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生态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生态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王惠忠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9年第11期摘要: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推进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现阶段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任务。
本文分析当前环境问题及原因,探究对策,以期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生态环境;治理;美丽中国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做好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光荣和艰巨任务。
一、当前主要环境问题1、整体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总体上看,我国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但成效并不稳固,大气和水环境质量问题仍不容忽视。
空气质量超标依然严重,区域性污染较重。
2、部分自然保护区、水源地等环境敏感区域由于违法开发引起生态破坏。
这其中以矿产资源开发居多,最典型的案例如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违法开发。
除矿产资源外,水资源过夜开发、围湖占湖、拦坝筑汊、侵占岸线、毁坏湿地等水生态破坏问题频发。
3、农村污染问题突显。
农村地区随着农药、化肥大量施用,畜禽养殖量增大,面源污染问题显现;生活污水处理滞后,污水直排;垃圾处置不足,随意倾倒和堆存;作坊式小企業集聚,环境脏乱差。
4、企业非法排污屡禁不止。
一些产业园区成为污染排放的集中区,“散乱污”企业量大面广,污染严重,监管缺失。
部分企业超标排放、偷排偷放,环保意识差,存在侥幸心理,违法成本低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
二、环境问题原因分析1、粗放的发展方式带来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
产业结构与布局不合理,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的企业比重大,造成资源过度开采,污染物大量排放,环境质量逐步恶化。
体制机制不尽合理环境保护问题涉及社会方方面面,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民生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单靠环保部门“单打独斗”难以满足现实需要。
2、环保意识不强环保意识淡薄,绿色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尚未形成;部分企业环境保护责任心不强,对环保部署和要求落实不到位;遵纪守法意识淡薄,存有侥幸心理,企图蒙混过关;不择手段追求经济利益,牺牲环境公共利益,偷排偷放等。
《2024年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保护对策》范文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保护对策》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领域。
农村地区因其特有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方式,环境污染的危害往往具有长期性、累积性和复杂性。
本文将分析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以推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二、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1. 水污染严重农村地区的水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过量使用,以及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
这些污染物严重威胁了农村地区的水源安全,影响了农民的饮水安全和农业生产。
2. 空气质量恶化农村地区的空气质量恶化主要源于农业活动产生的扬尘、秸秆焚烧等污染物,以及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气排放。
这些污染物不仅对农民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还影响了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
3. 土壤污染加剧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过度使用导致土壤污染问题日益加剧。
此外,一些废弃物和有害物质的随意丢弃也加剧了土壤污染。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土壤的质量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农村环境污染的保护对策1.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要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首先需要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政府应积极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同时,应鼓励农民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共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2. 实施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政策政府应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政策,规范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行为,减少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使用。
同时,应加强对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监管,防止废气、废水等污染物的排放。
对于违法排污的企业和个人,应依法严惩。
3. 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是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
政府应加大对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鼓励农民采用有机肥、生物农药等环保型农业生产方式。
同时,应加强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高中地理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五节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new)
第五节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特点———-—-- 情景导入先思考 -———-——“三北”地区历史上曾是森林茂密、草原肥美的富庶之地,由于种种人为和自然力的作用,这里的植被遭到破坏,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区域内分布着八大沙漠、四大沙地,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总面积达149万平方千米,从新疆一直延伸到黑龙江,形成了一条万里风沙线。
