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归纳
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反应热与焓变:△H=H(产物)-H(反应物)2、反应热与物质能量的关系3、反应热与键能的关系△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4、常见的吸热、放热反应⑴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燃烧反应 ④多数的化合反应 ⑤铝热反应⑵常见的吸热反应①多数的分解反应 ② 2NH 4Cl(s)+Ba(OH)2·8H 2O(s)=BaCl 2+2NH 3+10H 2O③ C(s)+ H 2O(g) 高温 CO+H 2 ④CO 2+ C 高温2 CO5、反应条件与吸热、放热的关系: 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与反应的条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取决与反应物和产物具有的总能量(或焓)的相对大小。
6、书写热化学方程式除了遵循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放热反应△H 为“-”,吸热反应△H 为“+”,△H 的单位为kJ/mol②反应热△H 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因此应注意△H 的测定条件;绝大多数化学反应的△H 是在298K 、101Pa 下测定的,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
③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系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分数或小数。
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反应已完成的数量,所以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计量数必须与△H 相对应;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7、利用盖斯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8、电极反应的书写:活性电极:电极本身失电子能量 反应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 反应过程 总能量 总能量⑴电解: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发生氧化反应惰性电极:溶液中阴离子失电子(放电顺序:I->Br->Cl->OH-)阴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发生还原反应,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放电顺序:Ag+>Cu2+>H+)注意问题:①书写电极反应式时,要用实际放电的离子.......来表示②电解反应的总方程式要注明“通电”③若电极反应中的离子来自与水或其他弱电解质的电离,则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中要用化学式表示⑵原电池:负极:负极本身失电子,M→Mn+ +ne-① 溶液中阳离子得电子Nm++me-→N正极:2H++2e-→H2↑②负极与电解质溶液不能直接反应:O2+4e-+2H2O→4OH-(即发生吸氧腐蚀)书写电极反应时要注意电极产物与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是否反应,若反应,则在电极反应中应写最终产物。
《选修4_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整理
《选修4_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整理1.化学反应基本概念-化学反应:指一种或多种物质之间发生物质或能量转化的过程。
-反应物:参与反应的起始物质。
-生成物:反应物转化为的新的物质。
-反应物质的种类:元素、化合物、离子等。
-反应物质在反应中的相对反应程度:反应速率。
2.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指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浓度、压力、温度等不再发生可观测的变化的状态。
- 平衡原理:Le Chatelier原理,认为当外界条件改变时,系统会调整以抵消这种改变。
-平衡常数:用于描述反应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平衡常数与反应方程式:Kc表示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物浓度与生成物浓度之间的关系;Kp表示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物分压与生成物分压之间的关系。
3.化学反应速率-反应速率: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物产生的速率。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反应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加。
-反应速率与催化剂之间的关系: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但不参与反应本身。
4.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平衡常数与反应速率:平衡常数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平衡与速率之间的平衡条件:在平衡状态下,反应物的浓度、生成物的浓度以及反应速率保持不变。
5.化学反应的方向性-正向反应:从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反应过程。
-反向反应:从生成物转化为反应物的反应过程。
-反应的方向性与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平衡常数大于1,正向反应偏向生成物;平衡常数小于1,正向反应偏向反应物。
6.化学反应的影响因素-温度: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加,化学反应更快进行。
-反应浓度: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
7.化学反应类型-双反应:A+B→C+D。
-多反应:A+B→C,C→D。
-逆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存在正向反应和反向反应。
以上是《选修4_化学反应原理》课程中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通过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化学平衡的原理、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以及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大全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大全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考点1: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1、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的区别特别注意: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与反应的条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决定于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或焓)的相对大小。
2、常见的放热反应①一切燃烧反应;②活泼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③酸碱中和反应;④铝热反应;⑤大多数化合反应(但有些化合反应是吸热反应,如:N2+O2=2NO,CO2+C=2CO等均为吸热反应)。
