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遵纪守法好公民》教案
做遵纪守法小公民班会教案及反思
![做遵纪守法小公民班会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af7e075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d9.png)
做遵纪守法小公民班会教案及反思我们中同学作为国家的小公民,社会的小仆人,同样也应当学法、懂法、守法的,以爱护我们自己的权益,不损害他人和社会的权益。
只有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长大后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做遵纪守法小公民班会,希望对您有所关怀。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做遵纪守法小公民班会1教学目标:1,使同学了解相关法律学问,树立法制观念。
2,使每一位同学远离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3,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做品学兼优的好同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案例叙述,同学争论发言导入本课。
同学杨某,15岁。
学习较好,但贪慕虚荣,片面追求物质享受,常因没钱花而发愁。
一天中午12点左右,他到某市的中学后巷,见该校某男生一人回家,就手持小刀威逼该男生,迫使其交出财物。
勒索了该男生300元人民币,后被抓住。
杨某的行为构成勒索罪,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__徒刑100天。
2、争论明确:少年违法也判刑。
二、理论讲解,法律是治国的工具。
以法治国,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必定要求。
三、联系生活。
1,你知道的法律有哪些?(《宪法》《刑法》《民法典》《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婚姻法》《继承法》《兵役法》《经济协议法》《环境爱护法》《义务训练法》《未成年人爱护法》《治安管理惩处条例》《管理法规》)2,常见的违法行为有哪些?(1)违反治安管理惩处条例的行为。
包括: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平安侵害公私财物妨害社会管理秩序。
(2)违反管理法规的行为。
(3)违反义务训练法的行为。
(4)违反环境爱护法的行为。
(5)民事侵权的行为。
3,现身说法,谈谈自己的一件违法小事。
四、学法用法。
1,小品表演:情景一:星期六早上,王丽的爸妈有急事外出,留下一些钱让她自己支配两天的生活。
王丽:哦,太棒了!自由了!她首先想到了去找同学玩,然而在王丽去找同学玩的路上,有一伙人拦住去路,威逼她交出钱来方可放过她,情急之中的王丽,会怎么应付这一场面呢(争论)。
《做遵纪守法好公民》教案
![《做遵纪守法好公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003c06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7e.png)
《做遵纪守法好公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遵纪守法的重要性,认识到每个公民都有遵纪守法的责任和义务。
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社会规范、法律法规的意识,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二、教学内容1. 遵纪守法的定义和意义2. 公民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3. 日常生活中如何遵纪守法4. 遵纪守法的好榜样5. 青少年如何做到遵纪守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培养遵纪守法的意识和行为。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遵纪守法的定义、意义、法律地位等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遵纪守法的典型例子,让学生深入理解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遵纪守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角色扮演法: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遵纪守法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公民都有遵纪守法的责任和义务。
2. 新课导入:讲解公民的法律地位、权利义务等内容,让学生了解遵纪守法的理论知识。
3. 案例分析:分析遵纪守法的典型例子,让学生深入理解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遵纪守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遵纪守法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评估他们对遵纪守法知识的理解和认同。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思考深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3. 角色扮演: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造力。
4.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质量,检查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5. 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评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和变化。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遵纪守法教育教材。
《做遵纪守法好公民》教案
![《做遵纪守法好公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8ea322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a2.png)
《做遵纪守法好公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遵纪守法的重要性,认识到每个公民都有遵纪守法的责任和义务。
2. 培养学生自觉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提高法治意识。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成为遵纪守法、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二、教学内容1. 遵纪守法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 我国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3. 公民如何遵纪守法4. 遵纪守法的重要性5. 青少年如何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遵纪守法的基本概念、意义和重要性,公民如何遵纪守法。
2. 教学难点:青少年如何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遵纪守法的场景,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4.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遵纪守法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主题。
2. 案例分析: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3.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心得,引导学生认识到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4.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模拟遵纪守法的场景,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法治意识。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环节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评价,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案例素材:收集各类违法违规案例,用于课堂教学分析和讨论。
