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理论

合集下载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背景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背景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背景‎(一)谈到现在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其理论背景‎往往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这种忽略表‎现出我们这‎新一轮课程‎改革和它的‎理论背景之‎间相当复杂‎暧昧的关系‎。

新的课程理‎论的一些具‎体操作办法‎可能为我们‎所取,而其精神内‎涵却很可能‎与我们的教‎育体制相悖‎,或者其精神‎内涵的践行‎尚有诸多不‎便。

从各种迹象‎来看,新课程理论‎最重要的理‎论背景就是‎后现代课程‎理论。

相比较而言‎,后现代课程‎理论虽然和‎“后现代”思潮有很大‎关系,但总体上看‎,其含义要比‎作为思潮的‎“后现代”清楚明确得‎多。

我们基本上‎可以把多尔‎《后现代课程‎观》和多尔本人‎参与的多位‎专家所撰的‎《课程愿景》看成是后现‎代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的代表。

在我国已经‎得到广泛传‎播的建构主‎义和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从心理‎学角度也支‎持了后代教‎育思想在技‎术上的正确‎。

也正因如此‎,我更愿意把‎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统‎摄到后现代‎教育思想和‎课程理论当‎中作为我们‎课程改革的‎一个大一统‎的背景。

后现代课程‎理论当中当‎然有很多教‎育策略和教‎育效率的问‎题,比如建构主‎义和后现代‎教育理论的‎关系就是教‎育策略的问‎题,但后现代教‎育思想首先‎是大教育观‎的问题,后现代教育‎家所倡导的‎是人本主义‎教育。

我们现在提‎倡的所谓人‎本主义教育‎不知道是不‎是受了后现‎代教育思想‎的影响。

人本主义不‎是从策略角‎度提出的概‎念是从伦理‎角度从人权‎角度提出的‎,他是一个与‎教育效率无‎关的思想。

也就是说,要不要人本‎主义和效率‎无关,也许它确能‎极大提升宏‎观的教育效‎率,但即使他降‎低了目前的‎教育效率,也仍然需要‎教育工作者‎坚持践行。

就好比即使‎奴隶制仍然‎是最有效率‎的制度,我们还是必‎须废除它一‎样。

人本主义教‎育是从教育‎伦理的角度‎提出来的,从人权角度‎提出的。

人本主义教‎育的提出让‎我们清楚地‎看到非人本‎主义教育对‎人的摧残可‎以到达多么‎惨烈的程度‎。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靳玉乐艾兴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正处在推广阶段,但当前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等涉及到改革的根本性问题上有了不同意见的争论,这些争论将会对新课程改革的走向产生影响,必须正确对待和引导。

是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还是常提常新的杜威的实用主义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改革不能仅仅停留在“教科书的更换”等技术层面的革新,而是课程理念的创新与深化。

二十世纪,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三次课程改革。

第一次改革出现在二十世纪初,改革的理论是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第二次课程改革出现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改革的理论基础是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第三次课程改革出现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的理论基础是新兴的建构主义。

我国正在进行第八次课程改革,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的真理观、知识观为强调发展儿童自主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肖川:《知识观与教学》,《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第11期)建构主义是对传统的学习观、知识观、课程观的一种挑战和超越。

——钟启泉:《课程发展的回归现象和非线性模式》,《教育研究》,2004年第11期现代课程改革真正的挑战不是古典主义者依据理想的知识标准所开展的批评,而是后现代主义者试图使知识接近社会经验的课程革命,因为后现代主义者的理想更接近求知者的生活经验。

———周勇:《现代课程改革的知识重建思路与挑战》,《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第11期在一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我们又隐隐约约能见到杜威的影子。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到底是什么?是一些学者言必称的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吗?或者是常提常新的杜威的实用主义?或者是所谓“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的多元综合?没有谁做出一个明确的回答。

在理论基础上显得含混不清,会导致改革实践的不知所措课程的确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对话,是一个需要我们行动、对话和合作、回荡着多元声音的生机勃勃的领域。

课程改革需要吸收多方面的理论养分,综合各种教育经验,但这并不意味着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就可以是模糊的。

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国考教育知识与能力:新课改的理论依据

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国考教育知识与能力:新课改的理论依据

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国考教育知识与能力:新课改的理论依据新课改无疑是考试重点;这部分内容涉及到新课改的理念、目标、内容、教育观、评价观等众多内容。

那么,新课程改革作为我们国家一项重要的教育改革,它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下文将进行梳理。

新课改主要依据如下三个理论:一、新课改理论依据——建构主义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被称作学习理论的一场革命。

代表人物主要有皮亚杰、维果斯基。

这一理论流派在知识观、学习观及学生观这三观上与其他理论大为不同。

在知识观上,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具有主观性、动态性,而不是客观真理。

在学习观上,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具有主动建构性、情境性与社会互动性。

在学生观上,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而是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主动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2.建构主义对于新课改的启示建构主义的三观(知识观、学习观及学生观)对于新课改具有启示作用。

新课改强调在课程内容上注重与学生生活实际与当前科技发展的联系;在课程实施方式上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

总之,建构主义的核心之意——学生的主动建构启示新课改注重学生实际发展,让学生动手去学,建构自己所需的知识。

二、新课改理论依据——加德纳智能理论1.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多元智力理论。

他认为,人的智力由七种独立的智力组成,包括: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几何-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动觉智力、人际智力与自知智力。

