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恐障碍患者生活事件和家庭功能的对照分析

合集下载

惊恐障碍患者生活事件和家庭功能的对照分析

惊恐障碍患者生活事件和家庭功能的对照分析
约 8 % 惊恐 障碍 患 者 在 起 病 之 前 存 在 重 要 应 激 事 件 相 似 。 0
作不满意 、 生活规律重大变动为主 ; 社交与其他 问题 中主要 为被人误会 、 错怪 、 诬告 、 议论 、 意外惊 吓等 。患者组与 中 国 常模的家庭 环境 状况比较见表 2 患者组与 中国常模对 照在 ; 亲密度 、 情感表达 、 独立 性 、 成功性 、 文化性 、 娱乐性 和组 织 性因子分均明显较低 , 而矛盾性较 中国常模高 , 在道德宗 教 观和控制性的因子两者差 异无 显著性 。
断 扩 大 , 及 到 应 激 源 、 人 的 评 价 作 用 、 庭 功 能 等 多 方 涉 个 家
面 。而且研 究结果不 尽相 同 , 在较 大 的争议 。作者试 图 存 从生活事件 和家庭 功能角 度对 4 0例惊恐 障碍患者 和 4 0例
正常人进行对照分析 , 报道如下。 现
1 资料 与 方 法
在安排 家庭 活动 时没有 明确 的组织 性和结构 性。矛盾性方 面得分显著 高于国 内常模 , 与袁 勇贵t 等 对焦虑 和抑 郁障 j 碍研究 结果基本 相似 , 明家 庭支持 系统不 良在惊恐 障碍 表
中以 上 学 历 3 例 , 中 7例 。 两组 性别 、 龄 、 姻 、 化 程 3 初 年 婚 文 度 比较 差 异 无 显 著性 。所 有 患 者 均 为 自愿 参 加 。
注 : P<0.5 0,
P<0.0 013 讨 论 惊恐 障碍是~类 急性严 重焦 虑发 作 , 患者在 发作 时常
困难 为 主 ; 作 学 习 中 问题 以工 作 学 习 中 压 力 大 、 现 职 工 工 对
社 交与其他 问题 中以被人误会 、 错怪 、 告 、 论 、 诬 议 意外惊吓

惊恐障碍的识别和处理

惊恐障碍的识别和处理

28
惊恐障碍的治疗药物
• 特别是高效价的BDZs,剂量高于治疗GAD剂量 抗焦虑药 物 • 起效比苯二氮䓬类药物 慢,需要6-8周
>>> SSRIs: 帕罗西汀、西酞普 兰、艾司西酞普兰、氟伏沙明、 氟西汀和舍曲林 >>> TCAs:作用于5-HT转运 体的药物有效 氯米帕明 >>> 其他:如苯乙肼,不作为 一线使用,因为饮食限制和不 良反应(Rosenberg, 1999)
5
惊恐障碍-定义

又称急性焦虑障碍
1. 主要症状为濒死感或失控 感 >>> 病人常体会到濒 临灾难性结局的害怕 和恐惧 >>> 伴有很特异、很 强烈的心脏和神经系 统症状 2. 发作特点 >>> 反复的、突然的、 不可预测的、强烈的 惊恐体验
>>> 一般历时5~20分钟 3.场所特异性 >>> 置身于某些地方或处 境,可能会诱发惊恐发作 >>> 这些地方或处境具 有这样的特征:即一旦 患者惊恐发作,不易逃 生、不易得到帮助,如 独自在家、独自外出、 排队、过桥或乘坐交通 工具等,曾名广场恐惧 症
6
惊恐发作
内心紧张和不 适感,突然发 作,10分钟 内迅速达高峰
窒息
心 悸
眩晕 晕厥感 口干
热潮红,寒战
失控
发疯
战悚 感觉异常 人格解体/ 现实感丧失
频死感 胸痛
呼吸困难
场所恐惧症
人群
商场 独自在家
公共交通
集会
堵车
7
惊恐发作典型的表现
• 典型的表现:患者正在进行日常活动,
如看书、进食、散步、开会、或操持家务时, 突然感到心悸,好像心脏要从口腔里跳出来; 胸闷、胸痛、胸前有压迫感;或呼吸困难, 喉头堵塞,好像透不过气来、即将窒息。同 时出现强烈的恐惧感,好像将死去,或即将 失去理智。这种紧张心情使患者难以忍受。 因而惊叫、呼救。此种发作历时很短,一般 5-20分钟,很少超过一小时。症状可自行缓

