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骨部病变影像诊断的解剖基础

颞骨部病变影像诊断的解剖基础
颞骨部病变影像诊断的解剖基础

颞骨部病变影像诊断的解剖基础

作者:王振常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100730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2717267588.html,/Conference_7268664.aspx

颅脑正常影像学表现及基本病变

颅脑正常影像学表现 1.颅骨平片正常颅骨平片表现,因个体、性别和年龄而异。颅板分内板、外板和板障。内、外板呈高密度线形影,板障居中,密度较低。颅板厚度因年龄和部位而不同。颅缝包括冠状缝、矢状缝和人字缝,呈锯齿形透亮影。颅缝内可有缝间骨。侧位上可显示蝶鞍的形态、大小及结构。其正常前后径平均11.5mm,深径平均9.5mm,形状分为椭圆形、扁平形和圆形。后前位上,内耳道显示在眼眶内,两侧对称,宽径不超过10mm,两侧相差不超过0.5mm。生理性钙化主要有松果体、大脑镰、床突间韧带和脉络膜丛等部位钙化。生理性钙化的移位仅对颅内占位病变起提示作用。 2.脑DSA颈内动脉经颅底人颅后,先后发出眼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和后交通动脉,终支为大脑前、中动脉。大脑前动脉主要分支依次是额极动脉、胼缘动脉、胼周动脉等;大脑中动脉主要分支依次是额顶升支、顶后支、角回支和颞后支等。这些分支血管多相互重叠,结合正侧位造影片容易辨认。正常脑动脉走行迂曲、自然,由近及远逐渐分支、变细,管壁光滑,分布均匀,各分支走行较为恒定。 3.脑CT (1)颅骨及空腔:颅骨为高密度,颅底层面可见低密度的颈静脉孔、卵圆孔、破裂孔等。鼻窦及乳突内气体呈低密度。 (2)脑实质:分大脑额、颞、顶、枕叶及小脑、脑干。皮质密度略高于髓质,分界清楚。大脑深部的灰质核团密度与皮质相近,在髓质的对比下显示清楚。尾状核头部位于侧脑室前角外侧,体部沿丘脑和侧脑室体部之间向后下走行。丘脑位于第三脑室的两侧。豆状核位于尾状核与丘脑的外侧,呈楔形,自内而外分为苍白球和壳核。苍白球可钙化,呈高密度。豆状核外侧近岛叶皮层下的带状灰质为屏状核。尾状核、丘脑和豆状核之间的带状白质结构为内囊,分为前肢、膝部和后肢。豆状核与屏状核之间的带状白质结构为外囊。 (3)脑室系统:包括双侧侧脑室、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内含脑脊液,为均匀水样低密度。双侧侧脑室对称,分为体部、三角部和前角、后角、下角。(4)蛛网膜下腔:包括脑沟、脑裂和脑池,充以脑脊液,呈均匀水样低密度。脑池主要有鞍上池、环池、桥小脑角池、枕大池、外侧裂池和大脑纵裂池等。其中鞍上池为蝶鞍上方的星状低密度区,多呈五角或六角形。 (5)增强扫描:正常脑实质仅轻度强化,血管结构直接强化,垂体、松果体及硬膜明显强化。 4.脑MR I (1)脑实质:脑髓质比皮质氢质子数目少,其 T1和T2值较短,故了T1WI 脑髓质信号稍高于皮质,T2WI则稍低于皮质。脑内灰质核团的信号与皮质相似。(2)含脑脊液结构: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含脑脊液,信号均匀,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低号,水抑制像呈低信号。 (3)颅骨:颅骨内外板、钙化和脑膜组织的含水量和氢质子很少,T1WI 和 T2WI均呈低信号。颅骨板障和脂肪组织,T1WI和T2WI均为高信号。(4)血管: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因“流空效应”,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当血流缓慢时则呈高信号。 (5)增强扫描:组织的强化情况与CT相似。