2. 法律法规资料:整理我国法律法规相关资料,为学生提供学习参考。
3. 角色扮演道具:准备相关道具,协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做遵纪守法小公民主题班会教案
![做遵纪守法小公民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7a8ec0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eb.png)
做遵纪守法小公民主题班会教案让学生从小树立法律意识、知法守法,刻不容缓,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做遵纪守法小公民主题班会教案,供大家参考。
做遵纪守法小公民主题班会1一、活动目的:1、使学生加强对法律知识的认识,增强法律意识。
2、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守法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3、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自觉的遵纪守法,做合格小公民。
二、重难点:重点:使学生加强对法律知识的认识,增强法律意识。
难点: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守法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三、活动准备:1、准备有关的法律知识材料。
2、收集有关遵纪守法的案例。
四、活动过程:1、主持人讲话: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要和规章制度打交道,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园”。
也就是说,我们的生活只有遵守一系列的规矩才能有条有理,完善和谐。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如果全体公民都能做到遵纪守法,我们就能在一个文明美好的环境里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今天我们召开“遵纪守法”主题班会,目的就是让我们从小学做自觉遵纪守法的小公民,长大后当个合格的公民。
2、了解法律知识:(1)主持人:法律就是一定的规则,它告诉我们,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
从小知法、守法,对同学们来说非常重要。
那么,要想从小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孩子,首先要懂法。
主动学习一些法律常识。
现在我们国家的法制建设越来越完善了,每一个公民都应该知法、守法,能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国家利益、公众利益和自身的利益。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该经常翻阅《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规,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
(2)“我懂法”小学生必须知道的法律小知识一、小学生安全自护小常识1、在马路上要靠边走,走在中间会妨碍车辆的通行,还有被撞的危险。
2、如果是几个人一道走,要排好队靠边走,队伍应竖排,不要横着走,以免妨碍别人走路3、走路时,不要边走边玩,也不要边走边看书4、下雨天特别要注意前后的车辆,最好穿黄色的雨衣、雨鞋、雨伞等雨具,以引起驾驶员的注意。
《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小公民》法治教案
![《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小公民》法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e04f1e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29.png)
《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小公民》法治教案《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小公民》法治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什么是遵纪守法,以及为什么要遵纪守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能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爱护法律的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遵纪守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法律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法律知识。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案例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遵纪守法,为什么需要遵纪守法。
2.讲解新课:通过讲解法律法规、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法律法规的内容和意义,以及如何遵守法律法规。
3.巩固练习: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法律知识,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能力。
4.归纳小结:通过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不足之处。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2.教学手段:PPT、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小组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法律知识,角色扮演模拟实际生活中的法律场景等。
2.作业:阅读相关法律法规文献,写一篇关于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法律知识的文章。
3.评价方式: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表现等。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教学PPT:包括法律法规内容、案例分析等内容。
2.教学视频:播放相关法律法规宣传片、案例分析视频等。
3.图片资料:展示相关法律法规的图片、案例图片等。
4.教学工具:黑板、白板等教学工具辅助教学。
七、结论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了什么是遵纪守法,为什么要遵纪守法,以及如何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掌握法律知识,具备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https://img.taocdn.com/s3/m/efd0f6d4fab069dc502201e9.png)
•3、法律的作用 •法律具有制裁犯罪行为、 •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作用。
•4、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由社会主义国家 制定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 规范体系,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发展具有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工具。
•思想上高度认识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我校开展社团活动。 • 礼仪表演“我行我素”
•青少年要树立“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 •法乱纪为耻”的意识,把“一荣一耻” •成为自己作为现代公民的基本原则,这 •是现代社会生活对每个人的道德要求, •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道德义务。 •把遵纪守法转化为自觉的实际行动。
•遵纪守法必须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从 细处入眼,防微杜渐;持之以恒,贯穿 始终。一点一滴做起,成为一个懂得自 爱、勇于自省、善于自控的人。
