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来账项审计方法与技巧
浅谈往来账核算存在的问题与审计方法

浅谈往来账核算存在的问题与审计方法【摘要】往来账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往来账核算存在着一些问题。
其中主要包括往来账不准确、往来账与实际往来不符、往来账调账频繁等。
针对这些问题,审计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抽查往来账对账单、核对往来往来凭证、检查往来账调整记录等方式来确保往来账的准确性。
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还需要关注往来账是否符合相关法规规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合理、往来账监管是否到位等方面。
往来账核算存在的问题需要审计人员加以重视和解决,只有通过严格的审计方法才能保证往来账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往来账核算存在的问题、审计方法、引言、结论1. 引言1.1 引言往来账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但在实际操作中常常遭遇各种问题,同时审计往来账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本文将就往来账核算存在的问题以及审计方法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企业财务管理和审计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在往来账核算中,常见的问题包括账目不清晰、账务处理不及时、往来账不准确等。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企业财务数据的不准确性,影响企业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甚至可能导致财务风险的暴露。
及时发现并解决往来账核算存在的问题对企业至关重要。
在审计往来账时,审计师需要关注的重点包括账务凭证的真实性、账目的完整性、账目的准确性和账务处理的合规性。
审计师在审计往来账时需遵循一定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如抽样审计、对账审计和事后复核审计等,以确保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往来账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审计方法是企业财务管理和审计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仅通过加强往来账核算管理和严格审计往来账,企业才能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企业的良性发展和健康经营提供有力保障。
2. 正文2.1 往来账核算存在的问题1. 往来账乱记、漏记现象严重:由于往来账是企业与客户之间的重要账目,很容易出现乱记、漏记等情况,导致账目不准确。
2. 往来账对账不及时:在往来账的核算中,企业需要及时对账与客户进行核对,以确保账目的准确性。
审计师如何进行业务往来和应收账款审核

审计师如何进行业务往来和应收账款审核在审计工作中,审计师需要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其中包括业务往来和应收账款审核。
本文将探讨审计师在进行这两项审核工作时应注意的关键步骤和方法。
一、业务往来审核业务往来审核是审计师对企业与业务伙伴之间的交易进行审核的过程。
下面是一些核心步骤:1. 准备工作:审计师首先需要了解企业的业务模式、销售和采购流程以及相关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
这将有助于审计师确定审核的目标和范围。
2. 收集证据:审计师应收集有效的证据来支持业务往来的存在和准确性。
这包括查阅销售合同、采购订单、送货单等相关文件,并与相关方进行确认。
3. 内部控制评估:审计师需要评估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
