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之花草树木
那些美丽的花草树木——诗经植物文化
![那些美丽的花草树木——诗经植物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3d9a23ce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d4.png)
那些美丽的花草树木——诗经植物文化那些美丽的花草树木素素《诗经》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绕不过的一本书,不仅因为它是古代诗歌的开端,更因为它热情浪漫,意境唯美,尤其是那许多美丽的花草树木等植物,光听听名字都觉得很是惊才艳艳,何况他们点缀于诗句之间,在反复吟哦中,成就了永恒的美好,牵绾起流动的文化情丝呢?我说,诗经是应该合着春花秋月来读的。
诗经和大自然相互激荡,产生了无法言及的性灵脉动。
经书文字之美,植物世界之神秘绚烂,令人一读再读,欲罢不能。
我们的先民生活在大自然中,从远古到商周到春秋,自然而然形成了中国农业农耕文化的独特内涵。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采集与种植是最重要最简单最淳朴的生活方式。
在自然中劳动,在自然中恋爱,在自然中过着最简朴的日子,生生不息。
与自然相处的那么亲切自然,仿佛吃饭喝水一样,是生活的一个部分,是生命的一个部分。
读着那些植物花草,从中体悟出的是古人那种朴素的自然观和天人合一的态度。
蓦然,想到了周文王临死之前,嘱咐他的儿子周武王,务必要加强山林川泽的管理,务必要保护生物自然生长。
他说,山林非时不升斧斤,以成草木之长------在中华文明这块发祥地上,上演着天子率耕、祈求丰收、女子采集、祭祀祖先、种粮糊口等一幕幕生活场景。
人们亲近自然、保护自然,并从自然中获取赖以生存的物质。
正因如此,诗经时代,郊外的植物总是十分茂盛——桃花烂漫的初春,卉木萋萋的暮春,蒹葭苍苍的清秋,无不历历在目,迷人眉眼。
其他如青青翠竹,苍苍松柏,清新兰草,华贵芍药,无不令人沉醉,妖艳心田------可谓美人如诗,草木如织。
那些美丽的花草树木,一旦根植于诗经的肥沃土壤,我们远古文明生成的自然场景,心里的爱恨交织,容颜里的颦笑情怀,山风中的飘落呼吸,都因着这层阅读的心路历程,让我们直抵心扉,蓦然惊喜。
在低水平的生产力条件下,我们的先人就如此这般朝朝暮暮的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自然而然就产生了与大自然的依赖、敬畏、友爱、欣赏、享用等复杂情怀,既能用植物医疾保身、祭祀祈福,又能用美丽的花草树木美化家园,愉悦性灵。
诗经中的花草名字
![诗经中的花草名字](https://img.taocdn.com/s3/m/d99ac594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f3.png)
诗经中的花草名字《诗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有很多描写花草的诗句。
以下是一些《诗经》中花草的名字:1. 荇菜:《周南·关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2. 卷耳:《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3. 芣苢:《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4. 蒹葭:《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5. 薇:《小雅·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6. 谖草:《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7. 舜华、舜英:《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将翱将翔,佩玉琼琚。
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
将翱将翔,佩玉将将。
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8. 木槿:《郑风·有女同车》“颜如舜华”,“舜华”就是木槿花。
9. 芄兰:《卫风·芄兰》“芄兰之支,童子佩觿。
虽则佩觿,能不我知。
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芄兰之叶,童子佩韘。
虽则佩韘,能不我甲。
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10. 桃:《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诗经》中还有很多花草的名字,这些花草在诗中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展现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悟。
1。
诗经写植物的诗
![诗经写植物的诗](https://img.taocdn.com/s3/m/7c82e5a9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c2.png)
