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宗族社会福利

合集下载

义庄社会保障模式的变迁及意义

义庄社会保障模式的变迁及意义

一、早期义庄社会保障模式:宗族福利早期义庄的典型代表是北宋范仲淹创立的范氏义庄,其首创的义田-义学-义宅社会保障模式和?义庄规矩?对同时代及后来继起的其他宗族义庄保障都具有示范意义。

因此,北宋时期范氏义庄的保障模式可作为早期义庄社会保障模式的典范。

北宋皇佑元年〔1049年〕,时为尚书、资政殿学士、礼部侍郎、杭州知州的范仲淹以其俸禄于苏州置良田十余顷,将田租捐于范氏宗族,旨在为族人生活提供福利,这即是义田。

钱公辅的?范文正公集?义田记?称范仲淹是一个乐善好施的人,在发达之后更是买了千亩良田作为义田,为其族人提供帮助,在族人吃、穿、嫁娶方面都有补助,从而保证了族人能够有饭食、有衣穿、有钱使。

为了使义庄能够继续健康运行,范仲淹制定了?义庄规矩?作为范氏义庄的管理制度。

其内容大体分为四个方面:第一,向族人发放义米、布匹等生活必需品。

第二、族人如有嫁娶丧葬之事,皆给予相应资助。

第三,丰年留三年粮作为储备,以御凶年。

第四,乡里、外姻、亲戚中有贫困、急难不能度日者,诸房商议核实,酌量济助。

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就指出范家没有穷人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范家子孙一直都遵守义庄的规矩。

从以上行动与规范之中可以发现,早期义庄的保障模式大体是对全体族人进行普遍施惠,而仅在有限的程度上对贫困族人酌情加以救助。

同时,嫁娶丧葬之事用钱多在于操办礼节仪式,与族人基本生活保障并无太多联系。

因此,早期义庄社会保障模式的目的不是为了维持部分贫困宗族族人的基本生活,而着眼于为全体族人提供额外的收入。

因此,与其将早期义庄的社会保障模式视为一种社会救济,不如将之定性为一种以义田田租收入为基础的宗族福利制度。

二、义庄的社会保障模式的发展〔一〕义庄社会保障模式的转向义庄的存在为宗族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一定的经济保障,然而随着明清社会的发展,宗族人口逐渐增加,均摊到每个人身上的宗族福利也就日益减少,早期义庄以宗族福利为原那么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难以为继。

同时,由于同等价值的财物对于贫户和富户的效用存在差异,宗族内部也逐渐认识到平均主义的社会保障规那么往往并不意味着公平。

《社会福利思想》 -笔记

《社会福利思想》 -笔记

《社会福利思想》一福利福利思想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含义,但基本界定是大同小异的。

福利从本质上讲是指人类所获得或所具有的一种有助于实现幸福的物质和精神手段,也是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目标,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英国,社会福利被定义是为了保障全体国民的物质的、精神的和社会最低生活水准而由政府和民间提供的各项社会服务的总和。

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为改善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向全体国民提供的各种津贴、实物、设施和服务。

与目前使用的社会保障的概念基本相同。

狭义的社会福利属于目前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与社会保障中的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优抚安置等子系统并列。

2、社会福利的类型(两分法)美国学者威伦斯基和李宾士在《工业社会与社会福利》一书中将社会福利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剩余性社会福利,是指个人无法从家庭和市场上获得必需的社会服务时,国家和政府将向其提供福利援助。

国家或政府在提供社会福利时一般都进行严格的家庭调查以确定符合享有社会福利的资格。

第二类是制度性福利,它是指国家和政府为全体国民提供的福利,它通过向社会中所有国民提供相应地福利服务,不以种族、民族、贫富、职业等不同而区别对待。

(三分法)英国学者理查德dot蒂特马斯在《福利的承诺》中将社会福利划分为三种:一是剩余性社会福利,二是财政福利,三是职业福利。

在之后出版的《社会政策导论》中,他将社会福利划分为剩余性社会福利、制度再分配社会福利和工业成就——表现型社会福利三种。

剩余性社会福利和制度再分配社会福利与威伦斯基和李宾士的界定基本相同,工业成就——表现型社会福利是指社会福利同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工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是社会需要满足的前提条件。

社会福利的实践形态社会福利在前工业社会以慈善的形态存在;在工业社会是以福利国家的形态出现;而在后工业社会,则以福利的形态出现。

社会福利的早期形态是作为一种民间慈善事业存在的,在西方,工业革命之前的社会福利是建立在自由主义、个人责任和私人善行的基础上的行动,其宗教色彩和道德责任较强,宗族、家庭是福利提供的主要载体。

福利思想概论

福利思想概论

福利思想概论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1、社会福利制度是在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以后才正式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但社会福利作为一种社会思想和思潮,其发生源头却可以追溯到原始氏族公社时期。

2、广义的社会福利覆盖的对象是全体国民。

3、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空前变革的时代,也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原典时代”。

奠定了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基本概念、范畴和理论体系。

4、孔子提出了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基本概念,并初步构建了别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5、孔子社会福利主张的理论依据是其仁学思想体系。

其思想体系主要是由“重礼”“贵仁”两个方面组成。

6、孔子所强调的“礼”,实际是要求人们从各方面恢复或遵循“周礼”。

7、韩非根据“贫富分化合理论”的论点直接导出“反足民论”的反社会福利主张。

8、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从“道论”出发,对现实社会的不平等进行了抨击,提出了“损有余以补不足”的主张。

9、放贷指政府贷给灾民种子、粮食、牲畜、农具生活和生产必需品以维持生产和生计。

10、徙流民指政府将因灾荒而外出求生的流民有组织的迁往某地就食以减缓灾区的压力。

11贾谊和晁错将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结合提出了灾荒成因论。

12贾谊和晁错从社会治乱安危看待社会的储蓄问题,提出了“积粟备荒论”。

13董仲舒生活在西汉中期,提出了使贫者“足以养生”的社会福利思想。

14、董仲舒认为,百姓贫穷空虚的原因虽然非常复杂,但官僚地主依仗特权“与民争利”,是最主要的原因。

他提出了“限民名田”论。

15、王符把“天心”与“民心”统一起来,提出了“天以民为心”的思想。

16、董煟的代表作是《救荒活民书》。

17、董煟的救荒论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18、李贽的观点有“童心说”和“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19、唐甄认为统治者的掠夺是百信陷于贫困的重要原因。

20、龚自珍是封建时代最后一位和近代时期第一位思想家。

21、洪仁玕积极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在中国福利思想史上第一个提出了具有近代意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中国福利思想概论知识点

中国福利思想概论知识点

1,社会福利及类型是什么?社会福利——指政府,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了帮助社会成员解决困难,满足他们的物质及文化等方面的需要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及相应的服务,是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主要包括公共福利设施,少儿福利,老年人福利,妇女福利,残疾人福利,离退休福利,教育福利,慈善事业,社会救济等。

