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途径_政府创新

合集下载

(完整版)建设服务型政府举措

(完整版)建设服务型政府举措

“建设服务型政府”背景:近年来,“政务超市”、“行政审批大厅”、“一站式服务”等政府便民行动,有如春风拂面,细雨润田,给群众带来了很多便利。

涉及民生的一些重要决策由政府组织听证会;搞企业的,觉得红头文件少了,行政审批环节少了;市民要反映生活问题,有“市长电话”、有“市长电子信箱”等等。

很多人认为,这就是建设服务型政府。

其实,虽然这些做法确实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方面,但不能看作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全部内容。

并不是政府为公民做了多少好事,多提供一些服务,多开设几个服务大厅,就是服务型政府了。

那么,到底什么是服务型政府呢?一、服务型政府是以人为本的政府。

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必须服务于人民,接受人民的监督。

过去,由于长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往往更多的是从“官本位”的角度来看待手中的权力,来对待群众,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权力轻责任、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

其实,服务型政府从本质上更应该是一个“服务员”角色。

在政府这艘大船的航程中,是人民的意志而不是政府的意志决定着航向,怎样提供服务、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以及什么时候提供服务都是由人民来决定。

政府出台的每一项政策,制定的每一个举措,都应该尊重人民意愿,体现人民要求,为人民利益服务;衡量政府一切工作的尺度,都要看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

只有时刻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的政府,才是服务型政府。

二、服务型政府是透明政府。

经历过非典等各类灾难事件后,人们发现,在这个社会生活深刻变革、各种矛盾相互交织的时代,只有政务公开透明才能进一步实现政府与民心、民意、民情的联动,保障人民政府为人民服务。

近年来,我国在政务公开方面确实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比如,我国的立法法、行政许可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80多部法律、行政法规等对相关政府信息的公开做了规定,使政务更公开更透明。

其实,人民的政府,没有自己的利益,只有人民的利益,行使权力时就应当是透明的。

简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意义和实现路径

简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意义和实现路径

简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意义和实现路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当前,在经济社会发展新时期,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论述新时期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意义: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要求;有利于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有利于更好地保障人民权利,实现人民幸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标签:建设服务型政府;重要意义;实现路径我国一直重视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构建服务型政府、责任型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这为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了重要的力量源泉和理论支撑。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政府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改善政府工作服务水平、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对于推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都有着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

一、新时期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意义(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经济的活力不断得到释放。

与此同时,政府职能也在相应地进行着调整与转变,从全能型政府到经济建设型政府再到服务型政府。

然而,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目前为止,传统的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未得到根本性改变,依然存在着稳定压倒一切、发展压倒一切的管理导向,影响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

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政府尊重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自身不断明确权限,履行好职责,从“越位”的地方“退位”,在“缺位”的地方“补位”,为市场提供宏观调控服务,为市场主体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利于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路向——透视地方行政改革创新经验

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路向——透视地方行政改革创新经验
茬 会 学 研 究
21. 002
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路向
透视地方行政 改革创新 经验
莫于川
( 摘要] 现 代行 政 法 治视 野 中的诸 多地 方行 政 改 革创 新 经 验值 得 高度 关注 和认 真 研 究。 在行 政 改革深化 和行政 法制 转型 的进 程 中 ,要积极 创造条 件充分 发挥地 方政 府机 关推 动行 政 改 革创 新 的主动 性 、积 极性 以及创 造 性 ,行 政 审批 ( 可) 制度 改革 的许 多地 方 经验 就 是 一 个 许 缩影 ,能够看 出许 多进 路 、 问题 和成 因 ;必须 正确认识 我 国行政 改革创 新 的背景 因素 、基 本趋 势 、基本路 向和工作 重 点 ,在 科 学发展观 、行政 民主观 和依 法治 国方略 、依 法行政 理念 的指 引
纯 依 靠 政策 行 政 到 依 法 行 政 ,再 到 建 设 法 治 政 府 和 服 务 型
看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 实行改革开放 3 0年来 ,随着经 济体 制改革 目标 的确 立 和政治体制改革 的推进 ,我 国政府法制建设取得 了长足 进步 :各级政府机关加强行政立法和制度建设 ,严格行政
实践 证 明 ,行 政 改 革创 新 的 政 治智 慧 和创 新 源 泉 , 主要 在
再如 ,近年来许多地方在推进行政公开方面进行 了积 极 的探索实践 ,取得 了 良好 效果。20 02年 1 ,广 州出 1月 台了 《 广州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 并于次年 1 1日起施 月 行 ,这是我 国第一部系统地规范政府信息公开行为 的地方
效果 。
上述地方行政改革创新的做法 ,完全符合宪法 精神和 改革精神 ,有利于充分发挥出地方政 府机关推动改革 创新 的主动性 、积极性 以及创造性。我国宪法第 3条第 4款明 确规定 :“ 中央和地方的 国家 机构职权 的划分 ,要遵循 在 中央统 一领 导下 、充 分发 挥地 方 的主 动性 、积 极性 的原 则。 ”这是新形势下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应 予特别关注 、 着力解决 、充 分利用 的制 度潜 力要 素。3 O年 的改革 开 放

