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和客体就是主观和客观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概论(辨析题)

马克思主义概论(辨析题)

三、辨析题1.空想社会主义的意义是同历史的发展成反比的。

此观点正确。

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意义做出的评价。

马克思和恩格斯充分肯定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在历史上曾经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马克思主义认为,空想社会主义存在着严重缺陷:第一,空想社会主义没有发现资本主义的规律和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本质,他们是从道德情感出发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的;第二,空想社会主义不承认无产阶级是变革资本主义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社会力量,宣扬天才论和唯心史观;第三,空想社会主义不懂得阶级斗争的意义,否认暴力革命的必要性,因而无法找到变革社会的现实道路。

马克思主义认为,当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尚未激化,无产阶级尚未觉悟时,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具有解放人们的思想、启发人们的觉悟的积极作用。

当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激化,无产阶级革命已经付诸实践时,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局限和缺陷就日益暴露出来。

2.自由王国是在必然王国中自由时间积累的结果。

此观点正确。

在认识上,必然王国指人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还没有真正认识而不能自觉地支配自己和外部世界;自由王国指人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认识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并自觉依照这一认识来支配自己和外部世界。

在社会历史中,必然王国指人受盲目必然性支配,特别是受自己所创造的社会关系的奴役和支配的社会状态;自由王国指人自己成为自然界和社会的主人,摆脱了盲目性,能自觉创造自己历史的社会状态。

人类真正进人自由王国也就是共产主义的实现。

人类的认识史和社会史,都是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

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发展是一个无限的过程。

一方面,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另一方面,进入自由王国所需的条件是在必然王国中积累起来的,表现为在必然王国中劳动时间不断缩减,自由时间不断增加。

自由时间不断增加且得到合理的享用,人们在日益增加的自由时间中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进人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条件。

辨析题

辨析题

辨析题第一章1、唯心主义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这是错误的观点。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不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标准。

坚持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坚持世界的可知性,是唯物主义和某些唯心主义者都承认的观点。

2、世界统一于存在。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讲的是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统一于存在”是一个错误的折中主义的命题,之所以是错误的,是因为“存在”是什么,在这里不明确的;如果存在是精神,世界统一于存在是统一于精神,这是唯心主义的命题;反过来,如果存在是物质,世界统一于存在就是统一于物质,这是唯物主义的命题。

3、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运动就是物质,物质就等同于运动。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

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这个论断表明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反映了物质和运动的联系。

但是把物质和运动等同起来则是不正确的。

物质和运动是有区别的。

物质是标明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而运动则是表明这种客观实在的存在方式的范畴。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二者是有区别的。

4、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

唯物主义都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则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它们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一到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了唯心主义,认为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指出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5、“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引言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是辩证法的两个基本方面,它们旨在通过分析和研究事物的矛盾和发展规律,揭示事物的本质、特点和发展趋势,从而对世界进行深刻而全面的认识。

本文将详细介绍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概念、基本思想和主要特点。

主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是指人们在实践中主动地、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改造的辩证思维方法。

它强调观察和把握事物的内在矛盾、内部联系和内在发展规律,以达到认识真理、改造现实、实现个人价值的目的。

主观辩证法的基本思想是主体和客体的辩证关系。

它认为主体与客体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主体通过对客体的认识和改造来实现自身的发展。

主观辩证法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不断深化对客体的认识,同时不断完善主体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主观辩证法的特点是实践性、发展性和综合性。

它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统一,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实现对事物的辩证认识。

主观辩证法还强调人的发展和进步,认为人不仅是客观事物的观察者和改造者,也是自身的创造者和发展者。

此外,主观辩证法还注重综合分析,强调对复杂问题的整体思考和综合处理。

客观辩证法客观辩证法是指研究和分析客观世界的辩证思维方法。

它强调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趋势,以提高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水平和把握能力。

客观辩证法的基本思想是客观与主观的辩证关系。

它认为客观世界是独立存在的,具有自己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

人类的认识是在客观基础上进行的,只有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才能达到真理和完善自身的目的。

