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例文《颐和园》教学设计- 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是一篇描写我国著名旅游景点颐和园的散文。

文章通过生动的描绘,让学生了解颐和园的历史、建筑、景观等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材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对祖国的美好河山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等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景观风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颐和园的美景,激发学生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阅读,了解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景观风貌。

2.难点: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培养学生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景观风貌。

2.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颐和园的美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写作法:让学生模仿文章的写作手法,进行练笔。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关于颐和园的课件,展示颐和园的美景。

2.图片:准备一些颐和园的图片,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课文内容。

3.练笔材料:准备一些关于祖国美好河山的练笔材料,供学生模仿写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颐和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颐和园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课件,展示颐和园的美景,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描写词语和句子。

学生边看课件边朗读课文,感受颐和园的美。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颐和园的美景,让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进行描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优秀教案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优秀教案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优秀教案1一. 教材分析《习作例文:颐和园》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描绘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描绘细腻,富有诗意,旨在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同时,本文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优秀的写作范例,让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会如何观察事物,如何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然而,对于一些描绘细腻、富有诗意的句子,学生可能还难以完全体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反复品味课文,感受其中的美。

此外,学生对于如何写景状物还缺乏一定的指导,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观察、思考和表达。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描绘的美景;学会课文的表达方法,能够写景状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描绘的美景;学会课文的表达方法,能够写景状物。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描绘细腻、富有诗意的句子,引导学生反复品味,感受其中的美。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课件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富有情境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描绘的美景。

2.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写作指导法:教师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帮助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和表达,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颐和园的美景图片、相关音乐等。

2.课文:提前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写作素材:为学生准备一些关于景物描写的写作素材,以便学生在写作时参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颐和园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欣赏颐和园的美,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优秀教学设计2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优秀教学设计2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优秀教学设计21一. 教材分析《习作例文:颐和园》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描绘了颐和园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课文语言优美,描绘细腻,富有感染力,能激发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

本文通过讲述颐和园的游览经历,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也在逐步提高。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图片、文字等多媒体材料来丰富自己的阅读体验,提高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能力。

同时,学生对本国的文化遗产有一定的了解,但对颐和园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颐和园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难点句子。

3.深入了解颐和园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4.学会欣赏自然之美,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多媒体材料,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颐和园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理解能力。

4.实践活动法: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文原文和相关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查阅和讨论。

2.准备多媒体教学材料,如图片、音乐等,以便于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

3.准备写作练习纸张和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音乐,引导学生初步了解颐和园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习作例文:颐和园。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习作例文:颐和园。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习作例文:颐和园。

教案教学设计作例文:颐和园教学目标:1、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2、初步掌握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美景,受到情感的熏陶;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作中。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看图揭题导入。

1、幻灯片出示文中三幅图,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儿的景物?”2、揭题:(板书:颐和园)指导书写“颐”左边有一个小口。

3、导入:颐和园建在哪里?看图画上各画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二、初读课文,播放课件,感受景物美。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颐和园写了哪些景点?你最喜欢哪里,想想理由。

2、交流自读情况:①颐和园给作者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怎么知道的?首尾两段都直接写到颐和园的美,这种写法叫什么?(首尾呼应)有感情地齐读首尾两段。

②交流自己喜欢的景点,说明理由。

(教师相机出示相关的图片、课件,带领学生去领略美景,并选择一两个自然段读,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赞美之情。

)③学生欣赏完课件后谈谈感受。

(板书:美、大)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路,领悟结构美。

1、学生自读第2——5自然段,交流课后讨论题: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①请同学们用“——”画出表现游览顺序的语句。

②讨论交流,指句说说作者的游览顺序。

(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2、学生动手画画旅游示意图,说说为什么这么画。

说说教材中三幅图各对应的段落。

3、再读这些过渡句,抓住动词,领悟移步换景、过渡连接的表达方式。

四、齐读全文,整体感知,指导分段。

齐读全文,提示学生:文章是按先总后分再总的方法写的,因此我们可以给课文分成三大段。

五、精读课文,品析景物特点,感受语言美。

1、研究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作者来到长廊,抓住长廊的什么特点来描写的?作者又是怎么观察长廊的呢?2)长廊有什么特点呢?从哪些句子知道?(板书:长、美)3)出示图片和句子,体会描写方法。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优秀教学设计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优秀教学设计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优秀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文章,描绘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