2,中国的社会福利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救灾救荒思想(2)济贫思想(3)安老怀少思想(4)残疾人福利思想(5)妇女福利思想(6)社会优抚思想(7)社会教化思想3,简述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特点。

(1)从宏观角度看,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具有与哲学思想和社会政治思想体系紧密结合的特性(2)从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发展的动态轨迹看,具有明显的早熟性。

(3)就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总体特征而言,大部分思想家的社会福利主张都带有典型的“宗族福利保障”色彩。

(4)很多思想家往往把社会福利目标的实现寄托于带有乌托邦色彩的理想社会中。

4,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史的发展分期。

(1)春秋战国时期(2)秦汉时期(3)魏晋南北朝时期(4)隋唐宋元时期(5)明清时期(6)近代时期5,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重礼”是其表层结构,“贵仁”是其思想核心。

6,简述孔子“惠民利民”思想的主要内容。

(简答)(1)济众助人(2)均无贫(3)薄赋敛7,在“有道”的理想社会中,应该重点关心照顾的是老人和儿童。

8,“薄赋敛”思想的深化:(1)孔子主张对百姓实行轻税政策,藏富于民,(2)孔子在限制徭役方面,提出了“使民以时”的观点。

所谓使民以时,就是在役使老百姓时不要误农时,并含有不要过度劳民的意思。

(判断)9,孔子提出了“庶,富,教”的社会教化程序思想。

(判断)10,孟子以人性善为出发点。

11,论述孟子社会福利思想的理论依据。

(1)孟子社会福利思想的理论依据是性善说和重民论。

孟子社会福利思想的总框架,主要是建立在他的“性善说”和颇具民本主义色彩的“仁政”学说的基础上。

(2)在性善说中,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并把对这个问题论证的结果作为构想社会治理方案的依据。

人类学视野中的宗族社会研究

人类学视野中的宗族社会研究

人类学视野中的宗族社会研究一、概述宗族社会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一直以来都是人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宗族社会以血缘关系为基础,通过共同的信仰、仪式、习俗等文化纽带,将族群成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特征。

在人类学的视野中,宗族社会研究不仅关注其内部的结构和运行机制,还深入探索其与社会、经济、政治等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

通过对宗族社会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本研究旨在从人类学的角度出发,对宗族社会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

我们将综合运用田野调查、文献分析、比较研究等多种方法,探讨宗族社会的形成、发展、变迁及其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我们也将关注宗族社会在现代社会中的变化和适应,以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挑战。

1. 宗族社会的定义与特征在人类学视野中,宗族社会是一种基于血缘和姻亲关系形成的社会组织形式,它在中国及许多东亚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宗族社会以家族为核心,通过一系列复杂的亲属制度和仪式活动,维系着成员间的紧密联系和社会秩序。

宗族社会具有鲜明的特征。

它强调血缘关系的至高无上,认为血缘是连接每个成员的纽带,是身份认同和归属感的基础。

在宗族社会中,家族成员间的亲疏关系往往决定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权利义务。

宗族社会注重尊卑有序、长幼有别的等级制度。

家族中的长辈享有极高的权威,他们不仅是家族事务的决策者,也是道德规范的守护者。

家族成员需要遵循严格的辈分和排行规则,以维护家族的和谐稳定。

宗族社会还表现出强烈的集体意识和团结精神。

在面对外部挑战和困难时,宗族成员往往会团结一致,共同抵御外敌或应对危机。

这种集体意识和团结精神不仅增强了宗族的凝聚力,也为成员提供了强大的社会支持。

宗族社会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仪式活动。

这些仪式活动不仅有助于加强家族成员间的联系和认同,也传承着家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宗族成员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和家族使命。

中国福利思想概论

中国福利思想概论

1.社会福利制度是在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以后才正式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但社会福利作为一种社会思想和思潮,其发生源头却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原始氏族公社时期。

2.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由政府举办和出资的一切旨在改善人民物质和文化、卫生、教育等生活的社会措施。

广义的社会福利覆盖的对象是全体国民。

3.狭义的社会福利仅指由国家出资或给予税收优惠照顾而兴办的、以低收费或免费形式向一部分需要照顾的社会成员提供物质帮助或服务的制度。

狭义的社会福利实际上就是指经济福利,是社会福利中能够用货币衡量的部分。

4.现在大多数欧美国家是从广义的角度理解社会福利的,而我国则通常是从狭义的角度理解社会福利的。

5.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发展的特点:早熟性、政治伦理性、宗族福利保障色彩、乌托邦色彩。

6.中国的大部分领土处于北温带,属于温带气候,这是黑格尔所谓“历史的真正的舞台”。

7.论述中国的气候变迁对中国的福利造成怎样的影响:①首先是温度的变迁,总的趋势是由暖变冷,第一个时期属于温暖期,第二个时期即寒暖交错期,第三个大的气候时期是寒冷期,第四个大的气候时期为“仪器观测期”;②其次是由温度变化带来的湿润度的变化,其大势是随着气温的变冷而逐渐变得干燥;③以上两方面气候的变化所产生的复杂后果,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开发、民族的迁移、人口的变化、文化的传播,以至社会的治乱和王朝的兴衰都起着或大或小的作用。

特别是气候还与灾荒直接相关。

中国是一个多灾荒的国度。

因此,备荒、救灾就成为古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大事,也自然成为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主体内容。

8.论述中国社会福利思想植根的经济基础是什么:以农耕自然经济为主体的社会经济形态。

①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生态环境,孕育了华夏民族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生产形态;②在农耕自然经济中,手工业和商业是农业派生出来并为之服务的附属经济形式。

中国历朝奉行“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严重制约了资本主义萌芽,延缓了自然经济的解体;③中国在五千年的农耕经济历史中,出现过举世闻名的农业盛世,产生了农耕经济文化,而中国传统的社会福利思想,就植根于这样的经济环境中。

社会福利知识:宗教信仰和文化传承的福利保障规定

社会福利知识:宗教信仰和文化传承的福利保障规定

社会福利知识:宗教信仰和文化传承的福利保障规定在现代社会中,宗教信仰和文化传承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这些信仰和文化的传承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和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福利保障规定必须容纳这些信仰和文化,并对其提供支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究宗教信仰和文化传承的福利保障规定。

宗教信仰和福利保障规定许多国家的宪法都承认了宗教信仰的自由,因此政府需要制定相关规定,以保障人们实现这些信仰的权利。

根据这些规定,政府应确保所有宗教团体都拥有平等的机会行使其信仰自由的权利。

除此之外,政府还需确保宗教团体的基础设施得到必要的支持,例如,建造教堂、清真寺等场所,或是协助宗教组织进行慈善活动。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宗教组织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同时也可以提高公众对于政府的信任感。

