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论文大学物理实验论文
大学物理实验论文(5篇)

大学物理实验论文(5篇)高校物理试验论文(5篇)高校物理试验论文范文第1篇物理学是一门试验科学,物理试验是物理学进展的基础。
也可以说是“系统工程”,它集力、热、声、光、电于一体。
高校物理试验作为一门独立设制的课程,是同学动手、观看、制造思维、处理数据、总结写作等综合力量提高的过程,有着其他课程不行替代的作用。
因此不能教条学习,只是简洁地照猫画虎,测几组数据。
应使知其然,还能举一反三,循序渐进。
要在全学年试验中,致使综合力量有全面“质”的飞跃。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熬炼实效,这就要求试验老师在每个试验过程中乐观引导同学的学习欲望。
2利用物理学史激发同学的爱好光学是讨论客观世界中有关光现象规律的一门学科,通过大量历史资料和出土文物的分析讨论,充分证明我国古代光学在世界科学技术史中的重要贡献。
当时物理学领域内成就最大的是墨家,它是由鲁国的墨翟(公元前480~39年)和他的弟子等所创立。
《墨经》是墨家的集体创作成果,它比古希腊欧几里得(公元前330~275年)“光学”还早百余年,不仅是中国光学的先驱,在世界光学史中也占据先的地位。
《墨经》对光的直进律,做出了精辟的记载,认为从物体上发出来的光线,似乎箭矢一样(“光之人,照若射”),通过精细的观看试验发觉,当两个光源同时照一物,产生本影和半影,还给投影下了一个科学定义:光有所遮挡的地方就是影。
墨家依据光的直进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针孔照相机。
在十一、十二世纪间,我国科学家郭守敬依据光学原理制成了各种天文仪器,观测天象,取得了丰硕成果[4]。
在教学中我们感到,上试验课缺少足够的时间,应当将试验仪器的一些改进通过演示,使同学明白其有用与便捷。
而我们只能见缝插针,简洁叙述。
例如:在薄透镜测焦距的试验中,以前成像的像屏用的是一个喷漆薄铁片。
共轭法测焦距,要求同学们在观看到大小两个像,我们说这叫“大像追小像”,追的结果是看两像的中心是否重合,这一步是用成像的方法(细调)验证粗调是否调好了,是否“同轴等高”。
大学物理20xx字论文

大学物理20xx字论文篇一:大学物理下小论文浅谈电磁感应在生活中的应用班号:姓名:学号:摘要:电磁学已成为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电磁运动基本规律的学科。
电磁学理论的发展不仅是电工学、无线电电子学、电子计算机技术及其他新科学、新技术发展的理论依据,而且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技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电磁感应,电磁炉,电磁炮正文:电磁学从原来互相独立的两门学科——电学、磁学,发展成为物理学中一个完整的分支学科,主要是基于两个重要的实验发现,即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的电流的磁效应和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
这两个实验现象,以及1865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提出的感应电场和位移电流的的假说,奠定了电磁学的整个理论体系。
如今,电磁学已成为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电磁运动基本规律的学科。
电磁学理论的发展不仅是电工学、无线电电子学、电子计算机技术及其他新科学、新技术发展的理论依据,而且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技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下面举例说明电磁学在生活中应用。
先来谈谈电磁炉。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安全卫生的炊事用具逐渐接受,电磁炉也进入千家万户。
电磁炉是现代厨房革命的产物,它无需明火或传导式加热而让热直接在锅底产生,因此热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电磁炉的功率一般在700~1800W之间,它的结构主要由外壳、高级耐热晶化陶瓷板、PAN 电磁线盘、加热电路板、控制电路板、显示电路板、风扇组件及电源等组成。
电磁炉是利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制成的电气烹饪器具。
使用时,加热线圈中通入交变电流,线圈周围便产生交变磁场,交变磁场的磁力线大部分通过金属锅体,在锅底中产生大量涡流,从而产生烹饪所需的热。
在电磁炉内部,由整流电路将50Hz的交流电压变成直流电压,再经过控制电路将直流电压转换成频率为15~40kHz 的高频电压,高速变化的电流流过扁平空心螺旋状的感应加热线圈(励磁线圈),线圈会产生高频交变磁场。
物理实验设计论文(5篇)

