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气机升降谈六经病的病机
《伤寒论》六经辩证诸多探讨
桂枝汤证 大青龙汤证 麻黄汤证 小青龙汤证 桂枝加附子汤证 葛根汤证 桂枝加葛根汤证 桂枝去芍药汤证 3.症(状) ① 病、证的诊断标准,多是由“症”组 成。如“中风”。 ② 症的辨析,为准确辨病、辨证提供了 基础。如四诊。 ③ 辨症多蕴含在辨病、证之中。
(三)《伤寒论》以症为主要目标的论治法 阳明 1. 三急下证:252、253、254;320、 少阴 321、 322。 2.四逆汤证:323 (四)结论 以上辩证、辨症的诸多标准,均为网目,病(纲领) 与证、症(网目)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疾病诊断和 论治的有机整体。这些经典标准若能掌握、领会、 贯通,临床当可思过半点,我们应继承发扬。
病性 阳
病势 初起
阳
极期 (盛阳+热邪) 后期
阳
阴
初期
阴
危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肝、心包。
复杂 (寒热)
复杂
三、六经传经学说 (一)六经的含义
(二)三阴三阳的含义
(三)三阴三阳在《内经》中的含义
(四)三阴三阳在《伤寒论》中的含义 含义非生理而是病理。
病名 太阳 (病) 阳明 (病) 少阳 (病) 太阴 (病) 少阴 (病) 厥阴 (病)
病经 足太阳经、腑。体表。 根于膀胱、肾。 手、足阳明经。肠胃。涉及症状广。 主要突出足经。 胆经、胆腑、三焦。 (在经恶寒,入腑化热) 脾经、脾脏。 太阴肺的病变见于太阳变证。 心、肾、肾经。
病:病程全过程的根本性 矛盾。 (四)病、证、症 之间 证:疾病某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的关系
症:是病和证的表象,是确诊疾 病、分析证候的依据;也是 判断疗效的依据。
<二>《伤寒论》辨病、辨症、辨证论治相 二 《伤寒论》辨病、辨症、 结合的体系 六经辩证:辨病、辨症、辨证论治相结合 的有机体系 (一)从篇名看: 1.理论论述、操作方法等命名:辨脉法、 平脉法、伤寒例等——非以辨病、证、命名。 2.涉及治疗的均以“辨××病脉证并治”命 名。
六经传变的一般规律及原理
六经传变的一般规律六经之中,三阳主表,三阴主里。
三阳之中,太阳为一身之藩篱,主表,阳明主里,少阳主半表半里;三阴之中,太阴居表,以次为少阴、厥阴。
外邪循六经传变,由表人里,渐次深入。
即太阳一阳明—>少阳—>太阴一少阴—)厥阴。
如风寒初客于表,出现发热恶寒、头项强痛、脉浮等为太阳病。
若邪气人里,出现但热不寒,不恶寒、反恶热,口渴,汗出,甚而腹满硬痛拒按、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神昏谵语等则为阳明病。
若邪正交争于半表半里,出现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则为少阳病。
三阳经病以热证实证为主,邪气虽盛,正气未衰。
若正气已衰,抗邪无力,则病人三阴:如脾虚湿胜而现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时腹自痛、脉缓弱者,称之为太阴病。
如病及心肾而现“脉微细,但欲寐”者,称之为少阴病。
由于患者体质不同,少阴病又有寒化和热化之分。
寒化证为少阴虚寒本证,除上述主证外,尚有四肢厥逆、下利清谷、恶寒蜷卧等;热化证则尚有心烦不得卧等。
病人厥阴,及于肝、胆、心包、三焦,以寒热错杂为其病机特点,出现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等。
这种传变规律反映了疾病由表人里,由阳人阴,由轻而重的发展趋势。
六经传变的特殊规律六经传变不完全按着六经次序循经相传,还有一些特殊的传变形式。
①越经传:越经传是不按六经次序而传变。
如由太阳而传至太阴。
②表里传:表里传是表里两经相传。
如由太阴而传至阳明。
③直中:凡病邪不经三阳经传人,而直接出现三阴经症候者,称直中。
如直中太阴或少阴,以直中太阴为多。
因素体脾胃阳虚,所以发病即现太阴症状,称之为直中太阴。
④合病:两经或三经同时发病,因而两经或三经症候同时出现,而无先后次第之分者,称为合病。
如太阳阳明合病、太阳少阳合病、三阳合病等。
⑤并病:一经症候未罢又出现另一经症候者,称为并病。
与合病不同之处在于前一经症候还在,而后一经症候又具备的条件下,两经交并为病,而有先后次第之分。
六经气机与八大气机升降
六经气机与八大气机升降气机,即脏腑、经络功能活动。
由脏腑、经络功能活动达到的运动变化,又称为“气机”,气机是通过“气化”起作用的。
气机的“气化”活动形式,可用四个字加以概括,即“升、降、出、入”。
《素问·六微旨大论》:“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化有大小,期有近远,而贵在守常”;“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化作矣”;“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己;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内经》的论述,说明了人体的脏腑、经络均通过升降出入保持了各自的功能;同时又通过它保持了脏腑、经络之间的相互沟通,维持机体功能的统一和协调。
六经气机所调“六经气机”,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气机的简称。
它既概括了脏腑、经络及其功能活动(升降出入),又概括了它们在功能活动失常所产生的病理变化(升降出入失调),从而产生了六经病。
一、太阳气机太阳气机,是人体卫外功能的综合体现。
卫外的功能,又称“卫气”,由于它敷布于体表,又称“太阳表气”。
人体体表的卫外作用,它是全身内在功能的升降出入,相互协调的结果。
脾胃化生气血津液,通过其气主升,归于心脉为气血,肺气主宣发与肃降,升降结合,心肺协调,共同维持人体的气血津液出入而环流不息。
与此同时,把津气敷布于表,即为“卫气”,发挥抗御外邪侵袭的作用。
脾胃运化要靠脾胃阳气,而脾胃的阳气,又来源于肾阳;肾藏精,要靠脾胃化生的气血津液来补充;为此脾胃与肾关系十分密切,没有先后天,气机升降出入就没有生命活动,所以脾胃、心、肺、肾功能协调,气机的升降出入是太阳之气的根本。
当邪客于表,毛窍气机开合失度则产生太阳表证;影响肺的气机宣发与肃降则产生喘咳证;伤于心、脾、肾则由此产多种虚衰的变证。
二、阳明气机阳明气机,是人体胃肠功能的综合体现。
胃主受纳,小肠主化物,大肠主传导,它们功能都通过气机的降、出完成的。
《素问·五脏别论》:“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后肠实而胃虚,故实而不满。
中医运用气机升降理论治疗杂病心法
中医运用气机升降理论治疗杂病心法中医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疗理论博大精深,深受人们的喜爱和青睐。
气机升降理论是中医治疗杂病的重要心法之一。
气机升降理论是指气机升降运动的规律,是中医治疗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也是中医临床上常用的理论指导之一。
