给予麻醉前用药。
9.手术后用品准备:备好麻醉床、全麻护理盘、氧气、吸引器、负压吸引器、引流代袋、监护仪等。
(二)手术后1.搬运患者。
2.保持正确体位:全麻术后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腰麻术后平卧6h;颈、胸、腹部手术患者麻醉清醒后可改为半卧位,抬高床头30-400;头部手术患者麻醉清醒后可改为半卧位,抬高床头15-300;脊柱手术后患者需卧硬板床;四肢手术后患者应抬高患肢。
3.病情观察:(1)监测生命体征:每30min测量一次血压、呼吸、脉搏,直至平稳。
(2)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
(3)观察伤口渗血、渗液情况。
(4)准确记录出入量。
(5)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脱落、扭曲;保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4.术后并发症护理:(1)出血: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伤口引流情况,及早发现出血征象。
(2)切口感染:注意保持床铺及衣物整洁,如有污染及时更换,如术后3-5日,患者仍有剧烈疼痛应观察切口有无感染迹象。
(3)吻合口漏:表现为术后一周左右突然出现腹部剧烈疼痛或持续性疼痛,发热,腹膜刺激征(+),应保持引流管通畅,保护好引流管周围的皮肤,遵医嘱用药,争取最佳疗效。
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制度一、前言手术是一项重要的医学治疗方法,但手术过程中的患者护理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为保证手术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制定一套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术前准备、手术操作、术后恢复等方面探讨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
二、术前准备1. 术前评估:医护人员需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患者的身体状况、病史、过敏史等。
评估结果将作为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的依据。
2. 预防感染:患者术前需洗澡更衣,保持身体清洁。
术前还应做好皮肤消毒,避免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
3. 安全检查:在手术室进入前,医护人员需对手术器械、设备等进行严格的检查与消毒。
术前还应确保手术室的环境清洁、卫生,并对各种应急设备进行检查。
三、手术操作1. 术中护理:手术中,医护人员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证手术器械与手术切口无菌。
同时,术中还需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血压等,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2. 注重团队合作:手术团队需密切合作,确保手术过程顺利进行。
手术过程中,护士负责呼吸道管理、输液等,而医生则负责手术操作。
团队成员之间需要清晰地划定职责,并保持良好的沟通与配合。
四、术后恢复1. 术后观察:手术结束后,患者需进入恢复室进行密切观察。
护理人员需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心率、血压等指标,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术后出血、感染等。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
2. 术后护理:术后,医护人员需对患者进行恢复护理,包括伤口处理、疼痛管理等。
同时,还需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顺利度过手术后的恢复期。
五、术后随访1. 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前,医护人员需向其提供相应的出院指导,包括伤口护理、用药注意事项等。
同时,还需告知患者术后的恢复进程和应注意的问题。
2. 术后随访:术后一段时间内,医护人员需要定期与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并解答其疑问。
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并发症或其他问题,同时也能提供及时的支持和照顾。
围术期护理常规操作
围术期护理常规操作一、术前护理1.预手术体检:在手术前进行全面的体检,包括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心电图、X光检查等,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和手术风险。
2.准备手术室:确保手术室清洁、消毒,并检查手术器械、药物和器械的完备性和有效性。
3.术前禁食:为预防术中误吸引发呼吸道感染和其他并发症,患者术前一定时间需要禁食,一般是术前八小时禁食固体食物,术前两小时禁止摄入液体。
二、术中护理1.患者的准备:确保患者被安全地固定在床上,避免术中移动导致不良后果。
2.正确实施手术核查:进行手术名册检查,包括患者的身份、手术类型和部位等,确保手术的准确性。
3.术中监护: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率和体温等生命体征,定期记录,并根据需要调整患者的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
4.给药管理:确保正确给药,包括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时间等,避免给予患者不良反应或药物过量。
5.准备手术器械和材料:根据医生的要求和手术类型进行准备,确保手术资源的充足和准确性。