每个人占优势的智力方面各有不同,因此,评价一个人智力水平的高低不能只看某一种或某几种,而应该全方位地进行评测。

2.多元智能理论对于新课改的启示多元智能理论对于新课改的启示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观”。

新课改在课程评价方面做出很大改革,改变了过去唯数学、语文来评定学生发展的观念,建立多方位的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观。

三、新课改理论依据——人本主义1.人本主义人本主义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的理论。

该学习理论基于非指导性的心理咨询原则。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石,其重要性愈发凸显。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国自2001年开始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即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21世纪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与目标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我国教育面临的挑战。

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要求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我国传统教育模式存在的诸如“应试教育”等问题,已无法满足这一要求。

因此,新课程改革旨在通过全面深化素质教育,推动教育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与特点新课程改革涵盖了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多个方面。

其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在课程结构上,强调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在课程内容上,注重联系生活、社会和科技发展;在课程实施上,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课程评价上,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新课程改革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是强调课程的整体性、均衡性、综合性,打破传统学科的界限;四是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鼓励教师进行教育创新。

四、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成效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首先,新课程改革推动了教育观念的更新,使素质教育观念深入人心。

其次,新课程改革促进了课程教材体系的改革和完善,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时代、贴近学生实际。

最后,新课程改革引领了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在具体实践中,各地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探索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育管理方式。

指导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理论

指导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理论

指导新课程改⾰的主要理论指导新课程改⾰的主要理论1.终⽣教育思想。

2.学习化社会思想。

3.⼤众教育的思想。

4.主体教育的思想。

5.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对这次课改的启⽰有:尊重学⽣的个体差异。

尊重学⽣对学习⽅式的选择,让每个⼈选择到⾃⼰学习的⼊门⽅法。

6.后现代主义课程观。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这次课改的启⽰有:课程是⼀种动态发展的过程,⽽不只是特定的知识体系的载体;是师⽣共同参与和探求知识的过程。

⽼师和学⽣的关系是⼀种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师是“平等中的⾸席”。

教育⽬标不再是完全预定的,⽽应该是开放的、灵活的:有清晰的⼀⾯,也有模糊的⼀⾯;有⼀定的精确性,也有不确定性。

7.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对这次课改的启⽰有:教学应该改变灌输与机械训练的⽅法,应该由学⽣主动积极地建构知识。

应⼤⼒倡导⾃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法。

课程改⾰背景下的新理念1.新的课程观课程是什么?课程是教师、学⽣、教材、环境四个因素动态交互作⽤的“⽣态系统”。

学⽣与教师的经验即课程。

⽣活即课程。

⾃然即课程。

分门别类的教材只是课程的⼀个因素,只有在和其他因素整合起来,成为课程“⽣态系统”的有机构成时,这个因素才发挥应有的作⽤。

新的课程观是⽣成的课程观,整合的课程观,实践的课程观。

新课程观包括以下⼏个⽅⾯的内涵:⼉童是课程的主体;“⽣活世界”是课程内容的范围;课程是⼉童通过反思性、创造性实践⽽建构⼈⽣意义的活动;课程的学习活动⽅式以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根本;教师和学⽣不是课程的简单执⾏者,⽽是课程的创⽣者。

2.新的学⽣观新课程认为,学⽣不是被⼈塑造和控制、供⼈驱使和利⽤的⼯具,⽽是有其内在价值的独特存在,学⽣即⽬的。

每⼀个学⽣既是具有独特性、⾃主性的存在,⼜是关系中的存在。

学⽣⾸先是⼈,需要⾛向⽣活的⼈;学⽣是“⽂化遗产中的⼈”;学⽣是“⽣活世界的⼈”“关系中的⼈”;学⽣是“时代中的⼈”;学⽣是“世界背景中的⼈”。

3.新的发展观以学⽣发展为本。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及实践试题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及实践试题

根底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考试试卷特别提醒:全卷共10道小题,总分值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简答题〔每题7分,共28分〕1.校本研究的根本含义答:简单地说,校本研究就是以校为本,也就说,把教学研究的立足点放在学校,以解决学校在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中所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学生全面、安康、和谐、可持续开展,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主要目的一种研究活动,并注意吸收校外的其他力量。

这样的方法我们称之为校本研究。

更进一步说,“校本研究〞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核心研究力量,理论工作者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而开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学研究度。

2.新课程中的教学观的根本涵答:第一,学生是课程的主体,课程是学生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

第二,课程是生成的,不是给定的制度化的教育,要素课程是整合的,不是单一分化的容体系,课程是开放的。

第三“生活世界〞是课程容的围。

第四,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根本。

3.案例的根本构造答:案例的构造包括:〔1〕主题与背景。

主题可以是核心理念、常见问题、困扰事件。

每个案例都应有鲜明的主题,它通常应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常见问题、困扰事件,或者发生在学生身上的典型事例,要富有时代意义,表达改革精神;应是对研究对象根本情况和背景〔例如,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等〕的客观描述。

〔2〕情境描述。

它应是环绕主题,剪裁情节,引人入胜。

是案例的构成主体;撰写时要注意几点:描写要真实具体,有细节,不能从“预设目的〞直接跳到“结果〞;写作者要正视自己可能对描述对象存在的偏见,既要反映真情实感,又不能陷于感情宣泄;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案例,反映纵向的变化或横向的比拟。