•板书设计:
•营造良好的校园法治文化氛围和育人 •环境,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使他们成 •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 •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使他们成为适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才。让学生远 •离违法犯罪,敬廉崇法志存高远。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青龙职教中心 刘春华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法律的特点、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 •2、理解法律与纪律的关系 •3、能够理解法律与纪律的关系,理解法律是 •怎样伴随我们成长,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 •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 能力目标:
• 养成遵守纪律,遵守法律的意识,自觉守 法、护法,善于自控的能力。
•情感态度观念:
•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遵守纪律,遵守法律 • 的意识,树立懂得自爱、勇于自省、善于 • 自控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法治教案学法守法做遵纪守法的公民
![法治教案学法守法做遵纪守法的公民](https://img.taocdn.com/s3/m/375f8950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29.png)
法治教案学法守法做遵纪守法的公民法治教案,学法守法,做遵纪守法的公民在一个社会中,法治教育对于每个公民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它不仅能够帮助人们了解并遵守法律,还能够培养公民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精神。
本文将重点探讨法治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学法守法来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
一、法治教育的重要性法治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通过系统地向学生传授法律知识、法治观念和法治精神,培养他们遵纪守法的能力和意识。
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法治教育有助于提高公民的法律素养。
现代社会法律众多而复杂,普通公民难以对所有法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通过法治教育,公民可以学习到必要的法律知识,并掌握基本的法律概念和原则,从而在生活中更好地遵守法律。
其次,法治教育有助于培养公民的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是指公民对法律的尊重和服从,以及对个人义务和权益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通过法治教育,我们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观念,使他们认识到法律对于社会秩序和个人权益的重要性。
再次,法治教育有助于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一个社会的风气和文化水平,往往可由其公民的法治水平来体现。
通过加强法治教育,我们可以为社会培养更多遵纪守法的公民,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法治水平,改善社会风气。
最后,法治教育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与公平正义。
法律是社会秩序的保障和正义的体现。
通过法治教育,我们可以激发学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热情,加强对不平等现象的认知和反思,进而为建设公平正义的社会做出贡献。
二、学法守法,做遵纪守法的公民学法守法是指通过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规定并遵守法律的行为。
只有积极主动地学法守法,我们才能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接受法律教育,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
法律教育并不仅仅是在学校中的课堂上进行,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法律手册、参加法治讲座等途径来学习法律知识。
同时,互联网的发达也使我们能够方便地获取法律信息,我们可以通过法律网站等途径了解最新的法律法规。
做守法好公民主题班会教案
![做守法好公民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03c3d0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70.png)
做守法好公民主题班会教案一、活动目的通过此次班会活动,旨在:1.强化同学对法律法规的认知和遵守意识,培育良好的守法意识和好公民意识;2.加强同学的社会责任感和群体意识,激励同学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行动,为和谐社会建设作出本身的贡献。
二、活动准备1. 宣扬与准备为了让同学对此次班会活动充分期望,校内应提前做好宣扬工作,激励广阔同学参加进来。
并且,班主任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关资源和教学材料,例如:1.法律法规相关的文献、资料、视频等;2.与守法与好公民有关的故事、教材、活动等;3.讲台、投影、扩音器等设备。
2. 班会活动流程依据班级实际情况,暂定以下班会活动流程:1.主题演讲:班主任就“守法与好公民”的意义和紧要性进行主题演讲;2.活动互动:通过闲谈室、话题墙等形式,激励同学发言并共享本身的看法和经过;3.学问问答:利用小游戏、抢答等方式来强化同学对法律法规的认知;4.精彩剪辑:播放相关的宣扬片、教育片等,让同学更加生动直观地了解守法与好公民的内涵;5.班会总结:班主任对此次班会进行总结,并且邀请同学表达他们对班会的感受和收获。
三、活动实施1. 主题演讲班会活动开始后,首先由班主任进行主题演讲,内容重点包括:1.法律意识的紧要性,以及它对于个人和社会的价值;2.好公民的规范及其价值,如爱国、敬重社会文化多样性、保护环境等;3.举例说明一些不守法与不良行为所产生的后果,以及守法良好行为的好处。
2. 活动互动在主题演讲结束后,尝试利用现场的话题墙、班级闲谈室等工具打开互动活动。
同学可以在话题墙上写下本身对“守法与好公民”的认得、观点以及个人经过,也可以在闲谈室共享本身遵纪守法和成为好公民的实际行动。
3. 学问问答为了让同学更加深入地了解法律法规相关学问,班主任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例如抢答、闯关等,以小组赛和全班比赛相结合的形式来进行。
4. 精彩剪辑播放相关的宣扬片、教育片等,可以有效地为同学加强对守法与好公民的认知。
《学以致用 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中职思想政治高教版2
![《学以致用 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中职思想政治高教版2](https://img.taocdn.com/s3/m/1e671d85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9e.png)
《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理解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树立法治观念,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法律的基本原则和法律体系,理解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树立法治观念。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法律条文的PPT,包括宪法、刑法、民法、教育法等。
2. 准备案例分析材料,包括真实的法律案件和相关法律解释。
3. 准备互动环节所需道具,如案例卡片、讨论题目等。
