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往来账款的审计方法及审计建议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管理问题与对策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管理问题与对策摘要: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的管理是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我国对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的管理并不规范。
本文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财务管理一、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管理中的不足(一)往来款项堆积、缺乏长期清理据当前情况来看,行政事业单位的往来款项存在着严重的堆积问题,这是由于往来款项缺乏长期清理导致的。
主要起因是当期往来款项的经办人员退休或调离原单位时未对经手的往来款项进行情况说明,新任领导对此不了解,难以对此进行催收。
而长期未清理的这部分往来款项就会形成单位的坏账和呆账,变得难以处理,并影响到单位的财务管理。
(二)以往来账核算名目列收列支或转移资金行政事业单位以往来帐核算名目列收列支和转移资金的情况主要有:(1)将专项资金转入“暂存款”科目;(2)将资金转入下属单位列支;(3)将不合理收入如租金收入和违规收费转入“往来账”;(4)将应缴费用转入“暂存款”科目;(5)将公款出借个人并计入“暂付款”名目;(6)将单位账户出借个人或单位为其结算收支并计入“往来账”科目。
以上情况都是违反了往来账管理规则的,长此以往,单位往来账就会变成一笔烂账,核算困难且难以发挥往来账款管理的作用。
(三)以虚假往来账支出来平衡预算以虚假往来账支出平衡预算的情况主要表现为单位虚列预算支出并将其计入“暂存款”科目,其目的是为了平衡当期预算或者在财务核查前调节收支结余以避免核查。
这样的情况下,会导致单位的财务核查出现当期经费余额减少甚至财政赤字的情况,从而帮助单位在下一年度争取更多的预算。
单位在下一年度再将款项转出使用,从而增加单位经费。
还有的单位以将“应付款项”虚列入“暂存款”的形式,长期占用应付款项。
二、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一)单位内部对财务管理不重视一方面,部分领导存在“新官不理旧账”的思想,在职位调动时,上一任领导未清楚地进行经济责任事项的交接,而接任的领导又对前任遗留的债权债务不重视,使得往来款项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大。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往来账户存在的审计问题与相应的对策

关于⾏政事业单位往来账户存在的审计问题与相应的对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将收⼊长期挂往来账,列收列⽀。
有的单位将上级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拨付的专项资⾦计⼊“暂存款”科⽬长期挂账,并在往来账中列收列⽀各种费⽤;有的单位虽然在往来账上未体现⽀出。
但将专项资⾦长期挂在“暂存款”科⽬,造成专项资⾦已被挤占或挪⽤;有的单位将出租房屋租⾦收⼊或违规收费等在往来款中挂账,逃避纳税和监督检查;有的单位将缴预算款或缴财政专户款长期挂在“暂存款”科⽬,列收列⽀,隐瞒应缴财政收⼊。
将⽀出长期挂往来账。
未列⽀费⽤。
有的单位将职⼯预借的差旅费、医药费等长期挂在“暂付款”科⽬,不及时催促结算:有的单位发⽣的周转⾦、押⾦、保证⾦等也常年挂在往来账上,不及时进⾏清理。
上述费⽤实际已经发⽣,但均未在费⽤中列⽀。
往来账不及时清理。
形成呆账、死账。
有些单位由于未按财务制度规定对往来款项及时清理,致使有些往来款项的债权、债务⼈或单位已经逃亡或倒闭,剩下⽆法收回的暂付款和⽆法⽀付的暂存款,形成呆死坏账,仍长期挂账未予清理、核销。
借⽤往来娘转移资⾦。
有的单位将本单位不⽅便⽀出的费⽤通过往来账转⼊本单位职⼯⾷堂或下属单位列⽀;有的单位通过“暂付款”科⽬将单位公款出借给个⼈,作为成⽴私企公司的注册资本;还有的单位将本单位的账户出借给个⼈或其他单位。
通过往来账的形式为对⽅结算收⽀业务。
利⽤往来账虚列⽀出,以达到平衡预算或调节收⽀结余等⽬的。
有些单位年终为了平衡预算,虚列预算⽀出转⼊“暂存款”科⽬挂账。
使当年会计报表体现收⽀平衡;有的单位虚列⽀出,将经费转⼊“暂存款”科⽬挂账,使单位上报主管部门的会计报表中体现当年年末经费余额减少或⾚字的现象,于次年年初再按原路转回;还有的单位将应付给其他单位的款项,虚列⽀出计⼊“暂存款”科⽬挂账,长期占⽤应付款项。
上述问题导致⼀些⾏政事业单位经费紧张,国有资产流失,会计资料失真,给宏观管理带来错误信息。
原因及对策主要原因:⼀是财务报表设计和上级部门考核指标不完善,⽬前的财务会计报表,对往来款项疏于管理和考核。
浅谈往来账核算存在的问题与审计方法

浅谈往来账核算存在的问题与审计方法【摘要】往来账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往来账核算存在着一些问题。
其中主要包括往来账不准确、往来账与实际往来不符、往来账调账频繁等。
针对这些问题,审计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抽查往来账对账单、核对往来往来凭证、检查往来账调整记录等方式来确保往来账的准确性。
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还需要关注往来账是否符合相关法规规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合理、往来账监管是否到位等方面。
往来账核算存在的问题需要审计人员加以重视和解决,只有通过严格的审计方法才能保证往来账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往来账核算存在的问题、审计方法、引言、结论1. 引言1.1 引言往来账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但在实际操作中常常遭遇各种问题,同时审计往来账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本文将就往来账核算存在的问题以及审计方法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企业财务管理和审计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在往来账核算中,常见的问题包括账目不清晰、账务处理不及时、往来账不准确等。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企业财务数据的不准确性,影响企业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甚至可能导致财务风险的暴露。
及时发现并解决往来账核算存在的问题对企业至关重要。
在审计往来账时,审计师需要关注的重点包括账务凭证的真实性、账目的完整性、账目的准确性和账务处理的合规性。
审计师在审计往来账时需遵循一定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如抽样审计、对账审计和事后复核审计等,以确保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往来账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审计方法是企业财务管理和审计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仅通过加强往来账核算管理和严格审计往来账,企业才能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企业的良性发展和健康经营提供有力保障。
2. 正文2.1 往来账核算存在的问题1. 往来账乱记、漏记现象严重:由于往来账是企业与客户之间的重要账目,很容易出现乱记、漏记等情况,导致账目不准确。
2. 往来账对账不及时:在往来账的核算中,企业需要及时对账与客户进行核对,以确保账目的准确性。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管理问题与对策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管理问题与对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行政事业单位在日常的运作中也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财务管理问题。