教材通过这篇文章,旨在让学生了解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和自然景观,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技巧。

在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基础,通过本文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有一定的兴趣,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阅读理解和写作技巧。

但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部分学生对景物描写的细节把握和情感表达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训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和自然景观,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本文,掌握景物描写的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祖国美好景色的热爱之情,提高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和自然景观;掌握景物描写的技巧。

2.难点:如何将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相结合,提高写作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营造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本文为例,分析景物描写的技巧,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相互交流,提高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颐和园的基本情况,准备进行写作实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颐和园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颐和园的美景,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写作任务:以“我的家乡”为主题,进行景物描写。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颐和园(教学设计)2023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颐和园(教学设计)2023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颐和园(教学设计)2023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为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颐和园》。

通过学习《颐和园》这篇习作例文,让学生了解颐和园的历史、文化、景观,学习如何运用写作技巧描绘景物,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颐和园的历史、文化、景观,掌握写作技巧,学会运用写作方法描绘景物,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1. 如何运用写作技巧描绘景物,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2.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视频等。

2. 学具:习作例文《颐和园》、笔记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了解颐和园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习作例文《颐和园》,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颐和园的美景,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写作实践: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写作实践,描绘自己心中的颐和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5. 交流分享: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进行交流分享,互相学习,提高写作水平。

板书设计:1.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颐和园2. 内容:颐和园的历史、文化、景观、写作技巧等。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根据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颐和园的作文,不少于300字。

2. 让学生收集关于颐和园的图片、资料等,进行展示和分享。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了颐和园的历史、文化、景观,学习了写作技巧,提高了写作水平。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和指导。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公开课教学设计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公开课教学设计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四年级下册学生,主要教学内容是习作例文《颐和园》。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了解颐和园这一著名的古建筑,并培养学生的观察、描写和想象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2.掌握描写古建筑的基本词汇和表达方式。

能力目标1.提升学生的观察、描写和想象能力;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情趣。

三、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习作例文:《颐和园》;3.大屏幕或黑板;4.茶点、摄影作品或模型展示颐和园景点。

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步:导入(5分钟)1.让学生观看颐和园的图片或模型,帮助学生了解颐和园的外观特点;2.引导学生谈谈对颐和园的第一印象。

第二步:正篇(30分钟)1.朗读《颐和园》例文,帮助学生了解颐和园的历史和建筑特点;2.解释生词和短语,让学生逐句理解文章的含义;3.分组让学生逐段进行描写,引导学生用词语、句式进行表达。

第三步:作文练习(20分钟)1.给学生时间展开想象,写一篇描述颐和园的短文;2.鼓励学生用上词语和句子进行描写。

第四步:展示与分享(15分钟)1.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满意的作文进行展示;2.学生互相欣赏,老师点评和引导。

第五步:总结与温故知新(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总结所学到的知识;2.提醒学生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欣赏。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作文的修改和整理;2.拓展阅读相关古建筑或园林的资料。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设计,学生对颐和园这一古建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会用文字描写古建筑并培养了描写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图片、影像资料等方式增加学生对颐和园的感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七、延伸拓展教师还可以邀请专业人士或者策划学校游园活动,让学生亲自走进古建筑,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是一篇描写我国著名景点颐和园的游记。

文章通过描绘颐和园的自然风光、历史建筑和人文景观,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本课文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既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技巧,对游记这种文体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描写景物时,往往抓不住重点,缺乏条理性和想象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表达,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颐和园的喜爱之情;学会课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学会课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创作出富有特色的游记。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手段,营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互动式教学法:学生分组合作,互相交流、分享,培养团队精神。

4.写作指导法:教师为学生提供写作支架,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进行写作实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文相关图片、视频、音乐等资料。

2.准备写作支架,如作文模板、优秀范文等。

3.准备课堂用具,如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颐和园的美景,引导学生产生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部编版(统编教材)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习作例文:颐和园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版版)

部编版(统编教材)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习作例文:颐和园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版版)

习作例文:颐和园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2.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3.理解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4.培养学生搜集、运用资料,积累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2.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照片引入,激情引趣1、展示本班学生在颐和园内所拍摄的照片,通过学生介绍照片的背景,激发学生了解颐和园的兴趣,引出课题。

