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临床输血应用要点
产科输血治疗专家共识
产科输血治疗专家共识摘要:根据WHO的统计,产后大出血是造成孕妇死亡的首要因素,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孕妇死于大出血。
但大部分孕妇都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因此,在此过程中,除采取有效的止血方法外,及时输入血液也是重要环节。
输血旨在提高血液携带氧气的容量,并补充失去的凝血因子。
本研究旨在使产科出血病人的输血处理标准化,减少孕妇的病死率。
临床输血管理学专业委员会专家经共同讨论,制定了专家共识。
专家共识包括输血的一般原则、血液成分输注、输血过程监测以及输血相关并发症。
1输血的一般原则1.1产妇特殊性孕妇在怀孕期间,血容量会有30%-50%的增长,而血浆的增长(50%)大于红细胞的增长(20%-30%),此时血液会呈现出一种比较稀薄的状态。
孕妇在怀孕期间,纤维蛋白原、等会增加,凝血功能会得到增强,而蛋白S、蛋白C和抗凝血酶III没有发生任何改变或者是有所下降,抗凝、纤溶功能会减弱,从而会产生一种生理性血栓前状态,所以孕妇通常可耐受一定程度的出血。
一般情况下,孕妇在发生心率增快、血压降低等血容量不足症状的时候,通常已经失去了体内血量的15%-25%。
产后出血以子宫为多见,因术后严重出血,由于子宫肌缺乏足够的血液和氧气,使其无法正常收缩,且对促宫素受体的敏感性降低,导致术后复发。
1.2针对出血原因选择输血方式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异常是导致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
如果是因为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或胎盘粘连引起的流血,一般都是属于稀释性凝血病,虽然流血很多,但是一般不会出现比较严重的消耗性凝血病。
所以,早期应用血液产品和凝血剂是不可取的。
羊水栓塞、胎盘早剥等引起的产后出血常伴随着消耗性凝血障碍,甚至在早期,因为FIB和血小板降低,导致凝血功能异常,最终发展为DIC。
故宜尽早给予血液制品及凝血材料。
1.3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为防止发生溶血性的输血反应,建议产妇在第一次分娩及第28-32周产检时进行血型及血清抗体状况的检测。
产科输血指南
二、 指南推荐
1. 实验室 不推荐以单次血红蛋白(Hb)或红细胞压积(Hct)
检查作为独立的实验室指标来决定是否输血,应结 合每个患者的失血速度、血容量、临床表现、贫血 持续时间和程度以及心、肺功能而综合考虑(1B)。 不推荐单独以某个常规凝血指标来指导输血治疗 (1C)。
2. 血制品种类
新鲜冰冻血浆(FFP)
FFP用于补充凝血因子以预防出血和止血。避免将FFP用于 扩容、纠正低蛋白血症和增强机体免疫。
当PT、APTT>1.5倍参考值,INR>1.5或TEG参数R值延长时,
推荐输注FFP(1B)。 对于严重创伤大出血、预计需要注≥20U红细胞的患者,
推荐尽早积极输注FFP(1B)。 对于明确存在凝血因子缺乏的创伤患者,推荐输注FFP
产科输血指南
输血的基本知识
一、定义
大量失血是指24h内丢失一个自身血容量;或3h内丢 失50%自身血容量;或成年人出血速度达到150 ml/min;或出血速度达到1.5 ml.kg-1·min-1超过20 min。
大量输血是指24 h内给成年人输注超过20 u红细胞; 或输注血液制品超过患者自身血容量的1~1.5倍;或1 h 内输注血液制品>50%自身血容量;或输血速度>1.5 ml·kg-1·min-1。临床上,患者急性失血量达自身血容量 的30%~50%时,往往需要大量输血。
对于复苏后的创伤患者,Hb>100g/L时,可以不输注红细 胞(1B)。
对于术后的创伤患者,若存在胸痛、体位性低血压、心 动过速且输液无效或伴有充血性心功能衰竭症状时,当 Hb≤80 g/L时,考虑输注红细胞(1C)。
对于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的创伤患者,当Hb<100g/L时, 考虑输注红细胞(1C)。
产科输血指南整理
产科输血指南整理一、输血的原则限制性输血比开放性输血好输红细胞比全血好输去白细胞血比不去白细胞血好输晶体液/胶体液比单纯晶体液好羟乙基淀粉(万汶、贺斯)扩容比白蛋白扩容好急性创伤病人延迟性液体复苏比快速补液好二、输血指征我国《临床输血技术规范》:1 .红细胞:用于需要提高血液携氧能力,血容量基本政常或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患者。