诗经写植物的诗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诗经写植物的诗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诗经写植物的诗孔子说,《诗经》三百首,一言蔽之,“思无邪”。
这些咏叹,情感发自肺腑,沛然天地之间,自然而然,故一切皆可入歌,包括植物。
《诗经》不仅是初民的歌咏,还是一场盛大的命名式。
他们与植物相亲相近,觉得这一年四季的枝枝叶叶,皆是有灵性的。
他们籍植物来寄予情感、咏叹生活。
给植物命名,他们信手拈来,从虚空中抓一个音节,或许他自己都觉得有一点惊异,觉得动听好听,那么就叫这个名字吧。
初民的命名式中,正有着人类最初的那种天真和奇怪,这里面洋溢着高兴,然后又特别静定。
不过,数千年过去,语境转变,你还能识起《诗经》提及的那些植物吗?或许,那份曾经的奇怪心,早就泯灭在日常的奔波与争逐中了。
且伴着诵读,重新熟悉这些有情的植物吧。
这种久远而安静的生活方式的存在,会让你觉得,将来种种事情,是一点都不用担忧的,只要踏实平稳,一步一步,顺着这天地万物的秩序走下去。
在喧嚣之下,你想重新从书籍中找到安静,就读读《诗经》吧。
虽然千年流转,语境切换,今人再难读懂其歌之意,但台海菌推举两个读本,信任对你读懂《诗经》肯定有关心。
荐书这是一本叙述《诗经》中各种植物的草木札记,有多首咏叹草木的歌谣……宁以安描写的全部是《诗经》里涉及的植物,根据农历月份进行排列。
端月里的葛、如月中的梧、桃月里的桑、玄月中的栗……大都是些常见的植物,但是配上书中的阐释,总觉得多了些许古味。
选取《诗经》中的植物,找到它们,亲临它们,解释它们在诗经当中的美妙寓意,很是专心。
全书图文并茂,优雅好玩,古韵十足。
读来亲切醉人,二.植物的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咏兰徐渭《墨兰》醉抹醒涂总是春,百花枝上缀精神。
自从画取湘兰后,更不闲题与别人。
陶渊明《幽兰》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诗经里有哪些描写草木茂盛的诗句
![诗经里有哪些描写草木茂盛的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11d6ff92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0d.png)
诗经⾥有哪些描写草⽊茂盛的诗句《诗经》作为我国传统⽂化当中的瑰宝,其中出现了很多的经典名句。
下⾯⼩编为⼤家总结整理了《诗经》当中形容草⽊茂盛的诗句,供⼤家参考。
《诗经》中形容草⽊繁盛的诗句有哪些如⽵苞矣,如松茂矣苞:茂盛。
草⽊秋死,松柏独存长松落落,卉⽊蒙蒙落落:⾼超不凡的样⼦。
卉:草。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罹:遭遇。
郁郁涧底松,离离⼭上苗,以彼径⼨茎,荫此百尺条郁郁:茂盛的样⼦。
离离:繁茂的样⼦,苗:指幼树。
径:直径。
茎:树于。
荫:遮蔽。
百尺条:指⾼⼤的松树。
连林⼈不觉,独树众乃奇连林:树多⽽结成林。
独树:指青松独⽴。
朝华之草,戒旦零落;松柏之茂,隆冬不衰朝:早晨。
华:开花。
戒旦:指黎明。
隆冬:严冬。
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青松寒不落,碧海阔愈澄君不见拂云百丈青松柯,纵使秋风⽆奈何松柯:松树枝。
兰秋⾹不死,松晚翠⽅深流⽽不返者,⽔也;不以时迁者,松柏也意谓⽔性流动,松柏坚定。
⽩⾸归来种万松,待看千尺舞霜风霜风:秋风。
寒暑不能移,岁⽉不能败者,惟松柏为然诗经的⽂学价值是什么《诗经》是中国诗歌,乃⾄整个中国⽂学⼀个光辉的起点。
它从多⽅⾯表现了那个时代丰富多彩的现实⽣活,反映了各个阶层⼈们的喜怒哀乐,语⾔⼤胆⽽清丽,以其清醒的现实性,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早期诗歌,开辟了中国诗歌的独特道路。
虽然,由于特殊的社会⽣存条件,《诗经》缺乏浪漫的幻想,缺乏飞扬的个性⾃由精神,但在那个古⽼的时代,它是⽆愧于⼈类⽂明的,值得我们骄傲的。
跟着《诗经》,来看这些植物(上)
![跟着《诗经》,来看这些植物(上)](https://img.taocdn.com/s3/m/e7ac274a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3c.png)
跟着《诗经》,来看这些植物(上)《诗经》是中国古代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记录了先秦时期的人们的生活、感情和思想。
与《诗经》联系紧密的是大自然,其中大量的诗篇都描绘了植物的形态、特点以及它们在人们心中的象征意义。
跟着《诗经》,来看这些植物,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悟。
梧桐南风其实好,百卉忽齐死。
已矣乎!曰何其?梧桐夫何如?《关雎》中的这句诗描绘了梧桐树在南风吹拂下的景象,以及百卉在风中枯萎的情景。
梧桐树,在中国古代被视为吉祥的象征,有着长寿、幸福的寓意。
在《诗经》中,梧桐树常常被用来表达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梧桐树是一种常绿树,树体高大挺拔,叶片长而宽,叶色深绿,整个树冠非常茂密。
它常常被用来装饰庭园、庙宇和宫殿,给人一种庄严、祥和的感觉。