2、生介绍自己游览颐和园的情况。

二、交流资料,预习反馈。

1.导语: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查找有关颐和园的资料,谁愿意把你知道的给大家讲讲。

2.学生交流资料。

通过资料的交流,使学生对颐和园的认识较为全面,同时对学生查找的资料及时予以肯定,激发学生查找资料的热情。

三、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1.导语:的确,颐和园不仅在中国乃至世界都享有盛名。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你们想不想到颐和园去看一看?那好,就和老师一起走进颐和园。

2.颐和园的课件,配乐范读课文,感受颐和园的景色美。

3.回答:颐和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四、整体入手,理清顺序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颐和园的。

2.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是否能用上书中的语句说一说作者的游览顺序或者可以用更好的方式来说明。

3.小组交流:学生可以画游览示意图,可以用书中的语句来概括。

利用示意图引导学生抓住“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这些游览点学习作者按空间变换顺序记叙的方法。

同时抓住“进了、绕过、来到、走完、登上、下来”这些写游览过程的动词品析,学习作者移步换景、过渡连接的表达方式,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五、抓住特点,感受美丽1.通过初步的学习,我们对颐和园有了一定的了解,谁能说说颐和园的那一处景物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精品教案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精品教案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精品教案1一. 教材分析《习作例文:颐和园》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描绘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描绘细腻,富有诗意,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和欣赏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同时,课文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游览经历,练习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对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课文的学习,进一步拓宽视野,提高对美景的欣赏能力。

同时,学生在生活中也有游览名胜古迹的经历,这为他们在课堂上进行写作提供了素材。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颐和园的美丽。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课文的阅读,学会欣赏美景,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颐和园的美丽。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学会欣赏美景,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颐和园的美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游览经历,提高交流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颐和园的美景。

2.图片:准备一些关于颐和园的图片,用于课堂展示。

3.课文录音:准备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颐和园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对颐和园的印象,从而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

跟读结束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体会颐和园的美丽。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美景。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游览经历,谈谈对美景的看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组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精品教学设计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精品教学设计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精品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习作例文:颐和园》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文章。

文章描绘了颐和园的美景,是我国著名古典园林之一。

颐和园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富的文化底蕴、优美的自然景观而著称于世。

本节课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颐和园的历史、建筑和景观,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风光,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对于描写景物的文章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部分学生对我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拓宽视野。

此外,学生对于如何描绘景物、运用修辞手法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指导和训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颐和园的历史、建筑和景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风光,增强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课文内容,了解颐和园的历史、建筑和景观。

2.难点:如何描绘景物、运用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合作意识。

3.写作指导法: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引导学生运用描绘景物、运用修辞手法等写作技巧。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包含图片、音乐、视频等的多媒体课件。

2.资料:为学生准备关于颐和园的历史、建筑和景观的相关资料。

3.习作纸:为学生准备写作练习用的纸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颐和园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教师提问:“你们听说过颐和园吗?谁能简单介绍一下颐和园?”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获奖教学设计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获奖教学设计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获奖教学设计设计目的这篇教学设计旨在通过《颐和园》这篇习作例文,让学生了解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文化观念。

一、教学内容知识点1.了解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及建筑特点;2.掌握习作例文《颐和园》的主要内容;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4.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要求1.能够用简洁、恰当的语言描述颐和园;2.能够理解习作例文的内容,理解作者的用心;3.能够通过阅读《颐和园》习作例文,体会其优美的意境。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1.利用图片、视频或PPT展示颐和园的全貌,引导学生了解颐和园的基本情况;2.介绍颐和园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颐和园的建立目的。

第二课时:阅读习作例文1.让学生阅读《颐和园》这篇习作例文;2.分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句子和段落;3.引导学生发表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第三课时:分析例文1.分析习作例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技巧;2.引导学生探讨作者表达的意图;3.激发学生对颐和园的想象力,让他们描绘自己心中的颐和园。

第四课时:写作训练1.让学生根据习作例文的内容,进行写作训练;2.引导学生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和表达的准确性;3.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三、教学评价评估方法1.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写作作业进行评价;2.针对学生的写作,评分标准包括语言规范性、内容质量、表达能力等方面。

效果评估1.学生对颐和园的理解程度;2.学生对习作例文的理解与表达能力;3.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想象力。