客观辩证法的特点是客观性、普遍性和历史性。

它强调客观世界的独立性和客观规律的普遍性,即不受个体主观意志的左右,具有普适性和普遍性。

客观辩证法还强调历史性,认为客观规律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客观规律的历史性体现。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是辩证法的两个基本方面,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并相互制约。

马克思主义原理答案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原理答案第二章

第二章一、多选题(共20题,100分)1、真理和价值的关系表明( )A、真理是客观的,价值是主观的B、真理具有普遍性,价值具有特殊性C、真理中包含着价值因素,价值中也包含着真理因素D、真理是主体认识与客体实在之间的符合关系,价值是客体属性与主体需要之间的满足关系E、真理的追求以价值为目的,价值的实现以真理为条件正确答案: ACE2、下列各项属于认识主体特点的有( )A、自然性B、社会性C、意识性D、能动性E、实践性正确答案: ABCDE3、割裂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会导致( )A、绝对主义B、相对主义C、教条主义D、经验主义E、唯心主义诡辩论正确答案: ABC4、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在于它是( )A、毛泽东思想的灵魂B、党的政治路线的理论基础C、一切工作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D、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E、检验真理的尺度正确答案: ABCD5、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是( )A、真理原则B、价值原则C、效率原则D、公平原则正确答案: AB6、价值的特性是( )A、客观性B、主体性C、社会历史性D、多维性正确答案: ABCD7、下列选项中,属于认识的客体的有( )A、人认识到的自然界B、人尚未观察到的星球C、社会现实中的事件D、人们读书的书籍E、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正确答案: ACDE8、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关系是( )A、书本知识是源,实践经验是流B、书本知识可靠,实践经验不可靠C、书本知识重要,实践经验不重要D、书本知识是流,实践经验是源E、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都重要正确答案: DE9、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表现在( )A、它们的共同基础归根到底发源于实践B、前者是源,后者是流C、前者是可靠的,后者是不可靠的D、前者是科学的,后者是不科学的E、间接经验是直接经验的补充正确答案: ABE10、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的两种错误是( )A、二元论错误B、经验主义错误C、教条主义错误D、冒进主义错误E、宿命论错误正确答案: BC11、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是( )A、占有丰富的真实的感性材料B、具有天赋的聪明才智C、大脑对感性材料要有想象力D、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加工感性材料E、感性认识丰富了,自然就变成了理性认识正确答案: AD12、实现由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的条件有( )A、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B、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C、理论必须为群众所掌握D、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E、必须从实际出发正确答案: ABCDE13、人们在剧场欣赏某一悲剧,有人听之入神,有人听之乏味,有人为之悲泣,有人不为所动。

2022年长江师范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长江师范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长江师范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2、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这说明()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D.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3、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4、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A. 内因和外因的关系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5、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备一定的条件,在目前不能实现的,属于()A. 不可能性B. 微小的可能性C.现实的可能性D.抽象的可能性6、在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A.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B.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C.只有唯心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D.只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未来社会7、采用“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方法的是()A.空想社会主义者B.马克思主义C.唯物主义D.唯心主义8、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的最终目的是()A.改变无产阶级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B.实现共产主义C.解放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彻底打碎资产阶级国家的机器9、马克思说:“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这说明了()A.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B.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的基本形式C.暴力革命与和平发展互相排斥D.暴力革命与和平发展可以相互取代10、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11、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可以()A.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B.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C.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D.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12、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A.具体劳动B.剩余劳动C.商品的生产形式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13、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根本是因为()A.预付的资本总量增加了B.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C.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D.剩余价值率提高了14、在垄断资本主义的各个基本经济特征中最根本的特征是()A.国家垄断同盟的形成B.资本输出具有重要的意义C.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D.瓜分世界领土,形成殖民体系1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干预()A.从根本上解决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矛盾B.改变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C.使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形成了利益一致D.没有改变劳动者受剥削的地位二、多项选择题16、正确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A.必须从实际出发B.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一次可以完成D.必须坚持一般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17、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前的积极作用有()A.批判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B.启发民众进行资产阶级革命C.保证资产阶级的胜利D.为资产阶级建立国家提供理论依据18、空想社会主义不是成熟的社会革命的理论,是因为()A..没有彻底否定资本主义制度B.没有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C.没有看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D.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19、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被社会主义代替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两种社会制度的国家()A.可能相互交往B.可以和平共处,但也存在斗争C.不存在和平共处的可能性D.可以平等互利地发生经济联系20、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昂利?圣西门B.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 ?欧文D.托马斯 ?莫尔三、辨析题21、主体和客体就是主观和客观。