综合护理干预对惊恐发作患者的护理效果

综合护理干预对惊恐发作患者的护理效果

·269·· 短篇论著 ·综合护理干预对惊恐发作患者的护理效果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improving nursing impact on patients with panic attacks 张崇1,卜秀梅2,金秋1,赵秀红1,邹博1(1.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心理卫生精神科,沈阳 110032;2. 辽宁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沈阳 110847) 摘要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惊恐发作患者的护理效果。

将44例惊恐发作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精神科的常规焦虑障碍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以认知行为治疗为基础的惊恐发作综合护理措施。

比较2组患者惊恐发作的频率和持续时间。

结果表明,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惊恐发作患者的发作频率并缩短发作持续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惊恐发作; 心理护理; 效果评价中图分类号 R749.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0258-4646 (2021) 03-0269-04网络出版地址 https:///kcms/detail/21.1227.R.20210317.1352.030.html DOI:10.12007/j.issn.0258‐4646.2021.03.017惊恐障碍是急性焦虑障碍的一种,其终生患病率为2.31%~4.78%[1-2]。

惊恐障碍的治疗消耗大量的医疗资源,造成巨大的疾病负担。

惊恐障碍既不能归因于器质性疾病,也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来解释。

惊恐障碍可以出现在平静或焦虑状态时,患者会有不可预测的强烈惊恐体验,在几分钟内达到高峰,1个月内至少发作3次,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不等。

惊恐障碍患者常表现为胸闷、心跳加速、呼吸困难、头晕、四肢麻木、大汗淋漓,严重时有“濒死感”,个别患者会因为担心再次发作而出现回避行为,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个人和家庭承受巨大的经济负担。

惊恐障碍的诊断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惊恐障碍的诊断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惊恐障碍的诊断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是一种常见的焦虑性精神疾病,以突发、反复出现的恐慌发作为主要特征。

这种恐慌发作常伴随着多种身体症状,如心悸、呼吸困难、出汗等,使患者感到害怕、无助甚至认为自己将要死亡。

惊恐障碍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了重大影响,也给其日常生活和社交功能造成了困扰。

本文将对惊恐障碍的诊断标准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我们会对惊恐障碍的定义和特征进行介绍,以帮助读者对此疾病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接着,我们将详细描述惊恐障碍的症状和表现,包括恐慌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以及伴随的身体和心理症状等。

最后,我们将重点关注惊恐障碍的诊断标准,包括国际通用的诊断标准以及相关的评估工具和方法。

通过对惊恐障碍的诊断标准的研究和应用,医生和临床工作者可以更准确地识别和诊断患者是否患有这一精神疾病,为其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支持。

同时,了解惊恐障碍的诊断标准也有助于患者和其家庭成员更好地理解并应对这一疾病,降低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之,本文将系统地介绍惊恐障碍的诊断标准,旨在促进对惊恐障碍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对患者的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

希望读者通过阅读本文能够对惊恐障碍的诊断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为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1.2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概述了本文的主题—惊恐障碍的诊断标准,并介绍了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进一步展开了惊恐障碍的定义和特征,以及其具体的症状和表现。

结论部分则对惊恐障碍的诊断标准进行总结,并探讨了这些标准的应用和意义。

接下来,本文将逐一展开讨论,以便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惊恐障碍的诊断标准。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和介绍惊恐障碍的诊断标准,以促进对该疾病的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

通过系统地总结和分析惊恐障碍的定义、特征、症状和表现,我们将详细描述当前被广泛接受的诊断标准。

同时,我们将探讨这些诊断标准的应用和意义,以帮助医务人员和研究人员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惊恐障碍,为患者提供更准确有效的帮助和支持。

惊恐障碍的护理查房

惊恐障碍的护理查房
家属教育
向家属解释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及应对 措施,提高家属的照护能力。
定期随访
安排患者定期复诊,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5 生活方式调整建议及指 导
规律作息时间表制定
强调固定作息时间
01
建议患者每天尽量在同一时间入睡和起床,以培养身体的生物
钟,有助于稳定情绪。
避免刺激性物质
加强健康教育
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提高 他们对惊恐障碍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03 心理护理干预策略与实 践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技巧
01
02
03
倾听与理解
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理 解其恐惧和焦虑,给予情 感支持。
积极关注
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及 时给予正面反馈和鼓励。
信任与安全感
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建 立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 ,提高其安全感。
惊恐障碍的护理查房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ONTENTS
• 惊恐障碍基本概念与特点 • 患者评估与护理问题识别 • 心理护理干预策略与实践 • 药物治疗管理及注意事项 • 生活方式调整建议及指导 • 随访计划制定与效果评价
01 惊恐障碍基本概念与特 点
惊恐障碍定义及医学名词解释
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
持续改进方向
加强健康教育
提高患者对惊恐障碍的认 知水平,增强自我管理能 力。
强化心理干预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 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方案。
完善随访制度
确保随访的连续性、及时 性和有效性。
开展多学科合作
与精神科、心理科等相关 科室合作,共同制定治疗 方案。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惊恐障碍医学课件