根据气机升降理论,中医医师可以有效地治疗各种疾病,并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中医运用气机升降理论治疗杂病的心法。
气机升降理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气机升降的规律、气机升降与脏腑关系、气机升降与疾病的关系等。
气机升降是指脏腑气的升降运动规律,是中医医师在治疗疾病时必须要掌握的一个重要规律。
从中医的角度看,气机升降与脏腑功能、经络运行、气血运行、形神运动等都有密切关系,是维护人体健康的重要基础之一。
气机升降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
中医认为,脏腑是人体蕴藏机体精华的重要器官,脏腑功能的协调运行对维护人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在脏腑功能活动中,气机的升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肝主疏泄,气机升发;肺主呼吸,气机降摄;心主血脉,气机升降调节;脾主运化,气机升降协调。
了解气机升降对于掌握脏腑功能运行规律、诊断和治疗疾病至关重要。
气机升降与经络运行密切相关。
中医认为,经络是脏腑功能和气血活动的通道,也是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场所。
气机的升降对经络运行有着直接的调控作用。
气机升降与经络畅通有关,气机升降与经络瘀阻有关。
在临床上,中医医师可以通过气机升降的理论来调节经络运行,促进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运用气机升降理论治疗杂病,有许多重要的临床经验。
中医医师可以根据气机升降的规律来诊断和治疗疾病。
在诊断时,中医医师可以通过观察患者面色、舌脉情况,来了解气机升降的状态,以及脏腑功能、经络运行和气血运行的情况,从而确定病情的性质和轻重。
在治疗时,中医医师可以通过调节脏腑功能、经络运行、气血运行等,来改善气机升降的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运用气机升降理论治疗杂病心法
中医运用气机升降理论治疗杂病心法中医运用气机升降理论治疗杂病,是中医传统理论的核心之一。
气机升降理论是指人体内的气机(气血运行的规律)有升有降,升降之间相互调节,形成了人体生命活动的动态平衡。
中医运用气机升降理论治疗疾病,可以调节气血运行的规律,恢复人体的生命活力,达到治疗疾病、维护健康的目的。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中医运用气机升降理论治疗杂病的心法。
一、气机的升降规律气机的升降规律是指人体内的气血运行有升有降,升降之间相互调节,形成了人体生命活动的动态平衡。
气机的升降规律涉及到人体内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四肢百骸的运动、新陈代谢的变化等方方面面。
中医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与天地相应,遵循阴阳五行的规律,气机的升降也受到阴阳五行的调控。
在人体内,气机的上升主要包括气和血循环、水液代谢、精神活动等方面,而气机的下降则包括排泄、新陈代谢、进食等方面。
气机的升降规律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之一,对于治疗疾病和维护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气机升降理论在胃肠疾病治疗中的运用胃肠疾病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如胃痛、腹泻、消化不良等。
根据气机升降理论,中医认为胃是水谷精气之源,具有宰牲、制气的功能,属于上升的气机。
而肠是水涎脏府,具有传导、化余的功能,属于下降的气机。
对于胃肠疾病的治疗,中医常常运用升降法则,通过调节脏腑的升降功能,恢复其正常活力,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
根据气机升降理论,中医认为心脏具有主导气机运行的功能,血液则随着气机的升降而流通输送。
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中医常常通过调节心脏的升降功能,改善血液循环,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神经系统疾病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中枢,如头痛、失眠、抑郁等。
根据气机升降理论,中医认为大脑是气机运行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受到气机升降的调控。
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中医常常通过调节气机的升降规律,疏通气机的运行通路,恢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运用气机升降理论治疗杂病心法
中医运用气机升降理论治疗杂病心法中华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气机升降理论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机升降理论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和病理变化都是由气机升降失调所致。
因此,调整气机的升降是治疗疾病的核心方法之一。
下面将介绍中医运用气机升降理论治疗杂病的心法。
一、认识气机升降气机升降是指人体内气血运行的升和降。
气升形成了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血液的升降则形成了机体的供应和代谢。
气机升降理论认为,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和病理变化都是由气机升降失调所致。
调节气机的升降,可以使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得以恢复,从而有效治疗疾病。
二、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的核心之一。
中医治疗杂病时,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等特征,综合辨证施治。
辨证总共有六个方面即整体辨证、病位辨证、病因辨证、病机辨证、病邪辨证和病情辨证。
只有对症治疗才能有效地调整气机的升降。
三、药食同源中药和食疗是两种可以相辅相成的治疗方法。
中药在调节气机升降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食物治疗不能完全替代药物治疗,但是,对许多疾病的治疗有独特的优势。
在中医运用气机升降理论治疗杂病中,药食同源的方法能够更加有效地辅助治疗。
四、合理运用针灸和按摩针灸和按摩是中医治疗的常见方法之一。
这两种方法是调整气机的升降的重要手段。