4. 布置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的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观看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视频或新闻报道,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引出课题《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二、新课教学1. 讲解法律的概念和作用通过PPT展示法律的定义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法律是规范人们行为、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的重要工具。
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学法守法用法的重要性。
2. 讲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作为公民应该享有的权利和应该承担的义务,例如:劳动权、受教育权、人身自由等。
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做守法公民的重要性。
3. 讲解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遵守道德规范也是守法的一部分。
4. 讲解法律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PPT展示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法律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课堂互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身边的法律案例,并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2.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从而加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遵纪守法主题班会 教案
![遵纪守法主题班会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8b4d8e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7f.png)
遵纪守法主题班会教案《遵纪守法,做文明好公民》主题班会教案一、目标:1. 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和态度,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和公民道德。
2. 增强学生的自觉遵守学校纪律和社会法律的能力,培养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3. 引导学生明白守法的重要性,培养出一批爱国、守法、勤奋、诚实、友善、有责任感的合格公民。
二、活动安排:1. 开场小游戏:通过小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2. 演讲交流:邀请学生进行演讲,谈谈自己遵纪守法的观念和体会,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3. 观看视频:播放一些有关遵纪守法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反思和讨论。
4. 分组讨论: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围绕遵纪守法的话题展开讨论,加深对这一话题的认识。
5. 情景表演:请学生进行情景表演,演绎守法和违法的对比,引起学生的共鸣。
三、教学重点:1. 通过不同的方式和形式,让学生深刻领悟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2. 通过小组讨论和情景表演的形式,增进学生对遵纪守法的理解和认识。
3. 通过演讲交流和观看视频的方式,激发学生对遵纪守法的思考和感悟。
四、教学手段:1. 小组讨论: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团队协作意识。
2. 观看视频: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加对遵纪守法话题的讨论深度。
3. 情景表演:让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方式更深刻地理解守法和违法的对比。
4. 演讲交流:让学生通过演讲表达自己的看法,增强自信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效果评价:1. 学生对遵纪守法的理解和认识程度。
2. 学生对遵纪守法的态度和行为的改变情况。
3. 学生对遵纪守法的思考深度和表达能力。
六、总结:通过本次班会教学,学生们对遵纪守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了守法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学生们也通过不同形式的参与和交流,坚定了自己做一个文明好公民的决心,用实际行动践行遵纪守法的理念,以实际行动为班级和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遵纪守法,学会做好小公民的教案
![遵纪守法,学会做好小公民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333dfc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c4.png)
遵纪守法,学会做好小公民的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课旨在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和法律意识,提高学生的责任心和公民意识。
二、教学重点:遵纪守法、做好小公民。
三、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和道德观。
四、教学步骤:1、引入:(1)播放一段视频,视频里有人在路上乱扔垃圾、越红灯、占道行驶等违法行为,然后问学生这些行为的对错。
(2)告诉学生这些行为是错误的,应该遵守交通法规和环保规定。
2、讲解法律知识:(1)介绍交通规则、环保法律和其他一些法律法规。
(2)解释法律的作用是保护公民的权益、维护社会的稳定。
3、演示案例:给学生分组,每组分别提出一个案例,例如:一名同学撞了人,没有及时报警,或者是在学校里教室里随意涂写、损坏公共财物等。
4、引导讨论:就所提案例的问题进行讨论,问学生应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达到法不容情、法不容私,做一个有良心的好公民的标准。
5、化解矛盾:假设在学生的实际行动中出现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谈话、调解等方式来解决问题,达到和谐处理。
6、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确道德和法律的区别,知道遵守法律和实行道德行为的重要性,强调了公民应该做好小的公民,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
五、教学方式:1.课堂讲授2.案例分析3.小组讨论4.视频播放六、教学材料:1.交通法规2.环保法规3.其他相关法律知识4.案例分析七、教学评价:本课是一个针对小学生的法律与道德知识课程,目的是通过学习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和道德观,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和公民意识。
课程设置合理、教学方式清晰、重点突出。
整个课程高互动性、实践性强,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深入地理解知识,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及家长的肯定。
做遵纪守法好公民教案
![做遵纪守法好公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eca7417c1cfad6195fa7be.png)
、出示案例。
【南京市一学生在埃及古神庙雕像上乱刻乱划;武汉市某小学一名学生暑
他在游览故宫时,忍不住在名胜古迹上乱刻乱划,写下了“某
、讨论:对此行为,你怎么看?
不文明,但是可能只有少数同学
、教师出示结果:这2名同学回来后就收到了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寄来的罚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的行为已经不仅仅是不文明,而是触犯了法律!
、今天,我们在这里呈现一个“模拟法庭”,请同学们一起来参与审理这
1)分组选派代表,组成法庭成员。教师分配角色,并简述角色职责。
2)模拟法庭审判“校园偷盗一案”。
、学生交流:这场庭审过程是否清楚,判决是否合理?