观察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观察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观察的客观性: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何为‘观察’及观察的‘客观性’。

大家都知道,观察的主体是人,观察的对象则是主体之外的客观即客观自在之物。

客体独立于主体而存在,客体不依赖主体而存在,客观先于主体的观察而存在。

客体被主体所观察到,这只不过是客体与主体发生了关系,反映到了主体(人)的意识当中,被主体所感知到了,而已!这些是必须首先就得弄清楚的一个方面,即:主体(人)的观察对象,是客观自在之物,“它”是独立的存在,“它”只是它自身的运动,“它”只是它的本身而不是你大脑中的‘认识’。

只有当你(当任何人)认识到自身所观察的对象“它”只是“它的自身”这一点之时,才能算是基本地理解了【‘观察’及观察的‘客观性’这一方面】!!---------你大脑中的认识,是主观的。

你大脑中的“它”则是你主观认识当中的一个抽象的片段。

观察的主观性:可以把观察的客观性简单地定性为‘客体作用于主体’的这个意思,即‘客体对主体(人的感官)的刺激’的这一过程,发生在认识产生之前(认识即将产生但尚没产生)。

!!!而观察的‘主观性’则可以在这里相对而言地定性为‘主体反作用于客体(客观自在物)’的这一过程,即主观人的大脑中‘认识的形成和产生’、‘客体被大脑所摄读、所复写、所抽象、以及区分和归纳’、‘被主观能动地进行改造’等等方面的意思。

观察的主观性,就是人们的‘认识’,就是人们的主观认识了。

也就是说,人们‘运用主观能动性’地对客观存在(自在)之物‘进行改造’之后,所而形成了【一定的认识】。

这样的一种思维运动的过程(大脑内部活动)。

我认为观察是依赖于理论的。

观察陈述必须用某种理论的语言构成,不管这理论是多么模糊。

考虑一下用常识语言组成的简单句子:“当心,风要把婴孩车刮下悬崖了!”这里以水平很低的理论为前提。

这就是说:有着如风这样一种东西,它有着能使得放在它吹过的路上的诸如婴孩车这样的物体运动起来的性质。

“当心”传达了紧迫的意思,表明了这样的预料:载着婴孩的小车将掉下悬崖,也许将砸在下面的岩石上,并且可进一步假定这将伤害婴孩。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一项基本原则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一项基本原则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一项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是人类实践的总结,认识要求我们尽可能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

其基本内涵应包含两个方面,一:首先是认识主体在认识相应客体时应当做到主观方面于客观方面的相统一,即认识主体的认识是建立在正确的主观意志和客观的社会环境的基础,两者均不可或缺;二:其次是指认识主体对认识客体的主观方面和客体行为表现的正确把握,即在认识认识客体时,应当合理地将客体主观方面和客观表现结合起来,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作为我国刑法中定罪的原则具有其特定的含义和要求。

有的学者将对此原则的认识可分为两大类,一:即所谓的狭义说,认为主客观相统一的定罪原则仅指构成犯罪必须具备主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如有的学者认为主客观相统一原则是我国刑法学的一个基本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在研究犯罪构成的时候,要把犯罪构成要件置于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中,明确任何犯罪行为都是由人去实施的,并且只有当他对自己行为的危害性质有辨认能力,对是否实施这一行为有控制能力,而又故意或过失的地实施这一行为,以致危害社会时,才负担刑事责任,否则,其所实施的行为即使在客观上给社会造成了某种损害,但主观上缺乏辨认、控制能力或者虽然有辨认能力而无故意或者过失,那么这种行为就不具备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就不是犯罪行为。

另有学者认为:主客观相统一的定罪原则是指只有当一个人在一定的主观罪过支配下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且这种主观上的罪过和刻感受的危害行为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时,才能认定其为犯罪。