这包括检查销售和采购流程的合规性、授权程序的完整性以及购买和销售记录的准确性。
4. 风险评估:审计师需要对业务往来中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
例如,企业与某些业务伙伴的交易可能存在关联方交易的风险,需加以特别关注。
5. 多重确认:为了确保业务往来的准确性,审计师可能需要与相关方进行多次确认。
这可以通过电话、邮件或面谈的方式进行。
6. 测试业务往来:审计师应进行一定的抽样测试,以检查业务往来的准确性和实际性。
目的是验证交易发生、金额准确以及是否符合相关准则要求。
7. 记录调查结果:审计师应记录审核过程中的重要发现、验证方法和结果。
这些记录将成为报告的重要依据。
二、应收账款审核应收账款审核是审计师对企业的应收账款进行审核的过程。
下面是一些关键步骤:1. 确认欠款:审计师需要确认企业应收账款的存在和准确性。
这包括核实与客户的对账单、发票和付款通知等文件,并与客户进行确认。
2. 评估坏账准备:审计师需要评估企业是否按照相关准则的要求建立了足够的坏账准备。
这包括检查坏账准备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坏账准备的充足性。
3. 检查回款情况:审计师需要了解企业的回款情况,包括回款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这可以通过对银行对账单和收款记录的核对来实现。
谈谈往来账项审计的方法及策略

统计审计Statistics Audit 一、预付账款的审查预付账款审计要对有关购货合同进行考察,判断其真实性与合法性,对方单位的实际情况,从而确保企业预付账款及采购的真实可靠。
有审计人员曾通过企业预付账款发现相关问题:某大型建筑企业为使自身建筑资质得到增强,提出增资的需求,根据审计规范,应先审计企业的上期出资的到位及使用情况,才能进行增资。
在审计前,审计人员对企业近些年来的报表数据进行查阅,并对该单位主要经营项目、收入、利润等情况进行了解。
报表显示企业每年的预付账款科目余额均较多,建筑企业虽需预付某些工程款,但通过对该企业每年的工程结算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该项科目余额存在问题,从而发现企业首次出资时的大量预付账款的凭证和资金的收付凭证的抽查。
结果发现出资当月存在较大的货币资金数额,其后逐渐减少,并且预付账款也逐渐增。
施工合同在预付账款上的附加缺乏严格,并且主要是个人和该企业进行合同的签订,在之后几年个人与某些单位的预付账款均比较稳定,从而得出该单位抽逃注册资本数额的结论,对这些个人与单位的预付账款进行整理后,审计人员要求前往这些单位和个人处进行询证,然而企业却无法将具体的地址提供出来,最终企业财务人员承认该单位抽逃注册资本数额。
二、应收账款的审查1.了解并测试被审单位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应收账款控制测试,主要以应收账款的职务职能、授权审批的合法性、凭证和记录的充分性、及时上交对账单以及内部审计等为中心进行实施。
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往往以以下方面作为控制测试及评价的重点:(1)是否具备经销售部门核准的销售发票和发运凭证作为应收账款的记录依据;(2)企业对客户对账单的编制、与客户的对账,编表与记录、对应收账款的调整是否根据应收账款明细账的余额而进行,是否分离不相容职务;(3)是否为各部门人员在汇总的记账凭证和各种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作为依据,进行应收账款的总账和明细账户的分别登记,是否由其他人员实施应收账款总账和明细账户的余额的定期核查;(4)企业信用考察部门是否进行应收账款分析表的定期编制,是否将虚列应收账款或死账标记;(5)测试企业老账的催收以及债权的收回情况,以及测试应收账款的各种贷项调整是否得到审批;(6)测试企业的坏账准备金制度是否得到建立。
往来款审计要点

往来款审计要点
1. 嘿,往来款审计要点之一就是要仔细核对每一笔款项的来龙去脉呀!就像你要搞清楚一个人每天都去了哪里干了啥一样。
比如审查销售合同,看看是不是按照合同约定来收款付款。
2. 注意啦,对往来款的账龄分析可重要了哟!这就好比是观察水果有没有变质,时间越久越可能有问题呀。
像对那些长期挂账的往来款就得特别上心,得去深究一下原因。
3. 千万别忘了审计往来款的余额准确性啊!这就跟你核对自己钱包里的钱对不对得上一样重要啊。
查查有没有重复记账或者遗漏记账的情况,这可不能马虎!