3、常见的吸热反应①Ba(OH)2·8H2O与NH4Cl反应;②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③等也是吸热反应;④水解反应考点2:反应热计算的依据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与反应物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计算ΔH=E生成物-E反应物。
3.根据键能计算Δ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4.根据盖斯定律计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时的反应热是相同的。
温馨提示:①盖斯定律的主要用途是用已知反应的反应热来推知相关反应的反应热。
②热化学方程式之间的“+”“-”等数学运算,对应ΔH也进行“+”“-”等数学计算。
5.根据物质燃烧放热数值计算:Q(放)=n(可燃物)×|ΔH|。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考点1: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___________。
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表达式:___________ 。
其常用的单位是__________ 、或__________ 。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内因(主要因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2)外因(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一个条件)3、理论解释——有效碰撞理论(1)活化分子、活化能、有效碰撞①活化分子: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
②活化能:如图图中:E1为正反应的活化能,使用催化剂时的活化能为E3,反应热为E1-E2。
高中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变化量。
2.速率常数(k):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式为v=k[A]^m[B]^n,其中m和n为反应物的反应级数,k为速率常数。
3.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温度、浓度、催化剂、表面积等。
二、反应机理1.反应机理:反应过程中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应的具体过程。
2.反应中间体:反应过程中生成的短暂存在的中间物质。
3.反应活化能:反应物转化为反应产物所需要的最小能量。
三、反应平衡常数1.反应平衡常数(K):反应物和产物在反应平衡时的浓度比。
2.平衡常数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式:K=[C]^c[D]^d/[A]^a[B]^b,其中a、b、c、d为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计量数。
3.影响平衡常数的因素:温度、压力、浓度等。
四、化学平衡1.化学平衡:反应物和产物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2.平衡常数与化学平衡的关系式:K=产品浓度之积/反应物浓度之积。
3.化学平衡的移动:通过改变反应物浓度、温度、压力等条件可以使化学平衡向产物或反应物方向移动。
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反应快慢的指标,它表示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量变化。
速率可以通过单位时间内反应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计算公式为v=Δc/Δt(υ:平均速率,Δc:浓度变化,Δt:时间),单位为XXX)。
影响速率的因素包括决定因素(反应物的性质)和条件因素(反应所处的条件)。
对于固体和液体参与的反应,由于压强的变化对浓度几乎无影响,可以认为反应速率不变。
惰性气体对速率的影响取决于反应体系的恒温恒容或恒温恒体状态。
在恒温恒容状态下,充入惰性气体会使总压增大,但各分压不变,各物质浓度不变,因此反应速率不变。
在恒温恒体状态下,充入惰性气体会使体积增大,各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化学平衡是指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进行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组成成分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特征包括逆、等、动、定、变。
《化学反应原理》全册知识点归纳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归纳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一、焓变反应热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焓变(△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⑴符号——△H;⑵单位——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键能越大,物质所含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键能越小,物质所含能量越高,物质越不稳定。
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放出的热量>吸收的热量);△H为“-”或△H<0。
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吸收的热量>放出的热量)△H为“+”或△H>0。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钠与水的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 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盐的水解二、热化学方程式1.能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叫热化学方程式。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⑴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⑵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对于25℃、101 kPa时进行的反应可以不注明)。
⑷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⑸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
三、燃烧热1.概念: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2.注意点:⑴研究条件:25 ℃,101 kPa。
⑵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化合物。
⑶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
⑷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
(△H<0,单位kJ/mol)四、中和热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完整版)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反应热与焓变:△H=H(产物)-H(反应物)2、反应热与物质能量的关系3、反应热与键能的关系△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4、常见的吸热、放热反应⑴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燃烧反应 ④多数的化合反应 ⑤铝热反应⑵常见的吸热反应①多数的分解反应 ② 2NH 4Cl(s)+Ba(OH)2·8H 2O(s)=BaCl 2+2NH 3+10H 2O③ C(s)+ H 2O(g) 高温 CO+H 2 ④CO 2+ C 高温2 CO5、反应条件与吸热、放热的关系: 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与反应的条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取决与反应物和产物具有的总能量(或焓)的相对大小。