(二),即广义说,认为主客观相统一的定罪原则包括犯罪构成的主客观要件相统一和认定犯罪的司法人员的认识与案件的客观事实相统一两方面内容。

有的学者认为定罪原则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的主观和客观不仅仅是犯罪要件与客观要件,更主要是对犯罪的评价标准,我们主张的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定罪原则是指对犯罪的评价采取主观与客观的双重参照标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辨析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辨析题

(一)1、世界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承认世界统一性的观点称为一元论。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属于一元论。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包括: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中既包括自然界的物质性,也包括社会的物质性,意识不过是物质的属性。

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都没有。

这一原理是被科学证明了的。

它是批判唯心主义和有神论的思想武器。

唯心主义和有神论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反科学的,经不起实践检验的。

2、"人为自然界立法。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这是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唯心主义观点。

他认为自然界的法则即规律是由人确立的,这就否认了自然界本身存在客观规律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只能够根据规律的要求,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推动事物的发展,但不能任意创造或消灭客观规律。

自然界有自身发展的规律,人们可以认识规律,也可以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自然界为人类造福,但人们不能创造出一套法则强加给自然界,即人们不可能"为自然界立法"。

康德的这一观点片面夸大了人类理性的能动作用,从而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这种观点在实际工作中,必然会无视客观规律的存在,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必然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3、哲学是"科学之科学"答:这是旧哲学在哲学的对象和内容问题上的观点。

旧哲学往往把自己的哲学看成是包罗万象的、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终极真理体系,没有科学解决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而不是它们的"总和"。

哲学只能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而不能代替具体科学的研究。

马克思理论辨析题

马克思理论辨析题

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是不科学的。

【答案要点】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上。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

它是完备深刻而无片面性的学说。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形成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各国工人运动的斗争经验,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夺取政权,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等这一历史使命的道路和方向,从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体现在其政治立场上。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目标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

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

它使无产阶级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题库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题库第二章

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活动机制看,实践是( A )A、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B、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C、科学实验D、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2、实践的主体是(B )A、绝对精神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C、人D、人的意识3、实践的客体是(D )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B、客观物质世界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D、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4、实践的中介是( A )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B、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D、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5、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 D )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6、“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说明(C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7、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这说明(B )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D、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8、科学家尼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

”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C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B、实践和认识互为先导C、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C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间接经验毫无用处1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C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11、对于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两大派别的正确评价是(C )A、唯理论是正确的,经验论是错误的B、经验论是正确的,唯理论是错误的C、唯理论和经验论各有片面的真理性D、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是完全错误的12、“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B )A、形而上学的观点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诡辩论的观点D、相对主义的观点13、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C )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14、“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 A )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客观真理论D、机械唯物主义15、“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 A )A、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论B、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C、客观真理论D、形而上学真理论16、“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 B )A、强调真理的客观性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17、“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 A )A、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C、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D、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性18、“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种观点是(B )A、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B、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C、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D、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19、承认我们知识的相对性就( D )A、必然归结为诡辩论B、必然归结为怀疑主义C、必然归结为不可知论D、可以防止认识的僵化20、“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马原习题四

马原习题四

专题四【单选题】1.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基本结构看,实践是:A、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B、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C、科学实验D、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2.实践的主体是:A、绝对精神B、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的人C、具有自然能力和精神能力的人D、人类3.实践的客体是: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B、客观物质世界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D、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4.实践的中介是: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B、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D、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5..“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6.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这说明: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D、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7.科学家尼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

”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B、实践和认识互为先导C、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是纯粹的精神活动,而是对象性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8.“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间接经验毫无用处9.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A、决定了社会发展趋势B、决定着社会变革力度C、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D、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最终源泉10.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

主体和客体就是主观和客观

主体和客体就是主观和客观

1.主体和客体就是主观和客观。

[答案要点]这一观点是不对的。

主体与客体、主观和客观这两对范畴之间有联系,但不等同。

主观指人的意识、认识、思维,客观即事物的客观存在,如自然界、人类社会等。

主观和客观的关系相当于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主体和客体则是认识论范畴,主体是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指与主体发生联系,进人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两对范畴的联系表现在:主体有主观性,有意识和目的;客体首先是客观存在,才能成为主体认识和改造的对象。