〔3〕问题讨论。

写作者或研究者根据案例情境中隐含的问题或困境提问,以使读者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索,进而提出基于自己观点的解决方法。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究竟是什么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究竟是什么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究竟是什么高天明马福迎蒋建华欧美发达国家进行的波及世界的教育改革尚且还多次出现反复和挫折,我们咋能没有困难和问题,咋能一帆风顺?但不管是怎么样的反复和挫折,甚至拉锯,教育就是在这样的反复和挫折中前进了。

应从哲学层面探讨高天明我从网上看到了靳玉乐与艾兴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上的《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读后心中充满了疑问。

作者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作为课程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我看是不很完善的。

我这里不是讲马克思的认识论基础不好,只是觉得这不是课程理论所要讲的直接的理论基础。

课程理论涉及课程与知识,课程与文化,课程与社会等方面的关联。

从这个角度来说,课程理论首先必须在知识、文化和社会三个维度去解决课程建构的理论大厦。

传统的社会中心课程观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有过很长的历史。

在西方,柏拉图的《理想国》最早论述了教育与人的社会目的观,柏拉图强调知识的系统讲授,注意课程内容对人的教化,强调课程内容中的知识必须与建立等级社会的人才需要相结合。

在中国历史上也曾有过这样的课程理论基础,《学记》里说的“化民成俗”,其实讲的就是课程知识的社会目的,儒家教育思想中的伦理教育就是一种社会为本的课程理论。

在这种课程理论传统中,知识中心论的课程设计与社会中心的课程设计在历史的不同阶段时有混淆或模糊,不同的只是表现的程度。

在英国,18世纪和19世纪,文法学校强调科目课程中心,所以英国人经常说小学教师是教孩子,进入初中就是教科目了,不教人又不教科目的教学是看不到的。

在英国的现代中学,则过于强调社会中心的知识课程建构。

19世纪的综合学校,究竟是社会中心还是科目知识中心,教师似乎变得很模糊了。

不过在初中,儿童中心的课程知识观却很少受到指责。

儿童中心的课程知识建构,是针对19世纪教育中的非人道和专制教育而出现的,这种知识课程强调的是“兴趣”。

社会知识中心的课程观则强调知识的社会变化和适应性。

到了20世纪,西方社会注意到了课程知识里的“市场”因素影响,这种课程知识观照顾了儿童的个体习性与教育的社会权利。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新课改中各家所追求的“直接理论基础”,应该是课程与教学论层面的理论基础,它是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指导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基础上,综合多学科理论而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课程与教学理论。

这个直接的理论基础只能是一元的,而不是多元的,这是由其指导思想和哲学层面的理论基础决定的。

这种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指导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基础上,吸收了古今中外优秀教育教学经验和理论的,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课程与教学理论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它就是教学认识论。

至于后现代主义、建构主义、实用主义、多元智能理论等“现代西方新理论”在新课改中的地位,以及它们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个人全面发展理论之间的关系问题,我们认为,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这些“新理论”进行解读、批判、改造、借鉴,既不能采取简单拒斥,也绝不能简单搬用、套用,更不能说它们是我国新课改的理论基础。

目前国内外理论界尤其哲学界,都已经认识到这些西方哲学思潮在反对科学主义的本质主义、客观主义、理性独断的同时,自身又有相对主义、虚无主义和多元主义等巨大局限性。

部分提倡我国课程创新“概念重建”的专家,对待这些“新理论”却采取了简单化态度,并存在严重误读和随意发挥的现象。

只看到这些“新理论”合理的一面,却无视其局限性。

否定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和有用性,混淆知识的社会生产过程与个人知识的形成过程,把社会建构主义强调的“社会共建”理解成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个体间沟通,把个体知识与社会知识之间的辨证作用理解成是师生个体之间的协商对话。

并认为“建构”就要通过实践或直接经验,“对话”就要进行问答,“沟通”就要“互动”,“互动”就要真的实践行动而不是课堂教学的讲解和理解活动,以此来为否定课堂讲授、强调活动课程进行辩护。