四、教学反思与改进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颐和园》这篇习作例文,引领学生了解颐和园的壮丽景色和文化内涵,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教学实施及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改进提供有益的参考。

五、总结通过本次《颐和园》教学设计的实施,学生对颐和园的理解和认识得到了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 颐和园(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 颐和园(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习作例文《颐和园》。

通过阅读、分析和讨论,学生将了解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和建筑特点,并学习如何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进行写作。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颐和园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会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进行表达。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和描绘景物。

4.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会倾听、分享和交流。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进行写作。

2.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从不同角度欣赏和描绘景物。

3. 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效果。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颐和园的图片、视频、文字资料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颐和园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和建筑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内容和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3. 阅读分析: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习作例文《颐和园》,分析其写作思路、词汇和句式运用等方面的特点,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

4. 写作指导:教师根据习作例文,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进行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5. 实践环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描绘颐和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然后,让学生根据讨论结果进行写作。

6. 作业布置:教师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适当的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7.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解答学生的疑问。

板书设计1. 颐和园2. 副习作例文3. 正文内容:根据教学过程逐步展示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和建筑特点,以及写作技巧。

作业设计1. 写一篇关于颐和园的短文,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词汇和句式。

2. 收集有关颐和园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进行观察和分析,从不同角度描绘颐和园。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获奖教学设计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获奖教学设计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获奖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文章,描绘了颐和园的自然美景和建筑特色。

文章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篇文章安排在单元四“美丽的景物”中,与前面的课文《长城》、《日月潭》等文章相呼应,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景物描写的掌握。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对景物描写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细节描写、修辞手法等方面还需加强。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对文章内容产生共鸣,兴趣浓厚。

此外,学生对颐和园这一旅游景点有一定的了解,有利于课堂活动的开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描绘的美景;学会欣赏和评价颐和园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欣赏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欣赏颐和园的美景。

2.难点:学会细节描写,运用修辞手法表现景物之美。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颐和园的美景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4.写作指导法: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包含颐和园美景的课件,图片、音乐等素材。

2.教学用具:黑板、粉笔、作文本等。

3.课前:了解学生对颐和园的了解程度,为课堂活动做好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颐和园的美景图片,播放轻柔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教师简要介绍颐和园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学生自读课文,体会颐和园的美景。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名师精品教案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名师精品教案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名师精品教案1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文章,描绘了颐和园的自然风光和建筑特点。

文章语言优美,富有诗意,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本篇文章旨在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能够运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观点。

但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往往只能看到表面的现象,不能深入挖掘事物的内在特点。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发现事物的美好之处,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颐和园的自然风光和建筑特点,体会作者对颐和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颐和园的自然风光和建筑特点。

2.教学难点: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颐和园的美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制作颐和园美景的课件,用于展示和引导学习。

2.教学卡片:制作关键词卡片,帮助学生巩固学习内容。

3.习作范文:准备相关习作范文,供学生参考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颐和园的美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同时,提问学生:“你们听说过颐和园吗?颐和园有什么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和作者对颐和园的喜爱之情。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 颐和园 (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 颐和园 (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颐和园》这一篇习作例文,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建筑特色以及文化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写作练习。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颐和园的历史、建筑和文化背景。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教学难点1. 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色较为复杂,需要简化讲解。

2.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和写作。

教具学具准备1. 教案、PPT、图片等教学资料。

2. 学生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展示颐和园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阅读理解- 让学生自主阅读《颐和园》这篇习作例文,然后进行讲解。

3. 写作练习- 在学生对颐和园有了基本了解后,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4. 总结-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颐和园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板书设计- 颐和园- 副历史、建筑、文化- 正文:简介、历史背景、建筑特色、文化意义作业设计- 写一篇关于颐和园的短文,包括历史、建筑和文化三个方面。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写作练习,让学生对颐和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达到了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历史背景和建筑特色理解不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这部分内容的讲解。

教学难点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在教学过程中,对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色的讲解是教学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这是因为颐和园不仅是一座著名的皇家园林,更是一座蕴含着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建筑群。

学生需要在对颐和园有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有效的写作练习,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对重点细节的补充和说明1. 历史背景的讲解- 颐和园的历史沿革: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一座供皇室成员休闲游憩的园林。

它见证了清朝的兴衰,也经历了多次战火的洗礼,特别是在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被英法联军焚毁。