风沙危害、水土流失和干旱所带来的生态危害严重制约着“三北”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思考探究: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提示: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碱化等。
———————基础知识要记牢——————-一、类型多样错误!二、产生原因1.中国地域广大,各地气候和地势的差别明显,形成了众多的生态系统。
2.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在不同生态系统背景下产生了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
-——————重点难点掌握好—-——-——一、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其形成原因二、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特点南方亚热带丘陵地区亚热带丘陵,降水丰富亚热带的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土壤侵蚀,森林破坏严重,物种灭绝和多样性锐减亚热带丘陵山地地区,地质条件复杂人民生活贫穷,过垦、过伐严重青藏高原土壤侵蚀,草地退化高寒地区,生态十分脆弱受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应用体验不可少———--——(天津高考)下图是我国“十二五"中规划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分布图。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2题。
1.对下列各组生态功能区自然环境共同特点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A.ab-草原广布、温差大B.bf-地表崎岖、降水少C.ce—光照充足、风沙小D.dg—气候湿润、林地多2.下列生态功能区中,规划目的以保护湿地、涵养水源为主的是( )A.c B.dC.e D.f解析:1.D 2.C 第1题,由图可知,a、b生态功能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这些地区气候的大陆性强,温差大,降水少,草原较少;b生态功能区位于河西走廊,地表并不崎岖;f 生态功能区位于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并不少;c、e生态功能区的晴天多,光照充足,但c地区多风沙;d生态功能区位于东北北部山区,g生态功能区位于东南丘陵地区,两地区气候都较湿润,且都是我国森林的主要分布区。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简要分析我国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和对策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简要分析我国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和对策简要分析我国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和对策简要分析我国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和对策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成为了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越来越感觉到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它不但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直接威胁着我们自身的生存发展。
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已经相当严峻。
主要表现如下:1.大气污染十分严重我国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二氧化硫)污染危害最大,并呈发展趋势。
就酸雨污染而言,由于煤炭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资源,我国迄今尚未对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采取有效措施,而煤炭消耗量不断增加,造成区域性大面积酸雨污染严重。
广东、广西、四川盆地和贵州大部分地区形成了我国西南、华南酸雨区,已成为与欧洲、北美并列的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
2.水环境污染日益突出我国的水环境污染以有机物污染为主,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在“七五”期间曾得到较好控制,但近几年又有所恶化。
我国湖泊普遍遭到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十分突出。
例如:滇池是昆明最大的饮用水源,供水量占全市供水量的54%,由于昆明市及滇池周围地区大量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入,致使滇池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十分严重,作为饮用水源已有多项指标不合格,藻类丛生,夏秋季84%的水面被藻类覆盖。
3.植被破坏更加严峻森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柱。
一个良性生态系统要求森林覆盖率不低于30%。
尽管建国后我国开展了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但森林破坏更为严重,特别是用材林中可供采伐的成熟林和过熟林蓄积量已大幅度减少。
几十年来,由于过度放牧和管理不善,造成了13亿亩草原严重退化、沙化、碱化,加剧了草地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
虽然我国政府提出了“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战略,来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国环境污染仍然严重而且治理没有得到满意的效果。
中国的资源环境问题及解决
中国的资源环境问题及解决一、引言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经济快速发展,人口众多,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中国的资源环境问题及其解决之道。
二、中国的资源环境问题1. 资源问题(1)资源短缺尽管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占有量较低,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如淡水资源、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2)资源利用效率低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利用方式粗放,浪费严重,资源利用效率较低。
例如,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仅为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左右。
(3)资源开发不平衡我国资源开发地区差异较大,东部沿海地区资源相对丰富,而中西部地区资源开发不足。
这导致了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2. 环境问题(1)大气污染我国大气污染问题严重,尤其是在北方地区,雾霾、扬尘、酸雨等现象频发。
煤炭燃烧、机动车尾气排放等是主要污染源。
(2)水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排放导致我国水体污染严重。
许多河流、湖泊水质恶化,饮用水安全问题突出。