提倡“概念重建”的新课改专家还误读、误译情境学习理论的知识观,把情境学习理论批评脱离实际、不重视应用的知识教学理解成否定客观科学知识的教学。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及背景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及背景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及背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教育的倡导;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课程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迅速;课程理论研究正面临极大的挑战和极好的机遇;课程改革实践呼唤科学的课程理论给以指导;而科学的课程理论不能脱离课程改革实践的源泉;也不能没有课程改革实践的检验..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从根本上说;课程改革的动因是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们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显然;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只面向少数人的精英主义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高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不再是只为大学输送合格新生..当高中毕业生可能继续升学;也可能直接走向社会时;高中教育就应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这些正是新课改所十分强调的..此外;这次新课改借鉴了先进国家的课改经验;是对世界课程改革潮流的自觉顺应;这一点在高中课改中尤为明显..新课改要改什么人们常常以为课程改革就是改换教材;这是不正确的..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变”: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比如学化学;过去只是明确地告诉你什么加什么会产生怎样的反应;现在我们经常不告诉学生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习、理解和记忆;体验过程;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的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得到强化;同时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3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4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5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比如;有的学生基础较差但很用功;只考了58分;没及格;老师可以给他60分甚至65分;以促使他更有信心地学习..6课程管理方面;以前基本上是国家课程、教材一统天下;现在强调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充分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1、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教育将始终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四个统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两全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在不同阶段和不同方面应当有不同的内容和重点;相互配合;全面推进 ..在不同地区还应体现地区特点;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参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该计划就是为了实现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所确定的跨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与任务;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创新能力而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改革课程体系和评价制度;2000年初步形成现代化基础教育课程框架和课程标准;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推行新的评价制度;开展教师培训;启动新课程的实验..争取经过10年左右的实验;在全国推行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课程教材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课程教材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关键;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教材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正成为教育领域最热门的话题..2、新的课程观: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决定了它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3、课程管理的改革中国自50年代至80年代初一直采用苏联的课程管理模式;即由中央对全国的课程教材进行一级管理;全国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这样一种集中统一的课程管理模式显然与复杂多样的国情不相适应;同时也无法发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1992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在“课程设置”的内容中将课程分为“国家安排课程”和“地方安排课程”两类;是建国以来课程管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但地方安排课程所占比例很小;留给各地的课程管理的空间仍然十分有限..1996年3月印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第一次将“课程管理”作为课程计划中的单独一部分列出;规定:“普通高中课程由中央、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本课程计划中的12门学科课程包括必修和限选由国家教委统一规定基本课时数;颁布学科教学大纲;并规划、组织编写和审查教材;各地根据课程计划的精神;按照实际情况;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参照课程安排示例表;制订本省实施的高中课程计划;提出有关任意选修学科及活动类课程的实施方案;指导学校执行;学校应根据国家教委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课程计划的有关规定;从实际出发;对必修学科和限选学科做出具体安排;合理设置本学校的任选课和活动课..”这次的高中课程计划没有像以往那样给出一个固定的课程安排表;而只是规定了“周课时累计数”和一个课程安排示例表;具体的课程安排表由各省制订;学校则可以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安排任选课和活动课..1999年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在关于课程管理的内容上不仅再次明确了课程三级管理制度;而且更进一步扩大地方和学校的权利;允许地方和学校开发符合本地实际需要的课程..行动计划提出要“调整课程政策;明确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权;建立对地方和学校课程指导和评估的制度;下放课程设计的权利;支持和鼓励地方发挥积极性;开发适合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课程;给予学校一定的开发课程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在教科书制度方面;为了适应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国家“在统一基本要求;统一审定的前提下;逐步实现教材的多样化”;即所谓“一纲多本”..允许各地在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的指导下编写多种教材;经审定后方可被选用..学校校长和教师可根据本校实际选择教材;教育行政部门要给予指导..与此相配套;教科书制度由以前的“国定制”变为“审定制”;实行编审分开..1986年原国家教委成立了建国以来第一个权威性的教材审定机构“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及其下属的“各学科教材审查委员会”;并设立了常设办事机构“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同时;颁布了一系列课程管理的重要文件;如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工作章程、中小学教材审定标准、中小学教材送审办法等;规范了教材的编写与审定工作..与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相配套;“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规划了六套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教材;其中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编写了“六三”制和“五四制”两种学制的两套教材..此外;上海市、浙江省根据本地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分别制订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及编写相应的教材..河北省教委根据农村简易小学的需要制订和编写复式教学的课程和教材..这就是全国目前正在使用的义务教育的“八套半”教材..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在全国同时使用多套不同特色的教材..4、课程结构的改革受苏联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小学课程只有单一的学科课程;课程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在以学术性课程为主;实用性课程、适应地方需要的课程、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的课程薄弱;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脱离实际、脱离社会、脱离生活..必修课过多;对学生要求过于统一;缺乏弹性..各类学科的比例不够合理;体育、音乐、美术学科比较薄弱;社会科学类的学科比较薄弱..课程门类过多;课时总量偏高;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不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总之;旧的课程结构无法完成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艰巨任务..为了适应世界范围的飞速发展的科技进步;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参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竞争;课程设置与课程结构的改革迫在眉睫..课程教材的改革首先在义务教育阶段展开..经过大量的实际调查和理论研究;并广泛听取各地教育部门和教师的意见;原国家教委于1992年颁发了新的课程计划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并于1993年秋季开始执行..该计划确立了由学科与活动构成的课程结构..学科课程中;以必修课为主;初中阶段适当设置选修课;以分科课为主;适当设置综合课;以按学年、学期安排的课为主;适当设置短期课;以文化基础教育为主;在适当年级因地制宜地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在保证学生学好语文、数学等工具学科所需要的课时的前提下;适当调减工具学科课时;适当增加艺术体育劳技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的课时..