物理实验设计论文(5篇)物理试验设计论文(5篇)物理试验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一、试验设计教学的必要性1996年上海高考第四(5)题要求测定陶瓷管上匀称电阻膜的厚度,就属于设计型试验.但由于题目给出了全部试验器材和全部相关量,使试验定位在电阻或电阻率的测定上,又大大降低了试验难度,只属于局部设计型试验.无论命题者出于何种考虑,设计型试验究竟半遮半掩地消失了,这多少给教学工提了个醒.1.从小处着眼,加强试验设计教学上海作为高考改革的试点城市,其胜利的改革将为全国高考供应可能的改革方向,甚至一些新奇的题型和情境,都可能为全国高考所借鉴.如1996年全国高考第21题就是从1995年上海高考第一(5)题脱胎而来的.无疑上海高考关于试验设计的考查是又一个胜利的改革举措,极有在全国推广的价值.而物理《考试说明》中要求“会用在这些试验中学过的试验方法”,也为试验设计的考查在全国的推广供应了可能.2.从大处着眼,加强试验设计教学闻名核物理学家钱三强先生在为郭奕玲、沈慧君编著的《物理学史》所作的序中,曾严峻指出:“今日我们科学界有一个弱点,这就是思想不很活泼,这或许跟大家过去受的教育有肯定关系……”我们经常教育同学“应当……”“必需……”;我们的考试题目经常不惜笔墨描述背景、附加条件,最终只有一个小小的空格“是……”.这样培育选的人才在学校是好同学,步入社会是好职员,大脑中只是机械地跳动着两个问题:“你要我做什么?你要我怎么做?”工作经常:“完成”的相当美丽,但思想僵化,毫无创见.这正是我们的悲伤!长期以来的这种教育选拔模式,致使我们现在仍只能在很羞怯地提到几个美籍华人时才有一种借来的荣光与骄傲!思想不活跃,是由于我们给了同学太多的“必需”的限制;思想僵化,是由于我们留给同学太少的“可能”的余地.试验设计的教学,正是活跃思想,培育力量的一种好方法,授以试验的基本方法,让同学自己去考虑有哪些可能的做法,自己会怎么做.二、试验设计的基本方法1.明确目的,广泛联系题目或课题要求测定什么物理量,或要求验证、探究什么规律,这是试验的目的,是试验设计的动身点.试验目的明确后,应用所学学问,广泛联系,看看该物理量或物理规律在哪些内容中消失过,与哪些物理现象有关,与哪些物理量有直接的联系.对于测量型试验,被测量通过什么规律需用哪些物理量来定量地表示;对于验证型试验,在相应的物理现象中,怎样的定量关系成立,才能达到验证规律的目的;对于探究型试验,在相应的物理现象中,涉及哪些物理量……这些都是应首先分析的.举例来说,要测定地球表面四周的重力加速度,我们就应检索:在所学学问范围内,哪些内容涉及到重力加速度,它与其他物理量有何定量关系,并一一排列出来:(1)在静力学中,静止物体对竖直悬绳的拉力或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大小就等于重力,即T=N=mg.若T(或N)和m能测出,则重力加速度g可测定.(2)在超重或失重(但不完全失重)系统中,F-mg=±ma.若F、a 和m可测出,则重力加速度g可测定.(3)在运动学中,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由静止下滑,s=12gsinθt2.若s、θ和t可测定,则重力加速度g也可测定.(4)在运动学中,物体从粗糙斜面上由静止下滑,s=12(gsinθ-μgcosθ)t2.若s、θ、μ和t可测,则重力加速度g也可测定.(5)自由落体运动中,h=12gt2.若h和t可测出,则重力加速度g 也可测定.(6)用重力加速度测定仪测定.(7)在平抛运动中,竖直方向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之差Δy=gt2.若Δy和t可测,重力加速度g同样可以测出.(8)在斜抛运动中,水平射程可以表示为x=v02sin2θ/g.若x、v0和θ可测出,则重力加速度g也可测出.(9)单摆做简谐振动时,其周期可以表示为T=2πl/g.若T和l可测,则g可测.(10)在焦耳测定热功当量的试验中,若能测出水的质量和上升的温度,算出水增加的内能,再测出重物的质量和下落的高度,同样可测定重力加速度.(11)带电粒子在的匀强电场平行板电容器中平衡时,mg=qU/d.若U、d和带电粒子的荷质比(q/m)可测定,则g可测出.(12)假设一物体在地球表面四周绕地球做圆周运动,mg=GMm/R2,g =GM/R2.…………2.选择方案,简便精确对于每一个试验目标,都可能存在多条思路、多种方案.教材中关于某个试验目标的试验方案,也只是众多方案中的一种,而且不肯定是最好的一种,而只是较可行的一种.那么在众多试验方案中,我们应如何选择呢?一般来说,选择试验方案主要有三条原则:(1)简便性原则即要求所选方案原理简洁、操作简便,各量易测.应尽量避开实施那些原理简单、操作繁琐和被测量不易直接测量的试验方案.(2)可行性原则试验方案的实施要平安牢靠,不会对人身和器材造成危害;所需装置和器材要易于置备,不能脱离实际,不能超消失有条件.(3)精确性原则不同的试验方案,其试验原理、所用仪器以及试验重复性等方面所引入的误差是不同的.在选择方案时,应对各种可能的方案进行初步的误差分析,尽可能选用精确度高的试验方案.以上三原则通常要综合考虑.在前述方案中,方案(1)中常用的测力计误差较大;(2)中F和a均不易测定;(3)中θ和t不易测定且难以保证斜面足够光滑;(4)中θ、t和μ均不易测定;(5)中若用秒表计时人为因素较大,若用打点计时器计时,纸带受振针阻力与通常小物块所受重力相比不能忽视;(6)中仪器先进但一般中学没有;(7)中若用闪光照像技术则是一种好方案,但设备和技术都达不到要求,若用平抛运动的讨论方法误差较大;(8)中θ和v0的测量难度较大;(9)中相对而言较切合中学实际;(10)中需测定的物理量多且很难实行绝热措施;(11)中学阶段不易测定荷质比;(12)只是一个思想试验,无法付诸实践,但可估算,代入数据得g =9.857m/s2,与标准值9.81m/s2只相差4.8.综上所述,中学阶段通常采纳单摆法测定重力加速度.3.依据方案,选定器材试验方案选定之后,考虑该方案需要哪些装置,被测量与哪些物理量有直接的定量关系,这些物理量分别需用什么仪器来测定,从而确定整个试验需要哪些器材.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试验中,是利用单摆装置来进行试验的,故需铁架台、细线和摆球等来组装单摆.重力加速度可表示为g=4π2l /T2,周期需用秒表测定;摆长l是从悬点到摆球中心的距离,因此需用米尺和游标卡尺分别测定摆线长度l和摆球直径d.从试验原理表达式可以看出,试验与摆球质量无关,故毋需使用天平.当然,从试验便利性和精确性角度考虑,还需对所选器材作进一步要求,以期把系统误差降到最小.如上述器材中,摆线的伸缩性和质量应较小,摆球的质量应较大.摆线伸缩性大,其长度会随拉力变化而变化;摆球与摆线质量相差越小,系统(摆线和摆球)质心偏离摆球中心越远,误差就越大.为了便于观看,摆球振动的路径宜长,但又要确保单摆做简谐振动,故摆线宜长些,常取1米左右.4.拟定步骤,合理有序试验之前,要做到心中有数:如何组装器材,哪些量先测,哪些量后测,应从正确操作和提高效率的角度拟定一个合理而有序的试验步骤.对一些可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可先行测量;对需通过试验装置才能测定的物理量,须先组装器材,再进行试验、观看和测量.在“利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试验中.原理表达式g=4π2l/T2中的l和T分别为单摆的摆长和单摆做简谐振动的周期.因此应先组装单摆,再测定摆长,最终让单摆做简谐振动,测定周期T.依据所测数据计算出重力加速度g的值.至于过程细节不再赘述.5.数据处理,误差分析高考对此要求不高,但常用的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的方法还是应当把握,在设计试验时也应予考虑.三、建议物理试验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物理实验教学论文【3篇】

物理实验教学论文【3篇】第一篇一、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是实验教学的良好开端实验教学的第一环节是“提出问题”。
没有探究就没有科学,而提不出问题也就不会有探究,探究源于问题。
问题的存在本身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学生的提问,特别是较高水平的提问,也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必要方面。
在实验教学中一开始让学生提出问题是很难实现的,更谈不上提出与教学目标相关的问题来,这就需要教师有效地设置相关物理情景,即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提供必要的问题背景,创设合理的、具体的物理情景,展示明显的物理现象,让学生想有所想,从而启发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
使学生通过观察、感知、体验后发现问题;或者创设一定的任务,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点燃智慧的火花,产生探究问题。
具体的操作步骤:(1)设置问题情景任务;(2)分析归纳情景体现的内在规律;(3)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例如,在探究《欧姆定律》一节时,创设如下情景:①分别用一节和两节干电池给同一个小灯泡供电,闭合开关,观察现象;②用导线把小灯泡和滑动变阻器串联在同一电路中,闭合开关,移动滑片,观察现象。
让学生观察现象后分析归纳其内在规律,引导学生思考看到了什么现象,发现了什么问题,并进一步提出问题。
通过一步步的深入引导:小灯泡的亮度不同,又属于什么因素影响?进而提出了“通过导体电流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
实验探究问题的提出,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
开始时学生发现和提出的问题不是都跟该课题有关,有时还会出现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教师要耐心地倾听学生所提的问题,从中发现其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避免压制。
随着学习的深入,他们的“提问题”兴趣就会有较大的提高,思路也随之被拓宽,进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科学地提出“猜想和假设”是实验教学的切入点通过创设一定的任务提出了问题,就得想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科学地进行猜想和假设,这是完成实验教学的切入点。
科学猜想不同于胡思乱想,假设必须依据科学的方法,在此原则下就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
物理实验论文15篇