两对范畴的区别在于:主体只有和客体相联系才称为主体,离开客体就无所谓主体。

而客观存在可以是不依赖于主观、主体的。

客观事物与客体是两个有区别的范畴:客观事物只有和主体发生联系才成为主体的客体。

当客观事物尚未进人人的认识领域时,它还只是自在的客观存在,并不是认识的客体。

只有与认识的主体发生了对象性关系时,客观事物才具有客体的意义;另一方面,认识的客体不一定是客观事物。

当人的认识活动指向人的精神活动时,认识的客体是精神客体。

精神客体本身不属于客观事物。

材料分析题用历史发展规律性原理分析下列材料:材料一:人们必须意识到,人类进步能够改变的只是其速度,而不会出现任何发展顺序的颠倒或跃过任何重要的阶段。

(孔德《实证哲学》)材料二:一个国家应该而且可以向其他国家学习。

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

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

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

(马克思《资本论》)材料三:每一种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

既然一件事实只有当它被人想起时才是一件历史的事实,。

问什么是历史的事实和什么是非历史的事实这个问题就毫无意义了。

一件非历史的事实是一件没有被思想过的事实,因而是不存在的,而谁也没有遇见过一件不存在的事实。

(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践》)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这两段话所表明的基本思想倾向的不同点和共同点。

2、材料三与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要分歧时什么?3、材料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什么思想?答:(1)、材料 1 和材料 2 中所表现的共同思想倾向是都认为人类历史有其客观的规律,这种规律是可以为人们和历史学家所认识的。

马哲习题2016

马哲习题2016

第二章课后练习题一、名词解释认识真理价值二、单选1.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A.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B.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C.科学实验D.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2.实践的主体是()A.绝对精神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C.人D.人的认识3.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用性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5.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6.承认我们知识的相对性就()A.必然归结为诡辩论B.必然归结为怀疑主义C.必然归结为不可知论D.可以防止认识的僵化7.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A.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B.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C.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单选答案】1.A 2.B 3.D 4. C 5.C 6. D 7.A三、多选1.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A.实践提出了认识的课题B.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认识成为可能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A.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加工3.下列观点中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是()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B.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C.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D.给予偏爱有准备的头脑4.“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A.感性认识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任何帮助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C.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存和渗透的5.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意义在于()A.理论接受实践的检验B.理论可以改变事物发展的总趋势C.理论可以指导实践D.理论在实践的发展中得到发展6.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这是因为()A.认识主体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B.事物的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C.人的认识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D.认识是一个过程7.下列观点体现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的有()A.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B.遵循真理尺度就要按科学规律办事,遵循价值尺度就要满足人的需要C.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D.实现价值是人们追求真理的目的,价值追求引导人们去探索真理8.价值的特性是()A.客观性B.主体性C.社会历史性D.多维性9.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B.坚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C.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方法,而不是教义D.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永恒真理,只能坚持不能发展10.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辨证的统一,表现在()A.认识的任务归根到底在于解释世界B.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C.认识和改造世界,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D.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多选答案】1.ABCD 2.ABCD 3.ABC 4.BCD 5.ACD 6.ABCD 7.ABCD 8.ABCD9.ABC 10.BCD四、辨析1.主体和客体就是主观和客观。

主体客体主观要件客观要件

主体客体主观要件客观要件

主体客体主观要件客观要件
主体客体主观要件客观要件是建立在三体概念基础上的扩展概念,主要用于描
述某个事件或问题中所涉及到的概念和要素。

在法律、哲学、心理学等领域中,主体客体主观要件客观要件的概念经常被使用,用以准确定义事物、界定责任和权利等问题。

主体要件
主体要件指事件或问题中涉及到的主体,可以是个人、组织、国家等。

在法律中,主体通常指具有法律行为能力或法律地位的实体。

主体要件是事件发生或问题产生的基础,是事情展开的主体角色。

客体要件
客体要件则是描述事件或问题中所关注的客体,是主体行为的对象或涉及的实体。

客体要件通过定义事件或问题的客观存在,为主体行为提供了背景和依据,体现了事件或问题中的客观事实。

主观要件
主观要件强调事件或问题中涉及到的主体的主观意愿、态度和动机等内在因素。

主观要件反映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主观能动的主观性,是主体行为的内在动力和动因。