6、书写热化学方程式除了遵循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放热反应△H 为“-”,吸热反应△H 为“+”,△H 的单位为kJ/mol②反应热△H 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因此应注意△H 的测定条件;绝大多数化学反应的△H 是在298K 、101Pa 下测定的,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
③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系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分数或小数。
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反应已完成的数量,所以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计量数必须与△H 相对应;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7、利用盖斯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8、电极反应的书写:活性电极:电极本身失电子能量 反应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 反应过程 总能量 总能量⑴电解: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发生氧化反应惰性电极:溶液中阴离子失电子(放电顺序:I->Br->Cl->OH-)阴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发生还原反应,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放电顺序:Ag+>Cu2+>H+)注意问题:①书写电极反应式时,要用实际放电的离子.......来表示②电解反应的总方程式要注明“通电”③若电极反应中的离子来自与水或其他弱电解质的电离,则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中要用化学式表示⑵原电池:负极:负极本身失电子,M→Mn+ +ne-① 溶液中阳离子得电子Nm++me-→N正极:2H++2e-→H2↑②负极与电解质溶液不能直接反应:O2+4e-+2H2O→4OH-(即发生吸氧腐蚀)书写电极反应时要注意电极产物与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是否反应,若反应,则在电极反应中应写最终产物。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一热力学原理
1、热力学第一定律(熵定律):所有的自然过程都是朝着极大熵(ΔS≥0)的方向
发展的,也就是比较随机化的方向发展的。
2、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处理系统所有形式的能量(包括热能、机械
能等)总量不变,只会以另一种形式释放和转化。
3、热力学第三定律(温度量定律):温度是一个绝对量,温度越高,绝对熵就越大。
二化学动力学原理
1、催化原理: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但不会改变反应的方向,也不会影响反应
的热化学原理。
2、平衡原理:动力学过程的反应速率有限,最终会趋向平衡,此时反应的反应路线(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比例关系)就确定了,此时反应的速率为零。
3、反应速率定律:反应物的浓度大小和反应速率大小成正比;反应物的浓度变化会
影响反应速率;反应物的浓度式不同,反应速率也不同。
4、分子模型定律:反应物间共存时,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可能性越大,反应速率也
越大;分子间相互作用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反应速率也会受影响;某些环境条件有利于某
种特定反应的发生,某些环境条件则会使反应速率受到影响。
三吸收原理
吸收反应是指物质在一定气体压力或溶液浓度等环境条件下,吸取某种溶液中的特定
物质,而发生反应的一种过程,其中吸收剂在改变其构成或结构的情况下,吸收这些特定
物质而形成特定化合物。
吸收反应可以分为物质间吸收(离子质吸收或不离子质吸收)和
物质离子吸收两种。
四酸/碱的电离原理
酸的电离:当酸分子在水溶液中中断,极离子会脱水而成原子或离子,称为酸的电离,结果导致pH值降低。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1.化学反应的定义和特征: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
化学反应一般可以分为有机反应和无机反应两大类。
有机反应是指有机物之间或有机物和无机物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而无机反应则是指无机物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具有可逆性、有条件性、速率性和物质守恒性的特征。
2.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化学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化学方程式通常由反应物、产物和反应条件三部分组成。
反应物在反应前存在,而产物在反应后生成。
反应条件包括温度、压力、催化剂等。
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之间的摩尔比称为化学反应的反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比。
3.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化学反应进展的快慢程度。
反应速率可以通过反应物浓度的变化率来衡量。
一般来说,反应速率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反应速率受到温度、压力、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4.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化学反应的速率可以用速率方程来描述。
速率方程是表示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速率方程通常具有一定的指数关系。
例如,对于一级反应来说,速率方程可以写成r=k[A],其中r为反应速率,k为速率常数,[A]为反应物A的浓度。
5.化学平衡: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会达到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是指反应物浓度和产物浓度不再发生明显变化的状态。
在化学平衡状态下,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的速率相等。
化学平衡可以用平衡常数来描述,平衡常数是反应物浓度和产物浓度的比值的乘积,不同反应具有不同的平衡常数。
6.动力学和热力学:化学反应的研究可以从动力学和热力学两个方面进行。
动力学研究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而热力学研究反应的放热、熵变等热学性质。
动力学和热力学的研究对于理解和控制化学反应过程至关重要。
7.催化剂:催化剂是能够加速反应速率的物质,它不直接参与反应,但可以通过改变反应物的活化能来提高反应速率。
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催化剂在工业生产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能够节省能源、改善产物质量等。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化学反应原理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许多关键的概念和理论,对于理解化学反应的发生、方向、速率以及能量变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化学反应原理相关知识点的详细总结。