往来款项管理是一个尤为重要的环节,它关系到单位的经济效益和财务健康。
在实际的工作中,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往来款项管理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给单位的经济运作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合理而有效地管理往来款项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就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管理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应的解决对策。
1.款项监管不到位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多样,且多数领取的款项均来自于政府的拨款,使得一些单位在对外进行经济往来时缺乏对资金监管的严格要求。
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导致资金的挥霍浪费,甚至出现贪污腐败等行为。
2.账务管理混乱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款项的收支管理时,存在着账目混乱、账务不清等问题。
这样的管理方式不仅影响了单位的财务透明度,也增加了单位追查款项流向和监督资金使用情况的难度。
3.内部控制制度薄弱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中,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管理人员对资金使用的监管不够到位,这就很容易造成单位资金的滥用和财务风险的出现。
1.建立健全的资金监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起一整套健全的资金监管制度,对领取和使用的资金进行严格管理。
首先要确保资金的来源合法、使用合规,其次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要建立详细的账务流程和监管机制。
对于每笔资金的使用都应当有记录并进行跟踪管理,确保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2.加强内部控制,提高财务透明度要加强内部控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资金管理制度和流程,加强对资金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资金的安全和规范使用。
要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资金管理的认识和水平,确保资金的使用合规,提高单位的财务透明度。
3.加强对外往来款项的核查和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在往来款项管理中,要加强对外单位的资金信用核查和往来款项的监管。
确保能够及时对外单位的信用情况进行监测,防止出现挂账和资金风险。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管理问题与对策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管理问题与对策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往来款项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由于单位往来款项的特殊性和大量性,管理不善可能导致财务风险,损害单位的声誉和利益。
对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管理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和措施来解决问题,对于保障单位资金安全和提高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流程不完善。
一些单位在收款、付款等流程设计上存在缺陷,导致资金管理不规范。
第二,内部控制不健全。
一些单位对往来款项的核对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不够重视,存在核对漏洞和潜在风险。
信息化建设滞后。
一些单位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不够重视,没有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和往来款项管理平台,导致管理效率低下。
第四,人员素质不高。
一些单位的财务人员专业素质较低,缺乏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无法有效管理往来款项。
为解决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管理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和措施。
加强流程管理。
完善收款、付款等流程,提高流程透明度和准确性。
建立并完善往来款项管理制度,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权限,规范操作流程。
加强内部控制。
加强对往来款项的核对,做到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对重要环节和关键岗位的监控和审计,防范风险。
加强信息化建设。
加强财务管理系统和往来款项管理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提高管理效率和精确度。
建立信息化管理体系,实现全面信息化管理。
加强人员培训和选拔。
加强财务人员的学习培训,提高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
加强对财务人员的选拔,聚集优秀人才,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管理问题与对策需要从流程管理、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和人员素质四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解决。
只有通过以上措施的整合和实施,才能够有效解决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管理问题,提高管理效率和资金安全。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管理问题与对策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管理问题与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往来款项作为行政单位重要的资金流动环节,其管理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将从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管理问题的现状出发,分析其原因,提出解决对策,以期能够在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管理中做出一些有益的探讨。
一、问题现状1.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管理存在的问题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国家机构的一种,其往来款项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资金流失风险:由于管理不善或者财务人员的渎职行为,资金流失或挪用的风险较大。