胸膜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

1.胸腔积液 多种疾病可累及胸膜产生胸腔积液。病因不同,可以是感染性、肿瘤性。变态反应性,也可以是化学性或物理性。液体性质也不同,可以是血性、乳糜性、胆固醇性,也可以是脓性。可以是渗出液,也可以是漏出液。 X线检查: (1)游离性胸腔积液(free pleural effusion):少量积液最先积聚于位置最低的后肋膈角,因而站立后前位检查多难以发现。液量达250ml左右时,于站立后前位检查也仅见肋膈角变钝,变浅或填平。随液量增加可依次闭塞外侧肋膈角,掩盖膈顶,其上缘在第4肋前端以下,呈外高内低的弧形凹面。中量积液上缘在第4肋前端平面以上,第2肋前端平面以下,中下肺野呈均匀致密影(图9-17a)。大量积液上缘达第2肋前端以上,患侧肺野呈均匀致密阴影。有时仅见肺尖部透明,可见肋间隙增宽,横膈下降,纵隔向健侧移位。 (2)局限性胸腔积液(localized pleural effusion):包裹性积液(encapsulated effusion)为胸膜炎时,脏、壁层胸膜发生粘连使积液局限于胸膜腔的某一部位,多见于胸下部侧后胸壁。切线位片上,包裹性积液表现为自胸壁向肺野突出之半圆形或扁丘状阴影,其上下缘与胸壁的夹角呈钝角,密度均匀,边缘清楚,常见于结核。 (3)叶间积液(interlobar effusion)为局限于水平裂或斜裂的叶间裂积液,可单独存在,也可与游离性积液并存。发生于斜裂者,正位X线检查多难以诊断,侧位则易于发现,典型表现是叶间裂部位的梭形影,密度均匀,边缘清楚。游离性积液进人叶间裂时多局限于斜裂下部,表现为尖端向上的三角形密度增高影。叶间积液可由心衰或结核引起,少数肿瘤转移也可表现为叶间积液。 (4)肺底积液(subpulmonary effusion)为位于肺底与横膈之间的胸腔积液.右侧较多见。被肺底积液向上推挤的肺下缘呈圆顶形.易误诊为横隔升高。肺底积液所致的“横隔开高”圆顶最高点位于偏外l/3,且肋膈角深而锐利.可资鉴别。 CT检查:少量、中等量游离性积液表现为后胸壁下弧形窄带状或新月形液体样密度影,边缘光滑整齐,俯卧位检查可见液体移至前胸壁下。大量积液则整个胸腔为液体样密度影占据,肺被压缩于肺门呈软组织影,纵隔向对侧移位。包裹性积液表现为自胸壁向肺野突出的凸镜形液体样密度影,基底宽而紧贴胸壁,与胸壁的夹角多呈钝角,边缘光滑,邻近胸膜多有增厚,形成胸膜尾征。叶间积液表现为叶间片状或带状的高密度影,有时呈梭状或球状,积液量多时可形似肿瘤,易误诊为肺内实质性肿块。 MRI检查:一般非出血性积液在T1WI上多呈低信号;结核性胸膜炎及外伤等所致的积液,由于内含较高蛋白质和细胞成分,在T1WI上可呈中-高信号。胸腔积液不论其性质如何,在T2WI上均为很高信号,说明积液的性质主要影响T1WI上的信号强度。MRI有利于胸、腹水的鉴别。 2.气胸与液气胸 空气进人胸膜腔内为气胸(pneumothorax)。空气进人胸腔是因脏层或壁层胸膜破裂。前者多在胸膜下肺部病变的基础上发生,称自发性气胸,如严重肺气肿、胸膜下肺大泡、肺结核及肺脓肿等,当胸膜裂口具活瓣作用时,气体只进不出或进多出少,可形成张力性气胸。后者为壁层胸膜直接损伤破裂,体外空气进入胸腔,如胸壁穿通伤、胸部手术及胸腔穿刺。胸膜腔内液体与气体同时存在为液气胸(hydropneumothorax)。外伤、手术后及胸腔穿刺后均可产生液气胸。 X线检查:气胸区无肺纹理,为气体密度(图9-20)。少量气胸时,气胸区呈线状或带状,可见被压缩肺的边缘,呼气时显示较清楚。大量气胸时,气胸区可占据肺野的中外带,内带为压缩的肺,呈密度均匀软组织影。同侧肋间隙增宽,横隔下降,纵隔向健侧移位,对侧可见代偿性肺气肿。如脏、壁店胸膜粘连,可形成局限性或多房局限性气胸。液气胸时立位片