新课程计划确认了活动的课程价值;活动在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中同学科相辅相成..1993年;原国家教委着手研究制订与新的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相衔接的普通高中课程计划;并于1996年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这个计划从1997年秋季起在江西、山西、天津三地开始试验;计划试验三年.. 新的普通高中课程由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组成;它们各自的比例为90.1%和9.9% ..学科类课程分为必修、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三种方式;必修学科是每个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共计12门;占高中总课时的62.4%;限定选修学科是学生在学习必修学科的基础上;侧重接受升学预备教育或接受就业预备教育所必须进一步学习的课程;占总课时的12.2%~18.7%;任意选修学科是为发展学生兴趣爱好、拓宽和加深知识、培养特长、提高某方面的能力而设置的;占总课时的9.0%~15.5% ..活动类课程包括校会、班会、社会实践、体育锻炼、科技、艺术等活动;其中科技、艺术等活动是学生自愿选择参加的活动课程..参见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学习指导随着新世纪的逐渐迫近;大家感到现行的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仍然存在很多不足;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势在必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构建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现代化课程体系..义务教育应充分体现普及性和公平性;义务教育的课程目标、内容与要求应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要求;保证基础性和发展性;不能任意扩大和拔高;要给学生全面、丰富的发展留有充足的空间和时间;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样、持续、有创造性地发展..高中课程要多样化、综合化和具有选择性;要以提高学生的基础学力和发展能力为基本要求;既要满足学生对提高文化素养的强烈愿望;又要满足他们因不同需要而产生的对提供多种选择的要求..参见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学习参考材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8页..5、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是应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以邓小平“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思想;立足于21世纪知识经济、现代信息技术和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核心;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奠定基础;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构成;要重视对学生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自主、创造性地学习;有利于每一所学校和每一位教师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6、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以邓小平教育理论特别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论述为指导方针;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教育课程体系..7、2000年至2010年具体目标是:——改革过分注重课程传承知识的偏向;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改革过分强调学科独立性;课程门类过多;缺乏整合的偏向;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弹性与多样性;——改革强调学科体系严密性;过分注重经典内容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改革教材忽视地域与文化差异;脱离社会发展、科技发展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倾向;深化教材多样化的改革;提高教材的科学性和适应性;——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记忆、模仿学习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改革评价考试过分偏重知识记忆;强调选拔与甄别功能的倾向;建立评价指标多元、评价方式多样;既关注结果;更加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改革过于集中的课程管理政策;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提高课程适应性..整个改革将分为两个阶段实施:2000-2005年;完成新课程体系的制定、实验和修订;2005-2010年;逐步在全国全面推行新课程体系..8、新课程要具有以下特征基础性——从保证和满足每个学生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为学生提供最基础的人类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多元化和弹性——课程内容具有多样性;以适应不同发展水平区域的需要;课程还应具有差别性和选择性;以适合不同发展水平学生和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现代化——内容编制依据儿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调整课程内容;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根据现代科学及学科发展的新变化;组合和选择、增加新内容;教学手段要采用新的教育技术;开放性——强调学习与学生生活、与社会发展的联系;课程实施过程要体现民主性和尊重个性发展的原则;提倡教学活动的多样性;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开放性;学习方式的自主选择;评价标准的差异性;综合化——按照现代社会与科学的发展;重新审视基础教育的课程;对学科设置及内容进行选择与组合;重视课程的综合化;设计体现课程的整体性..还提倡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统一..在课程编制和教学中;既注重科学原理的认识和掌握;又注重态度、方法、精神的综合培养;既体现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又吸纳国外有益经验..参见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学习参考材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8页~70页..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改革从1988年开始;1998年进入第二轮改革;这一轮改革是面向21世纪;为适应上海日益成为国际大都市的局面而构建的..他们的设想包括以下几方面:1如何将学科中心的课程思想与经验主义课程思想完美融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2如何将追求教育“卓越”与促进教育“平等”结合起来;3如何保证学生的情意态度和基础学力都得到切实的发展;4核心的学科性课程与外围的活动性课程是发展学生情意态度和基础学力的两翼;在学科性课程中强调基础知识的获得与理解;在活动性课程中则更强调对基础知识的内化、综合应用及技能的训练;5特别强调课程体制的弹性化;课程内容的多元化..其课程结构由四个课程模块组成;包括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已初具规模..这一方案的理念包括:1学校教育应该整合社会、社区、家庭等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应该带领孩子们走向生活;走向自然;走向社会;2基础教育的责任是为孩子的终身持续发展奠定基础;3孩子是发展的主体;追求发展是他们的权利;4学校生活应该充满成功与欢愉..其课程结构包括三类课程棗侧重学术性知识性的课程、侧重实践性的课程和学校自主课程;加强了综合课程的建设..9、教材改革建国以来;中国一直学习苏联模式;由国家编写统一的教材供全国所有学生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就是专门研制、编写全国统一教材的专业队伍;人教社自1950年建社到1988年;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历次课程教学计划;受教育部委托;先后主持或参与主持编订了历次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编写、出版了7套面向全国中小学的各科教材..人教社为新中国建设人才的培养作出了难以磨灭的贡献..但是;不可否认;由于受到历史的局限;这些教材存在严重不足;特别是无法适应21世纪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这些教材的缺点表现在: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和系统性;忽视儿童的学习与心理规律;重视各门学科的学术性的经典内容;忽视知识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知识内容相对陈旧;没有反映科学技术的新成果;重视知识的学习和记忆;忽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忽视发展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在课程实施方面;单纯讲解的教学方式占了绝大多数;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忽视交流、合作、主动参与、探究等学习方式;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受到一定的束缚..1986年以后;国家倡导在统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行教材多样化;人教社积极顺应形势的发展变化;从1988年起开始研究编写与义务教育教学课程计划相配套的九年义务教育“六三制”和“五四制”两套新教材;作为国家规划的多样化的义务教育教材的两个系列..这两套义务教育教材在总结建国以来各套全国通用教材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吸收了大量现代心理学、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及各学科领域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并借鉴引进各地学科教学法改革探索的成熟经验;比原来的教材有了多方面的改进和突破..表现在:1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面向全体学生;教材的难度与分量有所降低;2教材内容的选择方面较好地处理了现代化与基础性的关系;既反映了本学科的新成果、新动向;又保证学生获得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材内容更注意与社会、与学生生活的联系;3教材具有一定弹性;教材内容分必学和选学;以适合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要;为职业技术教育和地方乡土教育留有10%~25%的课时;以适应不同地区学生的需要;4充分注意到对学生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的研究;体现教材的教学法功能;不仅便于教师教还使学生乐学、易学;如设计各种小栏目;增加精美的插图等;5强调教材的整体化设计;一方面注意各学科教材纵向与横向间的协调配合;另一方面开发与教科书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学生自读课本、教学挂图、音像制品等系列化教材..1995年;人教社又开始全面投入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面向21世纪的普通高中新教材的编写工作..这是人教版第9套面向全国大多数地区的中小学教材..这套教材具有如下特点:1着眼于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2重视整套教材整体性;综合发挥教材的整体育人功能;3重视教材内容。