物理实验论文15篇物理实验论文摘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活动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感性材料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
各种类型的物理实验,具体形象地展示了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强化了学生的感知并纠正在感知中形成的错觉,从而达到丰富学生头脑中感性材料的储存及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物理实验论文物理实验物理论文物理物理实验论文:中学生物理实验论文一、物理实验的重要性第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新课程教学目标明确指出了初中物理教学不但要给学生灌输物理知识、物理概念,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针对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能够积极探究和思考,从而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逐渐使学生能够养成科学探究的精神.第二,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在科学实践的过程中会不断地深化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概念,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促进学生分析、观察物理现象的能力.第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进行实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突出了物理教学的方针、思想、实践性.从多方面、多角度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演示实验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思考能力、观察能力、探究能力,以及追求真理的意识.二、初中物理教学的建议第一,要明确物理教学实验的重要性,让学生感知到物理教学实验的价值.树立正确的物理教学实验观念,充分认识物理教学实验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成长,帮助学生提高物理成绩和以及提升物理教学的教学效率.第二,完善物理教学器材,建立相对应器材管理制度.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器材的维护、保养、维修能够保障器材的寿命,同时保障学生的安全性.相关领导人员应该妥善制定出物理器材的保管制度,要选择责任意识强、坚持原则的教师保管实验室,以保障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实验.第三,摆脱传统教师演示、学生观看的状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次数.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针对某个实验进行具体的演示、阐述、明确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注意事项,从而让学生进行具体的实验.例如,在做“用量筒测5mL水的体积”实验时,很多学生都出现过这样的错误,用量筒测水的体积时拿在手里读数,而且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凹形水面相平,甚至量筒都没放平就读数.这样错误的实验过程,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知识,而且让整个实验变得没有意义.但是,教师在观察学生实验的过程中,并没有指出学生的错误.在实验结束之后,教师重复了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首先,用左手拿住量筒,使量筒略倾斜,右手拿试剂瓶(里面放水),使试剂瓶口紧挨着量筒口,使液体缓缓流入.待注入的量快到5mL时,把量筒放平,改用胶头滴管滴加到所需要的量.这样的实验教学,不但不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意识和自尊心,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观察能力.第四,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带入到实验教学当中.物理来源于生活,更扎根于生活,它和生活的的关系是不可分割、不可抽离的.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引入到课堂当中,帮助学生树立实验的意识.例如,将双手合拢,互相击打会发现两只手都有灼热和疼痛感,这折射出了物理教学中所描述的力是相互作用的;让学生拿出两张相同的A4纸张,用嘴在两张纸中间吹起,会发现两张纸在靠拢,这是在阐述气体流速越快,压强会变得越小.又如,生活中经常会看见注射器,当用手指堵住前端小孔,另一只手用力向外拉活塞,会感到很费力.若停止用力,活塞就会退缩一段距离,这就验证了大气压的存在.以上例子说明,在生活中能够发现很多物理现象.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这些物理现象,说明物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通过学生在生活中的发现和积极的探索,从而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总之,物理实验的探究是教育界一直关注的问题.从教育部所下达的各项关于物理实验的通知和要求,能够充分地了解物理实验的重要性.所以,采取有效的措施,认识到物理实验的价值,还原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物理实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创新意识.物理实验论文:提高学生物理实验的能力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大学物理实验论文:大学物理实验中关于不确定度的几个问题讨论

大学物理实验论文:大学物理实验中关于不确定度的几个问题讨论摘要:主要讨论了大学物理实验误差和不确定度的关系以及直接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最后对单次测量的不确定度评估以及不确定度计算过程中数据修约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大学物理实验;不确定度;误差some discussions about uncertainty in university physics experimentgao jian1, liu wei1, ma xubo21. higher education press, beijing, 100029, china2. physics department of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beijing, 102206, chinaabstract: uncertainty in university physics experiment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error were discussed, besides how to assess the uncertainty of direct measurement. and it also discusses the assessment of the uncertainty in one-time measurement and how to revise the data during the process of calculate uncertainty.key words: university physics experiment; uncertainty; error大学物理实验是高等理工科院校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
测量误差与不确定度是大学物理实验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误差理论已经较为成熟,而不确定度的概念、理论和应用规范等尚在不断明确、发展和完善之中。
大学物理实验论文02

浅谈迈克尔逊干涉仪材料科学与工程 0510班韩达0120501010618在物理量的测量中,有时由于被测量量过分小,以至无法被实验者或仪器直接感受和反应,此时可先通过一些途径将被测量量放大,然后再进行测量,放大被测量量所用的原理和方法称为放大法。
光的干涉是重要的光学现象之一,是光的波动性的重要实验依据。
两列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和位相差恒定的相干光在空间相交区域将会发生相互加强或减弱现象,即光的干涉现象。
-7~8×10-7 m之间),根据干涉条纹数目和间距的变化与光程差、波长等的关系式,可以推出微小长度变化(光波波长数量级)和微小角度变化等。
迈克尔逊干涉仪是1883年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和莫雷合作,为研究“以太”漂移而设计制造出来的精密光学仪器。
它是利用分振幅法产生双光束以实现干涉。
它的特点是光源,两个反射面,接受器(观察者)四者在空间完全分开,东西南北各据一方,便于在光路中安插其它器件。
利用它可以观察到很多干涉现象,例如在近代物理和近代计量技术中,如在光谱线精细结构的研究和用光波标定标准米尺等实验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利用该仪器的原理,研制出多种专用干涉仪。
关键词:干涉光程差波长位移明纹暗纹(一)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原理(1)光路图:(2)干涉原理:从光源 S 发的光照射到分光镜 G 1 上,光被分成两束,反射光入射到平面反射镜 M 1 , 透射光经补偿镜 G 2 入射到平面反射镜 M 2 ,两束光分别被 M 1 、 M 2 反射,重新在 G 1 处会合,若满足相干条件就会产生干涉效应。
迈克尔逊干涉仪产生干涉的原理与“空气平板”所产生的干涉相同,在测量光波长时,首先将仪器调出较少的等倾条纹,仪器的附加光程为入 /2 。
则中央处的光程差:Δ =2h+ 入 /2 ( 5 — 1 )式中: h — M 1 与 M 2 ' 之间的距离入—光源的波长若中央调成一个暗斑时,则光程差Δ = ( m + 1/2)入( 5 — 2 )由式( 1 — 1 )和( 1 — 2 )得: :2 h = m 入 2 Δ h = Δ m 入其中:Δ h = h 1 - h 2 Δ m = m 1 - m 2式中:Δ h — M 1 移动的距离Δ m —暗斑变化的次数当Δ m = 1 时 , 则Δ h = 入 /2 就是说,当中心暗斑变化一次(即移动一个条纹)时, M 1 移动了入 /2 的距离,所以 :入 = 2 Δ h / Δ m ( 5 — 3 )用上式就可计算出被测光源的波长。
大学物理实验论文