此外,宗教信仰还与一些福利保障规定的实施息息相关。

例如,在一些国家,婚姻法律中规定了宗教仪式的合法性,使得那些希望通过宗教婚礼结婚的人能够享受相应的权利。

此外,在一些死亡保险计划中,也包含了对于宗教仪式的支持,这使得人们能够在宗教仪式下为其逝去的亲人处理后事。

尽管大多数公民都能够自由行使其宗教信仰的权利,但是政府也需要确保这些权利不会影响到其他人的权利。

例如在一些社区中,噪音或者其它拜祭活动可能会导致邻里关系出现问题,因此政府应设法协调并解决此类问题。

文化传承和福利保障规定由于全球化的进程,社会中的不同文化在相互影响和融合。

为了保护传统文化和传承,政府需要对文化传承进行福利保障规定。

政府应设立相关资金及补贴项目,以促进该地区的文化传承和宣传。

此外,政府还应该通过设施的建设和社区的项目来降低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成本。

同样的,政府应该支持一些传统自发性活动以帮助大众了解和认识自身文化。

同时还需要确保文化传承的权利是否得到了平等的保护,并且要避免文化冲突产生。

总体来说,政府需要配备专业人员来维护文化遗产,并开展各种活动来促进其本地区的文化传承。

此外,政府也应该鼓励各族群众保留其传统习俗,包括宗教礼仪和文化传承的仪式。

中国福利思想复习思考题(2012.11)

中国福利思想复习思考题(2012.11)

中国福利思想复习思考题(2012.11)中国福利思想复习思考题(2012.11)题型及分值:单选(20*1=20分),多选(5*2=10分),判断改错(4*5=20分),简答(4*6=24分),论述(2*13=26分)。

绪论⼀、单项选择题1.社会福利制度作为⼀种社会制度,其正式形成和发展是在(D,P1)A.14世纪以后B.16世纪以后C.17世纪以后D.进⼊20世纪以后2. 社会福利作为⼀种社会思想和思潮,其发⽣源头可以追溯到(A,P1)A.原始⽒族公社时期B.奴⾪社会时期C.封建社会时期D.资本主义社会时期3. ⼴义的社会福利覆盖的对象是(B,P2)A.下层劳动者B.全体国民C.⽼⼈、妇⼥和⼉童D.全体灾民⼆、多项选择题(略)三、判断改错题(略)四、简答题1.简述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主要内容。

(P3-5)(1)救灾救荒思想;(2)重民与济贫思想;(3)安⽼怀少思想;(4)残疾⼈福利思想;(5)妇⼥福利思想;(6)社会优抚与社会教化思想。

2.简述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发展的特点。

(P6-7)(1)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早熟性;(2)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政治伦理性;(3)中国社会福利思想中的“宗族福利保障”⾊彩;(4)中国社会福利主张的乌托邦⾊彩。

五、论述题(略)第⼀章中国社会福利思想所依赖的地理与社会环境(略)第⼆章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历史演进⼀、单项选择题1.奠定了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基本概念、范畴和理论体系的时期是(C,P27)C.春秋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2.中国思想史上的“原典时代”是(D,P27)A.商周时期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 春秋战国时期3.孔⼦社会福利主张的理论依据是(B,P28)A.礼学思想体系B. 仁学思想体系C.天道思想体系D.王道思想体系4.提出了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基本概念,并初步构建了别具特⾊的理论体系的是(A ,P28)A.孔⼦B.孟⼦C.荀⼦D.墨⼦5. 孔⼦所强调的“礼”,实际是要求⼈们从各⽅⾯恢复或遵循(D,P28)A.禅让B.世袭C.作揖D.“周礼”6. 韩⾮根据“贫富分化合理论”的论点直接导出了(C,P33)A.“利民论”B.“爱民论”C. “反⾜民论”D.“富民论”7. 韩⾮提出“反⾜民论”的根据是(B,P33)A.“贫富分化差异论”B. “贫富分化合理论”C.“贫富分化扩⼤论”D.“贫富分化缩⼩论”8. 韩⾮认为实际的“济贫”措施是(A,P33)D.⽆所谓的9.⽼⼦对现实社会的不平等进⾏激烈的抨击,其出发点是(D,P33)A.“君论”B.“民论”C.“天论”D.“道论”10.政府贷给灾民种⼦、粮⾷、牲畜、农具等⽣活和⽣产⽤品,以帮助灾民维持⽣产和⽣计的⽅法是(A,P38)A.放贷B. 赈济C. 平粜D. 平籴11.政府将因灾荒⽽外出求⽣的流民有组织地迁往某地就⾷,以减缓灾区压⼒的⽅法是(C,P38)A.迁徙B.复出C.徙流民D.救济12.贾谊和晁错将⾃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结合起来考虑,提出了(B,P38)A.富安天下B.灾荒成因论C.与民休息D.礼达天下13.贾谊和晁错从社会治乱安危的战略⾼度看待社会的积蓄问题,提出了(D,P39)A. 灾荒成因论B.与民休息C. 富安天下D.积粟备荒论14.西汉中期,敏锐地察觉到盛世背后潜藏着深刻的社会⽭盾,其中认为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是贫富悬殊分化的是(A,P40)A.董仲舒B.贾谊C.晁错D.王符15.从维护西汉王朝统治的⾓度出发,提出了使贫者“⾜以养⽣”的社会福利思想的是(C,P40)16.董仲舒认为,百姓贫穷空虚的原因虽然⾮常复杂,但最主要的原因是(B,P40)A. 官僚地主依仗特权“与商争利”B.官僚地主依仗特权“与民争利”C. 军功地主依仗特权“与商争利”D.军功地主依仗特权“与民争利”17.董仲舒认为造成贫富分化的原因除官僚地主依仗特权“与民争利”外,还有⼀个更为深层的原因是(D,P41)A.奸商与民争利B.徭役繁重C.奢糜浪费D.⼟地兼并18.提出了著名的“限民名⽥”论的是(D,P41)A.孔⼦B.孟⼦C.贾谊D.董仲舒19.提出“天以民为⼼”思想的是(B,P41)A.董仲舒B.王符C. 贾谊D. 晁错20.《救荒活民书》的著者是(A,P52)A.董煟B.董仲舒C.王符D.王夫之21.董煟的救荒论,其主要⽬的是为了(C,P53)A.维护家族统治秩序B. 维护国家统治秩序C.维护封建统治秩序D. 维护贵族统治秩序22.提出“百姓⽇⽤即道”的著名思想家是(B,P56)23.主张“童⼼说”和“穿⾐吃饭,即是⼈伦物理。

中国古代社会救济主张

中国古代社会救济主张

中国古代社会救济主张[文章概述]中国的社会福利救济思想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非常久远的年代,我简略地考察了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到民国孙中山时期的相关资料,得出中国古代社会救济思想大致分为三类,第一是单纯的思想家提出一些关于之国安民的社会救济主张,它旨在告诉当权者应该做什么,怎样做才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第二类是当权者切实实施的一些社会救济的办法,;第三类是一些一段思想家站在普通民众的角度提出我们作为百姓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社会救济,我们希望你统治者怎样做我们才觉得最舒服。