2)账务管理不规范:存在账目混乱、收支不明等问题,影响了单位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财务管理体系不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体系和制度不够健全,监督检查力度不够,导致管理混乱、职责不清晰。
二、对策建议1. 完善财务管理制度针对财务管理体系不完善的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包括财务流程、审批流程、核对流程等方面的制度规定,使得财务管理更加规范、明确。
2. 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和能力为了解决财务人员素质低下的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
通过培训,使财务人员掌握财务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工作积极性和负责任感。
3. 健全绩效考核机制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绩效考核机制,对财务人员的工作进行全面评估,促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对财务管理工作负责任的态度。
通过绩效考核,激发财务人员积极性,提高工作质量。
4. 强化监督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力度,建立有效的监督制度,密切关注财务数据的动态,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
对财务违规行为要依法严惩,使得财务管理制度更加规范。
5. 提高管理意识行政事业单位要提高对往来款项管理的重视和管理意识,使全体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往来款项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对往来款项的审批、核对等环节工作的管理,避免因为管理不善而引发的财务风险。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管理问题与对策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管理问题与对策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管理问题是影响单位财务正常运转和公共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往来款项管理不当容易导致资金浪费、腐败现象滋生等问题,加强对往来款项管理的分析和对策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管理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许多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对于往来款项的管理流程、责任部门等方面规定模糊不清,容易出现款项管理混乱,难以监管的情况。
2. 往来款项管理流程不规范。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往来款项的收付、核对以及登记流程中存在疏漏和不规范操作,容易发生资金错漏等问题。
4. 往来款项存在差错较多。
行政事业单位的往来款项往往交易频繁、金额较大,若管理不善,极易出现差错和纠纷,影响单位的正常运转。
二、对策提出2. 加强往来款项管理培训。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提高其财务管理水平和规范操作意识,加强往来款项管理的专业性和规范性。
3. 强化往来款项监管。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强化对往来款项的监管工作,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和审核程序,及时发现和纠正款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资金使用合法、透明。
4. 强化往来款项的信息化管理。
采用信息化手段对往来款项进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减少款项管理中的差错和风险。
5. 强化往来款项的信息披露。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积极开展财务公开工作,向社会公众公开往来款项的收支情况和管理台账,增强财务公开透明度,提高收支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三、结语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管理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单位的正常运转和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影响。
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管理的分析和对策研究,对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促进单位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只有加强往来款项管理的规范性和专业化,才能更好地保障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正常运转和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进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管理问题与对策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管理问题与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在社会各个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日常运营管理中,行政事业单位与其他企业机构之间往来款项的管理问题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就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1. 会计处理不规范行政事业单位通常有相当多的往来款项,因而往来款项的管理工作一旦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重大财务风险。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会计处理不规范、不及时、不准确等原因,容易造成财务数据的混乱和不真实,甚至可能引发财务造假。
2. 财务风险控制不力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的管理问题还表现在财务风险控制不力。
由于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行政事业单位在款项管理中难以做到全面、系统的监控,导致财务风险难以遏制。
3. 资金使用不合理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政府拨款、收费收入等,这些资金的使用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在实际运营中,资金使用不合理的情况并不少见,可能导致资金闲置、盲目投资等问题,影响单位的长期发展。
二、对策建议1. 健全内部管理体系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内部管理体系,包括科学规范的会计核算制度、款项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等。
通过健全内部管理体系,可以有效规范款项管理,堵塞财务漏洞,加强财务风险的控制。