研究报告大学物理实验序号:11共振法观测弦振动一、实验目的1、了解共振产生驻波的条件,2、学会使用示波器、螺旋测微器、信号发生器的使用,3、探索弦振动的改进方案。
二、实验仪器YM-II型金属动态杨氏模量实验仪,包括数显频率计信号源,示波器,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物理天平等。
三、实验原理任何物体都有其固有的振动频率,这个固有振动频率取决于试样的振动模式、边界条件、弹性模量、密度以及试样的几何尺寸、形状。
只要从理论上建立了一定振动模式、边界条件和试样的固有频率及其他参量之间的关系,就可通过测量试样的固有频率、质量和几何尺寸来计算弹性模量。
将弦线用两根细丝悬挂在两只换能器(一只激振,一只拾振)下面,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音频正弦信号,通过激振换能器转换成机械振动,由悬线传递给弦线,激发弦线振动在弦线两端自由的条件下,作横向震动,弦线的机械振动在通过另一根悬线传递给换能器还原成电信号,在示波器上显现出来。
调节先好发生器的输出频率与弦线固有频率一致时,弦线共振。
拾振检测出,弦线共振时的共振频率,再测出弦线的几何尺寸,质量等相关参数,由已知的杨氏模量求相关量。
1.弦振动的基本方程一细长弦线做微小横(弯曲)振动时,取弦线的一端为坐标原点,沿弦线的长度方向为x轴建立坐标系,利用牛顿力学和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可推出弦线的振动方程:4422=∂∂+∂∂xUEI tU λ (1)式中U(x, t )为弦线上任一点x 在时刻t 的横向位移;E 为杨氏模量;I 为绕垂直于弦线并通过横截面形心的轴的惯量矩;λ为单位长度质量。
对长度为L ,两端自由的弦线,边界条件为: 弯矩 022=∂∂=xU EJM作用力 33xU EJxM F ∂∂-=∂∂=即x =0, L 时:,03322=∂∂=∂∂xU xU (2)用分离变量法解微分方程(1)并利用边界条件(2),可推倒出弦线自由振动的频率方程:1cos =⋅chkL kL (3) 其中k 为求解过程中引入的系数,其值满足:EIk λω24=(4)ω为弦线的固有振动角频率。
大学物理实验论文范文格式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的格式样本】大学物理实验论文怎么写大学物理实验论文在即将结束的这个学期里,我完成了大学物理实验(上)这门课程的学习。
物理实验是物理学习的基础,虽然在很多物理实验中我们只是复现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的原理与结果,但这一过程与物理家进行研究分子和物质变化的科学研究中的物理实验是一致的。
在物理实验中,影响物理实验现象的因素很多,产生的物理实验现象也错综复杂。
老师们通过精心设计实验方案、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等多种途径,以最佳的实验方式呈现物理问题,使我们通过努力能够顺利地解决物理实验呈现的问题,考验了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加深了我们对有关物理知识的理解。
通过一学期的课程,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做大学物理实验时,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高效率地完成实验,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需要课前认真地预习,首先是根据实验题目复习所学习的相关理论知识,并根据实验教材的相关内容,弄清楚所要进行的实验的总体过程,弄懂实验的目的、基本原理,了解实验所采用的方法的关键与成功之处;思考实验可能用到的相关实验仪器,对照教材所列的实验仪器,了解仪器的工作原理,性能、正确操作步骤,特别是要注意那些可能对仪器造成损坏的事项。
然后还要写预习报告,预习报告能够帮助我们顺利完成实验中的各项操作。
在写预习报告的时候,我们一般包括实验目的,基本原理,实验仪器,操作步骤,测量内容,数据表,预习思考题等。
数据表与操作步骤密切相关,数据表中的栏目排列顺序应与操作步骤的顺序合理配合。
这样就可以随时将数据按顺序填入表中,也可以随时观察和分析数据的规律性。
刚开始时我们不注意预习报告里的数据表格,将数据随便的记录在一张纸上,结果发现整理数据时会出现很多混乱和错误,尤其是数据比较多的时候,比如在做《用动力学共振法测固体材料的样式弹性模量》实验时,由于实验前未提前设计好表格,数据记录得很随便,很乱,处理时很困难。
后来汲取了教训,在实验前根据所要测的物理量和实验步骤设计好数据表格,在实验记录时和处理数据时轻松了不少。
大学物理实验论文

青岛科技大学大学物理实验论文题目:空气热容比的测定学生姓名:徐斌学院:材料学院专业班级:金属 131 学号:29空气热容比的测定徐斌金属131摘要:为了更好地掌握理想气体状态变化的热力学过程及其规律,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理想气体摩尔热容比的物理意义。
修改原定简谐振动法测量的方法,使用温度压强测量空气热容比。
关键词:气体状态变化摩尔热容比温度压强引言理想气体的定压摩尔热容Cp和定体摩尔热容Cv之比成为气体的摩尔热容比,又称气体绝热指数。
它是一个重要的热力学常数,在热力学理论及工程技术的应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设计此实验,是因为原有简谐振动法的绝热的设定是近似的,并且实验装置受到了外界压强、以及温度的干扰。
为消除这些影响,本实验直接采取在绝热环境下进行试验,保证热力学过程变化的条件。
一、实验原理试验基本示意图如图a所示,一个密闭绝热容器里均匀分布加热电阻丝,对空气进行均匀加热,在密闭容器顶端设有压强测量器,时刻测量容器内空气的压强。
图a 装置示意图设空气的温度为T,压强为P,由于容器是绝热的,所以容器内的空气的变化是绝热变化。
在绝热过程中,气体的温度与压强的关系有,T^γ·P^(1-γ)=常数(1)对(1)求导数γ/T。
·P。
·dT/dP=1-γγ/T。
·dT=(1-γ)/P。
·dPdT=(T。
/ P。
)·(1-γ)·γ·dP (2)两边同时除以dtdT/dt = (T。
/ P。
)·(1-γ)·γ·(dP/dt)以斜率表示 dT/dt,dP/dtkT=(T。
/ P。
)·(1-γ)·γ·kP (3)则此式可以表示为以γ=(T。
·kP)/(T。
·kP + P。
·kT)(4)kT和kP可以作图求得。
以时间t为横坐标,分别以kT、kP为纵坐标,作图+++图b T-t、P-t关系图选取图中的若干点,斜率k=tanθ=f(t)/t只要测出某个时间点的压力值和相同时间点所对应的温度值,就可以计算出γ。
大学实验论文范文

大学实验论文范文物理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大学实验论文,供大家参考。
大学实验论文范文一:浅谈快速寻找超声波在示波器上成像的方法摘要:在我们做超声波的专题实验中,必不可少的要在示波器上在寻找出清晰可见的超声波型。
而且,在进行固体弹性常数的测量和测量扩散角和缺陷深度的各种实验中,清晰的波形是测量的关键。
笔者通过多次的实验,发现了快速寻找波型的方法,希望能为同学们今后的超声波系列的实验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超声波原理及应用快速成像一、引言超声波是指任何声波或振动,其频率超过人类耳朵可以听到的最高阈值20千赫。
超声波由于其高频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比如金属探伤,工件清洗等。
某些动物,如犬只、海豚、以及蝙蝠等等都有着超乎人类的耳朵,也因此可以听到超声波。
亦有人利用这个特性制成能产生超声波来呼唤犬只的犬笛。
超声波在军事、医疗及工业中有较大的用途。
它应用按功率的大小可分为功率超声和检测超声。
功率超声的应用包括焊接、钻孔、粉碎、清洗、乳化等,它们多属于只发射不接受的超声设备。
目前人们对超声加工的确切理论仍未透彻认识。
检测超声在军事中的应用有雷达定位等。
医用超声波可以看穿肌肉及软组织,使得这项技术常用来扫描很多器官,以协助医疗上的诊断和治疗。
产科超声波也常用在怀孕时期的检查。
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成像法透视身体,但由于超声波不能穿透骨头,所以虽然超声波对人体伤害比较低,但仍不能完全取代X光。
典型超声波大约2MHz 到10MHz的频率,较高频率通常用在泌尿道碎石振波。
检测超声波设备有发射又有接受。
二、理论某些固体物质,在压力的作用下产生形变,从而使物质本身极化,在物体相对的表面出现正、负束缚电荷,这一效应称为压电效应。
物质的压电效应与其内部的结构有关,例如一类晶体,如钛酸钡,在室温下即使不受外力作用,正负电中心也不重合,但仍具有压电效应和逆压电效应。
大学物理总结论文