梧桐树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植物,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存活,因此古人将梧桐树视为长寿的象征。
玉蜀黍玉蜀黍,又称玉米,是一种古老的作物,在《诗经》中也有所记录。
《小雅》中的《鹊巢》一诗中写到:“兹田有豆,其实有之。
”在古代农业文明的中国,玉蜀黍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它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可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玉蜀黍生长在土地里,翠绿的叶子上长满了金黄色的果实,每一个玉蜀黍都是一个生命的奇迹,孕育着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在古代,人们赞美玉蜀黍的诗篇中常常出现对丰收的期盼和对生活幸福的向往,玉蜀黍就成为了人们心中富饶、幸福的象征之一。
竹竹, 竹竿既载,豆如山麓。
我感遇而归,杂苹采香。
《周南》中的这首《采苹》描写了古人在山野间采摘水果的情景,其中提到了竹。
在中国文化中,竹一直被视为高雅的象征,是文人墨客喜爱的题材之一。
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植物,它具有崇高的气质和坚韧不拔的品格,常被用来寄托人们的高尚情操。
竹生长在山野之间,叶片细长、清香,整个植株显得非常挺拔和精神。
竹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顽强生长,因此成为了不畏艰难、坚强的象征。
草木诗经古诗范文
![草木诗经古诗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6bdca39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8f.png)
草木诗经古诗范文隰有荷华“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国风郑风山有扶苏》簟席长夏,庭前石榴开了金口玉言,田埂上的毛豆在阳光下爆裂。
陌边起伏的稻浪从村口一直推到榉木的山脚,塘里荷叶田田,荷花先是开得波澜不惊,随后便是肆意的花盏。
开得撩人心思了,就有人唤上一声荷花。
附近几个扎了头巾的女子便会从地头直起腰转过身来。
哎。
总以为是叫着她呢。
这世间又有多少被唤做荷或者莲的女子呢。
荷花素面朝天地开着。
一根绿茎的柄竿从水底竟自顶出水面,裁着各式各样绿荷的摆裙,也有卷边的嫩叶躺在轻轻的涟漪上。
等着花一开就百层瓣千层瓣的,荷花开在荷花里,一朵心事开在另一朵心事里。
这般开得还不尽兴,就支开水塘的镜匣,镜里镜外的开,开得镜花水月,开得累了就撑起莲蓬,那些想得苦了甜了的心事,都藏进一颗一颗的莲籽里。
盛得着几珠水露的荷叶才叫最美的荷,不提草尖上点点欲滴的水珠,只提荷篮里的大珠小珠,随着荷摆晃着,晃着晃着水珠聚起来。
就有一汪水银,绿荷闪闪的眼神。
荷花的更高处盘旋着几架蜻蜓的直升机,它们有时会在水面迫降,从机身尾部扔下的炸弹将成为荷塘里的一群水虿。
于水而生,蜻蜓与荷皆活得如此水声水色。
荷的另处美在荷叶的更宽处,包括一只青蛙的跳跃式造访,不要它撩起耳朵的鼓鸣,只要它从水里收起蹼,在叶上安静地盘着腿,露着莲白色的下巴仰起头就行,你所领悟的就是禅意的莲座和一只参禅修行的青蛙。
荷有一种别称叫做静客,或许就是梵经里的那一隅静处之美。
净瓶杨柳的观世音,从荷而来的哪吒都在一朵禅语大开的莲中。
上古之人将荷花最初的蓓蕾称之为萏菡。
待其完全绽放后又称之为芙蕖。
这或许就是步步为营的绽放之美,从含苞到一瓣挨着另一瓣、层层叠叠地开,整个过程都开得从容自在,怡然自得。
荷花过后就有一桨挨着一桨的采莲歌,小船恋着荷田,剥莲篷采莲籽。
日头猛或泼了一场阵雨下来都有一把随手可撑的荷伞,圆荷的谣曲与漂行的水蜘蛛一起在水面滑翔。
若是骚人墨客趋之若骛,荷边长衫袭袭,拈须问莲,莲花便开出成朵成朵的唐诗宋词来。
诗经写花草的诗句
![诗经写花草的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25748e10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d4.png)
诗经写花草的诗句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集大成者,其中有不少描写花草的诗句。
以下是一些例子:
1.《关雎》:“采葛洛兮,輶车驾兮。
”
2.《关雎》:“荟兰浜兮,蕙纕纕兮。
”
3.《国风·周南·关雎》:“采菽采菽,左手箕右手簏。
”
4.《国风·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
5.《国风·周南·关雎》:“采蘩祁祁,夙夜在公。
”
6.《国风·召南·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
7.《国风·召南·采薇》:“于以采藋,南山之盛。
”
8.《国风·召南·采薇》:“采葑采菲,无以下体。
”
9.《国风·召南·采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10.《国风·邶风·击鼓》:“采菽采菽,筐之盛矣。
”
以上是《诗经》中的一些描写花草的诗句,它们生动地描绘了花草的美丽和生命力,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诗经》中的植物分类(原创)