2. 加强财务监管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对于财务的监管和审计工作,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可以引进第三方机构开展财务审计工作,以提高财务监管的专业性和客观性。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优化资金使用方案,合理利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也应加强对于资金使用的监督和检查,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4. 提高管理水平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包括加强领导班子的管理能力、完善组织架构、优化管理流程等方面。
只有通过提升管理水平,才能更好地解决款项管理等实际问题。
5. 强化人员培训行政事业单位应注重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其财务管理水平和运用会计知识的能力。
浅议行政单位往来款项审计

缺失对审计监督力度的影响,又能增加审计的权威性。
在创新的农村集体经济模式下,建议县级以上政府授权建立统一的监督中心,作为审计机关的派出机构,统一受理乡镇各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审计任务,对审计机关报告工作。
中心人员可以将原来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站的编制上收,归属于审计机关之下,同时由人事局、审计局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公开招考新增人员,择优录用,由审计机关负责业务培训、考核、任免,中心人员只对审计机关负责,有效保证监督的独立性。
监督中心分设两个平级的部门,一个为审计窗口,专门负责专业的审计工作的开展;另一个为配合经济责任追究窗口,负责相关经济责任追究事宜,根据审计结果的严重程度,主要涉及到的有村双委、纪委监察、司法部门。
两职能的分离既可以增强审计深度和广度,又能加大对违纪违法行为的惩处,从而增强审计的监督威慑作用。
四、结语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是提高农村经济效益、维护农村经济秩序的有效保障。
但是,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由于其审计要求、审计客体、审计内容、审计环境的特殊性,现行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往往存在性质模糊、定位不准、法律地位不明确、权威性不够、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
有鉴于此,必须根据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模式。
本文提出了建立由国家审计机关主管的相对统一的“农村经济审计监督中心”,承担乡镇各村的财务审计监督的责任和配合经济责任的追究,这种模式使得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审计层次得到很大的提高、独立性增强、专业性更强,由此带来的审计效果将会迥然不同,审计监督作用带来的经济效益和政治效益也将是巨大的。
[本文受温州市软课题(项目编号R20100141)资助。
](作者单位:温州大学商学院、浙江工商大学财务与会计学院、温州农业局农村经济管理处)行政单位往来款项反应的是单位之间或单位与个人之间的债务债权情况,具体指行政单位在经济活动中与其他单位或个人发生的包括暂存款、暂付款、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在内的临时性待结算款项。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往来账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建议

审计32对关键审计业务流程进行系统优化;三是加强审计质量管控,如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审核实行标准化格式,审计项目审核、复核实行清单化,审计任务具体量化等;四是实施县(市、区)级政府审计业务流程再造,优化审计流程结构,促进审计报告审核流程级次扁平化,比如,让小组内复核、审计业务会前的审核同时进行等。
(五)完善被审计单位所处系统(行业)法制,降低被审计单位领导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的权力的风险完善被审计单位所处系统(行业)法制:一是加大财务造假的惩戒力度,提高审计客体的造假成本,形成相关震慑效应;二是建立科学、完善、可操作的内控制度,加强被审计单位关键、重要业务的内部控制,特别是加强对被审计单位领导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的权力的制约,强化凌驾风险控制、加大违规惩戒力度等,使得审计工作效率有效提高。
(六)加强审计成果应用,助力被审计单位提升管理水平建立审计成果的综合应用机制,一是探索建立经责审计成果的联动协调机制,助力组织人事部门对干部的考核、奖惩等制度完善;二是建立健全财政等相关主管部门联动机制,合力审计成果应用,助力相关主管部门工作的推进;三是健全对被审计单位有效审计整改的督查机制,助力被审计单位提升管理水平,从而间接推动审计工作效率提升。
参考文献:[1]李玉平,杨忠英.关于我国政府审计效率问题的调查分析[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6(1):93-96.[2]徐美玲.关于我国政府审计效率的分析[J].商情,2013(28):21.[3]付晓雷.关于财政审计的几点认识和问题分析[J].商,2013(20):181.[4]赵庚学,田宜.基于绩效审计的审计效率研究[J].决策探索,2013(6):69-70.[5]王争.政府审计效率研究[J].财经界,2014(17):251.行政事业单位的往来账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在经济业务中,与其他单位或个人之间发生的临时性待结算款项,主要核算会计科目包括暂存款、暂付款、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账款等。
审计行政事业单位账外资金审计方法和技巧

审计行政事业单位账外资金审计方法和技巧一、是从行政事业单位的银行账户入手,审查被审单位的开户情况。
审计人员在进驻被审单位前,通过审前调查应首先了解清楚被审单位的银行开户情况,取得相关的第一手资料,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进驻被审单位后,首先要求被审单位提供全部银行账户资料和开户情况,再将其提供的内容和审计人员通过审前调查已掌握的第一手资料进行认真核对,账外收入就会核对出来。
二、是从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办法、核算体制和会计记录中,寻找蛛丝马迹。
不少行政事业单位有下属单位,有的单位利用与下属单位的关联交易或往来账项,将收入隐匿、转移,不入账,或是将收入转移到下属单位,长期存放于下属单位账内挂往来,需要开支时就在其中直接列支冲往来;业务上实行垂直管理的单位或是一条边管理的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在归集规费收入的同时,有的按规定返拨一定数额的资金,个别单位将此类拨款另存另放,形成账外账。
三、是通过查阅被审单位的有关业务资料、会议记录、合同等,发现账外资金。
业务资料是一个单位业务工作的载体,它较全面地反映了单位业务活动是否符合国家经济政策及单位人员履行工作职责的情况。
特别是掌管着大量财政资金和资金的收入分配权的执收、执法部门,将这些单位的业务资料作为重要的审计内容,分析被审单位的业务活动是否符合国家经济政策和财经法规,并将业务资料与会计资料联系对比,能够揭示单纯从会计资料上难于发现的单位违纪、违规问题等。
如对税务部门审计时检查税收政策执行情况,将税务部门征税及减免税台账与纳税单位生产经营报表对比,看有无任意混淆税种、擅自减免税、多提征手续费等问题;对公检法部门的审计,则要调阅刑事、经济案卷、报案记录,看有无以罚代刑或收入不入账等问题;对物价部门审计要检查物价政策执行情况,检查批准的收费单位、收费项目台账,看有无无依据批准收费项目,致使收费单位乱收费为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的问题;对财政部门发放的周转金进行审计时,要从周转金发放合同开始,逐笔逐项检查其发放、管理和使用情况,特别是对欠息或逾期无力偿还最终以资产作抵由财政部门收回掌管的资产和物资,其产生的收益是形成账外账的资金来源。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往来账常见问题及审计对策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往来账常见问题及审计对策作者:汪蕊来源:《商情》2017年第05期【摘要】往来款项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常用的会计账户,主要核算本单位与其他单位或个人正常的应收应付款项,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预收账款。