(3)土壤污染农业生产中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以及工业废弃物排放,导致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这直接影响到食品安全和生态平衡。
(4)生态系统退化过度开发、乱采滥伐等导致我国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草原退化、沙漠化等问题日益严重。
三、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对策1. 资源对策(1)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提高能源、水资源利用效率。
加大对企业节能减排的投入和支持。
(2)优化资源开发和配置合理规划资源开发,促进中西部地区资源开发,减少地区间发展差距。
实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强化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
(3)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资源治理,开展国际资源合作,确保国家资源安全。
2. 环境对策(1)大气污染防治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发展清洁能源,减少煤炭消费;加强机动车尾气治理;推进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
中国的地理环境与生态保护
中国的地理环境与生态保护中国地理环境与生态保护中国作为一个东方古国,拥有丰富多样的地理环境和生态资源。
这种多样性为中国带来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的压力,中国的地理环境和生态保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中国的地理环境和生态保护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地理环境中国地理环境多样,包括山脉、平原、河流和湖泊等。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以及世界上最大的河流——长江。
这些地理环境对中国的气候和生态起着重要的影响。
1.山脉:中国的山脉分布广泛,形成了许多山地生态系统。
山脉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和动植物物种。
然而,由于不合理的人类开发活动,山脉生态系统面临着水土流失、生物栖息地破坏等问题。
2.平原:中国的平原广泛分布,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区域。
然而,由于过度的农业生产和城市化进程,平原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水源污染和土地退化等问题日益突出。
3.河流和湖泊: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是重要的水资源和生态系统。
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许多河流和湖泊遭受了严重的污染,导致水质下降和生态平衡破坏。
二、生态保护现状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地理环境和生态保护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1.保护区网络:中国建立了全国性和局部性的自然保护区网络,旨在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
这些保护区覆盖了广大的地理区域,涵盖了山脉、湿地、草原等多种类型的生态系统。
2.环境立法:中国加强了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定了《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规范了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惩罚了环境破坏者。
3.生态补偿:中国政府提出了生态补偿制度,向那些为生态保护作出贡献的地方政府和居民提供经济奖励,激励其积极参与生态保护工作。
4.科技创新:中国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开展环境保护技术研究和应用。
通过技术手段,提高了环境监测和治理的效能。
三、解决方案尽管中国在生态保护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面临挑战。
第五节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2.防治措施 重点生 植树造林、水土保持、草原建设和国土整治 态工程
重点防 长江、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林工程 治工程
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重点保 建立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 护 区 森林公园 建 设 生态农业试点示范、生态示范区稳步发展 环保法 环境保护法制建设逐步完善 制建设
第五节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及其防治途径
一.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特点 1.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区域性的原因 中国地域广大,且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各地气 候和地势差异明显,形成了类型众多的生态系统, 不同生态系统产生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
2.各生态环境脆弱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区
域
主要生态 环境问题
A 大兴安岭
三江低地、湖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 滨海滨 停止围垦、退田还湖 林区、草原、 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 生态走廊、采育结合、 近海海域 合理放牧,实行禁渔期 制度
生物多样 性锐减
生态环境 主要分布区域 主要防治措施 问 题 土壤侵蚀 黄土高原、 退田还林,植树种草、 东南丘陵 改坡为梯
荒 漠 化 西北、华北半 干旱区
C 黄淮海平原
D密 过度开垦
区
域
主要生态环 境问题
形成原因 自然原因 地质条件复 杂,地形崎 岖,降水集 中 人为原因 生产方式 落后,过度 开垦、过 度砍伐
土壤侵蚀, 横断山区、森林破坏, F 云贵高原 物种灭绝和 多样性锐减 草场退化、 G 青藏高原 湿地萎缩、 生态环境十 分脆弱
森林破坏、 西 侧 土壤侵蚀、 黄土高原 草场退化 B 西北干旱、 草场退化、 半 干 旱 土地荒漠化 地 区
形成原因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降水较少 过度砍伐、 气候较干 过度开垦、 过度放牧 降水稀少 过度放牧 气候干旱
我国一些地区的主要生态问题
法:禁渔期制度、环保法律和法规 重点工程
局部改善、总体恶化 现状: 根本原因: 人口增长和贫困带来的发展问题
中 国 的 生 分布 态 环 境 特点:区域性 问 题 措施 防治
直 接 原 因
掠夺式开发 管理不力 保护投入不够
长江、黄河上游水土保持林
重点工程
天然林保护工程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 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速度远 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形成原因:
地区
主要生 态问题 东北地 黑土流 区 失 沼泽湿 地减少 森林破 坏
成因 人口增加、 贫困导致的 发展需求, 过度农垦; 林木超采、 毁林开荒、 森林火灾等
对策 控制人口增 长;调节农、 林、牧业用 地规模;选 择性采伐与 更新造林相 结合;停止 开发湿地、 退耕还湖
