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策略
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
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合唱是小学音乐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合唱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现能力。
以下是一些开展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1. 确定合唱曲目:选择适合小学生年龄段和音乐水平的合唱曲目。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学,旋律优美,富有韵律感的歌曲。
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水平,还可以选择一些流行歌曲或儿童歌曲,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参与。
2. 分工合作:针对不同年级和班级的学生,可以分为不同的合唱团,进行分工合作。
根据每个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能力,分别给予不同的声部。
在练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分组练习,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渐进式教学法:根据学生的音乐水平和掌握能力,采用渐进式教学法进行合唱教学。
先从简单的曲目开始,逐步增加曲目的难度和复杂度。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分解乐句,教授不同声部的音符和节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合唱曲目。
4. 温暖身体和声音:在合唱练习之前,可以进行一些热身运动,如体操,拉伸等活动,帮助学生放松身体和声带。
通过练习发声,呼吸和调整发声位置,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唱歌姿势和发声技巧。
5. 节奏和和声训练:合唱中的节奏感和和声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教授节奏打击乐器,如木鱼,手鼓等,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节奏的重要性。
可以进行和声练习,教授简单的和声知识和技巧,让学生能够参与到和声中。
6. 表达和情感:合唱不仅仅是唱歌,也是表达和情感的载体。
在合唱练习中,可以教授学生一些情感表达的技巧,如音色的转变,音量的控制等。
通过学习歌曲的内涵和背景,让学生理解歌曲的情感,能够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
7. 演出和展示:合唱是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
在合唱练习完成后,可以组织合唱表演,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
可以安排校内演出或参加音乐比赛等,让学生能够展示自己的唱歌和表演能力。
8. 练习和巩固:合唱练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生的持续练习和巩固。
可以设置每周合唱练习时间,让学生在课内和课外都有时间进行合唱练习。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学习唱歌和节奏感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学习唱歌和节奏感音乐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小学二年级的音乐课上,学习唱歌和培养节奏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本篇文章将从教案的角度,探讨如何有效教授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唱歌和节奏感。
一、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能够通过唱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良好的节奏感。
二、教学准备1. 音乐教室2. 音乐书籍、唱歌教材3. 音乐播放设备4. 音乐节奏器具,如鼓、铃铛等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示范唱歌,学生跟随教师唱歌)通过唱歌,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
2. 学习基本的音乐概念通过唱歌游戏和听力训练,教授学生音乐的基本概念,如音高、音符、节拍等。
通过互动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练习节奏感(教师用鼓、铃铛等节奏器具示范节奏)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模仿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节奏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到节奏练习中来。
4. 学习经典儿歌选择适合二年级学生的儿歌,通过教师演唱和学生跟唱的方式,让学生熟悉儿歌的歌词和旋律。
5. 小组合唱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进行歌曲的演唱。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同时加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6. 情感表达通过唱歌的形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
7. 结束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概念和特点。
2. 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节奏或歌曲,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
3.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唱等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4. 循序渐进法:按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地教授音乐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参与程度,以及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全面了解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的进步和不足,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教学调整和指导。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学习唱歌和节奏感的总结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学生能够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学会唱歌并表达情感,培养良好的节奏感。
有效提高小学生音乐唱歌能力的教学策略
有效提高小学生音乐唱歌能力的教学策略提高小学生音乐唱歌能力的教学策略引言: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音乐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还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音乐唱歌能力。
然而,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限制,教师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帮助他们提高唱歌能力。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以帮助小学生提高音乐唱歌能力。
一、培养音乐兴趣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提高他们音乐唱歌能力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音乐活动,如唱歌比赛、音乐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此外,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从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二、注重声音训练声音是唱歌的基础,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小学生的声音训练。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引导,让学生正确发声。