本文把社会救济的思想从广义和狭义上,从正面和侧面上进行一些阐述,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一些简单的总结。

第一、理论渊源(一)社会大同论产生于公元前500多年前,中国的乌托邦思想。

实行公有制是大同社会的最高理想;政治上则主张社会民主,选贤任能;经济上主张社会财富归全体人民所共有,生活上实现社会统筹,各得其所。

在生产方面则是人人尽力去劳动,所有的社会成员均有保障。

东晋时期《抱朴子》:无阶级、无君臣、无压迫社会;陶渊明《桃花源记》:大家共同劳动,安居乐业的世外桃园;宋康与之《昨梦录》:描述了一个人人平等、按需分配的理想社会;洪秀全《愿道醒世训》:创立“太平天国”。

康有为1902年《大同书》:描绘了一个极乐世界,以仁爱之心作为大同社会理想的基石,同时汲取了自由、民主、平等思想,设想中涉及养老院、教育与医疗福利以及社会公益事业的经费来源,包含了丰富的社会保障的理念。

孙中山是中国传统的大同社会思想的又一继承者,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民生主义:“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家的生计,群众的生命。

”主张兴办功利教育事业、保障完全就业,实行全面公费医疗,并设立公共养老院,收养老人,供给丰美,俾之愉快,而终其天年。

当然这样的论调只能说是给社会福利或者说社会救济所要达到的不切实际的“共产主义”这个目标描绘一幅难以实现的彩图。

(二)社会互助论社会互助论是儒家思想的一部分,强调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助是可以付诸实践的一种社会保障思想。

宗族规章制度范本

宗族规章制度范本

宗族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规章旨在维护家族团结,传承家族文化,规范家族成员行为,促进家族和谐发展。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本家族全体成员,包括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父母、祖父母等。

第三条本家族秉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弘扬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章家族组织第四条本家族设立家族大会、家族委员会和家族办公室。

第五条家族大会是家族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制定家族发展规划、审议家族重要事项、选举家族委员会成员。

第六条家族委员会负责执行家族大会决议,处理家族日常事务,监督家族成员遵守规章。

第七条家族办公室负责家族文件的整理、保存,协助家族委员会处理家族事务。

第三章家族成员行为规范第八条家族成员应尊敬长辈,关爱晚辈,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第九条家族成员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诚实守信,公平正义,弘扬正能量。

第十条家族成员应注重自身品德修养,树立良好家风,传承家族文化。

第十一条家族成员应积极参与家族活动,促进家族凝聚力,为家族发展贡献力量。

第四章家族教育与传承第十二条家族重视成员教育,提倡终身学习,为成员提供学习资源与机会。

第十三条家族传承家族优秀文化,弘扬传统美德,培育新一代家族成员。

第十四条家族鼓励成员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回馈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五章家族资产管理与使用第十五条家族资产包括族田、房产、投资等,由家族委员会负责管理。

第十六条家族资产收益用于家族成员教育、福利、活动等事项,确保家族成员基本生活需求。

第十七条家族资产使用应公开透明,接受家族成员监督。

第六章违规处理第十八条家族成员违反本规章,将予以批评教育,严重者暂停家族成员资格。

第十九条家族成员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将移交相关部门处理,严重者取消家族成员资格。

第七章附则第二十条本规章解释权归家族委员会所有。

第二十一条本规章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如有未尽事宜,可适时予以修订。

第二十二条家族成员应积极参与家族规章的制定与修订,共同维护家族和谐发展。

明清时期中国的社会福利与救济制度

明清时期中国的社会福利与救济制度

明清时期中国的社会福利与救济制度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的重要时期,也是社会福利与救济制度逐渐完善的时期。

在明清时期,社会福利与救济制度在政府与民间的共同努力下,不断进步和发展。

首先,明清时期的社会福利主要通过皇室家族和朝廷来提供。

皇室家族是高福利群体,享受着特权和福利。

他们拥有丰富的土地、财富和仆役,生活优渥,受到朝廷的关注和支持。

朝廷也建立了一系列的制度来保障皇室家族的利益,如设立宗族学、设有独立的居住区域等。

同时,朝廷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提高皇室的福利待遇,如颁布法令,规定皇室子女的身份与权益。

这些措施有效地保障了皇室家族的权益,为他们提供了丰厚的福利。

除了皇室家族,农民也是明清时期重要的福利对象。

明代时期,朝廷积极推行农田水利事业,修建水利工程,提高农田灌溉率,从而增加了农民的粮食产量,保证农民的温饱。

此外,明清两代的朝廷还多次发布针对农民的福利政策,如减税减赋、赈济灾民等。

这些政策提供了直接的帮助和援助,有效地缓解了农民的生活困难。

在商业和手工业发展的明清时期,工匠和商人也成为了可以享受福利的人群。

朝廷为了促进工商业的发展,鼓励工匠和商人的创业和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如设立专门的商园和工商场所,提供商业贷款和赈济贷款等。

这些政策有效地保护了工匠和商人的权益,并为其提供了发展的环境和机会。

此外,明清时期的社会福利与救济制度还包括对弱势群体的救济。

朝廷为孤儿、孤寡、病患、残疾者等弱势群体提供了救济和福利。

例如,明代时期,有专门的救济院为孤儿和孤寡提供食宿、学习和生活保障;清代时期,有刑满释放者的安置制度,为刑满释放者提供住所和工作机会,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这些制度为弱势群体提供了帮助和支持,让他们能够过上相对安稳和有尊严的生活。

总之,明清时期是中国社会福利与救济制度发展的重要时期。

无论是对高福利群体的保护还是对农民、工匠和弱势群体的救济,明清时期的朝廷都积极参与其中,通过政策和制度的制定与完善,为不同人群提供了相应的福利与救济。

宗族基金会规章制度

宗族基金会规章制度

宗族基金会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和传承宗族文化,促进宗族团结和发展,提高宗族成员的文化素质和生活水平,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宗族基金会是宗族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组织,旨在团结宗族成员,传承宗族文化,促进宗族发展。

第三条宗族基金会的名称为XX宗族基金会(以下简称“本基金会”)。

第四条本基金会的宗旨是:传承和发扬宗族文化,促进宗族团结,开展慈善事业,助力宗族发展。

第五条本基金会遵循“自愿、平等、民主、科学”的原则,依法开展活动,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章组织形式第六条本基金会的组织形式为常设机构,设立理事会、监事会,设立办公室。