对策 地 主要生 成因 区 态问题 华 土地次 自然:气温回升快, 调节和控 北 生盐碱 蒸发强,但降水少 制水盐运 (春旱);地势低平, 平化 动,改变 地下水位高,洼地排 农业种植 原 水不畅 结构,退 人为:农业灌溉不合 耕还林 理,大水漫灌,只灌 不排,导致地下水位 上升,盐分向地表集 聚
对策
发展立体 农业;多 途径解决 农村能源: 开发小水 人为:能源短缺,农 电、推广 村薪柴不足,滥砍滥 省柴灶、 伐严重 人工制取 沼气
局部改善、总体恶化 现状: 根本原因: 人口增长和贫困带来的发展问题 中 森林破坏:东北、西南、华南林区—过伐 国 草原退化: 的 生 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 过牧 态 分布 湿地萎缩:三江低地、湖滨海滨—围湖 环 土壤侵蚀:黄土高原、东南丘陵—过垦 境 问 荒漠化: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题 生物多样性锐减:林区、草原、近海—破坏 特点:区域性 措施 防治 重点工程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八章 第5讲 生态环境保护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案
第5讲生态环境保护课标要求考情展示命题规律2019·全国Ⅱ卷,442019·全国Ⅲ卷,432019·某某卷,30D(2)(3) 2019·某某卷,24题2018·全国Ⅱ卷,442018·全国Ⅲ卷,44 高考对本讲内容的考查主要以某种资源的利用保护的图文材料为背景,考查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2.以某种生态环境问题为例,描述其形成的一般过程4.针对某一生态环境问题,说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一、森林及其保护(1)自然原因:气候变迁等。
(2)人为原因:原始社会表现为刀耕火种和游耕制度;农业社会表现为无计划垦殖和大量使用薪柴;而工业时代大规模商业性机械采伐,是世界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面积锐减的主要原因。
(1)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2)过滤尘埃,吸收噪声。
(3)调节气候,涵养水源。
(4)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
(5)提供旅游休闲最佳场所。
3.毁林后果:造成当地和相邻地区的生态失调、环境恶化,导致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河道淤塞乃至全球温室效应增强等问题。
(1)世界: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就森林保护问题通过了《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在国际X围内确立了保护森林的原则。
(2)中国:1984年我国政府公布了《中华人民某某国森林法》,2002年又公布了《中华人民某某国森林法实施条例》,为森林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草地退化及其防治(1)载畜量:一定面积牧场所能容纳(承载)牲畜的头数,一般以羊为标准,称为羊单位。
(2)过载原因:由于人口的压力,人们对畜牧业产品的需求量增大。
盲目扩大放养牲畜的数量,致使许多牧场严重超载,引起牧场退化。
(3)表现:草群变得稀疏低矮,产草量减少,草质变劣。
(4)危害:牧场退化严重的地区,会使整个自然环境发生变化。
(1)草场退化的本质:是社会经济问题。
只有大力控制人口增长和改善经济结构、加速经济发展才能有效解决。
知识点测试: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土壤盐碱化又称盐渍化,指土壤中可溶性盐类随水向表层移动并积累下来,而使可溶性盐含量超过0.3%的过程(土壤含盐量太高,从而使农作物低产或不能生长) 。盐碱化形成的条件主要由: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地下水水分易蒸发;地势低洼,排水不畅,使地下水水位较高,地下水中盐分容易在地表累积;不合理灌溉如大水漫灌,只灌不排,会抬高地下水水位;沿海区采水导致海水入侵,导致地下水盐度增大,蒸发后更多盐分上升到土壤表面。
A.落叶阔叶林B.雨林C.针叶林D.常绿阔叶林
9.塞罕坝林场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有
A.保护生物多样性B.减轻风沙危害
C.涵养水源,美化环境D.减缓气候变暖趋势
下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圈"。这一结构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据此完成10~11题。
B.塞罕坝林场位于华北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的高原地区,纬度和海拔较高,水热条件不能满足雨林的生长,B错;
C.塞罕坝林场位于华北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的高原地区,纬度和海拔较高,水热条件可以满足针叶林的生长,C对;
D.塞罕坝林场位于华北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的高原地区,纬度和海拔较高,水热条件不能满足常绿阔叶林的生长,D错。
3.B
4.C
5.C
【解析】
3.霍林河上游流经大兴安岭,流速快、泥沙搬运能力强,在出山口位置因地势变得低平、水流速度减慢,从上游携带的泥沙、碎石在此堆积形成山前平原(冲积扇),因此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是流水,B对;山前平原地势平坦,构造运动常形成高山、深谷,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A错;该地纬度较低且大兴安岭海拔较低,山前地带没有大规模的冰川活动,C错;修建水库前,山前地区因有河流流经,水资源较丰富,气候较湿润,受风力侵蚀、沉积等作用影响小,D错。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及推进方案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及推进方案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及推进方案随着人类的发展,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生态危机也逐步浮出水面。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许多生态环境的挑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必须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着力打造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社会。
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1.生态环境污染近年来,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水、大气污染等问题也成为全球大众关注的焦点。
许多城市的空气质量和饮用水质量都已经达到危险级别,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加剧了人口健康问题,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
2.生态资源破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区域的生态资源受到了破坏和损失,一些地方的生态系统已经崩溃。
大量的自然资源被过度开采和利用,导致生态平衡失调,这也使得生态环境面临更加严重的威胁。
3.生态保护意识欠缺在过去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保护的意识并不强烈,一些企业和个人为了获得一些经济利益,不顾生态环境,忽视了环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在当前需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时,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也是关键所在。