例如,教师可以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如何使用腹式呼吸发声,并通过示范让学生模仿。
其次,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声音训练的游戏和练习,如唱“do-re-mi”音阶、发出不同音高的音符等,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技巧。
三、加强节奏感训练节奏感是音乐唱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敲打节奏器、拍手、跳舞等方式,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节奏练习,如唱歌时加入口头节拍、通过打击乐器演奏简单的节奏,以帮助学生提高节奏感。
四、选择适合的歌曲选择适合学生的歌曲是提高他们音乐唱歌能力的关键。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和音乐水平,选择合适的歌曲。
例如,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唱的儿歌;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节奏感强、旋律简单的歌曲。
通过选择适合的歌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唱歌能力。
五、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唱歌比赛、合唱团等方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教师还可以通过视听教学、多媒体展示等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音乐课是小学生们喜爱的一门课程,而合唱是音乐课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合唱是一种集体音乐演唱形式,通过集体的声音共鸣,可以给人们带来强烈的感染力和美感。
小学生在合唱课堂中可以锻炼声乐技巧,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听觉感知能力。
但要想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进行有效的合唱教学,需要教师们有一些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本文将分享一些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够帮助到广大的音乐老师。
一、选择适合的曲目在进行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时,首先需要选择一些适合小学生的曲目。
这些曲目既要简单易学,又要具有艺术性和情感表达力,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
在选择曲目时,可以考虑一些儿童歌曲、童谣、民歌等,这些曲目旋律简单,易于学唱,同时也富有童真童趣,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二、分解曲目,循序渐进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整首曲目分解成若干小节,逐步进行学习和掌握。
可以先教授旋律,让学生熟悉曲目的音高和音程,然后再教授歌词,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语感和情感表达。
在学习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分声部教学的方法,分别教授不同声部的音符和歌词,最后再进行整体合唱。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一步步地掌握曲目,提高学生对曲目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三、注重节奏感和韵律感的培养合唱教学中,学生们需要掌握一定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才能够唱好曲目。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一些节奏器材,比如击鼓、敲木鱼等,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身体动作,比如跳动、摇摆等,帮助学生跟随节奏进行合唱。
这样可以在合唱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四、注意声乐技巧的训练在合唱教学中,学生的声乐技巧至关重要。
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声乐技巧的训练。
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声乐练习,比如发声练习、音准练习、气息训练等,帮助学生提高唱歌技巧。
还可以通过教师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唱歌中的一些错误,比如音准不准、音色不好等。
通过声乐技巧的训练,可以让学生在合唱中有更好的表现。
中小学音乐课堂唱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中小学音乐课堂唱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随着中小学的发展,学校的音乐教学变得越来越重要,学生成长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唱歌教学体验其他课堂教学过程。
然而,传统音乐课堂唱歌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最重要的是,学生们在唱歌这一过程中不够专注,没有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首先,教师的指导不足是学生唱歌学习效果较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示范一遍或几遍,然后让学生自己练习,而且由于教室的设备限制,有时候老师甚至无法控制到每个学生的唱歌情况。
而且,由于现行教学规定,学生们被要求按照一定节奏来完成唱歌教学,老师也很难有效地利用一些学生特异性的练习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学生们缺乏对音乐的认知,甚至对音乐本身造成了一定的困惑。
由于自身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学生们在音乐学习过程中难以分辨音乐的内涵和意义,从而对其中的内涵和意义产生了一定的误解。
另外,因为心里的恐惧感和内心的紧张感,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无法展示出自己的真实水平,也影响了他们对音乐的认知。
最后,由于唱歌教学的时间紧张和课程安排较多,从而增加了学生的压力,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们面对这种压力,很容易放弃,而不是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从而影响了他们对音乐教学的理解和学习效果。
为了改善传统音乐课堂唱歌教学存在的问题,应当采取适当的行动措施。
首先,老师要加强指导,在唱歌过程中要多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给予补充指导,尤其是要注意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自我发展,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学校应鼓励老师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利用现代技术如虚拟现实和虚拟科技等,让学生能够在虚拟环境中更加轻松自如地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
同时,学校也应该重视学生的音乐认知问题,制定合理的课程安排,增加学生对音乐的接触,增加学生对音乐的认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最后,学校和家长应该共同把握学生唱歌学习的正确方向,并通过积极引导和反馈机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改进学生在音乐中的学习效果。
小学音乐教研记录唱歌(3篇)
第1篇一、教研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唱歌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音乐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开展唱歌教学,我校音乐教研组于近期组织了一次关于唱歌教学的教研活动。