⼤学物理总结论⽂⼤学物理总结论⽂(通⽤5篇) 从⼩学、初中、⾼中到⼤学乃⾄⼯作,⼤家都跟论⽂打过交道吧,论⽂⼀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参考⽂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
相信写论⽂是⼀个让许多⼈都头痛的问题,下⾯是⼩编收集整理的⼤学物理总结论⽂(通⽤5篇),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学物理总结论⽂篇1 ⽜顿定律为基础的⼒学理论被称为⽜顿⼒学或经典⼒学,它曾经被尊为完美普遍的理论⽽兴盛了约三百年。
尽管在⼆⼗世纪初发现了它的局限性,其在⾼速领域被相对论所取代,在微观领域被量⼦⼒学所取代,但在⼀般的技术领域,如机械制造、⼟⽊建筑,甚⾄航空航天技术中,经典⼒学仍保持着充沛的活⼒⽽处于基础理论的地位。
另外,由于经典⼒学是最早形成的物理理论,后来的许多理论,包括相对论和量⼦⼒学的形成都受到它的影响。
后者的许多概念和思想都是由经典⼒学的概念和思想发展、改造⽽来。
[1]经典⼒学在⼀定意义上是整个物理学的基础。
经典⼒学中的质点⼒学和刚体⼒学基础是⼤学物理中的必修内容,⽽质点⼒学⼜是⼤学物理中的开篇内容。
质点⼒学在中学物理中就开始讲授,但在中学物理中质点⼒学仅限于处理质点作匀速、匀变速运动,质点受恒⼒作⽤问题,⽽在⼤学物理中的质点⼒学,不仅仅讲述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且将物理学中最常⽤、最基本的研究⽅法体现出来,这对学⽣学习⼤学物理的后继内容,乃⾄后继的相关课程都很重要。
本⽂从三⽅⾯分析。
⼀、建⽴物理模型的研究⽅法 质点⼒学中建⽴的第⼀个、也是最简单的物理模型是质点,它从两个⽅⾯反映了运动物体的主要特征:⼏何点反映了物体的位置;质量反映了物体的惯性。
⼀个物体如果作平动,它的各个部分具有完全相同的运动状态,即具有相同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可以⽤⼀个点的运动代表物体整体的运动。
平动物体可按质点模型处理,如图1所⽰。
如果⼀个物体⾃⾝的线度与它的运动范围的线度相⽐微不⾜道,或者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允许忽略物体各部分运动状态的差异,这样的物体可按质点模型处理。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论文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论文论题: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学院: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年级:2012级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及其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方向)学号:************姓名:论文摘要:单摆测是一个经典的力学实验,重力加速度g是一个很重要的物理量,但是g 的数值会随着地球的纬度的不同以及当地地质状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只是众多的测量方法中的一种,【桂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7897m\(s·s)】在做该实验时误差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即人为操作引起的随机误差和实验仪器系统引起的偶然误差,本文主要对该实验在桂林当地测量结果的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和实验感想。
关键词:单摆重力加速度周期摆长比较。
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实验仪器:单摆电子停表钢米尺游标卡尺细线等。
实验目的:①掌握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加深对简谐运动规律的认识。
②学习使用电子停表。
③学会用图解法处理实验数据。
实验原理:一根不能伸长的细线,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个重球,当细线质量比重球的质量小很多,而且球的直径又比细线的长度小很多时,可以把重球看作是一个不计细线质量的质点,把重球拉至与平衡位置有一个角度(角度要小于5度)后释放,摆球在平衡位置左右作周期摆动,可以视为简谐运动的装置叫“单摆”。
我们通过运用“单摆”这样的装置来测量桂林地区的重力加速度,需要掌握明确实验内容:一·固定摆长下测量重力加速度,摆长不变,测量连续n=30个周期的时间5次,根据测得的摆长和周期的数据计算出重力加速度。
二·改变摆长,每次减小摆长5mm,根据测得的7组数据根据用图解法求出重力加速度。
实验操作要点:1.按所选择的测量方法测量摆长,注意各物理量的关系。
2.为了满足摆球能够作简谐振动,摆角不能大于5度,而且摆球要在一个竖直平面内摆动。
3.测量周期时要在摆球在最高位置时开始计时,连续测量30个周期的时间。
4.记录实验数据时要注意有效数字的位数。
关于物理实验教学论文-东南大学物理实验论文

关于物理实验教学论文|东南大学物理实验论文物理的理论结构充分地运用数学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以实验作为检验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它是当今最精密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
第1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讨引言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能够克服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提高教学效率.下面就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谈点体会.一、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抽象知识直观化.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会遇到一些问题,其中常见的问题就是知识点过于抽象,教师无法有效形容,学生无法正确理解,更无法合理利用所学知识点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打破时空的制约,利用模拟实验,帮助学生参加实验活动,并在实验过程中领会教师无法确切传达的物理知识点.例如,在讲动、静滑轮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利用网络搜集相关资料,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滑轮模拟实验.通过软件,学生进行滑轮模拟操作,进而理解“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改变力的大小”这一知识点.在学生掌握动、静滑轮基本知识以后,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工具进行滑轮组实验演示,进而指导学生在滑轮组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步骤.模拟实验真实化.有些物理实验,由于众多条件的制约,导致无法进行现实操作,或现实操作效果无法达到理想效果,那么便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真实实验模拟.例如,托里拆利实验中的实验用品中包含水银,水银是一种有毒的液体,学生在实验中容易由于操作不当导致中毒,而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该实验仿真演示给学生.又如,均速直线运动相关实验.在现实生活中,没有物体能够达到这一效果,而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将这一运动现象展示给学生,使学生直接观看到现实条件下无法达成的物理实验现.学生学习自主化.在新课改背景下,物理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想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就要激发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内容产生了兴趣,才能投入更多的精力,注意力更加集中.信息技术能够打破传统教学的空间束缚,将学生引入到宽广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动力,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优化学生的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以初中物理实验“牛顿第一定律”为例,简要分析信息技术环境下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教学重点为“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教学目标为使学生明确牛顿第一定律的基本概念,掌握惯性的含义,了解如何有效避免惯性的危害.(1)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向学生演示生活中出现的一些相关现象:“汽车行驶”“足球滚出后逐渐停下”“滑雪”等,并提问:生活中是否存在这样的例子,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在演示和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在脑海中产生“物体运动需要力”的概念,随后安排学生利用课本、文具进行小实验,感受物体运动与受力的关系.(2)假设猜想.在学生感受物体和受力之间的关系后,教师可以播放亚里士多德理论观点和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在学生发现两种观点的矛盾之处后,教师可以通过矛盾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3)实验模拟.将学生按照4~6人为一组合理分成几个小组,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在小组实验设计过程中,小组学生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彼此进行辩论,并针对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讨论解决.若是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适当询问教师.实验设计后,小组长将设计方案交由教师审阅;教师给出指导意见以及实验注意事项;学生自行实验,作好记录和数据分析.(4)讨论分析.利用投影将各个小组的实验记录展示出来,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基本概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实验结果中推导出牛顿第一定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另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通过学术、准确的语言描述实验结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5)应用拓展.教师可以利用演示工具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惯性”现象,引导学生总结惯性的基本定律,通过实验工具证明惯性确实存在;观看视频资料,了解生活中惯性导致的利弊现象,引导学生联想生活中的常见惯性现象;引导学生在课后自行访问相关网站,了解惯性造成的危害,有效避免惯性,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三、结语总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虽然有些物理实验无法在现实中进行演示,但是信息技术能够有效模拟实验场景,拓展学生的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第2篇:物理实验教学新模式研究摘要:在一些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大学物理实验作为基础的实验技能训练课程,应顺应新形势的要求,积极构建物理实验教学新模式。
大学物理实验总结论文