针灸通过刺激经络,调整气机的升降。
按摩则通过按压的方式,可以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和气机升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中医运用气机升降理论治疗杂病中,合理运用针灸和按摩是非常重要的。
五、运用中医药中的辅料中医药中的许多辅料有特殊的作用,可以达到调整气机升降的目的。
例如露蜂窝能够清热解毒,芒硝能够醒脑提神等。
在中医治疗杂病时,运用中医药中的辅料可以更好地调整气机的升降,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中医运用气机升降理论治疗杂病的心法包括认识气机升降、辨证论治、药食同源、合理运用针灸和按摩、运用中医药中的辅料。
只有综合运用这些方法,才能更好地调整气机的升降,有效治疗疾病。
六经辨证的基本原理
六经辨证的基本原理宝子们!今天咱们来唠唠中医里超酷的六经辨证基本原理。
咱先得知道啥是六经。
这六经啊,就像是六条主干道,贯穿了人体的健康之路呢。
太阳经就像是人体的边防战士,它在最外面,保卫着我们的身体。
当邪气入侵的时候,太阳经往往第一个出来迎战。
比如说,你要是感冒了,刚开始怕冷啊,头疼啊,脖子也不舒服,这很可能就是太阳经受邪了。
就像有小坏蛋来捣乱,太阳经这边就开始拉警报了,身体的防御机制就启动啦。
阳明经呢,就像是身体里的大工厂。
阳明经要是出问题了,那可不得了。
它主要管消化和发热这一块。
要是阳明经有热,那这人就会高热、大汗、大渴,就跟个小火炉似的。
因为阳明经就负责把吃进去的东西转化成能量啥的,要是它乱套了,身体里的热量就会像脱缰的野马。
就好比工厂的生产线出故障了,各种东西都乱生产,热就呼呼地往外冒。
少阳经就有点像个和事佬。
它在半表半里的位置。
当邪气不那么强,身体的正气也还能抵抗的时候,就会在少阳经这里僵持住。
这时候人就会一会儿觉得冷,一会儿觉得热,心里还烦得很呢。
就像两个小朋友在吵架,谁也不让谁,少阳经就在中间想办法调解。
它还和人的情绪有很大关系哦,要是少阳经失调,这人就容易心情郁闷,就像和事佬罢工了,矛盾就一直在那悬着,人的心情也跟着七上八下的。
太阴经啊,是管脾胃的。
它就像身体里的大粮仓管理员。
要是太阴经生病了,那脾胃就不好使了。
人就会肚子胀啊,拉肚子啊,不想吃东西。
你想啊,粮仓管理员要是病了,粮食的储存和分配就乱套了。
吃进去的东西消化不了,都堆在肚子里,可不就难受嘛。
少阴经就比较深啦,它和人的根本能量有关。
少阴经要是虚了,人就会特别没精神,怕冷得厉害,而且还可能会出现心脏或者肾脏方面的问题。
就像汽车的发动机没油了,整个人都发动不起来了。
这时候身体可是很虚弱的,需要好好地调养呢。
厥阴经是六经的最后一站。
它的情况就比较复杂啦,既有寒证又有热证。
就像一个矛盾的综合体。
比如说,有的人会出现上热下寒的情况,上面口干口苦想喝凉水,下面呢,脚却冰凉冰凉的。
从阴阳气机升降的升降谈经方的组方原则与脑病的治疗思路
从阴阳气机升降的升降谈经方的组方原则与脑病的治疗思路阴阳气机升降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涉及到阴阳平衡、气机升降的调节。
在经方组方原则中,也需要考虑阴阳气机升降的原理,综合运用药物以达到调整体内阴阳平衡、促使气机升降的治疗效果。
阴阳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理念,指的是宇宙万物的两个相对而对立的方面。
阴阳的平衡是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基础,而气机升降则涉及到阴阳之间的动态调节和相互作用。
阴阳气机的升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上升:指的是阳气上升,阴气下降。
如阳气上升则头窜、目红、眩晕等,阴气下降则出冷汗、腰酸、肢冷等。
2.下降:指的是阳气下降,阴气上升。
如阳气下降则下陷、腹泻等,阴气上升则心烦、失眠等。
3.涵泄:涵泄是指阴阳气机升降的平衡状态,涵指上涵阳气,使之流通于全身,泄指下泄阴气,使之归于腑脏。
在经方组方原则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综合考虑阴阳气机的升降状态,合理选择药物进行组方。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组方原则:1.升降平衡:在组方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努力调整阴阳气机的升降平衡状态。
如果是阴虚阳亢的病症,可选用补阴降阳的药物,如玄参、麦冬等。
如果是阳虚阴盛的病症,可选用补阳降阴的药物,如枸杞子、菟丝子等。
2.强调升降:对于需要加强升降作用的疾病,可以选择具有升阳作用的药物,如黄芪、人参等,或具有降阴作用的药物,如知母、生地黄等。
3.组方考虑多因素:在组方时不仅仅要考虑阴阳气机的升降,还需要考虑到患者的体质特点、病情的轻重、病位的不同等因素。
例如,对于体质较虚弱的患者,应避免选择过于劳伤阴精的药物,如枳壳、附子等。
在脑病的治疗思路中,也可以借鉴阴阳气机升降的原理进行辅助治疗。
脑病是指一系列以脑组织损伤为主要特点的疾病,包括中风、脑炎、脑血管病等。
1.中风:中风主要是由于脑血管病变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的,治疗时可以选择具有活血化瘀、升阳作用的药物,如川芎、丹参等。
同时,也可以选择具有清热解毒、降阳作用的药物,如茵陈、连翘等。
气----百病之源(气机升降)
气----百病之源(气机升降)气----百病之源(气机升降)气机升降理论源自《内经》,是中医学基本理论之一。
1 气化是阴阳二气升降相因的结果气化,是指在气的推动下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或多种物质的过程。
[1]。
谈气化,必谈阴阳,因气化是阴阳升降相因,矛盾运动的结果。
《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各从其化也。
”“阴气内化,阳气外荣。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亦说:“阳化气阴成形。
”故阴阳二气相因运动是气化发生的内在机理,而阴阳二气相因运动的主要形式就是升降出入。
为什么只有一升一降、一出一入这样的矛盾运动,才能发生气化?早在《国语郑语》中就已认识到“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和”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运动形式的和谐作用。
“同”是指简单的、相同的运动方式合而为一。
即相反的和谐才能产生新的运动形式,而简单的相同相加是没有意义的。
可见,气机的升降学说是气化学说的根本。
2 升降相因,构成斡漩,斡漩是气化的核心《素问五常政大论》言:“阳舒阴布,五化宣平。
”就是说气化功能在人体内外不断运动,其运动形式为左升右降,循环不已。
若研究人整体的气化模式,则每个脏系作为个体形式存在,以个体形式运动的。
在脏腑内部不同层次里有本质不同的运动规律,即表现为阴阳、升降特性的偏嗜。
然这些偏嗜并不是无节制的,以他平他谓之和。
“亢则害,承乃制。