以下是本次教研活动的详细记录。
二、教研目标1. 提高教师对唱歌教学的认识,明确唱歌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2. 探讨唱歌教学的有效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音乐教学水平。
三、教研内容1. 唱歌教学的目标与任务(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音乐素养。
(2)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歌唱技巧,提高歌唱水平。
(3)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听力和鉴赏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2. 唱歌教学的有效方法(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唱歌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唱歌。
(2)注重歌唱技巧的传授歌唱技巧是提高歌唱水平的关键。
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歌唱技巧的传授,如呼吸、发声、咬字、共鸣等。
(3)加强音乐欣赏与鉴赏音乐欣赏与鉴赏是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引导学生欣赏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4)注重课堂互动与评价课堂互动与评价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给予学生充分的展示机会。
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客观的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5)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如合唱比赛、音乐剧表演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1)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教师之间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音乐教学水平。
(2)资源共享,共同进步教师之间要共享教学资源,如教学课件、教学经验等,共同进步。
四、教研过程1. 主持人介绍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和目标。
2. 教师们围绕唱歌教学的目标与任务展开讨论,分享各自的教学经验和心得。
小学音乐唱歌指导教案
小学音乐唱歌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基本的音程和节奏知识;2.掌握唱歌的基本发声技巧,包括呼吸、喉咙等方面的掌握;3.能够唱出熟悉的儿歌、童谣等,课堂上能够参与合唱、独唱等各种形式;4.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启发学生对音乐的美感的感知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常见音程的练习在小学音乐唱歌的教学中,音程练习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通过音程的练习,能够让学生提高自己的音准,同时也能够让学生熟练掌握不同的音程。
教师可以采用唱名、喊名、打拍子、弹跳等方式进行练习,让学生掌握不同音程的声音特点。
2.基本的发声技巧在小学音乐唱歌的教学中,发声技巧的掌握是非常关键的。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声音的特点,进行练习。
例如,让学生练习正确的呼吸方式,让学生练习正确的喉咙张开程度,这些都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发声技巧。
3.儿歌、童谣的唱法训练儿歌、童谣是小学音乐唱歌教学中常见的曲目。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曲目,让学生练习不同的唱法。
例如,在唱儿歌时,可以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调,让学生根据歌词情境变化调整唱法,使唱出的歌曲更富有情感。
4.合唱、独唱的训练在小学音乐唱歌教学中,合唱、独唱等形式的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合唱,让学生练习一起合唱的技巧,同样地,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进行独唱,让学生练习如何在独唱中掌握正确的唱法。
5.培养学生音乐审美的感知和理解在小学音乐唱歌教学中,除了技巧练习之外,培养学生对音乐美感的感知和理解同样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曲目,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表现手法等,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素质。
三、教学方法1.渐进式教学小学音乐唱歌是一个累积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采用渐进式教学法。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从简单到复杂,一步步提高学生的唱歌水平。
2.演示法教学在小学音乐唱歌教学中,教师应当采用演示法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演唱,让学生了解唱法、发声技巧等,从而提高学生的水平。
小学音乐歌唱教学的方法及应用
小学音乐歌唱教学的方法及应用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他们的音乐基础还不够稳固,因此小学音乐教学需要注重基础训练和启发学生对音乐的感觉,而歌唱教学则是小学音乐教学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小学音乐歌唱教学的一些方法和应用。
一、基本方法1、音高训练:小学生大多数都处于嗓音发育期,所以音高训练非常必要。
在歌唱训练中,老师可以利用钢琴、吉他等乐器为学生指定一个准确的音,让学生根据这个音来唱歌。
当学生唱得不准时,老师可以用手拍节奏,为纠正误差提供帮助。
2、节奏训练:小学生在歌唱训练中必须掌握好节奏,以便在唱歌时能够根据曲子的节奏来歌唱。
在节奏训练中,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跟着节拍器,口哨和拍手等方式来让学生学会如何掌握好节奏。
3、音乐感知:音乐感知是小学生进行歌唱训练的必要前提,如果小学生没有音乐感知,那么他们将无法理解歌词和音乐之间的联系。
在音乐感知训练中,老师可以播放一些简单的音乐,让学生跟着节奏哼唱或者伴奏。
同时,老师也可以通过玩一些音乐游戏来激发学生的音乐感知,如音乐接力、音乐商店等。
二、应用方法1、歌唱比赛:歌唱比赛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切实可行的方式。
歌唱比赛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也可以加强小学生的歌唱技能和表演能力。
比赛还可以促进小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团队合作。
2、音乐节目展演:音乐节目展演是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让小学生通过表演来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
在音乐节目展演中,小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歌曲进行演唱,并可以穿上漂亮的服装来展现自己的风采。
3、课外乐队:课外乐队是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一种创新模式,可以为小学生提供更多的音乐表现机会,也可以帮助他们进行音乐社交和互相交流。
在课外乐队中,小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进行练习,并在乐队中完成一定的音乐表演任务。
三、教学策略1、注重个别差异:小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大,教学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化的培养。
在歌唱教学中,老师不能单纯整体培养,而应该注重发掘学生的个体优势和特长,给予个别化的关注和培养。
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策略(合集五篇)