低血容量患者可配晶体液或胶体液应用。
Hb>100g/L不必输血Hb<70g/L应考虑输浓缩红细胞Hb<70~100g/L根据病情决定出血量>30%可输入全血美国美国ASA Hb<60g/L美国NIH Hb<70g/L美国FDA Hb<70g/L美国输血学会Hb<80g/L台湾Hb<6g/dl日本Hb<7-8g/dl2.血小板用于患者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伴有出血倾向或表现。
1).血小板计数>100×109/L,可以不输。
2).血小板计数<50×109/L,应考虑输。
3).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L之间,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
4).如术中出现不可控渗血,确定血小板功能低下,输血小板不受上述限制。
美国ASA 血小板一般用于血小板计数<50×109 /L ,很少超过100 ×109 /L新加坡严重血小板减少,有威胁生命的出血或可能性。
血小板大于20 x 109/L通常不会自发出血。
输注15-20单位全血或红细胞,血小板经常下降低于这个水平,是输入血小板的指征。
台湾(當血小板低於50,000/μl或血小板機能不良者、有明顯出血或正在出血者)巨量輸血後之血小板稀釋現象。
日本输血小板的基准:5万以下3.新鲜冰冻血浆(FFP)(全部凝血因子,包括V和VIII因子)用于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
1). PT或APTT>正常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
2).患者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全血或浓缩红细胞后(出血量或输血量相当于患者自身血容量)。
产科输血治疗原则和方法
产科输血治疗原则和方法一、成分输血治疗的原则和要点孕产妇在妊娠、分娩和产褥期因某些疾病、严重合并症(或并发症)需要输血或输注血液成分,以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及其生理功能,同时通过去除某些有害的病理物质或致病因素,达到调节免疫功能,治疗产科疾病,并维持妊娠正常进行的目的。
(一)现代输血治疗的作用1.提高血液携氧能力妊娠期孕产妇或胎儿重度贫血、溶血,或病理产科大出血,可通过输注红细胞或宫内输血,以改善孕产妇或胎儿的血液携氧能力,减少组织缺氧。
2.补充血液成分或凝血因子宫内输注血小板纠正胎儿血小板减少症;补充凝血因子治疗凝血因子缺乏疾病(如妊娠合并重症肝炎、产科DIC,妊娠合并因子Ⅺ缺乏等)。
3.开展输血免疫治疗妊娠期并发白血病或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同时合并感染,经抗生素治疗无效时可考虑输注免疫球蛋白增强免疫能力。
复发性流产可采用丈夫或第三方淋巴细胞或免疫球蛋白进行输血免疫治疗。
4.去除或中和血液中有害物质母胎ABO血型或Rh 血型不合引起的同种免疫性溶血病,可应用血浆置换疗法,去除母体循环血中的相关抗体,或应用扰-D免疫球蛋白对RhD阴性孕产妇进行预防性治疗。
指征输血治疗要点5.调节血浆胶体渗透压输注冰冻血浆能补充血浆蛋白,调节血浆胶体渗透压,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扩容治疗、低蛋白血症、妊娠合并肝硬化或慢性肾炎等。
(二)成分输血指征和要点急诊产科尤其是产科大出血中,输血是挽救孕产妇生命的重要手段。
但是,不合理的成分血输注可能导致孕产妇发生多种输血相关并发症,甚至死亡。
产科医生有必要明确成分血的输注指征,并在输血治疗中制定个体化方案,以达到最优的治疗效果。
产科医生决定输注红细胞前,需要对孕产妇和胎儿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年龄、主要疾病、临床症状和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是否存在活动性性血,以及拟采取的手术方案,进行综合判断。
产科成分输血指证和要点见表8-1红细胞(1)失血量a.<自身循环血量15%无须输注红细胞除非出血前合并贫血或严重心肺疾病b.达自身循环血量15%-30%通常无须输注红细胞,可给予晶体和人造胶体液除非患者有贫血或严重心肺疾病及活动性出血c.达自身循环血量30%-40%可给予红细胞输注立即给予晶体和人造胶体液纠正低血容量d.>自身循环血量40%立刻输注红细胞。
