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荀人性论之内在意蕴

合集下载

关于孟、荀人性论思考

关于孟、荀人性论思考

孟、荀人性论—同源异流闻世麟09305028 周三上课人性有善恶,就像佛洛依德所说的,人有恋生倾向和恋尸倾向一样。

说到人性,在中国古代, 所谓的人性, 其所关注的实际上就是人的善恶问题, 即关于人的善恶是怎样产生的问题。

孔子认为“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

”(《论语·阳货》) 就是说, 人的善恶本质主要是出生以后逐渐形成的, 可见孔子并未明确人的原始本性是善还是恶, 这就为后儒们留下了各有作为的思想空间。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他在政治上的主要观点简单地说就是:仁和礼。

而今天我讨论孟、荀关于人性的思考说到底就是二者分别继承了孔子的仁和礼思想,可以说是同源异流。

下面我将分别讨论孟子和荀子在人性方面的认识。

一、孟子的性善论与仁政学说相得益彰孟子最先对人性进行善恶定性, 提出性善论。

他是在与告子辩论中充分阐发他的性善论思想的。

告子说水不分东西, 人性也没有善恶。

孟子说水分上下, 人性有善恶。

水性向下流, 人性是善的。

水向上流是外力逼迫的结果, 人受外界的影响也可以变坏。

但是, 水向上流不是水性, 人变坏也不是人性。

所以, 孟子说, 人性是善的, 干坏事不是人的本身素质问题。

孟子举例说: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 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 无恻隐之心, 非人也; 无羞恶之心, 非人也; 无辞让之心, 非人也; 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 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 犹其有四体也。

(《孟子·公孙丑》)孟子将人与禽兽之分提到了突出地位,并反复加以辨析。

这一问题所涉及的,实质上也就是天人之辩。

在孟子看来,禽兽是一种自然的存在,如果一个人回到自然的状态,则他与禽兽也就没什么区别了。

那么,具体地说,人与禽兽之别究竟体现在哪里呢?孟子首先从内在的心理层面作了规定。

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的比较

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的比较

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的比较孟子和荀子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的人性论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是他们的人性论的比较。

一、孟子的人性论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人性论思想以“性善论”为核心。

他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都有天生的善良本性,这是人的本质属性。

但是,这种善良本性并不是完美的,需要经过后天的教育和修养才能得以发扬光大。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具有四种基本美德,分别是仁、义、礼、智。

其中,仁是指对他人的关爱和同情,义是指对真理的追求和坚持,礼是指对社会的规范和约束,智是指对知识的探索和理解。

这些美德是每个人都天生具备的,但是需要通过后天的不断修养和实践才能得以发扬光大。

然而,孟子也意识到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欲望和私心,这些欲望和私心会导致人们做出不道德的行为。

因此,他强调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克制和超越自己的欲望和私心,发扬自己的善良本性。

二、荀子的人性论荀子是先秦时期另一位重要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人性论思想以“性恶论”为核心。

他认为,人性本恶,每个人都有天生的欲望和私心,这是人的本质属性。

这些欲望和私心会导致人们做出不道德的行为,因此,需要通过后天的教育和法度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中没有善良和美德,只有通过后天的教育和修养才能使人变得有道德。

他强调了学习和思考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思考才能真正理解道德价值,培养高尚的品德。

此外,荀子还强调了制度和社会规范的作用,认为这些规范可以引导人们向善,使人变得更加有道德。

不同于孟子将道德修养视为内在驱动的行为,荀子更强调外在的强制和引导。

他认为,只有通过严格的制度和规范才能使人不得不遵守道德,进而逐渐培养出内在的道德情感。

三、比较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思想存在明显的差异。

孟子强调人性本善,注重内在的道德修养和驱动,而荀子则强调人性本恶,注重外在的制度和规范的作用。

孟子和荀子人性论的异同及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孟子和荀子人性论的异同及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孟子和荀子人性论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在孟子与荀子学说中,人性论都是他们各自思想体系的基础,同样是人性论,荀子与孟子却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

当我们仔细研读他们关于人性问题的表述,发现虽然结论不同,但在逻辑上并不相背,而且在理论使命上也是大致相同的,仿佛只是说法不同而已,如同从手心与手背两个方面来看同一只手一样。

孟子与荀子人学体系的基本结构相似。

他们学说的核心都致力于人学的体系化,而天人关系问题都是其全部学说的立论基础。

仅从各自的人学基本概念上看也有相似之处,他们各自都将人分解为心与性,并从性、心、天的角度来建构人学价值理论。

孟子与荀子都承认人的自然本性是客观存在的,人的欲望是不可去除的,因而都具有自然主义倾向。

孟子与荀子都主张对人性进行改造,体现在他们学说中的基本儒学价值观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

尽管如此,孟子与荀子关于人性论的学说显然是不同的,这尤其可以从他们关于人性论的主张推展开来的社会政治理论中能够地看出各自的差异。

一、人性论的概念内涵不一致荀子学说中所谓的性,指的是人的自然本性,而孟子所论的性,虽然也包涵口、目、耳、鼻之欲的自然本性,但他在自己的学说中却又明确要将这些自然本性排除出人性之外;相反,荀子竭力排除在性之外的,如仁、义、礼、智等称作伪的后天教化方面的内容却是孟子人性论的核心内涵。

“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

’曰:是不然。

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

”(《荀子·性恶》)孟子说:“人们之所以能学习,是因为他们的本性是善的。

”我说: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这是还没有能够了解人的本性,而且也没有弄明白人的先天本性和后天人为之间的区别的一种说法。

孟子在《尽心下》这一篇目中提出了人性的基本内涵,从中也能看出他与荀子在人性概念内涵方面的根本区别:“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

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

孟子与荀子儒家学派的哲学思想

孟子与荀子儒家学派的哲学思想

孟子与荀子儒家学派的哲学思想孟子和荀子是古代中国儒家学派中的两位重要思想家,他们的哲学思想对于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社会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子注重人性的善良本性以及通过修养和教育来培养人的德性,而荀子则强调人性的恶劣本性以及通过规范和制度来保持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本文将围绕孟子与荀子的思想展开论述。