![《诗经》中的植物分类(原创)](https://img.taocdn.com/s3/m/a32e85b1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94.png)
《诗经》中的植物分类(原创)前几天, 我就师友的提问, 回答了“《诗经》中的植物、动物有多少”的问题。
回答是笼统的、粗线条的, 只是按照它们在《诗经》中出现的前后顺序, 进行了归纳性回答, 没有进一步进行详细的分类。
现在, 我把植物和动物分成两个部分, 写成了两篇文章。
文章把它们做了进一步的分类, 举出这些植物(动物)在《诗经》中出现时的具体例句, 具体注明它们的出处。
同时, 对它们的词义进行简要的注释, 并把一些生僻字予以注音。
根据这些植物在《诗经》出现的实际情况, 把它们分为花草类(35种)、水草类(9种)、灌木类(13种)、乔木类(40种)、野菜类(6种)、蔬菜类(6种)、中药类(6种)、庄稼类(19种)等八种, 共134种。
当然, 这个统计一定会有遗漏或重复的地方, 请师友们补充、纠正。
一、花草类1.葛之覃(tán)兮, 施于中谷, 维叶萋萋。
葛: 一种多年生蔓草。
——————《国风·周南·葛覃》2.采采卷耳, 不盈顷筐。
卷耳: 一种菊科植物。
——————《国风·周南·卷耳》3.翘翘错薪, 言刈其蒌。
蒌: 蒌蒿。
——————《国风·周南·汉广》4.于以采蘩, 于沼于沚。
蘩:白蒿, 一种菊科植物。
——————《国风·召南·采蘩》5.白茅纯束, 有女如玉。
白茅: 一种草。
——————《国风·召南·野有死麕》6.彼茁者葭, 壹发五豝(bā), 于嗟乎驺(zōu)虞。
葭(jiā): 芦苇。
——————《国风·召南·驺虞》7、彼茁者蓬, 壹发五豵(zōng), 于嗟乎驺虞。
蓬: 蓬蒿。
——————《国风·召南·驺虞》8、彤管有炜(wěi), 说怿女美。
彤管: 辛夷花。
辛夷树大连合抱。
——————《国风·邶风·静女》9、墙有茨, 不可扫也。
诗经之花草树木
![诗经之花草树木](https://img.taocdn.com/s3/m/e75a4754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fe.png)
诗经之花草树木《诗经》作为我国文学史上一部经典名著,不仅因为它是古代诗歌的开端,更因为它意境唯美,尤其是其中出现了很多花草树木,光看到名字就让人惊艳。
舜: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诗经·郑风·有女同车》舜:假借为“蕣”,木槿。
颜如舜华:比喻女子容貌美丽。
意思是:和我同车而行的女子,有着木槿花盛开一般的容颜。
木槿属落叶灌木,夏季开花。
花为钟形,色彩有纯白、淡粉红、淡紫、紫红等,亦有单瓣、复瓣、重瓣几种。
《本草纲目》记载:“此花朝开暮落﹐故名日及。
”木槿早上开花,夜晚就闭合了。
木槿是夏、秋季的观赏型灌木,也是一种在庭园很常见的灌木花种。
苓:山有榛,隰有苓。
云谁之思?西方美人。
——《邶风·简兮》意思是:高高的山上有榛树,低下的湿地有药草。
心里思念是谁人?西方舞师真英武。
榛(zhēn):落叶灌木。
花黄褐色,果实叫榛子,果皮坚硬,果肉可食。
苓:药草名。
茯苓、猪苓皆简称苓。
茯苓是寄生于松树根下的一种菌类植物。
猪苓是枫树苓,生于枫根下的一种植物。
二者均可入药。
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周南·芣苢》意思是:鲜艳繁盛的芣苢呀,采呀采呀采起来。
芣(fú)苢(yǐ):又作“芣苡”,野生植物名,可食。
毛传认为是车前草,其叶和种子都可以入药。
茆:思乐泮水,薄采其茆。
——《鲁颂·泮水》意思是:泮水岸边真愉快,人们在水中采莼菜。
茆:莼菜。
莼菜属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
莼菜本身没有味道,胜在口感的圆融、鲜美滑嫩,是珍贵的蔬菜之一。
莼菜不仅是珍贵的食材,还具有清热、消肿、解毒的功效。
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卫风·木瓜》意思是: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美玉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而是珍重情意永相好!木瓜:两千多年前的木瓜是一种蔷薇科木瓜属的灌木植物,开花像贴梗海棠,果实是一种椭圆形的黄色果实。
花期4月,果期9-10月。
绿竹: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诗经中的植物意象
![诗经中的植物意象](https://img.taocdn.com/s3/m/a7f1e63b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73.png)
诗经中的植物意象《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植物意象。
这些植物意象不仅具有生动的视觉效果,还承载着特定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诗经》中的植物意象。
1. 桃树:在《诗经·周南·桃夭》中,桃树被用来象征美丽的女子。
诗中描述女子容貌鲜艳如桃花,寓意着生机勃勃的美和喜庆氛围。
2. 柳树:在《诗经·小雅·采薇》中,柳树成为诗人寄托感情的对象。