大学物理实验心得在本学期的实验课中,我学到了很多在平时的学习中学习不到的东西。
基本每次实验都达到了实验目的要求。
每次上实验课,老师都给我们认真的讲解实验原理,轮到我们自己动手的时候,老师还常常给予我们帮助,我真心地感谢他们对我们的付出。
在大学物理实验课即将结束之时,我对在这一年来的学习进行了总结,总结这一年来的收获与不足。
取之长、补之短,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有所受用。
通过物理实验的学习,我认识到了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许多理论直接来自于实验。
而要设计一个实验去验证某个理论或者利用某个理论去测量某个物理,更是十分有学问的,是非常复杂的。
我们学理科的同学,尤其要重视实验课,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总的来说对本学期的实验还是很大程度上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也和科技前沿的一些东西开始有了亲密的接触。
基本上和我们的实验初衷吻合,完成了实验任务,达到了我们实验目的。
下面我就对我这一年所学到的东西做一个概述:1、实验课的基本程序1.1、课前预习:学生对于将要进行的实验做预习,通过阅读实验教材和参考资料,弄清本次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所要使用的仪器,明确测量方法,了解实验要求及实验中特别要注意的问题等。
预习报告包括:实验目的、试验中所用的仪器、实验原理及实验内容、实验步骤这四大部分。
同学做好实验预习报告以后才可以拿着预习报告去做实验,预习报告在试验中占有一定的分值。
1.2、实验操作我们做实验是在双周周二的下午,先由实验辅导老师对实验进行讲解,一般来说我们一个班是分成两个两个实验组,每个组做不同的实验。
老实讲解完后,会分组再详细的对该组的实验仪器的使用进行讲解,在对基本实验的装置了解之后,我们对自己动手实验也不象以前的有一种很陌生的感觉,这一点对我们来说很有利,我们可以很投入和很成功的完成实验。
因为我们已经知道什么地方是操作的要点,什么可能导致失败。
并且物理实验本就在很大程度上调动我们学习的积极性。
实验完毕,实验数据须经教师审阅、签字,再将仪器整理好。
大学物理论文范文(10篇)

大学物理论文范文(10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一篇:浅谈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研究大学物理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物质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学科。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非常广泛的,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到自然科学的很多领域,应用于生产技术的各个部门,它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
它包含经典物理、近代物理和物理学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应用等基本内容,这些内容都是各专业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和今后从事各种工作所需要的必备知识。
因此,它是各个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1]。
在理工科各专业开设大学物理课的作用,一方面在于为学生较系统地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另一方面是使学生学会初步的科学的思维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这对开阔学生的思路、激发探索和创新精神、增强适应能力、提高人才的素质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为学生今后在工作中进一步学习新的知识、新的理论、新的技术等产生深远的影响。
1.大学物理教学现状分析21世纪是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将更高、更全面,这对我们的大学物理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
但是,目前以地理专业大学物理教学为例存在以下问题:(1)大学物理教材的内容中,以经典物理为主,分为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和近代物理,内容各自独立,彼此之间缺乏联系,没有形成统一的物理系统。
教学内容大部分标题与中学类似,学生看到目录后学习热情和兴趣锐减。
(2)经典物理和近代物理的比例极不平衡,经典物理部分占物理教学内容的80%以上,而且基本上都是20世纪以前的成果,没有站在近代物理学发展的高度,用现代的观点审视、选择和组织传统的教学内容。
同时近代物理的内容非常少,特别是没有反映20世纪后半个世纪以来物理学飞速发展的现代物理思想,使学生对近代物理知识知之甚少,与现代物理严重脱节,因此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大学物理论文3000字(精选5篇)

⼤学物理论⽂3000字(精选5篇) ⽆论是在学习还是在⼯作中,⼤家都尝试过写论⽂吧,借助论⽂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学术研究的⽬的。
你知道论⽂怎样写才规范吗?下⾯是⼩编收集整理的⼤学物理论⽂3000字(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学物理论⽂篇1 摘要: 电磁运动是物质的⼜⼀种基本运动形式,电磁相互作⽤是⾃然界已知的四种基本相互作⽤之⼀,也是⼈们认识得较深⼊的⼀种相互作⽤。
在⽇常⽣活和⽣产活动中,在对物质结构的深⼊认识过程中,都要涉及电磁运动。
因此,理解和掌握电磁运动的基本规律,在理论上和实际上都有及其重要的意义,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电磁学。
关键词: 电磁学,电磁运动 1.库伦定律 17xx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伦⽤扭秤实验测定了两个带电球体之间的相互作⽤的电⼒。
库伦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的规律,即库仑定律: 在真空中,两个静⽌的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其⼤⼩和他们电荷的乘积成正⽐,与他们之间距离的⼆次⽅成反⽐;作⽤的⽅向沿着亮点电荷的连线,同号电荷相斥,异号电荷相吸。
这是电学以数学描述的第⼀步。
此定律⽤到了⽜顿之⼒的观念。
这成为了⽜顿⼒学中⼀种新的⼒。
与驽钝万有引⼒有相同之处。
此定律成了电磁学的基础,如今所有电磁学,第⼀必须学它。
这也是电荷单位的来源。
因此,虽然库伦定律描述电荷静⽌时的状态⼗分精准,单独的库伦定律却不容易,以静电效应为主的复印机,静电除尘、静电喇叭等,发明年代也在1960以后,距库伦定律之发现⼏乎近两百年。
我们现在⽤的电器,绝⼤部份都靠电流,⽽没有电荷(甚⾄接地以免产⽣多余电荷)。
也就是说,正负电仍是抵消,但相互移动。
──河中没⽔,不可能有⽔流;但电线中电荷为零,却仍然可以有电流! 2.安培定律 法国物理学家安培(Andre Marie Ampere, 1775-1836)提出:所有磁性的来源,或许就是电流。
他在18xx年,听到奥斯特实验结果之后,两个星期之内,便开始实验。
中国石油大学大物实验结课论文