惊恐障碍医学课件

惊恐障碍医学课件xx年xx月xx日•惊恐障碍概述•惊恐障碍的病因•惊恐障碍的诊断目录•惊恐障碍的治疗•惊恐障碍的预防•惊恐障碍研究展望01惊恐障碍概述惊恐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不可预测的、突然出现的、强烈的惊恐体验,伴有濒死感或失控感。

定义症状主要症状包括突如其来的恐惧、心悸、出汗、呼吸急促、胸闷、胸痛、头痛、眩晕、感觉异常、手足麻木等。

定义与症状根据不同的调查数据,惊恐障碍的患病率在1.5%-4%之间,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患病率影响因素惊恐障碍的发病与遗传、神经生物学、心理社会和环境因素有关。

患病率与影响因素惊恐障碍的病程具有不确定性,但一般而言,大多数患者可以在数周到数月内缓解,部分患者病程迁延不愈。

病程预后惊恐障碍的预后良好,但需要积极治疗。

未经治疗的患者复发风险较高。

病程与预后02惊恐障碍的病因惊恐障碍有家族聚集性,一级亲属患病率约高出普通人群2-4倍。

遗传因素神经生物学因素惊恐发作可能与大脑中负责情绪和身体反应的神经递质系统(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等)的异常活动有关。

生物学因素长期生活于应激状态、遭受精神或躯体创伤,可触发惊恐障碍。

应激与创伤人格特质部分患者具有胆小、易担忧、追求完美、不自信等人格特质,这些特质可能使个体易患此病。

心理社会因素如心血管疾病、贫血、糖尿病等躯体疾病可导致或加重惊恐障碍。

诱发因素健康问题如咖啡因、尼古丁、可卡因等物质可诱发惊恐障碍或加重病情。

药物与物质滥用如工作压力、时间紧迫感、任务繁重等环境压力可促使惊恐障碍的发生或加重。

环境压力03惊恐障碍的诊断惊恐障碍的诊断需满足特定的症状标准,如显著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症状、强烈的恐惧感等。

同时,需要排除其他精神障碍和躯体疾病。

诊断标准诊断流程诊断惊恐障碍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心电图、甲状腺功能检查等。

根据检查结果,医生综合考虑作出诊断。

诊断标准与流程惊恐障碍需与其他精神障碍如广泛性焦虑障碍、社交恐惧症等进行鉴别。

第四个案例:惊恐障碍

第四个案例:惊恐障碍
在心理治疗方面,我们认为可以采用行为疗法,比如,教来访者放松训练;可以采用认知疗法,让来访者看到,惊恐发作尽管看起来很紧急,但是它并不会给自己带来生命危险。同时教她排解压力的方法,帮助她寻找社会支持,试着走出去。
备注
签名:
病程标准:来访者自己表述上述的种种症状持续有几年时间。而且在至少一年以上来访者担心自己的这些症状会再次发作,且会导致自己死亡。
严重程度:来访者的社会功能有明显的损害,来访者表述,现在也不敢出门,而且不敢去上班。
排除标准:来访者去医院做过检查,没有身体方面的疾病,而且也没有服用能导致他现在状况的药物。
2、来访者成长顺利,只有一点意外,就是在她4岁的时候,上阅读班,但是爸爸妈妈觉得她年龄太小了,所以让他上了特殊班,但是其成绩一直都很好。
3、来访者和爸妈关系良好,现在仍和妈妈住在一起,以便照顾妈妈。
4、妈妈在年轻的时候也有类似惊恐发作的症状,但是在和来访者爸爸结婚以后就没有再发作了,而且在来访者爸爸去世后,也没有这样的情况。但是பைடு நூலகம்访者一直都不知道,知道来这咨询妈妈才透露。
7也曾想通过其他的方法来摆脱这样的情况比如喝酒但是第二天还是会发作而且会更厌恶自己还有过自杀的想法但是最终因为想到父母把自己养大不容易而且父亲弟弟都去世了如果自己再走了害怕母亲承受不了因此选择坚强的活下来并来寻求帮助
访谈案例记录表
姓名
保拉
性别