客观要件
客观要件则强调事件或问题中的客观事实、客观规律和客观存在。

客观要件通
过客观规律和客观存在的具体表现,提供了事件或问题的客观依据和参照标准。

综上所述,主体客体主观要件客观要件是描述事件或问题中涉及到的多个要素
和因素的综合概念,它们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事件或问题的复杂性和多维性。

在研究和分析事件或问题时,应综合考虑主体客体主观要件客观要件,准确把握事件或问题的本质和特点,有利于深入理解和有效解决问题。

2022年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因素是()A.实现社会单一的公有制B.按需分配C.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D.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3、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和必由之路是()A.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B.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社会主义社会4、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A. 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B.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C.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D.在思维中形成“多种规定的统一”的过程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6、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A.阶级斗争史B.思想发展史C.劳动发展史D.文化发展史7、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A.纯粹偶然的B.纯粹必然的C.偶然与必然的统一D.有的是偶然有的是必然8、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A.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B.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C.只讲真理的客观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D.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9、实践的中介是()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B.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D.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10、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A.工业资本B.农业资本C.银行资本D.金融资本1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管理和调节体现的是()A.全体劳动人民的经济利益B.个别金融寡头的经济利益C.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D.国有企业的经济利益12、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A.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B.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D.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1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呈现出周期性的原因在于()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周期性D.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14、列宁对社会主义革命学说的重大贡献是()A.提出了新经济政策B.提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D.提出了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过渡社会主义的理论15、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A.民主集中制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集体领导二、多项选择题16、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是()A.经济是基础B.政治是经济的反映与集中表现C.政治归根到底为经济服务D.经济革命导致政治革命17、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被社会主义代替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两种社会制度的国家()A.可能相互交往B.可以和平共处,但也存在斗争C.不存在和平共处的可能性D.可以平等互利地发生经济联系18、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有()A.剥削制度的消灭和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B.按劳分配C.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实行无产阶级专政19、借贷资本的特点是()A.一种资本商品B.一种商品资本C.一种所有权资本D.具有特殊的运动形式G-G′20、经济全球化的内容主要包括( )A.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B.贸易全球化C.金融全球化D.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三、辨析题21、主体和客体就是主观和客观。

马克思辩论题(1)

马克思辩论题(1)
10.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感性认识。
错误,人类的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变现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用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直接反映外在世界,还没有深入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所以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认识的真正任务是认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如果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就无法获得真理。
6.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会导致唯心主义?
错误,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反作用)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遵循客观规律为前提,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仅不会导致唯心主义,反而是辩证唯物主义内在要求,只有不顾客观条件,选择客观规律,片面强调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才会陷入唯心主义。
7.人的活动的目的能否实现,取决于人的动机是否善良,意志是否坚强。
错误。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是有目的的,人们进行活动的动机和实现动机的意志对于活动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人们进行活动的目的能否实现,能否取得预期的成功,并不取决于人们的动机和意志,只有人们的动机和意志符合客观实际及其发展规律,并具备一定的物质手段和条件,才能保证人们活动的目的得以实现,否则,即使动机善良,意志坚强也会事与愿违。
8.主体与客体就是主观与客观。
错误,主体与客体,主观和客观这两对范畴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的联系表现在,主体有主观性,有意识和目的;客观首先是客观存在,才能成为主体认识和改造的对象。两者的区别在于:主体。有和客体相联系才称为主体,离开客体就无所谓主体。而客观存在可以是不依赖于主观和主体的,客观事物与客体事物也不同,客观事物只有和主体发生联系才成为主体的客体。因此,不能将两对范畴混为一谈。

知识的主体性与客体性之间的关系

知识的主体性与客体性之间的关系

知识的主体性与客体性之间的关系知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是人们对世界各种现象和规律的认识和了解。

