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嫁民俗文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纳吉(定亲)
男方备雁礼往女方通知合婚大吉,送婚定礼(订婚礼)
(四)纳征(聘礼)
男方由媒人、押礼人将聘礼、礼单送往女家(过大礼) 女方将部分聘礼退归男方(回礼)
(五)请期(议婚期)
男方请卜人占卜婚期吉日吉时(择期仪礼) 男方备雁礼至女家通知婚期时日,协商婚期(请期礼)
(六)亲迎(成亲)
亲友贺喜 迎亲(迎娶礼) 男方娶亲队伍至女家行“催妆礼” 新郎捧雁行叩拜礼,女方父母于宗祠行接见礼 新妇着礼服登轿前接受父母训诫,行辞亲礼 女方派亲族行“送亲礼” 新娘至男家行入门礼 拜天地礼 拜公婆礼、夫妻对拜、“认大小”礼 交杯酒礼(合卺[jin3]礼) 新妇坐福礼、全福人行撒帐礼、入洞房礼 (视频后沟村婚礼)
第八讲 婚嫁民俗文化
婚俗的形成,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是种族繁衍 的先决条件;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是人生中最重要的 二件大事。因此,婚姻庆典是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大 事来进行的,其礼节仪式规定格外详尽周密,从服 饰、器皿,到仪式、程序、方位,都有整套严格的 具体规定;(红双喜来历,王安石,“走马灯,灯走马,
旅游结婚 西式婚礼 婚宴变化(图片)
1935年4月3日上海市政府在市府礼堂主办第一届集体婚礼
二、特殊的婚嫁形式
(一)童养媳
俗称“养媳妇”。到成婚年龄,男方邀长辈吃一顿便 饭,举行简单的拜堂仪式,就算结婚,谓之“并亲”、“并 铺”。有些不请酒、不拜堂便同居,称“冷塌饼”。民歌: “桅子花开六瓣头,养媳妇并亲今夜头。一刻时辰等不得, 开出西窗望日头。”
(二)换亲
俗称“搭钮亲”、“兑汤罐”。旧时,家庭困难的青年 男子,难以承担婚事过程中的聘礼、宴请等大笔费用而无力 成婚。有时遇到同样情况的两个家庭,而且家中都有未出嫁 的姐或妹,双方父母出于传宗接代的考虑,由父母包办互以 姐或妹嫁给对方,兑换成亲。这种婚姻往往酿成家庭悲剧。
三、其它婚姻形式
(一)一夫多妻 一夫多妾 两头大 (二)一妻多夫 (三)不落夫家(中国壮、苗、瑶、黎、侗、水、彝、布依、
哈尼、普米、仫佬、毛南和汉等民族部分地区在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前流行的一种婚姻习俗,惠安女)。
四、变革中的婚俗文化
集体婚礼
1935年4月3日上海市政府在市府礼堂主办第一届集体 婚礼,参加新人57对,由市长及社会局局长证婚,中外来宾 达数万人。
(六)抢亲
不同于原始的抢婚习俗。大多是发生在如下情况下才进 行:第一种情况是男女双方联姻后,因为男家发生变故,家 道衰落,女方家庭有意赖婚;第二种情况是女方索要高额的 聘金,男方无力承担,但又不愿意放弃这门亲事;第三种情 况是男女青年双方有感情,但女方家长不同意,迫不得已, 姑娘与小伙子商量以抢亲的形式来达到结为夫妻的目的。一 般的形式是:男方聚集众亲朋好友,伺机在夜晚乘女方家中 人少时,或乘姑娘外出的途中,或在田头劳动时,一哄而上, 将姑娘抢到家中,当即成亲。第二天,由新郎备礼物,请村 中有声望的长辈一同前往岳父母家中赔罪道歉,请求宽恕。 因为生米已煮成熟饭,岳父母也只好默认了。也有女方同村 之人应姑娘父母之邀,在抢亲时百般阻拦,引起斗殴的。
灯熄马停步;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旧时中国人缔结婚姻所 遵循的原则;是宗法家族制wenku.baidu.com的产物;民间的婚姻 模式。