产科用血管理制度
产科用血管理制度产科手术患者术后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情况,需要输血来维持患者的生命。
但由于妊娠期间患者的生理特点以及手术时的特殊情况,使得产科用血管理具有特殊性。
因此,建立并实施产科用血管理制度,是保障产科手术患者安全、提高用血合理性和优化资源利用的重要措施。
二、目的1.规范产科用血行为,提高用血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2.减少输血风险,降低输血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3.优化资源分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制度内容1.产科用血指征(1)产科手术中出血多,术中输血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2)产后出血严重,经积极止血治疗无效,需要输血维持患者生命。
(3)患者术前贫血严重,手术过程中出血量预计较大。
(4)其他情况下确需输血的患者。
2.产科用血程序(1)术前评估:对产科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评估,明确患者的用血指征和用血计划。
(2)术中使用:术中出现出血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输血指征及时给予输血治疗,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3)术后管理:术后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及时处理术后出血并监测输血反应。
3.产科用血安全控制(1)确保血液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使用合格的血液制品,严格按照血液制品使用标准操作程序执行。
(2)做好输血前的筛查工作,避免输血因不合适的配血引起输血反应。
(3)密切观察患者输血反应情况,及时处理输血反应。
(4)建立用血档案,记录患者用血情况,实时监测用血情况,总结经验,优化管理制度。
四、评估和监督1.建立产科用血管理团队,定期对用血情况进行评估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2.制定用血管理考核标准,对用血团队进行考核和评价,激励用血管理团队不断提高用血管理水平。
五、培训和教育1.定期组织产科用血管理培训,提高用血团队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
2.开展用血知识宣传和普及,提高患者对用血的认识,增强用血安全意识。
六、总结产科用血管理是产科手术患者安全的重要保障,建立并实施完善的产科用血管理制度对提高用血合理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产科大出血的输血策略
• 新加坡 低纤维蛋白血症(DIC综合症)血友病A( 无VIII因子时)
• 日本 纤维蛋白原100mg/dl以下
5. 术中自体血回输(ICS)
• 由于担心回输液里混有羊水和胎儿红细胞而致羊水栓塞及 Rh阴性发生免疫反应,产科手术以往一直是ICS临床应用 的禁忌症。
• 如果输血浆呢?宜输注AB型的血浆。
实验室检测频率:
• ①连续输注红细胞悬液15-18U,或输注红细胞悬液 0.3U/Kg体重时,应立即检测血小板计数;
• ②当输血量1-1.5倍于患者血容量时,应每隔1-2h检测1 次患者的血常规、凝血常规及血气相关项目,以准确反 映患者体内血凝及内环境状态;
• ③手术过程中,当输液输血量达到患者1倍血容量时, 应检测1次患者的血常规、凝血常规、特别注意血小板 计数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有条件医疗机构进 行血栓弹力图检测,指导临床输血。
产科大出血的输血策略
产科大出血输血是否必要?
• 在国内外,产妇出血仍然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 原因之一。输血治疗在产科急性大量失血的治 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术中产妇大出血并不少 见,故麻醉科医生掌握大量输血的策略,合理、 规范的进行输血治疗,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尤 其重要。
• 要输血,怎么输?有无指征?