1888年,慈禧太后利用海军经费重建园林,并改名为颐和园,意寓“颐养太和”。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习作例文:颐和园》是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生动的描绘,让学生了解颐和园的历史、建筑风格和自然景观,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欣赏能力。

同时,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和词汇丰富,便于学生进行语言操练和学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但在写作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对如何运用优美词汇和句子进行描绘景物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学会欣赏和借鉴其中的优美语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颐和园的历史、建筑风格和自然景观,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欣赏和借鉴其中的优美语句,提高写作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颐和园的历史、建筑风格和自然景观。

2.难点:如何运用优美词汇和句子进行景物描绘。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相关知识。

2.示范法:教师示范如何运用优美词汇和句子进行景物描绘。

3.实践法:学生通过练笔,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景物描绘。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展示课文内容,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2.相关资料:关于颐和园的历史、建筑风格和自然景观的图片或视频。

3.练笔纸张:供学生进行练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颐和园的历史、建筑风格和自然景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了解颐和园的相关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和词汇。

3.操练(10分钟)教师选取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和词汇,示范如何运用到景物描绘中。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选择一个景物进行描绘。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其提高写作水平。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课堂教案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课堂教案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课堂教案1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文章。

文章描绘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喜爱之情。

教材通过这篇课文,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让学生学会欣赏自然美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写景状物的文章也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欣赏美景的过程中,可能对一些词语和句子的表达方式还不够理解,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讲解。

此外,学生对颐和园的了解可能局限于旅游景点的认识,对于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可能还不够了解,需要在教学中进行补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欣赏自然美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颐和园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

2.难点: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语句,体会作者对颐和园的喜爱之情,学会欣赏自然美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图片、视频等。

2.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关键词语。

3.教学用具:准备教学用具,如PPT播放器、笔记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大意,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回答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优秀教学设计2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优秀教学设计2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优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能够了解颐和园的基本情况,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描述和想象能力,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文化的敬畏和热爱之情。

二、教学准备1.教材准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材,习作例文《颐和园》。

2.教具准备:图片、视频资料关于颐和园的介绍、琴书欣赏等。

3.教师准备:了解颐和园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以及相关故事,准备好教学PPT、教学设计等资料。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引入颐和园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习:学生听读习作例文《颐和园》,理解文章内容,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复述。

活动:分组讨论颐和园中的景点和故事,以小短剧或绘本的形式表现。

第二课时学习:老师介绍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颐和园的知识。

活动:学生分组或个人进行文学创作,写一篇关于颐和园的随笔或小作文。

第三课时学习:老师讲解和示范如何表达自己对颐和园的喜爱和敬畏之情,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活动:学生进行作文创作,并相互交流修改,提高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教师及时进行评价和指导,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敬畏和热爱之情。

2.学生交流作文,互相学习、交流、提出意见和建议。

3.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写作水平。

五、巩固提高通过让学生带颐和园游览的照片或视频,学生再次回顾颐和园的美丽和历史,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注重学生的情感投入,让学生从心底体验颐和园之美,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以上是本次《习作例文:颐和园》的优秀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颐和园之美。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精品教学设计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精品教学设计1

题目: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精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和风景特色。

2.能够通过朗读、默写、理解习作例文《颐和园》。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情感。

4.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写出具有想象力和感情的文学作品。

二、教学重点1.熟练掌握《颐和园》的习作例文内容。

2.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手法塑造文学形象。

3.通过写作锻炼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理解颐和园的文化内涵和风景特色。

2.运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展现颐和园的美丽景观。

3.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使其能够表达个人情感和感悟。

四、教学准备1.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材《颐和园》习作例文。

2.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等教学辅助工具。

3.板书、彩色笔等教学用具。

4.学生练习本、书写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颐和园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颐和园的基本情况,激发学生对颐和园的兴趣。

2. 学习《颐和园》习作例文(15分钟)•老师朗读《颐和园》,同时解释生词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学生自读文章,体会文章的意境和情感。

3. 分段解读(20分钟)•将文章分段进行解读,讨论每一部分的重点内容和修辞手法。

•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选择了这样的描写和表达方式。

4. 写作训练(30分钟)•让学生仿照《颐和园》的写作风格,写一篇以自己熟悉的地方为题材的文章。

•鼓励学生进行互相交流,互相修改,提高写作质量。

5. 作品展示与分享(15分钟)•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并进行点评和分享。

•老师指导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作品,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颐和园的文化内涵,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多读多写,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修养。