一、孟子的善性本体论孟子的哲学思想强调人的善良本性。

他认为,人性本质上是善良的,与天下万物有着共同的善性。

孟子主张人的天性就像种子一样,只要给予正确的培养和教育,人的善性就能得到发扬。

他强调,人应该追求仁德,追求道德和谐,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现和谐社会。

孟子认为,人性的本善是一种天赋的道德能力,它使得人们有能力做善事。

孟子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他提出了“五常”教育思想,即仁、义、礼、智、信。

他认为,通过教育和涵养,人们能够充分发展和实践自己的善性,实现自身的人格完善和社会的和谐共治。

二、荀子的恶性本体论荀子与孟子相比,持有不同的观点。

他认为,人性本质上是恶劣的,人具有贪欲、嫉妒和自私的本能。

荀子主张,如果让人的本性放任发展,社会就会陷入混乱和动荡,人们将沉湎于个人私利而无法与他人和睦相处。

为了维持社会的秩序和稳定,荀子强调规范和制度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通过严格的礼制,建立公正的法律和约束性的道德规范,才能抑制人的恶性本能,使社会得以正常运行。

他主张从社会的角度出发,通过规范和制度来管理人性的恶。

三、思想差异与共同点孟子和荀子的思想在一些方面存在差异,但也有相似之处。

他们的共同点在于都强调了人性的本体论,认为人性是有本性的。

虽然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而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但两人都认可人性有善恶之分,从而需要合理的引导和调整。

此外,孟子和荀子都注重个人的修养和为政的实践。

孟子强调通过修身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而荀子则注重从政治制度和社会规范的层面去改造人。

两人都强调了仁义、礼制等整体的道德伦理体系,努力塑造完善的人格和和谐的社会。

孟子、荀子人性论的逻辑学分析

孟子、荀子人性论的逻辑学分析

孟子、荀子人性论的逻辑学分析人性是我国儒学的重要论题,孟子曾提出性善论,而荀子强调性恶论,本文主要针对孟子和荀子人性论的逻辑学进行分析和阐述。

儒家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对我国人民的思想行为以及道德规范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人性是儒家哲学的关键论题,性善论盒性恶论这两种观点代表了截然相反的哲学思想。

本文主要从他们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且这种论证是不是科学有效这两方面展开论述。

一、孟子主张的性善论恻隐之心“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孟子认为是非、恭敬、羞恶以及恻隐是人类应该具有的四种感情,同时孟子也将这四种感情归属于儒家的道德范畴,这四种感情体现了人性的内在美,进而说明人性是善良的。

孟子通过反推的形式指出,感情是人性的内心活动,性是心的内在属性,既然人的情是善良的,那么性也是善良的。

人具有恻隐之心,这是孟子坚持性善论的关键依据。

在论证中孟子曾说,如果一个孩子身处险境,那么旁边的人一定会感觉不忍。

这种情感并不是出于某种目的,不是想要获得名声或者讨好孩子父母,而是不由自主、自然而然产生的一种人性,恻隐之心是仁者的体现,这说明人性中是具有善性的。

感官特性类比“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孟子指出人的眼睛、耳朵以及嘴等感官对于外界具有爱好,那么人的心一定也有爱。

孟子指出人的心理具有正义感,正义让人的心理感到喜悦,就像吃了肉一样爽快。

将人性比作水孟子指出,人性如同水一样,水是往下流的,即不与人争斗,可以促进人与人和谐交流,是一种善性的表现。

人性就如同水一样,不与人为恶,故孟子将人性比作水。

二、荀子主张的性恶论人天生具有好色、疾恶及好利的恶性荀子认为,人天生具有好色、疾恶及好利的恶性,这些恶性导致人类互相残杀,争夺利益。

因此,人性天生是恶的,只有经过后天的学习和教化,才能让人学会礼仪谦让,进而引导人性向善。

荀子认为人性天生具有恶习,而善性是经过后天教化而产生的结果。

以行为类比人性本恶荀子指出人的性情并不是后天培养的,而是与生俱来的,人只有经过后天的教化和感悟,才能经过思考而做出正确的行为和决定,性善并不是人的本性,而是经过后天教化才具有的。

孔子孟子荀子思想异同_孔子的仁爱思想

孔子孟子荀子思想异同_孔子的仁爱思想

孔子孟子荀子思想异同_孔子的仁爱思想儒家思想的根本“仁爱”思想,共同表现形式“礼乐制度”。

这方面孔子孟子与荀子是一样的,那他们思想上有什么不同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孔子孟子荀子思想异同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孟子与荀子思想的异同孟子和荀子思想的不同,首先表现在孟子提出了"性善说",而荀子提出了"性恶说",前者从性善论出发,大大的深化了孔子的修己,按人学说,如存心养性,反身而成,养浩然之气.而荀子站在儒家的立场上广泛的吸收先秦道法名阴阳等学派的思想成果,他吸收了道家的天道自然无为自然观"天行有常,部位尧存,不为桀亡".孟子和荀子在王道上具有相同点,,但是荀子不象孟子那样强调统治者要启发民众的道德自觉,强调的是要以社会行为规范-礼约束民众,并且他并不排斥在治民中使用刑罚.孟子的性善是为修己提供人性根据,而性恶说则为修己时要约之以礼"提供人性根据.荀子将人的生理本能称为"性",将人为的称为"伪".孟子将人天生具备的向善要求和可以为善的能力称为"性"[孟子强调内在修养的重要性,而荀子强调外在环境的重要性.并且有些学说认为孟子是"传道之儒"的代表,而荀子是"传经之儒"的代表,但这种区别不是绝对的.孟子强调"天命",主张"天人合一";荀子强调天道自然,主张"天人之分".孟子的"性善"和荀子的"性恶",在最终目的上是殊途同归的,都是为了引导人们在道德上加强修养,成为君子乃至"圣人".荀子的思想更适合当时社会的发展,其弟子韩非和李斯都从于法家,这与荀子的思想部分并不反对刑罚是有一定影响的.孔子与孟子思想的不同首先是两人的性格上。

从形式逻辑的视角分析孟子、荀子的人性论

从形式逻辑的视角分析孟子、荀子的人性论

从形式逻辑的视角分析孟子、荀子的人性论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从形式逻辑的视角分析孟子、荀子的人性论儒家把政治伦理化,提倡修己治人的政治思路,因此,人性问题是儒家哲学的重要主题。

在先秦,孟子提出性善论,而荀子提出性恶论,成为具有代表性而又观点迥异的两种人性论观点。

那么,他们是怎么论证的, 这种论证是否有效, 到底谁是谁非,抑或都有不完善的地方等,本文从形式逻辑的角度,做一简要分析。

一、孟子的性善论孟子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证人性是善的。

1( 以恻隐之心的存在论证人心有四“善端”“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孟子认为,恻隐、羞恶、恭敬、是非四种情,是每个人内心都具有的: 并把这四种情分别对应于仁义礼智四种儒家道德范畴。