产科大出血合理输血
我国《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1 .红细胞:用于需要提高血液携氧能力,血容量基本政常 或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患者。低血容量患者可配晶体液或 胶体液应用。 Hb>100g/L不必输血 Hb<70g/L应考虑输浓缩红细胞 Hb<70~100g/L根据病情决定 出血量>30%可输入全血
2.血小板
临床输血的关键要点
执行医疗质量核心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定义 “一全/一急/四一切”
指在临床用血全过程中对与临床用血相关的各项程序和环节进行审核和
评估,以保障患者临床用血安全的制度。 基本要求: 1.-----制定本机构血液预定、接收、入库、储存、出库、库存预警、临 床合理用血等管理制度,完善临床用血申请、审核、检测、分析、评估、
(4. 19. 5. 4)
有临床输血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的制度与流程 (4.19.5.2)
提高和构建规范输血相容性检测技术与流程
血液成份多样性、复杂性(目前已知) 1. 交叉配血与血型鉴定不得用同一份或一次采集的两份标本,血型必须 红细胞血型系统36个,抗原400多个 2. 抽取交叉配血标本,必须单人单管双人核对。(避免拿错试管)
用血申请管理-《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第二十条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800ml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1600ml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 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 方可备血。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1600ml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部门批准,方可
备血。 以上第二款、第三款和第四款规定不适用于急救用血。
申请备血和用血量剂量
包括: 悬浮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或/和冰冻血浆、全血
不包括:血小板、冷沉淀物
1U全血(采集献血员200ml制备): 200ml 1U全血制备悬浮红细胞(压积红细胞): 100ml 1U全血制备新鲜冰冻血浆或/和冰冻血浆: 100ml
临床输血管理规范
临床输血管理规范临床输血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有助于治疗疾病和拯救生命。
为了确保输血安全和有效,临床输血管理规范应该得到严格遵守和执行。
本文将介绍临床输血管理规范的要点和相关注意事项。
一、患者评估与适应症在进行临床输血前,首先要对患者进行评估,以确定输血的适应症。
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病情、血红蛋白水平、症状、输血史以及可能的输血风险因素等。
只有在明确的适应症下才能进行输血,以减少不必要的输血风险。
二、血液采集与检测进行输血前,应确保所使用的血液产品符合相关的质量和安全标准。
血液采集应遵循无菌技术,确保采集到的血液样本不受外界污染。
采集的血液样本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测,包括血型、Rh血型以及传染性疾病标志物的检测等,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三、血液储存与管理血液储存和管理是临床输血管理的重要环节。
血液产品应储存在专用的血库中,符合相关的储存条件和标准。
储存的血液需要进行定期检测,确保质量和有效性。
同时,血液储存和管理应遵循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流程,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和可控。
四、输血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输血之前,应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对患者进行相关的血液学和生化学检查,以评估患者的输血耐受性。
同时,还需进行输血预备,包括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和配血试验等,确保输血的适应性和安全性。
五、输血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输血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输血前需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和所使用的血液产品是否匹配。
其次,输血过程应有专人负责,确保输血速度和流量适宜,避免输血过快或过慢导致的不良反应。
同时,还需密切观察患者的输血反应和体征变化,以及及时处理输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六、输血后的观察与处理输血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输血反应和相关指标的变化。
如果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报告相关医务人员。