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基础及实践模式

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基础及实践模式
可被代表 的 , 主权是绝对 的和至 高无上 的0行政 权力 的受 { I
民服务的宗旨相符。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倡引入市场机制, 抛弃传统公共行政中政府的垄断管理行为, 让私营部门参 与公共服务的供给, 引入竞争机制, 通过竞争实现低成本 和高效率。
任者绝不是人民的主人 , 而只是人民的官吏 ; 只要人民愿 意就可以委任他们 , 也可以撤换他们。对于这些官吏来
2 世纪初期, 1 以美国著名公共行政学家罗伯特.. B登 哈特为代表的~批公共行政学者建立了一种新的公共行
政理 论—— 新公共服务理论。新 公共服 务宣传 的理 论 目
角色定位, 进~步增强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眼务职责 的能力。较大幅度地减少了行政审批项 目, 先后进行了六 次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工作。二是创新行政管理方式, 优化
作者简介: 陈学明, 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教授, 中 科研处处长; 朱凤霞,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
关党校讲师 ; 武, 刘彦 中共uJ省级机关党校 副教授 , 处副处长。  ̄1 -I 科研
中图分类号: 6 (1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9 8 ~2) )4 O} — 5 D 3. ) A 1( — 1 7 (( 9f 一 ( 3 0 )8 ( ) ) 4
( ) 二 新公共管理理 论 : 基于政府绩效 的视 角
型政府也成为各级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 目 , 前 各地服务 型政府建设取得 了一定的经验, 但也存在着一些偏差 , 需
要进一步探索创新。


服 务型 政府建设的理论基础
2 世纪 8 年代, 0 0 新公共管理在英美两国应运而生 ,
改革 , 建设服务 型政府 ” 国上 下形成 了共识 , 。全 建设服务

政府创新与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研究述略

政府创新与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研究述略

理念,为我国公共管理创新提供基础和先导;2 如何建设公 .


问 提出 题的
共服务型政府,实现从传统政府向现代政府的转型;3 如何 .
科学界定政府的职能范围,进一步转变与创新政府管理职能;
我国自建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已进行 了多次以组织 4 如何平衡政府与市场的作用,以促进政府行为的有效性与 . 机构和职能为核心的行政改革。这些改革尽管在不同程度上 规范性;5 如何因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加强政府能力建设, . 对完善我国行政体制产生了积极影响,起到了促进经济增长 有效增强政府实施公共管理的能力和水平;6 如何培育和发 . 和稳定社会生活的作用,但并未完全取得预期效果。
十个方面亟待应对的重大挑战:1 如何强化公共管理的基本 缺位现象 。 . [ 日 收稿 期]20 一 l 1. 06 O 一 2 [ 作者简介]赵景来 (9l ) 1 一 ,天津社会科学杂志社主编、编审 6

7 ・ 9
维普资讯
国家 行 政 学 院 学 报
如社会保障、农村公共卫生,推向市场,推向社会。这样就
导致了我国政府的越位、错位与缺位现象的普遍存在。我国 政府改革首先要给政府职能明确定位。我国经济制度创新, 无论是国有企业改革,还是打破行政垄断;无论是改革财政
金融体制,还是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都涉及政府本身的改革,
应从科学界定政府职能人手 才能消除政府的越位、错位和
制 改革 、强化政 府公 共服 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提 出了新 的要 求。建设公 共服 务型政府是加强党的执
政 能力建设 的重要任 务 ,对于落 实科 学发展观 、实现 经济的长期稳 定可持 续发展 具有重要 的意义 。 [ 关键词 ]政府创新 ;行政 改革 ;公共服务 型政府 [ 中图分类号 ]D 3 05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l0 —9 1 20 )0 —07 —0 0 8 34(0 6 3 09 4

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实现路径及案例研究

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实现路径及案例研究

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实现路径及案例研究近年来,服务型政府建设日渐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方向。

作为一种创新型的政府理念,服务型政府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公共服务优化为核心,注重提高政府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以更加高效的服务为百姓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本文将分析服务型政府的特点、实现路径以及成功案例,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服务型政府的特点服务型政府作为一种新型政府理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突出公共服务服务型政府注重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通过香港政府开展的优化和提高“一站式服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香港“一站式服务”是指将各部门的服务集中在一起,形成了“一站式”的受理模式,提供一站式、综合性、高效便捷的服务,方便了群众的办事需求。

2. 全员服务服务型政府不仅注重政府组织内部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还要注重将服务意识贯穿到整个政府组织之中。

政府组织内部每一位官员、工作人员,无论职务高低,都要不断发扬服务意识,为民造福,以群众利益为先导。

3. 联席办公服务型政府开展工作注重区域内外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促进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联动、协同和信息共享,实现政府工作的无缝对接,让所有资源得到充分整合,提高政府服务的高效性。

二、服务型政府的实现路径服务型政府的实现路径是一个渐进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政策为民的思维方式政策为民是服务型政府的立足之本。

要实现政策为民,需建立科学民主的政策研制体系,风雨无阻地倾听群众意见,充分整合各方资源,推动政策的有效实施,确保公共服务达到群众期望。

2. 推进政务公开和透明政务公开和透明有助于服务型政府建设。

政府的行政管理、公共预算、政策研究等方面都应公开透明。

可以通过互联网、社会媒体和公共平台等信息交流方式,实现全民网络监督和公共舆论监督,从而推动政府行为向更加公开、透明和效率化的方向发展。

3. 建立良好的服务机制建立好的服务机制包括不断提高行政效能,提高服务水平,以及建立智慧城市等措施。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途径探讨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途径探讨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途径探讨摘要: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是适应人民需求的必由之路,政府必须扩大和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把主要精力和财力集中到发展社会事业和扩大公共产品供给上来,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

政府应该在新的时代适应人民群众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决策化水平和建立科学的体制机制,建立科学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和服务上来。

关键词:机制;创新;服务型政府一、何谓公共服务型政府我国学术界对服务型政府是这样描述的:一是认为它主要体现为服务方式和工作作风的革新,强调从行为方式和技术方法上改变,由以往的低效、官僚主义改为亲切、方便、快捷的服务;二是服务型政府是一个民主政府,一个负责的政府。