第七条理事会是本基金会的最高权力机构,由全体会员代表组成,每届任期为五年。

第八条理事会负责制定本基金会的重要决策和方针政策,选举产生理事长、副理事长等职务。

第九条监事会负责监督理事会的工作,保障基金会的合法权益,维护成员利益。

第十条办公室是本基金会的行政机构,负责具体事务的处理和执行。

第三章会员权利和义务第十一条本基金会成员自愿加入,享有平等权利。

第十二条会员有权参加基金会的各项活动,提出建议和意见。

第十三条会员有义务遵守本章程和基金会规定,积极支持基金会的工作。

第十四条会员有义务维护基金会的声誉和利益,保护宗族文化传统。

第十五条会员有权参与基金会的选举和决策,监督基金会的管理。

第四章财产管理第十六条本基金会的财产来源包括会员捐赠、社会捐助和其他合法收入。

第十七条基金会的财产必须用于宗族发展、文化传承和公益事业,不得挪用或私分。

第十八条基金会的财产管理由监事会负责监督,定期公布财务情况。

第五章活动内容第十九条本基金会的活动范围涵盖文化传承、慈善助学、社会公益等领域。

第二十条基金会可定期开展文化讲座、文化交流、宗族联谊等活动。

第二十一条基金会可设立基金,资助有困难的宗族成员、开展慈善活动。

第六章知识产权保护第二十二条本基金会尊重和保护宗族文化传统和知识产权,禁止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自考《中国福利思想》复习题简答

自考《中国福利思想》复习题简答

简答:一、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主要内容(6点):1.救荒救灾思想2.重民与济贫思想3.安老怀少思想4.残疾人福利思想5.妇女福利思想6.社会优抚与社会教化思想。

二、中国社会福利福利思想发展的特点(4点):1.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早熟性2.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政治伦理性3.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宗族福利保障”色彩4.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乌托邦色彩。

三、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从其“礼说”和“仁论”出发,构建了理想的“王道”、“仁政”社会的福利观。

四、孔子和孟子主张“惠民”、“利民”、“富而后教”,成为中国社会福利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学派。

五、汉初的社会救济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为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状况而采取的宏观社会经济措施;另一类则是针对百姓个体的社会经济措施,包括招抚流亡、轻徭薄赋、尊老、恤鳏寡孤、付出即免除徭役税收等。

六、简述贾谊和晁错的灾荒成因论:一方面,从自然界演化的规律看,灾荒的发生往往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另一方面,富商大贾生活腐化,穷奢极欲,霸占和消耗了社会上的大量财富,是国家日益贫穷,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降低。

七、康熙的社会福利思想(4点):1.勤救民疾2.救灾赈饥3.蠲免赋税4.救济旗人八、龚自珍阐发的“贫富论”的内容:1.龚自珍揭露了社会中的贫富不均、贫富两极分化现象,认为这是社会大动荡前夜的主要征兆。

2.龚自珍认为贫富不齐的程度是决定历代王朝存亡兴废的普遍规律。

3.龚自珍还借夏、商、周三代财富分配平均的故事,来影射批判现实社会的不平。

4.龚自珍认为造成现实社会贫富大不齐的原因主要是官吏的贪污中饱和商人的兼并。

九、林希元认为社会救助行动,赈济工作特定的程序要求有(3点):1.要注意赈济对象自身对灾难承受能力的差异性特点。

2.赈济工作要讲求艺术。

3.调粟他郡,稳定灾民情绪。

十、“安老怀少”构成《礼记》社会福利思想的重要内容包括(4点):1.《礼记》对老人年龄有详细的划分。

2.对老人施行社会福利保障的主要依据是年龄和地位。

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史重点

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史重点

简答:1、中国福利思想的主要内容:救灾救荒思想,济贫思想,安老怀少思想,残疾人福利思想,妇女福利思想,社会优抚思想,社会教化思想。

2、中国福利思想的特点:①、中国福利思想具有与哲学思想和社会政治思想体系紧密结合的特性②、从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发展的动态轨迹看,具有明显的早熟性③、就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总体特性而言,大部分思想家的社会福利主张都带有典型的“宗族福利保障”色彩④、很多思想家往往把社会福利目标的实现寄托于带有乌托邦色彩的理想社会中。

3、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史的分期:①、春秋战国时期②、秦汉时期③、魏晋南北朝时期④、隋唐宋元时期⑤、明清时期⑥、近代时期4、孔子“惠民利民”思想的主要内容:①、济众助人②、均无贫③、薄赋敛,孔子主张对百姓实行轻税政策,藏富于民。

5、孟子“制民恒产”论的内容:①、恒,常也。

建议统治者给老百姓以一定的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

②、“制”,在这里有规定或制定之意。

③、孟子还将人们的经济状况与道德状况直接联系起来,探讨了“恒产”与“恒心”的关系,从而为“制民恒产”提供了理论基础。

6、孟子在救济穷弱的社会福利思想:①、孟子界定了社会救济对象的范围,认为鳏、寡、孤、独、老、幼等都应是社会救济的主要对象。

②、孟子继承了孔子“敛从其薄”的赋役思想,提出征收赋役应遵循“取于民有制”的原则。

③、孟子认为实施救穷济弱的社会实体机构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国君为代表的国家政权,二是带有强烈宗法家族色彩的乡里邻居的社会组织。

7、《周礼》中的社会福利思想:①、学术背景②、备荒赈济思想:灾前备荒,灾后救济③、惠民恤民思想:恤民振穷,无息贷放,免服徭役。

8、《管子》论的贫富思想:①、《管子》分析了百姓贫困的原因,民智不齐也是重要原因②、贫富应有度,无度就会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对封建国家是不利的(试图发挥封建政权来调节贫富,夺富予贫)。

③、《管子》作者分析了“甚贫”对社会稳定的危害,提出“贫穷线”问题。

9、“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模式的独特价值:①、(消极的)对当时社会强权剥削和压迫的直接否定p7010、李世民与民休息理论的依据和内容:①、把“重民”问题提到了“君道”的高度上来加以认识②、李世民深入探讨了“君民”关系,提出了“君民相依”的理论。

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晚清之西力东侵初期的社会思想)【圣才出品】

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晚清之西力东侵初期的社会思想)【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二十二章晚清之西力东侵初期的社会思想22.1复习笔记一、龚自珍的社会思想1.个人简介(1)生平背景龚自珍(1792~1841年),字瑟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出生于官僚世家,一生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

①作为封建末世的思想家,龚自珍已经意识到中国社会正处于“日之将夕,悲风骤至”的危机前夜,内心充满了危机和惶恐。

②作为近代中国的第一位智者,他却没有确立起全新的近代意识,导引中国走向近代化,他是一个传统色彩浓厚的思想家。

(2)龚自珍在社会思想方面的贡献对封建末世现实社会存在的贫富分化严重问题有较深刻的领悟和体验,同时提出了“农宗论”,试图以宗法家族关系来解决社会上严重的流民问题,实现“宗族社会福利保障”。