三、术后护理1.患者的观察和监测:观察患者的呼吸、血压、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2.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的疼痛评估,给予合适的镇痛治疗,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确保患者的舒适度和疼痛控制。
3.伤口护理:对手术切口进行处理和清洁,包括更换敷料、伤口冲洗等,以预防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
4.恢复功能: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类型,进行功能锻炼和恢复训练,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5.安全和环境管理:确保患者的个人安全,如床边护理、防跌倒措施等,同时提供安静、整洁和有利于休息的环境。
四、患者教育1.术前教育: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手术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并发症,帮助他们了解手术的风险和收益,并解答他们可能有的疑问和担忧。
2.术后护理指导:向患者和家属提供详细的术后护理指导,包括伤口护理、药物使用、饮食和生活方式等,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康复和恢复健康。
总结起来,围术期护理常规操作包括术前的体检和准备、术中的患者监护和手术操作、术后的患者观察和处理,以及患者教育等。
围手术期护理指南
围手术期护理指南简介围手术期护理是指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综合管理患者的护理工作。
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并提高手术成功率。
本指南将为患者和护理人员提供一些简单的护理建议和注意事项。
手术前的准备1. 术前检查:确保患者适合手术,并了解其身体状况和病史。
2. 饮食控制: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健康状况,安排合适的饮食,避免空腹或饱食。
3. 个人卫生: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包括洗手、洗澡等。
手术期的护理1. 手术准备:协助患者更换手术服装,确保无金属物品。
2. 麻醉安全:与麻醉师配合,确保患者安全地接受麻醉。
3. 导管插管:随时观察导管插管过程,确保顺利进行。
4. 手术室环境:保持手术室清洁、安静,控制温度和湿度,减少感染风险。
手术后的护理1. 观察患者恢复:密切观察患者恢复情况,包括呼吸、血压、体温等指标。
2. 创口护理:根据手术类型和医嘱,进行创口敷料更换和护理。
3. 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及时给予合适的药物和控制疼痛。
4. 患者宣教:向患者和家属提供手术后的注意事项和康复建议。
注意事项1. 保持环境清洁:手术室和患者的周围环境应保持干净、无尘、无杂物。
2. 遵循无菌操作:手术室内的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减少感染的风险。
3. 做好交接班:手术室护理人员在交接班时要详细记录手术情况、患者状况和特殊要求。
以上是围手术期护理指南的简要内容,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手术护理,促进康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围手术期患者手术前护理护理技术要点解答
围手术期患者手术前护理护理技术要点解答围手术期是指从病人决定手术之日开始到手术后基本痊愈出院(若未愈出院则到最后一次院外随访)为止的一段时间,分为手术前期、手术期和手术后期3个阶段。
围手术期护理是指在这段时间内所实施的一系列护理措施,对保证最佳治疗效果,减少或避免手术并发症,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手术前期指从病人决定手术之日起到进入手术室为止的一段时间。
手术对于病人来说是一种特殊的经历,大多数病人在术前会出现恐惧、焦虑、紧张等心理反应。
手术前护理的任务就是帮助拟行手术的病人做好心理和身体两方面的准备,提高机体对手术的耐受力,使其在最佳状态下接受手术,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护理评估】(一)健康史1.现病史了解本次就诊或患病的原因、主要症状和体征、治疗和护理经过、检查结果和入院诊断等。
2.既往史了解有无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及造血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运动系统、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等疾病史,尤应注意糖尿病、高血压、心绞痛、新近(半年内)发生的心肌梗死、肺气肿等病史;有无降压药、抗凝药、糖皮质激素等服用史;有无抗生素、局麻药物过敏史。
3.手术史了解既往有无手术经历,何时何地接受过何种麻醉和手术,手术经过是否顺利,手术效果及术后康复情况是否满意等。
4.个人史和家族史了解病人的生活习惯和工作环境,有无烟酒嗜好;家族中有无类似疾病史或遗传性、传染性疾病史。
5.月经、婚育史了解月经初潮的年龄、周期、经量、末次月经时间,结婚的年龄、生育情况等。
(二)身体状况观察病人的精神、面容;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测量体重和身高,计算体质指数,评价营养状况;了解饮食、睡眠、排泄、活动、自理能力等。
(三)辅助检查了解血常规、尿常规、尿糖、粪便常规、凝血功能、血型、血生化(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清电解质、血糖、血浆蛋白等几个甚至几十个项目)、肺功能、心电图、X线、CT、超声等各项术前检查的结果,以便对病人的身体状况做出准确的判断。
外科手术中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
外科手术中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外科手术是治疗各种疾病和损伤的重要方法之一,而围手术期护理对于手术的成功与患者康复同样至关重要。