出生年月
27岁
来访日期
第五次课
目前
住址
联系电话
来访因由
害怕惊恐再次发作
咨询用时
访谈过程概要
来访者基本情况:女27岁未婚本科学历在一家金融机构做交易员的工作
来访者主诉:1、最近心脏跳的很快,感到头晕、胸疼、喘不上气,感到自己快死了。

惊恐障碍的护理措施

惊恐障碍的护理措施

惊恐障碍的护理措施引言惊恐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患者在面临特定物体或情境时会出现强烈的焦虑和恐惧感。

惊恐障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困扰,因此,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惊恐障碍的护理措施,旨在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照顾患者,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治疗。

护理措施1. 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症状在实施护理措施之前,护理人员首先需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症状。

包括了解患者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触发因素等信息。

通过详细了解患者的情况,护理人员能够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状况,并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2. 提供支持和安慰在患者发作时,护理人员需要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安慰。

他们可以通过亲切的语言和温暖的肢体语言来安抚患者。

同时,护理人员应该真诚地倾听患者的感受和困扰,让患者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

3. 建立稳定的环境惊恐障碍患者对于环境的变化和不确定性非常敏感,护理人员需要创造一个稳定和安全的环境。

他们可以陪伴患者,给予他们长时间的陪伴和关注。

此外,护理人员还可以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和私密的空间,减少外界刺激。

4. 鼓励患者采用放松技巧放松技巧对于控制和减轻惊恐障碍症状非常有效。

护理人员可以教导患者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和正念冥想等。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患者降低焦虑和紧张情绪,提高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

5. 提供必要的药物治疗在护理过程中,如果患者的症状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功能,医生可能会考虑给予药物治疗。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副作用,并与医生保持有效的沟通。

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对药物的正确使用和剂量有一定的了解。

6. 建立支持网络患者在应对惊恐障碍时,家人和朋友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护理人员可以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支持网络,鼓励患者与家人和朋友沟通交流。

此外,护理人员还可以介绍一些专业的支持组织和社区资源,让患者可以获得更全面的帮助和支持。

总结惊恐障碍是一种常见但却容易被忽视的精神疾病。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庭治疗效果评估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庭治疗效果评估
问题而发展起来的。
发展
到了20世纪60年代,家庭治疗开 始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并逐渐发 展成为一种独立的心理治疗方法。
现状
目前,家庭治疗已经成为一种广泛 应用于精神障碍治疗的心理治疗方 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精神障碍的 治疗和康复过程中。
03
CATALOGUE
家庭治疗效果评估的方法
评估指标的确定
症状改善程度
家庭功能评估
使用家庭功能评估工具了解家 庭对患者的支持状况。
心理测验
使用心理测验工具了解患者的 认知和情绪状况。
医学检查
通过医学检查了解患者的身体 健康状况和药物治疗效果。
04
CATALOGUE
家庭治疗效果评估的实践
评估实践的开展
01
02
03
评估工具
选择合适的评估工具,如 量表、问卷等,对患者的 病情状况、生活质量、社 会功能等进行全面评估。
对家庭治疗的建议
Hale Waihona Puke 针对不同患者和家庭情况,制 定个性化的家庭治疗方案。
加强家庭成员的参与和支持, 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 效果。
定期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的最 大化。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进一步探讨家庭治疗对严重精神 障碍患者的疗效机制和影响因素

比较不同家庭治疗方式的优缺点 和适用范围,为临床治疗提供更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庭 治疗效果评估
CATALOGUE
目 录
• 引言 •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庭治疗概述 • 家庭治疗效果评估的方法 • 家庭治疗效果评估的实践 • 家庭治疗效果评估的案例分析 • 家庭治疗效果评估的结论与建议
01
CATALOGUE

心理咨询师案例分析:惊恐障碍

心理咨询师案例分析:惊恐障碍

惊恐障碍到医院的时候,我的感觉好了许多,但感到浑身无力,医生检查没有发现问题,心电图也正常。

医生说我可能是白天学习太紧张引起的。

医生的话消除了我的顾虑。

可这仅维持了一二天,以后又反复多次发作。

尽管我知道这不是心脏病发作,也不会造成伤害,可仍然对所经历的情景感到恐惧,变得不敢坐车了。

案例:某女,29岁,初小文化,工人,已婚。

已反复发作阵发性暴怒、捶胸、撕衣、毁物、狂奔,伴哭闹等9年余。

病人病前系某缝纫厂临时工,平素热心能干、能说会道、乐于助人,尤其热衷于帮助他人料理红白喜事,且往往在其中扮演主角;但又因爱管闲事、喜说三道四而惹人厌恶。

因此,周围熟人虽受其益却贬其人,故人际关系较差。

首次发病前病人刚刚生育,有感于生育后无人前来探视,先是委屈伤心,继而愤恨不满,心情极差。

就在此产褥期中,恰逢工厂通知,解雇了她的临时工作,病人闻讯后初时沉默不语,双眼凝视前方,表情茫然,片刻之后开始抽泣,但不久就骤然停止,掀开被子,扔下新生儿,从床上一跃而起,狂呼乱叫,向门外冲去。