诗中描述战士离家赴战,临别时柳树依依,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眷恋之情。
3. 梧桐:在《诗经·周南·梧桐》中,梧桐树被用来象征坚贞的爱情。
诗中描述梧桐树枝繁叶茂,相互依偎,寓意着爱情的美好和执着。
4. 草:在《诗经·小雅·鹿鸣》中,草被用来象征友情。
诗中描述朋友之间如同草地上相互依存的植物,寓意着真挚的友谊。
5. 棘(酸枣树):在《诗经·周南·棘》中,棘树被用来象征婚姻中的爱情困境。
诗中描述棘树多刺,象征婚姻生活中的艰难和挫折,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忧虑和期望。
6. 梅树:在《诗经·诗经·秦风·梅》中,梅树被用来象征高洁的品质。
诗中描述梅树在寒冬中独自绽放,寓意着坚贞不屈和洁身自好。
7. 竹子:在《诗经·卫风·淇奥》中,竹子被用来象征君子的品质。
诗中描述竹子青翠挺拔,寓意着高尚、坚韧和正直。
总之,这些植物意象丰富了《诗经》的审美内涵,使诗歌更具生动性和形象性。
同时,它们还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界的观察和生活经验的积累,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诗经关于植物的诗句
![诗经关于植物的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cc6df40c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8c.png)
诗经关于植物的诗句
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不乏描写植物的诗句,如下:
1.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采薇》)
这首诗中的“薇”指的是薇草,描绘了采薇姑娘在采摘薇草时的景象。
2.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
维叶萋萋,黄鸟于飞。
”(《葛覃》)
这首诗中的“葛”是指葛藤,描述了葛藤在田间生长的情景,同时也描绘了黄鸟在其间飞翔的景象。
3.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夭》)
这首诗中的“桃”是指桃花,形容了桃花绚烂的美景,寓意着美好的婚姻和家庭生活。
4. “杨柳青青,门前流水,人家东西南北,各自称心如意。
”(《游子吟》)
这首诗中的“杨柳”指的是杨柳树,描绘了杨柳在水边的生长情景,同时也表达了游子对家乡及家人的思念和祝愿。
5. “菖蒲醴酒,永锡我爱。
”(《车舝》)
这首诗中的“菖蒲”是一种中药材,被用来酿制醴酒,是古代的一种美酒。
以上仅是诗经中关于植物的部分诗句,不仅描绘了植物的美丽,也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珍视。
- 1 -。
《诗经》中的植物
![《诗经》中的植物](https://img.taocdn.com/s3/m/f7e7ac1bbed5b9f3f80f1c1d.png)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诗经》中描写的植物种类众多,据统计:“《诗经》共记载植物 143 种,内含草类 85 种、木类58 种。
”
《诗大序》云:“情动于衷而形于言”。
自然里的一草一木、一鸟一兽,目之而有色,闻之而有声,人心因感触声色而抒情、而达意。
在《诗经》中,那一草一木、一花一树不是一群不起眼的简单生物,他们有思想,有着主人公的抒情寄托,承载着他们的感情,寄托着他们的情思。
草木本无心,花草皆有情。
《诗经》中的每一个植物意象,都值得我们去细细研磨、品味。
朝吟风雅颂,暮唱赋比兴,秋看鱼虫乐,春观草木情。
欢迎你和我一起,轻敲《诗经》门扉,感受植物意象之美,走进“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芙蓉花的美丽故事;感受“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美艳,体会“采采卷耳,不盈顷筐”以及“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的乐趣。
诗经中描写树木
![诗经中描写树木](https://img.taocdn.com/s3/m/f7d14e4b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33.png)
诗经中描写树木
诗经中写树木的句子:
1、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诗经·小雅·伐木》译文袭敏闹:我在咚咚作响伐木声,嘤嘤群鸟相和鸣。
鸟儿出自深谷里,飞往高高大树顶。
2、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将翱将翔,佩玉琼琚。
——《国风·郑风·有女同车》译文:我在我同姑娘乘一车,容貌美如木槿花。
步态轻盈如鸟飞,佩戴美玉闪光华。
3、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国风·王风·采葛拍罩》
译文:我在心上人啊去采葛,一天不见她的影,灯像隔了三月久!心上人啊采芦荻,一天不见她的影,好僳隔了三秋久!心上人啊采香艾!一天不见她的影,如三年啊!