”说明他们之间存在着极严密的制约关系。
他们之间这种承制关系体现为:心属火,火性炎上,主升,居南方;肾属水,水性润下,偏降,居北方;肝属木,木主升发,偏升,居东方;肺主金,金曰从革,偏降,居西方;脾胃居中,为气机之枢。
见图1。
进而推之,升不可无限制的升,降亦不可无限制的降。
故“升已而降……降已而升”见图2。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
”张志聪在《素问集注》卷二注曰:“在天地六合,东南为左,西北为右,阴阳二气,于上下四旁,昼夜环转,而人之阴阳亦同天地之气昼夜循环,在左右为阴阳之道路。
从五运六气看六经辨证
从五运六气看六经辨证近现代的中医界,由于摒弃了运气学说,对中医基本理论中的许多重要概念已经说不清楚了,“六经”问题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有人认为“六经辨证实即八纲辨证,六经名称本来可废”,甚而批评张仲景《伤寒论》“沿用六经以名篇,又未免美中不足”。
已故中医学家方药中先生曾指出:五运六气学说“是中医理论的基础和渊源”。
事实上,六经辨证是中医基础理论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六经的存废非同小可!本文拟据运气理论对六经辨证的原义和实质试作阐释,藉此说明运气学说的重要意义。
探求“六经”实质关键在对“三阴三阳”的理解中医学中将疾病分属三阴三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进行辨证论治的方法,习称“六经辨证”。
《黄帝内经素问·热论》首先将热病分作三阴三阳六个阶段;至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以三阴三阳为辨证纲领,树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光辉典范,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
但是,“六经”的实质是什么,后世医家颇多争议。
讨论六经实质,关键在对“三阴三阳”的理解。
目前通常的解释认为:三阴三阳是阴阳的再分,事物由阴阳两仪各生太少(太阴、少阴,太阳、少阳)而为四象,进而又分化出非太非少的阳明和厥阴,形成三阴三阳。
有人认为,《素问·热论》的六经以表里分阴阳,《伤寒论》六经则以寒热分阴阳。
若按此理解,三阴三阳表达的仅是寒热的甚微和表里的深浅。
但作为辨证纲领的六经,并没有把热象最著或阳气最盛的病叫太阳病,也没有把寒象最重或阳气将绝,抑或传变到最里的病叫太阴病。
且太阳主表,何以不联系主皮毛的肺卫而与膀胱配应?为什么温邪外感就不是先犯太阳?太阴若为阴之极,为什么《伤寒论》太阴病提纲云:“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讲的仅是一般脾胃消化道症状?太阴病的第二条是“太阴中风,四肢烦痛”,第四条是“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均不能以寒盛里极作解释。
日本汉方医家把少阴病说成是“表阴证”,但《伤寒论》少阴病多亡阳危候,论中列出的“难治”、“不治”、“死”的条文就有8条之多,远较太阴和厥阴病深重,其证候性质能以“表阴”概括吗?等等此类的问题,显然不是简单的阴阳再分或八纲说所能解释清楚。
气机升降中医治病精髓
气机升降导读以五行生、克、乘、侮,五脏呈五色,有诸内必行诸外为导向,再加上此气机运转理论,把一切病都归到运转失常,就能很容易找着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而运转失灵。
这时就可砭、可针、可灸、可药来调畅气机,让它们恢复上运行,这样人体就能恢复健康。
气机升降--- 中医治病精髓中医的理论很简单。
人体五脏六腑上下分布,各脏腑在气机所引导下处于动态中的。
肾在最下面,属水的脏器。
中医讲肾是水中有火,水是肾阴,火是肾阳,火性向上,火能生土,肾火向上走,使脾土温暖,脾把胃吸收的营养研磨,去粗取精,把精微物质,发送到全身各处。
脾的特性,也是向上的,有一部分营养要送到上面的肺脏,与吸入空气中的精微物质结合,再由肺向全身输布。
脾气从左边向上升。
肾中的水,水生木,木气在水的滋养下得到营养,生发了,方向向上,肝之气也从左边往上升。
随脾土之气上升,中医有“肝随脾升,胆随胃降”的说法。
所以,身体左边上升的腑脏有病,则应考虑肝脾之气上升是否正常,尤其是肝气。
肝属木,这个气机随着肝脾升到了顶部,这里就里有肺和心。
木生火,火,五脏属心,火的特性是上炎,但,由于有肺脏的存在,心火被带向下行。
肺属金,主肃降,气机就开始往下降。
心火本是要上升,但因肺金在其上,肺降,心就跟着降,一直降到肾中去,温暖肾水,使得肾水不至于寒。
而肾水随着肝木上上升而上升,到达心火的位置,使得心火也不至于过热,这就叫着“水火既济”。
如果下降的过程被破坏,那么心火就无法下降,就会上面热,不能交于下,下面就是寒的局面。
心是恶热的,热,心就会有病,失眠多梦,口舌生疮,而下寒就会腹冷,下肢凉等。
在肺金下降的同时,人食入胃,物向下行,所以胃气就下降。
脾为己土属阴,胃为戊土属阳,阳要下降,阴要上承。
在胃气下降的同时,胆气也随着下降,胆汁下入F行,顺应“胆随胃降”之说。
胃有病了,就是因胃气不下行,不下行就会上逆,胆汁会反流,这是气机逆行的结果。
胃气和胆气的下降,是从右边下行的。
人体的属右边下行的腑脏有病,就要考虑一下是不是气机下行遇到了问题。
中医运用气机升降理论治疗杂病心法
中医运用气机升降理论治疗杂病心法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代表,凭借着数千年的丰富经验和理论积累,秉承着以人为本的治疗理念,为世人带来了无数的健康福祉。
气机升降理论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对于治疗杂病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中医运用气机升降理论治疗杂病的心法。
一、气机升降理论概述气机升降理论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包括了气的升和降两个方面。
气的升降代表着人体生理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升降的规律性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也是人体健康的基础。
气的升降在中医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既反映了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性,又为中医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原则。
气的升降在人体中表现为脏腑升降和经络升降。
脏腑升降是指脏腑之间的升降运动,是人体生理活动的基础,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经络升降是指经络内气血运行的升降,它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状况。