人民民主是共和国宪法所赋予人民的基本权利,特别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它界定了政府的有限性。

宪法规定的这“四个民主”权利,反映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在现实的制度安排中一个都不能少。

公民通过正常程序和渠道参与国家治理,表达自己的愿望,是服务型政府的本质特征,唯其如此,才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才能真正建立一个服务型政府;三是认为它是政府性质的重新定位,法治和有效就成为服务型政府重要的特征。

笔者也认为法治政府和有效政府是我们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点。

法治可以使服务型政府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法治是建立合理的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公民关系的前提。

我国政府就其本质来说,是依据宪法原则建立并按照宪法原则运作,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只有尊重宪法并按照宪法原则办事,才能在全社会树立政府的权威,确立政府的社会公信力。

一个依法行政的政府必然是一个有效政府,其公共政策才能得到认真的落实。

建立服务型政府,核心是政府必须尊重宪法精神,按宪法原则办事,只有这样,人民才会相信政府,政府服务才能为群众所接受。

依法行政是提高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关键环节。

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原因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是中央着眼于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而做出的重大部署,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目标。

建设服务型政府途径论文

建设服务型政府途径论文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途径探讨摘要: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是适应人民需求的必由之路,政府必须扩大和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把主要精力和财力集中到发展社会事业和扩大公共产品供给上来,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

政府应该在新的时代适应人民群众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决策化水平和建立科学的体制机制,建立科学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和服务上来。

关键词:机制;创新;服务型政府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4-0001-02一、何谓公共服务型政府我国学术界对服务型政府是这样描述的:一是认为它主要体现为服务方式和工作作风的革新,强调从行为方式和技术方法上改变,由以往的低效、官僚主义改为亲切、方便、快捷的服务;二是服务型政府是一个民主政府,一个负责的政府。

人民民主是共和国宪法所赋予人民的基本权利,特别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它界定了政府的有限性。

宪法规定的这“四个民主”权利,反映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在现实的制度安排中一个都不能少。

公民通过正常程序和渠道参与国家治理,表达自己的愿望,是服务型政府的本质特征,唯其如此,才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才能真正建立一个服务型政府;三是认为它是政府性质的重新定位,法治和有效就成为服务型政府重要的特征。

笔者也认为法治政府和有效政府是我们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点。

法治可以使服务型政府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法治是建立合理的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公民关系的前提。

我国政府就其本质来说,是依据宪法原则建立并按照宪法原则运作,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只有尊重宪法并按照宪法原则办事,才能在全社会树立政府的权威,确立政府的社会公信力。

一个依法行政的政府必然是一个有效政府,其公共政策才能得到认真的落实。

建立服务型政府,核心是政府必须尊重宪法精神,按宪法原则办事,只有这样,人民才会相信政府,政府服务才能为群众所接受。

依法行政是提高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关键环节。

创新公共服务体系 建设服务型政府

创新公共服务体系  建设服务型政府

创新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服务型政府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这对于新时期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具有方向性的指导意义。

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目标,关键在于加快改革创新,建立健全政府公共服务体系,为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体制上的保障。

本文从五个方面提出加快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创新的思考和建议,以期进一步推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一、创建公共服务分工合理的政府职责体系提供公共服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核心职能,这一职能不是某一级政府可以独自完成的,而是通过不同层级政府的分工合作来共同完成的。

这就需要根据各种公共服务的属性和特点,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的职责范围,健全公共服务职责分工体系,从整体上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

只有明确了政府间职责划分,才能为各级政府的收支划分和组织机构设置提供客观依据。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其主要内涵就包括健全政府公共服务职责分工体系。

建立政府公共服务职责分工体系,应遵循中央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原则,并根据受益原则、效率原则、公平原则、溢出效应原则与财力相匹配原则,对各级政府的职责范围作出明确合理的界定。

其基本框架是:中央政府的职责范围是提供全国性公共服务;地方各级政府的职责范围是提供地方性公共服务;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共有职责范围是提供跨区域性公共服务。

二、创建与强化公共服务相适应的财政体系提供公共服务需要有相应的财力支撑,财政支出就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成本。

可以说,财政支出结构是衡量政府公共服务情况的最量化、最客观的指标。

政府提供了什么服务,提供了多少服务,都将在财政支出结构上有所体现。

从实际情况看,目前各级财政对公共服务的投入不足等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尚未形成与强化公共服务相匹配的财政体系,需要加快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建立适应公共服务要求的财政体系。

第一,按照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使财政从市场可以发挥作用的领域退出,增加各级政府对公共服务的支出比重,使政府支出主要用于提供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基本公共服务。

当前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路径选择

当前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路径选择

3、服务型政府特点


(1)服务型政府是一个具有核心竞争力 的政府。 在我国,这个核心竞争力就是社会主义 的基本价值,就是社会平等、政治民主 和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竞争力是与人类 文明发展的大趋势相一致的,是我们构 筑国家“软实力”的基本要素。
(2)服务型政府是一个透明的政府


服务型政府应当是“阳光政府”,根据公众的 需要提供政务信息,落实公民的知情权,给人 民群众以更多的监督权,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 和公众参与度。 近年来,我国在政务公开方面确实迈出了坚实 的步伐。比如,我国的立法法、行政许可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政府信息公开条 例等80多部法律、行政法规等对相关政府信息 的公开做了规定,使政务更公开更透明。其实, 人民的政府,没有自己的利益,只有人民的利 益,行使权力时就应当是透明的。
2、什么是服务型政府

近年来,"政务超市"、"行政审批大厅"、"一站式服务" 等政府便民行动,给群众带来了很多便利。涉及民生 的一些重要决策由政府组织听证会;搞企业的,觉得 红头文件少了,行政审批环节少了;市民要反映生活 问题,有"市长电话"、有"市长电子信箱"等等。很多人 认为,这就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其实,虽然这些做法 确实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方面,但不能看做是服 务型政府建设的全部内容。并不是政府为公民做了多 少好事,多提供一些服务,多开设几个服务大厅,就 是服务型政府了。那么,到底什么是服务型政府呢?