七、作业布置1.完成对《颐和园》习作例文的默写。

2.按照老师指导的方法,修改自己的作品,准备下节课展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四下第五单元习作例文《颐和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结合例文批注,学习过渡句的使用方法。

学习通过抓住景物特点把重点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重点:
结合例文批注,学习过渡句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通过抓住景物特点把重点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夏令营美景介绍会”游记展开始征稿啦!
请看征稿启事(出示PPT):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景如画。

你一定游览过许多美丽的地方吧?它可能是闻名遐迩的名胜古迹,也可能是你身边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园……请选择一个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把你游览的过程写下来。

如果你的游记做到了以下几点,就能入选啦!
1.按游览顺序写清楚游览过程。

2.印象深刻的景物重点写,写清楚景物特点。

3.开头结尾,简洁明了,抒发情感。

二、整体把握,抓过渡句梳理作者的游览路线,学习如何把游览顺序写清楚
1.指名汇报文中的过渡句。

师生评议。

(1)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2)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3)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4)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2.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游览颐和园的呢?仔细读读过渡句,再把下面的路线图补充完整。

3.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单一,教师巡视。

4.指名汇报(展示路线图,学生说说自己的填写依据),师生评议,达成共识。

师:这些过渡句提示了我们作者在游览过程中的地点转换。

借助它们,我们就能快速梳理出作者的游览路线。

5.再读过渡句,关注句子中绕过、走完、登上等表示动作的词,进一步体会作者是怎样用过渡句把游览顺序写清楚的。

(用上合适的动词写清楚游览过程中的地点转换)
6.齐读过渡句。

把这些过渡句串联起来,你发现作者的写作顺序了吗?
教师小结:过渡句的作用可真不小!它不仅能在文中承上启下、自然衔接,还能清晰呈现作者的游览顺序和写作思路。

如果我们学会了写这样的过渡句,就能把游览顺序写清楚了。

板书:游览顺序
7.出示过渡句+开头结尾。

师:有了这样的过渡句,再加上开头和结尾,一篇完整的游记就出来了。

可这只是一个框架,构不成一篇好的游记。

还得把你想介绍的景点的特点写清楚了,才能算一篇好的游记。

板书:景物特点
三、品读优美句段,感受长廊、昆明湖的特点,学习用恰当的表达方法写清楚景物的特点。

1.回顾旧知。

我们已经读过不少写景的课文,你知道哪些写景的方法呢?
2.品读写长廊的句段,学习用恰当的方法写清楚景物特点。

(1)出示“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

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二百七十三间。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读句子,体会作者是如何写出长廊特点的。

(2)出示“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读句子,体会作者是如何写出长城特点的。

(3)出示“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

这条长廊像一条长龙,有七百多米长,分成二百七十三间间。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移植比喻,把长廊比作长龙。

你觉得合适吗?为什么?
(4)出示“长城两边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有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山谷里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你觉得这样描写
长城合适吗?为什么?
(5)师生小结:描写要基于景物本身的特点,准确而又恰当。

(不只是基于本身特点,更重要的是要介绍出作者个人独特感受,让人一读难忘,想去亲眼看看)相机板书。

3.学生赏析写昆明湖的句段,抓比喻和“滑”字进一步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描写。

4.出示颐和园全景图。

为什么这么大的颐和园作者只写了这几处景点呢?(不用面面俱到,要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或印象深刻的或最有特色的景点。


5.交流学习收获,相机板书。

四、初试身手:尝试用过渡句说清楚游植物园的顺序。

1.出示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星期天,你要带一位同学游览植物园。

根据下面的示意图,设计出游览路线,再按顺序说一说。

2.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单二,师巡视指导。

3.指名汇报,师生评价。

同桌交流,互相评价。

4.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的文字游览了美丽的颐和园,学习了用过渡句写清楚游览顺序,知道了要用恰当的方法写出景物特点。

课后,大家在完成“大美中国”游记征稿时,要记得用上今天学到的方法哦。

期待大家的精彩呈现。

课后作业:确定景点,设计游览路线图,用过渡句拟写“大美中国”游记征稿的提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