4、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周南·桃夭》:
译文:桃花怒放千万朵,桃叶纷呈真茂盛。
5、我行其野,芃芃其麦。
——《鄘风·载驰》:
译文:我在田野缓缓行,垄上麦子密密遍。
6、草木秋死,松柏独存。
——《诗经·小雅·斯干》
译文:一般的草木到秋天都死了、凋零了,只有松柏,即使在秋天冬天,仍然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7、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yù)雪霏霏。
——《小雅. 采薇》:
译文:出门时是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飘扬,而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
诗经之花草树木
![诗经之花草树木](https://img.taocdn.com/s3/m/65fa6c9cf12d2af90242e692.png)
诗经中的植物我们回顾前几节课对《诗经》这一最早的诗歌总集的学习,从《诗经》的成书、诗“六义”到《诗经》在文学、文化方面的影响以及历代学者对《诗经》的研究,我们通过了解有关《诗经》文献资料以及解读作品的形式,巩固我们需要掌握的知识,而今天我们将通过另一个角度来解读诗经,走近《诗经》中的花草树木。
这里主要选取的是十五国风中的篇章,国风中大多为民歌,民间抒情诗,最多是以爱情为主题的抒情诗,诗中抒写了许多植物,或描摹其形态,或记录它与人类的交会,这些植物寄托了人们真挚的情感,也随着美丽的诗歌流传千古。
一、黍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王风.黍离》这是一首感慨衰亡、愤叹流离的抒情之作,《毛序》言《黍离》“闵宗周也”,东周大夫行役到西周时的都城镐京,目睹旧时宗庙宫室遗址“尽为禾黍”,哀悯周室之颠覆,整首诗充溢国破家亡之感伤情怀。
自此,后世皆称亡国之痛为“黍离之悲”。
诗歌三章内容完全相同,只是个别用字上有细微变化,这也是《诗经》中常见的表现形式。
每章前四句写满目凄凉的景象,生动刻画出诗人在路上缓慢挪步,内心极度忧伤的情状。
后六句直抒胸臆,呼叫苍天,悲怆至极。
黍在自然里,是一把沉甸甸的穗子,以春来青苗而依风摇摇,以热暑时分而迎风弯腰。
一黍一摇,一生一知。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二、木槿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将翱将翔,佩玉琼琚。
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郑风.有女同车》形容女子的容貌颜如木槿,是什么样的一种美丽呢。
这是意识里可以呼吸的肤色,感觉里带着露的花。
体态轻盈优美,几预迎风翱翔,仙女也就这个样子了吧!晶莹佩玉随风叮当,举手投足,无不幽雅贤淑,这是懂得人心,懂得万物的气象。
木槿,所谓“舜”者,朝开幕谢,瞬间之荣,来去匆匆。
这是用怜惜的手,来挽着身边难得一遇的美艳的花;用愉悦的心,和美丽的人,同看一方风景;用意识里的话,把美丽的人的身、形、意永远的记在心底。
《诗经》里的花草木植:诗意而优美,值得收藏
![《诗经》里的花草木植:诗意而优美,值得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e511f3e7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cd.png)
《诗经》里的花草木植:诗意而优美,值得收藏《诗经》记录上古人们生活。
茅舍田地,天然而居,人们劳作时,身边花木草植随口吟唱。
语言简练淳朴,但情感浓烈,真实自然。
《诗经》常以草木起句,铺陈情感基调,继而叙事抒情。
小编盘点下那些代表美好、丑劣、忧伤和欢欣的草木(桃柳之类,不多赘述)。
舜华(huā)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将翱将翔,佩玉琼琚。
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
将翱将翔,佩玉将将。
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国风·郑风·有女同车》舜华:木槿花。
木槿花另有“伤逝之美”。
见李商隐《木槿》;白居易亦感叹“槿枝无宿花”。
小编注:姑娘美的像木槿花,佩玉锵锵,轻舞飞扬,优雅大方。
妞啊,多么让人难忘……葛草、萧和艾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国风·王风·采葛》另见《葛藟》、《葛覃》葛草:别名鹿藿等,豆科草本,缠绕而生,花紫红色。
可做绳、篮、葛布、葛屦;萧:蒿的一种,有香气,古用于祭祀;艾:艾草。
小编注:葛草青青,一见倾情。
那个采葛的姑娘,怎么还不出现…三节时间递进,思念浓烈。