病人一反弱不禁风的常态,披头散发,拳脚并用,连撕带咬,横冲直撞。

后经众人七手八脚将其制住,锁于房中。

病人在房内捶胸顿足、撕扯衣服、哭天喊地、打门砸窗,又以头撞墙。

后经反复劝慰,才痛哭一场后昏昏入睡。

次日醒后如常,洗漱梳妆,让家人去厂里询问解雇她的原因。

此时能大致回忆发病过程,但否认曾甩开孩子、咬伤丈夫。

此后,病人常感头痛、头昏、心烦、失眠。

后进入另一工厂,仍喜抛头露面、说长道短,但不像以前那样乐于助人。

《浅谈惊恐障碍》课件

《浅谈惊恐障碍》课件
惊恐障碍
,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惊恐障碍概述 03 惊恐障碍的症状表现 04 惊恐障碍的治疗方法 05 惊恐障碍的预防和康复
06 惊恐障碍的案例分析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第一章
惊恐障碍概述
第二章
定义和特征
惊恐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焦虑症,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强烈恐惧感、心慌、 呼吸困难等 症状包括心悸、出汗、颤抖、头晕、恶心等
康复计划
心理治疗:认知 行为疗法、暴露 疗法等
药物治疗:抗抑 郁药、抗焦虑药 等
生活方式调整: 规律作息、健康 饮食、适度运动 等
社会支持:与家人、 朋友、同事保持良 好的沟通和交流, 寻求支持和帮助
自我管理和调节
学会放松和减压,如深呼吸、 冥想、瑜伽等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 律的作息、健康的饮食和适 量的运动
惊恐障碍的研究历史:从早期症状描述到现代诊断标准 惊恐障碍的病因研究:遗传、环境、心理因素等 惊恐障碍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自我管理 惊恐障碍的未来研究方向:预防、早期诊断、个性化治疗等
研究方法和成果
研究方法:临床观察、问卷调查、实验室研究等 研究成果:发现惊恐障碍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行为治疗等 未来研究方向:基因研究、神经影像学研究、心理治疗效果评估等
时间
预后:惊恐障碍 的预后通常较好, 大多数患者经过 治疗后可以恢复
正常生活
复发:惊恐障碍 容易复发,需要 长期治疗和监测
治疗:药物治疗 和心理治疗是主 要的治疗方法, 其中药物治疗包 括抗抑郁药、抗 焦虑药等,心理 治疗包括认知行 为疗法、暴露疗
法等。
惊恐障碍的症状表现

惊恐障碍诊治

惊恐障碍诊治

无效

判断药物依从性

重新讨论诊断

有无共病其他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重新讨论治疗方案
*如果需要减药,逐渐减药,防止停药过快,编出辑p现pt停药反应;减药时间至少需要2~3个月
24
规范化程序
治疗适应证 循证依据 一旦患者确诊后,选择适当的治疗药物,及早开始药
物治疗或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前,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药物相关信息,提
• 起效比苯二氮卓类药物慢,需要6-8周
>>> SSRIs: 帕罗西汀、西酞普兰、艾司西酞 普兰、氟伏沙明、氟西汀和舍曲林
>>> TCAs:作用于5-HT转运体的药物有效
>>> 其他:如苯乙肼,不作为一线使用,因为 饮食限制和不良反应(Rosenberg, 1999)
• 治疗初期的不良反应(心跳加快、出汗和恶心)往
编辑ppt
23
惊恐障碍治疗规范化程序
符合惊恐障碍诊断标准
给予支持性治疗; 告诉患者治疗选择;
结合患者的意愿,选择药物或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
(每周1次,持续4个月; 定期评价疗效)
有效
继续治疗 定期评价疗效
无效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年龄、既往治疗史、患者的意愿、自杀风险、治疗成本选择药物

一线选择帕罗西汀、艾司西酞普兰(
往被认为是PD症状加重;
• 解释或短期合并苯二氮卓类药物
编辑ppt
30
帕罗西汀治疗惊恐障碍的RCT研究
作者
研究人群
研究时间
Hendriks 2010 老年PD患者 (>60岁) 26周 Mirjam 2002 CBT疗效不佳的PD患者 8周