颅脑占位性病变的医学影像诊断

颅脑占位性病变的医学影像诊断 发表时间:2015-12-22T16:50:06.197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9期供稿作者:刘聪 [导读] 山东省聊城市妇幼保健院讨和分析CT检查、X线平片超声检查和磁共振(MRI)等影像检查方法在临床诊断颅脑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山东省聊城市妇幼保健院 252000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CT检查、X线平片超声检查和磁共振(MRI)等影像检查方法在临床诊断颅脑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自2013年9月到2014年9月收治的颅脑占位性病变临床患者50例,根据其年龄、性别、病程、临床症状等情况进行CT、MRI或超声检查,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最后对其病变种类和分级进行确诊。结果:各种类型的占位性病变其影像学特征不同,诊断医师应该根据其影像特征和临床资料对患者病情进行准确判断。结论:影像学检查方法在颅脑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断和对患者的预后判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效的提高了诊断水平。 【关键词】颅脑占位性病变;影像学诊断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the clinical value of imaging methods in the diagnosis of craniocerebral space-occupying lesions.Methods:Choose 50 patients as our subjects who receive diagoisis with various imaging diagonosis methods.Collect and analyse their clinical information and finally confirm the lesion types and classification.Results:Various types of space-occupying lesions have different imaging features.Conclusion:Imaging examination of craniocerebral space-occupying lesion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linical diagonsis and prognosis,and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diagonsis level. 【keywords】craniocerebral space-occupying lesions.Imaging diagnosis; 颅脑占位性病变涵盖的范围较广,种类较多,不同种类的病变情况其治疗方法也不同,因此,对患者进行及时准确的诊断对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措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对颅脑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方法主要依赖于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包括X线平片超声检查、CT检查和磁共振显像(MRI)检查等[1]。本研究选取我院近一年来收治的颅脑占位性病变患者共50例,对其CT、MRI和超声影像学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50例颅脑占位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CT扫描、X线平片、B超和磁力共振(MRI)诊断。被选取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在12~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3岁。被选患者临床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局灶性症状和体征,均怀疑有颅脑占位性病变。 1.2.诊断方法 1.2.1.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中采用的是超声诊断治疗仪,在颅脑占位性病变诊断手术中使用的是专用的凸阵和线阵探头,探头的频率范围在3.6~12.0MHz之间,通常使用的频率为5.0~8.0MHz。患者取左右侧卧位,按照常规开颅,取出骨瓣,将超声专用的耦合剂涂搽于探测部位,外套无菌的塑料套,将探头直接放置双侧题骨较大的范围内进行探测,探测时注意上下前后反复多次移动进行对照。对患者的病变部位、边界、回声等进行及时记录。 1.2.2.CT检查 CT扫描时临床上最为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技术,通过CT扫描,能直接显示患者脑内的病变大小、位置和病变密度等。首先,对患者进行平扫,然后再静脉团注增强扫描,注入剂量为1.5ml/kg体质量的碘海醇对比剂,注射的速度控制在2.6ml/s。 1.2.3.磁共振显像(MRI) 磁力共振诊断采用的是超导型扫描仪,其最大梯度场是33.2mT/m,其梯度切换的频率为199T/(m.s)。诊断时使用的是标准的头线圈,先进行自旋回拨序列的T1WI,然后进行FSE和T2WI或者是H-MRS,接下来进行T1WI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的增强扫描,注入量为0.1mg/kg的对比剂钆贲替酸葡甲胺,注射的速度控制在2.0ml/s,获得三维图像并对病变部位进行定位[2]。 2.结果 50例患者经CT扫描、超声检查和MRI等影像学诊断后发现,星形细胞性肿瘤患者有13例,转移瘤患者有6例,脑膜瘤有7例,室管膜瘤有8例,少枝胶质瘤患者有7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有3例了,脑脓肿患者有4例,蛛网膜囊肿初学合并硬膜下血肿患者有2例。 3.讨论 颅内占位性病变在临床上非常常见,对其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检查手段较多,包括气脑造影、头颅平片、脑血管造影、CT、、PET和MR等。近年来,随着我国诊断水平的提高,气脑造影和头颅平片的诊断手段基本上不在临床上使用。脑血管的造影的目的主要在于对肿瘤滋养动脉、引流静脉或主要血管结构受压移位情况作出判断,给手术治疗提供参考,因而其诊断方法也不常用。目前,CT 和MR是颅脑占位性病变的最常用的诊断方法。脑瘤的生长在一定年龄有其好发部位,如,婴儿或儿童通常是幕下肿瘤较为多见,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在这个年龄层段的发生率较高。成年人的颅内肿瘤一般位于幕上,容易发生胶质瘤和脑膜瘤,老年人的脑瘤一般发生在脑膜瘤和转移瘤。一些较常见的脑瘤在CT和MRI诊断中会有非典型表现发生,同其他非肿瘤病变情况容易发生混淆,因而给确诊增加难度。因此,诊断医师应该在诊断中认真观察患者的影像表现、病变位置和周围的水肿情况,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年龄、性别、病程长短、合并症情况等临床资料尽量对病情做出正确的判断。 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脑外科的开颅手术后应用超声进行检查对颅脑占位性病变进行确诊也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应用颅二维超声对其进行诊断往往因为其颅骨影响的关系在临床诊断中收效甚微。在外科开颅手术中超声能够将颅内结构清晰的显示出来,而且我们可以根据超声的不同表现情况来判断每种形式的了颅内占位性病变情况[3]。比如,颅内的动静脉畸形的超声表现为彩色的镶嵌血管