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方案1.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中国需要制定更强有力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进一步加强对环境的保护,规范企业行为。
建立一个明确的监管机制,推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2.加大环保工程投入力度政府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资源,建设环保项目,开展生态保护工程,如水源保护、湿地保护和森林保护等。
采取科技手段,推动环保重点技术研发和应用。
3.加强环保意识教育通过全面开展环保宣传,提高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强调人们的环保责任,让每个人成为环保的主力军。
同时在教育中加入环保知识体系,传递绿色理念和绿色生活方式。
4.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监测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监测,建立体系,追踪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及时发现问题,确保环保政策的实施效果。
同时,培养专业人才,提升环保技术的应用水平。
5.建立绿色发展机制政府应该出台激励政策,推动企业实现绿色发展,推广绿色生产技术、产品和服务,加快绿色转型。
我国目前生态环境状况及其解决措施
我国目前生态环境状况及其解决措施0前言生态环境是指以特定生物体(包括人类)为中心,多元复合生态系统各要素和生态关系的总和,强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连续性、稳定性和协同进化性,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主体提供的环境功能。
当系统的整体性、连续性、稳定性和协同进化性遭到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严重失调,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时,就变成了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一般可以分成两类:(一)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
(二)城市化和工农业高度发展而引起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污染、噪声污染、农药污染等环境污染。
1 我国目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是人类发展的源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我国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在我国当前的生态问题突出表现在:(1)空气污染,空气中有害物质以及颗粒粉尘不断增加,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特别是北方地区,大面积出现雾霾情况。
(2)森林资源匮乏,林草覆盖率低。
近年来,我国森林面1/ 7积大幅减少,森里采伐量远远超过森里生长量,滥砍乱伐、毁林开荒现象十分严重,森林赤字明显,当代人已经过早地消耗了后代人应享用的森林资源。
(3)水土流失面广量大,土地荒漠化速度加快。
(4)水资源严重短缺,且地区分布不均,河流断流日趋严重,湖泊退化愈演愈烈。
(5)地下超采,水位下降。
华北地区地下超采形成的沉降漏斗已连成一片,达2.3万平方公里,地下水沉降漏斗由点到面,由城市向乡村发展,面积越来越大,出现了区域性大范围的漏斗。
(6)湿地变农田,湿地破坏力加剧。
(7)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乡镇工业污染严重,农村耕地化肥使用量逐年增加,禽畜和水产养殖加剧了农村污染。
2 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造成生态破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因素,也有现实的因素;既有自然的因素,也有人为的原因,但是人为因素更为主要的的作用一、原生环境问题(第一环境问题)这是由自然环境的自身变化引起的,没有或很少有人为因素参与。
高三一轮地理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湘教版选修6
D.大风季节开垦
(2)图示大部分地区的自然带属于________。根据 图中提供的信息,从气候因素分析该区域荒漠化 严重的原因。
(3)我国北方的农牧过渡带,恰恰又是我国荒漠化 最为严重的区域。请简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精选版ppt
21
[思路导引] 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土地退化过程示意图,理解各因素间 的相互联系;(2)根据年等降水量线确定自然 带类型;(3)根据地理位置和气候资料,确定 气候特征,进而分析对荒漠化的影响;(4)结 合自然特点和人类活动分析荒漠化的原因。
自然 原因
主要防 治措施
森林 破坏
东北、 西南、 华南林 区
滥垦、滥 伐,超出 了森林抚 育更新的 能力
森林 火灾 等
封山育林, 计划砍伐、 采育结合、 退耕还林、 改变林区经 济结构
精选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pt
16
草原 退化
内蒙古、 青海、宁 夏、新疆
过度放牧、 过度垦殖
气候干 旱、降 水减少
退牧还草、 封育草场、 舍饲养畜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精选版ppt
1
1.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2.某种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 3.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其他区域的影响。 4.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5.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精选版ppt
2
一、森林及其保护 1.滥伐森林的生态灾害
森林世界:47.7%→30%;0.6公顷/人 (1)锐减中国:总量_丰__富__;0.11公顷/人
由于_人__口__压力,人们对畜产品的需求量增 加,盲目扩大放养牲畜的数量,致使许多 牧场严重_超__载__,引起牧场的退化,甚至导 致土地_荒__漠__化。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森林破坏 东北、西南、 中温带、亚热带
华南林区
边远山区
草原退化 湿地萎缩
内蒙古、青海 、宁夏、新 疆
三江低地、 湖滨海滨
干旱、半干旱区
属湿润低平原湖 泊海洋边缘地区
生物多样性 林区、草原
锐减
近海海域
物种资源丰富
土壤侵蚀 荒漠化
黄土高原、 东南丘陵
西北、华北 半干旱区
半湿润、湿润 丘陵地区
属半干旱内陆 或春旱严重地区
西北干旱半干 旱荒漠绿洲区
大兴安岭西 侧内蒙古半 干旱草原区
青藏高原 高寒地区
B 西南横断山区、 A
云贵高原西部亚
热带丘陵地区 C
暖温带 湿润半 湿润黄
G
FE
淮海平
D 原区
南方亚热
带丘陵区
思考: 上述各个地区主要的生 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 原因?
A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森林破坏、土壤侵蚀、草场退化 原因?
A
自然原因:半干旱地区降水少 人为原因:过垦,过伐,过牧
B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草场退化严重 原因?
B
自然原因:降水少,气候干旱 人为原因:过度放牧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 土壤侵蚀严重 原因?