问责制度是建设服务型政府一项必不可少的制度。近 几年,"引咎辞职"、"问责制"逐渐为人们所熟悉。从 2003年非典事件、中石油开县天然气井喷事故,到 2004年吉林市中百商厦特大火灾、2005年松花江污染 事故再到今年 “7· 23”甬温线动车追尾事故,一些负有 责任的人有的被免职、有的引咎辞职,承担了应有的 责任。人们深有感触地说,再也没有"太平官"可当了。 正所谓有权必有责,政府的权力和责任始终是一对"孪 生"兄弟,每一份权力都连带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以 前人们往往认为,"当多大官就有多大权",现在更认 识到,"当多大官就有多大责任"。政府部门及其工作 人员因不作为、乱作为或不当作为而造成不良后果的, 都要给人民一个"说法",都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 任。实践证明,服务型政府必然也是一个责任政府。

相关政府理论

相关政府理论

多中心理论:奥氏的研究证明:与政府强加各项规章以及纯粹的市场化方式相比,当地社区可以独自更好地管理森林、湖泊和渔场等公共资源。

一群相互依赖的个体“有可能将自己组织起来,进行自主治理,从而能在所有人都面对搭便车、规避责任或其他机会主义行为诱惑的情况下,取得持续的共同收益。

”“多中心”一词现已成为一种思维方式和理论框架,更成为公共物品的生产与公共事务的治理模式之一。

首先,多中心意味着公共物品的多个生产者,公共事务的多个处理主体。

作为一种治理思路,多中心治理首先意味着在公共物品生产、公共服务提供和公共事务处理方面存在着多个供给主体。

试图在保持公共事务公共性的同时,通过多种参与者提供性质相似、特征相近的物品,从而在传统中由单一部门垄断的公共事务上建立一种竞争或准竞争机制。

通过各个生产主体之间的竞争,来迫使各生产者自我约束,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增强回应性。

并且,公民还可根据各生产者的相对优势,按照自己的意愿,在各个生产者之间进行选择。

其次,多中心治理意味着政府、市场的共同参与和多种治理手段的应用。

不论是政府垄断还是纯粹的市场提供,都没有跳出“政府vs.市场”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势,从其本质上讲,都是一种单中心的治理思路,因而,也各有缺陷。

政府垄断公共事务会造成公共物品提供的单一,无法满足多种偏好,而且会导致政府扩大、效率的丧失以及寻租腐败等一系列问题。

由于市场是以“成本—效益”为核心的处理思路,因此“私有化”策略在公共事务的处理方面,会导致公共性的缺失和公共利益的不足。

而多中心的治理模式则跳出了传统的非此即彼的思维局限,主张政府和市场既是公共事务处理的主体,又是公共物品配置的两种不同的手段和机制,主张在公共事务的处理中,既充分保证政府公共性、集中性的优势,又利用市场的回应性强、效率高的特点,综合两个主体、两种手段的优势,从而提供了一种合作共治的公共事务治理新范式。

其三,多中心治理要求政府转变自身的角色与任务。

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创新

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创新

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创新作者:冯宣来源:《新西部·中旬刊》2013年第01期【摘要】本文以陕西石泉县关爱留守儿童长效机制建设为例,阐述了服务型政府特征和内涵。

探讨建设地方服务型政府的路径:加快城乡社会管理制度改革,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大政府投入,强化政府支撑;加快推进农村教育体制改革。

【关键词】地方政府;服务型政府;留守儿童;长效机制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地方政府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我国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家庭的幸福、社会的稳定和民族的未来,但现状不容乐观。

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全国各地进行了诸多探索。

其中,陕西省石泉县的经验在县级政府层面上或许是较为系统和富有成效的一种创新。

一、案例概述陕西省石泉县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县,留守儿童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2007年以来,石泉县切实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重点工作。

明确县委、县政府为实施主体、县教体局为主抓单位,要求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扎实稳妥推进留守儿童教育管护工作。

经过三年来的大胆探索和深入实践,通过建设“三大中心、四支队伍”等措施,广大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初步形成了“党政统筹、部门联动、学校为主、家庭尽责、社会参与、儿童为本”的“六位一体”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护长效工作机制,在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和创造了丰富经验,在全省、全国得到了推广,被专家誉为“石泉模式”。

石泉县“关爱留守儿童长效机制建设”项目荣获“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这也是陕西省首次获此殊荣的项目。

“石泉模式”的显著特征:1、创新工作理念,明确责任主体;2、促进资源整合,夯实硬件基础;3、调动社会力量,健全管护队伍;4、加强制度建设,形成长效机制。

浅析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浅析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浅析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作者:张菊来源:《魅力中国》2010年第23期摘要:我国在新形势下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在政府行政改革方面的体现。

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突出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实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公正,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保障。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政府行政改革;科学发展观;公共服务职能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8-0102-一、服务型政府的内涵、本质及其特征(一)服务型政府的内涵1.政府的概念:政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政府是国家的权威性表现形式,指的是形势国家权利的全部机构,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国家元首等,是国家机器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狭义的政府是指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即国家行政机关。

我国宪法规定,我国政府政府是由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构成。

2.服务型政府的的概念:所谓服务型政府,是指在民主、法治的框架下,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在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中贯彻服务理念,突出公共服务职能,承担责任的政府。