既然人外在有这四种情,说明人内在有四种美德。

美德内在本有,说明人性本善。

这里,孟子是以情反推性的,情是心的活动表现、外在的,性是心的根本属性、内在的;有什么样的性,就有什么样的情;反之,有什么样的情,可以反推有什么样的性。

既然情是善的,则性也是善的。

为什么说人心有四“善端”, 孟子从两方面说明:先王之所以有仁政(不忍人之政),在于有仁心(不忍人之心);人皆有恻隐之心,所以有“仁之端”。

进而,孟子认定人心有四“善端”。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邀)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孟、荀人性论比较及其当代意义

孟、荀人性论比较及其当代意义

孟、荀人性论比较及其当代意义一、孟子的性善论。

理解孟子的性善论,最重要一点要明确孟子为什么要提倡性善论。

简单的讲,孟子以性善论来探讨人性,是为了对孔子"仁"的概念进行界定,并进而发展成了"仁政"思想,要求实行王道政治,从而把人类社会建设成"大同"社会。

孔子尚仁,但却没有明确的界定"仁",如此便将问题留给了后来者。

后世儒家学者便试图从性的角度来对其进行界定,到了孟子时期便直接以道德评价之善恶来谈论人性,进而探讨"仁"了。

孟子的性善之论,是通过与告子的辩论体现出来的。

关于两人具体的探讨内容,记载在《孟子·告子》中。

告子的主要观点是性无善恶、仁义皆外,主要是从生物本性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的。

孟子则认为人类只有讲仁义道德才能区别于禽兽。

孟子基于这一立足点,进而提出来"四心"的概念,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进而提出仁、义、礼、智四端。

从仁、义、礼、智四端出发,孟子提出来著名的"性善论"。

孟子从人性本善的角度出发,对孔子"仁"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进而发展出了"仁政"思想,并论证了"仁政"思想践行的可能性。

孟子以一种善意的心态去看待社会人生,相信人是具有自我完善的可能的,寄希望于人能以自己心中的仁义礼智的自我完善来求得整个社会变得更加和谐、人道。

这固然有过于理想化的一面,但却是追求人类社会完美和谐的重要思想发展,可以说是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块瑰宝了。

从上文中,大体上我们能看出孟子"性善论"的目的所在了。

孟子以性善来作为道德人应有的一种存在方式,确立起一个个人品德根基,从而来追求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以求达到儒家的"大同"境界。

孟子说人性本善,荀子说人性本恶,那人的本性究竟是善还是恶?

孟子说人性本善,荀子说人性本恶,那人的本性究竟是善还是恶?

孟子说人性本善,荀子说人性本恶,那人的本性究竟是善还是恶?这个问题,要从孔子说起,以王阳明结束,才能够说完整。

一、孔子的理解关于善恶问题,在儒学体系中,孔子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说明,但是他的本意,应该是人性本善。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义,而仁义是天道的体现,是人的天性所在。

天性,就是每个人先天所有的本性。

《论语·阳货》中,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意思是说,人的天性本来是相同的,但因为后天的熏习、习染,才彼此远了,有差异了。

我们可以把先天的本性,叫做天性;把后天熏染过的本性,叫做习性。

那么这话的意思是,人的天性是相同的,人的习性是不同的。

对孔子来说,人的天性,就是仁义。

所以,这话又可以理解成:人的天性,都是仁义,但人的习性,有善有恶。

二、孟子的理解孔子说得比较间接委婉,孟子却说得很直接。

在《孟子·告子章句上》中,孟子说:“从人天生的性情来说,都可以是善良的,这就是人性本善的意思。

至于说有些人不善良,那不能归罪于天生的资质。

同情心,人人都有;羞耻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是非心,人人都有。

同情心属于仁;羞耻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

这仁义礼智都不是由外在的因素加给我的,而是我本身固有的,只不过平时没有去想它罢了。

所以说:‘探求就可以得到,放弃便会失去。

’人与人之间有相差一倍、五倍甚至无数倍的,正是由于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天生资质的缘故。

”孟子说得非常清楚,人的天性是善良的,人性本善。

三、荀子的理解然而,另一位儒家荀子,却认为人性本恶。

他在《荀子·性恶》中说:“今人之性,生而好利焉……”意思是人的天性就是好利的。

他还说:“人之生也固小人。

”“人之生也固小人。

”意思是人天生就是小人,不是君子。

提出了人性本恶的观点以后,荀子又,人性的恶,是可以由圣人的教育以及法则、规范、习俗等来约束的。

荀子这么一说,有一个漏洞就出来了。

人性本恶,却是可以约束的?为什么要约束恶人?凭什么约束恶人?为什么不去约束好人呢?这里面,其实已经暗含一个前提:恶人是不对的,是需要约束的。

先秦儒家人性论的基本内涵

先秦儒家人性论的基本内涵

先秦儒家人性论的基本内涵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纷争、礼崩乐坏等社会变动,当时社会上尤其在士的阶层,开始萌生了一种朴素的平等意识。

《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概括这一社会变动曰:“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意思是说,一些达官贵人,经过变动,成了一般的老百姓,而一些家臣或平民,则因着某种历史的际遇,摇身变为贵族,就像高岸和深谷之间的变化一样。

这时,周初人们“敬德为善”的思想,进一步扩展以礼仪伦常为核心的善恶观念。

孔子基于此而谈仁、礼等思想,《中庸》引孔子语说:“仁者,人也。

”并开始涉及对人性的一些认识。

稍后的继承者更为关注此人文内涵,如《中庸》、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等诸篇,都有相关人性问题的论述。

孟子和荀子时,则将人性与善恶观念深入结合,较为全面地论述了关于普遍人性的问题。

一、孔子的人性论说孔子直接谈人性的话不多,《论语·阳货》说:“性相近,习相远”,难怪《论语·公冶长》借子贡的话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庄子·天道》篇曾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孔子西藏书于周室,子路谋曰:‘由闻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免而归居,夫子欲藏书,则试往因焉。