脑白质病变影像学鉴别诊断讲解

多灶性脱髓鞘: 1.多发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患者脑和脊髓内发生多灶性脱髓鞘斑块为其主要表现。 1.1病理:病灶主要位于脑和脊髓的白质内,呈弥散分布。大脑半球大体观可正常,部分人有脑回轻度萎缩及脑沟增宽;切面可见大小不等的软化坏死灶和边缘清楚的灰色斑块,以侧脑室周围和小脑多见。显微镜检查:早期病灶区髓鞘崩解,局部水肿,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等炎症反应。中期随髓鞘崩解产物被吞噬细胞逐渐清除,形成斑点状软化坏死灶,可见格子细胞形成和轴索消失。晚期病灶区有胶质细胞与星形细胞增生,网状与胶原纤维增生,形成边界清楚的灰色斑块,直径一般在0.1cm~4.5cm。病灶可新旧并存。重症、晚期患者可见脑室扩大,脑回变平,脑沟增宽和脊髓变细等脑脊髓萎缩改变。偶尔MS可伴胶质瘤,肿瘤起源于多发硬化的斑块。 1.2影像学:MRI T1加权像见多发斑点状低信号病灶,通常与侧脑室壁垂直排列,与脑室周围白质内小血管的走行方向一致。陈旧性斑块呈等信号。由于多发硬化是少突神经胶质-血管髓磷脂复合疾病,因此有5%者,皮质和基底节亦受累,半卵圆中心的病灶可有占位效应。脊髓病灶呈长条形,与脊髓长轴走行一致,一般脊髓不增粗。T2加权像病灶呈高信号,边缘清晰。质子密度加权像有利于显示靠近脑室边缘、脑干及小脑MS病灶。Gd- DTPA 增强扫描T1加权像急性脱髓鞘病灶强化,陈旧病灶无强化。MRI可判断MS的分期:MRI 显示病灶大小不变、病灶缩小或数目减少,则提示为缓解期;若病灶增大或数目增多,则提示病情加重。MRI还可用来随访治疗效果。 MRI平扫示双侧侧脑室周围及深部脑白质多发斑片状异常信号区,T1WI(A、B)呈低信号,T2WI(C、D)呈高信号,未见占位效应