一、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
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浓度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减慢。
这是因为浓度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的几率增加,从而加快了反应速率。
2、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减小容器体积),反应速率加快;减小压强(增大容器体积),反应速率减慢。
需要注意的是,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际上是通过改变气体的浓度来实现的。
3、温度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慢。
一般来说,温度每升高 10℃,反应速率通常增大到原来的 2 4 倍。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更多的分子成为活化分子,有效碰撞的几率增加。
4、催化剂使用催化剂能显著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正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负催化剂能减慢反应速率。
催化剂通过改变反应的路径,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使更多的分子能够在较低的能量条件下发生反应。
5、其他因素固体表面积、光照、超声波、电磁波等也会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
例如,增大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能够增加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二、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中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1、化学平衡的特征(1)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2)等: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3)动: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反应仍在进行,只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4)定: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恒定。
(5)变: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原平衡会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
高二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归纳
高二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归纳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一、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1.反应热的概念: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
用符号q表示。
2反应热、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之间的关系。
q>0时,反应为吸热反应;q<0时,反应为放热反应。
3反应热的测定测定反应热的仪器为量热计,可测出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根据体系的热容可计算出反应热,计算公式如下:q=-ct2-t1式中c表示体系的热容,t1、t2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体系的温度。
实验室经常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2.化学反应的焓变1反应焓变物质的能量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可以用一个叫做“焓”的物理量来描述。
符号为h,单位为kJ·mol-1。
反应产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称为反应焓变,用δh表示。
2 H和反应热Q之间的反应焓变δ关系。
对于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若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则该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焓变,其数学表达式为:qp=δh=h反应产物-h反应物。
3反应焓变与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关系:δh>0,反应吸收能量,为吸热反应。
δ当h<0时,反应释放能量,这是一个放热反应。
4反应焓变与热化学方程式:同时表示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和反应焓变化的化学方程式称为热化学方程式,如:H2G+o2g=h2ol;δh298k=-285.8kj·mol-1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以下几点:① 物质的聚集状态应在化学式后显示:固体s、液体L、气体g和溶液aq。
②化学方程式后面写上反应焓变δh,δh的单位是j·mol-1或kj·mol-1,且δh 后注明反应温度。
③ 热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系数增加了一倍,δH的值也相应增加了一倍。
3、反应焓变的计算1气体定律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焓变一样,这一规律称为盖斯定律。
高三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汇总
三、燃烧热、热值与中和热: 1.燃烧热:在1atm下, 1mol物质完全燃烧的反应热叫做该物质的标准 燃烧热。(物质完全燃烧是指含有的氮元素转化为N2(g),氢元素转 化为H2O(l) ,碳元素转化为CO2(g) 2、热值:在1atm下, 1g物质完全燃烧的反应热叫做该物质的热值。 (糖类、脂肪、蛋白质中热值最高的是脂肪) 3、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的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无沉淀 或气体生成)的反应热。 H+(aq) + OH - (aq) == H 2O(l) ; △H= —57.3kJ/mol 注意:(1)稀硫酸和稀Ba(OH)2 反应生成1molH2O时: (2)浓硫酸的稀NaOH反应生成1molH2O时: (3)有稀的弱酸或弱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时:
四、反应热的测定: 1、用量热计进行测定 2、盖斯定律及其应用:一个化学反应,不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 其总的热效应是完全相同的。 例题: 科学家盖斯曾提出: “不管化学过程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 这个总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 利用盖斯定律可测某些特别反应的热效应。 3、利用键能进行计算:
吸热反应的发生
不一定需要加热 才能进行。
燃烧反应
{ 常见的
放热反 应