式中I。为热电子发射的电流强度(A)
S为阴极金属的有效发射面积(cm²)
K为波尔兹曼常数
T为绝对温度
eΦ为金属的逸出功
A为与阴极化学纯度有关的系数
原则上,只要测出I。,A,S,T,便可由公式计算出逸出功eΦ,但困难的是A和S是难以直接测量的,所以,在实际测量中,常用里查逊直线法确定eΦ,以设法避开A和S的测量。
关键词
里查逊直线、金属电子逸出功逸出功、电子比荷
引言
在大学物理实验的学习中我们学到了许多的物理实验方法:里查逊直线法、极限法、外延测量法、补偿测量法……..其中里查逊直线法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方法,在《金属电子逸出功与电子比荷测量》、《动态法测量固体材料的杨氏模量》等中都有应用。这就要求我们比较熟悉的掌握它的原理、使用、优点。
正文
金属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电子,但电子在金属内部所具有的能量低于在外部所具有的能量,因而电子逸出金属时需要给电子提供一定的能量,这份能量称为逸出功。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纯金属是钨,本实验就是以钨金属为研究对象,测定其电子逸出功及电子荷值比。
热电子发射公式
根据费米—狄拉克能量分布,可以推导出热电子发射公式,称为里查逊—杜什曼公式:
里查逊直线法
将式(1)两边除以T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再取对数,得到
㏒I。/T²=(2)
从式(3)可以看出,㏒I。/T²与1/T成线性关系。如果以㏒I。/T²为纵坐标轴,1/T为横坐标轴作图,通过直线斜率即可求出逸出电位Φ,从而求出电子的逸出功eΦ值。A和S的影响只是使㏒I。/T²——1/T直线平移。
《大学物理实验》(2-2)课程论文
石工
摘要
《金属电子逸出功与电子比荷测量》实验中,我们应用了一种有效、巧妙测量发射电流I。的方法:里查逊直线测定法。它是在实验条件下无法得到所需要的实验值是,采用在实验条件下进行的实验,对实验所得的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并通过外推,而得到实验条件下无法实现的实验值。这样一种数据分析方法,我们称之为“外延测量法”。在本实验中,根据费米—狄拉克能量分布,可以推导出热电子发射公式:I。=AST…..。在原则上只要测出I。,A,S,T,便可由公式计算出逸出功eΦ,但困难的是A和S是难以直接测量的,所以,在实际测量中,常用里查逊直线法确定eΦ,以设法避开A和S的测量。其优点是可避开实际测量中有困难的A和S。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论文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论文学生姓名:学号:学院:专业班级:日期:一.辉光球实验现象1、实验现象:辉光球,外观为直径约15cm的高强度玻璃球壳,球内充有稀薄的惰性气体,玻璃球中央有一个黑色球状电极。
球的底部有一块震荡电路板,通过电源变换器,将12V低压直流电转变为高压高频电压加在电极上。
通电后,震荡电路产生高频电压电场,由于球内稀薄气体受到高频电场的电离作用而光芒四射,产生神秘色彩。
由于电极上电压很高,故所发生的光是一些辐射状的辉光,绚丽多彩,光芒四射。
2、在日常生活中,低压气体中显示辉光的放电现象,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低压气体放电管中,在两极间加上足够高的电压时,或在其周围加上高频电场,就使管内的稀薄气体呈现出辉光放电现象,其特征是需要高电压而电流密度较小。
辉光的部位和管内所充气体的压强有关,辉光的颜色随气体的种类而异。
荧光灯、霓虹灯的发光都属于这种辉光放电。
还有一种是氙灯,氙灯是一种高辉度的光源。
它的颜色成分与日光相近故可以做天然色光源、红外线、紫外线光源、闪光灯和点光源等,应用范围很广。
其构造是在石英管内封入电极,并充入高压氙气而制成的放电管。
在稀有气体中,氙的原子序数大,电离电压低,容易产生高能量的连续光谱,并且因离子的能量小,电极的寿命长达数千小时。
因点灯需要高电压,要使用附属的启动器、安定器、点灯装置等。
在各种各样的辉光中,最神奇的还要算人体辉光了。
1911年伦敦有一位叫华尔德基尔纳的医生运用双花青染料刷过的玻璃屏透视人体,发现在人体表面有一个厚达15毫米的彩色光层。
医学家们对此研究表明,人体在疾病发生前,体表的辉光会发生变化,出现一种干扰的“日冕”现象;癌症患者体内会产生一种云状辉光;当人喝酒时辉光开始有清晰、发亮的光斑,酒醉后便转为苍白色,最后光圈内收。
吸烟的人其辉光则有不谐和的现象。
一次小小的物理演示实验参观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我们自身。
因为这次实验更加激发了我们探索科学,探究事理,创新化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实验论文大学物理实验论文浅谈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摘要:大学物理实验是大学中一门重要的课程,是高校所有理工科学生都要学习的课程,这门课程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问题能力和动手能力。
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有很多不理想的地方需要改进。
指出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现状,分析存在这种现状的原因,提出了几项改进这种现状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学分物理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实验学科,物理规律的研究必须以实验为基础。
[1]物理实验在培养学生实际的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2]同时,物理实验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生观等方面的作用都是其他课程所代替不了的。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大学物理中的重要分支,在验证物理规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能力上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也是所有理工科大学生的必修课。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有60多课时。
学校的资金投入非常大,很多学校都建有新的实验楼,配备了很多新的实验仪器,开设了一些比较前沿,或是有启发性的实验项目。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理应得到足够重视,但是现实中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无论是学校的教学,还是学生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态度,都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
笔者作为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师,谈谈所见高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存在的问题以及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目前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模式和现状长期以来,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基本上是通过实验验证理论,单向灌输式教育的方式。
在上课模式上,绝大多数时间都是以教师为中心、为主导,学生听从教师的指导和要求完成实验。
教学过程上学生参与非常少,基本都是由教师在实验原理、理论推导和实验过程步骤上做好充分的准备。
具体表现如下:(1)在上课之前教师认真的检查调试,甚至维修好每一台实验仪器,确保仪器能够正常运行,上课时学生在每台仪器上都能按照要求完成实验。
(2)上课时教师安排实验内容,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绝大多数实验教师还边演示边讲解其中所要注意的事项,讲解需要调节仪器做实验、怎样做实验、要达到什么实验目的、实验中要注意哪些要点等等。
教师还要一再讲解一些基本仪器的用法。
例如,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数据的读法等。
最后对学生提出实验要求,最后在教师的监督和指导下由学生完成实验项目。
整个实验过程都是在教师的主导下进行,教师唱主角,学生唱配角,学生听从教师的指挥完成实验。
甚至很多实验项目受课时的限制,教师把实验中要用到的仪器都基本调节好,上课时只需要学生做一些简单的验证即可完成实验。
因为在上课的几个课时内,学生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做耗时的仪器调节。
在教师讲解的时候,学生只是被动的参与者。
这样有的学生就认为,反正教师在做实验之前会很全面地讲解实验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所以干脆不提前预习。
甚至有的学生做完实验还不知道所做实验的意义、目的和关键点。
在教师详细的讲解之后,学生动手做实验的时候,教师一般都在一旁监督指正答疑。
学生做实验无法调节好仪器时,教师还要帮学生重新调节实验仪器,或者找到学生所犯的错误,给出指导意见,督促学生改正,完成实验。
在这个过程中,很少有学生会去思考为什么自己不能做,从中学到了些什么。
只要教师调好后,学生一般就接着做实验,主动性较差,尽管做实验之前要求交预习实验报告,但是一般的学生都是照抄教材,或者对教材进行缩写,根本没有添加一点自身的理解。