(二)服务型政府的本质1.服务型政府的治理理念是“民主行政”、“服务行政”。

民主是服务的前提,服务是民主的体现。

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基本要求是“由人民做主,向人民学习,为人民服务,请人民评判,让人民满意。

”2.服务型政府的发展目标是“有限政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政府不再是全能的,而是“有限政府”。

政府的职能重心应该从经济建设转移到公共服务上来,政府的公共支出应该主要用于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项目。

3.服务型政府的行为准则是“依法行政”。

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由法律产生,受法律控制,依法律办事,对法律负责。

它要求政府的服务程序化、规范化,不仅追求行政行为的效率,而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4.服务型政府的工作模式是“公民导向”。

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

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

@矸孝炭最l第e4期2014年3月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林章悦1刘忠璐2魏鹏1杜强,(1.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天津300222;2.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厦门361005)摘要:服务型政府将满足公民需求作为最高工作目标,不仅要求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更需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来促进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

其中,公共服务的供给机制有效与否是政府不同层级和不同部门都要面对的普遍性问题。

针对公共服务的混合性和复杂性,以及我国在公共服务提供方面的问题,参考发达国家的政府改革经验,我国应培育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供给主体,通过将分散、异质性的服务需求与非规模化的服务供给对接来间接满足服务需求。

多元化供给机制有利于发挥行政机制、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的各自优势,并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从而有利于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满足公民的异质性公共服务需求。

关键词:公共服务公共物品服务型政府多元化中图分类号:D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309(2014)03—0092—009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当今世界公共管理变革的重性和非竞争性,使得它区别于一般的私人产品,因要内容,也是我国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目标。

当前,此必须由政府来提供,由公民免费享用。

这种由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诸多社会矛政府来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从成本的角度看,具盾和社会问题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有着密切联系。

有以下3个特征:公共服务提供主体的多元化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具I.公共服务在供给时同私人产品一样需要成有重大意义。

服务型政府以满足公民需求为出发点本,需要消耗经济资源。

政府一方面通过税收来和落脚点,不仅需要全面履行政府职能、重点关注社筹集资金,另一方面运用这些资金来提供公共服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更需要通过公共服务体制务。

尽管公民没有直接为公共服务付费,但通过机制创新,将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整合全社会纳税的方式间接支付了公共服务的费用,只不过资源,为公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

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途径探析

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途径探析

三 结语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这一艰巨的任务需 要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政府与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实 现。随着服务型政府建设发展的不断进展, 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 旨会更加具体化、制度化、规范化, 现存的一些力 、 事难 效率低、不 公平的现象将会越来越少 , 政府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会越来越亲密 , 干
公共管理 I P u b L i c R d m i n i s t F a t i o n
我 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途径探析
闰 艺馨 上海 大 学 社 会科 学 学 院 上 海 2 0 0 4 4 4
摘要 : 社会主 义国家的政府是实现人 民主权 的工具 , 其一切活动都 围绕为人 民服 务而进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 建立服 务 型政府 , 是对我 国政府 改革和建设提 出的新要 求。本文主要 阐述 了 服 务型政府的提 出, 提 出了建设服 务型政府的途径。 关键词 : 服 务型政府 ; 途径
二 、建设服务型政府 的途径
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改革的发展目标 , 推进服务型政府建 设, 能从根本上改革我国的管理体制, 建立公共行政体制 , 完善政府公 共管理职能。 ( 一) 加强法制化政府与责任政府建设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强化法治观念 , 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 使权力、履行义务, 做到依法办事 、依法决策、依法处理问题 , 不失 职 、不越权 , 把政府各项行政行为纳入到法制化轨道。深入推进政务 公开 , 实施政府 息 公开制度 , 增强行政透明度。推进政府决策的科 学化 、民主化 、规范化 , 建立健全想你系反馈和评估机制 , 大力推进 廉政建设 , 转变工作作风 , 提高工作效率, 加强反腐倡廉工作, 纠正行 业不正之风 , 努力建设一支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作风优 良的公务员 队伍。 ( 二) 加强诚信政府建设 服务需要责任、诚信 , 不负责任, 没有诚信的服务 不是真正的为 人民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就要建没诚信政府, 这就要求我们的政府 做到守信用, 以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赖 , 让公众对政府行为所带来的 后果具有可预见 陛。政府官员应该在平时注重提高 自己 的道德水平 和 良 , 要靠法律的规范与约束来强化自己的责任。 ( 三) 加强公民参与机制的建 设 我们建设服务型政府 , 是为人 民服务 , 为全体公众服务, 这种服务 的对象是公众, 没有公众的广泛参与, 所谓的服务是不成立的, 没有公 众的参与, 政府的服务就是无的之失。因此, 建设服务型政府, 加强公 民的参与是必需的, 对此要加强政府公开建设 , 使公众对政府有动态 的了 解, 并拓展公 民 参与政务的渠道, 真正实现公众的广泛参与, 而不 是空头文件 , 完善公众参与的法律制度建设, 为公众参与机制的运行 提供法律保障。 ( 四) 加快政府 管理职能的根本性转变 改变政府直接经营企业的体制, 将本应 由企业经营的事务交 由企 业经营。经济发展的主题是企业 , 国有经济不应该战线太长, 政府的

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路径及最佳实践

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路径及最佳实践

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路径及最佳实践近年来,服务型政府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目标之一。

服务型政府指的是政府以人民利益为中心,强化公共服务意识,实现公共服务的科学化、现代化管理和优质化服务,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优越的生产与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服务型政府建设不仅可以增强政府机构的公信力,更可以提升政府效率和民生幸福感。