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策略(合集五篇)第一篇: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策略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策略功能目标1.歌唱是符合学生心理要求的活动。
学生对唱歌,特别是轮唱、对唱、合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2.通过歌唱可使学生全身心投入,享受无穷的乐趣;还可使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得到合理训练。
3.通过齐唱、对唱、轮唱、合唱进一步营造和谐一致、团结向上的气氛,培养其集体荣誉感。
4.通过唱歌,使学生直接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充分表达学生发自内心的情感。
让音乐在学生们的心灵中深深扎根,终生保持对音乐最大的热忱。
教学程序:情境导入——寓教于乐——创造表现——完美结课(一)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情感铺垫 2.师生互动,探求新知(二)寓教于乐 1.自主学习,感受音乐2、合作交流,学习新歌 3.演唱歌曲,体验音乐(三)创造表现 1.合作探究,创造实践 2.表演展示,交流评议3.拓展延伸,开阔视野(四)完美结课实现条件(一)对教师的要求1.教师要加快自身素质的提高,加强专业课程和相关课程的学习。
如: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声情并茂的范唱、合理娴熟的伴奏,恰当的鼓励方式、和谐的律动舞蹈等方面能力。
2.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自觉学习新课程理论,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熟练掌握教材,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做到重点突出,难点明确。
确立好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应体现在音乐教学过程的设计之中,教师随时激发调动学唱歌曲的兴趣与积极性。
3.教师应经常参加各种教研活动,通过学习和交流,借鉴别人的经验和做法,弥补自己的差距和不足。
4.教师应在学习的基础上勇于实践,重视课堂教学的展示、反思和交流,把新的教育理念与实践真正结合起来。
(二)对学生的要求1.做好课前准备,明确课堂教学目标,以愉快的心情,饱满的热情贯穿课堂始终。
2.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不仅要独立学会唱歌,还要学会演奏和表演,达到真正的理解和完美地表现歌曲的目的。
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六步教学法”模式建构策略
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六步教学法”模式建构策略作者:董珮珮来源:《天津教育·下》2024年第03期歌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歌唱教学有着其独特的重要意义,在此阶段引导学生正确地演唱歌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影响也将贯穿始终。
探索切实可行的小学生歌唱教学策略、构建有效的小学音乐歌唱教学模式是本文探讨的关键内容。
一、音乐课堂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音乐课程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及的作用。
审美素质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素质之一,因此,审美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音乐课堂逐步建立学生的审美认知,从而更深层次地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使学生能够辨别善恶、区分美丑、认清是非,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音乐教育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从而能够更好地开展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进而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22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提道:“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弘扬真善美,塑造美好心灵。
”(一)音乐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小学课程主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等学科。
其中,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音乐课程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特点。
审美素质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素质之一,因此,审美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音乐课堂逐步建立学生的审美认知,从而更深层次地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使学生能够辨别善恶、区分美丑、认清是非,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音乐教育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从而更好地开展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进而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音乐教育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天赋,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小学音乐课堂唱歌教学中的趣味性策略
小学音乐课堂唱歌教学中的趣味性策略德国音乐理论家舒巴尔特把人的喉咙比作最纯洁、最卓越的乐器,歌唱最易普及、最为简便,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形式。
虽然现在关于音乐教学策略的研究很多,但是,这些理论并没有运用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的唱歌教学还是学生一遍遍的跟老师钢琴或者碟片,机械的学唱,缺少趣味性。
教师应该采用合理的趣味教学策略,让音符润化课堂中的每个生命,引导学生快乐有效地歌唱。
一、课堂唱歌教学的趣味导入每节课的开始是很重要的,开头开的好,学生有兴趣了,对整堂课的授课质量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的。
导入新课时,教师把设计好的语言用抒情的朗诵、优美的语言、传神的手势、会说话的眼睛传给学生,取得感知以形,晓之以理的效果。
导入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后面教学时学生的学习状态。
低年级的学生对新奇的具体的事物感兴趣,因此,在设计导入环节中要遵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快速、准确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导入法:在学唱《共产儿童团歌》、《爷爷为我打月饼》等歌曲时,我把这些歌曲产生的背景编成故事,再配上相关的视频辅助教学,这样,孩子的思绪将被拉到那个硝烟弥漫、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孩子情绪激动,迫不及待地想学唱这首歌,同时又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游戏导入法:在《捉迷藏》一课中,我用布把一个同学的眼给蒙上,让他找其他的同学,大家很有兴趣的参与了这个游戏,游戏约5钟后我就导入歌曲《捉迷藏》,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学生的兴致一直保持到下课时,课堂气氛很高。
高年级的孩子想像力丰富,教师一句话就能让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一般采用的复习式、直接式、谈话式、设问式等综合式。
但是作为教师要尽力熟悉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其重要意义以及趣味性;要拓宽自己的思路和联想,在上课时,特别是导入时要倾注自己的热情,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重视。
二、节奏旋律难点的趣味突破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极为重要。