新课改理论和自身业务学习

新课改理论和自身业务学习

新课改理论和自身业务学习张色作一、新课程改革下的新理念、新观点的主要内容1.新的课程观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动态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

学生与教师的经验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自然即课程。

分门别类的教材只是课程的一个因素,只有在和其他因素整合起来,成为课程"生态系统"的有机构成时,这个因素才发挥应有的作用。

新的课程观是生成的课程观,整合的课程观,实践的课程观。

新课程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儿童是课程的主体;"生活世界"是课程内容的范围;课程是儿童通过反思性、创造性实践而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根本;教师和学生不是课程的简单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创生者。

2.新的学生观新课程认为,学生不是被人塑造和控制、供人驱使和利用的工具,而是有其内在价值的独特存在,学生即目的。

每一个学生既是具有独特性、自主性的存在,又是关系中的存在。

学生首先是人,需要走向生活的人;学生是"文化遗产中的人";学生是"生活世界的人""关系中的人";学生是"时代中的人";学生是"世界背景中的人"。

3.新的发展观以学生发展为本。

"发展"的涵义:全体学生的发展,全面和谐的发展,终身持续的发展,个性特长的发展,活泼主动的发展。

"学生为本"的涵义:价值观:一切为了学生;伦理观:高度尊重学生;行为观:全面依靠学生。

4.新的知识观新课程不再把知识技能视为凝固起来的供人掌握和存储的东西,它合理地承认知识技能的不确定性,认为知识技能的本质在于人们通过它而进行批判性、创造性思维,并由此建构出新的意义。

知识不是客观的东西,而是人主观创造的暂定性的解释、假设。

知识有多种: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原理性知识;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书本知识与经验知识;规范知识与本土知识。

对新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的反思

对新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的反思

存。 要 回答 这 些 问 题 ,必 须 面 对 中 国社 会 现 实 问 题 和 教 育 问 题 ,尤 其 要 关 注 到 社 会 转 型 时 期 未 来 社 会 需 要 与 现 实 需
境 形 成 的 深 层 次 原 因 尚缺 乏 剖 析 。 对 此 ,有 几 个 问 题 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要
瞻 性 , 又有 很 强 的实 践 可 操 作 性 ” 。 I 2 ] 这 两 种 观 点 争 论 的实 质 是 . 新 课 程 改 革 的 理 论 基 础 是

进 一 步 追 问 。第 一 个 问 题 是 ,如 果 新 课 程 改 革 的 理 论 基 础 是 模 糊 的 ,那 么 这 是 为 什 么 ? 难 道 是 理 论 的 多 元 性 造 成 的 模 糊 性 吗 ? 恐 怕 不 能 这 样 说 。更 根 本 性 的 追 问 应 当 是 , 是 理 论 创 新 不 够 还 是 现 时 代 的 根 本 境 遇 ? 进 一 步 说 ,究 竞 是 现 有 的 理 论 体 系 尚 无 法 支 撑 起 现 实 的 教 育 改 革 , 还 是 复 杂 的 教 育 现 实 问 题 决 定 了其 理 论 基 础 的 必 然 模 糊 ? 第 二 个 问
0 @ 0 0
对新课程改革理论基础 的反思
潘 希 武
[ 摘
要 ] 当前 关 于新 课 程 改革 理 论 基 础 存 在 一 些纷 争 。选 择 何 种 教 育 理 论 是 由教 育 现 实 问题 决 定
的 。 当代 中 国 正 面 临 的 复 杂 的 现 代 性 问题 决 定 了教 育 改 革 理 论 选择 的 困 惑 。新 课 程 改 革 的 愿 景 是 用 生 活 教 育 和 创 新 教 育 替 代 既 有 的 知 识 教 育模 式 ,但 从 中 国文 化 特 色 和 现 实看 ,现 有 的 知 识 教 育 模 式 与 生

新课程改革理论试题及答案

新课程改革理论试题及答案

新课程改革理论试题及答案新课程改革是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变革,旨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围绕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实施过程、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并提供相应的试题及答案,以供学习和参考。