本文将从服务型政府的意义、路径和最佳实践三个方面阐述如何打造服务型政府。

一、服务型政府的意义服务型政府作为公共行政的新理念、新模式、新目标,不仅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全球治理的趋势。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和人民对政府服务质量的不断要求提高,政府必须要全力以赴地打造服务型政府,让政府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实现治理现代化和民生幸福化。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意义主要有以下四点:1. 提高政府公信力政府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政府公信力关系到政府的权威性以及执政合法性,建设服务型政府可以提高政府机构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公信力。

服务型政府以人民为中心,践行“为民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能够更好地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

2. 提高政府效率政府机构是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政府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公共服务的质量。

建设服务型政府,不仅需要完善的制度和合理的管理机制,更需要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提高政府服务的效率,让人民享受更快捷、便利的公共服务。

3.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服务型政府建设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通过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同时,服务型政府可以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4. 推动政府创新转型服务型政府建设需要政府机构注重用户体验、并拥有科技应用和创新能力。

服务型政府需要依托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进行改革、转型。

通过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政府从过去的“管理型”转变为现代化、智慧化的“服务型”政府。

试论中国特色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体制建设与创新

试论中国特色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体制建设与创新
的 公 共 管 理 水 平 , 进 了 西 方 国 家 经 济 与 社 会 的 发 促
代 表 提 出 的 新 公 共 服 务 理 论 引起 了人 们 的 重 视 。 所 谓 “ 共 服 务 型 政 府 ”从 经 济 层 面 上 说 , 府 的存 在 公 , 政 是 为 了 纠 正 “ 场 失 灵 ” 主 要 为 社 会 提 供 市 场 不 能 够 市 , 有 效 提 供 的 公 共 产 品 和 公 共 服 务 ,制 定 公 平 的 规 则 , 加 强 监 管 , 保 市 场 竞 争 的 有 效 性 , 保 市 场 在 资 源 确 确 配 置 中的 基 础 性 作 用 。 府 不 应 该 直 接 作 为 微 观 经 济 政 主 体 参 与 市 场 竞 争 或 者 依 靠 垄 断 与 民 争 利 ; 政 治 层 从 面 上 说 . 府 的 权 力 是 人 民 赋 予 的 , 府 要 确 保 为 社 政 政 会 各 阶层 . 括 弱 势 群 体 提 供 一 个 安 全 、 等 和 民主 包 平 的 制 度 环 境 , 现 有 效 的治 理 ; 社会 层 面 上 说 , 府 实 从 政 要 从 社 会 的长 远 发 展 角 度 为 社 会 群 体 提 供 稳 定 的就 业 、 务 教 育 和 社 会 保 障 , 节 贫 富 差 距 , 击 违 法 犯 义 调 打 罪等 。 那么公 共服务 型政府 的主要 职能包括 :
模 式 、 多元化 、 会 化” “ 社 的公 共服 务 供 给模 式 。
【 键 词 】 公共 管理 关
公 共服务
政府
体制 Βιβλιοθήκη 公 共 服 务 型 政 府 理 论 的 提 出与 演 进 二 十世 纪七 、 十年 代 , 方 各 国经 济 陷入 “ 八 西 滞

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问题及路径

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问题及路径

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问题及路径2019-10-07我国当前正处于⾏政改⾰进⼀步深⼊的关键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逐渐的转变职能,需要政府能够更为⾼效、廉洁、灵活地处理各项公共事务,并建构能够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全新的公共管理模式。

①2015年年底,中央财经领导⼩组会议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之后,明确要给政府做“减法”,政府部门需要简政放权,最⼤限度的减少政府部门对微观经济事务的管理,转变政府职能。

②在这种背景之下,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被赋予了更多新时代的含义,政府部门需要从需求者视⾓来进⾏公共服务的供给决策。

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兼具“公共性”和“服务性”在中国,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相关理论思考源⾃于对公共性的关注以及思考,我国早期的政府建设更多的是源⾃于政府本位的思考,是基于少数⼈的权⼒进⾏的逆向推导。

因此,⼀部分学者认为公共性是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源泉。

③然⽽,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各个区域的政府机构都在有意识或者⽆意识地回避“公共”⼀词,在当前⽹络传媒语境之下,“服务型政府”的使⽤频次要远远⾼于“公共服务型政府”。

这就揭⽰出了当前我国⽆论是在理论层⾯还是在社会公知层⾯,都还⽋缺“公共性”。

罗伯特·B·登哈特在对新公共管理理论进⾏反思的过程之中指出,公共服务是建⽴在公共利益的基⽯之上的,没有公共利益,也就不存在公共服务了,这实质上是对公共⾏政的公共性以及服务性的双重认定。

即,公共⾏政不仅仅需要具备公共性,还需要具备服务性,但其本质是服务。

供给侧改⾰是从提升供给质量的⾓度出发,通过改⾰的办法来对供给结构进⾏调整,从⽽对过去的公共服务要素配置扭曲问题进⾏系统的调整,从⽽扩⼤有效的公共服务供给能⼒,提⾼供给结构对民众公共服务需求变化的适应性以及灵活性,更好地满⾜⼴⼤⼈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相关需求。

⼀直以来,我们在进⾏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过程之中,简单地将公共服务与政府联系在⼀起,⽽对正在成长的社会型企业以及民办的公共服务机构的重视不⾜,市场在公共服务供给⽅⾯所应该发挥的作⽤没有得到有效激发,整体公共服务体系的绩效并不⾼。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36

1、什么是大部制?
大部制:就是在政府的部门设置中,将那 些职能相近、业务范围雷同的事项,相对集中, 大部制就是在政府机构中,将哪些职能相近、业务范围趋同的事项 相对集中,由一个综合管理职部门统一管理,避免出现目前普遍存在的 由一个部门统一进行管理的管理体制。 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现象,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18
讨论之三:
您对服务型政府作何理解?
工作作风说