同时,还需对输血后的病情和相关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估,以及进行必要的随访和复查。
七、输血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为了确保输血过程的质量和安全,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
产科急救用血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保障孕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出现紧急情况时的生命安全,提高产科急救用血效率,确保临床用血及时、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产科在孕产妇分娩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急救用血需求。
三、组织机构1. 成立产科急救用血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和协调产科急救用血工作。
2. 设立产科急救用血小组,负责具体实施产科急救用血工作。
四、预案内容1. 产科急救用血预案启动条件(1)孕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出现严重出血、休克等危及生命的症状。
(2)孕产妇发生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等需要紧急输血救治的情况。
2. 产科急救用血流程(1)产科急救用血小组接到急救用血申请后,立即启动产科急救用血预案。
(2)产科急救用血小组与输血科取得联系,告知输血科所需血型、数量及用途。
(3)输血科在接到通知后,立即进行血源调配,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将所需血液送至产科。
(4)产科医护人员根据病情,为孕产妇进行输血治疗。
3. 产科急救用血保障措施(1)输血科建立完善的血源储备制度,确保各类血型、血制品的充足供应。
(2)输血科加强血液质量管理,严格执行血液采集、检验、储存、发放等规范操作。
(3)产科医护人员加强输血知识培训,提高对输血并发症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4)产科与输血科保持密切沟通,确保急救用血工作的高效有序。
4. 预案执行及评估(1)产科急救用血领导小组定期对预案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完善预案。
(2)对产科急救用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五、预案修订本预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如遇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等政策调整,应及时修订本预案。
六、附则1. 本预案由产科急救用血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成分输血在产科大量输血患者中的应用
成分输血在产科大量输血患者中的应用对成分输血在产科大量输血患者中的合理应用价值进行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输血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标签:成分输血;失血性休克;DIC产后出血是常见的产科并发症,尤其是严重产后出血为目前我国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1]。
产后大出血可以定义为24h 内出血量大于总血容量,或3h内出血量大于50%总血容量或者持续性血液丢失速度>150ml/mi,可导致凝血物质被大量消耗而发生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休克、产褥感染、席汉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因此一旦发生产科出血应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保证在较短的时间内抢救患者,降低产妇死亡率。
如何更加科学、有效地对产科大量出血患者实施输血,以提高患者短期生存率和长期的生存状态一直是全球医学关注的焦点,在产科患者大出血的治疗中,成分输血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
目前我国关于产科大量成分输血还不标准,本文建立在查阅国内外有关成分输血在产科大量输血患者的治疗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探讨产后大出血的大量输血策略,为制定产科输血指南提供依据。
以下就成分输血在产科大出血中的合理应用进行初步探讨。
1 成分输血的概况传统的输血治疗,不管患者的治疗需要一概输给全血是十分不合理的。
实践证明大约80%以上需要输血治疗的患者,所缺乏的不是全血,而仅仅是血液中的某一成分。
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低下而大量出血的患者需要补充的是血小板;贫血患者需要的是血液中的红细胞;肿瘤患者化疗后所需要的是血小板、粒细胞等等。
成分输血是把血液中各种血浆、血浆蛋白和细胞成分成分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加以分離、提纯,分别制成高纯度、高浓度的制品。
根据临床病情需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输血,大大提高疗效,又可一血多用。