’孔子曰:‘善。

’往见老聃,而老聃不许,于是繙六经以说。

老聃中其说,曰:‘大谩,愿闻其要。

’孔子曰:‘要在仁义。

’老聃曰:‘请问:仁义,人之性邪?’孔子曰:‘然,君子不仁则不成,不义则不生。

仁义,真人之性也,又将奚为矣?’”故事讲得有声有色,但可信度稍差一点。

孔子直接谈人性的话语虽然不多,但这并不能说他没有对人性的见解。

为了超越字面,探求圣人与人性相关的见解,我们必需深入到他的思想体系及其价值观念的逻辑中去。

《说文》释“礼”为“事神致福”。

孔子说“器以藏礼”。

《尚书·洛诰》曰:“王肇称殷礼,祀于新邑,咸秩无文。

”文同紊,无文就是不紊乱,有秩序,即有礼。

可见,礼这个概念的产生的确很早。

春秋初期,晋大夫师服说:“礼以体政,政以正民”(《左传·桓公二年》),春秋中期,曹刿曰:“夫礼,所以整民也。

孔孟荀哲学

孔孟荀哲学

孔孟荀哲学孔孟荀哲学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三足鼎立,也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集中体现了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精华,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智慧和指导。

首先,孔子的思想强调人伦道德和仁爱之道。

他认为,实践中的道德价值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孔子提倡诚实、尊重、恭敬和孝顺,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道德的实践。

他讲究人际关系中的亲密和谐,倡导和谐共处,注重社会公德和家庭伦理。

这样的思想理念引导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为社会和谐做出积极贡献。

其次,孟子的思想注重人性的善恶和人的思想品质的培养。

他认为,人性本善,只要加以合理的培养,人们就能展现出高尚的品质和道德行为。

孟子提倡“爱人、亲人、仁人”,他认为仁爱是实践中的最高境界,也是人类共同的理想追求。

孟子的思想告诉我们,虽然人性存在善恶之别,但我们可以通过修炼自身,不断提升自己的品质和道德水平,成为更好的人。

再次,荀子的思想强调人性的恶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只有通过教育和修养才能纠正其恶习,追求道德的完善。

荀子提倡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强调人的自我约束和内在修养的重要性。

他说:“人之性惟善性”,认为人性本善,但需要通过正面的教育和自我修炼来纠正人的恶习,实现“内圣外王”的境界。

荀子的思想告诉我们,人不仅要注重外在的行为表现,更要从内在进行道德修养,真正成为一个有品德和力量的人。

综上所述,孔孟荀哲学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思想体系,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智慧和指导。

它们在人伦道德、仁爱之道和道德修养等方面都提供了深刻的见解和实践指导。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孔孟荀哲学,不断提升自身的品质和道德水平,为社会的和谐和人类的幸福做出积极贡献。

只有不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孔孟荀哲学的内涵,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孔子孟子荀子人性论对道德教育的意义研究-5页文档资料

孔子孟子荀子人性论对道德教育的意义研究-5页文档资料

孔子孟子荀子人性论对道德教育的意义研究摘要:在人性论问题上,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孟子的人性理论是“性善论”。

荀子主张人性“恶”。

不管人性本来是什么样子,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即人性属于生成属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通过内省、学习和实践,克服人性的弱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不断向善前进,是道德教育的目标取向。

包括人性论在内的儒家思想在国外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对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儒家思想是流传了几千年的人类精神,然而中国20世纪从五四运动到“文化大革命”差不多有七十年时间在批判孔子、儒学,但中国大陆在大批孔子儒学的时候,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与此同时,深受儒学影响又没有批儒的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这是为什么?批孔时将孔子儒学全盘否定,而国外许多发达的国家却对孔子有很高的评价,这又是为什么?儒家思想在中国,在世界的东方,也在世界的西方,并且在不同的文化圈,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社会是由人构成的,欲治理社会必先认识人了解人,欲认识人必先认识人性了解人性。

如何认识人性?人性是否可变化?假如不可变该如何应对?可变又如何进行适度调控?什么因素决定或影响人性?这些一直困扰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头痛问题,是古今人类不断探索的主要问题之一,即使在科学技术发达的当代依旧没有令人满意的结论,仍然处于继续探索之中[2]。

孔子、孟子、荀子,为人性的探讨做出了有益尝试,并对后世产生了积极而久远的影响。

一、孔子人性论思想《论语·阳货》载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 “相近”包括两层意思:第一,从人之性对犬之性,牛之性来看,人与人为同类,所以说“相近”。

“相近”表明人有共性。

第二,从人类自身来看,人与人虽属同类,但智愚壮羸万有不同。

所以应当说“相近”,不应当说相同。

这表明人又有个性[3]。

在“性”与“习”中,人的先天本性固然重要,但也离不开后天的习染和教养。

刑昺疏:“性,谓人所禀受,以生而静者也,未为外物所感,则人皆相似,是近也。

浅论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哲学思想

浅论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哲学思想

浅论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哲学思想【摘要】孟子和荀子都是中国先秦时期的重要思想家,对人性论展开了独特的探讨。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倡导“性善论”,主张坚持仁爱之道来修身养性。

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主张“性恶论”,强调外在环境和教育对人性的塑造作用。

两者在人性论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但也有共同点,都强调了人性的重要性和可塑性。

通过比较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可以看到两种不同的思想观点对于道德修养和社会秩序的影响。

最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即在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的争论中,孟子和荀子的不同立场都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思考角度,对于理解人性和人类行为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孟子、荀子、人性论、哲学思想、比较、共同点、差异、结论1. 引言1.1 引言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孟子与荀子被称为“性理学”代表人物。

他们对人性的看法有着独特的见解,分别形成了不同的人性论哲学思想。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强调人性内在的良善本性,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致力于实现人道主义的理想。

而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主张人性的根本是自私贪婪的,需通过教育和礼仪来约束和规范,才能实现社会秩序与稳定。

两位思想家的人性观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也有着一些共同点,这表现在对人性的认识和对社会治理的理想上。

本文将从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出发,比较两位思想家在人性观念上的不同和相同之处,探讨他们的观点如何影响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借鉴。

通过分析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当代人们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

2. 正文2.1 孟子的人性论孟子的人性论主要包括天性善、性无善无恶、性本善等核心概念。

他认为人的天性本善,人天生具有善良、仁爱的本性,只是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才会表现出恶的一面。

孟子强调了人心本善的观念,认为只要环境得以改善,人就能展现出自己真正的善良本性。

他提倡通过修身养性、尊重义理来发扬人的善良本性,以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

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

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孟子和荀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中对人性问题看法不同的两位代表人物。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而荀子则持有人性本恶的观点。

他们的人性观点和其它一些哲学家的看法有许多异同之处,下面希望通过对孟子、荀子人性观点的比较分析,来了解它们的共同点和特别之处。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而是受到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而变得不善。