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 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CaO(Na 2O、Na2O2 ) 与水的反应
浓酸与强碱溶于水
注意: 放热反应不一定常温下 就自发进行,可能需要 加热或点燃条件。
2、焓变: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反应的焓 变。
二、热化学方程式 1. 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能表示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 量变化。 2.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的注意点 (1)需注明ΔH的“+”与“—”,“ +”表示,“—”表示;比较ΔH的大小时, 要考虑ΔH的正负。 (2)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g、 l 、s、aq ( 3)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因此,可以 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但系数与ΔH的值一定要相对应。 (4)要注明反应温度和压强, 但中学化学中所用ΔH的数据一般都是在 101kPa 和25℃时的数据,因此可不特别注明; (5)对于可逆反应,其ΔH同样要与系数相对应,但若按系数投料反应,则 由于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完全,其反应热的数值会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H的数值要小。
《选修4_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整理(超全)
高三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知识清单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一、焓变、反应热要点一:反应热(焓变)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用热量来描述,叫做反应热,又称焓变,符号为ΔH,单位为kJ/mol,规定放热反应的ΔH为“—”,吸热反应的ΔH为“+”。
特别提醒:(1)描述此概念时,无论是用“反应热”、“焓变”或“ ΔH”表示,其后所用的数值必须带“+”或“—”。
(2)单位是kJ/mol,而不是kJ,热量的单位是kJ。
(3)在比较大小时,所带“+”“—”符号均参入比较。
要点二: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1.放热反应的ΔH为“—”或ΔH<0 ;吸热反应的ΔH为“+”或ΔH >0 ∆H=E(生成物的总能量)-E(反应物的总能量)∆H=E(反应物的键能)- E(生成物的键能)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①放热反应: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
②吸热反应: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的反应3.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4.通过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可用来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稳定性。
如C(石墨,s) C(金刚石,s)△H3= +1.9kJ/mol,该反应为吸热反应,金刚石的能量高,石墨比金属石稳定。
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除了遵循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的数值和符号可能不同,因此必须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用s、l、g分别表示固体、液体和气体,而不标“↓、↑”。
2.△H只能写在热化学方程式的右边,用空格隔开,△H值“—” 表示放热反应,△H 值“+”表示吸热反应;单位为“kJ/mol”。
3.△H的值要与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H也要加倍。
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
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1.化学反应速率: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产物生成的物质的量。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包括浓度、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的作用等。
2.反应机理:反应机理是指化学反应中的中间体和过渡态的产生、消失和转化的过程。
理解反应机理有助于揭示反应的本质和规律。
3.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浓度、压力和温度达到一定比例,并且它们的物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平衡常数反映了在平衡条件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之间的关系。
二、反应动力学1.反应速率方程:反应速率方程描述了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确定反应速率方程的指数、速率常数和速率常数方程等。
2.反应速率常数:反应速率常数是指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比例系数。
它受到温度、催化剂和反应条件的影响。
3.反应级数:反应级数是指反应速率方程中各个反应物的指数。
通过实验数据可以确定反应级数,从而了解反应的复杂程度。
4.速率常数方程:速率常数方程是描述反应速率常数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它常用于计算反应速率常数在不同温度下的数值。
5.反应活化能:反应活化能是指反应物转化为产物所需的最小能量。
它可以通过速率常数和速率常数方程计算出来。
6.反应速率控制步骤:反应速率控制步骤是指在复杂的反应中,最慢的步骤决定整个反应的速率。
理解反应速率控制步骤有助于解释反应的速率规律和优化反应条件。
三、化学平衡1.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常数是指在特定温度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之间的比例。
它可以通过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来计算。
2.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平衡常数与温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可以用于预测在不同温度下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变化。
3.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温度、压力、浓度和物质的添加等因素都会影响化学平衡。
根据Le Chatelier原理,平衡系统会通过调整反应条件来保持平衡。
4.平衡转移:平衡转移是指通过改变反应条件,使得化学平衡向预期方向转移的过程。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整理(超全)
高三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知识清单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一、焓变、反应热要点一:反应热(焓变)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用热量来描述,叫做反应热,又称焓变,符号为ΔH,单位为kJ/mol,规定放热反应的ΔH为“—”,吸热反应的ΔH为“+”。
特别提醒:(1)描述此概念时,无论是用“反应热”、“焓变”或“ ΔH”表示,其后所用的数值必须带“+”或“—”。