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一系列护理措施,旨在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性、患者的舒适度以及术后恢复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分别从术前、术中和术后三个方面介绍外科手术中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
一、术前围手术期护理要点1. 了解患者病情和手术相关信息:术前护理的首要任务是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手术相关信息。
护士应仔细查阅患者的病历,了解病史、诊断、手术方式、手术部位等重要信息。
2. 确保患者准备充分:术前护理还包括指导患者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如禁食禁水、洗净手术部位、脱除首饰和假牙等。
同时,护士还需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确保患者适合进行手术。
3. 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患者在手术前往往会感到紧张、焦虑,护士应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此外,护士还可以向患者和家属提供手术相关知识,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和配合度。
二、术中围手术期护理要点1. 维持患者的安全:术中护理的核心是维持患者的安全。
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在手术过程中,护士要确保手术器械、药品等的准确无误,并严格遵守手术无菌操作规范,预防感染风险。
2. 协助手术进行:护士在手术过程中还要积极配合医生和其他卫生人员的操作,提供必要的工具和材料,并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3. 管理液体和药物:护士需按照医嘱和操作规范给予患者所需的液体和药物,并严格掌握液体和药物的用量、方法和给药途径。
三、术后围手术期护理要点1. 观察患者的复苏情况:术后护理的首要任务是观察患者的复苏情况。
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和疼痛程度等,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同时,护士要监测患者的尿量、排泄情况,并及时进行护理措施。
2. 疼痛管理:术后往往伴随着一定程度的疼痛,护士需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特点,合理选择疼痛管理方法,如输注镇痛药物、加强疼痛监测等。
外科围手术期护理
外科围手术期护理
一、术前护理:
1、心理准备:通过与病人和家属交流,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给予恰当的解
释,使病人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
2、提高病人手术耐受力护理:
(1)了解病情及全身各系统情况,协助病人行相关检查;
(2)改善病人营养状况;
(3)配合手术的知识宣教:①有吸烟嗜酒习惯的病人劝其戒掉烟酒;
②训练深呼吸运动;③短期内不能起床病人,应训练床上排尿、排便;
3、手术前常规准备:
(1)药物过敏试验;(2)皮肤护理(3)备血;(4)胃肠道准备:①一般手术前需禁食12小时,禁水4—6小时;②灌肠:一般手术前晚灌肠。
如为肠道手术,按肠道手术的术前准备。
(5)术晨:、①按医嘱执行术前各项准备;②女病人询问有无月经来潮;③排空小便,于术前半小时按医嘱给予术前用药。
二、术后护理:
1、病人返回病房时由手术室护士、麻醉师与病房护士交班,了解术中情况,妥
善安置病人,选择合适体位。
2、接各种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量、色及性质。
3、生命体征观察:定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并记录。
4、营养与输液:重视术后营养与液体供给,以维持机体能量和水电解质平衡。
5、若无手术禁忌,鼓励病人早期活动。
6、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各种并发症,并及时处理。
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流程
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流程手术期患者的护理流程是指在患者接受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全面护理过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流程。
一、术前护理1.术前准备:包括收集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确定手术方案并告知患者。
2.术前教育: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手术过程、风险和预期效果,以及手术后的恢复期和护理事项。
3.术前准备:包括禁食禁饮、净化肠胃等清洁操作,并确定患者是否需要导尿、配合手术部位的准备工作等。
二、手术中护理1.术前准备:包括核对患者身份、核对手术部位、准备手术器械和药品等工作。
2.术中护理:协助麻醉师进行麻醉、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维持患者的体温、零食、血糖等生理平衡。
3.术中应对:及时发现并处理术中的异常情况,如过度出血、心电图异常等,协调手术室内外的配合工作。
三、术后护理1.手术室过渡:将患者从手术室转入恢复室,进行术后监护,包括呼吸、循环、神经系统等监护。
2.术后观察:观察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包括呼吸、循环、排泄、神经系统等,定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