我国成分输血起步较晚,但近几年我国成分输血比例不断增加。
上海、广州、大连等城市均在90%以上,一些大城市、大医院成分用血比例已超过95%[2]。
但部分地区和基层医院应用比例偏低,甚至还停留在输全血的阶段。
产科输血培训计划方案及总结
产科输血培训计划方案及总结一、培训目的产科输血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医疗技能,涉及到母婴的生命健康,因此对产科医生和护士进行相关的输血培训十分必要。
本培训计划旨在提高产科医护人员的输血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对产科输血相关风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确保产妇及胎儿在输血过程中的安全。
二、培训对象本培训计划针对产科医生和护士,其中包括产科主治医生、住院医师、实习医生、产科护士等。
三、培训内容1. 输血适应症和禁忌症:对产科输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进行详细介绍,让医护人员清楚了解何时需要进行输血,何时不宜进行输血。
2. 输血相关知识:包括输血物质、输血过程、输血前后的准备和注意事项等。
3. 输血风险及并发症:介绍输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和并发症,以及如何预防和处理。
4. 输血操作技能:培训产科医护人员正确的输血操作流程和技能,包括穿刺静脉、连接输血管路、监测输血过程等。
5. 输血后处理:包括输血后观察及处理,以及相关的护理知识。
四、培训形式本次培训将采用多种形式,包括理论授课、演示操作、模拟实操和案例讨论等,以提高培训效果。
五、培训时间和地点培训时间为3天,地点为医院内的培训教室。
六、培训人员1. 主讲人:产科专家医生和护士。
2. 参训人员:全院产科医护人员。
七、培训设备和材料1. 多媒体教学设备2. 输血相关器材3. 模拟实操器材4. 培训资料和手册八、培训评估培训结束后,通过考试和模拟操作演练等形式对参训人员进行评估,验证其获得的输血知识和技能。
九、培训总结本次产科输血培训旨在提高产科医护人员的输血知识和技能,为产妇及胎儿的安全输血提供保障。
通过三天的培训,参训人员对产科输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正确的输血操作技能,增强了对输血风险和并发症的认识,培训效果良好。
希望通过本次培训,提高产科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为产科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和优质的医疗服务。
产科输血指南
输血的基本知识*大量失血是指24h内丢失一个自身血容量;或3h内丢失50%自身血容量;或成年人出血速度达到250 ml/min;或出血速度达到2.5 ml.kg-1-min-l超过20 min o大量输血是指24 h内给成年人输注超过20 u红细胞;或输注血液制品超过患者自身血容量的1~2・5倍;或lh内输注血液制品>50%自身血容量;或输血速度>1・5 mhkg-1-min-lo临床上,患者急性失血量达自身血容量的30%~50%时,往往需要大量输血。
1、指南推荐* 1.实验室*不推荐以单次血红蛋白(Hb)或红细胞压积(Het)检查作为独立的实验室指标来决定是否输血,应结合每个患者的失血速度、血容量、临床表现、贫血持续时间和程度以及心、肺功能而综合考虑(IB) o*不推荐单独以某个常规凝血指标来指导输血治疗(1C) O2・血制品种类3.输血治疗和于急性大量失血和血流勿力学不稳定和(或)组织氧 供不足的创离患者,需要输注红细胞(1A)。
对于复苏后的创伤患者,Hb<70 g/L 和(或)HctvO ・21时, 推荐输注红细胞,使Hb 维持在70-90g/L,或Het 维持在0.21^0.27 (1C) o对于复苏后的创伤患者,Hb 在70-100 g/L 和(或)Het 在0.21-0.30时,应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 有无代谢垄墳鬲典年鑿笹坤素这匡星査换注红細觇(IB) o 碧无组织缺氧蔭状,會不推荐*俞注红细胞** * * 红细胞 (1C)° 曙豔豔臺瓠,推荐输注红细胞(IB) o新鲜冰冻血浆(FFP);FFP用丁补充凝血因了以预防出血和止血。
避免将FFP用于扩容、纠正低蛋白血症和增强机体免疫。
*当PT、APTT>1.5倍参考值,INR>1.5或TEG参数R值延长时, 推荐输注FFP (IB) o*对于严重创伤大出血、预计需要输注A20U红细胞的患者, 推荐尽早积极输注FFP (IB) o*对于明确存在凝血因子缺乏的创伤患者,推荐输注FFP (IB) o*推荐输注的首剂量为10-15 ml/kg,然后根据凝血功能以及其他血液成分的输注量决定进一步输注量(1C) O*对于既往有口服华法林的创伤患者,为紧急逆转其抗凝血作用,推荐输注FFP (5~8ml/kg) (1C)。
临床输血检验案例 产科出血输血
15产科出血输血一、简要病史患者,女性,28岁,妊娠40周,血型AB型RhD阳性,既往体健,术前Hb90g/L,入院拟行剖宫产,术前诊断为双胎妊娠,中央型前置胎盘,术中出血量1500ml,最低Hb降至60g/L 以下,既往无输血史,因宗教信仰,患者拒绝输注异体血。
术中采取自体血回收技术,患者没有出现羊水栓塞的临床表现,术后恢复良好,一周后出院。
二、输血科会诊意见患者由于宗教信仰,拒绝输注异体血,输血科会诊后建议尊重患者意见,不输异体血。
后经妇产科、输血科、麻醉科集体讨论之后,决定采取术中自体血回收来挽救患者生命,术前让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三、临床输血处理破膜后,用一吸引器收集羊水,胎盘娩出后,用另一吸引器收集术中失血至血液回收机储血罐,肝素抗凝,经生理盐水洗涤后再经去白细胞滤器过滤后,给患者回输。