(2)单位是kJ/mol,而不是kJ,热量的单位是kJ。
(3)在比较大小时,所带“+”“—”符号均参入比较。
要点二: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1.放热反应的ΔH为“—”或ΔH<0 ;吸热反应的ΔH为“+”或ΔH >0 ∆H=E(生成物的总能量)-E(反应物的总能量)∆H=E(反应物的键能)- E(生成物的键能)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①放热反应: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
②吸热反应: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的反应3.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4.通过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可用来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稳定性。
如C(石墨,s) C(金刚石,s)△H3= +1.9kJ/mol,该反应为吸热反应,金刚石的能量高,石墨比金属石稳定。
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除了遵循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的数值和符号可能不同,因此必须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用s、l、g分别表示固体、液体和气体,而不标“↓、↑”。
2.△H只能写在热化学方程式的右边,用空格隔开,△H值“—” 表示放热反应,△H 值“+”表示吸热反应;单位为“kJ/mol”。
3.△H的值要与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H也要加倍。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是高中化学选修课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介绍了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以及溶解度等相关知识。
以下是对该课程的详细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反应基本概念1.化学反应的定义:化学反应是指原有物质(反应物)发生化学变化而生成新物质(生成物)的过程。
2.化学反应的要素:反应物、生成物、化学方程式。
3.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双替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二、化学反应速率1.定义:化学反应速率是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变化量与该时间的比值。
2.影响因素:-反应物浓度: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温度: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反应速率越快;-催化剂: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表面积:固体反应中颗粒越细,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三、化学平衡1.动态平衡:化学反应在特定条件下,反应物的浓度与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一定比例,且正反应和反向反应同时进行。
2.平衡常数:平衡时,反应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之间的比值为一个常数,称为平衡常数(K)。
3.影响平衡位置的因素:-反应物浓度:增加反应物浓度,平衡向生成物方向移动,反之向反应物方向移动;-温度:增加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反之向放热方向移动;-压力(对气体反应):增加压力,平衡向分子数较少的一侧移动,反之向分子数较多的一侧移动;-催化剂:催化剂不影响平衡位置,只能加快平衡达到的速度。
四、溶解度与溶解平衡1.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溶液中能溶解的最大物质的量叫做溶解度。
2.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温度:一般来说,固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压力(对气体溶解):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与气压成正比关系。
-催化剂:溶解中使用的催化剂通常不会对溶解度有影响。
五、离子平衡与pH值1.酸碱定义:根据离子理论,酸是指能够生成氢离子(H+)的物质,碱是指能够生成氢氧离子(OH-)的物质。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化学反应是物质转化的过程,通过各种化学反应,我们可以制备新的物质,了解物质的性质并应用在各个领域。
本文将总结化学反应的一些重要原理知识点,希望能给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1. 受体和给体:在化学反应中,某些物质接收其他物质的电子或氢离子,被称为受体;而另一些物质给予电子或氢离子,被称为给体。
2. 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化学反应中,分子中的化学键可以被形成或者断裂。
新的化学键形成会释放能量,而断裂化学键则需要吸收能量。
3.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的电子转移。
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则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4.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产生盐和水的过程。
酸会释放出H+离子,碱会释放出OH-离子,当两者相遇时,会在产生水和盐的同时中和。
二、化学反应速率1. 反应速率的定义:反应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化学反应物质的消耗或生成量。
2.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等。
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也越快;温度越高,反应速率也越快;催化剂能够加速反应速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3. 反应机理和反应速率方程:反应机理是指反应的详细步骤和中间体的生成和消失,在一些复杂反应中,可以通过研究反应机理来确定反应速率方程。
4.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在反应速率方程中,反应速率正比于各个反应物的浓度。
当反应物浓度增加时,反应速率也会增加。
三、化学平衡和热力学1. 化学平衡的定义:化学平衡是指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化学平衡的关键在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反应速率相等。
2. 平衡常数和反应方向:平衡常数是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比值,在一定温度下保持不变。
反应的方向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和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
3. Le Chatelier原理:Le Chatelier原理描述了当一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当外界对其施加某种影响时,系统会产生反应以抵消这种影响。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