他认为,每个人生来都有良知,即心中的正义和善良之心。

他举了一个例子,认为‘孩子掉在井里,人人都知道要去救他。

’这就表明了人性本善。

孟子认为,人性的本善是不可避免的,只要受到适当的教育和培养,人性就会表现出来。

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

他说:‘人之所以畜,性本恶也。

’他认为,人性的恶是与生俱来的,只有通过人的努力和社会的约束来控制和改变。

荀子认为,没有道德和法制的约束,人性就会表现出来,展现悖逆、自私和残忍等本性。

两位哲学家的人性观点的异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人性本善或本恶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认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良知,而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认为人类的欲望性格是邪恶的。

2. 教育和培养两位哲学家都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教育和培养可以改变人性。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只需要适当的引导和培养即可。

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人需要通过教育和社会的规范来控制自己的欲望。

3. 社会和道德的作用两位哲学家都认为,社会和道德的作用对于人性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对于孟子来说,缺少良好的社会和道德规范,人的人性就会发生变化,表现出自私和邪恶的本性。

荀子则认为,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的有效运行可以控制人性本恶的表现。

4. 人性的可改变性总结起来,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观点虽然有很大的分歧,但它们的共同点也十分明显。

他们都认为,人性的形成是受到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影响,人的人性是可改变的。

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教育和道德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两位哲学家的人性观点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到古代哲学家们对于人性的看法,为我们今天的人性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荀子人性论之形上学义蕴荀、孟人性论关系之我见

荀子人性论之形上学义蕴荀、孟人性论关系之我见

荀子人性论之形上学义蕴——荀、孟人性论关系之我见路德斌内容提要:本文认为,苟子所谓“人之性恶”是一个经验论的命题,在形上学的层面上,苟子并不是一个性恶论者。

在萄学的观念体系中,与孟子所言之“性”相对应的观念并不是“性”,而是所谓的“伪”。

也即是说,在荀子这里,具有“人之所以为人”之内涵与规定的概念是“伪”而不是“性”。

所以虽然萄子有“人之性恶”的说法,但若从“伪”的角度说,荀子其实是个“性善论”者。

关键词:苟子性伪命性恶论在传统观念中,“性恶论”作为苟子人性论的基本特征和其哲学的重要标志一直被视为是孟子性善论的对立形态,千百年来,这似乎已成了一个不争的常识,苟子哲学亦因此而遭致历代儒者的一再诟病。

然而,笔者的研究表明,这一表面看来没有什么问题且已被人们当成定论而世代沿用的说法.实质L 是一个似是而非的观念,内中潜含着非常深刻的误解和偏差。

诚然,一如萄书《性恶》篇所显示的那样,荀子确实是在讲“人之性恶”。

这是没有疑义的,然而若就此便把苟子的人性论和孟子的人性论对置起来,将其视为孟子性善论的对立形态,却未必然也。

试打个比方,对面走过一个人,我们可以说:“他是个人。

”对此。

大家恐怕不会认为有什么问题。

然而在孟子,他则可能成立一个相反的命题——“他不是人”,为什么?他这样说:“无恻隐之一15,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孟子·公孙丑上》)孟子知其“四心”放失,故可说“他不是人”。

一个说“他是人”,一个说“他不足人”,表面看来,这两种说法是多么的对立而不相容,然而事实上,二者显然是可以并行而不悖的。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前者是一个经验命题,而孟子的命题则是一个形上学的命题,它们在各自的语境中都足真命题,各有其确定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萄子之言“性恶”与孟子道“性善”之间的关系其实也正是如此。

孟子道性善是就形上学层面立论。

而苟子言“人之性恶”则为一纯粹的经验命题。

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异同总结

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异同总结

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异同总结孔子、孟子和荀子都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都对社会和政治问题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建议。

下面将从人性、道德伦理、育人观念、政治观点等方面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比较总结。

首先是人性观。

孔子认为人性本善,他相信每个人天生都具备良善的本性,但随着成长和环境的影响,人们的善恶之心会有所不同。

因此,孔子强调应通过教育来提高人性的善良,使人们能够追求道德的完美。

相反,孟子认为人性本恶,他认为人的天性容易偏向于自私和欲望,需要通过教育和修行来约束和改善。

荀子则持有人性本恶的观点,他认为人的天性是自私、贪婪和好斗的,而且没有道德限制时,人们会陷入混乱和动乱之中。

因此,荀子强调需要通过政治制度和自律来管理人性的恶,使社会保持稳定和秩序。

其次是道德伦理观。

孔子的道德伦理观强调仁爱和道德规范,他认为仁者爱人,应以仁爱来治理社会。

孔子主张通过仁义礼智信来约束行为,追求道德的完美。

孟子则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四端”的伦理观念,即仁、义、礼、智。

孟子认为人应该具备仁爱的品质,尊重他人,负责任地行动,并通过礼仪来规范行为。

荀子的道德伦理观则强调秩序和等级,他认为人们应当根据其社会地位和身份来遵守不同的行为规范,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再次是育人观念。

孔子提出了“以教为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育人观。

他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乐趣,通过榜样示范和启发引导,使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

孟子则更加注重教育的目标和效果,在育人方面提出了“教育养性”、“无是非之心”等观点。

他主张通过教育来改变人的性格和行为,使人具备仁爱、智慧和自律的品质。

荀子则较为强调礼仪和教化的作用,他认为通过教育和礼仪的规范来塑造人的品德和行为,使人能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最后是政治观点。

孔子的政治观点主张君主为民服务,通过仁政来治理国家,追求社会的和谐和安宁。

孔子认为君主应该克己奉公,具备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以保障社会的稳定和良好。

浅论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哲学思想

浅论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哲学思想

浅论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哲学思想【摘要】孟子与荀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代表人物,两位大师对人性的理解和看法有着各自独特的观点。

本文通过对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二者在人性观念上的异同,以及他们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主张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培养人的美德;而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主张通过严格的法度和道德规范来约束人的欲望。

通过对二者的理论深入对比和分析,可以为我们提供更深入的思考和启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通过对孟子与荀子人性论的对比探讨,可以为当代社会的人性问题提供新的启示和思考方向。

【关键词】孟子、荀子、人性论、哲学思想、异同点、对比、启示、当代、总结、展望、研究展望、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引言、正文、结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孟子和荀子都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代表了儒家和墨家两种不同的思想流派。

孟子被誉为“儒家之始”,主张“性善论”,即人性本善,荀子则被誉为“墨家之宗”,主张“性恶论”,即人性本恶。

两人对于人性的观点截然不同,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讨论与研究。

通过深入研究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观,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脉络,探讨人性的本质和价值观念。

对孟子与荀子人性论的比较分析,也能够为我们提供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为当代社会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拓展我们对人性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对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哲学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