二、气机升降理论治疗杂病的重要性气机升降理论对于中医治疗杂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中医学看来,杂病是指各种不同症状的疾病,包括一些未能明确病因的病症。
在治疗杂病时,中医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特点,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和药物进行治疗。
1. 调理气机,重视升降在治疗杂病时,中医医生需要重视患者体内的气机升降。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节患者体内的气机升降,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对于气机升降不畅的患者,中医医生可以采用针灸、推拿等方法进行治疗,以促进患者体内的气机升降。
2. 个性化治疗,因材施治在治疗杂病时,中医医生需要因材施治,采用个性化的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特点,中医医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在治疗杂病时,中医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3. 谨慎用药,遵循辨证施治4. 以调气为主,治疗疾病四、结语气机升降理论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对于治疗杂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治疗杂病时,中医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节患者体内的气机升降,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从气机升降谈六经病的病机
从气机升降谈六经病的病机气机升降的基本形式是阴升、阳降、阴出、阳入,并为以中土为枢轴,火、金、水、木为轮周的协调运转所体现。
人体生理和病理状态,是气机升降正常和异常的反映。
因此,对《伤寒论》六经病的病机就可用这一理论为指导加以探讨。
一、太阳病是营卫出入之机的失调太阳病主要指表证。
周学海在《读医随笔》中说:“外应皮毛,协营卫而主一身之表者,为太阳膀胱之气。
”因此,首先应明了营卫出入之机。
营在脉中为阴,卫在脉外为阳,营卫要协调,应当营出而卫入。
如果营在内而不出,卫在外而不入,就是营卫不和,从而导致太阳病。
太阳中风,是病人外感风寒之邪而以风邪为主,风性主散,卫气外趋,不能固守营阴,营阴从卫气疏漏之处外泄,故发热恶风而必汗出。
太阳伤寒,是病人外感风寒之邪而以寒邪为主,寒主收引,营卫之气郁闭,卫气不得内入,营阴不得外达,故发热恶寒而必无汗。
上述二证皆当调和营卫。
对营卫相离因卫气外趋者,当引卫入营,以桂枝汤治疗。
对营卫相离因营卫郁闭者,当发表散寒,以麻黄汤治疗。
至于对“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为何仍要发汗,并“先其时发汗”,乃因本证卫气并非总浮于外,而是时或外浮,故时或自汗出。
但此时是营阴从卫气疏漏处外泄,故虽汗出,营卫仍不相合,必借助药力,复发其汗,使营阴泛达于卫,阳得阴恋而能入,卫气即不再外浮。
其“先其时发汗”,即选择未汗出时服药发汗,无非因此时营卫相距较近,营阴外达与卫气相合更为捷便而已,如此则药效易得,且汗出亦不会过多。
徐灵胎所说“自汗乃营卫相离,发汗使营卫相合”之理,即在于此。
二、阳明病是阳土之气的不降“胃家实”是阳明病的病机。
胃气以息息下行为顺,故“胃家实”即胃气因实邪阻滞而不降。
胃为阳土,其气不降,多呈阳热之气亢而向上,向外之象。
如胃热弥漫于阳明之经,充斥于表里内外,见高热、烦渴、大汗出、脉洪大等症,为阳明经证;如燥热相结,成燥屎阻结于胃肠,府气不降,见潮热、不大便、谵语、小便数、腹胀满、绕脐痛、脉沉实等症,为阳明府证。
六经辩证归纳及病机十九条解读
六经辩证归纳及病机十九条解读中医辨证方法之一。
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来划分疾病的深浅及邪正盛衰的辨证方法之一。
汉代张仲景在《素问·热论》等篇的基础上,结合伤寒病证的传变特点总结而成。
适用于外感病的辨证。
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六经病证即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是六经所属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反映于临床的各种证候。
六经辨证即以六经病证作为辨证论治的纲领,概括脏腑、经络、气血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用以说明病变部位、性质,正邪的盛衰,病势的趋向,以及六经病之间的传变关系。
六经病证从病变部位上讲,太阳病主表,阳明病主里,少阳病主半表半里,而三阴病统属于里。
三阳病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
所以说六经病证实际上基本概括了脏腑和十二经脉的病变。
但由于六经辨证的重点,在于分析外感风寒引起的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及其传变规律,因而不能等于内伤杂病的脏腑辨证。
从病变的性质与邪正的关系看,三阳病多热,三阴病多寒;三阳病多实、三阴病多虚。
可见,六经辨证也寓有八纲辨证的思想。
六经病证是经络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而经络脏腑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故某一经的病变,很可能影响到另一经。
所以六经病有相互传变的证候。
其传变规律有传经、合病、并病、直中等。
病邪从外侵入,逐渐向里传播,由这一经的证候转变为另一经的证候,称为传经。
传经与否,主要取决于受邪的轻重、病体的强弱和治疗得当与否。
传经的一般规律有:①循经传。
就是按六经次序相传,如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或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
②越经传。
不按上述循经次序,而是隔一经或隔两经相传,如太阳病不愈,不传少阳而传阳明或太阴。
③表里传。
是互为表里的两经相传,如太阳传少阴。
两经病或三经病同时发生的为合病,例如太阳病伤寒证或中风证与阳明病同时出现,为“太阳阳明合病”。
凡一经之病,治不彻底;或一经之证未罢,又见他经证候的,称为并病。
气机升降之六经辩证应用
气机升降之六经辩证应用六经病证的气机升降出入失调的病机将六经病证的气机升降出入失调归纳为:太阳病是营卫出入之机的失调;阳明病是阳土之气的不降;少阳病是气机升降道路的不畅;太阴病是阴土之气的不升;少阴病是心肾水火升降的失常;厥阴病是气血升降的逆乱,可见仲景六经辨证的升降出入观。
太阳病是营卫出入之机的失调:首先应明确营卫出入之机,营在脉中为阴,卫在脉外为阳,营卫要协调,应当营出而卫入,如果营在内而不出,卫在外而不入,就是营卫不和,从而导致太阳病营卫不和症状。