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国风·郑风·山有扶苏》扶苏:一说桑树,另一说唐棣。
游龙:水草名,即荭草、水荭、红蓼。
小编注: 约会时女子打情骂俏的话。
扶苏、荷华、乔松、游龙为美物;子都、子充为好男。
对比狂且和狡童(心上人)。
类似所谓“小冤家”?《诗经》常出现“山有某某,隰有某某”开头。
小编推测,有时写实,有时或为想象虚景,就像刘三姐民歌一样,为抒情需要。
蒹葭(jiān jiā)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国风·秦风·蒹葭》节选蒹:没长穗之芦苇。
葭:初生之芦苇。
小编注:《诗经》名篇。
树木有关的诗经 (2)
![树木有关的诗经 (2)](https://img.taocdn.com/s3/m/b32437fc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1a.png)
树木有关的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其中有许多诗歌与树木有关。
以下是一些与树木相关的《诗经》中的篇章:
1. 《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这首诗将薇草与四季更替联系在一起,形容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变化。
2.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首诗中的“洲”指的就是鸟栖息的树枝,通过描写雎鸠的形象,表达了男女之间的情感。
3. 《卫风·硕人》:“硕人其颀,衣锦褧衣。
硕人其颙,衣锦褧裳。
衣锦褧衣,言笑晏晏。
”这首诗中提到了多种树木,如杨树和松树,用以描绘男子的高大和威严。
4. 《邶风·常棣》:“常棣之华,簟矣寐矣。
出自东门,宛
丘之薪矣。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少女正在树下祈祷庇佑,
融合了对树木的赞美和宗教仪式。
5. 《邶风·击鼓》:“鼓瑟希,铿尔,击鼓其00,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这首诗中
是一首描述战争的诗歌,提到了使用树木制造的乐器瑟和鼓,以及树木的战略价值。
以上只是《诗经》中一些与树木有关的篇章,诗经中还有
许多其他描写树木的诗句,这些描写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蕴含了中国古代人们对树木的深刻理解和情感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中的植物
我们回顾前几节课对《诗经》这一最早的诗歌总集的学习,从《诗经》的成书、诗“六义”到《诗经》在文学、文化方面的影响以及历代学者对《诗经》的研究,我们通过了解有关《诗经》文献资料以及解读作品的形式,巩固我们需要掌握的知识,而今天我们将通过另一个角度来解读诗经,走近《诗经》中的花草树木。
这里主要选取的就是十五国风中的篇章,国风中大多为民歌,民间抒情诗,最多就是以爱情为主题的抒情诗,诗中抒写了许多植物,或描摹其形态,或记录它与人类的交会,这些植物寄托了人们真挚的情感,也随着美丽的诗歌流传千古。
一、黍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王风、黍离》
这就是一首感慨衰亡、愤叹流离的抒情之作,《毛序》言《黍离》“闵宗周也”,东周大夫行役到西周时的都城镐京,目睹旧时宗庙宫室遗址“尽为禾黍”,哀悯周室之颠覆,整首诗充溢国破家亡之感伤情怀。
自此,后世皆称亡国之痛为“黍离之悲”。
诗歌三章内容完全相同,只就是个别用字上有细微变化,这也就是《诗经》中常见的表现形式。
每章前四句写满目凄凉的景象,生动刻画出诗人在路上缓慢挪步,内心极度忧伤的情状。
后六句直抒胸臆,呼叫苍天,悲怆至极。
黍在自然里,就是一把沉甸甸的穗子,以春来青苗而依风摇摇,以热暑时分而迎风弯腰。
一黍一摇,一生一知。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二、木槿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将翱将翔,佩玉琼琚。
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郑风、有女同车》形容女子的容貌颜如木槿,就是什么样的一种美丽呢。
这就是意识里可以呼吸的肤色,感觉里带着露的花。
体态轻盈优美,几预迎风翱翔,仙女也就这个样子了吧!晶莹佩玉随风叮当,举手投足,无不幽雅贤淑,这就是懂得人心,懂得万物的气象。
木槿,所谓“舜”者,朝开幕谢,瞬间之荣,来去匆匆。
这就是用怜惜的手,来挽着身边难得一遇的美艳的花;用愉悦的心,与美丽的人,同瞧一方风景;用意识里的话,把美丽的人的身、形、意永远的记在心底。
与舜华之女同车,永远都就是一件快乐的事吧!