4. 你们知道吗,对往来款的对方单位也要好好审查呀!这就好像交朋友要了解对方的为人一样。
看看对方单位是否可靠,会不会耍赖皮啥的,比如有没有不良信用记录。
5. 还有呀,对往来款的凭证审查也不能马虎哦!这就像是检查每件商品的合格证一样。
仔细看看那些凭证是不是真实有效,有没有伪造的嫌疑。
6. 要特别关注往来款的异常波动呀!这就如同发现天气突然变得很奇怪,肯定有啥情况发生了。
比如突然增加或减少很多往来款,那可得好好调查一番原因。
7. 别忘了审计往来款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呀!就像给一个房子检查它的安全防护措施够不够完善一样。
看看有没有漏洞,能不能防范风险。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往来款审计要点真的很多,每一个都不能忽视,只有认真仔细全面地进行审计,才能确保往来款的准确和可靠,避免出现问题呀!。
往来账的审计技巧

往来账的审计技巧实际工作中,有些审计人员对往来账的审计重视不够,主要原因是往来账项的许多经济业务并不直接地表现为收入、成本、利润等敏感指标,而且往来账内容多、项目杂、发生频繁,取证困难,易造成审计人员采用偷懒的方法,或回避往来账的检查,或用小样本抽样的方法泛泛地审计往来账项。
下面,略谈往来账审计的“小技巧”:一、从往来账二级科目名称上判断往来账核算的正确性,推断对往来账审计的重点事项根据往来账会计科目核算的性质,所有往来账的明细科目都有明确的核算对象,也就是说,会计科目反映的内容与其名称应该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核算对象应该有所指,否则就属于审计的重点事项。
如往来科目的明细科目中出现“其它”、“暂挂款”、“暂收(付)款”、“其它科目转来”等没有明确特指的对象;一级往来科目的明细科目中出现若干同一单位或个人挂账;明细账的挂账科目性质与一级往来的核算内容极不相符等。
若被审计单位往来账中出现以上这些经济事项,应该在审计时予以充分关注。
二、特别关注长期不发生增减借贷变化的呆滞往来账项和偶然发生大额往来账项不同的往来账明细科目都有且惟一的经济对象,内容上反映与此对象之间经常性的、相对固定的经济活动。
只发生了一笔或很少几笔业务后便长期挂账的客户,就可能存在信用危机,其在往来明细科目中的反映自然就应成为审计重点。
值得重点关注是它的形成、变化有可能带有违规、违法性质,也有可能带来一定的经营风险。
如隐瞒收入、少摊成本费用、出租出借银行账户、私分侵吞公款、巨额坏账、账外资金体外循环等。
三、符合性测试与实质性测试并重,减轻对往来账项函证的期望值与其他会计科目审计手法不同,往来账科目的审计对符合性测试有较强的依赖性,即使是在实质性测试时也必须使用符合性测试。
由于往来类科目的发生额大多与流动性的现金有关,经济活动中大量的资金收付过程大多是往来账项增减变动的结果。
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好了往来账也就管好了企业的现金流入与流出。
在对相关的往来账项进行实质性审计时都应对照相关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符合性测试。
往来账的审计技巧

往来账的审计技巧往来账是一种常见的会计账户,用于记录公司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交易往来,包括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
审计往来账是审计师在进行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帮助审计师了解公司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财务交易情况,准确评估公司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真实性和充分性。
以下是审计往来账的一些技巧:2.检查凭证和账务记录:审计师需检查往来交易的凭证和账务记录,包括发票、收据、付款凭证等。
需要核实发票、收据等凭证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确保账务记录与实际交易一致。
3.核实应收账款:审计师需要核实公司的应收账款余额。
可以通过复核销售发票、对账单、账龄分析等方式来确认应收账款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同时,需要关注应收账款的账龄,检查是否存在逾期和坏账的情况。
4.核实应付账款:审计师需要核实公司的应付账款余额。