职能结构说
新型模式说
19
二、发达国家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做法及其启示 市场化 ( 公共选择理论:私有化与引入竞争机制)
企业化
社会化
(管理主义:顾客为中心,结果为导向)
(治理理论:多元主体合作治理)
20
二、发达国家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做法及其启示
●理念层:以公民、社会为本位 ●制度层:科学合理的职能配置、精简统一效能的 机构设置、依法行政机制、民主化科学化的决策机制、 政府绩效评估机制、责任机制、公共财政体制等 ●行为层:规范、透明、便民、高效的行为方式、 工作作风等
27
三、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对策思考
现实目标与任务
2020年目标 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 体制,要通过改革,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 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
31
三、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对策思考 (一)深化政府机构改革 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 对微观经济运行干预过多(越位),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仍比较薄弱(缺位), 部门职责交叉、权责脱节的问题仍比较突出(错位)。
(摘自中共十七届二中全会《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
32

试述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试述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试述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摘要:在当今的经济、政治环境下,我国传统的管制型政府管理模式已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建设服务型政府成为目前我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

本文通过对服务型政府内涵及其特征的概念出发,结合我国目前政府管理模式的一些不合理之处,指出当前形势下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是相对于统治型政府、管理型政府而言的一种政府管理模式,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改革的目标,是一个世界性的发展趋势。

然而自建国以来,我国政府一直以传统的管制型政府管理模式在运行,这一政府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改变政府角色,完善我国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势在必行而且非常迫切。

一、关于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及其特征(一)、服务型政府的内涵所谓服务型政府就是以“以人为本”为价值,以服务人民为宗旨,以公众需求为行动导向,以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主要职责,以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追求的法治、透明、公正、责任、效能型政府。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由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政府的性质所决定的,是由中国共产党始终奉行的“执政为民”的宗旨所决定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推进政府现代化和后现代化的双重任务的内在需求,也是全球化背景下政府发展的必然规律。

(二)、服务型政府的特征1、以人为本的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观之上。

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必须服务于人民,接受人民的监督。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是实现人民主权的工具,是受雇于人民的公仆,其一切活动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有义务保证人民权利的实现,只有时刻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的政府,才是服务型政府。

2、依法行政的政府依法行政是现代政府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建立合理的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公民关系的前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4-12-01作者简介:谢庆奎(1943— ),男,安徽省全椒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研究员。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重大项目“当代中国政府管理与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之一。

项目批准号:2001Z DX M810003。

重点研究基地论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途径:政府创新谢庆奎(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北京100871)摘 要:服务型政府是针对中国传统的管制型政府而提出的新概念。

服务型政府是民主政府、有限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绩效政府。

这是服务型政府的形态,也是服务型政府的目标。

实现服务型政府目标的基本途径是政府创新。

政府创新不是随心所欲,也不是标新立异,更不是标语口号。

政府创新是在不断积累的基础上的新发现和新创造,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只有通过政府创新,才能实现服务型政府的目标,才能最终建成服务型政府。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政府创新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919(2005)0120126207一、服务型政府与政府创新何谓服务型政府?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

我认为,服务型政府首先是民主政府,即人民当家作主的政府。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人民的授予,政府的施政目标必须征得人民的同意,人民有权参与政府决策和执行的过程。

人民的利益至高无上,政府为人民服务是天职,而且必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以符合“人民政府”的神圣称号,并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其次,服务型政府是有限政府,即政府的权力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

计划经济时代的政府是管制型政府,其权力是无限的,无孔不入,无限膨胀;而市场经济时代的政府应该就是服务型政府,为市场服务,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服务。

政府服务的内容是提供维护性的公共服务与完成为数不多的管制任务,并提供社会性的公共服务与必要的公共设施。

提供维护性公共服务和完成为数不多的管制任务,是服务型政府的基石;提供社会性公共服务与必要的公共设施,是服务型政府的主要体现。

第三,服务型政府是责任政府,即政府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自己所提供的服务负责,对人民的利益负责。

对于政府的失职行为,人民有权对政府提出质询,追究责任,直至罢免政府官员。

这与管制性政府的责任不清和责任心不强,以及人民的利益即使受到损害也无权并无法追究政府的责任形成鲜明的对照。

第四,服务型政府是法治政府,即依法行政的政府。

第五,服务型政府是绩效政府,即有效率和效益的政府。

[1]服务型政府是民主政府、有限政府、法治政府、责任政府、绩效政府。

这是服务型政府的形态,也是服务型政府的目标,更是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目前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建设服务型政府被提上了日程。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观念更新、政府职能转变、民主与法制建设、第42卷第1期2005年1月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Philos ophy and S ocial Sciences )V ol.42,N o.1Jan.2005政治文明建设等诸多方面,需要一个时间较长的过程。

这个过程就是政治与政府创新的过程。

而政治创新和政府创新是紧密相联的,相互促进的,相互融合和重合的。

因此可以说,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途径,就是政府创新,即通过政府改革、发展和创新的途径,逐步实现服务型政府的目标。

作为政府改革与发展的新生方面,政府创新是指在现有政府体制的基础上,为适应新环境的变化和新实现的挑战,政府积极主动地探寻和建立较为合理的政府体制的新模式、新方法,以达到确保社会资源得到最优化配置,最终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但政府创新不是随心所欲,也不是标新立异,更不是标语口号,而是在不断积累的基础上的新发现和新创造,是在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指导下的发明创造。

检验政府创新的标准是,是否以人民为本,是否对民众有利,是否有效率和效益,是否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政府创新的内涵政府创新的内涵包括四个层面:①第一,理论层面的政府创新。