太阳伤寒,风寒外束,致使卫阳被遏,营阴郁滞的伤寒八证;太阳中风,导致营卫失和的发热、恶寒、自汗出、脉浮缓的桂枝汤证,同时邪犯肺脏导致肺气不利(鼻鸣)、邪干胃脘致使胃气上逆(干呕)。
阳明病是阳土之气的不降:“胃家实”是阳明病的病机,胃气以降为顺,故“胃家实”即胃气因实邪阻滞而不降。
胃为阳土,其气不降,多呈阳热之气亢而向上、向外之象,出现阳明经证(高热、烦渴、大汗出、脉洪大等症);若与燥热相结,成燥屎阻结于胃肠,腑气不降则见阳明腑证(潮热、不大便、谵语、小便数、腹胀满、绕脐痛、脉沉实等症)。
仲景以阳明病实热居多,但也不乏虚、寒者,《伤寒论》第226条:“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
”第243 条言:“食谷欲吐,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
”可见阳明经证存在虚寒证,胃中虚冷,胃失和降而上逆,出现呕、哕、不能食等症状。
少阳病是气机升降道路的不畅:少阳病提纲为“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此仅属少阳相火上炎,不足以反应少阳病病机,更主要的是三焦病,手少阳三焦为气、水之通道,邪入少阳,气机升降道路壅塞,必然表现出阳入与阴升阳降的失常,章虚谷言:“凡表里之气莫不由三焦升降出入。
”病入少阳,三焦气道闭塞不利,是由胆木之气不舒,或木火上炎,或胆木犯胃所致,从而出现胸中烦而不呕,咳嗽,心下悸,小便不利,不渴,身有微热等症状。
太阴病是阴土之气的不升:阴土之气不升,寒湿内盛,脾阳衰弱,运化失职,失其升清而反下陷。
伤寒六经辨证要点及病机
伤寒六经辨证要点及病机六经辨证是东汉末年张机在《素问·热论》等篇的基础上,结合其临床体会,将伤寒病的传变特点进行了分析、归纳,创立出的一种适用于外感病的辨证方法。
他的《伤寒杂病论》开创了辨证论治的先河,为后世医家所尊崇。
伤寒六经辨证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来划分外感病的不同发展阶段,是一个包括邪正、阴阳、气血、脏腑、经络、气化,发展阶段,以及治法、方药在内的综合性的临床辨证论治理论体系。
伤寒概念有广狭两义,广义的伤寒泛指外感病,狭义的伤寒是指感受寒邪,感而即发的外感病。
六经辨证是《伤寒论》中辨证的纲领。
六经概括了脏腑、经络、气血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六经病证是六经所属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反映于临床的各种证候。
以病变部位分,则太阳主表,阳明主里,少阳主半表半里,三阴均属于里。
三阳病证以阳经和六腑病变为基础,多属于实证、热证;三阴病证以阴经和五脏病变为基础,多属于虚证、寒证。
因此六经辨证的应用,虽重点在分析外感风寒之邪所引起的病理变化及其传变规律,但是并不局限于论治外感热病,也适用于某些内伤杂病。
六经辨证方法将外感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证候,以阴阳为总纲,归纳为三阳证(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三阴证(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厥阴病证)两大类。
凡是抗病力强,病势亢奋的,为三阳病证;凡是抗病力弱,病势衰减的,为三阴病证。
六经辨证的重点在于说明外感病各阶段的病变部位、性质、邪正盛衰的病势趋向及其相互转化等特点,作为指导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六经的常见证候有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厥阴病证。
一、辨太阳病证太阳病证是指外邪侵袭体表,邪正交争于人体浅表部位所表现的证候。
太阳病是外感病的初期阶段,病位表浅。
太阳统摄营卫,主一身之表,抗御外邪侵袭,为诸经之藩蓠。
外邪侵犯人体,太阳首当其冲,故首先表现为太阳病证,并以恶寒、头项强痛、脉浮为其主要临床表现。
风寒袭表,卫阳被遏,肌腠失于温养,故恶风寒;足太阳经脉受邪,经气不利,气血运行不畅,致头项背疼痛;正邪抗争于太阳肌表,脉气鼓动于外,故脉浮。
六经辨证和经络辩证
六经辨证和经络辩证六经辨证和经络辩证六经辨证,始见于《伤寒论》,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在《素问·热论》等篇的基础上,结合伤寒病证的传变特点所创立的一种论治外感病的辨证方法。
它以六经(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为纲,将外感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证候,总结归纳为三阳病(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三阴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类,分别从邪正盛衰,病变部位,病势进退及其相互传变等方面阐述外感病各阶段的病变特点。
凡是抗病能力强、病势亢盛的,为三阳病证;抗病力衰减,病势虚弱的,为三阴病证。
六经病证,是经络,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
其中三阳病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
所以说六经病证基本上概括了脏腑和十二经的病变。
运用六经辨证,不仅仅局限于外感病的诊治,对内伤杂病的论治,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一、六经病证的分类六经病证是外邪侵犯人体,作用于六经,致六经所系的脏腑经络及其气化功能失常,从而产生病理变化,出现一系列证候。
经络脏腑是人体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故某一经的病变,很可能影响到另一经,六经之间可以相互传变。
六经病证传变的一般规律是由表入里,由经络而脏腑,由阳经入阴经。
病邪的轻重、体质强弱,以及治疗恰当与否,都是决定传变的主要因素。
如病人体质衰弱,或医治不当,虽阳证亦可转入三阴;反之,如病护理较好,医治适宜,正气得复,虽阴证亦可转出三阳。
因而针对临床上出现的各种证候,运用六经辨证的方法,来确定何经为病,进而明确该病证的病因病机,确立相应的治法,列出一定的方药,这正是六经病证分类的意义所在。
(-)太阳病证太阳病证,是指邪自外入或病由内发,致使太阳经脉及其所属脏腑功能失常所出现的临床证候。
太阳,是阳气旺盛之经,主一身之表,簇摄营卫,为一身之藩篱,包括足太阳膀胱经和手太阳小肠经。
外邪侵袭人体,大多从太阳而入,卫气奋起抗邪,正邪相争,太阳经气不利,营卫失调而发病;病由内发者,系在一定条件下,疾病由阴转阳,或由表出里。
古中医精髓——六经的经气辩证
古中医精髓——六经的经气辩证任何辩证,不管他怎么样去解释阴阳五行,最终要归纳到脏腑和经络的气机运行上,六经的经气辩证,是古中医的精髓。
古人讲究脏腑之间是一种标本关系,既然有标本关系,就有阴阳关系。