C
自然原因:降水较少且集中在夏季 人为原因:人口密集,过垦严重
自然原因:丘陵山区,降水丰富 人为原因:人口密集,过垦严重
(4)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 多年来,由于过分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 位下降,其中华北地区地下水每年平均下 降12cm。1949年以来,我国湖泊减少了 500多个,面积大大缩小。
(5)生物多样性减少 据估计,我国的植物物种约15%--20%处于 濒危状态,高鼻羚羊,白鳍豚,熊猫,东 北虎等珍贵野生生物分布区显著减少,种 群数量锐减。
(选修六)同课异构教案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同课异构公开教学地理教案课题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授课者时间 20**年*月**日第*节地点高二(*)班教室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2.理解不同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3.提高学生分析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教学重点不同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教学难点学生分析资料,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讨论法,谈话法,讲述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提问:通过学习,我们已知道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非常严重,但这些问题分布在那里,原因如何,又如何防治呢?(引导学生思考,引入新课)讲授新课一、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特点(一)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直接展示)1.自然原因:(1)地域广大,受季风气候的影响,自然灾害多发;(2)地形复杂,多山地、丘陵,平原面积小;(3)植被覆盖率低,生态环境脆弱。
2.人为原因:庞大的人口压力和不合理的开发活动。
(二)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特点指导学生分析“中国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分布图,讨论:分析图中生态环境脆弱区A—G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发生的原因。
(学生分成六个组讨论,个别回答,教师总结展示。
)学生思考回答:这些生态环境问题之间有什么关联性?(教师总结展示。
)三、中国生态环境问题防治措施1.恶化原因:(学生读书,总结展示。
)(1)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主要原因)(2) 管理力度不够(3)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投入不足2.防治措施讨论:对于以下问题,应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学生分成六个组讨论,个别回答,教师总结展示。
)中国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防治措施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字:退退耕还林、还草、还牧、还湖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生态走廊、生态示范区改经济结构、生活用能、改坡为梯法禁渔期制度、环保法律法规练习巩固:洞庭湖是我国重要的湖泊湿地,读下面两幅图回答问题1.比较两幅图,说出洞庭湖面积的变化及主要原因。
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及治理对策
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及治理对策与所有的工业化国家一样,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与工业化相伴而生的。
50年代前,我国的工业化刚刚起步,工业基础薄弱,环境污染问题尚不突出,但生态恶化问题经历数千年的累积,已经积重难返。
50年代后,随着工业化的大规模展开,重工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初见端倪。
但这时候污染范围仍局限于城市地区,污染的危害程度也较为有限。
到了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渐呈加剧之势,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环境污染向农村急剧蔓延,同时,生态破坏的范围也在扩大。
时至如今,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一样,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难题。
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多项进展,但形势仍然非常严峻。
大气污染程度在加剧,北京成了世界上尘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
水环境污染也日益突出。
环境污染从城市向农村扩展。
某些物种灭绝、植被破坏、土地退化,以及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正严重地威胁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善。
据我国专家偏保守的估计,每年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元,占我国1992年国民生产总值(GNP))的9%左右。
国外有的报道称,中国正在成为“公害大国”。
1.1城市环境污染态势(1)大气污染十分严重。
我国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二氧化硫)污染危害最大,并呈发展趋势。
城市尘污染。
据参加全球大气监测的北京、沈阳、西安、上海、广州5个城市的监测资料表明,总悬浮颗粒物年日均浓度分别在200~550μg/m3范围内,超过世界卫生组织(WHO)卫生标准60~90μg/m3约3~9倍,这5个城市全被列入世界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之中,北京是世界上尘污染最严重的首都之一。
酸雨污染。
由于我国迄今尚未对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采取有效措施,而煤炭消耗量不断增加,造成区域性大面积酸雨污染严重。
广东、广西、四川盆地和贵州大部分地区形成了我国西南、华南酸雨区,已成为与欧洲、北美并列的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
我国10类生态功能区主要生态问题及生态保护方向
我国10类生态功能区主要生态问题及生态保护方向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全国共有水源涵养生态功能三级区50个,面积共计238.26万km2,占总面积的24.8%。
该类型区的主要生态问题:人类活动干扰强度大;生态系统结构单一,生态功能衰退;森林资源过度利用、天然草原过度放牧等导致植被破坏、土地沙化、土壤侵蚀严重;湿地萎缩、面积减少;冰川后退,雪线上升。
生态保护主要方向:①对重要水源涵养区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加强对水源涵养区的保护与管理,严格保护具有重要水源涵养功能和自然植被,限制或禁止各种不利于保护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的经济社会活动和生产方式,如过度放牧、无序采矿、毁林开荒、开垦草地等。
②继续加强生态恢复与生态建设,治理土壤侵蚀,恢复与重建水源涵养区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
③控制水污染,减轻水污染负荷,禁止导致水体污染的产业发展。
④严格控制载畜量,改良畜种,鼓励围栏和舍饲,开展生态产业示范,培育替代产业,减轻区内居民生产对水源和生态系统的压力。
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区全国共有土壤保持生态功能三级区28个,面积共计94.47万km2,占全国总面积的9.8%。