但纯粹的节奏训练是很枯燥的,只凭老师的讲解与反复拍奏,学生不仅无法掌握规律,更不能体现学生的自主创造性。
小学音乐教研主题唱歌(3篇)
第1篇摘要:唱歌是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音乐唱歌教学的有效策略与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引言唱歌教学是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一项基本教学内容,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还能够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唱歌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学生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佳等。
因此,本文从唱歌教学策略与方法的角度进行探讨,以期为小学音乐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唱歌教学策略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
例如,在教授《小鸭子》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鸭子图片、播放鸭子叫声等方式,让学生在直观感受中产生兴趣。
(2)结合生活实际,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
例如,在教授《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春天里的美好事物,激发他们学唱歌曲的兴趣。
2. 突出重点,循序渐进(1)在教授歌曲时,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突出重点。
例如,在教授《小星星》这首歌曲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音准和节奏感。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教学进度。
对于音准和节奏感较好的学生,可以适当提高教学难度;对于音准和节奏感较差的学生,应注重基础训练,逐步提高。
3. 活动教学,互动交流(1)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例如,在教授《两只老虎》这首歌曲时,可以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唱“两只老虎”,另一组唱“跑得快”。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例如,在教授《幸福歌》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邀请学生上台演唱,给予他们鼓励和肯定。
4. 评价激励,关注个体差异(1)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例如,在评价学生的唱歌表现时,既要关注音准和节奏,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表达。
(2)注重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评价学生的唱歌表现时,可以采用“进步奖”、“最佳表现奖”等荣誉称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小学音乐唱歌教学实践(3篇)
第1篇摘要:音乐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唱歌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环节。
本文以小学音乐唱歌教学实践为研究对象,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小学音乐唱歌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引言音乐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唱歌教学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因此,如何提高小学音乐唱歌教学质量,成为音乐教师关注的焦点。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
2.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歌唱技巧,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
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学习,激发学生的思维。
2. 情境教学:创设丰富的音乐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音乐、体验音乐。
3. 分组合作教学: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歌唱、讨论、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视听结合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将音乐、图片、视频等元素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策略1. 选用合适的歌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选择适合他们的歌曲。
如儿童歌曲、流行歌曲、民族歌曲等。
2. 注重歌唱技巧训练:教授学生正确的呼吸、发声、咬字等歌唱技巧,提高学生的歌唱水平。
3. 强化音乐素养培养:通过音乐欣赏、音乐知识讲解、音乐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4. 创设互动教学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5. 家校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学生的音乐学习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音乐成长。
五、案例分析以《小星星》这首歌曲为例,进行教学实践。
1. 导入:播放《小星星》歌曲,引导学生欣赏,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
2. 歌曲分析: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歌词含义、音乐风格等,让学生了解歌曲。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音乐修养的重要环节。
在合唱教学中,教师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策略,来引导学生正确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表现情感和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策略,可用于小学音乐课堂的合唱教学。
1. 演唱技巧训练: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模仿的方式,教导学生正确的发声方法、呼吸方法和咬字清晰等演唱技巧。
教师可以使用瑜伽球等道具来帮助学生感受到正确的呼吸动作,并通过排练和练习,达到身体和声音的统一性。
2. 节奏训练:在合唱教学中,节奏是非常重要的要素。
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口语和身体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节奏,比如教师可以教唱一些口头节奏练习,然后由学生模仿和跟唱,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歌曲的节奏。
3. 合唱分声部教学:在合唱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音域和能力分声部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根据歌曲的需要,将学生分为高音和低音两个声部进行独立训练。
然后再将两个声部合并演唱,从而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和合唱技巧。
4. 情感表达: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理解歌曲的内容、背景和情感,来引导他们更好地表达歌曲中的情感。
教师可以通过教授歌曲的意义、故事和情感特点,引导学生在演唱中真实地表达出歌曲所要传达的情感。
5. 团队协作:合唱教学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合唱演唱、分组合练以及团队合作项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共同创造和发展,通过他们的合作和互动,提高整个合唱团的表演效果。