往来款项经常发生、明细科目繁多,往来账目中容易发生财务舞弊的问题。
形成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单位领导重视不够,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不完善,监管部门监督力度不强等。
加强往来款项的审计,加速资金周转,提供资金使用效益,有利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会计信息失真。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审计对策一、往来账款中存在的常见问题(1)应收应付款金额大、笔数多、时间长、回收难度大。
一些单位的应收款少则几笔上千元,多则几百笔上千万元,而且时间长。
由于长期不催收,有的企业倒闭、破产,有的严重资不抵债,回收难度大,甚至根本无法回收。
(2)少数单位手续制度不严,往来账不健全,有的没有设置明细账核算。
有的单位漏登或少记往来账。
由于长期不清理核对,债权债务账账、账据、账表不符,单位与单位之间或单位与个人之间往来账不符。
(3)一些单位领导财务管理意识淡薄,对会计工作不够重视。
会计交接工作时无人监交,前后账目不衔接。
有的会计调走不办移交手续,有的只交现金和银行账,不交往来账。
导致现任的领导和财务人员都不清楚以前的往来账目,债权债务无法查清。
(4)有的单位将预算外收入、上级拨入的专项资金作为应付款处理,挂在往来账,逃避专项资金的监管;有些单位将一些支出不合理的、没有正规发票报销的费用在往来账户中列支,隐蔽其违规行为。
(5)在有经营项目的单位中,有时会出现利用往来款项调节收入的情况,从而达到偷逃税款的目的。
(6)有的单位私自将账户出租出借他人,利用往来账户核算其他单位款项,造成其他单位转移资金,脱离监管。
二、往来账款的审计方法(一)审查往来账款的内部控制是否健全并得到有效执行首先判断关于往来账款的内部控制是否存在,然后通过实施审计程序,从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和运行的有效性两个方面判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了执行并达到了相应的效果。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管理问题与对策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管理问题与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数量不断增加,往来款项的规模也逐年攀升。
然而,由于往来款项的管理涉及到多方面的工作,管理难度较大,往往会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管理的问题出发,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
首先,在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管理方面,存在人员不稳定和缺乏专业能力等问题。
由于事业单位的薪资福利与其他企业存在较大差异,外部竞争性不强,导致事业单位职工稳定性不足,往来款项管理需要的专业能力不够强,缺少一定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对此,解决方式是,加强对职工的培训,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和尽职责任的意识。
同时,也可以采取一系列激励措施,鼓励员工积极上进、发扬专业精神,提高其往来款项管理的能力。
其次,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管理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财务管理不规范。
一些单位存在账务不清、漏报漏旬的情况,资金使用浪费,财务风险较高等问题。
对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其次,加强内部管理机制的建设,强化内部审计和风险控制措施。
第三,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防止操作失误和内部欺诈行为。
最后,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制度法规不健全。
当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还未完善,缺乏制度性约束,导致一些管理漏洞没有得到很好的规范,往来款项管理有时失去法律依据。
对这个问题,应该在制度方面加强建设。
首先,制定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确保规章制度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其次,加强对制度的执行和监督,建立相应的制度约束机制,强化外部审计和监管。
总之,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管理问题较为复杂,需要从多个方面出发进行解决。
只有加强对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加强财务管理规范以及健全制度法规等,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往来款项管理的问题,确保行政事业单位顺利运转。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管理问题与对策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管理问题与对策随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壮大,往来款项管理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严重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营效率和财务稳定性。
本文将对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管理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往来款项管理问题的存在1. 往来款项管理混乱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往来款项管理常常容易出现混乱的情况。
部分单位对往来款项的认识不够清晰,容易出现收支不平衡的情况,从而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
2. 往来款项滞留与挪用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往来款项管理不够规范,导致款项滞留严重,亦或者出现挪用现象,使得单位资金流失,财务运作受挫。
3. 往来款项整体管理水平较低行政事业单位的往来款项管理水平普遍较低,管理手段不够先进,对往来款项的监管不够细致,造成了一定的管理漏洞。
1. 制度不健全行政事业单位的往来款项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未能为工作人员提供清晰的管理指引,容易造成管理混乱。
3. 缺乏监督与制约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缺乏监督与制约机制,导致往来款项管理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容易产生管理漏洞。