1.2 研究目的研究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哲学思想,旨在深入探讨两位先秦思想家在人性观念上的异同之处,以揭示其对人性本质的不同认识和解释。

通过对孟子强调人性善良、强调人的内在道德本性与荀子强调人性恶劣、主张外在教化的对比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先秦时代关于人性本质的两种不同观点。

同时也可通过对比两位思想家的不同见解,探讨后世学者在人性观念方面的借鉴与启示。

这样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于人性本质的认知与理解有更深入和全面的了解,也可以为当代社会的道德伦理建设提供一些启示与借鉴。

孔孟荀人性论之内在意蕴

孔孟荀人性论之内在意蕴

孔孟荀人性论之内在意蕴
邓文涛
【期刊名称】《平原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7(24)1
【摘要】孔子人性论蕴含的是孟、荀人性论之争的思想渊源.孟、荀人性论的分歧主要在于他们对人性概念内涵的界定不同.作为儒家思想的忠实代表,其人性论追求的最高目标是一样的,即善.性善论与性恶论的对立仅仅是表面现象,而不是本质,实际上二者相辅相成,以一种理性的张力,共同构成儒家人性观的理论双翼.
【总页数】4页(P54-57)
【作者】邓文涛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22
【相关文献】
1.荀子人性论之形上学义蕴--荀、孟人性论关系之我见 [J], 路德斌
2.责任心是美德吗?——美德伦理学视域下重思孔孟荀的主张 [J], 安靖如; 马俊
3.浅析孔孟荀民本思想 [J], 魏凯
4.孔孟荀儒家哲学建构的理想人格理论及其培育 [J], 马睿[1]
5.《百年儒学精华·孔孟荀编》简介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课题研究论文:浅论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哲学思想

课题研究论文:浅论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哲学思想

143828 哲学其它论文浅论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哲学思想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xx年而不朽,反而犹如九十点钟的太阳,焕发着具有浓郁时代气息的青春和活力。

使我们不得不被孔子这位伟大导师所折服,亦使我们不得不叹服这位导师思想的博大精深。

人性论是儒家自孔子以后分成的两派间一直争论不休的焦点,其一派是以孟子为代表的理想主义流派,另一派是以荀子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流派。