(因学生没有经验,故庭审过程中会有环节残缺、事实陈述不清、证据不
、教师相机指导:①庭审时应问清事实经过;②庭审时应出具相关人证物
规范行为,自觉“守法”。
◎学生活动——小小裁判官
、生活中我们能看到这样的事情,请同学们做“小小裁判官”,用你们手
◎某同学拨打110报假警。
◎和他人一起玩耍时,能够制止他人的违法乱纪的行为。
◎路遇车祸,“的姐”闯红灯送伤者急救
、学生评判行为对错,对的出示“笑脸”,不对出示“哭脸”。
(这里根据小学生的判断,第三个会有争议。)
特别是“模拟法庭”的实践活动,采取由扶到放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创造了
在活动中,学生担当不同的角色,亲自参与审理“案件”,
学生不仅能明理知法,更能深刻体会到法律不是与自己距
与自己亳不相干,而是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从心灵深处认识到知法
第二法庭:校园教唆他人“擂肥”
、经过刚才前一庭的审理,以及老师讲解的在审理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学生交流这场审理的情况。(有了教师的指导,这场审理的时候证据充
六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二十四课合格的小公民做遵纪守法好公民
![六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二十四课合格的小公民做遵纪守法好公民](https://img.taocdn.com/s3/m/0586601f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0b.png)
六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二十四课合格的小公民做遵纪守法好公民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好公民,明确遵纪守法是做好公民的基本要求。
2.了解遵纪守法的重要性,认识到只有遵纪守法才能成为一个好公民。
3.掌握遵纪守法的具体内容,学习文明礼仪、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4.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促使他们自觉维护公共秩序。
二、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在进入正式课程之前,老师可以与同学们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让大家相互了解,为今天的课堂创造一个融洽的氛围。
2.呈现材料让学生们看一段小视频,视频内容可以是一名小学生遵纪守法的事例,引发同学们的共鸣,激励大家学习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3.重点讲解(1)好公民的定义好公民的定义是:遵纪守法、尊重人权、积极服务社会、爱护环境、尊重社会习惯和文化传统,是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的典范。
(2)遵纪守法的内容遵守纪律和法规,尊重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设施,关心集体利益,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是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必须掌握并执行的基本要求。
(3)文明礼仪的重要性文明礼仪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需要学会恰当的礼仪、行为和语言,以便更好地与人交往。
同时,文明礼仪也是了解社会习惯和传统的一个重要途径。
(4)交通安全的意义交通安全是我们身处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守的一项法规,只有认真遵守交通规则,我们才能预防交通事故。
同时,做文明交通更能展现我们的素质和道德水平。
4.实践演练在课程的实践演练环节中,老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安排一些实践活动,如废品回收、社区义务服务、交通安全教育、文明礼仪学习等,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的具体行动。
5.反思总结在课程的最后,老师可以请同学们对今天的活动进行反思总结。
鼓励同学们分享对做好公民的理解和行动,促使他们对做好公民的意义有更深入的认识。
同时,也可以激励大家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积极维护社会公德,成为遵纪守法、有品德的好公民。
三、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视频呈现、重点讲解、实践演练和反思总结等多种方式,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如何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学做知法守法好公民教案及反思
![学做知法守法好公民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ab2dd42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c5.png)
学做知法守法好公民教案及反思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所示:在当今社会,法律法规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做知法守法好公民,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本教案的目的是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培养守法意识和法律遵从的行为习惯。
本教案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概述了本文的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将重点介绍学做知法守法好公民的重要性,包括了解法律法规和遵守法律法规两个方面。
其中,了解法律法规将通过介绍法律的来源和体系,以及一些常见的法律法规进行阐述。
遵守法律法规部分将强调遵守法律的必要性、方法和影响。
接着,本文将进一步探讨守法好公民的重要性,包括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进步两个方面的讨论。
结论部分将对学做知法守法好公民的教案进行总结和反思,并展望未来可能的改进和发展。
通过本文的学习,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学做知法守法好公民的重要性,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责任,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尽一份力量。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本文的整体组织和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旨在引起读者的兴趣,并简单介绍本文的主题和目的。
通过概述法律对于公民的重要性,并说明文章将从学做知法好公民和守法好公民的重要性两个方面展开讨论,引发读者对于公民教育的关注。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包括了学做知法好公民和守法好公民的重要性两个主题。
在学做知法好公民的部分,我们将介绍了解法律法规和遵守法律法规两个方面的内容。
通过了解法律法规,公民可以了解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
而遵守法律法规则是每位公民的基本责任,只有自觉遵守法律,才能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进步。
紧接着是守法好公民的重要性部分,我们将具体阐述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进步两个方面的内容。