一、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中心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教育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2. 终身学习理念:倡导学习是一生的事业,教育应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3. 综合素养教育:注重学生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多方面素质的培养。

4. 创新教育:鼓励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和经济需求。

5.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丰富教学内容。

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涉及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1. 课程设置:改革传统的分科教学模式,引入跨学科的综合课程。

2.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也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 教师培训:加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实施能力。

5. 学校文化建设:营造支持新课程改革的学校文化,鼓励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

三、新课程改革面临的挑战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1. 传统观念的阻力:部分教师和家长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方法持保留态度。

2. 资源配置不均:不同地区和学校之间在教育资源上存在差异,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均衡发展。

3. 教师专业发展需求: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加强教师培训。

4. 评价体系的完善: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业成就和综合素质,是改革中的一个难点。

四、新课程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展望未来,新课程改革将继续深化,主要方向包括:1. 个性化教育:进一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路径。

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和新课改理论

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和新课改理论

一、教育观:【1】素质教育内涵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素质教育面向所有学生,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发展性评价,评价方式多元,评价主体多元。

二、学生观:以人为本学生观,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具有自身独特性,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要把学生置于教育活动的主体,注重学生的主体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顺序性,循序渐进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不能搞一刀切不平衡性,适时而教,把握关键期互补性,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

三、教师观:教师劳动特点:复杂性和创造性(教育方法不断更新,教育机智)主体性和示范性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长期性和间接性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教师角色观:教师由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促进者教师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展教师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生和反思的实践者教师转变为社区型开放教师教师行为观: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学生对待教学上,强调帮助、引导学生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教师专业发展要求:学会学习,成为终身学习者勤于反思,成为反思实践者恒于研究,成为教育教学研究者勇于创新,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观: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四、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忠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乐于奉献,甘为人梯,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3,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

新课程理论—通识部分(重点篇)

新课程理论—通识部分(重点篇)

新课程理论—通识部分(重点篇)新课程理论—通识部分第⼀部分新课程设计的变⾰⼀、新课程的培养⽬标的变⾰基础教育课程改⾰总的指导思想:是要以"教育要⾯向现代化,⾯向世界,⾯向未来"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贯彻党的教育⽅针,全⾯推进素质教育。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全⾯贯彻党的教育⽅针,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向全体学⽣,加强学⽣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为学⽣全⾯发展和终⾝发展奠定基础。

"新课程的培养⽬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科学和⼈⽂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活⽅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化,有纪律的⼀代新⼈。

义务教育在其性质上是公民基本素质教育,公民基本素质教育的任务构成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的中⼼⽬标。

新课程的培养⽬标在各科课程标准中是分层次地体现的,⽬标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可按三个层次分列: 知识与技能——————基础⽬标能⼒(过程)与⽅法———核⼼⽬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优先⽬标使学⽣掌握⼀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基础⽬标;让学⽣掌握过程和⽅法,培养能⼒,促进学⽣发展为核⼼⽬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为优先⽬标。

知识和技能⽬标既作为后两项⽬标的基础,还要为实现后两项⽬标服务。

三层⽬标之间具有相互依赖性与包容性。

三个层次的⽬标⼒求按照学⽣的发展进⾏⽴体的表述。

它与传统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五个⽅⾯的⽬标具有相互对应,渗透和涵盖关系。

新课改理论:教育改革理论、课程改革观、新教育理念

新课改理论:教育改革理论、课程改革观、新教育理念

新课改理论:教育改革理论、课程改革观、新教育理念1. 引言本文将探讨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包括教育改革理论、课程改革观以及育理念。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理论,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原则,为教育领域的改革提供指导。

2. 教育改革理论教育改革理论是指对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进行改革的理论框架。

教育改革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育改革理论指导着制定教育政策和教学方法,力求使教育更加科学、有效。

2.1 教育改革的目标教育改革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批判性思维;-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主研究;- 调整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公平与公正。

2.2 教育改革的原则教育改革的原则是指在改革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常见的教育改革原则包括:-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特点和需求;- 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多元评价,鼓励创新和个性发展;- 推动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强化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研究。

3. 课程改革观课程改革观是指对课程设计和实施进行改革的观念和理论。

在新课程改革中,课程改革观强调形成性评价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

3.1 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课程改革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评价方法注重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评价,而形成性评价强调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学生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为教学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3.2 培养核心素养课程改革观倡导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

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4. 育理念育理念是指对传统教育观念进行颠覆和创新的理念。

育理念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主研究,推崇个性化教育和终身研究。

4.1 个性发展育理念认为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天赋和潜力,教育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其提供个性化的研究支持和发展空间。

新课改的理论基础与改革内容

新课改的理论基础与改革内容

新课改的理论基础与改革内容1、多元智能理论: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视觉?空间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存在智力。

为新课改提供了新支点、新依据、新视角。

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本来是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等。

其核心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个人的学习是一个心理过程;学习是一种自发的、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过程;强调学习方法的学习和掌握,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经验;强调做中学;最好的学习是学会如何进行学习;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学习者认为是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或经验;学生具有学习潜能并具备“自我实现”的学习动机,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4、改革课程功能,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学习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5、改革课程结构,适应时代要求及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要求,体现课程的科学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6、改革课程内容,加强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7、改革课程实施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8、改革课程评价标准,要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素质提高、改进教学实践、推进素质教育上的功能。