四、实验室检测结果自体血回输1小时、6小时、12小时的Hb、PT、PTT及血小板功能、凝血功能、输血前后血流动力学均未发现有明显变化。
五、相关知识链接自体血回收技术在一些出血量大的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已经逐渐成熟,而在产科中的应用由于担心羊水栓塞和同种异体免疫反应,使得此技术在产科的使用仍然不能被大部分人所接受,是我国临床血液保护的一个难点领域。
然而最近国外很多研究和临床实践证实自体血回收技术在产科应用是完全可行的。
同时,联合应用白细胞过滤技术更加提高了此技术在产科应用的安全性。
目前认为引起羊水栓塞的组织因子及羊水有形成分(胎儿鳞状上皮细胞、胎脂、胎粪登),经过血液回收机洗涤加去白细胞滤器过滤之后,均降到与母体血相近甚至更低的水平。
经过洗涤加过滤后的血液中红细胞生存时间、形态变化、PH和2,3-二磷酸甘油酸以及钾离子浓度方面优于或至少等于库血。
六、综合判断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产妇输入回收血之后,并没有出现国内一直担心的羊水栓塞等相关临床表现,证明血液回收机洗涤加去白细胞滤器过滤技术的联合使用,可以除去引起羊水栓塞的物质。
产房用血安全管理制度
产房用血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产妇安全,提高产房用血安全,规范产房用血管理,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相关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院产房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用血安全管理,包括用血申请、用血审批、用血操作、用血监测和用血评价等环节。
第三条本院产房用血应遵循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产妇安全。
第二章用血申请与审批第四条临床医生在为产妇制定分娩方案时,应根据产妇病情和手术风险,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避免不必要的输血。
第五条临床医生在为产妇制定分娩方案前,应充分评估产妇的出血风险,根据术中估计出血量决定申请备血。
出血量在10毫升/公斤体重以下者原则上不输血。
第六条临床医生在申请备血时,应逐项认真填写输血申请单,并经科室主任审核签字。
值班护士按医嘱三对(对床号、姓名、血型)后给病人采血标本送血库进行配血。
第七条血库工作人员根据临床各科的预约血量,应及时与采供血机构联系,备好各型血液,保证临床用血量,不得有误。
第八条产房用血审批由产科负责人负责,对临床医生的用血申请进行审核,确保用血安全。
第三章用血操作与监测第九条产房助产士必须持证上岗,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熟练掌握产时三个产程的处理,做好产时保健。
第十条分娩室人员要定期培训并进行抢救练习,遇有突发情况时,能当机立断,妥善处理,以保护母婴安全。
第十一条凡入室者必须在指定地区更换内进衣、戴口罩、帽子及产房专用鞋。
患有呼吸道感染及皮肤感染疾病的工作人员暂调离产房。
非本科室人员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进入产房。
第十二条产房用血时,助产士应按照医嘱进行操作,确保用血安全。
在输血过程中,应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处理。
第十三条产房用血后,助产士应填写用血记录,包括用血时间、用血量、用血种类、输血速度、观察结果等内容,并经产科负责人签字。
第四章用血评价与改进第十四条产房应定期对用血安全情况进行评价,分析用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纳入下一次用血安全管理工作中。
产房用血管理制度
产房用血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产房用血管理是指在产房手术过程中对患者使用血液及血液制品的管理措施。
产房手术是一项高风险的医疗行为,患者在手术中可能出现失血过多的情况,需要接受输血治疗。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必须建立规范的产房用血管理制度,明确产房手术中输血的适应症、禁忌症、输血指征、输血方式及使用血液的程序等内容,以规范产房用血行为,降低输血风险,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二、产房用血管理制度的意义1. 保障患者的安全:建立规范的产房用血管理制度可以避免输血中发生的血液过敏反应、输错血或感染等意外事件,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2. 降低输血风险:规范产房用血管理制度可以减少输血过程中的操作失误和感染风险,降低患者及供血者的风险。
3. 提高医疗质量:建立健全的产房用血管理制度可以规范输血过程,提高输血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医疗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
4. 减少医疗成本:规范的产房用血管理制度可以减少输血的不必要使用,避免过度输血造成的费用浪费,降低医疗成本。
5. 保障医护人员的权益:规范的产房用血管理制度可以明确医护人员的职责和权利,避免因输血事故而引发纠纷和责任纠纷。
三、产房用血管理制度的内容1. 输血适应症和禁忌症:明确产房手术中输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例如产妇失血多、贫血严重或有出血倾向时适合输血,禁忌于输血的情况包括已知的过敏史、溶血性贫血、血栓栓塞风险较大等。