守法好公民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石,只有所有公民都积极遵守法律法规,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第六课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2324
![第六课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2324](https://img.taocdn.com/s3/m/1b01edfb650e52ea54189823.png)
第六课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23-24)醴陵市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校课时教案模版汽修、机电专业一年级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为重要。
教学过程(内容不能少于150个字)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境激趣学生观看视频:平安行你我他------两小时查处56件交通违法行为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板书)学生观看视频:明白在生活中存在许多违纪违法行为,对社会、人们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二、讲授新课引思明理案例(一)王明被学校劝退一、纪律保证我们的学习生活秩序(1)什么是纪律?教师提问:(1)、请同学阅读案例一,并回答王明为什么会受到学校劝其退学的处分。
(2)、日常生活和社会秩序除了靠人们的道德约束外,还要靠什么维持?教师提问:同学们,当你们来上学,经过多处红灯时,你会等吗?等了的同学请举手。
(学生自由举手,对遵规守纪作一个小小的调查。
)那么,大家知道我们走在路上、上课时、开会时、考试的时候需要我们遵守什么纪律吗?过渡: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集体活动,而有集体活动就需要有纪律约束。
纪律保证了我们能够更好的学习和生活。
学生回答(纪律、法律)学生看书回答(一)纪律的含义(学生齐读)学生联系实际回答(2)纪律与自由的关系3、纪律的作用观看多媒体:各种违规违章行为引发的安全事故纪律能保证我们的学习生活秩序,同学们想一想,如果道路上没有红绿灯和斑马线;如果学校没有校纪校规,那我们会……教师提问:说到纪律,很多人会把它与自由联系在一起,那么纪律和自由到底是什么关系呢?请同学结合课本内容谈谈。
教师归纳:自由与纪律好比图中的风筝和线、火车与铁轨,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自由离不开纪律;纪律是对自由的保障。
自由:在纪律中拥有!提问:纪律在我们生活中有何作用?教师适当地作出归纳。
(学生畅所欲言)。
并让同学观看图片。
(学生回答)请同学们分析漫画:风争与线、火车与铁轨学生回答纪律的作用。
纪律是维护我们正常生活秩序的重要保证遵守学校纪律是维护正常的教学和校园秩序的重要保证。
做守法公民教案
![做守法公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5b78ae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c8.png)
做守法公民教案一、教案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守法公民,了解守法公民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守法意识和法治观念,促进他们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
二、教学重点:1. 守法公民的定义及其重要性;2. 守法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守法公民的重要性如何培养学生的守法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板书:守法公民的定义及其重要性;2. 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让学生观看一个小视频,视频中呈现违法行为和守法行为的对比。
2. 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什么是守法公民?守法公民的重要性是什么?”Step 2:知识讲解(15分钟)1. 板书“守法公民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2. 分析定义:“守法公民指的是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序良俗,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的公民。
”3. 探讨重要性:“守法公民是国家的基石,他们的行为和言论不仅影响自己,也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Step 3:案例分析(15分钟)1. 呈现一个案例或场景,例如:一个人在公共场所乱扔垃圾,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2. 与学生一起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和后果,引导学生意识到不守法行为的危害性。
Step 4:讨论与分享(15分钟)1. 分组讨论:请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生活中常见的违法行为,分析其危害性和解决办法。
2.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答辩,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观点和解决办法。
Step 5:情景模拟(15分钟)1. 邀请两名学生扮演违法行为和守法行为的角色,现场表演违法行为以及守法行为。
2. 全班观看表演后,进行讨论和反思。
Step 6:思考延伸(10分钟)1. 环环相扣的问题:如果每个人都不守法,社会会变得怎样?如果每个人都守法,社会会变得怎样?2. 引导学生对守法行为和不守法行为进行对比,思考守法公民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请学生撰写一篇短文,内容为“如何成为一名守法公民”,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对守法公民的理解;2. 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培养守法意识;3. 遇到违法行为时如何正确处理。
《学以致用 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教学设计
![《学以致用 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2d984b9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31.png)
《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法律的基本观点,理解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高自我珍爱认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树立法治观念,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做一名好公民。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法律的基本内容,理解法律的作用。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法律知识的PPT课件;2. 准备案例分析材料,包括真实的法律案例和相关视频;3. 准备教室互动环节的材料,如讨论问题和小组讨论题目。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如食品安全、交通规则、网络诈骗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背后的法律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二)讲授新课1. 观看视频:展示一些与法律相关的视频,如执法部门的工作场景、法律知识的普及等,帮助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及其实践应用。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盘绕“如何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这一主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3. 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典型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背后的法律问题,加深学生对法律的理解和认识。