耳部-颞骨轴位(水平位)HRCT解剖

耳部-颞骨轴位(水平位)HRCT解剖 (图文) 耳部疾病的诊断除了临床体格检查、听力检查、前庭功能检查外,影像学检查越来越成为诊断治疗中必不可少的手段。随着CT、MR I 的普及,耳和颞骨影像学检查已成为耳和侧颅底临床常规的辅助诊断项目。 CT对骨和钙化组织显影清晰,可兼顾骨与软组织的显示,在一般耳部疾病的应用中价值较高。MR I 可多轴向成像以提供全面观察;可避免骨质干扰骨管腔内细小软组织结构的显示,而且对软组织特性反映较好,故常用于耳、内听道、侧颅底肿瘤的软组织病变检查。CT观察骨结构以骨算法扫描最为清晰,如用普通扫描则应加骨窗(扩大窗宽,提高窗平)显示,以利观察细小骨质改变。 耳部CT常用轴位和冠位,本期重点介绍耳部轴位CT检查。 耳部轴位又称水平位,病人仰卧,取听-毗线,于外耳孔上方10mm 处,可用130KV、100MA、3-6S、1-3MM 层厚和间距用骨质窗位条件,往下连续扫描,要求扫完整个岩锥。横断面CT对于外耳道前后壁、中耳前后内外壁、听小骨、内耳道前后壁、内耳迷路、面神经膝部和垂直段、乙状窦、静脉孔及颈动脉管等结构显示较清楚。由于头位的关系,显示的结构有时二侧不对称,需要以同一平面进行对比。这里仅就典型的层面进行讨论。

图1.-图4.显示岩尖部和上半规管。图5.起出现内听道。 图6.出现耳蜗顶旋,同时在内听道外侧有一通向上鼓室的通道,是面神经迷路段。内听道的听神经到达耳蜗为止,前庭神经止于前庭和半规管,唯有面神经向鼓室方向延伸,形成面神经迷路段。

图7.的重要结构为面神经出迷路段后有一膨大区,为膝状神经节,由此向前有一分支为岩大浅神经,向后为面神经鼓室段,此结构呈“T”型,垂直于岩大浅神经和面神经鼓室段的是面神经迷路段。前庭和后半规管在此层面出现,同时出现颈内动脉的升段。 图8.为典型的前庭层面。在上鼓室出现锤砧关节,呈冰淇淋(Ice-cream)样结构,前端似冰淇淋的是锤骨头,后方似蛋桶状的为砧骨体。耳蜗内侧可见面神经鼓室段。在后半规管的内侧有一与之平行的裂隙,为前庭导水管,一般不超过1.5mm 宽。在较大的前庭腔后外侧,有与之相通的半弧形的水平半规管腔。 图9.耳蜗中旋出现。颈内动脉管水平部初现,面神经鼓室段向后延伸至水平半规管。 图10.在面神经鼓室段的外侧可见有小的隆起为匙突。同一平面出现开放的面神经外膝部,又称锥曲部,由于骨壁薄,呈向鼓室的开放状,文献报道此处面神经的自然裸露率达17~37%。后鼓室显示内侧的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