既有脏腑的关系,又有经络的关系,又有脏腑和经络之间的关系。
风寒暑湿燥火是六个气,所谓的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是由五行衍化而来,因为五行只有两对阴阳,有东南西北,没有与中相对立的一面,而设有上下阴阳和四季土的阴阳。
从五行的辩证思维看,通过五行可以在临床辩证脏腑气机盛衰,在临床的调理和治疗上,六经的经气辩证实际上包括了五行辩证,也包括了它的辩证思维和治疗法则。
古人把六气看成临床研究五运六气的基本的基本。
六经之气以风寒暑湿燥火为本,以三阴三阳为标。
六是阴数,天为阳在天有六气,用阴数;五是阳数,地为阴在地有五行,用阳数。
此为阴阳揉合的道理。
男子二八天癸至,女子二七天癸至,也是阴阳气机揉合的道理。
如果没有阴阳气机的揉合,就不会有气机的交换,就不会有气机的升降与出入,生命就不可能存在。
实际上,在天的六气是由地而出,在地的五行是由天而降。
天上的五运包括玄天之气,丹天之气,素天之气,苍天之气等。
“本标之中见者”,其中就有脏腑的表里关系,“中见”讲的就是中气。
例如,少阳与厥阴相表里,即胆和肝相表里,这里把脏腑的阴阳表里学说运用到六经六气的相对阴阳的概念之中。
阳明与太阴相表里,就是脾和胃相表里,太阳与少阴相表里,我们可以广泛地思维,就是足太阳和足少阴。
万物疗法提示提醒大家,这里所讲的六个气,讲的是三阴三阳,伤寒论讲的是六经,他是以这个为基础。
在这里,提醒大家,不仅仅是足经,一定要考虑到手经,所以说,他们有表里关系,表里是相通的,脏腑之间的气机是相通的,脏腑和经络之间的气机也是相通的,经络的名称实际上就概括有脏腑的气,脏气或者腑气,他们之间互为中气。
例如,太阳经,太阳属于寒水,太阳之所以称为太阳是因为它含有阳气,而他的本是水气,是寒水之气,所以它在标称为阳,在本为寒水,中间就是他的脏气,因为它和少阴相表里,所以说它中间所见的是少阴君火之气。
中医运用气机升降理论治疗杂病心法
中医运用气机升降理论治疗杂病心法
中医气机升降理论是中医学中一种重要的理论体系,它是指人体内部的气机能够正常
地升降运行,从而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在中医治疗中,根据气机升降的失调情况来进行
治疗,可以有效地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改善身体的各种不适症状,达到治疗杂病的效
果。
气机升降理论主要包含气机升、降、出、入四个方面。
气机升指的是人体内的气机从
下至上的升动过程,如呼吸、消化等;气机降指的是人体内的气机从上至下的降落过程,
如排尿、排便等;气机出指的是人体内的气机从内至外的排除过程,如汗液排泄等;气机
入指的是人体内的气机从外至内的吸收过程,如食物的消化吸收。
在中医治疗中,根据气机升降的失调情况来进行针灸、推拿、按摩等疗法。
如果人体
的气机升降失调导致头痛、眩晕等症状,可以通过刺激头部的穴位来调节气机的升降运动,从而改善症状。
还可以采用草药内服的方式来调节人体的气机,比如通过食疗,服用一些
有助于气机升降的草药,从而达到治疗杂病的效果。
气机升降理论在中医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地判断疾病的病机
所在,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它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疾病的原因和发展过程,从而
增强治疗的主动性。
它可以提高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气机升降谈六经病的病机气机升降的基本形式是阴升、阳降、阴出、阳入,并为以中土为枢轴,火、金、水、木为轮周的协调运转所体现。
人体生理和病理状态,是气机升降正常和异常的反映。
因此,对《伤寒论》六经病的病机就可用这一理论为指导加以探讨。
一、太阳病是营卫出入之机的失调太阳病主要指表证。
周学海在《读医随笔》中说:“外应皮毛,协营卫而主一身之表者,为太阳膀胱之气。
”因此,首先应明了营卫出入之机。
营在脉中为阴,卫在脉外为阳,营卫要协调,应当营出而卫入。
如果营在内而不出,卫在外而不入,就是营卫不和,从而导致太阳病。
太阳中风,是病人外感风寒之邪而以风邪为主,风性主散,卫气外趋,不能固守营阴,营阴从卫气疏漏之处外泄,故发热恶风而必汗出。
太阳伤寒,是病人外感风寒之邪而以寒邪为主,寒主收引,营卫之气郁闭,卫气不得内入,营阴不得外达,故发热恶寒而必无汗。
上述二证皆当调和营卫。
对营卫相离因卫气外趋者,当引卫入营,以桂枝汤治疗。
对营卫相离因营卫郁闭者,当发表散寒,以麻黄汤治疗。
至于对“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为何仍要发汗,并“先其时发汗”,乃因本证卫气并非总浮于外,而是时或外浮,故时或自汗出。
但此时是营阴从卫气疏漏处外泄,故虽汗出,营卫仍不相合,必借助药力,复发其汗,使营阴泛达于卫,阳得阴恋而能入,卫气即不再外浮。
其“先其时发汗”,即选择未汗出时服药发汗,无非因此时营卫相距较近,营阴外达与卫气相合更为捷便而已,如此则药效易得,且汗出亦不会过多。
徐灵胎所说“自汗乃营卫相离,发汗使营卫相合”之理,即在于此。
二、阳明病是阳土之气的不降“胃家实”是阳明病的病机。
胃气以息息下行为顺,故“胃家实”即胃气因实邪阻滞而不降。
胃为阳土,其气不降,多呈阳热之气亢而向上,向外之象。
如胃热弥漫于阳明之经,充斥于表里内外,见高热、烦渴、大汗出、脉洪大等症,为阳明经证;如燥热相结,成燥屎阻结于胃肠,府气不降,见潮热、不大便、谵语、小便数、腹胀满、绕脐痛、脉沉实等症,为阳明府证。
不论经证、府证,皆属阳土之气不降。
阳明篇中最发人深思者,是“脾约”一证。
原文为为“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对此条诸家多以胃强脾弱,脾被约束为解,但说理不透,如以气机升降理论解释,即豁然开朗。
本证发于太阳病发汗、泻下、利小便后,亡津液,胃中干燥,虽有胃肠燥热,但毕竟以胃阴虚为主。
阳土之气无阴液携恋而不能降,故大便硬,由此又引起了阴土之气的不升。
《素问〃六微旨大论》说:“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四者之有,而贵常守,反常则灾害至矣。
”所谓“常守”,即升降出入四者互为因果,恋守勿失。
脾胃同居中土,为气机升降的枢轴,当其旋转之时,如胃气不能从右而降,则脾气亦不能从左而升。
本证即因胃气不降而约束脾气不升,故称为“脾约”证;但病本在胃,故列入阳明病。
脾为胃行其津液,可将水谷精微上输于肺,再布于全身。
今脾气不升,则胃中水谷津液逕由小肠偏渗膀胱,故小便数;津液亦不能还入胃中,故大便硬不得缓解。
津液偏渗亦使脾脏自身阴液亏乏,故趺阳脉既因胃气不降而脉浮,复因脾气不升、脾阴不足而脉涩。
胃气不降是病态的亢奋,故曰“浮则胃气强”;脾气不升而津液偏渗,故曰“涩则小便数”;究其原因是胃强不降致脾弱不升,故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
可见,仲景在阳明篇论述脾约,是使读者体会脾胃在气机升降中的内在联系。
三、少阳病是气机升降道路的不畅周学海在《读医随笔》中说,“通行内外,应腠理而主一身之半表半里者,为少阳三焦之气。
”对少阳病,不应仅仅理解为胆病,更主要的是三焦病。
《金匮要略》说:“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