3.术后镇痛:根据患者的疼痛评估,使用适当的镇痛药物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四、术后并发症预防1.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采取袜子、按摩、抬高大腿等措施,帮助预防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
2.预防感染:保持手术伤口的清洁干燥,及时更换并维护导尿管,防止尿路感染的发生。
3.预防肺部并发症:及早给予术后患者活动锻炼,防止肺不张和肺部感染的发生。
4.预防导管相关感染:定期更换导管,保持导管周围的清洁,并做好皮肤护理。
五、术后康复1.康复评估:根据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评估患者的功能状态和自理能力。
2.康复护理:通过运动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护理等方式,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功能。
3.康复宣教:向患者和家属介绍康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饮食、生活方式、药物使用等。
六、术后出院规划1.出院评估: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和社会家庭条件,评估患者是否能够独立生活。
2.出院宣教:向患者和家属介绍出院后的饮食、药物使用、定期随访等事项,并交代急救措施。
围手术期护理措施
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手术期是一段患者身体最脆弱的时间,需要特别的护理和关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手术期护理措施。
1.环境准备:-为患者提供干净、安静、温暖的环境,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确保床铺干净整洁,更换干净的床单和被褥。
-床旁放置必要的用品,如呼叫铃、盥洗用具等,以方便患者使用。
2.术前准备:-按照医生的嘱托,为患者进行术前洗澡或擦身,确保患者的皮肤清洁。
-帮助患者排空膀胱和肠道,避免手术期间发生尿潴留和肠胃胀气。
-患者手术前需要进行禁食禁水,确保手术期间不发生误吸。
-患者需要拆除或者封存首饰、假牙等可能影响手术的物品。
3.身体护理:-定期更换患者的体位,防止压疮的发生。
-帮助患者做好口腔护理,包括刷牙和清洁口腔。
-检查患者的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
-留意患者的尿量和排便情况,以及排尿是否疼痛或困难。
-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包括镇痛药、抗生素等。
4.功能恢复:-术后尽早进行康复锻炼,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
-帮助患者进行身体功能评估,确保患者在术后恢复的良好。
-定期更换患者的伤口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和干燥。
-指导患者注意伤口的护理,包括洗澡、防止感染等。
5.饮食护理:-根据医嘱,进行术后逐渐恢复饮食。
开始时以流质或软食为主。
-留意患者的进食情况,观察是否有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帮助患者控制食量,避免过度进食或过度饮水。
6.精神护理:-给予患者充分的关怀和支持,鼓励和安慰他们。
-听取患者的意见和需求,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
-提供必要的娱乐活动,如阅读、电视等,以减轻患者的焦虑和疼痛。
-帮助患者处理可能出现的身体和心理反应,如恐惧、不安等。
7.安全措施:-监测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时给予镇痛药物。
-防止患者摔倒,特别是在术后还未完全清醒或身体不稳定的情况下。
-保持患者周围的环境整洁和安全,避免滑倒或碰伤等意外发生。
-定期观察患者的手术部位,检查有无红肿、渗液等不正常情况。
最后,手术期护理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手术类型进行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制定。
围手术期护理措施
围手术期护理措施
围手术期护理是指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全程护理工作,目的是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不适和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是围手术期护理的一些重要措施:
手术前护理
- 术前准备:确保手术室环境的清洁、卫生。
对手术器械和设备进行消毒和准备。
- 患者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检查结果的回顾,以确定手术的适应症和风险因素。
- 饮食控制:遵循医嘱,确保患者在手术前一定时间内禁食禁饮,以避免手术中发生误吸等意外情况。
手术中护理
- 感染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手卫生、穿戴洁净的手术衣、戴口罩和手术帽等,确保手术场所的洁净,并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 应对突发情况:准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物,以应对手术中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如心跳骤停、呼吸困难等。
- 药物管理:按照医嘱给予患者正确的药物,并监测药物的剂量和效果,确保患者的安全。
手术后护理
- 恢复室护理:将患者转移到恢复室,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和不适情况。
- 疼痛管理:给予患者适当的镇痛措施,确保患者舒适。
- 术后指导: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的指导与教育,包括伤口护理、饮食控制、药物使用等,帮助患者顺利恢复。