惊恐障碍患者自我功能、家庭功能及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惊恐障碍患者自我功能、家庭功能及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医学 杂 志 2 l a o Pyh t ,0 0 V l 3 N . o m l f sci E 2 1 , o 2 , o1 ay
惊恐障碍患者 自我功能、 家庭 功能及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承
贺朝 晖 张传海 王鹏举 徐 建龙
【 摘要】 目的 探讨惊恐障碍患者的 自我功能、 家庭功能、 社会 支持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 自我和谐量表 (C S 、 S C ) 家庭 亲 密度和适 应性量表 中文版 ( A E F C S1 V) 领悟 社会 支持 量表 ( S S , 2 惊 恐障碍 患者进 I—C 、 P S ) 对 0例
tns i ai dsre. to s S lC n re c cl s e ) F m l C h s na dA at it o eC i s i t wt pnc i drMe d e ogun eS a e h o h f e( e s , a i oei n dpa ly fh h ee y o b i t n vri f cl F C S U —C es no a o S e( A E V),n eci dS c lS p o cl p s )w r ue .T edt o 2 ai t adP re e oi u pr S a v a t e( s s ee sd h a f 0p t n a es
c n o iie c re ain wih fc o c r so o ils p o ,t e s o eo is t f t n i c a in f a t e a a dy p stv o r lt t a trs o e fs ca u p r h c r fd sa i y wi i tma yh d sg i c n l n g — o t s h i y

惊恐障碍治疗及护理

惊恐障碍治疗及护理

和治疗方法,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法和技巧,提高心理素质
03
建立支持网络:与家人、朋友分享自己的感 04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受和经历,寻求支持和鼓励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谢谢
生活方式调整:调整 生活方式,如规律作 息、健康饮食等
心理治疗:进行认知 行为疗法、心理教育 等心理治疗
社会支持:寻求家人、 朋友等社会支持,共 同应对惊恐障碍
惊恐障碍的护理
3
家庭护理
01
保持家庭环境整洁、安静,避免刺
激性因素
02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和放松,
如瑜伽、冥想等
03
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建
惊恐障碍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 和自我管理。
惊恐障碍的症状
01
突然发作的强烈恐惧感, 持续时间短
02
心悸、呼吸困难、头晕、 出汗等身体反应
03
担心自己会失去控制或 死亡
04
发作后通常会感到疲劳、 虚弱或情绪低落
05
发作频率不定,可能持 续数周或数月
06
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导 致社交恐惧和回避行为
惊恐障碍治疗及护 理
演讲人
目录
01. 惊恐障碍概述 02. 惊恐障碍的治疗 03. 惊恐障碍的护理 04. 惊恐障碍的预防
惊恐障碍概述
1
惊恐障碍的定义
惊恐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焦虑症,表现为突然发作 的强烈恐惧和焦虑,通常持续几分钟到数小时。
惊恐障碍的症状包括心悸、呼吸困难、头晕、 出汗、颤抖等。
惊恐障碍的发作通常没有明显的诱因,可能在 任何时间、地点发生。
立信心,克服恐惧
04

惊恐障碍演示课件

惊恐障碍演示课件
情绪。
06 研究与展望
研究现状和进展
神经生物学研究
通过神经影像学和生物化学手段 ,揭示惊恐障碍患者大脑结构和 功能异常,如杏仁核过度活跃、
前额叶功能减退等。
遗传学研究
发现惊恐障碍具有一定的家族聚 集性,相关基因如COMT、5HTTLPR等与发病风险有关。
心理社会因素研究
探讨童年创伤、应激性生活事件 、个性特征等心理社会因素在惊
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的患者在社交场合中表 现出显著的恐惧和焦虑,但惊恐发 作不是其核心症状。
抑郁症
抑郁症的患者可能出现类似惊恐障 碍的症状,如心悸、胸闷等,但通 常没有惊恐发作的突然性和不可预 测性。
04 治疗与管理
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CBT)
通过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不良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减少惊恐发作 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02 症状与表现
惊恐发作的症状
心跳加速或心悸 呼吸急促或窒息感
胸闷或胸痛
惊恐发作的症状
颤抖或发抖 出汗
头晕或昏厥感
惊恐发作的症状
恶心或腹部不适 感觉不真实或脱离自己身体的感觉
害怕失去控制或死亡
预期焦虑和恐惧
担心再次经历惊恐发作 对特定场所或活动的恐惧,如公共场所、独自在家等 对身体症状的过度关注和担忧 避免可能引发惊恐发作的情境或活动 对社交、工作或日常活动的严重影响
03
惊恐障碍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 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发病率和影响因素
惊恐障碍的发病率较高,女 性比男性更容易患病。
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之间 ,但也可在任何年龄阶段出 现。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心 理因素等多种因素都可能影 响惊恐障碍的发病。