2.社会起源论龚自珍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突出贡献主要表现在:(1)他倡导“通经致用”,开了晚清一代“议政”风气,他试图把士大夫阶层从书斋经卷中拉向社会现实,系统地提出了以社会批判论和社会改革论为核心的社会思想。

(2)他认为人类的社会生活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进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农业是人类社会组织产生的始基,无论是宗法组织,还是调控维系社会秩序的礼乐刑法,都起源于农业生产。

(3)他还反对儒家传统的“圣人”创造文化的观点,认为礼、乐、刑法等人类文化是为了适应社会管理的基本需要,循着“自下而上”的路径发展起来的,而不是由圣人“自上而下”地创造出来的。

3.社会变迁论龚自珍继承了中国古代传统的变易观,提出了系统的社会变迁思想,认识到人类社会是不断变化的。

(1)他根据公羊家把《春秋》三世说引申为“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的思想,进一步把社会的变易兴衰分为一日的三时,即早时、午时、昏时。

在龚氏看来,人类社会发展一般都要经历由盛至衰的过程,其社会变迁思想的出发点是探求拯救社会危机之道。

(2)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变易发展存在着某种客观趋势。

清代中国的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

清代中国的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

清代中国的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清朝统治时期(1644年-1912年),中国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建立和发展,但与现代社会福利和保险体系相比,仍然存在不少差距和局限性。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清代中国的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

一、福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1. 官方慈善机构的兴起清朝官方成立了一些慈善机构,如太医局、总管府等,用于救助贫苦、孤寡等弱势群体。

清代政府意识到了救济和慈善的重要性,希望通过这些机构来提供社会福利。

2. 宗族和宗法制度的发挥作用在清代中国,宗族和宗法制度在社会福利方面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各地的宗族会馆为地方居民提供一定范围的福利救助,并对贫苦家庭进行帮助和救济。

宗法制度通过亲戚关系和地方团体的力量,为弱势群体提供一些基本的福利保障。

3. 义务教育和儿童福利清朝政府在教育方面也有了一些改革和发展。

官方成立了一些学堂,提供免费教育给一些贫苦家庭的儿童。

此外,一些慈善机构也设立了一些免费学堂,为孤儿和贫苦家庭的儿童提供教育。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1. 官方养老院和福利机构清朝建立了一些官方养老院和福利机构,用于救助和照顾老年人、孤儿和贫苦家庭等弱势群体。

这些机构向弱势群体提供基本的食宿和医疗保障。

2. 行业组织和公会的积极作用清代中国的商会、公会和行会在社会保障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他们为同行业的工人和商户提供互助和救济,建立了一些基金和医疗机构,为劳动者提供一定的保障。

3. 社群自治和互助组织在清代中国,社群自治和互助组织也为一些弱势群体提供了一定的社会保障。

社区组织和村落组织通过自收自支的方式,建立一些互助基金和保险机构,为成员提供一定的保障和救济。

尽管清代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在某些方面得到了一定的建立和发展,但与现代社会福利和保险体系相比,还存在诸多差距和局限性。

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限制性政策和有限范围清朝社会福利主要面向一些弱势群体,如贫苦家庭、孤寡和残疾人等。

中国福利思想复习思考题(2012.11)

中国福利思想复习思考题(2012.11)

中国福利思想复习思考题(2012.11)题型及分值:单选(20*1=20分),多选(5*2=10分),判断改错(4*5=20分),简答(4*6=24分),论述(2*13=26分)。

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福利制度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其正式形成和发展是在(D,P1)A.14世纪以后B.16世纪以后C.17世纪以后D.进入20世纪以后2. 社会福利作为一种社会思想和思潮,其发生源头可以追溯到(A,P1)A.原始氏族公社时期B.奴隶社会时期C.封建社会时期D.资本主义社会时期3. 广义的社会福利覆盖的对象是(B,P2)A.下层劳动者B.全体国民C.老人、妇女和儿童D.全体灾民二、多项选择题(略)三、判断改错题(略)四、简答题1.简述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主要内容。

(P3-5)(1)救灾救荒思想;(2)重民与济贫思想;(3)安老怀少思想;(4)残疾人福利思想;(5)妇女福利思想;(6)社会优抚与社会教化思想。

2.简述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发展的特点。

(P6-7)(1)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早熟性;(2)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政治伦理性;(3)中国社会福利思想中的“宗族福利保障”色彩;(4)中国社会福利主张的乌托邦色彩。

五、论述题(略)第一章中国社会福利思想所依赖的地理与社会环境(略)第二章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历史演进一、单项选择题1.奠定了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基本概念、范畴和理论体系的时期是(C,P27)A.尧舜时期B.商周时期C.春秋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2.中国思想史上的“原典时代”是(D,P27)A.商周时期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 春秋战国时期3.孔子社会福利主张的理论依据是(B,P28)A.礼学思想体系B. 仁学思想体系C.天道思想体系D.王道思想体系4.提出了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基本概念,并初步构建了别具特色的理论体系的是(A ,P28)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5. 孔子所强调的“礼”,实际是要求人们从各方面恢复或遵循(D,P28)A.禅让B.世袭C.作揖D.“周礼”6. 韩非根据“贫富分化合理论”的论点直接导出了(C,P33)A.“利民论”B.“爱民论”C. “反足民论”D.“富民论”7. 韩非提出“反足民论”的根据是(B,P33)A.“贫富分化差异论”B. “贫富分化合理论”C.“贫富分化扩大论”D.“贫富分化缩小论”8. 韩非认为实际的“济贫”措施是(A,P33)A.有危害的B.有益的C.必须的D.无所谓的9.老子对现实社会的不平等进行激烈的抨击,其出发点是(D,P33)A.“君论”B.“民论”C.“天论”D.“道论”10.政府贷给灾民种子、粮食、牲畜、农具等生活和生产用品,以帮助灾民维持生产和生计的方法是(A,P38)A.放贷B. 赈济C. 平粜D. 平籴11.政府将因灾荒而外出求生的流民有组织地迁往某地就食,以减缓灾区压力的方法是(C,P38)A.迁徙B.复出C.徙流民D.救济12.贾谊和晁错将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结合起来考虑,提出了(B,P38)A.富安天下B.灾荒成因论C.与民休息D.礼达天下13.贾谊和晁错从社会治乱安危的战略高度看待社会的积蓄问题,提出了(D,P39)A. 灾荒成因论B.与民休息C. 富安天下D.积粟备荒论14.西汉中期,敏锐地察觉到盛世背后潜藏着深刻的社会矛盾,其中认为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是贫富悬殊分化的是(A,P40)A.董仲舒B.贾谊C.晁错D.王符15.从维护西汉王朝统治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使贫者“足以养生”的社会福利思想的是(C,P40)A. 晁错B.王符C.董仲舒D. 贾谊16.董仲舒认为,百姓贫穷空虚的原因虽然非常复杂,但最主要的原因是(B,P40)A. 官僚地主依仗特权“与商争利”B.官僚地主依仗特权“与民争利”C. 军功地主依仗特权“与商争利”D.军功地主依仗特权“与民争利”17.董仲舒认为造成贫富分化的原因除官僚地主依仗特权“与民争利”外,还有一个更为深层的原因是(D,P41)A.奸商与民争利B.徭役繁重C.奢糜浪费D.土地兼并18.提出了著名的“限民名田”论的是(D,P41)A.孔子B.孟子C.贾谊D.董仲舒19.提出“天以民为心”思想的是(B,P41)A.董仲舒B.王符C. 贾谊D. 晁错20.《救荒活民书》的著者是(A,P52)A.董煟B.董仲舒C.王符D.王夫之21.董煟的救荒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C,P53)A.维护家族统治秩序B. 维护国家统治秩序C.维护封建统治秩序D. 维护贵族统治秩序22.提出“百姓日用即道”的著名思想家是(B,P56)A.董煟B.王艮C.王符D. 李贽23.主张“童心说”和“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先秦时期儒家社会福利思想