1. 完善往来款项管理制度建议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往来款项管理制度的完善,明确各类款项的收支规定、管理流程、监督审核等内容,提高往来款项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2.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提升,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增强对往来款项管理的敏感度和规范意识。
3. 强化内部监督机制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对往来款项管理的内部监督,制定科学的监督机制,加强审核、抽查等工作,提高对往来款项管理的监督力度,减少管理漏洞。
4. 利用信息化手段行政事业单位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搭建完善的往来款项管理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数据统计、自动核对等功能,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5. 加强对异常情况的应对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对异常情况的应对能力,对滞留款项、挪用款项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避免财务风险的进一步扩大。
浅谈往来账核算存在的问题与审计方法

浅谈往来账核算存在的问题与审计方法【摘要】往来账核算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常常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记录不及时、错账漏账等。
为此,需要采用有效的审计方法来对往来账进行核实,确保账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审计方法包括查账、对账、盘点等,可以有效帮助企业发现问题、解决矛盾,提升管理效率。
加强往来账核算的管理意识尤为重要,企业应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提升员工的财务素养。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往来账核算中的问题,并确保企业财务的安全和稳定发展。
【关键词】往来账核算、问题、审计方法、管理意识、重要性、往来账、结论1. 引言1.1 往来账核算的重要性往来账核算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往来账核算是指对企业与客户、供应商等往来款项的收付情况进行记录和核算。
通过往来账核算,企业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与外部单位的资金往来情况,实现资金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往来账核算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往来账核算是企业资金管理的基础。
只有通过往来账核算,企业才能明确各项往来款项的收付情况,避免出现资金错漏,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往来账核算是企业对外经济往来的重要凭证。
对外合作、交易往来往往需要有相关的账务凭证作为依据,往来账核算提供了这样的凭证。
往来账核算有助于企业建立稳健的财务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确保企业财务运作的规范和有序。
往来账核算对企业的财务管理至关重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企业应加强对往来账核算的重视,建立完善的往来账核算机制,确保资金的安全和规范管理。
2. 正文2.1 往来账核算存在的问题在进行往来账核算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注意和解决。
往来账核算存在的问题之一是账目记录不准确。
这可能是因为记录不及时、漏记或错记导致的,会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困扰。
往来账核算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往来账户之间的对账不清。
在企业与客户或供应商进行往来交易时,可能会出现账目对不上的情况,这需要及时核对并解决,以免影响企业的资金流动和财务情况。
浅谈往来账核算存在的问题与审计方法

浅谈往来账核算存在的问题与审计方法【摘要】往来账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在实际操作中常会存在记载不准确、调账不及时、余额计算错误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审计方法应运而生,包括逐笔核对往来明细账、比对往来单位账户余额、定期进行往来账清查与核对等。
这些方法能有效帮助企业规范往来账核算,提升财务风险控制能力。
企业应加强往来账核算管理,重视审计方法的应用,以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更好的管理企业财务风险。
往来账核算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审计方法的应用能有效解决其存在的问题,企业应该引起重视,不断改进管理措施,提高财务风险的控制能力。
【关键词】往来账核算、审计方法、重要性、问题、逐笔核对、账户余额、清查、核对、财务风险控制、企业管理。
1. 引言1.1 概述往来账核算的重要性引言:往来账核算作为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承担着记录企业与客户、供应商之间往来资金往来的职责,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
往来账核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运营效率,因此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往来账核算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资金流的监控和管理。
通过对往来账的准确核算,企业可以清楚地了解与客户、供应商之间的资金往来情况,及时发现资金周转不畅的问题,做出调整和决策,确保企业资金的正常运转。
往来账核算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合作关系。
准确记录往来账可以避免因资金往来问题引发的纠纷和误会,增强企业与客户、供应商之间的信任度,进而维护良好的合作关系,促进业务的发展。
往来账核算的重要性在于其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管理、合作关系维护以及财务监控等方面,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应加强对往来账核算的重视,建立健全的核算制度和审计机制,确保往来账核算工作的准确性和实效性。
1.2 探讨往来账核算存在的问题往来账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稳健和运营效率。
在实际操作中,往来账核算存在着一些常见问题,需要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和解决。
浅议行政事业单位往来账清理

浅议行政事业单位往来账清理浅议行政事业单位往来账清理行政事业单位往来账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在经济财务活动中与其他单位或个人发生的临时性待结算款项,在一个单位的会计账目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往来账涉及到一个单位债权债务关系的大小,往来账管理得好,才能有效利用资金,减少坏账,保证财产物资不受损失。
时下往来账不及时清理问题似乎已经成为行政事业单位的通病,此举造成单位会计核算内容不真实,单位反映的收支规模不完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近日笔者对我市某行政机关进行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中,在审查该单位的往来账款时,发现已存在多年的、历经几任领导仍未能按规定清理的往来账,其中有不能收回的借款,有收入性质的往来款,部分是5年以上的陈年老账,基本上已形成呆死账。