媒人 《诗经·卫风·氓》:“匪我愆(qiān,拖延)期,子无良媒”。 在中国神话传说中,最早的媒人是女娲。《路史·后纪二》记 载:“以其(女娲)载媒,是以后世有国,是祀为皋禖之 神。”罗苹注引《风俗通》曰:“女娲祷祠神,祈而为女媒, 因置昏姻。”《周礼》、《吕氏春秋》诸书中,也都记载上 古时于仲春之月设太牢祭礼高禖的活动。周代还设有官媒, 专司判合之事。《周礼·地官》记载:“媒氏掌万民之判。凡 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 而嫁。凡娶判妻入子者,书之。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 也,奔者不禁。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 《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 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诗经·豳风·伐柯》中谓:“伐柯(注:斧柄)伐柯,匪斧不 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古时还称媒人为“冰人”(晋 令狐策故事)、红娘(唐·元稹《莺莺传》)、月下老人(唐 李复言《续玄怪录·定婚店》,韦固)。
(四)叔接嫂
由长辈撮合守寡的嫂嫂与未娶的小叔同居。也有兄接亡 弟之妻的。认为这样做可避免家产流入外人之手(若寡妇入 赘新夫),亡兄(或弟)的小孩不会受外人的虐待(若寡妇 再醮)。此类婚姻,多见于贫困的家庭,一般不举行仪式, 习俗也认可。
(五)再醮
寡妇再嫁,俗称“二婚头”。寡妇再嫁须取得婆家的同 意,娶方要付出一笔礼金,得到婆家书写的契约才算合法。 习俗规定契约不能在家中书写,要在庙堂等处书写。寡妇出 嫁时不能在家中更衣上轿,要从侧门出去,走到半路的大树 下或庙堂更衣上轿,轿子抬到场角,从后门或侧门进屋,一 般不请宾客,不拜堂。寡妇再嫁,而与前夫所生的子女尚幼, 需带到新夫家养育,但要书写字据,健康的子女也要写成 “有病”,其文通常的写法中有这样的字句:“……拖带有 病子XXX、有病女XXX,今后如有病死夭折,皆由天命,与 后夫无关。”这样即使子女日后受后夫虐待,生母也只能哑 口无言。因“有病”与“油瓶”谐音,故俗称寡妇再醮拖带 的子女为“拖油瓶” 。习俗还规定拖带来的子女不得入宗祠 和家谱,不得享受族里的各种权利,不得继承后父的财产等。
一、中国传统婚姻程式
《仪礼•士婚礼》中的六礼:纳采(求婚)、问名 (合八字)、纳吉(定亲)、纳征(聘礼)、请期 (婚期)、亲迎(迎亲)。 (一)纳采(求婚阶段)
请媒提亲(提亲礼) 双方家长议婚(议婚礼) 男方以“雁”为礼物正式求婚(奠雁礼或称求婚礼)
(二)问名(合八字)
男方请媒人执雁问女方姓名、生辰八字(问名礼) 男方请卜人占算男女双方命相(合婚礼)
(三)赘婿
旧时,有女无子的家庭,为承接宗嗣,招婿进门,俗称“招 女婿”。婚事费用全由女方负担。男方入赘后须从女方的姓。 赘婿常受女方族人欺凌,被骂为“野猫”。有的赘婿不甘这 种处境,待岳父母去世后,变卖家产,携妻子回归本宗。民 谚有“入赘女婿不是人,倒栽杨柳不生根”的说法。解放后, 入赘受歧视的现象已逐渐消除。而且,婚后住男方家或住女 方家、子女的姓随父或随母,都已习以为常。 赘夫。又称“坐产招夫”。妇女死了丈夫,有遗产可守,或 是考虑再嫁后公婆无人赡养等,再婚招丈夫进门,以承担前 夫的门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