6. 进行公开演出:公开演出是合唱教学的重要环节,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和成果的舞台。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学校音乐会、文艺汇演和社区活动等,让学生将他们学到的合唱技巧和表现能力展现给更多的人。
7. 融入多媒体技术:在合唱教学中,可以适当融入多媒体技术,例如使用录音、录像和幻灯片等工具。
教师可以制作学生演唱的示范视频,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小学唱歌课教案
小学唱歌课教案年级: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小星星》的歌词和旋律。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合唱能力。
3. 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点:1. 学会歌曲《小星星》的歌词和旋律。
2. 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和合唱技巧。
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高音部分。
2. 合唱时的音准和节奏。
教学准备:1. 录音机、音响设备。
2. 乐谱或歌词卡片。
3. 合唱用具(如小鼓、铃铛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歌曲《小星星》,并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妙。
2. 引导学生跟唱歌曲,熟悉歌词和旋律。
二、学习歌词和旋律(10分钟)1.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重点讲解高音部分的唱法。
2. 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注意音准和节奏。
3. 教师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指导他们改进演唱技巧。
三、合唱练习(1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两个声部,分别练习合唱。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注意音准和节奏的统一。
3. 教师对学生的合唱进行点评,指导他们改进合唱技巧。
四、歌曲展示(5分钟)1. 教师邀请几名学生上台演唱歌曲,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2. 学生进行合唱展示,展示他们的合唱能力。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总结收获。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练习歌曲,准备下次上课的表演。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游戏,培养他们的音乐节奏感和协调能力。
2. 邀请家长参加课堂展示,增进家长对音乐教育的了解和支持。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歌曲《小星星》的歌词和旋律,合唱能力得到了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同时,教师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他们改进演唱技巧。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将继续关注学生的音乐学习,努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小学三年级音乐课备课:如何有效地教唱
小学三年级音乐课备课:如何有效地教唱在小学三年级的音乐课上,教唱对于孩子们的音乐素养和声乐技巧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如何有效地教唱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教唱方法,帮助老师们更好地教唱。
一、培养孩子们的音乐素养在教唱之前,需要先培养孩子们的音乐素养。
孩子们需要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如节奏、旋律、节拍等等。
老师可以通过讲解、唱歌、演奏等多种方式来让孩子们了解这些基础元素。
老师也可以通过音乐故事、音乐游戏等方式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感知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
只有在音乐素养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更好地教唱。
二、选用适合孩子们的歌曲在教唱的时候,需要选用适合孩子们的歌曲。
要考虑的是歌曲的难易程度。
一般来说,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们较适合唱些简单的歌曲,旋律简单易唱,歌词简洁易记。
歌曲要有鲜明的主题和情感,能够引起孩子们的共鸣,增加他们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老师也可以根据课程要求和季节等因素选择相应的歌曲,让孩子们在唱歌的同时,了解节日和文化传统。
三、采用适合孩子们的教学方法在教唱的时候,老师需要采用适合孩子们的教学方法。
要讲解清楚歌曲的基本信息,如曲名、演唱者、出处等。
要通过口型、手势、舞蹈等多种方式教唱,使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老师还要注重孩子们的反应和参与,在教唱过程中鼓励他们积极表现和参与,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四、渐进式教学法在教唱的过程中,老师需要采用渐进式教学法。
可以通过小组教唱,让孩子们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学能力。
可以采用分段教唱的方法,逐步将歌曲分为几个部分,让孩子们先熟练唱出每个部分,再逐步合成整个歌曲。
可以采用师生合唱的方式,教唱整个歌曲,让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唱出完整的歌曲。
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唱的过程中,老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增加趣味性等方式,让孩子们对歌曲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例如,老师可以用小故事、动画等方式让孩子们了解歌曲的背景和故事情节,从而让孩子们对歌曲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小学音乐唱歌课“一线、四环、八步”教学策略
唱歌课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音乐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唱歌课教学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
我通过深入的音乐教学研究,结合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提炼出小学音乐唱歌课“一线四环八步”的教学策略。
“一线四环八步”的教学策略,是在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将学生的音乐学习放置在富有音乐情感的艺术情境中,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的内在美。
同时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音乐创造,使学生在音乐审美活动中产生美的共鸣,为其终身热爱音乐,享受音乐,形成健康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打下基础。
一、一条主线:以音乐情感为主线音乐是人类精神文化遗产和智慧的结晶,音乐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的展现。
真正的音乐一定是最贴近生命本质的声音。
音乐之所以能打动人心,完全在于对生命的那种真诚和执着。
音乐教学以音乐情感为核心,突出一个“情”字。
教师要首先认识到学生是“充满情感的人”。
音乐课程目标体现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
在音乐教学中应该抓住音乐情感的主线,把“音乐情感”放在首位。
歌曲或是蕴含着一个美好的寓意,或是抒发一种温馨的心曲,或托出一个美丽的梦幻,或展现一片炽热的情怀。
这种立意与情境之美有着深刻的感染力,会使之心灵萌发美的种子。
对于音乐教学来说,这些歌曲的艺术美,主要体现在熏陶、感染、净化、顿悟等情感层面上。