而长期未能清理的原因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1、认识不到位:单位领导态度不重视,会计人员职责理解不透彻,单位财务管理意识薄弱,特别是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自我理财的积极性削弱,单位财务管理的依赖性显现,对往来账管理重视不够; 2、成因不清晰:由于单位往来账长期不清理,加之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变更、会计资料移交不完整等原因,致使一些往来账发生的时间和内容连单位财务人员都解释不清,至使现任财务人员无从下手清理;3、制度不健全:对往来账款未实行责任追究制。
领导干部离任时往来账的清理工作缺乏制度监督和约束,而“新官不理旧账”使往来账越压越久。
针对往来账的清理,笔者建议:1、认真核查。
逐笔逐项分析,对账龄长、余额大或余额不大但往来频繁及非正常项目要具体分析,要求单位要逐一与对方单位或个人核对,以双方一致金额为准,对有争议的债权、债务要认真清理、查证、核实,重新明确债权关系; 2、及时清理。
要在核准数字,弄清情况,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取得证据的基础上,做到该收回的收回,该付出的付出,该列支的列支,该核销的按规定程序报经有关部门批准后予以核销,并进行账务调整;3、增强意识。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管理问题与对策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管理问题与对策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日常工作过程中,常常需要与其他单位进行往来款项的管理,这涉及到资金的流动和管理,因而对管理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本文将从往来款项管理的问题及其对策两个方面进行浅析。
行政事业单位在往来款项管理中常常面临的问题有:款项来源不明确、流程不规范、监管不力等。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类型繁多,其款项的来源也各不相同,例如政府拨款、事业收入、捐赠款等,而这些款项的流程不规范会导致款项的流转不畅、使用不透明。
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的管理往往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合作,如果监管不力,就容易造成资金的挪用和滥用的情况。
针对这些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建立规范的往来款项管理制度。
通过建立明确的款项管理流程和规章制度,可以明确款项的使用范围和条件,加强对款项的申请、审批和核算管理,保证款项的合法合规使用。
二、加强对款项的监管和审计。
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强对款项的监督和审计工作,确保款项的合理使用和防止滥用。
对于违规使用款项的行为,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
三、优化往来款项的信息化管理。
通过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款项流程的控制和监管,可以减少人为因素的干预,提高款项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
四、加强跨部门合作与沟通。
行政事业单位在往来款项管理过程中,往往需要与其他单位进行合作,因此需要加强跨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确保款项的流转和使用的顺畅。
行政事业单位在往来款项管理中面临着诸多问题,但通过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加强监管和审计、优化信息化管理以及加强跨部门合作与沟通等对策,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款项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公众。
浅议行政单位往来款项审计

浅议行政单位往来款项审计作者:陈国强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年第2期陈国强行政单位往来款项反应的是单位之间或单位与个人之间的债务债权情况,具体指行政单位在经济活动中与其他单位或个人发生的包括暂存款、暂付款、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在内的临时性待结算款项。
对行政单位往来款项的审计实质是对单位之间或单位与个人之间的往来款项进行正确的核算和管理,是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工作和重要环节,也是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和难点,应得到行政单位的高度重视。
一、行政单位往来款项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1�往来款项规模巨大据调查数据显示,行政单位的平均债权与资产的比例为10�9∶100,有的单位债权与资产之比高达72�9∶100;行政单位的平均债务与资产的比例为18�6∶100,有的单位债务与资产之比高达67�8∶100。
由此可见,行政单位往来款项的规模较大,债务债权所占比重偏高,偏离了行政单位的业务性质,影响了行政单位的长期发展。
2�逾期现象普遍目前,行政单位往来款项的逾期现象普遍存在,现有的债务债权大部分是逾期往来款项。
据调查,有些行政单位的平均逾期债权占总债权的94%,其中逾期3年以上的债权高达83�2%;逾期债务占总债务的79�8%,其中逾期3年以上的债务高达56�1%。
逾期的往来款项严重影响了单位的资金利用率和资金周转速度,不仅给单位的往来款项审计工作带来了困难,而且严重阻碍了单位的长期发展。
行政单位往来款项之所以存在上述特点,究其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往来款项没有得到行政单位领导的重视,有的单位新上任的领导拒绝偿还前任领导任职期间的债务,导致债务问题的积压;其次,有的行政单位的审计管理意识淡薄,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缺乏监督机制,尤其是现在的行政单位大都实行集中核算的方式,削弱了单位审计工作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无形中增加了单位的依赖性,容易忽视对往来账款的管理工作;最后,某些审计工作人员缺乏职业道德,业务知识欠缺,导致审计工作严重脱节,对往来账款的发生情况及其发生数额不明确,严重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清理核算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往来账款的审计方法及审计建议
作者:何劲松
来源:《商业经济》2015年第03期
[摘要] 行政事业单位往来账款审计主要包括对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预收账款的审计。
往来款项经常发生、明细科目繁多,行政事业单位往来账中易发生财务舞弊的问题。
形成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单位内部领导重视不够,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不完善,单位外部监管部门监管力度不强等方面。
往来账款审计建议:加强对单位财务人员的会计培训,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规定约束和规范会计核算行为,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各单位要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严格各项财务手续,堵塞管理中出现的漏洞;增强单位领导的财经法纪意识,加强往来账款的核算,加强外部监督。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往来账款;审计;方法;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B