先秦时期儒家社会福利思想

1092020年第3期中国古代的社会福利思想和活动历经千年历史积淀,形成了丰富的内涵和较为完整的体系。

先秦时期是中国文明的发端时期,也是中国文化繁荣发展、思想百花齐放的时期。

虽然当时社会福利事业制度尚处于初级萌芽阶段,但是先秦时期的智慧为中国几千年社会管理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社会福利是现代社会广泛使用的一个概念,是指人类社会的一种设置、一种制度、也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保障措施。

在先秦时期,福利思想以及福利制度主要体现在“民本”思想的实践上,其功用主要为维护统治、教化治乱、体恤民生,以达到社会稳定、持续发展的国家治理、运行状态。

纵观中国历史,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的思想是最早与安民、抚民的“民本”思想紧密联合在一起的。

儒家社会保障思想和伦理是以儒家的“民本”为基本依据而开展的;从我国的传统社会管理和组织来看,儒家思想指导下的社会保障和福利体现了大同社会论、社会互助论和社会救济、社会公平等思想。

这些理念与社会保障理论的形成有着可溯的关系。

一、儒家社会福利思想体系儒家思想由孔子开创,后经孟子等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总结、提炼、推广。

其思想核心,就个体而言,是仁义礼智圣德性论“五行”思想;就社会而言,是德道思想,即博爱、厚生,公平、正义,诚实、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谐,民主、法治等,它是我们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基石。

从封建王朝的政府统治和治理来看,中国儒家社会保障伦理的核心思想“仁者爱人”、“以民为本”、“德法兼治”、“均无贫”和“节用爱人”等,虽然未曾出现现代福利角度所定义的福利思想,但是儒家思想家有关福利的独到见解蕴含着社会保障管理、调控和运行的规范指南,也是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自然基础、精神动力和价值导向。

先秦时期儒家社会福利思想文/吴梦露1102020年第3期二、儒家社会福利思想的核心主张孔子在《礼记•礼运篇》中描绘了一个大同社会,其中蕴含的社会福利思想也是作为中国社会思想的精华。