以上措施仅为一般性建议,具体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应根据手术类型、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等因素来确定。
围手术期护理的目标是保护患者的安全和健康,确保手术的成功进行,所以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操作和护理。
围手术期护理
围手术期护理【术前护理】1.协助和配合医生及时做好病人术前全面检查,以了解病人全身状况,如有异常及时治疗纠正,为手术做好充分准备。
2.重视病人心理护理,细心评估病人的身心状况,解决病人对即将手术可能表现出的心理反应。
3.皮肤准备病人要剪指(趾)甲,病情允许的病人全身沐浴、洗头。
手术前1日,手术区域按备皮范围剃去毛发,清洁皮肤。
备皮前应先检查手术区皮肤是否完整,有无皮疹、破溃、感染等。
备皮动作要轻,避免皮肤损伤。
同时要注意勿使病人受凉。
4.配血及药物过敏试验术前根据不同疾病配血,保证术中有足够用血。
根据术中及术后可能使用的药物做好药物过敏试验并记录。
过敏试验阳性应在病历上做醒目标记,并通知主管医生。
5.胃肠道准备常规手术病人按手术部位、范围及麻醉方式给予不同的肠道准备。
术前1日一般手术可服用泻药、使用甘油灌肠剂或肥皂水灌肠,以促进排除粪便。
术前1日晚餐病人进清淡饮食,常规术前12小时禁食,4~6小时禁水。
结肠、直肠手术病人要进行特殊肠道准备,见直肠癌手术护理。
6.病情观察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如有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手术区域皮肤化脓感染、女病人月经来潮等应及时与主管医生联系。
7.保证术前休息保持病室安静,工作中走路轻、关门轻、说话轻,各项治疗操作动作轻柔。
睡眠欠佳者可遵医嘱应用镇静药。
8.术日晨准备手术前根据不同要求,为病人放置胃管或尿管,并做必要的解释工作。
督促不需放置导尿管的病人排空膀胱。
病人应取下义齿、眼镜、手表、发夹及耳环、项链、戒指等贵重物品,交病人家属妥善保管。
术前半小时遵医嘱给予麻醉前用药,注意用药不要过早或过晚,以增强麻醉效果,使病人情绪安定。
对病人进行认真确认核实,将病历、所需影像资料如X线片、CT片、MRI片及术中用药等手术所需物品认真交接后带入手术室。
9.术后用物准备根据不同部位手术要求,铺好麻醉床,准备术后用物,如全麻护理盘、氧气、吸引器、胃肠减压器、引流袋及监护仪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1-06-01 16:11:00 ] 作者:张立荣编辑:studa090420
【摘要】从病人准备手术至进入手术室,这一时期称为手术前期。
完善的手术前准备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步骤。
手术前护理的重点是:评估和矫正可能增加手术危险性的生理和心理问题,给予病人有关手术的健康教育,指导适应手术后变化的功能锻炼。
【关键词】围期手术术前护理
(一)知识缺乏
缺乏有关疾病的医疗护理常识。
预期目标
1.近期目标能正确理解有关疾病的信息,主动配合术前准备。
2.远期目标情绪乐观,主动配合进行术前及术后康复计划。
护理措施
1.帮助病人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如呼吸、饮食、排泄、安全等。
2.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向病人和家属解释有关疾病的医疗护理基本常识,指出他们的责任。
3.制订个体教育计划,选择适当的教育方法,给予有关疾病的正确的信息。
重点评价
1.能否正确理解有关疾病的信息,对治疗是否有信心。
2.能否主动配合手术前后的护理活动。
(二)焦虑
与害怕手术疼痛、致残或死亡等因素有关。
预期目标
1.近期目标正确理解手术过程,心理压力有所减轻,愿意接受手术治疗。
2.远期目标情绪稳定,安全度过手术治疗期。
护理措施
1.关心和同情病人,多与病人交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病种,深入浅出地讲解治疗疾病的有关知识,鼓励病人表达情感。
2.介绍同种疾病患者的治愈情况,同时还可邀请已手术的病人介绍配合治疗的经验,从而帮助病人认识自己的疾病。
3.介绍麻醉与手术的关系和术后的疼痛规律,以及术后疼痛的临时措施。
4.根据疾病的特点,讲述手术治疗的可能结果,支持病人明确自己的主要反应方式和正确态度。
5.帮助病人寻求最有效的方法应付恐惧,如学习运用松弛法、转移注意力法或音乐疗法等。
6.必要时,适当使用镇静剂,以稳定情绪,保证夜间睡眠。
7.对患有恶性肿瘤的病人,注意保护性医疗制度。
重点评价
1.是否正确理解了手术信息并接受手术。
2.睡眠状态是否良好。
(三)潜在的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手术是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手段,要使机体组织从损伤中恢复、愈合需要足够的营养,营养状况与手术耐受力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机体营养成分的缺乏可降低病人对手术的耐受力,给手术造成困难,增加手术的危险性,延迟术后愈合,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甚至危及生命。
糖类提供机体代谢所需的热量,如缺乏可使机体能量代谢障碍,代偿能力和应激性下降。
血清蛋白偏低时常可由于血容量减少,使病人对损伤、手术、失血的代偿功能差,容易发生循环血量降低和休克;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降低,从而出现细胞间质水肿,妨碍伤口和吻合口愈合,还可影响肠蠕动,术后容易发生腹胀;低血清蛋白和营养不良的病人抗感染能力和免疫力减退,肝功能也可因蛋白质缺乏受到影响。
维生素是机体代谢过程中重要的酶,如维生素C缺乏会影响胶原纤维的形成,便血管脆性增加;B族维生素缺乏会影响神经组织的生长和恢复。
营养与病人的康复密切相关,术前护士通过病人生活习惯、疾病情况、身体状况,判断病人的营养状况,对于营养缺乏者,应通过调节烹调方法、改善饮食结构,鼓励进食;对于不能经口进食者可采用管饲喂食或完全胃肠外营养的方法,提供给病人充足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