”“凡在内的脏器,在外的皮、肉、脉、筋、骨,其中组织间隙,皆三焦通会元真之处,而为少阳所主,故章虚谷说:“凡表里之气莫不由三焦升降出入。
”三焦为气、水之通道,邪入少阳,气机升降道路壅塞,必须表现阴出阳入与阴升阳降的失常。
少阳病提纲是“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此仅属少阳相火上炎,不足以反映少阳病病机,应援引小柴胡汤证分析。
本证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症状表现在周身表里上下,既有胆病,亦有三焦病。
往来寒热是自觉恶寒与发热往复出现。
腠理在皮肉营卫之间,邪阻三焦,入于腠理,外并于表则恶寒发热,内并于里则但热不寒,出入于表里之间,故恶寒与发热往复出现。
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渴,腹中痛,胁下痞硬,多属胆病,由胆木之气不舒,或木火上炎,或胆木犯胃所致。
胸中烦而不呕,咳嗽,心下悸、小便不利,不渴、身有微热,则多属三焦气道不利,气水升降失调所致。
因此,条文在论述少阳病病机时指出“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把少阳统三焦而主腠理之理提示得一清二楚。
四、太阴病是阴土之气的不升就《伤寒论》而言,太阴病以“脾家”即脾脏的病变为主。
太阴病提纲云:“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其中最重要的症状是自利。
“自利益甚”是言腹满而吐,食不下等一系列症状,每随下利之甚而愈如严重,足见下利是左右太阴病全局、决定病情发展变化的关键。
所以,条文重申:“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
”由此推知,即使腹满而吐,食不下,但无自利一症,则是否属太阴虚寒证尚应斟酌。
就临床所见,腹满而吐,食不下,有属脾与属胃的不同,如阳明府实怔就有这类症状。
两者除从这类症状的自身特点加以区别外,就是以是否兼见下利,并伴随下利而加重为辨证要点。
此因脾为阴土,其气当升,脾气不升,则清气下陷,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
”脾胃同居中土,为气机升降的枢轴,脾土之气不从左升,则胃土之气亦不从右降,其理与胃土之气不降而后脾土之气不升相同。
所以,太阴虚寒下利多伴腹满而吐,食不下的胃气不降之症,《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浊气在上,则生䐜胀”即指胃气不降。
《灵枢〃阴阳清浊》篇说“阴清而阳浊”,胃为阳土,阳土之气不降,故曰浊气在上。
不过,太阴病的胃浊不降与阳明自病者有标本的不同,太阴虚寒证是清气不升为本,浊气不降为标,故腹满可时减(得温熨阳气暂通则减);虽吐,却非食已即吐;虽食不下,亦只是食欲不振,而非不能纳谷。
此外,腹痛亦必时轻时重。
时发时止,得按痛减,而非痛无休止,得揉按更甚。
可见,此证的关键不在主纳食之胃,而在主运化之脾,故条文说:“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显然,四逆辈概括了一切温运脾阳,升清以降浊的方剂。
五、少阴病是水火升降的失常心属火,肾属水,水升火降是维持人体阴阳平衡的根本。
少阴病就是心肾水火升降的失常。
其原因虽因水中之水火与火中之水火的偏盛偏衰,但本质上无非火衰与水衰两方面,其水盛或火盛是在火衰或水衰的基础上继发,故少阴病不外阳虚寒化证与阴虚热化证两种类型。
少阴寒化证,是由心肾阳衰,特别是肾阳衰微所致。
“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是其基本病机。
肾阳衰微,不能蒸腾肾水以达于上、达于外,则在下出现下利,小便色白”,在上出现口渴,故曰“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
”失此不治,在下阻凝不化,在上、在外阴液更为缺乏,则在上、在外的阳气由于失去阴液的携恋而不能下、不能入,反而上浮、外越,形成戴阳证、格阳证。
在上的脏器有心、肺、胃,心阳不降则烦,肺阳不降则咽痛,胃阳不降则干呕。
上部的阳气不得降于下,甚则“面色赤”。
肌表的阳气不得入于内,则发热,汗出,甚则“身反不恶寒”。
治此当从本治,壮阳气,蒸津液为主,故皆以生附子、干姜为主药。
轻证用四逆汤。
格阳重证,方用通脉四逆汤,重用生附子、干姜,并用炙甘草从中焦化生营血,则血脉可通,且脾为营之本,补脾生营,则在表的卫阳得营阴之恋而内入,反不恶寒的格阳证即愈。
戴阳重证,方用白通汤,以葱白与生附子、干姜为伍,葱白色白而味甚辛烈,有辛润肾燥,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之功,即先引津液上达,则在上的阳气自能得恋而下降,与肾气相交通,面色赤的戴阳证即愈。
少阴热化证,是由肾水亏虚,不能上济心火,且心血不足,不能携恋心火下行所致。
心火上炎,神不守舍,阳不入阴,故“心中烦,不得卧”。
治此当补肾水,养心血为主,佐清心降火之品,方用黄连阿胶汤。
方中阿胶、白芍补阴养血,黄芩、黄连清心降火,更有鸡子黄滋养阴血,从中焦斡旋,发挥媒介作用,于是水升火降,诸症即愈。
六、厥阴病是气血升降的逆乱厥阴病有寒证、热证,特别是有寒热错杂证。
探讨这些证候产生的原因,是《伤寒论》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厥阴寒热错杂证,是在少阴虚寒证阳虚阴亦亏的基础上产生的。
造成阴亏的原因有二:一是少阴阳衰,不能蒸化阴液,无阳则阴无以生;二是下利日久,阴液丧失过甚。
少阴篇在论述虚寒证时多次强调指出“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利止脉不出”、“数更衣,反少”以及“利止亡血也”等一类阳损及阴,阳亡阴亦竭的症状,即为以后论述厥阴寒热错杂证的产生埋下了伏笔。
因阳虚必导致下寒,阴亏则导致上热。
病至厥阴,虽相火不足(足则能御阴邪,不致发病),但阴尽却又有阳复之机,相火即可乘势得以伸张,因而又急需肾水上济以滋柔。
恰在此时,肾阴严重亏虚,即肝血亦因肾阴亏虚而生化不足,从而造成阴不恋阳,水不济火,水不涵木,相火独亢,冲逆向上的局面。
相火是厥阴气火,气为阳,血为阴,气火应降而反上逆,阴血应升而不上荣,故亦属阴不升而阳不降的气机逆乱。
本证下寒是本,阴血不足所致上热是由阳气虚衰继发而来,因而是标。
治病求本,故应以温下寒为主。
但阴液不足,单温下寒又恐更耗阴血,故应补阴、滋阴、坚阴。
此时标热不除,又会下吸肾水,故又应清其上热。
所以,总的治则应是温下寒、清上热、滋阴血。
乌梅丸辛升、苦降、酸滋,三法合和成方,可供临床治疗这类证候时组方的参考。
厥阴寒证,有肝气虚、肝阳不足、浊阴上逆的吴茱萸汤证,又有血虚寒凝的当归四逆汤证。
一偏在气,一偏在血:一偏在经脉,一偏在血脉。
厥阴寒证亦有“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治同少阴格阳证。
厥阴热证,或因肝气郁久化热,或因阳复太过,皆易灼伤营血,上为咽痛喉痹,下为下利便脓血。
可见,厥阴病不论寒证、热证、寒热错杂证,皆属气血升降不调而引起的气机逆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