该类型区主要生态问题: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特别是陡坡开垦,以及交通、矿产开发、城镇建设、森林拨坏、草地过度放牧等人为活动,导致地表植被退化,突然侵蚀和石漠化危害严重。
生态保护主要方向:①调整产业结构,加速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加快农业人口转移,降低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②全面实施保护天然林、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严禁陡坡垦殖和超载放牧。
③开展石漠化区域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协调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恢复和重建退化植被。
④严格资源开发和建设项目的生态监管,控制新的人为土壤侵蚀。
⑤发展农村新能源,保护自然植被。
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全国有防防风固沙生态功能三级区26个,面积共计192.37万km2,占总面积的20.0%,该类型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过度放牧、草原开垦、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和过度利用导致水资源严重短缺、植被退化,土地沙化、沙尘暴等。
2019年地理鲁教必修三第三单元 小专题大智慧 浅析我国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形成原因
整治 措施
①消除
①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多大
土地荒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化
贫困;
风;
西北干 ——世界上
②早期
②原生沙质荒漠、砾质荒漠;
旱半干 荒漠化最严
预警;
③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
旱地区 重的国家
③生物
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
之一
固沙、沙
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
障固沙
湿地面积萎缩的治理措施:①加强湿地的管理和保护, 建立自然保护区;②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 ③积极实施退耕还湿工程,恢复已破坏的湿地;④鼓励保护 性的开发,如生态旅游等。
下图为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 该区域内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 1~2 题。
1. 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
流量曲线分别是
()
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乙和丙
2.下列关于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正
确的是
()
A.土壤侵蚀,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大增
D.高温多雨、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人口增加
4.下列措施能够有效治理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红色荒漠”
的有
()
①退牧还耕 ②积极开发新能源 ③控制人口增长
④严禁过度放牧 ⑤防治水土流失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解析:第 3 题,从结构图可以看出,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红 色荒漠”形成的因素分成两类,一类是自然因素(高温多雨和水 土流失),另一类是人为因素(人口增加和滥伐森林),再结合结构 图的关联性即可得出结论。第 4 题,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红色 沙漠”的产生不是过度放牧造成的,故①④错,由此可知 B 选项 正确。 答案:3.A 4.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我国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特点 :
• 序 地区名称 生态环境问题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号
类型
A 大兴安岭西 森林破坏 土 半干旱地区 过垦,过
侧
壤侵蚀
降水少 伐,过牧
草地退化
B 西北干旱半 草场退化严重 降水少 过牧严重
干旱地区
气候干旱
C 黄淮海平原
暖温带半湿
土壤侵蚀严重 润区
人口密集
D 南方低山丘
E
陵区
过垦严重
亚热带湿润 区降水丰富
东北内蒙 古等工程
•包括吉林、黑龙江、内蒙 古、海南、新疆五个省区
区
•出台 •生态环境大为 国家 改观,生物多 扶持 样性明显增加 政策 ,企业活力有 ,增 所提高,工程 加工 建设已对区域 程建 经济和林业发 设投 展产生了深刻 资等 的影响
•
3、中国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 生态环境 • 主要分布区
•地势陡峭,山区面积广 阔 •长期以来,人类无节制的开发森林 ,过度开垦,导致大量植被破坏
•受夏季风的影响,夏季多暴雨, 水土流失,石质荒漠化严重
•云贵高原
•
•第 三
题
•位于我国的西部地区,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草场面积广阔,是我国的四大牧场之 一 •长期以来,由于人口贫困、 过度放牧,草场退化明显
•
F
横断山
森林破坏严 亚热带地
人民
区 重、土壤侵 区的地质 生活
云贵高 蚀、物种灭 条件复杂 贫穷
原 绝和生物多
,过
样性锐减
垦、
过伐
现象 严重
G 青藏高 草地退化、 地处高寒 人为
原
土壤侵蚀 地区,受 活动
生态环境十 气候变化 的影 分脆弱 的影响 响
•
•思考2:这些生态环境问题之间 的 有什么相关性?
湖 泊海洋边缘地
•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停 止围垦、退田还湖
•
生物多样 • 性锐减
林区、草原 、近海海域 •
区 物种资源丰富
•
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 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 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
•
土壤侵蚀 •
黄土高原、 • 东南丘陵
半湿润湿润丘 陵地区
•
退田还林、植树种草、改 坡为梯
• 荒漠化
•
西北、华北 半干旱区
•这里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湿地分布区 ,气候高寒是当地的显著特点
•青藏高原地区
• 案例分析
•读案例5分析 •新疆经济损失的原因是什么? •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具体的影响怎样?
•
•土地资源 •破坏
•土地沙化、耕地的次生 盐碱、耕地面积减少
•原因
•植被破 坏
•水资源 破坏
•森林氧气减少、森林生 产力下降、土壤持水减 少、草场退化
•
属半干旱内陆 或春旱严重地 区
• 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 严禁砍伐
• •退
•退耕还林、还草、还牧、还湖 •建 •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 生态走廊、生态示范区
•改 •经济结构、生活用能、改坡为梯
•法 •禁渔期制度、环保法律法规
•
总结:
•一、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特点 •1、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E •D
•
•F
•
•
•
•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土壤侵蚀、森林破坏、物种 灭绝、生物多样性减少 •原因?
•自然原因:地质条件复杂
•人为原因:人民生活贫穷,过垦、 过伐现象严重
•F
•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草地退 化、土壤侵蚀,生态环境十分 脆弱 •原因?