恐慌症的症状与原因

恐慌症的症状与原因

恐慌症的症状与原因恐慌症,也被称为惊恐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焦虑症状,表现为反复和突然发作的恐慌发作。

这些发作通常伴随着强烈的身体和心理症状,如心悸、呼吸困难、胸闷、头晕、出汗、失去控制感、恐惧死亡等。

恐慌症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限制了他们的日常活动和社交交往。

本文将探讨恐慌症的症状和原因,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心理障碍。

一、症状1. 身体症状:恐慌发作常伴随着剧烈的生理反应,如心悸、胸闷、呼吸困难、头晕、出汗等。

患者可能感到自己即将窒息或心脏病发作,这种强烈的生理反应常常加重了他们的恐慌感。

2. 心理症状:恐慌症患者在发作期间会经历强烈的恐惧和焦虑,他们可能感到失去控制、失去理智或即将死亡。

这种强烈的心理压力会导致他们逐渐回避可能引发恐慌发作的情境,从而限制了他们的日常活动和社交交往。

3. 恐慌发作的频率和持续时间:恐慌症的发作通常是突然而且无明显的诱因,持续时间一般在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不等。

患者可能会经历多次恐慌发作,这种频繁的发作会进一步加重他们的焦虑和恐惧。

二、原因1. 遗传因素:研究发现,恐慌症在一定程度上与遗传有关。

家族史上有恐慌症的人更容易患上这种疾病,这表明基因可能在恐慌症的发病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2. 生理因素:恐慌症的发生与人体的生理机制有关。

研究表明,恐慌发作与大脑中的恐惧回路有关,包括杏仁核和前额叶皮质等区域。

这些区域的功能异常可能导致恐慌症的发生。

3. 生活事件和心理因素:生活中的一些压力事件,如工作压力、人际关系问题、家庭困扰等,可能成为恐慌症的诱因。

此外,个体的心理因素,如个性特点、应对方式等,也会影响恐慌症的发生。

4. 焦虑增强循环:恐慌症常常伴随着焦虑增强循环的形成。

即恐慌发作引发了患者的强烈焦虑,而这种焦虑又进一步加重了恐慌发作的发生和频率。

这种循环可能导致恐慌症的持续存在和恶化。

三、应对策略1. 寻求专业帮助:恐慌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需要专业心理学家或精神科医生的帮助。

惊恐障碍严重度量表(PDSS)

惊恐障碍严重度量表(PDSS)

惊恐障碍严重度量表(PDSS)估的时间段:1个月其它(说明)_______________1.惊恐发作的频率,包括有限症状的发作0=没有惊恐发作或有限症状的发作1=轻度,平均1周少于1次完整的发作,且有限症状的发作最多每天1次2=中度,1周1次或2次完整发作,和/或每天多次有限症状的发作3=严重,1周2次以上完整发作,但平均不超过每天1次4=极度,每天1次以上的惊恐发作,有发作的日子多于不发作的日子2.惊恐发作时苦恼,包括有限症状发作0=无惊恐发作或有限症状的发作,或发作时无苦恼1=轻度苦恼,但能继续活动,几乎没有或完全没有影响2=中度苦恼,但仍能控制,能够继续活动,和/或能够维持注意力,但感到有困难3=严重,显著的苦恼和影响,失去注意力,和/或必须停止活动,但仍能留在房间里或那个环境中4=极度,严重和丧失能力的苦恼,必须停止活动,如有可能就会离开房间或那个环境,否则,不能集中注意力,极度苦恼3.预期性焦虑的严重度(惊恐发作相关的害怕,恐惧或担心)0=不担心惊恐发作1=轻度,对惊恐发作偶尔有害怕、担心或惶惶不安2=中度,经常担心,害怕或惶惶不安,但有时候没有焦虑。

生活方式有注意得到的改变,但焦虑仍然可控,总体功能不受影响3=严重,对惊恐有持续的害怕,担心或惶惶不安,显著地干扰注意力,影响有效功能。

4=极度,几乎持续和致残性的焦虑,因为对惊恐发作的害怕,担心或惶惶不安,不能执行重要的任务4.场景害怕和或/回避0=无,无害怕或回避1=轻度,偶尔的害怕和/或回避,但通常能面对或忍受。

生活方式只有很小或没有改变2=中度,注意得到的害怕和/或回避,但仍能控制,回避所害怕的场景,但有人陪伴就能面对,生活方式有些改变,但总的功能未受损3=严重,广泛的回避;生活方式的实质性改变就是需要有人陪伴,一般活动有困难4=极广泛的致残性的害怕和/或回避。