往来款项是机关、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的常用会计账户,它是行政事业单位与其他单位或个人之间发生的一种常见的应收或应付款项。
在实际工作中,往来款项经常发生、明细科目繁多,经常出现明细科目不规范的情况,易发生财务舞弊的问题。
因此要加强往来款的审计,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有利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会计信息失真。
一、往来账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项资金挂往来账,一些单位为了逃避专项资金管理,将上级拨入的专项资金作为应付款处理,记入往来账项。
还有些单位将财政部门或者是上级主管部门拨入的应当专款专用的资金,没有按相关资金使用规定支出,而是超出资金使用范围,挪作它用。
2.利用“往来账户”核算属于应列收列支的经济业务,有些单位将一些已经发生的费用,在往来账户中列支,有的是费用支出不合理,不属于本单位可以列支项目,有的是由于没有正规发票报销,通过将支出列在往来款中来隐蔽其违规行为。
3.对于应当销账的款项没有销账,往来款项往往比较繁杂,有时财务人员由于工作疏忽或故意挂账等原因,对于应当销账的款项没有及时销账,造成管理混乱。
4.利用往来款项调节收入,在有经营项目的单位中,有时会出现利用往来款项调节收入、利润的情况,从而达到偷逃税款的目的。
5.出租出借账户,有的单位私自将账户出租出借他人,利用往来账户核算其他单位款项,造成其他单位转移资金,脱离监管。
6.款项核算不规范,不按规定的业务内容记账等。
有的单位同一往来单位的资金记入不同的往来明细科目,造成管理混乱,资金来源去向不对等,造成往来账越来越乱,甚至出现账账、账表、账实不符的情况。
7.不定期对账;往来账款不定期清理。
二、形成问题的主要原因
1.单位内部领导重视不够,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不完善。
由于单位领导和财会人员在思想上不重视往来款项的管理,没有建立建全相关财务管理制度,没有相应的控制政策及控制程序,使财务人员在业务处理时没有相关约束,产生财务管理上的漏洞,导致不能合理核算往来款项。
2.单位外部监管部门监管力度不强。
拨款单位或财政等监管单位,没有经常对下拨款项进行审计或稽核,对于往来款项缺乏日常监管,间接的造成了单位往来款项管理的混乱。
三、往来款审计重点及审计方法
(一)审查往来账款的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有效
1.相关单位内部财务制度、财务规范是否建全。
有些企业的领导和员工不重视往来账款的管理。
没有建立建全相关财务制度、财务规范,财务人员没有章程可依,造成往来款项管理混乱,不能切实反映资产负债真实情况。
2.单位内部往来款核算财务流程是否规范,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有些单位没有规范财务流程,或者制定流程却不能得到有效执行,有些领导财务知识有限,他们无法将往来款项与单位实实在在的资产、负债联系起来,因此也就无法将往来款的管理作为重要工作来抓。
3.是否定期检查、清理往来款项。
对往来款项进行账龄分析,对长期挂账的,要重点观注,查明原因。
审计中要测试被审计单位是否制定应付账款清理计划;是否建立双方定期对账制度等必要措施。
4.是否存在新官不理旧账的情况,导致往来款项没有清理,长期挂账。
有些单位往来账款的形成与领导主观意识有关;有些领导只管任期内业绩,存在新官不理旧账的现象,造成往来账款管理的混乱。
因此审计中要通过询问、观察、调查、进行符合性测试、综合分析等方法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控制环境,运用文字表述法、内部控制问卷调查法、内部控制流程图法等来测试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二)审查有无专项资金挂往来账情况
通过调查、询问、函证等方式,审查有无专项资金挂往来账的情况,对专项资金要查验其相关资金使用规定,审查其是否存在没按规定下拨、发放、甚至截留等情况。
(三)审查票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通过实质性测试审核原始凭证和函证查明有无虚列和漏列往来款项的情况,查明往来款项票据是否按真实数值入帐。
票据是否合规,是否存在使用财政部门已作废往来票据入账及使用其他单位票据不合规票据入账等情况。
(四)对往来账款要审查其帐款明细表或明细账
往来帐款明细表可以由会计人员编制,也可以由审计人员编制。
但审计人员必须对报表进行复核,要求账列期初、期末余额和借贷发生额相符。
对有疑问的大客户应收账款运用函证法进行审计。
关注以前年度发生的、长期不发生增减变化的呆滞的往来款项。
如果有可能要进行函证,分析是否存在违法行为。
(五)审查往来明细科目设置及明细账户核算中有无错误
我们平时只注意一级往来核算的内容,但往往问题出现在往来明细账上。
有些单位由于管理混乱,制度不健全,财务人员工作失误,导致往来账款明细科目设置重复、明细核算记错科目等情况,在审计中要采用实质性测试对明细科目及记载经济业务进行审查。
首先从各往来账明细科目名称上判断往来账核算的正确性,推断对往来账审计的重点领域。
对往来科目的明细科目中出现“其它”、“暂挂款”、“暂收(付)款”、“其它科目转来”“欠款”、“特定款”等含糊其辞的表述没有明确特指对象的,应该在审计时予以充分关注。
(六)审查往来账款的核算,注意长期及短期性的大额的往来款项
对于有经营业务的,审查是否将收入计入应付款账户,以偷逃税款。
对照凭证查阅每笔往来是如何形成的,是否有收入挂往来、支出消往来的情况,还在注意是否存在小金库的情况。
另外值得重点关注是长期挂账的往来款,它的形成、变化有可能带有违规、违法性质,比如隐瞒收入、出租出借银行账户、私分侵吞公款、巨额坏账、账外资金体外循环等,这些也是审计中需要重点观注的问题。
(七)对特殊的往来单位要重点观注
如摘要中不清楚的记录,应进一步抽查记账凭证,并结合所附原始凭证查明问题真相;对于挂在“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中的临时性暂收暂付款,金额大,发生笔数少,且挂账对象不明确,明细科目若挂有外单位人名时,仍应进行重点审计。
四、往来账款审计建议
审计建议是审计人员根据审计情况和有关法律法规,有针对性提出的改进工作的措施及办法。
针对往来账款审计中常出现的问题,给出的审计建议是:
1.加强对单位财务人员的会计培训,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规定约束和规范会计核算行为,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
2.各单位要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严格各项财务手续,堵塞管理中出现的漏洞。
3.增强单位领导的财经法纪意识。
单位领导者要高度重视往来账款的核算,将任职期间债权债务增减变化情况、解决任期内的往来账等一些历史问题作为其经济责任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组织部门在任用、提拔干部时,将其任职期间债权债务增减变化情况、解决任期内的往来账等问题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的硬性指标,防止个别领导为突出个人业绩,增减债权债务,使往来账越滚越多。
4.加强往来账款的核算。
正确设置明细科目,核算内容要真实合法,及时对账、转账,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对于要到期的往来款项及时清理,日常加强对账龄管理,及时与相关单位沟通,防止往来款项长期挂账或个人长期占用公款,杜绝利用往来账户隐藏收入,直接列收列支等。
5.加强外部监督。
行政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及财政、审计部门等要加强对各单位往来款项的监督检查。
对一些单位往来款项长期挂账的问题,督促其及时清理;对利用往来账户隐瞒、截留收入,偷逃税金,转移、挪用专项资金等问题,要进行严肃处理。
[责任编辑:潘洪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