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复习第一章一、焓变反应热1.反应热:肯定条件下,肯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汲取的热量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符号:△H(2).单位:kJ/mol3.产生缘由: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放热>吸热) △H 为“-”或△H <0汲取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热>放热)△H 为“+”或△H >0☆常见的放热反应:①全部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 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二、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方程式留意要点: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需标出能量变更。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需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变更符号,数值不变三、燃烧热1.概念: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留意以下几点:①探讨条件:101 kPa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④探讨内容:放出的热量。
(ΔH<0,单位kJ/mol)四、中和热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aq) +OH-(aq) =H2O(l) ΔH=-57.3kJ/mol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汲取热量,所以它们参与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一、反应热、焓变1.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叫反应热。
包括燃烧热和中和热。
电离 : 注意:水解 : 吸热反应的发生不一定需要 常见的吸热反应: 铵盐与碱的反应:如NH 4Cl 与Ba OH 2 8H 2O 加热才能进行。
大多数的分解反应:CaCO 3== CaO + CO 2 生产水煤气:C + H 2O == CO+H 2 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C+CO 2=2CO燃烧反应金属与酸 或水 的反应常见的放热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 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CaO Na 2O 、Na 2O 2 与水的反应 浓酸与强碱溶于水2、焓变: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反应的焓变。
符号:用ΔH 表示 单位:kJ/mol放热反应:ΔH= —QkJ/mol ;或ΔH<0 吸热反应:ΔH= +QkJ/mol ;或ΔH>0 3、反应热产生的原因:宏观: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不同,Δ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观: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生成所放出的能量不同,ΔH=____________ 二、热化学方程式1.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能表示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的注意点1 需注明ΔH 的“+”与“—”,“+”表示 ,“—”表示 ;比较ΔH 的大小时,要考虑ΔH 的正负。
3 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g 、 l 、s 、aq3 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因此,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但系数与ΔH 的值一定要相对应。
4 要注明反应温度和压强,但中学化学中所用ΔH 的数据一般都是在101kPa 和25℃时的数据,因此可不特别注明;5 对于可逆反应,其ΔH 同样要与系数相对应,但若按系数投料反应,则由于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完全,其反应热的数值会比ΔH 的数值要小。
三、燃烧热、热值与中和热:1.燃烧热:在1atm 下,1mol 物质完全燃烧的反应热叫做该物质的标准燃烧热。
物质完全燃烧是指含有的氮元素转化为N 2 g ,氢元素转化为H 2O l ,碳元素转化为CO 2 g2、热值:在1atm 下,1g 物质完全燃烧的反应热叫做该物质的热值。
糖类、脂肪、蛋白质中热值最高的是脂肪3、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的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 水时 无沉淀或气体生成 的反应热。
注意:放热反应不一定常温下就自发进行,可能需要加热或点燃条件。
H+ aq + OH- aq == H2O l ; △H= —57.3kJ/mol注意: 1 稀硫酸和稀Ba OH 2反应生成1molH2O时:2 浓硫酸的稀NaOH反应生成1molH2O时:3 有稀的弱酸或弱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时:四、反应热的测定:1、用量热计进行测定2、盖斯定律及其应用:一个化学反应,不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总的热效应是完全相同的。
例题:科学家盖斯曾提出:“不管化学过程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这个总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
”利用盖斯定律可测某些特别反应的热效应。
3、利用键能进行计算:33222五、能源:1、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缺点:蕴藏量有限,不能再生,利用率低,污染环境。
2、新能源:太阳能、氢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等,特点:资源丰富、可再生,无污染或少污染。
六、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1、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反应原理比较:原电池:将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分开在两极上进行,使电子的转移通过导线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从而实现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变。