可以通过复核采购发票、对账单、账龄分析等方式来确认应付账款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同时,需要关注应付账款的账龄,检查是否存在逾期和未支付的情况。
5.检查往来交易的合规性:审计师需要检查往来交易的合规性,包括交易是否符合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相关法规,并且是否经过适当的授权和核准。
这可以通过审查相关文档和记录,以及与相关部门或人员进行沟通来完成。
6.考虑关联交易:如果存在涉及公司和其股东、高级管理人员或其他关联方的往来交易,审计师需要特别关注这些交易的合理性和真实性。
需要核实这些交易是否符合公平交易原则,是否经过审批和公示,并且是否明确披露在财务报表中。
7.考虑往来账总结的准确性:审计师需要确保往来账总结和核算的准确性。
可以通过与总账的核对,以及与其他相关会计科目的关联性检查来确认总结数的准确性。
8.考虑非货币性交易:审计师需要注意非货币性交易的审计,如物物交换、赠与、债转股等。
这些交易需要特别注重交易的公正性、准确性和披露情况。
9.关注逾期和坏账:审计师需要关注逾期和坏账的情况,并评估公司对这些风险的控制和防范措施。
往来账款内部审计制度

往来账款内部审计制度一、总则(一)为了加强企业内部管理,规范往来账款的核算和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财务制度,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及所属各单位的往来账款内部审计工作。
(三)往来账款是指企业在经济业务活动中形成的应收款项、应付款项、预收款项、预付款项等。
二、审计目的和范围(一)审计目的1、核实往来账款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准确性。
2、检查往来账款的核算和管理是否符合企业财务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3、发现和纠正往来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防范财务风险。
(二)审计范围1、包括企业与外部单位之间的往来账款,以及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往来账款。
2、涵盖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等所有往来账款科目。
三、审计程序和方法(一)审计程序1、制定审计计划,明确审计目标、范围、重点和时间安排。
2、收集和审查相关资料,包括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合同、协议等。
3、进行账项核对,包括总账与明细账、明细账与相关凭证、往来账款与对方单位的对账记录等。
4、实施函证程序,对重要的往来账款向对方单位发函询证。
5、对异常往来账款进行调查和分析,查明原因。
6、撰写审计报告,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
(二)审计方法1、采用审阅法、核对法、分析法、函证法等审计方法。
2、运用财务分析工具,对往来账款的账龄、周转率等指标进行分析。
四、应收账款审计(一)审查应收账款的形成是否合法、合规,手续是否完备。
(二)检查应收账款的核算是否准确,是否按照客户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三)核实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是否准确,是否及时计提坏账准备。
(四)关注逾期应收账款的催收情况,审查是否制定有效的催收措施。
(五)审查应收账款的核销是否经过适当的审批程序,是否存在违规核销的情况。
五、应付账款审计(一)检查应付账款的形成是否真实、合法,是否存在虚列应付账款的情况。
往来科目审计的通用方法

往来科目审计的通用方法一、往来科目的核算范围往来科目包括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
二、往来科目会计核算的特点往来科目不同于其他科目,它们需要按具体的债务人,债权人列示,公司财务通常通过二级科目或者客户/供应商/往来辅助核算来体现具体的债权债务人。
三、往来科目审计程序概要1、明确往来科目具体的对象(债权人/债务人)规范的公司往来核算时会明确具体的债权人/债务人信息,债权人/债务人如果是单位的时候需要体现出该单位的全称,债权人/债务人是个人的需要体现该自然人的全名,并且债权人/债务人是唯一的。
部分不规范的公司往来核算时会出现债权人/债务人不明确,通常会出现如下不规范的情形:(1)、债权人/债务人为单位的未体现出单位的全称,导致对象并不唯一。