为了“大同”局面的形成,儒家的思想家们从个人层面和社会政治层面将社会福利思想的核心内容概括为:对人民的人道主义关怀,关注社会公平正义,关心人民大众的救济和资助,这也体现了普世价值观和“以人为本”的崇高理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在自家的围墙内。(李海乐)
2011-3
3
一、宗族的含义
思考:宗族与家族的》)
2、家族系由家庭组成,即同一男性祖先的子 孙,虽然已经形成许多个体家庭,但仍聚集一 处,并按照血缘关系和一定的行为规范组成的 特殊亲属集体(Patrilineal descent group)
从财富的积累到财富的传承,由富一代到善二代、善百代,家族基金会无疑是富人财富的最
佳归宿。与公司基金会相比,由家族私人财富投入而设立的基金会由于没有市场利益诉求,因此 更加纯粹。即便家族基金会还持有公司股份,也已经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家族基金会 的最可靠之处还在于:后人会把家族的荣誉视为生命,把继承先人的光荣与梦想、追求卓越当作 无尽的目标。
3、由男系血缘关系的各个家庭,在宗法观念 的规范下组成的社会群体
2011-3
千年之冢,不动一抔; 千丁之族,未尝散处; 千年之谱,丝毫不紊。
(安徽新安)
4
二、宗族的功能
1、祭祖 增强族人的亲近感
2、教育 (1)广义:对族人进行道德伦理的教导以及文 化方面的培育 (2)狭义:文化教育(族学、义塾) 3、经营族产 祭田、墓田、义田、义庄
“用私人财产设立的非公募基金会,相互间有近亲属关系的基金会理事,总数不得超过理事总人 数的1/3。”这意味着,在最多25名理事中,可以有8名是近亲属,他们还可以担任专职工资并受 薪。
一位国内富豪曾向笔者咨询如何建立基金会,笔者便向他介绍了家族基金会,他听后非常认
同,并表示,希望等孩子长大了去学习慈善专业,将来管理家族基金会。今天可以先办公司基金
2011-3
2
美国犹他家谱协会台北家谱展(2007)
【活动宗旨】
任何成功都不能弥补家庭的失败(麦基奥戴维)
为了在越来越不重视家庭的今日世界社会里强化家庭的重 要性,我们希望大家知道仍然有许多方法可以反击日益猖 獗的负面影响力。搜寻家庭成员的历史资料,进而对先人 怀有感激之情----仔细检讨今日的家庭单位,并采纳可以协 助强化这一世代的方法----可以带领家庭在未来成为更坚强、 更忠诚的单位,一个建立在美好价值观基础上的家庭。坚 固的家庭造就健全的社会,健全的社会构成强盛的国家。
3、狭隘性、低层次性
20114-3、实现社会理想的起点
10
四、宗族组织的衰落、复活及福利活动
(一)衰落 1、原因 (1)政治背景
新政权的建立 农村组织取代了家族组织
(2)经济因素
土地改革与人民公社
2011-3
11
个体小农经济消失
(3)文化原因
家族文化认同的下降 家族文化载体消失
2、宗族福利功能的下降
体现亲亲之义,提高族人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族人的教 育文化程度,如义塾、族学、义学、川资、学费
2011-3
9
(四)目的
1、寓奖惩语周济中,提高族人素质
2、通过经济手段收族、睦族
袁枚:天下人非财不收,而况与本族乎
3、扩大收族范围
4、维持、提高家族地位
(五)评价
1、传统福利的主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 2、增强了宗族凝聚力和认同感
(二)组织:
1、经本家族成员协商决定成立家族互助保险基金会。自愿参加的本家族成年劳动 者为会员。会员享有本章程规定的全部权利和义务。
(三)基金的筹集及管理:
1、凡参加本会的成年有收入的劳动者都要缴纳基金(个人收入包括工资、奖金、 经营收益、股份红利、知识产权收益、养老金;不包括他人赠送、遗产。)高收入 者多交,低收入者少交,贫困者(当地上一年最低工资水平以下的)免交。
2011-3
5
4、维持秩序和安全 家族内部秩序、防止外来滋扰
三、传统的宗族福利
“敦睦之道,不外教、养二端,而养为先务” (一)宗族福利的形式 1、临时、临事的互助 2、制度化救助——义庄
(1)起源——范氏义庄
2011-3
6
首创 维持最久;施与广泛 更具可操作化 (2)影响:效仿 学习范氏族规和义庄法则,使家族源远流长 学习范仲淹的仁义之心,以建设义庄为就世 良方 学习范氏义庄,使家族流芳史册 使义庄成为赡族和家族通财之源
1、原因 (1)人性之常:认同与合作
(2)初级社会福利制度的衰败与公共福利的匮乏
(3)满足某些需求
王铭铭:宗族复兴满足了人们在社会公益事业、福利事业 以及精神上的某些需要(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 台三村五论)
2、内容
(1)生活保障
(2)就业支持
2011-3
14
(3)社区照顾 (4)教育
慈善起于家
—— 2006年06月29日
2011-3
24
补社保不足 保家庭平安——关于建立《家族互助保险基金会》 的建议
家族互助保险基金会章程(主要内容草案) (一)宗旨:
为密切家族成员的感情、增强家族的凝聚力和经济实力共同防范生活风险,本着 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和团结友爱互助互济的原则成立家族互助保险基金会,在家族 参加成员中筹集家 族互助保险基金。互助保险基金只用于参加成员及其子女遇到 失业、养老、医疗、生 育、助学及意外灾难时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的补助,以确 保家族成员不受贫穷的折磨为目的 。
2011-3
7
家族通财的形式:祭田、义田、学田、累世
同居、共爨共食
(二)救济对象——有限性
1、血缘(边界)
2、亲疏之分:亲者实行亲亲之义,疏者实行 济贫之义(差序格局)
3、道德筛选与教化
(三)保障层次
(1)基本生活保障
扶贫济困,必先本宗,而后外族
2011-3
8
贫困族人的基本生活补贴 对残疾族人的特殊照顾 贫困族人的婚嫁、生育补贴 对贫困族人的后事补贴 自然灾害救济 孤儿救助 (2)普惠性福利
奖学基金演变为慈善基金则是在四五年前。“族中兄弟既 有大老板,又有失业下岗的,就有人提出,不如将这笔钱 用来帮助一下困难的兄弟。”就这样,初衷是吃饭喝茶的 活动经费,就成为了今天的“李氏慈善基金”。基金由族 人自愿捐钱,多的达到数万元,少的可以二三十元,记者 翻看了基金会今年的账目,约有200多人慷慨解囊。
3、特点
(1)福利主体之一,补充性,非正规性
(2)社会慈善的起点
(3)表现为家族-集体模式(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家族的 集体主义),按村籍而非族籍,资金来源于集体
(4)地域和村庄间的差异很大
(5)社区治理的工具
2011-3
黄如论
成长得益于父老乡亲的滋润、养育 和关爱,慈善从资助亲戚、帮助 宗族、支持家乡到社会公益
2011-3
18
4、袁同成.“义庄”:创建现代农村家族邻里互助养老 模式的重要参鉴——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理论导刊, 2009.4
5、卞国凤.范仲淹宗族福利思想研究.吉林大学硕士 论文,2004
6、郭正林.家族的集体主义:乡村社会的政治文化认 同.社会主义研究,2002.6
7、朱虹.乡村宗族文化复兴的社会学分析.学海,2001.5
不能以家族名义占有生产资料,失去了提供福利的能力和资格
(二)家族组织的复活 1、表现 (1)家族观念的强化
2011-3
12
(2)家族组织重建 编族谱,建祠堂
(3)家族活动频繁
2、差异
南北
3、原因
(1)经济上小农经济的复活 (2)政治上人民公社解体 (3)文化上控制松弛
2011-3
13
(三)宗族(-村庄)福利
2011-3
19
宗族的功能 ✓ 精神产品:建祠修谱、联宗祭祖 ✓ 秩序产品:族规族法、宗族审判和调 解
✓ 文化产品:族学、科举基金 ✓ 物质产品:族田、族产及宗族福利
2011-3
20
何心隐:聚和堂(宗族公社式的理想社会与实验)
“《大学》先齐家,乃构萃(聚)和堂以合族,身 理一族之政,冠婚、丧祭、赋役,一切通其有无。” (《明儒学案》卷三二)
2、 当年新出生人口和婚入人口中户口已报派出所登记,得到富强村“党群议事会” 审核认定后,公示无异议的人员。
二、村民享受福利待遇的内容
1、村民年终一次性由村集体发给160—220元/人的年终人均分配款。
2、村民男50周岁,女45周岁以上每月享受村里发放的老年生活补助费。
即:女年满45-49周岁每月发放生活补助费110元;
第三章 宗族社会福利思想
在传统社会中,一个亲属集团就是 一个很有效力的“保险公司”
——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
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 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
——秦晖: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与变革
2011-3
1
一、宗族的含义 二、宗族的功能 三、传统的宗族福利 四、宗族组织衰落、复兴及福利活动 五、宗亲会
2011-3
17
复习题
简述传统的宗族福利(对象、层次、目的和评价)
思考题
试分析当代宗族福利的价值和功能
阅读文献
1、李文治,江太新.中国宗法宗族制和族田义庄.社会科 学文献出版社,2000 2吕红平.农村家族问题与现代化.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 3、冯尔康.18世纪以来中国家族的现代转向.上海人民出 版社,2005
1、统一向官府纳税的社会基础组织形式 2、组织严密(率教、率养) 3、实行义务教育 4、对弱者实行集体救助
2011-3
21
万丰村 教育福利 养老尊老 合作医疗与公共卫生 最低生活保障
万景楼
2011-3
潘氏先祖
22
信阳(鄳meng城)灵山刘氏宗亲联谊会章程 总则
第四条,弘扬祖德,睦族爱国,溯源敦本,增进宗谊, 交流资讯,聚优共展,兴办公益,造福社会。
2011-3
25
2011-3
26
徐永光.家族基金会:私人财富的最好归宿
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家族基金会,大概要数始建于500年前的德国富格尔家族基金会了。 1516年,银行家富格尔在德国历史名城奥格斯堡建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福利院。富格尔福利院由8 条小街和67幢楼房组成,被当地人称为“城中之城”。福利院设有免费医疗和护理的病房;区内 的图书馆可供住宿的老人们借书、听音乐;院内的老年大学教授外语、健康和艺术等课程。富格 尔福利院的费用主要来自富格尔家族基金会的金融投资收入。在福利院生活的老人每年只需付一 个莱茵盾(约合0.88欧元)的租金,这个收费标准500年不曾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