4. 知识拓展:介绍一些与中职生生活相关的法律知识,如知识产权、网络安全等,拓宽学生的法律视野。
5. 教室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室互动1. 提问与回答: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增强师生互动。
2. 小组互评:各小组之间互相评判,分享学习经验和效果,共同提高。
(四)安置作业1. 思考题:请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如何在平时生活中践行遵纪守法的原则。
2. 实践题: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参与志愿者活动,宣传法律知识,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
法制教育教案遵纪守法做合格公民
![法制教育教案遵纪守法做合格公民](https://img.taocdn.com/s3/m/9d353074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d2.png)
法制教育教案遵纪守法做合格公民法制教育教案:遵纪守法,做合格公民导言:法制教育在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和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一名合格公民,必须具备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
本教案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使他们成为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关键词:法制教育、遵纪守法、合格公民、法律素养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 了解法律法规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培养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 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和作用;- 法律法规的基本常识;- 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具体的法律案例分析。
2. 教学方法- 讲授法制教育知识;- 进行小组讨论和辩论;- 分析具体案例,并引导学生思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法制教育的定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进行法制教育以及法制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作用。
2. 知识讲授:讲授法律法规的基本常识,包括宪法、刑法、民法等。
解释法律法规对个人行为的约束和保护作用。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一些具体案例,如吸烟、违规停车、盗窃等,引导他们找出这些行为的法律依据和后果。
4. 辩论活动:组织一场关于遵纪守法重要性的辩论活动。
学生可以分成两个阵营,就“为什么要遵纪守法”展开辩论,通过辩论活动加深学生对遵纪守法的理解。
5. 案例分析:引入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法律案例,如驾驶员酒后驾车引发交通事故、学生泄露考试题等,让学生分析案例的因果关系,探讨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6. 总结: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要性,提醒学生要时刻保持法制意识和遵纪守法的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遵纪守法好公民》教案
——(武汉版)生命安全教育五年级第29课
武汉市江岸区惠济路小学聂延冰
教学活动背景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阅历看,学生与法律常常很少发生关联,因此绝大部分学生不知法不懂法。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现在的孩子更愿意从身边人、身边事学习法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更多地以贴近学生生活的法律知识为主线,让学生从熟悉的人和事中树立明确的法律意识,学到初步的法律知识。
在教学中注重与学生的生活有机对接,难度梯度与高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步。
将遵纪守法教育寓于社会生活主题之中,做到有机整合。
教学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明确什么是“法律法规”;知晓一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
能力目标:能辨析哪些行为是违法的,初步做到知法守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树立法治观念,懂得要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描述本活动最适合的教学对象年龄以及参加者数量:
本活动最适合的教学对象应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年龄在11至12岁,这样的学生对法律知识感兴趣,并且能够较好地理解法律条文;参加者数量以35人左右为宜,便于学习讨论、充分交流。
教学活动材料清单(如纸张、图画材料、卡片等):
教学PPT “笑脸”“哭脸”表情牌若干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的法规。
2、向学生介绍“法庭”的各成员工作,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做好模拟法庭开庭准备。
教学活动步骤:
一、创设情境,初步“知法”。
1、出示案例。
【南京市一学生在埃及古神庙雕像上乱刻乱划;武汉市某小学一名学生暑假期间到北京旅游,他在游览故宫时,忍不住在名胜古迹上乱刻乱划,写下了“某某到此一游”。
】
2、讨论:对此行为,你怎么看?
(估计大部分学生都会认为这种做法不对,不文明,但是可能只有少数同学能够认识到这是一种违法行为。
)
3、教师出示结果:这2名同学回来后就收到了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寄来的罚款通知书。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的行为已经不仅仅是不文明,而是触犯了法律!
【出示《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三条(一)项规定,刻划、涂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损坏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
4、交流:故事讲到这儿,你有什么想法?
5、师小结,揭示课题。
同学们,从这个事例中我们会发现原来法律并非高高在上,遥不可及;原来它就在我们身边。
如果我们不认真学习法律,遵守法规,就会触犯法律法规,导致违法犯罪。
所以说,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要学习法律,遵守法律,做遵纪守法好公民。
(板书课题:第二十九课做遵纪守法好公民。
)
二、模拟法庭,探究“学法”。
◎学生活动——模拟法庭。
第一法庭:校园偷盗一案
1、播放动画:两个学生偷同学书包里的钱。
思考:这两个同学的做法是否正确?