在知识的构建过程中,主体和客体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主体是指知识构建者,即人类自身,而客体则是指人类认识的对象,即世界本身。

主体性与客体性之间的关系既是相互依存的,也是相互作用的。

本文将探讨知识的主体性与客体性之间的关系,并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一、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相互依存主体性与客体性是相互依存的,没有主体就没有认识的过程,而没有客体,主体就无法进行认识。

主体是知识建构的主动者,通过主观意识和感知能力去理解客体。

客体则是主体产生的认知对象,主体通过与客体的接触和对客体的思考,从而发展自己的认识能力。

在知识的建构过程中,主体通过感知和思维的活动,将客体中的信息和现象进行选择、组织和整合,形成一定的认识结构。

主体的认识活动是基于客体的存在和影响展开的,而客体的存在和影响则是主体进行认识的基础和前提。

因此,主体性与客体性是相互依存的,二者构成了知识建构的基本框架。

二、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相互作用主体性与客体性之间不仅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还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

主体通过对客体的认识和体验,不断丰富和改变自己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水平。

而客体的存在和变化也会影响和塑造主体的认识活动。

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使主体能够不断更新自己的认知,提高认识能力。

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相互作用还可以通过社会交往加以扩展。

人们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共享知识,从而引发新的思考和认识。

这种交流和共享可以促进主体对客体的更深入理解,并激发创新思维和认知的进一步发展。

从这个角度来看,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相互作用不仅在个体层面上存在,也在社会层面上具有重要意义。

三、主体性与客体性的主观性和客观性主体性与客体性的关系还涉及到认识过程中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的问题。

主体的认识活动是在主观意识的指导下进行的,而客体的存在和规律则具有客观性。

主体通过主观意识和感知能力去感知客体,将客观存在的事物加工成主观意识的表达。

大一公共课马基核心考点题集合含答案

大一公共课马基核心考点题集合含答案

大一公共课马基核心考点题集合含答案一、单选题1、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备一定的条件,在目前不能实现的,属于(D)A.不可能性B.微小的可能性C.现实的可能性D.抽象的可能性2、“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D)A.强调真理的客观性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3、有的哲学家认为,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组现象前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

这种观点属于(B)A.唯物主义决定论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D.相对主义诡辩论4、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C)A.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B.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C.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D.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B)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6、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D)A.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B.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C.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D.在思维中形成“多种规定的统一”的过程7、度是(B)A.事物的质量和数量的界限B.事物保持其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C.事物保持其量的稳定性的范围D.事物发生变化的关节点8、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A)A.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B.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C.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9、“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这一论断说明了(B)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10、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C)A.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B.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C.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D.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二、填空题1、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是因为(DAB)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C.历史发展方向是由人的思想和行动决定的D.社会规律存在和实现于实践活动之中E.社会规律没有客观性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ABCDE)A.实践提出了认识的课题B.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认识成为可能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E.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3、辩证的否定是(ABCDE)A.事物的自我否定B.事物发展的环节C.事物联系的环节D.扬弃E.既克服又保留4、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ABD)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E.使统一体分解5、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AB)A、阶级性B、实践性C、客观性D、人民性6、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CD)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7、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ABCE)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B.坚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C.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方法,而不是教义D.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永恒真理,只能坚持不能发展E.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8、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

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关系

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关系

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关系
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是哲学中的两个概念,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主体客体化指的是人将客观实在物体化,将之当作客观存在来看待和处理。

这种看待方式是人们处理客观事物的一种模式,但也容易将客观事物简单化、片面化,失去了客观实在的真正含义。

客体主体化则指的是客观实在被人们主观化,被人赋予了主观的意义和价值。

这种主观化的过程使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认识事物的本质,但也容易使人们陷入主观臆断或主观偏见中去。

两种看待方式是相对的,相辅相成的。

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应该相互协调、相互支持。

主体客体化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客体主体化则是认识事物的深化和发展。

同时,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也需要不断地相互修正,以达到更加全面、客观、准确的认识。