以往的音乐教学把音乐课单纯的看做是传授知识与技能的教育,注重知识与技能的机械训练,也有的音乐教学基于音乐是多元文化的思考,在音乐教学中失去了统一的核心价值观作为教学行为的支撑,而是把音乐与相关的文化统一进行拼贴,失去了音乐教学的主线。
学生是有生命、有情感的个体。
在音乐唱歌课的教学中,我们要紧紧抓住音乐情感的主线,使声音为感情所驱使,感情以音乐为依托。
使歌唱教学不仅仅是音符的叙述,更是对所演唱的音乐内容涌起的感情的流动,从而达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教育目的。
二、唱歌课教学的四个环节:聆听——表现——探索——实践1、用聆听唤醒情感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听觉的艺术,“听“是学习音乐的主要途径。
中小学音乐课堂唱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中小学音乐课堂唱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中小学音乐课堂唱歌教学在我国教育的各个层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能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情感,增强学习的积极性,还能提高学生的社会文化素质和艺术素养。
但同时也存在许多关于音乐教学的问题,如教师的缺乏、学生的抵触情绪和课堂持久度等。
因此,要想提高学生唱歌的技能和素养,我们需要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首先,改善唱歌教学的实施。
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注重唱歌的情景教学,借助动画、影视片段、音乐会等,利用视觉和听觉的艺术氛围,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受美的陶冶。
此外,要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专业技能,创设更多的学习机会,帮助学生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教师应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为了让学生更加乐意参与,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尊重,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再次强调学生之间的连结性。
此外,教师还要在特定版块内开展音乐教学,让学生在尊重课堂纪律的前提下,自由地开展音乐活动。
最后,我们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唱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习的质量,而不仅仅是数量,引导学生自由发挥,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
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参与多样化的课外活动,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学生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综上所述,中小学音乐课堂唱歌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教师的缺乏、学生的抵触情绪和课堂持久度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
需要更加有效地利用情景教学、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策略。
有效的实施这些解决策略,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唱歌技能和素养的提高。
小学音乐课程《学习唱歌》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课程《学习唱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 培养学生的声乐技巧和音乐欣赏能力。
- 提高学生的合作与表演能力。
2. 教学内容2.1 歌曲选择- 选择适合小学生的经典儿童歌曲,如《小星星》、《茉莉花》等。
- 选择具有教育意义和表达能力的歌曲,如《友谊地久天长》、《童年》等。
2.2 声乐训练- 教授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发声技巧。
- 练习基本的音阶和音程。
- 进行喉部放松和嗓音保护的训练。
2.3 歌曲演唱- 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曲调。
- 练习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 进行个人和集体的歌曲演唱训练。
2.4 音乐欣赏- 听取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
- 分析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感表达。
-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 教学步骤3.1 热身活动- 进行声音放松和身体热身操。
- 进行简单的声音游戏和节奏练习。
3.2 歌曲学习- 分段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曲调。
- 教授歌曲的发音技巧和情感表达。
- 练习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3.3 歌曲演唱- 进行个人和集体的歌曲演唱练习。
- 引导学生自由发挥和表达个人风格。
- 组织学生进行小型歌曲演唱展示。
3.4 音乐欣赏- 听取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包括儿童歌曲和经典音乐。
- 分析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感表达。
- 进行音乐欣赏的小组讨论和个人感悟。
4. 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的歌唱表现评价其声乐技巧和音准。
- 通过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合作态度评价其合作能力。
- 通过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和表达评价其音乐鉴赏能力。
5. 教学资源- 儿童歌曲录音或音乐播放器。
- 音乐教材和教具。
- 音乐欣赏材料和音乐作品。
6. 教学延伸-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音乐表演和比赛。
-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创作音乐作品。
- 增加音乐欣赏和音乐历史知识的学习。
以上是小学音乐课程《学习唱歌》的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声乐技巧和音乐欣赏能力。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于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发展学生才能具有重要作用。
以下是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1. 多样化教学方法:引入多种教学方法,如唱歌、演奏乐器、舞蹈等,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目标明确:在每节课开始时,明确教学目标和学习成果,使学生明确知道本节课要学什么,学完后会有什么样的成果。
3. 设计有趣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有趣的音乐教学内容,选择流行歌曲、童谣等,让学生在听、唱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4. 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营造积极、活跃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放松心情,融入音乐学习中。
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欣赏、音乐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知识。
5.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和自我发现的机会,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6. 鼓励学生多样化表达方式: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以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解,如创编舞蹈、绘制画作等,培养学生综合艺术素养。