2、今天,我们在这里呈现一个“模拟法庭”,请同学们一起来参与审理这个“案子”。
(1)分组选派代表,组成法庭成员。
教师分配角色,并简述角色职责。
(2)模拟法庭审判“校园偷盗一案”。
3、学生交流:这场庭审过程是否清楚,判决是否合理?
(因学生没有经验,故庭审过程中会有环节残缺、事实陈述不清、证据不足、判决不当等问题。
)
4、教师相机指导:①庭审时应问清事实经过;②庭审时应出具相关人证物证;③庭审时应允许“被告人”做相应自辩,或请人辩护;④判决时应考虑被告人“年龄”。
第二法庭:校园教唆他人“擂肥”
1、经过刚才前一庭的审理,以及老师讲解的在审理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请同学们模拟审理“校园擂肥”一案。
2、学生交流这场审理的情况。
(有了教师的指导,这场审理的时候证据充分,保障了嫌疑人的正当权利,判决合理。
)
3、这样的案件,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不少。
正是因为有些同学不懂法,才会成为这法庭上的“被告”啊!那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不触犯法律呢?自由交流。
4、教师相机出示PPT,并小结。
三、规范行为,自觉“守法”。
◎学生活动——小小裁判官
1、生活中我们能看到这样的事情,请同学们做“小小裁判官”,用你们手上的“笑脸”“哭脸”来评判一下吧。
◎某同学拨打110报假警。
◎和他人一起玩耍时,能够制止他人的违法乱纪的行为。
◎路遇车祸,“的姐”闯红灯送伤者急救
2、学生评判行为对错,对的出示“笑脸”,不对出示“哭脸”。
(这里根据小学生的判断,第三个会有争议。
)
3、学生陈述判断理由。
4、教师引导:
我们要在独处时也能够管住自己,不做违法乱纪的事,做到慎交友,不参与,不放任,在任何时候能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四、熟记条文,明理“护法”。
1、在生活中,有哪些法律条文是和我们未成年人息息相关的呢?同学们课前搜集了哪些?
2、生自由说,老师相机出示相关的法律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
(二)驾驶电动自行车和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必须年满16周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条中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
3、学唱儿歌,牢记法律。
从小要学法,法律威力大。
法前人平等,保护你我他。
懂法又用法,歪风都能刹。
弘扬正气好,利民利国家。
板书设计:
第29课做遵纪守法好公民
学法知法守法护法
教学小结(教学活动结束时,老师对活动的总结和活动意义的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法”无处不在。
今后,我们要将它作为生活的准则规范,用“法”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到只有现在认真学法,才能做一个懂法的人;只有知法懂法,才能成为一个守法的小公民。
我们要将“法”根植于我们的内心,做一个守法小公民,这是时代赋予我们使命。
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挺起胸膛,自豪地说:“我们做到了,‘法在我心中’!我们无愧于自己,无愧于国家,无愧于这个时代!”
教学反思与建议(如是否考虑班级学生数量、男女比例等问题):
本课的教学设计充分考虑了本课程的“生活性”、“综合性”、“体验性”、“实践性”等特点,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中的案例出发,以贴近学生生活的法律知识为主线,教给学生知法守法的最基本、最有效的知识;同时利用“模拟法庭”这一有效教育方式让学生在最真实的环境中去体验法律的神圣不可侵犯、有法必依、违法必究;让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从心灵深处敬畏法律,从而树立“做遵纪守法好公民”的意识,并在生活中加以践行。
基于本课的法律知识比较深奥,故建议在小学高年级学生中开展教学,班级学生数量不能太多,男女比例适当均衡,便于落实教学各环节的可操作性。
课前还要指导学生查阅相关法律条文和案例,并引导学生理解。
专家点评:
新时代要求——依法治国。
因此,对学生遵法守法的教育很有必要。
聂老师的组织的《做遵纪守法好公民》教学活动,通过“知法”“学法”“守法”“护法”层层递进的组织实施,以贴近学生生活的法律知识为主线,让学生从熟悉的人和事中树立明确的法律意识,学到初步的法律知识,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法律就在我们身边。
特别是“模拟法庭”的实践活动,采取由扶到放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创造了一个生活化的学习平台。
在活动中,学生担当不同的角色,亲自参与审理“案件”,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学生不仅能明理知法,更能深刻体会到法律不是与自己距离很远,与自己亳不相干,而是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从心灵深处认识到知法守法的重要,从而树立了“做遵纪守法好公民”的意识,并在生活中加以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