9、改革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的适应性。

总之,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一代新人。

1.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和新课改理论

1.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和新课改理论

1.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和新课改理论《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和新课改理论》教育,是一项塑造灵魂、培育未来的伟大事业。

在这个不断发展和变革的时代,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以及新课改理论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它们犹如指引教育航程的灯塔,为我们照亮前行的道路,帮助我们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教育观,是我们对教育本质、目的和价值的总体看法。

传统的教育观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应试能力的培养,而现代教育观则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品德修养。

我们应该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潜力和发展需求。

因此,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因材施教,激发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能,让他们在多元化的环境中成长为有个性、有创造力、有社会担当的人。

教师观,是对教师角色和职责的理解。

在过去,教师被视为知识的权威和传授者,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者。

但如今,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深刻的转变。

教师不再是单纯的“教书匠”,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

教师应该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教师自身也要不断学习和进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学生观,是我们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和态度。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我们不能用固定的眼光看待学生,而要相信他们在适当的教育环境下能够不断进步和成长。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灌输的对象。

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就感,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新课改理论则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新课改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开放性和实践性,主张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改革理论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新课程改革理论
第一章新课程改革概述
第一节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简答题、论述题★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同时代的发展和肩负的历史重任之间还存在着
巨大的差距。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原因在于(或:片面追求升学率会造成哪些后果):
1. 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
至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产生了巨大的反差。

2. 传统的应试教育实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

二、新课改的教育理念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这里试从课程观、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学习方式、教师角色、学校文化等方面阐述课改的几个重要理念。

第二节新课改的目标
一、新课改的指导思想与根本任务
指导思想:基础教育改革要以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三个代表”为指导,面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根本任务:面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二、新课改的六项具体目标
(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
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
学课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体现课程结构三性。

(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三级管理制度的建立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第二章新课程理念
第一节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
★★一、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
(一)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二)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三)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四)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二、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简答题
(一)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二)对待教学关系上,新工厂强调帮助、引导。

(三)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四)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三、我国社会主义师生关系的特征:
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心理相容、教学相长
★★四、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1. 了解和研究学生。

2. 热爱学生,关系学生的成长。

3. 民主的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益。

4. 提高法律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5. 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6.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缩短与教师角色之间的差异。

第三节学习方式的变革
★★一、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名词解释、简答题
(一)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二)探究学习:也称发现学习,是在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
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合作学习
概念: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
学习。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意义:首先,能够激发创造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其
次,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凝聚人心,增进认识与理解;再者,能够使学生不断反省,不断提高。

★二、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
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
此五种特性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互相联系、包容。

我们必须从整体的高度来全面把握现代学习方式的精神实质,惟其如此,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第三章新课程与评价改革二、课程评价对象
课程方案评价、教学过程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课程资源评价、课程与教学管理评价。

三、课程评价的类型
(一)按照评价功能分类……名词解释
1. 诊断性评价:一般是在某些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预测性、测定性的评价。

目的是为了了解和掌握评价对象的基础和情况,为制定教学措施做准备,为因材施教提供依据。

2. 形成性评价:是在课程实施和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掌握性评价。

他是在计
划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各阶段进行的评价。

目的是及时了解某项教学活动的效果。

不注重评定等级,只注重发现问题。

3. 终结性评价:是在课程实施和教学过程结束之后,为了解其成果而进行
的评价。

目的是评定等级成绩,作出结论,或者评定措施的有效性。

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确认达到目标的程度。

(二)按照评价主体分类:内部评价、外部评价。

(三)按照评价基准的不同分类
1. 相对性评价:
2. 绝对评价:
3. 个体内差异评价
(四)按照评价分析方法的不同分类:定量评价、定性评价。

四、课程评价的功能
(一)促进发展的功能。

……简答题
这是当代课程评价非常强调的基本功能。

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导向功能、诊断……、调节……、激励……、反思……、记录……。

三、新课程理念下的发展性评价
(一)概念:通过系统地搜集评价信息和进行分析,对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双方的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判断,实现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共同商定发展目标的过程。

……名词解释
(三)基本内涵
1. 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发展。

淡化原有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控制功能,激发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

2. 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

体现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3. 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

关注人的发展,强调评价的民主化、人性化的发展,重视被评价者的主体性及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

4. 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

5. 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

6. 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

7. 关注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

第一节综合实践活动概述
一、概念、性质
概念: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

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二、特点:
1. 整体性。

综合实践活动必须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健全发展。

2. 实践性。

3. 开放性。

4. 生成性。

5. 自主性。

第二节信息技术教育与多媒体教学
二、多媒体教学
(一)概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结合传统手段,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的形态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利弊:优点: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可以形象、方便地突破教学重难点;可以扩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可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利于实现资源共享,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缺点:颠倒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大容量导致教学重难点模糊不清;盲目利用,浪费教学可用资源;不顾实际强求使用多媒体。

(三)上好多媒体课的方法
1. 紧扣教材,有的放矢。

2. 个性突出鲜明,富有创意。

3. 适度的艺术性,激发情趣。

4. 讲究画龙点睛,适度动用。

5. 信息量适度,以学生为主。

6. 交互设计合理,智能性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