植物里的木槿花,就是仲夏夜的梦之花,朝开幕谢,却并不忧伤,似乎迎着纯净的阳光,含有欢喜,似乎朝幕不就是一舜,而就是几十个日日夜夜的循环。
艳丽的花融在绿叶里,与谐有致,就是以高洁之姿,坐在您身旁的。
生活里,有幸遇到木槿女子,一路或者一车同行的,一定要面朝晴天旷海,胸画十字,默默祈愿,让这样的好运长久相随着您,因为木槿里藏着的不仅有现实里一瞬间,记忆里长久远的美丽,还有我们时常期盼的永存幸福的祈祷。
三、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倾筐。
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
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周南·卷耳》
今人一般认为这就是一首描写妻子幻念行役在外的丈夫的诗歌,对“陟彼崔嵬,我马虺隤。
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有两种解释,指妇人想像中的丈夫在远方骑马喝酒,另一说就是指妇人自己骑马喝酒,我个人偏向于前者。
整首诗歌的画面应该就是这样,妇人一边采着卷耳一边想像远方的丈夫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旅途困劳顿、人马困顿,不由得停下脚步,将篮筐放到一旁的大路边上。
此刻,思念就是恒久的光,它从心里透出来,落到眼前的苍耳上,就思念的人来说,那一刻她变的酥软了,就苍耳来说,它物化成魂,进入人心思虑的海洋里,不再仅仅就是凡俗世界里的苍耳。
自然与人,在这个时刻,同时产生了双重的意义,爱恋与寄托,物性与幻念。
从诗的美学意义来说,吟读这句诗,可以让我们瞧到一个如水的妇人,在爱的光影的诱导之下,如何由生活里的一个活泼情形化做柔情缭绕的一缕轻烟,飘飘渺渺的飘落到平凡自然的一个物件---苍耳身上。
而苍耳,则在静默时分,不再就是个空间里单纯的自然形象,它被一种神秘之力开启了时间相连人心的通道,让一双痴迷的眼睛穿越地域阻隔,瞧到梦幻般的镜子里,日思夜想的那个人,就是如何行走在艰难的征途古道上。
读这样的诗,飘然浮现的女子让人爱过妖媚果敢千倍。
这就是中国的历史文化与新时代的西方的社会发展特征之间在产生融合性的对抗力量了。
苍耳子上的短刺勾镰,体现的不就是独立个体的个性特征,而就是男女之间与谐关系所要体现的一种普遍联系,一种相互的不就是外在利益形式上,而就是在内在心理当中的的牵挂思念的柔与的共振情形。
想着,在青草茫茫的山路边上,瞧到一个神情忧伤的柔媚女子,正站在一株苍耳旁,苍耳就是弓,思念就是箭,它们指向的不就是一瞬,而就是神秘的永远被时间所钟情的爱的永恒。
四、桑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卫风·氓》
这就是一个刚强女子被薄幸男人遗弃后,写下来的痛心之词,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意思。
诗里说,女子用情,如鸠食桑葚而醉,很容易伤了自己的身体。
男子的恋情很容易改变,被别的事解脱,而女子一旦用情,就很难挣扎出来。
先秦时,女子没有任何的社会地位,一个女子除了感情,又没有其它寄托,即使知道自己就是感情投入里的弱者,也依然爱恋,然后在遗恨里黯然,这就是没有办法的事。
现代社会,男女在社会中的角色越来越均衡,恋爱里没有准备而失落的一方,虽没有古代女子这么决绝的伤痛,但对于将来的生活,总就是一件遗憾的事。
把握好爱的缭檐瓦屋下面持久不变的生活,在平平淡淡的幸福里过完短短几十年的光阴,就人生的成就,这其实算得上就是最为辉煌的一个成就吧。
《诗经》里桑树出没的篇章很多,对于先秦农业时代的人类生活来说,桑已经就是普通的一种植物。
桑的最早记述出现在甲骨文当中,人类智识苏醒,开始创立文字,在干枯兽骨与竹木平面上记录自己的历史,以保存与自然争斗的经验,让自己的智慧能够开始有形的延续。
到从自然野蚕的身上得到启发,由蚕食桑,得轻便柔韧的丝帛,这应该算得上就是人类生活品质飞跃的一个显著的特征。
蚕母,在古代被尊为神母,而桑,在周商时,已经就是宗庙祭祀时的神木。
等到先秦时农桑遍野,文字记述当中古朴粗糙的自然画面,因为桑蚕饲养在农事里的普及,逐渐开始变得柔与、华美起来。
关于男子的朝服,用丝绸的华贵,可以配合庄重威仪的形象,女子之美,终于可以写的“落花入领,微风动裾”,更加的风情万种。
就女子的性感来说,丝的色泽与柔滑意象里,说的在清楚不过了。
五、《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经·秦风·蒹葭》
诗歌描写初秋早晨独立河岸的男子想念在水一方的伊人,缓缓的河流、迎风的荻芦、稀疏的白露、薄薄的霜雾一起构成一幅忧伤的画面,其中带露的茂盛的蒹葭,正如男子无劳思慕的伊人,但却笼罩在秋的肃杀中,河边的荒凉与霜的寒冷中,男子与思慕的伊人间隔着一条大河,溯游不能接近,溯洄又怕时间来不及。
她心中的苦闷如诗中充满天地的秋气与无尽的流水一样无穷无尽。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凄凄,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此诗以蒹葭起“兴”,凄凉萧瑟气氛衬托彷徨忧伤心情。
迎风飘扬的芦苇又仿佛在低吟浅唱,既恰当地表达了诗人孤寂彷徨、幽思百结的心绪,也使诗的韵味变得极为深邃悠远。
由于时间关系,暂选取这样五首诗歌中的五种植物,《诗经》中大家熟知有描写植物的篇目还有许多,如《关雎》中的荇菜、《桃夭》中的桃、《汉广》中的蒌蒿、《采薇》中的杨柳等等。
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下去查资料,瞧瞧有那些植物就是我们现在还能瞧到的。
这节课的主要意图就是希望通过这样一种别样的解读方式,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在以后的古代典籍阅读中,不妨“别具慧眼”,从中读出一些属于您自己的东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