(2)、债权人/债务人核算的出现A(B)的情况,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A和B是一个实际控制人,A是B的曾用名称,A是B的实际控制人。
2、明确往来科目的款项性质只有了解清楚往来款项的性质(挂账的原因),才能判断出往来挂账的总体合理性,往来的款项性质一般可以由如下几种方式获取:(1)、让企业列明所有往来款项的性质,让企业做选择题即列示出常见款项性质让企业进行选择,审计人员拿到款项性质清单后需要对其再判断(根据获取的相关合同及其他资料),禁止未经判断直接引用客户提供的信息。
(2)、审计人员自行根据明细账逐个识别该款项的性质。
对于款项性质异常的明细需要执行进一步程序判断其准确性。
3、划分往来的账龄往来账龄的具体划分及校验方法已单独做专题讲解,此处重点说明的是账龄合理性的判断,审计人员不能仅仅做数字的搬运工,对账龄进行识别后需要结合形成该债权债务的相关的文件(比如采购/销售合同,资金拆借合同)以及企业及行业的通常情况,进一步分析主要债权人/债务人账龄合理性,对于账龄异常的明细执行进一步的审计程序判断其准确性。
4、对往来余额进行函证及替代测试在综合分析款项性质、账龄及余额合理的基础上,对期末余额进行外部验证,询证函的制作及函证的控制已制作单独的专题进行讲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往来账项审计方法与技巧
往来账项审计主要包括对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预收账款的审计。
在审计中经常会遇到往来账的问题,因为往来账既与收入、成本有关,又与潜盈、潜亏相连,同时往来账中也隐藏有各类管理问题。
因此,搞好往来账审计对于厘清债权债务,摸清企业家底,保护企业资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往来账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收入、成本挂账
1.利用“应收账款”账户虚列收入。
一些经济效益不好的企业,领导为了表现政绩,就通过虚开发票、虚假工程结算等手段虚增利润,以完成经营考核指标。
2.利用“预收账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等账户隐藏收入。
效益较好的企业,为了少交税,或平衡收支,或为下一年度留“口袋”,把收入挂在“预收账款”或“应付账款”里,不做收入处理,人为调减利润。
3.利用“预付账款”、“待摊费用”等账户将成本费用挂账。
一些效益不好的企业,在完不成经营指标时,将生产成本不进行账务处理,而挂入“预付账款”、“待摊费用”等账户,人为调增利润,为上级考核、提拔、任用等捞取政绩。
4.一些效益较好的企业,利用“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等账户虚列费用,加大成本,人为调减利润。
5.以上各种情况的组合。
如为了调增利润同时调增收入、调减成本,或为了调减利润同时调减收入、调增成本等。
(二)潜盈、潜亏挂账
1.有的单位应付款项挂账多年,且明细科目不符合会计核算的要求,款项付不出去,形成潜盈。
如其他应付款-教育培训费、借聘费或劳务费等。
2.有的单位提供商品、劳务等形成的债权,在已明知债务人破产、撤销等情况下,不对账务进行处理,形成潜亏挂账。
3.有的单位的预付工程款、材料款等,现实情况已经证明收回的可能性很小,也不进行账务处理,形成潜亏挂账。
4.一些经济效益好的单位,利用应付款项账户来回冲账、调账,且调账依据不充分,其目的是人为调节利润。
(三)核算、管理方面的问题
1.单方调增或调减往来账项,使横向单位之间(兄弟单位)或纵向单位之间(上下级单位)往来对不上账,形成债权或债务不实。
2.将罚没款、捐赠、其他额外收入截留,挂入往来账户,形成账内“小金库”。
3.在没有购销合同或结算资料不齐全的情况下,盲目付款,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
4.通常情况下,应收款项余额应在借方,应付款项余额应在贷方,但有些被审单位往来账借贷方余额与正常规律有悖,不能真实反映资产负债。
5.有些单位将上级拨款或上级拨入资金挂入其他应付款,不能真实反映权益。
二、往来账的审计查证方法
(一)收入、成本挂账常见问题的查证方法
1.“逆查法”。
充分利用会计报表,通过对报表、总账与明细账及相关资料的核对,发现问题。
我们在某实业公司审计时,通过对资产负债表中应收、应付项目年初与年末余额的对比,发现预收账款数额变化较大。
据此,我们对基层单位报表进行了汇总分析,发现产生变化的原因在其下属的工程公司。
又通过对投资计划、工程合同及已完工部分的资料计算分析,查出预收工程款3000万元,按完工百分比法应在当年确认收入,而该单位却在预收账款中核算。