一、孟子的“性善论”思想据《史记》记载,孟子(约公元前471年――前289年)出生于战国时代的邹国(今山东南部)。

他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学生学习儒家思想理论。

与弟子著有《孟子》一书。

孟子思想被认为和孔子思想最为接近,他的很多学说都是由孔子思想发展而来的。

三字经当中的第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就包括了孟子人性善论的核心思想。

在当时除他以外还有三种不同的理论:第一种观点认为:人性无所谓善恶;第二种观点认为:人性当中有善因,也有恶因。

第三种观点认为:有的人性善,有的人性恶。

孔子主张贯彻实践“仁、义”,然而对于何以施行却没有过多的提及。

孟子的“性善论”就是在回答这个问题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来的。

孟子是历史上第一个鲜明系统的提出人性善理论的人。

孟子认为人并不是为了什么才施行“仁、义”而是因为人性本善,只要顺其自然的发展下去,不受恶的东西所干扰,他就会自然而然的行“义”。

孟子在提出性善论的同时并不否认性也有恶的因素。

这点和前面的第二种观点类似,不同之处就在于孟子认为严格来讲那些恶的因素不能称之为人性。

所以清代学者陈澧这样说:“孟子所谓善者,谓人人之性皆有善,非谓人人之性皆纯善也”。

随后孟子又提出了其“德之四端”学说,他认为人的本性都有四善端,分别是“仁、义、礼、智”只要充分发展这四端就可以达到“圣”的境界。

二、荀子的“性恶论”思想在儒家中间,荀子思想与孟子思想是正好针锋相对的。

大体来讲我认为孟子可以代表儒家的左翼,而荀子则可以代表儒家的右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孟荀人性论之内在意蕴第24卷第l期V o1.24NO.1平原大学J()URNAL()FPINGYUANUNIVERSITY2007年02月Feb.2007孑L孟苟人性论之内在意蕴邓文涛(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摘要:孔子人性论蕴含的是孟,荀人性论之争的思想渊源.孟,荀人性论的分歧主要在于他们对人性概念内涵的界定不同.作为儒家思想的忠实代表,其人性论追求的最高目标是一样的,即善.性善论与性恶论的对立仅仅是表面现象,而不是本质,实际上二者相辅相成,以一种理性的张力,共同构成儒家人性观的理论双翼.关键词:孔子;孟子;荀子;人性论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88—3944(2007)01--0054—04人性问题是中国哲学关注的重大问题,历来争论不休.在中国哲学史上,孟子的性善论和苟子的性恶论都以孔子人性论为思想渊源.他们对人性概念作出了各自的规定,存在着既对立又互补的内在逻辑关系,这使得作为整体的儒家人性学说充满内在的理性张力.考察孔孟苟的人性论,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儒家人性学说的根源,表现和实质.长期以来,学界一直认为孟子的”性善论”和苟子的”性恶论”是中国人性论史上的首创.但是,追本溯源,孟子的性善论和苟子的性恶论,都是以孔子的人性论思想为渊源的.在中国哲学史上,孔子较早论述了人的本性问题,提出了着名的”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论语?阳货》)的命题.这里,性是指人之本性,”性相近”,意即人在本性上是相近的;习,是指道德习染,”习相远”,意即人的本性因习染不同, 便渐渐地相差很远了.的确,初看起来,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这一命题并没有直接确认性善性恶. 但如果细究孔子的人性思想,这一命题无疑包含相当深刻而又丰富的内涵.一方面,性与习对举,证明性是先天获得的,而不是后天习得的.这种先天获得的”性”又具有超越的根据,这个根据就是天道.”天道高高在上,有超越的意义.天道贯注于人身之时,又内在于人而为人的性,这时天道又是内在的.,,E1J~l仁,恰可被视为对人之天赋德性的一个抽象归纳.孔子说:”天生德于予”(论语?述而》),可以看出他承认超越的天道是可以下贯而内在于人的生命中的.孔子为人处世“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论语?述而》),也就是说,以闻道为志向,以天道所赋予人身的德性为立身依据,以仁为安身立命的价值背靠.孔子认为,天赋德性的存在证明人性相近,每个人的德性是由天道赋予的,他自己的德性也是由天道赋予的.另一方面,在具体解释天赋德性时,孔子明确肯定”唯上智下愚不移”(《论语?阳货》)这一命题,包含有人性之善与恶的对立的意味.在孔子看来,”上智”之人,富有智慧,正直无私,是性善的;”下愚”之人,缺乏智慧,淫邪多欲,是性恶的.天生的圣人和恶人是罕见的,绝大多数人的天性是相近的,只是由于后天的道德习染不同,才使人性愈来愈远了.因此,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这一命题实际上蕴含性善和性恶两种可能情形.正是孔子人性论所蕴含的这两种可能引发了孟,苟人性论之争.沿着孔子”性相近”方面发展为孟子的性善论,顺着孔子的”习相远”方面则发展为苟子的性恶论,二者分别从对立互补的两个方面发展了孔子的人性论所蕴含的内在可能.“孟子道性善”(孟子?滕文公》).他认为,人收稿日期:2006—07~06修回日期:2006—09—21作者简介:邓文涛(1970一),男.甘肃文县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伦理思想研究.?54?的本性是善的,并把仁义礼智的德性当成人的天性,认为人生来就有4个善端,这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他指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显然,孟子把”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这4个善端当成人的天性,认为这些善端同人的四体一样是与生俱来的,而且是人人相同的,这就充分肯定了人性是善的而不是恶的.孟子这种人性生来即善的观点是从孑L子”性相近”中发展而来的.他认为人皆有不忍之心,人皆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的善端,人皆有仁义礼智4种德性,而得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的结论.由此可见,孟子的性善论是在孔子”性相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苟子认为,人生来就是恶的,人性就是”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苟子?荣辱》).”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苟子?性恶》)他指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集中体现了苟子在人性问题上的基本主张,即人性生来是恶的,之所以后来有善恶之分,主要是教化即”伪”的结果.由此可见,苟子”人之性恶,其菩者伪也”与孑L子”习相远”是一脉相承的,苟子的性恶论是在孑L子”习相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孟子的性善论是在同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的争论中形成的,而苟子的性恶论则是在批驳孟子的性菩论中形成的.他们在各自的论辩过程中对孔子人性论的一部分进行了发挥,深化和发展,形成了他们自己的人性论.因此,从表面上看,虽然孟子的性善论与苟子的性恶论有着天壤之别,但他们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正是孑L子的”性相近,习相远”为他们的人性论提供了理论来源和依据.孟,苟人性论研究争议最多又最引人注目的问题,与其说是人性善恶的根源问题,不如说是人性概念的内涵问题.人们事实上一直陷在一个”语言陷阱”中而不自觉.名无固宜,名无固实,同一个概念在不同的话语体系中,其内涵并不必然是相同的. 孟子言”性”,苟子也言”性”,然而苟子之”性”却非孟子之”性”.究竟以何种因素为性,同一个叫做”性”的因素该称为善还是恶,孟,荀往往各执一端.孟子的性善论着重从以下3个层面来界定其人性概念的内涵.首先,孟子从天人关系方面理解人性.孟子认为,人所具有的天赋本能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与人追求仁义礼智,成德作圣有关的道德属性,是人所固有的东西,其能否实现完全取决于自我决定与否;另一类是与人追求声色之好,富贵安逸相关的自然属性, 是外在于人的东西,其能否实现由天命主宰而与主观努力无关.孟子不承认人的自然属性是性,而只承认人的道德属性是性.孟子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孟子?尽心上》)”‘在外者’固然是天命的王国,人无法与之抗衡,但在道德的领域(‘在我者’)人可以自主地选择和活动,后者构成了人的自由天地.”[2由此可见,孟子认为,只有把人性的内涵界定为道德属性,才意味着人性是自由的.其次,孟子又从人禽之别方面解释人性.他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就那么一点点(“几希”《孟子?离娄下》),这一点点区别就是人性,就是人与禽兽相区别的内在根据,即人所具有的能派生伦理道德或仁义礼智的东西.其实,孟子不以”人异于禽兽者”为性,而是以”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孟子?离娄下》)为性.在孟子看来,人异于禽兽的共同特征在于人有相同的体貌,感性能力以及心对伦理道德或仁义礼智的认同能力.其中,只有心对伦理道德或仁义礼智的认同能力,才是人与禽兽相区别的内在根据,即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特殊本质,因而是人的本性.