(3)学生做完实验以后,要对所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所需要测得的结论。
这个步骤也是教师把公式写在黑板上,并把所需要用的测量数据都代入到公式中,学生只要根据要求把测量的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即可得出结论。
实验报告后面还要求学生对自己所得的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并分析误差原因,可是,一般的学生都是应付,根本不愿意做误差分析,要么空置,要么根本不管自己的答案与别人答案的不同,直接抄袭别人的误差分析,导致整个班的实验报告基本相同。
二、大学物理实验课现状原因现在的大学物理实验课,学生很大一部分都是应付,并没有认真的思考,只求过关拿到学分。
对达到实验课程的根本目的、对实验素质的培养收效甚微。
其实每个要求上进的学生都可以达到教学目的,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可是,为什么有如此多的学生对实验课如此被动呢?笔者认为,从目前的现状看,有如下的一些外在原因。
1.课时太紧大学物理实验所需要完成的实验项目少则有十几个,多则有二十来个,要完成所有的项目并且在其他的课程教学也非常紧迫的情况下,学生非常疲劳,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细细品味实验中的大智慧。
一般的学生都是应付,并不去思考从这些实验中学到了什么知识,能不能利用这些思维方法、数据处理方法处理问题。
大学物理中的实验从原理到设计具体步骤,都凝聚了前人很多的智慧,实验目的明确,理论部分的讲解清晰明了,操作步骤简洁方便。
如果学生认真思考、学习这些实验各个方面的知识,可以充分领略前人的智慧和聪明才智。
经常思考实验中的问题以及所做实验项目中的优点,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有很大的促进。
经常动手做实验,调试实验仪器,可以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处理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
如果一个学生能够设计实验,设计的实验步骤简单方便,那么就表明这个学生能力非常强;如果学生能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步骤,并能根据测量数据推导结果,那么这个学生就是时代的人才。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的宗旨不是机械的教学生几个实验操作,而是培养学生的能力。
如果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结束后,有一半的学生能够做到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步骤,那就基本达到了实验课的教学目的。
可在现实中很多学校没能够做到这一点。
2.课时多,而实验课的总学分却不多一般完成大学物理实验课需要60个课时、要完成20多个项目,但学分却只有2.5~3个学分,分摊到每个实验项目上的学分就更少,而每个实验却只有三个学时,学生就只能匆匆忙忙的完成教师的要求,甚至是应付实验报告,根本不及仔细思考。
即使教师严格要求,效果也不会理想。
很多学生都知道,实验课的学分拿不到,可以选修一门选修课,学分就补上来了。
3.资金投入不足,有些实验仪器陈旧,不能及时更换由于大学物理实验课不是主干课或专业课,得不到学校领导,教师甚至学生的足够重视。
在经费的投入和师资的配备上都没有得到保障,有很多的仪器陈旧没有及时更换或维修。
用这些仪器来完成实验教学,对上课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在做实验之前,教师要对它们仔细的调节,调试出这些仪器的最佳状态,使其可以完成实验教学。
但是当学生做实验的时候就需要小心,如若不慎打破了现有的状态,则无法完成实验,导致学生不能安下心来认真思考问题。
三、物理实验现状思考笔者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应该从教学思想上出发,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为目的,对现在的大学物理实验不足的地方做一些改进。
1.拉开物理实验课程的时间跨度,整个大学期间都有几个实验项目大学物理实验,既可以学习、复习其中的理论知识,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大学物理实验是一门非常有实用价值的课程,值得每个学生认真学习。
但是实际上由于学生要在繁重的学习当中,一个学期抽出60课时来完成物理实验课,时间非常紧迫,也就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品味大学物理实验这门课程。
要解决时间紧迫的问题,可以对大学物理实验的课时安排做一些调整,现有大学物理实验都是一个学期完成,项目很多、时间很紧,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感受实验课的妙趣。
如果物理实验课可以安排在整个大学4年修完,这样每个学期只需要完成2~3个实验项目,那么每个学期对物理实验课的学习既不会影响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又能让学生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理解物理实验。
大学物理实验贯穿整个大学期间,学生经过四年的实验熏陶,就可以更好地学习物理实验的精髓,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也都可以得到充分锻炼。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通过学习,既可以验证已有的物理规律,也可能发现新的物理规律,还可学习到物理学中的新概念、新技术和新的实验方法,提高学生与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的能力,培养科学素质、理论联系实际和创新能力。
2.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目标;学生调正自身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积极性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角色和教学作用,改变教学方法。
教师是学生在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和指导者。
学生始终如一是中心体,教师应确立“为学而教”的教学思想,不应一味地甘做“雷锋”、“父母”角色。
应帮助学生学习,促进他们独立学习物理实验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帮助其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把“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助者”作为教学目标,创设不同的实验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问题与完成实验”。
教师则不断更新自身的创新教学能力,不断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并保持这些知识内容具有与时俱进的性质,保持实验内容的优化性。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汲取者,应主动获取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所教授的理论知识并运用这些理论知识结合到实际实验中,积极动脑思考这些知识在实验中所起到的作用,加强自身动手能力,激发自我拓展延伸能力,虚心接受来自教师、同学之间的指导和帮助,有自己的思维方式。
培养自我对实验教学的兴趣,提高独立实验的能力、分析实验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实验的能力以及研究创新的能力。
在日常实验教学中,可以自己动手做一些富有创造性、研究性的实验器材。
3.学校领导要重视实验教学在优秀的大学里,领导者们不会一味地加大投资那些见效快、当前社会急需专业人才的专业,他们对实验教学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资金,学生的动手实验创新能力是作为学生是否可以合格毕业的一项重要考核项目。
因此在加强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也应同样关注学生的实际实践操作能力及其相关创新能力,真正培养出符合21世纪发展的新型人才。
校领导需要对实验课更加重视,既要投入资金来对实验仪器做必要的维护,又要购进一些新的仪器来完成一些比较前沿研究的实验,使得物理实验跟上时代的步伐,能够吸引学生,并且还要在课时安排、师资力量上对现存的问题进行改进,督促学生学好、学活物理实验。
四、结语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符合时代和科学发展的要求。
我们需要通过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并积极实施,才可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坚实的科学实验基础、扎实的科学实验能力以及勇于开拓的创新思维和坚忍不拔的创新精神,极大地促进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主动性。
这样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和探索才可以做到完美。
参考文献:[1] 陈曙光.大学物理学[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2] 唐贵平,等.大学物理实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