- 1 -。

2022年潍坊理工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潍坊理工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潍坊理工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2、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这一命题的含义是()A.革命理论比革命行动更重要B.革命运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指导作用D.革命理论最终决定革命运动的成败3、“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4、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A.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B.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C.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D.证明了意识可以在高度发展的物质中产生5、柏拉图的“理念论”是()的理论A.唯物主义B.二元论C.唯心主义D.怀疑论6、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7、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分配方式是()A.原始社会B.阶级社会C.社会主义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8、列宁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观点的依据是()A.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的原理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D.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9、实现社会主义的必要政治前提是()A.建立无产阶级专政B.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C.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D.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10、社会形态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D.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11、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A.地理环境B.生产劳动C.社会关系D.社会意识12、资本集中的方式是()A.资本积聚和资本积累B.竞争和剩余价值的资本化C.竞争和信用D.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13、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C.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D.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14、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A.工业资本B.农业资本C.银行资本D.金融资本1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是()A.国有垄断资本B.资产阶级国家C.私人垄断资本D.资本输出二、多项选择题16、党的十八大四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主体和客体就是主观和客观。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

主体与客体、主观和客观这两对范畴之间有联系,但不等同。

主观指人的意识、认识、思维,客观即事物的客观存在,如自然界、人类社会等。

主观和客观的关系相当于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主体和客体则是认识论范畴,主体是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指与主体发生联系,进人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两对范畴的联系表现在:主体有主观性,有意识和目的;客体首先是客观存在,才能成为主体认识和改造的对象。

两对范畴的区别在于:主体只有和客体相联系才称为主体,离开客体就无所谓主体。

而客观存在可以是不依赖于主观、主体的。

客观事物与客体是两个有区别的范畴:客观事物只有和主体发生联系才成为主体的客体。

当客观事物尚未进人人的认识领域时,它还只是自在的客观存在,并不是认识的客体。

只有与认识的主体发生了对象性关系时,客观事物才具有客体的意义;另一方面,认识的客体不一定是客观事物。

当人的认识活动指向人的精神活动时,认识的客体是精神客体。

精神客体本身不属于客观事物。

材料分析题
用历史发展规律性原理分析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们必须意识到,人类进步能够改变的只是其速度,而不会出现任何发展顺序的颠倒或跃过任何重要的阶段。

(孔德《实证哲学》)
材料二:一个国家应该而且可以向其他国家学习。

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

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

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

(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三:每一种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

既然一件事实只有当它被人想起时才是一件
历史的事实,。

问什么是历史的事实和什么是非历史的事实这个问题就毫无意义了。

一件非历史的事实是一件没有被思想过的事实,因而是不存在的,而谁也没有遇见过一件不存在的事实。

(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践》)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这两段话所表明的基本思想倾向的不同点和共同点。

2、材料三与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要分歧时什么?
3、材料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什么思想?
答:(1)、材料 1 和材料 2 中所表现的共同思想倾向是都认为人类历史有其客观的规律,这种规律是可以为人们和历史学家所认识的。

人类历史是不断进步和前进的历史,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可能的。

它们的不同点在于,说前一段话的孔德是一位实证主义者,也是一位带有严重的形而上学倾向的思想家,他看到了历史发展有其客观的规律,人类进步是可能的;但他把这种进步过程,把历史发展的过程看作是严格按照固定的顺序进行的,而看不到人作为历史主体所应有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们不仅可以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而且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发挥能动作用,社会形态及其更替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

(2)、材料 3 的基本思想倾向是通过否定历史事实的客观性而否定历史有其客观的规律,所以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不可能的。

在克罗齐看来,历史都是当代人按照当代人的兴趣和目的编篡的历史,是一种主观的东西。

这是他与前二者的主要分歧所在。

(3)、在马克思的这段著名的话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于历史发展的唯物的辩证的观点。

一方面,马克思认为历史的规律是客观的,历史发展的过程有其固有的秩序和节奏,人们即使认识到这些规律,也不能改变它,不能逾越和取消社会发展的固有的阶段。

另一方面,人在历史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不能改变客观规律,但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条件,从而利用规律为自己的目的服务。

这表现了马克思对于历史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自觉活动能动性的唯物辩证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