可见明白义理,具有恻隐之心,善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才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特征. 再次,孟子还从心性之源方面来界定人性.他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孟子?告子上》)因心善是”天之所与我者”,所以心善是性善的根据,孟子便是从心的作用来指证性菩.徐复观说:”孟子由心善以言性善,这才是经过了自己生活中深刻的体认而提供了人性论以确实的根据.”[在孟子那里,所谓”心”具有两重含义:一是能思维之器官;二是心在待人接物时所产生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与”心”概念的两重性相适应,孟子认为,”性”概念也具有双重涵?55?义:一是心天生具备的并伴有确定价值取向的识别义理的能力;二是心在待人接物时产生恻隐,羞恶, 辞让,是非之心的能力.当一个人待人接物时,人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油然而生, 人性趋向于善.与孟子性善论的人性规定不同,苟子的性恶论则从3个维度来规定其人性概念的内涵.首先,苟子从性伪之分方面解释人性.苟子反对孟子的天赋德性论,反对孟子为性提供的超验根据.苟子认为,孟子的性善论的缺陷在于混淆性伪之分,把后天积习而成的仁义礼智的社会属性当做性.针对孟子的性善论,苟子指出性伪之分,认为性是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伪则是通过后天学习而得来的东西,是人的社会属性.苟子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苟子? 性恶》)其次,苟子又从可能之别方面理解人性.苟子说:”然则可以为,未必能也;虽不能,无害可以为.然则能不能之与可不可,其不同远矣,其不可以相为明矣.”(《苟子?性恶》)为坚持性恶论,反对孟子以人天生可以为善的能力为性,苟子强调可,能之别, 认为可以为善不等于真能为善,因而人的先天因素中那些可以为善的能力不称其为性.况且人性本恶,善是后天积习而成的东西,因而性同样排除那些可以为善的后天因素.再次,苟子还从顺悖之辨方面界定人性.针对孟子的顺性可以为善的观点,苟子提出”顺情性则不辞让矣,辞让则悖于情性矣”(《苟子?性恶》)的观点,认为性是人所具有的那些顺之则产生争夺,残贼,淫乱的先天因素.苟子正是通过”顺悖之辨”以说明人性之恶,并把人性确定为人生而具备的”好利”,”疾恶”,”耳目之欲”或声色之好等生理本能或感性欲求.可见,孟子的性善论与苟子的性恶论的相互对峙,显然是其人性概念之内涵不同.孟子把性界说为人的道德属性,只不过以他特有的言说方式把其说成是天赋的.苟子认为人性是以本真面貌呈现的未经后天加工改造的品性,社会属性则经历了后天的习染,只有生理欲求即自然属性才是人之性. 孟,苟虽然对人性概念内涵的界定不同,但他们?56?在追求人性的最终目标上是相同的,这就是都追求善.无论是孟子的性善论,还是苟子的性恶论,其追求的最终目标和最终理想都是善.这和孔子求仁为善是一致的.孟子的性善论自始至终都突出了一个”善”字.他以心善说性善,把”不忍人之心”的普遍性作为出发点,以善性四端内置于人心为伦理规范的始源端绪,以对物之性与人之性的特质分辨为性善论提供有力的方法支持,从而,以救孺子生命的内在敬畏与同情,证得人性之善.他不仅认为人生来就是善的,认为人天生具有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的善端,”非由外砾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而且,他也充分认识到人们由于后天教育环境的不同,天赋善性在人身上表现出重大差异.这种差异不在于人性的差异,而在于人们是否努力地扩充心之善端.人所固有的心之善端,本是一种良知之智,良能之具,为人扩而充之,可成大丈夫;为君扩而充之,可成就仁政.而这种扩充,是救治人”放矢”之心的必然选择, 人不仅为善而且还会扩充善,发展善.可见,孟子在其性善论中突出了善,他是以善为人性追求的最终目标的.苟子从性恶处理解人性,拒斥孟子的性善论.直接看上去,他对人性的理解与孟子迥然相异,而且,他对孟子的批评,更强化了这一印象.但是苟子的性恶论所追求的目标也是善而不是恶.苟子明确地指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他不仅提出人性善的问题,而且还有一种追求善的倾向.人需要”化性起伪”.”为”什么,为善.善毕竟还是社会生活目的所在,为善毕竟还是人追寻的道德理想.而之所以”化性起伪”,也是因为苟子对人的为善抱有充分的信心.正是如此,冯友兰认为,”从表面上看,似乎苟子低估了人,可是实际上恰好相反.苟子的哲学可以说是教养的哲学.”n苟子由于认为人性恶,所以他要求通过圣人教化,通过教育,用礼义法度和社会道德规范,化民成俗,引导人们EtEt向善,不断进步,从而达到人人为善的最高理想境地.圣人化性起伪,”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苟子?性恶》).由是观之,苟子提出了人性追求的最高目标即是”合于善也”.苟子的”合于善”同孟子追求的善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充分表明了孟,苟人性论在追求目标上的一致性.冯友兰先生说:”苟子的人性论虽然与孟子的刚好相反,可是他也同意:人人能够成为圣人.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苟子也承认:’涂之人可以为禹.’(《苟子?性恶》)这种一致,使得有些人认为这两位儒家并无不同.”【4..由此可见,作为儒家思想的忠实代表,他们都把求善(成圣)作为人性论追求的最高目标.孔孟苟同为先秦儒家大师.孔子以仁立教,孟,苟分别从两个方面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所以冯友兰说孔子是儒家的创建人,称孟子为儒家的理想主义派,称苟子为儒家的现实主义派.儒家就其总体上说,自然是以”仁”一以贯之.之所以有性善论与性恶论的不同,则是源于历史环境的变化.但不管怎样变,作为整体的儒家思想的常道(“仁”)并没有变. 苟子主性恶,孟子主性善,表面上看正相反对,实际上却更加反映了苟,孟二人极为一致的儒家本色. 在先秦儒家人性论史上,孔子截断众流,他的人性论思想以原创的浑圆与生命力,为后世留下广阔的诠释空间.孟子”道性善”,苟子”主性恶”,分别揭示了人性的不同侧面.从性善论出发,孟子弱化孔子”成人之道”中”约之以礼”的他律要求,强化”为仁由己”的自律要求.苟子从性恶论出发,强调修身主要是依靠外在的礼义法度对自身进行加工.虽然孟,苟的人性论观点在理论表现形式上互相对立,但他们都以求善为人性论的最高追求目标,因此二者分别揭示了人性的不同侧面,共同深化了孔子的成人之道.孔子的成人之道强调,修己成人是一个主动求仁的过程,即”为仁由己”;同时又是一个被动接受社会行为规范约束的过程,即”约之以礼”.孟子性善论和苟子性恶论的建立,解决了孔子提出的修己成人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主动性和被动性的问题.孟子强调人天生具有修己成人的可能性和主动性而忽视了修己成人的必要性和被动性,苟子则强调修己成人的必要性和被动性而忽视了修己成人的可能性和主动性,二者的相互补充恰好克服了对方理论上的片面性,共同深化了孔子的成人之道.由上可知,作为整体的儒家,孔盂苟三人的人性思想有着内在的精神联系,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孔子以仁立教,孟,苟十字打开,看似水火不容,其实殊途同归.孟,苟人性思想具有相反互补之辩证逻辑意蕴,丰富和发展了孔子的人性学说蕴含的内在可能.也许学术的发展就是这样,必然要向自身隐含的各个方向穷尽种种可能性,非如此不足以深化.性善论与性恶论的对立仅仅是表面现象,而不是本质,实际上二者相辅相成,以一种理性的张力共同构成儒家人性观的理论两翼.参考文献:[1]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l997.[2]杨国荣.善的历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3]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EM].上海:三联书店,2002.[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责任编校杨新生】TheInternalImplicationofTheoryofHumanNatureofConfucius,MenciusandXunziDENGWen-tao(COeeegeofPoliticaeScienceandLaw,NorthwestNormalUniversity,Lanzho u,Gansu730070,China)Abstract:BothMencius’theoryoforiginalgoodofhumannatureandXunzisthe oryoforiginalevilof humannaturetakeConfuciutheoryofhumannatureassourceoftheirthought.T heirdifferencesmainly lieinthattheirconceptualconnotationofhumannaturearedifferent.Asfaithfulr epresentativesofConfu—cianism,theyaresameinpursuingthehighestgoaloftheirtheoryofhumannatur e,namelygood.Theop—DositionofMenciustheoryoforiginalgoodofhumannatureandXunzistheoryo foriginalevilofhumannaturemere1yisthesuperficia1phenomenon,butisnottheessence.Infact,byon ekindofrationaltensili—ty,theymakeupofdualwingsofConfucianisttheoryofhumannaturetogether? Keywords:Confucius;Mencius;Xunzi;theoryofhumannature?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