•G
•自然原因:高寒地区,受气候变化影响 •人为原因:人类活动
•④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
设的投入不足
•
2.防治措施
重点生 •植树造林、水土保持、草原建设和 态工程 国土整治等
重点防 治工程
•长江、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林工程
重点保 护区建
设
•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建立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 园
•生态农业试点示范、生态示范区稳步发展
•
•3、我国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特点
:
区域
生态问题 形成原因 整治措施
东北地区
华北地区
南方丘陵
黄土高原
西北地区
•
•1、分析图中生态环境脆弱区A—G主 要生态环境问题发生的自然背景。
• •西北干旱半 干旱荒漠绿洲
区
•大兴安岭西 侧,内蒙古半
干旱草原区
•B •西南横断山区 •A •暖温带
•青藏高原 高寒地区
• •2、现状: •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速度远 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
•思考: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为什么 非常严重?
• •自然原因:
• 我国地域广大,且受季风气候的影响, 自然灾害多发。我国地形复杂,多山地、丘 陵,平原面积小,植被覆盖率低,生态环境 脆弱。
•人为原因
: •
•人口压力和不合理的开发活动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 防治途径
•
一、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性 特点
•水土流失
•Leabharlann •森林砍伐•草场退化•
•1、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
•砍伐森 林 •草场退化 •水土流失 •湿地干涸 •生物多样性锐减
• •(1).森林资源锐减 •我国许多主要林区,森林面积大幅减少,尤 其是东北林区和长江上游天然植被破坏最为 严重。如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目前天然林面积只相当于建国初的1/6。
•森林破坏
•森林破坏 •土地侵蚀 •草场退化
•土地侵蚀
•生物多样性锐 减
•
?
猜猜看这是“哪”
•第一
•
•这里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
•植被类型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由于春季降水少,人们不合理的灌溉, •导致土地次生盐碱化现象严重。
•黄淮海平原
•第二
•
•这里是我国原始森林的 集中分布区之一
• •(4).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 •多年来,由于过分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 下降,其中华北地区地下水每年平均下降 12cm。1949年以来,我国湖泊减少了500多 个,面积大大缩小。
•(5).生物多样性减少 •据估计,我国的植物物种约15%~20%处于 濒危状态,高鼻羚羊,白鳍豚,熊猫,东北 虎等珍贵野生生物分布区显著减少,种群数 量锐减。
•(2).草场严重退化 •我国现有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面积逐年增 加,全国约有90%的天然草原受到不同程度 的退化,其中严重退化近1.8亿公顷,并以每 年200万公顷的速度在扩大。
•
•(3).水土流失问题日趋严重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目前各类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万平方千米 ,占国土总面积的38.2%。水土流失使耕地 的表土流失,土地肥力下降,造成下游河道 水库与航道港口的淤积,严重影响着区域经 济的发展。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黄土高原区,太行山区,南方低山丘陵区及 长江上游天然植被遭受严重破坏的地区等。
环保法 制建设
•环境保护法制建设逐步完善
•
阅读“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推进林业跨越式发展” 完成表格
天然林保 护工程
分布范围
保护 措施
影响
•以三峡库区为界,包括云
长江上游 南、四川、贵州、重庆、 工程区 湖北、西藏六个省区
•以小浪底水库为界,包括陕
黄河上中 西、甘肃、青海、宁夏、内 游工程区 蒙古、山西、河南七个省区
•水库贮水能力下降、 •洪水对农田和水利 •设施的破坏、地下水 过度开采损失
•
•二、中国生态问题的防治措施
•思考: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原 因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1 •(1)人口压力
•根本原
、
•①资源的不因合理开
•主要原
恶 化
•(2)人 类不合理
原 因
的开发活 动
发利用
因
•②环保意识 弱•③管理力度不够
•
•B
•
•
•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草场退化严重 •原因?
•B
•自然原因:降水少,气候干旱 •人为原因:过度放牧
•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土壤侵蚀严重 •原因?
•C
•自然原因:降水较少且集中在夏季 •人为原因:人口密集,过垦严重
•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土壤侵蚀严重 •原因?
•自然原因:丘陵山区,降水丰富 •人为原因:人口密集,过垦严重
、云贵高原西部
亚热带丘陵地区 •C
湿润半 湿润黄
淮海平
•G
原区
•F •E •D
•南方亚热 带丘陵区
•
思考:上述各个地区主要的生态环 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
•A
•
•
•
•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森林破坏、土壤侵蚀、草场
退化 •原因?
•A
•自然原因:半干旱地区降水少 •人为原因:过垦,过伐,过牧
问题
域
• 自然背景
• 主要防治措施
•
森林破坏
•
东北、西南 、华南林区
•
中温带、亚热 • 带边远山区
封山育林、计划砍伐、采育 结合、退耕还林、改变林区
经济结构
•
• 草原退化
内蒙古、青 海、宁夏、 •
新疆
•
属干旱半干旱
草原区 属湿润低平原
•
退牧还草、封育草场、舍 饲养畜
•
湿地萎缩
•
三江低地、 湖滨海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