7. 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让学生明确知道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达到标准的要求,以便进行自我评价和进一步提高。
8. 引入现代技术手段:教师可以引入现代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具、音乐软件等,丰富教学资源,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9. 配备适当的教学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音乐教材、乐器等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音乐的真实性和美感。
10. 加强家校合作:与家长保持有效的沟通和合作,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展,共同关注学生的音乐教育,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
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和综合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12/3/21 17:38:58访问次数:2125
学生心理要求的活动。
学生对唱歌,特别是轮唱、对唱、合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使学生全身心投入,享受无穷的乐趣;还可使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得到合理训练。
唱、轮唱、合唱进一步营造和谐一致、团结向上的气氛,培养其集体荣誉感。
使学生直接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充分表达学生发自内心的情感。
让音乐在学生们的心灵中深深扎根,终生保持对音乐最大的热忱。
入——寓教于乐——创造表现——完美结课
入
,情感铺垫
,探求新知
,感受音乐
,学习新歌
,体验音乐
,创造实践
,交流评议
,开阔视野
求
快自身素质的提高,加强专业课程和相关课程的学习。
如: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声情并茂的范唱、合理娴熟的伴奏,恰当的鼓励方式、和谐的律动舞
教学过程中,要自觉学习新课程理论,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熟练掌握教材,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做到重点突出,难点明确。
确立好教学主要问题。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应体现在音乐教学过程的设计之中,教师随时激发调动学唱歌曲的兴趣与积极性。
常参加各种教研活动,通过学习和交流,借鉴别人的经验和做法,弥补自己的差距和不足。
学习的基础上勇于实践,重视课堂教学的展示、反思和交流,把新的教育理念与实践真正结合起来。
的要求
备,明确课堂教学目标,以愉快的心情,饱满的热情贯穿课堂始终。
导下,学生不仅要独立学会唱歌,还要学会演奏和表演,达到真正的理解和完美地表现歌曲的目的。
本课的特点和学生实际,通过诗歌、语言、故事、游戏、猜谜语、歌曲、舞蹈、律动、绘画、图片、动画、录像等手段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是一对孪生姊妹,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能互融、互补,在音乐教学中,彼此间的相互借用,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教师也可利用自己的特长,进行表演,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习新歌作了良好的情感铺垫;师生互动,让学生领会新课的心态投入学习。
习,感受音乐
通过范唱、播放VCD或录音歌曲让学生倾听,从听觉上感受歌曲的意境、情绪、内容。
在听的同时,从视觉上展示音乐形象,并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
游戏进行),使学生主动获取新的知识,达到初步认识歌曲,了解歌曲的目的。
,学习新歌
一系列手段启发学生理解歌曲的内容、情感。
学生自由学唱歌谱(中、高年级的同学可进行视唱练习,低段的学生可不做此要求),学习歌词理解歌曲内作,让学生汇报自己会唱了几句,哪几句比较难,整首歌曲中最美、最好唱的是哪几句,让他们自己发现难点,请会唱的同学做小老师教唱。
如《草原就是然后老师说:你们很聪明,歌词读得也很好。
老师有个想法,你们自己随着范唱录音来学唱歌曲吧!如果觉得哪里学起来有困难,可以找老师帮忙。
老师进行及时点拨。
随后学生可跟琴或伴奏音乐填词演唱歌曲,启发学生用适合歌曲的情绪和声音来演唱歌曲。
动地参与复习旧知识获取新知识的学习实践,自己发现难点、解决难点,不断提高音乐素养。
将歌谱和歌词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集中精力听歌曲的旋的跳跃舒缓,感受词曲结合所带来的丰满的艺术形象。
这样便于提高学生获取音乐知识的效率,使学生的听觉、视觉、口语表达等得到协调发展。
,体验音乐
提炼音乐形象,可通过课件、实物等手段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音乐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挖掘歌曲的内涵,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验音乐形象。
调动学生用自己的声音表现音乐形象、表现歌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声音表现能力。
模式的重点环节,教师要将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中,面向全体学生,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创造生动活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创造实践
意境,结合艺术的其他表现形式,如:表演、舞蹈、诗歌、创作等,挖掘歌曲的文化底蕴,创造性地表现歌曲内涵。
语言给学生提出要求,可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根据歌曲的内容、情绪对歌曲进行创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实践意识、合作意识和创造意一课时,老师说:同学们唱得这么好听,你们能想个办法为歌曲伴奏吗?老师今天没有带打击乐器,你们想一想能不能用身体的各个部位?这时学生设计拍手、弹舌、拍手加拍肩、跺脚等,教师对学生的设计予以鼓励。
,交流评价
过程中,利用评价起到促进学生发展,完善教学管理的作用。
,开展师生、生生的相互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关注他人的不同见解,并以合作的心态接纳他人的不同见解。
这样学师则变成整个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在这种轻松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开阔视野
教学为主线,结合艺术的其他表现形式,如美术、诗歌、表演等门类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以丰富的视觉效果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学生的文化知标,努力体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理念,使学生更加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
造性地表现歌曲的意境,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鼓励学生
是一支动听乐曲,导课是“序曲”,结课便是终曲,完美精要的结尾,犹如“画龙点睛”,会使课堂教学再起波澜,从而使教学活动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姿百态。
经过一节课的音乐学习实践,学生会有许多有益、甚至精彩的感受和体会需要表达,如果音乐教师把总结的机会交给学生,或者采取师生共同总到的教学效果。
比如,由教师采访、学生谈感受的访谈式结束;由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的回味式结束;由教师设问、引发学生思考与联想,增进束等等。
共同总结之后,让学生再次演唱歌曲,或欣赏与本课相关的课外音乐,教师适时示意学生走出教室,使学生沉浸在音乐美的享受之中,令人回味无穷。
结课,不仅使整堂课结构完整,而且含有不尽之意、韵外之致,促进学生对下一次课的热情和积极性。
中设计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可根据所授歌曲的特点、难易程度、学生的情况以及教学条件,灵活设计运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