不得不广泛改变生活方式,不执行重要任务5.与惊恐相关感觉的害怕/回避0=没有害怕或回避会触发痛苦躯体感觉的场景或活动1=轻度,偶尔害怕和/回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惊恐障碍患者生活事件和家庭功能的对照分

作者:蓝利明王静朱培俊吴素琴
【关键词】惊恐
惊恐障碍的社会心理因素日益得到重视,研究范围不断扩大,涉及到应激源、个人的评价作用、家庭功能等多方面。

而且研究结果不尽相同,存在较大的争议。

作者试图从生活事件和家庭功能角度对40例惊恐障碍患者和4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因惊恐障碍入住本院心身科40例患者(惊恐障碍组,简称患者组);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惊恐障碍诊断标准。

男11例,女29例;年龄24~50岁。

病程2个月~5年。

已婚32例,未婚8例。

高中以上学历32例,初中8例。

正常对照组(对照组)40例,均为本院职工及其家属,排除本人及其一级亲属既往、现在的精神疾病和药物滥用史。

男15例,女25例;年龄18~52岁。

已婚30例,未婚10例;高中以上学历33例,初中7例。

两组性别、年龄、婚姻、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加。

1.2 方法
采用生活事件量表(LES)、分别对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

并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1](FES-CV),对患者组进
行问卷调查,调查的时间为患者病前家庭环境状况,结果与中国常模对照。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用SPSS 10.0软件,采用卡方和t检验。

2 结果
患者组与对照组应激事件比较见表1;患者组与对照组在过去1年中所承受的应激事件包括生活事件总刺激量、负性事件刺激量、正性事件刺激量,家庭有关问题以夫妻感情不好、配偶一方有外遇、性生活不满意或独身、家庭经济困难为主;工作学习中问题以工作学习中压力大、对现职工作不满意、生活规律重大变动为主;社交与其他问题中主要为被人误会、错怪、诬告、议论、意外惊吓等。

患者组与中国常模的家庭环境状况比较见表2;患者组与中国常模对照在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成功性、文化性、娱乐性和组织性因子分均明显较低,而矛盾性较中国常模高,在道德宗教观和控制性的因子两者差异无显著性。

表1 患者组与对照组应激事件比较(略)注:*P<0.05,**P<0.001
表2 患者组与中国常模的家庭环境状况比较(略)注:*P<0.05,**P<0.001 3 讨论
惊恐障碍是一类急性严重焦虑发作,患者在发作时常有濒死体验,临床上常容易与心脏病误诊。

GormanJM等学者近年来提出了有关惊恐发作的神经生物学假说,并试图解释为什么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心理治疗都是有效的治疗方式。

目前认为,动物对条件性恐惧的
刺激反应和患者的惊恐发作反应在生理和行为后果之间表现出惊人的相似性。

惊恐障碍的环境假说则认为:对父母依恋关系的早期破裂与此后惊恐障碍的形成有关。

同时有证据表明,在儿童和成人期经历创伤性事件或负性生活事件也与惊恐障碍的发生有关[2]。

本组资料显示惊恐障碍患者的生活事件总刺激量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组,应激事件以负性事件为显,家庭有关问题中以夫妻感情不好、配偶一方有外遇、性生活不满意或独身、家庭经济困难为主;工作学习中问题以工作学习中压力大、对现职工作不满意、生活规律重大变动为主;社交与其他问题中以被人误会、错怪、诬告、议论、意外惊吓等为主。

生活事件,尤其是负性生活事件与惊恐障碍的发生可能存在某种联系。

与上述观点一致,与Repee报道[3]大约80%惊恐障碍患者在起病之前存在重要应激事件相似。

支持卢乐萍等[4]研究结果,认为在遇到重大应激事件时,尤其是负性刺激的人群尽早提供心理危机干预避免惊恐发作,提供理论依据。

本资料显示在家庭环境方面患者组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成功性、文化性、娱乐性和组织性因子均明显较常模组低,提示惊恐障碍患者平时从家庭成员之间得到的帮助和支持明显不足,患者不能向其他家庭成员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在家庭内部比较压抑,很少有成功的体验,对外界事物如政治、社会、文化娱乐活动缺乏兴趣,家庭成员在安排家庭活动时没有明确的组织性和结构性。

矛盾性方面得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与袁勇贵[5]等对焦虑和抑郁障碍研究结果基本相似,表明家庭支持系统不良在惊恐障碍患者中同样为突出的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