它主要是指关于政府的起源、性质、目的、规范、环境、结构、功能和发展等方面的理念与知识的创新。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创新是指适应政府管理模式的变迁,在公共服务领域引入市场机制和价值判断,建立公共服务领域的市场竞争机制和社会公正机制,以实现更多的市场和更小、更有效、更正义的政府。

如“新公共行政学”的行政理论创新运动,不但在行政管理理论沿革过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且它也是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有益补充,其贡献在于将价值判断和社会公平标准注入到新公共管理的效率目标之中。

正是在新公共行政理论的授权与分权决策中,创造民主工作环境、市民参与政策制定、顾客导向等主题下,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市场导向、突出效率的改革方案才能更加切合实际,取得良好效果。

又如,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时候,政府理念一定要由“官本位、政府本位、权力本位”转变为“民本位、社会本位、权利本位”。

“官”、“民”本位观念不转换,所谓“服务”,也只能是一种恩赐,且不会长久,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最终会成为泡影。

第二,体制层面的政府创新,它主要是关于政府的民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方面的具体制度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创新。

具体到各国的情况,它是指在政府和政治以及行政、立法、司法等的横向关系上,以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纵向结构上,加以全面的改造和创新,重塑政治与政府(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之间以及府际关系。

由于政府在制度创新中具有强制优势、组织优势、效率优势,因而政府体制创新通常是交易成本最低的创新形式。

而且,政府体制创新来自统治者而不是选民,这是因为后者总是面临着搭便车问题。

[2](P32)但是,政府体制创新的有效性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主要有统治者的偏好和有限性、意识形态刚性、官僚政治、集团利益冲突等。

[3](P397)第三,人员层面的政府创新。

它是指政府工作人员行政能力的不断提升和发展。

美国一位公共行政专家指出:“公共行政创新最重要的是人才”,影响公共行政创新的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方拥有相应经验和能力的合适人才。

政府工作人员的观念、知识、经验、能力、工作方式与方法的不同,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效益,直接关系到政府形象的提升和政府合法性基础的加强,需要认真研究和高度重视。

必须严把政府工作人员进口关,大量引进高素质人才,淘汰不合格人员,并且对在岗人员加强培训,不断更新观念、知识、技能,使政府行政人员的行政能力不断得到提升和发展,以适应全球化时代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

第四,操作层面的政府创新。

它是指政府工作的信息化或电子化政府,是行政事务在操作层面的政府创新。

西方国家在实施电子化政府工程①参见刘靖华著:《政府创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8页。

作者原意是三个层面,笔者增加了操作层面。

第1期谢庆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途径:政府创新127 中,首先强调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网络技术的推广运用,这是技术理性和效率主义的表现。

1993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和副总统切尔首倡电子政府时强调两点:一为减少“橡皮图章”,加速政府对国民需求的回应,让国民能够更快捷、方便地了解政府,并能“一站式”满足国民向政府申请贷款、竞标合同、网上付税等服务;二为重塑美国政府的运行系统,使之更有效率,运作成本更低,并“彻底扫除美国政府的官僚作风”。

[4]美国政府在这里强调的是服务。

中国在引进西方国家的政府电子化的过程中,表现了一定的盲目性,一哄而上,掀起了一股电子化政府的浪潮。

这股浪潮是在中国IT产业的推动下形成的,并与各级政府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政绩工程”挂钩,结果在花费了近万亿元之后[5],大多变成了摆设,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益。

服务型政府也要求实行电子政务,政府的法规、文件、办法、会议上网,让民众知情,只有知情,才能参与;申报、网上审批,可以方便民众办事,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这就是操作层面的政府创新。

这种创新既能为民众办事带来方便,更好地为民众服务,又能提高行政效率和效益,使政府操作和运行过程更加透明,更加便于民众的监督,大大有利于政府过程的科学化、民主化和现代化。

但是,操作层面的政府创新,必须明确方向,端正目的,防止一哄而起,盲目攀比。

政府应该加大投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络技术的推广运用,加快政府电子化的建设,以推动服务型政府的早日建成。

三、政府创新的途径政府创新除了理论研究之外,主要途径就是政治改革、行政改革和执政党执政方式的转变。

(一)政治改革政治改革作为政府创新的前提条件,主要就是解决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解决权力制约和监督的问题。

围绕这两个中心议题,政治改革主要在四个层面上进行,一是党政关系的改革与完善,二是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调整,三是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调整,四是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党政关系的改革与完善,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行政有机统一起来。

从这个根本点出发,解决权力的横向分配问题,优化权力结构,开展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其具体内容表现在:确立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指导思想,重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设,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管理在宪法和法律上加以区分和保障;加强和改善党对政府工作的领导,实行党政职能分工,建立行政首长负责制的政府工作系统,依法行政;加强和改善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决定司法工作方针、政策,依法独立审判和独立检察;不断推动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和完善;逐步推行基层党支部(总支)和政府部门党组、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的监督保证作用。

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调整,主要涉及权力的纵向分配,包括财权和事权从中央向地方的下放。

要转变传统上认为理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就是权力下放,就是扩大地方政府的自主权这一认识上的误区。

在中国现阶段,权力下放必须有前提条件,这个前提条件就是必须维护强势政府,强化中央的统一领导,维护中央的权威。

发展经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同时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入世”的要求而进行的政府职能转变与政府改革,都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另一方面,扩大地方自主权并非只是扩大地方政府的权力,而是应该包括扩大基层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在此基础上,扩大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权限,以便使其在法律的范围内自主地管理地方的行政事务。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整还包括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关系的调整,要特别注意加强基层政府的建设。

精简层级,实行省、县(市)、乡三级制,撤“地”强县,撤乡并镇,加强县市政府和乡镇政府的建设,完善乡镇政府的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