2.从往来账当年发生情况入手。
重点查阅金额大且具有代表性的凭证,发现疑点再查阅核算内容,追查预收或应付款中收入挂账的问题。
在某工业公司审计时发现,2001年转2002年“预收账款—氧气票”贷方余额94万元。
带着疑问我们审查了该明细账中金额较大的几笔凭证,发现该单位收到用户购货款时,发给用户氧气票,账务处理为借“货币资金”贷“预收账款”,待用户拿氧气票来领货时才确认收入。
预收账款年末余额为收款尚未付货金额,即未确认的收入。
2002年该单位改变了核算方法,即收到购货款不论是否发货均确认收入。
这样,2001年转至2002年的预收账款余额应确认为收入。
3.对相互之间提供商品或劳务的单位,通过往来挂账的横向比较,可以发现少计收入、少计成本或虚增收入的问题。
如某供暖单位2002年末“应收账款”挂应收某多种经营单位供热费290万元。
通过核对,多种经营单位没有挂账。
经分析,可能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多种经营单位少计成本,一是供暖单位虚增收入。
为落实清楚,我们认真核对了供暖单位的损益,发现该单位效益较好,赊销情况不多,没有必要虚增收入。
依此判断,应该是多种经营单位少进成本。
(二)潜盈、潜亏挂账常见问题的查证方法
1.应收、应付款项当年挂账金额较大的,应结合明细账摘要,认真分析,发现疑点,确定问题。
在某公司审计时发现,该单位往来账金额很大,其应收、应付都在亿元以上。
翻阅往来明细账时,对年末新挂账的“应收账款—某建材公司”1776万元产生了疑问,经调阅凭证,详细分析,并找会计人员了解情况,得知该工程核减额较大,预付款已超过工程审定造价,收回相当困难。
所以,年末该公司只好将多付的工程款挂账。
2.应收款项在企业流动资产中的比例过大,说明与其相关的企业大量占用该企业流动资金。
这既不利于企业资金周转,也不利于企业正常生产,尤其三年以上的应收款项不能得到及时签认,坏账的可能性就很大。
这样就应该对金额大、账龄长的应收款项详查、细查。
如有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为了扩大销售盲目采用赊销策略去挤占市场,只注重账面收入,忽视了大量被客户拖欠占用的流动资金能否收回的问题,而且大量赊销收入直接列入经营成果,企业为此需缴纳增值税,使企业动用有限的流动资金垫付未实现的利税。
这种既不考虑赊账资金的时间价值,也不估计应收账款可能带来的机会成本,不加选择地扩大商业信用,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和潜在的经营风险。
3.认真分析往来账户与有关科目之间的大额结转,对结转依据不充分的,应查阅当年发生业务,查清事实。
某公司是某集团的盈利大户,在查看某公司往来明细账时,发现“其他应付款-上交利润”科目2002年末余额为284万元。
为了理清形成原因,我们仔细核查了2002年以前年度的有关科目的结转,发现该余额是由2000年末利润分配余额转入,通过核实,该单位承认为利润挂账。
(三)核算、管理等常见问题的查证方法
1.通过上下级单位之间的往来账余额核对,尤其是连续几年都相差相同数额且金额较大的,一定要在两家分别认真核实,找到突破口。
我们在某公司审计时,通过对该公司与其下属化工厂应收、应付款项的核对发现,2001年、2002年的余额都相差1403万元,经向会计人员了解后才知道,化工厂在2001年以前,将欠该公司的流动资金借款中的1403万元单方转做实收资本处理,致使化工厂债务不实。
2.往来账审计中,对以前年度挂账,当年大额支付货币资金的情况,应予特别关注。
首先看挂账依据是否充分,再看付款凭证附件中,核算资料是否齐全,从中发现问题。
我们在某多种经营单位审计中发现,2001—2002年对外付款金额较大,且多为以前年度挂账,所以查账时把重点放在付款上,查出两年无合同付款金额共计3479.91万元。
合同是购销活动发生质量问题时,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无合同付款存在极大的经营风险。
3.往来账审计中,如果发现有关科目余额与正常情况不一样,应仔细核对当年的业务,如果
当年借贷方发生额并没有导致负数金额产生,就应仔细审计上一年的经济业务,从往来疑点入手,追根朔源,一查到底,就会发现问题的症结。
在某公司审计时,查其2001年的往来明细账,发现“其他应付款—某单位”年末为借方余额330.50元,有悖常规。
因此,我们调阅档案资料,一直查到1996年,发现1996年末余额与1997年初余额对不上。
通过了解得知,1996年还有一套账并过来,两套账合并后,该科目为借方余额330.50元。
到此,查出该单位1996年以前存在两套账的问题。
总之,往来账审计的方法技巧很多,只要勤于动脑,善于总结,就会摸索并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