电解池:利用外电源使氧化还原反应一般不能自发进行分开在两极上进行,从而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2、原电池与电解池的构造比较:电解池中:活性电极:惰性电极提醒:有机物燃料电池:若电解质溶液为酸性溶液,则总是为“有机物+O2= CO2+ H2O”再配平若电解质溶液为碱性溶液,则总是为“有机物+O2+ OH- = CO32-+ H2O”再配平4、电解规律:1 阴阳两极的放电顺序:阴极:阳极:注意阳极的电极材料,若材料是活性电极,则电极材料优先放电,溶液中的阴离子不能放电2 常见的电解类型阴阳极均采用惰性电极:5、原电池原理和电解原理的应用:1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加快反应速率:金属的腐蚀: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钢铁的吸氧腐蚀:钢铁的析氢腐蚀:金属的防护: 1 覆盖保护层、 2 改变内部结构、3 利用原电池原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4 利用电解原理外加电源的阴极保护法2 电解原理的应用:I:氯碱工业:实验原理:化学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及产物的检验:阴极区:阳极区:饱和食盐水的精制:泥沙、SO42-、Ca2+、Mg2+的去除:II:铜的电解精炼或其它金属的电解精炼:粗铜中含Zn、Fe、Ag、Au等杂质原理:阳极:粗铜,电极反应:Cu-2e- = Cu2+主要 ,Zn-2e-=Zn2+ Fe-2e-=Fe2+次要阴极:纯铜 Cu2++2e-=Cu 电解质溶液:CuSO4溶液阳极泥:III:电镀:阴极:镀件阳极:镀层金属电镀液:含镀层金属阳离子的盐溶液作电镀液特点:理论上电镀液的组成及酸碱性保持不变IV:电解熔融盐制活泼金属:钠:阴极:阳极:镁:阴极:阳极:铝:阴极:阳极:专题二: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一、化学反应速率1.表示方法: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公式:v=△c/△t单位:mol/ L·s 或mol/ L·min注意:①由于反应过程中,随着反应的进行,物质的浓度不断地发生变化有时温度等也可能变化 ,因此在不同时间内的反应速率是不同的。
通常我们所指的反应速率是指平均速率。
②同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可以用不同物质浓度的变化来表示,其数值不一定相同,但都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
其数值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对于反应:m A+n B p C+q D则有:V A∶V B∶V C∶V D=m∶n∶p∶q③固体或纯液体或溶剂的浓度为常数,一般不用来表示反应速率④同一个反应的速率在一段时间内:一般靠前时间段内的反应速率比靠后时间段内的反应速率快,因为浓度随反应进行而减小。
但有些放热反应一开始由于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可能先加快后再减慢。
2.有效碰撞1 有效碰撞是指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具有足够的能量,且具有合适的取向。
2 活化分子是指有可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
活化分子的能量比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高。
3 活化能: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所有分子的平均能量之差称为活化能3.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影响速率的因素有内部与外部因素,内因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决定,是主要因素。
外部因素:当反应一定时,外部因素对反应的影响。
1 浓度: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
从微观上看是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个数增多注意:①对固体,反应速率与其表面积大小有关,一般认为其浓度为一常数,它的量的多少对速率无影响,但固体颗粒大小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纯液体浓度也可看成是一常数。
②对可逆反应而言,在增大反应物浓度的瞬间,v正突然增大后减小,v逆不变后增大2 温度: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降低温度可以减小反应速率。
从微观上看是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数注意:①一般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为原来的2~4倍。
②对可逆反应而言,升高温度可使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增大,但吸热方向速率增大的倍数更大。
3 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可以增大反应速率;减小压强,可以减小化学反应速率。
从微观上看是增大了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个数注意:①对可逆反应而言,增大压强可同时增大正逆反应速率,但气体体积缩小方向的速率增大的倍数更大。
4 催化剂:使用合适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影响正逆反应速率。
不会导致化学平衡的移动。
从微观上看是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数注意:①催化剂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是催化剂通过参与化学反应,改变了化学反应途径, 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催化剂本身在反应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②酶的催化作用:5 其他:如:颗粒纯度:与稀酸反应,粗锌比纯锌快形成原电池;激光、射线、超声波、紫外线等。
二:化学反应的方向:1、反应方向的判据:能量判据:能量从高到低,焓变ΔH<0熵变判据:混乱度:从有序到无序,熵变ΔS>0熵变从小到大的过程:S→l→g;固体溶解;气体分子数增多2、反应方向的判断:ΔH<0、ΔS>0:反应自发进行ΔH>0、ΔS<0:反应不自发ΔH>0、ΔS>0:高温为自发ΔH<0、ΔS<0:低温下自发注意:①自发反应不一定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发生,有些自发反应需要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
非自发反应并不是一定不能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非自发反应也可能发生如电解②反应的自发性只能用于判断反应的方向,不能确定反应是否一定发生或发生的速率的大小。
三、化学平衡: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达到最大反应限度时即达到了化学平衡。
1.化学平衡状态1 概念:化学平衡状态是指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2 特征:逆、等、动、定、变2.平衡状态的判断①同种物质的V正=V逆②各组分的浓度或百分含量或体积分数保持不变注意非相等或与系数成比例③压强:等体反应_________ 非等体反应_________恒容时气体密度:全部为气体物质_________ 部分为气体物质_________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体系的颜色:体系的颜色变化是否一定有平衡的移动3.化学平衡常数:生成物系数次方的乘积比上反应物系数次方的乘积注意:①一个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压强等无关。
温度升高,K值如何变化②平衡常数反映了反应进行的程度,不表示速率的快慢, 不能说K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一定温度下,K越大,说明反应进行的越完全。
③对固体或纯液体,浓度视为常数。
④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关:如:N2+3H2 2NH3 K1=__________2NH3 N2+3H2 K2=__________;1/2N2 + 3/2H2 NH3 K3=___________K1与K2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K1与K3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
四、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的建立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当条件改变时,平衡就有可能发生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