2. 输血指征:明确产房手术中输血的指征,例如血红蛋白下降至一定值以下、出血量过多或术中术后需要大量输血等。
3. 输血方式:明确产房手术中输血的方式,包括全血、红细胞、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等不同血制品的使用及输血速度、方法等。
4. 血液使用程序:明确产房手术中血液的使用程序,包括输血前的血常规检查、输血协议的签署、输血品种的选择、输血中的监测和管理等。
5. 输血质量控制:建立输血质量追踪与评价机制,对每起输血事件进行记录和追踪,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科临床输血应用要点
诊断低血容量
循环血容量的降低会导致心动过速、低血压和少尿。
产后出血最危险的一个特征是直到晚期才会出现明显的血压下降。
这是因为患者多数为健康的年轻人,心血管系统具有代偿功能,直到很晚期才会突然出现失代偿和衰竭。
在重度休克的情况下,如果30%~40%的血液丢失,则需要输血,如果失血量大于40%,则可能立刻发生生命危险。
输血注意事项
输血不是没有风险的,必须严格限制于真正需要输血的患者。
因为输血的已知风险风险,包括过敏反应、感染传染性疾病,所以应该首先用晶体液(比如:生理盐水,乳酸林格液)或胶体液(明胶,淀粉类)纠正低血容量。
没有绝对的指标帮助决定什么时候开始输血。
但临床的共识是灌注2 L晶体和1L胶体后,如果心血管系统依然处于不稳定状态而且有持续性出血,则强烈建议输血。
如果失血量大于40%,则必须输血,体重70KG的成年人,40%的失血量大约是2.5L。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下降是更加精确判断病情的依据。
一般认为血红蛋白维持的理想水平应该是10g/dl。
随着对所捐血液传染性的风险意识越来越强烈,这个长期以来遵循的规定发生了改变,使人们对于
输血的标准重新进行评价。
近来的研究表明,对于患者来说,低至7 g/dl的血色素浓度也是可以接受的,只要患者血容量正常就可维持正常的氧气供应。
最近美国麻醉医师协会成分输血治疗小组得出了一个结论,血红蛋白水平大于10g/dl则几乎不需要输血,血红蛋白水平小于6g/dl则几乎都需要输血。
从而推论,对于大多数产后出血产科患者来说,如果血红蛋白水平小于7g/dl就可以开始输血,不过在紧急情况下很难做出判断。
在这些情况下,由于输血操作指南没有简单明了地提及紧急情况下的具体处理方案,因此在产房张贴处理流程是有帮助的。
血液制品的其他考虑事项
红细胞
如果需要立即输血,可以动用库存O型Rh(D)阴性、未经交*配血的血源,但最好等待5~10分钟等待同型血液。
对于一位体重70Kg 的妇女,一般情况下一个单位的红细胞将使血红蛋白大约增加1.5g/ dl,使血红细胞压积提高5%。
有活动性出血时,应该准确计算输血量,恰当用血,使血红蛋白恢复到大约10g/dl的水平。
血小板
只有在预防或纠正出血相关的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异常时才输血小板,因为血小板很难保存且供应量少。
新鲜冰冻血浆
新鲜冰冻血浆含有所有凝血因子。
输新鲜冰冻血浆的惟一明确指征时凝血功能障碍时补充凝血因子。
活动性出血时,若PT和APTT超过正常的1.5倍,则有必要输新鲜冰冻血浆,在大量出血时,即使没有凝血检查结果,也应当输注。
输入量为12~15ml/Kg,成人用量常为4个单位,目的是PT和APTT低于1.5倍控制水平。
新鲜冰冻血浆需要20分钟的解冻时间,因此早期判断可能的需要是有帮助的。
冷沉淀物
当出现消耗性凝血功能异常且纤维蛋白原水平少于0.5g/L时,应该
输注包含纤维蛋白原和VIII因子的冷沉淀物。
正常剂量时10个单位。
和新鲜冰冻血浆一样,冷沉淀也需要解冻时间。
治疗目标时将纤维蛋白原水平恢复到1.0g/L以上。
凝血病
产科患者会快速发生凝血病。
需要实验室的结果帮助进行准确诊断,但是在临床产后出血的情况下,微血管出血的出现时很好的临床指标。
持续出血和不凝强烈提示凝血病。
当凝血因子大于正常值30%时,就足够止血了。
如果凝血因子大于正常值30%并且PT和APTT 低于正常水平1.5倍的情况下,仍然出血不止,很可能不是低凝血水平造成的。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凝血病最致命的形式,通过恶性循环迅速地消耗凝血因子和血小板。
对于产科患者,特别是在胎盘早剥和羊水栓塞情况下,DIC可能迅速发生。
大出血后伴随休克、酸中毒和低体温,这时也会突然发生DIC。
后一个风险强调在可能的情况下将所有液体加热后再灌注。
DIC的死亡率很高,一旦发生很难纠正。
持续低血容量的病人特别危险。
可通过频繁检测血小板、纤维蛋白原、PT 和APTT进行诊断。
治疗包括尽早输注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物。
输血并发症
输血风险认识的不断增强导致了近年来减少了对血液和血液制品的
使用。
最常见的输血导致的死亡是由排斥导致的溶血反应。
大多这样
的死亡是由于配型错误,并且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因此,对所有血制品进行交*配型的安全系统至关重要。
贮存问题包括高钾血症,因为贮存血中的钾含量上升,如果快速反复输注,尤其是在酸中毒和低体温的患者,可造成高钾血症。
同样,大容量的冷冻库存血液不经加热就灌注会加剧体温的下降。
感染传染病是最让人恐惧的并发症,特别是HIV、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巨细胞病毒。
估计HIV经输血传播风险变化范围很大,从1/200 000到1/2000000次输血。
但是病毒性肝炎传播最普遍,虽然随着筛查技术的提高在逐渐下降。
目前每输血103000个单位将发生1例病毒性肝炎传播。
巨细胞病毒是由无症状捐献人的中性粒细胞携带的。
使用CMV阴性血源,或从供血中去除中性粒细胞,可以防止CMV 的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